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秋需防带状疱疹疫苗吗精品20篇

浏览

7493

文章

1000

打完流脑疫苗发烧严不严重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是人类历史上最有效的预防疾病之一,可能很多妈妈都知道宝宝在一定的阶段需要接种各种的疫苗,而流脑疫苗就是其中一种,但是由于部分宝宝的体质不一样,有个别的宝宝对疫苗会产生一些的不适应,比如说发烧。那么打完流脑疫苗发烧严不严重呢?

因为人工自动免疫制剂注射于人体后,对人体形成一种外来刺激,可使机体产生发热等全身反应,其表现的强度随疫苗而异。因为流脑疫苗接种完之后个别宝宝会有轻微的不良反应,少数孩子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一般发烧不超过38℃,并无明显其它不适的话,可以不做特殊处理,因为这种发热属于正常反应,短时间内即可消失的。

打完流脑疫苗发烧严重吗

有些宝妈发现宝宝发烧了,各种的担忧,各种的手足无措。其实,接种完该疫苗后发烧也是正常现象,心理上不要太紧张。

首先,应该看一看发热程度如何。一般体温在38℃以下,小儿无明显其它不适,可以不做特殊处理,因为这种发热属于正常反应,短时间内即可消失的,只要用冰敷或者冷毛巾为宝宝减热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体温在38℃以上,伴有全身不适,可以酌情给予小剂量退热剂,同时要让宝宝多饮水。这种预防接种后发热一般持续时间很短,属于反应性发热,不必应用抗生素治疗。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应考虑是否在此期间合并了其它的感染,并根据感染情况,给予相应的抗感染治疗措施。

小儿预防接种后,局部可能会有瘙痒感,切勿让患儿搔抓。否则,可能会使局部感染化脓,导致感染性发热。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要做好局部感染的处理。如果局部感染严重,需全身应用抗菌素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完流脑疫苗发烧严不严重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学生有必要每年打疫苗吗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从小到大我们打过不同种类的疫苗,疫苗的类型不同需要间隔的时间也不同,有的疫苗可能终身只打一次或者两次,有的疫苗可能需要每年都要去打,今天我们就来说说最为常见的流感疫苗,那么学生必要每年都打疫苗吗?

一、接种了流感疫苗不可一劳永逸,一次接种了流感疫苗并不代表"终身受益",要知道病毒的种类很多,每一年引起流感的病毒也是不相同的,故流感疫苗不可一劳永逸。

二、由于流感疫苗只是针对某类型的流感病毒而生产的,并且不能长时间产生抗体,所以只对,某一类流感产生三个月左右的免疫能力,所以要想持续对流感病毒有免疫力,还是需要继续接种流感疫苗的.

三、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不同.因此流感疫苗也和其他疫苗不同,需要每年接种最新的疫苗才能达到预防效果.

四、学生正是身体发育时期,免疫功能不够完善,所以是感冒的易感人群。

五、流感疫苗其实就是降低了毒性的流感病毒、或流感病毒的某些成分。在人体打流感疫苗后,人体就会对进入人体的少量减毒流感病毒产生一定的免疫抗体。而当人体遭受到流感病毒的大规模侵袭后,人体内打流感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就会迅速启动产生大量抗体而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从而达到杀灭病毒抵抗流感的作用。

所以作为学生还是很有必要每年都打流感疫苗的,平时多多关注,我们会定期为大家来讲解一些学校流行性感冒如何预防和校园传染病知识,能够为你孩子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接种乙肝疫苗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是每个宝宝都必须接种的。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那么宝宝要从什么时候开始接种乙肝疫苗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乙肝疫苗的接种时间

新生儿的乙肝疫苗剂量最好从5微克加大到10微克;确保新生儿0、1、6个月全程接种,即在孩子刚出生时、1个月大、6个月大时分别接种乙肝疫苗,打满3针。由于乙肝病毒可经过胎盘或产道传播给婴儿,还可能通过哺乳、喂养等方式传播给婴儿,对于母亲乙肝表面抗原呈阳性的孩子,应在出生时即采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联合免疫,然后1个月和6个月后再分别接种一针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原因

首先,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的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确保将来不会感染乙肝,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其次,乙肝若不有效的治疗就会向着肝硬化、肝癌的方向发展,因此说,有效的预防乙肝就是成功的预防肝硬化,预防肝癌的发生,是预防肝硬化肝癌的第一针。乙肝疫苗较便宜,每支三十几块钱,民众都能接受。乙肝疫苗能预防乙肝的原理简单的说就是:乙肝疫苗其实就是制备乙肝病毒表面的某些有效蛋白,这些蛋白接种人体后,免疫细胞会产生特异性武器(抗体)来对抗乙肝病毒,而接种者本身不会被感染。当人体再次接触乙肝病毒的时候,这种早已存在于体内的特异性武器就会立即开火,清除病毒,抵御感染。

宝宝接种乙肝疫苗的原则

接种前最好检测下是否有发烧症状,对于检测体温高的婴儿,建议积极治疗,待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后,再接种乙肝疫苗为宜,以免对感冒和疫苗接种效果不利。

属于过敏体质的婴儿,尤其是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的,在接种前一定要说明过敏史,再根据具体情况判定是否接种乙肝疫苗;

伴有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严重心脏病、急性传染病、湿疹等疾病的婴儿,建议不要接种乙肝疫苗;

符合接种条件的婴儿,在接种完毕后,建议观察15~30分钟,以确保无异常反应的发生;

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加之婴儿自身抵抗力较差,应注意接种部位的卫生,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感染;

对于局部会出现红、肿、痛、发痒或有低热轻微异常的现象的婴儿,可采取物理降温、饮水、休息等对症治疗,多数该轻微的异常反应会自然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疫苗接种的真正好处有哪些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家长其实对于疫苗接种并没有很深的了解,甚至有些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进行疫苗接种完全是盲目跟风,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疫苗接种的真正好处有哪些吧?

疫苗通过提高免疫力来预防疾病,基于治病不如防病这样一个常识性原则,它已在世界范围广泛地作为常规使用。免疫接种防止了病痛、残疾和死亡。2002年,免疫接种使近200万人免于死亡。此外,免疫接种还能减少传染,减轻对卫生系统的压力,而且常常可以节省经费,以用于其它卫生服务。

实践证明,免疫接种能卓有成效地控制甚至根除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于1967年至1977年开展的免疫运动根除了天花的自然发生。而在该规划开始时,天花仍然对60%的世界人口构成威胁,且罹患者的病死率高达25%.脊髓灰质炎的根除也指日可待。自从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于1988年启动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行动以来,脊髓灰质炎的感染已减少99%,约500万人免于瘫痪。1999年至2003年,全球范围内麻疹死亡率降低了将近40%,一些地区已经制定了消除该病的目标。在57个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高危国家中,有14个国家很快将消灭这种疾病。

与此同时,已有一批新疫苗投入使用,并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其中包括第一个有助于预防肝癌的疫苗-乙型肝炎疫苗。77%的世卫组织会员国已开始在婴儿中常规接种乙肝疫苗。随着新疫苗研制的迅速发展,在不久的将来人们将有能力预防更多的严重传染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疫苗接种的真正好处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本身就脆弱,体抗力差。为了儿童免受疾病尤其是急性传染病的侵犯,最好的方法是针对相应的疾病制备对应的疫苗来进行预防,就是我们所说的预防接种,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吧?

预防接种是提高儿童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有力措施。但儿童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宜接种:

1.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

7.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必须待病好后两周,方可服用。

8.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不宜接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注射疫苗孩子的常见反应有哪些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天就会先打预防针。大多数疫苗接种后是不会引起严重反应的,但是由于每个孩子的体质不同,在进行预防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反应,下面来看看注射疫苗孩子的常见反应有哪些吧?

反应1:局部红、肿、热、痛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

几乎每种经注射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起这种局部反应。其中比较明显的如破伤风疫苗,还可能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注射部位有瘙痒感等反应。这些局部反应一般都比较轻微,大多在两三天后自行消退。

处理方法:用清洁毛巾热敷注射部位,可以减轻疼痛感和不适感。注意不要让宝宝抓挠注射部位,以免引起继发感染。如果接种疫苗部位的红、肿、热、痛持续性加剧,局部淋巴结明显肿大、疼痛,说明有可能出现继发性感染,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请医生处理。

反应2:发热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这种发热一般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发热的同时还常常伴有乏力、嗜睡、烦躁和周身不适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可能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一般宝宝的体温都在38.5℃以下,持续1~2天。

处理方法:如果发热在38.5℃以下,宝宝没有其他明显不适,就不必进行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水,多休息,一般1~2天内体温就能恢复正常。如果体温超过38.5℃,同时还伴有较严重的烦躁、呕吐等症状,或体温2天后持续不退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要考虑是不是在此期间宝宝又受到了其他病菌的感染,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注射疫苗孩子的常见反应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肺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朋友对肺炎疫苗都不会特别陌生,肺炎球菌是一种很厉害的疾病病菌,唯一的办法,就是接种肺炎疫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肺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肺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1、常见注射区局部的疼痛、红肿及硬结。

2、偶见低热、身体不适感及虚弱无力、腺炎、过敏样性反应、血清病、关节痛、肌痛、关节炎、皮疹、荨麻疹。

3、已稳定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患者,会极偶然地在接种后的2-14日内血小板减小症复发且可持续2周。

4、罕见神经病学方面的紊乱如感觉异常、急性的神经根神经病,包括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其因果关系尚未被证实。

接种肺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1、对于疫苗的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2、何杰金氏病患者如需接种疫苗可在治疗开始前10天给予。如果进行放疗或化疗至少应在开始前14天给予,以产生最有效的抗体免疫应答。治疗开始前不足10天及治疗期间不主张免疫接种。

3、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病人注射肺炎23时要谨慎,可能会发生相当严重的全身性反应。任何发热性的呼吸系统疾患及一些活动性感染都应推迟使用肺炎23。

4、及哺乳妇女慎用。

5、免疫缺陷病人,应于术前两周接种。

6、脾切除者,每5年加强免疫一次,每次注射剂量0.5ml。

7、对10岁以下脾切除或患有镰状细胞性贫血的儿童,应每隔35年加强免疫一次,每次注射0.5ml。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肺炎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孩子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为什么没产生抗体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有患者经常问我,说他去年注射了一个常规剂量的全程乙肝疫苗,但今年体检时,却发现没有产生抗体,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后为什么没产生抗体吧?

一般全程疫苗打完后,一周到半月内就可以产生有效抗体,此时检查乙肝三项,就能出现抗体阳性的情况。但有的人就是查不出抗体,类似的情况,临床上时有发生。

乙肝疫苗不能有效接种,首先考虑为体内可能存在着免疫系统的某种功能障碍,造成体内无法识别此种疫苗;二是接种剂量偏小。由于个体差异,常规剂量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偏小,所以不能产生抗体,因此需要加倍剂量注射;三是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人体的免疫系统不易识别它,因而也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四是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的缺失。如某种疾病可以导致后天性的免疫功能缺失(如艾滋病等),也不能产生抗体。

特别是婴幼儿,在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许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万事大吉,不会受传染了。

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经临床验证,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儿童在0-1-6程序接种(即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20-30微克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再注射10微克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持续时间较为长久,免疫力一般至少可维持4-5年。到4周岁时检测,若发现滴度下降,则需再加强注射一次,就可以产生较高抗体。据研究,以下许多因素都可影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

1.被动吸烟:调查发现,被动吸烟的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

2.肥胖:专家认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肥胖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3.5倍。

3.挑食:挑食的儿童常常有某些营养缺乏,使机体免疫反应功能降低,体内产生的抗体有限,因而易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为什么没产生抗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儿童接种五联疫苗的常识

全文共 1699 字

+ 加入清单

从我们出生到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我们注射过许许多多的疫苗,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疫苗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许多疾病,我们熟悉的疫苗有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等等,但是大家对五联疫苗的了解知之甚少。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五联疫苗的常识有哪些吧?

五联疫苗是指含有五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比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疫苗)或由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五联疫苗绝对不是简单的组合疫苗,每种联合疫苗都是独立的经过科学研究的独立疫苗。

五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五种疾病,使原本为预防这五大疾病所需要的接种针次由12针降至4针。具体接种方式为:在儿童2、3、4或3、4、5月龄分别进行三针基础免疫,然后在18月龄再注射一针加强免疫。这五种疫苗虽然可以预防五种相应的传染病,但若单独使用,无论是对被接种者或是接种者在贮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都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将这五种疫苗联合制成多价疫苗仍能预防相应传染病,这样,不仅减少了运输、贮存及使用方面的繁琐程序,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接种时的痛苦,是值得提倡的。除五联疫苗外,还有二联、三联、四联等多价疫苗,根据不同疾病的预防需要而制成的。如百、白、破三联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病的;麻、腮、风三联疫苗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的多种防疫疫苗。五联疫苗的接种途径是肌肉注射。它的接种部位,婴幼儿接种于大腿前外侧,还可接种于上臂外侧三角肌。

五联疫苗是为了便于保存、运输和使用,将五种疫苗联合起来使用的多价疫苗。常见的五联疫苗有伤寒、副伤寒甲乙、霍乱和破伤风五联疫苗。五联疫苗是由能够预防五种疾病的疫苗联合组成。五联疫苗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但是什么时候打呢?这是一个问题,五联疫苗不是随时都可以打的,它也有时间规定。

五联疫苗一共需要接种四针,没针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据了解,儿童应该在2、3、4或3、4、5月龄分别进行三针基础免疫,然后在18月龄再注射一针加强免疫。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打疫苗的时间,由于宝宝们的抵抗力不是很强,因此更应该格外注意。

五联苗就是灭活脊髓灰质炎、无细胞百白破、HIB的联合疫苗。打五联苗可以减少接种针次,而且减少副反应发生机会。五联疫苗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五中疾病的发生,那么,它的价格是不是五种疫苗的综合呢?它的价格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五联疫苗相对来说还是有一点贵的,据了解,我们国家的香港、澳门及其他欧美发达国家都是免费接种这个疫苗的。当然目前这个疫苗在我们国内是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愿自费接种的。医生推荐了一种五联疫苗4针抵12针,一针698元左右,大概全部打完需要花费3000元左右,由于医院的级别以及地区的不同,一针的价格也有不同,要以当地的收费为准。

五联疫苗是指含有五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或由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多种疾病,那么,对于这款很“全能”的疫苗,它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有些人的体质比较好,有些人的体质就稍微差一点,五联疫苗的副作用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体质好,对于他来说副作用可能就小一点。但是,有些人体质差一些,副作用的反应就会大一些,但是总的来说,五联疫苗的副作用都是在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五联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呢?刚打完五联疫苗,人可能会心情烦躁,并且人有一点没精神,大便比较多。此外,还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倦怠和发痒等症状,有时候还会持续低烧,这些症状在打第二针之后比较明显。这些副作用也是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大概会持续三四天,一周以后就没有事情了。这些症状都是疫苗所带来的反应,接种者大可不必担心。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五联疫苗的常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学生接种腮腺炎疫苗最佳时间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国内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同时每个人的素质也有很大的差别,再加上孩子的年纪小,抵抗力低下,就会导致腮腺炎的出现,所以说学生需要接种腮腺炎疫苗,那么学生接种腮腺炎疫苗最佳时间是什么?

这样一支预防腮腺炎的疫苗是每个小孩子出生之后8个月左右就应该打的。从其他国家的疫苗应用统计结果发现,打了这种疫苗过后,30年左右的时间,患病人数直线下降,几乎减少60%多。其实,从1岁到12岁的孩子都可以考虑打这种疫苗,打疫苗之后对身体的有效保护率可以高达97%。我们国家的这种疫苗只打一针,注射完毕后对身体的有效保护期在10年左右,有效保护率在80%到90%之间。远期身体免疫保护能力在60%到90%左右。此疫苗接种之后几乎不产生副作用,或者仅仅产生轻微的不良反应。

接种腮腺炎疫苗后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皮肤轻微发肿疼痛,或者患者身体轻微发热。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可以导致睾丸炎症或者神经性耳聋。曾经有部分地区报道过打了这种疫苗后出现了无菌性脑膜炎,这种情况的发病率大约是五十万分之一,只要严格按照注射疫苗的流程接种,到正规的医疗场所接种疫苗,则此类不良反应完全可以杜绝。

介绍后大家知道了腮腺炎疫苗需要在孩子8个月大的左右时间内注射,这些校园传染病知识都是需要大家要了解的,对学生腮腺炎早期症状有什么也应该有所详细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哪五种疫苗宝宝必须要打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从出生就要大疫苗了,出生以后也会打很多疫苗,这里面有五种必须要打的疫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哪五种疫苗宝宝必须要打吧?

一、卡介苗

卡介苗是在宝宝出生二十四小时后,医生会为宝宝接种的一种疫苗,为了防止结合病的发生。

二、百白破疫苗

百白破疫苗是为了防止三种疾病,包括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初次接种是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三个月,以后每隔一个月还需要接种一次,总共是三次,每次是三针,在一周岁到两周岁还需要再接种要一次,起到加强作用。

三、麻疹疫苗

麻疹疫苗是为了预防小儿疹子疾病,要等到宝宝有八个月大的时候方可接种第一针,在一周岁半到两周岁的大的年龄,还需再接种一次。

四、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接种后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来保护机体不被病毒感染,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乙乙肝病毒的最有消费的方法。在宝宝出生二十四小时以内要接种的,也是最经常性要要接种的疫苗,一个月之后要再次接种,里个月之后还需要接种。

五、脊髓灰质炎疫苗

这种疫苗和其他疫苗的接种方式不同,是通过口服的方式,在宝宝满两个月后,口服一次,三月、四月还需服一次,总共是三次。此后要隔很长的一段时间,为了加强免疫效果,在十八个月后和四周岁后还需要各口服一次。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哪五种疫苗宝宝必须要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狗狗注射疫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狗狗注射疫苗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国内经常出现的犬传染病主要有狂犬病、犬瘟病、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和犬副流感等。其发生和传播都十分迅速,如不及时采取救治措施,有可能导致染病犬在短时间内死亡,甚至呈恶性爆发式,即在发现病情时就已经无法挽救。为了从根本上有效地预防杜绝这些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其最有效的手段是注射疫苗。但是,疫苗的保护率也并非百分之百,影响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为此,犬疫苗注射前后应注意若干问题,力求做到科学使用。狗狗注射疫苗应该注意的问题有哪些?狗狗注射疫苗注意事项。1、要把握正确的免疫时机

(1)要考虑母源抗体对仔犬免疫效果的影响。母源抗体对仔犬早期抗感染是有益的,但它是干扰疫苗免疫最常见的因素。如果时机没有把握好,注射时间过早,仔犬母源抗体效价还很高时,母源抗体会中和一部分疫苗抗原,导致机体产生较少的抗体,因此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还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2)不宜即刻就给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注射疫苗。各种应激因素诸如环境的不适应、旅途劳累、饲喂时间和食物种类不同等,都会使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抵抗力下降。此时注射疫苗,不仅产生的免疫力差,甚至会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所以,刚转群或刚买来的犬不宜马上注射疫苗,应先到可靠的动物医院注射高免血清或免疫球蛋白2~3后,待其对环境及饮食适应后再做免疫注射

(3)给妊娠犬注射疫苗要慎重。一般来讲,妊娠犬不能注射弱毒疫苗,但可以使用灭活苗。其原因是弱毒疫苗诱发的免疫反应较强,会对胎儿造成损害。有硏究表明,犬细小病毒弜毒苗、犬腺病毒弜毒苗能对胎儿带来伤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在犬怀孕期间给其注射弱毒疫苗。

(4)要适时加强免疫。许多犬主认为,犬接种!次疫苗就可以防疫终身,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第!次接种疫苗一定时间后,抗体水平会逐渐下降,不足以保护犬的安全,所以每年都必须接种加强针。2、要了解接种前犬的健康状况

(1)体温:犬的正常体温为375~385C,体温变化可能影响免疫反应。体温偏高时,注射疫苗可引起一些临床症状,也能抑制弱毒的繁殖。体温过低能使犬的细胞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并影响抗体的产生。因此,体温过高、过低都可能导致免疫的失败。

(2)营养:尽管因营养不足而降低兔疫应答的情况极为罕见,但是犬的维生素,和硒缺乏都与兔疫抑制有关。有报道,由于维生素,和硒的缺乏引起犬发生犬瘟热的较多。

(3)体内外寄生虫:体内外寄生虫的存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复杂的应激状态,近来已证明,某些寄生虫(如犬毛囊蠕形螨)可能是直接的免疫抑制物。因此,预防注射要待其病愈后方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时间

全文共 876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身体脆弱,出生不久就要打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胃肠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该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时间吧。

轮状病毒疫苗的接种主要有注射和口服两种,不管是哪一种,其主要年龄段人群都在6个月-3岁以内,也有5岁以下的孩子接种该疫苗。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高发期是在秋季,因此也被称为是秋季腹泻。不同的地区,孩子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北方的高峰期通常是每年9月至次年1月,南方的流行季节是11月至次年2月。所以,如果要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北方的孩子最好是在6-8月份接种,而南方的孩子最好是在8-10份接种。当然随和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儿童疾病的高发期有时候会提前,有时候也会推迟,宝妈宝爸们最好要提前咨询相关医师和专家,及时进行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更好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情况出现。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疫苗的接种是有很多注意事项的,特别是对于婴儿时期的疫苗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是有一定的危险性的,因为轮状病毒疫苗中包含的活性菌可能会传染他人,那么轮状病毒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呢!生男生女帮推荐以下事项:

1、开启瓶瓿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

2、安瓿有裂纹、标签不清或液体混浊者切不可使用。

3、玻瓶开启后,疫苗应在1小时内用完。

4、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它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

5、请勿用热开水送服,以避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6、该疫苗为口服疫苗,严禁注射。

轮状病毒疫苗副作用

轮状病毒疫苗主要分为注射和口服两大类型,目前我们国内接种大多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所以,我们今天与大家分享的轮状病毒疫苗副作用主要是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副作用。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味道微甜,便于孩子接受,同时一般服用后2周就能产生抗体,相对注射型的轮状病毒疫苗来说,更经济有效。

大多数情况下,口服轮状病毒疫苗不会出现太大的副作用反应,只是个别孩子会因为个人体质问题或其他因素而出现轻微腹泻、呕吐现象,不过爸妈们不必过于担心,这些不适反应在2-3天后会自行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给猫咪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暹罗猫(详情介绍)

给猫咪打疫苗是有要求,不是随便打就打的,注射疫苗时要知道猫咪的年龄、健康情况、体质和营养状况。要根据猫咪自身的状况来看是否适合接种疫苗。下面小编就和大家介绍一下猫咪的疫苗接受需要注意的。

第一,是年龄。年龄小的宠物要考虑母源抗体的干扰,应按疫苗说明书接种。一般猫十二周龄时,体内母源抗体已降到了非干扰水平,多数传染性疾病最后一次接种应在十二周龄或稍后,才能使宠物具有保护力。年老宠物,虽然体内可能具有各种抗体,但其滴度可能较低,不足以抵御疾病,仍需要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第二,是体质和营养状况。体质差、营养不良的猫,最好通过改善体质、加强营养,身体健康后再接种疫苗。

第三,发病时不接种疫苗。此时接种疫苗,由于疫苗反应而加重病情。也可能由于机体有疾病,使疫苗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应。

第四,弱毒疫苗因注射后反应较强烈。一般不宜给妊娠母猫注射,尤其是妊娠母猫不能注射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瘟)疫苗,此疫苗能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死胎、流产、早产或产下小脑发育不全的畸形胎儿。妊娠母猫如果打疫苗,可打灭活疫苗。

第五,是刚买来或朋友送给的猫。尤其是刚从市场上买来的猫,由于可能接触了病猫染上疾病,又到一个新环境新家,一般不宜马上进行疫苗注射。应到动物医院检查,饲养一两周后,再进行疫苗注射。

第六,是饲养在家中不外出的猫,仍须注射疫苗。因为猫不外出,但家中主人外出,可能会把病原带回家中,感染猫发病。

第七,点就是猫疫苗注射时,最好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因为这两个季节的温度合适,有助于疫苗发挥作用。

以上小编给各位猫友介绍猫咪接种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项,猫友们一定要记住,不要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让猫咪接种疫苗后出现什么问题就后悔莫及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国产白日破疫苗和进口白日破疫苗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家长在带宝宝去医院注射白日疫苗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国产白日破疫苗和进口应该选择那一种疫苗,下面一起来学习一下国产白日破疫苗和进口白日破疫苗有什么区别吧。

一、地区不同

国产:国产的百白破疫苗是针对中国儿童身体素质研发的。

进口:进口的百白破疫苗是针对进口国家儿童身体素质研发的。

二、价格不同

国产:国产的百白破疫苗是国家计划内疫苗,是免费的。

进口:进口的百白破疫苗需要170元每次,波动幅度在10元左右。

注意:

家长如果选择给宝宝注射进口的百白破疫苗,注意不要被一些医院漫天要价。

三、制作技术不同

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国外的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较中国的高。

四、白破疫苗国产和进口的相同之处

1、百白破疫苗都是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三种疾病的。

2、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

3、都是在国家计划内的疫苗接种。

五、家长如何选择百白破疫苗?

国产、进口疫苗价格上的差异在于疫苗毒株及其培养工艺不同,都通过了国家卫生部门严格检查,生产线按照GMP要求,由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有的宝宝在接种百白破疫苗后会出现不良反应,如红肿、疼痛,发热等,这些是正常现象,是疫苗中所含有的吸附剂在起作用,并不会对宝宝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家长可以根据宝宝身体素质和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使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国产白日破疫苗和进口白日破疫苗有什么区别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小孩如何补种乙肝疫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携带乙肝病毒的人如果是新生儿,90%会转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儿童感染后约28%~30%会转变为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而成年人这一比例为2%~5%。因此,携带乙肝病毒对婴幼儿的危害更为严重,他们也更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小孩如何补种乙肝疫苗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想知道过去接种的乙肝疫苗是否还有保护作用,可通过抽血化验确定。如果乙肝表面抗体为阴性,说明接种后没有产生抗体或曾产生抗体但已消失,这种儿童应该补种三针乙肝疫苗。如产生了抗体,但水平低,说明保护效力弱,可再打一针乙肝疫苗,即加强针。如抗体为阳性且抗体滴度较高,说明原来的乙肝疫苗还有很好的保护效力,不需要再接种乙肝疫苗。此外,有些人尽管接种疫苗后乙肝抗体为阴性,但重新打一针疫苗后抗体滴度明显升高,这种情况说明体内对原来的疫苗还有免疫记忆,此时再打一针疫苗就可以了。

过去的调查显示,大部分人接种乙肝疫苗后都会得到保护,保护效果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需要抽血化验抗体。如果孩子的家人或密切接触者存在乙肝病毒携带的情况,尤其是母亲是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后最好抽血化验乙肝表面抗体。如果阴性,应加强免疫或再接种。化验的时间可在最后一针疫苗接种后一个月时,比如新生儿是出生后0、1、6月接种三针,那么就可在7月龄的时候化验是否出现了乙肝表面抗体,如为阳性,说明疫苗有效。

对于新生儿来说,接种比不接种好,全程(3针)接种比单针接种好,出生后立即接种比过一段时间后接种效果好,疫苗中抗原含量高的效果好,如10微克疫苗比5微克疫苗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宝宝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参考

全文共 2860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宝宝免疫力的增强,宝宝需要接种二类疫苗,你知道什么时候宝宝应该接种二类疫苗吗?宝宝应该接种哪些二类疫苗?

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参考(0~3岁)

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简称起价肺炎疫苗)

肺炎球菌可导致身体不同部位的一系列感染,包括中耳炎(耳)、肺炎(肺)、菌血症(血液)和脑膜炎(大脑)等,统一称为肺炎球菌疾病。宝宝出生后从妈妈体内获得的抗体很有限,在宝宝6个月后逐渐消失,而宝宝的皮肤和黏膜非常娇嫩,易成为肺炎球菌侵入的缺口,宝宝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抵抗力不足,使宝宝感染肺炎球菌的几率大大增加。

因此,肺炎球菌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需“极高度优先使用疫苗预防”的感染性疾病,接种疫苗是对抗儿童肺炎球菌疾病最有效地干预措施之一,肺炎球菌疫苗已被许多国家纳入国家免疫计划,以大大降低肺炎球菌疾病的发病风险。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将肺炎球菌疫苗规划为计划免疫,但为了宝宝的健康,建议3个月至5岁的婴幼儿常规接种本疫苗,以帮助宝宝在母传抗体消失前,建立有效地肺炎球菌疾病预防体系。

接种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后,可是婴幼儿产生主动免疫,以预防包括7种血清型(4、6B、9V、14、18C、19F、23F)肺炎球菌引起的侵袭性疾病。

3~6月龄婴儿接种3剂,3、4、5月龄各一剂,每次至少间隔1个月;7~11月龄婴儿接种2剂,每次至少间隔1个月;12~24月龄婴儿接种2剂,每次至少间隔2个月;24月龄~5岁儿童接种1剂。

不良反应:国外上市后的常见不良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硬结、肿胀,疼痛、触痛,腹泻、呕吐,发热,食欲减退,疲倦、睡眠中断,易激惹等。国内临床试验未发现国外说明书中未列出的不良事件。常见不良反应与国外说明书中的安全性信息基本一致。

接种禁忌:对本疫苗中任何成为过敏者,或对白喉类毒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最好是在宝宝完全健康的状态下接种疫苗,这样可以降低宝宝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如果宝宝局部皮肤有严重皮炎、湿疹或其他皮肤病、体温>37.5℃,则应在宝宝康复后再接种。接种本疫苗后应在保健室留观30分钟;如出现轻微反应,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应加强观察,多喝水,多休息,避免着凉,一般来说,1~2天这些反应就会自动消失。如果反应较重,如高热不退,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功能: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时婴幼儿急诊和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因此,轮状病毒成为全世界科学家们研究的焦点。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口服轮状病毒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对A群轮状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因此,对于6个月至5岁的小儿,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建议接种本疫苗。

不良反应:在疫苗测试中发现,有些婴儿会比那些没有接种的婴儿多出现一些轻微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耳部感染、流鼻涕等,这些症状大多是一过性的,不需要处理。如果宝宝反应比较严重,则需要对症治疗,如发烧超过38.5℃,可口服退烧药;腹泻严重时,可用肠粘膜保护剂和微生态制剂,但这是不需要使用消炎药和抗病毒药。

接种禁忌:患严重疾病、急性或慢性感染者,患急性传染病及发热者,先天性心血管系统畸形患者,血液系统、肾功能不全及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过敏体质者,消化道疾患,胃肠功能紊乱者,有免疫缺陷和接受抑制治疗者,不宜接种。

注意事项:轮状病毒疫苗常年都可接种,但不推荐在秋季腹泻流行季节(中国北方秋季腹泻的高峰期是10月至次年1月,南方秋季腹泻的流行季节是11月至次年2月)使用。一般建议接种时间是在7~10月份。注射过免疫球蛋白及其他疫苗接种者,应间隔2周以后方可接种本疫苗。接种疫苗时,请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宝宝口服一秒后应在保健室观察至少30分钟后才能离开。

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简称水痘疫苗):

水痘减毒活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水痘。因此,对于未出过水痘、12月龄以上的儿童建议接种水痘疫苗。1~12岁内接种1针即可。

不良反应:注射本疫苗后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人在接种部位可出现疼痛,偶有发热或伴有一过性皮疹,无需特殊处理,一般不超过3天,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接种禁忌:免疫缺陷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对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发热、严重疾病和急性传染病者、或处于一般级比你高的治疗期时暂缓接种。

注意事项:接种本疫苗后,1个月内不要接种其他疫苗;注射后局部可能有硬结,可以热敷以促进吸收(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如出现极罕见的较重反应,应及时到医院核实诊断并治疗。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

功能: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一种厉害的细菌)引起的侵袭性感染,包括脑膜炎、肺炎、败血症、蜂窝组织炎、关节炎、会厌炎等。

适用于2个月~5岁的婴幼儿。

建议的接种的程序为6月龄以下儿童注射三针,间隔1~2个月,一年后加强一次;6~12个月儿童注射两针,间隔1个月,于出生后第二年加强接种一次;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1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分有过敏反应,特别是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1~5岁儿童注射一针。

不良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副反应,主要为发热(多在38.5℃以下),偶有烦躁、嗜睡、呕吐、腹泻、食欲不振,少有会出现非典型的皮疹。有的接种部位有轻微红肿、硬结、压痛、低热或伴有皮疹,偶有局部瘙痒感,一般不须特殊处理,即行消退。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接种禁忌: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已知对该疫苗的任何成份有过敏反应,特别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患肝、肾脏病者。家族和个人有惊厥史者、患慢性疾病者、有癫痫史者、过敏体质者慎用。

注意事项:本疫苗如与其它疫苗同时接种,应在不同的部位注射。接种后,在保健室留观至少30分钟。接受免疫抑制治疗或免疫缺陷患者注射本疫苗可能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任何情况下,疫苗中的破伤风类毒素不能代替常规破伤风类毒素的免疫接种。

还有几种二类疫苗并不是适用于绝大多数儿童,在此简单介绍一下。家长们可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向医生咨询,选择注射。

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主要用于2岁以上体弱多病的儿童。注射一针。高危人群五年后加强一次。健康人不需加强。

流感疫苗:6月龄~35月龄儿童注射两针,间隔一个月。3岁以上儿童注射一针。该疫苗在每年9~12月接种。

出血热疫苗:以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的易感人群。

狂犬疫苗:被犬科动物咬伤或者抓伤后按程序接种,越早越好。

结语:你知道二类疫苗有哪些吗?疫苗对宝宝是很重要的,妈妈们要好好了解哦~(文章原载于《大众健康》,刊期:2012.6,作者:栾兆琳,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接种疫苗后给宝宝多喝些温开水

全文共 550 字

+ 加入清单

有的宝宝接种疫苗后会引起发热,注射部位局部红肿、疼痛或出现轻微硬结等反应,这类反应多为正常反应。这是由疫苗本身的性质引起的,通常是一过性的,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恢复的损伤。这些反应一般不需要处理,2~3天会自行消失,而且接种疫苗后给宝宝多喝些温开水

如果反应比较严重,比如体温升到38.5°C,应尽快到医院检査。另外还有一类异常反应,发生几率极少,比如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发生的无菌化脓,接种乙脑疫苗后出现皮疹、面部水肿等。这些反应通常会在接种后半小时出现,所以接种疫苗后医生会要求宝宝在医院停留至少半小时做观察。如果在家出现这些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检査。

虽然不是每个宝宝在预防接种后都会出现反应,但预防接种前后,我们还是要很小心细致地照顾宝宝。

接种部位可能出现发红、肿、热、痛等,多数反应轻微,用冷毛巾轻压接种部位,缓解宝宝的不适,1~2天后就会消失。

有些宝宝接种后稍有倦怠感,所以要让他多休息,接种当天暂不要活动过大,多留心宝宝的反应。

接种后给宝宝多喝些温开水,并留意他的体温是否升高。宝宝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把宝宝的指甲剪短,避免抓破皮肤。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接种疫苗后给宝宝多喝些温开水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不同疫苗的接种方法是怎样的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在以免费和接种的推广下,疫苗的接种都是为了每一个生命而延续着,每个来临人世间的宝宝都将拥有健康的权利。目前我国普遍开展的预防接种,是按卫生部规定的免疫程序,下面来看看不同疫苗的接种方法是怎样的吧?

1、乙型脑炎疫苗:采用地鼠肾组织培养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适于6个月以上,15岁以下或大人,接种2次,两次间隔7-10天,其后每年加强1次。近年来有采用1次皮下注射,免疫效果可保持3年。于流行季节前1~2个月开始接种。

2、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菌苗:国外推广应用流行性脑脊髓膜炎A群/C群纯化膜多糖菌苗,可维持10-15个月的免疫效果。我国采用A群多糖菌苗,每次皮下注射05毫升,基础免疫2次,均为0.5毫升,间隔3~4周,以后每年加强注射。0.5毫升1次。

3、其他:①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一般接种3次,前两次接种间隔1个月.6个月后接种第3次。1992年1月开始已在城市对新生儿规定为计划免疫内容。②风疫苗:采用风疹减毒活疫苗皮下注射,适于15个月左右的宝宝及易感的学龄儿。婚前及育龄妇女接种疫苗,可降低宝宝先天性风疹综台征的发病率。皮下注射,抗体可持续存在3年。③流感疫苗:由于疫苗保存期、病毒常发生变异、疫苗制剂方法等问题,接种后反应较大,故尚未推广。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不同疫苗的接种方法是怎样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小儿麻疹疫苗什么时候接种

全文共 720 字

+ 加入清单

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一般麻疹疫苗的不良反应很少,个别人在接种6-10天可能出现发热、一过性散在皮疹和卡他症状等,持续不超过2天,一般不影响精神和食欲。小儿麻疹疫苗什么时候接种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很多刚刚当上爸爸妈妈的年轻父母们,在沉浸于新生儿降临的喜悦的时候,也会有所忧虑,比如说是,宝宝出生后,小儿麻疹疫苗什么时候打合适?根据我国的儿童免疫程序显示,麻疹疫苗的第一次种植是在宝宝出生之后的八个月的时间到防疫站进行麻疹疫苗的种植是最佳的时间。第二次的种植是在宝宝七岁左右的年龄接受种植最佳。这也是我国的医务工作者在不同的接种时间接种疫苗的群体中所产生的不同免疫力来进行调查后确定的数据。

在调查的数据中有明确的显示,六个月之前的宝宝因为从母体中获得了对麻疹病毒的抗体,所以在降生之后还没有完全消失,所以这个时候若是接种了麻疹的疫苗就会有抗体的产生。所以开始的时候是将宝宝的接种年龄定为六个月的。但是由于麻疹的发病率出现了逐年降低的情况,于是就将接种年纪改到了八个月后接受初种麻疹疫苗。但是即便如此,相对于和美国的出生后十五个月进行接种小儿麻疹疫苗,我们国家还是早了将近七个月的时间的。

但是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社会的发展,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宝宝们体内产生的抗体就会慢慢的降低。那么在初种麻疹疫苗后的四年,抗体的阴转阳的几率就到了百分之十七的比例。初种麻疹疫苗后的十二年左右,就高达了百分之四十三。所以在宝宝七岁的时候,还是建议家长再次带着自己的孩子到防疫站接受第二次的麻疹疫苗种植。因为在第二次接受麻疹疫苗种植之后,宝宝的抗体就会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比例转为了阳性。在一定程度上大大的增强了宝宝对于麻疹这种疾病的抵抗能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宝宝接种流脑疫苗有副作用吗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流脑疫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可预防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此病是由流脑双球菌感染脑膜或者脑脊髓膜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会引起脑部损伤而遗留听力下降或耳聋、智力低下等后遗症。病死率在5%—10%。那么宝宝接种流脑疫苗有副作用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接种本疫苗后,反应轻微,一般无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反应。个别儿童接种后,局部出现红晕、轻微疼痛1—2天;全身反应有低热,1%—4%的受种者可出现超过38.5℃的发热;偶有过敏反应。大多数接种者在接种后10—24小时出现,一般1—2天自行恢复,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流脑疫苗不是对每个孩子都有副作用,如果有,一般都是低烧,极少数为高烧。一般孩子在打针后48小时发热到达高峰,以后逐步恢复正常,如体温居高不降,应速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另外,患有发烧的儿童在通常情况下是不能注射这种疫苗的。接种流脑疫苗后的反应比较轻微,偶尔有人出现短暂低热,有些大孩子偶尔出现过敏反应,即在接种后的十几个小时皮肤出现疱疹等,此时应请医生诊治。注射局部可能出现红晕和压痛,但通常在24小时内消退,不用特殊处理。发烧时不能用退烧药,只能用物理降温的办法(即用冰袋、凉毛巾降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