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甘氏宗祠世德堂【汇编20篇】

浏览

7579

文章

653

篇1:龙田张氏宗祠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龙田张氏宗祠为休宁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田张氏宗祠位于休宁县龙田乡桃林村,时代为清。

龙田张氏宗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桃林村:一、地理位置 桃林村是龙田乡所在地,位于黄山市休宁县南部,是休宁县的南大门,与浙江省开化县接壤,205国道穿境而过,黄塔(桃)高速公路经过本村,并设有出口,交通便利,距黄山风景区110余公里,距黄山市政府55公里,距休宁县城70余公里。 二、自然环境 桃林村属山区地型,境内山峦起伏,一年四季温和湿润,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加坡陈氏宗祠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陈氏宗祠也被称之为“保赤宫”,是位于新加坡的一座中式寺庙,坐落于新加坡的商业中心区,兴建于1876至1878年间,是陈氏一族的宗庙及会堂,因为中国人相信有相同姓氏的人都拥有同样的祖先。陈氏宗祠于1974年被列为新加坡国家古迹,是新加坡陈姓人士的社区中心,号称有着绝佳的风水。

同其他古建筑物一样,陈氏宗祠也被林立的高楼淹没了,它没有现代建筑物的高大,没有靓丽的色彩,但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陈氏宗祠是一处清雅、宁静的百年寺庙,是寻幽访古的最佳选择。陈氏宗祠为中国南方寺庙建筑风格,最显著的特色就是屋脊、屋檐的雕刻,刻有花朵、凤凰等。每个门都有门神来辟邪,来保护宗祠的安全,宗祠内部的装饰至今保存完好,特别是香台和0牌匾。

Tan Si Chong Su

必去理由:新加坡寻幽访古的最佳选择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新加坡[Singapore]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尧头李氏宗祠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尧头李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尧头古镇向我们陈说着,“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

陕西的渭北高原不似八百里秦川旷远辽阔,也不似陕南山地高深空灵,它就像是永远攥紧的拳头,有不绝的内力鼓动其中。亿万年前河水冲刷出的地貌,如今是缺水的地方,土干涸凝固成大地的雕塑。尧头,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沟壑纵横之间是一排排黄土的窑洞,和这片土地一样,有着强大的生命力量。

在尧头古镇有一大姓——李,李家人演绎了尧头古镇的传奇色彩,如今的尧头古镇,有一座标志性建筑——李氏宗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013年,由李家成功的企业家李对成、李红卫、李忠信、李海仓、李和平等人集资翻建而成,气势宏伟、规模宏大。

尧头李氏宗祠

地理位置:中国陕西澄城县尧头镇尧头老街景区

兴建时间:始建时间不详(内存家谱600多年)翻修于公元2013年

兴建人物:李对成 李红卫 李忠信 李海仓 李和平

周边环境:尧头古镇景区被列入历史文明古镇、文化古镇,尧头窑民窑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平川杨氏宗祠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平川杨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氏宗祠位于宾川县城东北50多公里的平川镇盘谷村杨氏宗祠内,杨氏宗祠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837平方米。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时任云南省宪兵司令的平川人杨如轩之母寿享百龄,-政府特准建坊,以彰人瑞。海内外名流争为诗歌古文以纪盛者,凡一百二十八家。现存有祠堂、过厅、东、西厢房、百岁亭等建筑。宗祠内现存有民国时期当代要人和海内名流题刻八十余通,有胡汉民、蒋介石、于佑任、李根源、朱培德、蔡元培、章柄麟、袁嘉谷、陈荣昌等民国时期当代要人和名流的题刻,是云南省现存民国时期要人和名流题刻最多,保存较为完好的近现代纪念建筑。2003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石屏陈氏宗祠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石屏陈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为清末进士陈鹤亭所建。祠占地3427平方米。

它是中国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与民间吊脚楼建筑的完美结合;它的布局结构中透着智慧的灵气与精湛的技艺;它的雕饰与结构的简约、精当、色彩之协调,与整幢建筑作为一个宗祠的身份十分贴切,体现了宗祠建造者的十分优秀的内在品质;它的建筑主题是儒家思想观念与滇南侨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紧密结合、体现与发扬;宗祠的礼仪与教化功能在新形势下得到了扩展与升华,保护传统的宗祠建筑,是时代的需要.陈氏宗祠沿中轴线依次为祠门、莲池、0、中殿和大殿。祠门为牌坊式砖石结构,其前石狮一对,雕琢精湛;莲池上有三孔石桥,雕十二生肖图,其内建筑雕琢亦精。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营村:郑营,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云南第一村”。 郑营位于云南省石屏县城西面约10公里,原名“普胜村”,北面隔“赤瑞湖”与西北方的宝秀镇相望。明朝初年,有位随入滇明军驻扎蒙自的浙江金华府浦江县人郑太武,后来在蒙自落籍。几十年后,郑太武的儿子郑从顺从蒙自迁移到石屏,见赤瑞湖南岸的普胜村依山傍水,既得湖水之利,又不会受湖水之害,且土壤肥沃,便举家定居普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石屏郑氏宗祠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石屏郑氏宗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氏宗祠位于石屏县宝秀镇郑营村,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占地1452平方米,由祠门、中殿、正殿、偏殿组成四合院。

宗祠中殿及正殿面阔均13.1米, 进深9.3-10米。梁柱门窗雕镂精致,艺术价值很高。郑氏祖籍浙江,明初随沐英入滇。

宝秀镇:宝秀镇地处石屏县城西10公里处,地跨北纬23°31′至23°50′、东经102°08′至102°27′,取镇内名胜宝山阁、秀山寺各一字得名。西与玉溪市元江县青龙厂镇、龙潭乡隔河相望,西北与大桥乡毗邻,东南与异龙镇相接,北交哨冲镇。总国土面积437.1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380.1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87%;坝区面积57.04平方公里,占全镇总面积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和顺刘氏宗祠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和顺刘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刘氏宗祠建于清咸丰五年,建筑临溪伴水、布局错落有致、风格精致典雅,宗祠两侧园中植以梅兰竹菊,环境清幽,存有“永免钱粮”、“保我子孙”乾隆时的古碑和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碑;有目前国内最大的“家堂”(供奉祖先的神龛);宗祠内匾联、题词比比皆是,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内设和顺茶馆,这里可品到用当地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各色名茶,是品茗休闲、陶冶性情的首选之地。

地址:保山市腾冲县和顺古镇内

类型: 祠堂

游玩时间: 建议1-2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和顺古镇80元门票内。

交通

【外部交通】

1、腾冲县城至和顺4公里,有面包车直达,票价3元/人

2、县城乘坐6路公交车可直达古镇,票价1元

3、乘坐出租车从腾冲县城到和顺古镇,车费15元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大理马氏宗祠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大理马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氏宗祠坐落龙尾古城内中丞街下段,现中丞街18号,占地约二亩左右。原有宗祠已倒坍,仅遗存大门、围墙内是散落的瓦砾。1937年族人马崇六出资重建,建成后规模是出檐大门,门上面横匾书刻马氏宗祠,是时任玉龙书院校长的族人马明远书并刻制的老匾。大门两边为二层土木结构,建有明、清式民居铺面各一间,后面小天井,正面照壁,中间写有“扶风世泽”四字,是时任玉龙小学校长的族人马德御所书,照壁两边有小月宫门。入内北面厢房五间,前面是通道和小花园。紧靠厢房是坐北朝南三开间殿堂式建筑的祠堂,前有一个大平台。祠堂东有厨房三间。祠堂平台和厨房前是大天井,种植有花木。

马氏原籍江苏宜兴市。一世祖马易宝授玉历将军,于明朝洪武年间随傅友德入滇,平云南后,镇守下关,留居屯田,至今已传十八代。

马氏宗祠重建后,每年七月十五日,全族男女老幼齐聚。祠堂内挂着历史上有功名的多位先祖画像,供后世子孙瞻仰,令族人认识书香世家的历史,所以马氏族人既使是生活贫困,也要供子女读书求学。在历代族人中马氏家族人才济济,在仕途及书法方面均有成就。咸丰年间马恩溥官至御侍翰林太子太傅(门生天子),马骧是辛亥革命初期同盟会会员,其在下关共发展同盟会会员十余人。族人中九人参加辛亥革命,多人参加抗日战争,其中有功勋卓著的马崇六将军,滞日寇于怒江西岸,扭转了二战情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族人中有2人被国家民政部追授为烈士,马氏族人中还涌现了马应清、马恩溥、马明远、马德御、马德荣等一批书法家,墨迹流留苍洱间。

马氏宗祠是中丞街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也是中丞街人文史中闪光的一个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孟溪杨氏宗祠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孟溪杨氏宗祠为碧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孟溪杨氏宗祠。杨氏宗祠位于和平乡孟溪村西,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坐东南向西北,中轴对称,依山势而建拾阶而上,依次为大门、前厢、后厢、正殿等,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通面阔17.6米,进深三间,通进深7.6米,穿斗式悬山青瓦顶,牌坊大门和厢房山墙俱毁于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现仅存正殿。杨氏宗祠依山而建,整体布局严谨,是研究古代宗祠建筑不可多得的实物标本。

孟溪村:孟溪村位于和平乡的东北部,地处铜仁、桃映乡、江口二县交界处,距离城区31公里。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70亩,其中田550亩,土720亩,现有退耕还林794.7亩。辖18个村民小组。境内海拔在240--800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5℃,年降雨量1360--1480毫米,气候特点春温多变、夏季炎热、秋温速降、冬季低温,四季分明,无霜期达280天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丁家溪刘氏宗祠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丁家溪刘氏宗祠为碧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丁家溪刘氏宗祠。位于瓦屋乡丁家溪村西200米处,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占地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平方米,坐南朝北,整栋建筑依山临河而建,由戏楼、东西厢房及正殿组成,四周为青砖封火墙,正殿两端为云跌式马头墙。西楼两侧厢房前为硬山式青瓦,戏楼前院由方形石板铺成,南北长8.2米,东西宽13米,以“八”字形五级石阶而上是正殿,面阔三间,前廊栅栏,月梁上有精美的图案,两次间后檐山墙上清嘉庆年间记事碑一通,为黔东祠堂建筑的典型之作。

丁家溪村:丁家溪村位于瓦屋乡的东大门,距铜仁市区36.5公里、乡政府3公里,东与湖南省麻阳县尧市乡柑桔坪村相连,南与湖南省麻阳县拖冲乡沟水溪村相交,西与司前村相邻,北与漾头镇黄家寨接壤。全村区域面积20.2平方公里,辖铜锣坳、蛇田、茶园坡、苗冲、罗水田、银田坳、丁家溪一、二、三组、店边等10个村民组、276户、1208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5‰。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瓦屋刘氏宗祠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瓦屋刘氏宗祠为碧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瓦屋刘氏宗祠。瓦屋刘氏宗祠位于瓦屋乡瓦屋村北,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由当时施溪长官司正长官刘绍基和黄道长官司正长官刘绍勋联络当时的各地族人集资而建,原为二进式院落,整栋建筑依山势,拾阶而上,由前至后为戏楼、正殿、南北厢房、后殿(-祠)面积1000平方余米,坐东向西。现存前天井、正殿及南北厢房,面积为500平方米,正殿面阔三间,前有过廊为穿斗抬梁式结构,牌楼和戏楼被人为改造,南北三级式封火墙保存完好,天井为石板铺墁。司前刘氏宗祠是铜仁境内现存规模最大的宗祠建筑。

瓦屋村:瓦屋村位于瓦屋乡政府驻地,距铜仁市区39公里,全村区域面积12.42平方公里,瓦屋河横贯全境,把瓦屋村分为南北两部分,东与司前村隔河相对,南与溪坎村翠溪村民组相连,西与六龙山乡牛场村交界,北与克兰寨村接壤,“万山——麻阳”公路横穿全境。全村现有瓦屋、大寨黄一、二、三组、贺公冲、深江、头里、土桥溪、南竹园、吴腊田、龙塘等11个村民组。2003年,有373户18。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瓮慢黄氏宗祠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瓮慢黄氏宗祠为碧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瓮慢黄氏宗祠位于六龙山乡瓮慢村西,坐南向北,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始建年代不详。最后一次修缮为光绪5年(1879年),建筑分为戏楼、厢房及正殿,配殿四部分。戏楼、厢房均已毁。正殿为穿斗式硬山青瓦顶,面阔13.15米,为三开间前带过廊,西侧有配殿为辅助用房。祠堂内现藏有明代至清代的黄氏祖先牌位十余块。黄氏自明初由江西迁居于此,祠堂作黄氏祭祖之地,有时也作为当地戏剧或者傩堂戏演出场地。

瓮慢村:瓮慢是六龙山乡政府所在地,瓮慢村东与牛场村接壤,南与万山特区敖寨乡毗邻,西与万山特区岩屋坪居委会交界,北与甘溪坪村相连。村委会驻地在瓮慢。其中乡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驻于瓮慢村,全村总面积23平方公里,有6个村民组。其中包括瓮慢一组、瓮慢二组、瓮慢三组、龙田、秦楼坡、桥冲。全村共有住户296户,1583人。主要居住有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全村现有耕地面积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天柱宗祠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天柱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天柱宗祠

天柱县苗族侗族明清宗祠全县有100多座;现在保存完好的有30多座(其中县级文物保护有19座,省级文物保护有2座)。这些宗祠于明末至清光绪年间陆续兴建,始建年代长的杨氏先祠至今已逾400年,其它宗祠建筑年代至少也有130多年。杨、吴、王、舒、刘五姓的0追逆至唐、宋朝代,宗祠依据姓氏堂号分为“清白堂”、“延陵堂”、“冰壶堂”、“三槐堂”;或以始祖居地命名,如三门塘王氏“太原祠”;或以始祖职位命名,如三门塘刘氏宗祠-“昭勇将军”。它们以物质实体反映了历史、地域、权位等概况。

宗祠的建筑结构为外环砖墙以牌楼为面;左右山墙为马头墙,石灰粉内墙壁;牌楼顶部重檐翘角,主、副牌楼连为一体呈五面状;主牌楼高于副牌楼,上嵌姓氏、堂号或郡望名;主、副牌楼泥塑浮雕人物花卉图,并有对联书于柱子上。内为中国传统式穿斗、抬梁、排扇木构建筑,设正殿(又称正厅,建0神龛)、中殿(中堂)、过厅、戏楼、厢房、耳房、天井。其建筑形式富丽堂皇而大雅端庄,或中西合壁且耐人寻思。祠的泥塑、浮雕、木雕、彩绘人物典故、花鸟龙鱼,栩栩如生,布局谐调,寓意深远。正殿的左右山墙或后山墙楷书“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个大字。

宗祠的社会功能是:传承文明,怀念0,晒谱议事,教育族众,娱乐演出。天柱宗祠在接受荆楚文化和建筑技术中,吸收了封建伦理道德及家规族法,创新了文化模式和丰富了宗祠文化内涵。宗祠同姓族众每逢六月初六即“晒谱议事”,“晒谱”使本族谱牒不生虫霉坏,“议事”是重温家规祖训,缅怀0功德。现在族规内容为“遵纪守法、勤劳俭朴、尊老爱幼、团结和睦”等,注入了新的观念。

天柱宗祠文化,体现了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历史文化的丰厚内涵和地域特色,蕴藏着大量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人类学、教育学、伦理学以及宗族制度的资料。它们较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三大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德江曾氏宗祠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曾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曾氏祠堂位于德江县楠杆乡楼房村天井组天井古民居中部,座南朝北,于大清乙亥年,为当地曾氏家族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该祠分主殿、厢房、围墙、院落。主殿为歇山式青瓦顶建筑,阔面宽6.5米,进深长8.2米,殿柱通直周长最大可达1.35米,整个建筑结构极讲究择木、结构坚实、气势宏伟壮观,厢房位于殿两旁五列四间,样式一致,极为对称,各阔面宽15米,进深长5米,围墙呈长方形,系土石建筑;院落为用青石板铺就,中间有天井一个,现仍为当地人饮水使用。

整个建筑系当地建筑风格,但样式、雕刻、纹饰极具特色,应该是本土豪宅的典型代表;同时,由于该建筑系当地豪门曾氏家族的祠堂,折射出曾氏先祖的显赫地位,是具有重要的民俗历史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县文体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

楼房村:楼房村位于楠杆土家族乡政府驻地南面,是楠杆乡人口最大的村,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东临煎茶镇重华村,西南靠紧临金盆村、西与务川县丰乐镇隔山相望,北与本乡火石村接壤。全村总面积11.02平方公里,耕地1921.11亩,其中稻田面积1126.15亩,林地面积8124亩,境内耕地有大量的平地在小河两岸。境内有著名的亚洲楠木王、保存完整的曾氏祠堂、古驿站等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青白江陈氏宗祠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青白江陈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原叫做“旭高祠”,始建于清乾隆时期(1741年),距今已270多年。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呈长方形平面布局,面阔45米,深60米。解放后的“旭高祠”,长期作为国家中药材仓库用途。2005年,经重修后基本恢复了旧式模样,并更名为“陈氏宗祠”,于2006年11月正式挂匾。2007年6月1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陈氏宗祠不但成为成都地区陈氏祭祀先祖、宗亲联谊聚会的场所,同时也将成为研究“湖广填四川”历史事件的重要基地。

据《青白江区志》记载:“清康熙十年后,陈氏举族二百余家,计二千余人,自漳州府南靖县永溪来四川金堂,聚居今城厢及祥福、景峰、玉虹和绣水各乡。”陈氏是一个大家望族,古金堂县历来有着“陈半县”之说,有着“族聚三千余人,世间第一;居同数百载,天下无双”的说法。在这两百多年的光阴里,陈氏家族涌现了多位才人:例如,清代四川文史学家陈一沺、学者及诗人陈一津、名宦陈时江、女诗人陈友琴等。陈家人“为弘扬祖德,睦族敬宗,德化乡里,同时亦作族中议事之地”,于是,便在城厢镇修建了这座三进式家族祠堂“旭高祠”。

保护范围:现占地范围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崇州黄氏宗祠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崇州黄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崇州市元通镇有名的黄氏宗祠始建于清末民初,现存砖门结构二重院落约800平米,门前一楼一底临街,门前中设大门和二门,二墙中脊。正厅单艳檐硬山式屋顶;全部建筑除正厅为花脊鹤吻覆钟柱础外,其余为方堆抱鼓式柱础,硬山式屋顶。后院精致,前院宽敞,典型中式建筑与西式门柱合璧。黄氏故居多用黄莺牡丹作饰,暗切黄氏大富大贵之意,既是民国中期小镇地主生活,权势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中西建筑艺术融合的实物资料。

保护范围:以建筑外墙头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以宗祠建筑群外推10米,北至民居外墙,东至麒麟街,南与供销社为临,西抵西河河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杨宗祠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杨宗祠位于冠英镇岷江西岸约500米的民居群中,始建于清代乾隆12年,因杨始人中进士而建立。该祠西北向东南,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风水极佳。据传,此地为中国密教第六代祖师柳本尊的-所在地,方志云:“天池院有观音化柳本尊,门前有一进,曾剜一眼舍于井中,俗人目盲,取水洗立即愈”。

天池坝杨宗祠中的古井,至今完好,井边的红色“雅石”已被磨出坑,可见来取水者众多。祠堂占地2230平方米,是一座复四合院木结构建筑,牌楼式大门后为一座戏楼,与正堂、西厢结合,布局严整。两边的耳门,左边一个是用白石砌成,右边则用红色雅石砌成,红白二门:白征杨家文武双全,红白两道均为冠。在此古宅大院中,充满了奇闻异事,笔者收集一、二,以飧读者。

祠内有建祠时种植的古树金桂,每年花开三次,香飘天池,还有古树楠桢,参天之态。90年代,一位姓杨的校长将桢楠树出售,金桂也因此相继死去,卖树的校长因此患上脑溢血,卧床10多年。此为怪事之一。

在这大院中的各房间内,不管是有无人居住,都没有蜘蛛踪迹,多少年来均如此,当然蚊虫也很少见。在河西有些老宅无蚊虫,但无蜘蛛者,则是杨宗祠之独有。此为怪事之二。

在天池坝祠堂办学以来,学生中近视眼极少见,但离开学校去别处就读后,则开始出现近视,不知是祠中空气还是井水的原因,学生考试成绩也优于其他学校,此为怪事之三。

与杨宗祠相近的还有两座规模较大的祠堂(如陈家祠),均在解放后被拆掉,唯杨宗祠幸免,此为怪事之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照南山尹氏宗祠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南山尹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尹氏宗祠,建造于1930年,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由正堂、两侧厢房组成,为三合院布局。正堂设廊,走廊栏板由青石精工打造,栏板上雕刻有人物、山水等图案,左、右两幅图案合为一个整体,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的泸州城风貌。正堂内的六根石质方柱分别刻有反映尹氏宗族的三副楹联。尹氏族人吉甫是周朝太师,影响深远。

保护范围:以建筑外缘为基线,东北外延22米至杜德全住宅,东南外延5米,西南外延21米至公路边,西北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东北外延50米至杜德全住宅东北方向,东南外延50米,西南外延5米,西北外延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水尾刘氏宗祠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水尾刘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宗祠位于叙永县水尾镇翻山村四社明堂湾,东距大水公路100米。宗祠坐西向东,由山门,民宅组成,四合院分布。面阔50米,进深46米。为湖广填四川刘姓家族祭祀用之祠堂。现存天井6个,山门1座,民宅9栋。山门为二柱以开间二重檐歇山式,檐下刻深浮雕人物故事场面,施彩绘,二石柱完整石雕刻对联一副“明明我祖维彼陶唐氏之谓大同以亲九族,栾栾寝庙施于孙子莫敢不来悼念先人”,民宅为川南民居特色建筑,板壁,木格扇门窗,檐下垂柱宫灯等保存较好,公元199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氏宗祠是保存较好,规模较大,雕刻精美的家族祠堂建筑,极具保存价值。我局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到叙永县对刘氏宗祠进行了现场考察、论证,一致认为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且保存情况很好。2010年,水尾刘氏宗祠被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建筑外缘为基线,向四周外延30米。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外延50米。

水尾镇:叙永县辖镇。1948年设水尾乡,1958年改公社,1987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4公里。面积2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川云公路东线经此。辖钢铁、米城、月明、喜马、川心、水星、会龙、保卫、安全、兴店、大堰、翻山、豆地、林峰、敦梓、白合、青冈、官斗、天应、分龙、西溪21个村委会和北大街、西大街、东大街、敦梓街4个居委会。竹木资源丰富,乡镇企业有竹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红军长征过摩尼何氏宗祠驻营地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红军长征摩尼何氏宗祠营地为叙永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长征过摩尼何氏宗祠驻营地位于摩尼镇,年代为1935,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19年12月18日,叙永县人民政府公布红军长征过摩尼何氏宗祠驻营地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摩尼镇:叙永县辖镇。1948年设金泥乡,1958年改公社,属古蔺县管辖,1983年划入叙永县管辖。1984年复乡,1992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61公里。面积135.9平方公里,人口3万。321国道、川云路东线过境。辖摩尼、宝龙、东柴、金榜、银榜、田义、水菁、枧槽、炉坪、旗保、燕子、李红、红山、李田、双堡、联合、李园、联盟、半边山、永安、新塘、簸箩、洞河、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