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成语一个天字下面有水(经典20篇)

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了这一天,很多外出打工的人都会抽空回到家中,与家人一起团聚,你知道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吗?下面问学吧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中秋节的成语故事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浏览

2043

文章

528

篇1:九牛二虎是成语吗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九牛二虎是成语。读音:jiǔniúèr hǔ。释义:比喻很大的力气。

出处:元·郑德辉《三战吕布》楔子:“兄弟;你不知他靴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休要放他小歇。”

出处释义:兄弟,你不知道他用靴子尖点地,有九牛二虎之力,不要让他歇息。

造句:

1、为了完成他交代的任务,我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完成了。

2、小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跑遍了整个山坡,才找到了一颗灵芝草。

3、他真是固执,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说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一个和尚打伞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111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一个和尚打着伞,这个成语是无法无天。

2

无法是因为这个和尚的头上没有头发,所以叫无法(发)。

3

无天是因为和尚打伞遮住了天空,所以叫做无天。

4

无法无天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在多用来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特别提示

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年初中九年级下册成语解释汇编折衷是非等

全文共 195 字

+ 加入清单

29、〖吹毛求疵〗求:找寻;疵: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

30、〖万恶不赦〗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31、〖遍稽群籍〗指翻阅查找很多书籍。遍:普遍,稽:查,籍:书籍

32、〖折衷是非〗指对双方争执不下的事情进行调和。

33、〖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34、〖理至易明〗理述说到了极致,简单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年初中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详解高屋建瓴等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高屋建瓴发音gāowūjiànlíng释义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出处《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示例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犯而不校发音fànérbùjiào释义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出处《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示例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带数字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1

1、滥竽充数,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2、如数家珍,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

3、擢发难数,擢:拔。拔下全部头发,难以数清。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

4、不可胜数,胜:尽。数也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

5、数短论长,犹言说长道短,说三道四。

2

6、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 形容很多。

7、屈指可数,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8、心中无数,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9、浑身解数,浑身:全身,指所有的;解数:那套数,指武艺。所有的本领,全部的技术手腕。

10、寥寥可数,寥寥:稀少,很少。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3

11、数典忘祖,数:数着说;典:指历来的制度、事迹。 谈论历来的制度、事迹时,把自己祖先的职守都忘了。

12、寻行数墨,寻行:一行行地读;数墨:一字字地读。指只会诵读文句,而不能理解义理。也指专在文字上下功夫。

13、吹毛数睫,比喻目光短浅,只注意微末细节。

14、数黄道黑,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15、一目数行,犹一目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4

16、劫数难逃,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 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17、不足齿数,足:值得。 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

18、泣数行下,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

18、数米而炊,炊:烧火做饭。数着米粒做饭。比喻计较小利。也形容生活困难。

20、多言数穷,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必备成语俗语解释其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31。道听途说: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32。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33。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滴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34。断壁残垣:垣:墙壁。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35。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谐。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36。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37。赴汤蹈火:赴:去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38。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也指对事物分析全面透彻。

39。高瞻远瞩: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40。刚正不阿:刚:刚直,刚强;直:正直;阿:逢迎。刚强正直,不徇私逢迎。形容能坚持原则,不曲从权势。

41。各得其所:所:处所,位置。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42。各行其是:行:做;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43。根深蒂固: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44。功亏一篑: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作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45。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46。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

47。焕然一新:焕然:形容有光彩。形容出现崭新的面貌,显得很光彩。

48。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明亮的样子。①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为开阔明亮。②形容一下子悟出道理来。

49。鸡犬相闻:指人烟稠密。

50。记忆犹新:犹:仍然。对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刚刚发生的一样。

51。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晓。指人人都知道。

52。坚定不移:移:动摇。形容立场、意志、主张等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53。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54。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往日所能比得上的。形容现在比过去有很大的变化。

55。斤斤计较:斤斤:明察细微。在琐碎、细微的事情上过分计较。

56。津津有味:津津:兴味很浓的样子。形容很有滋味或趣味浓厚。

57。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遭遇或艰难的考验。

58。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财物上仔细计算,筹划,不使浪费。

59。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多指创造艺术品时一丝不苟、尽心竭力的态度。也比喻工作耐心细致。

60。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牛年的成语有哪些?

全文共 674 字

+ 加入清单

1、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2、土牛木马:泥塑的牛,木做的马。比喻没有实用的东西。

3、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

4、杀鸡焉用牛刀:杀只鸡何必用宰牛的刀。比喻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5、吴牛喘月: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6、羞以牛后: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7、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8、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9、犀照牛渚:《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着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

10、蹊田夺牛: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比喻罪轻罚重。

11、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12、椎牛歃血: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13、汗牛充栋: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14、牛头马面: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15、对牛弹琴: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

16、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初中常用成语解释及出处详解高山流水等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高山流水发音gāoshānliúshuǐ释义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示例孔圣人尚学琴于师襄,一操便知其为文王。~,得遇知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涸泽而渔,焚林而猎发音hézééryú,fénlínérliè释义涸:使水干枯;泽:聚水的洼地;焚:烧毁。把池水戽干来捕鱼,将林地烧毁来打猎。比喻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出处《文子·上仁》:“先王之法,……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一言九鼎的意思 一言九鼎成语故事

全文共 91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关于历史成语,想必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些成语都是从古代历史的时候传承下来的,很多都是关于一些历史典故,就比如说一些成语,它们所代表的含义其实还是比较言简意赅的,通过历史的一些事情,来反应出这个成语的意思。那么关于这个“一言九鼎”,还是比较常见的,那么这个成语到底是以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一言九鼎的意思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形容所说的话分量很重,作用很大。 一言九鼎,汉语成语,拼音是yī yán jiǔ dǐng,意思是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2、一言九鼎成语故事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国更需要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九鼎大吕:钟名,与鼎同为古代国家的宝器。)

成语一言九鼎由这个故事而来,形容一句话能起到重大作用。

3、一言九鼎指什么生肖

一言九鼎打一生肖的谜底是生肖“龙”。古代天子的代表是九个鼎、诸侯是七个、大夫是五个,因此天子的代名词是九鼎,而自古君主喜欢将自己自诩为“龙”,成语“君无戏言”意思和一言九鼎相同,所以答案是生肖龙。

一言九鼎是一个汉语成语,它的意思是说一句话的分量,和九个鼎一样重,一般用于形容说话的分量很重,有很大的作用。这个成语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和它意思相近的词语有一字千金。一言为定等。

君无戏言的意思是有权势的人说出的话,不会说了却没有做,说到了就一定会做到,不会当做儿戏。其中的“君”,在古代本指帝王或诸侯,后代指有道德的君子。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是言而有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天地的成语有哪些 跟天地有关的词语有哪些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天地成语有顶天立地、欢天喜地、惊天动地、哀天叫地、地老天荒、际地蟠天、功均天地、别有天地、天摇地动、天昏地暗、钻天入地、天长地久等。

哀感天地:形容极其哀痛,连天地都为之感动。

不啻天地:无异于天地之别,形容差别极大。

天长地久:形容时间悠久,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天震地骇: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有时形容事件、场面令人惊骇。

天南地北:一在天之南,一在地之北。形容地区各不相同,也形容距离极远。

天经地义:天地间历久不变的常道。指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也指理所当然的事。

天高地厚: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天崩地坼:像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哀天叫地: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成语改头换面指什么意思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改头换面成语读音:

gǎi tóu huàn miàn

改头换面成语出处:

唐·寒山《诗三百三首》第二一四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改头换面成语意思

是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

用改头换面成语造句:

1、经过一翻改造,小城真的改头换面了。

2、为了重新获得领先的地位,企业需要彻底改头换面。

3、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地球就改头换面了。

4、这部作品在内容和观点上都有错误,只是改头换面,修修补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改头换面近义词:

面目一新、面目全非、新瓶旧酒、洗面革心、涣然一新、耳目一新、改天换地、痛自创艾、乔装打扮、改朝换代

改头换面反义词:

庐山真面目、依然如故、原封不动、一如既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七什么八什么成语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中带七和八的还是比较多的,像七扭八歪,七上八下等,接下来和小编一起来回忆一下带七和八的成语八。

简要回答

七老八十,乱七八糟,七零八落,七颠八倒,七高八低,七穿八烂,乌七八糟,七横八竖,七上八下等这些都是带七和八的成语。

详细内容

1

七上八下。

也说七上八落。形容心神不定。

2

七老八十。

七八十岁,指年纪很老。

3

乱七八糟。

形容混乱;乱糟糟的。

4

零七八碎。

形容零碎而杂乱。例如小红的房间里零七八碎的。

5

七扭八歪。

形容不端正。例如小红坐的七扭八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打一成语 杜甫的诗白帝打一成语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这个谜语打一成语的答案是满城风雨。“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歌《白帝》,原诗通过描绘凄凉萧索的秋原荒村图,表现出唐朝在安史之乱后动荡的社会现实。

《白帝》的原诗

白帝城中云出门, 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 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 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 恸哭秋原何处村?

《白帝》的译文

在白帝城中,遮天乌云涌出了城门,在白帝城下,瓢泼大雨像打翻了的水盆。

峡江急流的吼声像雷霆在轰击,翠树苍藤笼罩的烟雾使日月为之发昏。

战马不如归耕的牧马闲逸,战乱使原有千户人家而今只有百家尚存。

最为哀痛的是因战乱失去丈夫的妇女们还被赋敛盘剥得精光净尽,听吧,在秋天原野上正在放声痛哭的是哪座荒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挥笔疾书的意思是什么 挥毫疾书成语的意思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挥笔疾书的意思是:快速地写字。挥笔疾书的近义词是奋笔疾书,这两个词语都指快速地挥笔书写。奋笔疾书出自《题方汝一班师赞后》,与挥笔疾书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笔走神龙、挥毫泼墨。

挥笔疾书的用例

一、他时而奋笔疾书,时而搁笔凝思。

二、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三、他奋笔疾书,飞文染翰,顷刻檄文已成。

四、不管白天还是夜晚,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小红总是在奋笔疾书!

五、去图书馆,因为我实在要奋笔疾书了。

六、坐回当年的位置,想想我当初如何奋笔疾书。

七、我最恨你们这些保送生了,我们还在那里奋笔疾书。

八、我现在就在奋笔疾书的狂抄作业中,手都抽了。

九、开始考试打响了,大家奋笔疾书,专心致志地答题。

十、奋笔疾书只为曾经的汗水;三年寒窗只为最后的冲刺!高考不是最后的战役,金榜题名时也不是最后的辉煌!记住,大学生活很美好,为了这美好生活好好答题吧!

十一、弹指间,时间匆匆而过;叶落间,你还在奋笔疾书。感叹世间无奈,其中身不由已;作为朋友,明白你,关心你,体贴你,保健日,放下工作吧,注意身体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哪里

全文共 655 字

+ 加入清单

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庄子·秋水》,据记载,河伯(黄河神)自以为大得了不得。后来到了海边,望见无边无际的海洋,才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仰望着海神,发出了叹息。后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能为力。望洋:仰望的样子。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最大的水神啊!”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汪洋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比的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主。”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必备成语俗语解释其

全文共 1121 字

+ 加入清单

2019中考语文必备成语俗语解释

1。安然无恙:恙:疾病,灾祸。很平安,没有灾祸、疾病之类忧愁事。形容平安无事,没有受到损害。

2。拔苗助长:把苗拔起,帮助它长高。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山:翻山越岭。涉水:徒步过水。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厌:厌倦。看很多遍也不会感到厌倦。形容诗文或物景非常好,不论看多少遍也不感到厌倦。

5。班门弄斧:班:鲁班,古代巧匠。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

7。变本加厉:本:原来。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多形容比原来的情况更严重。多含贬义。

8。变幻莫测:变化很多,令人无法捉摸。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0。不耻下问:不耻:不认为耻辱。不把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看成耻辱。

11。不可救药:药:用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12。不可思议: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13。不期而遇: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指在困难或恶势力前不屈服、不低头。

15。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而自来的客人。

16。不屑置辩:屑:认为值得;置辩:辩论,申辩。认为不值得辩论。

17。不言而喻:言:解释,说明。喻:明白,知道。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用说就能明白。

18。不约而同:约:相约。没有商量,彼此的看法或行动却一致。

19。不折不扣:一点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重叠的山峰。峦:连着的山。嶂:直立像屏障的山峰。

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络绎不绝,有如流水;马首尾相接,好像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23。称心如意:称:符合。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5。惩恶扬善:惩戒恶行,显扬善举。指惩罚有恶行的人,发扬善良的精神。

26。触景生情:触:看到。因看到眼前的景物而产生某种感情。

27。触类旁通: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28。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29。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多喻因学识渊博,而明于修身律己,品行高洁。

30。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东山再起的意思?东山再起是成语吗?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您能说说东山再起这个成语意思吗?

东山再起是一个汉语成语,它指的是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在古时候,多指出山为官,为褒义词。

那么东山再起这个成语出自哪里呢?

东山再起的出处是:《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说的是谢安年轻的时候,跟王羲之是好朋友,经常在会稽东山游览山水,吟诗谈文。他在当时的士大夫阶层中名望很大,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挺有才干的人。但是他宁愿隐居在东山,不愿做官。有人推举他做官,他上任一个多月,就不想干了。当时在士大夫中间流传着一句话:“谢安不出来做官,叫百姓怎么办?”

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才重新出来做官。之后前秦符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谢安摆出了“八卦阵”以少胜多大败秦军。淝水一仗,救了东晋,谢安被封为三公之上。因为他东山闲居以后,又出来做了一番大事业,后来人们都称谓他“东山再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打一成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读书破万卷,下笔有神”打一成语的谜底:开卷有益。解谜思路:根据句意可得,这句话描述的是读书的益处,可得出谜底为“开卷有益”。在这个谜语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开卷有益”是谜底。

读书破万卷的意思

读书破万卷形容博览群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读了很多书,把书读透了,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读书破万卷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原诗节选如下: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雷声刺耳是成语吗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雷声刺耳”不是成语,含“雷声”的成语只有一个——雷声大,雨点小。

雷声大,雨点小:léi shēng dà,yǔ diǎn xiǎo

【解释】比喻做起事来声势造得很大,实际行动却很少。

【出处】宋朝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雷声甚大,雨点全无。”

【近义词】雷大雨小

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天公打一成语 天公打一成语是什么成语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天公打一成语”的谜底是:天下为公。解谜思路:根据谜面,“天公”可以理解为“天下为公”,意思是天下都是公有的,因此“天公打一成语”的谜底就是天下为公。在这个谜语中,“天公”是谜面,“打一成语”是谜目,谜底是天下为公。

天下为公的释义

天下为公的释义是天下是公众的。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原文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

天下为公的用例

1.只有天下为公的时候,人们才能各得其所。

2.专门利人”,至少也要在各自的党纲上写入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天下为公”的宗旨。

3. 天下为公,是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最为响亮的口号之一。

4.以公平、公正、天下为公,为政治理念!

5.儒家所倡导的天下为公、见利思义、自强不息、革故鼎新、仁者爱人等精神值得大力发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