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宋庆龄

宋庆龄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宋庆龄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宋庆龄问题。

分享

浏览

4548

文章

16

宋庆龄的丈夫是谁?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孙中山

宋庆龄丈夫是孙中山,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开拓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倡导者。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领导发动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后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宋庆龄婚姻虽然并未得到父母的认同,却可谓是少有的,将革命与爱情融合在了一起的婚姻。在一九一二年春,宋庆龄于美国的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毕业,在回国的途中探望了自己的双亲,并且受人之托带回了一封私人信件交给了孙中山。这也就造就了宋庆龄婚姻。而后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协助孙中山。

在此期间,宋庆龄与孙中山二人因为思想相同,工作上的默契,开始对对方心生爱慕。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几岁嫁给孙中山 其实他们的缘分早就开始了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回顾历史,孙中山宋庆龄的爱情,已成为民国年间广为流传的佳话,也是20世纪的伟大爱情故事之一。宋庆龄冲破父母、世俗的偏见,不顾年龄的障碍,毅然与孙中山成婚,成就了一对革命伴侣,那么问题来了,宋庆龄几岁嫁给孙中山的?

宋庆龄嫁给孙中山的时候年龄很小,只有二十二岁,孙中山在宋家第一次见到了一岁多的宋庆龄是在1894年,但谁也没想到这个可爱的女婴竟会在21年后,不顾父母亲的强烈反对,态度坚定的奔赴日本嫁给大她27岁的“革命之父”。其实宋庆龄嫁给孙中山有原因的,她在少女时代就很崇拜爱国英雄,曾为法国圣女贞德的业迹深深打动,同时由于父亲为同盟会会员,同情和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曾冒着生命危险,以印刷中文《圣经》为掩护,秘密为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印刷反清文章以及宣传革命思想的小册子,这样一来,孙中山成为宋家的座上客,宋庆龄开始接触和了解孙中山,对他和他领导的革命事业产生敬仰和向往,才有了这段历史佳话。

宋庆龄22岁嫁给孙中山的,她崇拜和支持孙中山所奉献的爱国事业,不顾父母的反对,态度坚定的嫁给了自己喜欢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没有孩子,这是怎么回事呢?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那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吧!

宋庆龄为什么没有孩子

宋庆龄女士被誉为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伟大女性。1893年1月27日,宋庆龄出生在上海一个牧师的家庭。其父宋嘉树,字耀如,年少时家境贫寒,九岁便被父母送到美国波士顿当学徒,后来逃到一艘货船上,船长查理·琼斯收养了他。

宋嘉树十四岁那年,船长将他送给一个牧师家庭抚养。当时美国____正在物色培养中国传教士,于是就让这个中国男孩查理·宋接受洗礼,之后又把他送到大学读神学。

1886年1月,查理·宋被送回中国,在上海的一家教会里当牧师,后来靠为教会印《圣经》发家致富,同时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中国第一代买办。二十多年的日积月累,使得查理·宋,也就是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坐拥六十多万两的白银。

坐拥万贯家财的宋嘉树也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初期的经济资助者,更是孙中山的朋友兼同志。少年的宋庆龄漂洋过海到美国接受西方教育的时候,父亲也经常给她寄一些关于国内革命方面的资料。学成归来的宋庆龄便跑到了当时革命流亡者的聚居地——东京,看望在那里的父母,并且见到了孙中山。

其实宋庆龄早在孩提时代就听说过孙中山,因为其父宋耀如是孙中山最早的支持者之一。在美国读书的时候,宋庆龄也经常考虑父亲和孙中山所做事业的意义。到达东京后,宋庆龄便担任了孙中山的助手,而且两人经常有书信往来。1915年10月25日这一天,宋庆龄不顾家人反对,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比她大二十七岁的孙中山。

当时的婚姻对于宋庆龄来说,与其说是嫁给了孙中山,不如说是嫁给了革命。多年以后,宋庆龄在向多次采访过毛泽东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及此事时,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当时的感情:“我当时并不是爱上他,是出于少女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想帮他。”

然而婚后两人多年直至1925年孙中山去世也没有孩子。结婚十年没有孩子实在不可思议,也给后人留下诸多疑问。其实准确说来,宋庆龄是怀过身孕的,只不过不幸流产,从此再也没能怀孕。

1922年4月29日,直奉大战爆发,最终以直系战胜而告终。6月3日,在吴佩孚的扶植下,黎元洪再次担任总统。而在广州,吴佩孚则暗中以两广巡阅使的职位诱使陈炯明叛变。之前孙中山曾应陈炯明辞职请求,免去陈炯明广东省长、总司令、内务部长三职,陈炯明因此耿耿于怀。

6月16日凌晨两点钟,陈炯明的手下叶举因孙中山不履行与徐世昌同时下台的诺言,便决定“三响吓之”。正在美梦之中的孙中山便被一阵大炮声惊醒。孙中山情知形势不妙,立即穿衣起床。由于形势危急,孙中山要求怀有身孕的宋庆龄先行撤离。

但是,宋庆龄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留下做掩护,她准备“随时就要中弹毙命”,甚至请卫兵把她枪毙以免落入叛军手中。最终,宋庆龄在卫兵的保护下逃到一家农场。

等到第二天宋庆龄登上停泊在珠江水域的永丰舰与孙中山会合时,真如生离死别。也正因为这件事,宋庆龄动了胎气,不幸流产。而这件事也给宋庆龄在精神和生理上都留下很深的伤害,导致以后也没有受孕。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儿童科学技术馆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儿童科学技术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庆龄儿童科技馆位于风景秀丽的玉渊潭八一湖南岸。由仰慕宋庆龄光辉业绩、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各界人士捐资于1986年6月1日。该馆建筑面积1500平米,室外活动场地8000平米。科技展厅内有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友好团体和个人赠送的科普展品、玩具、录相设施等,室外有宋庆龄日本基金会专为我国小朋友设计制作的各种游戏设备,每年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在这里,少年儿童在尽情地游戏中能够感受到科学知识的浓郁气息。

遵照宋庆龄生前“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就是说要为儿童健康的成长创造各种条件”的嘱托,为了进一步充实儿童生活,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帮助他们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1991年,经过宋庆龄基金会和宋庆龄日本基金会的努力,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了“宋庆龄儿童科普乐园”。展厅面积800平米。主要展示宋庆龄日本基金会捐赠的科技展品,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人力发电;光纤通讯激光传声太阳能飞机;有模拟地震器等。孩子们可在此亲身体会展品的科学原理。厅内还有适合低幼儿童的玩具。他们在这里可以自得其乐地游戏。

2019年10月7日,宋庆龄儿童科学技术馆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北京宋庆龄故居

全文共 222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宋庆龄故居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分别坐落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武汉黎黄陂路口沿江大道161-162号,上海淮海中路1843号,重庆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

国家级旅游景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央国家机关思想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都文明旅游景区。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是展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的旅游景点。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后为光绪父亲醇亲王奕譞府邸花园,清末又为末代皇帝溥仪的父亲醇亲王载沣的王府花园,即摄政王府花园。新中国成立前夕,这里已经荒芜凋敝。后-总理受党和政府委托,筹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的住宅,于1961年将这座王府花园整饬,并在原有建筑迤西接建了一座两层小楼,辟成了一座优雅安适的庭院。1963年至1981年,宋庆龄在此生活工作了18年,直至逝世,1982年这处院落被国家命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同志故居”。

这里既保留着王府花园的布局和风格,又融入西方别墅的特点,是一处中西合璧的园林。园内有上百年的西府海棠、两百年的老石榴桩景和五百年的凤凰国槐等古树名木。明珠之子清代第一词人纳兰性德曾在此吟诗填词,园中现留有其亲自种植的两棵古树。有宋庆龄养护过的西山松、盆栽石榴和龙眼葡萄等各种南北方名花佳卉,宋庆龄最喜爱的观赏鸽更给庭园增添了和平的气氛。每到四月份海棠花开的季节,赏花游客络绎不绝。馆内长期设有“宋庆龄生平展”和“宋庆龄生活原状陈列”,展示宋庆龄生活、工作的环境,现有文物两万余件,主要有宋庆龄的手迹、照片等文献资料以及个人藏品。每年的1月27日宋庆龄诞辰纪念日、5月29日宋庆龄逝世纪念日,都组织相应的主题纪念活动。

院落建筑分前厅“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东厢“观花室”,西厢与新建主楼相连。园内引自什刹海活水绕园而行,湖面上建有长廊、恩波亭,西山脚下立有岁岁平安太湖石,山上建有箑亭、听雨屋、瑰宝亭。

景区服务

固定陈列:宋庆龄生平展、故居原状陈列,庭院展

门票价格:原价:20元/人;优惠价:学生5元/人

预约需求:提前一周

人数限制:200人

地理位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宋庆龄的故居,位于北京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这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式庭院,走进故居,幽静的园内假山叠翠,花木成荫,清澈的湖水,曲折环绕。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原计划为宋庆龄同志在北京专门修建一座住宅,但她却以国事百废待兴,一再逊谢。最后在周总理的亲自过问下,才借此王府花园,葺旧更新。宋庆龄于1963年迁居于此,在这里工作、学习和生活了近20年直至1981年5月29日溘然长逝。北京宋庆龄故居

故居建筑

园内原有古建筑为:前厅“濠梁乐趣”、后厅“畅襟斋”、侧厅“听鹂轩”、东厅“观花室”。超手回廊南接“南楼”,北通东厅,东接王府宅院,回廊中间建有“恩波亭”。南湖对面的假山,错落有致,筑有“扇亭”和“听雨屋”。宋庆龄从青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七十年来经历风风雨雨,这里的一切,再现了这位极不平凡的伟大女性的品德、情操和永不休止的追求,也再现了自二十世纪开始她为之献身的中国革命史实的重大事件的侧画。北京宋庆龄故居

1915年宋庆龄不顾家庭反对毅然与-之中的孙中山先生结婚,从此宋庆龄为了孙中山救国救民的事业,为了自己“求中国自由平等”的理想,历尽艰险,百折不挠,至死不渝。在几十年革命生涯中,以她崇高的威望,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团结了不少国际友人。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等,都是由宋庆龄介绍,从此成为中国人民永不分手的挚友。她不仅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而且也是建设新中国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宋庆龄为发展妇女儿童的文教福利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故居的主楼,建于1962年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房,外观仿古,与内部景致和谐一体。庭院当中,可见清碧的湖水将主楼和草坪紧紧环抱,后湖畔有一鸽子房。宋庆龄喜爱鸽子,常在工余亲自给它们喂食。

1982年5月29日经中央-批准,故居对外开放,至今已接待国内外观众近350万人次。人们在这里缅怀宋庆龄为新中国奋斗毕生的光辉业绩,追念她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崇高精神。她崇高的品德,情操,光辉的业绩将会在人们心中永存!

用时参考

1小时,与后海一同游览

交通

乘5、27、44外、55、83、206、210、305、315、380、409、625、872、877、880、882、884、885、888、909、919、特12内在德胜门站下沿后海北沿向东即是,5、210路在果子市站下后海夹道向南即是,或乘地铁2号线积水潭站B口出沿西海、后海北沿向东行约10分钟即到

门票

20元/人,学生5元,60岁以上老人10元/人,70岁以上老人免票

开放时间

淡季(11-次年3月):9:00-16:00

旺季(4-10月):9:00-18:00

景点位置

北京市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原名“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位于宋庆龄陵园内,1987年9月30日正式开馆。2010年9月1日重新扩建。它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展示宋庆龄一生的陈列场所,其范围包括宋庆龄墓地、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临时展厅。宋庆龄墓地包括宋氏墓地、宋庆龄雕像、纪念广场、宋庆龄纪念碑等纪念设施。宋氏墓地座北朝南,占地约263平方米。每年清明,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和各界人士代表都要在此举行祭扫仪式。

建筑面积933平方米,建筑呈方型。内设6个展览厅、1个录像室。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室的基本陈列为1998年改版的《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展》。以宋庆龄生平事迹的时间脉络为主线,并专题陈列她在和平运动和儿童事业方面的主要活动和卓越贡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陈列室进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幅世界地图,用蓝、黄、粉红色标示着宋庆龄一生从事革命和学习到过的地方:纽约1908,新泽西1908,梅肯市1908,巴黎1939,柏林1929,莫斯科1927,维也纳1952,长崎1915,神户1915,东京1915,上海1927,北京1924,天津1924,武汉1927,香港1938……

展览厅以图片、实物为主,配以中英文说明,以青年时期向往革命;孙中山的亲密战友和伴侣;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保护、营救革命者和爱国人士;坚持抗日战争;支持人民解放战争;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党的亲密战友、人民爱戴的领袖;保卫和平的前驱,中国人民的使者;中国少年儿童慈爱的祖母:学习、生活;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和举国生悲、五洲同哀等13个专题,展示了宋庆龄一生业绩。

录像室播放的资料片《国之瑰宝》,有宋庆龄一生重要活动的不少珍贵镜头。

2018年9月,经中国博物馆协会决定同意宋庆龄生平事迹陈列馆为国家三级博物馆。

陈列馆上海市长宁区宋园路21号(宋庆龄陵园内)

交通线路:72、251、709、73、224、806、911等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渤海儿童世界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渤海儿童世界位于塘沽区新港船闸路东侧,建于1988年,由宋庆龄基金会赞助,所以得名。这里风景秀丽,建筑别致,是集求知、娱乐、生活为一体的大型游乐场所。

儿童世界内的游艺、游乐设施分室内和室外两部分,主要包括智慧宫、海底探险、游艺室、游艺区等。智慧宫内有历史、自然两个博物馆,用模型、标本、图片、实物、录像展示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资源。“模拟海底探险”可乘坐模拟潜艇,进入“海底迷宫”,并通过电视看到海底的各种动、植物。位于二楼的游艺室有游艺机、健康球、电动玩具。室外游艺区有观光车、欢乐轮、毛虫小火车、旋转小蜜蜂、碰碰车等,以及脚踏船、碰碰船、游泳等水上项目。此外还有5座具有藏、苗、傣、朝鲜、高山族建筑特色的小别墅,既可食宿又可体味民族风情。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上海宋庆龄故居

全文共 1080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宋庆龄故居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宋庆龄故居位于淮海中路1843号,是一幢红瓦白墙的小洋房。这幢房子原是一个德国人的私人别墅,从1948年到1963年,宋庆龄在这里工作、生活达15年之久。上海宋庆龄故居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宋庆龄故居

故居占地面积4300多平方米,分为前花园,主楼和后花园。主体建筑为一幢乳白色船形的假三层西式楼房,建筑面积有700平方米,主楼是砖木结构的西式假三层楼房,建于上世纪20年代初期,地层为客厅、餐厅、书房,二楼是宋庆龄的卧室,办公室和保姆李燕娥的卧室。楼前有宽广的草坪,楼后是花木茂盛的花园,周围有常青的香樟树掩映,环境优美清净。

上海宋庆龄故居是宋庆龄一生中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她从事国务活动的重要场所,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瞬间和大量文物。1949年宋庆龄就是在这里欣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邀请,北上参加开国大典和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参与制定国家各项大政方针。她经常在故居举行各种国务活动,会晤和宴请来访的各国贵宾,促进中外交往维护世界和平。她所创建的新中国妇幼文化福利事业和对外宣传刊物也是在这里酝酿、筹划的。她也曾在故居内会见过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朱德、陈毅等。

1963年开始,宋庆龄就搬到北京,上海的这边故居只有每年过年过节才会回来居住。1978年12月31日,宋庆龄回这里过春节,至2月底返京,居住了3个月,这是她最后一次回上海。宋庆龄1981年5月29日在北京去世,这里作为她在上海的故居对外开放,供后人瞻仰,1981年10月,故居被列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且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徐汇区淮海中路1843号

电话:021-64376268

交通44、48、72、113、126、138、506、548、911、920、923、926、945、946路、旅游7号线。

用时参考:1小时

门票:20元人民币

开放时间:09:00~16:30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祖居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祖居坐落在一片果树环抱的山丘上,周围绿树成荫,环境 幽静。宋庆龄的高祖、曾祖、祖父3代都曾居于此地,其父于1861年在这间祖居里诞生。后来这里相继兴建了庆龄陈列馆、宋庆龄植物园等,还在祖居北边竖起了总高达3.2米的宋庆龄汉白玉雕像。

现在的祖居为当地传统的农家宅院,由两间正屋、两间横屋,两间门楼和院墙组成。陈列馆设在此中,是一座庭院式古建筑,馆内分别陈列着宋庆龄青少年时代、革命战争年代从事世界和平事业,以及国内外各界人士对她的深切怀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仿制实物等,这些历史照片和珍贵文物,生动而具体地再现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

地址:

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

电话:

0473-63308418

开放时间:

8:00-18:00,18:00停止入场

门票

15元

展开阅读全文

宋氏祖居及宋庆龄陈列馆

全文共 1533 字

+ 加入清单

宋氏祖居宋庆龄陈列馆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宋氏祖居及宋庆龄陈列馆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文昌市昌洒镇古路园村。管理单位是文昌市宋庆龄基金会。

宋氏祖居为传统的海南民宅建筑,砖瓦土木结构,正屋凹廊布局,设有正屋两间,厨房一间,横屋三间,围墙门两个,建筑面积660平方米,围墙正门横楣上方挂邓小平题写“宋氏祖居”四个金色大字。宋庆龄陈列馆建于1985年,位于宋氏祖居的西北侧,祖居和陈列馆相距85米,两者是一个整体,占地面积共93.6亩。陈列馆是一座庭院式建筑,屋顶饰有金黄色琉璃,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馆前有面积达720平方米的两级平面的前庭,门口前庭正中竖立宋庆龄半身汉白玉石雕像,雕像高1.2米,基座高1.7米,宽1.5米,陈列馆院正中庭院竖立孙中山半身花岗岩石雕像,孙、宋两座雕像在同一中轴线上,两个雕像距离40余米,其正门前宋庆龄雕像左侧约70米处竖立有宋耀如先生花岗岩雕像。宋氏祖居正屋中厅的墙壁上挂着宋氏的照片,厅里排设古色古香的椅子,横屋里有石磨和脚舂,墙壁上悬挂着竹笠和蓑衣,横屋走廊里摆放犁、耙。

陈列馆大门右墙壁上挂着共青团中央制的铭牌,-题写的牌匾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陈列馆有三个展厅,分为一、二、三馆,馆里以珍贵的史料、照片、图表、绘画和仿制实物等形式,较全面生动翔实地介绍了宋庆龄光辉的一生。

宋庆龄的父亲原姓韩,名教准,其先祖韩显卿原住河南相州南阳,宋代,官任浙江会稽县尉,后升广东廉州太守,公元1197年南迁,先后在文昌锦山、铺前定居,后来,其第十八世孙宗腾移居昌洒古路园村,宋庆龄父亲就是在古路园村出生。宋庆龄父亲幼年过继婶婶宋氏之弟为养子,改姓宋,名耀如,同盟会成立后,宋耀如赴美筹措活动经费,回国后建立了同盟会秘密总联络部,受孙中山委托担任了同盟会的总司库。此后,宋耀如没有停止过对革命捐资的支持,被誉为:“披肝沥胆为民主,瘁力殚心辅逸仙”。

宋庆龄1893年2月出生于上海,1908年赴美国留学,毕业后回国担任孙中山的秘书,1915年与孙中山结婚,孙中山逝世后,宋庆龄继承和捍卫孙中山的新-,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1927年和1929年,世界反帝大同盟召开大会时,连任大会名誉主席,其后,又成为反法西斯委员会主要领导之一,1933年,在上海主持远东反战大会,当选为远东反帝反战同盟中国分会主席,并在会上作了题为《中国的自由和反战斗争》的著名演说。1942年,河南发生了严重的灾荒,宋庆龄在重庆发起举办“赈灾足球赛”,并号召将“义赛”所得全部捐赠灾民。1951年,宋庆龄获得“加强国际和平斯大林奖金”,她将此款项捐赠给中国福利会。1955年,文昌县遭受旱灾,她将稿费500元汇给县政府救济灾民。1949年9月9日,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之后,长期任国家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兼任中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国福利会会长等职,当选世界保卫和平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联络委员会主席。1981年5月15日,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16日,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称号。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逝世,享年88岁,-为宋庆龄题词:“国之魂宝”。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重庆宋庆龄故居

全文共 2453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宋庆龄故居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故居为抗日战争时期(1942—1945)宋庆龄的寓所和“保卫中国大同盟”中央委员会旧址。占地898平方米,建筑面积665平方米,由主楼、后楼、防空洞等构成,共展出实物和历史照片110件,为AA旅游景点。

地理位置

重庆宋庆龄旧居位于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是重庆市重要的抗战文物遗址,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旅游区(点),全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

故居历史

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曾两次来到重庆,在重庆生活、工作四年多。1940年3月31日,宋庆龄在她两姊妹的陪同下第一次来到战时首都重庆,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是当时传媒议论的中心。但是,宋庆龄决定赴重庆,不是因为三姊妹的私人关系,而是为了联合抗战,是用行动实现其团结、统一、联合抗战的理想。宋庆龄在《渝行观感》的谈话中阐明了她的这一观点。

宋庆龄一到重庆,在姊妹的陪同下,在短短的几十天里看望收容在重庆儿童保育院的难童。又一同前往歌乐山第一儿童保育院看望战争中收容的孤儿,到“伤兵之友”社总医院——第五陆军医院慰问伤兵。她不停地外出视察,接见妇女代表,撰写文章和信件,观看孩子们的演出。充满了对祖国命运、妇女和儿童的关切。5月9日,宋庆龄随姊妹飞回香港。此次三姊妹之行,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被看成是中国团结抗战的象征。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10日宋庆龄在-等0人员的帮助下,从香港来到重庆。

宋庆龄这次到重庆,主要是想重建“保卫中国同盟”。她在重庆原无住房,只好暂住其大姐宋霭龄家,宋霭龄的丈夫是-的财政部长孔祥熙。宋庆龄在孔家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孔家仆人的监视,处境险恶。她根本无法开展“保盟”工作。她托人寻找新的住房,在弟弟宋子文的帮助下,住进了两路口新村3号(现两路口新村5号)。宋庆龄非常高兴地告诉-说,她争得了“一楼之中的自由”朋友可随时来作客。

“保卫中国同盟”是1938年宋庆龄邀请在港中外著名人士发起筹组。同年6月在香港九龙嘉林边道宋庆龄的寓所,由宋庆龄宣布正式成立。宋庆龄担任“保盟”主席,宋子文任会长,希尔达·赛尔文·克拉克夫人任名誉秘书,诺曼·法朗士任名誉司库、爱泼斯坦主管宣传。①“保盟”吸收了国内外、各党派、各阶层人士参加,是一个极为广泛的-组织。成立会后,宋庆龄、宋子文、克拉克夫人、法朗士、爱泼斯担联合署名发表了《保卫中国同盟成立宣言》,确定了“保盟”的组织性质及主要任务。宣言指出:“保盟的目标有二:一、在现阶段抗日战争中,鼓励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民主的人士进一步努力以医药,救济物资供应中国。二、集中精力,密切配合,以加强此种努力所获得的效果。”②主要活动是广泛动员和争取海外华侨与世界各国人民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并以援助中国0领导的抗日部队为主要目标。出版了《保卫中国同盟新闻通讯》。

宋庆龄一搬到新村3号,就不停地写信发往国外,邀请原“保盟”中央委员会成员史沫特莱、-、艾黎等国际友人速来重庆,重建“保盟”。-将廖梦醒调来重庆,协助宋庆龄做“保盟”工作。1942年8月,“保盟”中央委员会在重庆重新建立,宋庆龄仍然担任主席,委员有爱泼斯担、王安娜、廖梦醒、约翰·福斯特、简·斯坦尼福思·贝克、苏士·陈等人。名誉成员有:克莱尔·布什、冯玉祥、何香凝、孙科、茅盾、理查德·沃尔士等人。③“保盟”的办公地点设在宋庆龄的寓所——重庆两路口新村三号。经常到”保盟”办公室办公的只有宋庆龄、王安娜和廖梦醒三人。

重庆是战时首都,在国统区开展“保盟”工作是非常困难,常常遇到-方方面面的重重阻力。在“保盟”办事处------宋庆龄寓所周围,常常有特务监视。机关刊物《保盟新闻通讯》受-限制,得不到许可,加之战时国内物价飞涨,“保盟”工作更加困难。宋庆龄在《从香港到重庆》一文中,阐述了“保盟”在成立五年来的工作和到重庆开展“保盟”工作的困难。但宋庆龄毫不退缩,运用她在国际上的崇高声誉,冲破-的种种-,不断写信与国外联系,报告中国人民抗战的真实情况,争取国际援助。积极组织募捐,赈济难民、伤兵和儿童,组织物资,把大量资金、药品、医疗器械、食品物资和其他救援物资通过种种渠道,源源不断地运往0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人民手中,积极介绍和输送外国医生到抗日根据地工作。为支援中国人民抗战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故居保护

而今,宋庆龄在重庆生活、战斗、工作的小院,已是国家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重庆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同时又是抗日战争时期她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的旧址。在陈列馆的周边耸立着幢幢的高楼大厦,使宋庆龄旧居显得特别的典雅。陈列馆占地面积为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40平方米。馆内的两边栽满了四季长青的小树,中间有一座二楼一底的西式砖木结构小楼。楼前庄严的塑着宋庆龄先生的塑像,塑像前有一个小巧玲珑的扇形草坪,将小院装饰得更加美丽。

故居交通

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两路口新村5号。交通方便,市内朝天门乘401路,解放碑、江北乘405、601路,杨家坪乘466、416、413、411路,石桥铺乘819、169、118、109路,沙坪坝乘402路,火车站乘皇冠大扶梯,南岸乘108路,大渡口乘224、818路到两路口都能到宋庆龄旧居。宋庆龄旧居陈列馆对外开放,节假日不休。陈列有:“宋庆龄生平事迹展”、“宋庆龄在重庆文物资料展”、“复原陈列展”三个展览。历年来吸引众多的海内外观众来馆参观,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去年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红色旅游”景区(点)。

宋庆龄(1893~198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近代女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缔造者之一。祖籍昌洒镇古路园村。1893年1月27日出生上海。早年在上海中西女中读书,1908年,到美国佐治亚州梅肯的卫理公会威斯理安女子大学留学。1913年毕业,获学士学位。同年回国后,她作为孙中山的秘书,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1915年10月25日,宋庆龄与孙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吗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留守儿童,近年来已逐渐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一项由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排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悄然进行。近年很多社会组织关爱留守儿童。那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吗?下面和关注下吧。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机构之一。宋庆龄基金会,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1982年5月成立了宋庆龄基金会。2005年9月,经第五届理事大会审议通过,更名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英译名为“ChinaSoongChingLingFoundation”,缩写“CSCLF”。

基金会的宗旨是继承和发扬宋庆龄毕生致力的增进国际友好,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关注民族未来,培育少年儿童的未竟事业,联络国内外友好团体和人士的非营利性组织,现任会长是王家瑞。

接下来看下社会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家校联系制度。我们对所有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家校联系制度的建立,加强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为了孩子安全,建议大家撑握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有哪些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心理、情感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为了解决留守儿童所处环境,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那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有哪些?下面和了解下吧。

为吸引更多人关爱留守儿童群体,“大手牵小手把爱传出去”阳光雨露第二届关爱留守儿童群星公益晚会将于7月15日在广州举行,并得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等特别支持。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社会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教学活动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所有教师均应担负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任,要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加强与留守儿童的情感交流,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责任感,使留守儿童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思想品德方面也得到培养。

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要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发挥他们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作用。城市学校应给予农民工子女平等的入学机会,使他们能享受到完备的教育资源,为良好品德的形成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第三,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要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档案,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困惑,增强对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给留守儿童以特殊的关心和监护,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为了孩子安全,建议大家撑握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怎样参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活动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宗旨为“继承和发扬宋庆龄毕生致力的增进国际友好,维护世界和平;开展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关注民族未来,培育少年儿童的未竟事业“,即和平,统一,未来。那么怎样参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活动?下面会给您答案。

参加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活动需要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活动时报名,符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活动要求就可以参加了。

接下来看下社会该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发挥班集体在留守儿童教育上的特殊作用。如“每月给父母一封信”活动:鼓励“留守儿童”每个月写一封信给在外地的父母,并要求父母要回信,通过书信往来减轻“留守儿童”的孤独感,加强爱的教育。同时还可开展“每半月一个电话”活动,鼓励儿童多和父母打电话,学会向父母汇报在校在家的情况,让外出的父母不用担心。

如“感恩之心”活动:可组织全校学生集中开会,让“留守儿童”代表上台演讲,说说他生活中发生的真实的和父母之间的一些故事。同时,邀请部分外出家长代表也上台谈谈他们在外地时是如何想念在家的孩子、在外地的生活状况、他们外出的原因等,让我们的“留守儿童”感受父母外出打工的不易,懂得节约用钱、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等就是对外出父母最大的支持、最大的爱。

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共同关注留守儿童。仅凭班主任教育,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根本的解决,我们在做好校内工作的同时应积极争取校外教育资源,比如聘请校外辅导员,发挥留守孩子身边的老党员、老教师等的作用,请他们帮助管理照看等。还要全社会的积极配合、共同关注,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关爱留守儿童。要努力形成政府、村委、学校、家庭四级联动的教育网络,营造出浓厚的关爱氛围和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为了孩子安全,我们应撑握些留守儿童安全小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蒋介石为什么恨宋庆龄有何原因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的反感、冷淡,尤其是政治活动上的处处作梗,使得蒋介石对宋庆龄由恼怒发展到憎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蒋介石恨宋庆龄原因,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宋庆龄生平经历

宋庆龄祖籍海南省文昌县。1893年1月27日生于上海。父亲宋嘉树,字耀如,原名韩教准,早年漂泊美国,中年回国兴办实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支持者和亲密战友。母亲倪桂珍是中国较早接受文明,反对封建的进步妇女之一。宋庆龄7岁时入上海中西女塾读书,1907年,15岁时偕妹妹宋美龄赴美国留学。先在新泽西州斯密特城私立学校学习英语,次年考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女子学院文学系。宋庆龄聪敏好学,思想活跃,经常参加学校的活动。听到辛亥革命胜利的消息,热情欢呼辛亥革命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

1913年,宋庆龄大学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她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毅然回国,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

归国途中经过日本,拜会了她早已崇敬的孙中山先生。随后担任了孙中山的秘书,在共同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她不顾家人的反对,设法从上海重返日本,于1915年10月25日与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结婚。她淡漠名利、权势和阔绰优裕的家庭生活,心甘情愿地为孙中山一起分担流亡之苦。她积极参加和支持孙中山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

1922年6月16日凌晨,陈炯明因反对孙中山北伐而叛变革命。在叛军企图炮轰大元帅府及住所的危急关头,孙中山请宋庆龄先行撤离,而她却对孙中山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你。”坚持让孙中山先安全撤离。后来,几经危难才死里逃生,次日于永丰舰(中山舰)会合。

此后,孙中山、宋庆龄在上海与共产党人李大钊等中共代表以及列宁派来的特使进行多次交流,总结经验教训,磋商国共合作,着手改组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有共产党人参加的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了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蒋介石恨宋庆龄的原因

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是蒋介石在国民党中最大的政敌圈子。桂系曾三次逼蒋下野,李宗仁后来还在美国的支持下,当上了副总统、代总统,大有实际取蒋而代之之势。对李、白二人,蒋介石早就想暗杀,以解切齿之恨。但三次暗杀李宗仁都失手了,最终竟让他跑到了美国,转而回到了北京。

白崇禧素有“小诸葛”之美名。在大陆时,蒋介石一边不时借其“智谋”,一边准备相机除之。同样,也未得手。直到去台后17年,已成耄耋之人的“小诸葛”,最终仍未躲过蒋介石黑手的暗算,但死因却不便公开。原来,晚年寂寞之极的“小诸葛”竟聊发起了少年狂,与贴身护士小姐谈起了恋爱,这让觊觎了几十年的杀手欣喜若狂。花钱收买了保健医生,只一剂加大了剂量的“补药”,就让曾经叱咤风云几十年的“小诸葛”趴在护士小姐的床上再也起不来了。照例的悼念、追思依然格外隆重,对“小诸葛”功德的褒奖也特别突出,似乎真如讣告所言的那样是“自然病故”,仿佛什么也未曾发生过一样。

这就是暗杀者的卑鄙无耻之处。

分明自己就是凶手,却要站在死者遗像前,挤出几滴鳄鱼的眼泪;分明自己就是凶手,却要贼喊捉贼发誓追查凶手,转移视线假祸他人。

而蒋介石深谙此黑社会之道。

他当年指使特务暗杀了《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目的就是为了让那些企图借舆论干政者从此胆寒、缄默,但又不敢公开承认,故而还煞有介事地追查了一阵凶手。

暗杀派系圈子中的核心人物,既可起到震慑的作用,又能达到“掏心”的目的,导致整个圈子迅速瓦解、消亡。像刘湘被暗杀以后,反蒋入川的联盟也就难成什么气候了;史量才被暗杀后,《申报》也就一蹶不振,难再引领反蒋民主舆论了。

但暗杀毕竟是见不得阳光的罪恶勾当,只要被揭露,就难以再进行。

宋庆龄,是蒋介石终生最恨的人之一。蒋介石恨宋庆龄一贯反蒋、亲共,最终竟“投共”,故一直想借机暗杀,但又碍于“夫人”、“国母”的声望久久不敢下手。直到1949年初,撤离上海前夕,才正式下令。但又被孙科和宋美龄联手阻止了。

蒋介石在大陆败局已定的1949年初,曾拟定了一个有80多人的暗杀名单。其中,既有他心中的政敌李宗仁、白崇禧、龙云、傅作义、宋庆龄等,也有他认为是“异己”“甘心附逆”的章乃器、史良、黄炎培、王造时等,还有学者马寅初、翦伯赞等,但由于其溃败之速,超出了原来的预想,也由于中共的及时保护,这个庞大的暗杀计划基本未实行。

宋庆龄人物名言

1.我的一生是和少年儿童工作联系在一起的。

2.有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少年儿童的培养是不可以等待的。

3.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

4.对儿童要恪守我们的天职是我们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之一。

5.一切工作和努力的结果,归根结底,应该使儿童的健康和福利得到改善,这是适用于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的生活的一条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宋庆龄为何没与孙中山合葬

全文共 1727 字

+ 加入清单

宋庆龄为何没与孙中山合葬?对于这个原因你是否同样不解,那么,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宋庆龄为何没与孙中山合葬吧!

宋庆龄为何没与孙中山合葬

宋庆龄不顾父母的激烈反对嫁给孙中山,很多人说是嫁给了中山先生的革命事业,嫁给了三民主义.不管宋嫁的是事业还是主义,她当时的举动确实让宋家上下摇晃了好一阵子.宋嘉树也支持孙中山的事业,但没想用女儿支持他的这位好友.

男女之情是复杂的说不清的,政治更复杂.中山先生前脚走,后脚国共就撕破了脸.妻姐和妹夫的关系也难处了.联俄、联共的问题上一分为二了.

宋庆龄由同情共产党支持共产党最后加入了共产党.虽然要走了才共产党员,实际上早应该共产党了.因为宋女士政治立场上早己同国民党决裂,只是同很多民主人士一样,被组织安排留在党外,这己不是什么秘密了.

选择了共产党登上天安门后,好光景没几年,宋就发现政治比她跳窗追随孙中山更复杂.也比一个女人选错了郎君,洞房花烛后又想从里面走出来更复杂.

1957年后,人们发现被一些人称为“巾帼雄狮”的宋女士除了一脸微笑,似乎不会说话了.到了“”,宋女士灿烂的微笑你也看不见了.在那火红的年代,没人注意一个政治老女人在僻静的宅院里都想些什么.宋女士的宅院“”时不会太大了,再大,它也装不下国共两党政治斗争的历史风云.

夜深人不静,晚年宋庆龄的睡眠不会很好.她一定会反思自己走过的路,一定会想起她和宋氏姐弟的手足情是怎么撕裂的,一定会想起毛泽东捎来的话.老了老了,共产党要撵她走了.然而,此时的她往哪去呀!去美国以何颜面见美龄?去台湾以何颜面见国民党故旧?

往事并不如烟,宋庆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之位,让人掘了祖坟,她能不想自己几十年来走过的路吗?

终于到了她自己也要走了.该把自己留在什么地方,同样也是一种政治选择.但这回她不能再错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实际上也是名誉,同她的名誉国家主席一样.)她没有选择进八宝山.没有像郭洙若死了也让部分骨灰去了大寨.但她能选择同孙中山先生合葬吗?她真作出这种选择共产党会答应吗?

于是,宋庆龄为何没与孙中山合葬便有了一些说法.

廖承志在《我的吊唁》一文中说:“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她从未想过身后作什么特殊安排。台湾有些人说,她可能埋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她想也不曾想过这些。中山陵的建造构思,她不曾参与过半句,也不愿中山陵因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现在为此花费国家、人民的钱财。”

宋庆龄传记的作者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说:“她会认为,孙中山的历史业绩是他的功勋,她不应去分享。另外,……解放前,国民党中曾有人对她作为孙中山遗孀的地位妄加訾议(在1922年中山舰事件之前,虽然已结婚七八年,但国民党内仍有人故意称她为“宋小姐”,以示不承认她的“孙夫人”的身份。此后,这种无聊没有了,但所谓“名分”问题并没有一劳永逸地树静风息),她气愤地说,“他们可以说我不是孙夫人,但没人能够否认我是父母亲的女儿。”这也许可以作为另一个原因。她父母的墓地在文化革命中曾遭破坏,后经周下令修复。是不是因此而使她觉得她必须永远陪伴在她父母身边?她一生为公,但在她看来,死是私人的事情。”

廖承志的说法是非常廖承志的,不痛不痒.爱泼斯坦说法有些政治在里面,很婉转但也提示了一些问题.只是“在她看来,死是私人的事情。”则又不了解中国政治了.宋庆龄这样的人死了,永远不会只是私人的事情,永远不会像一个挖煤的窑工一样.你宋庆龄想“死只是私人的事情”都私人不了.宋在最后的时光里没拒绝共产党员吗?最后不是共产党员吗?

宋庆龄最后回到父母身边,一没提出孙、宋合葬,二没挤进八宝山,是她一生最后非常明智的选择.中山先生逝世后,经历了几十年政治风云的她还有力量走进孙中山吗?而八宝山那地方太挤了,宋庆龄还会去凑热闹?

从跳窗追随孙中山让父母顿足捶胸,到为民主、自由、博爱而追随共产党人,让宋氏姐弟骨肉分离,走了一个大圈子后,宋庆龄又回到父母身边.在父母的墓碑上,宋氏姐弟的名字又走到一起,这回不打了,都安静了.

1983年,我曾在静静的宋家墓地前徘徊许久.25年过去了,如今的宋家墓地不知什么样了,它的周围还那样杂乱吗?

宋家姐弟本来都是主的儿女,早就应该属灵,结果还这么属世,沉重的肉身便不可避免了.

愿耶稣十字架上的宝血,洗刷她们也包括我们的罪恶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