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历史有世界历史吗【20篇】

近几年,因为人类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使植被遭到破坏,造成了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现象。在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我们要呼吁大家保护地球。下面是关于世界卫生日广播稿,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2275

文章

167

篇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

2.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了电力、石油的利用)

3.领先于世界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4.主要发明:

(1)新电器:灯泡(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电动机等。

(2)新机器:内燃机(卡尔·本茨发明)、电动机。

(3)新通讯: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4)新交通工具:电车、汽车(汽车之父——卡尔·本茨发明),飞机(美国莱特兄弟发明)。

5.影响:

(1)经济: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各国发展不平衡。

(2)政治:垄断组织出现,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3)外交(国际关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烈,矛盾激化,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法国大革命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大革命

1.背景:启蒙思想的影响;封建制度束缚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三等级要求改革;路易十六的财政危机。

2.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7月14日为法国国庆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3.高潮:雅各宾派专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1894年热月政变,标志法国大革命结束)

4.重要文献:《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自由、平等思想。)

5.重要人物: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

6.意义: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的基础。)

拿破仑帝国

1.1799年,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取政权。

2.1804年,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对内颁布《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维护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打击了封建残余势力,推动了法国以及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发动战争。

3.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败,敲响帝国的丧钟。

4.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封建王朝复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文艺复兴运动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文艺复兴运动

1.时间:最早兴起于14世纪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2.首先发生的地点:意大利

3.主流思潮:人文主义

4.方式: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

5.实质: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6.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意大利诗人但丁:文艺复兴先驱,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著有长诗《神曲》,率先对教会提出批评。

(2)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奇:最大成就是绘画,代表作品有《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

(3)英国大戏剧家、文学巨匠莎士比亚: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

7.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英国人戈登传奇之临危受命

全文共 2246 字

+ 加入清单

1880年爆发的苏丹马赫迪运动,在很多方面都酷似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运动领袖马赫迪和洪秀全一样,以宗教改革者的身份领导人民起义,最后建立王权统治。

马赫迪原名阿赫麦德(MahommedAhmed),1844年生于苏丹一个木匠家庭,16岁成为伊斯兰教的苦行僧(Dervish)。阿赫麦德成年以后在苏丹各地漫游传教,渐渐得到苏丹底层贫民的拥戴。1881年,阿赫麦德公开称自己是马赫迪(Mahdi,真主的使者),抨击埃及政府派来的土耳其官员不读古兰经、饮酒、压迫其他穆斯林等等罪行,号召苏丹人发动圣战,驱逐土耳其人,取得民族独立。

马赫迪属於瓦哈比教派(Wahhabism),这个教派由十八世纪阿拉伯人瓦哈比(Muhammadibn-Abd-al-Wahab)首创。瓦哈比教派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一个重要派别,主张古兰经是所有教义的唯一来源,摈弃骄傲、嫉妒、忽视日常祈祷等罪过,而追求谦逊、温顺、坚忍、节欲、朝圣等美德。需要指出的是瓦哈比教派是当今沙特阿拉伯的国教,也是本拉登所信仰的伊斯兰教义,近两年很多学者把本拉登和马赫迪相提并论。和本拉登一样,马赫迪的理想是伊斯兰教统一世界,他公开宣称,苏丹解放以后,他将征服埃及,然后是麦加和耶路撒冷,最后是全世界。被征服的异教徒要么归依真主,要么引颈就戮。马赫迪运动和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非常相似,依照古兰经制定严刑峻法,比如盗窃者剁去手足,禁止饮酒、鼓掌、恶语、跳舞、淫乱、阅读禁书、穿着鲜艳等等。

马赫迪运动吸引了大批苏丹贫民,以及一些企图投机的地方豪强和奴隶贩子,这些人在马赫迪的默许下继续他们的奴隶贸易。很多苏丹部落首领仍然持观望态度,期望英国政府有所行动。马赫迪信徒们身穿粗制棉布做成的白袍,以长矛、弯刀为武器,组成一支充满宗教狂热的军队。埃及政府在以后的两年间派遣了三支西式装备的远征军前来征讨,都被消灭。每一次胜利都使马赫迪的队伍壮大一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这个身材高大,肩膀宽阔的苦行僧就是安拉派来的救世主。

正当苏丹马赫迪运动风起云涌之时,埃及也爆发了反抗土耳其统治的暴动。一个名叫阿拉比(AhmedArabi)的埃及军官发动兵变,企图驱逐土耳其苏丹任命的埃及政府,建立埃及民族政权。腐败的埃及政府不堪一击,关键时刻英国派遣沃斯利将军(LordWolseley,也就是当年参与火烧圆明园的沃斯利中校)率军于1882年9月进入开罗,镇压了阿拉比暴动,扶持埃及政府复辟。苏伊士运河和红海航线对大英帝国战略意义重大,英国决不能容忍埃及被一个桀骜不驯的民族政权控制。不过海外驻军开销巨大,英国政府并不打算在埃及久留,一旦埃及傀儡们能够控制局面以后就离开。但苏伊士运河的战略地位让英国欲罢不能,英军在埃及一驻就是74年,直到1956年才全部撤出。

埃及政府刚刚渡过危机,就着手解决苏丹问题。他们任命英国人希克斯(WilliamHicks)为远征军司令,由他率领一万刚刚兵变过的埃及部队,前去镇压马赫迪运动。结果希克斯远征军在苏丹科尔多凡地区(Kordofan)遭到四万马赫迪军队的伏击,全军覆灭。消息传来,英国政府开始正视苏丹马赫迪运动。首相格拉斯通领导的自由党内阁介入埃及事务已经相当勉强,而苏丹对英国并没有任何战略价值。英国内阁经过讨论,决定要求埃及放弃苏丹。然而这个决议实行起来难度相当大,因为在苏丹有数万埃及军政官员和他们的家属,散布在沿尼罗河的据点内,而马赫迪军队兵势正盛,已经控制了苏丹大部分地区。

英国媒体对苏丹问题异常关注,帝国主义势力控制的报纸煽风点火,大肆丑化马赫迪运动,要求政府出兵消灭这个邪恶而危险的组织。拥护执政党的报纸则担心撤退计划因为缺乏领导而流产,导致人道主义灾难。无论哪一派的媒体,都认为苏丹急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人物,而苏丹前任总督戈登是当仁不让的最佳人选。

戈登自从三年多以前离开苏丹以后,在世界各地奔波,1880年夏天的中国之行以后,戈登前往南非,负责处理棘手的土著事务。戈登无论在哪里,都不改其直言无讳的风格,他曾公开批评英国的爱尔兰政策,支持爱尔兰的自治运动,并因此得罪了英国政府。1882年戈登晋升少将。离开南非以后,戈登有一年多的时间处於赋闲状态,他於是前往巴勒斯坦,沉浸于圣经的历史研究,写了两千多页手稿。1883年底,戈登接到比利时国王的公函,请他出任刚果总督。戈登接受了邀请,返回英国为非洲之行做准备。

戈登于1884年1月回到英国,意外地发现自己又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各大媒体异口同声地为起用戈登造势。没几天,戈登的老朋友沃斯利就代表国防部和他会晤,请求他再次出任苏丹总督。这是英国政府迫于舆论压力,丧失判断力的一个典型例子。戈登是一个斗士,一个冒险家,一个理想主义者,以桀骜不驯、宁折不弯著称,而英国政府交给他的任务却是屈辱的撤离。没有人比戈登更不适合这项工作了。

这个意外的任命使戈登胸中熄灭已久的热情之火又开始熊熊燃烧。近几年的怀才不遇,使戈登相当郁闷。现在他的价值终於得到了应得的认可,而苏丹将是他建立丰功伟绩的地方。面见外交部长格兰维尔(LordGranville)几个小时以后,戈登就在副手斯图亚特上校(ColonelStewart)的陪同下,来到伦敦车站,格兰维尔已经为他们买好了前往南安普顿港的车票。戈登上车以后,沃斯利匆匆赶来,从车窗塞给他一个皮包,里面是几个朋友凑的两百英镑路费。火车在汽笛声中渐渐驶离站台,戈登从车窗向送行的亲朋好友挥手道别,就此一去不复返。

编辑推荐:英国人戈登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战火频仍的中东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一、战火频仍中东

1、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1)历史上犹太人(希伯莱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巴勒斯坦地区居住过。公元1世纪时,犹太人国家灭亡,犹太人背井离乡流散到世界各地。19世纪末兴起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使大批犹太人移入巴勒斯坦,并与当地的阿拉伯人发生多次流血冲突。(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英国同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3)犹太人在二战中受尽迫害的经历颇得世人同情,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领土上建立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耶路撒冷国际化。(4)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宣告成立,但巴勒斯坦国却未能诞生。此后,该地区战火不断。

2、中东战争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争夺土地或运河主权,争夺水源等;

3、中东战争严重后果:巴以双方长期陷入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

4、四次中东战争:1948年第一次中东战争;1956年第二次中东战争;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

二、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矛盾

1、二战结束以后,中东地区始终动荡不安,动荡的原因错综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石油资源非常丰富,是各个历史时期世界列强的必争之地。列强的介入,使这一地区的矛盾更加复杂。(2)由于历史、宗教、种族等因素,中东地区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有当地复杂的民族矛盾、尖锐的宗教斗争等。(3)阿以之间的领土争端。(4)当地水资源奇缺,加剧了双方的争夺。(5)几十年的斗争加深了双方的仇恨,并陷入连续不断的报复性行为的恶性循环之中。

2、对巴以和平进程做出过贡献的重要人物、业绩和精神:

(1)重要人物: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以色列的拉宾和佩雷斯、埃及的萨达特、美国的克林顿等人物都做出了贡献。

(2)业绩和精神:以色列的拉宾总理对巴勒斯坦作了一些让步,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的曙光,却遭到以色列极右势力成员的刺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巴勒斯坦的阿拉法特"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联合国争取民族权利与国家独立,但也争取和平,无怨无悔地走过了带有传奇色彩的艰难一生。埃及的萨达特和美国的克林顿努力为巴以双方领导人的会晤牵线搭桥,对中东和平产生了一些正面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中古欧洲社会

全文共 380 字

+ 加入清单

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建立时间:5世纪西罗马灭亡后

2.建立民族:日耳曼人

查理·马特的改革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的土地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墨洛温王朝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481年,萨利克法兰克人首领克洛维在教会及法兰克人、罗马人的支持下建立法兰克王国,因为其出身于墨洛温家族,故称墨洛温王朝。王朝后期,宫相势力日盛。751年,宫相丕平取代了墨洛温王朝建立加洛林王朝

罗马天主教廷

1.基础:

丕平献土

2.思想:

奥古斯都——《上帝之城》

3.地位:

是西欧封建社会的实际最高统治者,世俗国家的皇帝都由教皇加冕予以承认。

4.危害:

历史上把教会统治时期成为“黑暗时代”。教会的黑暗统治,严重影响的社会的进步,阻碍了生产、科技、文化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演变

一、匈牙利改革

1.匈牙利事件

2.匈牙利改革

措施:政治方面——改善党的领导,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法制,稳定政治局势。

经济方面——1.针对国民年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现象,降低积累率,放慢重工业的发展速度,优先发展农业和轻工业;

2.调整农业政策,废除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国家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改用价格、税收等经济手段进行调解;

3.在工业方面也进行了管理体制的改革。

(2)影响:政治经济形势逐步稳定,80年代面临新的经济困难。

3.1968捷克斯洛伐克改革试图摆脱苏联控制,被苏联镇压。

二、东欧剧变

1.原因:

(1)内因: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造成日益严重的经济困难,经济困难又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2)外因:苏联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

2.实质:社会制度的根本性改变。(由社会主义变成资本主义)

3.概况:各国执政党丧权;社会制度改变;政治版图的改变。

4.启示:(1)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3)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4)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评价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通过这两次国际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这一体系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四、1929-2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4课)

1、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2、特点:

3、影响:(1)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这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到1933年它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2)受害最深的广大人民群众,饥寒交迫,流离失所。(3)垄断资本家为保持利润,大量销毁商品。(4)经济危机又引发政治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政局动荡,国家之间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4、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

(1)美国:1933年实施罗斯福新政(改革)。

①方式(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

②目的:A、根本目的: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直接目的:消除经济危机。

③中心措施: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对工业进行调整。

评价:积极性:A对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B对资本主义发展史: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了范例,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如: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干预经济应对经济危机)局限性:新政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所以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2)德意日应对危机:走法西斯专政和对外扩张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凡尔赛体系的建立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一)巴黎和会的召开:1919年1月;法国巴黎。

1、参与国:"一战"的战胜国(协约国)

2、操纵国及领导人: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

3、性质: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

(二)《凡尔赛和约》的签订:时间:1919年6月签约国:协约国与德国

1、内容:

2、凡尔赛体系建立:1919-1920年协约国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加上《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

3、影响:⑴性质: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协议(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条款是"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⑵影响:凡尔赛体系的形成,标志着上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确立了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启示:弱国无外交,应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三)相关事件:⑴国际联盟的成立:最早由美国提出,根据和约规定,1920年1月成立。美国没有加入,主要被英、法控制。⑵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凡尔赛和约》关于殖民地的规定,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即中国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历史必背知识点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一、德国法西斯政权建立

1.背景:

(1)1929-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德国社会阶级矛盾。

(2)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展开欺骗宣传活动,赢得了中下层人民的信任和统治阶级及大垄断资本家的大力支持。

2.标志: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理和总统大权于一身。

3.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4.内外政策: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二、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的暴行

1.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时间:1922年

(2)头目:墨索里尼

(3)标志:向罗马进军

2.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

(1)时间:1936年2月

(2)标志:日本军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主张扩张的一派控制了政府

(3)影响:标志着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编辑推荐: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定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工艺、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2)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希望上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复习资料的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上面知识的巩固学习,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1.英国对印度的侵略

(1)时间、机构、头目:17世纪机构:东印度公司英国在印度的殖民头目:克莱武

(2)影响:(对印度)印度成为英国巨大的海外市场,加剧了印度的贫穷;(对英国)英国在印度掠夺了无数的财富,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

2.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

(1)时间:1857-1859年领导阶层:封建王公贵族杰出女英雄:章西女王。

(2)结果:斗争失败,印度沦为英国的直属殖民地

3.罪恶的"三角贸易"(实质:是贩卖黑奴,一本万利的殖民掠夺。)

(1)新航路开辟后,首先进行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法国。

(2)"三角贸易"的路线:欧洲-(出程)-非洲-(中程)-美洲-(归程)-欧洲。

(3)最早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最主要的经营者。

(4)殖民主义的罪恶主要包括:殖民掠夺、屠杀当地居民、贩卖黑人奴隶。

(5)三角贸易影响:(对非洲)使非洲丧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动力;(对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对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发展。

4.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拉美人民在玻利瓦尔的带领下,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他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葡萄牙殖民地巴西宣布独立。

5.拉美除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外,其余都是西班牙的殖民地。

印度反英大起义和拉美独立运动启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国际联盟诞生记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民意为国联提供的是一般性的支持,但没法明确指导它的形态。它该扮演警察的角色,还是教士的角色?它的工具是武力,还是道德说教?

法国人倾向于认为,国联应该具备武力制止侵略的能力,这里的原因很明显。而律师,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律师,则相信法律和法庭。

对和平主义者来说,应对战争行为还有另一种方法:大规模裁军,并让国联所有成员国承诺不发动战争。

国联该以什么面貌出现呢?某种超级国家?各国首脑的俱乐部?一发生紧急事件就召开的大会?不管是什么形式,它都要有成员资格、规章制度这方面的考量,还要有秘书长一类的职务。

在战争期间,威尔逊这个将国联置于协约国和平进程核心地位的人,对此类具体细节神秘兮兮,一言不发。

他只说大概,当然都是些令人振奋的事情。他心中的国联要很强大,因为它要代表人类的有组织的意见。

他在"十四点计划"中指出,国联成员国要保证彼此的独立与国界不受侵犯。国联可以用武力来保护这类权利,但应该没有这个必要。

战争已经表明,普通人渴望有这样一个组织,这是他们奋斗的目标。在战争就要结束的时候,威尔逊在纽约大都市剧院对公众发表演讲:

"无论从哪个方面说,老百姓的忠告要比世故的公务员的忠告更简单直白,也更统一,后者给人的印象还是在搞玩弄权力、下赌注那一套。"

威尔逊认为,赶在战事未平的时候谈论细节是个错误。这样做只会导致协约国内讧,或许还会给敌人留下一种国联要针对他们的印象。

他觉得这个理念非常合理,是大家都需要的,因此可以自己健康地发展成形。

即便是国联公约文件正在巴黎起草的时候,他也会抵制那些在他看来过分细致的内容。他告诉国联委员会里的同事:

"先生们,我敢自信地说,下一代人会和你我一样聪明;我也觉得我们该信任国联,它能管好自己的事情。"

即便是威尔逊的支持者也对他这种随便的态度感到担忧,不过好在还有几个详细的方案出炉了……不过在这之后直到战争结束,华盛顿方面再未给出具体的方案。

编辑推荐:国际联盟诞生记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土耳其浴

全文共 4443 字

+ 加入清单

走在伊斯坦布尔街头,大大小小的喷泉和洗手池随处可见。水花泛起的涟漪为这座古城增添了无限的灵动。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土耳其人对水的那份特殊情结。由他们创造出来的土耳其浴风靡世界。甚至有很多人是因为这种洗浴方式才开始知道土耳其这个国家的。

据说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浴室遍及伊斯坦布尔全城,有人形容它的数量之多就如同今天的加油站一样无处不在。

在圣索菲亚教堂前的广场上,两座标志性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遥遥相对,昭示着这座城市悠久的历史。这里从拜占庭时代就是城市的中心,在1453年以后同样成为了帝国首都的核心区。奥斯曼苏丹的皇宫与这里近在咫尺,这里在数百年间曾是奥斯曼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然而,就是在如此重要的一个地方,我们却发现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浴室建筑。为什么土耳其人要把浴室建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它究竟是一座怎样的浴室呢?原汁原味的土耳其浴究竟是怎样一种洗浴方式呢?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座以苏丹皇后名字命名的浴室由建筑大师希南设计,建成于450多年前的1556年。当时,圣索菲亚教堂已被改为皇家御用的清真寺。这座比邻而建的浴室,就是为了便于皇室成员参加礼拜时使用。

走进浴室,让我们颇感意外的是浴室四周到处悬挂着的是些色彩艳丽的土耳其地毯,昔日的皇家浴室今日为何是如此景象?看出了我们的疑虑,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已经被改造成了一所地毯博物馆。尽管多少有些遗憾,但是高大开阔的厅堂,光线柔和而又温暖的空间,特别是从雕刻精美的喷泉中涌出的泉水,还是印证了我们脑海中对于土耳其浴室奢华的想象。

按照传统的洗浴方式,来洗澡的客人会在这里换衣服,也可以在洗澡完毕之后,躺在小房间里休息一下。做为入门的第一个区域,这里的温度大概在20到25摄氏度之间,是整个浴室温度最低的地方。

浴室大厅里每个小房间下面的这个拱形鞋柜,在橙色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十分雅致,这个细微之处的发现,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这座皇家浴室的精美。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就区域功能来讲,这里是进入相对高温的洗浴大厅前,暖和身体的地方。这个过渡性的温热环境,可以让人的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高温的过程,而不必担心突然受到热气的刺激。这种细致入微的安排,充分体现出了传统土耳其浴里所蕴含的科学道理。

在中央大厅的四周,还有几座小门通向几个有水池的房间。人们在这里冲水,洗干净身体之后,就可以来到中央大厅里,开始享受真正的蒸气浴了。

大厅正中,有一块高约40厘米、直径大约5米的六边形石台,现在上面铺满了地毯。

想像着四五十度的高温下待在这样的环境里,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大汗淋漓。可是,看了一圈儿下来,我们却并没有发现任何的加热设施。那么,当年热气腾腾的土耳其浴室里究竟是靠什么来加热保温的呢?

工作人员告诉我们,1988年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更换了石台上所有的大理石台面。但人们还是十分小心地保留了它原有的纹饰,使我们今天仍然能够看到浴室最初的样子。

曾经有一位阿拉伯诗人用这样的诗句形容土耳其浴室里温度的变化:“这里有冬天的清凉,夏日的炎热,秋天的甜美和春天的微笑。”带着韵律的语言细腻地描绘出了浴室中温度变化带给人们的美妙感觉。虽然仅仅是寻找了一遍浴室里的结构,我们却也能够感受到土耳其浴室带给人们的那份舒适。

在男部浴室的最后一个区域内,本该封闭的空间里,我们意外地又发现了一道小门。这又是通向哪里的呢?

原来这个通向女部的小门是浴室改做博物馆之后才打开的通道。在古代,男部和女部之间并不相通。而且女宾在入浴的时候,也和男宾一样需要在身体上裹上一种叫做培西塔马尔的彩色条纹毛巾。任何人都是不可以赤身裸体地出现在浴室里的,更不存在男女同浴的情况。

从这个后来打通的过道走过去,就直接到达了女部浴室最热的地方。指着头顶上的圆形拱顶,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女部的结构和男部惟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女部的圆形拱顶要低一些、小一些。这是因为在奥斯曼帝国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普遍低于男性,于是在建筑上就有了这样细微的差别。

从胡雷米苏丹浴室走出来的时候,我们对于土耳其浴的了解加深了许多。它不再仅仅是一种洗浴的方式,更代表着土耳其人对于生活的独特看法。但是,令我们不解的是,设备如此完善和豪华的皇家浴室为什么不再继续使用而另作他用了?

在伊斯坦布尔老城区的一条小街上,一块标有“浴室”字样的牌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然而紧锁的大门却表明,这里并没有营业。同行的翻译秦脉告诉我们,这是一家已经停业很久的浴室。在伊斯坦布尔,类似这样的废弃浴室有很多很多。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就有另外一间浴室,虽然还在营业,但也是门庭冷落、生意萧条。这样的状况让我们感到颇为意外。难道鼎鼎有名的土耳其浴在它的发祥地竟已是辉煌不再了吗?

在米玛希南艺术大学,我们拜访了一位对土耳其浴颇有研究的青年学者——人文学院的助理教授努利·斯其根老师。

斯其根老师告诉我们,土耳其浴的形成其实是不同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碰撞的产物。

作为一个马背上的民族,早期的土耳其人生活在中亚、西亚一带。在游牧过程中,当时的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专门的帐篷用于洗澡了。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日后的土耳其浴室都采用穹顶的形状——这也许是对那段久远历史的一种记忆吧。

当土耳其人游牧到小亚细亚半岛以后,他们开始接触当地的一些文化生活习俗。当时统治这里的是在文化上占据绝对优势的东罗马帝国。罗马人爱洗澡的习惯很快便被爱清洁的土耳其人所接受。

如果说,因为清洁身体的需要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催生了土耳其浴室的产生,那么,土耳其人把洗浴最终演变为一种文化,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

1453年土耳其人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东罗马帝国留下的罗马浴室,立刻变成了爱干净的土耳其人洗浴的场所。土耳其人基于对水的崇尚之情,将罗马人使用过的大理石浴室与穆斯林的净身习惯相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洗浴方式。于是,土耳其浴出现了。它是土耳其民族在不断地吸收融合其他各民族文化、宗教之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洗浴方式。

在奥斯曼帝国最为兴盛的时期,伊斯坦布尔全城遍布浴室。去浴室洗澡成了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极为普遍的休闲娱乐方式。

但是,做为奥斯曼帝国的一种传统洗浴方式,它又是怎样风靡世界的呢?

到了18世纪末,在法国大革命的冲击下,革命政府向民众发出号召,力倡卫生沐浴。在此推动下,巴黎、伦敦等地陆续迎来了“卫生时代”。而此时,正值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商贸十字军”大肆东进之际。他们以武力强行打开了中东和远东各国的口岸,在炮艇外交中全面推进口了东方的土耳其浴,从而使土耳其浴风靡欧洲。此后,法国古典主义画派大师安格尔的一幅《土耳其浴室》,更使得土耳其浴室和土耳其浴闻名世界。

根据一项并不完全的统计,十六世纪伊斯坦布尔的城市居民数量超过20万,每天浴室和日常居民用水就达到了4350立方米。对于这座海峡边的城市来说,如此巨大的淡水需求量他们究竟是如何解决的呢?

当我们把心中的疑惑告诉给斯其根老师时,他告诉我们,这个问题其实在拜占庭帝国时代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在今天的伊斯坦布尔,仍然保存着很多拜占庭时期留下来的高架饮水渠和水库,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法提区的瓦朗斯水渠和位于圣索菲亚教堂前的耶莱巴坦地下水宫。而奥斯曼帝国时代伊斯坦布尔的水,则大多来自于城市西北方向三十公里的哈乐卡乐湖。

正是这样的原因,土耳其浴室慢慢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起来。在重大节日之前,土耳其人都要全家出动到浴室里洗澡。而由此衍生出来的各种洗浴名目数不胜数。比如“新娘浴”,就是结婚头一天新娘要到浴室里去洗澡;“40天浴”则是庆祝婴儿出生第四十天,类似我们的满月酒;还有亲人去世20天之后所有亲戚一起洗的“擦干眼泪浴”和愿望实现以后的“还愿浴”等等。

位于伊斯坦布尔老城区苏莱曼尼亚清真寺附近的切姆贝里塔希浴室始建于十六世纪。它是苏丹穆拉特三世的母亲授意建造的又一座皇室浴室。

据介绍,从1584年建成到现在的四百多年间,这间浴室从来没有停止过营业,也没有进行过现代化的装修。这让切姆贝里塔希(Cemberlitas)浴室自然而然地拥有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慢慢地,这里成为了伊斯坦布尔最负盛名的土耳其浴室。

2001年功夫巨星成龙拍摄电影《特务迷城》时,一场激烈的打斗戏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走进浴室大厅,我们看到,眼前的切姆贝里塔希(Cemberlitas)浴室由于大量地采用了木制材料,显得古朴而凝重,它在一块块儿五颜六色、极具土耳其特色的浴巾的点缀下变的温馨、生动起来。

得知我们是从中国远道而来的摄制组,浴室老板穆罕默德·贝拉克先生放下手中的工作陪同我们一起来到了大厅,并应我们的要求打开了一间更衣室。贝拉克先生告诉我们,这里所有房间的陈设都是一模一样的,格局也一直都没有改变过。在历经了四百多年之后,它们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样子,在这里,时间好像停住了脚步。

在征得浴室老板的同意之后,翻译秦脉答应协助我们完成一次土耳其浴的拍摄工作,好让中国观众有机会一睹正宗土耳其浴的全过程。

按照规矩,洗浴的客人必须用毛巾将身体包裹起来,才可以进入浴室。即使冲水的时候也不例外。

在用温水将全身淋湿之后,客人就可以平躺在半米多高的、热乎乎的“肚石头”上。“肚石头”从它的边缘到中心,温度是越来越高的,客人可以通过调整不同的位置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温度。

在每家正宗的土耳其浴室里,都会有一些职业按摩师,他们在客人享受完“肚石头”上的热蒸后,会为客人们提供手法独到的按摩服务。通常他们会用大手,用力地在客人身上推、拿、揉、按,有些姿势颇似高难的瑜珈动作,这样用不了几分钟,客人的皮肤就开始泛红。这时,按摩师会突然把冷水浇在客人身上,而客人也会因为血管的突然闭合与打开,感到神清气爽。

在享受过一番这样的“折腾”之后,按摩师会把客人带到水池边,用一种混合有土耳其传统香料的浴液给客人洗头、洗身体。最后,当按摩师用水将客人身上的泡沫全部冲洗干净之后,历时近一个半小时的土耳其浴也就宣告结束了。

秦脉出来的时候告诉我们,他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这样舒服的洗澡过程了。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的土耳其几乎家家户户都拥有了热水器,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去浴室集体洗澡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现在土耳其浴室的数量已经由原来的四百多家减少到了现在的五十多家,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变成了外国朋友来伊斯坦布尔旅游的一个景点。

贝拉克先生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资料,他告诉我们,虽然目前来浴室洗澡的本地人越来越少了,他仍然为自己能够成为切姆贝里塔希浴室的经营者而感到十分荣幸。在他看来,自己的这间浴室就是土耳其洗浴文化的一个窗口。

在即将结束拍摄时,贝拉克先生告诉我们,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对浴室的外立面进行保护性维修,等工程完工之后,切姆贝里塔希浴室的风采将可以得到更好地展现。

对于很多土耳其家庭来说,现代化的生活条件让浴室似乎变得越来越遥远。

当一种习俗变的需要人们刻意去保留的时候,说明它已经和人们的实际生活有所距离。然而,我们仍然希望那浴室上空吹出来的薄雾,可以时常在伊斯坦布尔的上空飘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昔日的辉煌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1.最早的文字是公元前4000年代末,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楔形文字,这种文字既有_语义符号__,又有_语音符号__。稍晚一点的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属于真正的文字。

2.史诗在古代文明中是一种主要的文学形式。《荷马史诗》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同时也是一部西方最早的史书。包括两部分:《伊利亚特》、《奥德赛》

3.最能代表古希腊文学成就的是悲剧。著名悲剧家有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利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欧里庇得斯(《美狄亚》、《特洛伊妇女》),埃斯库罗斯被称为"悲剧之父"。4.《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集。

5.古代著名的建筑有希腊的帕台农神庙、罗马圆形竞技场、巴黎圣母院(典型的法国哥特式建筑)、阿拉伯麦加清真寺(特点:圆顶、尖塔和精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1.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2.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3.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4.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

⑴时间:1919年6月

⑵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5.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6.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

1.时间:1921--1922年

2.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3.主导国:美、英、日

4.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⑴时间:1922年

⑵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形成: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

2.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3.评价: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德、意、日轴心国

全文共 668 字

+ 加入清单

一、纳粹政权的建立

1929-1933年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统治出现严重危机,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

1、德国纳粹政权的建立:

(1)背景(原因):①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激化了社会矛盾。②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组织纳粹党,利用德国社会各阶层对政府的不满,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活动,赢得了很多中下层人民的信任。③统治阶级和大垄断资本家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支持。

(2)建立过程:1933年希特勒上台,集总统、总理大权一身,自称国家元首,着手建立法西斯恐怖独裁统治(这是德国法西斯化和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的标志)。

(3)措施:

对内:①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和迫害共产党和进步人士。②解散工会和其它一切政党。加强思想控制,③焚毁大量书籍。大肆迫害犹太人。

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并与意大利、日本结成了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

2、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建立:

①背景:1929年经济危机使意大利经济衰退,政治混乱,工农运动高涨。②时间:1922年。③标志: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④法西斯头子:墨索里尼。

3、日本法西斯的建立:

①背景:世界经济危机打击下日本,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②法西斯主力:军部。③日本军部内部的少壮派军官发动兵变。④影响:日本军部法西斯专政建立起来,标志着世界大战在亚洲策源地的形成。

二、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

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德、意、日三国勾结形成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对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古文字

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发明了象形文字,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楔形文字:

古代两河流域居民发明的,因为文字的形状像楔子,所以叫楔形文字。人们称字为“东方的拉丁语”。

腓尼基的字母文字:

大约公元前2000多年,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在埃及文字和西亚文字的影响下,创造了22个拼音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的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在大约西元前6世纪建立,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并列为世界三大宗教,主要流行于东亚、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在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也有少量信徒。佛教认为一切未解脱的有情众生都在天道、人道、阿修罗、畜生、饿鬼和地狱这六道里生死流转,无有止境。四谛学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一次工业革命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上半期。开始国:英国。开始部门:棉纺织部门。

2、原因:

(1)根本原因:英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2)直接原因:18世纪,英国的海外市场迅速扩大,手工工场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推动了生产技术的改进。

3、简要过程:

(1)开始的标志:(考试不作要求)

(2)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最主要标志)。①时间:1785年。作为动力带动机器,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②意义: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扩展: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①火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1825年,"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在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影响:火车的发明和使用,促使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②轮船(汽船):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制造。(考试不作要求)

(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法国、美国随后也完成工业革命。

4、历史意义:

(1)最大的后果: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2)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的影响: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②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5、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

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亚非拉的革命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历史背景: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后,印度人民不断发动反抗英国殖民者的斗争,二战后期,亚洲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度再次出现民族独立运动高潮。

2、印巴分治:1947年,英国被迫同意印度独立,但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离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分治。

3、印巴冲突:印巴分治导致了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之间的严重矛盾和冲突,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造成了印巴之间的严重对立。

4、印度独立后,工农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卓著;韩国、新加坡经济发展迅速,已成为现代化国家。

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历史背景:二战后非洲大陆掀起了民族独立浪潮)

1、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的主要经过

(1)发起: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以纳赛尔为首的革命力量发动了武装起义,赢得了埃及的真正独立,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2)高潮: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三十多个国家取得独立。(1960年,非洲就有17个国家独立,历史上称这一年为非洲独立年)

(3)深入: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这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2、纳赛尔对埃及和世界民族独立运动做出的贡献

(1)领导埃及获得真正的独立(2)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3)与印度的尼赫鲁、南斯拉夫的铁托共同倡导、建立了第三世界的不结盟运动

二、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捍卫民族主权之路:(1)二战前古巴长期处于美国控制之下。(2)二战后卡斯特罗展开革命斗争反对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1959年推翻了亲美的独裁政府,建立了独立、民主的新古巴。(3)古巴革命政权建立后努力发展经济,实行国有化改革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大庄园制,没收美国垄断资本在古巴的工矿企业。(4)古巴的独立沉重打击美国在拉美的霸权,鼓舞了世界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

2、巴拿马人民收回运河主权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展开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70年代后期收回运河区的海关、邮政、司法权;1999年底收回运河全部主权。---成为继古巴独立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影响最大的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