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方程式

方程式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方程式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方程式问题。

分享

浏览

5056

文章

321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红磷空气燃烧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出现黄白色火焰,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了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颗粒飘在空气中就是现象的白烟。

红磷又名赤磷。紫红色无定形粉末,无毒。高压下热至590℃开始熔化,若不加压则不熔化而升华。分子量为123.89,相对密度为2.34,熔点590℃。不溶于水、二硫化碳,微溶于无水乙醇,溶于碱液。与硝酸作用生成磷酸,在氯气中加热生成氯化物。经真空干燥去除黄磷杂质制得。用于半导体工业作扩散源、有机合成和制造火柴,也用作杀虫剂、杀鼠剂、焰火和烟幕弹等。

与其他磷系阻燃剂相比,相同质量的红磷能产生更多的磷酸,磷酸即可覆盖于被阻燃材料表面,又可在材料表面加速脱水碳化,形成液膜和碳层可将外部的氧,挥发性可燃物和热与内部的高聚物基质隔开而使燃烧中断。

展开阅读全文

硫代硫酸钠滴定碘方程式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方程式为:2Na2S2O3 + I2 = Na2S4O6 + 2NaI。

扩展资料

碘量法是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用于测定物质含量。极微量的碘与多羟基化合物淀粉相遇,也能立即形成深蓝色的配合物,这一性质在碘量法中得到应用。碘量法分为直接碘量法和间接碘量法,其中间接碘量法有分为剩余碘量法和置换碘量法。

碘量法可用于测定水中游离氯、总氯、溶解氧,气体中硫化氢,食品中维C、葡萄糖等物质的含量。因此碘量法是环境、食品、医药、冶金、化工等领域最为常用的监测方法之一。碘量法以碘作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如碘化钾)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

应用

碘量法测废水中硫化物

碘量法测水果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

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

碘量法测定过氧化氢

碘量法测金品位

碘量法测啤酒中、醛糖、总二氧化硫、甲醛含量

碘量法测定消毒剂中二氧化氯

展开阅读全文

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硫酸铝(化学式Al2(SO4)3,式量342.15),白色斜方晶系结晶粉末,密度1.69g/㎝³(25℃)。在造纸工业中作为松香胶、蜡乳液等胶料的沉淀剂,水处理中作絮凝剂,还可作泡沫灭火器的内留剂,制造明矾、铝白的原料,石油脱色、脱臭剂、某些药物的原料等。还可制造人造宝石及高级铵明矾。

氢氧化钠,也称苛性钠、烧碱、固碱、火碱、苛性苏打。氢氧化钠具有强碱性,腐蚀性极强,可作酸中和剂、配合掩蔽剂、沉淀剂、沉淀掩蔽剂、显色剂、皂化剂、去皮剂、洗涤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展开阅读全文

高锰酸钾与草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高锰酸钾草酸反应离子方程式: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高锰酸钾(化学式:KMnO₄),强氧化剂,紫红色晶体,可溶于水,遇乙醇即被还原。常用作消毒剂、水净化剂、氧化剂、漂白剂、毒气吸收剂、二氧化碳精制剂等。1659年被西方人发现。医疗上有用作清洁消毒,和用来消灭真菌之用。相对分子质量为158.03395,高锰酸钾常温下即可与甘油(丙三醇)等有机物反应甚至燃烧;在酸性环境下氧化性更强,能氧化负价态的氯、溴、碘、硫等离子及二氧化硫等。与皮肤接触可腐蚀皮肤产生棕色染色;粉末散布于空气中有强烈刺激性。尿液、二氧化硫等可使其褪色。与较活泼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强烈燃烧性。

草酸,即乙二酸,最简单的有机二元酸之一。结构简式HOOCCOOH。它一般是无色透明结晶,对人体有害,会使人体内的酸碱度失去平衡,影响儿童的发育,草酸在工业中有重要作用,草酸可以除锈。草酸遍布于自然界,常以草酸盐形式存在于植物如伏牛花、羊蹄草、酢浆草和酸模草的细胞膜,几乎所有的植物都含有草酸盐。

展开阅读全文

铁和硫酸铜离子方程式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铁和硫酸铜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现象: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铜,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可把铜置换出来。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置换反应。

拓展资料:

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有气泡冒出,铁在逐渐减少或消失;铁和硫酸铜反应,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铜,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因为生成的硫酸亚铁的溶液呈浅绿色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铁易溶于稀的无机酸中,生成二价铁盐,并放出氢气。在常温下遇浓硫酸或浓硝酸时,表面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使铁“钝化”,故可用铁制品盛装冷的浓硫酸或冷的浓硝酸。在加热时,铁可以与浓硫酸或浓硝酸反应,生成+3价的铁盐,同时生成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

展开阅读全文

氯气通入水中的离子方程式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氯气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Cl-+ClO-+2H+

HCLO是弱酸,弱酸不能在水中全部电离,所以不能拆开完,HCL是强酸,可以在水中完全电离,所以可以直接拆。反应中氧化剂是Cl2,还原剂也是Cl2,本反应是歧化反应。

拓展资料

氯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化学式为Cl₂。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具有窒息性,密度比空气大,可溶于水和碱溶液,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易压缩,可液化为黄绿色的油状液氯,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可用作为强氧化剂。氯气遇水会产生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净化作用,用于消毒——溶于水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

家用84消毒液与洁厕液混用会导致氯气中毒的原理就是此反应的逆反应。因为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洁厕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两者相遇会产生大量热,并放出氯气。

展开阅读全文

磷和硫酸铜和水反应方程式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磷和硫酸铜和水反应有两个方程式

2P+5CuSO₄+8H₂O==5Cu+2H₃PO₄+5H₂SO₄ (冷溶液中)。1mol硫酸铜能氧化磷的物质的量为0.4mol(1mol硫酸铜得到2mol电子,1mol磷失去5mol电子)。

11P+15CuSO₄+24H₂O==5Cu₃P+6H₃PO₄+15H₂SO₄ (热溶液中)。1mol硫酸铜能氧化磷的物质的量为0.2mol(1mol硫酸铜得到1mol电子,1mol磷失去5mol电子)。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这种方法适合于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在KClO3→KCl+O2↑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2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可:

2KClO3==2KCl+3O2↑(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催化和加热。“MnO2”写在等号上方;“加热”写在等号下方,可用希腊字母delta“△”代替)。

展开阅读全文

碳酸氢钠与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碳酸氢钠和二氧化硫反应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碳酸氢钠少量:SO₂ + NaHCO₃ = NaHSO₃ + CO₂↑;2、碳酸氢钠过量:SO₂ + 2NaHCO₃ = Na₂SO₃ + H₂O + 2CO₂↑ 。

常用化学反应方程式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3、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4、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5、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6、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7、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8、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9、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展开阅读全文

铝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铝与氧反应方程式

铝和氧在常温或点燃条件下反应形成氧化铝,反应方程式:4Al 3O2==2Al2O3

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2O2=点燃=Fe3O4

3.铜在氧气中加热:2Cu 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3O2=点燃=2Al2O3

5.氧气中的氢气燃烧:2H2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氧气中燃烧:S 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O2=点燃=CO2

9.氧气中碳燃烧不足:2C O2=点燃=2CO

10.汞(汞)在氧气中燃烧:2Hg O2=点燃=2HgO

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1.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O2=点燃=2CO2

12.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2O2=点燃=CO2 2H2O

13.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3O2=点燃=2CO2 3H2O

14.乙炔在氧气中燃烧:2C2H2 5O2=点燃=4CO2 2H2O(氧炔焰)

展开阅读全文

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现象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氧化铁盐酸反应之后,红褐色固体溶解,生成黄色溶液,反应方程式为:3HCL + Fe(OH)3 = FeCl3 +3H2O。

氢氧化铁简介

氢氧化铁的化学式为Fe(OH)3,是棕色或者红褐色粉末或深棕色絮状沉淀,在一定条件下分散系为胶体。它具有两性但其碱性强于酸性, 新制得的氢氧化铁易溶于无机酸和有机酸,亦可溶于热浓碱。氢氧化铁可用来制颜料、药物,也可用来做砷的解毒药等等。

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什么

氢氧化铁是碱,盐酸是酸,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所以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OH)3+3HCl=FeCl3+3H2O。氢氧化铁与盐酸反应之后,红褐色固体溶解,溶液变成黄色。

展开阅读全文

氧化铁和稀盐酸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式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氧化铁和稀盐酸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反应现象为红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什么是稀盐酸

稀盐酸指的是质量分数低于20%的盐酸,溶质的化学式为HCl。稀盐酸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呈强酸性。主要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和氢气,除水垢,药用方面主要可以治疗胃酸缺乏症。

什么是氧化铁

氧化铁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又被称为烧褐铁矿、烧赭土、铁丹、铁红、红粉、威尼斯红等,外观为红棕色粉末。具有稳定性,溶于盐酸、稀硫酸生成铁盐。

展开阅读全文

氢氧化钠与so2反应方程式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与SO2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离子方程式:SO2+2OH-=SO3(2-)+H2O。氢氧化钠和SO2反应会生成Na2SO3和水,无明显现象。

氢氧化钠与so2反应方程式

二氧化硫的化学式为SO2,它是无色气体,有较大的刺激性气味,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极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NaOH为白色半透明结晶状固体,是化学实验室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

氢氧化钠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钠,这是因为二氧化硫通入溶液中,首先是和水进行反应,生成的是亚硫酸,第二步就是氢氧化钠和亚硫酸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氢氧化钠与so2反应化学方程式:2NaOH+SO2=Na2SO3+H2O。

展开阅读全文

氯化钠与硝酸钾反应方程式 氯化钠与硝酸钾反应方程式是什么

全文共 193 字

+ 加入清单

氯化钠硝酸钾不会发生反应

因为氯化钠和硝酸钾两者都是盐,并且都是强酸强碱盐,两个物质都很稳定不可能发生反应。另外复分解反应实际就是离子间的交换,但是必须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氯化钠与硝酸钾不能生成水、气体或沉淀物中的任一种,因此不会发生反应。

氯化钠是一种白色晶体状的小颗粒,是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主要来源于海水。不纯的氯化钠在空气中有潮解性。氯化钠的稳定性比较好,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展开阅读全文

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氯化钡与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全文共 182 字

+ 加入清单

反应的现象是产生白色的沉淀。硫酸是一种强酸。浓硫酸具有高腐蚀性和强氧化性。氯化钡是一种是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它微溶于盐酸和硝酸,难溶于乙醇和乙醚。由于易溶于水,所以需要密封保存。生活上常常用于电子、仪表、冶金等工业。硫酸钡是一种无臭无味的,几乎不溶于水的粉末,常用于消化道造影。

这个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实际就是离子间的交换,但是必须有水,气体或沉淀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二氧化碳和碳反应化学方程式是:C+CO₂=2CO(高温),该反应是歧化反应,在反应中碳充当还原剂,还原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气体是大气组成的一部分(约占大气总体积的0.03%),在自然界中含量丰富,二氧化碳产生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机物在分解、发酵、腐烂、变质的过程中都可以释放出二氧化碳。

2、石油、石腊、煤炭、天然气的燃烧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3、石油、煤炭在生产化工产品的过程中,也会释放出二氧化碳。

4、粪便、腐植酸在发酵,熟化的过程中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

5、动物在呼吸的过程中,都要吸进氧气吐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用途有:

高纯二氧化碳主要是用于电子工业,医学研究、临床诊断、检测仪器的校正气以及配制其它特种混台气,在聚乙烯聚合反应中则用作调节剂。

展开阅读全文

乙醛催化氧化方程式 乙醛的催化氧化方程式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乙醛催化氧化方程式为:2CH3CHO+O2(Ag,加热)=2CH3COOH。乙醛又名醋醛,是一种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可与水和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互溶。

乙醛的处理原则

1、吸入导致中毒之后,应迅速脱离现场。必要时吸氧,雾化吸入,2%碳酸氢钠、地塞米松等。给予止咳、解痉药。早期给地塞米松10mg静脉推注。出现肺炎或肺水肿时应及早对症处理。

2、误服后尽快以清水洗胃,洗胃后可给予3%碳酸铵或15%醋酸铵100ml,并口服牛奶或豆浆,以保护胃黏膜。

3、皮肤和黏膜接触后,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再用肥皂水或2%碳酸氢钠液冲洗,更换被污染衣服。

4、过敏者可给予抗过敏药。

乙醛的主要用途

1、有机合成中,乙醛是二碳试剂、亲电试剂,看作CH3CH(OH)的合成子,具原手性。它与三份的甲醛缩合,生成季戊四醇C(CH2OH)4。与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反应生成醇。

2、乙醛可以用来制造乙酸、乙醇、乙酸乙酯。

展开阅读全文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当甲烷完全燃烧时,其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当甲烷不完全燃烧时,其化学方程式为:2CH4+3O2=2CO+4H2O。

甲烷是什么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化学式是CH₄。甲烷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可用来作为燃料及制造氢气、炭黑、一氧化碳、乙炔、氢氰酸及甲醛等物质的原料。

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坑气等的主要成分,俗称瓦斯。甲烷也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及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甲烷主要是作为燃料,如天然气和煤气,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工业中。作为化工原料,可以用来生产乙炔 、氢气、合成氨、碳黑、硝氯基甲烷、二硫化碳、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氢氰酸等。

展开阅读全文

化学知识点:化学方程式中“↑”和“↓”的使用方法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一、表示气体产物

1.凡是反应物中都是固态或液态,而反应后生成了气态物质,就应该在这种气态物质的化学式后边用“↑”符号标出。如:

2KClO32KCl+3O2↑

CaCO3+2HCl=CaCl2+H2O+CO2↑

2.如果反应物中也有气态物质,生成物虽为气体也不用“↑”表示。如:

S+O2SO2CO+CuOCu+CO2

3.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生成物呈气体逸出,也应用“↑”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如:

NaCl+H2SO4=NaHSO4+HCl↑

如果生成物虽为气体,但溶解在溶液中,没有逸出,则不用“↑”表示。

4.固态或液态反应物,如果生成物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均应分别用“↑”表示。如

2H2O2H2↑+O2↑

5.反应物中的气体物质一律不用“↑”表示。

二、表示不溶性固体生成物

这里生成的HC1存在于溶液中,不用“↑”表示。

2NaHCO3Na2CO3+CO2↑+H2O

展开阅读全文

化学知识点之与盐酸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NaOH(也可为KOH)+HCl=NaCl+H2O现象:不明显

CaCO3+2HCl=CaCl2+H2O+CO2↑现象:百色固体溶解,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2CO3+2HCl=2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aHCO3+HCl=NaCl+H2O+CO2↑现象:生成能使纯净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Fe2O3+6HCl=2FeCl3+3H2O现象:红色固体逐渐溶解,形成黄色的溶液

Fe(OH)3+3HCl=FeCl3+3H2O现象:红棕色絮状沉淀溶解,形成了黄色的溶液

Cu(OH)2+2HCl=CuCl2+2H2O现象:蓝色沉淀溶解,形成黄绿色的溶液

CuO+2HCl=CuCl2+H2O现象:黑色固体溶解,生成黄绿色的溶液

Zn+2HCl=ZnCl2+H2↑现象:同上

Mg+2HCl=MgCl2+H2↑现象:同上

Fe+2HCl=FeCl2+H2↑现象:溶液变成浅绿色,同时放出气体

2Al+6HCl=2AlCl3+3H2↑现象:有气体生成

展开阅读全文

化学知识点之化学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一)最小公倍数法

这种方法适合常见的难度不大的化学方程式。例如,KClO3→KCl+O2↑在这个反应式中右边氧原子个数为2,左边是3,则最小公倍数为6,因此KClO3前系数应配2,O2前配3,式子变为:2KClO3→KCl+3O2↑,由于左边钾原子和氯原子数变为2个,则KCl前应配系数2,短线改为等号,标明条件即:

2KClO3==2KCl+3O2↑

(二)奇偶配平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化学方程式两边某一元素多次出现,并且两边的该元素原子总数有一奇一偶,例如:C2H2+O2→CO2+H2O,此方程式配平从先出现次数最多的氧原子配起。O2内有2个氧原子,无论化学式前系数为几,氧原子总数应为偶数。故右边H2O的系数应配2(若推出其它的分子系数出现分数则可配4),由此推知C2H2前2,式子变为:2C2H2+O2→CO2+2H2O,由此可知CO2前系数应为4,最后配单质O2为5,把短线改为等号,写明条件即可:

2C2H2+5O2==4CO2+2H2O

(三)观察法配平

有时方程式中会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例如:Fe+H2O──Fe3O4+H2,Fe3O4化学式较复杂,显然,Fe3O4中Fe来源于单质Fe,O来自于H2O,则Fe前配3,H2O前配4,则式子为:3Fe+4H2O=Fe3O4+H2由此推出H2系数为4,写明条件,短线改为等号即可:

3Fe+4H2O==Fe3O4+4H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