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数学概率笔记热门20篇

学习是一门学问,讲究技巧,同样我们的考场应试也讲究技巧,今天,问学吧小编为你带来了数学概率笔记。

浏览

7019

文章

1000

篇1:数学知识点:概率与统计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概率统计

【考点要求聚焦】

◆知识讲解

1.统计初步的有关概念

总体:所要考查对象的全体叫总体;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查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样本平均数.

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

2.统计学中的基本思想就是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推断,用样本的平均水平、波动情况、分布规律等特征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波动情况和分析规律.

3.概率初步的有关概念

(1)必然事件是指一定能发生的事件,或者说发生的可能性是100%;

(2)不可能事件是指一定不能发生的事件;

(3)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4)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5)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

(6)可能性与概率的关系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于1,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则它的概率越接近0.

对称图形,同时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数学知识点:概率的求解方法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利用频率估算法: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有些时候用计算出A发生的所有频率的平均值作为其概率).

狭义定义法: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考察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列表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其中一个因素作为行标,另一个因素作为列标.

特别注意放回去与不放回去的列表法的不同.如:一只箱子中有三张卡片,上面分别是数字1、2、3,第一抽出一张后再放回去再抽第二次,两次抽到数字为数字1和2或者2和1的概率是多少?若不放回去,两次抽到数字为数字1和2或者2和1的概率是多少?

树状图法: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对称图形,同时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数学知识点:频率与概率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频率概率

(1)频率=频数/总数,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各小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为各组频率。

(2)概率

①如果用P表示一个事件A发生的概率,则0≤P(A)≤1;

P(必然事件)=1;P(不可能事件)=0;

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

③大量的重复实验时频率可视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对称图形,同时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数学知识点:概率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解决有关概率问题,需要熟练掌握列表法和树状图法,另外有时也会直接用公式法,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要学会灵活运用。

一般在一次试验中有两个因素时,用列表法较为简单直观;当一次试验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时常用树状图法。

例如:判断游戏的公平性是通过概率来判断的,在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对于参加游戏的每一个人获胜的概率等,则游戏公平,否则不公平。

1

事件的可能性:

必然事件:能确定一定会发生;

不可能事件:肯定一定不会发生;

不确定事件: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

1

【注意】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

概率:

①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②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

③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记作P(A)=P。

对称图形,同时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数学知识点:概率的本质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概率研究的是随机现象。随机现象实际就是在相同条件下,可以做大量地重复实验,其结果不确定,但是在大量实验中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想这三点是随机现象的根本特点。所以不用去给概率下定义,概率的定义也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但是有几个要界定清楚的问题,比如说结果是在实验之前无法确定的,一些老师如果把握不好,就会把一些在实验之前结果就完全确定的现象当做随机现象来处理。例如,火星上有没有生命,这是完全确定的,要么就有,要么就没有,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是未知现象,必须跟随机现象区分开来。

对称图形,同时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数学知识点:概率的难点分析及解决策略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中数学概率学习的难点之一:分析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解决策略

(1)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在学生生活和经验积累中有所感受,但往往是感性的、模糊的、无意识的,现在开始力求精确,尽可能用数字说话,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难以支撑,为认知同化造成困难.

(2)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还离不开自己的生活经验,往往带有感情色彩,错误的经验与现实结论的冲突,排斥着新观念、新知识的建立,也会成为学生认知顺应的障碍.

解决策略: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础,用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鲜活生动的问题情境作为教学素材,不惜时间让学生亲身经历,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分析,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逼近定义,这样引出新概念容易被学生原认知结构所同化.

(2)有针对性的提供一些带有情感色彩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甚至争议中澄清认识,体验客观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个人的愿望无关.

初中数学中概率学习的难点之二:对等可能的理解。学生在处理较为复杂的概率问题中,有时会忽视古典概率的使用条件:等可能。

解决策略:教学时,只需要通过例子感知一下"等可能"和"不等可能"即可,以便让学生明白古典定义的适用对象须具备的条件。

对称图形,同时圆也是中心对称图形,其对称中心是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数学“概率”知识点全汇总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概率初中数学的常考知识点,但考题难度不大。今天我们就通过了解事件的可能性,在探究交流中学习体验概率在生活中的乐趣和实用性,学会计算概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A)=P。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关系

确定事件概率

(1)当A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A)=1

(2)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

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

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

列表法求概率

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树状图法求概率

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模拟实验

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常见考法

(1)判断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

(2)直接求某个事件的概率。

误区提醒

对一个不确定事件所有等可能出现的结果数做了重复计算或漏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概率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概率初中数学的常考知识点,但考题难度不大。本章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事件的可能性,在探究交流中学习体验概率在生活中的乐趣和实用性,学会计算概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主,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突现应用意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一、目标与要求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难点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重点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重点

概率

表示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这个数,叫做该事件的概率.

P(所关注的事件)=所关注的结果/所有等可能的结果.

概率的预测

(1)要清楚我们关注的是发生哪个或哪些结果.

(2)要清楚所有机会的结果.

(1)、(2)两个结果个数之比就是关注的结果发生的概率.

方法:画树状图、列表法.

事件的分类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当A是必然发生的事件时,P(A)=1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当A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时,P(A)=0

2、随机事件:当A是可能发生的事件时,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数学知识点:概率和古典概型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A)=P

1、古典概型的定义

某个试验若具有:①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构有有限多个;②在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我们把具有这两个特点的试验称为古典概型。

2、古典概型的概率的求法

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等,事件A包含其中的m中结果,那么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数学知识点:概率求法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列表法求概率

1、列表法

用列出表格的方法来分析和求解某些事件的概率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2、列表法的应用场合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两个因素,并且可能出现的结果数目较多时,为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列表法。

树状图法求概率

1、树状图法

就是通过列树状图列出某事件的所有可能的结果,求出其概率的方法叫做树状图法。

2、运用树状图法求概率的条件

当一次试验要设计三个或更多的因素时,用列表法就不方便了,为了不重不漏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通常采用树状图法求概率。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在同样条件下,做大量的重复试验,利用一个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可以估计这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2、在统计学中,常用较为简单的试验方法代替实际操作中复杂的试验来完成概率估计,这样的试验称为模拟实验。

3、随机数

在随机事件中,需要用大量重复试验产生一串随机的数据来开展统计工作。把这些随机产生的数据称为随机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数学一模考前冲刺辅导:概率与统计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一模考前冲刺辅导概率统计

概率初步的有关概念

(1)必然事件是指一定能发生的事件,或者说发生的可能性是100%;

(2)不可能事件是指一定不能发生的事件;

(3)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4)随机事件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5)概率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记为P(A)=P.

(6)可能性与概率的关系

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它的概率越接近于1,反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则它的概率越接近0.

统计初步的有关概念

总体:所要考查对象的全体叫总体;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查对象.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样本平均数: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样本平均数.

总体平均数: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

统计学中的基本思想就是用样本对总体进行估计、推断,用样本的平均水平、波动情况、分布规律等特征估计总体的平均水平、波动情况和分析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数学知识点:概率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性:①有些事情我们能确定他一定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必然事件;有些事情我们能肯定他一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的。②有很多事情我们无法肯定他会不会发生,这些事情称为不确定事件。③一般来说,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概率:①人们通常用1(或100%)来表示必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用0来表示不可能事件发生的可能性。②游戏对双方公平是指双方获胜的可能性相同。③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那么0〈P(A)〈1。

对于概率类问题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01注意概率、机会、频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02注意题目中隐含求概率的问题。

03画树状图及其它方法求概率。

04摸球模型题注意放回和不放回。

05注意在求概率的问题中寻找替代物,常见的替代物有:球,扑克牌,骰子等。

统计与概率会在中考中以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选择题、填空题较多,同时考查多个考点的综合性题目一般以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解决统计与概率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是方程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分类讨论法,整体代入法等。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数学重要考点归纳——数据整理和概率统计

全文共 1443 字

+ 加入清单

考点: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核要求:(1)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知道确定事件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关系;(2)能区分简单生活事件中的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

考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事件的概率

考核要求:(1)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同,能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事件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2)知道概率的含义和表示符号,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率和随机事件概率的取值范围;(3)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注意:(1)在给可能性的大小排序前可先用“一定发生”、“很有可能发生”、“可能发生”、“不太可能发生”、“一定不会发生”等词语来表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2)事件的概率是确定的常数,而概率是不确定的,可是近似值,与试验的次数的多少有关,只有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才能更精确.

考点:等可能试验中事件的概率问题及概率计算

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理解等可能试验的概念,会用等可能试验中事件概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2)会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会用区域面积之比解决简单的概率问题;(3)形成对概率的初步认识,了解机会与风险、规则公平性与决策合理性等简单概率问题.

在求解概率问题中要注意:(1)计算前要先确定是否为可能事件;(2)用枚举法或画“树形图”方法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过程中要将所有等可能情况考虑完整.

考点:数据整理统计图表

本考点考核要求是:(1)知道数据整理分析的意义,知道普查和抽样调查这两种收集数据的方法及其区别;(2)结合有关代数、几何的内容,掌握用折线图、扇形图、条形图等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通过图表获取有关信息.

考点:统计的含义

本考点的考核要求是:(1)知道统计的意义和一般研究过程;(2)认识个体、总体和样本的区别,了解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

考点: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

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2)掌握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注意:在计算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时要防止数据漏抄、重抄、错抄等错误现象,提高运算准确率.

考点: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和计算

考核要求:(1)知道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的概念;(2)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并能用于解决简单的统计问题.

注意: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值时,中位数比平均数更能反映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2)求中位数之前必须先将数据排序.

考点:频数、频率的意义,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

考核要求:(1)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掌握频数、频率和总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式;(2)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解题时要注意:频数、频率能反映每个对象出现的频繁程度,但也存在差别:在同一个问题中,频数反映的是对象出现频繁程度的绝对数据,所有频数之和是试验的总次数;频率反映的是对象频繁出现的相对数据,所有的频率之和是1.

考点:中位数、众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应用

本考点的考核要是:(1)了解基本统计量(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频数、频率)的意计算及其应用,并掌握其概念和计算方法;(2)正确理解样本数据的特征和数据的代表,能根据计算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3)能将多个图表结合起来,综合处理图表提供的数据,会利用各种统计量来进行推理和分析,研究解决有关的实际生活中问题,然后作出合理的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数学概率知识点:知识归纳与例题讲解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一、知识归纳例题讲解

3、方差,标准差与极差。方差:顾名思义是"差的平方",因有多个"差的平方",所以要求平均数,弄清是"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标准差是它的算术平方根。会用计算器计算标准差与方差。

例6:数据90,91,92,93的标准差是()

(A)2(B)54(C)54(D)52

例7:甲、乙两人各射靶5次,已知甲所中环数是8、7、9、7、9,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x=8,方差S2乙=0.4,那么,对甲、乙的射击成绩的正确判断是()

(A)甲的射击成绩较稳定(B)乙的射击成绩较稳定

(C)甲、乙的射击成绩同样稳定(D)甲、乙的射击成绩无法比较

例8:一个样本中,数据15和13各有4个,数据14有2个,求这个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标准差和极差(标准差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数学概率知识点:知识归纳与例题讲解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一、知识归纳例题讲解

5、确定事件(分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不确定事件(称为随机事件或可能事件)、概率。并能用树状图和列表法计算概率;

例12:下列事件中,属于必然事件的是()

A、明天我市下雨B、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C、我走出校门,看到的第一辆汽车的牌照的末位数字是偶数

D、一口袋中装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从中摸出2个球,其中有红球

例13:用列表的方法求下列概率:已知,.求的值为7的概率.

例14:画树状图或列表求下列的概率:袋中有红、黄、白色球各一个,它们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任取一个,放回后再任取一个.画树状图或列表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都是红色(2)颜色相同(3)没有白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数学概率知识点:知识归纳与例题讲解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一、知识归纳例题讲解

6、统计和概率的知识和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例15:下列抽样调查:

①某环保网站就"是否支持使用可回收塑料购物袋"进行网上调查;

②某电脑生产商到当地一私立学校向学生调查学生电脑的定价接受程度;

③为检查过往车辆的超载情况,交警在公路上每隔十辆车检查一辆;

④为了解《中考指要》在学生复习用书中受欢迎的程度,随机抽取几个学校的初三年级中的几个班级作调查.

其中选取样本的方法合适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例16:某农户在山上种脐橙果树44株,现进入第三年收获。收获时,先随机采摘5株果树上的脐橙,称得每株果树上脐橙重量如下(单位:kg):35,35,34,39,37。

⑴试估计这一年该农户脐膛橙的总产量约是多少?

⑵若市场上每千克脐橙售价5元,则该农户这一年卖脐橙的收入为多少?

⑶已知该农户第一年果树收入5500元,根据以上估算第二年、第三年卖脐橙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数学概率知识点:达标训练

全文共 193 字

+ 加入清单

二、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3、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的是()

(A)两个奇数之和为偶数,(B)三条线段围成一个三角形

(C)广州市在八月份下了雪,(D)太阳从东方升起。

4、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为了了解炮弹的杀伤力,采用普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状况,采用普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六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数学概率知识点:达标训练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二、达标训练

(一)选择题

5、下列事件:①检查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产品,是合格品.②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③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④一只口袋内装有4只红球6只黄球,从中摸出2只黑球.其中属于确定事件的为()

A、②③B、②④C、③④D、①③

6、甲、乙、丙三人随意排成一列拍照,甲恰好排在中间的概率()

(A)29(B)13(C)49(D)以上都不对

7、从1,2,3,4,5的5个数中任取2个,它们的和是偶数的概率是()

(A)110(B)15(C)25(D)以上都不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数学概率知识点:达标训练填空题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二、达标训练

(二)填空

1、在一个班级50名学生中,30名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0米,20名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50米,那么这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米.

2、已知一个样本为1,2,2,-3,3,那么样本的方差是_______;标准差是_________.

3、将一批数据分成五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第一组频率为0.2,第四组与第二组的频率之和为0.5,那么第三、五组频率之和为_________.

4、已知数据x1,x2,x3的平均数是m,那么数据3x1+7,3x2+7,3x3+7的平均数等于_________.

5、装有5个红球和3个白球的袋中任取4个,那么取到的"至少有1个是红球"与"没有红球"的概率分别为与

6、有甲、乙两把不相同的锁,甲锁配有2把钥匙,乙锁配有1把钥匙,事件A为"从这3把钥匙中任选2把,打开甲、乙两把锁",则P(A)=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