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张困斋烈士推荐20篇

清明节是进行春祭,扫墓祭祀、缅怀祖先,踏青郊游的肃穆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张困斋烈士,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浏览

2321

文章

532

篇1:迪口徐坑萧海清、陈嶼泰、孙树一烈士合葬墓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迪口徐坑萧海清、陈嶼泰、孙树一烈士合葬墓为建瓯市文物保护单位。

迪口徐坑萧海清、陈嶼泰、孙树一烈士合葬墓位于迪口镇大布林村徐坑自然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墓葬。

该墓位于建瓯市迪口镇大布林村徐坑自然村西面约2千米远的建瓯至迪口镇公路旁,1953年12月重修,坐偏西南朝偏东北,长7.5米,宽6米,高6米,朝向公路一侧,从左至右分立革命烈士萧海清、陈嶼泰、孙树一的合葬墓碑,墓丘顶刷水泥,墓用片石垒砌,左侧二级墓坪旁山腰种植数十年的枫树。三位烈士为土地改革时期被当地土匪杀害的国家土改干部。该烈士墓对开展青少年革命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2020年4月28日,建瓯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建瓯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墓葬坐偏西南朝偏东北,以63.92平方米的墓葬本体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偏东北边长7.4米,偏东南边长9.7米,偏西南边长6.1米,偏西北边长9.2米。

建设控制地带: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基准,分别向偏东北延伸至紧靠的迪口至南雅公路,向偏东南延伸约2米至民房建筑,向偏西南延伸19米至后山坡,向偏西北延伸30.2米;建控面积987.07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一二·一”三烈士殉难处遗址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昆明市五华区龙翔街道办事处凤翥社区龙翔街137号。

1945年12月1日,国民党为镇压爱国学生运动,派军警包围有民主堡垒之称的西南联大校园,其中有一特务向联大东院院门内掷手-,将西南联大学生潘琰、李鲁连、昆华工校学生张华昌炸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一二·一”惨案。1997年总参特运处将原来联大师院女生宿舍拆除新建办公大楼时,将碑亭移至右边重修碑亭加以保护。碑为青石质,高1.5米,宽0.80米,正中书““一二·一”惨案潘琰、李鲁连、张华昌三烈士殉难处”。

“一二·一”三烈士殉难处碑1983年建亭保护,公布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6月2日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崔景岳烈士故居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崔景岳烈士故居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崔景岳,旬邑县城关镇东关村人,又名崔廷儒,1927年加入中国0,1928年5月参加旬邑农民起义。曾先后担任0东涧村党支部书记,旬邑县特支组织委员,陕西省临时省委秘书长,西北军工作委员会军委书记,陕西省委委员兼秘书长,西南特委书记、地委书记,宁夏省工委书记。1941年4月,在银川市英勇就义,时年30岁。

崔景岳烈士故居位于县城东涧村东,面积约2.5亩,两院土木结构建筑。第一院面积约1.05亩,有门房3间、厦房12间;第二院面积1.5亩,有土窑3孔。南起第一孔窑洞当时为中药店,以此为掩护,向党组织传递情报,并为游击队秘密提供药品、0、弹药;第二孔当时为县委机关驻地;第三孔为崔景岳的居室。

信息来源: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崔景岳(1911~1941),原名廷儒,乳名运乾,化名崔皓、剑仁、卓文等。陕西三水(今旬邑)人。14岁考入县城宝塔高等小学,受老师、共产党员许才升的熏陶,接受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向国民党旬邑县政府-的--等活动。当年暑假,又参加了由许才升举办的以讲授英语为名的讲习会,学习了《资本论入门》、《唯物史观》等著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位于宜昌市当阳市当阳城区西北部的关公文化园内。

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

襄西即指湖北省汉水以西、长江以北地区,主要有荆门、当阳、远安、钟祥、宜昌、枝江、宜都、江陵、南漳、宜城、保康等县(市)。早在大革命时期,襄西共产党人为迎接国民革命军北伐,联合各种进步力量,举行了当阳城关起义,连克当阳、远安、荆门、钟祥等县城,沉重打击了襄西豪绅地主和军阀势力。1927年9月,震惊鄂西的瓦仓起义爆发。襄西各县相继举行农民起义,组建工农革命武装和政权,创建了大小不等的苏区,成为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时期,襄西人民相继在敌后建立了新四军襄西独立团襄西支队、独立33团和各县区地方武装,开辟了襄西抗日民主根据地。解放战争时期,襄西人民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的大量兵力,完成了坚持襄西、掩护中原突围部分部队,隐蔽和转移大批干部的任务,并创建了襄西解放区,配合人民解放军南下大军和江汉军区、湖北军区部队作战,解放了襄西全境。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襄西人民前仆后继,英勇不屈,成千上万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85年5月,曾在襄西战斗过的30余位老同志云集当阳,与中共当阳县委议定,在当阳修建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馆。1985年6月18日,时任国家主席的李先念-题写了“在襄西献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1994年6月,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为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撰写碑文。1999年6月24日,举行揭幕开馆仪式。主体纪念设施有纪念碑、烈士祠、陈列室。

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后面,一楼为烈士祠,陈放着襄西地区10多个市县的烈士及其它省、市牺牲在襄西的区、营级烈士英名录,正面墙上是张计储、关学参、邹资生、李超然、彭之玉等198个县团级及以上职务烈士的牌位,并有烈士们的生平事迹简介。烈士祠的左右两侧,是革命历史陈列室,有展牌900块、展品83件。这些展牌和展品,生动地再现了襄西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真实地记录了革命先烈们在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历史上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光辉篇章。在纪念馆南北侧的草坪上,竖立中共当阳市委、市政府为李超然、傅子和、黄冠柏、郭庠生四烈士所立纪念碑。

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于1999年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当阳市委组织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杨连弟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杨连弟烈士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连弟烈士纪念馆始建于1995年,初址位于北辰区青少年宫六楼。同年,建杨连弟公园和杨连弟铜像。2012年,在杨连弟烈士牺牲60周年之时,启动重建工程,2013年清明节前夕.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1997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天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杨连弟.1919年出生于天津市北仓镇.194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部队。在修复陇海铁路8号高桥时,杨连弟机智勇敢地攀上40多米高的桥墩,提前完成修桥任务,荣获“登高英雄”的光荣称号。1950年10月,杨连弟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在铁道兵团第1师第1团第1连任副连长。在朝鲜战场上,杨连弟多次出色完成抢修铁路大桥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朝鲜前线的战斗。1951年7月,在抢修清川江大桥时,杨连弟带领一个排12次搭设浮桥,并创造出“钢轨架浮桥”的方法,保证了正常施工,使几次中断的大桥顺利通车。

1952年5月15口,杨连弟在清川江大桥指挥连队架桥时,被敌机投下的定时炸弹弹片击中头部,光荣牺牲,时年33岁。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一级战斗英雄”光荣称号。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的光荣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各1枚。他生前所在连队被命名为“杨连弟连”。 重建后的杨连弟烈士纪念馆为中式风格,坐西向东,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分艺术大厅、事迹陈列厅和多媒体演播厅三部分,用大量图片、实物和音像资料全面展不了杨连弟烈士的英雄事迹。杨连弟烈士纪念馆与烈士雕像合建于杨连弟公园内,使原来分散的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区内外广大党员十部群众和青少年纷纷利用“清明节”等传统节日祭扫英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成为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新阵地。

杨连弟烈士纪念馆地址:北辰区高峰路西杨连弟公园内,每周五8:30-16:30免费开放,联系电话:263930220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张一悟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1715 字

+ 加入清单

张一悟烈士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一悟烈士纪念馆于2009年7月1日面向社会免费开放,现已征集到张一悟生前使用过的书籍、用品等100多件,图片240多幅。纪念馆主展区分传播新思想;播火陇原;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5部分,全面展示了甘肃省第一个中共组织——甘肃特别支部书记张一悟的革命生涯及杰出贡献。

1895年3月3日,张一悟出生于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 1918年10月,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受李大钊等共产主义者的影响和新文化运动的启迪,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19年参加了五四运动,作为甘肃旅京学生代表到段祺瑞府邸-,强烈要求废除“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释放被捕同学。同年秋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在武汉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的影响下,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确立了革命的人生观。1923年受北方区委的派遣回到甘肃,先后在兰州、武威、张掖等地传播进步思想。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张一悟在武威组织召开了悼念活动,并作了《中国时局问题》的讲演,号召大家继承孙中山遗志,关心时政,振兴中华,为解放劳苦大众而奋斗。

1925年10月,冯玉祥的国民军暂编第2师师长刘郁芬入甘代(冯玉祥)行甘肃省督办职务,在该部任职的共产党员宣侠父、钱崝泉等随军来兰,根据中共北方区委和李大钊的指示,会同张一悟在兰州进行筹建党组织的工作。12月,经中共北方区委批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甘肃特别支部在兰州诞生,张一悟任书记,宣侠父、钱崝泉任委员。甘肃特支成立后,张一悟领导特支利用有利时机,在广泛宣传、动员、组织群众的基础上,采取集体培训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培养进步骨干分子,秘密发展党员,加快党组织建设的步伐,以适应大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要求;帮助国民党整理和发展党务,打击国民党右派势力的挑衅,有力地推动了甘肃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向前发展。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政变,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张一悟冒着极大的危险,在兰州五泉山嘛呢寺召开30多名共产党员参加的紧急会议,及时疏散了在兰州的共产党员。会后,他离开兰州赴陕西等地开展革命活动。

1927年11月下旬,张一悟在西安参与重建陕西省委和渭华起义的工作。1929年3月,中共陕西临时省委成立,张一悟担任省委常委。9月,受组织派遣去上海参加党的会议,因病滞留北京。1930年,他与中共北平党组织接上关系,被安排到铎民小学任教务主任,以此为掩护秘密从事党的工作。1931年8月,他奉派离开北平赴山东济南参加山东省委的工作,其公开身份为济南第一女子中学教务主任。

1932年3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张一悟等74人被捕,关押在国民党山东第一监狱。国民党山东高等法院在取不到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以“危害民国罪”判处张一悟死刑,后在邓宝珊先生的帮助下改判无期徒刑。1937年12月27日,日寇占领济南,张一悟与难友们趁机逃了出来,辗转到西安,见到了在八路军西安办事处工作的宣侠父。鉴于张一悟身体极度虚弱,宣侠父即派人护送他回到了兰州。

1938年1月底,张一悟先后见到甘肃工委书记孙作宾、同乡陈成义和八路军驻甘办事处负责人谢觉哉、伍修权等人,汇报了自己的情况。不久,中共甘肃工委组织部长郑重远为他恢复了组织关系,并安排他在苏联驻兰领事馆担任中文教师。1940年6月,中共甘肃工委遭到破坏,工委主要负责人罗云鹏、李铁轮、惠光前等同志被捕入狱,环境异常险恶。张一悟以行医和家庭教师作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48年8月,党组织派人护送张一悟到陕甘宁边区。1949年西安解放后,党组织安排张一悟先后到临潼、大连疗养。新中国成立后,张一悟先后任甘肃人民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委员、省人民政府委员。1950年12月底,张一悟从大连回到兰州,由于长期带病忘我工作,加上在狱中受到敌人残酷摧残,他的健康状况非常不好,经长途颠簸,到兰州后病情突然恶化,不幸于1951年1月3日逝世,终年56岁。

张一悟烈士纪念馆2011年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被命名为甘肃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纪念馆自开放以来,每年接待参观者20多万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禄新镇烈士塔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禄新镇烈士塔为武宣文物保护单位。

禄新镇烈士塔年代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禄新镇禄新街东面。

禄新镇烈士塔为武宣县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禄新镇:1998年,禄新乡财政收入达33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130元,人均有粮407公斤。全乡名优水果生产种植面积已达4800多亩,优势支柱产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在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中,全乡涌现出大批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先后有六个单位获地区以上先进单位称号,三十三人次获地区以上先进个人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

全文共 880 字

+ 加入清单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园林占地77万平方米,院内有烈士纪念塔、战役纪念馆、总前委群雕、徐州国防园和碑林五大主体建筑,及青年湖、青年广场、中心花坛、粟裕将军墓、-同志植树处等景点。这里人文景观闻名遐迩,自然景观赏心悦目,粗犷和秀丽熔于一炉,雄壮与典雅汇为一体,是一处闻名全国的纪念性风景游览区,也是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座落在徐州市南郊凤凰山东麓,高三十八点一五米,面向朝阳,巍然耸立。塔向东耸立。塔身正面,镶嵌着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

〖淮海战役纪念馆〗

淮海战役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陈毅元帅题写馆标。馆内面积2800平米,陈列分正厅、序言、战役实施、人民支前、缅怀先烈五个部分,共展出珍贵的革命文物、历史照片2000余件,生动记述了淮海战役波澜壮阔、激动人心的历史场景。

〖淮海战役碑林〗

淮海战役碑林位于园林西北部,占地2万平米,由碑亭、碑墙、碑廊、碑室等组成。500多幅碑刻中汇集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墨宝,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参战部队及老将军、老战士的题咏和海内外书法名家不凡之作,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徐州国防园〗

位于园林南部,一期工程占地2万平米,由国防教育馆、兵器陈列场、模拟训练场、军体活动场组成。国防教育馆内设有国防教育厅和电教厅等,五个展厅,通过大量实物、图片和高科技设施,使观众既可学习国防知识,又可亲自参加各种军体模拟活动。

地址:徐州市泉山区解放南路2号

类型:纪念碑纪念馆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电话:0516-83840397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园林免费进入;若要参观园林中的纪念馆,可凭-等有效证件在园林各大门发票处领取免费参观票,验票进馆参观。

信息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平江县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始建于公元1919年,原建筑为北方典型的四合大院组合形式,占地面积5000㎡,由于1926年大水和1932年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现仅存后栋七间和附屋三间。在平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于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旧址的保护规划立项工作已获得国家文物局的审批通过,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红色旅游景点名录。

毛简青是我党早期的革命家,1913年留学日本,就读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归国后受毛泽东、何叔衡的影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教官。1927年担任湖南省委委员、平江县委书记,组织平江工农义勇军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为迷惑敌人,他把县委及总指挥部设在自己的家里,秘密联络,组织指挥了载入湖南革命史的20万农军“三月扑城”战斗。1928年,毛简青出席六大,被选为湖南代表团书记、大会主席团委员,1931年,赴湘鄂西苏区工作,负责主编《红旗日报》,次年秋牺牲于洪湖,时年41岁。

2013年5月,国务院(国发[2013]13号)公布中共平江县委旧址(毛简青烈士故居)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地址: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东兴大道旁

乘车线路:在岳阳乘大巴至平江县再转小巴前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呈贡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位于昆明市呈贡县城三台山公园内,三台山东南方向半山腰。由县委、县政府于2000年6月开工建设,10月1日竣工。总投资70万元,占面积3700平方米,主碑高13.33米,构思为无碑顶“忠”字结构,意思为“忠魂碑”,寓意为全县人民将沿着革命烈士忠魂铺就的道路奋勇前进。纪念碑的基座平台分为三台,第一个平台由合围四周的甬道及四个8×9的小平台组成,左侧镌刻着碑文,右侧有张天虚、罗彩、刘品鑫三位烈士的革命简历和83名革命烈士的名字。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保卫祖国,呈贡县有83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业绩,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教育子孙后代积极投身于呈贡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经中共呈贡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新建呈贡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以褒奖烈士英勇无畏、百折不挠、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来纪念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还击战斗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烈士,使之成为呈贡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此来激励后人学习先烈的精神,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开拓进取,为全县的三个文明建设服务,把呈贡县建设得更加繁荣、整洁、美好。

信息来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马识途烈士遇难地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马识途烈士遇难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北部,市第二医院院内。原是一座独立式 的高级住宅,始建于清末民初年间,建筑面积357平方米。1945年12月,此处为嫩江省政府主席于毅夫宿舍。

当年12月24日,国民党反动官员赵岳山,会同军统特务,深夜潜入宿舍院内,企图刺杀于毅夫主席,误入省政府代理秘书长马识途室内。马识途为掩护领导和战友,慷慨赴难,英勇牺牲,年仅42岁。

为纪念烈士,教育后人,齐齐哈尔市政府将 烈士遇难地辟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区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北大街

乘车线路:齐齐哈尔市内乘101路公交在解放门站下车可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水源钱团王守仁、王仁臣烈士合葬墓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水源钱团王守仁王仁臣烈士合葬墓为建瓯市文物保护单位。

水源钱团王守仁、王仁臣烈士合葬墓位于水源乡钱团村,年代为现代,类别为墓葬。

该墓位于建瓯市水源乡钱团村北侧后山林的半山坡之上,坐西北朝东南,长8.5米,宽8米,面积68平方米。平面呈“凤字形”,墓缘及墓坪均用水泥刷成,墓缘呈六柱五间五层式,正中嵌砂质岩石碑一块,行书阴刻“三野十兵团战士山东籍于一九五零年二月十九日光荣牺牲,中国人民解军烈士王仁臣、王守仁之墓,建瓯县人民委员会,团结大队管理委员会,公元一九六六年十月一日”,碑前砌半月形供台。该墓对加强青少年革命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2020年4月28日,建瓯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建瓯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墓葬坐西北朝东南,以172.15平方米的墓葬本体为保护范围;保护范围东南边长15.0米,西南边长14.3米,西北边长12.5米,东北边长11.4米。

建设控制地带: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角为基准,分别向东延伸22.8米至水源至井后水泥公路,向南延伸34.3米,向西延伸18.7米,向北延伸21.1米;建控面积4304.4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石塘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石塘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石塘烈士纪念碑总体上仿造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比例和样式上精心模仿,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碑体正面词“铅山县石塘烈士纪念碑”此为当时的在任领导题词,字体雄浑。

左侧“永垂不朽”

在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建造过程中,毛主席于1955年6月9日为碑心石题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石塘烈士纪念碑则用了后面“永垂不朽”四个字。

右侧“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1951年8月,毛主席委派以谢觉哉为团长的中央人民政府南方革命根据地访问团来到江西,深入到井冈山等老革命根据地。谢老并将一面绣有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锦旗赠送给江西人民。从此,毛主席的这一题词,便成为江西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的强大动力。石塘烈士纪念碑则用的毛主席的这15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向钧烈士故居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向钧烈士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向钧烈士故居位于平江县向家镇山陂村,东北距平江县城45公里。故居座东朝西,总面积约900平方米。故居整体为砖木、夯土结构,小青瓦屋面。故居住户介绍:故居原为三进,现老屋保留一进,中间有天井两个,后有古井一口,墙体损毁严重,部分已倒塌,周边环境被扰乱。向钧(1906-1928),湖南平江向家人。1906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平缓乡山陂村石洞砖屋(现向家镇山陂村),1923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长沙市学联主席,中共衡山地方执委书记等职。1927年被捕,1928年1月24日英勇就义,毛泽东同志曾称赞向钧同志“是一个忠实能干的同志”。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向家镇:平江县辖镇。1952年建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建乡,1989年建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44.44平方公里,人口1.8万,镇政府驻北街。有公路通县城。辖南街、北街2个居委会和梅树、山陂、新石、琅石、向家、黄长、长岭、金山、仙龙、金石、黄金段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兼产茶叶。乡镇企业有制茶、建材、食品加工、农机等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全文共 1450 字

+ 加入清单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即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塔。

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徐州市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园林南侧,是全国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与红色旅游景区,入选了全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列。景区新建的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战博物馆,凭借其现代化的展示手段、丰富的藏品、宏大的规模,成为徐州红色旅游一大亮点。

淮海战役纪念塔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东南郊的凤凰山东麓,纪念塔高38.15米,塔的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身正面镶嵌着毛主席当年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镏金大字。塔座正面镌刻着镏金碑文,记述着淮海战役的历史经过以及烈士们前仆后继、广大群众奋勇支援前线的英雄事迹。上端雕刻着由五角星照耀下相交的两支-和松籽绸带组成的塔徽。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右侧是人民解放军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左侧是人民奋勇支前的壮丽情景。塔下角亭环抱的围廊里,镌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及三万多名烈士名录。塔前有宽敞的平台和长二百五十米,宽三十一米的十跑一百二十九级台阶,步下台阶是直径一百五十米的园林中心广场。

巍然矗立在徐州南郊凤凰山下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不仅是光荣历史的见证,也是激励后人的丰碑。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进行了伟大的淮海战役,徐州人民全力以赴支援前线,与解放大军并肩浴血奋战,为夺取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坐落在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五位人雕分别是淮海战役的5位总委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和谭震林.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于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兴建,1965年落成。塔座正面镌刻着碑文,两侧为大型浮雕。塔周围由回廊、角亭环抱。塔前10段129阶台阶,烘托纪念塔更加巍然挺拔。祭扫纪念碑需要登上这些台阶,当夏日暴雨时,大水延台阶流下,当时的设计角度特殊,从台阶最底端看到大水形成千米远的水帘,台阶与平台搭配构成的斜面角度是特别计量的。

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于2003年5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兴建,2007年7月建成开放。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陈展面积1.2万平方米。共展示文物、照片、艺术作品近3000件。全景画馆位于展馆中心。画面高20米,周长150米,与地面塑型浑然一体,再现了淮海战役不朽的画卷。新馆陈列厅分为四个体块,分为序厅、战前形势、战役实施、战役胜利、人民支前、缅怀先烈、全景画馆七大部分,上下两层。通过两台全透明电梯和两台客梯及弧形楼梯上下相连。展厅内共展出珍贵的文物、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近3000件,生动展示了淮海战役胜利的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室内陈列根据淮海战役战例设15个战争场景,结合板面、文物说明,以现代化手段再现当年战争场景。其中,全景画馆特色鲜明,直径50米的全景画馆位于中央,形成新馆的中心。展出的《淮海战役全景画》以淮海战役三大战场为背景,配以音响、灯光等特技,描绘了气势恢弘的战争画卷。新馆将改变单一的图片和文字表现形式,采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综合手段,从而使纪念馆的陈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配合新馆开放,淮塔管理局重新修订了解说词。新版解说词全文3.5万字,比旧版讲解词多出一倍多。新馆还引入先进的语音导览系统,共有192个点,手动170个,自动22个,只要摁遥控耳机,就可以听到相应的展板介绍。

地址:徐州市泉山区解放南路2号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集安革命烈士纪念塔

全文共 1171 字

+ 加入清单

集安革命烈士纪念塔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集安市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集安市禹山公园内。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烈士塔主体高14米,塔的正面中部镶有五角星一枚,下面横镌刻“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的背面下半部从左到右竖镌刻碑文:半个世纪以来,在抵御外侮,民族独立,祖国解放,集安繁荣斗争中,千余名志士坚贞不屈,英勇奋斗,壮烈献身。烈士们辉煌业绩,崇高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铭镌青史,乾坤长留。

这座重建烈士塔,将原来以纪念王堃、程岱等共48名烈士为主变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这些烈士中,集安籍烈士440名,外籍烈士41名,无法查清籍贯姓名的烈士若干名。该烈士塔现保存比较完整,园内整修一新,离集安市区较近,交通便利,自然景色优美,易于瞻仰。

集安市革命烈士塔的前身是集安县烈士塔。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集安人民为永远纪念同日寇、蒋匪帮浴血奋战而英勇献身的王堃、程岱等48位先烈,在集安县城东南部荷花泡北侧,建起了这座烈士塔。该塔由塔座、塔身两部分组成,面向鸭绿江。塔座由下至上内收三级,塔身呈截尖方锥状。塔高12.5米,占地面积1260平方米。塔的正面(南面)雕刻“烈士塔”三个苍劲大字。塔座镶嵌长方石碑一块,雕刻碑文如下:八路军八年浴血抗日及苏联出兵东北,始于八一五击败日寇,解放全国,万民欢腾,共庆胜利。讵蒋匪帮在美帝国主义援助下,一面发动大军向东北人民进攻;一面派遣匪特到处骚扰,迫使人民起而自卫。我辑安干群一体在共产党领导下,不避艰险,坚持游击,餐风宿野,日以继夜全心全意服务人民,不幸遭敌袭击,先后牺牲,噩耗频传,同深仇愤,今当全国行将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际,追悼先烈,益当奋勉,谨以塔石,永志纪念。

一九七一年,集安县有关部门对烈士塔进行了维修。将原烈士塔的塔座塔身建成水刷石面,并修建了水泥立柱。四周用铁栅栏围起来,园内用柏油铺院。维修后的烈士塔更名为革命烈士纪念塔,原塔正面雕刻的“烈士塔”三个大字和碑座上阴刻铭文及烈士芳名全部被覆盖。这座纪念塔身呈梯式四方形,高12.5米,占地仍是1260平方米,塔顶装有五角星一枚,塔身四周均用铁皮成仿毛主席手书体的浮雕金字。正面题字为“革命烈士纪念塔”,北面(背面)题字为“万古长存”,东面题字“为人民而死,虽死尤荣。”

1989年,因修建莲花公园,将原莲花池北侧的“革命烈士纪念塔”拆除,在集安市大禹山上重建了烈士塔。

1988年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纪念物。集安市革命烈士纪念塔已经成为集安市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清明节,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人员、人民群众及中小学生都会到革命烈士纪念塔吊唁烈士,敬献花圈,缅怀先烈业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告慰烈士英灵。

信息来源:集安市委党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通化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通化县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通化县县城快大茂镇大茂山山坡上,县委、县政府办公楼大院后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1200平方米,形成和利用于1989年7月,碑身高12.6米,碑座16平方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化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史册记载了372名有名烈士和149名无名烈士,他们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碑文如下:通化县是东北抗日武装的游击区,是“四保临江”的战场,在反侵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自由,英勇不屈,浴血奋战,同侵略者和-势力,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烈篇章,英雄业绩,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永垂青史,万世流芳,为缅怀先烈寄托哀思,激励后世,特立此碑。

为铭记先烈丰功伟绩,继承和弘扬革命优良传统,1988年,县委、县政府把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作为当年全县要办好的十件大事之一,安排县城建局和民政局具体负责该项工作。7月13日,纪念碑破土动工,县城建局设计院参照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确定了碑身样式,碑身、底座、浮雕等材料分别选自吉林蛟河的花岗岩和河南曲阜的汉白玉。1989年7月31日,纪念碑完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领导干部及各界干部群众共3.5万人参加了揭幕仪式。通化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建立,是全县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自建立之日起,纪念碑就成为全县人民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共通化县委党校提供)

快大茂镇:快大茂镇位于通化县中部,是县政府所在地,东与通化市毗邻,南与大泉源乡交界,西与金斗乡、英额布镇相连,北与二密镇接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全镇总面积253.554平方公里,共有17个行政村,109个生产组,5个标准化社区,总人口6.36万人,其中城区人口4.48万人。浑江、喇咕河流经本镇,地形以山地为主,全镇耕地面积3.8万亩,其中水田8530亩。快大茂镇森林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彭湃烈士铜像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彭湃烈士铜像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彭湃烈士铜像于1986年10月18日安放在红场中心,10月22日彭湃诞辰九十周年时揭幕。

铜像坐北向南(面向红场大门),垫座由整齐花岗岩石箝制而成,高2.3米,长2米,宽1.7米。正面中间碑板铸塑元帅的题字“彭湃烈士像

-题

一九八六年四月四日”。下面铸塑“海丰县人民政府一九八六年十月二十二日立”。背面铸塑“作者潘鹤”四字。

垫座上面安放着彭湃烈士站立的全身铜像,高3.2米(通高5.5米),重2吨。其造形特点是,[彭湃]身着西装,两腿自然张开,两手叉腰,上身右侧(座向)稍向后倾斜。面部神情坚定自若,显现了彭湃同志的高大形象。

该铜像是由广东美术学院雕塑家[潘鹤]雕塑,佛山市球墨铸造厂铸造的。总造价约七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下坳革命烈士塔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下坳革命烈士塔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下坳乡是革命老区,在1949年至1968年的各种对敌斗争中,该乡有44名战士壮烈牺牲。为缅怀先烈英灵,继承先烈遗志,使广大青少年有一个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都安县筹资10万元,在下坳乡板买坳建造革命烈士纪念塔。该项目占地1亩,工程项目包括高25米,边长8米的正方形底座的革命烈士纪念塔,革命烈士名录碑,以及周围场地硬化、绿化和围栏等设施。工程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今年2月竣工。该革命烈士纪念塔竣工开放,可以给下坳乡及其周边的永安、隆福等乡镇的群众和中小学生前来瞻仰,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金伯阳烈士殉国地

全文共 703 字

+ 加入清单

金伯阳烈士殉国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伯阳烈士殉国地,位于辉南县金川镇金川村旱龙湾附近。

金伯阳(1907~1933),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金家屯人。金伯阳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东北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满洲省委常委。1933年11月15日,在金川县旱龙湾(今属辉南县金川镇)与伪军邵本良部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1935年,中共中央在《八一宣言》中称金伯阳同志是为抗日救国而捐躯的民族英雄。

1933年6月底,满洲省委决定“立即派一得力巡视员”去磐石加强领导力量,金伯阳受命前往。1933年10月27日夜,杨靖宇带领三团和政治保安连横渡辉发河,向辉南、金川、濛江一带挺进,金伯阳随杨靖宇一起率军行动。

1933年11月15日,天黑时部队行军到金川县小金川村旱龙湾附近。大部队由杨靖宇带领翻过岭去,金伯阳带领政治保安连一部住在岭这面做后卫。长途跋涉的战士已进入了梦乡,金伯阳和几名党员还在开会研究工作。这时,伪东边道游击大队长邵本良带领人马突然摸了上来。发现敌情后,金伯阳和政治保安连的刘排长指挥全体战士迅速突围,他俩和事务长及两名战士在后面掩护。战斗打得非常激烈,事务长和一名战士先后牺牲了。金伯阳看到倒下去的战友,怒火满腔,紧握手-狠狠地回击敌人。突然一颗罪恶的-射来,金伯阳倒了下去。接着,他奋力支撑起来,从身上摘下文件包,连同手-一起交给了身边的战士,深情地说:“我不行啦,走不了啦”,然后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就这样,年仅26岁的金伯阳把最后一滴鲜血洒落在辉南的土地上,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金伯阳烈士殉国地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党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金川村:金川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