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史改革史知识点【通用20篇】

圣诞节,是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在西方社会里,是一个传统的宗教节日。这一天和平安夜,都是教会进行纪念活动,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历史改革史知识点_圣诞节的历史介绍”,欢迎阅读与借鉴!

浏览

5993

文章

1000

篇1:历史知识点:世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全文共 2814 字

+ 加入清单

(一)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1.大化改新

统一的大和是一个部民制国家,6世纪以前,日本大的贵族之间为了争夺中央权力斗争激烈;中小贵族疯狂兼并土地,残酷剥削部民,一些平民的土地也被剥夺,土地和财富的集中,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奴隶、部民、平民纷纷起义;7世纪中期,在中国唐朝学习的部分贵族回到日本,他们把隋唐封建统治制度与思想文化传授给了皇族贵族,为后来的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645年,日本发生了政变,孝德天皇被拥立为天皇。646年,孝德天皇下诏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孝德天皇改革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加强天皇的权力,为此,他仿效隋唐,在政治上改革中央了地方机构的设置,在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在地方设“国、郡、里”,目的是加强天皇的权力;在经济上,实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通过改革,日本的部民制终结,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经济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封建制度在日本逐渐确立起来,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2.查理·马特改革

法兰克王国无条件分封土地的方式,最终导致贵族势力的膨胀和国王权力的衰落。715年,查理·马特任法兰克王国宫相,开始推行改革,亦称“采邑改革”。其目的是,通有条件的分封土地的办法,将贵族与国王紧密联在一起,以加强王权。

国王将国家掌握土地、没收叛乱贵族土地和部分没收教会的土地,分封给官员和将领,条件是必须服骑兵役和履行臣民义务,只限终身不得世袭;受封者不履行义务,收回采邑。封主或封臣一方死亡,也收回采邑,分封关系终止;继承人如愿继续以前的关系,必须重新进行分封。

中央把土地作为采邑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再把它封给自己的臣下为采邑,层层分封,层层结成主从关系,形成像阶梯似的等级制;封主有责任保护封臣,封臣必须忠于封主,封建主阶级内部的联系加强了;封臣得到采邑时同时获得领地上农民的管辖权,对劳动者的控制加强了;采邑改革后,骑兵逐渐代替步兵,奠定西欧骑士制度的基础;通过改革,封制制度最终确立起来。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俄国1861年改革

19世纪上半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农奴制成为其严重阻碍,俄国落后于西欧国家;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腐朽性,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农民起义不断,农奴制危机严重。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法令,农奴获得解放,但同时要赎买份地。俄国废除农奴制,为发展资本主义提供了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维护了沙皇为首的封建贵族统治,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使俄国成为近代列强实力相对虚弱的国家。

4.日本明治维新

19世纪中期,日本是一个幕府统治下的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新兴资产阶级日益要求冲破旧制度的束缚,一些经济状况恶化的中下级武士与之结成政治联盟,形成倒幕力量。1853年,美国叩关,日本内忧外患,幕府统治出现严得危机。1868年,倒幕成功,明治天皇下诏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结束了长期以来封建割据的局面,使日本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通过“殖产兴业”,引进了西方先进技术,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并改革了土地制度;实行了“文明开化”的措施,发展近代教育,社会生活方面开始西方化;推出“富国强兵”的措施,实行征兵制,增加军费开支,宣扬武士道精神,培植军国主义事业。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通过改革,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从而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危险。改革也保留了封建残余,强大以后的日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5.罗斯福新政

1932年,在美国深陷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1933年就职后,为了摆脱危机,拯救美国,罗斯福推出改革措施。

他首先从整顿危害最为深重的金融业开始,对全国银行进行审查,在政府的扶持下,让有能力的银行恢复营业,以增加银行信用;通过减轻耕地面积、屠宰牲畜的办法,提高农产品价格;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要求资本家们遵守“公平竞争”的规则,订出各企业生产的规模、价格、销售范围;给工人们订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规定,从而限制了垄断,减少和缓和了紧张的阶级矛盾;推出“以工代赈”的措施,增加就业机会。

罗斯福新政是在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遭遇前所未有挑战的情况下推行的改革。为了克服旧制度的弊端,罗斯福改变了旧有的“自由放任”的经济管理政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指导,从而使美国逐步从危机中走了出来,从而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开辟了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先河,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罗斯福新政,只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局部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四)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

6.新经济政策

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结束后,布尔什维克党希望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是,“余粮征集制”已经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1921年春天,苏俄发生饥荒,农民暴动不断,还发生了水兵起义,苏维埃政府经常严重挑战。

面对这一情况,1921年3月,列宁果断推出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允许外国、私人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废除实物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

新经济政策是在这一个生产力非常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情况下,通过商品与市场手段,利用资本主义手段来恢复发展生产力的一种经济管理政策。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巩固了工农联盟,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它开辟了一条在小农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在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

列宁推出新经济政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7.戈尔巴乔夫改革

联自斯大林领导以来,政治、经济、民族关系等领域长期积累的许多矛盾一直没能解决。国家靠重工业和军备竞争拉动了国内生产总值,但人民生活水平却一直不高;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导致官僚主义及腐败现象;对国内其他民族推行俄罗斯化政策,使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以后的几任国家领导人对苏联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成功。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改革。

在思想上搞多元化,。提出“新思维”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完全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及共产主义的信念,造成了布尔什维克党及人民思想的混乱;在政治上搞多党制和议会制,实质上完全否定了党的领导、瓦解了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上搞私有化,实质上否定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军事上搞非党化和非政治化,实质上否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戈尔巴乔夫采取休克疗法,实质上让苏联背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及社会主义道路,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历史知识点:中外重大改革

全文共 3799 字

+ 加入清单

一、地主阶级领导的改革

洋务运动: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清朝地主统治阶级为挽救封建统治而进行的一次改革,是地主阶级开展的自救运动。

(1)背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双重打击下,清政府面临内外交困的危局。

(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3)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4)内容: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③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陆续创建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④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5)评价:①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主观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要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②洋务运动创办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注意: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一)戊戌变法

1、国内背景:①中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②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危机。

国际背景:①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②启蒙运动的影响。

2、目的:在保护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

3、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4、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二)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1)背景:①俄国封建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俄国的落后,使俄国各种矛盾激化,由此,统治者为解救统治危机,进行了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

(2)时间:1861年;

(3)人物:亚历山大二世;

(4)性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③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须出钱赎买。

(6)目的: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的统治;

(7)评价:①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最积极意义是使上千万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②局限性:一是政治上沙皇专制统治没有改变,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二是使农民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但毕竟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三)日本明治维新

(1)时间:1868年;

(2)人物:明治天皇;

(3)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4)学习对象:西方欧美列强;

(5)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体现了改革性质);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后世影响深远)④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皇军。

(6)影响:①它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②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③日本强大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7)对中国的影响:一方面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中国开始向政治近代化方向迈进,中国的维新变法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走资本主义道路,正是学习日本的表现。

(四)罗斯福新政

(1)背景:①大危机给美国以空前严重的打击。②时任总统的胡佛及其政府仍奉行自由放任的传统经济政策,使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③在1932年大选中,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击败在任总统胡佛,于1933年3月就任总统。

(2)时间:1933年;

(3)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消除经济危机

(4)“新”的表现(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措施:①整顿财政金融;②调整工业生产(注:这是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核心法令是《全国工业复兴法》);③调节农业生产;④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注:田纳西水利工程,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公共工程为人们创造了数以百万的工作机会,缓解了经济危机带来的社会压力)。

(6)影响:①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②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美国的资产阶级统治;③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为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注: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危机。)

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一)前苏联的历次改革

1、苏俄新经济政策(1921年)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使苏俄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内容:①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大型企业由国家管理,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企业;③以自由贸易代替实物配给制。

(3)“新”的表现: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4)作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2、苏联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

(1)含义: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计划经济;政治体制:个人高度集权)

(2)形成的标志:1936年通过新宪法。

(3)评价:①它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情况下形成,在一定历史阶段发挥过积极作用。

②它也有严重弊端:

第一,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第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产量,使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第三,国家拿农民东西太多,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无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第四,经济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4)给我国的启示:

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③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④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实施依法治国。

3、评价赫鲁晓夫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4、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没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

5、苏联解体

(1)“八一九”事件

1991年在“新联盟条约”即将签署之际,为阻止联盟解体趋势引发了“八一九事件”,后戈尔巴乔夫下台,“叶利钦”控制全局。“八一九”事件以维护苏联为初衷,但却成了加速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2)苏联解体的原因:

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方向,放弃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权,改革过于急进。

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3)苏联解体说明的道理: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遭遇挫折,但这只是苏联这种模式的失败,我们要吸取苏联的经验教训,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和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6、列举世界历史上俄国国名的演变:

沙皇俄国(1917年3月以前)、俄国(1917年3-11月)、苏维埃俄国(1917年11月-1922年)、

苏联(1922年底-1991年底)、俄罗斯(1991年底至今)

(二)东欧改革

1、背景: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东欧各国照搬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改革势在必行。

代表:匈牙利改革。

结果:东欧改革未收到预期效果,反而引起国内经济形势恶化,进而带来政治危机,最终导致东欧剧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后,中国改革进入一个新时期。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扩展到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走上了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之路。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于冲破阻碍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体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克服了以往分配中的平均主义等弊病,纠正了管理过分集中、经营方式过分单一等缺点。这种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影响:①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日益上升,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②在社会主义改革不断受挫的情况下,中国改革的巨大成功,也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拥有顽强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发展前途是光明的,为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新的借鉴经验——创立符合本国国情的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四)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改革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要符合国情,符合历史发展潮流(5)改革要注意政治、经济、思想的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历史知识点:中国近现代重大改革

全文共 2314 字

+ 加入清单

(一)洋务运动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部分清政府官僚在与西方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认识到西方的先进与自身的落后,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提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达到“自强”“求富”目的的洋务运动。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洋务派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建了近代海军、兴办了近代新式学堂、通过派遣留学生出国等方式,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但是洋务运动是在没有触及旧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这就注定改革必然失败,甲午中日战争的失利,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二)戊戌变法

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剧。康有为、梁启超等推动光绪帝,展开了一场旨在“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光绪帝颁布了一系列变法诏书,内容涉及开议会、兴民权、除旧制、裁冗员、鼓励实业、奖励发明、改革科举、创办新式学堂、训练新式军队等一系列旨在“变法图强、救亡图存”,有利于解放思想、革新观念、变革政治、倡导新学,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措施。但是,由于顽固派的阻扰以及缺乏变法的社会基础,这场革新运动最终没有成功。

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结果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够充分的中国,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三)土地改革(1950-1953)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还有3亿多人口的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获得土地。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依据这部法律,土地改革运动分期分批、有领导有秩序地展开。

1953年春天,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历史重大变革,通过土改,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把它分给了农民,从而废除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广大农民才真正获得了解放,农民获得土地后,享受到了革命果实,对新生的人民政权更加拥护,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为即将到来的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四)三大改造(1953-1956)

1953年9月,党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指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总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通过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对农业进行了改造;通过举办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对手工业进行改造;通过采用“赎买”的办法,以“公私合营”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三大改造实质上是变革生产关系的一场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在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政权后,进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彻底的变化。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我国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五)人民公社化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成都会议通过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会后,各地农村开始了小社并大社的工作。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认为这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全国迅速形成了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热潮,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化运动实质上是在我国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下的情况下,党中央急于引导人民群众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冒进行为,它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极大伤害。

(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独立作出经营决策,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农户秘密实行的“大包干”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种形式。1980年,邓小平对这一做法给予了肯定,之后,在中央的推动与倡导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肯定其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全国有93%以上的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下生产经营权相对集中、集体劳动、吃大锅饭的弊端,把农民的责、权、利结合起来,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七)国有企业改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营权在政府手中,企业没有经营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各方面积极性不高。

20世纪80年代,我国进行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的自主经营权;改革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转制时期,我国开始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赫鲁晓夫改革与苏联解体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赫鲁晓夫1953年上台后,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一些弊端,在经济、政治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1964年赫鲁晓夫被迫下台。

2、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重点是重工业,提高了苏联军事实力,但未能突破斯大林模式,使这一体制更加僵化。

二、苏联的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首先把经济改革作为重点,但未取得成果。80年代后期尔巴乔夫又把改革重点转到政治方面。结果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剧变,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的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

2、八一九事件:1991年8月19日,8名苏联高级官员组成"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发动政变,试图"使国家和社会尽快摆脱危机",但很快失败。这次事件使戈尔巴乔夫实际失去了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俄罗斯领导人叶利钦趁机控制了全局。苏联的分裂进一步加快。

3、苏联的解体:1991年底独联体(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标志着苏联的解体。

三、苏联的解体的原因及启示:

苏联的解体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实行了错误改革路线、方针和政策,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历史原因: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严重的经济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危机;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等。

对我们的启示:要始终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各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警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稳妥推进,确保国内安定团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东欧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全文共 1086 字

+ 加入清单

一、匈牙利的改革

1、匈牙利事件:(发生原因)匈牙利人民要求克服个人崇拜,扩大民主,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与当时政府发生暴力冲突。后来新成立的政府邀请苏军来平息暴乱,史称"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的改革:

(1)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政府总结了匈牙利事件的原因和教训,对政治经济体制进行了局部改革,改革内容:①在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局;②在经济上,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取消指令性计划;在工业上进行管理体制改革。

(2)改革的影响:使匈牙利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下来。但是从70年代中期起改革遇到了挫折,陷入困境,经济形势日益恶化。

3、"布拉格之春":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实行全面的改革,被称为"布拉格之春"。但很快遭到苏联的镇压,改革被迫中断。(这说明东欧各国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制于苏联,苏联强迫东欧国家在内外政策上同它保持一致。由于捷克斯洛伐克改革的目的是摆脱苏联的控制,所以苏联以武力镇压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也就是说东欧各国实际上没有取得独立自主的权利)

4、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共8个)

二、东欧剧变

1、从1989年下半年开始,东欧剧变

(1)剧变原因:①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外债负担沉重、通货膨胀、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下降);②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③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各国的控制。

(2)剧变情况:原来的东欧各国执政党纷纷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有的国家分裂,有的国家则走向统一。其中,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

2、东欧剧变--说明了斯大林模式对东欧国家产生的影响

东欧各国大都照搬苏联的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在二战后初期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作用,但以后这一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导致东欧各国出现经济困难,有的国家进行了改革试图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因各种原因未能取得预期效果。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导致经济、政治和社会矛盾日益加深,成为东欧剧变最深刻的社会根源。

三、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②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以法治国;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俄国废除农奴改革

俄国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P119-120)<理解>

1、原因:19世纪中期,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有了发展,但农奴制的存在阻碍了它的发展。

2、人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3、目的:尽量维护贵族和地主利益

4、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法令。法令宣布:(1)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2)农民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P119插图)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

(因为农民赎买份地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

5、影响(性质):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农奴制的废除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但改革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苏联改革解体

一、赫鲁晓夫改革

1.时间:1953--1964年。

2.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3.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1.时间:1985年

2.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3.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4.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1.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2.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3.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演变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措施:政治方面——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经济方面——1.针对国民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2.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解;

3.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土地改革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做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义?

(1)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共同奋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对城市的改革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对城市改革

1、时间:从1985年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历史上有很多鲜为人知的冷知识 有些人不信 你怎么看

全文共 1585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充斥着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为古代文明提供了坚实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对历史的理解。然而,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事实的真实性需要我们用心考察和探究,有些故事并不如表面所见那般光彩夺目。

1. 唐朝时期,陪酒女是合法职业

在今天的社会,陪酒往往被视为不正当职业,为人所不耻。然而,在唐朝,陪酒女却是一门合法的职业,并受到法律保护。当然,陪酒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涉及奸淫行为,将会受到严惩。唐律中有关规定亦有所记载。

2. 马谡是病死的,并非诸葛亮斩杀

诸葛亮,历史上备受尊崇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但有关他斩杀马谡的说法实际上并不准确。历史记载明确,马谡并非被诸葛亮斩杀,而是因病去世。诸葛亮北伐时,马谡失街亭,导致军事失利,尽管遭到了诸葛亮的惩罚,但并未被斩首,最终在狱中病逝。《三国志》有关记载确凿。

3. 不见得所有圣旨都是金黄色

普遍认知中,圣旨常被描绘为金黄色,但实际上并非所有圣旨都如此。明清时期,圣旨的颜色与官衔级别有关,五品及以上官员所获圣旨的颜色可能是三彩、五彩或七彩绫分段织成,而五品以下官员的圣旨则通常是纯白绫制成。《中国史》中有明确记载。

4. 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南越武帝

常有人认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是89岁的乾隆,然而,事实上南越武帝赵佗才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享年103岁。赵佗曾是秦朝南征大将,后成为南越武帝,他致力于促进汉越文化融合,为两国和平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5. 明清时期,注重婚前检验,注重节操

在明清时期,女子的节操备受重视。婚前,女子须接受严格的检验,而婚礼中的床事则会经过检测,确保新娘符合贞烈的标准。否则,婚礼将被迅速取消,女方须退还聘礼,同时赔偿男方开销。虽然这种制度在今天看来不合理,但却是当时社会风尚的一部分。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木乃伊皇帝

辽太宗耶律德光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木乃伊化的皇帝。耶律德光在病逝后,为了防止尸体腐烂,大臣将他的内脏掏空,然后用盐卤处理,使其保存下来。这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一例。

7. 第一个焚书的是孔子,而非秦始皇

焚书坑儒被认为是秦始皇的行为,然而,历史中第一个焚书行动却是孔子。孔子曾自焚了他所学的一些书籍,以示对个人才华的谦虚,但由于其影响范围有限,此举未引起广泛关注。秦始皇的焚书行为在规模和影响上更为巨大,被后人广泛传颂。

8. 唐朝时期,熊猫曾被赠送给日本

公元685年,唐朝赠送两只熊猫给日本,以示友好。这成为历史上第一次将熊猫送到国外的事件。这种友好姿态在中日两国关系的历史中有着特殊意义。

9.唯一一个以“古稀罪”处死的人

尹嘉铨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古稀罪”处死的人。他在上书时称自己为“古稀老人”,激怒了乾隆皇帝。由于自认为是“古稀老人”的权利应归皇帝,尹嘉铨被以“古稀罪”绞刑。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案例。

10.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却因宦官干涉朝政而死

蔡伦是造纸术的改进者之一,同时也是“四大发明”之一的发明家。然而,由于宦官对朝政的干涉,蔡伦被迫接受廷尉审讯,最终自杀身亡。他的创举和不幸结局都为历史留下了深刻印记。

11. 东汉时期就有“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口号,我们常认为是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但实际上早在东汉时期,王充就已表达了类似观点:“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论衡·效力篇》)这是古代中国智慧的体现。

12. 蔺相如从未做过赵国国相

“将相和”是战国时期关于赵国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虽然蔺相如是将军,但他从未担任过赵国国相,他的最高职位是上卿。《史记·蔺相如廉颇列传》中有详细记载。

历史之于人类,是一部纷繁复杂的史诗,其中蕴含着无数的秘密和真相,有些扑朔迷离,有些令人惊叹。在深入了解历史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能够更清晰地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领悟到历史的价值和意义。历史,不仅是一段已逝的时光,更是我们思考和学习的源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唐朝历史小知识4点:唐朝人的这个爱好味儿忒大……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大蒜自打从西汉进入中国以来,几乎成为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东西。

唐朝人对蒜的喜爱可谓是超过了历朝历代!

根据《太平御览》记载:唐朝人吃菜离不开蒜,吃鱼要拌蒜,吃肉也要有蒜。

据统计,唐朝平均每人每天吃蒜的量多达8-10瓣!

全唐诗就有“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的说法。

唐朝皇宫更是直接开了一块地方专门种蒜,上到皇子公主,下至太监宫女都喜欢吃蒜,民间每家每户都把大蒜作为必需品。

想一想唐朝宴会时一群人吃完蒜再高谈阔论那局面......

味儿忒大了!

鲤鱼是一种繁殖能力超强的淡水鱼,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古代为不少平民的喜爱。

但是在唐朝鲤鱼是被禁止食用的!

根据《酉阳杂俎》记载:在唐朝,抓到鲤鱼是必须要放掉。

如果胆敢被卖掉或者是吃掉,一旦被官府知道,要被拉到官府痛打六十大板。

因为唐朝国姓是李姓,古代封建统治者最忌讳的就是对自己的姓氏有何损害,鲤鱼的鲤与李是谐音,故此唐朝坚决要求全国禁止吃鲤鱼。

隋王朝的建立实则是外公抢了外孙的江山,而唐朝的建立也是如此,李渊建立唐朝实际上是抢了他表弟的天下!

因为隋文帝妻子独孤伽罗是李渊的姨母,独孤伽罗的父亲是独孤信。

独孤信一共有七个女儿,独孤伽罗是他七女,而他的四女独孤氏正是唐高祖李渊的母亲。

也就是说,隋文帝乃是李渊的亲姨夫,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哥,李世民是杨广的侄子,这仨都是一家人。

在宋史记载中,唐朝往往被称之为“巨唐”,而被称为“巨唐”的原因则是它的霸气。

自唐朝创立起,对内就攻灭了薛举的西秦、李轨的西凉、萧铣的南梁、王世充的郑国、窦建德的夏国、梁师都的北梁。

对外则是征服了吐谷浑、东突厥、高昌、薛延陀、中天竺、龟兹、西突厥、獠人、契丹、百济、铁勒、高句丽、西南蛮、突骑施、后突厥、小勃律、石国、大勃律、回鹘等三十多个国家和政权。

如此霸气,怪不得宋朝称之为巨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人文历史冷知识:湖北人都不一定知道武昌古代是在哪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武昌,是一个古老的名字。但是,有许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古武昌指的是现在的鄂州市,而不是今天的武汉武昌区。在我国历史上,古武昌(武昌县)是孙权建都的地方,也是东吴政治中心的所在地。

武昌名字的由来,与“以武而昌”有关。在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将东吴政治中心迁至鄂州时,为了表达“以武而昌”的意思,改鄂名为“武昌”,从此古武昌成为了武昌县的名字。

古武昌有一个重要的建筑遗址叫做凤凰台,建于公元229年,位于虎头山上。相传,凤凰台建造的初衷是为了招揽周瑜、鲁肃等人,以实现建都之计。历史上,古凤凰台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和文人雅士。凤凰台烟树和武昌八景一同被人们传颂千古。

不过,翻开历史的书页,我们也会发现古文物如凤凰台已经在岁月的流转中逐渐消失。在1971年鄂城重型机器厂的扩建中,古文物凤凰台被拆毁,这是鄂州文化的一大损失。

而古武昌也在不断的变化着。1912年,军政府废除武昌府,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原武昌改为寿昌,次年再次更名为鄂城。1960年,鄂城县、市分设,并划归黄冈地区。1983年,撤销鄂城市、鄂城县,将黄冈县黄州镇并入,合并成立省辖鄂州市。

今天的武汉武昌区因为是省会,名字也随之变化,一直保留着“武昌”这个名字,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古武昌。现在,不少年轻人都对古武昌毫无所知。

历史如一条永远延续下去的河流,即使人们有所遗忘,它仍在静静地流淌。古凤凰台的存在,是古武昌历史变迁的见证,而古文物的保护和传承,也是激发人们了解历史、发扬文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灭火器的历史和冷知识,你需要了解一下

全文共 881 字

+ 加入清单

首个现代灭火器由英国人乔治.威廉.曼比于1816年发明,他研究并发明了一种用压缩空气操纵的手提式灭火器,既轻便又可携带,无论什么地方发生火灾,均可发挥作用。它的罐体是采用一铜质圆柱体,长两英尺,内藏压缩空气及3加仑(约7升)碳酸钾溶液。其所有的规格要点都与现今使用的灭火器完全相同,这是曼比上尉最卓越的贡献,也是他最早的发明。他把灭火器放在他专门设计特制的手推车里,他希望有配备这种灭火器的巡逻队,在起火地点立刻扑灭初起的小火,从而减少爆发重大火灾的次数。

到19世纪中叶,法国医生加利埃发明了手提式化学灭火器。将碳酸氢钠(即小苏打)和水混合放在筒内,另用一玻璃瓶盛着硫酸装在桶口内。使用时,由撞针击破瓶子中,使化学物质混合,产生二氧化碳,把水压出桶外。

1905年,俄国的劳伦特教授在圣彼德堡发明一种泡沫灭火剂,把硫酸铝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并加入稳定剂,喷出后生成含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浮在燃烧的油、漆或汽油上,能有效地隔绝氧气,窒熄火焰。

1909年,纽约的戴维森取得一项专利,利用二氧化碳从灭火器内压出四氯化碳,这种液体会立即变成不可燃的较重气体以闷熄火焰。此后又出现了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等多种小型式灭火器。

19世纪末起开始使用碳酸—硫酸灭火器。内藏的灭火剂主要为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另一小容器内则为硫酸。使用时将小容器打破,两者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的压力将溶液推出。

乔治·威廉·曼比 于1765 年 11 月 28 日年出生在诺福克,于 1854 年 11 月 18 日逝世于英国大雅茅斯。青年从军,官至上尉,任雅茅斯兵营的长官,这一闲职使他能够有时间致力于强烈吸引着他的拯救人类生命的事业。早先,他热衷于船难救助,凭借着航海经验,他发明过裤形救生圈,也是第一个提出用灯塔闪射识别信号的人,以及沿海地区受风暴、多雾、潮流等原因,舶船时常发生碰撞或触礁事故致使海员遇难的惨剧,发明了一种用臼炮抛射绳索到遇难船上的装置,使世界上成千上万海员的生命被拯救,这种安装在沿海各处的装置被称为“曼比器械装置”。以后,曼比把他的天才从海洋救助转向火灾救生事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与相关知识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7月1日建立至今已经90多年,90多年来党章不断地更新完善,党在各个时期的组织建设和发展状况都越来越好。

2

中共党史是专史,研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历史。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相结合,建设改革开放道路,完善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

3

研究宪法和法律,将它们变成国家意志,贯彻到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团结各级组织、团结全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

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伟大产物。五四运动的爆发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进程,1921年在上海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有哪些历史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不会相信?

全文共 240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一下有哪些历史上的事实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的人不会相信?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如题,想知道有没有这种知识,求科普。

操作方法

1

封建王朝大多亡于土地兼并。

这句话其实很多人都没有真正明白,也很奇怪,在一向强调集体主义的中国,许多人的历史观居然是英雄史观。总是认为一个封建王朝的晚期如果出现了几个明君贤臣良将就可以力挽狂澜。

中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不外乎是,马上得天下,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盛极而衰,苟延残喘的轮回。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也逃不掉这种规律的根源,在于国家本质上的经济制度是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天下只有农民和地主两个阶级,国家绝大多数人口是指着土地吃饭的农民,朝廷的税收也来自农业。生产力几乎始终就是那个水平,唐代农民的愿望是1头牛3亩地,到清代农民也是这个愿望。官府的主要职责就是丰年收粮,灾年赈灾。不论荒年丰年,总有贫农活不下去,活不下去就要卖地,卖了地就只能沦落到地主做佃农,土地兼并愈严重佃农就愈多,一旦到了灾年大量佃农活不下去就有了流民造反,封建王朝到了这一步基本就无力回天了。皇帝是最大的地主,不可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因此,王朝兴衰的规律就不难理解了。新政权建立,蛋糕重新分配,只要朝廷不是太作死,减少收税,减少傜役,经济自然就发展起来。经过几代积累,国库充实,皇帝自然就可以摩拳擦掌,开疆拓土,王朝达到全盛。战争的开销把几代人的积累的财富挥霍掉,再加上奉养皇室宗亲的开支,官员的日益贪腐,土地兼并税收减少,国库逐渐空虚,王朝开始衰败。到了王朝的晚期,土地兼并严重,流民四起,镇压要银子,抵御外患要银子,如果再来个自然灾害,王朝衰落的天下大势,是不可能由一个人,几个人所能改变的。

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啊。

2

洁癖可以导致两国反目《魏书 蠕蠕传》(蠕蠕就是大名鼎鼎的“柔然”)里记载着这么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魏晋南北朝时有一批匈奴人的后裔在西域建立了一个名叫悦般的国家,成为当时西域强国。特别要注意的是悦般人非常爱干净:其人清洁於胡俗。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日三澡漱,然后饮食。本来悦般国和柔然也算是交好,关系不差。因此有一次悦般国王就联系好了柔然可汗大檀,带着几千随从去了柔然境内想来个友好的访问。接着这个友好使团就在柔然境内看到了如下场景:入界百馀里,见其部人不浣衣,不绊发,不洗手,妇人口舐器物。大家幻想一下一群可能从小就带着处女座的偏执的洁癖男们,看到柔然国的民众不洗衣服,不梳头,不洗手,女人还舔器皿的样子。悦般国王当即大怒,对着跟随而来的手下们大骂道:你们欺骗我,把我引到了这样的狗国中!然后傲娇洁癖悦般国王就骑着马一路绝尘而去回了家,柔然大檀派人去追但没能赶上。此后两国就反目成仇,数次出兵互相攻伐了。王谓其从臣曰:“汝曹诳我,将我入此狗国中!”乃驰还。大檀遣骑追之,不及。自是相仇雠,数相征讨。

3

宋代以前,中国人的贞操观念不是很强,妇女是否是二婚不会有人太在意,汉武帝的老妈王太后就是二婚嫁给汉景帝才生了武帝刘彻,汉武帝得知自己还有一个同母异父的姐姐,就大张旗鼓的接回来,给了很高的地位和待遇。

并不避讳隐藏。曹操更是对成熟女性情有独钟,夫人中就有二婚的,他的儿子曹丕的皇后甄氏也是二婚,原来是袁绍的儿媳妇。蔡文姬在匈奴十二年,还生了两个孩子,回来后嫁给了屯田都尉董祀。

唐代也是很开放的,看看这份唐代的离婚协议书就能窥得一二;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生结缘,始配今生为夫妇。若结缘不合,比是冤家,故来相对;即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婵鬓,美扫峨眉,巧呈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唐代尚书左丞严挺之,与妻子离婚后,他的妻子就改嫁给了一个姓王的刺史,刺史属于地方一把手,娶什么样的娶不到,却娶了一个二婚女子。

即便是到了宋代,妇女再嫁也很平常,而且允许女性主动提出离婚,但手续上还是需要男性写下休书,不过女性还是能够分的家产的,这在一些宋代的笔记杂记里都能看到,妇女地位真正低下到令人发指是在程朱理学泛滥之后,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尤甚。

所以说,一般认识中中国女性被压迫了两千年是不够准确的,宋代以前,女性地位也很低,但绝对不是我们理解中像清代那样残酷到没有人性。

4

1.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39岁,法国2017年当选的马克龙,号称法国史上最年轻的总统,也是39岁。秦始皇要是长得帅,放在当今,也是小鲜肉政治人物。

美国总统史上最年轻的西奥多罗斯福就任的时候也已经42岁了。

2.秦始皇比刘邦大了3岁,刘邦比项羽大了24岁。楚汉争霸其实是一个年轻小鲜肉和中年油腻大叔的战争。

3.韩信比项羽只小2岁,项羽死的时候31岁,韩信死的时候34岁,果然太牛的人都遭天妒吗?

然而他俩都是被刘邦灭掉的。

4.吕太后比刘邦小了15岁,刘邦那个时候没钱没势,老夫配少妻,难道吕太公真的长了一双毒眼?

5.东汉开国皇帝刘秀27岁起兵,31岁称帝,想想当今的年轻人吧,90后都快30岁了,都在上网玩游戏看今日头条呢,位面之子已经做皇帝了。

6.很多人以为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好像是在骂孙权是他儿子。

实际上,曹操和孙权的老爸孙坚是同龄人(155年生)。

7.一说三国,立马我们就想起曹操,孙权,刘备。

然而,曹操比刘备大了6岁,刘备比孙权大了21岁。

曹操到死也没做皇帝,刘备称帝的时候已经61岁了,孙权在刘备称帝8年之后才称帝,那时他48岁。

8.诸葛亮被三顾茅庐,和刘备做《隆中对》,定三分天下的计谋的时候,才28岁。

28岁呀!一般人可能都会以为那时候的诸葛亮是个满脸胡子的老爷爷吧!

9.既生瑜,何生亮?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都是三国时智谋天下的人物。

周瑜比诸葛亮大6岁,司马懿比诸葛亮大2岁,他们都比诸葛亮的年龄大。

5

商纣王不是昏君,也不是淫乱暴政失天下,他是率兵东征,被西歧姬发乘虚而入,商朝灭而周朝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考知识点有哪些?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必考知识点:鸦片战争。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洋务运动等等。

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虎门销烟

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列强侵华罪行:

1、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2、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3、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收复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6年,左宗棠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伊犁以外(1871年俄国直接派兵侵占了伊犁地区)的新疆。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从俄国手里收回伊犁。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甲午中日战争

时间:1894年(旧历甲午年)。

重要战役: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殉国)。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时间:1900年。

目的:为镇压中国的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权益。

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与列强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历史知识普及,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你清楚吗?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人类是慢慢进化过来的,并不是一开始就是人类,刚开始人类的祖先是猿,那么人类进化过程分为哪些呢?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又是什么呢?

人类进化是一个神奇的事物,经过了无数年的进化终于变成了人类,然而人类进化过程大体分为了4个阶段,比如最开始的早期猿人,据说这种猿已经学会了独立行走,而且会制造简单的工具。另外到了晚期猿人,会使用火,就比如周口店北京猿人,再到后来成为了早期智人,也就是当时的古人阶段,和现代人长相比较接近,已经完全脱离了猿人的特征。最后就成为了晚期智人,也就是新人阶段。

从猿到人进化过程分为了4个步骤,包括早期猿人,晚期猿人,另外是早期智人与晚期智人,每个阶段都学会了各种手艺,然而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改革开放是什么时候,它有什么历史意义?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人知道中国现在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楚知道改革开放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去年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各地都举行了各种纪念仪式。那以这个为依据就可以推算到中国改革开放应该是在1978年。其实中国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大会上确立了,实行对外开放而对内进行改革。从这次大会之后,全中国就开始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还是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事实上印证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是非常正确的。

因此,中国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的路线之后开始的,这标志着中国进入全新的时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学习历史的方法

全文共 3365 字

+ 加入清单

有很多人说历史难学,其实不难学的。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学习历史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学习历史的方法1

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概念(如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如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重复讲述)。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这些,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阅读教材的方法。 这里说的教材,是指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代字含义,如认识字词的形、音、义,懂得词和短语的外延和内涵,认读句子和语段并明了其意思。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在解读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代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历史阅读中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的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才能是有效的阅读。阅读的方式,有泛读和精读之分,要求也不一样。此外,为提高阅读的效果,可以在阅读时做必要的笔记,或在阅读材料上(如教科书)做一些提示性的记录,如画线、标符号、写批注等。

观察的方法。 历史学习的内容,其信息承载的形式虽然很多是抽象的代字,但也有很多是以具象的形式出现的,如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遗址、历史建筑等。对这些形象化的学习材料进行观察,可以获得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在对这些形象化材料进行观察时,既要把握其整体的面貌、情况等,又要关注有关的细节,尤其是细微的特点。观察时也要动脑筋思考,并与所学的代字材料联系起来。

搜集材料的方法。 历史学习常常要运用历史材料,并将适当的材料作为证据,进行历史的推论。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更多地涉及到对材料的搜集和使用。应该认识到,能够搜集材料,是学会学习的重要表现之一。搜集材料是对信息进行查找、检索、选择等工作,主要的渠道有三种:一是利用图书馆,这就要掌握图书目录检索方法;二是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这就要学会在网上搜索信息;三是调查的方法,通过社会调查(如问卷、访谈等)获取材料。进行材料搜集,同时也要对材料进行筛选、整理、分类,以便使用。

运用证据的方法。 搜集到的历史材料,并不能拿来直接作为证据使用,还需要对材料进行辨析,搞清材料的价值,这包括对材料的来源、材料的作者、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真伪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把材料用作证据时,一是要注意选用典型的、重要的材料,以说明问题;二是要选用多则来源不同的相关材料来论证某一个问题,这就是遵循“孤证不立”的原则;三是全面认识和理解所选材料的含义,不能断章取义,主观臆断,随意阐释;四是要用证据支撑论点或结论。对历史证据的运用,可以有多种方式,包括编写、分类、探查、概述、转述、质疑、推断等。

学习历史的方法2

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

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就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牢记历史教学的目标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进行历史复习时的指导方针,应侧重从这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应试性的历史复习,应注意把握模式与事例的结合,即把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作为答题的框架、结构,把各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事例充当这种模式的基本内容,即使用历史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此种方法的应用是进行各种形式逻辑的练习,以加强自己的应试技巧性。在复习历史教材时,不仅按历史的具体面貌进行,还顾及抽象理论要前后一贯的原则。比较和分类,是我使用得最普遍也是最得心应手的方法、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始终是训练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选择、例举、材料、问答是历史的基本题型,它们的题目和答案中都含有归纳和演绎的万分,所以我在答量特别是答问答题时很注意前后的关联性、条理性和系统性。我总结的历史发散性思维和收缩性思维的并用,思路要开放,要全面,但观点要统一,要准确。即思想要受观点的约束。同时答题时应先有条理的列出答题要点,即观点,然后再根据观点来扩充历史事件,以事实来证论观点,图表始终是解答历史题的一种有效途径。

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3年、1774年、1775年、1776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8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考查我们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我们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的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学习历史的小贴士:

首先,你可以多看时政,关注每天的新闻。并可以和他人讨论自己的感受。

其次,你可以做题目是放松心情,安静的在心里默读一遍。

还有呢,就是要对书足够熟悉。不要用太多资料。

看了学习历史的方法的人还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