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德江

德江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德江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德江问题。

分享

浏览

7512

文章

13

宿建德江赏析是什么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第一句点题,也为下面写景抒情作了准备;第二句中“日暮”是“客愁新”的原因;最后两句,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此诗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白果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白果是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的特产。

白果:属银杏科,又名公孙树、鸭掌树、灵眼、佛指甲等,在德江泉口分布较广,年产量150吨左右,其果实外壳坚硬,果肉甘苦带涩,果仁富含多种营养素,除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外,还含有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钙、磷、铁、钾、镁等微量元素,以及银杏酸、白果粉、王碳多糖、胆固醇等成分。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用白果做成的食物、菜肴既是滋补品,又兼有祛病除邪、扶正固本、强身壮体之效,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其食用方法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蜜饯、罐头、饮料和酒类。

制作工艺:白果挑选—清洗—去壳、去内衣—盐浸—沥干—待用或炖或炒等)。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土家族麻饼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土家族麻饼

香脆酥甜的土家族麻饼是贵州德江县土家庭的传统食品。每当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做麻饼款待客人;姑娘出嫁或儿子娶亲也少不了它。它还可作为农忙时节的加饭餐。

制法:(1)把炒米、麻糖融合在一起搅匀,然后舀进长宽各70厘米、高5厘米左右的木箱里,用木块和擀面杖压实,冷却,再切成薄片就成了。

(2)想保存长久时间,只需在麻饼上覆盖一层炒米,用塑料袋装好即成。

特点:麻饼的品种很多,有元香米麻饼、芝麻麻饼、花生麻饼、核桃麻饼等。形状也多种多样,有圆形,长方形等等。不管放多长时间,麻饼仍然脆香、酥甜、可口。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天麻

全文共 1347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天麻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德江天麻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德江天麻,中药材,贵州省德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特点是:种植历史悠久,产品个大、肥厚、质坚实,含天麻素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0.13%。利用开发的天麻酒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德江天麻产地位于云贵高原东北部阶梯状斜缓坡上,武陵山系与娄山山系交界处。西部最高点海拔1534米,东部最低点海拔320米,相对高差1214米,立体构造突出。气候温和,光、热、雨同期,雨量充沛。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德江天麻形成了独特品质。.

品质特点

德江天麻个大、肥厚、质坚实,天麻素含量高、重金属含量极微、无农药残留 图1 德江天麻鲜品

.、无污染、食用安全等特点使德江天麻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经贵州省中医研究所化验、检测,德江天麻含天麻素0.36%,比中国药典规定含量高0.13%,维生素C的含量4.4毫克/克,14种游离氨基酸总含量为3%。.

德江天麻生产历史悠久,早在清朝就以盛产天麻著称,德江天麻久负盛 图2 德江天麻产品

.名。20世纪70年代以前,主要依靠采挖野生天麻供应市场。由于过度采挖,到20世纪70年代初,野生天麻几乎断绝。此后,当地组织力量进行种植技术攻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曾经昙花一现。当时,全县20个乡镇中有11个乡镇栽种天麻,其中,长丰、高山一带天麻资源蕴藏量大,种植农户多,是德江天麻主产区。该县酒厂自主研制的“力士”、“神王”牌天麻保健酒,畅销内地,还远销港、澳、台。产品曾被中国保健酒协会授予“金鹤奖”,还在美国洛杉矶博览会上获“皇后金杯奖”。

但因种种原因,德江天麻好景不长。因天麻酒厂的经营不善,德江天麻产业链迅速断裂。很多农民含泪断种弃栽。

1993年,德江天麻无性繁殖、有性繁殖种植技术获得成功,极大地提高了天麻产量。

21世纪初,为了推动天麻产业的发展,德江县确立了“科技兴麻”战略,先后投入数百万元在高山洞湾、高山桥、沙溪等地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仿野生栽培示范场,进一步提高了德江天麻质量。不断巩固基地建设,扩大天麻栽培面积,增强天麻生产能力。

官方数据显示,2008年,全县商品麻栽培面积已达20余万平方米,年产干麻20多万公斤,产值近5000万元。在贵州大学、温州大学协助下,德江天麻在深加工上也取得了突破,成功研制出“天麻多糖口服液”。山东一客商收购了县酒厂,重组成立了贵州酒圣酒业公司,该公司在历经多年艰难闯荡后,又开始生产天麻保健酒。. 截至2011年,德江天麻研发龙头企业3家,注册天麻产品品牌商标4个,年精、深加工天麻600余万斤,产值可达5000余万元,实现税收200余万元,惠及群众3万余人。.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07年,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组织了对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的审查。经审查合格,批准自2007年5月29日起对德江天麻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第81号)。.

保护范围

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贵州省德江县《关于划定德江天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区的函》(德府函[2006]83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贵州省德江县高山乡、沙溪乡、泉口乡、长丰乡、楠杆乡、平原乡、堰塘乡、合兴乡、复兴乡、煎茶镇、枫香溪镇等11个乡镇所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猕猴桃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猕猴桃,是原产我国的野生藤本果树。唐《本草拾遗》载:“猕猴桃味咸温无毒,可供药用,主治骨节风,瘫缓不随,长年白发,痔病等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猕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闽人呼为‘阳桃’。”在美国称为“中国醋栗”,新西兰称为基维果(RiwFruits);英国称为“中国鹅莓”,日本称为“中国猴梨”。贵州则呼为山羊桃,俗称“马屎果”。

中华猕猴桃果型大,单果重在70至100克之间,果皮黄褐色,密披细毛,形如马粪,故有“马屎果”之称。果肉呈绿色、黄色或浅黄色,横切面有浅色条纹,果心为白色或浅黄色,种子黑褐色或紫褐色。果实中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一般每100克鲜果中含维生素C100至200毫克,高者可达420毫克,是桔的3-14倍,甜橙的2-8倍,桃的17-70倍,苹果的20-84倍,梨的30-140倍。含糖8-14%,总酸1-4.2%,含有白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异白氨酸,颉氨酸,丙氨酸,卜氨基了酸,羟丁氨酸等12种氨基酸,并含有猕猴桃碱,蛋白水解酶、单宁、钙、磷、钾、铁等各种矿质元素。据医药家临床经验,认为猕猴桃果实性酸、甘、寒,有调中理气,生津润燥,解热除烦之效。主治肝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呕吐,烧烫伤,维生素C缺乏等症。近年来,有些医疗单位把猕猴桃鲜果和果汁用于临床试验,对麻疯病、消化道癌症、高血压、心血管病等具有一定的防治或辅助治疗作用。贵州省果树研究所从野生的猕猴桃中选育出17个优良单株,最大单果重在100克以上。在1984年全国猕猴桃科研鉴评会上,品质、风味居全国之冠。果实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果汁、果酒、果酱、果脯、果冻、果粉(晶)等,是高级的滋补营养食品。(铜仁)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杜仲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杜仲,来源为杜仲科杜仲属的多年生落叶乔木植物,药用其于燥树皮。

贵州大部分地区都产杜仲,在《药物生产辨》中就有“杜仲产四川、贵州者最佳”的记载。

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入药功用多,尤以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血压见长。专用于治疗肾虚腰痛,腰膝无力,胎动不安,先兆流产,高血压等病症,为常用的助阳药物。贵阳中药厂以杜仲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男用“杜仲补天素”、“杜仲虎骨丸”、“复方杜仲片”等中成药,在国际上被评为优质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港澳地区市场,享有盛誉。(铜仁)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曾氏宗祠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曾氏宗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曾氏祠堂位于德江县楠杆乡楼房村天井组天井古民居中部,座南朝北,于大清乙亥年,为当地曾氏家族所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该祠分主殿、厢房、围墙、院落。主殿为歇山式青瓦顶建筑,阔面宽6.5米,进深长8.2米,殿柱通直周长最大可达1.35米,整个建筑结构极讲究择木、结构坚实、气势宏伟壮观,厢房位于殿两旁五列四间,样式一致,极为对称,各阔面宽15米,进深长5米,围墙呈长方形,系土石建筑;院落为用青石板铺就,中间有天井一个,现仍为当地人饮水使用。

整个建筑系当地建筑风格,但样式、雕刻、纹饰极具特色,应该是本土豪宅的典型代表;同时,由于该建筑系当地豪门曾氏家族的祠堂,折射出曾氏先祖的显赫地位,是具有重要的民俗历史研究价值。

信息来源:县文体广电旅游新闻出版局

楼房村:楼房村位于楠杆土家族乡政府驻地南面,是楠杆乡人口最大的村,距乡政府驻地6公里。东临煎茶镇重华村,西南靠紧临金盆村、西与务川县丰乐镇隔山相望,北与本乡火石村接壤。全村总面积11.02平方公里,耕地1921.11亩,其中稻田面积1126.15亩,林地面积8124亩,境内耕地有大量的平地在小河两岸。境内有著名的亚洲楠木王、保存完整的曾氏祠堂、古驿站等景点。。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文昌阁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文昌阁位于德江县枫香溪镇新联村小溪沟组。建于清朝中期(具体时间有待考证),为当地刘氏修建,历经数代终建成。

该塔共10级,高20余米,呈六角形制,占地面积为15平方米。

信息来源:区文广新局

枫香溪镇:" 沙溪土家族乡位于县域西北部,距县城22千米。介于东经107°55‘—108°02‘,北纬28°16‘—28°22‘之间,东邻钱家,南北宽19.5千米,境内周长75.70千米,国土面积119.47平方千米。政府驻地万坝村,海拔1104米。辖16个行政村,100个村民组。2000年年末总户数3440余户,总人口1.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9万人,占总人口的。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

全文共 1563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白果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贵州省德江县东南部,位于沙沱库区德江县境内共和乡独鱼溪至思南县交界处的乌江主河道及印江河。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资源丰富多彩,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大自然与历史变迁的经典之作,给人“自然而富有野趣,景美而深蕴人文”诗意般的画景。

雄:乌江幽峡 百里画廊

德江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为背景,库区烟波浩渺、水域宽广,加之河道修长、水流湍急、峡谷幽深、曲折蜿蜒、雄壁纤道,具有“天险”和“不是三峡胜似三峡”的壮美峡谷景观。乌江画廊河流峡谷狭长,灵山合拢,秀水溪流,气候宜人,风光秀丽,主要水域景观包括:潮砥码头、舞龙戏水、新滩乌江滩王、乌江峡谷、白果坨大桥、印江秀水等。峡谷的边坡上柱状石峰、牛鼻子洞穴、陡崖、瀑布、梨子水石林等自然景观,像千军万马,似古堡幽城,如飞禽走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构成一幅神韵流动、蔚为壮观的天然画卷。

秀:山水之恋养生福地

回归自然成为一种时尚,注重养身是当今生活的主旋律。这被视为“德江之肺”的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虽然还在规划建设中,但也遮不住她的美丽,这里乌啼鹤鸣、山青水秀、碧水蓝天、高峡出平湖的壮观频现。日出时分,火红的烈日从波涛江山之中腾空而出,展现出其阳刚之气;日落时分,大河落日的景观让人震撼,游人骚客们可一边观赏落日、一边无限遐想、一边倾听百鸟争鸣的壮观场景;夜晚时分,她如美丽恬静的少女仰面赏月,漾起一圈圈涟漪,羞涩离去,景色醉人,此情此景一定能滞留你的眼球,涤荡着你的心灵。

奇: 生态水道 物华宝地

白果坨国家湿地公园处于贵州省最大河流乌江干流之上,其水生态系统自然,湿地类型与生态特征典型,在贵州及周边喀斯特地区主要江河干流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该地区属于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植被类型和东西植被类型的交汇地区,于武陵山脉与大娄山脉交汇地带,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优先区域,生物资源极为丰富,珍稀物种众多,保护与科研价值极高,湿地公园为典型喀斯特地区的河流与库塘湿地为主体,兼顾森林、河流、滩涂、溶洞、溪谷、泉瀑、岩崖等组成的丰富而独特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在湿地学、生态学、生物学、地学等方面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是研究乌江流域的湿地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脆弱区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变化对湿地的影响和响应等方面的理想场所,是动、植物生长发育的理想天堂。

文:傩戏之源 奇石故乡

德江古属巴国,呈现出巴楚文化的多元性,而乌江水系自古以来是贵州的黄金通道和母亲河,通江达海,在历史长河中蕴育着灿烂的商埠文化、傩文化、渔耕文化、水利文化等,景观资源多样,文化内涵深厚,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民族文化体系——“傩文化”,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傩戏之乡”,具有“惊涛傩魂史韵,民俗山水画廊”旅游总体特征。傩文化:这一“中国戏剧活化石”,是中国最古老的宗教与民俗文化之一,据专家考证,德江傩堂戏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剧种,艺术发生和虚构艺术成果都有重要的价值,其傩面具、神案、傩戏、傩技表演等名扬海内外,被曹禺、曲六乙等戏剧理论家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德江“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傩戏之乡”的称号;其独特的水道环境造就了“乌江奇石”文化,奇石遍布两广、香港、台湾等市场,远销美、日、澳、新马泰、印尼、巴西等国,被誉为“皇后奇石”之乡;历经数千年演变而不绝的民族民间传统艺术文化悠远绵长,土家摆手舞、秧歌、舞龙炸龙、哭嫁歌挑动你的神经,舞动你的灵魂。

如今,白果坨湿地公园正如火如荼规划建设中,努力打造“水清、岸绿、景美、人文、安全、宜游”的生态廊道屏障,有效保护湿地及生物多样性,弘扬湿地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为建成黔东北铁路交通枢纽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增添无限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马耳河峡谷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马耳河峡谷

德江马耳河峡谷全长25公里,距泉口乡所在地约15公里,西与务川县四合头峡谷风光相连,东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麻阳河风景区相接,马耳河景区距麻阳河2公里,距丰乐河10公里,东有3.6千亩的板栗基地,距泉口乡畜牧人工种植草原约1公里。在我们驱车前往路上,只见车辆在山的脊梁之间来回穿梭,当我们的车一直缓缓下行到一片洼地时,在那不足100米的地方就出现了一条幽谷,深深的向东西延伸,那并是大元马耳河峡谷风光了。只见那山长势之险峻、山貌之优美,形态之壮观,从山巅往下看,有的似竹笋露土,有的似水上航轮(舟行海上),有的似火箭头飞天……从谷底沿峡谷而观,东面似铜墙银壁、似炮弹林立。特别是那些于峡谷半山徐徐而升的山体更是奇特无比,有时似佛塔高耸、有的似展翅飞鹰,有的似仙人提壶……其次是每一个悬崖绝壁处都是一幅壮观的壁画。稍近只听见两峡谷之百鸟啼叫声双贯于耳,人仿佛进入了一个百鸟集居的天堂,走到峡谷底,昂首仰望,唯见一线蓝天,俯首脚下,清溪足下蜿蜒,水清见底,鱼儿犹似翶空而游,其次河道全有一整块石头构成,河道狭窄、水流迅猛,于滩上形成一朵朵浪花那也别是一番情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两河口的下方黑鹰塘之上有高约30米、宽约3米的飞瀑沿岩壁而下,直达龙潭,需不能与黄果树瀑布相提并论,但在省内也是难得的壮观。

展开阅读全文

德江万亩草原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德江万亩草原

德江万亩草原位于隆兴村水源组的后面,东面与石林紧紧相连,西与板栗基地相接,距大元马耳河峡谷风光约1公里,内有天然湖、卧虎等风景。当我们走进这样一片望不到边的草原时,仿佛置身与蒙古的大草原之上,看见牧羊人坐在一匹剽悍的马背上悠闲的在草原上飘来飞去,身上还伴着一把装有性强烈刚的烧酒之酒壶,一支横笛在手吹奏着一曲曲牧羊之歌,他的听众就是这草原上的8000多只羊。悠然间我仿佛就是那坐在马背上手持弓箭的猎人,猎物是一群灰黑的野兔,在草原上骑着马比试着、追赶着、疾驰着。那草原上的羊群远眺宛如草海上野生的小白花,又似碧空万里蓝天偶然间飘来的朵朵白云,偶尔还隐隐约约听见放牧农人飘来混沌的男高音民歌,给了这绿绿的草地宛如景上添花,让我们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宿建德江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宿建德江是描写哪个季节的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宿建德江描写的是秋天日暮降临时江边的景色,作者是孟浩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客居异乡的孤寂,抒发了诗人对家乡故人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赏析

诗的首句点题,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准备。次句的“日暮”与首句中的“泊”、“烟”有联系,点明日暮时分,船需要停靠,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后两句借景抒情,因为“野旷”所以天低于树,因为“江清”所以月能近人,天和树、人和月的关系,写得恰切逼真,将作者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展开阅读全文

宿建德江的诗意 宿建德江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五言绝句,内容为: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意思是: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该诗是作者离乡赴洛阳,漫游吴越时所作。诗的前两句为触景生情,后两句为借景抒情,描写了清新的秋夜,突出表现了细微的景物特点。诗人通过写暮宿建德江畔所见之景,抒发自己的孤寂情怀。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