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卵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汇总20篇】

六一节到了,在现代的家庭里,小孩挑食、厌食的现象很普遍,家长们看到孩子不爱吃饭往往担心孩子是不是生病了。下面,问学吧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卵石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用途,欢迎阅读。

浏览

6574

文章

1000

篇1:台风眼的形成原因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眼,(eye of storm)即台风中心,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从外围内中心最初逐步增加,然后迅速增加,但到了直径数十公里的中心区域内,风力迅速减小,降雨停止,出现了白天可看到阳光夜晚可见到星星的少云天空。这就是台风等热带气旋中特有的“眼”,气象学中称之为台风眼。

台风眼之发生,系由于台风内之风是反时针方向吹动,使中心空气发生旋转,而旋转时所发生之离心力,与向中心旋转吹入之风力互相平衡抵消而成,因此形成台风中心数十公里范围内的无风现象,而且因为有空气下沉增温现象,导致云消雨散而成为台风眼。

台风眼从气象卫星所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台风中上层大致呈圆形并含螺旋状旋转着的云,在北半球是以反时钟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是顺时钟方向旋转,而在中央部位有时可以明显的看出无云的台风眼,云的旋转情形可以代表风的吹向。在台风内部,由气象侦察飞机从各种不同的高度,不同之方向,实际飞进台风内部观测的结果,可知台风大致为一半径甚大的云柱,其高度曾观测到有一万八千余公尺之高。在这围绕庞大的云柱中心部分是无云或云层很薄,而且没有风雨现象,这就是台风眼。从台风眼向外,刚离开台风眼处,即是云层最浓厚而风雨亦最大之处,渐向外则云层渐高也渐薄,风雨也渐弱。在地面上,当有一台风逐渐接近,并且台风眼恰巧经过,然后台风渐渐离去时。

(一)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眼生成的_特征利用UW/CIMSS 的AODT 资料和TRMM 等卫星反演的每日海温资料,对西北太平洋2003-2005年热带气旋出眼规律及出眼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2003-2005年西北太平洋这40个TC绝大多数(90%)是在它们的加强阶段开始出眼,只有4个TC是在成熟期才开始成眼;近92.5%的TC发展到台风以上级别才开始出眼,也有一小部分的TC在它们的强热带风暴阶段出眼;TC出眼的时间存在日变化,晚上出眼的TC远少于白天出眼的TC。有80%的TC出眼时海温在28度以上,62.5%的TC出眼时海温高于28.5度。用NCEP/FNL资料算垂直风切变,发现65%的TC出眼时的垂直风切变是在6m/s以下,只有4个TC出眼时垂直风切变超过了10m/s,05年的TC出眼时垂直风切变比03年和04年的都偏小。

(二)_环境场对Leo(1999)台风眼形成的影响用卫星反演的每日海温资料及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Leo(1999)台风在成眼过程中的天气特征,发现Leo在成眼期间海温不低于29摄氏度,成眼前垂直风切变较低,不超过5米/秒,成眼时垂直风切变为7.45米/秒,也就是说较高海温和较弱垂直风切变是非常有利于台风眼的形成;同时本文还用卫星反演的降水率资料、地球同步卫星GMS5红外1通道观测的云顶亮温数据算得的最大亮温距平绝对值,通过分析降水率、最大亮温距平绝对值随时间的变化来看Leo成眼期间对流发展状况,发现在Leo台风成眼期间存在对流的爆发。

(三)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用MM5模式针对LEO(1999)台风眼的生成过程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分析,成功模拟出了LEO 眼形成过程,发现眼区内的低层有明显的逆温层。LEO眼区内逆温层上的空气在眼墙闭合前就被包裹入环流中心,并且暖心和涡旋中心不重合,此时LEO暖心主要是由于潜热释放引起的,随着暖心和涡旋中心的重合过程,暖心开始位于涡旋中心,这时暖心主要是由于空气下沉干绝热过程造成的,TC眼内下沉空气与眼周围附近的对流云的对流爆发关系密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海底的”冒烟口”形成原因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指海洋的深水下面,海水和陆地的接触面。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

海洋面积约362,000,000平方公里(140,000,000平方里),近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十三亿五千多万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全球海洋一般被分为数个大洋和面积较小的海。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北冰洋(有科学家又加上第五大洋,即南极洲附近的海域),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

海底的”冒烟口”形成原因

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科学家们仍确信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必须依靠太阳才能存活。一支考察队在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附近的海域考察时,发现了一片奇境,生物居然生活在海面下2600米完全黑暗处,这令人惊愕不己。

这些生物生活在被称为”冒烟口”的热水喷射流周围,热水从海底的裂口喷出。裂口出现在海水通过海底裂隙渗入岩石的地方。受地壳下岩浆(熔岩)的热烤,温度达350摄氏度。加热了的水被迫向上升到海底,通过裂口喷出。在这个极深处水压量很大,比汽车轮胎的压力大100倍。

从裂口喷出的沸水富含物质,如铁、锰、钙、铜、锌和硫化物等。不同的矿物质含量使某些”冒烟口”呈黑色,另一些则呈白色。有时矿物质在裂口周围沉淀下来后,形成了高达55米的烟道。

巨大的呈鲜红色的管状蠕虫群集在裂口周围,可长到3米长,它们没有口腔、消化道和肛门,因此不能按通常的方式进食。作为替代,它们体内的细菌可以将通过触须吮吸的水中硫化物转化为食物。”冒烟口”的其他生物有巨蛤、贻贝和无色的盲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云海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条件

全文共 2059 字

+ 加入清单

云海是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这种情景简直像是在天上飞一样,很有意思。下面就让小编来给你科普一下云海形成原因,一起来看看。

云海的名称由来

云海是自然景观,是一种人生境界。云海一样的景色,云海一样的境界。

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所谓云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颠俯视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日出和日落时形成的云海,五彩斑斓,也称为“彩色云海”,极为壮观。

云海形成的原因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的云层。云海的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因此,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会看到如大海般波起峰涌、浪花飞溅、惊涛拍岸的漫无边际的云层,故称这一现象为“云海”。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日出和日落时所形成的“彩色云海”五彩斑斓,最为壮观。云海虽为一种自然现象,却蕴含着自由自在、博大精深的精神境界。

云海一般多发生于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4月左右,即冬、春季节。这段时间,大气中低层的气温低,层积云的凝结高度也比较低,通常会下降约至800~1200米之间。冬春时,冷空气活动频繁,雨雪天气之后,就会常出现大面积的好云海,尤其是壮观的云海日出。而入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云的凝结高度升到1500米左右,基本超过或接近大部分峰顶,这时候云雾笼罩,就不易看到云海。

想要看到壮观的云海,最好选择高度较高的山峰,在冬、春季节去观赏。在我国,比较著名的云海有峨眉山云海、庐山云海、泰山云海以及黄山云海等。黄山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似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令人称奇。

中国最美的七大云海

位于四川泸定县与荥经县交界处,因山顶一面悬崖巨石突出酷似牛头,山脊细长貌似牛背而得名,被誉为360度全方位“中国最大的观景平台”和绝佳摄影圣地。在翻滚奔腾如海浪般的云雾掩映之下,环顾牛背山四周错落有致连绵不断的群山都仿佛成为玲珑点缀,而远处矗立于最高点的贡嘎雪山,扯起一片雪白幕布,与这瀑布云前呼后应,相得益彰。秋冬季是观赏云海的最佳时间。

位于四川乐山市峨眉山市境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5米。地势陡峭,风景秀丽,有“秀甲天下”之美誉。峨眉山的云海,是由低云组成的,上半年层积云为主,下半年以积状云和层积去相媾而成;峨眉山的雾日年平均为322天,甚至多达338天;这低云多雾汇成的云海,峰高云低,云海中浮露出许多岛屿,云腾雾绕,宛若佛国仙乡;所以和其他地方的云海就大不相同了。

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一年之中有云雾的天气达200多天,水汽升腾或雨后雾气未消,就会形成云海,波澜壮阔,一望无边。而黄山的大小山峰、千沟万壑都淹没在这云涛雪浪里,形成一座座孤岛。云海为其“四绝”之一,看云海最佳地点:玉屏楼观前海、清凉台观后海、白鹅岭观东海、排云亭看西海、光明顶看天海。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有着“五岳独尊”之称。泰山的美,不只在其气势,更美在那汹涌翻滚的云海。泰山云海与旭日东升、晚霞夕照、泰山佛光,是泰山特有奇观之一。泰山云海,多在夏秋两季出现。

位于江西上饶市玉山县与德兴市交界处,三清山的名气也许不如黄山泰山那么大,但是她兼具“泰山之雄伟、黄山之奇秀、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青城之清幽”。“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并称自然四绝。5月底-6月初是最佳的观赏时期。

位于台湾省嘉义县东北,海拔2216米。山区气候温和,林木葱翠,阿里山云海名列台湾八景之一,通常出现于天气晴朗、浮云遍布的日出或薄暮。秋天是观赏云海的最佳季节。往往雨后天晴时分,便可见那翻腾起伏,波涛汹涌的云雾飘散在阿里山山峦之间,壮观的场面甚是吸引人们的眼光。

位于北京延庆县张山营镇北,它曾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的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海坨山共有三个高峰,即大海坨,小海坨,三海坨。在大海坨,能观赏到海坨飞雨、海坨戴雪,晴日可看到海地层曦的景色。徒步露营,清晨时分,观赏海坨云海日出的美景,大海坨早已成为众多驴友心中的绝佳之地。

云海的典型代表

云海是黄山第一奇观,黄山自古就有云海之都之称。黄山的四绝中,首推的就是云海了,由此可见,云海是装扮这个“人间仙境”的神奇美容师。山以海名,谁曰不奇?奇妙之处,就在似海非海,山峰云雾相幻化,意象万千,想象更是万万千千!!按地理分布,黄山可分为五个海域:莲花峰、天都峰以南为南海,也称前海;玉屏峰的文殊台就是观前海的最佳处,云围雾绕,高低沉浮,“自然彩笔来天地,画出东南四五峰”。

狮子峰、始信峰以北为北海,又称后海。狮子峰顶与清凉台,既是观云海的佳处,也是观日出的极好所在。空气环流,瞬息万变,曙日初照,浮光跃金,更是艳丽不可方物。白鹅岭东为东海,于东海门迎风伫立,可一览云海缥缈。丹霞峰、飞来峰西边为西海,理想观赏点乃排云亭,烟霞夕照,神为之移。光明顶前为天海,位于前、后、东、西四海中间,海拔1800米,地势平坦,云雾从足底升起,云天一色,故以“天海”名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风是怎么来的形成的原因介绍

全文共 1937 字

+ 加入清单

风是地球上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在我们小时候老是会问风是怎么来的,但是却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形成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风对农业的作用

风是农业生产的环境因子之一。风速适度对改善农田环境条件起着重要作用。近地层热量交换、农田蒸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氧气等输送过程随着风速的增大而加快或加强。风可传播植物花粉、种子,帮助植物授粉和繁殖。风能是分布广泛、用之不竭的能源。中国盛行季风,对作物生长有利。在内蒙古高原、东北高原、东南沿海以及内陆高山,都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作为能源开发利用。

风对农业也会产生消极作用。它能传播病原体,蔓延植物病害。高空风是粘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飞蝗等害虫长距离迁飞的气象条件。大风使叶片机械擦伤、作物倒伏、树木断折、落花落果而影响产量。大风还造成土壤风蚀、沙丘移动, 而毁坏农田。在干旱地区盲目垦荒,风将导致土地沙漠化。牧区的大风和暴风雪可吹散畜群,加重冻害。地方性风的某些特殊性质,也常造成风害。由海上吹来含盐分较多的海潮风,高温低温的焚风和干热风,都严重影响果树的开花、座果和谷类作物的灌浆。防御风害,多采用培育矮化、抗倒伏、耐摩擦的抗风品种。营造防风林,设置风障等更是有效的防风方法。

风的类型介绍

由于风速大小、方向还有湿度等的不同,会产生许多类型的风。疾风、大风、烈风、狂风、暴风和飓风,这些常见类型的风,蒲福风级风力分别为七、八、九、十、十一和十二级。

阵风:当空气的流动速度时大时小时,会使风变得忽而大,忽而小,吹在人的身上有一阵阵的感觉,这就是生活上认定的阵风。气象上,风速通常指2分钟内的平均情况,而风速时大时小,阵风通常就是指这段时间里最大的瞬时风速。如果天气预报,今天风力4-5级,阵风6级,就是说今天平均风力4-5级,最大瞬时风力可达6级。

旋风:当空气携带灰尘在空中飞舞形成漩涡时,这就是旋风。

焚风:当空气跨越山脊时,由于空气下沉,背风坡上容易发生一种暖(或热)而干燥的风,就叫焚风。

台风,就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大气涡旋, 所以又叫热带气旋。当涡旋中心最大风力达到八级以上时,就叫台风;中心最大风力在六至七级叫弱台风;中心最大风力达八至十二级时,叫强台风。

龙卷风:从积雨云中伸向地面的一种范用很小,破坏力极大的空气涡旋。发生在陆地上的叫陆龙卷,发生在海洋上的叫海龙卷,又叫水龙卷。龙卷风是一种旋转力很强的猛烈风暴,风速最大可达每秒100米以上。

山谷风:在山区,白天风沿山坡、山谷往上吹,夜间则沿山坡、山谷往下吹,。这种在山坡和山谷之间,随昼夜交替而转换风向的风叫山谷风。

海陆风:在近海岸地区,白天风从海上吹向大陆上,夜间又从陆上吹向海上,这种昼夜交替、有规律地改变方向的风称海陆风。

冰川风:在白昼和夜间,,沿着冰川沿下坡方向所吹的浅层风。

季风:随着季节交替,盛行风向有规律地转域的风。在冬季,空气从高压的陆上流向低压的海上,这叫冬季风;在夏季,风从海上吹向陆上,叫夏季风。我国是季风显著的国家,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这就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了冬干夏湿的季风气候特色。

信风:在低层大气中,从副热带高压吹向赤道地区广大区域内的持继性风。在北半球,信风盛行风是东北;而在南半球则是东南。信风的特征是具有高度经常性,朝一个方向以几乎不变的力量整年吹。

反信风:在赤道地方上升的热空气到了大气上层分向两级流动,这种气流就称反信风。由于地球自转的作用,反信风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半球偏左。反信风不断把氛围带到纬度30°至35°之间的地带,构成空气聚积的状态,形成副热带高压带。所以在此区域沙漠较多

1.

2.

3.

4.

5.

6.

7.

风形成的原因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受大气环流、地形、水域等不同因素的综合影响,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季风、地方性的海陆风、山谷风、焚风等。简单地说,风是空气分子的运动。要理解风的成因,先要弄清两个关键的概念:空气和气压。空气的构成包括:氮分子(占空气总体积的78%)、氧分子(约占 21%)、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成分。所有空气分子以很快的速度移动着,彼此之间迅速碰撞,并和地平线上任何物体发生碰撞。

气压可以定义为:在一个给定区域内,空气分子在该区域施加的压力大小。一般而言,在某个区域空气分子存在越多,这个区域的气压就越大。相应来说,风是气压梯度力作用的结果。而气压的变化,有些是风暴引起的,有些是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有些是在一定的水平区域上,大气分子被迫从高气压地带流向低气压地带引起的。

大部分显示在气象图上的高压带和低压带,只是形成了伴随我们的温和的微风。而产生微风所需的气压差仅占大气压力本身的1%,许多区域范围内都会发生这种气压变化。相对而言,强风暴的形成源于更大、更集中的气压区域的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盐碱土的可溶性盐主要包括钠、钾、钙、镁等的硫酸盐、氯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硫酸盐和氯化物一般为中性盐,碳酸盐和重碳酸盐为碱性盐。那么,大家知道土壤盐渍化形成原因是什么吗?

(1)在比较干旱的地区大水漫灌或只灌不排,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地下水位上升时把地下的盐分带到地表面来,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水分蒸发,盐分留在地表,使地表土壤中盐分增多,出现盐渍化;

(2)在沿海地区,人们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入侵,使地下水质恶化。再加上灌溉不合理地下水位上升,盐分随着上升,土地盐渍化;

(3)在一些比较干旱的地区河流上游的人们大量引水灌溉,使河流流向下游的水量减少、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倒灌导致沿海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如尼罗河三角洲地区;

(4)一些比较封闭的河口地区,在河流进入枯水期时,河口水位低海水上溯形成咸潮,导致河流两岸土地盐渍化。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土壤盐渍化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果您还想了解如何避免土壤盐渍化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土壤污染安全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

全文共 2595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的南方,酸雨偏多,酸雨对于人们的危害很深,很多人都好奇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很多小编告诉你中国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酸雨的形成

酸雨是工业高度发展而出现的副产物,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如果形成酸性物质时没有云雨,则酸性物质会以重力沉降等形式逐渐降落在地面上,这叫做干性沉降,以区别于酸雨、酸雪等湿性沉降。干性沉降物在地面遇水时复合成酸。酸云和酸雾中的酸性由于没有得到直径大得多的雨滴的稀释,因此它们的酸性要比酸雨强得多。高山区由于经常有云雾缭绕,因此酸雨区高山上森林受害最重,常成片死亡。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我国酸雨中硫酸和硝酸的比例约为10∶1。

天然排放源

1.海洋:海洋雾沫,它们会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

2.生物:土壤中某些机体,如动物死尸和植物败叶在细菌作用下可分解某些硫化物,继而转化为二氧化硫。

3.火山爆发:喷出可观量的二氧化硫气体。

4.森林火灾:雷电和干热引起的森林火灾也是一种天然硫氧化物排放源,因为树木也含有微量硫。

5.闪电:高空雨云闪电,有很强的能量,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部分化合生成一氧化氮,继而在对流层中被氧化为二氧化氮。

N2+O2=高温高压=2NO

2NO+O2==2NO2

氮氧化物即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之和,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生成硝酸。

6.细菌分解: 即使是未施过肥的土壤也含有微量的硝酸盐,土壤硝酸盐在土壤细菌的帮助下可分解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氮气等气体。

人工排放源

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无论是煤,或石油,或天然气都是在地下埋藏多少亿年,由古代的动植物化石转化而来,故称做化石燃料。科学家粗略估计,1990年我国化石燃料约消耗近700百万吨;仅占世界消耗总量的12%,人均相比并不惊人;但是我国近几十年来,化石燃料消耗的增加速度实在太快,1950年至1990年的四十年间,增加了30倍,不能不引起足够重视。

煤中含有硫,燃烧过程中生成大量二氧化硫,此外煤燃烧过程中的高温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为一氧化氮,继而转化为二氧化氮,造成酸雨。

工业过程,如金属冶炼:某些有色金属的矿石是硫化物,铜、铅、锌便是如此,将铜、铅、锌硫化物矿石还原为金属过程中将逸出大量二氧化硫气体,部分回收为硫酸,部分进入大气。再如化工生产,特别是硫酸生产和硝酸生产可分别产生可观量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由于二氧化氮带有淡棕的黄色,因此,工厂尾气所排出的带有二氧化氮的废气象一条“黄龙”,在空中飘荡,控制和消除“黄龙”被称做“灭黄龙工程”。再如石油炼制等,也能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它们集中在某些工业城市中,也比较容易得到控制。

酸雨的工业排放源

交通运输,如汽车尾气。在发动机内,活塞频繁打出火花,像天空中闪电,氮气变成二氧化氮。不同的车型,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浓度有多有少,机械性能较差的或使用寿命已较长的发动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汽车停在十字路口,不息火等待通过时,要比正常行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浓度要高。随着我国各种汽车数量猛增,它们的尾气对酸雨的贡献正在逐年上升,不能掉以轻心。

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经过“云内成雨过程”,即水汽凝结在硫酸根、硝酸根等凝结核上,发生液相氧化反应,形成硫酸雨滴和硝酸雨滴;又经过“云下冲刷过程”,即含酸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断合并吸附、冲刷其他含酸雨滴和含酸气体,形成较大雨滴,最后降落在地面上,形成了酸雨。由于我国多燃煤,所以我国的酸雨是硫酸型酸雨。而多燃石油的国家下硝酸雨。

酸雨的影响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转换条件

一般说来,某地SO2污染越严重,降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就越高,导致ph值越低。

2. 大气中的氨

大气中的氨(NH3)对酸雨形成是非常重要的。氨是大气中唯一溶于水后显碱性的气体。由于它的水溶性,能与酸性气溶胶或雨水中的酸反应,起中和作用而降低 酸度。大气中氨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的分解和农田施用的氮肥的挥发。土壤的氨的挥发量随着土壤pH值的上升而增大。京津地区土壤pH值为7~8以上,而重 庆、贵阳地区则一般为5~6,这是大气氨水平北高南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土壤偏酸性的地方,风沙扬尘的缓冲能力低。这两个因素合在一起,至少在可以解释 我国酸雨多发生在南方的分布状况。

3. 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

大气中的污染物除酸性气体SO2和NO2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颗粒物。颗粒物的来源很复杂。主要有煤尘和风沙扬尘。后者在北方约占一半,在南 方估计约占三分之一。颗粒物对酸雨的形成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成酸;二是对酸起中和作用。但如果颗粒物本身是酸性的,就不能 起中和作用,而且还会成为酸的来源之一。我国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普遍很高,为国外的几倍到十几倍,在酸雨研究中自然是不能忽视的。

4.天气形势的影响

如果气象条件和地形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则大气中污染物浓度降低,酸雨就减弱,反之则加重(如逆温现象)。

我国的酸雨形式

中国从八十年代开始对酸雨污染进行观测调查研究。在八十年代,中国的酸雨主要发生在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西南地区,酸雨的面积约为170万平方公里。到九十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酸雨地区面积扩大了100多万平方公里。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现在已经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心区平均降水pH值低于4.0,酸雨的频率高达90%以上,已达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和厦门为代表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地区。值得注意的是,华北的京津,东北的丹东,图们等地区也频频出现酸性降水。年均pH值低于5.6的区域面积已占我国国土面积的40%左右。我国的酸雨化学特征是pH值低,硫酸根(SO42-),铵(NH4+),和钙(Ca2+)离子浓度远远高于欧美,而硝酸根(NO3-)浓度则低于欧美。研究表明,我国酸性降水中硫酸根与硝酸根的摩尔之比大约为6.4:1,因此,中国的酸雨是硫酸型的,主要是人为排放SO2造成的。所以,治理好我国的SO2排放对我国的酸雨的治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看了中国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冰箱内的冰霜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423 字

+ 加入清单

冰箱使人们用来存放东西的空间,但是经常可看到,打开冰箱的时候,会看到冰箱里有霜,很多人好奇冰箱内霜是怎么形成的,并且有哪些方法可以去除冰箱内霜。下面小编给你分享一下冰箱内霜怎么形成的吧。

冰箱内结冰霜的去除技巧

1.冰箱用一段时间就会结厚厚一层冰霜,冰霜使冰箱更耗电不说,厚厚的冰霜还不利于食物保鲜。冰箱可是会反抗的,它会出现一些小问题,就像是冰箱结冰,有异味这种问题。冰箱里面因为有些食物放进去时,表面有水,滴在冰箱里面,就会形成冰块,如果长期不清理,时间长了就会积成厚厚的冰块,难以去除了。不仅耗电大,要取出冰箱里面的物品时还经常被冻住,要是硬拽,保不准冰箱立马报销,不要急,看如何快速除冰又不伤冰箱。

2.首先是要去掉已经结硬的冰块,分享一个小妙招:拿条毛巾给冰住的食物热敷一下,冰霜很快就融化了。接下来就是彻底解决除霜的问题了,冷藏室容易结霜的地方用塑料薄膜贴住,下回在除霜,直接将薄膜撕下来,一分钟搞定,冰箱立马干爽了!

3.冰箱内部有一根管子时常会遭到堵塞!出现仿若北级雪的惨况!这时候该怎么办呢?只要把冰箱清干净,让里面的霜层融化,就能解决冰箱结霜的问题。

拿出吹风机,对著冷冻室吹吧!为了加速霜层融化的速度,建议拿两台火力强大的吹风机,轮流吹。

4.为什么冰箱总容易结冰呢?其实很可能是冰箱门没有关紧,或者冰箱门封条老化密封效果变差的缘故,平时要注意冰箱内得干爽。

还有一个很有效得方法,就是在冰箱内放一卷卫生纸,这样不仅能尽可能避免冰箱内结冰,还能消除冰箱内异味哦!

5.结冰:

1、如果结冰较厚的话,就应该先把电源切断,然后把食品取出来,待其自然融化后在清洗一下。也可以在里面放置一杯开水加快冰霜的融化速度或者用电吹风吹。

2、冰箱结冰也有可能是因为冷藏室的排水口堵了,造成排水不畅,水排不出去就被冷气凝结了,这个时候就去检查一下冷藏室后壁的排水孔,如果堵了,疏通以后就好了。

为什么冰箱总容易结冰呢?其实很可能是冰箱门没有关紧,或者冰箱门封条老化密封效果变差的缘故,平时要注意冰箱内得干爽。

冰箱内霜的形成

大部分水汽来自空气中。人们存放食品打开冰箱时,室内空气和冰箱内气体自由交换,室内的湿空气悄悄地进入冰箱里。特别在夏天,室内的气温高,湿度大,室温与冰箱内的温度差大。当打开冰箱时,一股凉气从里向外流,而室内空气往冰箱里钻。少许时间,冰箱面壁上就出现一层白霜。人们还发现,即使冰箱里不放任何东西,经常打开的冰箱里面也会结起厚厚一层霜,可见冰箱中的水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空气中的水汽。还有一部分水汽来自冰箱里存放的食品,如清洗干净的蔬菜、水果放在保鲜盒里,蔬菜等食品中的水分蒸发,遇冷后凝结成霜。

冰箱里有霜的原因

冰箱温度调节过低

冰箱内部温度可以通过冰箱的温控器进行调节,当冰箱内部温度调节的过低时,冰箱机会出现结霜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冰箱冷藏室的温度设置在4℃-8℃最佳,如果冰箱的温控器是机械式的,那就应该根据季节的不同来进行温度的调节,夏季冰箱可以将温控器的档位调整到1-2档,春秋季节调整到3档,而冬季调整到4-5档。

冰箱门密封不严或频繁开启

冰箱门密封不严或者是频繁开启就容易导致冰箱中的冷气严重的流失,这时就会导致冰箱压缩机频繁进行启动。冰箱在使用时是能够自动进行除霜的,但是当冰箱压缩机频繁进行启动时就容易导致冰箱中结出的霜不能及时融化,冰箱结霜也就会越加的严重。冰箱门封条不严,导致冰箱结霜严重时,应该及时修复或者市更换冰箱门封条,同时尽量减少开启冰箱门的次数。

冷藏室后壁变形

冰箱的蒸发器都是内藏式的,冰箱冷藏室内壁变形就会导致冷藏室和冰箱蒸发器之间形成一定的空隙,这样就会影响到冰箱内部温度的传导,当冰箱中的温度分布不均时就会增加冰箱压缩机的工作量,使冰箱压缩机的工作时间延长,同时冰箱耗电量也会增加。这时要想解决冰箱结霜的问题,用户就只有请专业人员对冰箱变形的后壁进行维修。

如何防止冰箱结霜

在使用冰箱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一些使用冰箱的方法,只有了解了冰箱正确的使用方法之后才能更好的解决冰箱结霜的问题。

在日常使用冰箱的时候,最好避免将含水量丰富的食物放置在冰箱冷藏室中。冰箱中的温度可以通过冰箱温控器来进行调节,在不同的季节冰箱温控器的档位调节是不同的,这时用户就应当清楚在什么季节冰箱温控器应该调节在哪一档。

在使用冰箱时最好避免反复打开冰箱门,冰箱门被频繁开启,产生的温差也是导致冰箱结霜的一个原因。

给冰箱除霜的方法

01 自然融化

开冷冻室的门,让冷冻室温度与外界温度自然平衡,从而达到除霜的目的。

优点:省电、省力。

缺点:时间长。

冰箱除霜的最佳时机就是冰箱内的东西比较少的时候,这时我们需要将冰箱冷冻室中的食物取出。将冰箱的电源拔掉,或者是先将冰箱的电源开关关掉再拔掉冰箱的电源。将冰箱冷冻室中的抽屉取出,这时还能将抽屉顺时的清洗一下。

02 加温除霜

首先断开冰箱的电源,将冰箱内部的食物取出来。然后根据冰箱冷冻室的大小将一个或者市两人铝制的饭盒里装上热水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之中,等待10分钟左右,再次的更换热水,之后冰箱内的爽快就会开始脱落。如果冰箱冷冻室的顶部没有金属的蒸发板,我们就应该选择使用温水对冰箱的冷冻室进行除霜,这样能够避免在低温条件下的塑料内壁因为骤然的升温导致内壁变形。

03 除冰铲

用冰箱配备的除冰铲,把霜擦下来,把冰箱里的水擦干,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快除霜的速度,切忌使用厉物强行除霜。

04 塑料薄膜

在放入冷冻食物之前,将冷冻室壁敷上一层塑料薄膜,凭借冷冻室的冷气很快就可以贴敷上,然后放入食品冷冻。当需要除霜时,把已冷冻的食物迅速移入冷藏室暂存,只要撕下冷冻室的塑料薄膜,也就很快除了霜,再把抖干净的薄膜敷上,便又可继续冷冻食物了。

05 植物油

每次给冰箱除霜完之后,用毛巾把冷冻室擦干,然后再四周内壁上涂一层植物油,待下次结霜时,因附着于含油成分的冰箱壁,霜与冰箱壁之间的吸力大大降低,所以不用费多少力气,就可以轻松剥离结块。

06 吹风机或电风扇

用吹风机或电风扇慢慢把冰吹化,冰在冰箱的最底层铺上毛巾吸水,经过风吹,霜层会融化得非常快,这样再清除时就比较容易。

猜你喜欢:

冰箱的发明历史

17世纪中期,“冰箱”这个词才进入了美国语言,在那之前,冰只是刚刚开始影响美国普通市民的饮食。随

着城市的发展冰的买卖也逐渐发展起来。它渐渐地被旅馆、酒店、医院以及一些有眼光的城市商人用于肉、鱼和黄油的保鲜。内战(1861-1865)之后,冰被用于冷藏货车,同时也进入了民用。 到1880年以前, 已经有半数在纽约、费城和巴尔的摩销售的冰, 三分之一在波士顿和芝加哥销售的冰箱开始进入家庭使用,因为一种新的家庭设备——冰箱——即现代冰箱的前身,被发明了。现在同类产品还有冰柜。

制造一台有效率的冰箱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19世纪早期,发明家们关于对冷藏科学至关重要的热物理知识的了解是很浅陋的。人们认为最好的冰箱应该防止冰的融化,而这样一个在当时非常普遍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正是冰的融化起到了制冷作用。早期人们为保存冰而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包括用毯子把冰包起来,使得冰不能发挥它的作用。直到近19世纪末,发明家们才成功地找到有效率的冰箱所需要的隔热和循环的精确平衡。

《互联网对中国冰箱行业的机遇挑战与应对策略专项咨询报告前瞻》但早在1800年,一位有发明天才的马里兰农场主——托马斯·莫尔就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他拥有一个农场,离华盛顿约20英里,那里的乔治镇村庄是集市中心。当他用自己设计的冰箱运送黄油去市场时,他发现顾客们会走过装在竞争者桶里那些迅速融化的黄油而给他比市价更高的价格买他仍然新鲜坚硬,整齐地切成一磅一块的黄油。莫尔说他的冰箱的一个好处是使得农民们不必为了保持他们产品的低温而在夜里去市场交易。

去除冰箱内霜的方法

从电冰箱的工作原理来说,任何形式的制冷系统都有可能产生结霜现象。

其主要因素在于冰箱内空气的湿度和食物的含水量。当箱内霜层很薄时,对蒸发器的传热影响不十分明显,但霜层逐渐增厚并使整个蒸发器被霜包住后,就会严重影响蒸发器的传热能力,使箱内温度降不下来。

据测定,蒸发器表面结霜厚度大于10毫米时,传热效率下降约30%,制冷效率就大大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除霜。

冰箱除霜的方法冰箱中有半自动化霜机构的,可打开箱门;按一下化霜按钮,再关上箱门,让其自动除霜。

冰箱中无化霜机构的,就需要切断电源,待蒸发器上的霜层全部融化后再接通电源制冷。

千万注意不能用木棒或金属器件敲击霜层,以防止意外地击环蒸发器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化石是怎么形成的_化石的形成条件和原因

全文共 3788 字

+ 加入清单

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对于化石的形成条件原因,很多人都不太了解。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化石的相关知识。

化石的分类

地层中的化石,从其保存特点看,可大致分为四类:实体化石、模铸化石、遗迹化石和化学化石。

实体化石

指古生物遗体本身几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来的化石。原来的生物在特别适宜的情况下,避开了空气的氧化和细菌的腐蚀,其硬体和软体可以比较完整的保存而无显著的变化。例如猛犸象(第四纪冰期西伯利亚冻土层中于1901年发现,25000年以前,不仅骨骼完整,连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模铸化石

就是生物遗体在地层或围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复铸物。一类是印痕,即生物遗体陷落在底层所留下的印迹,遗体往往遭受破坏,但这种印迹却反映该生物体的主要特征。不具硬壳的生物,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也可保存其软体印痕,最常见的就是植物叶子的印痕。第二类是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内模两种,外模是遗体坚硬部分(如贝壳)的外表印在围岩上的痕迹,它能够反映原来生物外表形态及构造;内模指壳体的内面轮廓构造印在围岩上的痕迹,能够反映生物硬体的内部形态及构造特征。

例如贝壳埋于砂岩中,其内部空腔也被泥沙充填,当泥沙固结成岩而地下水把壳溶解之后,在围岩与壳外表的接触面上留下贝壳的外模,在围岩与壳的内表面的接触面上留下内模。第三类叫做核,上面提到的贝壳内的泥沙充填物称为内核,它的表面就是内模,内核的形状大小和壳内空间的性状大小相等,是反映壳内面构造的实体。

如果壳内没有泥沙填充,当贝壳溶解后久留下一个与壳同形等大的空间,此空间如再经充填,就形成与原壳外形一致、大小相等而成分均一的实体,即称外核。外核表面的形状和原壳表面一样,是由外模反印出来的,他的内部则是实心的,并不反映壳的内部特点。第四类是铸型,当贝壳埋在沉积物中,已经形成外模及内核后,壳质全被溶解,而又被另一种矿质填入,象工艺铸成的一样,使填入物保存贝壳的原形及大小,这样就形成了铸型。它的表面与原来贝壳的外饰一样,它们内部还包有一个内核,但壳本身的细微构造没有保存。

总的来说,外模和内模所表现的纹饰凹凸情况与原物正好相反。外核与铸型在外部形状上和原物完全一致,但原物的内部构造被破坏消失,其物质成分与原物也不同。至于外核和铸型的区别在于前者内部没有内核,而后者内部还含有内核。

遗迹化石

指保留在岩层中的古生物生活活动的痕迹和遗物。遗迹化石中最重要的是足迹,此外还有节肢动物的爬痕,掘穴,钻孔以及生活在滨海地带的舌形贝所构成的潜穴,均可形成遗迹化石。遗物化石方面,往往指动物的排泄物或卵(蛋化石);各种动物的粪团,粪粒均可形成粪化石。我国白垩纪地层中恐龙蛋世界闻名,在山东莱阳地区以及在广东南雄均发现成窝垒叠起来的恐龙蛋化石。

化学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有的虽被破坏,未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这种视之无形,但它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的化石称为化学化石。随着近代化学研究的进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古代生物的有机分子(指氨基酸等),可从岩层中分离出来,进行鉴定研究,同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古生物化学。

特殊化石

琥珀—古代植物分泌出的大量树脂,其粘性强、浓度大,昆虫或其他生物飞落其上就被沾粘。沾粘后,树脂继续外流,昆虫身体就可能被树脂完全包裹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空气无法透入,整个生物未经什么明显变化保存下来,就是琥珀。

标准化石

这是指特征显著、延续时间较短但分布较广、且数量多且比较容易发现的化石,人们通常用它们来作为划分对比地层的重要依据。属于标志性化石之一。

指相化石

在不同的生物或生物组合中,有些对生活环境、生存的自然地理条件有比较严格的要求,这类生物形成的化石就是指相化石,人们通常以这些生物所形成的化石来推断出当时各地的环境条件,而且数据相当准确。属于标志性化石之一。

带化石

这是指在地层学中可以用来作为划分最小地层单位的生物带的依据的化石。

持久化石

有些进化极缓慢的生物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其化石延续时间很长,人们将这类化石称为持久化石。古生物钟

我国学者马廷英在研究现代珊瑚时于1933年首次提出古生代四射珊瑚外壁上有反映气候季节变化的生长线,三十年后美国古生物学家研究古珊瑚时计算出当时一年的月数数和每天的小时数。人们将这些能推算出古地球公转速度和自转速度的化石称为古生物钟或化石钟。

虫管化石

又称“栖管化石”。指有些环节动物栖居的虫管保存而型成的化石。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中的有些类别分泌钙质虫管或分泌粘液,胶结砂粒、岩碎等而成虫管。虫体多无硬体,很难保存,仅有虫管常保存为化石。虫管为中空的管状体,直线形、U字形、旋卷或其他弯曲形状,断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表面可具有横脊或纵脊等。通常以管的一部分或全部附着他物上,单独分散保存或密集成堆,甚至成礁状。

从化石的形态来看,可分为石质化石,煤化石, 冰冻化石,琥珀等.

石质化石有很多,恐龙蛋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煤上的树叶痕迹是最常见的煤化石,包含有昆虫的琥珀化石则非常多,在保存较好的原始森林里非常容易看见.。而冰冻化石则比较少见,著名的猛犸象的尸体与保存完好的雪人尸体是其中最有吸引力的例子。

木化石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木化石英文名称: fossil wood 定义:石化了的植物次生木质部, 原物质成

分已被氧化硅、方解石、白云石、磷灰石或黄铁矿等交代。

所属学科:

古生物学(一级学科) ;总论(二级学科)

代表产地:中国--辽宁省--北票市

化石的演变过程

人们已知道,由附近火山落下的火山灰曾覆盖过整片森林,在森林化石中有时还可见到依然站立的树,以很好的姿态被保存下来。流沙和焦油沥青通常也能迅速把动物掩埋起来。焦油沥青的行为好像一个捕获野兽的陷阱,又象防腐剂能阻止动物坚硬部分的分解。洛杉矶的兰乔•拉•布雷(Rancho laBrea)沥青湖由于在其中发现许多骨化石而闻名了,在其中发现的骨化石包括长着锐利牙齿的野猪、巨大的陆地树懒以及其它已经绝灭的动物。在冰期生存的某些动物的遗体被冻结在冰或冻土之中。显然,被冰冻的动物有的可以保存下来。

虽然地球上曾有众多的人们并不知道的生物生存过,而只有少数生物留下了化石。然而,使生物变成化石的条件即使都满足了,仍然还有其它原因使得某些化石从未被人们发现过。例如,很多化石由于地面剥蚀而被破坏掉,或它的坚硬部分被地下水分解了。还有一些化石可能被保存在岩石中,但由于岩石经历了强烈的物理变化,如褶皱、断裂或熔化,这种变化可以使含化石的海相石灰岩变为大理岩,而原先存在于石灰岩中的生物的任何痕迹会完全或几乎完全消失。还有很多化石则存在于无法获得来进行研究的沉积岩层中,也还有很好出露于地表的含化石的岩石分布在世界上的某些地方,却没有进行地质学研究。另外一个很普遍的问题是,可能由于生物的残体变成碎片或保存得很差,而不能充分显示出该生物的情况。

再者,当我们向过去回溯的时间越古老,化石记录缺失的时间间隔越长。岩石越老,受到破坏性力量的机会就越多,化石也就越加不可辨认。而且由于较古老的生物和今天的生物不同,因而对它们进行分类就很困难,这一情况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了。然而,尽管如此,大量保存下来的生物化石仍为我们认识过去提供很好的记录。

看了化石是怎么形成的还看:

化石的简介

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死亡后的遗体或是生活遗留下来的痕迹,许多都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这些生物遗体中的有机质被分解殆尽,坚硬的部分如外壳、骨骼、枝叶等与包围在周围的沉积物一起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但是它们原来的形态、结构(甚至一些细微的内部构造)依然保留着;同样,那些生物生活时留下的痕迹也可以这样保留下来。我们把这些石化了的生物遗体、遗迹统称为化石。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

化石有三叶虫化石,植物化石,贝壳化石,足印化石,恐龙化石,鱼化石等。

化石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1)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

(2)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而这种掩埋物质的类型通常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则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在德国的侏罗纪的某些细粒沉积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诸如鸟、昆虫、水母这样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4)被埋藏的生物尸体还必须经历长时间的石化作用后才能形成化石。有时生物死后虽然被迅速埋藏,但不久因冲刷等各种因素暴露出来而遭到破坏,也不能形成化石。有一些保存在较古老岩层中的化石,因岩层的变形和变质作用,使化石遭到破坏。

(5)沉积物在固结成岩的过程中,压实作用和结晶作用都会影响化石的石化作用和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地理学中海雾形成的原因_海雾的形成条件

全文共 3721 字

+ 加入清单

海雾,在沿海每到春暖花开,由冷转暖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迷迷蒙蒙毛毛细雨的天气,能见度显著降低,海雾的形成条件原因让人好奇。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海雾的相关知识。

海雾形成的原因与条件

海雾是指在海洋影响下生成在海洋上的雾,它是在特定的海洋水文和气象条件下产生的,换句话说,海雾在那些经常可以满足成雾条件的海区出现的机会多,反之亦然,因而海洋上海雾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和季节性。

海洋上雾的绝大多数是平流雾,因此这里将着重介绍平流雾的形成条件。

冷的海面

大量观测结果证实,平流雾大都出现在冷海面水域上空。尤其在沿着气流方向海水表面温度迅速降低的水域,即寒暖流交汇区的冷水面上或水平温度梯度较大的海陆交界地区,移经其上的暖湿气流更容易变性冷却使水汽凝结,雾在这些水域就更加频繁多见。

例如,发源于白令海和鄂霍茨克海的亲潮寒流在北海道东岸与黑潮相遇,形成强大的冷暖流锋区,它是日本以东洋面成为“海上雾都”的主要原因。冷的海面是形成海雾的重要条件,但是海水表面温度“冷”有一临界值,观测表明,海雾发生地区域大致限于表向水温低于20°的冷海面。我国沿海水域的海雾发生区域大多与这个水温界限相符合。

例如,2月华南沿海正是海雾最多的水域,而此时从北部湾经琼州海峡直到合湾海峡,表面水温均低于20°,与多雾区域十分吻合。5月份,表面水温等20°线推移到浙江沿海和东海中部,而此时正是这个海区海雾最为频繁的时期。对于20°表面水温这个界限,也并非各海区都是一样的,像黄海北部8月份的雾就发生在表面水温低于24°的海面上。

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我国近海有利于雾生成的表面水温的界限值应诙确定为24°。必须指出,海雾发生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单一的海面水温条件,只有当水温条件和气象条件都合适,才可能有利于雾的发生。例如,2月黄海和东海的表面水温虽然不到20°,但时处隆冬,风大,空气中水汽含量少,不能提供合适的成雾气象条件,所以海雾很少。4,5月之后,黄、东海表面水温仍低于20°,但此时气象或雾条件优越,多有海雾发生。

一定的海气温差

如上所述,平流雾的生成,除了表面水温低于某界限值的条件之外,还取决于海面水温和气象条件的配合,其中就有水温与气温之间的配合。但是,海水表面温度与其上的空气温度之间差值(即气温与海面水温之差)究竟达到多大时,才最有利于雾的生成呢?对于这个问题,过去曾经有人认为,海气温差愈大,愈有利于雾的形成。其实不然,大量的观测事实表明,当气温高于海面水温左右时,雾出现最多。

在气温高于水温的情况下,雾次数随着气温与水温差值的增大而逐渐减少,当差值大于以后,雾就很少发生。这是因为海水有着巨大的热容,海面水温不会很低,若气温比水温高得多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就变大,难以达到饱和,从而不利于海雾的生成。

另外,当在气温稍低于水温吋,也可以见到有相当数量的雾出现,并且雾次数随着水温高于气温的差值的增大而不断减少。在气温高出海温2-3°时雾最常见,雾大多集中在气温高出海温0-6°范围内,当温差达到以上时雾极少出现。

适宜的风场

暖湿气流的长时期存在,对海雾的生成与发展相当重要,它可以不断向雾区补充成雾必需的大量水汽和热量。所以有雾生成时,一般盛行偏南或偏东气流。在我国,有利于雾形成的风向随海区而异。一般说来,东中国海水域,以偏南风时雾最多,南海则以偏东风时雾最为常见。

海上风速的大小与海雾的形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风速过大,会使空气层中产生较强的湍流交换,促使上层空气的热量往下传送,妨碍低层冷却,不利于雾的形成;风速太弱,一方面空气中的湍流交换相当弱,只能使海面上很浅薄的一层空气冷却,同时风速太弱也不能大量输送暖湿空气到达海面,即使有雾生成,也不能长久维持。

例如,西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海雾发生时的风力事为2-3级或3-4级,风力2-4级时出现的雾频率可达全部雾的70%以上;风力在1级以下和6级以上时,雾较少出现。

充足的水汽含量

过去不少人认为,雾形成时的相对湿度应达100%,即处于饱和状态。近年来的许多观测结果表明,海雾形成时的相对湿度并不一定达到100%,有时相对湿度在80%以上便有雾发生,这可能与海上有丰富的吸湿性极强的凝结核(盐粒)有关。相对湿度的大小和雾的关系还有某种日变化的特征。

一般凌晨和夜晚时刻发生的雾大多数出现在空气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之下,并且随着相对湿度值的稍稍减小,雾次数会迅速减少;当相对湿度低于95%,就不再有雾生成,在中午时间,雾次数随相对湿度的减小变化不大,当相对湿度低到88%时,还能有雾发生。较强的逆温层结雾是大气处在稳定层结状态下的一种凝结现象。

在海雾的形成过程中,低层大气通常总有逆温层存在,它像一个无形的盖子,阻挡着水汽向上空扩散,抑制低层大气的对流发展,使水汽和凝结核聚积在低空,对雾的形成极为有利。

在稳定性的雾中,最典型的温度垂直廓线是雾层中表现为微弱的降温和等温,而在其上则是逆温。平流雾雾层上的逆温的出现率约为90%左右。通常逆温强度越强时,逆温层的厚度越大,常见的逆温层厚度在400—500m左右。

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

海雾的形成往往与一定的天气系统活动相关联,特别是在髙气压医域内,对雾的生成和维持最为有利。虽然雾多见于高压区内,但其他天气系统伴随的雾也有一定的比重。

例如,日本海的雾主要出现在北太平洋高压和鄂霍次克海高压区内,约占36%;冷暖锋产生的锋面雾也不少,约占30%,由于雾是稳定层结下出现的天气现象,所以锋面雾多出现在锋面降水不活跃的地方,像低压后部、暖锋前的降水区域等。其余雾产生在低压区,低压边缘和静止锋等天气系统内。

海雾的分布情况

世界海域的海雾全球各海区的海雾,类型虽然很多,但其中范围大、影响严重的,首推平流冷却雾,而以中 高纬度大西洋的 纽芬兰岛为中心和以北 太平洋 千岛群岛为中心的两个带状雾区最为显著,以南印度洋 爱德华王子群岛为中心的带状雾区也很突出。其次便是大洋东岸低纬度 信风带上游的雾,如太平洋东岸的加利福尼亚外海和秘鲁外海,大西洋东岸的加拿利群岛以南的海域和 纳米比亚外海,都是这类雾区。这些海域的海雾多在春夏盛行,尤以夏季为最。其特点是雾浓,持续时间长,严重的大雾可持续1~2个月。 平流 蒸发雾多见于冷季的副极地或冰山和流冰的外缘水域,雾层薄,形似炊烟。但当它在春秋季节与平流冷却雾在中、高纬度海域交替出现时,也常构成大片 浓雾区。至于散布在世界各海域(或湖泊)的零星雾区,大多有地区性,难成体系,且不一定属于同一雾型。

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海雾分布不均匀,出现的季节也不完全一样。渤海的海雾只出现在 辽东半岛和 山东半岛沿海水域;黄海全海区基本上都有雾;东海的雾多出现于中国沿岸,日本西南海域和琉球群岛几乎不出现海雾;南海的雾只局限于中国沿岸水域。山东半岛东岸、朝鲜半岛 西岸和 舟山群岛为 3个多雾中心。海雾的时间变化,南海始于1月中旬,终于4月中旬,雾期为3个月; 台湾海峡始于2月中旬,终于6月中旬,雾期为 4个月;东海始于3月,终于7月中旬,雾期为4~5个月;黄海始于3月中旬,终于8月中旬,雾期为5个月。可见在空间分布上,雾区随纬度的增高而扩大;在时间变化上,雾期也随纬度的增高而延长。至于在近海水域,则岛屿雾恒多于岸滨雾。

通过对海雾的观测和调查,了解它的属性和分布变化的规律,进一步应用天气学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可以进行海雾的预报。此外已提出一些 动力学模式,试作海雾的数值预报;通过模拟实验,可研究海雾的生消过程和作用机制。>>>下一页更多精彩“加强对海雾的应对能力”

海雾的种类

依成因不同,可把海雾分成 平流雾、 混合雾、 辐射雾和 地形雾4种。

平流雾

因空气 平流作用在海面上生成的雾。它包括两种:

①平流冷却雾。又称 暖平流雾,有时简称 平流雾,为暖气流受海面冷却,其中的水汽凝结而成的雾。这种雾比较浓,雾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 能见度小,春季多见于北 太平洋西部的 千岛群岛和北大西洋西部的纽芬兰附近海域。

②平流 蒸发雾。海水蒸发,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而成的雾,又称 冷平流雾或冰洋烟雾。 冷空气流到暖海面上,由于低层空气下暖上冷,层结不稳定,故雾区虽大,雾层却不厚,雾也不浓。从两极区域流出的冷空气到达其邻近暖海面上或在巨大冰山附近的水域上时,均可生成平流蒸发雾。

混合雾

冷(暖)季 混合雾。海上风暴产生的空中降水的水滴蒸发,使空气中的水汽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这种空气与从高(低)纬度来的冷(暖)空气混合,就冷却而成雾。这种雾多出现在冷(暖)季。

辐射雾

①浮膜 辐射雾。漂浮在港湾或岸滨的海面上的油污或悬浮物结成薄膜,晴天黎明前后,因 辐射冷却而在浮膜上产生了雾。

②盐层辐射雾。风浪激起的浪花飞沫经蒸发后留下盐粒,借湍流作用在低空构成含盐的气层,夜间因辐射冷却,就在盐层上面生成了雾。

③冰面辐射雾。高纬度冷季时的海面覆冰或巨大冰山面上,因辐射冷却而生成雾。

地形雾

①岛屿雾。空气爬越岛屿过程中冷却而成的雾。

②岸滨雾。产生于海岸附近,夜间随陆风漂移蔓延于海上。白天借海风推动,可漂入海岸陆区。

空气层结的改变,可使海雾升高变为层云,也可以使层云降低变成海雾。中国东海岸和 美国西海岸都有这种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冰泡奇观是什么 冰泡奇观怎么形成 冰泡奇观形成原因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全国气温都降了,很多地方也都下雪了,在北方一些比较冷的地方也会出现很多自然奇观,比如说最近在漠河就出现了这个什么冰泡奇观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冰泡奇观到底是什么呢?又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看看这个形成的原因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

1、冰泡奇观是什么

冰泡奇观其实就是,在水里面的泡泡被冻住了,然后泡泡就一直在那不动了,一般这样的泡泡很多很多,都是成片成片的,所以这样一来就非常好看了,而且一般不常见,所以被称为奇观了。

2、冰泡奇观怎么形成

冰泡奇观的形成也很简单,那就是泡泡从地底往水面上跑的时候,突然遇到了强冷空气,就被冻住了,大片大片这样的泡泡都是这样的。

3、冰泡奇观形成原因

形成的原因就是极冷的自然条件了,就是天气很冷很冷,把湖水都给冻住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史上寿命最短的台风是哪个 台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生命期为3-8天,最长可达20天以上。根据气象记录,1974年的29号台风寿命仅为3个小时,是史上寿命最短的台风。温暖的海洋、合适的大气条件和适度的剪切风相结合时,引发强烈的对流和风暴,是台风形成主要原因

温暖的海洋是台风形成的基础。当海水温度达到26.5摄氏度以上时,海水蒸发量增加,形成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上升到高空,冷却凝结形成云团,释放出潜热。这种释放的潜热作为动力驱动着台风的生成和发展。

台风需要稳定的大气层结和湿度适中的环境。当稳定的大气层结与适度的上升运动相结合时,会形成一个较大的低压区域。这个低压区域会不断吸引周围的空气上升,形成强大的对流云团。这些对流云团在旋转过程中逐渐形成台风的眼壁结构。

适度的剪切风对台风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剪切风是指垂直方向上不同高度的风速和风向的差异。适度的剪切风会帮助台风形成一个相对平衡的结构,使得台风的中心与外部环境之间保持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会维持台风的强度,并防止其减弱或消散。

在台风形成的过程中,温暖的海洋是台风形成的必要条件,但并不是足够的条件。海水表层温度的垂直分布、海洋表层盐度等也都会对台风的发展产生影响。对流云团的形成需要大气环境中的不稳定性,这与大气中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有关。对台风的形成过程的细致观察和研究是十分重要。

减弱和消散也是台风生命周期的一部分。一旦台风离开温暖的海洋,缺乏持续的热能供应,台风的能量将逐渐减弱。遇到陆地、山脉等地形的阻挡也使得台风迅速减弱,剪切风的改变可能导致台风的消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抬头纹形成的原因 怎么预防抬头纹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抬头纹我发现很多人都会有,甚至二十岁左右的人也会有抬头纹,那么抬头纹形成原因是什么呢,怎么预防抬头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抬头纹形成的原因

1、大量失水:当人们发高烧、呕吐、腹泻或禁食水,在身体大量的脱水的情况下,皮肤张力失去弹性,前额会出现抬头纹。

2、营养不良:人缺乏营养,身体过于消瘦时,皮下脂肪大减少,皮肤凹陷、干燥、脱屑、粗糙、皮肤松弛,前额出现皱纹。

3、手摸的坏习惯:经常用手摸额前部,久而久之,皮肤拉长,还有的人爱皱眉头,久之抬头纹增多。

4、强烈日光刺激:在阳光下曝晒,皮肤水分大量蒸发,皮肤干燥,弹力纤维下降,引起皱纹。

5、化妆品使用不当:使用不适当的化妆品会破坏皮肤的质地,过多的扑粉也会使面部出现细密的小皱纹。

6、过度吸烟、饮酒:长期过度吸烟、饮酒会加速皮肤的老化、从而过早产生皱纹,使人显得苍老憔悴。

怎么预防抬头纹

1、改掉不良的坏习惯,减少手与脸的接触,戒除撑脸、扶脸和摸额头等小动作。

2、保持皮肤清洁,洗脸时在手心用洁面乳充分打出泡沫,轻柔地在脸颊上由下向上、由内向外地按摩,然后冲洗干净。

3、注意自己的面部表情,不要有太夸张的面部表情。

4、平时注意多吃胶冻类的食品如肉皮,鱼肝油等,能使皮肤富有弹性。

5、用一只蛋清,放一点陈醋、半小匙蜂蜜调匀后作额头的营养面膜。

有抬头纹怎么护理

1、用祛皱产品

用含六胜肽或活性维生素A等深层祛皱成分的产品,是攻克抬头纹的护肤首选。

2、按摩

为额头擦护肤品时,应用手横向拉、按,不要以为抬头纹是横向的,就要纵向按摩,那样只会让皮肤纹路变得更深。

按摩手法是:用双手中指和无名指指腹,从眉弓向上轻抚,或从额中以打圈的方式滑向左右,然后轻压太阳穴,2分钟左右,坚持每天早晚各一次,抬头纹会减轻甚至消失。

去抬头纹的方法有哪些

1、牵拉抚平抬头纹

每天做牵拉动作,可有效抚平抬头纹,将大拇指放在太阳穴处固定,然后手指并拢放在前额上,然后用手指按住皮肤往大拇指处达拉,并保持20秒,再重复进行牵拉动作5次。

2、按摩消灭抬头纹

用指腹从额头中间开始,往两边进行滑动按摩,并轻揉太阳穴2分钟,然后用指腹从额头中间向两边进行拍打,再用手腕拍打前额,先从两眉开始,向上向外进行拍打,可有效消除抬头纹。

3、黄瓜蛋清去抬头纹

将黄瓜榨汁,加入蛋清搅拌均匀,睡前用来洗脸,再涂在额头抬头纹处,第二天起床再洗干净,坚持几个月,就可有效去除抬头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痛经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1550 字

+ 加入清单

痛经,或称为经期疼痛,是妇科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许多妇女在经期有轻度不适,不过痛经是指经期的疼痛影响了正常的活动,并且需要药物治疗。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详细介绍痛经的相关知识。

痛经程度

痛经分为三种程度:重度、中度、轻度。

重度的特点:腹痛难忍、坐卧不宁;伴恶心呕吐;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严重者导致休克。

中度的特点:腹痛明显;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影响工作学习;用一般措施止痛暂缓。

轻度的特点:四肢发冷;伴腰部酸痛;伴关节酸胀;经期时睡眠不好。

病因病理

发病原因

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⑴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

⑵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⑶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⑷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⑸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⑹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

⑺子宫内膜以及月经血中前列腺素(PG)含量升高,前列腺素E2(PGE2)有作用于子宫肌纤维使之收缩引起痛经。经患者子宫内膜组织中前列腺素含量正常妇女明显升高。

⑻子宫的过度收缩。虽然痛经患者子宫收缩压力与正常妇女基本相同(正常者压力约为4.9Kpa),但子宫收缩持续时间较长,且往往不易完全放松,故发生因子宫过度收缩所致的痛经。

⑼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⑽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俗称节育环)也易引起痛经。

⑾少女初潮,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痛经。

⑿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⒀空气不好受某些工业或化学性质气味刺激,比如汽油、香水等造成痛经。

发病机理

原发性痛经的发生除体质、精神因素外,主要与病人分泌期子宫内膜内前列腺素(PG)F2α含量过高有关。故痛经经常发生在有排卵的月经周期。PGF2α是在孕激素作用下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内合成,其受体在子宫肌壁,月经期子宫内膜破碎,PGF2α即被释放出来,刺激子宫肌肉强烈收缩,使子宫内压力增高,局部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从而引起疼痛。另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倾屈,导致经血外流不畅,亦可引起痛经。

痛经诊断标准:

1.经期或其前后有严重下腹痛、腰酸等,影响工作及生活。

2.原发性:自初潮即有痛经,疼痛剧烈者卧床不起,不能工作。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子宫发育稍差,较小。多见于未婚未育者。

3.继发性:由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引起,常见于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分型介绍

痛经,是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有全身不适,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未能发现盆腔器官有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临床表现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多,病机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历时1/2~2小时。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病人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悲伤易怒、心惊失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四肢冰凉、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12~24小时。经血外流畅通后逐渐消失,亦偶有需卧床2~3天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艺术苹果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1607 字

+ 加入清单

艺术苹果在还不红的时候贴上防水防晒的纸,纸上有镂空的“福”“恭喜发财”等字,然后自然成熟。太阳晒到的地方是红色的,被纸盖住的地方是绿色的,这就是艺术苹果。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艺术苹果的相关知识。

具体方法如下:

(一)字贴的选择

选用一面带胶,一面不带胶的两层纸合成的进口或国产的“即时贴”纸,在“即时贴”上用正楷或艺术字写上“福、禄、寿、禧、吉祥如意、生日快乐、心想事成”等吉祥语或画上生肖图,1字1贴也可,4字1贴也可,一般4字组合者宜用4字1贴,便于带字果的装箱、配对。一般每贴大小为4厘米×6厘米。

(二)果实的选择

宜选择大果形、品质优良的红色品种,如元帅系品种、红富土系品种等。应选择具备生产无公害苹果和全套袋栽培条件的苹果园。在树势健壮、光照良好的红色品种树上,选着生部位好、果形端正、摘袋后果面光洁的大果,注意选果应相对集中,以利贴字图和采收。

(三)贴字时间及方法

一般套袋果边取内袋边贴字效果较好。在贴字时将需贴字的果面灰尘擦干净后再贴,字贴最好贴于向阳果面的臀部。贴字时,揭下“即时贴”,一手抓果,一手贴字,将“即时贴”平展地贴于果面,尽量减少“即时贴”皱折而影响贴字效果,同时要求“即时贴”均匀地粘在果面上,不可有空隙,否则贴字效果不好,而且“即时贴”易脱落。操作过程要轻拿轻放,以防碰落果实。

(四)贴字后的管理

贴字后,适当摘除果实周围5~10厘米范围枝梢基部的遮光叶,增加果面受光;当向阳面着色鲜艳时转果,转果时捏住果柄基部,右手握着果实,将阴面转到阳面,使其着色。

(五)适期采收包装

当去袋后的贴字果整果着色均匀且鲜艳后,即可采摘。贴字果采收后,揭去果面的贴字,擦净果面,根据不同的字迹,分别按字组配对、贴标签、套网套、装箱,并做好标记。

艺术苹果的由来

艺术苹果是栖霞农民的杰作,从92年开始栖霞果农就在藏家庄镇,蛇窝泊镇尝试种植艺术苹果,经过多年的尝试摸索,栖霞果农终于生产出了健康、时尚、吉祥又满含浓浓胶东文化的艺术苹果,在栖霞艺术苹果的影响下,现在全国多个省份也纷纷开始种植艺术苹果,十多年来在王国祖、刘广华、李宁等市领导和众多栖霞儿女的一起努力下,栖霞苹果一路跨越,现已成为中国苹果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头羊,世界苹果领域的佼佼者,随着 09年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检测项目落户栖霞,标志着栖霞苹果在已建立多年的绿色果品安全生产基础上又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枝独秀不是春”,栖霞苹果一直以来都在与众兄弟招远苹果、蓬莱苹果、海阳苹果、牟平苹果一起扛起烟台苹果大家庭百年兴旺的大旗。这也正是烟台苹果协会 培策会长为烟台苹果多年呕心沥血的结晶。

全国各省市苹果优势产区,各地苹果都有自己独特的别处无法比拟的优势,栖霞苹果、花牛苹果、秦冠苹果在国内外都久负盛名,一方水土,培育一方特产,各省市有志于家乡发展的同仁们,大家正在携手一起努力,一起完善规范着艺术苹果这个大市场,为家乡的果农致富,家乡发展尽力。

艺术苹果形成原因

艺术苹果简单的说就是文化果。是通过日光处理技术,将苹果赋予艺术文化色彩,是书法、简笔画、剪纸、电脑PS等行为艺术的一种自然表现方式,通过图案设计、遮光图案纸制作、果实套袋、果实摘袋、果实筛选、粘贴、采收、选果等系列程序制作而成。由于字画的壁画部分遮挡了太阳光线,当果实采收时,红艳艳的苹果表面便被阳光雕刻上了金黄色的各式图案或书法作品。

艺术苹果的发展

艺术苹果在还在苹果树上的时候就已经套上帖纸,不怕风吹日晒雨淋喷药,无日灼,贴字要使用透气膜和食品胶,因对果面无任何不良影响,没有异味和毒副作用.又使苹果表面因贴字部分不着色而长出喜、福、十二生肖等多种红色字样和图案,字图非常美观,近十年来通过全国近30个省400多个县市的果农纷纷效仿使用该方法,表明其投资少效益高,艺术苹果是继套袋栽培之后又一果品增值新技术,使普通的食用苹果价格翻番,每斤苹果可多卖2-8角钱,而且卖得快,好销售,大大提高了苹果的经济效益,因而在近年来得到积极推广,被果农广泛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牙菌斑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2109 字

+ 加入清单

牙菌斑是基质包裹的互相粘附、或粘附于牙面、牙间或修复体表面的软而未矿化的细菌性群体,为不能被水冲去或漱掉的一种细菌性生物膜。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牙菌斑的相关知识。

牙菌斑的危害

除了牙病,牙菌斑还与心脑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免疫系统的疾病,以及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出生有密切关系。小小的牙菌斑可通过3条途径与全身疾病发生联系。

1、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引发菌血症。人类牙根尖周病涉及菌种约200余种,牙周病涉及菌种高达500种。研究表明,在拔牙、根管治疗、牙周手术和根面刮治等操作当天内,部分细菌便可从感染部位到达心脏、肺部及周围毛细血管系统。

2、直接进入临近组织或器官。牙菌斑是幽门螺杆菌的贮存库,幽门螺杆菌可经口腔进入胃部,在胃部“定居”下来并繁殖壮大,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等。牙周炎患者的龈下菌斑包含大量厌氧菌,可在特定条件下被吸入下呼吸道,在支气管末端和肺泡上皮定植,诱发肺炎。

3、细菌代谢产物扩散引起的全身疾病。牙菌斑为细菌的生存和代谢活动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细菌代谢的毒性产物可成为全身疾病的病原因子,直接刺激和破坏机体组织,也可引起组织局部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如慢性脑膜炎、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持续性发热、特发三叉神经痛、毒素休克综合征、系统性粒细胞缺失、妊娠异常、低体重新生儿等。

牙菌斑形成的原因:

牙菌斑是导致龋齿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龋齿都是从牙斑开始的。因此,了解牙斑的形成,对预防龋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牙斑的形成比较复杂,现在公认的理论有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获得性膜形成阶段。口腔中的唾液糖蛋白是唾液中的一种物质,每个人的唾液中都含有这种物质。当它与牙齿接触时,可附着在牙釉质表面,形成膜样物质,这种膜被称为获得性膜。它为口腔细菌初期粘附提供了基质,为牙斑的形成创造了条件。有资料证明,龈沟是牙齿最先形成获得性膜的部位。

第二个阶段:细菌附着阶段。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获得性膜对细菌附着具有重要意义。观察发现,当牙面获得性膜形成,很快就有细菌附着上去,说明附着速度很快。大量研究资料证实,最先附着在牙面的细菌为血型链球菌和唾液链球菌。细菌在获得性膜的表面生长,并能产酸,使糖蛋白沉积。血型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能合成葡聚糖,与沉积的糖蛋白一起构成牙斑基质,为牙斑的形成创造了基础。

第三个阶段:成熟阶段。细菌在获得性膜上生长、发育、繁殖和衰亡,并在其中进行复杂的代谢活动。

口腔清洁

牙菌斑口腔不可能成为一个无菌的环境,也不能把所有的细菌都消灭。因为消灭细菌之后,又会有真菌袭来,造成更严重的、很难控制的后果。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与牙菌斑作斗争,使这些“社区”维持在一个较低数量,防止“社区”发展壮大,甚至最终钙化,形成牙石。当牙石形成之后,使用日常口腔护理的方法是不能清除掉的,只能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用专门的器械清除。

清除牙菌斑和打扫房间类似,墙缝及各种缝隙往往是最难清洁的地方,而牙齿的“缝隙”一个是牙与牙龈之间,一个是牙与牙之间,清洁不同的部位需要用到不同的方法。

牙与牙龈之间

刷牙是众所周知的口腔护理方法,也是清除牙菌斑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方法。首先要坚持早晚刷牙,而晚上刷牙尤其重要。牙面上的食物残渣没有及时清除,为细菌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菌可以大量增殖,同时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而睡眠中,唾液分泌减少,不能很好地中和、稀释这些有害物质,因而会对牙齿造成严重的危害。

1、关于牙刷、牙膏的选择

牙刷一般建议选用软毛牙刷,避免对牙齿或牙龈造成损伤,而近年来含药物的牙膏种类较多,主要功效有防龋、抑菌、止血、脱敏及减轻口臭等。但药物仅起辅助作用,主要靠机械清扫作用,正如洗衣服时,洗衣粉只起辅助作用,关键在于揉搓。

2、刷牙的方法

刷牙的方法有数十种之多,关键在于牙刷到位,面面俱到。现仅介绍最常用的水平颤动法(又称Bass法)。

一般的方法刷牙后,在牙齿与牙齿之间常余留菌斑,需要用其他方法来补充,来清除残留的菌斑。根据牙缝的大小不同可以使用牙线、牙签或间隙刷。

牙与牙之间

1、牙线

牙线是最常推荐使用的清除牙与牙之间的菌斑的方法,效果很好,适用于大多数人。但对于牙龈退缩严重,且牙根面呈凹陷外形的人不适用,这类患者应用间隙刷清洁牙与牙之间。

2、牙签

对于牙龈乳头有退缩,牙间隙增大的情况下,可以用牙签来清洁牙与牙之间。应选用硬质木制或塑料的光滑无毛刺的牙签,将间隙两侧的牙面上的菌斑“刮”净。注意不要损伤牙龈。对于无牙龈乳头退缩的人,不适宜使用牙签。

使用牙签是否会使牙缝变大:牙缝变大是牙周炎组织破坏所致,并非牙签引起。牙龈因炎症而肿大,似乎充满牙间隙,在治疗后或者使用牙签、清除菌斑后,牙龈乳头的炎症消退而表现为退缩,使牙缝“变大”。

3、间隙刷(牙缝刷)

牙与牙之间有间隙,牙齿邻面外形不规则或牙根面为凹面时,清除菌斑的最佳方法是间隙刷,又叫牙缝刷。选用直径适宜的间隙刷,将刷头顺牙龈乳头的方向伸入到牙间隙处,做前后移动,将菌斑刷除。一般在每晚睡前刷牙后使用间隙刷即可。

4、其他

其他工具如家用冲洗器,可产生一定压力的水流,用于日常的口腔冲洗,有利于清除牙刷等措施不易到达的部位。家用冲洗器的应用不能替代刷牙,但可作为刷牙的补充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简述地震形成的原因是什么_地震产生的原因

全文共 233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会使地面发生震动,地震是恐怖的,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严重,但是很多人地震是由什么原因产生的。以下就是小编做的地震形成的原因整理,希望对你们有用。

地震的检测

(1)测震:记录一个区域内大小地震的时空分布和特征,从而预报大地震。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就是以震报震的一种特例。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小震闹”并不一定导致“大震到”。

(2)地壳形变观测:许多地震在临震前,震区的地壳形变增大,可以是平时的几倍到几十倍。如测量断层两侧的相对垂直升降或水平位移的参数,是地震预报重要的依据。

(3)地磁测量:地球基本磁场可以直接反映地球各种深度乃至地核的物理过程,地磁场及其变化是地球深部物理过程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震磁效益的研究有其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更有震例的事实。

(4)地电观测:地震孕育过程中,会伴随有地下介质(主要是岩石)电阻率的变化及大地电流和自然电场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与岩石受力变形及破裂过程有关,因此提取这一信息可以预测地震。

(5)重力观测:地球重力场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地球物理场之一,它与观测点的位置和地球内部介质密度有关。因此,通过重力场变化可以了解到地壳的变形、岩石密度的变化,从而预测地震。

(6)地应力观测:地震孕育不论机制如何,其实质是一个力学过程,是在一定构造背景条件下,地壳体中应力作用的结果。观测地壳应力的变化,可以捕捉地震前兆的信息。

(7)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动态观测:地下水动态在震前异常现象,宏观现象如水井水位上涨,水中翻花冒泡、井水变色变味等;微观现象如水化学成分改变(如水中溶解氡气量变化等),固体潮(天体引潮力引起的地下水位涨落现象)的改变等。通过地下水动态的观测,可以直接地了解含水层受周围的影响情况和受力的情况,从而进行地震预报。>>>下一页更多精彩“地震前兆5大现象”

地震的灾难

直接灾害破坏

地震直接灾害是地震的原生现象,如地震断层错动,以及地震波引起地面振动,所造成的灾害。主要有:地面的破坏,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滑坡、泥石流等),海啸、地光烧伤等。

地震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特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因为地震波从地内向地面传来,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接着产生大振幅的水平方向的晃动,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1960年智利大地震时,最大的晃动持续了3分钟。地震造成的灾害首先是破坏房屋和构筑物,造成人畜的伤亡,如1976年中国河北唐山地震中,70%~80%的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地震对自然界景观也有很大影响。最主要的后果是地面出现断层和地裂缝。大地震的地表断层常绵延几十至几百千米,往往具有较明显的垂直错距和水平错距,能反映出震源处的构造变动特征(见浓尾大地震,旧金山大地震)。但并不是所有的地表断裂都直接与震源的运动相联系,它们也可能是由于地震波造成的次生影响。特别是地表沉积层较厚的地区,坡地边缘、河岸和道路两旁常出现地裂缝,这往往是由于地形因素,在一侧没有依托的条件下晃动使表土松垮和崩裂。地震的晃动使表土下沉,浅层的地下水受挤压会沿地裂缝上升至地表,形成喷沙冒水现象。大地震能使局部地形改观,或隆起,或沉降。使城乡道路坼裂、铁轨扭曲、桥梁折断。在现代化城市中,由于地下管道破裂和电缆被切断造成停水、停电和通讯受阻。煤气、有毒气体和放射性物质泄漏可导致火灾和毒物、放射性污染等次生灾害。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常造成掩埋村镇的惨剧。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在上游形成地震湖。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时,神奈川县发生泥石流,顺山谷下滑,远达5千米。

次生灾害

地震次生灾害是直接灾害发生后,破坏了自然或社会原有的平衡或稳定状态,从而引发出的灾害。主要有:火灾、水灾、毒气泄漏、瘟疫等。其中火灾是次生灾害中最常见、最严重的。

火灾:地震火灾多是因房屋倒塌后火源失控引起的。由于震后消防系统受损,社会秩序混乱,火势不易得到有效控制,因而往往酿成大灾。

海啸:地震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就是地震海啸。

瘟疫:强烈地震发生后,灾区水源、供水系统等遭到破坏或受到污染,灾区生活环境严重恶化,故极易造成疫病流行。社会条件的优劣与灾后疫病是否流行,关系极为密切。

滑坡和崩塌:这类地震的次生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和塬区,由于地震的强烈振动,使得原已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山崖或塬坡发生崩塌或滑坡。这类次生灾害虽然是局部的,但往往是毁灭性的,使整村整户人财全被埋没。

水灾:地震引起水库、江湖决堤,或是由于山体崩塌堵塞河道造成水体溢出等,都可能造成地震水灾。

此外,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还带来新的继发性灾害,如通信事故、计算机事故等。这些灾害是否发生或灾害大小,往往与社会条件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地震形成的原因

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

火山地震:是由火山爆发时所引起的能量冲击,而产生的地壳振动。火山地震有时也相当强烈。但这种地震所波及的地区通常只限于火山附近的几十公里远的范围内,而且发生次数也较少,只占地震次数的7%左右,所造成的危害较轻。

陷落地震:由于地层陷落引起的地震。这种地震发生的次数更少,只占地震总次数的3%左右,震级很小,影响范围有限,破坏也较小。

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而引起的地震 。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火灾形成的原因与危害

全文共 2237 字

+ 加入清单

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火灾造成的危害严重,要预防火灾的发生和形成。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火灾的相关知识。

火灾的危害

火灾,作为一种人为灾害,是指火源失去控制蔓延发展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一种灾害性燃烧现象。火灾还是一种终极型灾害,任何其他灾害最后都可能导致火灾。火灾能烧掉人类经过辛勤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使工厂、仓库、城镇、乡村和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化为灰烬,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火灾还污染了大气,破坏了生态环境。火灾不仅使一些人陷于困境,它还涂炭生灵,夺去许多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难以消除的身心痛苦。

据世界火灾统计中心及欧洲共同体研究测算,如火灾直接损失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2‰,整个火灾的损失将占国民经济生产总值的10‰以上。现代社会空前发展,积累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特别是在城市地区,社会人口相对集中,建筑设施鳞次栉比,一旦发生火灾,会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惨重的损失。因此,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在我国,火灾危害之烈,损失之巨,不亚于地震和洪水的危害。近年来,我国城市火灾频频,深圳、广州、上海、长沙、石河子、吉林、浙江等地发生的特大火灾所造成的危害及后果,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火灾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火灾自救的方法

在火灾中,被困人员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镇静,不要惊慌,不盲目地行动,选择正确的逃生方法。必须注意的是,火灾现场的温度是十分惊人的,而且烟雾会挡住你的视线.当我们在电影和电视里看到火灾场面时,一切都非常清晰,那是在 火场上的浓烟以外拍摄的.当处于火灾现场时,能见度非常低,甚至在你长期居住的房间里也搞不清楚窗户和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保持镇静,不能惊慌。

如果您被困火灾中,您应当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条件逃生,可以利用 消防电梯、室内楼梯进行逃生,普通电梯千万不能乘坐,因为普通电梯极易断电,没有防烟功效,火灾发生时被卡在空 中的可能性极大.同时,也可以利用建筑物外墙的水管进行逃生。

发生火灾后,会产生浓烟,遇到浓烟时要马上停下来,千万不要试图从 烟火里出来,在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灾中产生的浓烟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灾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还应该有空气,因此浓烟中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尽量贴近地面。

在浓烟中逃生,人体如果防护不当,容易将浓烟吸入人体,导致昏厥或窒息,同时眼睛也会因烟的刺激,导致刺痛而睁不开。此时,可以利用透明塑料袋,透明塑料袋不分大小都可利用,使用大型的塑料袋可将整个头罩住,并提供足量的空气供逃生之用,如果没有大型塑料袋,小的塑料袋也可以,虽然不能完全罩住头部,但也可以遮住口鼻部分,供给逃生需要的空气.使用塑料袋时,一定要充分将其完全张开,但千万别用嘴吹开,因为吹进去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效果适得其反。

如果是晚上听到报警,首先应该用手背去接触房门,试一试房门是否已变热,如果是热的,门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就会冲进卧室;如果房门不热,火势可能还不大,通过正常的途径逃离房间是可能的。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好身后的门,以防火势蔓延。

看了火灾形成的原因与危害还看:

形成火灾的原因

火源是火灾的发源地,也是引起燃烧和爆炸的直接原因。所以,防止火灾应控制好10种火源,具体是:

人们日常点燃的各种明火,就是最常见的一种火源,在使用时必须控制好。

企业和各行各业使用的电气设备,由于超负荷运行、短路、接触不良,以及自然界中的雷击、静电火花等,都能使可燃气体、可燃物质燃烧,在使用中必须做到安全和防护。

靠近火炉或烟道的干柴、木材、木器,紧聚在高温蒸汽管道上的可燃粉尘、纤维;大功率灯泡旁的纸张、衣物等,烘烤时间过长,都会引起燃烧。

在熬炼和烘烤过程中,由于温度掌握不好,或自动控制失灵,都会着火,甚至引起火灾。

炒过的食物或其它物质,不经过散热就堆积起来,或装在袋子内,也会聚热起火,必须注意散热。

企业的热处理工件,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上,或堆放在易燃品旁(如木材),易引起火灾,应堆放在安全地方。

在既无明火又无热源的条件下,褐煤、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和沾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金属屑、抛光尘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堆积在一起时间过长,本身也会发热,在条件具备时,可能引起自燃,应勤加处理。

不同性质的物质相遇,有时也会引起自燃。如油与氧气接触就会发生强烈化学作用,引起燃烧。

摩擦与撞击。例如铁器与水泥地撞击,会引起火花,遇易燃物即可引起火灾。

绝缘压缩、化学热反应,可引起升温,使可燃物被加至着火点。

引火恶习

酒后卧床吸烟或是坐在沙发上吸烟。可能在香烟未燃尽时人已睡着,烟头引燃沙发和床上用品导致火灾。

使用完液化气不关总阀门。如果气灶点火开关有故障不能完全切断气源,或是由于连接气瓶与气灶的橡胶管长期受压发生爆裂,会导致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

液化气灶使用时无人看管。会因锅内食物沸腾溢出浇灭火焰,导致液化气泄漏引发火灾。

蜡烛放在木制的桌子上。当蜡烛燃尽或是被碰倒后会引燃桌子或是桌上的可燃物。

蚊香放在床边。会因床上用品掉到蚊香上引发火灾。

用打火机或蜡烛照明在杂物间寻找东西。如果不小心会引燃可燃物。

用遥控器关家用电器而不拔掉插头。电器的部分部件在长期通电状况下会因发热引发火灾,或是因雷击引发电器火灾。

将球形金鱼缸放在阳光下。这就如同在阳光下放置一个凸透镜,会引起焦点处可燃物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悲观性格形成的原因_性格悲观的改善方法

全文共 3598 字

+ 加入清单

悲观的人对世事所怀消极的看法。性格悲观的人,遇事容易往坏处想,自信心差。很多父母都想知道孩子形成悲观性格的原因改善方法。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性格悲观的改善方法

形成悲观性格的原因

他们的悲观忧虑来自何处呢?这是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遗传气质。

抑郁气质的人总是小心谨慎,思虑过度。表现出行为孤僻、不合群等特点,性格也会表现得较为内向。

2.教养不当。

过分溺爱会让孩子难以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进入社会时,会感到惶恐不安、悲观无助。

3.心理创伤。

特别是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会使人自信心降低,遇事时易往悲观不利的方向考虑,甚至引发抑郁情绪。

情绪与大脑的活动关系密切,大脑对不同画面的反应取决于人的性格。

最近几年,针对人的情绪的研究越来越多,科学家们找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人的情绪与大脑的活动关系密切。比如,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声称,他们能够根据大脑生理特征来区分乐观性格和悲观性格,尽管许多人对同样的场景或事件反应绝然不同,因为乐观和悲观性格的人,其大脑活动的变化有明显差别。

他们对一组年龄在19岁到42岁之间的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给两组人看相同的图片,一部分图片展现快乐场面,如生日聚会,另一些的内容较沉重,如病房。在实验对象观看图片时,研究人员对她们的大脑进行扫描,观测大脑不同部位的反应活动。

观测结果显示,“乐观组”的人对快乐场景的图片反应之强烈远远超过“悲观组”。反过来也一样,看内容沉重的画面时,“悲观组”的人大脑活动程度远超过“乐观组”的人。研究项目负责人说,大脑对不同画面的反应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性格,而上述研究结果对忧郁症等疾病的治疗将非常有用。

乐观和悲观只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一味乐观并不保证拥有成功的人生。

关于悲观与乐观的争论由来已久,英国《每日电讯报》专栏作家雷兹是悲观主义者。他说,虽然悲观人士赚钱能力卓越,但无法享受花钱的乐趣,因为悲观人士永远相信自己的运气即将用完。英国最成功的赛马训练师之一纳特则表示,他相信悲观。他说:“如果你认为你每次都会赢,那你只会失望。如果你小心翼翼,然后做了该做的事情,那你会意外地获得正面结果。”

其实,乐观和悲观只是两种不同的思考模式。一味乐观并不保证拥有成功的人生;悲观也并不等于陷入负面情绪。如果设定了合理的期望值,朝向符合自己兴趣的目标努力,一样强韧有力。如果你是一个乐天派,不必太过自信,否则不易看到自身面临的危机,误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可能脱离现实。如果你是一个悲观者,请不要自怨自艾,通过对焦虑的调控,你同样拥有成功的机会。

人在犯错误时为什么会下意识地低下头,而在自信心爆满时高昂着头?

北达科他州大学心理学家布赖恩·迈耶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后表明,因痛苦而引起的典型的畏怯表情确实会对人起作用,他们也许有悲观的思想,但是如果他们抬头向上看的话,就不会那么悲观地思考问题了;而人老是低着头的话,就会更加悲观地进行思考。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当你犯了错误,被人指出,你会羞愧地低下头;当你取得了好成绩,或者你的自信心爆满的时间,你会高昂着头。这些动作都是你下意识地作出的,是你的悲观情绪或乐观情绪使然。

更重要的是,这一研究提出了诊断和治疗这种抑郁情绪的新方法。抑郁是最普遍而又令人最容易衰弱的心理疾病之一,5个人中就有1个人的生活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在研究中,研究人员对志愿者进行了测试,寻找那些拥有最强烈悲观情绪的人和最强烈乐观情绪的人,然后让志愿者做不同的认知测试,先是让他们眼睛向下看时做测试,然后眼睛稍稍向上看时做同样的测试。结果发现,当悲观者眼睛向下看时,他们在认知测试时表现得最好,而乐观者在向上看时表现最佳。迈耶说:“自从高级思维进化以来,人类就将像向上和向下或者白天和黑夜这样的词汇与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联系了起来,这些测试就暗示了这种关系的来源。”

只要将眼睛紧紧地盯在地面上,那他就一定是心情抑郁的。

这样的姿势很有可能反过来会加强引起这种姿势的情绪,所以悲观者或者有抑郁趋向的人更会因为盯视下方而保持这种情绪。迈耶说:“这一研究认为,只需劝说这样的人改变一下习惯将目光稍稍抬高一点就会减轻抑郁情绪。”

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假设,任何人只要将眼睛紧紧地盯在地面上,那他就一定是心情抑郁?是的,英国咨询和心理疗法协会的心理学家菲利普.霍德森肯定了这样的猜测,他说:“真是这样,如果你情绪低落你就会向下看,这是一种心理上的机能也是身体上的机能。当足球运动员射失了一个点球后,会不由自主地低下脑袋,因为他们的肌肉会发软,而且他们会感觉灰心丧气。如果他们得了分,他们就会感觉特别兴奋,他们会更深地呼吸,站得也更高一些。”抑郁症患者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与正常人有微妙的差别。

霍德森深信,长期的悲观者和抑郁症患者还会对世界和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角色形成一种与他人完全不同的观点。他说:“他们认为自己会做不好,所以就会变得更有可能出差错,而且他们也会有更少的生活乐趣。他们的睡眠也很少,行动迟缓,因此他们也确实用不同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

人们认识抑郁这种情绪已经有好几个世纪了,但引起抑郁的原因却一直是个谜,直到现在人们才有所认识,而抑郁的人经常会被人嘲笑为装病。最近的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或长期的悲观者大脑里的化学物质与正常人有微妙的差别,也许部分是由于遗传,或者是不良饮食习惯或别的因素引起的。

人真的应该“向上看”

据《星期日泰晤士报》昨天报道,著名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猜测:乐观主义者和悲观主义者用不同的方式观看这个世界。心理学家现在证实他的这一猜测是正确的。

心理学家发现,悲观主义者眼睛往下看,他们的大脑工作得更好;乐观主义者向上看时,他们的大脑会转得更快。这一发现表明,因痛苦而引起的典型的畏怯表情确实会对人起作用,他们也许有悲观的思想,但是如果他们抬头向上看的话,就不会那么悲观地思考问题了;而人老是低着头的话,就会更加悲观地进行思考。

悲观并非一无是处,悲观是赌场与股市赢家的特质,乐观的人通常输最多。

科学家进行这方面研究的初衷是发现人的情绪机理,进而找到治疗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新方法,有意思是,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悲观并非一无是处,悲观是赌场与股市赢家的特质,乐观的人通常输最多。

虽然悲观的人自己可能也不敢相信,但科学家发现这确是事实。习惯往坏处想的悲观人士在赌博与从事股票交易时,获利能力确实比乐观的人好。研究指出,悲观的人天生比较小心,因此比较不会把钱浪费在连续的失败上。研究人员首先要求志愿者回答有关他们对于赌博的期待以及从事这项活动的动机,然后由研究者将他们的回答与实际行为进行比较。研究人员指出,在经历负面的赌博经验后,乐观人士比悲观人士更易维持正面期待并继续赌博。乐观虽然益处多多,但在这样的情况下,悲观人士更容易住手的倾向显然更有益处。

悲观的引证解释

1. 佛教语。五观之一。谓以慈悲之心观察众生,救人苦难。

《法华经·普门品》:“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注:“以大悲人观众生苦,拔其苦难,名曰悲观。”

2. 消极失望。和“乐观”相对。

冯雪峰《上饶集中营》第三部:“不是面对着屠杀而悲观,而是进行有准备的、有希望的战斗。”巴金《随想录》五:“我绝不悲观,我要争取多活,我要为我们社会主义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无论悲观或是乐观都是一种预期,也就是基于认知或经验得出的结论

乐观地看待事物不但是社会导向的主流,同时也是一种心理保护机制(比如遭受损失时人们通常会与更不幸的人作比较,或找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来做[这个叫代偿],来舒解郁闷的心情。)

悲观主义情绪产生的原因,传统的解释是,长期遭受挫折,缺乏成功的鼓励(典型的例子就是,父母要求严苛,事事不满,动辄打骂,但又不引导孩子正确的方向;或是在多个兄弟姐妹的家庭,父母总是拿表现好的孩子做范例来贬低表现不好的孩子),或遭受重大挫折。这种情绪障碍经过短期心理治疗还是比较容易扭转的。新的研究与假说似乎更偏向于基因决定论,认为悲观主义风险来自于遗传。

通常都认为乐观主义情绪优于悲观主义,但实际上,乐观主义的人时常低估风险,乐于冒险,并更容易一时冲动,且旁人对于乐观主义者的提醒、警告、恫吓往往反而鼓励了他们的冒险行为。

无论悲观或是乐观都是一种预期,也就是基于认知或经验得出的结论。排出了先天性格的因素,悲观形成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自己经历过多挫折,另一种是学习了别人很多挫折。乐观反之。从客观上讲,两者没有好坏之分,因为乐观也有可能是低估造成的,也会导致未来结果的失败。但是主观上,乐观的情绪会调动积极的行动,这一点对未来的结果是有益的。对于悲观来讲,积累经验知识对未来的结果是有用的,但消极的情绪是有害的。我自己也在学习如何调整,比如,每当我开始悲观的预测未来的时候我就知道是实践的时候了,因为不管悲观还是乐观都只是一种预测,真正的结果只有实践

悲观其他含义

悲观也是和乐观并存的。

宗教学中的悲观:阴阳学中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偶然只有必然,无论多么微小的邂逅都必定会影响未来的命运,缘分缔结就不会消失。世界貌似很大,其实很小只限于自己看的见的,手摸得到的。也是因此,古人认为化解凶煞与祈福是重要的事情,需要带 昱珀 。在结印册上添加“但马土佐,梦窗疏石,隐岐元简”结押从而可以祈福带来人生幸福的机遇>>>下一页更多精彩“改善悲观性格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2061 字

+ 加入清单

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全反射而产生的,海市蜃楼形成的具体原因我们还有待研究,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

自然界中的海市蜃楼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奔跑,白花花的太阳光炙烤着路面,只听见风的呼啸和马达的轰鸣,思维似乎停止了。突然,前方不远处浮现出一滩水,正在前方行驶的汽车也在水中映出一个清晰的倒影。但随着汽车的行驶,那滩水始终在前方,最后慢慢的消失。这是在高速公路上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

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骆驼队在炎气熏人的沙漠中踌躇前进。酷暑和干燥的天气使得旅行者疲乏不堪,皮袋中的水已经喝完了,嘴唇干得发裂,这时他们多么想能喝到一口清凉的水啊!突然,在遥远的前方沙漠间,出现了一个湖,湖的两岸高耸着宫殿和寺院,给他们带来了莫大的希望和清凉的预感,于是快速朝前奔去。走过一个沙丘又一个沙丘,但湖泊、宫殿和寺院仍在遥远的地方,忽暗忽亮,忽隐忽现。过了一会儿,突然湖水、宫殿、寺院全部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在平静无风的海面、大江江面、湖面、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处偶尔会在空中或“地下”出现高大楼台、城廓、树木等幻景,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海市蜃楼。我国山东蓬莱海面上常出现这种幻景。在我国古代传说中,认为蜃乃蛟龙之属,能吐气而成楼台城廓,又说海市是海上神仙的住所,它位在“虚无飘渺间”,因而得此名。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这样写道:“登州海中时有云气,为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睹。”

海市蜃楼的形成条件

蜃景与地理位置、地球物理条件以及那些地方在特定时间的气象特点有密切联系。气温的反常分布是大多数蜃景形成的气象条件。

就拿下蜃的形成来说。夏季沙漠中烈日当头,沙土被晒得灼热,因沙土的比热小,温度上升极快,沙土附近的下层空气温度上升得很高,而上层空气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就形成了气温的反常分布,由于热胀冷缩,接近沙土的下层热空气密度小而上层冷空气的密度大,这样空气的折射率是下层小而上层大。当远处较高物体反射出来的光,从上层较密空气进入下层较疏空气时被不断折射,其入射角逐渐增大,增大到等于临界角时发生全反射,这时,人要是逆着反射光线看去,就会看到下蜃。

柏油马路因路面颜色深,夏天在灼热阳光下吸收能力强,同样会在路面上空形成上层的空气冷、密度大,而下层空气热、密度小的分布特征,所以也会形成下蜃。

发生在沙漠里的“海市蜃楼”,就是太阳光遇到了不同密度的空气而出现的折射现象。沙漠里,白天沙石受太阳炙烤,沙层表面的气温迅速升高。由于空气传热性能差,在无风时,沙漠上空的垂直气温差异非常显著,下热上冷,上层空气密度高,下层空气密度低。当太阳光从密度高的空气层进入密度低的空气层时,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经过光的折射,便将远处的绿洲呈现在人们眼前了。在海面或江面上,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海市蜃楼”的现象。

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幻景,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根据物理学原理,海市蜃楼是由于不同的空气层有不同的密度,而光在不同的密度的空气中又有着不同的折射率。也就是因海面上冷空气与高空中暖空气之间的密度不同,对光线折射而产生的。

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

海市蜃楼常在海上、沙漠中产生,海市蜃楼是光线在延直线方向密度不同的气层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海市蜃楼的种类很多: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相对于原物的方位,可以分为上蜃、下蜃和侧蜃;根据它与原物的对称关系,可以分为正蜃、侧蜃、顺蜃和反蜃;根据颜色可以分为彩色蜃景和非彩色蜃景等等。

海市蜃楼是一种反常的折射现象,它是光线在垂直方向密度不同的大气层中传播,经过折射造成的结果。常分为上现、下现和侧现海市蜃楼。

凡是物体的映像或幻景看上去好像从天空某一空气层反射而来的,则称为上现蜃景。上现蜃景常出现在海上,和北方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这是因为海水表面蒸发时要消耗热量同时海水温度的升高缓慢,而在冰雪覆盖的地区由于冰雪面能将大部分太阳光反射掉同时冰雪融化时也要消耗大量热量,致使下层的温度变得很低,因此在这些地方最容易出现强烈的逆温现象。如果近地面层是强逆温时,空气密度会随高度迅速减小,光线在这种气温随高度升高因而使空气密度随高度锐减的气层中传播,会向下屈折,远方地平线处的楼宇等的光线经折射进入观测者眼帘,便出现了上现蜃景。

凡是物体的映像或幻景看上去好像由地面反射而来的,则称为下现蜃景。下现蜃景大都出现热季的沙漠上或冬季暖洋流的海上。在晴朗少云平静无风的天气里,阳光照射在干燥的沙土上,沙土的比热小,土温上升极快,这里几乎没有水分蒸发,土壤分子传热又极慢,热量集中在表层,所以接近土壤层的空气温度也上升的很快,但上层空气却仍然很凉。当近地层是强烈降温层时,气温随高度很快降低,空气密度随高度很快增加,而光线在气温随高度而降低的气层内传播时会向上屈折,远方地平线处的景物的光线,经折射后直入观测者眼帘,便出现了下现蜃景。

当水平方向的大气密度很不同,使大气折射率在水平方向存在很大不同的时候,便可能出现侧向蜃景。

总而言之,海市蜃楼是一种十分有趣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简述云形成的基本过程_云的形成过程及原因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觉得天上的蓝天白云很漂亮,尤其是夕阳下的云彩更加美丽。但是对于云的形成原因就不太了解了。以下就是小编给你做的云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云的定义

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过冷水滴、冰晶或者它们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的可见聚合物。云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形的结果。太阳照在地球的表面,水蒸发形成水蒸气,一旦水汽过饱和,水分子就会聚集在空气中的微尘(凝结核)周围,由此产生的水滴或冰晶将阳光散射到各个方向,这就产生了云的外观。并且,云可以形成各种的形状,也因在天上的不同高度、形态而分为许多种。>>>下一页更多精彩“云的形态”

云的形成

云形成于当潮湿空气上升并遇冷时的区域。这可能发生在:

①锋面云,锋面上暖气团抬升成云。

②地形云,当空气沿着正地形上升时。

③平流云,当气团经过一个较冷的下垫面时,例如一个冷的水体。

④对流云,因为空气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云。

⑤气旋云,因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而产生的云。

云的成因

人们常常看到天空有时碧空无云,有时白云朵朵,有时又是乌云密布。为什么天上有时有云,有时又没有云呢?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 它又是由有什么组成的?

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是由许多细小的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有的是由小水滴或小冰晶混合在一起组成的。有时也包含一些较大的雨滴及冰、雪粒,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并有一定厚度。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2]

地面上的水吸热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蒸汽层上层。由于蒸汽层上层温度低,水蒸气体积缩小比重增大,蒸汽下降。由于蒸汽层下面温度高,下降过程中吸热,再度上升遇冷,再下降,如此反复气体分子逐渐缩小,最后集中在蒸汽层底层。在底层形成低温区,水蒸气向低温区集中,这就形成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