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鄂伦春族听觉文化【合集20篇】

浏览

5679

文章

1000

老泥窖酒文化博物馆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成都龙泉驿客家老泥窖酒文化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古镇博客小镇26-1,面积480平方米,现有藏品420件。投资人:李飞。老泥窖酒博物馆展览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展示不同时期酒瓶、酒杯、酒坛。第二部分:古法酿酒现场体验,目的是让观众对古法酿酒工艺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第三部分:老泥窖酒窖藏,目的是让观众了解窖藏一些基本知识。第四部分:品酒,通过品酒,了解中国的酒文化关于品酒的一些基本知识。建立客家老泥窖酒博物馆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酒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的客家白酒文化,珍惜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服务事项古法酿酒展

地址洛带古镇博客小镇26-1

联系电话13708053525

服务时间9:00-17:00

交通线路公交219路、1024路,852路,850路等

洛带镇:洛带古镇景区地处“中国水蜜桃之乡”“中国国际桃花节”主办地的成都市龙泉驿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1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水质、空气均达国家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地处成都市“二圈层”经济圈,是四川省打造“两湖一山”旅游区的重点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首批重点小城镇、成都市重点保护镇、成都文化旅游发。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泥塑的文化价值和制作方法

全文共 742 字

+ 加入清单

泥塑文化价值制作方法

泥塑的文化价值

中国泥塑艺术,早在原始社会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最新出土的一尊年代久远、形体完整的彩塑泥兽,据专家考证为春秋早期的珍贵文物。中国雕塑艺术的发展约在公元前四七五年以后,秦汉雕塑出现了浑厚、朴拙、流动的风格—像秦《秦始皇兵马俑》和汉《霍去病墓》,它们表现了大气磅礴、朴拙含蓄的艺术造形。

两汉以后由于佛教的传入,人们因响往乐土而大兴寺院、石窟,于是出现了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敦煌、麦积山等佛崖。公元七至九世纪的隋唐时代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敦煌、麦积山的泥塑大佛,唐十八陵石刻,洛阳龙门石佛都体现了精美的艺术造型。

从五代十国一直到清末,随著城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作为造型艺术的雕塑逐渐走向世俗化。盛唐时期的雕塑和绘画已不多见那些大的菩萨像。「经变」题材的雕塑和绘画日见增多。

泥塑的制作方法

泥塑的基本用料

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蜂蜜等。

泥塑的模制

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

脱胎

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我国饮食文化区域性差异大吗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不同的区域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地理环境、气候、物产等有重要关系,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么我国饮食文化区域性差异大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来请教一下吧。

我国饮食文化区域性差异大吗?小编分析如下:

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饮食文化区域性差异还是很大的,饮食的地域性风格的形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饮食科技、地理气候环境、宗教信仰以及各地区人民心理因素的影响而长期演变发展起来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地区的饮食文化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农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得饮食原料极大丰富。地区经济的繁荣,使得地区间的封闭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在相互之间交流糅合的同时,各地区又会在一定程度上保留自己独特的风格。

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融合是客观存在的大趋势。但融合不意味着个性的消失。一切的吸收和融合都是局部的、个别的,个性化依然是各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在现在旅游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旅游者往往怀有猎奇心理,希望在到达一个目的地之后能看到一种异域的文化和情调,而饮食的特色是当地文化的最直接的体现。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文化,具有鲜明地区域性,而引起区域其区域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的中国饮食文化已趋向于开始注重食物的营养性、健康性、烹饪的科学性以及地域的交流与融合。因此,当我们在面对各种地域性饮食文化的时候,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所取色,切不可一味追求味觉上的享受。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期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总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精彩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之文化常识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1.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2.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3.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4.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5.五行:金、木、水、火、土

6.五金:金、银、铜、铁、锡

7.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8.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9.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10.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11.岁寒三友:松、竹、梅

12.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3.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5.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6.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7.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18.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19.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0.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21.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22.五谷:稻、黍、稷、麦、豆

23.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山东菜、江苏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24.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25.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26.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27.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杭州)、碧螺春(江苏)、信阳毛尖(信阳)、君山银针(岳阳)、六安瓜片(安徽)、黄山毛峰(安徽)、祁门红茶(安徽)、都匀毛尖(贵州)、铁观音(福建安溪)、武夷岩茶(福建崇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标语大全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安全生产工作务必全员参与,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抓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增强全员的安全环保意识,提高全员的安全环保素质,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的思想转变,从而有力促进公司安全环保形势持续稳定发展,那么怎样做到安全生产呢?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下面一起来看看化工企业安全文化宣传标语大全有哪些吧?

1、万千产品堆成山一星火源毁于旦

2、安不可忘危治不可忘乱

3、安全是增产的细胞隐患是事故的胚胎

4、骄傲自满是事故的导火线谦虚谨慎是安全的铺路石

5、宁绕百丈远不冒一步险

6、杂草不除禾苗不壮隐患不除效益难上

7、防护加警惕保安全无知加大意必危险

8、安全知识让你化险为夷

9、幸福是棵树安全是沃土

10、骄傲源于浅薄鲁莽出自无知

11、安全勤劳生活美好

12、想要无事故须下苦功夫

13、小心无大错粗心铸大过

14、麻痹是最大的隐患失职是最大的祸根

15、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16、眼睛容不下一粒砂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黄河文化园

全文共 1383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文化园与黄河楼相辅相成,共同构成黄河文化展示的一个绝佳平台。

黄河文化园位于黄河楼东侧,占地面积1636亩,共建有10个主题园区,分别是黄河母亲园、文字园、忠义园、孝道园、诸子园、史学园、家道园、文学园、艺术园和黄河奇石园。

一、黄河母亲园

黄河母亲园的主体是“黄河母亲园雕塑”。高36米,塑像为双面像,可以在不同角度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

黄河母亲像造型,头发一甩在头顶上形成了一个光环,给黄河母亲塑像增添了神韵;而黄河母亲塑像是用水代替了衣裳,水流自上而下裹满全身,让人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母亲一手托麦穗代表农耕,一手托竹简代表文化,麦穗和竹简代表了黄河文化是农耕文明;黄河母亲张开了双臂,形成了怀抱;让人感觉到黄河母亲的博大胸怀,其塑像底部的滚滚浪花,让人感受到黄河文化延绵不断、欣欣向荣,纵观整个黄河母亲塑像整体呈现出美丽、慈祥、简洁、大气的形象,是真善美的化身,同时又展现了腾飞向上的精神。

二、文字园

文字园由苍颉造字浮雕、汉字演变、成语故事、字谜故事四大部分组成。

苍颉造字提示了中华汉字的形成与发展,汉字演变阐述了象形文字到甲骨文至大篆、小篆、楷书、魏碑的一个演变过程。

三、忠义园

忠义园表现的主题是儒家“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仁、义、礼、智、信”贯穿于中华伦理道德发展中,是中国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因素。儒家“五常”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漫长的时期。首先,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诞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至董仲舒加入“信“后,儒家“五常”正式形成,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

四、孝道园

百善孝为先,孝乃百行之源。

孝道园是由孝经、劝孝歌和二十四孝三部分组成。

五、诸子园

百子园的主体雕塑有两个:一个是“孔子讲学”,一个是“老子出关”。“孔子讲学”雕塑,是依据孔子的“杏坛讲学”而创作的。“老子出关”雕塑,是依据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老子离开洛阳,出函谷关西去的传说而创作的。在“孔子讲学”、“老子出关”的两侧,分别展现了孟子、墨子、苟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孙武、孙膑……等诸子的生平和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六、史学园

史学园是由司马迁、司马光主体雕塑和《二十四史》、《资治通鉴》、《文献通考》、《通志》、《通典》组成。主体雕塑的正面是司马迁与《史记》,背面是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衰,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这就是我们建设史学园的目的。

七、家道园

又名启蒙园,整个场景塑造了我国启蒙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让人有感而发,触景生情。

八、文学园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文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习惯上用“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其中“楚辞”的发源地在湖南、湖北,不在黄河流域,因此,我们做黄河文化,就只选用了“诗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来展现“文学园”的主题。

九、艺术园

人们习惯上将中国文化的艺术体系简称为“琴棋书画”,在古代,弹琴弈棋书法绘画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自古人们就习惯将“琴棋书画”来衡量个人的艺术修养,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琴棋书画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明性质,是中华文明的艺术载体。

十、黄河奇石园

采集、收藏黄河流域的各种奇石,以展示黄河神奇的自然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

全文共 1638 字

+ 加入清单

蒙古族饮食文化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美食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

1、蒙古族菜点特色

主要体现在蒙古族的菜点风味上。蒙古族人的饮食比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为主要的菜点原料。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着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内蒙古着名的菜点有:烤羊腿、全羊席、手抓羊肉、奶菜、马奶酒、莜麦面、资山熏鸡、肉干、哈达饼、蒙古馅饼、蜜麻叶、德兴元烧麦等。

2、蒙古族饮食品种丰富多彩

有元代着名诗人白珽赋诗称赞的蒙古八珍,有滋味香醇的烤全羊,以及回味无穷的奶茶等等。蒙古族饮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那富有神秘色彩的宫廷文化,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民俗、礼仪文化等等,无不渗透、浸渍在这些精美的蒙古族饮食中。

3、蒙古族传统饮食分为红食、白食两种

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德”,意为“红食”,这种对食物的称呼富有色彩感和生动性。孟根达来介绍说,白食和红食在制作过程中,多采用一些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工艺。客人们在品尝食品时,配以蒙古族待客的传统礼仪,使蒙古族的饮食风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形成蒙古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4、蒙古民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有关

据有关专家、学者介绍,蒙古民族的饮食有农业区、半农半牧区及纯牧区的差异。在纯牧区,饮食分为夏季和冬季。夏季从4月到10月,包括从母畜产犊到乳品加工结束及奶制品的冬贮,这一时期的口粮主要是奶制品,偶尔有些肉制品。冬季主要食用宰杀和贮备的家畜肉,以及夏季贮备的各类型的奶制品。

清代蒙古族学者松筠在《绥服纪略》中写道:“瀚海大漠积沙缺水之地,居人凿井而饮,赖天雨以生草畜牧,为之瀚海。”戈壁和半沙漠地理景观所特有的生态环境决定了其畜牧经济的类型及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模式,以肉制品和奶制品为主要食物成为其饮食模式的重要标志。因此,蒙古民族的饮食与草原的生态环境有关。

5、蒙古族的饮食习俗具有家庭、社会、宗教信仰的多种功能

当辛苦一天的牧人冒着凛冽的寒风,回到蒙古包里与家人围坐,捧起热腾腾的奶茶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馨;蒙古族节日婚嫁的饮食习俗维系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成为联络情感、增进友谊的纽带;整羊席上的优美的祝词、热烈的氛围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蒙古族的饮食模式还有信仰功能,自明代以来,喇嘛教祭火时也让火神分享各类蒙古族食品。

6、蒙古民族的饮食与汉族饮食模式相互交流与影响

蒙古民族在10世纪至12世纪初已形成了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特征和经济文化传统的饮食模式和饮食制度,其饮食模式虽具有独特性,但也受到汉族、满族等民族的影响。《周礼·天宫》上记载了“八珍席”。元代着名诗人白珽在宴会上品尝蒙古八珍之后,赋诗称赞:八珍肴龙风,此出龙凤外,荔枝配江姚,徒夸有风味。吃全羊是蒙古族的传统习俗,而“全羊席”却是蒙汉文化交流的结晶,它吸取了汉族的烹调技艺,把蒙汉的饮食文化推向高峰。

蒙古族最具特色美食

1、烤全羊

是一个大菜和硬菜,烤全羊选用草原上膘肥、体重四十斤左右的绵羊,宰杀后,去毛带皮腹内加葱、姜、椒、盐等佐料整体烤制而成。羊形完整,色泽金红,羊皮酥脆,羊肉嫩香。这是蒙古族地地道道的大菜,四十斤左右的全羊,足够一大桌朋友们大快朵颐。

2、烤羊排

这是过去蒙古族传统的全羊宴中的一道菜,金黄色的羊排外黄里嫩,油光闪闪,下面铺垫着一层嫩绿的生菜,一把蒙古刀斜插在羊排之间,肉香飘荡席间,让你忍不住去一饱口福。

3、奶茶

咸咸的茶味带着浓浓的奶香。奶茶是蒙古民族传统的热饮料,是用砖茶和牛奶共同煮成的,食用时一般佐以饼等面食,有暖胃、解渴、充饥、助消化的功能。蒙古族嗜茶,且视茶为“仙草灵丹”,过去一块砖茶可以换一头羊或一头牛,草原上有“以茶代羊”馈赠朋友的风俗习惯。但你可别上了瘾,蒙古奶茶可也是顶饿的主,当称为“硬茶”。

看了以上关于我国少数名族——蒙古族的饮食文化以及他最具特色的美食,希望大家对蒙古族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用心体会蒙古族不一样的饮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年初中语文备考之文化常识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贵州石文化艺术宫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文化艺术宫,位于小河区黄河路交叉路0通环岛下层,是一座圆形透空沉降式大型建筑,占地面积为5400平方米。宫内陈列展示贵州古生物化石、矿物晶簇、雅石及石雕等艺术精品,连同艺术回廊的中外著名雕塑、世界风情浮雕壁画、贵州民族民俗浮雕组成国内外一流的石文化艺术殿堂。

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是在贵州石文化艺术宫基础上建立。2001年7月,贵州石文化艺术宫正式对外开放,以其独特的环境在贵阳乃至全国古生物化石界享有盛誉,是全国收藏古生物化石和贵州奇石数量多、品位高的综合性展馆,2002年被命名为“贵州省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4月经贵州省文物局批准,成功申报贵州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并于同年7月向市民免费开放,使之成为贵州省内唯一的省文物局批准的公益性的古生物化石博物馆。

景点位置

贵州省贵阳市小河黄河北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上海民族文化村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民族文化村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看 点 是1996年兴建的大型旅游风景区。占地300亩,位于青浦,在上海大观园东侧,东临淀山湖,已形成“建筑民族化、活动风情化、环境生态化、餐饮乡土化”之鲜明特色。 介 绍民族文化村重点展示十大民族村寨风情,有傣家竹楼、白塔、缅寺、“女儿国”摩梭人、白族民居雕花楼,还有彝族火把节、苗家吊脚楼、佤族的鼓声、苗族的芦笙、景颇族的歌声、侗族鼓楼的飞檐斗拱、风雨桥、蒙古包的奶茶等等,无不散发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气息。 文化村内设有食品街,供应民族菜肴和各类风味小吃。还设有综合表演场,上演各民族特色节目。如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上刀山、景颇族的刀舞、苗族的倒爬花杆等,还有精彩惊险的“斗鸡、斗马、斗蛇”竞技打斗场。交 通在上海体育场乘旅游4号线可直达,或者坐宇岭车、青浦旅游、京申车、沪朱线长途车到青浦汽车站下车,换乘“青商线”公交车或“青浦-商榻”、“青浦-周庄”中巴可抵达,或在马当路金陵路口坐淮海路发往大观园、上海民族文化村的专线车可直接抵达。 门 票/开 放 时 间30元,高中以上学生25元,初中以下学生20元

上海青浦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秦直道文化苑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灭掉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有效抵御北方匈奴的入侵,令太子扶苏及大将蒙恬率三十万大军,花费大量财力、物力修筑了与万里长城齐名的浩大军事工程—秦直道。秦直道使部队能快速地完成集结,便于粮草及时运输,被誉为中国古代的高速公路。

秦直道南起淳化县梁武帝村,经我县石门山和马栏山,到雕灵关出境至内蒙古包头市,全长700余公里。其中,在我县境内80公里,路段最窄处仅四、五米,最宽处达三十米。该道大多修筑于山脊之上,遇山堑垭口,遇沟筑土桥,沿途五里一墩,十里一台,工程宏伟浩大。2007年,我县境内的秦直道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旬邑县文物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别力古台文化园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别力古台文化园始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2000亩,累计投资1650万元,是集生态、休闲、娱乐、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山顶建有十三座敖包,名为“贡扎布敖包”,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主敖包正前方地面镶嵌有阿巴嘎旗行政区划图,从敖包至别力古台广场顺坡修筑了108级台阶,台阶分段修筑了18个平台,台阶两侧及别力古台广场安装有体现蒙古族文化的各种造型音响和景观灯。在绿化区内修建了6个小的单元景点,蜿蜒的林间小道贯穿其间,景点安放了具有民间历史故事的石人和石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狗狗的听觉有多灵敏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吉娃娃

狗狗的听觉范围为15Hz-50000Hz,研究人员经过测试后发现,狗狗的听觉大概是人类的16倍,所以相对于人类来说,狗狗能更好地做到“耳听八方”。

由于狗狗拥有超广的听觉范围,它们甚至能听到超声和次声,所以有时你会发现狗狗不知道为什么就疯狂叫喊起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它们听到了某些你听不到的声音。除此之外,狗狗对声源的辨别能力也很强,如果能开口说话,它们会告诉你小区里每一辆汽车开过时发出的声音有哪些特点、楼道里的脚步声是谁发出的等等。

狗狗灵敏的听觉也给人们带来了不少便利,比如它们可以帮主人看守大门,有些狗狗则被训练成警犬帮助警察破案。不过正因为狗狗有发达的听觉,它们很容易被高频率的声音所吓到。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会发现,狗狗很讨厌吸尘器的声音,它们一见到主人拿出吸尘器就会躲到桌子下面或直接跑到其他房间。因此,当你需要使用吸尘器或其他会发出很大声响的用具时,最好先把狗狗安置到其他房间。

这里有一个十分经典的小测试可以让你了解狗狗的听觉有多灵敏:准备一个节拍器,将它设置为每分钟振动96次、100次、133次和144次,狗狗能听出其中的差别,你可以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旅游不仅可以收获愉快的心情,还能品尝各地的美食,说到美食大家知道我国饮食文化特点有哪些吗?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我国饮食文化的特点有哪些?小编总结如下:

1、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中国烹饪又一大特征。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

2、讲究美感,中国的烹饪,不仅技术精湛,而且有讲究菜肴美感的传统,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达到色、香、味、形、美的和谐统一,给人以精神和物质高度统一的特殊享受。

3、风味多样,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

4、食医结合,我国的烹饪技术,与医疗保健有密切的联系,在几千年前有医食同源和药膳同功的说法,利用食物原料的药用价值,做成各种美味佳肴,达到对某些疾病防治的目的。

5、注重情趣,我国烹饪很早就注重品味情趣,不仅对饭菜点心的色、香、味有严格的要求,而且对它们的命名、品味的方式、进餐时的节奏、娱乐的穿插等都有一定的要求。

以上是我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大家都了解了吗。如果大家还想知道我国的饮食习惯风俗有哪些,就请继续关注我们下期的旅游饮食安全小知识吧,小编很高兴为大家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节日之一。端午的文化博大精深,下面是小编带给大家的关于端午节的文化手抄报资料,欢迎阅读借鉴!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3:端午的习俗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的习俗。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看过“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1:端午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重五、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大中华地区及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资料2:端午的由来

一般大众所接受的说法是: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但许多盛行於世的端午习俗早在此之前即已流传。而且不少习俗都有驱瘟避疫的成分,因此有人据此推测:端午节源於对恶日(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瘟疫流行的月份而得名)的禁忌。此外,学者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竞渡和吃粽子,都和龙有关(见《端午考》)。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就是迎涛神祭图腾说。相传在古代的中国南方有个少数民族(大概在今天的浙江、上海一带)自认为是龙的传人,每年的五月初五都要举行祭图腾仪式,以求来年风调雨顺,大丰收。他们把食物裹在树叶里或者装在竹子里,投到江里面去。后来他们还有在这天扒著独木舟拜访亲朋好友的做法。高兴时就即兴举行独木舟赛,慢慢地就演变成今天过端午节这种习俗。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4张)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1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2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3

端午节文化手抄报图片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来宾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位于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北合村清水河畔,这里洲上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河中奇石突兀,河两岸百年以上榕树、龙眼等遮天蔽日,还有600多亩杨梅、龙眼和砂糖桔等果树和1000多亩无公害蔬菜基地,使整个景区呈现树环河、河绕树,瓜果飘香的美丽景色,蕴藏着丰富的盘古文化,使北合村成为名副其实的“桂中生态第一村”。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是考究盘古文化不可多得的最佳境地。该景区占地88万亩,距市区19公里,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

在来宾市这片古老而又新兴的热土上,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早在三万多年前,壮族的先民——麒麟山人,就在这里生息繁衍。至今保存有以盘古神话为核心的包括盘古寺庙、地名、节日、歌舞、剧本唱词等在内的原生态的盘古文化。来宾盘古文化生态旅游景区是在盘古文化遗留存在的基础上设计建设、集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旅游景区。该景区紧紧围绕盘古文化、生态旅游两大主题,以围绕展示盘古文化的内涵和底蕴为主要内容,包括鲤鱼岛、金龟入海等自然景观及盘古神话、盘古庙、盘古歌谣等人文景观等项目。该景区按国家3A级标准景区建设,是来宾市高层次文化、生态旅游度假胜地。

交通指南

景区地址:来宾市兴宾区良塘乡北合村

乘车线路:在市区内乘中巴车前往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三亚藤海湾疍族文化村户外运动中心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海湾有限公司是由当地“疍族”村民组建而成的一家乡中企业,一群热爱生活的年青人,为了民族文化的廷续。为了能创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结合了当地渔业文和及现目前较为前卫的户外玩法,突出疍族人的三大主题:吃鱼、捕鱼、养鱼。展现出疍族人的热情、纯朴之外,您可以享受最原始的渔家体验。

这里风光旖旎,有清澈的海水、蓝天白云、洁净的沙滩、奇礁怪石。沙滩后郁郁葱葱的青山,生长着各类热带植物,海湾里完整未破坏的珊瑚,是开展浮潜的绝佳场所。

这片宁静原始的海湾,散发着原生态的魅力。在这里享受海钓带来的惊喜,亲手捕获美味海鲜,或进行浮潜,与珊瑚和鱼群亲密接触。

地址:

三亚市海棠区海棠湾藤海社区西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龙泉市育才学校文化遗产陈列馆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龙泉市育才学校文化遗产陈列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龙泉市育才学校文化遗产陈列馆,是一个多专题馆,2009年4月,丽水市委、市政府将我馆命名为我市第3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分三个展区: (一)"龙泉窑青瓷"展区。(二)"龙渊古迹寻踪"展区。(三)书画,摄影,艺术品展区。陈列馆面积1150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900多平方米,安装了安全、消防设备,监视报警设备,空调音响设备,以及办公室1间,接待室1间,保安室1间。

陈列馆隶属育才学校。配置了负责人1人,工作人员2人,保安3人(1人专职)。陈列馆全部资金来源于育才学校董事会。

陈列馆开馆以来,接待了社会各界的参观、学习、交流活动,尤其是我市的青少年学生,集体组织参观学习,取得了很好的热爱家乡、加强美育教育的效果。

陈列馆在下阶段将紧紧抓住教育基地建设、管理、使用三个关键环节,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愿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在推动我市文化发展、文化繁荣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3年5月,陈列馆以第二展厅的内容,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龙渊古迹寻踪》一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画家村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北京798艺术区、宋庄成为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一张名片,其知名度与影响力使得国内许多地方政府纷纷取经仿效,拓展出当地的“艺术园区”。

作为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南朗镇,依托其优越的人文地理资源条件,积极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翠亨村建立“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创作基地以文化艺术创作为主导,带动其他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争取打造出一个集创作、展示、销售、观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为中山的文化产业发展作出有益的探索。

创作基地一期的翠亨美术馆中国•翠亨文化艺术创作基地位于孙中山先生的故居所在地——翠亨。基地总体规划分为三期工程建设,其中一期工程就包括位于翠亨石门路18号的“翠怡花园”小区内的翠亨美术馆和美术馆二层的19间艺术家工作室,总面积4400平方米。二、三期工程则规划以原石门小学、大礼堂及附近村落中的特色旧民房为主体,通过修复、改建、重建等方式建成具有特色的艺术家工作室和美术馆,我们希望以此起到一种聚集效应,在这里形成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乡村风味浓厚、民俗民情独特的艺术体验创作区,艺术家们能够真正地把生活体验与艺术创作融为一体,更加提升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基地各项建设工程的竣工和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完善,相信这里将会诞生一个集创作、展示、销售、观光为一体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按照创作基地的发展计划,画家的入驻分为三个阶段,计划首批引进30名画家,一年内引进100名画家,三年内争取进驻200-300名画家。目前已经入驻的有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院的油画系主任、油画家郭润文教授,广州美院的版画系主任、版画家李全民教授,深圳市美协副主席、深圳大学的美术系主任刘声雨教授,深圳大学的美术系教师、中国雕塑家李晓林,广东省油画协会秘书长、广州美院教师、优秀青年油画家薛军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

未来结合基地的发展需要,还将通过举办画展、建立网站、发表刊物、创办艺术节活动、成立协会等多种方式来加大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知名度,以促进基地的持续、快速发展。

翠亨村:翠亨村是中山市南朗镇辖村,位于中山市境东南部,也是在南朗镇东南部。东临珠江口伶仃洋,与珠海市淇澳岛隔海相望,南连珠海市金鼎镇,西靠五桂山,东北与崖口村相邻。京珠高速公路经村东穿过。中拱公路纵贯村内。翠山路东连中拱公路,西接城桂公路,经逸仙水库边穿过。是中山市东南部水陆交通要塞之地。2002年4月,由翠亨、下沙、石门三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内蒙古东联控股集团依托秦直道历史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的旅游景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内蒙古自治区“十二五”重点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项目。

景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罕台镇(东胜西15公里),自驾车20分钟即到。经包茂高速东胜西出口、荣乌高速、109国道或旅游专线均可直达景区。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旅游区以秦直道文化为主题,以秦汉边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为特色,“一道、两楼、三区”为其整体的布局。一道即“模拟秦直道”,两楼即“甘泉宫”、“九原郡城楼”,三区为“秦汉边塞文化区”、“匈奴故地文化区”、“直道演艺广场区”。

景区于2007年6月份开工建设,规划总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是一家集观光体验、餐饮娱乐、领略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旅游景区,景区内游览时间大约为2小时。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自2010年7月31日正式开园迎宾以来,成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旅游团体及私家旅游的又一旅游胜地。在鄂尔多斯境内自北向南形成响沙湾—大秦直道—成吉思汗陵旅游区—苏泊罕草原黄金旅游线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年初中语文备考之文化常识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