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宝宝打的乙脑疫苗是什么(汇总18篇)

人体对水的代谢主要就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一般来说,喝水以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之后逐渐的在体内被代谢,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宝宝打的乙脑疫苗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2701

文章

18

篇1:宝宝出生多久要打乙脑疫苗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家长都听到过乙脑疫苗这个名词吧,但是我们对于乙脑疫苗还是没有深入的了解,宝宝出生多久要打乙脑疫苗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一种由嗜神经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叮咬人后感染所致。乙脑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为6~16天。被叮咬的人大多数不发病,呈隐性感染,只有极少数人发病,发病率一般在2~10/10万,病死率较高(5%~50%),约有1/3的幸存者愈后留下终生的神经精神障碍。由于疫苗的大量接种和人群的隐性感染,使得儿童成为该病的主要侵害对象。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间隔7~10天,18~24月龄和六周岁各加强1针;乙脑减毒活疫苗按照08年实行的扩大免疫规划方案,将程序由原来的3剂次订为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宝宝打了乙脑疫苗有什么症状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乙脑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一旦是出现了这种疾病治疗起来就会比较的麻烦,所以最好是积极的采取预防措施,使得这种疾病能够被扼杀在摇篮之内,所以就需要注射婴儿乙脑疫苗宝宝打了乙脑疫苗有什么症状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都是经过国家检验过证明对人体无害才能使用,但是因为一般疫苗都是通过刺激人体机能作出某些反应而进行自我保护的,因此在注射疫苗后,部分人因体质问题会产生某些副作用。但是很多这些注射疫苗后的副作用会过一段时间后自行消失,如果症状严重的建议马上到医院诊断治疗。那么,接种乙脑疫苗的症状呢?

1、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局部副作用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有什么不良反应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接种本是好事,能够预防宝宝患上疾病,但是接种疫苗的副作用也是很明显的,宝宝有可能出现嗜睡、食欲不振、呕吐、发热等不良反应,家长要做好心理准备,尤其是身体本来比较差的宝宝,接种完疫苗更要细心呵护。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有什么不良反应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乙脑疫苗根据对病毒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较好但免疫原性较减毒疫苗差,乙脑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差但免疫源性好。

乙脑疫苗不良反应

1、全身反应

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中度为37.6—38.5℃,39℃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2、局部反应

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接种乙脑疫苗后发烧怎么办?

接种乙脑疫苗以后,宝宝很多都会出现发烧症状,妈妈可以多给宝宝喂点温开水。妈妈要细心观察宝宝的反应,不要让宝宝剧烈运动,如果宝宝有轻微发热、食欲不振的现象,这是正常的,一般一到两天会自动消失。但如果反应强烈且持续时间很长,就应该立刻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诊治。如超过39度应用药物降温但不可自行服用消化炎药物,否则易降低接种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宝宝打乙脑疫苗可以预防什么疾病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对小婴儿来说,有一件重要事情就是“打疫苗”,宝宝出生以后,随着一天天的长大,由母体传递的免疫力逐渐减弱或消失,为了让孩子免受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的侵害,科学、合理的接种疫苗是十分有必要的。宝宝打乙脑疫苗可以预防什么疾病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乙脑疫苗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2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但是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蚊与猪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

按照国家规定,乙脑疫苗属于计划免疫范畴,国家免费提供接种的疫苗。一般都会建议家长们定时给宝宝接种国家计划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个月宝宝接种乙脑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系将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地鼠肾细胞,培育后收获病毒液冻干制成减毒活疫苗,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1、乙脑灭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数有发热,一般均在38°C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禁忌:发热及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病;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既往对抗生素、疫苗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疫苗混浊、变色(变黄)、安瓿有裂纹、有异物者均不可使用;疫苗注射后在现场休息片刻,以防副反应发生;应备有1:1000肾上腺素,供偶发休克时急救用;10岁以上人群已普遍因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故无必要再接种疫苗。

2、乙脑减毒活疫苗

接种部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

剂量:0.5ml

反应:注射后一般无反应,少数人局部红肿,偶有发热和过敏性皮疹。

禁忌:发热;急性传染病;中耳炎;心、肾及肝脏等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有过敏史或抽风史者;已知有免疫系统缺陷,近期或正在进行免疫抑制治疗者。

注意事项:启开安瓿和注射时切勿使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溶解后有摇不散的凝块、安瓿有裂纹、不可使用;疫苗溶解前变色(红),不可使用。

如果你对幼儿接种乙脑疫苗有什么用等有关婴幼儿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乙脑疫苗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打乙脑疫苗打哪个部位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针对流行性乙脑的严重性,接种乙脑疫苗是有必要的,宝宝打乙脑疫苗打哪个部位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乙脑疫苗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2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但是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蚊与猪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

按照国家规定,乙脑疫苗属于计划免疫范畴,国家免费提供接种的疫苗。一般都会建议家长们定时给宝宝接种国家计划疫苗。

乙脑灭活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是在宝宝出生后的8个月(2剂次)、2周岁及6周岁时,一共需要打4针,其中第1、2针的间隔相对较短,需隔7-10天。接种部位是在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每次的接种剂量为0.5ml。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宝宝打乙脑疫苗有副作用吗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严重性不比其他疾病,疾病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宝宝打乙脑疫苗有副作用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乙脑疫苗的方法

每瓶0.5ml,8月龄和2岁儿童注射0.5ml,含乙型脑炎活病毒不低于5.4lgpfu,上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进行皮下注射。

全身反应

首先表现为发烧.轻度为37-37.5度,中度为37.6-38.5度,39度以上为重度发热。除此之外,部分宝宝可伴有头痛,头晕,全身无力,寒颤,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以上反应一般多在24小时之内消退,很少持续3天以上,如果重度发烧可服用退烧药,一般体温恢复到正常后,其他症状也就消退,如果高烧不退或有其他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局部反应

一般在预防接种后24小时左右出现,接种部位可出现红,肿,热痛等现象。反应比较重的可引起附近的淋巴结,淋巴管发炎。注射部位肿大的硬结范围又分为轻,中,重,轻的直径小于2.5CM,中的在2.5-5CM。超过5CM为严重反映,这时反应可持续数小时。如果局部红肿较重,可以热敷(卡介苗接种后红肿严禁热敷)。早晚各一次,每次5分钟左右。并要勤换内衣,避免破溃后感染,如局部感染可涂紫药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宝宝乙脑疫苗第二针多久打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注射通常被要求多次注射,不少粗心的父目在第一次宝宝注射乙脑疫苗后往往忘记注射的时间,所以乙脑疫苗第二针注射时间的问题备受关注也就不足为奇。那么,宝宝乙脑疫苗第二针多久打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乙脑疫苗接种时间要根据接种疫苗种类的不同有所差异,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乙脑疫苗接种时间具体为:

乙脑减毒活疫苗:8月龄以上健康儿童及由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

乙脑灭活疫苗:6月龄-10周岁儿童和自非疫区进入疫区的儿童和成人。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宝宝打乙脑疫苗有效期是多久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主要分为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类。我国研制的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好,但要接种的针次较多。我国自1968年开始大面积接种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以来,明显地控制了乙脑流行。那么,宝宝打乙脑疫苗有效期多久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重点预防对象是6个月至10岁的小儿。疫苗注射应在乙脑流行季节前1个月进行,免疫期为1年,2岁、5岁、10岁时各复种一次。

使用方法:

接种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接种剂量:见表1,初免针次间隔7~10日。

表1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次数和剂量

年龄组初免加强针

第1针 第2针(初免后1年、4年、6年)

6个月~7周岁0.5ml0.5ml0.5ml

>7周岁1.0ml1.0ml1ml

免疫效果

地鼠肾组织培养灭活疫苗经2针基础免疫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在60%~85%。次年加强注射后中和抗体滴度上升明显,阳转率可达到90%以上,且可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流行病学效果经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宝宝乙脑疫苗接种时间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根据对病毒的处理方式不同分为乙脑灭活疫苗和乙脑减毒活疫苗。乙脑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较好但免疫原性较减毒疫苗差,乙脑减毒活疫苗安全性较差但免疫源性好。那么,宝宝乙脑疫苗接种时间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什么时候打

1、注射时间

根据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出生后第六个月的婴儿需要进行接种第一针乙脑疫苗,在7-10天之后婴儿需要接种第二针,一岁半到两岁以及四岁时的宝宝需要接种一针加强免疫,六岁时也需要加强免疫一针。对于乙型脑炎流行性的地区,需要对六岁以下的乙脑免疫史不详和没有按照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小朋友进行应急的接种。

2、减毒活疫苗

另外,国内还有乙型脑炎的减毒活疫苗。一岁的小宝宝需要接种第一针,在两岁时宝宝要打一针加强免疫,七岁时仍旧需要接种一针加强免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发烧、急性疾病和对抗生素有过敏史的宝宝都不能进行接种。除此之外,神经系统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以及过敏性体质的患儿都不可以进行接种。

接种乙脑疫苗注意事项

1、疫苗接种应在流行季节前一个月完成。

2、接种前应询问量否有过敏史。

3、认真、仔细检查疫苗的质量,若液体疫苗有混浊、变色、异物、曾经冻结,均不得使用。

4、应备有1‰的肾上腺素,以备发生过敏性休克时急救用。

5、液体疫苗临用前,每5毫升疫苗中加入0.1毫升的亚硫酸氢钠溶液,混匀后可把疫苗中的甲醛中和掉,能减轻注射疫苗时产生的疼痛。

6、接种乙脑疫苗一般无反应,个别有发热、头晕等症状。如有皮疹者应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宝宝打乙脑疫苗后有忌口吗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有些家长,特别是年岁较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喜欢在孩子打完防疫针后,给孩子吃些小鱼小虾等发物,意思是让防疫针发出来,才会效果好。还有的家长做法则相反,他们认为必须忌口才有效果,不敢给打完防疫针的孩子吃这吃那。宝宝乙脑疫苗后有忌口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防疫针的免疫作用,是通过它的抗原作用刺激身体产生能杀灭细菌或病毒的免疫力完成的。死疫苗通过直接注射足够数量的抗原,使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活疫苗是通过细菌、病毒在体内生长、繁殖达到一定的数量完成抗原作用的。

不管是哪一种疫苗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抗原量,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了老人眼里所谓的发物也不可能使死疫苗中的菌量增多,更不会使疫苗中已死亡的细菌、病毒复生,所以抗原量就不会达到要求的标准,故吃发物也不会使体内产生更多的免疫力。

忌口是不能吃某种食物。有些父母认为,打完防疫针不能给孩子吃鸡蛋、鱼、水果等食物,认为这些食物可能影响免疫力的生成,这是毫无道理的。打防疫针后,身体内产生免疫力是人体的正常功能,就好像出汗多了会口渴,吃饱了食物就会消化、吸收营养一样。这不同于疾病,

自然也就不需要忌口。相反,免疫力都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本身就是蛋白质。如果多吃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增多,会促进免疫力的产生。

同时,蛋白质等物质的增多,也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反,打完防疫针就不吃这不吃那,使制造免疫力的原料供不应求,就会减少免疫力的产生。特别在儿童期,接种那么多的疫苗,若每次都要忌口并且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务必影响儿童的健康发育。在免疫力正常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接种次数和注射数量。这样既可达到防病目的,又可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不过,在儿童接种疫苗的一周内,一些刺激性强的饮食,如浓咖啡、浓茶,带有酒精的饮料、酒心糖等确实不宜食用。因这些食物会增加预防接种的反应,使症状加重。

通过以上科学的分析,家长们应该改变自己的老旧观念,对于打完疫苗的孩子不要盲目忌口,应保持正常科学的饮食。最好遵医嘱,医生会根据每种疫苗提供一些饮食方面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宝宝打乙脑疫苗后过敏怎么办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是由蚊类传播的疾病,人和许多动物感染之后都会成为乙脑传染源,主要利用蚊虫叮咬进行传播。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的一种手段,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方法是注射乙脑疫苗,保护易感人群。宝宝打乙脑疫苗后过敏怎么办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灭活疫苗在第一次接种时不良反应并不多,只有多次加强注射后才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减毒活疫苗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主要表现就是局部反应或轻度全身症状。大部分都没有反应,只有一些儿童注射后会出现红肿、疼痛。或者头晕、头痛、不适等过敏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会在10~30分钟后消失。打乙脑疫苗后的反应一般都是出现在反复加强注射的人群。

接种乙脑疫苗出现的一般反应,通常不需特殊的处理,紧急时对症治疗就可以。灭活或减毒活疫苗接种出现的不良主要是变态反应,发生率低,可以使用抗过敏药物及激素治疗即可。

乙脑疫苗反应的处理原则是马上停用可疑的疫苗;输液可以促进排泄,使用抗过敏药或者类固醇;抗生素可以预防及控制感染;或者使用支持疗法,同时要注意护理。抗组胺类药物包括了苯海拉明、扑尔敏等,或者使用甲氰咪哌、雷尼替丁等。

有过敏性休克的患者要尽快使用足量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可以使用氢化考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体温正常、皮疹消退之后,再服用强的松;过敏性休克成人可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儿童可以每次注射0.01ml/kg。还可以使用维生素类药物,降低血管通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宝宝乙脑疫苗打哪种好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这个病是一种在春夏季急性传染病,10岁以下的宝宝易被感染。例如,叮过有病菌的蚊子再叮到宝宝就传染了。那么,宝宝乙脑疫苗打哪种好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灭活好还是减毒好?

减毒的是活疫苗,国家提供的免费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免疫效果好,只接种一次就行了,灭活得必须3-5年复种一次,并且灭活的虽然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较高;灭活的是死病毒制成的疫苗,企业生产的收费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但要接种两次才能达到预防乙脑的抗体水平;相比之下当然是减活好,宝宝接种疫苗选择减毒活疫苗更合适,除了免疫效果更好外,接种剂次的减少也意味着对宝宝更少的伤害。

两种疫苗有什么区别?

1、接种剂次不同

乙脑灭活疫苗一般注射1剂后产生的免疫力不高,需要接种4剂次,才能产生较为满意的免疫效果;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减毒活疫苗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长,但减毒活疫苗本身不稳定,不易于保存和运输。

2、免疫周期不同

减毒活疫苗免疫效果好,保护周期更长,灭活得必须3-5年复种一次,但卫生部怕增加不良反应,规定乙脑疫苗不许超过5次。

3、应用范围不同

减毒活疫苗仅我国有生产,目前已经出口到韩国、印度、尼泊尔等,89年上市,至今无严重不良反应(含国际和国内观察)。灭活疫苗国外为鼠脑培养的,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报道,所以日本2005年停止使用;国内灭活疫苗为PHK细胞培养的,至今无严重不良反应(只国内有,国外没有这种疫苗上市)。

由以上可以看出,宝宝接种疫苗选择减毒活疫苗会更合适,除了免疫效果更好外,接种剂次的减少也意味着对宝宝更少的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宝宝打乙脑疫苗后出疹子怎么回事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都是经过国家检验过证明对人体无害才能使用,但是因为一般疫苗都是通过刺激人体机能作出某些反应而进行自我保护的,因此在注射疫苗后,部分人因体质问题会产生某些副作用。宝宝打乙脑疫苗后出疹子怎么回事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乙脑疫苗包括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2种。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黄病毒科虫媒病毒(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乙脑是一种由蚊类传播的人畜共患疾病,人和许多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都可成为乙脑的传染源。但是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蚊子不但是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而且乙脑病毒在蚊体内可经蚊卵传代。蚊与猪是本病毒的主要长期储存宿主和扩散宿主。鉴于此,目前防蚊灭蚊是切断乙脑病毒传播途径,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预防乙脑的另一重要措施是注射乙脑疫苗,以保护易感人群免受乙脑病毒的感染。

按照国家规定,乙脑疫苗属于计划免疫范畴,国家免费提供接种的疫苗。一般都会建议家长们定时给宝宝接种国家计划疫苗。

宝宝接种疫苗起疹子如果是在注射疫苗24个小时以内出现的,可能是注射疫苗引起的。对于注射疫苗出现的皮疹是没有必要担心,这种皮疹是会很快的消退,对于宝宝的健康是没有什么影响,家长不必担心,如果严重了或好久都没有下去,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宝宝乙脑疫苗必须打吗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乙脑疫苗不属于计划免疫范围的,而是由群众自愿自费注射,大约费用为30-40元/支,乙脑疫苗接种时间为出生后第六个月的应该开始注射第一支,要连续注射几支才能达到预防免疫的效果,注射乙脑疫苗接的不良反应需警惕。那么,宝宝乙脑疫苗必须打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有必要打吗?

乙脑疫苗是有必要打的,因为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严重性不比其他疾病,疾病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所以最好是给小孩子接种乙脑疫苗,避免不必要的担心。

乙脑疫苗是什么

乙脑减毒疫苗是国家规定的计划免疫接种疫苗,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乙脑疫苗又分为乙脑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是指保留一定的剩余毒力和免疫性制成疫苗,接种人体后,使机体产生一定的感染而获得免疫力。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用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SA14-14-2减毒株接种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养、收获病毒液,加适量明胶、蔗糖保护剂冻干制成。为淡黄色疏松体,复溶后为橘红色或淡粉红色澄明液体。接种本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乙型脑炎病毒的免疫力。用于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

乙型脑炎灭活疫苗系乙型脑炎病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经培育后收获病毒液,灭活制成。照《中国生物制品规程》用免疫小鼠测定中和抗体法测定疫苗效力,中和抗体测定采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疫苗免疫小鼠的中和指数加0.3,应不低于参考疫苗免疫小鼠的中和指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宝宝乙脑疫苗接种几次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乙脑疫苗接种时间这些不良反应一定要引起重视,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乙脑疫苗不属于计划免疫范围的,而是由群众自愿自费注射,大约费用为30-40元/支,那么,宝宝乙脑疫苗接种几次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间与次数:

国家免疫程序规定基础免疫共注射两针。

出生后满6月龄的宝宝开始接种第一针,7-10天后接种第二针,1岁半至2岁龄(18月龄至24月龄)及4岁时各加强免疫一针,6岁时再加强免疫一针;

对于流行地区的宝宝,应对于6岁以下乙脑免疫史不详或未按免疫程序全程接种的宝宝进行应急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1岁龄时接种第1针,2岁龄时加强免疫一针,7岁龄时再加强免疫一针。

乙脑疫苗接种的意义:

乙脑常造成患者死亡或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病时的主要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食欲减退,小婴儿易激惹、呆滞、嗜睡,患儿常出现抽搐、颅脑神经瘫痪、共济失调、肢体瘫痪或强直,严重者昏迷甚至死亡。病死率达到10%~20%,约有30%的患儿留有后遗症,如痴呆、失语、肢体瘫痪或者强直、癫痫、精神失常、智力减退等。接种乙脑疫苗后,可使人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即使感染也可以不发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宝宝打了乙脑疫苗后会发烧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都是要定期的进行疫苗注射的,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注射的疫苗是有所不同的,从宝宝出生三四十天开始就要注册疫苗,随着年龄的增长疫苗也就慢慢的打完了,打疫苗可以帮助宝宝预防疾病的发生,在多种疫苗中其中有乙脑疫苗,可是有些宝宝在打完乙脑疫苗之后出现了一定的反应,宝宝打了乙脑疫苗后会发烧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打预防针后发烧是正常现象,因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低了活性的病毒,接种后必然会起一定的副反应。要让宝宝多喝白开水,多休息,还可以用薄薄的生土豆片贴在针眼上吸收肿块。注意观察若高烧38.5度以上,请去医院诊治。洗澡对于因环境温度过高引起的低热可能会起到降温的效果,但打预防针后最好不要洗澡,至少4小时内不要洗澡,可以擦身。

乙脑疫苗的不良反应

灭活疫苗:首次接种时不良反应较少,但多次加强注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减毒活疫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包括局部反应和轻度的全身症状。大多数人接种无反应,仅个别儿童注射后,局部出现红肿、疼痛,1—2天内消退。少有发热,一般均在38℃以下。少数有头晕、头痛、不适等自觉症状。

偶有皮疹,血管性水肿和过敏性休克发生率随接种次数增多而增加。一般发生在注射后10—30分钟,很少有超过24小时者。此类接种反应多见于反复加强注射的对象,尤以7岁以上儿童加强注射较为多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宝宝打完乙脑疫苗后注意事项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没有疫苗,死于疾病的孩子非常多,现在医学发达了,宝宝不仅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的种类也细化了起来。一般来说,宝宝从出生以后,每个月都要接种一次疫苗,宝宝打完乙脑疫苗后注意事项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脑疫苗就是防止乙型脑炎的活菌疫苗,注射乙脑疫苗后可以产生抗体,增强对乙脑病毒的抵抗力,而避免患乙型脑炎。

婴儿打乙脑疫苗后注意事项

1、不要洗澡。

打完疫苗的这天不要洗澡,小心感染。

2、要多喝水。

多喝水有利于血液循环,增加抵抗力。

3、要适当休息。

打完疫苗后不要做剧烈运动,适当的休息有利于抗体的形成。

4、在饮食方面

民间流行一些不妥的做法,如:张给宝宝吃些小鱼、小虾或香菜之类的“发物”,意在让预防针“发”出来以取得疗效。另外一些家长则主张“忌口”,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生怕干扰了预防针的效果。但最好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给宝宝肠胃增加其它负担。

5、出现轻微不良反映不要慌。

有些宝宝在打完疫苗后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轻微的不良反映,如果不重,可以先观察看看,千万不要着急,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应该到医院让医生诊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