0

南海在东汉时称为什么(合集20篇)

浏览

1795

文章

940

篇1: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什么?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庭帝国,罗马帝国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帝国东部罗马政权的延续被称之为东罗马帝国,也有人称为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国位于欧洲东部,领土曾包括欧亚非三大洲的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公元395年-公元1453年),即东罗马帝国,是欧洲历史上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拜占庭帝国共经12个朝代,93位皇帝。1453年5月29日,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攻入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拜占庭帝国正式灭亡。

拜占庭帝国的文化和宗教对于今日的东欧各国有很大的影响,其保存下来的古希腊和古罗马史料、著作和理性的哲学思想也为中世纪欧洲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最直接的动力,引发了文艺复兴运动,并深远地影响了人类历史。

拜占庭帝国的正式名称是罗马帝国,这是拉丁语Imperium Romanorum(罗马帝国)的希腊语翻译,也是拜占庭帝国的自称。为了与同样自称为罗马帝国的神圣罗马帝国区分开,在1453年帝国灭亡前,西欧人将其称为“东罗马帝国”(Imperium Romanum Orientale)。17世纪之后,经过孟德斯鸠等人的使用,这个称呼逐渐被西欧历史学家广泛应用,来区分(实际上相当不同的)古代罗马帝国东半部与中世纪的、希腊化的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之名源于一座靠海的古希腊移民城市,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将此选为皇帝驻地,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新罗马(Constantian polis nova or altera Roma)。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位于连接黑海到爱琴海之间的战略水道博斯普鲁斯海峡,扼制海陆商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哪里被称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南极大陆表面覆盖着冰雪,因此被称为白色沙漠。南极大陆位于地球最南端,95%以上的南极大陆被高厚度的冰雪覆盖,被称为白色大陆。它仍然没有常住居民。

南极被称为第七大陆,是地球上最后一个被发现并没有人员定居的大陆。南极大陆总面积139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和印巴次大陆的总面积,在世界各地排名第五。整个南极大陆覆盖着一个巨大的冰盖,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南极洲有220多种矿物。

南极气候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干燥。全洲年平均降水器为55mm,由周边向内陆减少。南极半岛较多,可达400~600mm,大陆边缘约300~400mm,内陆地区不足50mm,中部至少,全年仅降水3mm。此外,阳光辐射强烈,风多大,空气非常干燥。因此,人们称白色冰原为白色沙漠。

南极地区被海洋。海陆热差使南极东风风力大,局地性强,类似于沙漠地区热低压引起的强风(局地性强)。全年由极地高压和极地东风带控制,降水稀少,与沙漠气候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哪种植物被称为痒痒树?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紫薇

痒痒树学名紫薇,也称无皮树。紫薇树皮光滑,一挠枝干整株都会摆动,看起来很怕“痒”。因为挠枝干时,摩擦引起的震动很容易通过坚硬的枝干传导到顶端的枝叶和花朵,引起晃动,晃动逐渐积累,幅度会越来越大。

紫薇被称为痒痒树。痒痒树学名紫薇,又名痒痒花、痒痒树、紫金花、紫兰花、蚊子花、百日红和无皮树。千屈菜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米,叶互生或有时对生,纸质,椭圆形、阔矩圆形或倒卵形。

花淡红色或紫色、白色,蒴果椭圆状球形或阔椭圆形,幼时绿色至黄色,成熟时或干燥时呈紫黑色,花期6-9月,果期9-12月。紫薇原产于亚洲,现广植于热带地区,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生长或栽培。紫薇半阴生,喜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论钙质土或酸性土都生长良好。紫花色鲜艳美丽,花期长,寿命长,现已广泛栽培为庭园观赏树,有时亦作盆景。

生长环境

紫薇喜暖湿气候,喜光,略耐阴,喜肥,尤喜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好生于略有湿气之地,亦耐干旱,忌涝,忌种在地下水位高的低湿地方,性喜温暖,而能抗寒,萌蘖性强。紫薇还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对二氧化硫、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较强。

分布范围

我国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浙江、江苏、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安徽、陕西、四川、云南、贵州及吉林均有生长或栽培;半阴生,喜生于肥沃湿润的土壤上,也能耐旱,不论钙质土或酸性土都生长良好。原产亚洲,现广植于热带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二战日军大将山胁正隆为何被叛无罪 为何被称为和平主义者

全文共 2032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我国的抗日战争,没个中国人心中都会泛起一股战栗,因为这是屈辱历史带来的不堪回首,使用战士们的热血所浇筑出来的护国长城。九十年前,面对日寇的坚船利炮,我们经历了失败,经历了屠杀,但最后人民还是团结了起来,用十几年的奋勇抵抗换来了美好的明天。战争胜利后,日本侵略军受到了全世界的审判,大量日本战犯在军事法庭上认罪。在这其中,却有一位日本陆军大将没有被定罪。军事出身却疑惑于战争目的

这位唯一没有被定罪的将军名叫山胁正隆。山胁正隆1886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日本家庭,那时日本军事气息浓厚,不少父母从小就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了专业的军校做训练。

山胁正隆的父母也是其中之一,早早地将山胁正隆送去了幼年军校,以期望山胁正隆未来能成为一名为国效力的出色军人。

在幼年军校的学习中,山胁正隆展现出了超过寻常儿童的才智,轻松在军事课程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正因如此,1900年毕业后,山胁正隆没有像寻常儿童一样成为少年兵,而是得到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进入了陆军士官学校。

在陆军士官学校时,山胁正隆再次展现出了不俗的才华,他在军事理论上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借此在九百二十余人的同期生中取得了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山胁正隆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后,便怀着一颗爱国之心加入了步兵部队。作为预备士官,山胁正隆并没有直接上战场杀敌,而是辗转于军队事务之中。

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素养,山胁正隆在经历了一年半军队生活后便被授衔少尉。那时的山胁正隆只有20岁,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很快,他便再次得到推荐进入了陆军大学,并在毕业时成功成为了六十二位同期生中的首席,得到了大正天皇御赐军刀,成为了一名参谋科长,后又升任教育总监部第一课长。

至此为止,山胁正隆虽然职位节节攀高,本人却从未直面过战场,心中仍然保持着对和平的虚假定义。

作为一名一路在学校成长而来的士官,山胁正隆敬畏和平,甚至还天真的认为可以靠军队用武力维护和平。

直至九一八事变爆发,山胁正隆在短暂的体会过一次战争的余波。可惜这并未给山胁正隆留下太深的印象。

1934年3月,因为精通波兰语、法语、德语、俄语四门语言,山胁正隆被任命为波兰使馆副武官,升任少将,再次远离了亚洲战争中心。

1939年,山胁正隆结束使馆的派驻,正式来到中国接替藤田进担任名古屋第三师团师团长。这是山胁正隆第一次以指挥官的身份直面战场的残酷。

驻扎在武汉信阳期间,山胁正隆组织参加了枣宜会战,凭借非凡的指挥才略抵挡了汤恩伯6个军团的围攻,获勋一等旭日大绶章。

这是对山胁正隆有重大影响的一次战役,他终于见识到了战场的残酷与无情,对于和平的渴望始终根植在他的心中,但眼前的战争却丝毫显现不出任何正义性。

一开始,山胁正隆还能用自己获得旭日大绶章的兴奋来盖过这份怀疑。但当兴奋褪去,留在山胁正隆心中的便只剩下无尽怀疑和对和平的渴求。勘破阴谋,反对战争

在无尽的自我怀疑下,山胁正隆最终只在中国待了两年就调遣回国。为了给下一代的心中种下和平的种子,山胁正隆重操旧业。

于1941年担任了陆军大学校长,想要从教育入手,让更多的未来军官真正考虑和平的定义。

然而事与愿违,山胁正隆还没来得及开始自己的悄然改革,日本即刻对美宣战。面对天皇构建"大东亚共荣"的虚伪说辞,山胁正隆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抗拒。

在战争期间他已经领略了其残酷性,枪炮之下只有铁血和仇恨,从来不会有和平与共荣。如今天皇竟用如此欺世盗名之辞藻,甚至不惜将战火烧至大洋彼岸,这彻底警醒了山胁正隆。

他意识到自己妄图通过教育改变这一军国主义国家的行为不过是逃避,于是振作精神,坚定不移地向上级进言,强烈反对对美战争。

可惜的是,山胁正隆的力量过于微小,上级对他的陈词不屑一顾,甚至将山胁正隆转入了预备役,将其排除到了战争之外。

随着战争范围扩大,日军对人才的需求急增,上层不得不重新启用山胁正隆做内南洋婆罗洲守备军司令官,驻地古晋,手下只有两个旅的兵力。

驻守期间,山胁正隆再次发挥了自己出色的指挥才能,完美完成了驻守任务,改称37司令,晋升大将。

尽管获得了晋升,山胁正隆却并没有因此被上级收买,他还是坚持自己的和平主张,反复向上级进言,反对士兵进行本土作战。

日军上层因此对其烦不胜烦,再次解除了山胁正隆的现役,结束了他不到八个月的任期。

山胁正隆的坚持没能改变日军的态度,真正结束战争的,是1945年美军投放的两枚原子弹。山胁正隆目睹了祖国的繁荣、疯狂和溃败,这位和平主义者心中无比悲哀。

到了战争结束清算战犯时,由于反复被解除现役且又至始至终坚持和平主张,山胁正隆被称为"日军最后的和平主义者",成为了少有的未被处置的陆军大将。

最终,山胁正隆脱下军装,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高知县平静地生活,高寿八十八岁。历史的夹缝之中留有人间真情,在经历了战火之后,对和平的渴望更是根植在世人心中。

面对战火荼毒,我们反抗,当战火扑熄,我们暗自疗伤。岁月需要沉淀,国与人民会再度繁荣,只要像山胁正隆一样回到故土,我们便能看到枯树长出新芽,看到千帆扬起,于繁荣世间获得宁静与和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为什么尼罗河被称为“埃及的母亲”?

全文共 139 字

+ 加入清单

埃及位于非洲北部,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6000年的悠久历史。古埃及的兴衰同尼罗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第一长河。几千年来,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使尼罗河谷地和尼罗河三角洲变成了沙漠中一条生机勃勃的“绿色走廊”,孕育出灿烂的古埃及文明。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南海海底地形

全文共 1208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是位于中国南部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清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的海底地形

南海的深度比渤、黄、东海要大。除北、西、南三面靠大陆附近深度较浅外,中部和东部水深大都在2000米以上。南海平均水深1100米,最大深度5567米。

南海的海底地貌类型齐全,既有宽广的大陆架,又有较陡的大陆坡和辽阔的深海盆地。海底地势西北高,东部和中部低。海盆四周边缘分布着大陆架;大陆架以外为阶梯状下降的大陆坡,中国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等即为分布在大陆坡山脊上的礁岛;在大陆坡的终止处进入南海深海盆地。在南海东部,从我国台湾岛至吕宋、巴拉皇岛等地,出现一系列岛弧和海槽(沟)相伴分布的格局。

南海大陆架非常宽广,主要分布在北、西、南三面。其中,南部大陆架宽度最宽,北部次之,西部和东部狭窄。北部和西北部大陆架,大致为中国台湾南端至海南岛以南的华南沿岸及越南北部沿岸的浅水区,海底坡度平均为3′40″。陆架宽190~280公里,一般超过250公里。北部湾为水深小于100米的浅海,平均水深40米左右,全属大陆架。该湾地形与渤海颇为相似,北部和西部较浅(20~40米),中部和东南部较深(50~60米)。该湾海底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深处在海南岛西南近海,达90多米。南海西部越南沿海大陆架较窄,南北两端宽约50公里,中间仅20公里;坡度较大。南海东部均为岛架,台湾岛至吕宋岛一带岛架很窄,仅5~10公里,坡度达50′~1°40′。巴拉望附近岛架宽30~60公里,坡度一般为17′。南海南部和西南部大陆架为巽他陆架的一部分,是世界上最宽的陆架之一,宽度超过300公里。南海西部和东部陆架是以侵蚀为主的侵蚀—堆积型陆架,而南部和北部的大陆架则为堆积型陆架。

南海的大陆坡分布在水深150~3600米之间,呈阶梯状下降,大致从150米开始,海底坡度明显地逐渐变陡,由平坦的大陆架变为陡坡,并隔以深沟。约在1000~1800米深处,地形转缓,成为断续相连的平坦面,宽达数百公里。在平坦面的外侧,又是个急陡坡,至3600米附近大陆坡终止,到达南海深海平原。

南海大陆坡围绕着海盆四周可分为4个区:北陆坡、西坡阶地、南陆坡和东陆坡。

北陆坡约位于中国台湾以南至珠江口大陆架的外缘。陆坡上为波状起伏的平原,并有隆起的暗礁。在东沙群岛附近水深增至1000~2000米,地势向南凸出。

西坡阶地又叫海南岛南部大陆坡,宽达300海里,位于珠江口外的深海洼地和越南南部陆坡之间,水深1000~1500米处。它具有显著的阶梯状,坡度较大(5~10°),等深线密集,呈南北向分布。西沙和中沙群岛就分布在西坡阶地上。西坡阶地上有许多水下峡谷,把阶梯状的陆坡分割为许多地块。西坡阶地的坡麓有一狭长拗陷,深5567米,为目前已知南海的最深处。

编辑推荐:海底地形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俗称什么 春节又被称为什么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新春:新春是春节俗称之一,新春顾名思义新的春天,又有初春和早春之意。新岁:在我国传统里,“岁”又有“年”之意,即“新岁”是“新年”的意思。大年:俗话说“百节年最大”,因为是最大的节日,故有了“大年”之称。

春节俗称什么

1、新春

新春是春节的俗称之一。新春顾名思义新的春天,又有初春和早春之意。每年春节一到,万物开始复苏,新一年的春天开始到来,故人们又把春节叫做新春。所以,我们经常在春节到来之际,会看到“新春佳节”“新春快乐”等词语。

2、新岁

在我国传统里,“岁”又有“年”之意,即“新岁”是“新年”的意思。很多人以为,新年指的是元旦,而不是春节,但其实在我国人民的显意识里,只有农历一月一日才算是年的开始,才是新的一年。所以,大多数人也把春节叫新年,俗称新岁。

3、大年

大年是比较口头的春节俗称,每年从春节前一夜开始,大家就开始说“大年”了。常见的有“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二”...一直到春节的第十天,人们都习惯在日期前面加个“大年”。为什么人们又将春节叫“大年”呢?俗话说“百节年最大”,因为是最大的节日,故有了“大年”之称。

4、年节

前面说过“年”有“岁”之意,而每一年的开始为“岁首”。在古代,人们对岁首非常重视,会举行大型的迎春、庆祝等活动,非常热闹,就像过节一样。所以,人们把这样迎接新春的日子叫做年节。

5、新禧

因为过年是非常喜庆的日子,所以人们会用最美好的词汇来代表,而“禧”字有幸福的意思,所以人们有把春节叫新禧,表达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新禧一词是“新年幸福”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冬至被称为小年的原因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来临的时候,也就意味着新年即将到来,再加上冬至双重的属性,所以冬至被人们叫做小年。

冬至除了可以叫做小年之外,冬至还可以叫做“压岁”、“短节”、“拜冬”等。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在古代的民间,冬至有一个说法就是“冬至大如年”,所以冬至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间节日。冬至的双重属性让它的重要性只增不减。

在冬至的这一天,人们会吃特定的饭菜。由于民俗以及地域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人在这天的饮食文化方面都有所不同。北方人一般会吃饺子,南方人一般会吃汤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气宗耍诈赢得与剑宗对决,岳不群竟还能被称为“君子剑”?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华山派气宗和剑宗原本亲如兄弟,后来却因为葵花宝典导致双方闹翻,甚至到了必须分家一决高下的地步。最后双方阵亡了20多名高手,气宗艰难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从此华山派由气宗子弟掌控,剑宗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不过当时剑宗弟子风清扬并没有参与这场决斗,因为他被气宗的人给骗到了江南娶媳妇,导致错过玉女峰之战。等于是气宗靠耍诈才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可以说是胜之不武。要不是风清扬心软,不想再让华山受创,以当时气宗仅剩的人员来看,根本就抵挡不了风清扬的独孤九剑。靠着如此卑鄙手段上位的气宗,后来的掌门人岳不群还被江湖人士称为君子剑”,未免也有些太讽刺了。

气宗和剑宗内斗江湖皆知,不过这也导致华山元气大伤,实力直接从五岳之首跌落到了众派之后,就此一蹶不振。气宗的所作所为应该导致他在江湖上的口碑人人得以鄙视,为何江湖各派却都当没事发生一样呢?岳不群作为气宗子弟,还能以“君子剑”驰名,实在令人难以理解。难道气宗获胜的真相其他门派都不知道吗?风清扬、封不平等剑宗子弟此后都选择归隐,恐怕这也导致其中的真相一直被埋没。

关键是岳不群也藏的很深,虽然他被称为“君子剑”,实则是一个“伪君子”。此后岳不群的所作所为相信大家都比较了解,他比当年的气宗更狠,直接是把华山的百年名声抛之脑后,想尽一切办法得到辟邪剑谱。岳不群这样做可以理解为他想重整华山,因为左冷禅合并五岳的计划只差最后临门一脚了,如果让左冷禅真的成为五岳之首,恐怕此后华山再想翻身就希望渺茫了。

可见华山内斗所遗留的问题,直接导致岳不群此后的行为。很多人不理解,那些归隐的剑宗弟子为什么不重新出山帮助华山,其实封不平等三人是有出山的,而且封不平还自创了一套全新的剑宗剑法“狂风快剑”,想要逼岳不群让位,结果最后输给了令狐冲。其实封不平此举背后是有左冷禅支持的,左冷禅这样做也是为了让华山再次陷入内斗的危机之中。

风清扬不出山则是完全对华山死心了,当时华山已经把剑宗视为异己,两方势不两立。如果风清扬重新插手华山事物,可能又要引发冲突,岳不群本来就是自尊心极强的人,根本就不会领风清扬的情。所以令狐冲在中间就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他是气宗的人但又会剑宗剑法,由他出面就能保证华山不会发生动乱。或许气宗的确是靠耍诈才上的位,但假如最后获胜的是剑宗,恐怕也会这样来对付气宗,受伤的始终是整个华山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什么房子被称为小高层?小高层有什么优缺点

全文共 1823 字

+ 加入清单

什么是小高层?从建筑上说小高层是指7-11层的建筑,这类房子越来越多的进入我们的生活,但是你还不知道这类房子的优缺点吧。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

什么是小高层?

在建设部有关规定中,没有小高层这个概念,它是人们的通俗叫法。具体几层叫小高层没有约定俗成的概念。一般情况下,根据楼盘的用途不同可分民用和商用,根据楼房的高度不同又分为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和超高层。规范规定:1—3层称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10层及以上为高层、总高度为100米以上为超高层。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人们把7—11层的楼房称为小高层。

小高层有以下特点:一是小高层通过电梯的配置,使原有意义的多层住宅具有了高层的优点。小高层以现浇楼板施工,建筑结构上与高层基本相同,建筑质量好。小高层的房型、建筑系数又接近多层,间距大、通风好、采光条件优越。特别是一些建筑优良、档次高的小高层,水电配置精良,集供冷暖气、冷热水于一身,双路供水供电,且采用智能化的布线系统,使楼宇更易于管理,居住舒适、安全性高。

二是很多小高层的得房率不低于普通多层,且通过多阳台、多露台的设计,使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大大增加。小高层视野宽阔、景观美好,更是多层住宅难以企及。因此小高层在南方城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

几年前人们还很陌生的小高层,现今已亮相市区进入人们的视线,走入人们的生活。一直以多层开发为主的盐城房地产市场,小高层的到来无疑带来了一股时尚之风。小高层开发有渐渐升温趋势,市区众多楼盘都把小高层规划其中。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小高层,小高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小高层也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小高层属于市场上比较时尚的一种住宅类型,介于多层住宅与高层住宅之间,选择小高层,并非是人们仅追求一时时髦。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人们追求高品质住宅意识的提高,小高层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小高层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将赢得更多购房者的喜爱。按规定7层以上必须配电梯,所以小高层属于配电梯的范围之内,它的特点是方便的同时又能给生活一种新的高度。市场上推出的一些小高层销售竟然超过多层,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消费者逐渐认同了这一住宅形式。但是还有许多人以为小高层造价高,房价也一定高。同一个区域小高层,多层价格相差不多,每平方米有的多2000元。多出来的钱,价值实现体现在业主居住之后,居住以外的方面,比如说小区位置、视觉上、感觉上、享受方面的价值,多的钱不是成本上的。再说物管费,小高层比多层只多个电梯的电费、维修、保养费,小高层物管费比多层一个月仅多二十几元。好的环境,好的物管,多点费用也值,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小高层的原因之一。小高层生活的便利性、舒适性将赢得更多购房者的喜爱。

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1层高的集合住宅。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中间之道。

小高层有哪些特点?

这种小高层较之多层住宅有它自己的特点:

(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

(2)这种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

(3)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但由于容积率的限制,与高层相比,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层住宅高,这就要求开发商在提高品质方面花更大的心思。

小高层优点

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

2、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

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建筑标准、建筑质量要高于多层,如居住在较高的楼层,则视野较开阔,空气质量较好,噪音低。

3、由于设计了电梯,楼层又不是很高,增加了居住的舒适感。

小高层缺点

1、由于容积率的限制,与高层相比,小高层的价格一般比同区位的高层住宅高。

2、因为带电梯,有的是甚至一个单元两个至三个电梯,电梯所占的面积要算在公摊面积里了,实用面积会比同样建筑面积的平层房子小。多层的公摊一般在10%左右,高层的公摊要达到20%。

3、采光通风效果不如多层住宅,南北通透的房型比较少,即使有南北通透的,价格也很高,而且很难买到。

4、高层的物业管理费比多层的物业管理费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陆游被世人称为是什么 陆游被誉为是什么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陆游世人称为“小李白”,是我国南宋著名诗人,为南宋四大家诗人之一。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秋思》等。

陆游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东京开封人,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陆游的作品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代表作有《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临安春雨初霁》、《剑门道中遇微雨》等。

陆游作品

1、《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2、《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东非大裂谷形成的原因 如今被称为什么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下层地幔物质的涌动,固体地壳被腐蚀和侵蚀,上层地壳变薄扩张,部分物质下沉形成大裂缝谷。东非大裂缝谷是世界上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地球上的疤痕。

东非大裂谷的下沉始于渐新世,主要发生在中新世,大错误时期从上新世延续到第四纪。北段形成红海,将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大陆分离;在几个活动裂谷的扩张下,马达加斯加岛也与非洲大陆分离。

裂谷分支

裂谷带位于非洲东部,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希雷河谷至马拉维湖(尼亚萨湖)。

东支裂谷带

东支裂谷是主裂谷。沿着维多利亚湖的东侧,它经过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中部,穿过埃塞俄比亚高原进入红海,然后从红海向西北延伸到约旦谷,全长近6000公里。这里的裂谷带宽约为几十到200公里,大部分谷底相对平坦。裂谷两侧是陡峭的悬崖,谷底与悬崖顶部的高差从几百米到2000米不等。

西支裂谷带

沿着维多利亚湖西侧,从南到北穿过坦加尼喀湖、基伍湖等一系列湖泊,逐渐向北消失,规模相对较小,全长1700多公里。东非裂谷带两侧的高原上有许多火山。

如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山、尼拉贡戈火山等,谷底约有30多个珠状湖泊。这些湖泊狭长,水深较深,其中南北长670公里,东西宽40公里~80公里是世界上最窄的湖泊,平均水深1130米,仅次于北亚的贝加尔湖和红海是世界第三深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骆驼祥子中祥子被称为骆驼祥子的原因 祥子被称为骆驼祥子的原因

全文共 445 字

+ 加入清单

骆驼祥子》中祥子被称为骆驼祥子的原因:北平城发生了军阀混战,祥子被士兵抓了,车也丢了,最后逃出来后,祥子顺手牵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元钱;祥子病倒在小店里时,在昏迷中总是说梦话或胡话;别人在祥子的梦话里听见了祥子和骆驼的关系,等祥子醒来后,祥子被称为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的简介

《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在《骆驼祥子》中,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旧中国的军阀势力,为了抢夺利益而引发战乱,人民生活困苦,处于社会底层的祥子等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辛。黑暗腐败的社会现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本。

《骆驼祥子》通过人力车夫“祥子”一生几起几落、最终沉沦的故事,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悲苦命运。祥子的遭遇,证明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里的劳动人民想通过自己的勤劳和个人奋斗来改变处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美玉的别称都有什么,一般称为什么?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美玉别称

1、琼,美玉。“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2、琳,美玉。青碧色的玉“厥贡惟球、琳、琅玕。”

3、球,美玉。“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4、瑜,美玉。“山薮藏疾,瑾瑜匿瑕。”

5、环,圆圈形的玉器。“ 宣子 有环,其一在郑商。”

6、璇,美玉。“璿,:美玉也。引:璿弁玉缨……或作琁、璇。”

7、璧,扁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8、琪,美玉。“琪,玉属。”

9、璞,未雕琢的玉。《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工理其璞而得宝焉。”

10、瑶,亦泛指美玉。《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瑶、琨、篠、簜。”

11、碧,青绿色或青白色的玉。《庄子·外物》:“ 苌弘死於蜀 ,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牛为什么被称为反刍动物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反刍动物是偶蹄目中的一个亚目。反刍是指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在胃中半消化的食物返回嘴里再次咀嚼,反刍动物就是有反刍这种消化方式的动物。

牛被称为反刍动物的原因

牛之所以被称为反刍动物,是因为它会将胃里的食物返回到嘴里,在经过发酵、粗嚼、细嚼后才能充分消化,这种现象就被称为是反刍动物。牛是有四个胃的,第一胃是瘤胃,第二个胃是蜂巢胃,第三个胃是重瓣胃,第四个胃是胃皱胃,这4个胃室并非连成一条直线,而是相互交错存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为什么顺口溜式的诗被称为“打油诗”?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因中国唐代作者张打油而得名

张打油在新县衙墙壁上留下了大作一首:“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太爷责令他以南阳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围困为题材再作一首。张脱口吟道:“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听了,哄堂大笑起来。县太爷也放了张打油。后来此事传开,张打油成了名人。人们便将这种顺口溜称为打油诗”了。

诗歌本来是属于文人圈子的高雅艺术,但自从出了“打油诗”,诗歌的姿态也便放低了许多,那些学识不高,甚至不通文墨的人也都敢堂而皇之地吟几句诗了。所谓“打油诗”,就是顺口溜式的诗。这种诗不讲究平仄对仗,意境不高,辞藻不美,只讲究趣味性,供人一乐。那么,这种诗为何被称为“打油诗”呢?

唐代时南阳有个书生,姓张,名打油。张打油生性达观幽默,虽考取功名未成,仍整日悠哉闲逛,自得其乐。据说他酷爱民间文艺,尤其喜欢作顺口溜诗。闲逛时,张经常兴之所至,便随口诌上一首,以过诗瘾。他的“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此诗描写雪景,由全貌而及特写,由颜色而及神态。通篇写雪,不着一“雪”字,而雪的形神跃然。遣词用字,十分贴切、生动、传神。用语俚俗,本色拙朴,风致别然。格调诙谐幽默,轻松悦人,广为传播,无不叫绝。

话说有一天,张打油又出来溜达,走至一个新落成的县衙,看里面无人,便悄悄进去参观。临走时诗兴又发,在洁白的墙壁上留下了大作一首:“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县太爷听说后,十分生气,便下令抓了张打油。县太爷在大堂上责问张打油为何要乱写乱画,张打油答道:“吟诗作文,乃高雅之事,何在乎区区一面墙壁。”县太爷一听他口气挺大,便以当时的南阳城被“安史之乱”的叛军围困为题材,要求他作诗一首。声称如果作得好,便不再治他罪。张打油稍加思索便吟道:“贼兵百万困南阳。”县太爷也是懂文墨之人,暗觉气势不凡。接下张又道:“也无救兵也无粮。”县太爷觉得这句便略微失去气势了。最后,张收尾道:“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叫娘的叫娘。”干脆成了打趣的俏皮话,在场的人一听都笑了。县太爷觉得虽然境界不高,但也颇有几分意思,于是便放了张打油。后来此事传开,张打油成了名人。人们便将这种顺口溜诗称为“打油诗”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孙热带雨林称为地球之肺的主要原因是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总量的1/10,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肺。亚马逊热带雨林位于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占地550万平方公里。雨林横越了8个国家,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苏里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占全球森林面积的20%,是全球最大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亚马逊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和绿色心脏。

亚马逊热带雨林蕴藏着世界最丰富最多样的生物资源,昆虫、植物、鸟类及其他生物种类多达数百万种,其中许多科学上至今尚无记载。在繁茂的植物中有各类树种,包括香桃木、月桂类、棕榈、金合欢、黄檀木、巴西果及橡胶树。桃花心木与亚马孙雪松可作优质木材。

主要野生动物有美洲虎、海牛、貘、红鹿、水豚和许多齧齿动物,亦有多种猴类,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也因为面积占全球雨林的一半,所以被称为地球之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什么瑞士被称为钟表之国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多高端、大气的手表都出自于瑞士,它的制作是很有讲究的,几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这或许就是瑞士被称为钟表之国的原因吧!

瑞士资源贫乏,所以特别重视生产用料少、价值大、精密度高、又容易出口的工业产品,如精密机械、钟表等。尤其是钟表,所用原料很少,但价格很高,历来被瑞士人看作是生财之道。

在瑞士,钟表厂几乎遍布全国。钟表制造业是瑞士的传统产业。瑞士钟表业最早出现于16世纪中叶的日内瓦,到16世纪末,日内瓦制表业就以其质量闻名,1601年创建的日内瓦制表协会,是世界首家钟表行业协会。当时,日内瓦表厂已多达500多家,这迫使一些制表艺人移至人口较为稀少的城镇,日内瓦北部的汝拉山区逐渐成为制表艺人生活和生产的理想场所。16及17世纪因制表工艺的不断改进,钟表报时的准确性不断提高。

世界名牌表大部分出自瑞士,世界钟表出口量素来居世界第一位。瑞士的确无愧于“钟表王国”的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海一号18万件文物破水而出,水下考古是如何进行的?

全文共 2934 字

+ 加入清单

180,000件水上文物!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中国考古”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议,并发布爆炸性新闻。不久前,著名的“南海一号”沉船上的货物被清理,18万件文物浮出水面,主要是重要的铁器和瓷器。通过各种影视作品,我们应该对陆地上的考古工作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但是在广阔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也有大量的文物。人们知之甚少的水下考古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2——水下考古的初步准备:一套衣服、一架照相机和一盏灯

考古队内部也有分工。一个团队不能一起游到水下废墟吗?水下考古,尤其是水域面积相对较大的海洋考古,考古单位将为考古队提供地下考古队没有的考古船。考古队的人员和相应的设备都放置在考古船上进行操作。

考古队在水中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负责潜水探险的队伍即将下水。哦!不要急于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找到水下文物,首先要知道带什么。水下考古的潜水设备简称为“一套衣服、一台照相机和一盏灯”。

一套服装实际上是潜水员的个人潜水装备,包括潜水服、面镜、脚蹼、潜水、浮力控制装置等。

照相机是为水下拍摄准备的。因为一旦潜水员发现水下遗迹,可移动的遗迹就可以被带走,而不可移动的遗迹只能通过照片来研究。但是,一般来说,能够满足水下文物拍摄需要的相机是不防水的,所以需要为相机定制一个特殊的防水外壳。

灯是指拍摄水下文物时需要照明。有两个原因:第一,水下环境暗淡;第二,阳光是合成光。当它在水中传播时,水更喜欢红色和橙色。因此,为了避免因“吞”水而导致照片颜色失真,必须使用辅助灯。

一切都准备好了,开始寻找吧!

传统水下场所的识别方法和风险

水下考古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声纳技术被用于在广泛的水域中搜索,以描绘可能地点的大致范围,这被称为“大范围搜索阶段”。

其次,潜水员潜入划定的水域搜寻水下遗迹并拍照,这被称为“确认阶段”。

第三,考古队共同确认该地区为水下遗址,并开始挖掘,这被称为“挖掘阶段”。

其中,声纳设备可用于大规模搜索阶段,无需个人接触。然而,考古队必须在挖掘阶段到场。过去,发掘前的确认阶段也需要人员在场,这给考古队的安全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一般来说,传统的水下场地确认方法包括“浮线法”和“圆法”。

浮线法:首先在水下放一根超长的绳子,然后在绳子上每隔一段时间放一个塑料浮标作为标记。然后,潜水员从绳子的一端开始,沿着绳子搜寻。如果他在“爬行”绳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水下的残余物,他会立即向下看,看看哪一个浮标(或者哪一个浮标靠近)是绳子的当前位置,并标记它。

浮线法,矩形表示绳索,ABCD在4点钟设置浮标,假设潜水员在C浮标附近发现痕迹,标记C浮标(作者绘制)

圆圈法:浮标线法适用于光线较好的水域,如果大规模搜索后确定的水域较暗怎么办?此时将使用圆形方法。例如,考古队已经确认了四个水域,怀疑在一个有声纳设备的海域有水下废墟。如果此时水是暗淡的,可以用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消除这四种水。我们把它定为a区、b区、c区和d区。

首先检查区域a:在区域a的底部设置一根桩,该点为A1,然后将绳索的一端系在桩上,另一端系在潜水员身上。潜水员向外拉紧绳索,以A1为圆心,绳索为半径圆游泳,并检查周围情况。如果没有,将浮标漂浮在a区的水域以显示检查结果。b、c、d等等。

虽然这两种方法都有效,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放绳子”、“撞木桩”和潜水...这些不像说的那么简单。

原因如下:

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水压会逐渐增加。当潜水员处于高水压环境(大约3到4个大气压以上)时,由于高压,肺部的氮气会对潜水员产生麻醉作用。根据这一高水压深度的计算,考古潜水员不应潜至60-70米的深度,否则会有更大的氮中毒风险。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一组关于水下遗址深度的数据: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遗址,水深超过70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沿海水域的二战沉船残骸有80多米深。地中海古代商船遗迹,水深800米;泰坦尼克号沉船遗址,水深3800米。

地中海水下遗址地图(来源:中国知网)

泰坦尼克号的船头拍摄于2004年,位于大约3800米外的深海中(来源:维基百科)

如此深的水下遗迹远远超出了考古队的正常潜水极限,那么如何确认这些遗迹呢?

——7——水下考古“苗圃”来了——机器鱼

机器鱼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考古中非常有用。让我们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的著名机器鱼SPC-II为例,看看它对水下考古的巨大帮助。

1.外形采用流线型设计,内置运动控制模块为仿生推进,可支持向前、左转、右转、向上和向下五种基本运动。即使潜水员亲自潜水,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在废墟周围游泳。如果这场运动对文物造成损害,那将是不可挽回的。此外,如果扰动较大,引起的海底沉积物也会影响图像采集。机器鱼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文物的破坏。

机器鱼1的内部结构图。胸鳍控制面2。运动控制模块3。通信模块4。电源模块5。尾鳍关节运动6。尾鳍7。传动机构8。任务调度模块9。导航模块10。视频模块(来源:中国知网)

2.主体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支持定向深水游泳,并能抵抗高水压。上述地中海古船遗址的照片是由水下机器人收集的。(潜水员说颤抖)

3.内置视频模块,具有视频和图像采集功能。除了是一名潜水员,他还是一名“摄影师”。

机器鱼系统通信图(来源:维基百科)

然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机器鱼解决了水下考古的第二阶段,即遗址确认阶段。然而,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最重要的考古发掘虽然也有关于机械臂和机械手的相关研究,但不能应用于考古工作。毕竟,考古工作精细而复杂,需要考古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因此,如何参与水下机器人或机器鱼的第三阶段,如何设计操作型水下机器人将是未来水下机器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0力驱动水下考古挖掘

水下机器人不能参与水下考古的挖掘阶段。考古队只能在正常的潜水范围内进行水下考古发掘。谈到水下考古发掘方法,有一个概念应该引入:探索。

勘探实际上是陆地考古发掘的主要方法。由于文物或文物被埋在地下,考古队成员不知道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因为不仅文物本身包含考古信息,而且文物的排列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反映!!!),所以我们应该用探索的方法去探索,也就是去窥探党。

首先,在选定的挖掘区域画一个正方形网格,并在每个十字路口放置一个木桩。正方形的大小也就是“正方形”的大小。无论勘探方有多大,相邻两个勘探方之间都应预留0.1米的间隔,间隔应在开挖结束时开挖。每一方也必须做一个数字。这样,选择小面积进行探索性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及其排列。

由于不能在水中画线,水下考古发掘更新了勘探方法,产生了“水下硬勘探方法”和“水下软勘探方法”。水下硬探头使用木制或金属框架来“框住”网格,而软探头使用绳索来“拉”网格。

水下艰苦探索(来源:钱江晚报)

到目前为止,水下考古对考古学家来说仍然是非常危险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相信上面提到的“水下机器人操作”的发展一定会有助于水下考古工作的成功。

[参考]

水下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12年8月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值恒,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摄影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韩非《河南科学技术》2013年第8期

机器鱼,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王硕,2007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195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重新建立刘氏汉家王朝的刘秀是汉高祖的九世孙,为汉室皇族,而表示合法和正统,建立新政权的刘秀继续延续汉高祖“汉”的国号。因刘秀所建的汉朝都于洛阳,和刘邦所建的汉朝都于长安,在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故称刘邦所建汉室为西汉,刘秀所建汉室为东汉。又因为刘邦建立的政权和刘秀建立的政权一先一后,所以又称呼西汉为前汉,东汉为后汉。

在东汉,铁工具的普遍推广和牛耕技术的提高,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斗争的能力,特别是它使江南河网沼泽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加上当时各种社会原因,东汉时期的经济区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东汉以前,中国经济的先进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了东汉后期,这种情况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黄河流域的某些地区人口减少,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而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在急剧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