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猛犸象的起源与灭绝推荐20篇

浏览

4822

文章

1000

象鸟蛋有多重?象鸟什么时候灭绝的?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很多人都认为鸟类起源于恐龙,不过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科学家们的一致认可。今天吾爱诗经网就来给大家科普一种鸟,在这种鸟的身上能够说明一些问题,因为这是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鸟类,尽管早早的就灭绝了,但是依然保持着历史上最大的鸟类的记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上最大的象鸟,究竟有多大?

目前世界上现存的最大鸟是鸵鸟,身高可达2.7米,体重可达320斤,就算是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象鸟面前不值一提。

象鸟是马达加斯加最大的动物,尽管已经灭绝,但是根据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的记述,象鸟展翅有16米,羽毛约8米长。

再根据已有的化石推断,象鸟身高就有3米,体重约1000斤,鸵鸟体重只有象鸟的1/3。

不仅如此,2018年的一项研究对之前发现的化石残骸进行了重组,认为象鸟体重完全有可能长到1500多斤。

鸟大,蛋也大。

据报道,象鸟蛋直径约0.3米,比一般人的头都大,光蛋黄就有9.4升。体积是蜂鸟蛋的12000倍,是普通蛋的150倍,是鸵鸟蛋的7倍。

至今,零星几颗完好无损的象鸟蛋化石被保存在博物馆中。

2013年,一枚象鸟蛋在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0万美元成交。

2014年,一枚产于非洲马达加斯加的象鸟蛋在英国被拍卖,拍出了5万英镑的高价。

虽然是巨型生物,但是食草动物,是马达加斯加最重要的鸟类。

象鸟看起来高大凶猛,爪子很长,事实上,是非常温顺的动物,主要以水果为食。

它们吃素不吃肉的行为,对当地的植被非常重要。

科学家认为,象鸟吃植物,然后通过排便来传播生物排泄物和散播种子,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非常重要,它的消失,导致马达加斯加至今仍在遭受象鸟灭绝的影响。

象鸟不会飞,和现代的鸸鹋和鸵鸟看起来很相似,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吗?

多年来,学者们认为,与象鸟关系最密切的可能是鸸鹋或鸵鸟。

这三只都是不会飞的大鸟,尤其像鸸鹋,也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岛上,因此常被认为两者存在关联。

但事实上,新的研究表明,与象鸟关系最近的鸟类可能是几维鸟。

首先,象鸟是夜行性鸟类。

2018年的一项研究证明,象鸟是夜间活动的。

科学家认为,夜间活动的生活方式通常是一种进化反应,要么是因为白天外出太危险,要么是因为晚上吃的东西出来了。

然而,在马达加斯加,象鸟是没有天敌的,这也是它能长到巨大体型的原因之一。

那为什么象鸟是夜间活动的呢?

科学家推测,象鸟的这种生活习性,可能是从祖先那里遗传来的,而且极有可能是和几维鸟有关的祖先。

几维鸟虽然也不会飞,体型也比象鸟小得多,但是它也是夜行性鸟类,而鸸鹋和鸵鸟都是白天活动的。

其次,象鸟可能是不会飞的盲鸟。

新的研究中,德克萨斯大学的科学家用数字技术重建了象鸟的大脑,进行比较后,确定象鸟不仅在夜间活动,而且有可能是一种盲鸟。

由于对光的敏感性,导致它们只能够在弱光条件下看到东西。

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它们的嗅觉胜过视觉,和现代动物中,夜间活动的猫头鹰夜间视觉为主的模式完全相反。

没有例外,在人类的干涉下,象鸟被猎杀灭绝,将“世界第一大鸟”的称号让给了鸵鸟。

几千年前,象鸟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由于没有天敌,逐渐长成巨型生物,直至人类踏上这座岛屿。

象鸟的命运和渡渡鸟如出一辙,一开始,人类与象鸟共同生活了数千年。

由于夜间活动的习惯,象鸟与人类共存的时间比渡渡鸟长得多。

但是后期更多的人口来到岛上,随之而来的还有猪、牛、狗等牲畜,人类的领土一扩再扩,侵占了象鸟的栖息地,再加上猎人觊觎巨型象鸟蛋和象鸟肉,象鸟数量急剧下降。

直到1649年,人类最后一次看到活着的象鸟。

最后

象鸟的灭绝,和渡渡鸟一毛一样,也再次印证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一直以来,科学家认为,一旦人类对环境产生影响,捕杀动物,会使动物体型越来越小,这是一种“当代进化”,而象鸟并没有适应这种环境,因此才会走向灭绝。

在这场灭绝悲剧中,人类究竟该负多少责任?答案也是见仁见智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母亲节的起源典故

全文共 3631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的形象,从来都是伟大的,您是一片宽阔的海,为儿女献出真爱;您是一堵挡风的墙,为儿女挡风避寒;您是一棵参天的大树,为儿女遮荫乘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母亲节起源典故,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母亲节的习俗

在胸前佩戴石竹花。颜色是有讲究的。那些母亲已经去世的人佩戴白色石竹花,而母亲健在的人则佩戴红色石竹花。这一天,人们总要想方设法使母亲愉快地度过节日,感谢和补偿她们一年的辛勤劳动。最普通的方式是向母亲赠送母亲节卡片和礼物。节日里,每个母亲都会满怀喜悦的心情,接受孩子们和丈夫赠送的玫瑰花或其他花束、糖果、书和纪念品,特别是当她们收到小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的上面用蜡笔稚气地写着“妈妈,我爱你”的字样的卡片时,更会感到格外自豪和欣慰。但最珍贵、最优厚的礼物还是把她们从日常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轻松地休息一整天。

这一天,许多家庭都由丈夫和孩子们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母亲不必做饭,不必洗盘刷碗,也不必洗衣服。不少家庭还有侍候母亲在床上吃早饭的惯例。母亲节创立后,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Amanm Jarvis在世时,设立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

时至今日,欢庆这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已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节日。按惯例,“国际母亲节”被定在每年的5月11日举行。虽然,有一些国家是在一年中不同的时节庆祝属于他们的母亲节,然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如丹麦、芬兰、意大利、土耳其、澳大利亚和比利时等等,都是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庆祝母亲节的。

母亲节的来历

母亲节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在这一天向希腊神话中的众神之母赫拉致敬。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青人将回到家中, 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由Amanm、Jarvis(1864-1948) 发起,她终身未婚,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

于1905年世纪,在母亲去世时, Amanm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年),Amanm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 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Amanm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 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第一个母亲节于1908年5月10日在西弗吉尼亚和宾夕法尼亚州举行, 在这次节日里,康乃磬被选中为献给母亲的花,并以此流传下来。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 法定的母亲节。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母亲节祝福语贺卡

1. 所有的歌曲,你唱的那首最美;所有的语言,你说的那句最亲;所有的人里啊,你是我的最爱。母亲节,祝福母亲健康快乐,您幸福我就幸福。

2. 母亲节,母亲节,为妈做碗长寿面,面中饱含情一片,愿您健康笑容甜;为儿辛劳许多年,深沉母爱记心间,愿您幸福享晚年,儿将常伴您身边!

3. 蜜蜂,默默地、勤奋地奔忙着,劳动着。一天天,一年年,奉献着甜蜜。慈祥的母亲,也像蜜蜂,我永远忘不了那深深的母爱。祝母亲节日快乐!

4. 妈妈,您的眼睛花了,我做您的眼睛,为您寻找快乐;您的双手老了,我做您的双手,为您描绘幸福;母亲节到了,真心的祝愿妈妈节日快乐,永远健康,我爱您!

5. 多陪点妈妈,让您不再独单;多做点家务,让您不再疲劳;多讲点笑话,让您乐得自在;多照顾点自己,让您不再劳心;母亲节到了,愿妈妈您多点开心,多点幸福。

6. 吃遍天下盐,走遍天下娘最亲。世界上能够让我献出生命的只有您,我的妈妈。我将爱您一生!

7. 辛劳一辈子的您虽已银发如雪,可您在我心目中仍是那么的青春靓丽!妈,祝您永远年轻快乐!

8. 习惯了外地,但总挥不去思乡的轻愁;走遍了世界,但总忘不了回家的方向;远航到了天边,仍有你的呼唤近在耳边。妈妈,真的好想你。祝你母亲节快乐!

9. 没有你的呵护,就没有我的成长;没有你的关爱,就没有我的欢笑;没有你的奉献,就没有我的幸福;无论我走多远,都走不出你的目光;祝妈妈母亲节快乐!

10. 走遍千山万水,牵挂不变的是你;时光再过遥远,回忆不变的有你。我亲爱的妈妈,我爱你。母亲节,送你我的真心实意,我会让我做到,因为我,你更幸福!

11. 只要你是健康的,我就是快乐的,只要你是平安的,我就是安心的,只要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幸福的。这是所有母亲的心声。母亲节到了,快给妈妈打个电话吧!

12. 大爱无形,母亲的爱没有豪迈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壮举,有的只是默默地注视,静静地张望,涓涓的细流中溶化的千古的感动。祝母亲节快乐。

13. 大爱无言,挚爱喷涌如泉;亲情流淌,甘露滋润心田;母爱无私,付出关爱无限;春晖难报,感激常在心间。母亲节,愿母亲笑颜绽放!

14. 如果天空坍塌,您会做我头顶的最后一根支柱。如果大地枯裂,您会做我身旁的最后一注甘泉。亲爱的妈妈,心与你同行,爱与你同在。母亲节快乐!

15. 您谆谆的叮嘱,我曾不懂珍惜,一旦您不在我身边,我才晓得您对我的可贵。妈妈,希望你大人不记小人过,平安快乐每一天。母亲节快乐!

16. 掬一捧春水,扬一缕春风,采一束鲜花,寻一方新绿。节日到来之即,愿你心如春水,笑如春风,艳若鲜花,容若翠景。母亲节快乐!

17. 妈妈,如果您是风儿我是沙,如果您是皮鞋我就是刷,如果您是叶子我就是花,没有您的呵护我长不大,没有您的教育我是傻瓜,愿您在母亲节这一天能快乐!

18. 责骂中,总包含着爱;唠叨里,总透着关心;沉默时,总藏着挂念;举手间,总盼儿平安;这就是母爱,母爱伟大,难以回报,唯有祝母亲节日快,健康平安!

19. 绵绵爱意与关怀,浓浓情意与祝福,母亲节快乐!思念是一季的花香,漫过山谷,笼罩您我;而祝福是无边的关注,溢出眼睛,直到心底。

20. 有您的牵挂,风吹雨打都不怕;有您的爱护,烦心琐事都拿下;有您的关怀,千山万水都繁华,亲爱的妈妈,母亲节里愿您幸福安康,万事吉祥,我爱您。

母亲节的起源典故

“母亲节”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希布莉(Cybele,宙斯、波塞冬、哈德斯、得墨忒耳、赫拉和赫斯提亚的母亲,故称众神之母)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信仰,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

1876年,美国还在悲悼南北战争的死者。安娜·查维斯夫人(Anna Jarvis) 送给天下所有的母亲,母亲节快乐!

在礼拜堂讲授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讲到战役中捐躯的英雄故事后,她进行祈祷时说:“但愿在某处、某时,会有人创立一个母亲节,纪念和赞扬美国与全世界的母亲。”

查维斯夫人为她的礼拜堂服务超过25年,当她在72岁逝世时,41岁的女儿安娜,立志创立一个母亲节,来实现母亲多年前祈求的心愿。安娜先后写信给许多有名望的人物,要求他们支持设立母亲节,以发扬孝道,初时反应冷淡,但她不气馁,继续向各界呼吁。1907年5月12日,安德烈卫理教堂应安娜之邀为母亲们举行一个礼拜仪式。隔年,此仪式在费城举行,反应热烈,终于获得维州州长的支持,并于1910年宣布在该州设立母亲节。1911年,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已经开展得非常广泛,不仅席卷美利坚合众国的每一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墨西哥和南美的一些国家也都开始庆祝这个节日。美利坚合众国人还把宣传母亲节的传单用十种不同文字印发到各国去,以便扩大影响。此后几年中,庆祝母亲节运动的热潮有增无减。

1912年,美利坚合众国专门成立了母亲节国际协会。1913年5月,美利坚合众国众议院一致通过决议,号召总统以及内阁、参众两院和联邦政府的一切官员一律在母亲节佩戴白色石竹花。1914年,美利坚合众国国会正式命名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并要求总统发布宣言,号召政府官员在所有的公共建筑物上悬挂国旗。紧接着,威尔逊总统昭告全国公民也在自己的住宅上挂国旗以表达人们对美利坚合众国全体母亲的热爱和尊敬。此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每年都要发表一篇内容相同的宣言。此后,母亲节便在各国开展。

母亲节作文

每年都有一天是母亲节,而这一天就是五月份的第二个星期日。在以往的7年我都不知道有这个节日,但是今年我知道了,因为我已经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了。

母亲节顾名思义就是妈妈的节日。母爱在我心中是伟大的,妈妈无时无刻都在无私地奉献她对我的爱。看着妈妈每天在厨房为我做可口的饭菜时忙碌的身影,每天认真给我检查作业时的样子,我决定在这个特殊节日里,送给妈妈一份惊喜,想到妈妈看到我送她巧克力的时候那脸上漏出自豪的笑容我就很开心。

晚上妈妈回来了,我把一盒巧克力送到她的面前,并且告诉妈妈:“我会慢慢长大帮您分担烦恼,带您分享喜悦,妈妈节日快乐。”妈妈感动地流下了泪水,摸着我的头说:“我的孩子真的长大了,妈妈真的很开心。”我相信我自己一定能做一个不让妈妈为我担心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Y染色体正在慢慢消失,那男性会灭绝吗?

全文共 1704 字

+ 加入清单

y染色体可能是男性气概的象征,但它没有那么强壮和持久。它携带“主开关”基因SRY,决定胚胎是发育成雄性还是雌性。它只含有少数其他基因,是生命中唯一不需要的染色体。毕竟,没有它,女人可以活得很好。

更重要的是,Y染色体会迅速退化,留给女性两条完全正常和完美的X染色体,而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萎缩的Y染色体。如果同样的退化率继续下去,Y染色体将在460万年后完全消失。这听起来可能很长,但是当你发现地球已经存在了35亿年,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y染色体并不总是这样。如果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66亿年前,对于第一种哺乳动物来说,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早期的“原始”染色体最初与X染色体相同,包含所有相同的基因。然而,Y染色体有一个基本缺陷。与其他染色体不同,我们每个细胞中有两条染色体。Y染色体只是一个拷贝,是从父亲传给儿子的。

这意味着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能重组,每一代基因的“改组”将有助于消除有害的基因突变。被剥夺了重组益处的y染色体基因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退化,并最终从基因组中消失。

红色标记的Y染色体比相邻的X染色体大。

(图片来源: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Y染色体已经发展出一些非常令人信服的机制来“刹车”,减缓基因丢失的速度,并使其停滞不前。

例如,最近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遗传学》上的一项丹麦研究检查了62个不同人的y染色体的测序部分,发现它将遵循“基因扩增”进行大规模结构重组——即获得基因的多个拷贝,改善健康精子的功能并减少基因丢失。

该研究还表明,Y染色体已经形成了一种不寻常的结构,称为回文(也就是说,DNA序列可以与卡娅克相同,阅读序列前后相同),从而保护它免受进一步的伤害。他们记录了Y染色体回文序列中的一个高频“基因转换事件”,这基本上是一个“复制粘贴”过程,允许未受损的备份拷贝作为模板来修复受损的基因。

与其他物种相比(Y染色体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和其他物种中),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Y染色体的基因扩增是一个普遍的规律。这些扩增的基因在精子生产(至少在啮齿类动物中)和调节后代性别比例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分子生物学和进化研究表明,小鼠基因拷贝数的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关于Y染色体是否真的会消失的问题,科学的理解目前分为“离开理论”和“停留理论”。后者的支持者认为它的防御机制做得很好,Y染色体被保存了下来。然而,“偏离理论”的研究人员认为,Y染色体的作用就像用指甲抓住悬崖,最终脱落。因此,辩论仍在继续。

田鼠没有Y染色体。(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的珍妮·格雷夫斯说,如果你从长远的角度看Y染色体,它肯定会失败。在2016年的一篇论文中,她指出日本的老鼠和田鼠已经完全失去了Y染色,并认为Y染色体上基因缺失或产生的过程不可避免地会导致生育问题。反过来,这最终会促进全新物种的形成。

人类会灭亡吗?

正如我们在一本新电子书的一章中指出的,即使人类的Y染色体消失了,也不一定意味着人类会消失。即使在完全失去Y染色体的物种中,雄性和雌性仍然需要繁殖。

在这种情况下,SRY这个“主开关”基因决定了基因的异常。它被转移到不同的染色体上,这意味着这些物种可以产生没有Y染色体的雄性。然而,新的决定性别的染色体——SRY转移到的染色体——应该会再次开始退化过程,因为它们缺乏重组,就像之前死亡的Y染色体一样。

然而,关于人类有趣的是,当正常的人类生殖需要Y染色体时,如果你使用辅助生殖技术,它携带的许多基因是不必要的。这意味着基因工程可能很快取代Y染色体的遗传功能,允许同性伴侣或不育男性怀孕。然而,即使每个人都能以这种方式怀孕,有生育能力的人似乎不太可能自然停止生育。

尽管这是一个有趣且有争议的基因研究领域,但没必要为此担心。我们甚至不知道Y染色体是否会消失。此外,正如我们已经表明的那样,即使如此,我们也可能继续需要男人,这样正常的生殖才能继续。

事实上,选择几个“幸运的”男人来生下我们大多数孩子的“农场动物”系统还没有到来。然而,在接下来的460万年里,将会有更多的紧迫问题。

这篇文章首次发表在《对话》杂志上。

蝌蚪工作人员编译自iflscience,译者李同信,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亚马逊3米长巨骨舌鱼近灭绝

全文共 1534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8月14日,根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上的一份报告,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具有商业价值的大型鱼类物种几乎已经在当地一些渔业社区附近消失。

该研究小组比较了两种主要理论:一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所谓“生物经济理论”,决策者据此制定了相关的鱼类保护政策;另一种被称为“捕鱼绝灭论”,它预测体型较大、经济价值较高、容易捕捞的鱼最终会在捕鱼活动中灭绝

研究小组组长莱安德罗·卡斯特洛是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的助理教授。他说:“生物经济学理论认为,如果某一种鱼的捕获量减少,渔民的捕鱼成本就会增加,从而达到保护鱼类生存的目的。然而,如果这一预测是正确的,鱼类因捕鱼而灭绝应该是不可能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科学家们以当地的巨舌鱼为研究对象,这是一种体长10英尺(约3米)、体重超过400磅(约180公斤)的大型淡水鱼。

卡罗琳·阿兰特斯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野生动物和渔业专业的博士生。她是鱼类生物学和渔业管理政策方面的专家。她说:“大舌鳎鱼每隔5-15分钟就会游到水面附近呼吸。这时,渔民可以很容易地找到它们,并用鱼叉抓住它们。”

唐纳德·j·唐纳德·斯图尔特是美国纽约大学环境科学与林业学院的教授。他最近在亚马逊盆地发现了一种新的巨型舌鱼。他提到,大约一个世纪前,这种巨大的鱼是亚马逊盆地的主要捕鱼目标,但现在,五种巨型舌鱼中的三种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出现了。

这项研究工作的基础是采访了来自81个社区的182名渔民,并在41个渔村地区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和统计。被调查的渔民都是老渔民,他们被认为是当地的捕鱼专家。

研究结果表明,在19%的群落水域中,巨舌鱼数量已经消失,在57%的群落水域中,巨舌鱼数量显著减少(几乎灭绝),在17%的群落水域中,巨舌鱼数量被过度捕捞。调查报告将发表在本周的《水资源保护:淡水和海洋生态系统》杂志上。

作为一名热带鱼、渔业和鱼类保护方面的专家,卡斯特罗说:“当地渔民仍在继续捕捞巨型鲷鱼,尽管这种鱼的数量已经大幅减少。”

当较大的鱼类被完全捕捞后,当地渔民开始使用刺网渔具捕捞较小的鱼类,在此过程中,他们还会杀死一些幼小的巨型舌骨鱼,从而进一步伤害其种群。

然而,好消息是,一些地方社区有相对严格的捕鱼规定,规定了可以捕捞的鱼的最小尺寸,并限制使用刺网捕鱼方法。旧金山地球创新研究所的大卫·麦格拉思指出,在有这些保护政策的社区水域中,巨舌鱼的种群密度是没有这些保护政策的社区水域的100倍。他说:“这些社区的做法有助于防止巨石柱进一步消失。”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社区中,只有27%的社区对捕捞巨舌鱼有规定。早在20年前,就有一个名为“伊尔莎·德·圣米格尔”的团体禁止使用刺网。目前,该群落附近水域的巨型舌骨鱼的种群密度是整个地区最高的。

卡斯特罗说:“与此同时,伊尔哈·德·米格尔社区的捕鱼量是整个地区最高的。”他说:“当地仍然允许用渔网捕鱼。因为捕鱼的选择性要大得多,而且仍然可以捕捞到足够的鱼供应当地市场,所以当地社区居民的食物来源不会受到影响。”他指出:“由于热带地区非法捕鱼的普遍存在和研究数据的缺乏,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这些地区捕鱼造成的生物种群的类似灭绝可能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这一次,亚马逊盆地的科学家也证明了事情是可以改变的。卡斯特罗说:“由于适当的管理措施,许多被过度捕捞的巨型鲷鱼种群已经开始恢复并逐渐发展。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渔民可以通过估计鱼类种群数量来记录变化趋势,并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参与保护工作。”

当地非营利组织环境研究和保护协会的法比奥·德·苏扎(Fabio De Souza)目前正致力于促进该地区巨舌鱼的社区保护。他说:“渔民也呼吁加强管理,但我们的努力需要相关政府部门的更多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牛仔裤起源于哪个地方?牛仔裤背后的故事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牛仔裤是我们从小到大都在穿的款式,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穿着特别的好看,而且还很放松舒适。下面本网小编给大家讲讲牛仔裤起源于哪个地方?、

牛仔裤起源于哪个地方

牛仔裤,英文名为“Jeans”,最早记载于1567年,是对来自意大利港口城市那亚(Genoa)祥的商船水手所穿的裤子的称谓,捷即“或“Genoese”Genes”。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Jeans”这个响当当的名字才被利维公司正式采用,在这之前人们把它称之为“齐腰工装裤”(WaistHighOverall)、“裤子”(Pantaloons)。

说起牛仔裤,人们自然会想起1849年美国那次淘金潮,当时第一批踏上美国大陆的移民,他们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他们不得不拼命的工作。强烈的劳动使得衣服极易磨损,特别是在1849年矿工们一窝蜂涌进加利福尼亚州,形成了当时著名的淘金潮。由于衣料非常容易破损,人们迫切希望有一种耐穿的衣服在这种背景下,坚实、耐用的牛仔裤应运而生。利维斯特劳斯(LeviStrauss)被公认为是牛仔裤的发明者。1850年,他所创立的利维公司(Levi`s)生产的501牛仔裤就是世人所知的牛仔裤的鼻祖了。30年代中期,在美国中西部农业地带几乎人人都穿的牛仔裤第一次被带到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繁华都市,从此牛仔裤开始步入流行服装的行列。

牛仔裤为什么受欢迎

牛仔裤已经走过了很长的历史,却一直是潮流的宠儿。到底牛仔裤有什么独特的魅力,让男女都如此着迷?

看完后你可能会发现,在大部分场合,你都可以考虑穿上一条牛仔裤。各大品牌在多年的积累中发展出多不胜数的裤型,像我们熟悉的Levi’s就以501、504、523等编号去区分多种裤型。

腰高、大腿围、小腿围、裤裆深度、裤脚宽度……这些不同部位的尺寸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变化出多种不同的裤型,合适的裤子能助你扬长避短、彰显个性。

没有哪个经典裤型是必备的,找到最合适自己的裤型最重要,也许我们没有欧洲人又长又细的腿,也不习惯宽松的美式复古版型,推荐Levi’s的501CT和NudieJeansCo.的SteadyEddie这两个裤型,都是裤腿直筒、裤脚微锥的裤型,腰部和裆部尺寸也适中,穿着既舒适又有型。

牛仔裤怎么挑选

01想要搞清楚自己究竟适合什么样的牛仔裤,那一定要先明白自己选择牛仔裤的目的。不管是因为它修身遮肉,还是因为它时髦经典,你都要先了解自己的需要,这样根据需要去选,才更容易选到适合自己的牛仔裤。

02心有多大,牛仔裤的舞台就有多大。要穿得另类有个性,还要穿得新潮不落伍,那眼前这种宽松牛仔裤一定是最好的选择。有色彩的抢眼,有毛边的飘逸,该解决的造型问题它都帮你搞定了,剩下的气势部分就全凭你自己去发挥了。

03性感的热裤很有夏季的味道,耀眼的粉色绝对能满足所有挑剔的喜好。炎热的盛夏正是美腿的狂欢季,若是不跟上这场热闹的盛典,多少都会觉得可惜,所以有美腿的妹子们也别藏着掖着了,正大光明穿上热裤,赶紧加入这场狂欢盛宴吧。

04牛仔裤都是有弹性的,所以它才能被不同身材的女孩儿所接受。不管是胖是瘦,要知道,总有一类牛仔裤属于你。身材瘦,可以有许多种选择,但要是身材微胖的话,那浅色牛仔就是最佳选择。用浅色巧妙模糊腿部肉肉的轮廓,其实也是一种新的显瘦方法哦。

牛仔裤怎么保养

一、新买的牛仔裤要脱浆

对于一条好牛仔裤来说,脱浆是个很关键的步骤,如果做得不够彻底,浆糊没完全脱掉的话,就会影响到牛仔裤面料棉质和颜色。

二、如何脱浆

1、依据个人裤子尺码的大小选择水温,如果原浆牛仔裤在未脱浆前大很多的话,可以通过冷水热水来调节,先说尺寸比较合适的情况吧,也就是适度的大些。

2、整条浸泡在水里,水里也可以稍微加点盐,轻搓裤子的每个部位(注意:裤子的正面先下水)

3、大约10分钟左右,水变成蓝黑色,这基本完成了脱浆的过程,不过一般是重复2次左右;

4、第三次把裤子翻转过来,开始轻搓有赤耳的一面;

5、最后一次下水一般不需要搓洗,可以放在淋浴器下边浸洗,将牛仔裤卷至圆筒型再用手把水挤出。浆脱干净以后,裤子的颜色会变蓝一点,这就证明原来工业化染料中的杂质(也就是脏的部分)被分离开了。剩下的就是透彻的蓝色,裤子表面会出现毛绒,这种毛越丰富越长就代表牛仔裤运用的棉花越优秀。因为棉花的好坏是要看蓬松度和纤维长短的,纤维越长、蓬松度越好,这也就证明棉线的韧度会越棒。

6、最后一步,将牛仔裤晾晒起来,放至通风处等其水分蒸发干,不能让太阳直射,不然皮牌会干裂破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酿酒的起源是什么

全文共 1724 字

+ 加入清单

酿酒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含一定浓度酒精饮料的过程。那么,酿酒的起源是什么?

1、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另一种传说则表明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酿酒。汉代成书的>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很多发明创造都出现在黄帝时期。>一书实乃后人托名黄帝之作,其可信度尚待考证。

2、酒与天地同时

更带有神话色彩的说法是“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大致说明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 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家所证实。夏朝距今约四干多年,而目前已经出土距 今五干多年的酿酒器具。(>1987年8月23日“中国最古老的文字在山东莒县发现,‘副标题为’同时发现五干年前的酿酒器具”)。这一发现表明:我国酿酒 起码在五干年前已经开始,而酿酒之起源当然还在此之前。在远古时代,人们可能 先接触到某些天然发酵的酒,然后加以仿制。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酿葡萄酒

主要原料 葡萄。

设备用具 盆、陶瓷缸、乳胶管、竹筛子、豆包纱布、罐或陶瓷缸、纱布等。

制作方法 选择成熟前15~20天未喷洒农药的葡萄。除去生、青、破果粒、霉烂果及其它杂物,直接放在大盆里(不要洗),因为葡萄皮表面存在着野生酵母,在清汁发酵时发挥酵母作用。选好后,把手洗净,用两手在盘里用力揉搓葡萄,挤出葡萄汁。在已准备好的罐或陶瓷缸的口部放上竹筛子,将挤出的葡萄汁滤到罐或缸里,除去葡萄梗。竹筛上的葡萄皮、肉等,用纱布包好,用力挤压出残余的果汁,挤出的汁也装入缸或罐中。正常情况下,葡萄出汁率为70%左右。将装有葡萄汁的缸、罐静置12~20个小时,用乳胶管或无毒塑料管将上清液用虹吸法吸到另一个容器中,进行发酵。为防止发酵时汁液外溢,发酵缸、罐中的葡萄清汁不要装得过满,是容器容量的80%-90%即可。经过两昼夜,葡萄汁开始发酵,特别旺盛时,可听到沙沙声,同时可以嗅到酒香味。

发酵过程,要注意控制酒度,适时补糖和控制品温。

控制酒度的方法是每100毫升葡萄汁利用葡萄皮上附有的野生酵母发酵酿酒,1克糖份可产生0.56度酒,如果葡萄含糖量为15%,出酒度为 15 X 0.56=8.4;如果含糖量为20%,出酒度则为20 x 0.56=11.2,说明葡萄含糖量大的,出酒度就高些。但靠葡萄本身的糖分,来提高成酒度是不可能的,必须另外添加白糖。白糖的添加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例如,酿制含酒12度的葡萄酒(葡萄含糖量为15%),需添加白糖数量(12-8.4)X1.8=6.48克。如葡萄含糖量为20%,则加糖量为(12-11.2)X1.8=1.44克(这里的1.8是按理论推算出来的,即酿成1度酒需要白糖1.8克)。所得出的6.48克和1.44克都是100毫升葡萄汁的用量,如果是1公斤葡萄汁(即1000毫升),则加糖量分别为64.8克和14.4克。以此为基数,根据葡萄汁量来计算。适时补糖。一般在发酵旺期添加为好。根据酿酒时所用葡萄汁中糖分的含量和生产酒要求的酒度决定白糖的添加量。控制品温。品温是葡萄汁的发酵温度。最宜温度为18℃-22℃。温度过低,不易发酵;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杂菌感染。在这个温度下维持12天左右,葡萄汁中的糖分基本耗尽,还要静放2~3天,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一次分离。将上清液抽出,装入事先洗净的缸、坛里、密封陈化。要装满,不留空隙,以防止空气中的杂菌污染。也可在葡萄酒上喷洒一点食用酒精(因为酒精比重小于葡萄酒,所以飘在葡萄酒面上,可以起隔绝空气和防杂菌污染的作用,同时还能防止酒面上生白膜)。经过20天后,仍采用虹吸法进行第二次分离,分离后仍需陈贮3-5个月即成。

工艺流程 选料→揉搓→滤汁→静置→吸上清液→在18℃~22℃温度下加糖发酵→静置→吸上清液陈化→分离陈贮→成品。

4、杜康酿酒

另一则传说认为酿酒始于杜康(亦为夏朝时代的人)。东汉>中解 释“酒”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也有同样的说法。

5、仪狄酿酒

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公元前二世纪史书>云:“仪狄 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 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之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昆曲是哪里的 昆曲起源于哪个地方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昆曲发源于14世纪苏州昆山,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的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

昆曲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及武术等,以曲词典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著称,是被誉为“百戏之祖”的南戏系统下之一的曲种。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其唱念语音为“中州韵”。

昆曲的表演,也有它独特的体系、风格,它最大的特点是抒情性强、动作细腻,歌唱与舞蹈的身段结合得巧妙而和谐。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的传统文化艺术,昆曲在戏曲艺术中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后果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自寒武纪生物大爆发以来,地球上的生命演化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出现了五次影响遍及全球的生物大灭绝事件,那么第五次生物大灭绝后果是什么?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生态破坏小知识:

公元前6500万年白垩纪末期,发生地球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一亿六千三百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其最大贡献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并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这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全球温度急剧下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年(零点几至几个百万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其中就包括陆地的霸主恐龙。

提醒您:当物种灭绝后,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并且保护好它们的生存环境,因此我们可以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收藏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恩节的起源及象征意义

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感恩节是西方人的节日,但是近年来感恩节在国内也很受欢迎,大家知道感恩节的由来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恩节的起源象征意义,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恩节的起源

世界上几乎每一种文化都庆祝丰收。美国的感恩节始于大约400年前美国殖民地早期的感恩节盛宴。

1620年,一艘载满一百多人的船横渡大西洋来到新大陆。这个宗教团体质疑英国国教的信仰,他们想要脱离。清教徒们在现在的马萨诸塞州定居下来。但是他们在新大陆的第一个冬天过得十分艰难。因为他们来的太迟了,来不及种庄稼,由于没有新鲜的食物,殖民地一半的人死于疾病。第二年春天,易洛魁族印第安人教他们如何种植玉米,玉米成为了这些殖民者的一种新食物。印第安人向这些殖民者展示了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种植其他作物,以及如何狩猎和捕鱼。

1621年的秋天,由于印第安人的帮助,玉米、大麦、豆类和南瓜等作物丰收。这群殖民者认为这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情,所以他们计划了一场盛宴。并邀请了当地的易洛魁族首领和他部落的90名成员。

印第安人带着鹿,与火鸡和其他殖民者提供的野味一起烧烤。殖民者从印第安人那里学会了如何烹调蔓越莓、玉米和南瓜菜。易洛魁人甚至给第一个感恩节带来了爆米花!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殖民者们用感恩节来庆祝秋收!

美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后,国会建议每年有一天的感恩节供全国人民庆祝。乔治·华盛顿建议将11月26日定为感恩节。但是在1863年,一场漫长而血腥的内战结束后,亚伯拉罕·林肯决定把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

1939年,罗斯福总统制定一个计划。他想通过延长圣诞节前的购物时间来帮助企业发展。国会规定,1941年以后,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将成为总统每年宣布的联邦假日。感恩节的第二天就是美国的“购物狂欢节黑色星期五”和国内的“双十一”一样。

感恩节的象征

火鸡、玉米、南瓜和蔓越莓酱是代表第一个感恩节的象征。这些象征在节日装饰和贺卡上经常出现。

玉米的使用意味着殖民地的生存。”“玉米”作为餐桌或门的装饰品代表了收获和秋季。

甜酸蔓越莓酱,是第一道感恩节餐桌上的食物,至今仍延续着这种传统。蔓越莓是一种小的酸浆果。它生长在麻萨诸塞州和其他新英格兰州的沼泽或泥泞地区。

印第安人用蔓越莓来治疗感染。他们用果汁给地毯染色。还教殖民者如何用蔓越莓做果酱。

1988年,一个特殊的感恩节仪式在圣约翰大教堂举行。超过四千人聚集在感恩节之夜。其中有代表来自全国各地的部落和祖先移居新大陆的人的后裔的土著人。这个仪式是对350年前印第安人帮助第一批殖民者生存下来的公开承认,这次盛宴是为了感谢印第安人教他们如何烹饪这些食物。没有印第安人,第一批定居者就不会幸存下来。

感恩节的意义是什么

告诉我们人性的美好

感恩节最主要的意义是要告诉我们人性的美好,从任何事上都可以体现出感恩,问候一下你的父母,朋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现。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理解与宽容,最重要的,学会爱。那就是生命真正赋予我们的财富。

感恩节起源于哪个国家

美国独创

感恩节(ThanksgivingDay)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古老节日,也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初时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美国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的1863年,林肯总统宣布感恩节为全国性节日。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感恩节假期一般会从星期四持续到星期天。

感恩节的由来可以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起源于马萨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这些移民在英国本土时被称为清教徒,因为他们对英国教会的宗教改革不彻底感到不满,以及英王及英国教会对他们的政治镇压和宗教迫害,所以这些清教徒脱离英国教会,远走荷兰,后来决定迁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信教自由地生活。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还特地派人教他们怎样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移民们终于获得了丰收,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移民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并决定为感谢印第安人的真诚帮助,邀请他们一同庆祝节日。

1621年11月下旬的星期四,清教徒们和马萨索德带来的90名印第安人欢聚一堂,庆祝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感恩节。他们在黎明时鸣放礼炮,列队走进一间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诚地向上帝表达谢意,然后点起篝火举行盛大宴会,将猎获的火鸡制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举行了摔跤、赛跑、唱歌、跳舞等活动。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猎、捕捉火鸡,女人们则在家里用玉米、南瓜、红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这样,白人和印第安人围着篝火,边吃边聊。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因为全球变暖,全球七百多物种濒临灭绝

全文共 735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英国报纸《独立报》的报道,科学研究表明,目前有700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濒临灭绝。他们似乎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称,科学家认为灵长类动物和有袋动物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群体。

只有少数哺乳动物、啮齿动物和食虫动物从全球变暖中受益。它们受益的部分原因是它们繁殖速度快,而且它们通常生活在地窖里,这可以使它们免受气候变化的影响。

根据国际自然保护协会的数据,47%的陆地哺乳动物和23%的鸟类被列入濒危红色名录,这比我们预期的要多。以前,人们认为只有7%的哺乳动物和4%的鸟类受到气候变化和恶劣气候的影响。

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模型来比较气候变化对动物体重和其他特征的影响,比如温度。文章称:“根据这个模型,科学家估计47%的陆地哺乳动物和23.4%的鸟类受到气候变化的威胁。”。

研究人员在文章中写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很久以前,大量濒危物种可能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区的管理者、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以保护未来的生物多样性。”

灵长类和有袋动物相对来说风险更高,因为它们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许多动物进化出有限的环境耐受性,很可能最容易受到快速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影响。动物受到气候变化威胁的原因之一是植物的分布发生了变化。

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生活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的鸟类风险更高。研究人员说,生活在高海拔和寒冷地区的种群很难迁移到更冷的地区或更高的海拔以避免气温上升,因此灭绝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气候变化引起的另一个问题是温度的升高会导致鸟类提前产卵。该报称:“对于生活在这些环境中的鸟类来说,气候变化将是灾难性的,这将扰乱鸟类后代的喂养和食物供应高峰之间的同步。”

相关阅读:全球变暖让星巴克的生活越来越悲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台球的起源和发明趣谈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台球,丁俊晖肯定是第一个想到的人。丁俊晖为我国台球比赛史带来了无数荣誉。

这张照片来自国际在线

台球是一项优雅的运动,在世界上广受欢迎。这是一项室内娱乐运动,利用球杆击打桌上的球,并依靠计算分数来决定比赛的结果。台球也被称为台球(香港和澳门)和台球(台湾)。台球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台球起源于哪个国家?很难确定。但它起源于西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台球最早在法国流行。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在凡尔赛打台球时是“单个球”。桌子上放着一个象牙拱门和一根象牙柱子,被称为“国王”。一个勺形杆被用来打球。当球进入或击中象牙柱时,得分是可能的。路易十四的医生建议国王每天饭后打台球。17世纪,台球逐渐在法国流行起来,这可能是台球在法国起源的基础。

互联网上的图片

台球的起源无法证实。

起初,台球是由黄铜和木头制成,然后是象牙。然而,一颗象牙平均只能生产5个球。在英国,每年仅制作台球就需要数万头大象。象牙台球并非都符合标准,必须仔细挑选。重量必须相同,所以价格很贵。因此,当时的台球游戏只适合宫廷贵族玩。后来,被称为美国塑料工业之父的希思发明了一种由硝化纤维素、樟脑、酒精等化学原料混合制成的台球,大大降低了台球的生产成本。然后在1920年,由石头和碳酸制成的台球出现了,再次降低了台球的制造成本。

至于台球桌,最早使用的桌子是普通的木板桌子。然而,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木材容易变形,难以保证桌面的平整度。直到1827年,石板才成为台球桌的桌面,形成了光滑、平整、未变形的高质量桌面。

桌子的边缘最初用棉绒或棉花包裹,然后钉在桌子的边缘。因为没有弹性只能起到缓冲冲击的作用。直到1831年,橡胶才开始取代它。然后,在1835年,美国人费伦改进并发明了一种具有良好弹性的普通橡胶支座。

互联网上的图片

台球的发明

谁发明和改进了俱乐部的皮革头?有两种传说:一种是19世纪早期使用的秃头球棒是法国士兵明科特在印度发明的。当他受到惩罚并被迫练习很长时间后,他发现木棒的秃头不好,所以他在秃头上加了一个皮革头,经过试用效果很好。另一个论点是,皮革头是由著名的法国台球运动员米佳发明的,而巧克力粉是在英国发明的,用来防止球杆碰到滑块。

台球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受到高度重视。在一些富裕的家庭里,不仅有豪华精致的台球房,还有严格的游戏礼仪。一些规定今天仍在使用。不要在室内制造噪音;来访的客人应该轻轻地推门。比赛时,对手不得站得太近,以免妨碍运动员。观察者不允许大声说话等。

互联网上的图片

斯诺克泰瑞·朗普

台球游戏在美国是由西班牙人在1540年首次引入的,但是直到1800年才在美国流行起来。台球首先由印度和泰国传入亚洲,然后由日本传入,19世纪清朝时传入中国。

如今,台球已发展成各种类型:中国八球、俄罗斯斯诺克、英国斯诺克、凯伦台球、美国斯诺克和斯诺克,其中斯诺克是最常见的,并已成为一项竞赛项目。斯诺克的意思是“障碍和障碍”,所以斯诺克有时被称为障碍台球。斯诺克台球不仅可以通过将球打入袋中来得分,而且可以有意识地击打阻碍对手使用其技术的障碍球,从而导致对手被阻挡和惩罚。因此,斯诺克台球极具竞争性和趣味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甲的起源和趣闻

全文共 1220 字

+ 加入清单

美甲历史知识的普及程度上,中国的清宫剧做了最大的贡献。对于女人来说,举着夸张修长金属指甲晃来晃去的慈禧太后绝对比和珅、纪晓岚更深入人心。你会不由自主地在电视机前设问:这是怎么做到的以及太后老佛爷到底怎么想的?能与慈禧太后比肩的不只清宫贵妇,古代英国王室贵族也有蓄甲的传统。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虚荣:看见没有,我是贵族,我不用洗衣服做饭敲键盘,所以我可以留这么长的指甲!的确,在那时长指甲是不从事生产的证据,代表了权力和地位,拥有华丽指甲的人都是当时的非主流——上流社会。

比这些更早的美甲历史就要追溯到考古学了,据说在一次考古中有人曾在埃及艳后的墓中发现了一个化妆盒,里面写着:涂上处女指甲油为通向西方极乐世界之用。这就更虚荣了——埃及艳后如果是处女的话岂不让人笑掉大牙?而且,涂上指甲油就能冒充处女真是只能骗鬼了。这就是指甲油出卖的人类虚荣史了——在古代,女人以不干活和不做爱为优雅高贵。现在你最意外的,是古代和现代的虚荣价值观相差太远,还是这美甲风格出卖的信息也太多了?

到了近代,也就是1900年维多利亚晚期,那时候已经开始有和现代“摩登女郎”同义的时髦女人,她们开始用染色膏和清漆调出柔和而有光泽的指甲颜色。在这种审美驱动之下,化妆品牌们开始系统化地把这种染色物作为一种产品来研发,装进瓶子里贩卖。

如果说50年代之前,甲妆的形态只是在“出卖”女人内心的审美价值观。那么从60年代开始,近代时尚产业和时尚人群渐渐成熟之后,甲油简直就已经是在“贩卖”价值观了。从那时起,指甲油的销售情况开始依赖于甲油的颜色和外包装设计。而且在几十年指甲油的发展中,指甲油生产商为了取代有害成分而更新了无数次配方,女人们渐渐对它产生的健康问题放下心来。本世纪初,“无任何甲苯、双基推进剂及甲醛水配方”已经开始出现在指甲油的广告宣传上。而这也再度印证了这个时代的女人们所崇尚的“荣耀”正在从“虚”转“实”——健康难道不是最实惠的追求吗?不但成分要无害,而且气味也从类似油漆慢慢向香氛过度,健康而愉悦。

甲妆自古不是女人专利

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出现染甲的风尚。所用的材料是凤仙花,做法是取腐蚀性较强的凤仙花的花和叶放在小钵中捣碎,加少量明矾便可以用来浸染指甲。中国古代官员还用装饰性的金属假指甲增加指甲长度,显示尊贵地位。明朝皇室也会用凤仙花、明矾、蛋白、明胶以及蜂蜡等成分制成漆,把指甲涂成红色或黑色。

红色甲油也始于虚荣

你可以觉得红色指甲油是配合大红唇的经典风潮而来的,但这么想就太肤浅了。在古埃及,指甲颜色是阶级地位的标志之一,比如红色是皇家最高阶层的标志,而平民被限制只能用浅色。也就是说,古代贵族们虚荣于高调出挑的颜色,越鲜艳越显眼,也就证明越有权势。所以,红色甲油的风潮最初也和“身份地位”有关,真是应了那句“他们有钱人的审美就是不太好理解”。

美甲——将是女性魅力的独特体现!当今,美甲妆更是让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之跟风,爱美之心人人有,从古代到现今亦是如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有关冬至的节气起源

全文共 2021 字

+ 加入清单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在古代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有冬至如大年的说法,下面是小编整合的有关冬至的节气起源,一起来看看吧,肯定对你有所帮助的。

吃汤圆有什么讲究

1.汤圆不可贪吃

汤圆主要是一种以糯米和糖为主的食品,糯米比较黏稠,难以消化,尤其是做成糕饼以后。所以一旦贪嘴吃多了汤圆,就会难以消化,加重胃的负担,极容易引起胃胀胃痛等不适。

因此,在进食汤圆的时候,应该细嚼慢咽。而且每次不能过多,以4-5颗较为适宜,更不能餐餐连续进食。吃完汤圆以后,最好先活动一下,不能马上躺着。另外,汤圆还是应该趁热吃,冷了的汤圆更难消化,但是也要小心不能吃过烫的汤圆,以防口舌烫伤。

2.汤圆宜水煮

水煮汤圆滑而不腻,口感更佳。而且吃汤圆的时候可以喝少量汤圆汤,有“原汤化原食”之功,使一些流失在汤中的营养不致浪费。相比之下,煎炸型的汤圆可能闻着比较香,但是也会导致油脂、热量的过多摄入,不利于健康。

有关冬至的节气起源

冬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270°(冬至点),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之下,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夜范围最广的一天。对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阳高度最低的一天。就北京市区来说,冬至这天白昼仅有9小时20分,而正午太阳高度也仅有26°42。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冬至节届即一阳生,新岁实始。《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冬至过后,夜空星象则完全换成冬季星空,并且从今天起开始“进九”。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酷热的盛夏。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然而多数人并不知道,冬至的起源居然是来自于一次国家层面的都城规划。早在3000多年前,周公始用土圭法测影,在洛邑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定此为土中,这在当时有着政治意义的举动,却成了影响后世几千年的节日之一。

周公到洛阳,用土圭法测得洛阳所处的地方即为“天下之中”,然后开始占卜国家社稷的吉地。《尚书·洛诰》记载:周公“朝至于洛师”,对洛阳周边的几个地方做了考察,最后确定涧水东、瀍水西、瀍水东皆“惟洛食”(都是兴建宗庙社稷的好地方)。周公通过“土圭测景”选定洛邑基址的史实,被载入了古代典籍,也被后人奉为封邦建国的成法。

“土圭测景”的目的是找出“土中”(中国的中心)。这种方法的要义是“树八尺之表,夏至日,景长尺有五寸;冬至日,景长一丈三尺五寸”(即竖起高为8尺的标杆,在夏至日观测,中午的日影是1.5尺,冬至日中午的日影是13.5尺),“测土深,正日影,求地中,验四时”。 用这种方法测到的就是“土中”洛阳、“洛邑”的理论位置。

依周公测影所定的天下之中,周人详细规划了灭商后的第一座国家都城,《逸周书·作雒》载:“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邙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定天保,依天室”,国家社稷(都城、宗庙)完成之后,周公在成周明堂制礼作乐,详细制订了国家礼仪制度,据记载,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也就是说,周公选取的是经土圭法测得的一年中“日影”最长的一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日子。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至汉代依然如此,《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最初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出现在冬至。冬至又被称为“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后,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也可以说专门过“冬至节”是自汉代以后才有,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为什么要吃汤圆

吃汤圆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在24个传统节气中,冬至算比较重要的一个,一度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经过数千年发展,冬至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南方一般吃汤圆,取“团圆”,“圆满”之意。

提醒,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耽美文是什么意思 耽美的起源

全文共 270 字

+ 加入清单

美文是以及男性与男性之间不涉及繁殖的恋爱情感故事,即“BL”。耽美作品也通常蕴涵着柔情与伤感等特质,在耽美的世界里,BL被描绘成一种完美精神世界里最为理想的恋爱。

耽美文是什么意思

“耽美”一词最早出现在日本近代文学中,被日本漫画界所用后代指一切“美形的男性”,后来逐渐发展为一种文学风格类型。耽美文学与一般的同性恋文学有很大区别,作品也通常蕴涵着柔情与伤感等女性特质,在耽美世界里,男男之恋的感情被描绘得很完美。

耽美文的类型包括武侠、玄幻、悬疑推理、近代历史等,耽美作者们精彩的文笔和情节构思让耽美小说不再仅仅只是爱情,还有更恢宏的世界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全文共 1861 字

+ 加入清单

恐龙,是距今一两亿年的地球生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却在约6500万年前灭绝。为什么一个在生物链顶端的族群会突然灭绝呢?

为什么恐龙会突然灭绝?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结束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是由于海面下降,新的陆地出来了,有的恐龙有迁移的习惯,去了其他地方,不适应那里的环境,最终灭绝。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恐龙为什么会灭绝?

恐龙是所有陆生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一亿多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轰动,他和他的中国团队在6534.83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二百三十二倍。如此高浓度的铱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岩浆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超级火山爆发,从古玛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测出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普通火山口的直径也就是是几百米,而这次被撞击成的口子直径超过148千米。),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地球上的生物长时间不见阳光和月亮,植物无法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综合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以前学术界都是把外来天体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分开讨论的,但这两个学术都有相当大的缺陷,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全球性的),而火山说,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剧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灭绝,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而中国学者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完美地解答了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灭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陕西茶文化的历史起源

全文共 733 字

+ 加入清单

谈起茶,我们大多会想到江南的茶。其实在北方也是有着许多的产茶好地区,并且有着悠久的茶历史,甚至很多人不知陕西是古老的产茶区。本期小编就带你去陕西文化看看陕西茶文化的历史起源

众人不知,陕西的茶文化有很高的历史地位,在唐代及唐代之前算得上是“茶界”的“龙头老大”,江南茶文化的发育与陕西茶文化的繁荣紧密亲密相关。

汉唐时期因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机遇陕西得饮茶风气之先,在中国茶文化史上,若说是巴人最先懂得种茶和吃茶,那么是栖身在川西的蜀人真正地把落后的吃茶习俗发展为高雅的饮茶文化,他们在饮茶上为天下先。

宋代是山南茶打入大西北市场的时代。当时,山南人以种茶作为主要经济来源。苏辙《栾城集》中说:“洋州、金州人户以种茶为生。”周靖文的《宋代的茶叶产区》一文言道:秦岭以南包括陕南的成都府路和利州路11州“岁产茶2102万斤”。当时,茶不仅是陕南农户衣食的重要来源,朝廷也奈此开辟财源和扩充武备。

中唐以后,茶道大行于天下,试问:茶风的中央在哪里呢?一般说来,中国数千年里皇权中央等于一切社会现象的发生中央,老是天子左右朝廷,京都领导全国。陕西长安作为大唐建都之地,成为一切文化现象的起源地和聚焦点而辐射全国,茶文化也不例外。

宫廷以茶为日常饮料始于何时呢?最早的记载见于东汉班固(27——97)《汉书·赵飞燕外传》,云:“帝崩后,后一夕寝中惊啼甚久。酒保呼问,方觉,乃言曰:“吾梦中见帝,帝赐吾座,命进茶,左右奏帝云,向者侍帝不谨,分歧啜此茶,啜者垂垂饮也。”这说明汉代长安宫廷已有饮茶时尚,并以为这是高贵的享受,赵飞燕因侍帝不谨,申明不佳,连品茶的资格也不够。

你可能也喜欢:

陕西剪纸文化,民间艺术的一大巅峰

陕西婚俗,陕西传统结婚风俗

陕西酒文化:四大名酒

细数历史上的陕西名人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涂鸦艺术起源于 涂鸦的源头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涂鸦艺术起源于纽约的布朗克斯区,布朗克斯(Bronx)是唯一一个和美国本土连在一起的街区,也是纽约最穷的街区。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这里就被黑人和来自中北美洲的拉丁裔居民所占领。他们住在政府修建的设备简陋的贫民公寓里,外面是破败的街道和荒芜的杂草。

上个世纪60年代整个布朗克斯到处可见涂写得歪歪扭扭的帮派符号,混杂着“厕所文学”似的猥亵图案。美国报纸形容布朗克斯“就像一个原始人聚居地”。难怪有人会把涂鸦和原始人联系在一起,因为人类最早的文字和绘画就是刻在墙上的,那些壁画是史前人类留下的唯一的文明记录。可随着纸张的出现,壁画反倒成了不开化的标志。尤其是当城市出现后,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了建筑物光洁的表面,任何图案都成了一种破坏,一种反文明的精神污染。

如果布朗克斯的壁画永远停留在帮派标签的时代,那后人恐怕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可是,几个有绘画天赋的人出于对简陋的帮派标签的不满,开始自己设计新标签,从此,这些帮派符号变得好看起来。再后来,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帮派画家终于意识到,墙是世界上最便宜、最实用的画布,他们开始行动了。从此,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涂鸦”(Graffiti)诞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哈佛科学家称暗物质或是地球上恐龙灭绝原因

全文共 1333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时间3月12日消息,新科学家报道,从名字上来看,暗物质听起来似乎就有着不好的预兆——而一项最新的研究暗示,它或可能在地球历史上起着颇具威胁的作用。近期科学家们对这种神秘物质的身份的解释引发了一种可能的猜想——暗物质或许是导致地球上恐龙灭绝原因,或者至少发送了好几颗额外的彗星撞击地球。

虽然将暗物质与恐龙甚至彗星相连似乎有些牵强,但它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提出了两大开放性问题:暗物质的身份,以及彗星撞击地球是否存在一种样式可循?不得不承认,暗物质或可能帮助摧毁地球上的古代生命这一论调听上去的确非常不可思议。

天文学家认为暗物质一定存在,这是因为它的引力拖拽作用,它表现为对星系运动无法解释的拖拽作用,然而科学家们仍然不知道暗物质究竟为何物。去年美国哈佛大学的丽萨·兰德尔(Lisa Randall)和马修·里斯(Matthew Reece)和他们的同事提出了一个模型,模型表明星系内部存在稀薄的、不可见的暗物质盘。

密集盘

随着太阳系环绕星系中央,也就是银河系运转,它以大约7000万年的周期忽然出现和消失。这意味着每隔3500万年它将路经暗物质盘。兰德尔和里斯注意到这个循环令人联想到之前对彗星撞击地球的分析,后者揭示了彗星撞击似乎每隔3500万年就达到高峰。

尽管不调和的陨石坑记录使得寻找其中的模式变得艰难,但这两名科学家好奇彗星撞击和太阳系路经暗物质盘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首先,他们展示了当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时,后者会对前者产生更强的引力拖拽作用。这样的拖拽力会扰乱奥尔特云,一种据称是环绕太阳系的遥远冰冻物质结合体。奥尔特云产生了一些彗星,包括世纪彗星ISON彗星,去年ISON掠日时就曾引起了一些扰乱。“暗物质盘越密集,产生的引力潮汐力的效应越强。”

其次,兰德尔和里斯观察了在过去2.5亿年间地球上直径超过20千米的陨石坑。将这些陨石坑的年龄与太阳系3500万年周期相比,结果发现在某些情况里,彗星撞击的频率高峰期与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发生了紧密的重叠,而在其它情况里则不是。整体来说,分析表明暗物质更可能在陨石坑频率问题上,而非产生陨石坑的平等比率上,产生可观测到的模式。

那么,暗物质究竟有没有杀死恐龙?据称与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有关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并没有完全与太阳系经过暗物质盘的时间点相重合——但兰德尔表示其中仍存在足够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存在连接也并非不可能的。“两者发生的时间还是比较接近的,虽然并不是完美的吻合,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更进一步的复杂因素便是陨石坑形成于彗星和小行星撞击,但只有起源于奥尔特云及其附近的彗星足够远到可以被暗物质转移。研究小组希望在未来能够区别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撞击以巩固他们的分析。

意大利米兰布雷拉天文台的路易吉·福斯基尼(Luigi Foschini)表示这项理论需要进一步的详细审查。“我认为寻找尽可能多的假设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他也很谨慎,因为无论是彗星撞击的频率模式,还是暗物质的盘状理论,目前都没有得到证实。

很快我们将了解更多有关暗物质盘的信息。近期发射的盖亚望远镜将绘制银河系内至少10亿颗恒星的运动。因为暗物质会影响它们的运动,监测暗物质盘可能存在的区域里的恒星将帮助揭示是否存在更多暗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介绍西班牙圣诞节的习俗有哪些_圣诞起源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匆匆,转眼间明天就是圣诞节了,你们了解过圣诞节吗?知道西班牙圣诞节有什么习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西班牙圣诞节的习俗有哪些_圣诞节起源于什么时候,希望大家喜欢。

西班牙圣诞节的习俗有哪些

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每年12月8日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圣诞小木头人,戴着小红帽。每家主人在用餐时都会给小木头人留下点吃的,还要给木头人裹上毯子,不让他挨饿受冻。然后,趁孩子们不注意的时候,把圣诞礼物藏在毯子下面,反正木头人是空心的,孩子们会以为,礼物真的是木头人的便便。

第一个不容错过的日子应该是12月22日。这一天是大胖子彩票的抽奖日,很多西班牙人都会参加,根据官方统计,每3名西班牙人之中就有1人购买过这种世界最大规模的彩票,可见影响力有多大。因此西班牙的圣诞节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有了节日的气氛,开奖时所有人都没心思上班了,该彩票的中奖概率还是挺高的。而且开奖是完全公开透明的。

平安夜是12月24日。当天晚上全家人团聚共进晚餐,典型的晚餐一般是烤火鸡,但是现在的菜肴已经按照个人的口味和喜好演变成了多种多样的。之后大家一起唱着圣歌,人们会饮用香槟或者红酒吃着传统的圣诞甜点。晚上12点,很多人们还要去教堂里庆祝,这是为了庆祝耶稣诞生而来的庆典。

12月25日是圣诞节,这个特殊的日子也是家人们一起庆祝的。大家庆祝这个日子就和前一天一样,聚餐、唱歌和祝福彼此。在西班牙一些家庭开始庆祝圣诞老人的到来,早上所有的家庭成员都会在壁炉旁或圣诞树下找到礼物。

12月31日,也就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这也是圣诞节的一部分。传统情况下人们会为了带来好运穿上红色的内衣。人们会在家或者是餐厅里吃晚餐,等待着12点的一分钟电视里转播敲钟,每敲一次钟就吃下一颗葡萄,最后人们举起手中的香槟为来年许下愿望。这个夜晚是特别的,是一个针对全年龄段的庆典。

新年的第一天早上,大街小巷都不开门,昨晚的狂欢过后大部分人都还在沉睡。在新年的第一天各自治区都会组织一些有本地区特色的纪念活动。当天许多家庭又会呼朋唤友的聚集在一起庆祝一年中的第一天。

圣诞节起源于什么时候

据说: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

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会领袖在伯利恒聚会,进一步予以确定,从此世界大多数的一些教徒均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十九世纪,圣诞卡的流行、圣诞老人的出现,圣诞节也开始流行起来了。

圣诞节又称耶诞节,译名为“基督弥撒”,西方传统节日,在每年12月25日。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故名“耶诞节”。

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会先在24日的平安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教徒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_的另一大分支——东正教的圣诞节庆则在每年的1月7日。

中国人为什么过圣诞节

在中国,大多数人,尤其青年男女,往往误把圣诞节当成情人节。

情况确实如此,在圣诞节这一天,很多年轻人都会趁这个节日把礼物送给自己亲爱的人,以表关心,俨然把圣诞这个节日当成情人节来过,根本就是圣诞节最本的意义给忽略了,这种现象对于我们来说,已经见怪不怪了,这就是圣诞节普遍受到欢迎的另一个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历史上5次生物大灭绝灭了哪些生物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的年龄为45.5亿年,而生命出现在36亿年前,地球上被人类记录过的物种大约有175万个,其中包括100多万种动物,30多万种植物和10多万种微生物;实际上存在的物种可能达500万到5000万个,那么历史上5次生物大灭绝灭了哪些生物?

生态破坏小知识:

1.奥陶纪

奥陶纪历经6500万年。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发生在4亿4万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由于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生活在水体的各种不同无脊椎动物便荡然无存。

2.泥盆纪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最重要的是显示出从总鳍类演化而来的原始爬行动物——四足类(四足脊椎动物)的出现。

3.二叠纪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大灭绝事件,估计地球上有96%的物种灭绝,其中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灭绝。三叶虫、海蝎以及重要珊瑚类群全部消失。陆栖的单弓类群动物和许多爬行类群也灭绝了。

4.三叠纪

距今1.95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灭绝,此次灾难并无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出现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5.白垩纪

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发生地球史上第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约75%—80%的物种灭绝。在五次大灭绝中,这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因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在此终结,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

提醒您: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这个问题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现在物种灭绝的越来越快,我们只有做好预防然后才能保障他们的安全,另外也可多了解一些环境污染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关注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沧龙是如何突然灭绝的?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上一次,作者的文章“史前鲨鱼手”被读者热烈讨论。许多网民问苍龙为什么突然失踪。这里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第一,苍龙“突然”消失了吗?第二,谁是苍龙灭绝的罪魁祸首?

1912年绘制的鱼龙和苍龙共生图(维基百科)

首先,为了验证苍龙是否突然灭绝,我们可以用另一种“爬海”作为例子。他们是苍龙鱼龙的祖先。

鱼龙是所有海洋爬行动物中最像鱼的动物。它们出现在2.45亿年前,消失在9000多万年前,时间跨度超过1亿年。从侏罗纪中期到白垩纪晚期,鱼龙的种类和数量都呈缓慢下降趋势。例如,在白垩纪,鱼龙家族只剩下扁平鳍的龙,但它在大洋洲附近的水域顽强地挣扎了4600万年!

与鱼龙相比,苍龙“以一种非常奇怪的方式死去”。

沧龙起源于一亿年前的一种陆生蜥蜴——悬崖蜥蜴。9200万年前,这种陆栖蜥蜴已经完全变成了水生蜥蜴,这是最早的蓝龙,达拉斯蜥蜴。在9200万年到6500万年的短短2700万年间,苍龙进化成了一个包含20多个属的超大型家族。在白垩纪的最后一个地层——马斯特里赫特,它仍然显示出绝对的优势和荣耀,但突然在地层中消失了。

因此,苍龙的灭绝本质上是不可抗力突然毁灭一个繁荣物种的结果。

其次,苍龙在地层中消失的时间约为6500万年前,这恰好是地球历史上著名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地球上大约80%的物种已经灭绝。

地层中灭绝事件的出现是一个粘土层,称为“K-T”边界。在这场灾难中,“K-T”边界以下的所有生物都被摧毁了。“K-T”边界以上的生物逃脱了灾难,存活到新生代。从白垩纪中后期一直繁荣的苍龙,突然沿着这条线消失了。

因此,我们基本上可以从这次大灭绝事件中大型海洋动物的原因来推断苍龙灭绝的原因——我们所熟悉的“小行星撞击理论”是学术界最认可的。当小行星“到来”时,它喷出的物质会挡住太阳。结果,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如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这直接导致了海洋中氧气的耗尽,导致了大量的生物死亡。然而,需要大量食物的大型海洋动物苍龙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可以说,从“小行星撞击理论”推断苍龙灭绝之谜,实际上反映了生态系统源头崩溃对大型生物的影响程度。

斜耳鲨是苍龙的强劲竞争对手

当然,物种灭绝的原因非常复杂。我们刚才说过,苍龙自诞生以来就战无不胜。真的这么确定吗?事实上,从白垩纪末期开始,虽然苍龙仍处于主导地位,但竞争对手已经出现,如10-12米长的斜生耳蝠。早在8200万年前,这条7米长的白垩鲨鱼就让这条巨大的蓝龙难以对付。我们可以想象斜耳鲨鱼对蓝龙的压力。

参考:

董伟,科学出版社,第4版《古脊椎动物》

《海龙传——史前水怪的真实面目》,邢利达,航天工业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