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大丰有哪些烈士命名的村【经典20篇】

浏览

5873

文章

724

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位于宣城市郎溪县毕桥镇,年代为民国。

2019年,夏雨初烈士故居及墓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毕桥镇:郎溪县毕桥镇位于皖南边陲,全镇总面积53平方公里,辖5个村,1个居委会,人口近2万;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圩的鱼米之乡。该镇水、电、路、学校、医院、幼儿园和集贸市场等各项基础设施配套完整,功能齐全。318国道贯穿全镇,可直达南京、合肥、杭州、上海等地;水路由南漪湖经水阳江直达长江,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该镇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富,农业发展呈。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辛亥革命烈士祠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烈士祠为驻马店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辛亥革命纪念祠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而建的专祠,原为辛亥革命同盟会会员闫子固和刘粹轩(同盟会河南支部长)二烈士所建,誉为二英祠,后来得知同盟会会员单希古也壮烈牺牲,故又称三英祠,接着查出新蔡牺牲的还有许多辛亥革命烈士,因此,又更名为“烈士祠”。

烈士祠,座北朝南,面阔五间,单檐硬山式重梁小瓦砖木结构,高台基建筑,前有月台,面阔五间,当心间阔3.65米,梢间3.9米,尽间3.9米,通进深7.20米,梁柱12根,柱围1.15米,青石素面柱础。祠全长21.4米,宽9.3米,墙厚0.68米,檐深0.68米,高12米,面积为203.67m2。室内陈设着烈士灵牌,门两旁有任芝铭手书对联:

上联:崇功报德告慰忠魂幸为余生偿宿愿

下联:-图存贵在双肩未敢死后而初心

门首竖匾上镌:烈士祠

该祠创建一波三折。北伐大革命后,经乡贤、同盟会新蔡支部长任芝铭,蔡之含,张三甫,马子召等具文电呈南京政府为阎、刘二烈士立祠纪念。其呈文:“窃维城仁取义,天地独留正气,崇功报德,古今专著常经,是以像图麟阁,十一人誉溢清简,碑树羊城,七十二烈士名彰黄花,丰功伟业,允存玉牒,浩气英风,赖留型典。况桑梓先贤,损躯报命,著殊勋于-,系遗辉于人愿。丰功伟业,允有玉牒,浩气英风赖留型典。况桑梓先贤,捐躯报命,著殊勋于-,系遗辉于人恩,不有崇表,何以报德!闫烈士豪侠好义,飊率霆发;刘烈士温文儒雅……一统豫秦大军,进桅潼涵;一率淮上偏师,控制豫皖,致清廷有腹心之忧,使义师收指臂之效……”。经南京政府批准后,准备兴建时,抗日战争爆发,建祠因之延缓,到1943年由任芝铭、张三甫等发起主持,由金寿安承建,闫耀初督工,于1944年落成。1944年3月29日奉主入祠,主祠阎梦松、刘纯仁2烈士,附祀与阎梦松同时在潼就义的杨英彦、王龙韬、马汉杰等烈士。

辛亥革命烈士祠被县定为爱国革命教育基地,目前保存完好,1993年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三百烈士英勇就义地红田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三百烈士英勇就义地(红田)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田位于箭厂河乡列宁小学的南端李家河村旁,原为一块稻田。1927年12月,黄麻起义遭受挫折后,地主清乡团勾结国民党十二军教导师一个营侵犯箭厂河地区,疯狂镇压革命群众,先后在这块稻田里-程怀天等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300多人,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惨案。烈士的鲜血染红了整块稻田,当地群众崇敬地称之为“红田”。为纪念革命烈士,新县县政府在这里竖立了一座5米高的纪念碑,并镌刻了碑文。1979年公布为新县重点革命纪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台风是怎样命名的

全文共 1405 字

+ 加入清单

台风命名法也就是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热带气旋命名系统,也可称为热带气旋命名系统。那么,你知道台风是怎样命名的吗?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台风命名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台风分类

过去我国习惯称形成于26℃以上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s)为台风,按照其强度,分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自1989年起,我国采用国际热带气旋名称和等级划分标准。

国际惯例依据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分为:

热带低压(Tropicaldepression),最大风速6~7 级,(10.8-17.1 m/s);

热带风暴(Tropicalstorm),最大风速8~9 级,(17.2~24.4m/s);

强热带风暴(Severe tropical storm),最大风速10 ~11 级,(24.5 ~32.6m/s);

台风(Ty-phoon),最大风速12 ~13级,(32.7m/s~41.4m/s);

强台风(severe typhoon),最大风速14~15级(41.5m/s~50.9m/s);

超强台风(Super Typhoon),最大风速≥16级(≥51.0m/s)。

防台措施

一、居民

1.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了解政府的防台行动对策。

2.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

3.从危旧房屋中转移至安全处。

4.处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

5.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6.幼儿园、小中学校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停课。

7.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并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二、海上

1、台风来临前,船舶应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

2、万一躲避不及或遇上台风时,应及时与岸上有关部门联系,争取救援。

3、等待救援时,应主动采取应急措施,迅速果断地采取离开台风的措施,如停(滞航)、绕(绕航)、穿(迅速穿过)。

4、强台风过后不久的风浪平静,可能是台风眼经过时的平静,此时泊港船主千万不能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回去加固船只。

5、有条件时在船舶上配备信标机、无线电通讯机、卫星电话等现代设备。

6、在没有无线电通讯设备的时候,当发现过往船舶或飞机,或与陆地较近时,可以利用物件及时发出易被察觉的求救信号,如堆“SOS”字样,放烟火,发出光信号、声信号,摇动色彩鲜艳的物品等。

台风命名方法

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世界气象组织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以便于各国人民防台抗灾、加强国际区域合作。

这套由14个成员提出的140个台风名称中,每个国家和地区提出10个名字。

中国提出的10个是:龙王(后被"海葵"替代)、悟空、玉兔、海燕、风神、海神、杜鹃、电母、海马和海棠。

有趣的是,国际上所使用的西太平洋台风的名称依然很少有灾难的含义,大多具有文雅、和平之意,如茉莉、玫瑰、珍珠、莲花、彩云等等,似乎与台风灾害不大协调。这是因为如果台风到来,可有效缓解当地的旱情,为其带来充足的降水,一般情况下,台风名字还是极其动听的。

如果某个热带气旋给台风委员会成员造成了特别严重的损失,该成员可申请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从命名表中删去,并将该热带气旋使用的名字永远命名给该热带气旋(永久命名),其它热带气旋(台风)不再使用这个名字。这样,就必须要补充一个新名字加入命名表。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夏国璋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夏国璋烈士纪念碑

烈士墓及纪念设施。位于容州镇杨叶村佛子冲百足山南面山脚。建于2006年3月,夏国璋(1894-1937) ,字超然。梧州容县(今玉林)松山乡沙田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172师副师长,追赠中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

夏国璋(1896-1937)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172师副师长字超然,号元龙。男,1896年出生,广西容县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9期步科毕业。先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军司令部参谋、总司令部参谋等职。1932年,考入陆军大学第10期。毕业后,历任总司令部科长、团长、旅长、副师长等职。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夏国璋任174师副师长兼522旅旅长,率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热河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1423 字

+ 加入清单

热河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是根据原热河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决议修建,该馆始建于1956年,1964年正式开始接待参谒人员。占地8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占地1200平方米高达31.6米的纪念碑和1500平方米的三座陈列馆,年接待参谒人员和游览人员达16万余人次。是中宣部、民政部、河北省委省政府、承德市命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北省精神文明单位。

自建馆以来,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始终坚持以“褒扬先烈、教育群众”为工作宗旨,累计接待观众达300余万人次,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以弘扬爱国精神为主旨,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方法,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大力弘扬先烈们的爱国精神,激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向先烈学习,培养和造就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经过不懈努力,不断加强馆内软硬件建设,我馆于1995年以来先后与十余所院校以及当地驻军部队、企事业单位结为爱国主义教育共建单位,同时还与六所中小学校结为德育教育基地。现已成为寓教育与游览为一体的良好场所。

功能主体区—纪念碑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承德市区松鹤山岗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区内,是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的主体建筑之一,同时也是举办各种纪念活动的重要场所。纪念碑1957年建造,占地1200平方米,高31.6米,建于两层碑栏之上,由花岗岩砌筑。其建筑风格、碑身式样、汉白玉浮雕均同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正面是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背面由热河省委、省政府题写的碑文。热河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建造蕴中华之威壮,集革命志士之英灵。时至1964年4月5日清明节,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举行了落成典礼及公祭大会。

功能主体区—陈列馆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区域是有三座陈列馆组成,总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分主馆和南北两座配馆。是传统的四合院式仿古建筑,大屋顶、琉璃瓦、五脊六兽,座西面东。现展览为2003年进行了重新布展,2004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其中两座展馆展出的是原热河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外来侵略的革命斗争史及部分英烈的革命事迹。展线200余延长米,展出文物100余件、图片200余幅。第三展室是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专题图片展。

甬道两侧游览休闲区

登上九十八级台阶,展现眼前的便是苍松翠柏映衬中的百米甬道,两侧分别是接待室、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史展览室。甬道两旁松柏滴翠、绿树成荫,牡丹园、芍药园争妍斗艳。两座仿古式纪念亭流芳亭、景仰亭分列两旁,它既为人们参观提供休憩场所,同时也表现了后人对先烈事迹的“流芳”和对为民族为革命牺牲的无数仁人志士的“景仰”。景仰亭西侧是董存瑞烈士舍身炸碉堡的塑像,形象生动的再现英雄舍身为国的壮举。

纪念馆正门及上山台阶

热河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1956年破土动工,1964年正式开放。原热河省政府主席李运昌亲笔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大门于2009年重修,以花岗岩为材质,更显庄重古朴。走进纪念馆大门,沿着九十八级台阶拾阶而上,对革命先烈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石阶是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军侵占热河时期设置忠灵塔的基础上加以改造修建。几经维修改造,已与原貌相去甚远,为了保留历史的印记,在中间留出宽3米的原石阶,静静的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同时更让人们勿忘历史,以醒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旧址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旧址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地点旧址位于新闸路613弄12号(原新闸路经远里1015号),是一幢砖木结构坐北朝南的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

彭湃(1896~1929),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农-动领袖。民国17年(1928年)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同年11月,彭湃经汕头赴港转沪,担任中央农-动委员会书记,兼中央军委委员。民国18年2月,中央决定改组江苏省委,调彭湃兼任省委常委、省委军委书记。省委军委即租用公共租界西区新闸路经远里内一幢石库门房屋的二楼作为机关,经常在这里召开省委军委会议,由当时省委军委秘书白鑫夫妇住在这里。8月24日下午,彭湃在经远里召开省委军委会议,由于白鑫叛变告密,租界武装巡捕和公安局的中国包探,包围了经远里,彭湃不幸被捕。同时被捕的还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军事部部长杨殷、中共江苏省军委秘书颜昌颐、省委军委兵-动负责人邢士贞和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等。8月30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等4位同志在龙华警备司令部内英勇就义。

1959年,经访问新闸路经远里老居民,确认彭湃等被捕地点为今613弄12号。经远里房屋建造于民国8年9月,建成后,徐姓房东即住用其中12号,并于民国18年2月间将二楼租给白鑫夫妇。彭湃等被捕后,二楼由徐姓房东收回使用。现建筑情况是拆迁阶段。

1962年9月7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彭湃 (1896-1929)出生于海丰县海城镇的一个大地主家庭。1921年5月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回国后在广州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1年夏天创办了“社会主义研究社”;1922年组织“赤心小组”,出版“赤心周刊”;同年7月29日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农会组织__著名的六人农会。曾任海丰县总农会长,广东省农会执行委员长,广州农民运动讲。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为厦门市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位于思明区虎园路1号,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为1954年。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位于厦门万石岩园林植物园门前。建于1954年10月,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纪念碑坐东向西,由花岗岩台基、碑座及碑身3部分组成。通高24米,碑身正、背两面均镌刻五角星及陈毅手书“先烈雄风永镇海疆”8个鎏金大字。烈士陵园位于纪念碑正后方,陵墓呈圆形,花岗岩砌作,墓高2.3米,周长31米。陵墓内安放着厦门解放前夕为革命捐躯的中共党员以及在解放厦门战役中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渡海船工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公献身的烈士共计1036人的遗骸或骨灰。烈士陵园东侧有1958年“八二三”炮战中英勇牺牲的安业民烈士墓,碑上镌刻朱德手书“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永垂不朽”等字。1987年在纪念碑北侧建有厦门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该烈士纪念碑集美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铁栏杆以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是在抗美援朝期间,有一部分志愿军战士牺牲在三八线以南,多年来由韩方发掘、鉴定并安葬在韩国京畿道坡州墓地。2013年,中国与韩国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达成了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的协议。从2014年到2021年,韩方已向中方连续八年移交共825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半个多世纪前,上百万中国军人满怀报国激情踏上抗美援朝战场,有些人从此魂断异国,埋骨他乡。他们在韩国政府和中国政府高层携手努力推动下,以一种特殊方式踏上回家的路。他们的遗骸,将在战友、亲人和故乡人民的迎接下,下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2013年,中韩双方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达成了将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还中国的协议。自2013年6月起,中韩双方进行了坦诚会商。经过双方相关部门多次磋商,最终确定交接相关事宜。2013年底,中韩双方就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问题达成共识。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已完成起掘、干燥、鉴别、遗骸遗物分类整理记录及装殓等工作。

2021年9月1日上午,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装殓仪式在仁川举行。9月2日上午,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109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骸以及1226件遗物将返回祖国 。9月3日,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步云桥烈士诗文碑林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步云桥烈士诗文碑林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步云桥烈士诗文碑林位于烈士墓通往白公馆的步云桥畔,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1987年1月,重庆歌乐山烈士陵园开始了以陈列展览、烈士塑像、烈士诗文碑林三大任务为主的三年规划建设,步云桥烈士诗文碑林建成于1988年。共立江岸磐石94块,最重者达21吨,碑上题刻有牺牲在中美合作所的烈士诗文24首,皆由全国著名书法家用汉文、藏、蒙、维吾尔文题写,由能工巧匠凿刻而成。碑林用石,全部采自长江千年磐石,寓意不管时间如何流逝,无论风吹雨打,烈士们的诗就象他们那伟大的人格一样,永远屹立在后人的心中。今天,当人们来到这错落有致的烈士诗文碑林,面对那块块磐石、诤诤诗文,对先烈的敬仰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作者:刘立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邱少云烈士纪念室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邱少云烈士纪念室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邱少云烈士纪念室位于环境雅致、交通便捷的上海市少云中学(黄兴路1980号)内。纪念室面积50余平方米,主要围绕邱少云同志短暂而光荣的一生来展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还有抗美援朝其他烈士的资料图片,以及不同时期纪念邱少云烈士的领导题词。

纪念室内整个展览共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伟大的邱少云”;第二部分是“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第三部分是“烈火真金气壮山河”;第四部分是“永恒的纪念,学习的典范”。站在新时代回望邱少云烈士短暂的一生,看到的是一个顽强不屈,英勇战斗,视死如归的光辉形象。

地址:黄兴路1980号

邮编:200433

电话:55090868转805

开放时间:全年;需预约

公共交通:8、842、713、991、大桥三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白面石抗日烈士纪念亭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白面抗日烈士纪念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增城白面石抗日烈士纪念亭位于正果镇白面石村,白面石与乌头石交界处,该亭是爱国人士王雁门为纪念1938年10月国民革命军独立20旅二营官兵在抵抗日军侵略军第一阻击战中鏖战阵亡的官兵而倡建.1938年10月在白面石村的老虎石项,中国守军与日军鏖战一昼夜.是役为广州失陷前中国守军进行的最顽强的一场抵御战.战役结束后,当地爱国民主人士王雁门发动群众捐资,殓葬国军阵亡将士,并建“抗日烈士纪念亭”,亭内有王雁门的题词:“黄种图存,群英抗日;沙场战死,烈士留芳.”该亭建筑结构简朴,砖石木混合结构.建国后,定为县文物保护单位.亭后方山上有抗日烈士墓,为一个百人大墓,安葬的是当年130多位抗日烈士的遗骨.

正果镇:历史沿革:名称起源于名叫余宾的牧童,相传他8岁时牧牛,有特异功能,牛不能走出其划定的圈吃草。据说他以后在此地“得成证果”。南宋庆元三年(1198)建成证果寺,发展为圩镇,取名“证果”,后简化为“正果”。明、清代为增城县金牛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为第五区。1958年改称正果人民公社(“0”期间改称前进人民公社)。1983年撤社改称正果区。1987年改称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博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博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博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坐落在人民公园的北面,座北向南,四周树木掩映,环境清幽。旁边为刘敦安烈士雕像,东面为游乐场,北面为水上乐园,西面为公园广场,南面为朱锡昂烈士雕像。

博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89年12月1日建成正式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面积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为两层仿古悬山顶吊楼式结构。纪念馆陈列展览厅有两个:一楼为机动陈列展览厅;二楼为固定陈列展览厅,分为博白县革命烈士陈列展览厅、中共博白县党史陈列展览室共两个陈列展览厅(室)。目前,博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馆内藏革命遗物94件,纪念图片260幅,文物3226多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刘伯坚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座落在平昌县城北AA级风景区佛头山森林公园内,距县城2公里,背靠华严庵,左控通河,右扼佛头寨,与金宝观、南台山、老鹰寨隔河相望,地势高爽,视野开阔,馆内绿树葱茏,环境优美,布局精巧,鸟瞰县城,四周重峦迭嶂,山环水绕,风景秀美。

1950年,-同志指出:“川北人民应该为刘伯坚烈士树碑立传”。1983年,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烈士故乡的平昌县城动工修建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共占地22387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7998平方米。其间,-、-、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题词,黄镇撰写碑文。1986年落成,时任-副主席-亲自参加揭幕剪彩,李鹏总理发来亲笔贺电。

刘伯坚烈士纪念碑碑体以高耸入云的白玉兰来展现“忠魂盛开革命花,正气凛然照万代”的主题,碑高23.55米,碑座用红色花岗石铺贴,寓示平昌红色沃土出英才,碑体为三块洁白水刷石面立柱上为变形花瓣,寓示烈士的高风亮节及为党为国的不朽功勋,中为含苞待放的鲜红花蕾内装灯光,寓示烈士英年早逝而光照千秋,广场内铺设红色地板砖向人们昭示“川北杜鹃赣南血,烈士精神砾古今”。碑座正面是-同志亲笔题写的“刘伯坚烈士纪念碑”八个镏金大字,碑座背面白色大理石上镌刻着当时年已八旬的黄镇用三个月时间撰写的1:1大小的碑文。刘伯坚生平事迹陈列馆外幕墙上,镶嵌着刘伯坚烈士《带镣行》手迹;馆内安放着伯坚烈士汉白玉雕像,展陈烈士生前的珍贵照片、遗物、亲笔书简1000余件,史料丰富,资料翔实,系统展示了刘伯坚烈士

“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

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碑)199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二十年来,先后接待中央和省内外参观团体万余起,参观群众及游客愈百万人次,已成为川东北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今年,刘伯坚烈士纪念馆被中宣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等十三部委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刘伯坚烈士纪念馆及龙岗烈士故居(位于平昌县城南50公里处龙岗乡在街,平(昌)营(山)干线公路)等景点与仪陇-故里、广安-故里链接成川东北伟人故里游环线,并为川陕渝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经仪陇、营山、渠县、达川进入川陕苏区首府的南大门及重要链接点。

保护范围:东至平台保坎,南至大冶园前沿天桥平台,西至光荣院通道内侧梯坎,北至足迹广场外缘。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国首个海上发射火箭命名“CZ-11 WEY”,今年发射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研究院、中国航天基金会和WEY品牌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今年海上发射的验证火箭命名为“CZ-11 WEY”,这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首次与企业品牌联合命名。

长征11 (CZ-11)运载火箭是我国长征系列中唯一的固体运载火箭,由第一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研制,具有发射准备时间短、发射成本低的优点。这是中国商业领域的“新生力量”火箭。自2015年首次飞行以来,它已经成功发射了六次,证明了火箭的高质量和可靠性,赢得了市场的一致认可。

面对日益增长的商业空间需求,为了持续控制发射成本,提高商业空间市场的竞争力,长征11号火箭的下一个目标是海上发射。

▲长征11号火箭在厂房内(史立群摄)

低纬度海上发射有两个优点:

由于赤道地区具有地球最高的线性旋转速度,空间发射越靠近赤道,地球旋转的动力就越能用来增加火箭的运载能力,从而降低发射成本。

当发射小倾角同步轨道卫星时,在赤道附近发射可以显著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和卫星的寿命。

目前,长征11号火箭海上发射的关键技术已经突破,具体实施方案已经完成。今年计划进行一次海上发射试验。

此外,改进后的长征11号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长征11号和长征11号改进型火箭发动机是由第四航空航天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的。与长征11号运载火箭相比,改进后的火箭一级发动机直径由2米提高到2.65米,推力由120吨提高到200吨,装药量由35吨提高到71吨。发动机壳体可以从原来的钢壳体发展成高性能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壳体。发动机的综合性能更加先进,可以大大提高我国固体火箭的运载能力。据估计,火箭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可以从大约400公斤提高到大约1.5吨。

今年,200吨级先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地面热试验已经成功完成,能够提供更强大、更经济的先进动力,有效提升固体运载火箭在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竞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万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万象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碑始建于1967年,碑上刻有“为国牺牲永垂不朽”大字。碑座南北两侧安放着22位烈士的骨灰。1991年重修时,碑座东西两侧加刻了丽水建国前牺牲的40名烈士和建国后牺牲的123名烈士的姓名、出生年月、牺牲时间等,纪念碑前辟有凭吊广场。2007年,省民政厅拨款20余万元,莲都区政府出资数万元,再次重修纪念碑。主碑南北两侧各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南侧是黄富武烈士纪念碑,北侧是周丽平烈士纪念碑,上刻有江泽民题字:“学习周丽平献身为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狗街烈士纪念陵园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狗街烈士纪念陵园位于昆明市宜良县狗街镇小集镇西部3公里处的小山凹六台地。1988年8月,宜良县狗街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县委关于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示精神,从狗街镇实际出发,动员狗街镇所属各村委会、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捐资修建了狗街烈士纪念陵园。同年10月1日,狗街镇烈士纪念陵园在距狗街镇人民政府机关所在地约一公里处的小山凹六台地建成,用以纪念狗街镇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对越自还击战等牺牲的英烈们。陵园内建有“边纵”二支队胜利六大队烈士纪念塔、六大队民兵中队呈贡519队殉职同志纪念碑、狗街镇革命烈士纪念标、胜利六大队王怀璞大队长纪念碑、艾子明副大队长纪念碑。整个陵园古地5亩多。狗街烈士陵园建成后,每年“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立冬和清明节期间,全镇中小学校师生、团员青年、党员干部和部分人民群众以及英烈的亲友子孙们等都前往烈士陵园瞻仰、献花和祭奠,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

信息来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狗街镇:一、自然状况狗街镇在宜良县城南部17.6公里处。东临石林县板桥镇,西南与澄江县隔南盘江相望,西与南羊镇相连,南与竹山乡接壤,北界匡远镇。镇政府驻地狗街,镇内主要河流南盘江,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程37.4公里。国土面积213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最高海拔2248.4米,最低海拔1519.4米,年平均降水量948.2毫米,平均气温16.3度,全年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朱乙、朱豹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朱乙、朱豹烈士纪念碑为紫金县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朱乙、朱豹烈士纪念碑位于苏区镇永坑村,紫海路边。

朱乙(1864~1928年),紫金苏区人,1924年任坪塘乡农会长,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坪塘乡苏维埃政府主席,1928年3月率赤卫队在公村嶂阻击国民党军“进剿”苏区,掩护群众安全转移,最后,因弹尽援绝而跳崖,壮烈牺牲。朱豹(1892—1928年),紫金苏区人,1924年参加农会,任乡农民自卫军队长。1927年参加紫金“四•二六”武装暴-动-,后任赤卫大队乡常备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国民党军“进剿”苏区,率队坚守公村嶂,战至弹尽,为敌所俘,英勇就义。

朱乙、朱豹烈士纪念碑,始建于1977年,2011年重建,占地面积100多平方米。

2009年1月,被紫金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3月,被紫金县委、县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11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广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永坑村:永坑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廻龙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廻龙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廻龙镇东北村横岗艮。

廻龙革命烈士纪念碑建于1962年,坐西北向东南。纪念碑方尖形,青砖砌成,外批水泥石米。基座平面正方形,边长3米。碑总高约10米,分三段,第一段正面嵌有龙川县革命活动《志略》,第二段较短,无文字,第三段为方尖形,正面阴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顶有避雷针。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廻龙镇大塘肚村曾一度成为五华、兴宁、龙川三县革命的中心,建立五兴龙县苏维埃政权,开展革命斗争。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在土地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兴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水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694 字

+ 加入清单

水平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大朗镇水平村。为纪念东山坳伏击战牺牲的烈士而建。

东山坳位于大朗镇屏山村(原属水平生产大队),紧靠东山,有一山路通往黄江镇梅塘地区。1948年5月,为了粉碎敌人的第一期“清剿”,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南支队第三团政委黄华、副团长林文虎、副大队长何棠,率钢铁队和金重队向大岭山区挺进,在屏山村驻扎。

5月16日,国民党军队约200人从霄边出发,准备进驻梅塘,途中在犀牛陂荔枝园休息。三团得到消息后决定在东山坳伏击这股敌人,布置钢铁队设伏于坳南侧高地,金重队占据坳顶,并派一个班控制主峰,另一个班斩断敌后路。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大获全胜,俘虏虎门要塞第二大队副大队长兼第五中队长黎汉民、县警中队长刘定加以下24人,毙敌15人(其中3个排长),缴获重机-1挺、轻机-1挺、-26支、-6支、钢盔38顶、物资25担。三团牺牲毛贵、莫培等5人,轻伤5人。东山坳伏击战的胜利,粉碎了敌人分路合围和进驻梅塘地区的阴谋。

1956年3月,大朗镇水平村为在这场战斗中牺牲的烈士立碑纪念。碑高5米,宽0.8米,占地80多平方米,碑身正面刻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字,碑两侧种有柏树各一棵,象征革命烈士的精神万古长青。(大朗镇宣传办叶集凡)

水平村:水平村 水平村是革命游击老区,地处大朗镇南部,紧靠松山湖高科技产业园区,面积7平方公里,东靠屏山村,西邻犀牛陂村,北近松木山村,南与深圳宝安区接壤。全村常住人口1859人,户数480户,下设两个村民小组。水平村盛产岭南佳果荔枝, 2006年成立大朗镇红绣球荔枝专业合作社,2006年荔枝总产量234吨,被誉为“荔枝之乡”。 。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杏花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封开县杏花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纪念解放前夕到1950年6月,清剿残匪期间,南下的人民解放军3411部队指战员霍尚礼、警卫员唐锡林、战士马大良等三位烈士,先后被残匪伏击中弹牺牲。为纪念这一时期殉职的烈士,杏花镇人民政府于1983年建立此碑。现今,杏花革命烈士纪念碑已成为杏花镇开展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对于培养中、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

杏花镇:杏花镇在具有岭南历史文化之乡称号的封开县中部,距县城江口 39公里,杏花镇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环境优美,资源丰富。天下第一石——斑石屹立于镇内,有文化之乡的美誉。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镇内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达,省道水谷线二级公路穿境而过,是封开县中部的交通枢纽,圩镇建设日新月异,繁荣昌盛,街道清洁卫生,环境幽雅,先进的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连接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