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原子

原子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原子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原子问题。

分享

浏览

1249

文章

94

我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的时间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成功爆炸原子弹后,中国政府就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发展核武器,完全是为了保卫中国人民免受核战斗的威胁。同时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我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成功的时间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继美国、苏联、英国 、法国之后,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而关于中国发展核武,毛泽东主席早在1955年就做了表态,中国想要在世界上,不受人欺负,就不能没有核武器。

很快中央就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等老一辈革命家负责筹建核工业。1959年苏联撤走专家后,虽然中国的科研工作举步维艰,但我们还是决心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这艰巨任务。1962年中央政府,成立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专门科研领导机构,全力攻克核武项目,最终不到三年中国的核工业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最基本的生命分子中都有什么原子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基本生命分子中都有碳原子。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的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称为单体,这些生物大分子又称为多聚体。例如:组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合算的单体是核苷酸。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自然产生的碳由三种同位素组成:12C和13C为稳定同位素,而14C则具放射性。其半衰期约为5,730年,是少数几个自远古就被发现的元素之一,是构成碳基生物的最基本元素。

碳有15种已知同位素,其中存活时间最短的是,它会进行质子发射和α衰变,半衰期为1.98739x10−21秒。同位素有核晕效应,即其半径比密度均匀的正常球体原子核高得多。

正是由于碳原子在组成生物大分子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家才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我国于1955年开始筹建核工业。

1959年,苏联撤走了支援中国的专家,中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工业。

拓展资料:

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

1945年7月16日,美国成功爆炸了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1949年,苏联爆炸成功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1952年英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获得成功,1960年法国也爆炸成功,1964年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成为第五个有核国家。

中国政府在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时即发表声明:中国发展核武器,并不是由于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的,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了防止核战争,消灭核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第一颗原子爆炸时间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从此,中国步入了拥有核武器国家的行列,我们不再惧怕任何大国的核威慑。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强大的国防,不受帝国主义的欺负,我国于1955年开始筹建核工业。1959年,苏联撤走了支援中国的专家,中国开始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核工业。

1962年,我国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专门领导机构,负责原子弹的研发工作。在大家的努力下,在那个艰难的年代,我国的核试验最终取得了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爆炸的第一颗原子的时间是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爆炸的第一颗原子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在西部罗布泊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打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封锁。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新水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点,罗布泊上空炸出了一朵巨大的蘑菇云,那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信号。这标志着我国的国防向前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的第五个拥有核武装的国家。面对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消息,当时的各大国反应都很有趣。

扩展资料

原子弹是核武器之一,是利用核反应的光热辐射、冲击波和感生放射性造成杀伤和破坏作用,以及造成大面积放射性污染,阻止对方军事行动以达到战略目的的大杀伤力武器。主要包括裂变武器和聚变武器。亦有些还在武器内部放入具有感生放射的氢元素,以增大辐射强度扩大污染,或加强中子放射以杀伤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原子力显微镜用途是什么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原子显微镜,一种可用来研究包括绝缘体在内的固体材料表面结构的分析仪器。它通过检测待测样品表面和一个微型力敏感元件之间的极微弱的原子间相互作用力来研究物质的表面结构及性质。将一对微弱力极端敏感的微悬臂一端固定,另一端的微小针尖接近样品,这时它将与其相互作用,作用力将使得微悬臂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扫描样品时,利用传感器检测这些变化,就可获得作用力分布信息,从而以纳米级分辨率获得表面形貌结构信息及表面粗糙度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原子灰的刮涂技巧是什么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在众多的填补材料中,原子灰是常见并且实用的一种。原子灰的主要用途是在各种需要修补的物品,像是金属制品、木质制品等都是可以的,在火车、轮船的制造上也比较常见。那么原子灰的刮涂技巧是什么呢?

原子灰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并且还分了很多种不同的种类,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实用,在打磨的时候比较容易,当然在硬度方面也有保障,不然也不会被用在轮船、飞机这种交通工具上面。再一个就是耐热、柔韧性好,当然耐磨性也不错。

原子灰的刮涂技巧很简单,先准备材料,然后把要刮涂的地方清理干净,不要粘上污渍,尤其是油污。然后就是将兑好的原子灰涂抹到要涂抹的地方,当然要是出现了气泡要及时的用刮刀处理。大体刮涂之后还要注意一些小细节地方做一些填补。值得注意的是,在刮涂的时候先保证自己的衣服上没有灰尘,否则会影响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对原子是什么,它的质量怎么求?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高中生都会遇到这个问题,相对原子质量是以C原子的十二分之一为基准的。C原子的十二分之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例如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那么相对原子质量怎么求呢?

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任何一种原子的平均原子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求法:第一种求法: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如:O原子有8个质子,8个中子,那么他的相对原子质量就为16。3、第二求法:相对原子质量=原子质量/一个碳原子质量的(1/12),例如:H的原子质量为1.007,C原子质量为12.0107,那么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07/(12.0107/12)=1,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小数,只有整数。4、第三种求法:一个原子的质量/(1/12×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一个原子的质量/1.667e-27kg。同样也是要注意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小数,只有整数。5、第一种方法比较实用,经常使用,比如算C的同位素——C14的现对原子质量,就等于C12的相对原子质量+2个中子的相对原子质量=14

展开阅读全文

π是如何计算的?去问氢原子啊!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资料来源:本杰明·哈斯/梭特斯托克

回到2015年,科学家们第一次发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π的经典公式隐藏在量子物理学的世界里。

圆周率是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在数学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常数。然而,科学家们却意外地发现了π“潜伏”在物理世界中的氢原子能级的量子力学计算

为什么这很鼓舞人心?因为它揭示了量子物理和数学之间一种非常特殊的、以前未知的联系。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的塔玛·弗里德曼是主要研究人员之一。他说:“一个17世纪的纯数学公式可以用来描述300年后建立的物理系统,这真是令人着迷。”

罗切斯特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卡尔·哈根发现了这条规则。当时,他正在讲授量子物理,向学生解释如何使用量子物理计算技术的“变分法”来近似氢原子的能级。

在比较了变分法的解和薛定谔方程的精确解之后,他注意到两个解之间的偏差有一个不寻常的趋势。

他请弗里德曼帮助他解释这一趋势。随着能级的增加,他们很快意识到这个定律代表的是沃利斯的圆周率公式——第一个圆周率来自物理学。

哈根说:“当时我们没有专门寻找沃利斯的圆周率公式,但它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

“这完全是一个惊喜,”弗里德曼补充道。"当我们从氢原子方程中得到沃利斯公式时,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自1655年以来,沃利斯的圆周率计算公式有许多证明,但在此之前,这些证明来自数学。

你可以从沃利斯的《无穷算术》一书中看到以下两页信息:

谷歌提供的数字图片

《福布斯》杂志的数学撰稿人Kevin Knudson写道,“这几乎是一个魔术。”

π的计算公式隐藏在氢原子的量子物理计算中,这使人惊喜和兴奋

“在过去的80年里,大自然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我很高兴我们发现了它,”弗里德曼说。

我们不禁会想,物理学和纯数学之间潜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联系?

结果发表在《数学物理杂志》上。

蝌蚪工作人员从科学警报,翻译李,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科学家用单原子,造出了超级硬盘

全文共 1456 字

+ 加入清单

把一块磁铁分成两块,它就变成了两块小磁铁。如果你再把它分开,它会变成4块。但是随着磁铁变得越来越小,它们的磁场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磁极来回翻转。现在物理学家可以把单个原子变成稳定的磁子。

纳特勒和他的研究小组在3月8日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原子硬盘可以由钬单原子磁子制成。这个原子硬盘包含两个钬单原子磁子,只能存储2个字节的数据。该论文的作者、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费边·纳特特尔认为,硬盘的扩展可以将硬盘的存储密度提高1000倍。

荷兰代尔夫特科技大学的物理学家桑德·奥特评论道:“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他们]终于在单个原子上实现了磁场稳定性。”

普通数据硬盘包含许多磁化区域,每个磁化区域就像一个小磁棒,其磁场方向可以是向上或向下。磁场的方向表示1或0,即数据单位位。这些磁化区域越小,数据存储密度就越高。然而,有必要确保磁化区域是稳定的,以便它们所代表的1和0不会错误地改变。

目前,市场上的存储设备需要使用一百万个原子来表示位单元。然而,物理学家已经大大减少了实验室中代表1位数据所需的原子数量:从2012年Loth S等人使用的12个原子减少到今天的只有一个原子。纳特勒和他的团队使用了稀土元素钬(ho,元素67)。他们把钬原子放在氧化镁板上,并把它们放在低于5开尔文的环境中。

研究人员选择钬原子作为单原子存储材料,因为钬原子有许多不成对的电子,在低温下会产生强磁场。同时,因为这些电子分布在原子中心附近的轨道上,所以很少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这些特性使钬原子能产生一个强而稳定的磁场。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电子位于内层,所以很难观察和确定它们磁场的极性。直到现在,许多物理学家都怀疑钬原子磁场的极性是否能被真正确定。

数据字节

为了在钬原子上写入数据,研究人员需要找到控制和改变其磁场极性的方法。它们通过隧道显微镜的磁化尖端释放电流来控制钬原子磁场的极性。在测试过程中,钬原子磁子是稳定的,可以在几个小时内保持其自身的磁场极性,研究人员从未观察到不受控制的磁极反转。他们使用相同的隧道显微镜通过施加不同的电流来检测原子的磁性状态来读取存储的数据。

为了进一步验证磁化尖端能够准确读取字节数据,研究小组和IMB的研究人员共同开发了间接读取原子磁性状态的第二种方法。他们在两个钬原子旁边嵌入一个铁原子,并利用铁原子和钬原子的电子自旋共振(ESR)将铁原子的电学性质与双字节钬原子系统联系起来,将铁原子作为钬原子的磁状态传感器。钬原子的磁性状态可以通过测量铁原子的电学性质来获得。研究小组发现,这种间接方法可以同时读取多个字节的磁性状态,因此更实用。此外,与隧道显微镜法相比,隧道显微镜法对钬原子系统的损伤明显较小。

使用单个原子作为磁性字节将大大增加数据存储的密度。纳特勒和他的同事正试图制造更长的单原子磁子序列。目前,单个原子和两个字节的存储距离实际应用还很远。此外,另一种单原子存储技术利用原子位置的变化而不是磁性状态来存储信息,实现了1千位(8192位)的可读和可写存储空间。

然而,Otte说,单原子磁存储系统的优势在于它可以与自旋电子器件兼容。这种利用原子磁状态的新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存储数据,还可以代替电流在计算机中传递信息。同时,这样的系统将节省更多的能源。

从现在开始,物理学家对单原子磁子的研究没有止境。纳特现在计划观察一个三原子微型磁子系统,在这个子系统中,它们的磁场是竞争性的,因此它们的磁极将继续翻转。纳特勒说:“你可以把这些单原子磁子想象成乐高积木,把它们放在一起形成一个磁性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科学家首次测量反物质氢原子光谱

全文共 1418 字

+ 加入清单

欧洲核研究组织阿尔法项目的研究人员首次测量了反原子跃迁。尽管测量结果与普通氢原子的行为没有什么不同,但更精确的实验也许有一天会发现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揭示一种新的“物质-反物质不对称”。

这个实验测量了反氢原子(由正电子和反质子组成)的1s-2s跃迁(从基态到激发态)。这个过程对CPT对称性(电荷-宇称-时间反转对称性)是否被打破很敏感。如果在电荷、宇称和时间反转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物理系统的行为保持不变,我们就说这个系统具有CPT对称性。尽管CPT对称性有坚实的理论支持,实验物理学家仍然热衷于测试它。一个原因是,打破CPT对称性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天的宇宙几乎完全由物质组成——尽管在大爆炸期间应该产生等量的物质和反物质。

像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其他反物质实验一样,ALPHA从一个反质子还原器中取出反质子,然后减慢它们的速度,冷却它们,并把它们与来自Na-22辐射源的正电子(已经过冷)结合,产生反氢原子。因为反氢原子具有微小的磁偶极矩,它们被囚禁在由几个磁场叠加而成的特殊势阱中。

逃脱磁阱

为了进行光谱测量,杭斯特和他的同事将激光束注入磁阱,并在两个反射镜之间来回反射。调谐后,激光频率最终约为普通氢原子1s-2s跃迁频率的一半。这是因为跃迁涉及两个光子的吸收,其频率受到磁阱存在的影响。在跃迁之后,一些反氢原子由于第三光子的吸收而从磁阱电离或自旋反转中逃逸。通过调整激光频率,甚至关闭激光,研究人员重复上述过程11次,并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测量。

他们发现,当激光调至1s-2s跃迁频率的一半时,平均不到60%的反原子从磁阱中逃逸,这与预期相符。然而,在其他频率或当激光关闭时,没有反原子(在统计误差范围内)从磁阱中逸出。这意味着反氢原子在预期频率下有一个跃迁,因此其行为与正常氢原子一致。

尽管这一结果并未对共面发射对称性构成任何威胁,但实验显示了反原子研究领域的巨大技术进步:反氢原子的产生、冷却和俘获。特别是,Hangst的团队最近在两个领域取得了进展:同时捕获了大量的反原子,在过去的一年里,反原子的数量从一个增加到了14个;在磁阱周围建立了一个谐振腔,以提高激光强度,并使其能够与少量反原子相互作用。

开场敬礼

阿尔法的结果赢得了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其他反物质研究团队的赞扬。ASACUSA实验的发言人,东京大学的柳根海亚诺说,这项研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神盾局发言人迈克尔·多塞说这是“准确测量反氢原子光谱的第一个致敬”

然而,每个人都同意,与普通氢原子的光谱测量相比,将实验精度提高约五个数量级并不容易。多塞说,这将带来许多挑战,包括如何在毫开尔文温度下制备反氢原子,以便更多的反氢原子能够被磁阱捕获。如何减少甚至消除磁场对反原子水平的影响?但他补充道,ALPHA在解决技术问题方面非常高效。

Hangst说,明年春天反质子减速器再次启动后,他们将使用更多不同波长的激光进行反氢原子光谱测量。

喜悦和遗憾

哈佛大学的杰拉尔德·加布里尔斯是ATRAP实验的发言人,他说:“我期待着ALPHA或ATRAP最终得到一个完整的高精度1s-2s共振光谱的那一天。”他补充说,事实上,他的团队比雅典娜(阿尔法的前身)早十年开始研究反氢原子的光谱。在欣喜的同时,他也对ATRAP没有取得第一名感到遗憾。

然而,据美因茨大学的沃尔特·欧勒特称,提高光谱测量精度的竞争仍然激烈。虽然ALPHA在起跑线上赢了,但不可能预测哪支队伍会先达到10-15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不但能探测到原子,还能移动原子的显微镜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四年前,1982年,他和海因里希·罗雷尔发明了一种显微镜,可以观察组成物质的原子。这台显微镜不仅能检测原子,还能移动它们。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只能依靠光和各种透镜来看到肉眼无法分辨的图像。但是自1930年以来,人类第一次超过了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

电流透射电镜观察枯草芽孢杆菌

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发明了一种叫做“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装置,它的成像放大率超过了当时最好的光学显微镜。这台电子显微镜不向被观察的物体发出光波,而是向电子发出光波。随着科技的进步,小世界的清晰度越来越高。

仅仅几年后,另一位德国发明家发明了一种扫描电子显微镜,可以显示样品的深度和表面特征。

硅气凝胶

今天最先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非常强大,观察到的图像必须以皮米(10-12米)为单位进行测量。

圣海伦火山的火山灰颗粒

宾尼格和罗尔建造的显微镜不同。显微镜有一个微型探测器,可以指向样品表面附近的一个原子。探测器通过电子隧穿效应获得物体信息,可用于重建物体表面原子分辨率的图像。

石墨烯

有了这些发明,过去几十年纳米技术的研究进展可以如此之快。这些探测装置不仅能看到原子的水平,还能接触原子并把它们移动到特定的位置。

人们总是说扫描隧道显微镜和纳米技术之间的关系就像望远镜和天文学之间的关系。然而,扫描隧道显微镜也可以移动观察到的物体,创造出自然界从未有过的纳米级结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望远镜能够将火星和金星结合在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汤姆逊:发现电子,终结20年原子物理大讨论

全文共 2485 字

+ 加入清单

情人节那天,物理学中的一对明星,即“夫妇”电子和正电子,向他们的单身伴侣扔了一把狗食。没有这对夫妇以前的电子,他们将如何生活?

每个上过初中的人都知道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带电荷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的。然而,140年前,人们总是认为原子就像一个不能再小的实心玻璃球。后来,一些科学家提出反对意见,并引发了关于原子物理学的讨论。二十年后,一位科学家发现了一个电子,一个比原子小的单位,从而结束了讨论,并为人类打开了原子科学的大门。

从阴极射线开始

“阴极射线是由带电原子组成的吗?然而,原子不应该带电。”1886年夏天的一个深夜,英格兰剑桥大学东边的一栋小楼里,灯还亮着。一个不整洁的年轻人靠在实验台上,仔细地看着实验。

阴极射线图(网络图)

他的名字叫约瑟夫·约翰·汤姆逊,只有29岁。他研究了关于阴极射线的实验,这是著名科学家赫兹十年前做的。汤姆森非常清楚阴极射线只有28岁,和他差不多大。公元1858年,德国科学家拉赫将空气泵入非常薄的玻璃试管,然后在试管两端安装电极板。当几千伏的电压加到极板上时,阴极对面的试管壁上会闪烁绿光。“阴极没有什么可发射的。这种光是怎么来的,它由什么组成?”勇气从未找到答案。

扬·汤姆森(网络图)

公元1876年冬天,德国科学家戈尔兹·谭在仔细研究了布莱的实验后,提出了“玻璃壁上的辉光是由阴极产生的某种辐射引起的”的观点。他把这种辐射称为阴极射线。阴极射线由什么组成?一些科学家说它是电磁波,一些人说它是由带电原子组成的,一些人认为它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当时,欧洲科学家有不同的观点,并通过讨论或文章来证明他们的观点。

经过彻底的研究,德国科学家赫兹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一个涂有硫化锌的小玻璃片放在阴极射线的路径上,硫化锌就会闪烁。这充分表明硫化锌可以显示阴极射线的“轨迹”。不幸的是,赫兹简单而错误地得出阴极射线不带电荷的结论。许多科学家知道这个实验,但是没有人注意它。除了汤姆森。

德国科学家赫兹(网络图)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汤姆森一直在关注关于阴极射线性质的讨论。他于1870年进入欧文学院,在老师奥斯鲍恩·雷诺的精心指导下,他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后来,他进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攻读研究生课程。1884年,他被任命为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的物理学教授。作为一名优秀的毕业生,汤姆森雄心勃勃地发誓,在学校站稳脚跟后,将通过自己的实验结束这场辩论。

结束讨论并不容易。

然而,当汤姆森开始研究阴极射线时,他发现很难在这个领域取得成就。一方面,当时人们对电学和磁学了解不够,参考资料和实验记录也不多。另一方面,科学界当时一致认为,物体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就像一个玻璃实心球,不可能开得尽可能小。这就是“原子不能分离”的观点。

“显然,阴极射线既不是分子,也不是原子。它似乎生于原子内部或外部。它不产生磁力,也不是电磁波。”汤姆森陷入了沉思。

高效阴极显像管(网络图)

从那以后,这个工作不到两年的年轻人就一直沉浸在阴极射线研究中。寻找材料,做实验,写报告;寻找信息,做实验,写报告...像所有科学家一样,在科学攀登的道路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知疲倦!

开创性的实验

1897年9月的头十天,40多岁的汤姆森在剑桥大学东边同一栋小楼里的同一个实验室里做着他认为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实验。

最重要的原因是,四个月前,在皇家学会的演讲中,他介绍了过去10年的研究和实验结果:“气体中的电荷载体必须比普通原子和分子小。”一块石头激起千层浪。当同事们问他这个载体比原子小多少,它是否带电,以及他有什么实验报告时,他完全说不出话来。最后,他发表了一份公开声明,并在六个月内做了一次实验来回答他们的问题。

会后,汤姆森开始日夜进行实验。经过反复考虑,他决定从赫兹的实验开始。所以,他还把一小块涂有硫化锌的玻璃放在阴极射线通过的路径上,还发现硫化锌在闪烁。然后,通过实验,他发现在正常情况下,阴极射线沿直线传播,但是在电场施加到发射管的外部或者蹄形磁铁放置在管的外部之后,阴极射线会偏转。根据它的偏转方向,不难判断它的带电性质。

汤姆森正在做电子实验(人文网络)

“由于这些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物质粒子组成的,这些粒子是什么?我们如何测量它比原子小多少?”想到这里,他决定做更精细的实验:首先,单一的电场或磁场可以使带电体偏转,磁场对粒子施加的力与粒子的速度有关。然后,他同时对粒子施加电场和磁场,并调整由电场和磁场引起的粒子偏转,使其相互抵消,从而使粒子仍沿直线运动。这样,粒子速度可以从电场和磁场的强度比中计算出来。一旦发现了速度,电荷与粒子质量的比率就可以通过磁偏转或电偏转来测量。经过多次实验,汤姆森最终测量了电荷与粒子质量的比率,并推测粒子的质量是氢原子质量的1秒。

碳原子示意图(网络图)

同年9月下旬,汤姆森再次站在皇家学会的讲台上,向他的同事们详细介绍了他的实验,并宣读了题为“阴极射线”的实验报告。后来,大量的物理结果反复证明,汤姆森关于“粒子”比原子小的假设是完全正确的。几年后,根据著名物理学家斯托尼的提议,科学家们称汤姆森发现的“粒子”为电子。

电子的发现不仅结束了长达20年的关于阴极射线本质的讨论,而且开辟了原子物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经过后代科学家的努力,原子物理学已经成为研究原子结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的物理学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原子的电子结构、原子光谱、原子之间或与其他物质的碰撞过程等。后来,许多研究原子物理学的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汤姆森因发现电子而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网络图)。

汤姆森本人因发现电子而获得了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年后,为了表彰他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研究的贡献,英国王室授予他爵士头衔。

-

个人简介:

约瑟夫·约翰·汤姆逊(1851940),英国物理学家和电子发现者。1856年12月18日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卡文迪什实验室的第三任主任以他的电子和同位素实验而闻名。汤姆森于1940年8月30日在剑桥去世。他的骨灰和牛顿、达尔文、开尔文以及其他伟大科学家的骨灰一起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布鲁塞尔原子塔

全文共 293 字

+ 加入清单

介 绍1958年万国博览会的原子模型是布鲁塞尔的另一个著名标志,人称“比利时的埃菲尔”。地处布鲁塞尔市西北易多明市立公园内,周围有林木、芳草和喷泉相伴。

这是一造型新颖别致的建筑物,高约120米,由9个铝制的大圆球和铁架构成,是一个放大约2000亿倍的铁分子模型。中央铝制圆是了望台也是餐厅,其它八个分子球是科学箱。如果想一览全市区的摩天大楼及拉肯庄园的景色,便需到102米高的顶层。在夜晚时分,原子模型则充满光亮形成一幅特殊的景象。 交 通乘坐地铁在Heysel站下车。 门 票/开 放 时 间开放时间:4月到8月9:00-20:00;9月到3月10:00-18:00。

比利时布鲁塞尔

展开阅读全文

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相对原子质量为79.90。溴是一种化学元素,元素符号为Br,原子序数 35,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第ⅦA族,是卤族元素之一。溴分子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是有挥发性的红黑色液体,活性介于氯与碘之间。

溴是一种强氧化剂,它会喝金属和大部分有机化合物产生激烈的反应,如果有水参与反应会更加剧烈。而且溴是一种卤素,它的活性小于氯但是大于碘。溴对大多数金属和有机物组织均有侵蚀作用,甚至包括铂和钯。与铝、钾等作用发生燃烧和爆炸。

溴的用途广泛,可以作为阻燃剂、净水剂、杀虫剂、染料等等。曾是常用消毒药剂的红药水中含有溴和汞,而且在在照相术中,溴和碘与银的化合物担任感光剂的角色。

展开阅读全文

意利原子和玥玛哪个好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原子锁是深受人们信赖的防盗锁,也是唯一推荐的防盗锁,但市面上原子锁的品牌是很多的,而且质量参差不齐,让人们选择时非常的纠结和苦恼,那么在意利原子和玥玛中选择哪个会比较好呢?它们的质量究竟如何?一起来深入了解下。

意利原子和玥玛哪个好

从知名度来说,意利原子似乎要更好,但我们在选择原子锁时不但要考虑品牌,还需要考虑价格、性能等等众多因素,在价格上意利往往比玥玛稍高,而性能上两者都是非常可靠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来选择,两者都是值得考虑的。

意利原子锁质量怎么样

它采用的是头部传递的扭力来带动锁的其他部件,从而达到开锁和闭锁的目的,从用户反馈来看,锁芯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不会褪色和变色,时间长了也不会生锈,总体来说质量尚可,是许多人的首选之一,质量保障达到10年,可作为一种参考。

意利原子是10大品牌吗

意利原子意利原子品牌目前的办公地在广东省佛山市,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意利原子旗舰店和意利原子官方旗舰店,让广大网民在网上也能买到与意利原子实体店同款的商品。意利原子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意利原子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

玥玛锁怎么样

玥玛锁具锁芯产品均为空转锁芯结构,多为防盗门专用锁芯,无论是锁芯还是锁具。

1、玥玛锁具弹片是相互错位的排列,大大的提高了钥匙的密钥量。锁芯采用相互错位叶片设计结构,打破传统的弹子锁芯结构理念。

2、玥玛锁具锁芯采用条形卡键,在开锁时必需将所有弹片的键槽对齐,才能开锁,可有效的解决锁芯被技术开启的情况。

3、玥玛锁具的空转锁芯在非原锁芯钥匙开启锁头时,锁芯随钥匙转动,锁芯外套不转,锁芯不能被打开,可以防止锁芯被撬锁工具暴力开启锁芯。

展开阅读全文

意利原子锁怎么样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原子锁是最让人放心的防盗锁,也是公安部唯一推荐的,因为它可以防范万能钥匙,所以近些年非常受欢迎,其中意利原子锁就时常出现,那么它质量好不好呢?这是许多人比较关心的,毕竟它是守护家里最好的屏障,下面就来简单了解一下这款原子锁。

意利原子锁怎么样

它采用的是头部传递的扭力来带动锁的其他部件,从而达到开锁和闭锁的目的,从用户反馈来看,锁芯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不会褪色和变色,时间长了也不会生锈,总体来说质量尚可,是许多人的首选之一,质量保障达到10年,可作为一种参考。

意利原子锁是几线品牌

意利原子品牌目前的办公地在广东省佛山市,在互联网上开设了官方旗舰店意利原子旗舰店和意利原子官方旗舰店,让广大网民在网上也能买到与意利原子实体店同款的商品。意利原子品牌自创立至今,深受广大用户们的喜爱,虽然意利原子已经取得一些不错的成绩,但并没有放慢前进的步伐,仍在为成为行业中的最顶尖品牌努力。

意利原子锁怎么修改密码

设置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一下外面板底部供电按键,连按三次‘*’键,蜂鸣器发一长声;步骤二:输入老密码并按‘#’键确认,蜂鸣器发一长声,LED灯闪烁;步骤三:输入6~12位新密码并按‘#’键确认,蜂鸣器发一长声;步骤四:再输入一次同样的新密码并按‘#’键确认。 以上就是密码锁怎么改密码的步骤,在设置过程中,如果输入有错误,系统退出设置程序,如果输入正确则蜂鸣器发一长声(或音乐声)表示成功,LED灯熄灭。

意利原子锁怎么开

若原子锁出现打不开的现象,那就只能找专业的师傅来开了。这是因为原子锁采用的是V形单层弹子、锁芯钥匙口偏心、内压式方柱锁定结构,所以开锁的时候,就比较麻烦了。

如果一定要将锁打开,必须将其所有弹片的键槽一次性集齐于锁芯槽坑之处,排成一字形的键槽,键子才能够向内移动,在对付技术性开启得到可突破,其双边设置机械性的键子、键槽锁定是机械系传动中阻止扭动的唯一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三化学知识点:原子的构成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中存在带电的粒子,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展开阅读全文

化学知识点:原子的结构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易错点:

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例1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

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原子灰的使用方法_原子灰如何使用

全文共 1640 字

+ 加入清单

原子灰俗称腻子,是各种底材表面填充的理想材料。至于在日常中,原子灰要怎么使用呢?哪些地方需要使用原子灰呢?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吧!

原子灰使用的常见问题

原子灰颗粒在湿喷层上,当涂料干燥过程中的灰尘嵌在机械油漆产品漆膜里面,涂层表面有微粒突出,这是一种很容易出现的错误。常见问题1.喷涂时,灰尘从天窗、车轮拱罩或者缝隙处飞起。2.打磨粉尘留在表面3.遮盖纸的撕裂出油纤落下4.灰尘颗粒落在要喷涂的表面5.涂料受到污染6.你的衣服有灰尘7.在物体周围移动或者走动有灰尘上扬8.烤房压力过低9.过滤器堵塞10.烤房地板上有灰尘11.烤房墙壁很脏12.天花棉不适合13.空气管道很脏C.预防效果1.在修补区周围所有开口彻底吹干灰尘2.打磨后用吹枪仔细吹掉灰尘3.使用高质量的遮蔽纸,将撕裂边缘向内折叠起来,并使纸的光滑的面朝外4.喷涂前小心用布擦拭要喷涂的对象,并将灰尘布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5.将涂料倒倒入喷枪时进行过滤6.穿戴干净、无纤维、抗电的喷涂工作服7.要经常检查烤房的压力8.烤房内不压迫随意走动9.定期更换过滤器10.保持烤房地面清洁,烤房内不要随意走动11.定期更换清洁烤房12.采用合适的天花棉13.空气管道很脏14.用旧棉布擦干净喷枪下面2米长的空气管,喷涂时不要让这段管子落在地上D.补救方法喷涂时,可用尖针挑起漆膜内杂的灰尘,干涂层内的小灰层可用抛光处理除去,如果灰尘可用用抛光处理除去,如果灰尘在涂层深处,应打磨表并重喷。

原子灰简单的使用方法

1.被涂刮的表面必须清除油污、锈蚀、旧漆膜、水份,需确认其干透并经过打磨。

2.将主灰和固化剂的按100:1.5~3(重量计)调配均匀(色泽一致),并在凝胶时间内用完(一般原子灰的凝胶时间从5分钟到15分钟不等),气温愈低固化剂用量愈多,但一般不应大于100:3,市场上的原子灰分有夏季型及冬季型,根据季节气温的不同使用不同类型的原子灰。

3. 用刮刀将调好的原子灰涂刮在打磨后的双组份底漆或已前处理好的板材表面上,如需厚层涂刮,最好分多次薄刮至所需厚度。涂刮时若有气泡渗入,必须用刮刀彻底刮平,以确保有良好的附着力。一般刮灰后0.5~1小时为最佳湿磨时间(水磨抛光,需待水汽干透后方可喷漆)。2~3小时为最佳干磨时间。打磨好后除掉表面灰尘,即可喷涂中涂漆、面漆、罩光清漆等后继操作。如对要求高的场合,在原子灰打磨后,还需刮涂细刮原子灰(红灰、填眼灰)以填平细小缺陷,再喷涂显示层并打磨来检查细小缺陷,然后再作后继喷涂。

原子灰使用的常见方法

1、原子灰填涂之前应用溶剂及打磨器从表面彻底除去容器的锈鳞、油污、旧漆膜及水分等。

2、主剂及硬化剂的标准,混合率应按其重量计算的比例计算。

3、主剂及硬化剂混合要充分搅拌均匀,使其颜色一致方可。

4、配制之后,要在7~10分钟为可用时间范围以内使用。

5、原子灰的可用时间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所以要控制好使用时间。

6、嵌油灰,不得有泡沫渗入,必须用刮刀彻底捋平才行。

7、看腻子彻底硬化了,才可以打磨,(20℃时,需经1小时以上才硬化)

8、当雨季及湿度较高时,原子灰硬化时间要稍延长些。

原子灰的使用注意事项

1.严禁掺入“天那水”等溶剂来进行降低涂刮粘度,否则会引起涂层起泡、凹陷、龟裂等现象,但可以用天那水清洗涂刮工具。如需降低原子灰粘度,需向厂家购买配套的原子原树脂来进行调节。

2.用后立即加盖,使用过的原子灰严禁装入原容器中。

3.原子灰固化剂属危险化学品,原子灰须储放于阴凉处,远离热源、避免阳光、避免积压、碰撞等。

4.在使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相关安全法规,要避免皮肤及眼睛与产品接触或吸入其蒸气,最好配戴上安全目镜及防护手套。

5.一般原子灰自生产之日起,有效贮存期为六个月,特殊的三年。

原子灰的作用

原子灰主要是对底材凹坑、针缩孔、裂纹和小焊缝等缺陷的填平与修饰,满足面漆前底材表面的平整、平滑。广泛应用于火车制造、轮船制造、客车制造、工程机械制造、机床机械设备制造、汽车修补、家具、模具、混凝土砼体类建筑物及各种需要填平修补的金属制品、木制品、玻璃钢制品等领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