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物基因的知识点(20篇)

要学好生物课,不仅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还要有勤奋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下面问学吧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生物基因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浏览

4868

文章

1000

科学家分析后大胆推测:火星有黑生物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分析大胆推测火星有黑生物

日前,匈牙利科学家在分析“火星全球勘探者”拍摄的照片后,宣称在火星南极有活的生物体存在,其生存类型类似地球南极附近生物。

匈牙利的科学家小组表示,照片显示在火星冰雪覆盖的南极环形山有几千个黑色沙丘点,“这些点显示,在冰层下面的地面有生物体,它吸收太阳能,可以融化冰,为自己制造生存的条件。在地球南极冰覆盖的湖,也曾发现同样的机制。问题是在火星严酷的条件下,这一机制是否运作良好”。

“匈牙利科学家的大胆假设还未获得足够科学依据来论证,只有通过降落在火星上的探测器进行化学实验,才能最终证明匈牙利科学家的猜想。”对照片中显示的黑点,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王思潮研究员表示,“那也可能是风吹出来的陆地,因为,火星南极的冰很薄,有风时,很可能暴露出陆地。”

“1976 年,两艘‘海盗号’无人探测飞船在火星两个存在生命可能性很大的地点着陆,并利用携带的小型生命化学实验室对火星地表土壤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连有机物都没有发现,生命就更别说了。”王研究员认为火星地表存在生命可能性较低,“火星的温度极低,而其南极的紫外线强度很高,这些都不利于生命存在。”

不过,王研究员告诉记者,目前还不能确认火星不存在生命,“从目前发现的一些证据来看,火星地表存在过液态水的可能性在 70%以上,所以在火星地表深处可能还有水,因此也就可能存在生命,但这都需要探测器降落后深挖才能断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宠爱之名生物纤维面膜怎么样?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宠爱之名生物纤维面膜超级服帖,而且精华液很多,洗完澡敷完面膜,剩余精华液还可以抹脖子!那么宠爱之名生物纤维面膜怎么样?宠爱之名生物纤维面膜好用吗?

试客背景

职业:白领品牌喜好:日韩系品牌星座:摩羯肤质:敏感性皮肤问题:易过敏个性标签:腐女年龄:25-29岁性别:女

宝贝整体

面膜袋子打开,面膜是在中间,两边都有塑料膜和珍珠膜。面膜本身的质地是白色果冻状的,摸上去软软滑滑的很Q弹。剪裁方面,有眼帘设计,不过我一般都是不敷眼睛的。

面膜弹性非常好,基本全脸都可以覆盖到,并且不容易出现褶皱,敷着面膜做些事情,也不容易移位。面膜的精华液比较少,不像一般的面膜精华液会多的滴下来,这点稍微有点不习惯,开始敷面膜啦

亮点与细节

面膜很有分量摸上去有厚实里面有三层

产品描述成分是没有酒精的,敏感干皮的我放心的使用了希望不会过敏

打开后,里面有三层,塑料膜和珍珠膜,中间Q弹的果冻膜就是我们要敷的啦。

试用过程与体验

剪裁贴合脸部,基本没有裸露肌肤,眼帘设计很贴心虽然我不用

这款面膜的话材质比较特殊舒服贵就是有他贵的道理

之前的皮肤有红血丝T区比较油毛孔也有点大期待效果啦

面膜揭下来感觉皮肤水嫩嫩光泽的非常好主要木有敏感不错不错

这个材质的真的不错非常贴膜脸以后会多多关注这个

试用心得

优点:补水效果明显敷完后上妆效果好光泽度也提升了面膜材质很好服帖

缺点:小贵一直购买的话有点承受不起难得用着还不错还有一点就是感觉精华液不是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素来源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研究发现,同类蔬菜由于颜色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紫茄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它能增加微血管壁的抗压能力,改善血管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紫癜和易发生出血倾向的疾病患者,有相当裨益。

黄色胡萝卜比红色胡萝卜营养价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强烈抑癌作用的黄碱素,有预防癌症的功能用。

科学家还发现,同一株菜的不同部位,由于颜色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价值要高得多。每100克葱绿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不及葱绿部分的一半。颜色较绿的芹菜叶比颜色较浅的芹菜叶和茎含的胡萝卜素多6倍,维生素D多4倍。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中以蛋类(鸡、鸭、鹅、鹌鹑蛋)、瘦肉(猪、羊、牛、家禽肉等)、乳类(母乳、羊、牛乳)、鱼类(淡水、海水)、虾(淡水、海水)等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以黄豆、蚕豆、花生、核桃、瓜籽含量较多,米、麦中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含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含钙较多的食物:豆类、奶类、蛋黄、骨头、深绿色蔬菜、米糠、麦麸、花生、海带、紫菜等。

含磷较多的食物:粗粮、黄豆、蚕豆、花生、土豆、硬果类、肉、蛋、鱼、虾、奶类、肝脏等。

含铁较多的食物:以肝脏中含铁最丰富,其次为血、心、肝、肾、木耳、瘦肉、蛋、绿叶菜、小白菜、雪里蕻、芝麻、豆类、海带、紫菜、杏、桃、李等。谷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铁质。

含锌较多的食物:海带、奶类、蛋类、牡蛎、大豆、茄子、扁豆等。

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等。

含硒较多的食物:海产品、肝、肾、肉、大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白粉虱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白粉虱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也可进行孤雌生殖,其后代为雄性。成虫有趋嫩性,在寄主植物打顶以前,成虫总是随着植抹的生长不断追逐顶部嫩叶产卵,白粉虱卵以卵柄从气孔插入叶片组织中,与寄主植物保持水分平衡,极不易脱落,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农药消灭病虫害,见效快、功效高、不受时间或地域的限制,因而大部分朋友所喜爱;可根据有害生物、作物、环境条件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农业栽培技术,有目的地改变农田生态环境,使之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不利于有害生物的生长,从而避免或减轻病虫害。比如可以培育与利用抵抗力强的品种、改变耕作栽培方式、合理调整农作物品种的布局、尽力加强田间管理等,下面来了解一下白粉虱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吧?

1.轮作倒茬:在白粉虱发生猖撅的地区。棚室秋冬茬或棚室周围的露天蔬菜种类应选芹菜、筒篙、菠菜、油菜、蒜苗等白粉虱不喜食而又耐低温的蔬菜,既免受危害又可防止向棚室蔓延。

2.根除虫源:育苗或定植时,清除基地内的残株杂草,熏杀或喷杀残余成虫。苗床上或温室大棚放风口设置避虫网,防止外来虫源迁入。

3.诱杀及趋避:白粉虱发生初期,可在温室内设置30~40厘米的方板,其上涂抹10号机油插于行间高于菜株,诱杀成虫,当机油不具钻性时及时擦拭更换。冬春季结合置黄板在温室内张挂镀铝反光幕,可驱避白粉虱,增加菜株上的光照。

4.生物防治:当温室内白粉虱成虫平均每株有0.5一1头时,释放人工繁殖的丽蚜小蜂,每株成虫或蛹3一5头每隔10天左右放1次,共放4次。也可人工释放草岭,一头草岭一生能捕食白粉虱幼虫170多头。有条件的地区也可用粉虱壳抱粉防治。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白粉虱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还有很多关于白粉虱的内容,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全文共 2711 字

+ 加入清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满分100时间5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总分值60分)

1.柳树的树干属于

A.营养器官B.输导组织C.生殖器官D.保护组织

3.小明用显微镜观察了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并作了如下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①洋葱表皮细胞中央有较大的液泡

②口腔上皮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③洋葱表皮细胞中有叶绿体

④视野中有气泡,可能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不当造成的

⑤视野中光线过强时应调节反光镜和光圈

⑥要想看到更多的细胞应换用放大倍数更大的目镜或物镜

A.①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③⑤⑥D.①③④⑤

4.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不同放大倍数下,观察到甲、乙视野.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甲视野中物像放大倍数比乙大

B.调节细准焦螺旋可使视野中物像清晰

C.乙视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640倍

D.口腔上皮细胞最外层是细胞膜

5.人体的胃部能不断蠕动,使消化液与食物充分混合.与此功能有关的组织主要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结缔组织

6.在动植物细胞中,与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

A.叶绿体B.线粒体C.细胞核D.染色体

7.植物细胞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B.染色体C.叶绿体D.线粒体

8.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先移动玻片再转动目镜,污点都没有移动,则说明污点在

A.目镜上B.载玻片上C.反光镜上D.物镜上

9.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象是"上"和"p",那么玻片标本上的图形是

A."上"和"d"

B."下"和"q"

C.""和"d"

D.""和"q"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B.所有细胞都具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所有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细胞是动物和植物的最小结构层次

11.观察和实验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方法,下列与之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要使视野的亮度增加,可将反光镜的凹面换成平面

B.不动其它部分,只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时,视野将会变亮

C.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D.用镊子尖轻压盖玻片时,观察到变形的黑边圆形图象是细胞

12.组织是由细胞构成的,组织形成的过程大致是

A.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分化

B.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生长

C.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分裂

D.细胞分化-细胞分裂-细胞生长

13.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8个

14.动物和植物的营养方式不同,其根本差别在于细胞的什么结构?

A.细胞壁B.叶绿体C.细胞膜D.液泡

15.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植物体绿色部分的细胞中,细胞质内有叶绿体

B.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不同,基本结构也不一样

C.细胞在生活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尿素和二氧化碳

D.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

16.下图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按照实验操作过程,将①一④实验步骤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②①④③D.④③①②

17.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18.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细胞,能够看到叶绿素的是

A.洋葱鳞片中内表皮细胞

B.人口腔上皮细胞

C.黄瓜表层果肉细胞

D.根尖成熟区细胞

19.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下面各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A.B.C.D.

20.把菠菜放入沸水中煮几分钟,沸水成了有菠菜味的菜汤,是因为细胞死亡后细胞内的物质进入到水中;但把菠菜浸在凉水里却做不出菜汤,这是因为细胞中有阻止物质外流的结构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二实验题(共3题,总分值40分)

21.如图1表示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这些步骤排序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___.

①CAEDB

②ACEDB

③CADEB

④ACDEB

如图2是显微镜的四个镜头,欲使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

22.显微镜是初中自然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1),则其实际流动方向应是______________.

(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2甲转为图2乙所示的状况,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_______________方向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

(3)当显微镜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个方法4分)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______.

(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经检查显微镜仪器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3.如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图(图1)、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和一个显微镜视野(图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________向____________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

(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

(3)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4)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____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

(5)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图3所示,小红发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图1的________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有哪些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方式有两种,一个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一个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来控制性状。

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方式

1、基因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性状,也就是合成的蛋白质可以直接使用,作为身体的部件直接沟通人体。比如血红蛋白,基因控制血红蛋白的合成直接控制一系列性状。

2、基因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近而控制代谢过程来控制性状。在这里,酶只是一种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不能直接构成人体,是用来控制代谢的过程,比如合成的唾液淀粉酶可以用来控制唾液消化淀粉的过程,进而控制性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好氧生物处理的产物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废水生物厌氧处理技术以能耗低、负荷高、剩余污泥产量少、耐冲击负荷、回收能源等诸多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青睐。那么好氧生物处理的产物是什么呢?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好氧生物处理对能降解有机物分解完全,所以基本是没有什么产物的。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并用释放出来的能量来完成微生物本身的繁殖和运动等功能的方法。好氧生物处理由于去除率高,一般都作为最终处理。

影响好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

①溶解氧(DO):约1~2mg/l;

②水温:是重要因素之一,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生化反应的速率加快,增殖速率也加快;细胞的组成物如蛋白质、核酸等对温度很敏感,温度突升或降并超过一定限度时,会有不可逆的破坏;最适宜温度15~30°C;>40°C或

③营养物质:细胞组成中,C、H、O、N约占90~97%;其余3~10%为无机元素,主要的是P;生活污水一般不需再投加营养物质;而某些工业废水则需要,一般对于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应按BOD:N:P=100:5:1投加N和P;其它无机营养元素:K、Mg、Ca、S、Na等;微量元素:Fe、Cu、Mn、Mo、Si、硼等;

④pH值:一般好氧微生物的最适宜pH在6.5~8.5之间;pH

⑤有毒物质(抑制物质):重金属;氰化物;H2S;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酚、醇、醛等;

⑥有机负荷率:污水中的有机物本来是微生物的食物,但太多时,也会不利于微生物;

⑦氧化还原电位:好氧细菌:+300~400mV,至少要求大于+100mV;厌氧细菌:要求小于+100mV,对于严格厌氧细菌,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生物知识点:空中飞行的动物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1、空中飞行动物有昆虫、蝙蝠、鸟类等。

2、世界上的鸟有9000多种。除了鸵鸟和企鹅等少数鸟不能飞行外,绝大多数都善于飞行。飞行使鸟类扩大了活动范围,有利于觅食和繁育后代。

3、鸟适于飞行的特点:①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翔时空气的阻力)②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③胸部有高耸的龙骨突,长骨中空(内充空气)④胸肌发达⑤食量大消化快。即消化系统发达,消化、吸收、排除粪便都很迅速。⑥心脏四腔,心搏次数快,循环系统结构完善,运输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能力强。⑦有发达的气囊,既可减轻体重又与肺构成特有的双重呼吸。⑧喙短,口内无齿,无膀胱,直肠短,粪便尿液及时排出,右侧卵巢、输卵管退化(这些都是为了减轻体重,适于飞行)。总之鸟类是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具有迅速飞翔能力、内有气囊、体温高而恒定的一类动物。

4、翼(翅膀)是鸟的飞行器官。气囊辅助肺的呼吸。

5、鸟的羽毛分正羽(主要用于飞行)和绒毛(主要用于保温)。

6、家鸽喙(就是口)内没有牙齿,食物不经咀嚼经咽、食管进入嗉囊。----进入肌胃(内有沙粒、小石子用于磨碎食物)。

7、昆虫是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超过100万种,也是唯一会飞的无脊椎动物,因而是分布最广泛的动物。

8、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3对足,2对翅。蜘蛛、蜈蚣、虾、蟹等都不是昆虫,但它们都是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9、昆虫的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表面的坚韧的外壳,有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10、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变态发育成为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代表动物:青蛙、蟾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多基因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基因

单个作用极其微弱的多数同义互补的基因组成的基因群,这些基因与数量性状表现有关,这种基因群称为多基因系,基因群中的各个基因称为多基因或小基因。

自W.L.Johannsen提出纯系学说以来,遗传上所研究的变异净是些不连续的。由于H.Nilsson-Ehle和E.M.East等人引入同义基因的概念,对在F2中所表现的连续变异的解释已成为可能。多基因学说是由K.Mather提出的,他把同义基因的概念加以扩充,系统地发展了数量性状的统计分析法。

真正的纯系其多基因系也应该是纯合的,所以没有性状的遗传方差,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连续变异是由于环境的影响所致。在不同的纯系交配所产生的F1中,每一个体虽然都是杂合体,但由于它们的基因型都是一样的,所以仍然没有遗传方差。

在F2中,个体的性状按多基因的数目多少而呈阶梯状的分布,加上环境的影响,去掉阶梯的棱角图形就接近于正态分布。实际上多基因之间有相加和相乘二种关系,此外等位基因之间还有显隐性关系,非等位基因之间有上位关系(非相加的相互作用),再加上细胞质的问题,所以为了进行分析,必须把这些因素都加以适当的整理。

根据理论上推算的基因型来推断各分离世代的群体,与实际看到的分离世代中数量性状的平均值进行比较来估计基因效应和有效基因的数目等。关于多基因的这种统计学处理是重要的分析方法。

多基因中所产生的突变,由于其作用很小,所以这些变异是作为潜伏的变异而遗传下去,它们使得个体的适应范围扩大,并通过自然选择在进化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太空基因转移基因工程生物育种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进行基因转移比在地球上更容易,成功率更高。研究表明,在航天飞机上对大豆进行的基因转移试验表明其成功率是地球上的10倍。目前,研究人员尚不清楚在太空中更容易做基因转移的原因。据推测,由于地球轨道的低重力,某种目前尚不清楚的原因使基因转移更加容易。

太空给基因工程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工作环境,这对人类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人们可以培育出更多具有抗病虫害的农作物。

通常情况下,研究人员采用把细菌的某些遗传基因材料导入到植物细胞内,以培育出新的植物。但这种方法的成功率很低。

在地球上,给大豆进行基因转移的成功率仅为千分之一,这就是研究人员要把目光投向太空的原因。现在,研究人员正集中研究在太空将各种疫苗移植到大豆体内。

科学家目前正计划在国际空间站上建立基因工程实验室,该实验室不但可进行基因移植工作,而且还可在太空中培育新的转基因植物,甚至是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厌氧生物处理特点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厌氧生物处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多种微生物共同作用,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或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并生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最终产物的过程。那么厌氧生物处理特点是什么呢?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厌氧生物处理的特点:

1、处理过程中可以大大降低能耗,而且还可以回收生物能(沼气);

2、污泥产量很低,厌氧微生物的增值速率比好氧微生物低得多,产酸菌的产率Y为0.15~0.34kgVSS/kgCOD,产甲烷菌的产率Y为0.03kgVSS/kgCOD左右,而好氧微生物的产率约为0.25~0.6kgVSS/kgCOD;

3、厌氧微生物有可能对好氧微生物不能降解的一些有机物进行降解或部分降解;

4、反应过程较复杂,厌氧消化是由多种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微生物协同工作的一个连续的微生物过程;

5、对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较敏感;

6、单独使用厌氧处理,其出水水质很难达标,需进一步利用好氧法进行处理;

7、气味较大,特别是有臭味;

8、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好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物知识点: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水中生活的动物

1、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1)体色:背面深灰黑色,腹面白色,不容易被敌害发现;

2)体形:梭形,游泳时减少水的阻力;

3)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有黏液减少阻力,身体两侧各有一条侧线,有感知水流、测定方向的作用;

4)有鳍游泳:(胸鳍、腹鳍:保持鱼体平衡;尾鳍:保持鱼体前进的方向);

5)用鳃呼吸;水从口近,鳃盖的后缘出

6)体内有鳔,能调节身体比重,在鳍协助下可以停留在不同水层;

7)体外受精,水中发育。

2、鱼类的主要特征: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形态:鳃丝呈细丝状

3.观察鳃颜色:红色(因为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结构:有鳃弓、鳃丝、鳃耙组成

腔肠动物:海葵、珊瑚等

软体动物:乌贼、河蚌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生物多样性的应用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多样性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甚至是地球的健康。传统医学的医生依赖植物和药草治疗疾病已经有很长时间。在现代,人们也十分欣赏传统医学的疗效。植物为现代医药提供了有效的成分,比如制作阿斯匹林的成分。现代医药公司的科学家们正在忙着从植物中寻找治疗一些特定疾病的特定药物成分,专家们在太平洋紫杉树和马达加斯加长春花中发现了用于治疗癌症的植物成分。顺势疗法的医药也是大量利用植物成分的。在美国西部,可从一种药鼠李的树皮中提取轻泻剂产品,十分的畅销,每年约为100万美元,而市场销售价更高达每年7500万美元。在1976-1984年期间,美国从生物资源方面获得的利润高达每年876亿美元。

除了利用生物多样性制作药物以外,生物多样性还可以创造经济价值,例如木材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产品,全世界每年的木材产值在750亿美元以上。在印度尼西亚,木材是第二大出口产品,地位仅次于石油。从1981-1983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出口的木材产品的价值为平均每年81亿美元。一些非木材的生物产品也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例如:印度尼西亚1982年非木材产品的对外贸易达2亿美元。近代,人们还发现利用生物多样性还可以防止害虫,促进农业的发展等。

今天小编对生物多样性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一个问题。现在无论是联合国还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资金开展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工作,一些非政府组织也积极支持和参与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那么什么是生物多样性呢?

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概括性的术语,可简单表述为“生物之间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及物种生境的生态复杂性”。也就是说,生物多样性是所有生物种类,种内遗传变异和它们的生存环境的总称,包括所有不同种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它们与生存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人类的生存无不依赖于生物多样性。

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人类生存与发展,归根结底,必需依赖于自然界各种各样的生物(资源)和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食物、药品、工业原料和能源等,同时对调节、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具有关键作用。

今天小编对什么是生物多样性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危害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及物质文化生活的许多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密切相关。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使人类失去其直接使用价值——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生活、生产原料;丧失其间接使用价值——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而且野生生物具有的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

1.生物多样性为我们提供了食物、纤维、木材、药材和多种工业原料。

2.生物多样性还在保持土壤肥力、保证水质以及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生物多样性在大气层成分、地球表面温度、地表沉积层氧化还原电位以及PH值等方面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将有益于一些珍稀濒危物种的保存。

生物多样性的锐减,从根本上给人类带来了很大影响:

1.破坏了人类未来的食品来源;

2.破坏了药物来源;

3.破坏了工农业资源;

4.破坏了物种的生物遗传基因;

5.影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六是影响生物考古及科研等。

今天小编对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呼吸系统疾病的危害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呼吸系统疾病危害

呼吸系统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病变在气管、支气管、肺部及胸腔,病变轻者多咳嗽、胸痛、呼吸受影响,重者呼吸困难、缺氧,甚至呼吸衰竭而致死。在城市的死亡率占第3位,而在农村则占首位。更应重视的是由于大气污染、吸烟、人口老龄化及其他因素,使国内外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支气管哮喘、肺癌、肺部弥散性间质纤维化,以及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有增无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环境条件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与环境条件: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必须经过变态发育才能在陆地上生活。两栖动物除青蛙外,常见的还有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1)两栖动物在生殖和发育上的特点,限制了两栖动物的分布范围,这是其种类较少的主要原因。

(2)青蛙的皮肤要经常保持湿润以利于呼吸,如果将青蛙的皮肤擦干,则很快死亡。

(3)两栖动物的幼体形态和生理结构很像鱼,说明两柄动物与鱼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是一种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群。

(4)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域环境,如果水质被污染.则有可能发生变异,如少一条腿的畸形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心脏的生理特性

全文共 819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生理特性

心脏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动节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前三者为电生理特性,后者为机械特性。

1.自动节律性

心脏在离体和脱离神经支配下,仍能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和收缩的特性,称为自动节律性(简称自律性)。心脏的自律性源于心肌自律细胞4期自动去极化。由于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各部分的自律细胞4期去极化速度快慢不一,因而各部分的自律性高低不同。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约为100次/min;房室交界次之,约为50次/min;心室内传导组织最低,约为20~40次/min。正常心脏的节律活动是受自律性最高的窦房结所控制,因而窦房结是心脏兴奋的正常起搏点。其他特殊传导组织,其自律性不能表现出来,称为潜在起搏点。当窦房结的自律性异常低下,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过高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可表现出来,成为异位起搏点。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为窦性节律;由异位起搏点引起的心脏活动,称为异位节律。

2.传导性

心脏特殊传导系统和心肌工作细胞都有传导兴奋的能力。其传导兴奋的基本原理和神经纤维相同。

正常心脏内兴奋的传导主要依靠特殊传导系统来完成。当窦房结发出兴奋后,通过

心房肌传布到整个右心房和左心房;同时,沿着心房肌组成的“优势传导通路”迅速传到房室交界。心房内传导历时约0.06~0.11s。房室交界是正常兴奋由心房传入心室的惟一通路,但其传导速度缓慢,尤以结区最慢,因而占时较长,约需0.1s,这种现象称为房室延搁。房室延搁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它使心房与心室的收缩不在同一时间进行,只有当心房兴奋和收缩完毕后才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使心室得以充分充盈血液,有利于射血。心室内特殊传导组织的传导速度快,历时约0.06~0.1s,其中以浦肯野纤维最快,只要兴奋传到浦肯野纤维,几乎立刻传到左、右心室肌,引起两心室兴奋。兴奋从窦房结传到心室肌,总共约需0.22s。

传导系统任何部位发生功能障碍,都会引起传导阻滞,导致心律失常。

编辑推荐:心脏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性状遗传物质基础

1、在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的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做染色体。染色体上有许多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就是基因。

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基因是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3、每一种动物或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特定的,并且通常是成对存在的。人的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23对;水稻有24条,12对。基因也和染色体一样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上都带有一定数量的基因。一种生物的全部不同基因所组成的一套基因,就是这种生物的基因组。

4、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个体的性状表现。

5、概念从大到小排列:细胞>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范围与强度的不断增加,人类社会遭遇到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环境问题,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等5大危机。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密切相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生物资源的保护问题,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有哪些呢?

生物多样性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人类的衣、食、住、行,甚至文化生活都与生物的多样性密切相关。如做衣服用棉花、荀麻、蚕丝等,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生物,如面粉是用小麦加工的,大米水稻,肉类来源于动物等。因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是巨大的,有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例如做衣服用棉花、荀麻、蚕丝等,人类的食物直接或间接的来源于生物,如面粉是用小麦加工的,大米水稻,肉类来源于动物等,直接价值如食用萝卜、药用如大青叶三七、工业用如橡胶,间接价值、如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调节作用,潜在价值如将来有可能开发出新药材,如红杉树提炼强效抗癌药物紫杉醇。如果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了,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

今天小编对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的主要类群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主要类群

1、自然界中已命名和记录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2、原生动物是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在海洋中腰鞭毛虫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时会引起“赤潮”。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在地球上约有100多万种。

3、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