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猩红热

猩红热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猩红热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猩红热问题。

分享

浏览

1280

文章

103

小儿猩红热几天能上学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的儿童需要及时隔离,通常他们在隔离3周后才能康复,在完全康复前不能上学

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近距离的空气飞沫传播。因此,需要隔离处理。猩红热患儿通常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可通过定期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有效治疗。因此,一旦诊断出猩红热,建议隔离至常规抗生素治疗后7-10天。退热后,儿童应接受血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上学前血常规正常,细菌培养完全阴性。

如果儿童患猩红热,必须及时到儿科或感染科进行隔离治疗,患病期间需要清淡饮食和合理护理。在猩红热恢复期,经常会出现皮毛脱皮,当少数儿童出现大块脱皮时,建议用消毒剪刀修剪而不是撕扯,以免病情加重。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预防儿童猩红热

全文共 789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虽然在生活中很少见,但是有的人会患有这种疾病,特别是对孩子来说,发病率高于成年人,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两季。那么如何预防儿童猩红热?下面会给您答案。

预防一,通风和消毒:患儿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每天不少于3次,每次15分钟。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用过的手绢等要用开水煮烫。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家具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预防二,及时就医:在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预防三,治疗和隔离患者:患儿应注意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其他人接触患者时要带口罩。抗生素治疗必须足程足量。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可视情况解除隔离;

预防四,加强学校卫生:在猩红热流行期间,托幼机构及小学要认真开展晨、午检工作,发现可疑者应请其停课、就医和隔离治疗。患儿接触过的食具要煮沸消毒,用具、桌椅等用来苏水擦拭消毒。保证室内做到充足的通风换气,每日至少3次,每次15分钟,应每日做好教室、文具、玩具和餐具的清洁,一旦发现病例,应对病例接触的物品进行及时消毒。

一些人问:儿童患猩红热该如何处理?

宝宝患了猩红热,必须及早使用抗菌素治疗,早期注射足够的青霉素,可以缩短病程,加快病愈。目前,由于青霉素的广泛使用,患病后症状较轻的宝宝已明显增多,一般在注射青霉素1~2天后,皮疹即可消退,体温也逐渐下降。但不可随意停药,需要听从医生的嘱咐继续用药1周,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咽部红肿消退才可停药,切不可当成普通的感冒。否则,体内的溶血性链球菌并未完全消灭掉,会引起很多严重的并发症。

为了孩子健康,我们应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孩猩红热严重吗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那么小孩猩红热严重吗?下面会给您解答。

小孩猩红热严重。猩红热起病很急,患病的宝宝表现出怕冷、发烧,轻者发烧38℃~39℃,重者可达到39℃~40℃,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和呕吐、头痛,扁桃体出现红肿或有化脓性渗出物,嗓子非常疼痛,尤其是在吞咽时。大多患病的宝宝发病12小时后,皮肤上出现皮疹,偶尔也有少数宝宝在2天后才出现。

一些人问:儿童患猩红热该如何处理?

尽管目前抗生素品种越来越多,效力越来越强,但青霉素仍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因为青霉素对链球菌感染有特效,故不仅治疗效果好,尚可预防急性肾小球肾炎与风湿热等并发症。一般用青霉素。

猩红热患者舌头上会出现状似士多啤梨的红色小粒。虽然猩红热和玫瑰疹的患者均会发烧和生红疹,但猩红热有引致并发症如中耳炎、咽喉脓肿、肺炎、脑膜炎的风险。

服抗生素有效治疗。虽然它不能预防,也没有疫苗,但由于传播方法是患者接触到有猩红热病人的口水和鼻涕等分泌而感染,故必须保持家居空气流通、触摸眼耳口鼻前清洗双手、避免共用毛巾等,以减少受感染的风险。

猩红热服用抗生素是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服用24小时后,就可以痊癒,家长可以按这个准则衡量一下患病的小朋友是否适合继续上学。

我们在平时最好多学习一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孩子猩红热可以洗澡吗

全文共 848 字

+ 加入清单

2~8岁的宝宝最容易被感染。临床以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退后皮肤脱屑为特征。少数人在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并发症。那么孩子猩红热可以洗澡吗?下面和给大家介绍下吧。

猩红热出疹期间一般不洗澡,这时候免疫力比较弱,孩子容易感冒,而且出疹期间传染性是最强的,护理的人容易受到传染。这期间为了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可以用温水擦擦身,重点是清洗私密部位,而使用过的毛巾、水盆都应高温消毒,包括换下来的衣被也要洗晒。

如果出疹期间瘙痒难耐,可以用炉甘石洗剂清洗皮肤,肥皂擦洗是绝对不行的,家长还应当给患儿剪短指甲避免挠抓。

到了恢复期,孩子出现脱屑现象时,也不宜频繁洗澡,若洗澡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洗澡的时间要短,可加入少量油类如液体石蜡减少痛感。当皮肤大块脱皮时,用消毒剪刀修剪,不要撕剥,以免皮肤感染。而且需要注意病床被褥清洁,勿使皮屑飞扬,以免出现交又感染。

一些人问:儿童患猩红热该如何处理?

治疗主要是控制细菌感染,应用青霉素、头孢菌素、阿奇霉素或红霉素选择一种。发热对症治疗,可适当应用退热药物。

中药治疗小儿猩红热:

【方名】猩红热方剂一

【组成】连翘15克双花15克菊花20克牛蒡子10克芦根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玄参15克寸冬15克竹茹15克栀子10克。

【用法】水煎服,每5小时服1次,可以连续服用,直至痧透热解。

【治法】清热解毒透痧。

【主治】烂喉丹痧。其疹点颗粒界限不清,融合成片,以胸背为甚,唯口唇四周呈灰白色而无疹点。伴随疹点的出现,症见高热神昏,谵语,耳聋狂躁,干呕不眠,口干喜冷饮,脉象洪数,舌起芒刺,舌苔赭腻,黑干如胶皮。

【加减】丹痧未透不宜攻下,如大便严重秘结者,可加大黄10克,服药后大便得通,即减去大黄。若配合牛黄安宫丸1~2丸,以凉黄酒调化,随汤药同服,效果更显。

【备注】烂喉丹痧又称时疫喉痧,沿门阖境,传变迅速;此乃天时寒暖不定,秽霉浊气发为温毒,从口鼻内侵肺胃之气分,肺胃热毒上攻而发。

为了孩子健康,建议大家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孩子猩红热会传染吗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传染病,每年的冬季与春季是较容易感染的季节,以往猩红热是十分严重且会致命的疾病,好发于5~15岁的孩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可能。那么孩子猩红热会传染吗?下面会给您答案。

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然而,最重要的传染源是被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非猩红热患者,如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或其他呼吸道有链球菌感染但未发病的带菌者等。因此,在幼儿园常常可见到这样的现象,即有的宝宝患了上感冒后,很快就患上了猩红热,或是家里爸爸、妈妈患了扁桃体炎、咽炎等疾病,使宝宝感染上猩红热。

不过,宝宝患猩红热后,通常可获得终身免疫,仅有极少数的宝宝由于感染细菌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第二次猩红热。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儿童患猩红热该如何处理?

对症治疗:若患儿发生感染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物等。并发风湿病的患儿,可给抗风湿治疗。阿司匹林剂量儿童为0.1/(kg·d),分3次或4次口服,症状控制后,药量可减半。积极的抗风湿治疗,可预防心脏瓣膜病变的发生。发生了肾炎的患儿,可按内科治疗肾炎的方法处理。

一般治疗。患儿需卧床,给予足够的水分和热量。患儿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家长需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可给患儿涂抹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为了孩子健康,我们应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猩红热的护理措施

全文共 945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的传染性非常强,通常在发病前24小时至疾病高峰期,传染性最强。患猩红热的宝宝如果与正常人接触,就会通过飞沫直接传染他人。那么儿童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是什么?下面和了解下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吧。

进行呼吸道隔离:

首先要对少儿猩红热病儿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用药后7天。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服、被褥经常晾晒,在隔离期间不要让其他小孩和病儿接近。

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肝、肾等脏器,因此不但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且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少儿猩红热的并发症。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

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待咽痛好转时,少儿猩红热患者可改吃软饭;鼓励病儿多喝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同时也能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消耗掉的水分。

保持病儿口腔清洁:

保持病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又可预防继发感染。年龄大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少儿猩红热的护理措施有哪些?每次饭后或睡觉前后用温盐水漱口,年龄小的少儿猩红热病儿,可用摄子夹取消毒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皮肤的护理:

皮肤的护理。出疹期病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少儿猩红热病儿休息,如果抓破了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要把病儿的指甲剪短,可用70%酒精轻轻涂擦,既可止痒又可以消毒皮肤。内衣裤要勤换,最好穿柔软纯棉布做的。脱皮时可涂油脂,有大片脱皮时要及时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接下来儿童患猩红热该如何处理?

首先要隔离患者,隔离患者六千以上,直至咽试子培养三次阴性,且无并发症的时候,就可以解除隔离,对咽试子培养持续阳性的患者,应该延长隔离时间。在集训期间,应该卧床休息,吃一些稀软清淡的食物,多喝水。

要保持口腔以及皮肤的清洁卫生,预防继发感染,年长儿可用生理盐水漱口。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和一切连球菌感染的常见药物,早期的应用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病情比较严重者可以增加剂量。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针对这一问题作出的具体介绍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专家指出,少儿猩红热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危害非常大,所以在平时我们一定要积极的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少儿猩红热带来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幼儿急疹与猩红热的区别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疾病可伴随宝宝皮肤出疹子,其中常见的有麻疹、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和水痘等,那么幼儿急疹与猩红热的区别有哪些呢?哪些儿童容易患急疹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

全身症状:

幼儿急疹发热较高,2~3天后即自行退热;猩红热初起恶寒发热,咽喉红肿溃烂,出现“杨梅”样舌;

出疹时间:

幼儿急疹发热消退后才出现,一般24小时内出齐;猩红热皮疹出现快,24小时内蔓延全身;

皮疹特点:

幼儿急疹玫瑰色,幼儿急疹疹形比风疹细碎而较稠密,无痒感;幼儿急疹由颈、面部及躯干,四肢、手足心无疹子;而猩红热鲜红色,猩红热疹子大小不等,有细碎的,也有片状的,稠密无隙;猩红热由颈部、面部及躯干、四肢,全身难以分清健康皮肤,但口唇周围呈苍白圈;

治疗:

幼儿急诊无需治疗,在家注意及时护理即可;而普通得了猩红热的孩子,只需配合医生积极医治,很快就能康复。但在几种出疹的疾病中,猩红热是独一一种需求用到抗生素医治的,由于是属于细菌性感染。

最后小编提醒:小儿猩红热与急诊都是常见病,多发病,父母应严密观察,注意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得了猩红热会出现哪些症状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的潜伏期为2-5天,发病急,患病的儿童会突然出现高热、咽喉疼痛、反胃恶心、剧烈头痛等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在病程的不同时期,猩红热症状也有所不同。对此妈妈们一定要细心观察儿童的表现,做好相应的护理,这样才能尽快帮助儿童恢复健康。那么儿童得了猩红热会出现哪些症状呢?

1、潜伏期:通常为2-3天,短者1天,长着5-6天。外科性猩红热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天。

2、前驱期:从发病到出疹为前驱期,一般不超过24小时,少数病例可达2天。起病多急骤,当局部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并产生足够的外毒素时,即可出现症状,有畏寒、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孩子在起病时烦躁或惊厥。检查时可见咽部炎症,轻者仅咽部或扁桃体充血,重者咽及软腭有脓性渗出物和点状红疹或出血性红疹,或可见假膜形成。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3、出疹期:多见于发病1-2天出疹。出疹从耳后,颈及上胸部,然后迅速波及躯体及上肢,最后到下肢。

猩红热的特征之一:皮疹特点是全身皮肤弥漫性发红,其上有点状红色皮疹,高出皮面,摸之有粗糙感,压之退色,有痒感,疹间无正常皮肤可见,以手按压则红色可暂时消退数秒钟,出现苍白的手印,此种现象称为贫血皮肤划痕。

猩红热特征之二:在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肘弯和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成线,压之不退,称为帕氏线。

猩红热特征之三:前驱期或发疹初期,舌质淡红,其上被覆盖灰白色苔,边缘充血浮肿,舌刺突起,2-3天后舌苔由边缘消退,舌面清净层牛肉样深红色,舌刺红肿明显,突出于舌面上,形成“杨梅”样舌。

猩红热其他特征:猩红热患儿还可出现口周苍白区,系口周皮肤与面颊部发红的皮肤比较相对苍白,但其诊断价值不及以上特征重要,因其他发热性疾病如肺炎,麻疹有时亦会出现类似情况。

4、恢复期:皮疹于3-5天后颜色转暗,逐渐隐退。并按出疹先后顺序脱皮,皮疹愈多,脱屑愈明显。轻症患儿呈细屑状或皮状屑。重症患儿有时候呈大片脱皮,以指、趾部最显。此时全身中毒症状以及局部炎症也很快消退。此期约1周左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得了猩红热会出现哪些症状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宝宝猩红热的症状类型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患有猩红热会有后遗症吗,在疾病中会有一些传染性的疾病存在,该如何去预防这些传染性的疾病,就应该先去了解它,猩红热一般多出现在小孩子的身上,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宝宝猩红热的症状类型有哪些吧?

1.普通型

在流行期间95%以上的患者属于此型。临床表现如上所述。有咽峡炎和典型的皮疹及一般中毒症状,颌下淋巴结肿大,病程1周左右。

2.轻型

表现为低热,全身症状轻,咽部轻度充血,皮疹少、色淡、不典型,可有少量片状脱皮,整个病程约2~3天,易被漏诊,今年来多见。

3.重型

又称中毒型,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剧吐、头痛、皮疹可呈片状或出血性淤斑,甚至神志不清,可有中毒性心肌炎及周围循环衰竭、化脓性脑膜炎、中毒性休克、败血症等。此型病死率高,目前很少见。

4.外科型

病原菌由创口侵入,局部先出现皮疹,由此延及全身,但无咽炎,全身症状大多较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猩红热的症状类型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猩红热的常识

全文共 1818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是由A族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有发热、咽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少数患儿在病后2~3周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下面来了解一下小儿猩红热的常识有哪些吧?

【病因】

根据产生溶血与否,链球菌分为甲(α)型半溶血性、乙(β)型完全溶血性、丙(γ)型不溶血性三种。其中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常引起人和动物多种疾病;根据其细胞壁多糖抗原的不同,又可分为A~H和K~V等不同的族。A族乙型链球菌是对人类的主要致病菌株,有较强的侵袭力,能产生致热性外毒素,是本病的致病菌。

【流行病学】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传染原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传播,引起“外科型’腥红热;此外,偶可见细菌污染玩具、食物、生活用具等经口传播。儿童尤其以3~7岁是主要的易感人群,感染后可获得较长久的抗菌和抗红疹毒素能力。由于红疹毒素有型特异性,型间无交叉免疫,故可见到再次罹患本病者。婴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兔疫可持续到1岁末。

【发病机制】

链球菌侵人人体后,凭籍其表面的纤丝和胞壁分泌的脂性胞壁酸粘附在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其纤丝含有的M蛋白能抵抗机体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其释出的链球菌溶血素、脱氧核糖核酸酶、透明质酸酶和蛋白酶等多种毒素和酶则可导致血栓形成和化脓过程,使感染进一步扩散到附近组织,引致扁桃体周围脓肿、咽后壁脓肿、中耳炎、鼻窦炎、甚至肺炎、败血症和骨髓炎等严重感染。链球菌产生的多种致热性外毒素(A-C)具有发热作用和细胞毒性,可导致发热,并使皮肤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增生、白细胞浸润,以毛囊周围最为明显,形成典型的猩红热皮疹;这类毒素还可增强内毒素的作用引致中毒性休克。少数患儿对细菌毒素可发生过敏反应,在病程2~3周时会发生心、肾和关节滑膜等处的胶原纤维变性或坏死、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和单核细胞浸润病变,临床呈现风湿热、肾炎等疾病。

【临床表现】

潜伏期1~7天,平均3天;外科型1~2天。其临床表现轻重差别较大,可有几种不同类型。(一)普通型典型病例可分为3期。

1、前驱期起病较急、发热、头痛、咽痛、全身不适。体温38~40℃之间。咽部及扁桃体充血水肿明显,扁桃体腺窝处可有点状或片状白色脓性分泌物,易剥离。软腭处可见针尖大小出血点或红疹。病初舌被白苔,红肿的乳头突出于白苦之外,称为白草莓舌;以后白苔脱落,舌面光滑鲜红,舌乳头红肿突起,称为红草莓舌。颈及颌下淋巴结常肿大并有压痛。

2、出疹期皮疹多在发热第2天出现,最先见于颈部、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于24小时内布满全身。在全身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的基础上,有均匀、密集的红色细小皮疹广泛分布,呈鸡皮样,触之似砂纸感,用手按压可消退,去压后红疹又出现。面部皮肤潮红而口鼻周围皮肤发白,形成口周苍白圈。皮疹在皮肤皱折处如腋窝肘窝、腹股沟处用集并伴有出血点,形成明显的横纹线,称为帕氏线。

3、恢复期一般情况好转,体温降至正常,皮疹按出疹时的顺序于3~4天内消退,疹退1周后开始脱皮;脱皮程度与出疹程度一致,轻者呈糠屑样,重者则大片状脱皮,个别患儿可持续长达6周。(二)轻型

发热、咽炎和皮疹等临床表现轻微,易被漏诊,常因脱皮或并发肾炎等症时才被回顾诊断。(三)重型

又称中毒药,除上述症状明显外,全身中毒症状重.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嗜睡、烦躁或意识障碍,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甚至可发生中毒性休克、中毒性肝炎。近年来本型已很少见。(四)外科型

细菌经损伤的皮肤侵入,故无咽炎及草莓舌,而有局部急性化脓性病变,皮疹首先出现在伤口附近皮肤,修后蔓延至全身。

【治疗】

(一)一般治疗做好呼吸道隔离,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和营养;保持皮肤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二)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每日3万~5万U/kg,分2次肌注,疗程7~10天;重症病人加大青霉素用量、并于静脉注射,或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有青霉示过敏,可选用红霉素、头孢霉素等药物。

【预后】

早发现、早治疗常能很快痊愈。年幼体弱患儿可因病菌在体内扩散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在恢复期可发生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成风湿热。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自动免疫,重在控制传播。患者应隔离至咽拭子细菌培养阴性。对曾有密切接触病人的易感者,可给于复方新诺明,口服3~5天;或青霉素肌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猩红热的常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中医是如何治疗春季猩红热的

全文共 95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这个季节,有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性疾病,中医称为烂喉丹痧,西医叫猩红热。此病以突发高热,咽喉肿痛,扁桃体化脓,继而出现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特点。北方地区春季风多、寒重,有时还出现“倒春寒”,加重了发生这类疾病的外在条件,小儿脾胃功能相对较弱,所以,2-8岁的孩子特别容易外感时邪而发生猩红热,下面来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春季猩红热的吧?

猩红热最初的症状是:突然高热,体温常常在39-40℃,头痛、咽喉疼痛,扁桃体红肿、化脓,所以中医称为“烂喉”。在此后的1-2天,小儿皮肤出现皮疹,刚开始为鲜红色,然后呈弥漫性猩红色皮疹,皮疹最早见于颈、胸、背、四肢,大约24小时即可遍布全身,融合成片。小儿的舌刺红肿,状如杨梅,这些都是猩红热的典型症状。

中医认为治疗猩红热,要以清热解毒为主,热退毒祛,病见转机。

中医退热的办法很多:针灸、刮痧、拔罐放血、中药汤剂、散剂、丸剂以及灌肠、温水浴等等都可以,这些方法已经应用了几千年,在没有西医西药时,祖国医学就是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猩红热的。

中医有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说法。发热的病人在服用一剂中药后,全身汗出,体温随之降至正常,像发汗法、泻下法、清热法等等,牛黄清热散、紫雪散都是儿科常用的解热中成药。

对发热、无汗的小儿除了吃中药外,还可采用温水浴的方法,即在保证不让孩子再受寒的情况下,给小儿洗个温水澡,通过皮肤散热,把体温降下来,此法对1岁以内的小儿效果奇好。但要注意一定是无汗的发热小儿,有汗则不宜。

孩子发热时,家长还一定要注意其大便情况,大便干,或数日无大便的小儿,其热不易退下,还容易发生抽风。所以一定要首先通其大便。中医认为:大便通下则热邪有出路,其热自退。中药中加入大黄之类的泻下药,或将中药煎后给孩子灌肠等,可以帮助孩子通便退热。但泻下药多苦寒,脾胃本弱的小儿一定要“中病即止”,切不可久用、多用,否则损伤小儿脾胃。

高热易抽风,因此对高热的小儿可采用针刺疗法,以针灸刺十指顶端,也可清热泻火退烧。

总之,不管是猩红热,还是小儿高烧发热,只要适当治疗,甚至完全用中医治疗,不用、少用抗生素,也可以控制和治愈。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医是如何治疗春季猩红热的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儿童猩红热的常识

全文共 105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根据近年来疫情的周期性特点,猩红热疫情正处于高发年份,报告发病水平较高。预防性措施应以加强儿童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为主,从而减少发病及传染,下面来看看儿童猩红热的常识有哪些吧?

发病人群以3岁-8岁儿童为主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介绍,猩红热发病年龄以3-8岁小儿为主,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因而很少发病。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猩红热多发生在幼儿园和小学。

一般而言,猩红热病人临床症状有以下四期———

1、潜伏期:最短1天,最长12天,一般为2-5天,此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

2、前驱期: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局部有灰白色点片状渗出物,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压痛。年龄小的婴幼儿起病时可发生惊厥或谵妄。

3、出疹期:大多在发病12-36小时内出现皮疹,个别可延缓到两天以后。

4、恢复期:发病的第一周末期开始出现皮肤脱屑,脱屑是猩红热特征性症状之一。皮疹旺盛者,则脱屑多(90%病人有脱屑),面颈部为细屑,躯干四肢为小鳞片状,手掌足掌为大片状脱皮,大约经2-4周脱完,无色素沉着。如能早期正确治疗,出疹轻,可无明显脱屑。

出现高热或皮疹及时就诊

邓力表示,猩红热容易识别,有经验的医生一看就能推测个八九不离十,比如猩红热患儿咽部明显红肿疼痛,一昼夜内出现典型的皮疹,呈现红点疹及鸡皮样疹。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称,根据近年来疫情的周期性特点,2011年猩红热疫情正处于高发年份。猩红热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但由于易感人群较为集中,疫情多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专家提醒应加强儿童个人和环境卫生,从而减少发病及传染。

在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周围出现猩红热病人时,家长要密切关注儿童的身体状况,一旦发觉儿童出现发热或皮疹,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一般来说,猩红热的前期症状往往有突然畏寒,发热38℃-40℃,头痛、恶心、呕吐、咽痛、扁桃体红肿等症状。

隔离治疗,避免相互传染

专家强调,早期彻底治疗,防止并发症。患上猩红热的儿童要卧床休息,进行住院治疗或居家隔离,不要与其他儿童接触。抗生素治疗也必须足程足量,通常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才可以解除隔离。

在家隔离治疗时,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如果体温超过40℃,伴有头痛、惊厥、呕吐、扁桃体炎症严重,甚至合并脓毒症状,有可能发生休克,危险性高。

患儿痊愈后,要进行一次彻底消毒,玩具、衣物等要用肥皂水或来苏水擦洗一遍,不能擦洗的,可在户外暴晒l-2小时。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猩红热的常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猩红热的病征及居家护理有哪些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为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也称为化脓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脱屑。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猩红热的病征居家护理有哪些?

疾病名称:猩红热

病征:高发于冬末春初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此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而以2-10岁幼儿为最高。

(1)轻型:发热不高,有咽炎,出疹期短,皮疹少而稀,往往未引起注意而自愈,常在出现皮疹脱屑或并发肾炎后才知道患了猩红热;

(2)中毒型:病势发展迅速,突然高热,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常有惊厥、昏迷、呕吐、烦躁不安,有时可迅速出现休克。皮疹很快遍及全身,且常有出血点。

(3)脓毒型:较中毒型症状更重,患儿有高热、烦躁不安,咽峡炎加重等症状,但此类患儿现已极少见。

治疗:一般卧床休息,供给充分营养和水分,症状严重的宝宝可输液,青霉素是治疗猩红热的首选药物。

居家护理:

·居室应注意阳光充足和空气新鲜,保持安静。

·生病的宝宝最好卧床休息,进食流质软食,多喝水。

·注意口腔卫生,每次饭后漱口。

·出疹期间,要加强皮肤护理,如剪指甲以防抓破皮肤,若宝宝因皮疹常感瘙痒,可涂抹药水以止痒。

展开阅读全文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怎么治疗

全文共 818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是由A组乙型(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和疹后脱屑。少数病人病后可出现变态反应性心、肾、关节并发症。简史简史古代中医将猩红热描述为阳毒、斑、疾疹、痧症等,下面来看看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怎么治疗吧?

1、病原治疗:在猩红热早期进行病原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首选青霉素,儿童2万-4万U/kg体重,分2-4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用青霉素治疗后,80%的患儿24h即可退热。平均1.1天咽拭子培养可阴转,4天咽炎消失,皮疹消退。普通型患儿连用5天即可。

对于较严重的中毒性或脓毒型猩红热患儿可适当加大青霉素剂量,加至10万-20万U/(kg·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到热退以后3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剂量20-40mg/(kg·d),分3次或4次口服。也可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亦可选用氯霉素、林可霉素或头孢菌素等。对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的青霉素,连续7天,一般均可阴转。

2、对症治疗:若患儿发生感染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物等。并发风湿病的患儿,可给抗风湿治疗。阿司匹林剂量儿童为0.1/(kg·d),分3次或4次口服,症状控制后,药量可减半。积极的抗风湿治疗,可预防心脏瓣膜病变的发生。发生了肾炎的患儿,可按内科治疗肾炎的方法处理。

3、一般治疗:患儿需卧床,给予足够的水分和热量。患儿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家长需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可给患儿涂抹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由于猩红热属于传染性强的疾病,因此患儿确诊后需要隔离一周,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猩红热症状后,应马上带孩子到就近的医院就诊,最好选择人较少的医院,避免患儿到人多集中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猩红热怎么治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猩红热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909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猩红热症状治疗方法有哪些吧?

一、猩红热症状

1、潜伏期:通常为2-3天,短者1天,长着5-6天。外科性兄红热潜伏期较短,一般为1-2天。

2、前驱期:从发病到出疹为前驱期,一把你不超过24小时,少数病例可达2天。起病多急骤,当局部细菌繁殖到一定数量,并产生足够的外毒素时,即可出现症状,有畏寒、高热伴头痛、恶心、呕吐、咽痛等。孩子在起病时烦躁或惊厥。检查时可见咽部炎症,轻者仅咽部或扁桃体充血,重者咽及软腭有脓性渗出物和点状红疹或出血性红疹,或可见假膜形成。颈及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

3、出疹期:多见于发病1-2天出疹。出疹从耳后,颈及上胸部,然后迅速波及躯体及上肢,最后到下肢。

二、猩红热治疗

1、病原治疗。在猩红热早期进行病原治疗,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首选青霉素,儿童2万-4万U/kg体重,分2-4次,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用青霉素治疗后,80%的患儿24h即可退热。平均1.1天咽拭子培养可阴转,4天咽炎消失,皮疹消退。普通型患儿连用5天即可。

对于较严重的中毒性或脓毒型猩红热患儿可适当加大青霉素剂量,加至10万-20万U/(kg·d),静脉滴注,连续用药到热退以后3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剂量20-40mg/(kg·d),分3次或4次口服。也可用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噁唑)。亦可选用氯霉素、林可霉素或头孢菌素等。对带菌者可用常规治疗剂量的青霉素,连续7天,一般均可阴转。

2、对症治疗:若患儿发生感染性休克,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给血管活性药物等。并发风湿病的患儿,可给抗风湿治疗。阿司匹林剂量儿童为0.1/(kg·d),分3次或4次口服,症状控制后,药量可减半。积极的抗风湿治疗,可预防心脏瓣膜病变的发生。发生了肾炎的患儿,可按内科治疗肾炎的方法处理。

3、一般治疗。患儿需卧床,给予足够的水分和热量。患儿的饮食以流质、半流质为宜;家长需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可给患儿涂抹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瘙痒。

展开阅读全文

猩红热在学校是如何传染的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属于一种传染性特别高的疾病,而且传染的途径非常的广泛,经常会出现呼吸道传染,另外这种疾病,还容易通过血液传染,猩红热在学校是如何传染的?除了要多了解一些校园传染病知识之外,还要懂得校园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

1、呼吸道传染病

如流行性感受冒、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及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均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呼吸道粘膜和肺,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的,多发生在冬春季节。

2、消化道传染病

如细菌性痢疾、病毒性、伤寒、丝虫病和蛲虫病等均属于消化道传染病。这类传染病原体的原始部位是消化道及附属器官,病原体主要是通过饮水和食物传播的。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3、血液传染病

也叫虫媒传染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黑热病、丝虫病和出血热等均属于血液传染病。这类传染病病原体的原始寄生部位是血液和淋巴,病原体主要是通过媒介生物—吸血昆虫传播的。

小编提醒广大学生,虽然猩红热疾病的高发季,除了要积极的做好个人卫生之外,一旦出现这种疾病之后,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这样才能够让疾病尽早被治愈。

展开阅读全文

学校猩红热的传播途径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很多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来说,患上了猩红热疾病之后,自己都不知道,这主要是因为猩红热疾病的传染性特别强,对于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是很容易患上这种疾病的,学校猩红热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只要班级里有同学患上了猩红热疾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隔离,其他同学都很容易被传染,一定要积极的去正规医院治疗,而且,还要注意学生猩红热日常注意事项。

猩红热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经呼吸道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病人的鼻咽部存在大量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这种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病人以及带菌者都是猩红热的传染源,特别是没有皮疹感染者或病人因为不易被发现,在猩红热的传播上更危险。

猩红热病人们在咳嗽、大声说话或喊叫时把带菌的飞沫散布到空气中,抵抗力差的人直接吸入这种带菌的飞沫就会被感染,这是猩红热的主要传播方式。另外,易感者接触了刚刚被病人污染过的食物、食具、玩具、手巾、衣被等,也能受到传染,但这种间接传染比较少见。猩红热病菌有时可通过外伤侵入人体而发病。

猩红热病传染期限是发病前1天到病后10天左右,这是这种疾病传染的高峰期,恢复期病人可能仍旧是会带菌排菌的,此时也会造成一定的传染,治疗期间隔离治疗为好,应及时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一般病人在接受抗生素治疗后,传染性便迅速降低。

小编提醒广大学生,在学校除了要多了解校园传染病知识之外,一旦发现有人患猩红热疾病,就要及时的隔离,这样才能够避免这种疾病在校园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小学生猩红热怎么止痒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一旦出现猩红热疾病之后,皮肤上很容易出现大量的皮疹,这种皮疹会特别痒,尤其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会用手去抓痒,这就会导致皮肤感染,使猩红热疾病更加严重,小学生猩红热怎么止痒?于是很多家长都迫切想了解他,这也是学生猩红热日常注意事项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小儿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过去有人称之为“烂喉痧”。以发烧、咽颊炎、典型的皮疹、杨梅舌为主要症状。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A群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它能产生红疹毒素。因为猩红热属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因此病人一定要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传染其他人。

出疹时患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患儿休息,如果抓破,还会引起皮肤感染。要将患儿的指甲剪短,用温水擦洗皮肤,帮助止痒。注意出疹时勿用肥皂。脱皮时不要用力搓或撕剥,以免皮肤损伤感染。建议外涂醋酸肤轻松冰片软膏或阿昔洛韦软膏效果最好。皮肤保持清洁,脱屑期间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可加入少量油类如液体石蜡,或炉甘石洗剂以减少痛痒感。

小编在这里提醒广大学生和家长们,平时除了要多给孩子讲一些校园传染病知识,在孩子发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给孩子止痒,避免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坚持用药治疗,才能让猩红热疾病尽早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得了猩红热能上学吗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猩红热是一种非常流行的传染疾病,得了这种疾病之后,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比较严重的伤害,会出现全身性的不适症状。得了猩红热能上学吗?尤其是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来说,一旦患了猩红热疾病之后,最好就不要上学了,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交叉感染,对自己和对其他人都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而且一定要多了解一些学生猩红热日常注意事项,这样才能够让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

猩红热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属于丙类传染病,传染性很强的,如果真的是,一定要居家隔离休息的,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千万不要上学了。猩红热典型症状是发烧、起鸡皮样红疹,杨梅舌、口周苍白圈、关节皱褶处有帕氏线等,化验血白细胞或者中性粒细胞高,如果真的是,继续用药,多喝水,多休息,加强调理很重要的。打针至症状缓解或者消失后,再口服几天抗生素为好。

猩红热的潜伏期通常是15-25天左右,典型病例起病急骤并具有发热、咽峡炎、第二日出现典型的皮疹。发热多为持续性,自然病程约1周。应对病人进行6日隔离治疗,对接触者医学观察7日。所以,及时疾病已经痊愈了,也先别急着上学,待病情稳定了再上学也不急。

小编提醒大家,孩子在上学的时候,除了要多注意校园安全知识之外,还要多了解一些校园传染病知识,这样才能够在猩红热疾病的高发阶段,有效地避免患上这种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成年大学生会得猩红热吗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猩红热是一种传染性非常强的疾病,主要的发病人群集中在儿童,成年大学生会得猩红热吗?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成年人也是会被传染上这种疾病的,尤其是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再加上自己的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低,就很容易出现猩红热疾病,学生猩红热日常注意事项一定要牢记,患病之后,需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

生活中很多人对猩红热这种疾病并不太了解,其实,猩红热为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称之为“烂喉痧”。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鲜红色皮疹和疹退后明显的脱屑。少数患者患病后由于变态反应而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本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冬春之季发病为多。患者和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经由空气飞沫传播,也可经由皮肤伤口或产道感染。人群普遍易感,但发病多见于小儿,尤以5~15岁居多。

小编提醒大学生朋友,并不要认为猩红热只是个比较小的孩子才会得,如果在猩红热疾病的高发季节,没有很好地注意预防这种疾病,是很容易被传染的,所以平时不仅要多注意校园安全知识,还要多了解一些猩红热疾病的预防方法。除了多注意个人卫生之外,尽量在疾病高发期,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这样也可以降低患病的几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