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胆囊

胆囊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胆囊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胆囊问题。

分享

浏览

3467

文章

71

胆囊息肉如何形成的

全文共 1913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伴随临床症状包括腹痛、阵发性呕吐、腹胀以及不能耐受脂肪食物等。但部分患者无临床症状,仅在B超查体时发现病变。而大多数患者主要表现为间歇性右上腹不适伴或不伴右肩背部放散痛,个别病例有胆绞痛。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胆囊息肉的相关知识。

胆囊息肉的预防:

按时吃早餐(早餐应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

胆汁由肝脏产生,并在胆囊内进行贮存及浓缩,当消化需要时便会由胆囊排出。并且,胆汁具有分解及消化食物的作用,尤以早晨分泌量大;坚持吃早餐(尤其是按时进食),可使胆汁得到有效利用,以进行有效循环,便可预防胆囊息肉。

饮食要规律、早餐要吃好

规律饮食、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食物以低脂半流食或低脂软饭为主,如各种粥类、面条、面包、饼干、豆腐、蛋清、去脂牛奶、低脂瘦肉、少纤维蔬菜和水果等。

胆囊息肉如何形成的:

饮食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也是引发胆囊息肉的重要诱因之一.因为肝脏分泌胆汁以及胆囊储存并吸收、排空胆汁受饮食状态影响和调节.长期饮食不规律、熬夜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容易导致胆汁分泌、胆囊收缩失去规律,久而久之功能失调,导致胆汁淤积,排泄障碍。

胆囊息肉大部分是因为胆囊壁上的巨噬细胞吞食胆汁中的胆固醇结晶后聚积而形成的,经常多个同时存在。胆囊息肉还可能是因为胆汁分泌多,胆囊营养不足,所以当胆汁成分发生改变,胆囊过度浓缩胆汁的时候,胆囊就被腐蚀坏了,出现炎症,也就是胆囊炎,久之胆囊壁不能愈合,就形成息肉。

胆囊息肉多发生于23-55岁的人群,男性的发病率要高于女性,很多人患有胆囊息肉时都没有症状,只是在体检时偶尔发现。胆囊息肉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密切关系,经常不吃早餐的人,容易导致胆汁在胆囊内浓缩,从而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

经常的饮酒和经常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人群,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群。社会生活及工作的思想压力较大,经常出现情绪波动较大,烦燥易怒,情绪抑郁,日常活动较少,经常熬夜及生活不规律的人也都容易患上胆囊息肉。,排泄障碍。

如何治疗胆囊息肉:

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毛糙多久能恢复呀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粗糙通常是b超或CT检查的一种影像表现。具体恢复时间取决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差异很大,有些病人可能无法完全康复。

如果病人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在体检中只发现胆囊粗糙,没有慢性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病史。不需要特殊处理。通常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禁酒等措施慢慢恢复,但没有确切的数据表明临床上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如果患者右上腹有剧烈疼痛、恶心、呕吐、恶寒、畏寒等症状,则可能是急性胆囊炎所致,需要手术治疗,术后1-2周内可逐渐恢复。若患者右上腹持续钝痛或不适,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且大部分疑似慢性胆囊炎,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治疗,部分胆囊粗糙患者可能无法完全康复。

单纯性胆囊粗糙并没有多大意义,患者不用太担心,平时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油腻、辛辣的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有机苹果汁能排胆囊结石吗

全文共 583 字

+ 加入清单

有机苹果口感超赞,几乎不留固体,水分充足,那吃有机苹果有哪些好处呢?吃有机苹果既能减肥,又能帮助消化。且有机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是构成大脑所必须的营养成分。有机苹果中的纤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益,能促进生长及发育。有机苹果中的锌对儿童的记忆有益,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既然有机苹果对我们的身体有很多好处,那么有机苹果汁能排胆囊结石吗?

1对于胆结石它主要是由于平时的不经常锻炼,体质性的肥胖,不吃早餐还有就是餐后吃零食造成的。如果人们平时运动量少,胆汁排空延迟,就为胆结石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哟。对于很多人不吃早餐是对身体不健康的哟。餐后在吃零食会不利于消化,会造成胆结石哟。

2对于喝苹果汁排胆结石,这种方法作用不大。还是希望大家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果的措施哟。大家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喝一些水,也可以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哟。这样会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哟。

3最后,大家一定要注意如果出现以上的状况,要及时的咨询医生哟。通过以上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大家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哟。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哟,多提更好的意见哟。小编祝愿大家都健健康康的哟。

有机食品安全知识:对于胆结石平时生活中大家要特别注意要养成好的作息习惯哟。还要注意每天多出去锻炼身体哟。这样会对身体有好处哟。平时还要注意多吃清淡的食物哟。要少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大家一定要注意哟。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患者能不能吃蛋呢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是一个司空见惯的疾病的了。而且一些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方面因为时间匆匆忙忙的,所以往往比较容易不吃早餐就去上班,这样的虎啊会有不同程度的胆汁分泌比较多的问题,所以比较容易会有胆囊息肉的问题的出现。一旦有胆囊息肉引起的发痛和呕吐的症状,需要积极的治疗。

蛋黄的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建议只吃蛋清比较好。我整理了一些胆囊息肉的饮食禁忌提供给你吧

一、胆囊息肉患者饮食忌辛辣刺激的调味品,如辣椒、辣油、五香粉、咖喱粉及花椒面等。

二、胆囊息肉患者饮食应禁忌烟酒、油菜和咖啡。由于这些刺激性物品均可使胃酸过多,胆囊收缩造成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胆汁排出困难而诱发胆绞痛,因此不宜食用。

三、胆囊息肉患者不宜食用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心、肝、脑、肠、蛋黄、松花蛋、鱼子、巧克力等。

四、胆囊息肉患者不适合高脂肪食物。因为高脂肪食物能引起胆囊收缩使可能伴发的胆囊结石嵌顿,如肥肉、猪油、油煎、油炸食品,以及油多的蛋糕、糕点等。

五、胆囊息肉患者不要暴饮暴食,它可促进胆汁分泌,胆囊强烈收缩引起发炎绞痛等。

胆囊息肉的病人可以吃乌梅僵蚕丸

材料:乌梅、僵蚕各500g,象牙屑30g,炮山甲30g,酒醋及蜂蜜适量。

制法:乌梅放入酒醋(以乙醇为原料)中,浸泡1晚以浸透为宜。取出乌梅并去核,然后焙干;将僵蚕放入锅中,进行翻炒至颜色变黄;将炮山甲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滑石粉进行翻炒,至颜色发黄及膨胀鼓起为宜;将上述药材放在一起,并研为细末,倒入象牙屑并搅拌均匀。准备适量蜂蜜,将上述药粉制成重量为9g的药丸。

用法:每次1丸,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儿童用药剂量应酌减。1剂为1个疗程,可连服2~3个疗程。

功效:乌梅性平、味酸涩,含钾多而含钠少,长期食用可起到利尿消肿作用。果肉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可有疏肝利胆作用;僵蚕性平、味辛,具有祛风解痉、化瘀散结、清热解毒的作用;象牙屑性甘、味寒,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作用;炮山甲即为炒制的穿山甲鳞片,具有消肿化瘀、散瘀通络及活血的作用。

综上所述,胆囊息肉的病人可以吃一下蛋,不要吃太多,而且病人在吃乌梅僵蚕丸的问题的时候,往往是可以进一步去疏肝利胆。而且进一步的起到一种化痰散瘀的饿效果的了。往往还具备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吃什么水果 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全文共 618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人们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对于一些都市白领来说,因此很多人为了工作饮食和生活规律都是混乱的。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患有胆囊息肉的越来越多了,很多患者的生活都在被胆囊息肉困扰着。要想治疗胆囊息肉饮食护理是少不了的,今天小编主要来谈谈胆囊息肉的患者吃什么食物比较好。

一、高纤维类的食物有玉米麸、粗麦粉、糙米、硬果、豆类、香菇、海带、木耳、鸭梨、魔芋等,这些食物最大的有点就是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但是又不油腻,能够很好的促进肠胃的消化。另外,充分饮水,一般地,成人每日需饮水2000ml,老年人1500ml,肥胖者因体内水分比正常人少15%~20%,饮用水的最佳选择是白开水、矿泉水、净化水以及清淡的茶水等,切不可以各种饮料、牛奶、咖啡代替饮水。

二、要保证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需要克服平时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说经常熬夜、酗酒、抽烟等,平时应该坚持户外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生活态度。

三、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少吃辛辣食品。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除了这些饮食上的细节之外,因为这些只是起到一些辅助的作用,建议你最好的方法是用.护胆调息方.进行调节,记住要坚持的。

看了小编的描述你对患有胆囊息肉的饮食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了,其实要想治疗和预防胆囊息肉和我们的生活护理是分割不开的。所以小编建议你在以后的生活中多重视一下自己的饮食、生活规律,积极改变不合理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什么东西不能吃呢?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平时一定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病人都是由于长时间的饮食不当而引起,尤其是习惯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患有胆囊息肉。一旦发现有胆囊息肉应该及时进行治疗,防止发生癌变。下面小编就给介绍关于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在饮食上应该注意的事项。

胆囊息肉患者应该禁止食用的有一下三大类:

胆囊息肉禁忌食物如下:

第一类、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蛋黄、鱼子、动物肝、脑、肠等。胆汁中胆固醇增高,易于形成胆固醇结石。植物油既可降低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为主。油炸、油煎食品最好不吃,以免诱发胆绞痛。烹调上尽量清淡、少油,家蒸、煮,忌煎、炸。

第二类、含有酒精类的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第三类、纤维素含量高,少渣的饮食,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饮食应该多食用一下食物:

一、宜用煮、蒸、烩、炒、拌、氽、炖的烹调方法,不用油煎、炸、烤、熏的烹调方法。

二、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三、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四、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五、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六、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因此,胆囊息肉的病人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尤其是每天要按时吃早餐,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尽量不要吃带有刺激性的食物,以防止出现炎症而使得胆囊息肉的病情出现恶化,当发现身体有不适的时候,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尽量不要拖延。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冶疗时怎么食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逐渐的增加,然后平时的饮食也就是越来的越好,导致身体出现了各种的疾病,其中肝胆的受损情况是比较的严重的,这个胆囊息肉得病的机率是比较的高的,很多的朋友问我治疗的方法,然后小编在此特意整理了有关胆囊息肉的食疗方法,然后提供给广大朋友:

一、胆囊息肉食疗方

1、乌僵薏四汤:由柴胡、法夏、三棱各9克,枳壳、乌梅、僵蚕、白芥子各10克,薏苡仁30克,白芍、连翘各15克,甘草6克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煎服3次。或制成水丸,每次9克,每日服3次。一般2-3个月为一个疗程,重者需2-3个疗程。肝郁重者加青皮、香附,腹胀重者加厚朴,便秘者加生大黄,以瘀为主者加丹参、桃仁。

该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疏通肝络;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枳壳行气化滞;薏苡仁具有化痰软坚作用,可治疗多发性息肉。僵蚕化痰散结,白芥子、连翘、法夏善于化痰散结。

2、山楂10克,杭菊花10克,决明子15克,煎汤代茶饮或饮用绿茶。

二、胆囊息肉吃哪些食物好?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然后当茶饮用。

由于平时的生活节奏比较的快,然后导致的我们的身体也总是出现问题,这个胆囊息肉就是一个比较的麻烦的疾病,所以平时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治疗之外,就是进行身体的保养,一定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身体的加强锻炼才比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吃什么能够治胆囊息肉呢?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长时间地不注意饮食,或者是经常熬夜,在早晨的时候难以早起而经常耽误早餐的时间,晚上睡觉之前喜欢喝啤酒,吃烧烤等。也有些人是长时间的养成了不吃早餐的不良习惯,使得胆囊长时间的受到伤害,而出现胆囊息肉,对于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平时在饮食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胆囊息肉患者的饮食应该规律,吃好早餐对胆囊息肉患者极其重要。

人体内肝脏主管分泌胆汁,分泌的胆汁存储入胆囊内,而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胆囊息肉吃哪些食物好:

1)、宜多食各种新鲜水果、蔬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

2)、宜多食干豆类及其制品。

3)、宜选用植物油,不用动物油。

4)、平时喝水时,捏少许山楂、沙棘、银杏、绞股蓝草放入水杯中当茶饮用。

5)、要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如绿色蔬菜、胡萝卜、西红柿、小白菜、菠菜、韭菜、玉米、萝卜等。

3、胆囊息肉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或辛辣食品。

2)、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烟酒对于人体的肝胆的伤害是很大的,尤其是对于患有胆囊息肉的病人来说,平时最好是hi不要喝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酒精在进入到人体之后,需要通过肝脏来分解毒素从而给肝脏造成损伤,引起肝胆功能的失调,从而使得胆囊息肉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患者吃什么好呢?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属于临床胆囊疾病的范畴,现在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改变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胆囊息肉的患病率也在不断的增高。很多人在患有胆囊息肉的初期阶段并不知道,而有的人是不重视治疗,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护理不当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的身体健康。胆囊息肉不但需要药物治疗,还需要重视饮食,现在来看看胆囊息肉的患者适合吃什么食物吧!

胆囊息肉患者适合吃的食物如下:

(1)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蔬菜类如胡萝卜、西红柿、小白菜、菠菜、韭菜、玉米、萝卜等;水果类如橘子、苹果、香蕉等。

(2)胆囊息肉患者平时一定要大量饮水。大量饮水既可以稀释胆汁,使胆汁不易形成息肉;也可以在胆汁代谢失衡即息肉形成初期,防止胆囊息肉继续长大。

(3)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易消化的食物可减轻对胆囊等消化器官的负担,容易消化的食物有面片、玉米粥、豆浆、蛋类、菠菜、小白菜等。平时要注意定时进餐,餐间避免零食,以防止胆囊受到刺激而增加胆囊收缩和胆汁分泌。

(4)要多吃利胆的食物。如山楂、乌梅、玉米须(泡水代茶饮)。

(5)宜多食各种低脂肪、低胆固醇食品。如香菇、木耳、芹菜、豆芽、海带、藕、鱼肉、兔肉、鸡肉、鲜豆类等。要吃些瘦肉、鸡、鱼(除鳗鱼外)和豆类制品等蛋白质食物,但要注意适当,不宜过量。要强调饭菜用植物油烹调,以炖、烩、蒸为主。

胆囊息肉的患者在饮食上和其他胆囊疾病的要求是类似的,对饮食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所以这就要求患者要管住自己的嘴,不吃不能吃的食物,但是对治疗疾病有好处的食物一定要多吃,平时还要重视体育锻炼,多运动增强对抗疾病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患者能吃虾吗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听起来就是一个比较恐怖的疾病的了。一个本来健健康康的人,如果胆囊上面长了不该长的息肉的问题的时候,那么往往是会有不同程度的不舒服的症状的了。而且这时候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一个腹部隐隐作痛的症状的了。而且往往感觉到腹部也是不舒服,皮肤也发黄的了。那么到底胆囊息肉能吃虾吗?

胆囊息肉是不可以吃虾的,虾营养丰富,含蛋白质是鱼、蛋、奶的几倍到几十倍;还含有丰富的钾、碘、镁、磷等矿物质及维生素A、氨茶碱等成分,且其肉质松软,易于消化,对身体虚弱以及病后需要调养的人是极好的食物;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体积不断增大不变化

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不断增多不变化

逐渐减少[

综上所述,一旦一旦有胆囊息肉的问题的时候,需要积极的治疗的了。而且折后死后一方面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而且要知道的,虽然病人是可以吃虾的,但是不要一次性吃太多。而且胆囊息肉的病人需要谁丢的运动,。但是不要随随便便剧烈的运动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早餐吃什么?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是和饮食习惯有关系,很多人都是因为没有注意饮食,所以才会导致胆囊息肉的发生,发生胆囊息肉以后对于一些饮食要多加的注意,一些人患上胆囊息肉以后都没有吃早餐,天天就是睡觉的,其实这个对身体的伤害是特别的大,胆囊息肉患者早餐是一定要吃的,那么胆囊息肉早餐该吃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胆汁的功能主要是消化油性食物,如果不吃早餐,则晚上分泌的胆汁利用不上,存留于胆囊内,胆汁在胆囊内滞留时间过长,即可刺激胆囊形成胆囊息肉或使原来的息肉增大、增多,所以早餐最好吃些含植物油的食品。

因此,胆囊息肉可以吃些鸡蛋,面包等。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胆囊息肉胆囊息肉早上吃的食物。那么,日常生活应该注意什么?

1.禁酒及含酒精类饮料

酒精在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分解,解毒,所以,酒精可直接损伤肝功能,引起肝胆功能失调,使胆汁的分泌,排出过程紊乱,从而刺激胆囊形成新的息肉(及)或使原来的息肉增长、变大,增加胆囊息肉的癌变系数。

2.低胆固醇饮食

胆固醇摄入过多,可加重肝胆的代谢,清理负担,并引起多余的胆固醇在胆囊壁结晶,积聚和沉淀,从而形成息肉,所以朋囊息肉患者应降低胆固醇摄入量,尤其是晚上,应避免进食高胆固醇类食品如:鸡蛋(尤其是蛋黄),肥肉,海鲜,无鳞鱼类,动物内脏等食品。

早餐是一天正能量的开始,所以早餐是一定要吃的,胆囊息肉如果没有吃早餐的话,是很容易导致病情加重,所以患者是一定要按时吃早餐,而且要养成少吃多餐的习惯,胆囊息肉疾病一定要积极的治疗,小编建议大家去专业正规的医院检查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口苦恶心是怎么回事?快看看胆囊!

全文共 584 字

+ 加入清单

口苦用俗话来讲就是无缘无故嘴里面会感觉特别苦,甚至比吃了一些苦味食物还要苦。在中医上认为,人口苦很可能与一些急性炎症有关。今天,小编就来具体分析人们口苦恶心的原因,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口苦恶心是怎么回事?

口苦多由于胆囊功能差,特别是胆囊疾病的病人的一种反应,很多肝病患者,肝病治愈后均出现胆囊疾病。由于胃动力差,也可为胆汁反流至胃引起口苦。

口苦的治疗方法

1、分型论治

(1)胆热证

主证:少阳病,胸胁苦满,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其人或呕或不呕;或胆囊疾患胁胀痛楚,恶心欲吐,或吐出胆汁,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和解少阳,疏肝利胆。

方剂: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化裁。

(2)肝郁化热

主证: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头晕头痛,目赤胁痛,小便黄短,大便偏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泄肝热。

方剂:龙胆泻肝汤加减。

(3)温热病

见于各种类型之温热病,当随其所在之病症而为施方药。

2、参考方剂

(1)温胆汤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大枣。

主治:痰热型口苦症,症见心烦恶心欲吐,或呕吐痰涎,口苦,咽干,脉弦滑等症。

(2)蒿芩清胆汤

青蒿,黄芩,枳实,竹茹,茯苓,半夏,陈皮,碧玉散。

主治:外感湿热之症,微恶寒发热,或寒热往来,胸闷脘痞,口苦,咽干,恶心欲吐,溺赤,舌苔黄腻,脉象弦细数等。

(3)柴胡,黄芩,苦参,黄连,龙胆草,麦门冬,枳俱子。(见于《本草纲目》)

主治:口舌苦。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治疗胆囊囊肿的方法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囊肿是一个对人体危害很大的一个疾病,严重时可表现为恶心、呕吐、厌食、腹泻以及体重减轻等。引起胆囊囊肿的原因很多,如:胆囊炎、胆囊肿瘤等,如果发现自己患有胆囊囊肿,一定要尽早治疗

一:胆囊囊肿怎么治疗

1:胆管囊肿最常见于小儿,本病可由于先天因素导致,也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因此治疗要分清原因,一般本病的治疗原则有下面几点:

2:禁食及胃肠减压,可减少胆汁和胰液分泌,减轻胆管内压力。

3: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胆道感染常见菌为革兰染色阴性的肠道需氧菌和厌氧菌,以杆菌为主,可选用头孢菌素和甲硝唑等。

4:腹痛明显者可适当用抗胆碱能药解痉。

5:合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阻塞性黄疸、早期肝功能衰竭的重症患者可先行经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或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初步减黄和控制感染后再选择手术治疗。

6:血清淀粉酶升高者按胰腺炎处理。

7:积极防治休克,包括输血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监测生命体征等。

8:加强护肝、营养支持治疗。补充各种脂溶性维生素(A、D、K等),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二:合理膳食,注意营养搭

,少吃油炸食品、熏烤食品、腌制品、发霉食品及含有添加剂的食品,再加上戒烟酒、经常运动,一定能做好胆管囊肿的预防同时注意,早期切除胆管囊肿,行胆肠吻合,使胰胆分流,对预防胆管囊肿恶变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什么原因

全文共 1647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是由于胆囊切除之后出现的病症,对患者的生活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你知道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有哪些症状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怎样能预防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呢,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诊断

根据病史(胆囊、胆管或胃、十二指肠手术史),术后发热、腹痛和黄疸,辅以B型超声、CT、内镜、胆道造影、ERCP或PTC、细针穿针(FNPTC),即应考虑到术后胆管结石、胆管狭窄可能。对疑有Oddi括约肌狭窄或功能紊乱者可做吗啡-新斯的明激发试验。ERCP和FNPTC检查后仍有少数患者原因不明,诊断困难。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预防

多数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可以预防并能得到早期治愈。

1.积极开展中西结合治疗胆系疾病,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尽可能减少急症胆道手术,选择好手术方式。

2.普及胆道影像诊断方法,充分了解胆道病理改变。胆道造影、胆道镜检查、胆压测定等有助于提高胆道手术的治疗效果。

3.我国肝内胆管病变较为罕见,手术难度较大,提高胆道手术技巧十分重要。各种胆道手术应消除病因、预防胆道狭窄、建立通畅引流,减少胆道术后综合症的发生机会。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原因

1.术中对胆管的损伤

胆囊和肝外胆管有较大的解剖学变异,或术者经验不足,在术中损伤肝外胆管,导致术后的胆管狭窄,少数继发于术后的胆管周围感染而造成胆管的损害或闭塞性胆管炎。

2.Oddi括约肌狭窄和缩窄性Vater乳头炎术后

造成这些病理变化可能与合并胆总管结石,特别是泥沙样胆红素结石或局部的慢性炎症水肿有关。

3.术后胆盐代谢异常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Oddi括约肌紧张度和胆总管的压力,影响胆汁的排泄,对本病的发生可能起一定作用。

临床表现

在胆囊切除术后数周或数月,出现有上腹部或右季肋部疼痛不适,常呈隐痛或钝痛,有压迫感,重者可因胆道感染向上扩散,出现寒战高热,黄疸。其性质不同于术前的胆绞痛,可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等,偶有胆管痉挛而呈绞痛发作。与进食,尤其高脂饮食有关。

胆囊切除术后综合症的治疗

PCS的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控制感染,胆道引流通畅。单纯的“对症治疗”疗效不佳。因此,治疗前必须探讨病因,明确诊断。治疗方法分非手术与手术治疗。

(一)非手术疗法

1.适应证

①胆管结石直径

②胆道感染尚无明显胆管梗阻者。

③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胰腺炎。

④胆道蛔虫症。

⑤胆道功能紊乱。

⑥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消化性溃疡、慢性胰腺炎等。

2.治疗方法

①一般疗法

包括饮食疗法、输液,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失调。

②药物治疗

抗生素、解痉止痛剂、抗酸剂、H2-受体阻断剂等。

③中医中药

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对胆囊、胆管结石、胆道感染、胰腺炎、胆道蛔虫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胁痛、苍白、脉弦、肝气淤滞者柴胡疏肝散加味;胁痛、发冷发热、口苦咽干、黄疸、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湿热内蕴者,大柴胡汤合茵陈蒿汤治之;胁痛、高热、口干、黄疸、苔黄、脉弦数属火毒炽盛者应用黄连解毒汤加茵陈蒿汤治疗。此外,如伴胰腺炎用药以清胰汤(柴湖、木香、元胡、白芍、黄芩、大黄、芒硝等)为主;如伴蛔虫可加乌梅汤治之。

中医、中药辨证论治对胆囊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

④直刺

用以止痛、调节胆道功能。

(二)手术疗法

1.适应证

①反复发作的较大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壶腹嵌顿结石、胆管狭窄合并胆管结石。

②胆管狭窄反复发作胆道感染,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③Oddi括约肌狭窄,慢性胰腺炎伴壶腹部或胰管梗阻。

④胆囊管遗留过长,形成有炎症的小胆囊。

⑤药物难以治愈的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溃疡病等。

2.手术方法

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手术方式。

①有胆囊或胆囊管遗留过长者,应行胆囊切除术或胆囊管切除术。

②胆管结石者应行胆总管切开探查,清除结石及各种胆肠吻合术或经内镜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等。

③Oddi括约肌狭窄可行括约肌切开成形术。

④胆管狭窄者可行胆总管成型修复术,或胆道消化道重建术。如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Longmire手术等。

胆管狭窄者可行胆总管成型修复术,或胆道消化道重建术

⑤症状严重的胆系外疾病,如食管裂孔疝、溃疡病等也应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如何治疗

全文共 1277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样突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那么胆囊息肉如何治疗呢?下面和小编来看看吧!

胆囊息肉治疗方法:

手术时机选择:

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

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

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

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

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

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

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利胆,控制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

胆囊息肉的治疗机理有哪些?

一抑制息肉新生血管增长.使息肉缩小、消失。

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逐步萎缩消除息肉细胞

三使息肉细胞坏死,钙化或液化。

四促使息肉细胞周围组织纤维化,阻断生长。

胆囊内的小息肉可以继续观察,无须吃药也无须手术。患者定期做B超检查,了解息肉的变化就行了。一旦发现有变化,再处理也不迟。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胆囊切除和保胆手术。保胆手术无法解决胆囊息肉和结石本身所合并的胆囊壁黏膜的炎症,容易复发且有恶变的风险。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是否要做手术不仅仅只是看息肉的大小,还须看息肉的类型。胆囊息肉有三种: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两种息肉一般无恶变趋势,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单发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者,有恶变倾向。一般认为,息肉单发,且直径大于1厘米,应及早手术;息肉多发,直径小于0.5厘米且无症状者,可暂不手术,但要定期复查;息肉直径在0.5~1厘米者,要追踪观察,短期内有增大趋势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方面颇多争论。多数人主张以直径≥10mm的PLGs作为手术指征,对10mm、单个、年龄>60岁者应高度怀疑为胆囊癌,均应及时手术。认为年龄高于60岁、有胆石共存、对10mm的单个病变,即使无症状也应作胆囊切除。还有专家认为,只是将年龄改为高于50岁,>10mm的PLG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是合理的。

无蒂癌最大直径平均为14±4mm,显著小于有蒂癌22±8mm。8例无蒂癌已浸润至肌层外,其中2例直径仍≤10mm,2例有蒂癌浸润至肌层外,最大直径均≥30mm。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是无蒂而不是大小。凡发现为无蒂PLG,即使10mm时施行手术。

6个肿瘤高危因素为:单发、>10mm、广基或蒂粗大、病变增长、年龄>50岁、合并结石。但也强调对18mm,即有晚期癌的可能性,应直接开腹作扩大的胆囊切除,甚至加作广泛的淋巴结清扫。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的症状

全文共 1609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的出现一旦没有及时的得到有效治疗,那么就会使得患者出现癌变的机率,这让患者还是非常担心的,因此了解到胆囊息肉的症状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重视起自身疾病的出现。那么胆囊息肉的症状有什么呢?小编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胆囊内的小息肉可以继续观察,无须吃药也无须手术。患者定期做B超检查,了解息肉的变化就行了。一旦发现有变化,再处理也不迟。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胆囊切除和保胆手术。保胆手术无法解决胆囊息肉和结石本身所合并的胆囊壁黏膜的炎症,容易复发且有恶变的风险。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是否要做手术不仅仅只是看息肉的大小,还须看息肉的类型。胆囊息肉有三种: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两种息肉一般无恶变趋势,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单发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者,有恶变倾向。一般认为,息肉单发,且直径大于1厘米,应及早手术;息肉多发,直径小于0.5厘米且无症状者,可暂不手术,但要定期复查;息肉直径在0.5~1厘米者,要追踪观察,短期内有增大趋势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方面颇多争论。多数人主张以直径≥10mm的PLGs作为手术指征,对10mm、单个、年龄>60岁者应高度怀疑为胆囊癌,均应及时手术。认为年龄高于60岁、有胆石共存、对10mm的单个病变,即使无症状也应作胆囊切除。还有专家认为,只是将年龄改为高于50岁,>10mm的PLG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是合理的。

无蒂癌最大直径平均为14±4mm,显著小于有蒂癌22±8mm。8例无蒂癌已浸润至肌层外,其中2例直径仍≤10mm,2例有蒂癌浸润至肌层外,最大直径均≥30mm。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是无蒂而不是大小。凡发现为无蒂PLG,即使10mm时施行手术。

6个肿瘤高危因素为:单发、>10mm、广基或蒂粗大、病变增长、年龄>50岁、合并结石。但也强调对18mm,即有晚期癌的可能性,应直接开腹作扩大的胆囊切除,甚至加作广泛的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的症状:

临床表现

1、有症状胆囊息肉的表现:有些胆囊息肉会出现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一些胆囊息肉的患者不会出现像胆结石发病时类似胆绞痛的症状,反而症状比较不典型,多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不了解该症状,就为胆囊癌的发生筑造了温床。而有些,胆囊息肉并发胆结石时会使胆囊癌的发生机率提高,当胆囊息肉并发胆结石时会表现为上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放射到肩背或胸部,伴恶心呕吐,如果同时并发胆道感染,可随之发生寒战、发热、黄疸。

2、无症状胆囊息肉的表现:85%以上胆囊息肉多无症状,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需要提起大家注意的是,无症状胆囊息肉的治疗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多数胆囊息肉在癌变中乃至癌变后都无明显症状,在不知不觉中癌变是胆囊息肉的一大特点。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

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

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 相对稳定期 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体积 不断增大 不变化 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 不断增多 不变化 逐渐减少

肿瘤分类法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从胆囊肿瘤的意义上分析胆囊息肉,又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假性肿瘤两种。所谓真性肿瘤,指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的胆囊息肉,这是一种胆囊的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所谓假性肿瘤,是指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的出现一旦没有及时的得到有效治疗,那么就会使得患者出现癌变的机率,这让患者还是非常担心的,因此了解到胆囊息肉的症状还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重视起自身疾病的出现。那么胆囊息肉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有什么呢?小编和您一起去看看吧!希望下面文章对您有帮助哦!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胆囊内的小息肉可以继续观察,无须吃药也无须手术。患者定期做B超检查,了解息肉的变化就行了。一旦发现有变化,再处理也不迟。胆囊息肉的治疗主要是胆囊切除和保胆手术。保胆手术无法解决胆囊息肉和结石本身所合并的胆囊壁黏膜的炎症,容易复发且有恶变的风险。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囊息肉是否要做手术不仅仅只是看息肉的大小,还须看息肉的类型。胆囊息肉有三种: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前两种息肉一般无恶变趋势,腺瘤性息肉尤其是单发息肉直径大于1厘米者,有恶变倾向。一般认为,息肉单发,且直径大于1厘米,应及早手术;息肉多发,直径小于0.5厘米且无症状者,可暂不手术,但要定期复查;息肉直径在0.5~1厘米者,要追踪观察,短期内有增大趋势者,也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方面颇多争论。多数人主张以直径≥10mm的PLGs作为手术指征,对10mm、单个、年龄>60岁者应高度怀疑为胆囊癌,均应及时手术。认为年龄高于60岁、有胆石共存、对10mm的单个病变,即使无症状也应作胆囊切除。还有专家认为,只是将年龄改为高于50岁,>10mm的PLG作预防性胆囊切除是合理的。

无蒂癌最大直径平均为14±4mm,显著小于有蒂癌22±8mm。8例无蒂癌已浸润至肌层外,其中2例直径仍≤10mm,2例有蒂癌浸润至肌层外,最大直径均≥30mm。认为最重要的指标是无蒂而不是大小。凡发现为无蒂PLG,即使10mm时施行手术。

6个肿瘤高危因素为:单发、>10mm、广基或蒂粗大、病变增长、年龄>50岁、合并结石。但也强调对18mm,即有晚期癌的可能性,应直接开腹作扩大的胆囊切除,甚至加作广泛的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的症状:

临床表现

1、有症状胆囊息肉的表现:有些胆囊息肉会出现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一些胆囊息肉的患者不会出现像胆结石发病时类似胆绞痛的症状,反而症状比较不典型,多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多数胆囊息肉患者不了解该症状,就为胆囊癌的发生筑造了温床。而有些,胆囊息肉并发胆结石时会使胆囊癌的发生机率提高,当胆囊息肉并发胆结石时会表现为上腹持续性痛,阵发性加重,放射到肩背或胸部,伴恶心呕吐,如果同时并发胆道感染,可随之发生寒战、发热、黄疸。

2、无症状胆囊息肉的表现:85%以上胆囊息肉多无症状,都是在例行体检中发现。需要提起大家注意的是,无症状胆囊息肉的治疗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多数胆囊息肉在癌变中乃至癌变后都无明显症状,在不知不觉中癌变是胆囊息肉的一大特点。

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患者并无症状,只是在做健康体检时才被发现。一般认为,胆囊息肉是胆囊癌的诱发因素,近些年来国内外也有许多关于胆囊息肉癌变的报道,尤其在伴有结石时,癌变机率会明显提高。

胆囊息肉在临床上可分三个时期即:

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在治疗中,一般都要经过“活跃增长期-相对稳定期-吸收消散期”的过程,

各个时期的特点如下:

活跃增长期 相对稳定期 吸收消散期

胆囊息肉体积 不断增大 不变化 逐渐减小

胆囊息肉数量 不断增多 不变化 逐渐减少

肿瘤分类法

胆囊息肉又称胆囊隆起样病变或胆囊肿瘤,从胆囊肿瘤的意义上分析胆囊息肉,又可分为真性肿瘤和假性肿瘤两种。所谓真性肿瘤,指胆囊本身的腺体、肌层增生引起的胆囊息肉,这是一种胆囊的真正意义上的肿瘤,所谓假性肿瘤,是指由于肝胆清理功能失调、紊乱引起胆固醇积聚、结晶,胆囊慢性炎症引起炎性增生,胆囊、胆汁异常改变引起的其它增生性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132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胆囊息肉患者直到胆囊息肉到了中期乃至晚期才发现的原因,患者对该病知之甚少,不知道怎样就患上胆息肉疾病。那么,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有哪些?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主要涉及到对胆囊息肉良恶性的判定,从而做到早期发现恶性病变及癌前病变,早期手术切除。

1.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手术指征

(1)胆囊息肉的大小大部分学者已认为胆囊息肉的大小与其良恶性有关。小的胆囊息肉(直径

(2)年龄在胆囊息肉患者中胆囊腺瘤及胆囊癌的平均年龄以及胆囊息肉直径明显要比非肿瘤息肉性患者要大。

(3)息肉的数目、形态单发、广基的息肉易癌变。胆囊息肉的恶性病变倾向发生在年龄大,单发,大的胆囊息肉。

(4)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与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已比较明确,部分胆囊癌患者可同时合并胆囊结石,结石的长期刺激可促使胆囊上皮细胞增生而引发癌变。因此结石存在增加胆囊癌变危险性。

(5)伴随临床症状恶性的胆囊息肉更倾向于伴随的临床症状。

综合以上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以10mm为界)又完全没有症状,则没有必要手术;对于年轻的胆囊息肉患者,若息肉直径小且仅有消化不良症状(腹胀、嗳气等),可以保守治疗。而具有明显胆绞痛患者,尤其是伴有胆结石,行胆囊切除;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应及早行胆囊切除。而对于息肉直径

2.手术治疗

对于息肉直径小于10mm、多个、有蒂的胆囊息肉患者,提示病变为假瘤性息肉可能性大,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首选。而对于息肉直径>10mm,又具有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患者,提示为肿瘤性息肉,应行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术中常规行冰冻切片,以明确病理类别。如为癌性息肉,肿瘤局限于黏膜时可行单纯胆囊切除术;一旦肿瘤侵及肌层,就需要行扩大切除术,包括胆囊床肝脏楔形切除,淋巴结清扫。

胆囊息肉样病变外科处理上虽然存在不少争议,但总的来说,胆囊息肉直径>10mm,年龄>50岁,单发,广基以及合并胆囊结石,已被认为是胆囊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可以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选取适宜手术的患者。对于直径

导致胆囊息肉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因素:全身感染或局部感染,病菌经血行、淋巴、胆道、肠道,或邻近器官炎症扩散等途径侵入,寄生虫的侵入及其带入的细菌等均是造成胆囊息肉的原因。

2、梗阻因素:是由于胆囊管或胆囊颈的机械性阻塞,胆囊即膨胀,充满浓缩的胆汁,其中高浓度的胆盐即有强烈的致炎作用。这是比较常见的形成胆囊息肉的原因。

3、化学因素:胆汁潴留于胆囊,其中高浓度的胆盐,或胰液返流进入胆囊,具有活性的胰酶,均可刺激胆囊壁发生明显炎症变化。在一些严重脱水者,胆汁中胆盐浓度升高,亦可引起急性胆囊炎,引发胆囊息肉,是主要的胆囊息肉的原因。因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息肉什么原因

全文共 1398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息肉:是指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简称。大多数胆囊息肉的症状与慢性胆囊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伴有结石时可出现胆绞痛。那么,胆囊息肉什么原因?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胆囊息肉的治疗机理

一、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

二、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供给,使瘤体从根部干枯、萎缩坏死“ 瘤亡蒂落 ”,通过体腔随大便排出体外。

三、活性成份附着瘤体表面,浸入息肉组织体内直接杀灭细胞,使其失活,不得复生。化腐生肌,修复基底组织,恢复胃、肠功能。

四、全面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护胆调息方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其增加体液免疫对致息因子的监控,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吞噬和巨噬细胞对息肉组织的吞噬作用,纠正胆囊致息内环境调节,调整致息与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状态,从而治愈胆囊息肉。该疗法以调整、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平衡阴阳入手,可从根本上使胆囊息肉逐渐缩小、吸收,最终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临床经数万例观察,疗效显著,一般1—3个月可痊愈。

胆囊息肉的治疗方法

胆囊息肉病变临床并不少见,手术是根治的方法,但并非所有胆囊息都需手术治疗。因其病变类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转归亦不尽相同,因此其手术适应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

手术时机选择:胆囊息肉样病变术前有时难以定性。根据胆囊息肉样病变恶变可能性的高危因素我们提出下列手术指征:

(1)单发病变,大于10mm,蒂粗大者,尤其是位于胆囊颈部,年龄大于50岁。(2)多发病变,伴有胆囊结石,有症状,年龄大于50岁。(3)单发病变,小于10mm,无症状,年龄小于50岁,允许观察、随访;病变增大或形态有变化则应手术治疗。(4)多普勒彩超检查病变有丰富血供提示为恶性新生物。(5)CEA(肿瘤标记物),测值明显升高且除外其它胃肠道肿瘤者。(6)胆囊息肉样病变,有明显症状且反复发作者。(7)对直径小于5mm无症状病人应间隔3到5个月随访检查。一旦病变增大或症状明显亦须行手术治疗。

近几年,非手术和中药治疗胆囊息肉病已引起医疗界的广泛重视,各种偏方、配方、验方等在消炎、利胆,控制胆囊炎、胆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针对胆囊息肉的专科用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随着中医中药研究的深入,非手术治疗胆囊息肉的治愈率,也在迅速提高。

胆囊息肉什么原因

胆囊息肉在病理上属乳头状腺瘤,是各种胆囊粘膜良性隆起的总的简称,可单发,但常呈多发性。胆囊息肉病变主要包括:胆固醇息肉、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腺肌瘤、混合性息肉等。

一、矫正形成息肉胆汁,阻止息肉的生长与再生成。

二、改变病灶局部微环境,切断息肉营养供给,使瘤体从根部干枯、萎缩坏死“ 瘤亡蒂落 ”,通过体腔随大便排出体外。

三、活性成份附着瘤体表面,浸入息肉组织体内直接杀灭细胞,使其失活,不得复生。化腐生肌,修复基底组织,恢复胃、肠功能。

四、全面调整人体免疫功能,纠正机体失衡状态,通过激活和增强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使其增加体液免疫对致息因子的监控,促进淋巴细胞、单核吞噬和巨噬细胞对息肉组织的吞噬作用,纠正胆囊致息内环境调节,调整致息与抑息基因至正常平衡状态,从而治愈胆囊息肉。该疗法以调整、逆转患者整体病态因素、平衡阴阳入手,可从根本上使胆囊息肉逐渐缩小、吸收,最终完全消失,从而达到彻底康复的目的。临床经数万例观察,疗效显著,一般1—3个月可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胆囊结石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1803 字

+ 加入清单

胆囊结石是怎么回事?胆囊结石的原因有哪些?胆囊结石的饮食有哪些?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胆囊结石的饮食

一、胆囊结石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玉米须炖蚌肉:玉米须50克,蚌肉200克。将玉米须和蚌肉同放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烂熟。隔日服1次。

2、鸡蛋黄瓜藤饮:黄瓜藤100克,新鲜鸡蛋1个。将黄瓜藤洗净后,用水煎至100毫升,再取汁冲服鸡蛋。每日1次,清热利胆,但对虚寒者不适用。

3、四味饮:丝瓜子、炒萝卜子、荔枝核、橘子皮各10克水煎,取汁。每日1次,温热服。

4、金钱银花炖瘦肉:金钱草80克(鲜者200克),金银花60克(鲜品150克),猪瘦肉600克,黄酒20克。将金钱草与金银花用纱布包好,同猪肉块一同加水浸没,武火烧开加黄酒,文火炖2小时,取出药包。饮汤食肉,每次1小碗,日服2次。过夜煮沸,3日内服完。

二、胆囊结石吃哪些食物好?

1、选择鱼、瘦肉、奶类、豆制品等含优质蛋白质且胆固醇含量相对不太高的食物,控制动物肝、肾、脑或鱼于等食品摄入。

2、保证新鲜蔬菜、水果的供给。绿叶蔬菜,可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和适量纤维素,更应保证。酸奶、山植、糙米等食物也对病人有利。

3、多喝水,不憋尿。不要憋尿,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和膀胱受害的机会。

4、吃利胆食物青菜、菠菜、笋、洋葱、番茄、四季豆、玉米、青椒、南瓜、红皮萝卜、莲藕都有不同程度的溶石作用。日本研究者还发现,生姜所含的姜酚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相对减少胆汁中黏蛋白的形成,有很强的利胆作用。多吃这些食物均有益于防止胆结石形成。

5、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可以刺激肠蠕动,并刺激胆汁流入肠腔,防止胆汁淤积。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有蔬菜、水果、粗杂粮等。

6、吃含维生素a的食物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能防止胆囊上皮细胞脱落,形成结石,也能帮助消化吸收脂肪,应经常食用。含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有玉米、乳制品、鱼类、西红柿、胡萝卜等。

三、胆囊结石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少喝啤酒

有人认为啤酒能利尿,可防止尿结石的发生。其实,酿啤酒的麦芽汁中含有钙、草酸、乌核苷酸和嘌呤核苷酸等酸性物质,他们相互所用,可使人体内的尿酸增加,成为肾结石的重要诱因。

2、肉类、动物内脏要少吃

控制肉类和动物内脏的摄入量,因为肉类代谢产生尿酸,动物内脏是高嘌呤食物,分解代谢也会产生高血尿酸,而尿酸是形成结石的成份。因此,日常饮食应以素食为主,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食品。

3、少吃食盐

太咸的饮食会加重肾脏的工作负担,而盐和钙在体内具有协同作用,并可以干扰预防和治疗肾结石药物的代谢过程。食盐每天的摄入量应小于5克。

4、慎食菠菜

据统计,90%以上的结石都含钙,而草酸钙结石者约占87.5%。如果食物中草酸盐摄人量过多,尿液中的草酸钙又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草酸钙晶体就可能从尿中析出而形成结石。在食物中,含草酸盐最高的是菠菜,而菠菜又是人们常吃的蔬菜之一。

5、睡前别喝牛奶

由于牛奶中含钙较多,而结石中大部分都含有钙盐。结石形成的最危险因素是钙在尿中浓度短时间突然增高。饮牛奶后2~3小时,正是钙通过肾脏排除的高峰,如此时正处于睡眠状态,尿液浓缩,钙通过肾脏较多,故易形成结石。

6、不宜多吃糖

服糖后尿中的钙离子浓度、草酸及尿的酸度均会增加,尿酸度增加,可使尿酸钙、草酸钙易于沉淀,促使结石形成。

7、忌食辣椒、咖喱、芥菜等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忌酒及咖啡、浓茶。

胆囊结石的原因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胆囊是不会发生结石的,因为在正常胆汁中有一定比例的胆盐、卵磷脂使胆固醇保持溶解状态而不析出。要形成结石必须有一定的成石条件,即胆囊胆汁中抗成核因子减少,促成核因子增加,在增加的促成核因子作用下胆固醇容易析出形成结石。常见能形成结石的因素有:

(1)长期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膳食使体内胆固醇增加或肝脏合成胆固醇量增多,造成胆汁中胆固醇过饱和。

(2)某些肠道疾病由于丧失了胆盐,也使胆固醇处于相对过饱和状态。

(3)不能按时进餐,胆汁在胆囊内潴留时间过长。

(4)胆道感染,胆囊壁发炎,其收缩功能减退。

(5)某些溶血性疾病或肝硬变时也可导致胆囊结石,但这种结石多半是黑色结石。

(6)由于妊娠引起的胆汁淤滞,神经系统平衡失调,也可引起胆囊结石。

(7)长期禁食、静脉内营养,可导致胆囊内胆汁淤滞,结石形成。

(8)胃大部分切除或迷走神经干切断术后,也可使胆囊排空延迟,利于胆石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