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语文选词填空真题(最新20篇)

复习中同学们是否有一种无法记忆、似乎“饱和”的感觉,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几招小妙招,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360

文章

1000

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功原理和功率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功原理功率

⑴使用机械只能省力或省距离,但不能省功。

⑵机械功原理是机械的重要定律,是能量守恒在机械中的体现。

功率:

⑴功率概念:物理学中,把单位时间里做的功叫做功率。

⑵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⑶功率计算公式:功率=功/时间符号表达式:P=W/t

⑷功率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时间的单位是秒,功率的单位是焦耳/秒,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这个单位是为了纪念英国物理学家瓦特而用他的名字命名的。1W=1J/s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中考英语知识点:宾语从句和状语从句的区分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宾语从句状语从句的区分

eg.1)Iwillgoouttomorrowifitisfine.2)Idon’tknowifthetrainhasarrived.

句1中if引导的是状语从句。这个从句表示“条件”,修饰主句。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如果明天天气好,我就出去。

句2中if引导的是宾语从句,充当谓语动词don’tknow的宾语。整个句子的意思是我不知道火车是否到达。

判断方法:

1、可以从整个句式看。状语从句一般可以放在主句的前面或后面(个别除外),宾语从句只能放在主句谓语动词之后。

2、从引导词看。if充当宾语从句的连接词时,相当于whether,词义为“是否”,充当状语从句的连接词时,词义为“如果”。

when充当宾语从句的连接词时,意为“什么时候”,充当状语从句的连接词时,意为“当……的时候”。

3、从时态看。if和when作连接词时,引导宾语从句要注意:从句的谓语动词的时态应根据主句的时态作相应的变化。

if和when充当从属连词时,引导条件和时间状语从句,若主句的谓语动词用一般将来时,则从句的时态应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

—Doyouknowwhenhewillcomebacktomorrow?你知道他明天什么时候回来吗?

—Sorry,Idontknow.Whenhecomesback,Illtellyou.对不起,不知道。当他回来了,我将告诉你。

—Idontknowifhewillcome.我不知道他是否会来。

—Hewillcomeifitdoesntrain.如果不下雨,他会来的。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狼》

全文共 1065 字

+ 加入清单

【甲】少时,一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①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②中空。嘐嘐聱聱③,声在橐中。曰:“嘻!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

……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④:此不一之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

——苏轼《黠鼠赋》

【注】①拊(fǔ):拍。②橐(tuó):袋子。③嘐嘐(jiāo)聱(á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④虿(chài):蝎子一类的毒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其一犬坐于前犬:②橐坚而不可穴也穴:

③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见:④不能无变色于蜂虿于:

11.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

译文:

12.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

答:

13.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2分)

答:

10.答案:①像狗一样②咬洞③被④在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因此没有咬东西却装作咬东西,用声音来招引人;没有死却装死,用装死的样子求得逃脱。评分:大意及关键词语翻译正确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2.答案:甲文中屠户能认识狼的本性,并识破狼的狡诈,善抓时机,行动果敢;乙文中因人精力不专,懈怠疏忽,反受外物左右,被对方的欺骗手段蒙蔽,陷人对方圈套。评分:每个方面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13.答案:甲中文为小说(或寓言),重在突出故事氷之奇,因此以记叙为主,作者观点十分简要,故事寓含的道理由读者从中意会,乙文为小品(或賦)重在“悟理”,以“黠鼠”逃脱为基础和凭借,着重推演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而得出启示,揭示道理。评分:每个方面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

全文共 3732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坚持,才会有破茧成蝶这样美好的故事。作为备考人,也应该为自己争取一个完美的结局,为此,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第一,要做到以书为主,以题为辅。

看书时要注意我们在平时的联系和考试中,错什么补什么,每个环节都有对应的知识点,不要排斥滚动式的知识点复习,如果有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反复看,这样逐渐就能演变成板块式的知识点,形成整体知识网络。

第二,读课本,画出方法(研究问题的方法)。

疑难点在课本里,研究问题的方法是在研究解决各个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且一些典型的、常用的方法还会在书中多次反复出现,阅读课本时应该多留心、多揣摩,逐步加深对研究方法的领会。

第三,读书的时候多总结,然后自己给自己提问题。

把问题都写下来,然后再逐一解决问题,同时做到一边看一边自己列提纲,把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都写下来,这样有助于理清脉络,顺畅思路。只要你把课本上所有的知识点梳理、理解和消化了,那么你的成绩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第四,读课本应该注意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特别要集中力量对教材中的关键性知识(人们常说的考点),进行反复阅读、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前因后果,同时要找出知识疑难点。

第五,每一门学科的知识点都是有特点的,看书时全明白,合上书后又怎么样?

做题时能不能运用?这都需要知识点在脑海中落实到位。每看完课本的一部分,不用课本能不能了解里面知识点的区别和联系,这很重要。基本概念需要正确的理解,要把最细致的地方搞明白,虽然数学、地理、历史、政治都很重视整体的知识架构,但最基础的还是一个个知识点,只有把一个个知识点扎实掌握了,那么你也就会“一看见题目就知道怎么做”了。

第六,掌握知识点不是单纯指看书背下来。

而是掌握知识点在生产、生活中的联系和应用。看书时能懂,合上书就忘记是不行的,将课本中内容在脑海里反映出来才可以。

第七,分析比较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不用弄得太复杂,比较的方法很多,比如图形法、列表法、图标结合法等。锻炼自己的发散思维和知识点的迁移能力。做这项复习时靠的是归纳课本总结方法,而不是靠大量做题。

第八,在日常的学习之中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关键点(比如词语、概念、定义、基本语法、逻辑、章法、定理、公式以及具体的运用和计算)尽可能烂熟于心。

同时在学习、听讲、笔记时善于抓住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并把要点、重点、难点和知识点分解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达到加深理解记忆,灵活运用的目的。在用好、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再做相应的题目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做完题之后要思考总结解答这类题目的技巧,从而使自己有效掌握知识以及提高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上这些做好了,你的学习一定会突飞猛进的。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1、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一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是行之有效的。

2、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是速读,重点是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还没完整的阅读文字材料,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阅读原文时有两种方式,一种叫"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一种是采用"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我比较赞成"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容易集中,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分析所提供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

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

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要找到阅读理解要求的关键字、词或句子所在段落,要求学生在阅读文字材料时有重点地圈下来,然后再来重点理解与分析,目的是为了弄清题意,直接提取从文中提取有效的信息。如果试题要求用文中原话回答的,就可以直接用原话作答,如果没有明确要求用文中原话作答的,我们就可以“从文章中提取信息”来回答问题,就是挖掘出文中隐含的信息和深层含义然后作答。

二、审真审题,定向扫描

总之,题目提示了答题范围,题目规定了答题角度,题目提供了答题思路,题目隐含了答题信息,题目体现了答题规律。

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目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牢记:

1、弄清题目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目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目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目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目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目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手法、修辞手法、语言特点、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论证方式、理论论据、思想感情等

中考语文阅读高分答题技巧

一、基础知识题——信语感,多比较

这一块包括语音、字形、词语运用、标点符号、病句辨析等。做这一块题的基本原则是信语感,多比较。我们已经作了充足的准备,我们已积累了大量的知识,

我们已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所以我们应付该相信自己看到这题时的直觉。其次,一定要克服还没有看完整道题就急于选出答案的习惯,因为语文题没有绝对的正确和错误。

二、语言表达题——落实题干要求

第六大题的语言表达题是年年变化最大的题目,也是比较能中考察学生语文素质的题,当然也是一道容易拉分的题。碰到新题,不要慌张,这类题总是给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我们只要一一落实这些要求,并尽量让语言美一些,符合情理就可以了。

三、文言文阅读——联系课文,联系上下文

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一定是在课本中出现过的,中考察的意义和用法也一定是常用的。因此,平常复习要着重课本中的文言文的复习,做题时也一定要联系课本做判断。其次,文言文一般中考察的是人物传记类的文章,这类文章故事性强,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测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四、科技文阅读——抓信息,会比照

科技文不是中考察我们对这个知识的掌握,不是中考察了解这个内容多少。它中考察的是我们的语文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快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义和作者写作思路,做题时把每一个选项返回文章,认真比照原文就可以。

五、文言文翻译——直译句子,一字不漏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信、达、雅”,这里的“信”就是忠实原文,就是直译;而“达”就是要通顺,符合语法。所以,翻译文言文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字字有着落”,一字一字地翻译,不能只管大意。

六、诗歌——套用术语,分析诗句

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有关诗歌的术语,知道了诗歌设题的基本模式及做题思路和方法,也多少明白了诗歌的基本分类及每类诗歌的情感与主旨,我们现在需要记住的是,在了解了诗歌的类别和题干的要求后,先套用术语,再结合诗句分析。

七、现代文阅读——明确文章主旨,看好题干要求

做现代文阅读最要不得的方法是,先看题目,然后拿题目往文章里套。拿到一篇文章,首先我们要快速阅读一遍,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作者对他所写的内容的感情,然后再看题目。应该说现代文阅读的题目,基本都紧扣文章的主旨。所以答题的时候也要紧扣文章的主旨。

八、作文——紧扣话题,拒绝硬伤

无论写什么文体,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文章的主旨,并在文章中时刻体现文章的主旨,不要含蓄,更不要故弄玄虚。另外,作文一定不能出现硬伤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英语知识点:Why do you like koalas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Whydoyoulikekoalas

1.seethepandas去看熊猫

2.kindof+形容词有点...

3.allkindsof+名词复数各种各样的

4.befrom=comefrom来自于

5.walkontwolegs两腿直立行走

6.allday整天

7.befriendlytosb.对某人友好

8.bein(great)danger处于极大的危险中

9.savetheelephants拯救大象

10.savewater节约用水/savemoney省钱

11."oneof+名词复数"...其中之一(此结构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12.forgettodosth.忘记去做某事

13.getlost迷路

14.cutdown砍到

15.loseone’shome失去某人的家园

16.over=morethan超过,多于

17.bemadeof用…制作句型:

18.Welcometothezoo!欢迎来动物园。

19.Iliketigersalot.我非常喜欢老虎。(alot=verymuch)

20.提建议句型

①Whydon’tyou+动原?/Whynot+动原?为什么不做某事?

②Let’s+动原!让我们去做某事吧!③Howabout/Whataboutdoingsth.去做某事怎么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半日的游程》

全文共 2248 字

+ 加入清单

半日的游程

郁达夫

去年有一天秋晴的午后,我因为天气实在好不过,所以就搁下了当时正在赶着写的一篇短篇的笔,从湖上坐汽车驰上了江干。在儿时习熟的海月桥、花牌楼等处闲走了一阵,看看青天,看看江岸,觉得一个人有点寂寞起来了,索性就朝西的直上,一口气便走到了二十几年前曾在那里度过半年学生生活的之江大学的山中。二十年的时间的印迹,居然处处都显示了面形:从前的一片荒山,几条泥路,与夫乱石幽溪,草房藩溷,现在都看不见了。尤其要使人感觉到我老何堪的,是在山道两旁的那一排青青的不凋冬树;当时只同豆苗似的几根小小的树秧,观在竟长成了可以遮蔽风雨,可以掩障烈日的长林。不消说,山腰的平处,这里那里,—所所的轻巧而经济的住宅,也添造了许多;象在画里似的附近山川的大致,虽仍依阳,但校址的周围,变化却竟簇生了不少。第一,从前在大礼堂前的那一丝空地,本来是下临绝谷的半边山道,班在却已将面前的深谷填平,变成了一大球场。大礼堂西北的略高之处,本来足有几枝被朔风摧折得弯腰屈背的老树孤立在那里的,现在却建筑起了三层的图书文库了。二十年的岁月!三千六百日的两倍的七千二百的日子!以这一短短的时节,来比起天地的悠长来,原不过是象白驹的过隙,但是时间的威力,究竟是绝对的暴君,曾日月之几何,我这一个本在这些荒山野径里驰骋过的毛头小子,现在也竟垂垂老了。

一路上走着看着,又微微地叹着,自山的脚下,走上中腰,我竟费去了三十来分钟的时刻。半山里是一排教员的住宅,我的此来,原因为在湖上在江干孤独得怕了,想来找一位既是同乡,又是同学,而自美国回来之后就在这母校里服务的胡君,和他来谈谈过去,赏赏清秋,并且也可以由他这里来探到一点故乡的消息的。

两个人本来是上下年纪的小学校的同学,虽然在这二十几年中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或当暑假,或在异乡,偶尔通着的时候,却也有一段不能自已的柔情,油然会生起在各个的胸中。我的这一回的突然的袭击,原也不过是想使他惊骇一下,用以加增加增亲热的效力的企图;升堂一见,他果然是被我骇倒了。

“哦!真难得!你是几时上杭州来的?”他惊笑着问我。

“来了已经多日了,我因为想静静儿的写一点东西,所以朋友们都还没有去看过。今天实在天气太好了,在家里坐不住,因而一口气就跑到了这里。”

“好极!好极!我也正在打算出去走走,就同你一道上溪口去吃茶去罢,沿钱塘江到溪口去的一路的风景,实在是不错!”

沿溪入谷,在风和日暖,山近天高的田塍道上,二人慢慢地走着,谈着,走到九溪十八涧的口上的时候,太阳已经斜到了去山不过丈来高的地位了。在溪房的石条上坐落,等茶庄里的老翁去起茶煮水的中间,向青翠还象初春似的四山一看,我的心坎里不知怎么,竟充满了一股说不出的飒爽的清气。两人在路上,说话原已经说得很多了,所以一到茶庄,都不想再说下去,只瞪目坐着,在看四周的山和脚下的水,忽而嘘朔朔朔的一声,在半天里,晴空中一只飞鹰,象霹雳似的叫过了,两山的回音,更缭绕地震动了许多时。我们两人头也不仰起来,只竖起耳朵,在静听着这鹰声的响过。回响过后,两人不期而遇的将视线凑集了拢来,更同时破颜发了一脸微笑,也同时不谋而合的叫了出来说:“真静啊!”

“真静啊!”

等老翁将一壶茶搬来,也在我们边上的石条上坐下,和我们攀谈了几句之后,我才开始问他说:“久住在这样寂静的山中,山前山后,一个人也没有得看见,你们倒也不觉得怕的么?”

“伯啥东西?我们又没有龙连(钱),强盗绑匪,难道肯到孤老院里来讨饭吃的么?并且春三二月,外国清明,这里的游客,一天也有好几千。冷清的,就只不过这几个月。”

我们一面喝着清茶,一面只在贪味着这阴森得同太古似的山中的寂静,不知不觉,竟把摆在桌上的四碟糕点都吃完了,老翁看了我们的食欲的旺盛,就又摧荐着他们自造的西湖藕粉和桂花糖说:“我们的出品,非但在本省口碑载道,就是外省,也常有信来邮购的,两位先生冲一碗尝尝看如何?”

大约是山中的清气,和十几里路的步行的结果罢,那一碗看起来似鼻涕,吃起来似泥沙的藕粉,竟使我们嚼出了一种意外的鲜味。等那壶龙井芽茶,冲得已无茶味,而我身边带着的一封绞盘牌也只剩了两枝的时节,觉得今天足行得特别快的那轮秋日,早就在西面的峰旁躲去了。谷里虽掩下了一天阴影,而对面东首的山头,还映得金黄浅碧,似乎是山灵在预备去赴夜宴而铺陈着浓装的样子。我昂起了头,正在赏玩着这一幅以青天为背景的夕照的秋山,忽所见耳旁的老翁以富有抑扬的杭州土音计算着账说:“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我真觉得这一串话是有诗意极了,就回头来叫了一声说:

“老先生!你是在对课呢?还是在做诗?”

他倒惊了起来,张圆了两眼呆视着问我:

“先生你说啥话语?”

“我说,你不是在对课么?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你不是对上了‘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了么?”

说到了这里,他才摇动着胡子,哈哈的大笑了起来,我们也一道笑了。付账起身,向右走上了去理安寺的那条石砌小路,我们俩在山嘴将转弯的时候,三人的呵呵呵呵的大笑的余音,似乎还在那寂静的山腰,寂静的溪口,作不绝如缕的回响。

一九三三年五月二十一日

作者简介: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3年9月随长兄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本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不同凡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英语知识点:判断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判断关系代词与关系副词

方法一:用关系代词,还是关系副词完全取决于从句中的谓语动词。及物动词后面无宾语,就必须要求用关系代词;而不及物动词则要求用关系副词。例如:

ThisisthemountainvillagewhereIstayedlastyear.这是我去年呆过的山村。

IllneverforgetthedayswhenIworkedtogetherwithyou.

我永远不会忘记与你共事的日子。

判断改错:

(错)ThisisthemountainvillagewhereIvisitedlastyear.

(错)IwillneverforgetthedayswhenIspentinthecountryside.

(对)Thisisthemountainvillage(which)Ivisitedlastyear.

(对)Illneverforgetthedays(which)Ispentinthecountryside.

习惯上总把表地点或时间的名词与关系副词where,when联系在一起。此两题错在关系词的误用上。

方法二:准确判断先行词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主、谓、宾、定、状),也能正确选择出关系代词/关系副词。

例1.Isthismuseum___youvisitedafewdaysago?

A.whereB.thatC.onwhichD.theone

例2.Isthisthemuseum____theexhibitionwasheld.

A.whereB.thatC.onwhichD.theone

答案:例1D,例2A。

例1变为肯定句:Thismuseumis___youvisitedafewdaysago.

例2变为肯定句:Thisisthemuseum___theexhibitionwasheld.

在句1中,所缺部分为宾语,而where,that,onwhich都不能起到宾语的作用,只有theone既做了主句的表语,又可做从句的宾语,可以省略关系代词,所以应选D。

而句2中,主、谓、宾俱全,从句部分为句子的状语表地点,既可用副词where,又因inthemuseum词组,可用介词in+which引导地点状语。而此题中,介词on用的不对,所以选A。

关系词的选择依据在从句中所做的成分,先行词在从句中做主、定、宾语时,选择关系代词(who,whom,that,which,whose);

先行词在从句中做状语时,应选择关系副词(where地点状语,when时间状语,why原因状语)。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能知识点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机械能知识点

知识方法点拨

(1)判断动能增减的方法:在题干中找到关于质量、速度变化的关键词,根据“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确定动能的增减。

(2)判断重力势能增减的方法:在题干中找到关于质量、高度变化的关键词,根据“质量越大、高度越高,动能越大”确定重力势能的增减。

(3)判断弹性势能增减的方法:在题干中找到关于形变程度的信息,确定形变量的增减,根据“同一物体,在一定的范围内,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确定弹性势能的增减。

(4)判断机械能增减的方法

法一:根据“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分别确定等号右边每种能量的变化情况,从而确定机械能的增减。

法二:有时无法根据法一确定最终结果,则要根据题意分析出能量的转化情况。如果只有机械能内部的动能和势能彼此之间转化,则机械能守恒,不增不减;如果机械能转化成内能等其它形式的能量,则机械能减少;如果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机械能,则机械能增大。

注:利用法二的经典情况是根据题意判断出有摩擦力,这意味着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此时如果没有其它能量转化成机械能,则可断定机械能一定减少。

(5)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1.下列有关机械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就改变

B.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木块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C.推出的铅球下落过程中增加的动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D.如果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变,则物体的机械能不变

【答案】C

【解析】

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做功,根据机械能守恒的条件逐个分析物体的受力的情况,即可判断物体是否是机械能守恒.

A、物体机械能守恒不是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而是只有重力做功,所以A错误.

B、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此时机械能不守恒,所以B错误.

C、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时,机械能守恒,此时的合外力不为零,等于物体的重力,所以C正确.

D、除重力、弹簧的弹力外,其它力做功不为零时,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所以D错误.

故选C.

2.掉在水平地面上的弹性小球会跳起,而且弹跳的高度会越来越低。图示是小球弹跳的频闪照片,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一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机械能也相同

B.小球在1、2位置的动能相同,2位置的机械能较小

C.小球在1、2位置的机械能相同,2位置的动能较小

D.小球在2位置的动能较小,机械能也较小

【答案】D

【解析】

A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由于小球与空气之间有摩擦,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所以小球在1处的机械能大于小球在2处的机械能;不符合题意;B小球在1、2位置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但在2处的机械能小于1处的机械能,所以小球在2处的动能小于1处的动能,不符合题意;C由于小球与空气之间有摩擦,小球的机械能逐渐减小,小球在2处的机械能小,不符合题意;D由于小球在1、2处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势能相同,又由于小球在2处的机械能小,所以小球在2处的动能较小,符合题意;答案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登古长城记》

全文共 4859 字

+ 加入清单

登古长城记

峻青

我曾多次登过八达岭长城。每次登临,我都为这举世闻名的伟大古迹,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感到心胸开阔,心旷神怡。但也常常觉得,这长城,固然雄伟,但经过修整之后,现代化的痕迹似乎太明显了一些,好象是一个梳装打扮起来的陈列品,清洁整齐有余,而古朴野趣不足。

很希望能看到那没经现代化人工修整过的长城,那残破的城垒,那衰败的墙垣,那荒芜的山野,那纵横的乱石……

也曾乘北京到承德的列车,在经过兴隆县境时,从车窗中望见远处山岭上逶迤起伏的长城的影子,但因火车跑得快,而距离又远,看不真切,只好望城兴叹。

来到承德以后,朋友们就告诉我说:在河北省滦平县巴克什营和古城川之间的金山岭一带,有一段长城,非常壮观,有“第二八达岭”之称,但与八达岭不同的是它没有经过重新修建,保持着原有的样子。

于是,我们决定到那儿去一睹为快。

荷叶上滴着露水珠的清晨,我们一行三人——承德地区文联主席燕迅和文化局周修(小说家)从承德出发了。这时虽是盛夏季节,但是塞外的气候却十分凉爽。汽车沿着承德到北京的公路,在群山峡谷间飞驰向前。阵阵凉爽的晨风,从车窗外面吹拂进来,公路两边的树上,山坡上,鸟语啾啾,蝉声阵阵,使人觉得宛似江南的初秋。

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古北口。这古北口,从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的重关要隘。在这儿,可以看到东西两边的山上,连绵不断的长城,从山脊上一直伸展到山脚下面,山脚下,峭崖耸立,滚滚潮河,穿山而入,形成了一个十分险要的关口。

我们在这个著名的塞外小镇上的一家名叫“客乐”的饺子馆里,吃了一顿别有风味而又有愉快欢乐的家庭气氛的午餐后,继续驱车前进。不大一会儿,汽车离开公路转入一条未经作整的山间土路,据说,这条路,就是当年慈禧从承德护送着咸丰皇帝的遗体返回北京的御道。前不久,电影《垂帘听政》的那些慈禧返京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外景。

我们的汽车,沿着这条御道,在深山峡谷中奔驰了二十多华里,便来一到金山岭下。一抬头,那长城就高高地耸立在金山岭上面的山脊上。

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庄东头住着滦平县文物管理所的几个同志。我们把车停在山脚下,就由文管所的一位老梁同志陪同,向金山岭攀登了。

这金山岭,是燕山的支脉,位于北京东北二百五十华里的古承德通住北京的要道,进出塞内外的咽喉地带。

这儿山势很陡,山坡上,荒草蔓蔓,乱石纵横,根本没有八达岭那样通住长城上边的大路,只有一条牧羊人走出来的崎岖难行的羊肠小路,而且时断时续,十分难走,我们不得不用手扯着山草和灌木枝条,吃力地向上攀登,爬了一会儿,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连那常来攀登的老梁和司机小刘,也都显得十分吃力,于是,我们就在山坡上坐下来休息。山坡上,开着各种各样不知名的野花,有黄色的,淡蓝色的,粉红色的,真个是锦簇一般,十分好看。一群群野蜜蜂,在山花中飞来飞去,发出一片嗡嗡声。山野间,非常寂静,看不到一个人影,听不到一点儿人马车辆的噪声,只听见那掠过古长城的飒飒的风声,和在山花间飞舞着的野蜜蜂的嗡嗡声。偶而,在不远处的深草丛中,有一只山鸡,嘎嘎地叫了几了几声,立刻,山谷间,就响起了一阵阵经久不息的回音。

几经休息之后,我们终于攀登到了长城脚下。

编辑推荐:2017年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汇编

城墙很高,那青灰色的砖墙上,有的地方长着绿苔,有的砖缝里长上了野草和荆棘。有的地方已经塌了,残砖碎石倾泻在荒草野蔓的山坡之上。我们找到一处倒塌的地方,踏着碎砖乱石,爬上了城墙。这城墙大约高七、八米,宽约五、六米,都是用条石筑基,青砖砌面,坚固异常。墙顶部约有四米多宽,用大方砖铺地。墙垛口有两米多高,呈方齿形,每个垛口上,都有望孔和箭孔,垛口之间,还有旗孔,现在,这城墙通道的残破路面上,长满了蓬蒿和野草,我们沿着城墙顶上的通道,向上攀登。因为山势很陡,这城墙也爬山而上,直达顶峰。我们爬起来非常吃力。我们爬到一处险要的地方,一座高大的方形建筑,耸立在我们面前。老梁告诉我们:这叫敌楼,也称战台。这一段的长城敌楼特别多,都是设在地势险要之处,差不多一两百米左右,就有一座。它的建筑坚固,构造巧妙,结构也因地势不同而各异。有的是双层木结构楼,有的是砖石结构楼、五眼楼、六眼楼。还有方形楼、扁形楼、圆形楼。不有拐角楼、库房楼、铺房楼。这些敌楼都是空心的,可以居住士兵和存放粮草。

我们爬进了敌楼,这座敌楼,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双层楼,它高耸在山峰拐角的险要之处,下临悬崖,上插蓝天。敌楼里面,用砖石砌成的一道道错综复杂的高墙和通道,简直象迷宫一样,我们在里面转来转去,还是转到了原来的地方。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上楼的门。还是燕迅机灵,真不愧是燕山的儿子,长城脚下的好汉,是他,找到了通住楼上的秘密通道。原来那是一个很不被人注意的小孔道,我们几次从它旁边走过,都没有注意到它。由此可见,敌楼构造之巧妙,是有着很高的实战价值的。完全可以想象:来犯敌人,要从悬崖下攻上敌楼,谈何容易,即使攻进了敌楼,也难以找到通住上层的入口;而上层的守军,仍然可以卡住这小小的孔道,继续守垒战斗。

还有更巧妙的构造:为了防止敌军在攻上城墙后直接威胁敌楼,在由城墙通往敌楼的通道上,又建立了许多障墙。这些障墙上面,都有□望孔和射击孔,它结构严谨,居高临下,能攻能守。凭着这些障墙,可以步步为营,寸土必争。而有些敌楼的入口,不是开在面对城墙的通道上,而是经过障墙,在城墙内侧开一小门出城,再绕过敌楼内侧的狭窄小路,才能登城进入敌楼,这样,即使敌军攻上了城墙,也必然受到这重重叠叠的障墙后面守军的阻拦,而难以攻上敌楼。

多么坚固的防御工事啊。

真可算是金城汤池了。

老梁告诉我们:这一段长城,从北齐、五代时期就已经修建起来了,但那时的城墙,多是石头砌成,单薄矮小,而且没有敌楼,防御能力很差。到了明朝,蒙古族统治者屡次率军南犯,京畿受到很大威胁,于是决定修筑这一段在军事上有着重大作用的金山岭长城。这样,隆庆二年(1567),穆宗皇帝就把在南方闽浙一带的抗倭战斗中屡建奇功的名将戚继光,调来北方戌边,任命他为蓟辽总督和蓟镇总兵。戚继光上任后,立即率领他从江浙带来的三千人马以及当地的士卒民□,在东起山海关,西到镇边(昌平县境)的两千华里长城线上,重新改建加固了原有的城墙、边墙,城体加宽加高,墙上砌筑垛口,要冲地区筑重墙,并在全线增修了一千零一十七座具有重大实战价值的敌楼。此外,还在长城沿线的一些距离城墙不远的山头上,筑起了许多峰火台,这些峰火台,一个连着一个遥遥相望,一旦发现敌情,即举火报警。这样,千里防线,狼烟迭次升起,警报很快地就传到了各处。

听着老梁的介绍,我不由得抬起头来,望着那连绵不断的万里长城和密如林立的敌楼战台,缅怀起这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来了。戚继光,他不止是一位英勇善战的抗倭名将,而且是一位才能卓越的军事家,他在长城线上设计建筑的敌楼战台,是如此坚固巧妙,是前所未有的。由此,我又想到了蓬莱。我曾在蓬莱阁下,看到了一座水城,那也是戚继光在前人的基础上改建的,构造也是十分坚固巧妙的。它既可以训练水师,又可以守城攻敌,是一座因若金汤的古代海军基地。

对于戚继光,象对其他民族英雄一样,我是怀着深深的敬意的,而且,除此敬意之外,还有一种亲切之感,那是因为他是蓬莱人,我荣幸与他有同乡之谊。我经常以我们胶东半岛能有这样一们伟大的民族英雄而自豪。

这位战功卓著的爱国将领,他的戎马一生,全是在戌边守疆抵御外侮的征战中度过的。从山东、浙江、广东的漫长海岸线上,到河北、辽宁的苍苍茫茫的幽燕群山之中,到处都有着他的汗马行踪,到处都有着关于他的动人传说。如今,当我站在这敌楼之上,手抚着这高大坚固的城墙时,眼前仿佛出现了这位英雄率领士兵在这儿开山采石破土烧砖修筑长城的景象;又仿佛看见他指挥着他的戌边猛士,在冰天雪地之中,月黑风高之夜,秋风萧瑟之时,胡笳阵阵之际,冲锋陷阵,守关斩将捍卫神圣的祖国疆土。

我的感情,不禁强烈地激动起来了。仰起头来,纵目四眺,但见四面山峦连绵,群峰耸立,长城象一条灰色的长龙,沿着那绿色的山岭,蜿蜒起伏,由西面苍茫的群山丛中,奔腾而来,又向着东面的苍茫群山丛中,逶迤而去。消失在关山苍茫云岚迷□的远方……

这情景,不禁使我想起了戚继光的一首诗:

辛亥年戌边有感

结束从远征,辞家已万程。欲疲东海骑,渐老朔方兵。并邑财应竭,藩篱势未成。每经霜露候,报国眼常明。

多么感人的伟大情怀,火辣辣的爱国热肠!

藩篱未成,边防不固,他那报国御侮之心就特别强烈,特别迫切。尤其在那凉秋九月白露为霜的敌骑纵横季节,更是夙夜匪懈寝食难安。那深更加的笳声,黑夜的马鸣,烟墩的烽烟,塞外的火光,时刻都在牵动着他和戌边将士的心。

啊,没有这样为国为民的赤胆忠心,没有这样气吞山河的雄伟气魄,怎的能修筑起这样伟大坚固的工事,创立出这样流传万世的业绩!

我们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民族,不正是因为有着千千万万象戚继光这样的优秀儿女,它才能历万劫而不灭,经百折而不挠,始终英勇地屹立于东方大地之上,辉耀于世界万国之林吗?

燕迅和周修,也许为这种情感所激动,他们站在城墙之止,手扶着垛口,默默无语地眺望着远方。他们脸上的神色,是那么严肃、庄重。这时候,太阳已嗑着西面的山岭了。那落日的红光,把千山万壑,映照得一片通红。燕山的峰峦,象大海吕的波涛似的,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真个是:苍山如海,夕阳似血。万里长城,就象那大海中的一条巨龙,披着夕阳的红光,在那辽阔无际的波涛中翻腾起伏……

“啊,伟大,伟大的长城,伟大的历史。”燕迅象吟诗似的抒发出了他心中的情感。

“还有,伟大的中华民族!”周修也感情激动的补上了一句。

这一句,补得好,真是画龙点睛。是的,只有我们这样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修筑这样雄伟无比的万里长城;如今,这长城虽然残破颓败,成了历史陈迹,但是,它那雄伟的气魄,依然不在感召着们,激励着我们。正如岳飞、戚继光等这样一些民族英雄一样,他们的伟大气魄和精神,将永远感召和激励着我们的子孙万代!。

这天晚上,返回了避暑山庄之后,在畅远楼的住处,我很久都睡不着。后来索性爬起来,走到院子外面的松林里。这时候,夜已经很深了,一轮光辉四射的圆月,悬挂在高大的松树上空。夜,很静,听得见下面塞湖里鱼儿跃出水面的泼剌声,听得见松林中的睡鸟被脚步声惊醒飞起的拍翅声……

一阵阵清凉的夜风,从南山上顺着峡谷吹来。月光下,我又看到了那素有小长城之称的离宫城墙,它那顺着山势蜿蜒起伏的黑黝黝的影子,又使我想起了那金山岭长城,也想起了八达岭。这时候,我所想的已经不再是这两者之间古朴与野趣的比较了,我的思绪,飞到了很远很远,又很近很近。

我想起了宋朝岳飞率领岳家军屡败敌兵时,人们称赞这岳家军的一句话: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由此,我又想起了另外的一句古语:众志成城。

是的,事情正是如此。

这土石筑成的长城虽然坚固,但如果没有那万众一心的团结战斗,任是再坚固的长城,也是等同虚设。

为什么撼山容易撼岳家军难?正是因为那岳家军能够上下一致万众一心同仇敌恺,勇往直前,所以它才能所向披靡锐不可当,比泰山还要坚固难撼。

这土石筑起的长城,虽然已经颓倒衰败,但是,一座新的长城,却在我们这辽阔伟大的国土上,高高地耸立起来。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

在战争的年代,在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蹂躏着我们的神圣疆土的时候,就凭着这新的钢铁长城我们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敌人,把侵略者赶出了鸭绿江边,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建国以后,我们同样凭着这新的钢铁长城,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现在,当我们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时候,我们同样凭着新的钢铁长城,夺取了并正在夺取着一个又一个新的伟大胜利!

这新的长城,不是用什么砖石土木建筑起来的,而是用亿万中华儿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团结一致的心,和勇往直前的钢铁意志建筑起来的。

这才是真正坚不可摧的的长城!

威力强大的长城!

永不颓倒衰败的长城!

无往不胜的钢铁长城!

啊,长城!

一九八三年十一月十五日追记于上海之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中有哪些规律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中有哪些规律

(1)明确几个概念(学生跟着教师进行作图,明确这几个概念)

界面入射光线入射点法线入射角折射光线折射角

(2)想一想:光的反射规律是什么?

(3)提出问题:折射规律和反射规律一样吗?

A)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C)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装置:如右图

仪器:光的折射演示仪,半圆玻璃,激光器等

活动:学生根据问题、仪器、原理图,设计实验,

观察、分析、归纳、总结、讨论交流。

1、光从空气入射到玻璃(AO入射)2、光从玻璃入射到空气(BO入射)

总结:(可以要求学生跟着教师作出以下的光路图)

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2)、当光从另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3)、当光垂直入射到界面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

4)、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变化而变化;且光路可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流浪京都》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流浪京都

古清生

今天早上起来,摹然看见楼前的银杏树一片金黄。初阳斜照,晨风轻拂,一枚枚的金黄的叶子悄然落下。已经是秋天了啊,心里面悠然地浮起一缕凉意,这季节是如何在我的不觉间又一次光临?这该是我在北京度过的第三个秋天吧,时间果然是快,它疾行如风,三年的流浪时光也恍然化作几许落叶,飘零在我的生命里。

就这么站立在阳台,心情悬系在那一片秋景上,不曾有过的一种空落骤然弥漫,渐渐融会在晨光之中—一秋天了,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而我却是两手空空。我,无法排遣去季节带给我的心境,虽然这仍不失为一个日丽风和的日子。

生命中有一段流浪的历程,这或许也是美好的,回想起在南国的时间,曾经设计的流浪多彩多姿,不期然走在流浪的程途上,那为着生计的奔波,那孤灯相伴的永无止境的写作,那浓浓化解不开的乡愁,已然挤压去心灵里最后一丝浪漫。生命的颜色,便也为之黯然了么?

或许是。

这些时日,我仿佛在用生命的液汁写作一部长篇,书名就取之为《流浪京都》,写我,写我相识和不相识的在京都流浪的人们,写我们的欢乐和痛苦,写我们种种的奇遇和挫折、追求与渴慕。如此地把近一千个日日夜夜排开细数;在烟消云散的陈迹里打捞欢聚愁离,人生的真实由此在心灵间凸现,跃然于纸上。或许这样的写作,更有了几分凝重和真诚。或许这样的人生,会少去一些虚饰与矫作。

曾经有过几多五彩的梦哦。

我走下楼去,走进那一片秋色之中,弯腰拾起一枚枚金色的落叶,轻托在手心上——这是生命的最后辉煌,我想。人终将也要走向这一步罢,终将也会有辉煌的时刻罢,此时对于收获的期待,是否为时尚早呢?为何会坠落在些许的小小景色面前徘徊?为何要在季节的风中伤感得不能释怀?假如命运是一只无形的巨手,为何不在奔走时与之相握?

我把这样一枚金色的叶子夹在我的书里,并注明是1996年秋天收藏。在合上书页的刹那,摹然想起儿时,天真地把柏树的叶子夹在旧课本中,以为很久以后,它就会成为一块绸子,我至今——也没有得到这样一块绸子。但是这并不成为我否定那个时候的理由,我仍然欣赏那样一种无知的天真。哦哦,我们都要穿过这样一片时空吧。所以,我也并不要太计较今天。

一伸手一合掌,在孤独的时间里与自己会心相握。

夏末去到苏州吃泥螺,某朋友(?)在桌上叮嘱吃泥螺一定要把壳一起吃掉,心里暗想这天底下居然有要连壳一起吃掉的螺?就联想此是朋友的家乡,这定然是水乡人补充钙质的重要方式,或者是——壳之于肉味道更为鲜美?出筷之际听到一声窃笑,心中豁然明朗这是一道幽默开胃菜。

幽默是北京人的倒走晨练。在这样的早晨四处可以看见北京人笔立着身子倒走,他们表情肃穆,目不旁视,迈着准确的步子向后、向后,这种行走的方式确实心裁别出呀。我想象他们终于有一天练出倒走而健步如飞的功夫——那是何等的情形?练出这等的功夫冲上甲A进军世界杯,进攻和防守省却转身的繁琐,必是所向无敌了。然而这种行走也无法走回到少年去,重新拾起竹马沙沙地奔跑,仍然是——往时不再。

流浪的人,也无法回头。

走到底?当然是。有一个梦是这样,驾驶一辆敞篷吉普车,直贯南北,横穿东西,备上照像机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传真大哥大和一把瑞士军刀,非常轻松怕然地将青春抛在流浪的路途上,风中雨中雪中哦炎炎的烈日之中,把歌留在路途上,把可能的诗情画意摄入心中。一个当代的徐霞客,一个信息高速公路时代的李太白。这多么好多么好哦!

但现在还是没法上路。现在还必须回到房里,面对着阳台外的秋景用十个指头在键盘上行走,达达的有如蟹类——更是横行。这个秋天仿佛是对我突袭,悄然又悄然地突然临近——嗬!大喝一声,令我措手不及。写小说原本也是一种自由的选择呀,如何会如此地感到背后有皮鞭的逼迫?为何总感到背部有嗖嗖的凉意?为何不愤然地砸掉电脑回到南方的家去?为何远离南国夜深人静时还会有江涛声回响耳畔叫人久久双目含潮?这,就是命运?

也许是我错怪了秋天,毕竟它是北京四季最美好的季节。这个季节天高气爽,阳光明媚,鲜花盛开,树叶金黄,辽阔的北方的天空提人心气。是我——神经过于脆弱了?那就去等四路车,坐着它去天安门,再登上城楼去,站在老人家毛主席挥过手的地方,冲着广场挥挥手,默念三遍: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时候,我必然会心潮澎湃,激情奔涌,吸纳无比的勇气和信心。

北京啊北京啊北京,古老而永新的北京,一个带着口音流浪京都的人在秋天里要向你说一声:来瓶二锅头哇!

摘自:《漂泊者的晚宴》作家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鱼我所欲也》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鱼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9.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9.A)(3分)

A.死亦我所恶恶:凶恶

B.蹴尔而与之蹴:用脚踢

C.妻妾之奉奉:侍奉

D.是亦不可以已乎已:停止,放弃

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10.A)(3分)

A.二者不可得兼B.故患有所不辟也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D.多为身死而不受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1.B)(3分)

A.作首认为,在“生”和“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

B.作者所倡导的重“义”之心,只有圣贤才具有,普通人是没有的。

C.作者认为,乞人不屑“蹴尔而与之”的救命食物,是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D.文中的对偶句和排比句,使文章读起来节奏感强,并且富于文采和气势。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3-15题。

李侍郎绂,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

典》,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释】侍郎:古代官名。绂(fú):李绂,人名。赀(zī):通“资”,钱财。

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2分)

(1)少时家贫少:

(2)无不立对对:

14.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译文:

15.结合全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答: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7分。13.(1)年幼(2)回答14.书库中原来的藏书有《永乐大典》,他都读过了。15.李拨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编辑推荐:中考语文真题之文言文阅读理解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寻秋记》

全文共 2127 字

+ 加入清单

寻秋记

伍稼青

日有潭景光之胜,当以秋天为最。因此,“双潭秋月”被列为“台湾八景”之一。

我在一九四九年九月间,曾与名摄影家徐德先一同到过这里。他拍摄了许多相片,我也写了好几首诗。我们曾经租赁了一条小船,在湖里面划了一整天,所以我有过“峦树千山合,龙湖(日月潭一称龙湖)绿浸天,偶来迟色,下好泛秋烟……”之句。可是自从那次以后,我却一直没有再来到这里过。

我很清楚地记得我们那次游湖,化蕃社村长毛信孝的第二个女儿,即一般人所谓“毛王爷”的“二公主”,是最最活跃的人物。她那时才十七八岁,相貌长得不错,举止也很天真,着实逗人喜爱,谁料在五一年一月,竟尔一病不起香消玉殒,“毛王爷”既痛失掌珠,化蕃社亦为之减色。将近二十年了,重来的游人之中,脑子里对她留有印象的恐怕不会很多吧?

是我上次亲身的体认,日月谭的朝晕晖夕岚,确是最好不过的。当晨曦初上的时候,绿得象碧琉璃般的湖水,有如一面大圆宝镜,放射出绮丽的色彩,而且倏忽变易。这时万籁俱寂,在湖岸茂密的竹树间,连一声两声的鸟语也听不到,这静趣够你陶醉。薄暮,湖上笼罩着一抹轻烟,山容隐约,似绝代佳人,身披雾毂当风而立,曼美极了。水面飘浮着三五扁舟,似近实远,似定实动,这一大幅天造地设的山水画,是人间任何有名画家所难得描绘得来的。

至于月下的风光,自然比白天更为佳妙。

然而,我此次重到日月潭,虽则也是秋天,只因为恰巧遇到阴雨,所以一切情况便和上次不同。

编辑推荐:2017年中考语文经典现代文选读汇编

二次重游

这一次,我是参加北市青年服务社主办的团体旅行,和五十位同志,在孔圣诞辰日的傍晚,到了湖上。先诣文武庙招待所,这里在过去,来游旅客,必须坐船到山麓,循石阶以登,计有三百六十五级之多,腰脚顽健者不会怎样,要是平日怕跑路的就会感到劳累,目下却可以毫不费力乘坐汽车径庙前前了。

当我们到达的时间,湖上已是模糊一片,所能看到的,但有湖滨的路灯,放着点点淡绿色的光,倒映在波面微微摇漾。

我们临时组合了一个“五人小组”,一同在国际观光大饭店进了餐,然后徙步到日月潭市街。路颇不近,但是并为七五高龄的谢润老、万足老,与正七十岁的叶开老,步履轻健,不逊于青少年。

我笑着和谢润老说:“你老的身体太好啦!真的,近年张岳军先生对他所说‘人生七十方开始’一语,有他个补充。他在致张大千的一封信里有这样几句话:‘所谓人生七十方开始者,乃指人之志能学养至七十而始完全成熟,有如孔子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然就体力言,则无疑至七十而逐渐衰退而为为不可抗拒之事实。所赖近世科学昌明,医药卫生日益发达,则延年益寿,亦尚不乏自求多福之道’云云。其实,健康情形,人各不同,例如杨子惠将军,年逾八十,近尚率领大队人马赴墨西哥参加世运,谁能说他的体力在逐渐衰退呢?”谢老却回说:“岳军先生之言,谁能说他的体力在逐渐衰退呢?”谢老却回说:“岳军先生之言,是很持平的,象杨氏这样的体能,毕竟是几千万人人中的一二人啊!”则相与拊掌。

再说我们这个“五人小组”,虽系萍水相逢,但却一见如故。其中的万足老他竟能将我过去所刊行的那本台湾记每篇文字内容全部记着,连到中间的诗句也能背诵得出,这真使我不仅十分惊诧,亦且非常惭愧。

我们在日月潭市街巡游一周后,回文武庙。是夕有雨,招待所设备较简陋,大家睡得不大安逸。不过,我曾对谢万二公说:“我在出外旅行时,总是随遇而安,对食宿很将就。我认为要吃得写意住得舒适,那最好是在府上纳福,出门便难得事事称意。我一向具有佳晴、喜雨、快雪的心情,同时在某种情况下,热得、冷得、饿得、跑得,却决不肯道出‘悔此一行’的煞风景语。所以,明天是晴是雨,于我全无所谓。”

山色空朦雨亦奇

清晨起身,雨仍未止。我们由庙前循石蹬直下,登上汽艇。天色一会阴,一会晴,但四围的峰峦,经过一番冲洗,再清净也没有。湖水依旧绿得可爱。东坡诗:“水光敛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坡老毕竟是个善游者。

我们到了化蕃社,现已改称德化社,居然也有齐整的市集。“毛王爷”的“王府”亦焕然一新了。他穿着西装革履,那里象个山地人。大约因为这若干年来蕃社大为繁荣,因此他却心广体胖了。

玄光寺新建,地位优于文武庙。于此可以旷观全湖景物。四面是浓淡参差的山,最远的峦岫皆作靛蓝色。时有缕缕白云,从山谷里冉冉上升,如蒸饭出气。我说这是“米家山水”呢。我们知道米远章作画,善用浓墨湿笔点皴。信笔挥洒,不求工细,可是苏东坡对他的艺事却最为赞赏。我现在所看到的山水,却比米氏的画更为简放湿润,也更为元气淋漓,这还不值得高兴吗?

山高处,另有个玄弉寺,藏有三藏法师灵骨,以受时间限制,只好放弃瞻礼。

光华岛,俯瞰有如孤帆一叶,其间虽没有什么可观,但湖心有此点缀,景物便不单调。

我们在教师会馆码头登岸,去涵碧楼不远,此楼旧日为日式房屋,今乃为渠渠大厦,与教师会馆望衡对宇气派够大。我对一位旅客说:“二十年来,日月潭的交通、食宿、游乐设备等,都有了飞跃的进步。可惜有两种具有山地原始风味的东西,却早被时代所淘汰,我们已无法再看到了。一是‘浮田’,这是山胞取竹木结为浮架,于水上借草承土,用以种植禾稻。我上次来游时,湖中尚有好几区,如今已不复见。二是‘蟒甲’,即最古老的渡水工具独木船,现在连艘也没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和力详解

全文共 38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运动和力详解

【例1】在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运动的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例2】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以下描述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是

A.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只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D.运动的小球如果不受力,将一直匀速直线运动下去

【例3】如图所示,小刘同学站在电子秤上测体重,下列属于一对平衡力的是(?)

A.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

B.电子秤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电子秤的支持力

C.小刘受到的重力和电子秤对小刘的支持力

D.小刘受到的重力和小刘对电子秤的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物理知识点:燃料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燃料利用环境保护

1、在燃料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即通常所说的燃烧时放出热量。

2、热值: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量(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符号J/kg。气体燃料的热值常用J/m3作单位。

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焦耳;q是燃烧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4、锅炉的效率

燃料在燃烧时,实际上很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往往比按热值计算出的数值要小,而且有效利用的热量又比放出的热量要小。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锅炉的效率。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7、提高燃料利用率和锅炉的效率的措施:把煤磨成煤粉,用空气吹进炉膛,加大受热面积,减少烟气带走的热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语文仿写句子真题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网友读了这篇文章后,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下面选录两则,请你也跟着发一则帖子,别忘了给自己取一个富有个性的昵称哟!(不要用真实的姓名)

网友精彩发言

帖子一网友昵称【小桥流水】发帖时间【2007-5-2820:02】

内容烧完了石油和煤,我们应该烧什么?的确给世人敲响了警钟!

帖子二网友昵称【喜刷刷】发帖时间【2007-5-3012:12】

内容要降低制造氢气的成本,最主要的还是要靠科学技术。好好学习吧,朋友们!

帖子二网友昵称【】

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考点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定语从句考点

定语从句的难点在于学生分析不清楚先行词,不能正确使用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不能正确理解定语从句中的一些特殊用法。

中考对于定语从句的掌握要求如下:

1.掌握关系代词的用法,特别是that,which,who,whom,whose作主语、表语和定语的用法。

2.掌握关系副词when,where,why引导定语从句的用法;

3.掌握“介词+关系代词”的用法,尤其是介词的选取和使用;

4.掌握关系代词that和which的用法的异同;

5.掌握表示地点或时间的名词充当先行词时,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的选择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物理知识点:温度计的读数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温度计读数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原理制成的,

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

体温计能准确测量的最高温度为_______℃.

答案:热胀冷缩;56。7;42。

解析: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由图知:温度计上1℃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0.1℃,即此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此时的温度为56.7℃;人的体温一般在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体温计能准确测量的最高温度为42℃。

【2】: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A、18.4℃B、20℃C、26.4℃D、16.9℃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温度计上的96-4=92个小格表示实际的100℃,所以可知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100/92)℃,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比4℃高出了22.4-4=18.4个小格,所以教室里的真实温度为18.4×(100/92)℃=20℃,故应选B。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年初中语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必备训练题填空题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13、杜甫,字子美,自称____________,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拾遗、杜工部。与李白齐名,人称“________”。唐代三大诗人之一,其诗代表了________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被称为“_________”。首创即事名篇的乐府诗,直接推动了后来白居易为首倡导的__________________。

14、白居易,字乐天。号___________。中唐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唐宋八大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语文北京中考一模各区分类汇总-标点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12门头沟2】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为进一步增强北京文化软实力,充分发挥城市精神在城市建设中的导向和凝聚作用,北京市政府启动了《北京精神》表述语征集民意活动。

B.“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C.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

D.“包容既是北京市民海纳百川、雍容大度的胸襟和气度,”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说:“也是市政建设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思维方式,更是北京作为首都尊重差异、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和独特品质。”

门头沟C

【12延庆2】

3.【甲】【乙】处标点符号和【丙】处俗语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针对陶渊明关于读书【甲】不求甚解的说法,马南邨写了题为【乙】不求甚解的文章。这篇文章被选入了语文教材。

②在国家乒乓球队有这样一句话: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对手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这句话形象的说出了平时训练和运动水平之间的关系,其实,各种技艺要想保持高水平都要进行不间断的训练,俗语【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A.【甲】“不求甚解”【乙】“不求甚解”【丙】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B.【甲】“不求甚解”【乙】《不求甚解》【丙】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C.【甲】《不求甚解》【乙】“不求甚解”【丙】磨刀不误砍柴工

D.【甲】“不求甚解”【乙】《不求甚解》【丙】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延庆D

【12顺义2】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是参加校合唱团呢?还是参加校舞蹈队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B.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C.M15号线开通以后,我坐车回家只需二、三十分钟。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诗常用来比喻在困境中出现希望和转机。

顺义B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英语知识点:让步状语从句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让步状语从句

(1)让步状语从句通常由although,though等连词引导。例如:

Thoughheisyoung,heknowsalot.

AlthoughIamtired,Imustgoonworking.

(2)although(though)不能与but用在同一个句子中。例如:

不能说:Thoughitwasraininghard,buthestillwentout.

应该说:Thoughitwasraininghard,hestillwentout.或Itwasraininghard,buthestillwentout.

[Practice]

1.You’llbelate______youdon’tgetupearlytomorrowmorning.

A.ifB.whenC.beforeD.until

2.Ifhe______ontime,wewillgowithouthim

A.doesn’tcomeB.don’tcomeC.didn’tcome

3.Ifyou_______himtomorrow,pleaseaskhimifhe______toworkonthefarmwithus.

A.see;goesB.willsee;goesC.willsee;willgoD.see;willgo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