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战列舰

战列舰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战列舰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战列舰问题。

分享

浏览

1593

文章

22

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区别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现代水面作战舰艇已经向全面型发展,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等各种舰只之间的区分也越来越小。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重视装甲防护和火炮口径打击力,是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军舰,它是近代海上炮战主力舰。

巡洋舰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主要在远洋活动的大型水面舰艇,具有较高的航速和适航性,它是舰炮时代海上作战的主力。

简单说就是,战列舰防御能力强但速度慢,巡洋舰速度快但防御能力不强。

展开阅读全文

战列舰和驱逐舰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战列舰驱逐舰的区别:用途不同、吨位不同、速度不同、火力不同、现状不同五

1、用途不同:驱逐舰的用途是保护舰队,同时拥有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而战列舰是用来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知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任务,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道和降落;

2、吨位不同:战列舰的吨位在三万吨以上,而驱逐舰的吨位在一万吨以下;

3、速度不同:驱逐舰和战列舰相比,驱逐舰的速度要比战列舰快很多;

4、火力不同:驱逐舰和战列舰相比,战列舰的火力要比驱逐舰强很多;

5、现状不同:驱逐舰目前仍然在使用,而战列舰由于航空母舰的出现,使得它逐渐走向没落,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了。

战列舰是以大口径火炮攻击与厚重装甲防护为主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又叫战斗机舰。驱逐舰是一种多用途的军舰,19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以来,海军重要的舰中之一,是海军舰队中突击力比较强的中型军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碧蓝航线战列舰鳄装备怎么搭配

全文共 10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碧蓝航线这款游戏让用户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收获到了无尽的欢乐,那么碧蓝航线战列舰装备怎么搭配?具体装备方法如下。

1

佩戴试作型410mm三连装炮。

2

把鳄的强度提高,多去练习,佩戴技能舞樱刃豪可以提升输出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巡洋舰和战列舰的区别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巡洋舰战列舰的区别在于作战用途、火力、吨位上的不同。巡洋舰和战列舰同属于海军中的一个舰种,最主要的区别是战列舰主要有强大的攻击力。巡洋舰攻击力、火力相对小些,但是能够对付多个作战目标。

战列舰:

战列舰是近代海上炮战主力舰,重视装甲防护和火炮口径打击力,是衡量一国海军实力的主要指标,战列舰具有吨位大、火炮口径大、装甲厚、皮实抗揍的特点。

巡洋舰:

巡洋舰是舰炮时代海上作战的主力,兼具对岸打击能力,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的大型远洋舰艇,具有航速快和适航性好的特点。

战列舰,是一种以大口径火炮的攻击力与厚重装甲的防护力为主要诉求的高吨位海军作战舰艇。现在早就没有战列舰了。巡洋舰,是在排水量、火力、装甲防护等方面仅次于战列舰的大型水面舰艇,巡洋舰拥有同时对付多个作战目标的能力。但是在现代战争中巡洋舰实际上正逐渐被驱逐舰所替代。

展开阅读全文

驱逐舰和战列舰的区别是什么,功能一样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驱逐舰战列舰是有一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用途不同、吨位不同、速度不同、火力不同、现状不同五个方面,通过对比就可以把两者很好的区分开来,是非常容易进行区别的。

1、用途不同

驱逐舰的用途是保护舰队,同时拥有侦察巡逻警戒,布雷,袭击岸上目标等,而战列舰是用来为舰艇编队担负反潜、护航、巡知逻、警戒、侦察及登陆支援作战任务,以及提供无人舰载机的起飞道和降落。

2、吨位不同

战列舰的吨位在三万吨以上,而驱逐舰的吨位在一万吨以下。

3、速度不同

驱逐舰和战列舰相比,驱逐舰的速度要比战列舰快很多。

4、火力不同

驱逐舰和战列舰相比,战列舰的火力要比驱逐舰强很多。

5、现状不同

驱逐舰目前仍然在使用,而战列舰由于航空母舰的出现,使得它逐渐走向没落,目前已经不再使用了。

展开阅读全文

昔日的海上巨无霸,盘点二战那些最著名的战列舰

全文共 3727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交战国及人口最多、范围最广、伤亡人数及损失财产最多的一场全球性战争。这场战争带给人类的是难以抹去的记忆,是无可估计的损失。所谓有失必有得,这场战争样带给人类同样的机遇,科学技术在这一时期出现井喷式的发展。例如计算机、雷达、原子弹、导弹、喷气式飞机、抗菌素等等。这些东西直接影响人类至今。同样的这场战争也造就了无数的将军,数不清的经典战列,但有些东西是经典中的经典,这些东西失终究属于历史,无可代替。那些昔日的海上巨无霸,海军曾经的辉煌,随着舰载航空兵的出现,终究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它们那些狰狞的巨炮,庞大的身躯却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脑海里!!

历史的遗憾----蒙大拿级战列舰

蒙大拿级原本是美国海军为对抗日本的大和级而建造的大型战列舰。因为二战后期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最终没有建成。有意思的是,美国有用州名命名战列舰的习惯,但蒙大拿州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同名战列舰的州,所以美国海军将蒙大拿州戏称为“没有玩具的可怜孩子”。(南达科他级的“蒙大拿号”也没有建造成功。)如果蒙大拿级战列舰全部建造完毕,1940年代末期的美国海军将会有17艘超级战列舰,会形成比当时任何国家的战列舰力量都要强大。蒙大拿级也是美国海军唯一一个与当时日本大和级战列舰抗衡的战列舰。技术指标:标准排水量60500吨,满载排水量70500吨,舰长281.9米,宽37m的超级巨舰。大和级的设计标准排水量为62315吨,满载排水量为68200吨,舰长263米,宽38米。蒙大拿级如果建成将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

黎塞留级战列舰

1935年10月22日,黎塞留级首舰“黎塞留”号在布雷斯特铺设第一块龙骨。在随后的4年内,2号舰“让-巴尔”号和3号舰“克莱蒙梭”号相继开工。黎塞留是法国中世纪著名的红衣大主教。

法国计划首批建造3艘黎塞留级战列舰,随后再建造3艘黎塞留级的改进型,到40年代中期,整个造舰计划完成时,法国将拥有8艘较新的战列舰与意大利和德国海军的同类战舰对抗。

乔治五世级战列舰

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King George V class)是英国于1930年代末建造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二战前英国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

同级舰有英王乔治五世号(HMS King George V )、威尔士亲王号(HMS Prince of Wales)、约克公爵号(HMS Duke of York)、安森号(HMS Anson)、豪号(HMS Howe)等5艘。 设计排水量:35000吨,满载排水量:44650-45360吨

尺寸:全长227米,水线长225.5米;全宽31.4米;最大吃水10.8米

主机功率110000马力。最高航速:29节,续航力:15000海里/10节。

武备:10门14英寸/45倍口径主炮(两座四联装炮塔,一座双联装炮塔),16门133毫米/50倍口径高平两用炮,32-48门40毫米以及20毫米高射炮。

装甲:舷侧装甲带(最大)15.4英寸,甲板7英寸,炮塔(正面)16英寸,炮座16英寸,司令塔(最大)15英寸

舰员:1530-1900人

纳尔逊级战列舰

纳尔逊级战列舰(HMS Nelson)是英国建造的一种战列舰。以英国海军上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英雄霍雷肖 纳尔逊(1758-1805)命名。

性能参数:

标准排水量33950吨,满载排水量38000吨尺度

全长216.5米,水线长212米;全宽32米;最大吃水10米动力

8台锅炉,2台蒸汽轮机,主机功率45000马力;最大航速:23.5节;续航力

7000海里/16节,5500海里/23节武备3门三联装16英寸/45倍口径主炮(16"/45 Mark I);6座双联装6英寸/50倍口径副炮(6"/50 Mark XXIII);6门4.7英寸/45倍口径炮(4.7"/45 QF Mark XIX or 4.7"/45 QF Mark XI);8门40毫米炮(1938年加装16门40毫米高炮,战争期间加装60门20毫米高炮);622.3毫米鱼雷发射管(应该是24.5" Mark I 鱼雷发射器). 主装甲带13-14英寸;横向装甲(前部)8-12英寸, (後部)10-4英寸;装甲甲板(动力舱)3英寸,(弹药库)6英寸;炮塔(正面)16英寸,(顶部)7英寸,炮座15-12英寸;指挥塔13英寸。舰员1314-1640人

维内托级战列舰

维托里奥 维内托级战列舰是意大利建造的一种战列舰。维内托级首批2艘:维托里奥 维内托号(Vittorio Veneto)、利托里奥号(Littorio);2艘改进型:罗马号(Roma)、帝国号(Impero,音译为“因佩罗”号)。

20世纪30年代法国针对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开始建造新型敦刻尔克级战列舰,意大利海军原有的战列舰已经显得陈旧落后了。最初,意大利海军准备建造一种可以和“敦刻尔克”级相抗衡的新型战舰,最后,意大利海军决定设计建造35000吨级的战列舰——即后来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

长门级战列舰

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按照该计划正式建造的第一型战列舰。日本海军顺应当时各海军强国主力舰竞相计划搭载更大口径主炮、动力性能更高和增加装甲防护的趋势,根据以往海战的经验,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重火力、高航速的战列舰,在与美国海军造舰竞争中以质的提升补充量的不足。 长门级战列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当时战列舰所搭载最大口径的410毫米口径主炮,4座双联装主炮塔沿舰体纵向中心线前后对称各布置两座,采用背负式布局。并且为了主炮在远距离炮战中观通以及指挥的需要,前主桅采用了7根支柱支撑的高大的圆锥结构樯式桅楼,顶端设立射击指挥所,这种结构相当坚固不易中弹受损,随后历次改装中桅楼设施逐步增加逐渐形成日本特色的塔式舰桥(之后日本海军的主力舰纷纷按照这个样式进行改造)。长门级采用长艏楼船型,该级舰在舰体长艏楼设置两层炮廓式副炮。最具日本特色的是设计了独特的带60°倾角的“勺型”舰艏(为了使用链系水雷,舰艏不会勾住连接两枚水雷的链条,但在不良海况高速航行时舰艏溅起的水雾会影响到舰桥和桅楼指挥所)。

随着战列舰火炮威力、射程增加,根据日德兰海战的经验,防御装甲设计借鉴了重点防护的概念,加强了重点区域防御装甲,尤其是水平防御装甲,以抵御远距离炮战大角度落弹的打击,非重点区域防御装甲予以削减或撤消。长门级航速超过26节,是当时航行速度最快的战列舰,日本海军对长门级的航速指标采取了保密措施,当时对外公布的航速是23节。长门级是当时最强大的战列舰之一。由于之前建造的日本战列舰是英国的设计或者是基于英国设计蓝图的更改,所以摆脱了英式战舰的影响完全由日本自行设计的长门级战列舰被视为“第一型纯日本血统的战舰”。长门级战列舰共拨款建造了两艘:分别是“长门”号(Nagato)和“陆奥”号(Mutsu)。

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南达科他级是在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基础上改进而成,由于北卡罗来纳级的装甲仅仅能够抵御14英寸口径炮弹的攻击,显得攻强守弱,因此该级舰在设计时被要求在吨位、火力不变 的情况下加强防护力,因此尽可能的减轻一些不必要的重量,重点优化装甲防护。

南达科他级的设计方案被定为“1939式战列舰”。南达科他级保持与北卡罗来纳级相同的最大舰宽,减少舰体水线长度,以节省结构重量。精心设计了船型,采用球鼻型舰艏降低了阻力。提高主机功率以保持27节的航速。增加甲板装甲厚度以及加大侧舷装甲带的倾斜角度(倾斜角19度),提高装甲区抗攻击能力。将副炮的位置提高,改善射界。拥有单个烟囱是在外形上与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最明显的区别。南达科他级战列舰被公认是攻防平衡的优秀的条约型战列舰。该级舰于1938年5月批准建造,同级四艘:南达科他号(BB57)、印第安纳号(BB58)、马萨诸塞号(BB59)、阿拉巴马号(BB60),均于1942年间服役。

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

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海军考虑到其在亚洲和欧洲的潜在敌国日本和德国正在积极扩军备战,于是根据英、美、法三国签订的第二次伦敦海军条约,在1937年开始建造2艘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北卡罗来纳级战列舰建造了两艘:北卡罗来纳号(North Carolina BB55)、华盛顿号(Washington BB56)。1937年10月27日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在纽约海军船厂开工,1941年4月服役。同型舰华盛顿号战列舰1938年6月14日开工,1941年5月服役。

美国的衣阿华级战列舰

依阿华级战列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建成的吨位最大的一级战列舰,也是世界上最后一级退出现役的战列舰,依阿华级战列舰计划建造6艘,首舰依阿华号1940年始建,共建成4艘,分别是依阿华号(Iowa 舷号BB-61),1940年6月27日在纽约海军工厂正式动工,1943年2月22日正式服役,新泽西号(New Jersey 舷号BB-62),1943年5月23日加入现役;密苏里号(Missouri 舷号BB-63),1944年6月11日正式服役;威斯康星号(Wisconsin 舷号BB-64),1944年4月16日加入现役。伊利诺斯号(Illinois)1945年8月停工;肯塔基号(Kentucky)1950年1月下水后停建,均未建成

展开阅读全文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是如何击沉光荣号航母的?揭秘“光荣号”的覆灭

全文共 2076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航空母舰问世了。而航空母舰的问世便意味着宣布战列舰的时代即将结束了。随着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舰载机的性能也是越来越强大了,而战列舰在航空母舰面前便开始显得不堪一击了。然而,在战争史上也有着这样一个例外,战列舰击沉了一艘正规舰队航母,似乎是打破了航空母舰是“战列舰终结者”的预言。那事实究竟如何呢,接下来就随我来看看这唯一一次击沉舰队航母的战例——“朱诺”行动吧。

“朱诺”行动的主角之一——“沙恩霍斯特”号于1935年6月15日在威廉港的海军造船厂开工,1936年10月3日下水,1939年1月全舰舾装完成,当月7日人役。由于海试不顺利,该舰又随即回厂进行改造。“沙恩霍斯特”号很受“器重”,是当时德国海军为数不多的大型主力舰,而我们故事的另一位主角“格奈森瑙”号则是“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的姊妹舰,各方面性能与“沙恩霍斯特”号相同,都装备了三座三联装283毫米主炮炮塔,采用54.5倍径身管,炮口初速890米/秒,理论射程超过4万米。

沙恩霍斯特”号战列舰的姊妹舰——格奈森瑙”号,一同与她参加了此次战斗。沙恩霍斯特级装有三联装283毫米主炮,改炮对战列舰杀伤能力不足,但射速可观,而在这次对付航空母舰的战斗中,高射速的优势正好派上了用处。

6月4日,德军“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两舰离开威廉港前往挪威。此时挪威战役已接近尾声,英军正在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撤退。6月8日,两舰汇同“希佩尔海军上将"号带领的编队在挪威以西海域接连与英国运输船以及小型舰只交战,先后击沉3艘不同类型的船只。当天下午“希佩尔海军上将”号与4艘驱逐舰前往特隆赫姆加油,而两艘沙恩霍斯特级则继续向西北方向巡航。

谁知这段带有“附加赛”性质的几个小时,竟成了沙恩霍斯特级在海军史上最值得记载的故事。

16时56分,行驶在前的“沙恩霍斯特”号通过目视观察发现了右舷的一个目标。此时能见度较好,海面风浪也不大。几分钟过后,“格奈森瑙”号也发现了这个正向西北方向航行的目标,经过观察确定,距离50000米左右,其有三艘船只。而编队居中的,居然是一艘英国海军的航空母舰!

这支英国海军编队的三艘舰分别为勇敢级舰队航母“光荣”号,驱逐舰“热情”号和“阿卡斯塔”号。之所以会在海上出现如此“穷酸”的英军编队,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当时英军本土舰队正在忙于防御本土,负责从挪威撤退的力量有限;其二是远赴挪威的舰队缺乏油料。这就导致出现了只有两艘驱逐舰护卫的航母能出现在这里。

“光荣”号的舰长多伊利休斯上校是位敢打敢冲的军官,战时是位潜艇艇长。当上航母执行官以来,一直和舰载机联队军官们不睦。在由“勇敢”号执行官调任光荣"号舰长后,更是不改火爆脾气。就在从挪威撤退前,他把自己的舰载机队指挥官希思扔在了斯卡帕等待军事法庭审判(原因是后者拒绝服从命令)。此时“光荣”号上除了自己的“剑鱼”外,还带有从挪威撤退的英国空军部队的“飓风”战斗机。由于缺乏油料,此君申请提早单独返航,并获得了上级批准。然而因刚刚结束长时间作战,人员十分疲劳,且在撤退途中,多伊利休斯上校突然放低了警戒,当上了“老好人”,他居然让军舰处在最低的戒备状态下进行航渡,炮位上几乎没有炮手,甲板上没有待起飞飞机,空中没有安排舰载机巡逻。井且在被德军发现时,桅杆瞭望哨中没有值班人员!

17时后,“光荣”号的舰桥瞭望哨在左舷发现了两个目标。多伊利休斯舰长依旧没有警觉,他只是派出护航驱逐舰前出进行查证。并命令5架“剑鱼”上甲板,准备起飞侦察。

17点刚过,两舰右转,之后“格奈森瑙”号首先于17时28分发射主炮,接着“沙恩霍斯特”号也接着开火。如梦方醒的多伊利休斯终于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一方面指挥航母加速躲进驱逐舰释放的烟雾,方面命令马上起飞“剑鱼”鱼雷机反击。然而一切都晚了。

在下面的一个多小时中,“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通过雷达始终与航母保持接触,并接连取得对“光荣”号航母的命中。283毫米炮弹重重地砸到这艘由战列巡洋舰改装的舰队航母身上。锅炉舱被打漏,甲板被命中,机库被命中起火,接着锅炉舱再次被命中。少顷,“光荣”号已经开始倾斜。一切似乎已经不可逆转。

为了保护“光荣"号,“热情”号与“阿卡斯塔”号先后脱离航母身边前出,用火炮与鱼雷勇敢的阻止着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战列舰靠近航母。由于“沙恩霍斯特”号的动力系统故障,“格奈森瑙”号迅速超越在前的“沙恩霍斯特”号,追逐“光荣”号和“阿卡斯塔”号。“热情”号连续对“沙恩霍斯特”号进行雷击,不过全被规避。不久,“热情”号被“沙恩霍斯特”号的副炮击毁沉没。但“阿卡斯塔”号的一枚鱼雷成功命中“沙恩霍斯特”号右舷后方,造成该舰锅炉受损。这个损伤使得“沙恩霍斯特”号返航后在港里待了6个月,错过了与“俾斯麦”号一起出海遭遇“胡德”号的机会。

19时08分,“光荣”号航母沉没了。不久“阿卡斯塔”号也被击沉。由于担心英国舰队到来支援,两艘沙恩霍斯特级迅速激退。因海水温度极低,漂浮在海面的幸存者大多被冻死。海军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战列舰击沉舰队航母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为何说厌战号战列舰是二战中最倒霉的战舰?揭秘厌战号战列舰传奇的一生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众所周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效的反舰武器首当其冲的就是鱼雷,其次就是炮弹,再就是机载航弹。鱼雷所打击的点是军舰水线以下的部位,而炮弹则是攻击舰艇水线以上的部位,航弹则往往是通过战斗机或是轰炸机从空中投弹,然后砸穿夹板使得在舰艇的内部进行爆炸。对于大型战斗舰艇威胁最大的首先就是航弹,其次就是鱼雷了。

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争中,日军的航空母舰往往是被4到6发227公斤级的航弹命中之后就会彻底瘫痪,如果是排水量比较小的舰艇的话,恐怕一枚命中就能炸沉。然而在二战期间,最倒霉的的一艘战列舰,身中一发500榜的航弹,大约就是227公斤,仍然是在战场上厮杀。最终还带着一身伤自主行驶到了美国东海岸的造船厂进行整修。

这都倒霉的战列舰就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厌战号”战列舰。综合以上的事迹,很多人或许觉得并不是倒霉,反而是幸运,毕竟是身受重伤又回来了,然而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厌战号算的上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老牌传奇战舰了,曾经参加过一战期间的日德兰海战,另外在20多年后又打满了二战时期各个主战场,屡立战功,说它是英国传奇战舰之一一点也不为过。

1916年,厌战号服役刚满14个月就赶上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庞大的一场战列舰大对决日德兰海战。在这场海战当中,厌战号被打的一度失去了激动能力,只能不停的在原地绕圈,也正是因为如此而吸引了德军公海舰队的集火攻击。但是这些攻击并没有对厌战号造成致命的伤害。在恢复激动能力之后,厌战号被命令迅速后撤。在撤退的途中,厌战号遭遇了德国U型潜艇的袭击,结果厌战号是凭借着自身优秀的机动能力规避了3枚鱼雷的攻击,没有受到任何伤害。

一战结束后到了1924年,厌战号已经属于落伍于世界的战舰了,于是开始对厌战号开始进行改造,对其安装了水上飞机收放装置以及防鱼雷隔离舱等设备,另外对战舰上层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整个改造工程持续了2年。到了1934年,厌战号又再一次的进行了现代化改造,改造完毕两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爆发了。

在整个二战过程中,厌战号还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在1940年的卡拉布里亚海战当中,厌战号使用381MM主炮将24公里远的意大利凯撒号战列舰直接命中,而且不歪不偏的直接命中凯撒号的锅炉房,使得凯撒号是直接就退出了战场。这是史上战列舰对有动目标有效射击距离最远的记录。如果不是因为二战前的第二次现代化改装加装了火控系统的话,厌战号是绝对不可能命中凯撒号的。

1941年的克里特岛防御海战,以厌战号为首率领着一群驱逐舰向克里特岛进发,但在克里特岛近海的时候却遭到了德军轰炸机的集群攻击。厌战号立即就做出了机动性规避,但是做种还是挨了一枚227公斤的炸弹,直接导致了38人阵亡。不过好在是没有伤及到动力和推进系统。厌战号自主进行抢修后继续顶着重伤一直作战到5月24日才撤回到了亚历山大港进行维修。而辅助厌战号作战的斐济号、格兰斯特号巡洋舰以及灰熊号驱逐舰都在这两日的海战中被德军轰炸机击沉。

虽说厌战号已经撤回了亚历山大港,但是德军又再一次出动了规模更大的轰炸聚群,直接对亚历山大港发起了空袭。这一次空袭,在港口内的厌战号又倒霉的被454公斤炸弹命中。但是厌战号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并没有沉没。到了8月份,厌战号就离开亚历山大港了。之后1943年,厌战号加入到了英国皇家海军的远东舰队,参与了对日的太平洋战争中直到战争结束。1947年厌战号被宣布正式退役,之后被整体拆解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加勒比海盗中的努力号风帆战列舰原型是哪一艘战舰?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加勒比海盗》电影相信不少朋友都有看过了,里面英国皇家海军中的努力风帆战列舰一定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努力号拥有着104门超强火炮,是贝克特的旗舰之一,建于1720年。这艘战舰在加勒比海盗当中觉得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强大存在。事实上努力号在现实当中有着原型的,那么努力号的历史原型是哪一艘战舰呢?

这艘努力号是东印度公司在加勒比海的旗舰之一,她的主人就是卡特勒·贝克特勋爵。贝克特乘坐的努力号有104门火炮,排水量预计在3000吨左右。一次杰克·斯派罗逃跑了努力号,把努力号的桅杆毁了,害得贝克特没追上黑珍珠而等了几个小时。到最后是努力号被飞翔的荷兰人号与黑珍珠号两面夹击击沉了,贝克特的遗体掉在了东印度公司的旗帜上,表现了他热爱工作和祖国的美好品质。

该舰建成于1720年,被击沉于1740年。也就是加勒比海盗中提到的年代1740年,这艘舰龄20年的一级风帆战列舰,依然火力强大,不过已经被杰克·斯派罗和威尔·特纳的船击沉了。她的原型是纳尔逊的旗舰胜利号。

作为英国海军的骄傲,风帆战舰中的佼佼者胜利号曾为日不落帝国立下赫赫战功。这艘百年老舰现在还停留在普斯茅斯港作为博物馆,见证着帝国昔日的荣耀。这艘几乎完全由橡木构成的船造型非常优美,安装三部桅杆非常威武大气。靠三面风帆的动力让它具备8到9节的航速。

作为一艘木质结构的船,排水量达到了3500多吨,并且还能携带2000多吨的物资,一次出航可以满足800多人维持半年的给养。其火力非常强悍,不到70米的船身上安装了100余门火炮,分为三层布置在舰上。其1765年下水后曾一度遭到冷落,一直到1778年才有机会大展身手,最终成为闻名世界的旗舰。

其参加的特拉法加之战并取得胜利巩固了英国的霸主地位,这场大海战,是英国面对法西联军,无论哪方面,英国都是处于下风的。但是英国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而法西联军依然采用老旧的线性战术,结果遭受惨败。此战中,英国指挥官霍雷肖·纳尔逊的阵亡是英国最大的损失,但也宣告了线性战术的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有多强?世界上最古老的战舰是哪一艘?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英国率先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开发风帆战列舰的国家之一。其中有一艘风帆战列舰在英国的海军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艘战列舰参加过一次海战,但也就是这一次便奠定了英国长达数百年海上霸权的地位。这艘传奇战列舰就是英国历史上的胜利号风帆战列舰。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是从1759年的时候开始动工建造的,在1778年的时候正式服役,可以说胜利号是英国海军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款风帆战舰了。胜利号整体舰长69.3米、宽度15.8米、吃水深8.8米。英国为了能够成为当年的海上霸权,想要与法国和西班牙这种海上强国进行争霸,所以在1758年12月13日伦敦海军部便下令建造12艘新型战舰用来扩充海军的实力。而且其中有一艘的实力非常的强大,配备了有100门火炮,是这12艘新战舰中的主力战舰,这艘主力舰便是胜利号。

当年在打造胜利号的时候总共消耗了2500多颗橡树以及38吨铁。对于当年的科技程度来说,这种战舰的存在无疑就是一座可移动的海上堡垒。这艘战舰最多了以装载108门火炮,另外还能贮存35吨火药以及120吨的炮弹,一次性可以连续行驶6个月。标准排水量是3556吨,最大载重量是2176.4吨。胜利号这艘几乎全部用橡木所打造出来战舰造型十分的优美,是当年英国风帆战舰中最具有代表性战舰之一。

胜利号的动力主要是依靠三面风帆所提供的动力,主桅杆高达62.5米,全桅杆高达55.4米,后桅杆达到46.3米,这三面风帆加一起的总面积为5440平方米,仅仅只是依靠风帆动力就能达到9节的航速。舰上可以载下850名成员,一次性所携带的物资就足够让这么多人在海上活上半年的了。所以说当年在胜利号上服役的话,生活保障是非常稳固的。

胜利号曾经也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谷,1765年下水后层一度遭到冷落,直到1778年美国独立战争打响,这才有了大显身手的地方。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19世纪初的时候,纳尔逊率领着英国舰队击溃了西班牙与法国的联合舰队,这便是特拉法尔加海战。这场海战可以说是风帆战舰时代规模最大的好战之一。胜利号一直服役到了1812年,后来到了1922年,为了纪念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牺牲的纳尔逊将军,胜利号作为纳尔逊中将的旗舰获得了重修以及永久安置的。之后胜利号被拖到了干船坞永久保存直到现在,成为了世界历史最上古老的战舰。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金刚号战列舰有哪些战绩?金刚号战列舰最后是怎么被击沉的?

全文共 217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争,期初不得不说日本的海军实力确实很厉害,有着跟英国皇家还有一拼的实力。1941年12月7日对美国不宣而战,偷袭了日本的珍珠港,公然向当时的工业强国美国发动了战争。随即太平洋战争正式爆发。

今天我要说的这艘日本战舰,是日本1907年设计建造的老舰“金刚号”战列舰,刚开始属于重巡洋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当时世界少数战舰航速达到30节快速重装巡洋舰,在日俄战争期间跟沙俄海军有过较量。该战舰在1928年经过第2次改装成为3万吨级战列舰,在1931年彻底完工。

该战舰武备,8门双联装356毫米/45倍口径主炮,14门152毫米副炮L50,2门76毫米炮,改装后12门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和94门25毫米高射炮。满排水量31720吨,平均战舰装甲240毫米。最高航速30节,该战舰人员1200名,舰长1941年小柳富次大佐,1942年,伊集院松治 大佐,1943年到1944年岛崎利雄 大佐。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该型战列舰定义就只能勉强算做中型战列舰,防护力低,速度还可以属于轻舰抗大炮,但作战能力不容小看。1941年该战舰参加中途岛海战,被美军一个重型航弹砸死6个人,没炸。

1942年,该战舰参加瓜岛战役,1942年10月13日金刚号与榛名号初次炮击亨德森机场,当天的炮击异常猛烈,导致几十名美军伤亡。日军该舰的整体指挥作战能力也可以说是优秀的,但日军并不知道,该战舰的装甲防护力,在重大海战中是属于七分靠天意2分运气,1分整体靠战场的应变能力。

1944年10月20日,莱特湾海战,是日本拼光家底跟美国海军最后一次大规模海战,出动4艘航空母舰,9艘战列舰,19艘巡洋舰,34艘驱逐舰。1944年10月20日凌晨栗田中央舰队,大和号、武藏号、长门号、金刚号和榛名号),加上10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和15艘驱逐舰。进入萨马岛海域,此时日军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但时美军主力舰队都去追小泽的航母舰队了,莱特湾附近,只有美军一支,小型航母舰队,在支援美军登陆菲律宾战役。当时美军在该海湾内的舰队,队长是金凯德中将,他当时正在海湾内抽雪茄,指挥着美军物资的登陆,突然战斗警报拉响,金凯德吓了一跳急忙询问情况他的参谋急忙告诉他20海里内出现日本主力舰队,此时的金凯德,手里连一艘巡洋舰都没有,只有4艘护卫型航母和八艘驱逐舰。金凯德顿时觉得天塌了,迅速命令战机起飞应战,8艘驱逐舰硬顶上去,金凯德手抖着拿着望眼镜观察战况,当时如果不能将日军中央舰队击退,那么整个菲律宾战役将会变成一场彻底的屠杀。

然而栗田中央舰队误打误撞闯进来莱特湾内,栗田在望眼镜看着眼前美军舰队,也是吓了一跳栗田语重心长告诉他参谋:“我们是遇到美军主力了!我没有战机掩护,命令雾岛,金刚,大和,长门,殿后攻击撤退。”有时人就是这样,特别是日本人,没事时候很聪明关键时刻像头猪,是天意注定日本人一辈子翻不了身!之前大概是被美国航母飞机打怕了!

金刚号,全速转向,战斗准备,顿时全舰进入战斗状态,锅炉声音隆隆作响,意味这日军战舰正在全面横向水面。大和号就是笑话,他被美军驱逐舰盯上了舰大体宽,所有鱼雷都往上身上使,该海战大和号只发射4枚炮塔击沉了一艘美军冲过来的J·C·巴特勒级护卫驱逐舰塞缪尔号,其中还是金刚号帮的忙,金刚号2轮火炮有6颗炮弹击中美军 卡萨布兰卡级航空母舰 甘比尔湾号,随后撤退。

金凯德,看见起火的航母,顿时脱下帽子,瘫坐在舰首上连战斗经过也不看了,他手抖着拿起一根雪茄,点了半天点不着,金凯德觉得完了一切都完了,自己成千古罪人,他手里的这些战舰是不可能把日军的中央舰队击退,想着想着回指挥部写遗书了,而他的参谋还在观察着海面上日军舰队的动静,惊喜的发现日军中央舰队正在撤退。急忙叫传令兵去通知,金凯德中将,金凯德被两个警卫兵搀扶着来舰首,头上的帽子也不知道那去,参谋立刻叫金凯德拿望远镜查看,金凯德一看,顿时长舒一口气,面对人生一天中大起大落的金凯德,拿望远镜看了足足20分钟,在次呆坐在地上,傻笑着,突然大喊着,我们居然胜利,我们击退日军中央主力舰队!,这事估计金凯德能吹一辈子,战斗结束后也美国授予战斗英雄勋章。

遭遇美军空袭,日军中央舰队,有5艘战舰被美军击沉,只有大和号勉强可以战斗,日军“金刚号”锅炉被美军一颗重型航弹砸中,这次炸了,该战舰本来就舰薄,又被美军航弹击中要害,日军舰上人员全力抢修,勉强不沉,但航速全面下降,跟不上主力舰队,“雪风”号驱逐舰,和其它2艘驱逐舰载一旁护航。

就这样“金刚号”摇摇晃晃的来到,中国台湾海域,眼看能进港了维修补充燃料,回日本了。此时美军"海师"号潜水艇,一直从马来西亚跟来到了台湾,当时被“雪风”号驱逐舰及时发现,美国"海师"号潜水艇,都跟快一个星期了能功亏一篑,至少击沉一艘,结果朝雪风号发射了2枚鱼雷后,撤退了。结果“雪风”号吃水线居然穿过去了没击中,而向“金刚号“穿去金刚号本来是轻舰抗大炮,吃水线还能浅了?,结果金刚号躲闪不及被美军潜水艇击沉在台湾海域!

希望有一天中国能去打捞,10000吨钢铁不要白不要,虽说腐蚀严重,至少有5000吨。"金刚号"战列舰作为一艘一战前的炮灰舰,能够击沉美军护卫级航母,也算是战绩辉煌吧,完全物超所值。该战舰除了击沉过美军航母,还2艘驱逐舰的战绩。

展开阅读全文

大和号战列舰的装备与结构是怎样的?详解大和号战列舰

全文共 9330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大和战列舰,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海军所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曾经号称为“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特攻作战精神的炮灰。大和号的沉没,也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彻底终结。

舰名命名

1905年颁布的《日本海军舰艇命名办法》规定:战列舰应以古国名(“国”是古日本地方行政单位)命名。“大和”的正式称呼是“军舰大和”,舰名“大和”的由来是以古代日本畿内五国(现称为近畿地区)之一的大和国(现称为奈良县)来命名。使用日本的中心地及代名词“大和”作为舰名,而大和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可知日本海军对该舰期待的程度。

▲大和号剖视图

舰体设计

舰首的最大特点是呈球形,这种球状舰首处于水线下约3米的地方。借鉴1935年法国建造的8万吨级高速邮轮“诺曼底”号。建成后,经过试航也证明这种舰首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球状舰首内装有水下听音器,与当前的舰首声呐颇有些相似之处。大和号因采用了这种新颖的舰首,水线处约减少3米的长度,排水量节省30吨左右。那时,除日海军的“翔鹤”型航母、“阿贺野”型轻巡洋舰采用了些种舰首外,美国海军的衣阿华级战列舰也采用了这样的舰首。舰首内藏零号水声侦听器。

设计上特色之一就是其最上面的甲板从2号主炮塔基座至107号肋骨的位置起向下弯曲,形成一个斜坡,从正面看去时尤其明显。称为大和坂,究其原因是出于舰身轻量化和降低舰身前部重心的考虑。

▲大和坂

动力系统

大和舰安装4座蒸汽轮机,蒸汽压力25千克/平方厘米,蒸汽温度325度,最高输出功率153,553轴马力,最高速27.46节(试航状态),最大续航力7,200海里/16节(最大重油装载量6300吨)。大和舰还装有8座发电机,总功率为4,800千瓦。大和舰动力系统的效率甚至都比不上日本翔鹤级航空母舰采用的主机。但该舰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速度。

舰桥

大和号从设计段阶就开始考虑如何完善司令部施设,大和号有2个舰桥,在烟囱之前的舰桥,是全舰的战斗指挥中枢。大和号一改大型战斗舰艇舰桥过大的情况,完全从海战实际出发,显得十分简洁。舰桥侧面积310平方米,正面面积却只有159平方米,仅相当于侧面积的一半,其迎风阻力自然也就比较小;采取二重筒状结构,内筒中装有各种线路和管道,内外简之间的夹层里设有各种专用小室,外筒周围则设有与指挥、探测有关的装置。为减少冲击波的影响,舰桥外面开口少,封闭而整洁。大和号的舰桥高达45米(从龙骨处算起),宛如一座高塔,在其顶部装有主炮观测所,内置98式方位盘,上装潜望镜式望远镜,下有15米测距仪。

主炮射击指挥所下是防空指挥所,在顶部露天甲板上的防护转板四周装有多部高色双筒望远镜。防空指挥所下是昼间战斗舰桥,也称第一舰桥。其前面与侧面有调风板和防护装置。通常,舰队司令长官及其司令部、舰长等指挥参谋人员在此指挥战斗。下一层是作战室、舰长休息室。以下依次是上部观察所、罗经室(即夜战指挥所)、下部观察所(第二海图室)和司令塔(实际是个通信用通道,即通信筒)等。

▲中央舰桥内部构造3D示意图

烟囱之后是后舰桥,是预备战斗指挥所。火炮实施前后分火射击时,它也起后指挥所的作用。大和号采用单烟囱,各锅炉的烟道均曲折向后,与烟囱的某一部分相接。烟囱也尽量向后倾斜,以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为保证舰体烟囱开口部的安全,在开口部装设一种蜂窝状板,厚380毫米,上面有直径180毫米的许多小孔。有孔面积是无孔面积的55%,另外在烟囱前面的倾斜部及侧面装有50毫米厚的防护甲板,烟囱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主炮

大和号以其巨型主炮闻名于世。主炮为三联装94式45倍径460毫米口径舰炮,3联装主炮塔三座,两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后甲板。当时日海军对主炮口径保密,称为九四式身长45倍口径的400毫米炮,实际是460毫米。炮身重165吨,一座炮塔内三门火炮总重为1720吨,加上炮塔装甲(790吨)和弹药的重量,单座炮塔的旋回部的重量总重为2774吨(有些资料称大和炮塔重2510吨,系未计算弹药的重量),相当于日海军秋月级驱逐舰的排水量。每发炮弹重1.5吨。炮塔后部装有93式15米基线测距仪(装有电罗经,航行时可保持稳定),炮塔两侧前面及顶部前面均装有潜望镜式瞄准镜。炮塔的俯仰角是+45度,-5度,火炮装填炮弹时,固定在+3度,俯仰速度每秒8度,炮塔旋回一周3分钟。发射速度2分钟三个齐射,1.8发/每分;炮弹基数每门炮100发,每发炮弹重1.5吨,每发炮弹装药量330公斤。扬弹速度每发6秒,装弹机械化。

该炮由吴海军工厂舰炮部负责研制。9门主炮若指向一舷齐射,其后坐力达8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很强,日舰船设计部门为减小冲击波的影响煞费苦心,在后主炮前边的挡风板之后集中设置升降、通风口,这样既可使后主炮前的甲板显得光净简洁,又可利用通风筒来减少主炮冲击波的影响。由于希望缩短建造时间及提高工作效率,在建造期间使用了模组作业并取得成功。而建造大和型时使用的技术及生产管理,成为战后日本工业的基础参考。

大和舰的460毫米火炮配有三种炮弹,分别为91式460毫米穿甲弹,三式对空弹和高爆弹。91式穿甲弹弹重1460公斤(内置炸药33.85公斤),发射时膛压32公斤/平方毫米,炮口初速785米/秒,最大射程42,050米(45度仰角),需飞行90秒。主炮仰角40度时,射程40,700米,30度时,35,826米,20度时,27,916米,10度时,16,843米。3式对空弹和高爆弹重量均为1360公斤,炮口初速也均为805米/秒,前者用于对空射击,最大射高为11,900米,后者装填有59.5公斤炸药,主要用于打击无装甲目标和执行岸轰任务。大和舰每门主炮配有120发炮弹,其中100发为穿甲弹。94式主炮的发射速度较低,为1.8发/分钟。

3联装主炮齐射后发射出去的炮弹在飞行中往往会互相干扰而影响射击精度。以往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便是让中间那门火炮与边上的2门交替发射,而大和舰在主炮上装了一种火炮发射延迟装置,使中间那门炮的发射时间比边上2门延迟3/1000秒—5/1000秒,从而保证3门主炮能够同时射击。

大和舰装备的94式460毫米口径主炮是历史上威力最大的舰炮,与“依阿华”级战列舰配备的MK7式406毫米口径50倍径舰炮相比,94式460毫米舰炮在穿甲弹重量,炮口初速,射程上均处于优势地位。大和舰主炮无疑要比“依阿华”主炮有着更强的装甲穿透力。战后美国发表的资料也证实了这一点。单纯从数据来看,这种优势似乎并不明显,但如果考虑到双方的装甲防护水平,大和舰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这是战列舰一般采用的远程炮战距离)已经可以贯穿“依阿华”级战列舰的主装甲带(也可以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战列舰的主装甲带),而“依阿华”级的主炮却还难以做到这一点。有认为大和舰的460毫米炮精度较差,射速也比MK7低,因而怀疑94式炮的实战效能。关于大和舰的主炮火炮精度,由于大和号实战经验少,并未有发现过证明其精度较差的可靠证据。而就“大和”的94式主炮本身来说,其身管寿命200~250发,而火炮膛压小得多的衣阿华级的Mk7型主炮身管寿命也只有290~350发,这说明94式的身管强度并不差。另外还有一个影响战列舰火炮射击的问题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波涛汹涌的海上,战列舰舰体的稳定性实际对主炮射击精度影响非常大,而舰体粗短的“大和”无疑比舰体细长的衣阿华级拥有着更好的纵向稳定性。

副炮

大和舰的副炮采用从最上级重巡洋舰改装时拆下来的60倍径155毫米口径舰炮12门(四座三联装),炮塔重150吨,设有25毫米装甲板。最大射程(45度仰角)27,400米,最大射高12,600米(也可以用于对空射击),射速5-7发/分,每门炮备弹150发,采用基线8米的测距仪。该副炮的配置颇有特色,4座炮塔分别设在上层结构的前后及舰上层建筑的两舷。(这两座后来被拆除,以腾出空间来安装高射炮)。这种配置可保证大和舰的全部4座副炮炮塔中的3座可以同时指向一舷,而大多数战列舰只能保证一半副炮同时指向一舷。

舰船防护

大和舰是是整个战列舰史上最厚重的一艘。不仅如此,该舰的装甲带还具有良好的防弹外形,其舷侧410毫米装甲呈20度倾角(向内侧倾斜),舷侧装甲倾角在最后一代战列舰中是最大的(其次是美国的“依阿华”级和“南达科他”级,舷侧倾角19度),大和舰中甲板边缘处的230毫米装甲也带有7度的倾角。大大提高了大和舰装甲的抗弹性。

按照设计要求,装甲应能够承受自身460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中甲板还能抵御从3900米高度投下的800公斤重航空炸弹。为实现上述要求,一共安装了22895吨装甲和防御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

▲大和号装甲线图

该舰的弹药舱、主机、锅炉舱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战舰中部用厚重装甲带保护的防御区划内(从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后端的位置)。防御区划的舷侧装甲从战舰舯部水线处一直延伸至战舰底部,其上端水线处的主装甲带厚度达410毫米(采用VH装甲钢,即维氏硬化钢),主装甲带以下的舷侧列板的厚度为75-200毫米(由上至下递减)。防御区划顶部的装甲敷设在战舰的中甲板处,厚度为200-230毫米(采用加入钼的均质镍镉合金钢)。防御区划的前后两端则由270-350毫米厚的装甲横隔壁防护。

主防御区划以外的舵机舱也敷设了厚甲,其主副舵机舱顶部装甲均为200毫米,舱壁装甲主舵机舱厚350-360毫米,副舵机舱厚250-300毫米。作为操舵室和重要的通信管道,位于大和舰舰桥处的司令塔也是一个重点防护区域。其侧壁及顶部装甲厚达500毫米,而从司令塔向下延伸至主防御区划的通信线路则被300毫米厚的重装甲保护着。

主炮炮塔是全舰防护最为坚固的地方,其炮塔正面装甲厚达650毫米(45度倾角),侧面250毫米,后部190毫米,而顶部装甲则为270毫米。当时欧美在设计战列舰主炮炮塔装甲时,总是将侧面和后部的装甲设计的比顶部厚很多,而大和舰却恰恰相反,其原因除了当时日本人对远程炮战中大角度落弹的警惕外,恐怕也和大和舰建造过程中,海军航空制胜论者施加的压力不无关系。

主炮底座的前部,侧部装甲厚度均为560毫米,后部装甲则为380-440毫米。为了加强大和舰主炮弹药库的防护,日本人还在其主炮前的主甲板处敷设了35-50毫米厚的合金铜护板(可抵御敌方俯冲轰炸机投下的250公斤炸弹)。

为了减轻重量,以保证炮塔的转动速度,该舰副炮的防御设计得较为薄弱,其炮塔装甲为25毫米,仅能防御弹片和近失弹杀伤。副炮的炮塔底座采用75毫米厚的合金铜装甲来保护通向弹药库的通道。2座被安装在位于舰体中心线的防御能力薄弱的副炮塔与主炮塔相邻,弹药库距离过近,一旦中弹损害容易波及主炮弹药库,是个显而易见的缺陷,为此后来还专门强化了防护措施。

▲副炮装甲防护示意图

大和舰烟囱的下部设有50毫米的装甲,而在位于中甲板的烟囱开口处则装了一块非常独特的“蜂窝”装甲板,其厚度达380毫米,板面上布满直径180毫米的小孔。这样既可以保证排烟顺畅,又使这一区域的得了有效的保护。

在水下防护能力方面,大和被要求能够承受400公斤TNT的爆炸当量(美国最后一代战列舰要求能抗击300公斤TNT的打击,德国的俾斯麦级战列舰要求抗击250公斤TNT),而在被命中2-3发鱼雷的情况下不能影响战斗力,为了防水雷,舰底采用3层底。同时为了提高抗沉性,全舰被划分出了1147个水密隔舱。但作为一艘以炮战为主要任务,强调集中防御的战列舰,水下防护系统总长只占战舰全长的40%,这对其防御鱼雷打击显然是不利。

雷达侦查

大和舰在建成时没有装备雷达,后来先后装备了3种雷达。

▲21号电波探信仪(对空雷达),1943年9月被安装在大和舰舰桥顶端的15米主炮测距上,其雷达波长1.5米,功率25-30千瓦,可探测120公里处的机群,70公里处的的单机。角度误差大。22号对海电波探信仪(对海雷达),雷达长10厘米,属超短波对海雷达,磁控电子管,功率2千瓦,探测战列舰35公里(距离误差±700米),对巡洋舰20公里,对驱逐舰17公里,角度误差±5度。该雷达于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舰的舰桥两侧。

▲13号电波探信仪(对空雷达),1944年1-4月安装于大和舰的后桅,功率10千瓦,可在100公里发现机群,50公里发现单机,距离误差±2-3公里,角度误差±10度。这型雷达比22号在性能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尺寸也要的小的多。

▲E27型逆向探测雷达,可接受300公里以外目标发出的雷达波。

整体来说,日本海军的雷达在性能上要比美国的同类产品落后,而且日本舰艇也没有火控雷达,因而使大和舰的夜战能力低于美国战列舰。

水上飞机

一共搭载有零式双座水上观测机和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共计7架。

三菱F1A2零式双翼水上观测机,最大速度:370km/3440m;自重1928kg;最大航程:740km;武备:7.7mm机枪×3,60kg炸弹×2;翼展11m,全长9.5m。

爱知E13A1零式三座水上侦察机,最大速度:376km/2180m;自重2642kg;最大航程:2090km(有资料为1644km);武备:7.7mm机枪×1(后部旋转式),60kg炸弹×4;翼展14.5m,全长11.49m。

这两种飞机的主要任务是为战列舰提供侦察,以及在炮战中观察炮弹的落点。

水面舰艇

1942年时搭载有17米舰载鱼雷艇型内火艇1艘,15米掌管交通艇1艘,将校用11米摩托艇1艘,军官及水兵用12米汽艇4艘,8米汽艇、9米划艇、6米划艇各1艘,合计10艘。为了避免主炮爆风损坏舰载艇,在机库外设有短艇格纳架(金属架,上包棕毛和皮革),两艘6米和9米划艇分别叠放于两艘12米内火艇之上。格纳库出口处设有巨大的防护门,平时关闭。随着舰上防空火力陆续增强,舰员由2500人增至3000人,居住设施紧张,因此将大半部艇库改为居住区。到战争后期,大和级通常只搭载11米摩托艇和12米汽艇各两艘。

舰员配置

编制舰员总数2300名(建成时),其中准士官以上150名,下士官及水兵2,150名,每科下辖一个或几个分队,设有大尉分队长一名、少尉分队士数名;分队之下为班,一班通常为15人,班长为上等兵曹。编制改定前大和级共有20个分队,大和号临终时设有22个分队,高炮分队是大和在莱特湾大海战后才增设的。舰上的最高指挥官是大佐衔舰长,战斗时,舰长在昼战舰桥或夜战舰桥上指挥战斗,大佐衔副舰长则在防护严密的司令塔内辅助指挥,主要负责损管防御指挥。炮术科首脑为炮术长。

凡是新兵上舰,都要接受四到五日的培训,学习舰上规章,并熟悉大和级的舰内各部门位置。培训的最后一日早上8点,所有新兵员都要在最上甲板集合,每人发一张纸,由各自舰上所在分队出题,为了防止互相串通作弊,题目都是因人而异。新人领到试卷后,要独自找到上面列出的一系列舰内部门的位置,让舱室人员盖上印签,印签盖全后再回到出发点,大和号水兵称之为“舰内旅行”。有些方位感比较差的路痴,到晚上9点还收集不全所有的印签。尽管有这样的测试,还是经常有水兵在舰内迷路,因此对兵员的最低要求是能够从最上甲板找到所在分队的居住区一一唯一的例外是从住所到食堂的路,再笨的人也不用专门培训就能记住。

在军舰停泊于港口或柱岛泊地时,往往采取“半舷上岸”的方式让左右舷兵员轮流上岸放假休息。凡是上岸的水兵,都会领到一枚称为“上陆札”的木牌,上书“军舰大和”或“军舰武藏”,背面写有所在的船舷、部门、分队、军衔、姓名。海军勤务服役三年以上的水兵,其上陆札还标有“善一”(善行章第一线)字样。上陆札在离舰时按上岸名单依次发放,归舰时交还。

沉没

1945年4月7日12时31分,美国海军58特混编队发出的第一个攻击波,美国飞机集中攻击大和号左舷,有4枚炸弹落到了“第3号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弹穿透了后部主甲板爆炸,将战舰后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预备射击指挥所炸毁。

12时43分,左舷前部被1发鱼雷命中,航速降至22节。13时35分,美军第二攻击波飞机到达。

13时37分,舰体左舷中部被3条鱼雷命中(分别命中143、124、131号肋骨),使其舰体左倾达7-8度。几乎与此同时,由于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弹炸毁了排水阀门,使该舰无法进行排水作业,舰长下令向右舷舱室对称注水以恢复舰体平衡,航速降至18节。

13时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使左倾增加到15-16度,这使该舰的大口径高炮无法使用。

14时01分,美机3颗航空炸弹击中左舷中部。

14时07分,一条鱼雷还击中右舷150号船肋。

14时12分,大和舰左舷中部和后部又被2条鱼雷命中,舰体倾斜达16-18度。由于右舷注排水区已经注满水,只能继续往机械室、休息室和锅炉舱里注水。

14时15分,左舷再中1雷,航速渐渐减至7节,舰长被迫发出了弃舰令。

14时23分,主炮弹药库发生爆炸,全舰2498名官兵(连同司令部人员共有2767人)中仅有269人获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员获救)

总体来说

大和级战列舰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的战列舰。但是,由于日本海军的战列舰用兵思路存在致命缺陷,致使大和级在建成后始终处于一种作用不明的暧昧状态,以至于被当成联合舰队的水上豪华饭店使用。对实力不足的日本国力和日本海军兵力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浪费。

大和舰的吨位,主炮威力,装甲厚度超过了同时代的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世界最强战列舰。由于日本人对大和舰的建造和使用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使得美国海军在很长时间里大大低估了该舰的实力,错误地认为其排水量不超过46000吨,采用406毫米口径的主炮,航速30节。基于错误情报,美国人相信“依阿华”级战列舰在达到33节高速的同时,其火力和装甲厚度已经足以对付日本的新式战列舰,而这种的判断显然是错误。

回顾整个1930年代,我们会发现当时的日本海军对战列舰的速度要求,并非是以能够伴随机动部队航空母舰作战为标准,而是遵循传统的教科书式炮战思路,即“以最快速度接敌”来确定的,其目的是尽快抢占T字阵横列阵位。日本海大海战后,“日本马汉”秋山真之参谋所说的“由于联合舰队具有3节速度优势,所以取得了海战胜利”的说法对此后的日本战列舰设计思路影响很大。在海军中这种思想受到海军军令部总长伏见宫博恭亲王、海军大臣大角岑生和舰政本部部长中村良三为首的,拥有一大批可以说都是闻着对马海战的硝烟味成长起来的十九世纪的东洋“80后”们粉丝的死硬“战舰派”的推崇。

至1940年代,航速33节以上的翔鹤级和大凤级航母陆续服役,有人因此指责27节的大和级无法与其相伴行动。不过,在大和竣工时,日本海军机动部队主力是航速31.2节的赤城和28节的加贺,两艘编为同一战队,势必要迁就航速较慢的加贺号,而大和级与加贺的航速相差无几。此外,龙骧号,千岁级和伊吹级(计划中)航母的航速为29节,信浓号航母为27节,隼鹰级为25.5节,它们都可以与大和级相伴行动。

再者,包括大和级在内,日本战列舰的防空火力并不是很强,如果仅仅作为护卫军舰用的话,发挥不了多大价值。以高速战列舰为航母护航,主要是为了在航母派出舰载机,无力自卫时执行对空和对海防御任务。就防空能力而言,大和级的副炮主要是为了在近距离交战上应对条约性巡洋舰和驱逐舰,不能作为防空战舰。实际经验则表明,在有巡洋舰、驱逐舰等军舰编队护卫的情况下,战列舰的水平副炮使用价值并不大。美国北卡罗来纳级以后的战列舰,以及英国的英王乔治五世和后续的狮级和前卫级,都完全废除了专门对海的水平副炮,全部改装高平两用炮。综上所述,即使日本海军像美国海军那样将大和级作为机动部队护航力量,也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战术优势。同时,大和级6300吨的庞大耗油量(如果大和是以30节的高速航行,燃料耗费量将更为庞大)对于经常为舰队油船数量不足而苦恼的日本海军来说,也是个很大的负担。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来,日本海军对于大和级的使用思路和用兵方略是按照一种“理想化”的模式来安排的,也就是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按照原有的“渐减迎击”战略,面对占有优势的美国海军兵力,大和级在西太平洋固守待命,等日本海军使用多种手段将来袭的美国主力舰队逐渐削弱后,再在靠近日本近海的大决战中出动大和级,将残破的美舰队一举击破。这是一种守势战略,然而一旦这个固定模式被打破,大和级就将变成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早在决定建造超战舰之初,海军航空本部的激进派就曾经有过“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日本的大和号,是世界三大马鹿(蠢事)”的说法。甚至到1980年代,还有日本国会议员说大和型战舰、伊势湾排海造田工程、青函海底隧道是“昭和三大马鹿”。大和级的单舰建造费用为1亿3780万2000日元,按当时日元的含金量计算,为12.134吨纯金。相当于3艘飞龙级航母或1.6艘翔鹤级航母;建造4艘大和级战列舰所用的资金、物料、人力足以建造12艘飞龙级或6艘翔鹤级航母。如果军令部的老家伙们能够采纳航空本部(山本五十六、井上成美等人)的意见,那么在日美开战之初,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将有16~22艘现役航母,远远压过美国海军的3艘航母。如果军令部和联合舰队能够结合这一兵力优势,适时地由守势战略思维转变为攻势,那么将日本海军的最前线推至阿拉斯加-美国西海岸-巴拿马运河一线也不是没有可能,太平洋战争初期和中期的态势也必将大幅改观。

此外在战时,舰队决战思想始终统治着大部分日本海军高级指挥官的头脑。他们始终幻想着以一次日本海海战式的决战来取得战争的胜利,即使不是通过战列舰的大炮,也是通过航母的飞机。却始终没有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胜负已经不是通过一两件新式武器所能左右的,更多的是以夺取制空权为核心,多兵种协同机动、连续作战。当经过两年的战争消耗,联合舰队失去了奇袭带来的短暂优势和微弱的技术优势。

日本海军在1943年后才认识到航母的核心地位,并以后来发展出来以岸基航空兵和特攻作战为中心的“航空决战”模式,但这一切都不能抵消日美两国在综合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过去几十年来帝国积攒下来的航空精锐早已耗费殆尽,此时日本海军不仅是在航母数量上处于劣势,在舰载机的性能上和飞行员的素质等方面也全面劣与美国。之前一直雪藏的大和级战列舰,已经变成为机动舰队航母护航的角色了,被寄予厚望的460毫米巨炮只能用三式对空弹向美军飞机实施射击。

大和号战列舰威力虽大,但生不逢时,恰逢战列舰的主力舰地位开始被航空母舰所取代的时代,并且日本海军将其当作最后决战的王牌未经许可联合舰队不能动用而很少出战,导致大和号错过了最佳时期,缺乏战斗经验,也为后来的作战埋下隐患。大和号战列舰的沉没宣告了日本海军的覆灭,也宣告了大舰巨炮时代的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大和号战列舰460毫米主炮威力有多强大?揭秘460毫米主炮破坏力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大和号战列舰,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迄今为止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与大和号同样出名的还有它那超强威力的460毫米的主炮。关于大和号的配置,很多朋友们都很清楚,但是对于它的460毫米火炮的威力以及破坏力却没有直观的认识。就比如说能击穿多厚的钢板,会造成多大的弹坑等等。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通过至关资料来进行推算和了解一下吧。

一战期间德军著名的“大贝尔莎”420毫米榴弹炮照片,这是现代上色的照片。

到目前为止,口径在400毫米以上,500毫米以下参加过实战的只有三种(个别铁道炮不在此列):406毫米、420毫米和460毫米,图片上是一战期间摧毁过比利时“列日要塞”的德国克虏伯420毫米攻城榴弹炮(大贝尔莎),口径与“大和号”的94式主炮口径勉强接近。

“大贝尔莎”所用420毫米榴弹,就是图片里这这颗巨型炮弹头,重达820公斤与大和号的“三式”榴弹头重量相当。

那么420毫米榴弹有多大的破坏力?这张苏联炮兵学院教材图片很直观的示意了。

420毫米榴弹可以形成直径10.5米、深4.25米的巨型弹坑!其震荡波和高速冲击波的破坏面积在10000平米左右,“大贝尔莎”在轰击“列日要塞”时一共发射了45发炮弹,几乎将整个要塞摧毁,据资料记载:3米厚的水泥加钢轨(当时建筑钢筋很少)大型防御工事连同里面200多士兵,被一发炮弹炸的无影无踪,还有几十人被震死或者失聪(没有了听力)其威力可见一斑!

被摧毁的“列日要塞”,一共12座永备性工事被摧毁11座也正是由于“大贝尔莎”的巨大威力,二战期间德国又制造的“卡尔600”臼炮和“古斯塔夫800”列车炮,在进攻苏联要塞过程中也发挥了巨大威力。

但是,420毫米榴弹的威力与460毫米“三式通用弹”相比是“小巫见大巫”,虽然口径只大量了40毫米,但威力却提高了约85%!“三式通用弹”可以形成直径19.5米、深7.8米的更巨大弹坑!

这张示意图描绘出460毫米巨弹的威力。

根据推算大和号的“三式通用弹”的破坏面积要超过20000平米,“三式通用弹”装药63.5公斤,根据测算一公斤TNT炸药爆炸所释放出来的能量为450万焦耳,那么“三式通用弹”就会形成63.5×450万焦耳的能量,而根据英美军队的测算78焦耳/秒就能要人命...所以在20000平米内,建筑物会被全部摧毁,人也会全部死亡!

但测算出来的数据还是不直观,图片上是美军“新泽西号战列舰”分别在1983年12月份和1984年2月份炮击黎巴嫩贝鲁特时的照片。

整个街区成了瓦砾遍地,废墟一片!

“新泽西号战列舰”MK7主炮口径是406毫米,一颗炮弹就已经形成了约8000平米的巨大破坏面积了,十几栋楼房顷刻之间被毁!如果是94式舰炮发射“三式弹”的威力还要比这大了很多。

总之,大和号战列舰主炮的威力是巨大的!也许只有德军的“卡尔600臼炮”和“古斯塔夫800列车炮”的威力才能盖过它,幸好太平洋战争是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大海战,如果像“日德兰大海战”那样战列舰对轰,美军可能损失加剧!但是,科技进步“大舰巨炮”的海战思想已经落伍了!舰载机的巨大威力已经让战列舰的主炮相形见绌!甚至还出现了德国用最早期的导弹击沉了意大利的战列舰...所以,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都放弃了巨型口径舰炮的研制,而是投入到了导弹方面的研究,460毫米舰炮也成为绝唱!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二战期间有哪些战列舰?日本二战主力战列舰简介

全文共 1846 字

+ 加入清单

1905年,日本的海军再日俄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将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彻底击溃。到了这个时候,日本基本上已经将周围有威胁的他国海军力量全部都肃清了,随后便开始将目光转向了英美,将英国与美国作为战争的假想敌。而此时,英国已经建成了新式战列舰“无畏”号,引起了各海军强国的仿制,开启了无畏战列舰时代。日本海军也向内阁申请扩充海军军备的“八八舰队”提案,1911年3月,提案获得通过,日本开始建造四艘战列巡洋舰,即金刚级战列舰。

第一次改装前的金刚号

当时的日本,还没有建造大型战列舰的经验,所以金刚级的建造是与英国合作完成的,其首舰金刚号由英国巴罗造船厂建造,日方方面派驻专家和工人学习并参与建造,而后的三艘战列舰,由英国方面提供图纸和技术指导,在日本国内自行建造。

刚刚建成的金刚号

金刚级战列舰首舰金刚号1911年1月17日在英国正式动工,1912年5月18日下水,1913年8月16日竣工,同年11月5日,“金刚”号战列舰由日本船员驾驶返回日本。金刚级其他三艘舰艇“比睿”、“榛名”、“雾岛”也先后在日本国内开工建造。

第二次改装之后的金刚号

1923年开始进行第一次大改,至1931年结束,增加了舰艇的防御能力。第二次改装工程1933年开始,至1936年完成主要提高了航速并增加续航距离。1944年11月21日在台湾海峡基隆北方被美国海狮号潜艇以鱼雷击沉。

刚刚建成的比睿号

比睿号于1911年11月4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12年11月21日下水,1914年8月4日竣工。因为华盛顿海军条约的限制,曾一度被改为训练舰,1930年又因为伦敦海军条约的限制,中止了第一次现代化改装,依旧作为训练舰使用。

改为训练舰的比睿号

1936年日本退出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谈判,比睿号于1937年开始复原改装,1940年初改装结束,成为高速战列舰。1942年11月13日在第三次所罗门海战中与美巡洋舰部队炮战后被美军机空袭重伤而无法挽救,由日军驱逐舰发射鱼雷自沉处理。

完成第一次大改的榛名号

榛名号于1912年3月16日在川崎重工业神户造船厂开工,1913月12月14日下水,1915年4月19日竣工。由于在1920年9月12日参加射击演练时发生了炸膛事故,所以在1923年榛名号在同级战舰中最先开始进行第一次改装,并在1928年完成改装,从1931起改称为战列舰。

完成第二次大改的榛名号

1933年又接受第二次现代化改装,主要强化了舰体,并提高了航速。1945年7月28日,美军轰炸吴港,榛名号被13枚炸弹击中后坐沉于吴港,一直幸存到战争结束,1945年11月20日除籍,于次年解体。

完成第一次大改的雾岛号

雾岛号于1912年3月17日在三菱重工业长崎造船所开工,1913年12月1下水1915年4年19日竣工。雾岛号于1927年开始第一次大改装工程,重点是提高防御性能,1930年改装完成。由于航速下降,改装完成后重新分类为战列舰。

完成第二次大改的雾岛号

1934年雾岛号开始第二次大改装工程,重点提高航速,至1936年改装完成,雾岛号成为高速战列舰。1942年11月15日在瓜达尔卡纳尔岛夜战中遭美国战列舰华盛顿号集中炮击后在萨沃岛西南处沉没。

比睿号战列舰

金刚级战列舰建成时排水量达26330吨,第一次改装后增加到29330吨,第二次改装完成后,金刚级标准排水量为32000吨满载排水量为36600吨。建成时舰长214.6米,舷宽28.04,吃水8.38米;第一次改装后舰长212米,舷宽31.02米,吃水9.6米;第二次改装后舰长219.4米,舷宽31.02米,吃水9.6。

第一次大改前的比睿号

金刚级战列舰建成时最高航速27.5节,14节航速续航能力8000海里;第一次改装后最高航速26节,14节航速续航能力10000海里;第二次改装后最高航速30节,18节航速续航能力9800海里。

雾岛号战列舰

其舷侧装甲厚203毫米,甲板初始厚76毫米,第二次改装后增加到178毫米,炮塔装甲厚228毫米,司令塔装甲厚228毫米。刚建成时装备4座双联装四一式356毫米L/45主炮,16座单装四一式152毫米L/50副炮。第二次改装后装备4座双联装四一式356毫米L/45主炮,14座单装四一式152毫米L/50副炮。

在吴港遭到轰炸的榛名号

金刚级战列舰,作为日本的第一级无畏战舰,参加了两次世界大战,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直活跃在太平洋战场上,给美军造成了极大地杀伤,但也不能避免的成为落后时代的产物,在航母称霸的时代只能退居配角。

展开阅读全文

二战意大利最强战列舰是哪艘?揭秘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战列舰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意大利的“维托里奥·维内托号”战列舰与其姐妹舰“利托里奥号”战列舰成为了意大利海军驻塔兰托军港第九舰队的核心战斗力。这两艘战列舰分别完工于1940年4月和5月。意大利海军希望依靠这两艘舰的高速和重炮威慑地中海地区的英国舰队。

这两艘战列舰曾数次出海,以寻求与英军舰队作战。但是它们错过了1940年7月9号的卡拉布里亚之战。“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幸运的在1940年11月夜袭塔兰托战斗中毫发未伤,这成了接踵而至的马塔班岬海战的直接导火索,在这场海战中意大利海军遭受重创。1941年3月28日,这两艘舰袭击了英军从希腊向亚历山大港和克里特岛撤军的商船船队。早上15:21分,一架从“可畏号”航空母舰上赶来的费尔雷大青花鱼鱼雷攻击机投下了一枚457毫米鱼雷,击中了“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后部T炮塔右舷位置,“维托里奥·维内托号”严重受伤,舰体大量进水,右舷外侧推进器损坏,但还能勉强行动,跌跌撞撞向西北方向航行。

傍晚大批英军飞机陆续来袭,他们没能发现战列舰,但是集中攻击了护航的“宝丽号”巡洋舰,战列舰上的工程师和损管控制队员努力控制住了舰体进水,晚上8时34分,该舰速度恢复到19节,最终安全返回塔兰托港进,但将“宝丽号”巡洋舰和另两艘驱逐舰留给了英军地中海舰队。

1941年12月,“维托里奥·维内托号”被英军“激励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伤,耗时三个月进行维修。1942年6月中“维托里奥·维内托号”与“利托里奥号”一起出航拦截英国船队。但此时的意大利军人已经没有什么斗志了。由于塔兰托港受到持续不断的空袭,“维托里奥·维内托号”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拉斯佩奇亚。1943年6月5日被盟军轰炸机炸伤。9月与其他许多意大利军舰一道前往马尔他向英军投降。

当盟军将领就意大利海军舰队的前途争论不休时,“维托里奥·维内托号”一直停留在亚历山大港,有种说法是要把三艘“利托里奥级”战列舰进行热带改装用于太平洋舰队,但它们的自持力不够,尽管1946年三艘战列舰返回了意大利,但是意大利海军没有再把这三艘战列舰重新编入战后的意大利海军,1951年出售解体。

参数

排水量:标准排水量41700吨,满载排水量45460吨

尺度:舰长237.8米,舰宽32.9米,吃水10.5米

动力:四轴四浆蒸汽轮机,输出功率128000马力

航速:30节

装甲:主装甲带60~345毫米,甲板165毫米,炮塔200~280毫米

武器:9门381毫米主炮,12门152毫米副炮,12门90毫米高炮,20门37毫米高炮,16门20毫米高射机枪

载机:3架水上飞机

舰员:1872人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最丑战列舰有哪些?盘点十大最丑战列舰

全文共 1923 字

+ 加入清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不论是盟军阵营还是轴心国阵营,在海军方面都诞生了非常多的世界名舰。而这些世界民间也是后世军迷们最喜欢研究的对象。战舰的造型,金属感,火炮等等吸引着无数的军迷们。可以说当年那个巨炮时代诞生了非常多好看的战列舰,但同时也有很多很丑的战列舰。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盘点下世界上最丑的十大战列舰。

第十名:大和级战列舰

评选理由:太肥了,大和的肥令它看上去像个臃肿女人,另外,密集的高炮群令密集恐惧症的人抓狂。。。。。

第九名:俾斯麦号!

这个名字出现可能会令很多人不解,但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首先:俾斯麦号也很肥,只有从侧面看才能显瘦,还有,俾斯麦庞大的舰桥使他看起来像个大头娃娃。

,当然,俾斯麦搭积木的舰桥挺好看的

第八名:乔治五世亲王号

理由:请告诉我,为什么主炮不是3x3?为什么不是4x2,为什么偏偏是424?

第七名:伊势级战列舰

这个名字肯定会进入榜中,战列舰和航母的杂交产物,使他从出生就注定是一个怪胎

第六名:南达科他

入选理由就两个字:太肥!

准确的来说,南达科他有着和鸭滑差不多的身材,但它肥主要是它太短

第五名:黎塞留

好了,其实我已经准备好挨砖了。但我就是要给发糕们一记耳光,凭啥你们不中枪

因为在很多人眼里黎塞留是女神,应该放在最美战舰榜中,应该很胡德比美。

但是,我还是想说,黎塞留的四联装主炮全部前置导致它的舰桥位置比较靠后,隐隐有些纳尔逊的影子。

不过这不是它最丑的地方,他最丑的地方是它后面的副炮。

从来没有那个国家想他这样布置副炮过,它副炮的布置让我看着不自主头皮发麻。这种感觉跟大和的不一样。是一种很难受的感觉。

此外黎塞留的舰桥像一个牛粪堆砌起来的马蜂窝。

黎塞留有好看的地方吗?有,就是它主炮前那两个三角形的东西。

最后说一句,有人说黎塞留是法国历史上最出名也是最美的军舰,我不认同,因为有戴高乐号╮(╯_╰)╭

第四名:扶桑级战列舰

千呼万唤始出来,违章建筑终于登场。

怎么评价扶桑的丑呢?

这么说吧,扶桑的丑贯穿了它的设计,建造,服役整个一生。

六个炮塔,看似强大,实则鸡肋。三号和四号炮塔的位置隐藏在舰桥和烟囱的夹缝里。不仅发挥不了作用,还给防护带来了问题。

其实扶桑开始还是蛮正常的,改造后才使它变成一代“名舰”。

人们津津乐道的高耸入云的舰桥终于拔地而起,形似中国的古塔,摇摇欲坠,给人极不安全感。当然,如果你砸钱买了一条扶桑模型你看久了会觉得它其实很好看

而且改造后的扶桑,损失的不仅是颜值,还有航速,慢如狗的航速使他从二等舰变成训练舰。这在本来就不富裕的日本海军里来说不可不谓一种巨大的浪费。

著名军事专家局座曾说过:一个武器装备你判断它战斗力强不强,一定要看他好不好看,不好看的军舰一定不强。

扶桑山城的惨死恰好印证了这一点。

第三名:英国纳尔逊级战列舰

腐国是个神奇的国度,它能建造出胡德这样的军舰,也能建造出纳尔逊这样的军舰。

纳尔逊的丑罄竹难书,只有极少数人能欣赏它的美......相信我把他排第一也没有多少异议。

炮塔全部前置,据说这是吸取了“大海战”的经验教训,但不得不说,腐国对大海战的经验理解有些偏激了。

主炮前置不仅令它看起来像个货轮,还带来了很多问题:弹药库连爆暂且不提。

总之,纳尔逊注定是战列舰设计史上的一朵奇葩。排在

第三觉不为过......很不解的是为什么战列舰吧要用它当主题图片......

第二名:甘谷特号

没错!神舰出来了!

不管你喜欢他,还是厌恶它,它都在那里执着的丑着。它的存在使你不得不佩服毛子海军的审美观。

有着陆战基因的毛子,实在是不太适合拥有海军。

你看看它设计出来的战舰们:各种奇葩的巡洋舰和航空母舰,当然还有核潜艇台风。不得不说,毛子的思维方式真的与正常人不一样。在毛子的海军史中,甘谷特只是沧海一粟。但没办法,谁叫他是毛子唯一的战列舰呢,这个锅,她得背。

你看它那幼稚的指挥塔,风骚的烟囱,迂腐的舰形,还有老式的副炮,你就会明白,甘谷特的丑是深入骨髓的。

想来想去,我还是多看看“”一声炮响“”的那位吧!

第一名:德意志级袖珍战列舰

首先,我得申明,我是个纯正血统的理智德棍(德棍怎么了,262不也说自己是德棍),我喜欢德三的所有战舰的外形,但除了德意志级。

德国二战中的战列舰,虽说算不上美如画,但都渗透了德国人严谨与坚毅的品质,搭积木的舰桥看久了还觉得蛮好看。

但是!但是!德意志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它以他怪异的外形突兀的出现在我们面前。严格限制的吨位使他看起来像个侏儒,而两个三联装的炮塔看起来格外巨大!一切都显得那么别扭!

然而它最令人发指的不是这个,而是它那诡异的三角形诡楼......

我猜想,德国的设计师一定在那时突然抽风,不然不可能会设计出这种诡楼。

它形似一个墓碑,怪不得德意志级一个比一个死得惨......

展开阅读全文

战舰世界公认的神船,揭秘德国H-39至H45超级战列舰计划

全文共 3252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超级战舰计划指的就是当年纳粹德国的H计划(Schlachtschiff "H" Project)战列舰的一个分支(1944型)。而H计划战列舰又是德国海军Z计划的其中一部分。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终止了“Z计划”中战列舰的建造工作。此后,德国海军制定了未来战列舰的设计方案。H42表示1942年设计的H级战列舰,以后又分别改为H43和H44。但可以说,只要战争不以德国的胜利而告终,那么这些战列舰就不能开工建造。

在整个“Z计划”中,“兴登堡”级大型战列舰是重中之重,德军海军特别是水面舰艇部队寄予厚望,希望凭借着“兴登堡”级一举击败英国庞大的战列舰队,实现数百年来德军海军的宿愿。而且让人吃惊的是,其中的许多项目早在30年代初便开始实行,所谓《凡尔赛和约》根本没有多大的约束力。

设计对于“兴登堡”级这样头等重要的项目,德国海军建造局却是裹足不前。原因很简单,由于从一战结束后近二十年,德军海军没有设计过新的战列舰,设计队伍都已失散,因此德军建造局一开始连3万吨的水面舰艇都不敢设计。但迫于海军高层的巨大压力,德军海军建造局早在1932年便开始对建造5万吨级的战列舰进行理论性研究,并对其武器、装甲和航速进行了可行性论证。

1935年,“兴登堡”级开始正式设计,最初计划建造4艘,代号为H、J、K、L,后来希特勒听从了海军水面舰艇将军们的“强烈建议”,增加了两艘,即M、N。最初这两艘标准排水量定在80000吨,装480毫米主炮,但第二年,希特勒却下令增加到100000吨,装800毫米主炮!这很有些海上“鼠”式坦克的味道。

设计之初,德国海军对“兴登堡”级做了如下设计要求。排水量为50000吨,水线长260米,宽36米,满载吃水10.7米,最高航速27节,续航力13000海里/19节+20%战斗备用。防护方面,能在2万~3万米的距离上抗403毫米的炮弹,舰舷可以经受一条250千克装药鱼雷的打击。装双联装403毫米主炮4座,副炮口径150毫米,远程高射炮105毫米,近程高炮37毫米。无舰载机。

然而在进行具体设计时,却遇到了一些性能指标矛盾。比如,由于主炮是双联装而不是三联装或四联装配置,必然要加大舰的长度,增加弹药舱和机舱的装甲防护。德国人特别强调军舰的稳定性与装甲防护,因为他们知道光拼军舰数量,英国永远占优势。因此“兴登堡”级的装甲重量约占军舰总重量的42%。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续航力,当时德国没有海外基地,从德国港口到大西洋的漫长路程表明,德国主力舰一定要有比其它国家战列舰更大的续航力,也就是要有较大的燃料携带量。此外,列强新设计的战列舰都有30节的航速,因此“兴登堡”的航速也要达到30节。

综上所述,即使主炮的数量、口径、装甲防护、航速和续航力都取最低指标,根据1936年4月的精确计算,“兴登堡”级的排水量(不含燃料和备用给水在内)也要达到54000吨,如算上燃料和备用给水将达到60000吨以上,平均吃水接近11米。于是初始设计被推翻重来。德国海军建造局向当时德军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提出了有关两舰排水量的建议。经过论证,最后确定“兴登堡”级前四艘的标准排水量为60500吨,满载排水量达69000吨,主炮口径定在420毫米。至于追加的M、N舰,最后一次设计任务书标明:设计排水量达109246吨,最大排水量118104吨!

安装800毫米主炮的“兴登堡”级包括H42、H43、H44三艘(其实后两艘连设计都没有开始)。被希特勒的要求吓得几乎昏过去的德国海军建造局的战列舰专家们,在海军将领们的帮助下,几次三番向希特勒进言,但根本无法使希特勒放弃这个不现实的想法。经过一系列评估,最终海军专家们认为现有的舰体安装800毫米主炮(也是双联装4座炮塔)是不可行的,必须建造新的舰体(即10万吨的那种)。于是四艘没完工的“兴登堡”级被拆了个精光。到盟军接收船厂时,除了巨大的、空荡荡的船坞还在外,“兴登堡”级的半点残渣都没有剩下。

最后附上H39-H44设计数据 H39和H41在《战舰世界》的游戏中都有相应的战舰(本人也是战雷玩家),后面的几艘船都只有数据没有图片了。H-39(1939型)

设计排水量56444吨,最大排水量62219吨

全长277.8米,宽37米,吃水10米

航程:10000海里/18节

最高航速:32节/时

主炮:8门406mm/L52(4X2);

副炮:12门150mm/L60(6X2);

高炮:12门105mm/L65(6X2)、24门37mm/L83(8X3)、36门20mm/L65(12X3);

船舷装甲:380mm

甲板装甲:上甲板50-80mm,装甲甲板120mm-200mm;

主炮装甲:前装甲板460mm,侧装甲板200mm;

副炮装甲:最大80mm

舰桥装甲:最厚处为406mmH-41(1941型)

设计排水量88000吨,最大排水量98150吨。

全长305米,宽42.8米,吃水11.8米

航程:12000海里/18节

最高航速:32.2节/时

主炮:8门480mm/L52(4X2);

副炮:12门150mm/L60(6X2);

高炮:18门105mm/L65(6X2)、26门37mm/L83(8X3)、39门20mm/L65(12X3);

船舷装甲:460mm

甲板装甲:上甲板50mm-80mm,

装甲甲板120mm-203mm

主炮装甲:

前装甲板460mm,侧装甲板220mm;

副炮装甲:最大80mm

舰桥装甲:最厚处为460mm。H-43(1943型) 这个还算可以接受

设计排水量109246吨,最大排水量132000吨

全长330.5米,宽48米,吃水12.2米

航程:20000海里/18节

最高航速:32节/时

主炮:8门530mm/L52(4X2)

副炮:16门150mm/L60(8X2)

高炮:16门105mm/L65(8X2)、30门37mm/L83(10X3)、48门20mm/L65(16X3);

船舷装甲:530mm

甲板装甲:上甲板80-120mm,装甲甲板120mm-203mm;

主炮装甲:前装甲板625mm,侧装甲板250mm;

副炮装甲:最大120mm

舰桥装甲:最厚处为508mm。H-44(1944型) 这个数据也是算正常

设计排水量115000吨,最大排水量141500吨

全长345米,宽50.5米,吃水12.7米

航程:20000海里/18节

最高航速:32节/时

主炮:8门530mm/L52(4X2)

副炮:12门203mm/L60(6X2);

高炮:16门105mm/L65(8X2)、40门37mm/L83(10X3)、60门20mm/L65(16X3);

船舷装甲:550mm

甲板装甲:上甲板80-120mm,

装甲甲板120mm-203mm;

主炮装甲:前装甲板530mm,

侧装甲板270mm;

副炮装甲:最大180mm

舰桥装甲:最厚处为530mm。

主炮装甲:前装甲板650mm,侧装甲板350mm;

副炮装甲:180mmH-45(1945型)

设计排水量588000吨,最大排水量822000吨。(??????????)

全长762.1米,宽127米,干舷15米,吃水27米,满载吃水为32米。

航程:35000海里/20节

最高航速:35海里/时(航程15000海里)

主炮:8门800mm/L71(4X2) (古斯塔夫列车炮要上舰的节奏)

副炮:12门406mm/L52(6X2)(衣阿华主炮当副炮??)和36门150mm/L60(12X2);

高炮:36门105mm/L65、96门37mm/L83、240门20mm/L65;

船舷装甲:2000mm;

甲板装甲:上甲板250mm,装甲甲板406mm;

主炮装甲:前装甲板2000mm,侧装甲板1200mm,附加超硬化装甲防弹板200mm(有日本VH装甲钢的效用)

副炮装甲:625mm(406mm副炮);150mm(150mm副炮)

舰桥装甲:最厚处为1500mm。

舰载机数:估计大小飞机一共180架左右(还有航母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h45级超级战列舰是什么?揭秘日耳曼尼亚号战列舰

全文共 1465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H级战列舰,这是二战时期二战前纳粹德国计划所建造的最高级别的战列舰,由于资源的有限,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H级别的战舰一艘都没有完成,而且准备建造的材料也在二战初期哪去建造德国的U型潜艇去了。如果该级别战舰建造完成,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该级别也将会成为全世界威力最强战列舰级别。其巨大程度只有现在的超级核动力航母才能相匹敌。

俾斯麦号战列舰

二战后期德国的大型战列舰如俾斯麦号已经被击沉。剩下的都是老旧不堪的战列舰,所以德国海军急需新的战列舰加入海军补充力量。于是就催生了人类史上最疯狂的造舰计划---H号造舰计划。其中,最为强大的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H45级超级战列舰。

H-45级战列舰图纸

在纳粹海军的H计划里,希特勒曾经异想天开地提出把主炮口径加大到800毫米,把设计师差点吓昏过去。后来,鉴于设计难度和战争进程,H计划的头两艘军舰只是用了15寸380毫米主炮。那么,800毫米主炮可行吗?

个人觉得这个可行性仍然是微乎其微的。

先说大炮本身。800毫米炮是什么概念,“多拉”列车炮大家都见过了,不是一般国家能玩得起的。德国能造出“多拉”,至少说明一个问题:德国军工业有能力造出可以用于实战的800毫米炮。

多拉巨炮

再说上舰问题。Bismark(俾斯麦)的舰体设计本来足以容纳16寸炮,但海军还是采用了比较稳妥的15寸炮。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当时德国还缺乏从406毫米到800毫米炮的成熟的设计经验,即使能造出来,稳定性和实战性能未知,存在一定风险。关于军舰排水量问题。要安放800毫米炮,军舰需要造多大?衣阿华用406,排水量在65000——70000之间,800的炮几乎正好是衣阿华的2倍,但是并不能简单地按算数逻辑认为需要13——14万的排水量。

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考虑:

第一,800毫米炮怎么布置?如果是只安装一门炮,可能几万吨排水量就够了,但是如果要三联装的三座炮塔,那个排水量可是天文数字了。

第二,后座力问题看过一个战争纪录片,就是“多拉”开炮的,后座力使得上千吨的列车炮后退了十多米。当然军舰上的炮的后座力和陆地不一样,海洋本身就是很好的缓冲。但是想想,9门800毫米炮近距离侧舷齐射将会何等壮观。

多拉巨炮开炮

我敢肯定,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军舰都无法承受,包括10万吨级的美国航母。这么强的弹药投送量会产生多大的冲击力?恐怕10万吨级别的军舰立马会侧翻。

关于入港停泊问题。根据上面的分析,800毫米炮的战列舰排水量我斗胆估计在200000吨以上。这么大的军舰,舰宽和吃水量都非常惊人。军舰肯定不能走基尔运河。(基尔运河在1965年扩建后,只能容纳吃水9米、宽40米的海轮日夜通航,桥梁净空高度也只有45米。如果当时造那么大的军舰,这个运河肯定过不了!)如果走易北河停汉堡,在航道布雷(防御英国军舰和潜艇)的话肯定会有很大的空隙,对港口的安全性也有影响。

基尔运河

不确定因素。800毫米炮的射速极低,准确定未知,势必遭到敌舰小口径(16寸炮在800毫米面前也是小口径了)舰炮的轰击,能否承受?如果军舰那么大,装甲按比例有那么厚(BISMARK主装甲带有320毫米),比如有600毫米甚至更多。这么厚重的装甲,当时英国海军没有一艘舰艇能对付,鱼雷可能都没用。如果甲板装甲也很厚,是否能抵挡航空炸弹的攻击呢?要是真这样,就真是一艘“永不沉没”的军舰了。

某游戏的H-45模型

可惜,这样的军舰需要的原料和经费是非常惊人的,怕是到战后都造不完。不过,如果参加莱茵行动的是这艘军舰,怕二战大西洋海战的历史真的要改写了。

展开阅读全文

日本大和号战列舰为何被称之为“大和旅馆”?大和号环境有多奢侈?

全文共 3538 字

+ 加入清单

战列舰的巨炮时代已经逐步退出了军事行业,成为了历史舞台中靓丽的风景线。虽说巨炮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曾经在历史上声名远扬的战舰却还有很多被人们所静静乐道。日本占领东北时,曾经在南满铁路沿线城市开设了七家由满铁运营的最高级、最奢华的饭店。——大和旅馆,而日本的王牌战列舰大和号也由于伙食丰厚,生活设备完备,寓居条件温馨,被戏称为“大和旅馆”。1.内部设备及其完善

大和号的司令长官套房一反过去战列舰设在舰尾的传统,改设在上甲板右舷中央部左近。自舰首向舰尾依次为长官室、长官公室、长官私室、浴室及厕所。在这套房间前方为舰队顾问长的套房,也包括办公室、卧室和浴室。结合舰队顾问长则设在左舷对应位置、以及舰桥下部前后的中甲板上,长官套房的入口在长官公室前部,内有长方形会议桌兼餐桌一张,每侧各有椅子七把,两端分别为长官及顾问长座位。长官座位右前方有门通往长官室,内有写字台及写字椅一套,六人小沙发及茶几一套,三人长沙发一个,书柜一个。

长官室有门通往隔壁的廊室,其内有长官餐具室,内存24人用银餐具2套、高级"美浓烧"瓷餐具3套、和式及洋式茶具各1套,酒具及咖啡具各2套。这里还存有配给长官的洋酒、茶叶、饼干、巧克力、香烟和罐头号食品。长官公室反方向为长官私室,内有单人床、写字台、长沙发、书橱、衣柜、保险柜,各处都安有电话、空调,铺着银灰色的羊毛地毯,舱壁为咖啡色的麻栗木护板,十分奢华。长官私室另有一门,进门为一小走廊,左手为设有淋浴和浴缸的浴室,右手为厕所,前方则通往副官室和长官寝具室。

舰队幕僚军官住在中部左舷,一人一间,房间内设有单人床、写字台、衣柜和折叠式洗面台。

大和号连普通兵士都配有专用的卧铺,以满员2500人计算,其人均寓居面积达3.2平方米,与之相比,长门级只要2.6平方米,驱赶舰更是只要1平方米左右。大和级的兵员寓居区大多设置在舰体前方,住舱为白色,设有三层卧铺,长1.8米、宽0.75米;军官则是双层卧铺,两人或四人一室,住宿条件相关于其他舰艇以是十分奢华。2.烹饪设备完善

在二战和二战前,日本海军的伙食总体程度就远远超越陆军,日本海军陆军一向不和,陆军顾问辻政信更是屡次批判海军,所以某次辻政信去海军公干的时分,海军为了报仇特意依照最低规范给他布置了饮食。结果吃完以后辻政信一再向海军抱歉,说以前屡次对海军有意见,结果如今海军却用这么丰富的食物来招待本人,真实不好意义。

的确,日本海军师从英国,而英国海军的贵族范十足,其中在饮食方面也是如此,日本海军也是有样学样,所以饮食也是十分考究。

大和号的厨师都是从当时日本最高档的东京帝国酒店、以及战前日本邮船会社的几艘奢华邮船上征用来的。在日本海军征召的兵员中,但凡有日式酒家和餐馆效劳经历的人,都优先分配到大和号上。当时日本海军驱赶舰以上军舰分别设有军官烹饪室和兵员烹饪室,大和号则分为长官及舰长专用烹饪室、第一士官烹饪室、第二士官及准士官烹饪室等。舰上乘员通常坚持在2300一2500人,比原结合舰队旗舰长门号多出1000人。

大和号上各烹饪室都设有特地的食品冷库、烹饪台、料理台、配餐台,还有当时十分稀有的电气食品保温器。兵士烹饪室设有6个宏大的110升蒸饭锅、两个同等大小的菜锅、一个36升粥锅、两台15千瓦"电饭锅"、两台"合成调理机",还有洗米机、餐具消毒器等设备。烹饪所里设有烤箱,能够本人烤制面包、洋果子和布丁。

此外,舰上还能够自制茶汤、羊羹,以及应用二氧化碳兑制柠檬汽水等清凉饮料。各厨房均配有一台1马力冷冻机,用来制造冰淇淋,大和号上的冰淇淋用料十分考究,所用的黄油、炼乳都是自神户六甲山农场的优质牛乳提炼的;平常用清水、砂糖和香精制造一些"冷果",也大受欢送。当时日本海军中装有冰淇淋制造机的舰船还有间宫号和伊良湖号两艘给粮舰,以及被潜艇部队官兵赞誉为"剑崎大旅馆"的两艘剑崎级潜艇母舰;不过在战列军舰中,只有大和级战列舰有如此朴素的设备。3.内部温度调节系统

不只如此,大和号还是当时日本海军内独一搭载中央空调的战役舰艇,各生活工作区域都通有冷暖空调,制冷用的是弹药库冷却机的强大剩余功率,取暖则来自蒸汽加热器。舰内温度为恒温,病员室最低温度控制在24度左右,最高28度;军官住舱、事务室、食堂的空调冷暖温度区间为20一26度,舰内通路18一30度,作业室15一30度,操舵室10度一32度,最初在肯定舰内制冷区域时,准备为全舰一切住舱都通上冷气。不过军令部以为,给兵士住舱也提供冷气太朴素了,因而除了烟道左近的兵员室和军官寓居区外,其他区域的兵士住舱都只是用通风机来坚持通风。此外为了节约燃料、减少毛病,制冷机很少满负荷运转,所以除了保证弹药库温度外,其他舱室的室温都比额定温度高。1943年大和停靠于特鲁克时规则的室温是:兵士住舱温度不高于38度、机舱不高于40度,官舱、事务室和发令所等区域则坚持在27度左右。

舰上冷库的总容积223.4立方米,相当于560台家用冰箱,大和级舰上普通贮存有三个月用的食品,其中鱼肉、猪牛肉、火腿、鸡蛋、乳制品、新颖蔬菜、水果等易坏品贮存于冷库中,肉库温度为零下2度,菜库为零上5度;米麦、面粉、干鱼、味噌、酱油、酱菜、砂糖等不易腐坏的物资则分别寄存于上甲板和中甲板的四十多个食品库里。4.服务人员充足

舰上还有大型洗衣机,并雇有特地的洗衣铺工作人员,这些人属于军队雇佣的民间人员。舰上理发师也是同样的平民身份,理发收费规范,军官以上是20钱,剃光头15钱,修面10钱;兵士收费分别是13钱、8钱和5钱。大和号理发师一天的均匀收入是1元30钱左右,远比陆上的收入高。

酒保仓库还存有50多吨酒保品,如酒类、烟草、糖果等,其中清酒多半是补给基地吴港左近的广岛出产的"加贺鹤"和兵库县出产的著名滩酒"月桂冠",洋酒则五花八门,威士忌多为进口的"强尼沃克",有"黑方"和"红方"两种。香烟有"朝阳"、"金蝙蝠"和"誉",都是在日本众所周知的牌子,大和号的舰上商品十分廉价,果子为5钱一包,香烟是7钱一包,但凡兵士有采购需求,都是由班长提早搜集定购单,然后在第二天早上交到小卖部,酒保依照定单将商品装到写有班名的木盒子中,晚上5点半到6点小卖部开张后再去拿。5.极度奢侈的伙食

无论陆军还是海军,日本军队的伙食比当时日本国内普通家庭的伙食水准高出许多.简直每天都能吃上鱼和肉。一位退役期满回乡的兵士的老父亲曾发怨言说:"我家的儿子退伍回家后,死乞白赖地要吃肉,真没方法。"当时在日本乡村,只要新年、中元节及婚丧吊庆之日才能吃上鱼,肉更是朴素品,一年奔忙到头,连几斤猪肉都吃不上,这在今天高度富有的日本是无法想象的。

普通兵士不像军官一样必需每天吃全套西餐,但是菜色中也是和式洋品都有,包括炸猪排、奶油炖鸡、咖哩牛肉等洋菜,味噌汤、鱼、腌酱菜等日式菜。舰上兵士七点半用早餐,以米饭、酱菜、味噌汤为主。

当时日本海军兵士的食品定量是每人每日米1.08公斤、肉180克、鱼50克、蔬菜300克、盐三撮,摄入热量2500到3000卡路里,兵士主食是混了一半米、一半大麦的大麦饭,兵士普通依照15人一组,由班长率领前往兵士餐厅进餐。各班住舱左近有单独的烹水所,能够本人煮食一些东西。战役时,厨房用米饭和干梅子握成饭团,用"四斗博"木桶送到舰上各战役岗位。

判任官级别以上的军官长早餐内容为鱼干、海苔、味噌汤、腌酱菜、白米饭;假如有人想吃西式的早餐,也能够于前一天晚上通知勤务兵准备咖啡、麦片粥、面包之类的英式早餐。军官午餐内容为依照汤、鱼、肉、甜点次序上菜的西式全餐,不管寒暑,用餐时都要穿上外套,并且依照英式餐桌礼仪用餐。6.美食与音乐

结合舰队司令长官在进午餐时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礼仪,司令长官用餐前五分钟,军乐队汇合在后甲板,演奏古典音乐或欧美盛行音乐,不过这只要在锚泊的时分才会举行,等长官用餐终了、端上红茶时,音乐演奏正好完毕。

军官晚餐为日式,包括生鱼刺身、盐烤加吉鱼、蒸蛋、腌渍蔬菜、味噌汤等日式料理。在军舰停靠于不同中央时,会有当地风味菜,如龙虾、鲷鱼等,此外,军官必需自付伙食费,年轻的军官们常常花钱如流水,有家眷的间谍军官相较之下比拟懂得节约,即便是放置在吴港无所事事的那几个月,舰上的餐点还有咖哩饭、香蕉、苹果、通心粉、生菜沙拉等。

到晚上五时,全舰晚餐供给完毕,一号主炮塔左近的上甲板处设有小卖部,军官和兵士都能够从这里购置食品当作夜宵,小卖部由酒保长运营,备有舰上烤制的面包、煎饼、点心,以及奶糖、羊羹、饼干、清酒、啤酒、汽水、香烟、信纸、手纸、火柴等商品。

而且自日美开战以后大和号停靠在特鲁克,深居简出、不上战场,生活悠闲惬意,这也是其他军舰官兵揶揄为"大和旅馆"的缘由了。

展开阅读全文

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区别 战列舰和巡洋舰有何区别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战列舰巡洋舰主要的区别体现在火力和航速上:

战列舰是近代海上炮战主力舰,重视装甲防护和火炮口径打击能力,是能执行远洋作战任务的大型水面作战单位。战列舰具有吨位大、火炮口径大、装甲厚、皮实抗揍的特点。

巡洋舰是舰炮时代海上作战的主力,兼具对岸打击能力,是一种火力强、用途多的大型远洋舰艇。具有航速快和适航性好的特点,能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时间进行远洋作战。

现代水面作战舰艇已经向全面型发展,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战列舰等各种舰只之间的区分也越来越小。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