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氨气

氨气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氨气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氨气问题。

分享

浏览

2266

文章

45

氨气的用途是什么,它有毒吗?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很多化学物品都被应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公共卫生间中,人们就会使用氨水进行消毒,但是氨水的味道很难闻,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氨味对人体的危害大不大呢?

氨是具有刺激性的物品,对人的皮肤有着较大危害。氨十分容易被溶解,所以挥发出的气体对呼吸道有着强烈的刺激,从而产生炎症。氨一般都是以气体的形式被吸入身体,氨在进入呼吸道之后,能够经过肺泡侵入血液,并跟血红蛋白结合在一起,导致运氧功能遭到破坏。侵入肺泡的氨,有一部分和二氧化碳发生了中和,剩下的则被血液吸收,最后的一部分随着尿液和汗液被排出。长期处于有氨气的环境中,会造成手指溃疡或者皮肤变色的状况,如果呼吸大量氨气,还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头疼胸闷等症状。

综上所述,氨味对人体会对人体呼吸道造成严重危害,甚至还会出现呼吸困难这样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易液化的原因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液化原因是因为氨气的分子中含有氢键,使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大,所以氨气易液化。NH3氨,或称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水溶液又称氨水。降温加压可变成液体,液氨是一种制冷剂。

氨也是制造硝酸、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氨对地球上的生物相当重要,它是许多食物和肥料的重要成分。氨也是所有药物直接或间接的组成。氨有很广泛的用途,同时它还具有腐蚀性等危险性质。由于氨有广泛的用途,氨是世界上产量最多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多于八成的氨被用于制作化肥。由于氨可以提供孤对电子,所以它也是一种路易斯碱。

氨气,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H3,分子量为17.031,无色、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g/L。相对密度0.5971。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是不是纯净物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纯净物。纯净物指的是由一种化合物或是一种单质所组成的物质,组成固定,有固定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物质,有专门的化学符号,并且能用一个化学式表示,而氨气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为NH3,也就是说氨气是由一种化合物组成的,并且用一个化学式表示的,所以氨气是纯净物。

氨气是一种无机物,分子量为17.03,无色且有强烈的刺激气味。不仅极其容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还极其容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当遇到高温时,就会分解成氢气以及氮气,有还原作用。

氨气的危害还是比较多的,我们在使用氨气时一定要小心,否则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在使用氨水作业时,一定要随身携带清水,以防万一;在运输氨水过程中,要携带百分之三的硼酸液,以备急救冲洗。氨可以用于制作氨水、复合肥料、纯碱、硝酸等,广泛的应用在化肥、制药、化工等领域中。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形成的电子式与相关知识

全文共 3007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Ammonia, 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 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下面由小编为你详细介绍氨气形成电子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氨气形成的电子式

氮原子有5个价电子,其中有3个未成对,当它与氢原子化合时,每个氮原子可以和3个氢原子通过极性共价键结合成氨分子,氨分子里的氮原子还有一个孤对电子。氨分子的空间结构是三角锥型,极性分子。

检验氨气的方法

方法一: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

方法二:

用玻璃棒蘸浓盐酸或者浓硝酸靠近,产生白烟,证明有氨气。

方法三:

氨气检测仪表可以定量测量空气中氨气的浓度。

氨气的危害

吸入的危害表现

氨的刺激性是可靠的有害浓度报警信号。但由于嗅觉疲劳,长期接触后对低浓度的氨会难以察觉。吸入是接触的主要途径,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轻度吸入氨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氨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严重时可咯血及肺水肿,呼吸困难、咯白色或血性泡沫痰,双肺布满大、中水泡音。患者有咽灼痛、咳嗽、咳痰或咯血、胸闷和胸骨后疼痛等。

急性吸入氨中毒的发生多由意外事故如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造成。急性氨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粘膜刺激和灼伤。其症状根据氨的浓度、吸入时间以及个人感受性等而轻重不同。

急性轻度中毒:咽干、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胸闷及轻度头痛,头晕、乏力,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

急性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重,呼吸困难,有时痰中带血丝,轻度发绀,眼结膜充血明显,喉水肿,肺部有干湿性哕音。

急性重度中毒:剧咳,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气急、心悸、呼吸困难,喉水肿进一步加重,明显发绀,或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较重的气胸和纵隔气肿等。

严重吸入中毒:可出现喉头水肿、声门狭窄以及呼吸道粘膜脱落,可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吸入高浓度的氨可直接影响肺毛细血管通透性而引起肺水肿,可诱发惊厥、抽搐、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个别病人吸入极浓的氨气可发生呼吸心跳停止。

皮肤和眼睛接触的危害表现

低浓度的氨对眼和潮湿的皮肤能迅速产生刺激作用。潮湿的皮肤或眼睛接触高浓度的氨气能引起严重的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

皮肤接触可引起严重疼痛和烧伤,并能发生咖啡样着色。被腐蚀部位呈胶状并发软,可发生深度组织破坏。

高浓度蒸气对眼睛有强刺激性,可引起疼痛和烧伤,导致明显的炎症并可能发生水肿、上皮组织破坏、角膜混浊和虹膜发炎。轻度病例一般会缓解,严重病例可能会长期持续,并发生持续性水肿、疤痕、永久性混浊、眼睛膨出、白内障、眼睑和眼球粘连及失明等并发症。多次或持续接触氨会导致结膜炎。

氨气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氨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氨无色具有强烈的刺激臭味,对人体有较大的毒性。氨气慢性中毒会引起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病,急性氨中毒反映在咳嗽不止、憋气等。

(1)少量泄漏。

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2)大量泄漏。

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上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好空气呼吸器,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用喷雾水流对泄漏区域进行稀释。通过水枪的稀释,使现场的氨气渐渐散去,利用无火花工具对泄漏点进行封堵。

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清洗消毒 。

火灾应急处置措施

在贮存及运输使用过程中,如发生火灾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报警:迅速向当地119消防、政府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2)隔离、疏散、转移遇险人员到安全区域,建立500m左右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除消防及应急处理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并迅速撤离无关人员。

(3)消防人员进入火场前,应穿着防化服,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氨气易穿透衣物,且易溶于水,消防人员要注意对人体排汗量大的部位,如生殖器官、腋下、肛门等部位的防护。

(4)小火灾时用干粉或CO2灭火器,大火灾时用水幕、雾状水或常规泡沫。

(5)储罐水灾时,尽可能远距离灭火或使用遥控水枪或水炮扑救。

(6)切勿直接对泄漏口或安全阀门喷水,防止产生冻结。

(7)安全阀发出声响或变色时应尽快撤离,切勿在储罐两端停留 。

职业危害预防措施

(1)氨作业工人应进行作业前体检,患有严重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以及冠心病者不宜从事氨作业。

(2)工作时应选用耐腐蚀的工作服、防碱手套、眼镜、胶鞋、防毒口罩,防毒口罩应定期检查,以防失效。

(3)在使用氨水作业时,应随身备有清水,以防万一;在氨水运输过程中,应随身备有3%硼酸液,以备急救冲洗;配制一定浓度氨水时,应戴上风镜;使用氨水时,作业者应在上风处,防止氨气刺激面部;操作时要严禁用手揉擦眼睛,操作后洗净双手。

(4)预防皮肤被污染,可选用硼酸油膏。

(5)配备良好的通风排气设施、合适的防爆、灭火装置。

(6)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吸烟、禁止明火、火花。

(7)应急救援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8)发生泄漏时,将泄漏钢瓶的渗口朝上,防止液态氨溢出。

(9)加强生产过程的密闭化和自动化,防止跑、冒、滴、漏。

(10)使用、运输和贮存时应注意安全,防止容器破裂和冒气。

(11)现场安装氨气监测仪及时报警发现

氨气急救措施

清除污染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

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如患者戴有隐形眼镜,又容易取下并且不会损伤眼睛的话,应取下隐形眼镜。

对接触的皮肤和头发用大量清水冲洗15min以上。冲洗皮肤和头发时要注意保护眼睛。

病人复苏

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至空气新鲜处,对病人进行复苏三步法(气道、呼吸、循环)。

气道:保证气道不被舌头或异物阻塞。

呼吸:检查病人是否呼吸,如无呼吸可用袖珍面罩等提供通气。

循环:检查脉搏,如没有脉搏应施行心肺复苏。

初步治疗

氨中毒无特效解毒药,应采用支持治疗。

如果接触浓度≥500ppm,并出现眼刺激、肺水肿的症状,应立即就医。

对氨吸入者,应给湿化空气或氧气。如有缺氧症状,应给湿化氧气。

如果呼吸窘迫,应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如皮肤接触氨,会引起化学烧伤,可按热烧伤处理:适当补液,给止痛剂,维持体温,用消毒垫或清洁床单覆盖伤面。如果皮肤接触高压液氨,要注意冻伤。

误服者给饮牛奶,有腐蚀症状时忌洗胃。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是有毒的吗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氨(Ammonia,即阿摩尼亚),或称“氨气”,分子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700倍体积氨。

那么氨气是有毒的吗?下面小编为你解答:

氨气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氨对人体的毒性与环境中氨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组织蛋白变性、脂肪组织皂化等组织溶解性坏死(即皂化作用),引起皮肤及上呼吸道黏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经呼吸道吸入肺泡的氨,大部分吸收入血,使血氨浓度增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先兴奋后麻痹;氨还可引起肝脂肪变性、肾脏间质性炎症及心肌损害。

氨气中毒治疗

1.氨气中毒治疗以支持治疗为主,关键是维持机体氧合。

2.立即将患者移离中毒现场,并脱去污染衣物,注意保暖。给氧、人工呼吸及注射呼吸兴奋剂。

3.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喉头水肿、呼吸道灼伤并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尽早考虑施行气管切开术。准备好吸痰器。无切开器械时,可做环甲膜穿刺。同时,给予安定、氨茶碱、氢化可的松、庆大霉素等药物,以缓解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促使痰液排出,减轻肺水肿,控制感染。病情轻者,可应用3%硼酸作雾化吸入。

4.防治肺水肿。短程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控制液量,适当利尿,减轻肺水肿。

5.维持氧合。包括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必要时使用正压通气。氧合维持目标氧饱和度93%以上。

6.对眼部灼伤者,立即用清水或3%硼酸溶液反复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给予氯霉素眼药水或其他抗生素药膏,每隔2~4小时1次。如发生虹膜炎,可用1%阿托品溶液滴眼。如眼部水肿明显,可用可的松眼药水与抗生素眼部交替使用。

7.对皮肤灼伤者,立即用清水,3%硼酸液、2%醋酸液、或食醋等冲洗皮肤,以中和氨水,消除灼烧。如皮肤有水疱、渗出、溃疡,用2%的硼酸湿敷和化学灼伤油外搽。大面积深度灼伤者需专科治疗。

氨气中毒临床表现

1.刺激反应

仅有一过性的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2.轻度中毒

吸入较多氨气,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并可伴有轻度头晕、头痛、乏力等,眼结膜、鼻黏膜、咽部充血水肿,肺部有干性啰音;

氨气中毒

3.中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的氨气后,立即出现咽部烧灼痛、声音嘶哑、剧烈咳嗽、咳痰、有时伴带血丝痰;胸闷、呼吸困难,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乏力等,眼结膜和咽部明显充血、水肿,亦可有喉头水肿,呼吸频速、轻度发绀。肺部有干、湿性啰音。

4.重度中毒

吸入较长时间高浓度的氨气后,出现频繁的剧烈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有时从鼻孔涌出;同时有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肺水肿出现时间较早,最短时间为15分钟,一般在1~6小时,个别病例中毒后30小时出现肺水肿,并常伴有喉头水肿、心悸、烦躁、恶心、呕吐或谵妄、昏迷、休克,亦可有心肌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后3~7天,气管、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呈块状、条状,有的呈树枝状,同一患者可间断数次咯出坏死脱落的气管或支气管黏膜。常并发继发感染,体温增高。口腔、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白色假膜形成,呼吸窘迫,明显发绀。双肺满布干、湿啰音。

眼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引起灼伤,严重者可发生角膜穿孔。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是酸性还是碱性 氨气是酸性气体还是碱性气体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是弱碱性气体,是根据氨气溶于水后,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的特性来判定的。氨气是有毒气体,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易溶于水。

氨气进入气管、支气管会引起咳嗽、咯痰、痰内有血,长期接触氨气可能会出现皮肤色素沉积或手指溃疡等症状。轻度吸入氨气中毒表现有鼻炎、咽炎、喉痛、发音嘶哑。严重时会引起呼吸困难,甚至造成造成气管阻塞,引起窒息。工业上常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条件下直接化合而制成。氨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吸收装置 氨气吸收装置是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吸收装置的样子是导管连接锥形漏斗,倒扣在盛水的烧杯中,漏斗口略微浸入水中,防止水倒流。实验室中化学反应的量是比较小的,产生的氨气的量少,所以氨气处理装置比较简单。设计原理一般遵循防倒吸的原则即可。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废弃物。固体、液体、气体形式的废弃物均会出现。在气体废弃物中常见的是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环境。氨气也可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果加以回收的话,能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为此需要用特殊的装置对工业生产中或者是实验室化学科研研究中产生的氨气进行处理,这种装置就是氨气尾气处理装置,装置会随着实验目的、工业生产的利益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

工业生产中参与化学反应的量是实验室的千倍乃至万倍以上,所以氨气的产生量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话,会对当地的空气、环境、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产生影响。足够量的尾气氨可以加以回收,可以作为化工原料。企业也可以将回收的氨气销售或者投入到其他化工产品的合成生产中,产生更大的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和硫酸反应 氨气和硫酸反应方程式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硫酸反应为:H₂SO₄ + NH₃ = NH₄HSO₄,H₂SO₄ +2NH₃ = (NH₄)₂SO₄ ,2H₂SO₄ +3NH₃ = (NH₄)₂SO₄ +NH₄HSO₄。

(1)当氨气与硫酸摩尔比≤1:1时:H₂SO₄ + NH₃ = NH₄HSO₄。

(2)当氨气与硫酸摩尔比≥2:1时:H₂SO₄ +2NH₃ = (NH₄)₂SO₄。

(3)当氨气与硫酸摩尔比1:1与2:1之间时:2H₂SO₄ +3NH₃ = (NH₄)₂SO₄ +NH₄HSO₄。

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氨气的密度为:0.7710。相对密度是:0.5971(空气=1.00)。很容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就可以使其液化。氨气的沸点是:-33.5℃。氨气的熔点是:-77.75℃。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也容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具有还原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盐酸和氨气反应方程式 氨气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式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盐酸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NH4C,由于NH3和HCl都是气体,所以二者一相遇就会冒白烟。

什么是氨气

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是一种无色气体,但是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氨气在高温条件下,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

如何检验是否有氨气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如果试纸变蓝,则证明有氨气。

2、用玻璃棒蘸浓盐酸或者浓硝酸靠近,产生白烟,证明有氨气。

3、氨气检测仪表可以定量测量空气中氨气的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和硫化氢反应 氨气和硫化氢的反应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硫化氢反应是: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反应。当氨气足量时反应为:2NH3+H2S==(NH4)2S,当氨气不足量时反应为:NH3+H2S==NH4HS。

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氨气的密度为:0.7710。相对密度是:0.5971(空气=1.00)。很容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就可以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氨气的沸点是:-33.5℃。氨气的熔点是:-77.75℃。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也容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在高温下,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具有还原作用。还可以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有催化剂存在是时候,又可以被氧化成一氧化氮。一般都常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

硫化氢的化学式为:H2S。硫化氢的熔点是-85.5℃,沸点是-60.4℃,相对密度是(空气=1)1.19。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溶于水吗 氨气是不是极易溶于水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溶于水,而且极易溶于水,是一种无色的气体,但是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化学式是NH3。氨气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

氨气的危害

氨气的危害特别点,在使用的途中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氨气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如果患者只是单纯接触氨气,并且没有皮肤和眼的刺激症状,则不需要清除污染。假如接触的是液氨,并且衣服已被污染,应将衣服脱下并放入双层塑料袋内。如果眼睛接触或眼睛有刺激感,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min以上。

氨气检验

方法一: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证明有氨气。

方法二:用玻璃棒蘸浓盐酸或者浓硝酸靠近,产生白烟,证明有氨气。

方法三:氨气检测仪表可以定量测量空气中氨气的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会引起温室效应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同感:现在的冬天好像不如我们小时候冷了?相信很多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一些官方的说明,我们知道这是地球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温室效应又俗称“花房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0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是全球变暖的原因。

温室效应的原因是来自温室气体,由于像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热能气体的功用是只允许太阳光进,而阻止其反射,进而实现保温、升温作用,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其他温室气体还有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许多其它限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如,每分子甲烷的吸热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一氧化氮(N2O)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

由此可见氨气不会引起温室效应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防毒面具对氨气有用吗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防毒面具的配备和使用,是企业为了保障作业人员在特定环境中免遭或减轻职业中毒和职业危害,保护作业人员安全和健康的一项重要措施。那么,防毒面具对氨气有用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防毒面具对氨气具有防护做用,防毒面具都是有针对性的,有防氨气、盐酸雾、氟化氢、氯气等等,不同的工作环境要佩戴不同的防毒面具,一般防护时间不很长,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有效时间和使用期限。

防毒面具使用要求:

(1)正确的选择防毒面具,选对型号,确认出毒气是哪一种毒气,现场的空气里面毒物的浓度是多少,空气中氧气含量是多少,温度又是多少度。应该特别的留意防护面具的滤毒罐所规定的范围以及时间。在氧气浓度低于19%时,禁止使用负压式防毒面具;

(2)在使用防毒面具之前,应该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查看各部位是否完整,有无异常情况发生,其连接部分是不是接好了,仔细看看整个面具的气密性是不是特别的好。

(3)对于在工作中要使用到防毒面具的劳动者,需要专门的培训,以便他们能够正确的作用防毒面具,在使用防毒面具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面罩,要保持防毒面具里面气流的畅通,在有毒的环境中要迅速戴好你的防毒面具。

(4)当你的防护口罩出现使用故障时,你应该采用应急措施,并且应该马上离开有毒的区域。

(5)在每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气密性实验,并检查各配件是否有老化痕迹,各关键配件是否完整;每次使用完毕后及时清洁保养;记录累计使用时长;及时更换滤毒盒、滤棉。

展开阅读全文

防毒面具可以防氨气吗

全文共 663 字

+ 加入清单

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中毒所配备的防护装备。那么,防毒面具可以氨气吗?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防毒面具可以防氨气,一般在选择滤毒件(滤毒盒或滤毒罐)时,为绿色防氨气的防毒面具套装。防毒面具的防毒是根据不同的有毒害气体,要选用不同的滤毒罐,主要是通过防毒面具和滤毒罐的搭配达到防毒的效果。

防毒面具正确使用方法:

1、防毒面具适用于空气中氧气浓度不低于百分之十八的场所,因此使用前应检测确认毒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满足要求。

2、检查确认面罩、导气管、滤毒药罐无缺陷,滤毒罐在有效期内。

3、连接防毒面具。先连接面罩与导气管再连接滤毒罐。连接滤毒罐时先旋下滤毒罐的罐盖再将滤毒罐接在面罩下面并取下滤毒罐底部进气孔的橡皮塞。

4、戴面具。戴面具时应暂停呼吸,闭上眼睛,两手拇指在内,四指在外握住面罩两侧将面罩撑开,两手均匀用力由下而上将面具戴在头上,同时调整罩体使其与面部密合。

5、检查面具气密性。戴好防护口罩后用手或橡皮塞堵住滤毒罐进气孔深吸气一次,检查面具的气密性正常,然后打开滤毒罐的进气孔恢复正常呼吸。

6、防毒面具过滤剂的使用时间一般为30分钟至100分钟。当面具内有特殊气味时表示过滤剂失去过滤作用应及时更换。

7、使用中感觉呼吸困难或自我感觉不适时应立即退出毒区,更换面具。严禁在毒区内摘掉面罩。

8、脱面具时佩戴者应退至毒区的上风位置,迎风并用右手抓住导管与面罩连接处,稍向下用力,自下而上的脱下面具,然后拧下滤毒罐,将滤毒罐拧上罐盖,塞紧底塞。

9、不准在槽、罐等密闭容器内使用防毒面具。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检测仪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检测仪是用于检测环境中氨气浓度的电子仪器,可随身携带。当检测到环境中氨气的浓度达到或超过预置报警值时,氨气检测仪会发出声光及震动报警信号,那么氨气检测仪具有哪些特点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加权平均值(TWA).结构紧凑,重量轻;

2、寿命长.低电压状态显示.高可靠性;

3、高重现性,稳定性好;

4、机身小巧,可插在安全帽上、系于皮带或放置于口袋中,完全释放双手;

5、强韧的橡胶护套,卓越的防跌落、抗冲击性能,通过6英尺跌落试验;

6、严密的设计,优异的防护等级,防水、防尘达到IP67,更适合在恶劣环境下使用;

7、一键式操作,简单方便,省力省心;

8、长效耐用的锂电池,典型设计值超过9000小时,即每天工作24小时,使用可超过一年;

9、标准配置的红外通信功能,智能化的软件让日常工作从繁琐变得简单。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是什么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当室内氨气浓度到达一定程度时才会有刺激性气味,而且人体长期在高氨气的环境下生活,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那么氨气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氨气,Ammonia,NH3,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0.7710。相对密度0.5971(空气=1.00)。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11.2兆帕,即112.2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固体。熔点-77.75℃。

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气和氢气,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氮、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由氮和氢直接合成而制得,能灼伤皮肤、眼睛、呼吸器官的粘膜,人吸入过多,能引起肺肿胀,以至死亡。

氨气的用途

氨气的主要用途包括NH₃用于制氨水、液氨、氮肥(尿素、碳铵等)、HNO₃、铵盐、纯碱,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塑料、染料、制冷剂等。

氨气要用什么吸收

第一种是将氨气通到饱和食盐水即饱和NaCl溶液中,这比直接通入水里吸收效果要好,因为氨气在饱和食盐水里的溶解度比在水要高,这是利用氨气易溶于水,即氨气物理方面的性质;

第二种方法是将氨气通入到装有氯化钙的“U”型管或干燥管里,这是利用到氨气可以和氯化钙反应生成八氨氯化钙的性质,即氨气化学方面的性质,因此在干燥氨气时不能用氯化钙做干燥剂,原因就在此.

从物理特性而言,氨气和氢气一样是比空气要轻的,但是我们常见的气球都用氢气填充而不用氨气的原因是氢气不是最轻的气体,更容易带动气球的上升。而且人体吸收大量氨气后会造成很多的不良反应,比如头晕、恶心等,严重者可能有生命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密度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氨,或称“氨气”,氮和氢的化合物,分子式为NH₃,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那么氨气密度是多少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据了解,氨气的密度为0.7710g/L。相对密度为0.5971(空气=1.00)。

氨用于制造氨水、氮肥(尿素、碳铵等)、复合肥料、硝酸、铵盐、纯碱等,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化肥、制药、合成纤维等领域。含氮无机盐及有机物中间体、磺胺药、聚氨酯、聚酰胺纤维和丁腈橡胶等都需直接以氨为原料。此外,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氨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料来提供能源。

另外,氨气是有毒气体,主要经呼吸道吸入中毒,氨对人体的毒性与环境中氨的浓度及接触时间有关,低浓度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氨可造成组织蛋白变性、脂肪组织皂化等组织溶解性坏死(即皂化作用),引起皮肤及上呼吸道黏膜化学性炎症及烧伤、肺充血、肺水肿及出血;经呼吸道吸入肺泡的氨,大部分吸收入血,使血氨浓度增高,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先兴奋后麻痹;氨还可引起肝脂肪变性、肾脏间质性炎症及心肌损害。

氨气中毒的临床表现如下:

1.刺激反应

仅有一过性的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2.轻度中毒

吸入较多氨气,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等,并可伴有轻度头晕、头痛、乏力等,眼结膜、鼻黏膜、咽部充血水肿,肺部有干性啰音;

3.中度中毒

吸入高浓度的氨气后,立即出现咽部烧灼痛、声音嘶哑、剧烈咳嗽、咳痰、有时伴带血丝痰;胸闷、呼吸困难,常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乏力等,眼结膜和咽部明显充血、水肿,亦可有喉头水肿,呼吸频速、轻度发绀。肺部有干、湿性啰音。

4.重度中毒

吸入较长时间高浓度的氨气后,出现频繁的剧烈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泡沫状痰,有时从鼻孔涌出;同时有胸闷、呼吸困难等表现。肺水肿出现时间较早,最短时间为15分钟,一般在1~6小时,个别病例中毒后30小时出现肺水肿,并常伴有喉头水肿、心悸、烦躁、恶心、呕吐或谵妄、昏迷、休克,亦可有心肌炎或心力衰竭。中毒后3~7天,气管、支气管黏膜坏死、脱落,呈块状、条状,有的呈树枝状,同一患者可间断数次咯出坏死脱落的气管或支气管黏膜。常并发继发感染,体温增高。口腔、咽部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白色假膜形成,呼吸窘迫,明显发绀。双肺满布干、湿啰音。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有毒吗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是一种无色的气体,有着刺鼻的味道,比空气的密度要低,容易在常温下加压被制成液体,很多情况下氨气被加压制成液体进行运输。作为一种化学气体,氨气有毒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氨气是一种很危险的化学气体,其毒性显而易见,一旦发生氨气泄流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氨气在低浓度下很难被我们所察觉,但是低浓度的氨气并不代表对人体没有危害,长期吸入过量的氨气之后,我们就会有中毒的情况发生。

吸入过量的氨气能够导致我们的呼吸道黏膜、眼睛和皮肤被灼伤,严重的能够导致我们的呼吸*肿胀,甚至死亡。所以说氨气有着很大的毒性,一旦我们身边发生氨气泄漏,需要我们马上护住口鼻远离事发现场,以免发生中毒情况,导致人员伤亡。

我们怎么应对氨气泄漏的情况

首先要观察我们身边的人是否有人产生中毒的情况,具体表现为,轻度的氨气中毒会发生喉咙痛、咳嗽、肺部出血、声音嘶哑等等情况;中度的氨气中毒的情况为,呼吸困难、眼睛布满血丝、喉结水肿、恶心、胸闷等等情况;重度的氨气中毒的情况为,心悸、呼吸困难、喉结水肿严重、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根据以上情况来判断是否有人氨气中毒,以及中毒的程度。如果只是少量的氨气吸入,没有发生严重的中毒情况,没有发生对皮肤产生刺激的话,需要我们远离污染源,然后尽快就医就可以了,不会危及到生命安全。

如果是严重的急性氨气中毒,需要我们立即送入医院进行抢救,并且在抢救的过程中将患者身上被氨气污染的衣物用双层塑料袋进行密封,以免发生二次的氨气中毒。

最后,提醒大家一点,就是氨气的毒性是相当大的,并且没有有效的药品可以进行治疗,只能使用支持的治疗方法来进行治疗,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如果我们身边如果身边发生了有人误服了氨气,并且发生了腐蚀的症状,千万不要给患者进行洗胃等措施,可以给患者服用牛奶来缓解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压缩机结构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压缩机应用领域相对来说比较广泛,适用于工业运用中的增压,稳压,动力及吹扫,也可为电厂,食物行业,医药及实验研究单位提供稳定的动力源。那么,氨气压缩机结构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氨气压缩机结构主要有:

转速、行程、活塞平均速度、行程与一级缸径比、各级气缸直径、外形尺寸、拆装所需空间位置、净重和附属设备净重等。氨气压缩机可为液氨卸料之用。也可用于其他化工工艺。卸料时,其进排气压力会随卸料进程而发生线性变化,但须使氨气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始终高于贮罐压力,进气压力排气压力可从0.1~1.6Mpa;排气压力可从0.3~2.4。广泛应用用于化工厂,氨站液氨卸料,电厂脱硝等。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压缩机材质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氨气压缩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工作压力规模较大,可以挑选不同压力的氨气压缩机,调理输进气压力差,可到达极高的压力,在运用中到达理想的作用。那么,氨气压缩机材质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氨气压缩机主要材质有304不锈钢和碳钢镀镍两种。缝隙用不可燃材料填塞。一般来说,压缩机压缩的氨气,加热加压。热,压缩蒸汽穿过线圈-很像一台冰箱的背面的-和消散的热量。由于它在线圈冷却,气体凝结成液体,仍处于高压。这种液体流经膨胀阀,这是一个小洞或端口为一个低压区,类似,压力下降,导致气立即沸腾,汽化,从而放弃其温度-27华氏度(-32.8摄氏度),从而产生制冷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