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护国寺遗址(汇总20篇)

浏览

2213

文章

1000

兰家坪马列学院遗址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兰家坪马列学院遗址位于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兰家坪村。

马列学院遗址西靠兰家坪山,东为卷烟厂,南为杨家岭大桥,北为伏龙山。现存土窑洞数十孔。

1938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纪念日,党中央在延安成立了马列学院。学员大部分招收经陕公、抗大学习过,需要进一步深造的青年知识分子。另外也招收一部分经过长期斗争锻炼的党的高级干部。院长张闻天,副院长王学文。主要任务是对马列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由于毛泽东的大力倡导,这一研究方向更加明确。除一部分专职教员外,许多中央领导还曾到学院给学员讲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就是最早在马列学院讲的,毛泽东也给学员们讲过《新民主主义论》等。

1941年5月,毛泽东给延安高级干部做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后,中共中央对马列学院进行了改组,成立中央研究院,院长仍由张闻天担任,副院长范文澜。1941年12月,中共中央在《关于延安干部学校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中央研究院为培养党的理论干部的高级研究机关。”中央研究院成了延安的最高学府,成为大批高级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在1942年全党开展的整风运动中,中央研究院是中直机关的一个典型和重点,为全党整风提供了宝贵的经验。1943年5月,中央研究院改为中央党校三部,归中央党校统一领导。

1991年10月,延安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此竖立了标志纪念碑。

河庄坪镇:延安市宝塔区辖乡。1972年设河庄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区北,距市区10公里。面积102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兰家坪、李家瓜、石圪塔、河庄坪、小沟、杜家沟、井家湾、新尧沟、陈团沟、崔家圪崂、芦草湾、解家沟、李家湾、康家沟、赵家崖、石尧、杨老庄、刘兴庄、贺团峪、红庄、枣圪塔、万庄、余家沟等28个村委会。矿藏有石油、石卷、天然沙石。农产有玉米、谷子、。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居廷遗址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居廷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居廷遗址主要包括金塔县的大湾城故址、地湾城故址、金关故址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遗址。大湾城位于金塔东北120公里处,居黑河东岸,遗址长350米,宽250米。城高8米左右、底宽6米,夯土板筑,经后代重修,保存完好。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此地就是汉代肩水都尉府所在地。地湾城位于大湾城北5公里处黑河东岸的戈壁滩上。总面积为22.15米见方。堡墙基部厚5米,高8.4米,系夯土板筑,方向正南北,门在西墙,堡外有房屋和两道围墙遗址。1930年西北科学考察团到此掘得汉简2000余枚及古铜、铁、陶器残片若干。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考证此地即肩水候官所在地。肩水金关位于地湾城约2公里处居黑河东岸,为汉代边塞关城,含有固若金汤之意,故名金关。关门为6.5米×5米的两座长方形楼橹残壁,最高1.12米,厚1.2米,楼橹中间门道宽5米。两侧壁脚各残存四根半嵌于墙内的排叉柱。楼橹外筑土坯关墙。坞在关门西南侧,坞墙系夯土筑成,厚70-80厘米,残存处最高为70厘米。坞西南角残存烽台和方堡,堡门内有迂回夹道,两侧有住室、灶房、仓库、中有院落。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北丈八寺遗址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北丈八寺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北丈八寺遗址位于户县天桥乡丈八寺村北堡一带,与丈南遗址一脉相连,东有涝河流过。上限为周代,下限在汉代,以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据1957年、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队调查,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80米,文化层厚2.1米。

从遗迹看,东为先民居住区,西为墓葬区。在南北3号路面靠村附近发现有大量的灰坑、墓穴。出土有兽骨、鹿角、铜钱及壶、罐,还有红、灰色夹砂陶片和云纹瓦当等。1981年在村南发现合葬20具人骨骼的殉人坑,坑北发现有汉代空心砖。

1957年由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玉门关长城烽燧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玉门关遗址座落于甘肃省敦煌县城西北80公里的戈壁滩上。

玉门关是中国古代十分著名的关塞。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曾广为传颂,真实地描写了古代苍凉、辽阔的边塞风光,给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相传西域的和田玉就是经过此关输入中原的,故而得名。文献记载汉武帝为了切断匈奴与羌人的联系,联络西域各国共同抗击匈奴,在河西地区建立了著名的“河西四郡”,据守两关,玉门关即所据两关之一,是汉“玉门都尉”的治所所在地。汉魏以来,玉门关一直都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陲的重要关隘,也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北路的必经之地。

玉门关一名“小方盘城”,现在关城周垣尚在,平面呈方形。关的西面有一座城门,而北垣的一门已经堵塞不通。城堡是用黄胶土板筑而成的,城墙高达9.7米,东西宽24米,南北宽26米多,面积达630多平方米。周围还有营垒、炮台、古塔之类的遗址和遗存。在城北的废墟中挖掘出的汉简上有“玉门都尉”的字样,从而更加确定了遗址的性质。

在小方盘城西北约20公里,还有大方盘城,是汉至魏晋时期中国西部防线上储备粮草的军需仓库。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夯土板筑,东西长132米,南北宽17米,残垣最高处达6.7米。城内有三间仓库,仓库的南墙上各开辟有一个门。城分内外两重,外城垣塌毁已尽,只有北垣还保存有一小部分。内城垣尚存断墙,四角有土墩建筑痕迹。

玉门关附近的长城由沙砾石夹芦苇间层叠压筑成,烽燧附近有保存完好的积薪,这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好的汉代长城。经过发掘的马圈湾烽燧遗址,城堡内房基排列整齐,出土了许多文物。在这些文物中比较重要的有西汉简牍等。(国家文物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花遍战役遗址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黄花战役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黄花遍战役遗址:在1933年2月到1934年9月红军先后进行了反“三路围剿”、反“六路围剿”的战役中,南江是西线的主战场,红军与国民党在南江境内的大小战役数千次。1933年2月18日,敌“三路围剿”开始,红军于1933年2月28日,放弃长赤,紧缩阵地,采取“紧缩阵地”、“隐蔽防御”、“伺机-歼敌”的战略方针,边打边撤诱敌深入,至八庙垭一线,经八庙垭的黄花碥一战,歼敌何子聪团官兵200余名(何也被击毙)。后红军又在甑子垭、红炮梁等地给沉重打击,现今黄花碥一带仍可见当年构筑的工事和战斗痕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南佐遗址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南佐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佐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甘肃省西峰市西南6公里的后官寨乡南佐村,是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的遗址。

南佐遗址现存9处大型夯土台基,北部1处大型建筑一号基址已发掘。一号基址为地面建筑基址,长方形,长33.5、宽18.8米。三面有夯筑木骨墙。房址中央有东西向隔墙,将房址分为两部分,墙体开三个宽1.6米的门道,通连前后,形成前堂后室结构。后室近隔墙有大灶,墙上抹草拌泥,并经烧烤。房址地面为白灰面。房外有散水台,台外还有排水沟,台、沟均经烧烤。在一号房基周围分布着若干小型房址。

南佐遗址发现的大型建筑基址,结构宏伟,与秦安大地湾大型建筑基址相近,表明它是泾、渭地区又一处高等级的中心遗址,对研究中国仰韶文化的社会形态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南佐行政村

门票:

5元

开放时间:

8:00---19: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朱家庄北遗址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朱家庄北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朱家庄北遗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三十里铺村朱家庄和周家庄之间,东望关川河,南临朱家庄,西临朱家山,北至周家庄,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00米,面积10.5万平方米,地埂、沟沿可看到清晰灰层遗迹,地表暴露有十分丰富的彩陶片及多种泥质,夹砂绳纹和蓝纹等红陶片,彩陶片主要是黑彩,纹饰以几何纹、圆点纹、波浪纹等为主,根据陶质、纹饰等彩陶特征分析,该遗址属一处较大型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遗存。

三十里铺村:三十里铺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邰国遗址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古邰国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新石器时代、商、周

古邰国遗址在杨凌示范区李台乡圪瘩庙村、柔谷乡法喜村(柔谷乡原隶属宝鸡市管辖,2008年下半年划归杨陵区)以南,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有一处内涵极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西周—战国—秦汉等不同文化时期的大型居住遗址。传说曾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教民稼穑”之地。

遗址内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制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鬲、陶纺轮、骨锄、薄片小纽铜镜及铜戈等器物。在战国至西汉的8件陶釜、陶瓮上,发现有“斄(邰)市”、“斄(邰)亭”二字印文。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

全文共 1015 字

+ 加入清单

远门城墙遗址公园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七星岗,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系2004年重庆市渝中区重点建设项目,由渝中区政府投资,于2004年4月1日开工,2005年2月建成开园。通远门城墙遗址公园由广场、城墙、雕塑组成。雕塑叙述了老城墙筑城、守城、攻城的历史故事,辅以《炒米糖开水》和《滑竿》两组民俗雕塑,市井味浓郁,是游人感受重庆历史文化的场所之一。

古重庆城有城门“九开八闭”共十七道,应“九宫八卦”之象而筑以示“金城汤池”之意。通远门位于正西面,是重庆城唯一的陆门,是通往外地的陆路起点,故称“通远”。

通远门的前身为镇西门,基址为三国建兴四年(公元226年)蜀都护李严修筑的江州城墙和南宋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彭大雅为抗击蒙古铁骑修筑的石基构造墙。现存的城墙及城门遗址为明洪武年初,戴鼎在原有城墙的基础上修筑的石砌城墙。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战乱动荡,通远门城墙在风雨中矗立了六百多年,默默的见证着重庆城历史发展的轨迹。

公园226年,三国时期蜀后主刘禅建兴4年,大都护李严移护江州(重庆),护筑新城,新城周围16里,范围到今通远门。重庆通远门自建成以来发生过两场惨烈的战事,在通远门的浮雕上有相关记载:张珏死守通远门。公元1259年,蒙古大汗蒙哥在钓鱼城战死后,蒙军退回草原,1271年,忽必烈建元,1276年攻入临安南宋灭亡。1278年强攻重庆,守将张珏抗击元军,血溅通远门。张献忠破通远门。公元1644年,明崇祯17年,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率60万军马,围攻重庆。经6天激战,终攻破通远门,占领川东要塞。特别是后一场战争,由于死伤过多,使通远门外七星岗一带由此成为“乱葬岗”,这就是后来《重庆歌》里“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述说的一段重庆掌故,到如今在重庆人划拳行酒令时还有“七星岗闹鬼”一说。

至今,通远门已是重庆仅存的两道城门之一,而通远门段城墙也是重庆唯一一段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遗址。重庆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历史文化名城”,抢救和保护历史古迹在新一轮的城市开发建设中显得尤其重要,重庆市渝中区政府于二零零三年七月十六日立项,正式确定修建通远门古城墙遗址公园……

通远门及古城墙遗址位于渝中区七星岗中山一路段。原来的重庆城区的边缘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城区的扩展,现已位于市区主干道上,四条公路在这里交汇,每天车水马龙,人流不断,不同历史时期的民居建筑附着在城墙上修建。城上城下市井生活悠然自得,原来守护城区的关隘如今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场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萧何曹参遗址公园

全文共 802 字

+ 加入清单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景点。

萧何曹参遗址公园在萧何与曹参两位汉丞相陵墓区的基础上于2014年7月建成,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北杜镇以东2公里的瓦刘村,是西咸新区空港新城第一个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第一个生态园林项目。

“萧何月下追韩信”、萧规曹随、“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中国众多历史人文典故中,萧何、曹参无疑是知名人士。但与他们的赫赫名声相比,他们的墓冢遗址却一直默默隐迹于田地间,经受着农耕及人类活动带来的种种破坏。随着西咸新区的建设,沉寂多年的萧何、曹参遗址被列为西咸新区遗址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在经过生态、文化、休闲等多方位设计、完善后,作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首个建成的历史文化项目,萧何曹参遗址生态园林将于2014年7月初正式开园,免费向广大市民开放。

萧何和曹参两位中国汉代开国名相,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气度创造了“萧规曹随”的历史佳话。秦末起义军四起,萧何曹参二人共推刘邦为沛公举起了起义大旗。大汉建立后,萧何在秦六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被誉为律令之宗的汉九章律,汉以后的历代法律大多都以《汉九章律》为蓝本。民谣称颂:“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

生前萧规曹随,死后墓冢相连。千百年来,萧何曹参墓一东一西默默隐藏在关中平原的田野里。到了清朝,陕西巡抚毕沅为这两位历史风云人物在墓冢前立碑,以示纪念。据老一辈的村民讲,很早以前这两个墓冢周边常有狼群出没,乡亲们都称其为“狼道”。后来狼群消失了,大家才偶尔到这两个墓附近转转,这里并没有进行像一般的名人墓冢应该有的一些保护措施。

作为西咸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空港新城从成立之初就把文物遗址的保护和新区开发紧密结合在一起。依托萧何与曹参墓冢遗址,在保护的基础上,围绕大汉建功开国历史文化展示,打造集汉墓遗址保护、汉文化展现、观光游览、满足市民文化旅游休闲需求于一体的遗址园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准噶尔古城遗址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准噶尔古城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准噶尔古城遗址

准噶尔古城遗址位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县城以东5km

处(距318省道1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古城为方形,规模为500

X

500平方米,古城城墙为土墙,高5.2米,底宽8米,顶宽5米。看可分为墙皮和墙芯两部分,墙皮用上坯砌成,土坯长0.4米,宽0.25米,厚0.11米墙芯为夯筑,夯层0.15米,跨度4米。城墙土坯为灰黑色,至今保存完好。城墙的四个角上各有一个圆形的岗楼,北、西、南三面各有一门。城中的遗迹大都分布在偏北部分,有房设残垣,有夯土台等,散落的青砖、简瓦、瓦当、瓦片上有兽头、花等图案。在城的西北角有一藏式佛塔遗迹,发现有-、泥制佛像和铜念珠,1972年尚存,后遭雷击而毁。道尔本厄鲁特古城遗址是为数不多的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城,未开发,四周环境优美,具有较高的考古旅游开发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莫格德哇古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

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位于玛多县花石峡境内,属于省级文物保护对象。长期以来,由于无专门管护人员,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受到盗墓者疯狂挖掘,古墓遭受到严重破坏,遍体鳞伤,千疮百孔。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就像一幅忧伤而风情万种的画卷镶嵌在水草丰美的草原上,默默地注视着草原的万千变化,倾诉着它对世人的寄托,显得是那么的沧桑和无奈。莫格德哇古墓群遗址是玛多县旅游业名胜景点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董滩遗址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古董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董滩遗址位于酒泉市玉门市柳湖乡小康村四组。古董滩遗址分布范围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84米,南北长约190米,面积约34960平方米。遗址中有一条东西走向长100米的城墙遗址,高约2.1米。墙体用沙土夹红柳夯筑,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在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三个文化层。遗址上堆积有大量的残陶片,根据地表遗存物初步分析为四坝文化的城址,城址内发现有许多炭渣和少量铜渣,表明该遗址可能有烧制铜器的冶炼作坊。该遗址的发现对于河西地区玉门青铜时代的文化研究增加了十分重要的新材料。同时,该遗址是目前河西地区已知最早的古城遗址,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坪山红军战场遗址及石刻标语群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长坪红军战场遗址石刻标语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长坪山红军战场遗址及石刻标语群位于长坪镇侯坪村长坪山寨,山寨整体呈南北走向,为一狭石山梁,长约800米,宽约150米,山寨地势险要,原有九道寨门,易守难攻。1933年8月,为解决川陕根据地食盐问题,红四方面军发动了仪(陇)南(部)战役,红军进入南部后首先一举攻下长坪山,随后挥师西进,迅速占领南部嘉陵江以东的大片地区。自此至1935年4月,因战略需要红军三进南部盐乡,先后在南(部)、阆(中)交界的水观场建立了阆南县苏维埃政权,在南部皂角乡锦竹湾建立了德丰县苏维埃政权。此间,红二十五师政治部、红七十四团、红八十一团、阆南军区指挥部、阆南游击军司令部、阆南独立团团部等机关均设于长坪山顶的长坪山寨。

保护范围:东至长坪山龙寨龙,西至林家垭寨门,南至漏米岩寨门,北至长坪山寨北沿山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上塔遗址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上塔遗址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上塔遗址

级别:省级

时代:新石器

地址:位于桂平市寻旺乡上塔村西南浔江南岸台地上

保护范围:东北自东塔起至西南的油榨村边止,西北自浔江南岸河边起至东南100米外止为保护范围。

建控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与保护范围相同。

公布文件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桂政发[1994]63号

寻旺乡:桂平市寻旺乡位于贵港市东北部,304省道横贯其中,黔江、郁江流经寻旺乡汇合后,流入浔江。全乡共辖13个行政村,行政区城面积108.5平方公里。2004年末人口5.5266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6‰,耕地面积0.2766万公顷,经济作物种植面积0.580万公顷。有农用机械动力2.706万千瓦,有林面积28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0%,二级公路里程15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五里镇遗址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五里镇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镇遗址:

位于宜君县五里镇河东,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时期。199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单位。

五里镇:五里镇地处宜君县东部,距县城26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山、川、塬并举的乡镇。东与西村、尧生乡相连,南与棋盘镇接壤,北与黄陵县侯庄乡隔河相望,西与城关镇、彭镇毗邻。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公里,镇区规划建设面积0.3平方公里,已建成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413亩,林地面积3320亩。平均海拨800-1000米,气侯属温带大陆季风气侯,年平均气温10℃左右,年平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唐长安天坛遗址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长安天坛遗址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唐天坛遗址位于唐长安外廓城明德门外东一公里处,今陕西师范大学南侧,长延堡村东,1957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坛,也叫“圜丘”、“圆丘”,是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因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天坛要建成圆形丘状。隋唐天坛,始建于隋开皇十二年(592),唐朝建立后,在隋天坛的基础上重建。比北京明天坛要早800多年,堪称“天下第一坛”。

隋唐天坛,底部直径54米,共4层,每层高1.5~2.3米不等,每层有台道十二阶。自上而下,顶层直径20米,设昊天上帝之神座;三层直径29米,设黄、青、赤、白、黑五方天帝与日、月7个神座;二层直径40米,设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官五十五星座;一层直径54米,设28宿及以下官135星座。外鑓(坛外低矮围墙)设众星360座。按唐制规定每年正月上辛、孟夏和冬至,皇帝都要率文武官员在此祭天。新皇帝登基也要来此祭祀。

唐以后,长安城失去国都地位,至北宋后天坛渐成废墟,仅留土丘。1990年雁塔区文物普查,测量遗址,残存土丘纵横各50米,高8米。保护范围以土丘为中心,周围半径100米。隋唐天坛遗址为研究封建礼制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地址:西安市南郊雁塔区长延堡之东,陕西师范大学南墙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庙嘴坪遗址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庙嘴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庙嘴坪遗址位于宁县新宁镇庙嘴村东北100米。面积约8万平方米,文化层厚0.5--3米,暴露有房址、灰坑等。采集有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纹饰以细绳纹为主,彩陶纹样多见鱼纹、带纹,器形有鱼纹盆、弦纹罐和杯口尖底瓶。采集的齐家文化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黄陶片饰篮纹、绳纹,器形有高领罐、侈口罐。采集的周代陶片多为夹砂灰褐陶,纹饰主要是绳纹器形有鬲、罐。采集汉代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器形有盆、罐等,并有“千秋万岁”瓦当残片。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这一区域的文化发展有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饶家坝遗址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饶家坝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饶家坝遗址

位于本县临江乡饶家坝村周围,1981年文物普查发现,北靠山坡,南临汉江,南北宽约半华里,东西长约二华里,临江一侧受洪水冲刷,露出瓦砾、陶片等遗物。

该遗址是火石岩水库淹没区,1985年初,库区考古队清理发掘,出土陶器有绳纹平裆鬲、鼎、罐、釜、盆、甑、灶模型等,还有少量打制石器。铜器有钫、釜、镞、剑、蒜头壶等。还发现用青石砌成的墙基一段,宽2米,断续长约50米。遗址是商周至秦汉时期的聚落遗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家门城遗址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家门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门城遗址位于定西市安定区鲁家沟镇太平村高家门社东200米的台地上,东接喜家岘后沟,南临喜家岘小学,西临关川河,北面是马沟山。城址呈长方形,长约210米,宽约70米,分布面积约1.47万平方米。城墙基宽8米,高8-10米,系黄土夯筑,夯土层厚16-18厘米。四角有角墩,城门朝西南开,外有瓮城,瓮城周长160米,城门宽12米。城内、城外地表暴露有瓷片、砖瓦等遗物,其中有宋代青瓷残片。根据城内采集的宋代青瓷片等遗物分析,可以确认该城为北宋时期所筑。有较高文物价值。198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太平村:太平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慢牛坡战斗遗址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慢牛坡战斗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慢牛坡战斗遗址

慢牛坡战斗遗址位于会宁县白草塬乡四百户村,距县城70公里。1936年10月下旬,红四方面军第31军91师、93师和红4军1个师在河畔镇慢牛坡设伏,阻击关麟征部,掩护红四方面军主力北渡黄河。28日,关部进至车家川一线,其部73旅145团进入慢牛坡红军伏击圈,双方展开激烈战斗。关部146团随后赶来增援,关麟征率师部亲自督战,激战至午夜,红军北撤,双方伤亡均重,红31军93师师长柴洪宇及100多名红军指战员牺牲。警卫员王树堂委托当地农民姜启容荣置棺埋葬柴洪宇。1958年柴洪宇亲属将其遗骨迁至河北省邯郸市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