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知否讲述的是哪个朝代【精彩20篇】

大家看古装剧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后宫之中的等级不清楚太杂乱了,今天就整理了各个朝代的后宫等级,帮助大家理解。

    浏览

    4221

    文章

    792

    篇1:北京的十三陵是哪个朝代的皇帝的陵墓?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

    北京十三陵是明朝皇帝陵墓。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北京的十三陵是明朝皇帝的陵墓。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截止2021年,已开放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帝陵分布: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名称由来: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于南京,死后葬于南京钟山之阳称“明孝陵”。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难”(为皇帝解除危难)为名发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踪。有人说出家当了和尚,总之是下落不明(这在明朝历史上是一个悬案),所以没有陵墓。第七帝朱祁钰,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镇被瓦剌所俘,宫中无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后英宗被放回,在心腹党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场“夺门之变”,英宗复辟,又做了皇帝。朱祁钰被害死,英宗不承认他是皇帝,将其在天寿山区域内修建的陵墓也给捣毁了。而以“王”的身份将他葬于北京西郊玉泉山。这样,明朝十六帝有两位葬在别处,一位下落不明,其余十三位都葬在天寿山,所以称“明十三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长安城哪个朝代的首都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长安城是西周、秦汉、西汉、新朝、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武周的首都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称为“京”都城,也是中国城市建置市与坊的典型,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位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隋唐时期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7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城垣雏形,有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国都史,作为中国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多年,有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是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城市。

    长安文化影响特别深远,因为建都长安的周、秦、汉、隋、唐是中国古代最为强盛和文明的黄金时代,因此在唐代以后,即使长安不再是国都,但“长安”一词却成为国都的别称。今天首都北京最重要,也会是最知名的神州第一街——长安街,就是以古长安命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国朝代顺序是什么

    全文共 14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如下:

    夏、商、西周、东周、秦、西汉、东汉、三国(曹魏、蜀汉、东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

    中国朝代简史: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隋,唐宋元明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狸猫换太子故事原型发生在哪个朝代?是宋朝还是明朝?

    全文共 2226 字

    + 加入清单

    狸猫太子的故事,是戏曲当中一个很精彩的故事,充满了戏剧性,看起来就像是假的一样,不过在历史上,却的确是有这段故事的故事原型的。不过,对于故事原型发生在哪个朝代却产生了争议,有人认为是宋朝时期,但是也有人认为应该是明朝时期。究竟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原型是哪个朝代发生的事情呢?故事原本又是怎样的?

    一般认为,“狸猫换太子”故事,最早源自元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也是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的一个章回,描述宋真宗赵恒时,刘妃与内监郭槐合谋,以剥皮狸猫掉换李宸妃所生婴儿,李宸妃随被打入冷宫。赵恒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煜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迎李妃还朝。事实真是如此吗?史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观点一,认为“仁宗认母”与包拯毫无关系。传说包公最辉煌的功绩,就是审理“狸猫换太子”案中,替宋仁宗皇帝找回了亲生母亲。按照故事描述,它是发生在仁宗亲政(公元1032年)之前。但史料认为,包拯当时还是一个布衣百姓。直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29岁的包拯才考中进士,本被派到建昌县(今江西永修)任职,后来由于包拯为孝敬年事已高的双亲,请求回到家乡附近任职,于是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做官。这样包拯还是不在父母身边,故辞职回家,孝养双亲多年。直到双亲去世,包拯守丧期满,才在亲友劝告下,离家去天长县(今属安徽)任职,而这时他已经40岁步入中年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没有去过京城,根本不存在帮助仁宗寻找生母的可能性。

    观点二以纪连海为代表,认为历史上并不存在这出剧情,而是发生在宋真宗的儿子宋仁宗身上的两个真实故事的拼凑。

    据历史记载,宋仁宗既非皇后所生,也非皇妃之子,而是侍奉真宗刘德妃的宫女李氏所生。仁宗生下后,刘德妃将其收为己子,亲自抚养,后来在年幼时继承了皇位。这样,刘德妃就成了皇太后。仁宗并不知道自己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但刘太后仁慈厚道,当仁宗生母李氏病重时,刘太后将其由宫女晋升为宸妃。后来李氏病故,刘太后还以皇后之礼给予厚葬。过了若干年,刘太后逝世后,仁宗左右有人奏明仁宗:“陛下乃李宸妃所生,宸妃死于非命。”仁宗大怒,要杀死刘家全部族人。好在宸妃灵柩尚在,于是仁宗开启宸妃之棺察视。发现其葬礼实超皇后标准,最后相信刘皇后并没有害死自己的母亲。

    据悉,宋朝皇帝临幸妃嫔,都会将一个抱枕送上。可仁宗一直无子,突然有一天民间有个青年自称是宋仁宗的亲骨肉,皇上一听非常重视,命令官员一定要查清。当时的一位官员将该青年带至面前问话,发现青年精神有些失常,遂将青年发配汝州。汝州距离包拯执政的开封很近,获悉此事后,包拯亲自查办,发现该青年的母亲当年确实是仁宗宫里的宫女,而且还有一个皇帝御赐的抱枕!再查下去,发现该宫女当年被临幸后并未怀孕,被逐出宫后就和乡间一男子结了婚,随后生下了一女一儿。此儿就是这个自称皇帝亲骨肉的青年。查实清楚该青年不是仁宗的亲骨肉后,包拯奏明仁宗,将“谣言惑众”的青年斩首。这就是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假皇子”事件。

    观点三,认为故事背景发生在宋朝是原作者虚构的,其实是取材于明朝成化年间的事情。

    万贵妃虽比明宪宗大17岁,却深受明宪宗宠爱,成化二年(1466年),万贵妃生下一个儿子。母由子贵,可第二年该儿子就夭折了,万贵妃此时已38岁,在古代已是不能再生孩子的年纪。明宪宗虽对万贵妃情有独钟,但他必竟需要子嗣,所以也常宠幸其他妃子和宫女,期望可以子孙满堂。无奈的是,不管哪个妃子或宫女,只要是怀上龙种,都会被万贵妃暗下毒手,或是强迫她们堕胎,或干脆害死母子。所以明宪宗一直都没有儿子。

    偶然机会,宪宗到内库,见到一个纪姓女史,见她谈吐不俗,十分喜欢,当晚就临幸了她。有道是,皇帝身边女子多,临幸没几天,明宪宗就忘了这个女人,可纪女史却怀上了身孕。当纪女史肚子渐大,终被万贵妃知晓,她立马命宫婢拿烈性堕胎药给纪氏吃。好在那宫婢心善不忍下手,冒着杀头危险,为保住纪氏腹中孩子,向万贵妃谎报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肚子有“病痞”,故肚子肿胀。万贵妃听闻此说,再也没追究,只把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居住。因安乐堂是收容老病宫女之处,纪氏要想再见宪宗就万般难了。

    于是在安乐堂中,纪氏生下了一个瘦弱男婴,他也就是后来的明孝宗朱佑樘。太监张敏对明宪宗皇帝是忠心耿耿,有心要保住皇帝唯一的儿子,又惧怕万贵妃势力太大,弄不好自己和皇子性命全难保,所以他和纪氏商议后,把皇子交给了废后吴氏秘密抚养。

    转眼六年过去,皇子艰难地长大。有一天,宪宗让太监张敏为自己梳理头发。他一边打量镜中的自己,一边叹息道:“我已年满三十,老之将至,却至今也没有一个儿子。”张敏见皇帝如此忧伤,终于按捺不住,立即伏地叩头,说:“老奴死罪,万岁您已经有儿子了。”张敏将来龙去脉一一告诉了宪宗,宪宗一听,大喜过望,马上亲自前去,召见皇子。然后父子相认,皆大欢喜,宪宗给自己的孩子取名为“佑樘”。可不久纪氏便突然去世了,很可能是万贵妃下的毒手。其后万贵妃几次谋害朱佑樘不成,被活活气死。再不久,明宪宗也追随他的爱妃而去,朱佑樘得以登基称帝。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中,有许多人物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型,万贵妃和刘妃一样嫉妒心太重,阴险毒辣,而保全了朱佑樘的也都是一个不知名的宫婢和一个太监张敏,与狸猫换太子中的宫女寇珠和太监陈琳只是大同小异罢了。当然,现实生活没故事编写得那么美好,既没有包拯那样的清官,也没有“迎接生母”的荣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年画起源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一,亦是常见的民间工艺品之一。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题材,一般在过年的时候贴在家中的墙壁等地上,含有祝福新年吉祥的喜庆之意。

    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们的风俗习惯,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之后,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逐渐衍生成一种中国民间特殊的装饰品。最后由于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仅局限在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逐渐变得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历史朝代顺序 历史朝代有哪些顺序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办的事就是确立国号,即朝代名称。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顺口溜为: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其中还有“五胡十六国”与“五代十国”,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所建立的。五胡十六国分别是:匈奴、鲜卑、羯、羌、氐、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五代十国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

    经历了历史的分分合合,让统一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使得中华民族更能够以一个整体的形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博士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博士作为官名最早出现在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出现于秦朝。博士最早是一种官名,始见于二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负责保管文献档案,编撰著述,掌通古今,传授学问,培养人才。秦有七十人。汉初沿置。秩为比六百石,属奉常。汉武帝时,还设立了五经博士,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

    扩展资料

    拥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同等学力,意味着一个人有能力由学习阶段进入学术阶段。具备出原创理论成果的能力或学力是博士学位的核心内涵,也是拥有博士学位的人的最本质特征。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同样也可用来称呼已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主要通过拥有博士点的普通高等学校和拥有博士研究生培养资格的相关科研机构举办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进行招生。

    在国外特指获得过博士学位的人,把博士生也称为某某博士。学士学位、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三级学位中,博士学位是最高的一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北京是几朝古都,分别是哪几个朝代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人的人生不去北京走一回吧,这一生都过得没什么意义。因为我们的首都北京文化实在是历史悠远。吸引着许多人对它的向往,那么,很多人愿意放弃家乡的美去选择北漂的北京是几朝古都,分别是哪几个朝代呢?

    北京为五朝帝都(辽、金、元、明、清)

    以北京为首都:燕、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春秋:战国时期为燕国国都,当时称为蓟。

    辽代:为陪都,称燕京。

    金朝:自1153年完颜亮迁都燕京(今北京)起至1217年为中都。

    元朝:为大都。

    明朝:自永乐帝起为首都,称为京师。

    清朝:入主中原后亦把北京作国都。

    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先秦至秦汉

    在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蓟国就在北京地区建立城市,后燕国打败蓟国,后迁都蓟,称为燕都或燕京。

    秦代为蓟县,为广阳郡守驻地。

    汉高帝五年,被划为燕国辖地。元凤元年复为广阳郡蓟县,属幽州。本始元年更为广阳国首府。

    东汉光武改制时,置幽州刺史部于蓟县。永元八年复为广阳郡驻所。

    两晋至隋唐五代

    直至西晋时,朝廷改广阳郡为燕国,而幽州迁治范阳。十六国后赵时,幽州驻所迁回蓟县,燕国改设为燕郡,历经前燕、前秦、前燕、后燕和北魏的统治而不变。

    直至隋开皇三年废除燕郡。但很快在大业三年,隋朝改幽州为涿郡。

    唐初武德年间,涿郡复称为幽州。贞观元年,幽州划归河北道管辖。后北京成为范阳节度史的驻地。安史之乱期间,安禄山曾经在这里称帝,建国号为“大燕”。唐朝平乱后,复置幽州,属卢龙节度史节制。

    五代初期,军阀刘仁恭在这里建立割据政权,自称燕王,后被后唐消灭。

    辽朝

    辽朝于会同元年起在北京地区建立了南京,改幽州为南京析津府,开泰元年改号燕京。

    金朝

    贞元元年,金朝皇帝海陵王完颜亮正式建都于北京,称为中都。此后元朝、明朝和清朝的都城均建立在北京。

    你可能也喜欢:

    岭南四大名山之首——北回归线上唯一的绿洲

    “不辞长作岭南人”关于岭南的诗句赏析

    文化包罗万象解说:岭南人指的是哪里

    四大岭南画派的特点,独步中国画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三国之前是什么朝代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之前是汉朝。三国(220年-280年)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三国

    是上承东汉下启西晋的一段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东汉

    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东汉中后期太后称制、外戚干政,幼年继位的幼君多借助宦官才能亲政,史称戚宦之争,朝政日益腐败,而豪强势力大肆兼并土地。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初平元年,董卓之乱又起,自此汉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东汉灭亡,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公元195年,李傕、郭汜发生内斗,汉献帝刘协和群臣逃到洛阳。但洛阳已是一片废墟,汉献帝陷入窘迫的处境。建安元年,曹操则挟持汉献帝迁都许昌,之后曹操逐渐掌握朝廷权力。220年,曹改国号为“魏”,东汉灭亡,从此进入三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清明上河图是哪个朝代的作品?

    全文共 1367 字

    + 加入清单

    北宋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从《清明上河图》中可以看到几个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此画用笔兼工带写,设色淡雅,不同一般的界画,即所谓“别成家数”。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错落有致,同时又具有情趣。

    内容丰富,描绘东西繁多。《清明上河图》在表现手法上,以不断移动视点的办法,即“散点透视法”来摄取所需的景象。大到广阔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细到舟车上的钉铆、摊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谐的组织成统一整体,在画中有仕、农、商、医、卜、僧、道、胥吏、妇女、儿童、篙师、缆夫等人物及驴、牛、骆驼等牲畜。有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推舟、拉车、乘轿、骑马等情节。画中大街小巷,店铺林立,酒店、茶馆、点心铺等百肆杂陈,还有城楼、河港、桥梁、货船,官府宅第和茅棚村舍密集。

    关于《清明上河图》中画有的人数,说法不一,常见的有500余人说(白寿彝《中国通史》)、815人说(汤友常数米法)、1695人说(齐藤谦《拙堂文话·卷八》),此外各种牲畜六十多匹,木船二十多只,房屋楼阁三十多栋,推车乘轿也有二十多件,各种说法较为一致。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历代古画中所罕见。各色人物从事的各种活动,不仅衣着不同,神情气质也各异而且穿插安排着各种活动,其间充满着戏剧性的情节冲突,令观者看罢,饶有无穷回味。

    结构严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可贵的是,如此丰富多彩的内容,主体突出,首尾呼应,全卷浑然一体。画中每个人物、景象、细节,都安排得合情合理,疏密、繁简、动静、聚散等画面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达到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度的画面组织和控制能力。从内容看,此画属于风俗画,也具有风俗画的特点。

    在技法上,大手笔与精细的手笔相结合。善于选择那些既具有形象性和富于诗情画意,又具本质特征的事物、场面及情节加以表现。十分细致入微的生活观察,刻划每一位人物、道具。每个人各有身份,各有神态,各有情节。房屋、桥梁等建筑结构严谨,描绘一笔不苟。车马船只面面俱到,谨小而不失全貌,不失其势。比如船只上的物件、钉铆方式,甚至结绳系扣都交待得一清二楚,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曹操是哪个朝代的人 曹操属于哪个朝代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是魏晋时期的人,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对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曾做出了特别的贡献。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这个家庭的特殊背景对曹操的仕途和思想影响很大。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

    曹操的故事

    1、望梅止渴

    有次曹操带兵出征,途中找不到有水的地方,士兵们都很口渴。于是曹操叫手下传话给士兵们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他们凭借着这个,得以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2、智激袁绍

    曹操年轻时,和袁绍两人常常喜欢做游侠。他们两人曾经去看别人结婚,乘机偷偷进入主人的园子里,到半夜大喊大叫:“有小偷!”。青庐里面的人都跑出来察看,袁、曹两人便拔刀抢劫新娘。在他俩跑出来后,中途迷了路,陷入了荆棘丛中,袁绍动不了。曹操又大喊:“小偷在这里!”,袁绍惊恐着急,赶快自己跳了出来,两人终于得以逃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南柯一梦的故事 南柯一梦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南柯一梦》讲的是有个叫淳于棼的人梦到自己到大槐安国做了南柯郡太守,享尽荣华富贵,醒来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场大梦,梦中的大槐安国就是住宅南边大槐树下的蚁穴,南柯郡就是大槐树南边的树枝。

    《南柯一梦》的故事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人名叫淳于棼,家住广陵。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晚风习习,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夜晚,当亲友都走完之后,他一个人带着几分酒意坐在槐树下歇凉,不觉沉沉睡去。

    梦中,他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结束,诗文写得十分顺手。发榜时,他高中了第一名。紧接着殿试,皇帝看淳于棼生得一表人才,举止大方,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公成了驸马郎,一时成了京城的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于棼在太守任内经常巡行各县,使属下各县的县令不敢胡作非为,很受当地百姓的称赞。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淳于太守离任,纷纷拦住马头,进行挽留。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向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淳于棼的政绩,赏给他不少金银珠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敌兵入侵,大槐安国的将军率军迎敌,几次都被敌兵打得溃不成军。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惊,急忙召集文武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兵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日养尊处优,享尽荣华,朝中一旦有事,你们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一句话都不说,要你们何用?

    宰相立刻向皇帝推荐淳于棼。皇帝立即下令,让淳于棼统率全国精锐与敌军决战。

    淳于尊接到圣旨,不敢耽搁,立即统兵出征。可怜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兵刚一接触,立刻一败涂地,手下兵马被杀得丢盔解甲,东逃西散,淳于尊差点被俘。皇帝震怒,把淳于棼撤掉职务,遣送回家。淳于棼气得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但见月上枝头,繁星闪烁。此时他才知道,所谓南柯郡,不过是槐树最南边的一枝树干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讲述所有女人梦中情人的样子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有的人身边总围绕着各种异性,从来不缺少别人追求,有的人眼巴巴等待良缘,可是就是没有合适的那一个,女人都梦想着可以遇见自己梦想中的男人。

    一、有着男明星般俊朗的脸蛋。

    都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其实人类一直都是视觉动物,尤其在优选结婚对象时,大家提及最多的词叫"眼缘"。在婚恋市场,俊朗男子总归会有更多异性缘。只能说美男子在交友层面会赢在起跑线上,至于爱情最终走向,仅仅凭借俊朗脸蛋是不够的,要知道,在当下美男子被单身的情况也多了去了,这些被单身美男子需反思自己做人的短板。

    二、同时具备存取款机的功效。

    好男人要同时具备存取款机的功效,若一个男人赚钱能力差,花钱能力强,一定会遭女人嫌弃;若一个男人赚钱能力强,却舍不得花钱,会被女人称之为抠门。钱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会赚钱,舍得花,但又不挥霍无度的男人,才能征服女人心。

    三、博学多才让女人自叹不如。

    时代不同了,书生也随之卸下了穷酸的帽子。在当代,博学多才的男人有着太多赚钱机会。除此,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渊博,也会让女人自叹不如。无形之中,会让女人对该类男人产生敬畏。敬畏本身就是一种磁场,会让无数女人为之倾倒。

    四、处事圆滑但能守得住原则。

    女人不喜欢木讷的男人,欣赏做事圆滑的男人。圆滑又分两种:无底线式圆滑;守原则式圆滑。前者属小人范畴,后者属大丈夫范畴。女人虽不愿意与木讷男谈情说爱,可是肯定不愿与小人为伍。那些做事圆滑且能守得住原则的男人在女人眼里是成熟男人的典范。

    五、善良包容有孝心但不花心。

    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喜欢和善良的人做朋友,由此可见,善良是人类都极其渴望的美德,与此同时,情人或夫妻在一起相处,难免会为生活琐事磕磕碰碰,这时,无需争锋相对,而是持有包容心。介于爱情的自私性和唯一性,在善良和包容的基础上能不花心,那将是极好的。

    六、幽默玩浪漫能哄女人开心。

    生活不应该长期处于"纠错""批判""唠叨"的状态,为此,男女相处需懂得"分享""快乐""轻松"的重要性。较男人相比,女人或多了一份矜持、傲娇和敏感,所以,男人一定要有幽默细胞,不定时的给予女人些许感动的浪漫,在争吵时能够放下姿态去哄哄她。这样的男人会让女人舒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三国之后是什么朝代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后面是晋朝。晋朝的开国皇帝是司马炎,历史上被称为晋武帝。司马炎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军事家司马懿的孙子。继承父亲司马昭的爵位后,他强迫魏国皇帝,曹操的孙子曹欢把皇位禅交给自己。

    司马炎称帝后,改名为魏为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历史上,这一时期是太康之治。吴国被摧毁统治后,司马炎逐渐懒惰于政治事务。司马炎去世后,中国再次动荡,内战不断。

    晋朝继承了三个国家,开启了南北朝。晋朝也分为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西晋属于全国统一时期,东晋属于六个朝代之一。两晋是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趋于多元化,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创造和融合。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后的大一统王朝之一。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西晋继承了中原曹魏的领土,统一后占据了孙吴的领土。东晋随着领土的变化而增减,北界主要在秦岭淮河一线。两晋的政治制度是世界政治,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基础。与三国相比,晋代的农业、商业和手工业也进一步发展。

    虽然晋朝是汉末以来中国文化的中衰期,但在哲学、文学、艺术、史学、科技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两晋文化多元化发展是文化创造、冲突与融合的时代。由于儒家独尊的地位被打破,哲学、文学、艺术、史学和科技相继创新,其中一些已成为独立的知识。思想包括当地玄学、道教和印度东传佛教。边疆民族草原文化与晋代中华文化逐步展开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金缕衣是哪个朝代的诗 金缕衣是哪个朝代的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金缕衣》是唐朝中期的诗歌,是当时的流行歌词,但是作者已经不可考了,具体的创作时间也不可考了。《金缕衣》是一首劝告少年人珍惜时光的唐诗。

    《金缕衣》的赏析

    《金缕衣》的前两句“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直抒胸臆,句型反复,以物起情,让诗意生发。而后两句“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相较前两句,再次使用了反复和咏叹,句意和前两句相同,但是使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前两句是直抒胸臆,后两句却用了譬喻方式,在语义上却是紧密相连的。“有花堪折直须折”是劝告少年人应该在珍贵的少年时光里好好利用好这段时间,行乐须及春。

    《金缕衣》的原文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惜取 一作:须取)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荆轲是哪个朝代的 荆轲历史人物简介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荆轲,战国末期卫国朝(zhāo)歌人,著名刺客。荆轲喜好读书击剑,为人慷慨侠义。后游历到燕国,随之由田光推荐给太子丹。荆轲得知太子丹想要刺杀秦王,便献计太子丹,伺机行刺。

    公元前227年,荆轲带着燕国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临行前,燕太子丹、高渐离等许多人在易水边为荆轲送行,场面十分悲壮。大殿上,荆轲将督亢地图展开,图卷展到尽头,匕首露出来。荆轲拿起匕首向秦王刺去,被秦王躲开。在追赶过程中,荆轲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这时侍卫们冲上来将荆轲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白菜哪个朝代传入中国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白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原产于中国

    白菜的栽培历史悠久,根据史料记载,最早可追溯于新石器时代,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白菜籽,原产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后来引种到南方。白菜因为产量相对较大,特性耐寒,并且耐于储藏,所以成为了当时消费最多的菜。白菜在十九世纪以后就传入到了日本以及欧美等国,并且深受欢迎。

    白菜又叫黄芽菜,主要生产在华北地区。在我国,白菜的种类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山东胶州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等。白菜甘脆细嫩、汁白如乳,是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种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国最长朝代排名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共历29朝(必须入主中原,为历史学家公认),各朝存续时间也大不一样,最长的长达800多年,短的仅有二三年,具体排行如下:1.周朝(公元前1046--前256年) 810年(分西周、东周)2.商朝(公元前1600--前1046年)554年3.夏朝(公元前2070--前1600年)470年4.宋朝(960--1279年)319年(分北宋、南宋)5.清朝(1616--1912年)296年(含后金)6.明朝(1368--1662年)294年(含南明)7.唐朝(618--907年)290年(含武周)8.西汉(公元前206--公元9年)214年(含汉国)9.辽朝(916--1125年)210年10.元朝(1206--1402年)196年(含蒙古汗国、北元)11.东汉(25--220年)195年12.西夏(1038--1227年)190年13.北魏(386--557年)172年(含东魏、西魏)14.晋朝(265--420年)155年(含西晋、东晋)15.金朝(1115--1234年)120年16.刘宋(420--479年)59年17.东吴(222--280年)58年18.南梁(502--557年)55年19.曹魏(220--265年)45年20.蜀汉(221--263年)42年21.隋朝(581--619年)38年22.南陈(557--589年)32年23.北齐(550--577年)27年24.北周(557--581年)24年25 .南齐(479--502年)23年26.后梁(907--923年)16年27.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15年28.新朝(9--23年)14年29.后唐(923--936年)13年30.后周(950--960年)11年31.后晋(936--946年)10年32.西楚(公元前206--前202年)4年33.后汉(947--950年)3年34.更始汉(23--25年)2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 扁鹊是哪个历史时期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扁鹊是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渤海郡鄚(mào)人。曾居住在中丘蓬莱鹊山九仙洞,师从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修得高超医术。

    公元前361年之后,扁鹊行走在诸侯各国,为百姓治病,深得人们敬重。扁鹊在秦国为秦武王治病时,惹来太医李醯(xī)的嫉妒。在他离开秦国时,被李醯派杀手在半路上劫杀身亡。扁鹊善于运用四诊——问闻望切,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一生著有《扁鹊内经》《扁鹊外经》《难(nàn)经》等著作。他为中国医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奠定了中国传统医学诊断法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李鸿章是哪个朝代的?李鸿章是谁?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您可以介绍一下李鸿章的身份吗?

    李鸿章,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fú],晚清名臣。他是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西式海军北洋水师。官至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世人多称其为“李中堂”,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李鸿章一生中参与过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李鸿章参与过镇压太平天国运动、镇压捻军起义,领导洋务运动,参与甲午战争等,后来他更是一名外交官和谈判官,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李鸿章在历史上的评价如何?

    李鸿章尽力维护中国的利益,洋务图强,然而无法改变中国落后的现实。对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他曾据理力争,然而无奈国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德国海军大臣 柯纳德 称其为“东方俾斯麦”,慈禧太后则称其为“再造玄黄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