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温室

温室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温室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温室问题。

分享

浏览

4985

文章

89

六种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是什么

全文共 182 字

+ 加入清单

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六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目前在全球排放量最大的是那一种?

答案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贡献达60%,在大气中的含量最高,所以它成为削减与控制的重点。全球变暖已成为制约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控制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是我们需要高度重视的。

展开阅读全文

养小鸡的温室应该注意什么,温度为多少比较合适?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近几年我觉得养鸡的人越来越多了,尤其是养散养土鸡的。而且刚开始养鸡的人往往都会选择养个几百只,数量不多,所以比较多人会选择自己孵化,然而又是刚养很多细节都不知道,比如养小鸡的温室要多少度,很多养殖户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养小鸡的温室温度需要保证在32度左右,在一个月之内需要慢慢的降低这样的温度,直到外界的温度保证在20度左右不会改变的时候即可。小鸡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下才能够从蛋壳中孵化而出,蛋壳里面的温度大概是在32度左右,如果小鸡一旦破壳而出,因为绒毛还没有生长的很健全,再加上外界的温度突变就会导致其存活率降低,这些就是导致小鸡存活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因此想要提高成活率的话,就需要从这方面入手,给小鸡提供最适宜的温度来保障其大量的存活。

养小鸡的温室温度需要保证在32度左右,这样才可以提高小鸡的成活率。

展开阅读全文

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 什么是温室效应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温室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可以使阳光进入地球大气层和地球表面,加热空气,防止大部分热量向外散射,导致大气加热。这种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效应CO2.水蒸气可以吸收地球发射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与人工温室相同,故称温室效应。

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将减少红外辐射对太空的辐射,因此地球气候需要改变,使吸收和释放辐射的重量达到新的平衡。这种变化可以包括全球地球表面和大气低层变暖,因为它可以排出多余的辐射。

尽管如此,地球表面温度的轻微升高可能会导致其他变化,如大气云量和环流量的变化。

有些变化可以加剧地面变暖(正反馈),有些可以减缓变暖过程(负反馈),使用复杂的气候模式,政府间气候变化特别委员会在第三份评估报告中估计,全球地面平均气温将在2100年上升1.4至5.8℃。

这预计考虑到大气层中悬浮颗粒倾向于冷却地球气候和海洋吸收热能的影响(海洋具有较大的热容量)。然而,仍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计算结果,如未来温室气体排放的预期、气候变化的各种反馈过程和海洋吸热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海尔冰箱变温室不制冷的原因,如何解决变温室不制冷问题?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海尔冰箱温室制冷原因如下:

1、冰箱内的照明灯没亮,冰箱的电源没接通。

2、电源电压过低,低于187伏电冰箱的压缩机得不到有效的正常启动,冰箱变温室无法制冷。

3、制冷系统泄漏,缺少制冷剂。此时压缩机虽运转,但系统中无制冷剂蒸发吸热,所以冰箱内温度不下降。 查出制冷系统泄漏部位,进行补漏,添加制冷剂即可。

4、变温室的温度传感器坏了,导致不能精确控温,变温室不制冷。

5、压缩机内高压输出缓冲管断裂或固定缓冲管的螺钉松动,会造成高压管不排气,低压管不吸气,所以压缩机虽然运转,但不制冷。可以打开机壳更换新的缓冲管,或将固定缓冲管的螺钉固紧。

6、频繁打开冰箱门,没有关紧冰箱门,一次性放入冰箱内物品较多,会造成冰箱不制冷或制冷效果不理想。

该答案适用于海尔大部分冰箱型号。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温室栽培 如何温室栽培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温室栽培是指园艺作物的一种栽培方法,是指利用保暖、加温、透光等设备和相应的技术措施,保护喜温植物御寒、过冬或促使生长和提前开花结果等。

温室栽培最初是在17世纪末法国开始的,当时主要栽培柑桔等,后来扩大到葡萄、桃、草莓等其他树种。我国于70年代开始采用温室栽培,最开始用于栽种葡萄,90年代后,温室栽培技术的成熟,在黑龙江省各地和辽宁、吉林、北京、河北、山东等地蓬勃兴起。

温室栽培的出现打破了植物生长的地域和时空界限,满足了园艺作物周年连续供应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 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有什么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温室效应产生危害有全球气候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夏天最高气温升高;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温室效应产生的危害

温室效应又称“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因为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所以被称为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温室效应会导致地球冰川消退,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引发生态问题;此外,还会使局部地区在短时间内发生急剧的天气变化,导致气候异常,造成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还有,温室效应导致极热天气出现频率增加,使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同时还会加速流行性疾病的传播和扩散,从而直接威胁人类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尼亚加拉蝴蝶温室园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尼亚加蝴蝶温室园坐落于安大略省的尼亚加拉瀑布城,于1996年开园,占地40公顷,蝴蝶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圆顶玻璃暖房内,约有60多种,超过2000只热带蝴蝶,它们有的吃水果,有的在花儿前觅食,有的落到游人的肩上,好不快乐。

数千只蝴蝶在玻璃暖房内翩翩起舞,小径两旁是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蝴蝶就是以这些植物为家,如马樱丹属植物、萼距花属植物、百日草属植物、蛇鞭菊等,每个小时约有300多名游客来参观这个多姿多彩的蝴蝶天地。如果游客想让蝴蝶飞到自己身上,则需要穿上亮色的衣服,喷上香水,慢慢的移动步子,蝴蝶就会把色彩鲜艳并且具有香味的你当做花儿落到身上。园内常见的蝴蝶有橘釉蛱蝶、蓝色大闪蝶、玉带凤蝶、银纹红毒蝶等,翩翩起舞,美丽迷人。

Niagara Parks Butterfly Conservatory

必去理由:加拿大最知名的蝴蝶园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北美洲【North Americ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加拿大[Canada]

景点所在省、州:安大略省 [Ontario]

景点所在城市:尼亚加拉瀑布城 [Niagara Falls]

展开阅读全文

氨气会引起温室效应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同感:现在的冬天好像不如我们小时候冷了?相信很多人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一些官方的说明,我们知道这是地球的温室效应造成的。

温室效应又俗称“花房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0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是全球变暖的原因。

温室效应的原因是来自温室气体,由于像二氧化碳等气体吸收热能气体的功用是只允许太阳光进,而阻止其反射,进而实现保温、升温作用,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二氧化碳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0.03%。其他温室气体还有氯氟烃(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气体。许多其它限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如,每分子甲烷的吸热量是二氧化碳的21倍,一氧化氮(N2O)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

由此可见氨气不会引起温室效应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大气温室效应是什么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近百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仅温带的老人感到冬天越来越暖和,夏天越来越热,就是在南极地区,气温也在增高,积雪日渐减少。科学家将气候的不正常归结为“温室效应”。那么确切的大气温室效应是什么呢?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短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据估计,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据分析,在过去二百年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5%,地球平均气温上升0.5℃。估计到下个世纪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而在中高纬度地区温度上升更多。

温室效应加剧会使地球两极的冰川进一步融化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这就会导致很对生态问题的出现,因此各国都在想办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减缓温室效应的速度。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变暖,这个现象相信大家已经都有目共睹了。按照科学的说法,这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因。

温室效应又俗称“花房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使地表和低层大气变暖,如果大气不存在这种效应,那么地表温度将会下降约30或更多。反之,若温室效应不断加强,全球温度也必将逐年持续升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温室效应被很多科学家认为是全球变暖的原因。

那么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物体都辐射电磁波。物体温度越高,辐射的波长越短。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它发射的电磁波长很短,称为太阳短波辐射(其中包括从紫到红的可见光)。地面在接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增温的同时,也时时刻刻向外辐射电磁波而冷却。地球发射的电磁波长因为温度较低而较长,称为地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在经过地球大气时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的,却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在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它自己也向外辐射波长更长的长波辐射(因为大气的温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达地面的部分称为逆辐射。地面接受逆辐射后就会升温,或者说大气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就是大气温室效应的原理。

然而温室效应的最根本原因还是人类排放了过量的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对地球整个生态都是有影响的。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大气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大气温室效应正在我们的星球上泛滥,由此而引发的生态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大气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呢?

温室效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因此现在各国都在积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导致地球温室效应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温室效应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热交换而形成的保温效应,就是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

温室效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又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

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71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外表层有一层大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像一层厚厚的玻璃,使地球变成了一个大暖房。如果没有大气,地表平均温度就会下降到-23℃,而实际地表平均温度为15℃,这就是说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提高38℃。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本来是有利于地球生物生存的一件事情,但是随着人类的活动地球温室效应却慢慢变了味道,正朝着灾害性方向发展。举个简单的例子,温室效应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影响沿海居民的生活,那么地球温室效应的原因有哪些呢?

首先,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除二氧化碳以外,对产生温室效应有重要作用的气体还有甲烷、臭氧、氯氟烃以及水气等。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工业的迅速发展,排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相应增多。

其次,由于森林被大量砍伐,大气中应被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没有被吸收,由于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温室效应也不断增强。在空气中,氮和氧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它们都可以透过可见光与红外辐射。但是二氧化碳就不行,它不能透过红外辐射。所以二氧化碳可以防止地表热量辐射到太空中,具有调节地球气温的功能。如果没有二氧化碳,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会降低20℃。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就会使地球仿佛捂在一口锅里,温度逐渐升高。

总之,温室效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室效应对农业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721 字

+ 加入清单

农业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产业,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排放过多而造成的,从而导致了冰川消融,海平面升高和南极半岛以及北冰洋的冰雪融化等现象,全球变暖引起各方面的变化,对农业的生产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一、全球变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由于气候变暖会对农作物的生育期造成显著的影响,在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新的适应技术,农作物的生育期会缩短,生长量会减少,这将会抵消作物全年生长期延长的效果,而且由于生育期缩短,减少了作物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干物质的时间,质量也会下降,从而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

第二、全球变暖引发农作物病虫害。

气候变暖会影响农作物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会加重农业病虫害的发展,这是因为农作物害虫的分布、生长发育、繁殖和越冬等与温度条件密切相关。气候变暖会使农作物害虫虫卵的越冬北界北移,害虫成活率提高,虫口数剧增,虫害发生期、迁入期提前,危害期延长。

第三、全球变暖导致农业成本和投入大幅度增加。

肥效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尤其是氮肥,在温度越高的情况下,能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就越少。因此,要想保持原有的肥效,就必须加大施肥量,而且全球变暖使得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地力下降。在高二氧化碳浓度下,虽然光合作用的增强能够促进根生物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土壤有机质的减少,但土壤一旦受旱,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解都将受到限制。这意味着需要施用更多的肥料以满足农作物的需要,而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会使农业投入和生产成本提高,还会影响到环境和土壤。

由此可见温室效应的加剧对农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暖和,温室效应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和大量排放的汽车尾气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但是你知道温室效应有哪些危害吗?

首先就是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美国科学家曾经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上升令北极冰层融化,被冰封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重见天日,导致全球陷入疫症恐慌,人类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再有就是海平面上升,如果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南北极地冰山将大幅度融化,导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还有是温室效应导致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地震等极端天气增多。还有会导致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面对如此多的危害,一方面需要人们减少含碳燃料的燃烧,另一方面保护好森林和海洋,尽量使用清洁能源等。更多温室效应对地球有哪些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森林锐减会加剧温室效应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森林在历史上也不少,不仅南方森林茂密,就是在北方,五六十万年前北京蓝田猿人生活的渭河之滨,北京猿人活动的北京地区,都曾有苍翠的莽莽林海。但我国的森林已经不多了,那么森林锐减加剧温室效应吗?

生态破坏小知识:

近代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使得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过去110多年里由270毫升/立方米上升到350毫升/立方米,到21世纪中期将达到600毫升/立方米。世界观察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说,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北极地区的冰盖已减少了42%。近100年来,海洋面上升了50厘米。如果温室效应继续下去,海洋面再上升50厘米,全球30%的人口就得迁移。而森林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每公顷森林平均每生产10吨干物质,吸收16吨二氧化碳,释放12吨氧气。1997年度日本林业白皮书说,日本现有森林的年降炭量是2700万吨,相当于4500万辆家用小轿车排放的废气量,所以森林锐减已经会加剧温室效应。

提醒您:森林锐减的后果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问,所以为了避免后果发生,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可进入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温室气体排放

全文共 324 字

+ 加入清单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那么,温室气体排放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介绍一下吧!

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这样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由于红外线的能量较低,不足以导致分子键能的断裂,因此气体分子吸收红外线辐射后没有化学反应发生,而只是阻挡热量自地球向外逃逸,相当于地球和外层空间的一个绝热层,即“温室”的作用。大气中某些微量组分对地球长波辐射吸收作用使近地面热量得以保持,从而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被称为温室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温室草龟和野生草龟以及外塘草龟介绍上

全文共 1569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温室草”、“外塘草”、“野生草”这几个字眼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玩龟人眼中,那么什么是温室草、外塘草、野生草呢?有什么区别呢?龟友去花鸟市场或者网络买龟的时候会发现相同大小的草龟在同一家中可能差价较大。那些标明是野生草龟尤其贵,其次是外塘的草龟,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呢?简单的说就是物以稀为贵,按照来源难易程度来说,温室草龟相对最容易,其次是外塘草龟,野生草龟最为难得,这三种生长到同等大小的个体需要的时间依次延长。另外野生龟或者外塘龟的生存能力跟温室龟相比是比较强的,这也是价格高的原因之一。下面从几个方面来介绍这三种龟。一,概念1、温室草龟:是在人工温室下吃饲料长大的草龟,环境恒温,无冬眠,缺乏充分的日光照射,饲料中加入促长素。2、外塘草龟:孵化出壳后在温室饲养一年然后转入模仿野生环境设计的外塘中饲养的草龟,和温室龟一样吃饲料,或者吃其他食物,食物一定是充足的,有冬眠,有充分的日光照射。3、野生草龟:从诞生开始就是在野外生存的草龟。二,生长方式了解生长方式很重要,不同的生长方式决定了温室龟、外塘龟、野生龟的外观和软件的各种不同。1.温室草龟:在温室内生长,环境温度恒温在25-30摄氏度范围内,全年不停饲喂饲料。因为温度适宜,龟一直保持较高的新陈代谢速率,同时饲料充足且含有促进生长的促长素,龟生长速度很快,能两年就达到外塘龟四五年的个体大小。2.外塘草龟:刚出生的草龟第一年冬眠很难成活,所以放入温室饲养一年,再投放到外塘粗生粗养,喂食饲料或鱼浆。外塘草龟的生存环境是模仿野生草龟的环境,但食物供应是很充足的,所以生长速度跟温室草龟比慢但比野生的快。3.野生草龟:野外环境出生并长大,独立寻找食物,过着半饱半饥的生活。生长速度较慢。三,外观区别1、龟甲(1)颜色:温室龟因为生长速度快,当色素沉积的速度跟不上背甲的生长速度时候,背甲的颜色就会较浅,有些是泛灰白色的,但和变异白化草龟又不一样,白化草龟的眼睛是红色的。

上面为泛白温室草龟,下为变异白化草龟

外塘龟的背甲颜色较深,一般为红褐色或者棕色,野生龟的背甲颜色笔外塘龟的还深。同时由于生活的水质中含有铁离子,而生长速度受生长方式决定,外塘龟和野生龟在背甲生长过程中会有铁离子沉积在背甲上,显现出红色锈迹。就是所说的水锈。生长速度越慢,年纪越大的草龟背甲上的水锈越深厚,所以说就水锈来说,同样大小的个体野生龟的水锈是最深厚的。

温室草的龟壳颜色浅

年纪很小的野生草,已经有较多水锈

(2)龟壳厚度:由于温室龟的生长速度快,只需要较短时间达到较大的个体,所以相同大小的草龟,温室龟的龟壳厚度最薄,其次是外塘龟,最后是野生龟。(3)龟壳质地:由于野外环境不像室内环境那样平顺,所以野生龟的龟甲一般都是“伤痕累累”,看起来很沧桑。而外塘龟生存环境虽然和野生龟相似,但是由于不需要像野生龟那样克服困难寻找食物,所以龟甲看起来比野生的光滑许多。温室龟的龟壳则是非常光滑的了。(4)盾片之间的间隙:当生长速度过快,缺少阳光背甲钙质合成跟不上,就导致盾片之间的间隙增大。温室龟盾片之间的间隙宽,外塘龟的相对窄,颜色鲜艳,野生龟的间隙最细,颜色更鲜艳。背甲和腹甲的盾片一样都有这个情况。2、生长纹:也是因为生长方式不一样导致的生长速度不一样,生长纹的表现也不一样,温室龟几乎看不到一轮一轮的生长纹,反而看到的是每片盾片上明显的放射纹。外塘草龟和野生草龟不是,外塘草龟有明显的生长纹,但跟同个体的野生草龟相比较为少而且生长纹的间距较宽。野生草龟的生长纹是密集的。

温室草生长纹几乎看不到,放射纹较多

外塘草的生长纹明显

温室草龟、外塘草龟、野生草龟在外观上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龟甲上,还表现在头部皮肤、指甲等,还有这三种草龟的软件方面也有不同,笔者将在《温室草龟和野生草龟以及外塘草龟介绍(下)》中继续介绍。

展开阅读全文

如何区分温室草龟、外塘草龟和野生草龟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草龟

草龟大致就分三种生长环境,温室、外塘、野生,下面就介绍一下三种生长环境有何不同,所导致的草龟品相有哪些小小的区别。

一、温室草龟

人工温室下用饲料(鳖饲料)喂养的草龟.由于饲料含有促进龟生长的物质,龟长的特别快,加上没有充分的阳光照射.因此外观色泽苍白,甲壳感觉缺乏质感,皮肤也发白。(如果是白化,眼睛是红色的,壳很黄。)加上没有冬眠,所以没有生长纹(只有放射性的假生长纹)。

二、外塘草龟

人工饲养一年后,放入外塘模仿环境饲养个3到4年。因为有阳光的照射,头也可以是绿颜色,但是由于食物充足,生长比的快,皮肤和壳的颜色明显不如。壳的厚度也不如的,虽然有过冬眠,壳上有明显的生长纹,但是比的宽,不够细和密。腹甲处比较光滑。如果有金线会显的粗且颜色浅,经常是黄中带点白。(壳上也可以有铁锈)

三、野生草龟

龟:从出世就是野外开始,并被人刚从野外抓来的龟(别人放生的除外),头基本是翠绿或墨绿色,指甲看起来很尖很粗,很黑。皮肤的颜色比较深,壳色比较鲜艳。壳上有非常明显的细且密的生长纹(当然有些的由于磨损,看不到生长纹了)。壳也比较厚实。腹甲由于经常性的磨损显的比较粗糙,有时也有类似背甲上的生长纹。背上中间的棱比较粗和拱起。如果有金线多数情况下显的细,颜色深,呈现金黄色。(壳上经常带有黑铁锈),龟同时比较胆小,害羞。

展开阅读全文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

全文共 2202 字

+ 加入清单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因此,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温室甲鱼养殖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室内温度的控制

甲鱼在水温30℃-32℃内为最佳的生长环境。在水温高于20℃时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若低于最佳温度时,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低;若水温高于最低状态时,由于甲鱼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转化率。室温一般控制在33℃-35℃,尽量保持恒定。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科学合理地投饲

1、投饲方式

分为水上和水下两种投喂方式相。按理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使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投喂能减少浪费。

2、投饲量控制

甲鱼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体环境变化和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须及时调整投饲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水上投喂一般掌握在1.0-2.0小时内吃完。另外,甲鱼生长应追求一种平衡,不能以增大投喂量来达到加快生长的目的。过量摄食,生长过快,易导致甲鱼生理负载增加,引起内脏受损而诱发内脏病。一般甲方饲料投喂应根据甲鱼规格大小,按一定比例投料,使甲鱼健康稳定地生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上、下午各一次,日投饲量掌握在2%-4%干料。

3、饲料的选择

甲鱼养殖中饲料成本占到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选择的饲料的品质好坏直接决定了养殖成本的高低。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质量稳定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科技含量与品质。养殖生产中,在配合饲料中可添加10%左右含维生素、纤维较多的无公害蔬菜(如青菜、胡罗卜、南瓜等)对帮助消化、降低饵料系数与增强鳖的抗病能力有较大的益处。

甲鱼的苗种选择与合理放养

1、苗种选择。稚鳖应选择健康、无伤无病、种质优良的品种,规格整齐,要求每只在3.5克以上,且活力强、反应快,不进不养未经检疫的鳖苗。

2、鳖苗的消毒。放养前必须先体表消毒。方法:鳖苗放在塑料盆里,用1.5%-2%的食盐水或1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浸泡8-10分钟,浸泡水没过鳖苗背为宜。

3、合理放苗。放苗后应及时开食,可用稚鳖饮料。第一次开食饲料中最好添加10%-15%鲜活水蚤(红虫)或新鲜猪肝。方法可在放养池中直接开食,可减少鳖体损伤,使它在池中早开食、早适应、早生长。合理的放养密度也十分重要,不要盲目的追求高密度。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掌握在20-35只/平方米。

4、稚鳖放养操作要点

分两种情况:

(1)放养前5-7天,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甲醛每立方米80-100克。到第三天,水体再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60分钟)加肥水素20-25克/立方米。放养前一天的晚上泼洒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3-5克加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

(2)如果放养时间较紧,只有3-4天就要放苗,那么加水20-25厘米,第一天,水体泼洒季胺盐碘每立方4-5克。第二天,水体泼洒五倍子,每立方米20-25克(煎40-50分钟)加肥水素每立方米20-25克。放养前一天泼洒戊二醛每立方米2克加盐酸土霉素每立方米8-10克。以上处理主要是为了将水体调到理想的肥度,防止稚甲的白斑、白点、水霉、腐皮、烂脚、寄生虫等因为水体带有各种病原菌和偏瘦诱发的疾病。如果水体肥度不大理想可以在稚甲放养后两到三天加泼1-2次五倍子和生物肥水素。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鳖池清整消毒

甲鱼经过8-10个月的温室养殖,室内鳖池已富集了各种致病及残饵、粪便等有机残物,因此清理消毒鳖池极为重要。池中的沙最好换掉,不能换的或无沙池也应反复冲洗和消毒。使用前10天放水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强氯精或二氧化氯等全池泼洒,以杀灭病菌。多年养殖的老温室最好再进行空间消毒,以防病原在空间传播。具体可用固体甲醛(4-5克/立方米),将其放在铁桶内安置煤球炉上缓慢加热,使受热后产生的甲醛气体弥漫整个温室空间,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温室甲鱼养殖方法:水质的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得好坏,决定了甲鱼养殖的成败。

1、pH值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微碱性。在微碱性条件下致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可用生石灰来调节。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使用方式调节。

2、透明度

不宜过清,以25-35厘米为宜,水色黄绿色或茶褐色。

3、溶氧

甲鱼虽然主要是以肺呼吸的两栖类爬行动物,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中和阵闷的空间,靠辅助呼吸器官吸收水中的氧气。若长期溶氧不足,就有可能引起甲鱼血管输送氧气能力下降,生长削弱,组织受损。养殖生产中常用鼓风机充气的方法输送水中溶氧,同时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与氧化有机物质。

4、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体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剂的合理使用可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它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用光合细菌或芽孢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采光温室可采用EM复合微生物制剂培养水中有益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同时可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节约水电费用。生产实践证明,使用有益微生态制剂是改善水质、净化底质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方法。

5、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改善水质的有效手段。一般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采取定期排污的方法效果较好。换水是调节水质最直接的方法,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太高,另一方面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的多少,必要的少量的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