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太宗 墓【精品20篇】

浏览

2673

文章

38

篇1:唐太宗被评为中国历史上明君的典范有哪些事迹?

全文共 296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当时唐太宗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太宗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同时也是唐朝也影响深远,唐太宗也叫做李世民,是当时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当时唐太宗也是被后人们称作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典范,做的事迹和功劳还是有很多的,不仅如此,小编也是看到有很多的人对李世民非常感兴趣,李世民做了哪些好事呢?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世民生平

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字意思是「济世安民」。太宗是他死後的庙号。他还是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他开创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将中国封建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唐太宗生於开皇十八年(公元599年)在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西北)出生,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次子。公元615年娶妻长孙氏,(登基後称长孙皇后)。公元617年,李世民随父亲、刘文静起兵反隋,攻入长安,并且灭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

此後,李世民经常出征,逐步消灭各地割据势力:破李轨,杀薛仁杲(薛举之子),败宋金刚、刘武周。在虎牢之战中,一举翦灭中原两大割据势力:王世充和窦建德。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後进入长安时,受到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被李渊封为「天策上将」。

此後,李世民与自己的哥哥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的猜忌日益加深。大臣间互相倾轧,分为两派。宰相裴直、谋士王珪、魏徵、东宫卫士将领薛万彻等跟随李建成、李元吉为一派,谋士杜如晦、房玄龄,将领秦叔宝、尉迟敬德、段志玄、王君廓等跟随李世民为一派。大臣长孙无忌等暗中支持李世民。将领李靖、徐世绩、大臣宇文士及等保持中立。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政变,杀了李建成、李元吉和侄子,强迫高祖让位,自己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在李世民统治其间,唐朝国力强盛,被称为贞观之治。晚年著《帝范》一书以教戒太子,其中总结了他一生的政治经验,也对自己的功过进行了评述。

他在位期间,推行府兵制、租庸调制和均田制,并积极推行科举制。

630年,击败东突厥,被尊为「天可汗」。641年嫁文成公主给吐蕃的松赞干布。

公元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医治最终无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液门代理国事。李世民于649年5月病死於长安含风殿。葬於今中国陕西礼泉县东北50多里的山峰上的昭陵。谥号为「文皇帝」。

唐太宗善於听从大臣的批评和见解,魏徵直谏200多次直陈他的过失。

丰功伟绩

不拘一格用人才,对人材的使用及领导达到了极高的境遇;

他独具慧眼,看到了个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认识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问世,对大臣的各项进步之言豁达地予以采纳;

不独断专行、初步确立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个政府机构之间权力分立、互相监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规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响国家政策的那一部分)旨意需门下省审查副署后方可生效发布,保证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时发现并纠正。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不良政策对国家及人民的危害与影响;

认识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杀的法政政策,规定死刑需三复奏(外地五复奏)复审批准后方可行刑,这就不难让人们想起贞观四年(630年)全国判死刑才29人、贞观六年(632年)全国死刑犯390人,太宗审查时令全部390人回家团年、待来年秋收后回来复刑,结果390人均准时到来、无一人逃亡。

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对高句丽战争上没有取得战略胜利外都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东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这与当时的国力、军队战斗力、整体战略、用人选将与配合默契、过程协调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开的,因此在中华历史上的名将名相中,贞观朝占有相当的比例,在中华军事史上,贞观朝的战例也多被引用;

气吞天下的“天可汗”气质,李世民多次以少胜多,经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就对比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坚持和请求下才勉强在大军护卫下到达澶州南城,而又要战战兢兢的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别啊!

胸怀大局、四海一统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四海之内只要知道中国的均努力内附,以唐为荣,乐不思蜀,他们不但同唐人一样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还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思摩、执思失力、契芯何力、黑齿常之、乃至后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为唐朝做出了杰出贡献,在他们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辉,唐人、唐人街也正时那时繁荣富强、威甲四海、文礼之邦的生动写照;

完善科举制度、大力兴办学校、重视教育活动、普及官吏选聘、当时的国子学、太学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学校,如此才不难想起当时的教化呢,同时当时的科举也规范化、考选公平,以进士科最为杰出,如此才有太宗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举为政治上提供优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诗及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

工书法、富文词,太宗皇帝个人修养及天赋极高,在书法同文词上也颇有名气,在他大力宏扬和鼓励支持下,才有唐代书法、文学、艺术之盛;

倡导廉政、节俭、朴素、重视农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设方面是相当成功的,他并没有像朱元璋一样严惩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中央领导班子、重视地方长官选举,当时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贫困,温彦博、戴胄、于志宁、魏征、张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风气的宣传和行政监督,及时预防了官员犯错,因此当时的官员相当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较注意节俭,不滥用民力、注意与民休息,当时社会形成了一种朴素求实的作风;太宗皇帝也相当重视农业,京官外巡回京太宗先问及此事,因太子冠礼与农时违背而更改;

由于社会安定,商业经济得到发展,全国新兴了许多商业城市,城市业有相当的发展,广州、杭州、扬州、成都、江陵、凉州等城市经济发展相当迅猛,长安同洛阳作为世界经济大都会就不言而喻了,这为古代封建经济登顶奠定了基础;

对玄奘佛学的支持同西游的肯定,打通并维护河西走廊-丝绸之路及东联新罗、日本,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经济发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从奴隶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开发并促进了西藏的发展;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位伟大政治家、书法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唐太宗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是中国人千年称颂的好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女皇武则天是如何诱惑唐太宗的?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揭秘一代女皇武则天究竟是怎么勾引李治的?

武则天靠自己的绝世美颜,靠自己的才情,靠自己的聪明伶俐,最终就能够得到唐太宗的宠幸。

许多人都听说过武则天,这也是我国非常有名的一位女皇帝,一开始嫁给李世民,后来就嫁给了李世民的儿子。李世民会喜欢武则天,是因为拥有美貌,虽然在历史上武则天能够获胜,并不是因为美貌,而且也没有杨贵妃或者西施的绝世容颜,但是能够得到皇上的眷顾,这也说明还是会拥有着比较好的容貌。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中,一般塑造武则天的形象,全部都会偏向于美人,因此这就能够成为魂牵梦绕的女子。

武则天来自于官宦人家,从小就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必然就拥有着出色的才学,这些贵族家庭会比较注重于家庭教育。这就让孩子在成长之后,耳濡目染能够掌握很多的知识,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才情的人,一天到晚都会注重于谈论诗词歌赋,是一个志趣相投的人,这样的一个妃子怎么可能不让唐太宗喜欢呢。

武则天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是因为拥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善谋人心,而且还能够揣摩圣意。一般的人根本就不敢去揣摩圣意,可是武则天就是一个善解人意并且非常聪明睿智的人,长时间陪伴在皇上的身边,这自然就能够了解皇上内心的所想,接着就可以投其所好。如果长时间就能够猜测皇上内心的想法,必然就会让大家认为这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子,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子,最后就能够有效得到万千宠爱,更是成为皇上心中的最爱。从这里人们也会看到,这就变成了一个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女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唐太宗和汉武帝谁厉害?唐太宗真的更厉害吗?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何其之多,几乎每一个都有史料记载,但并不是每一个都为人所知。不过在这么多的皇帝当中,有一些却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今天就来比一比两个不同时期的皇帝,一个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刘彻,另一个就是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位皇帝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那么究竟谁又更厉害一些呢?

在我国历史上,汉武帝和唐太宗都是闻名于世的皇帝,不过要论历史功绩的话,汉武帝还是比唐太宗略胜一筹,但是有人却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唐太宗可以歼灭突厥人,而汉武帝却没能消灭匈奴?这是不是说明汉武帝不如唐太宗呢?

可以肯定的说,当然不是。很多人都会把唐朝时期的突厥人与汉朝时期的匈奴人进行比较,觉得他们都是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很凶悍的骑兵,并没有什么不同,这其实是有误解的,因为当时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政治因素完全不同。

汉朝初期匈奴人特别强大,他们所掌控的区域甚至比汉朝还要大,当时匈奴有40万精兵,对汉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再加上刘邦轻视了匈奴人,所以导致了白登之围。最后汉朝不得不向匈奴人提出用和亲的方式来缓和汉匈之间的冲突,这可以说是非常屈辱的一种方式了。而到了西汉时期,经过文景之治,汉文帝重视农业的发展,在全国大力推行农业改革,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每年春耕时,他都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当时的社会比较安定,百姓也逐渐富裕起来。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已非常繁荣,而汉武帝又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正好这个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又开始骚扰边境,于是汉武帝就决定对匈奴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歼灭战。

当时的汉朝和匈奴发生大战的地方是在河南和漠南,刚开始汉朝把匈奴打得节节败退,但是匈奴人的核心力量是在漠北,于是他们逃到漠北开始养精蓄锐。而汉军经过长途跋涉,千里迢迢地赶到漠北,实力已经大打折扣,所以是无法歼灭匈奴人的,甚至有可能会被对方歼灭。虽然当时汉武帝的能力非常强,但战略纵深太长,又没快速运送军队的交通工具,对此也无可奈何,所以只能将匈奴人击退以此安稳边疆。

而在唐朝初期,此时唐朝的综合国力是比汗初强大的。当时在北方生乱的主要是突厥人,但在隋文帝时期,突厥人就已经被瓦解成两股势力,就是东西突厥,并且这两股人还互相厮杀。因此相对于汉朝时匈奴人来说,唐太宗时期之所以能够全面歼灭东突厥,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当时东西突厥经过长期的厮杀,东突厥的实力已经非常薄弱,而唐朝的军事力量要比他们强大得多。

第二是地理位置,当时东突厥的政治中心是在今天内蒙古和山西北部一带,这离唐朝边境很近,再加上李靖率领强大的唐朝军队,攻打的还是突厥人的核心力量,所以东突厥被击败后基本就已经算是覆灭了。

第三,当时突厥人遭受连绵的大雪灾,牲口很多都被冻死了,民不聊生,可谓是内忧外患,唐朝正好抓住了这个时机,因此才能歼灭突厥。

所以从表面上看,唐太宗比汉武帝厉害,但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的误解,当然唐太宗的贡献也是毋庸置疑的,毕竟唐朝在他的带领下一步步走向了辉煌,但是在才能方面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相比,唐太宗还是稍逊一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课外文言文专练:唐太宗论弓矢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论弓矢

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①,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②,弓虽动而发矢不直。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③,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④,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导读:唐太宗治下的"贞观盛世",其主要成因就是他能够"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治理天下是这样,读书上进不也如此吗?

注释:①近以示弓工:近来把它给造弓的工匠看。②脉理皆邪:木头的纹理都不正。脉理,指木纹。③务:事务。⑩数延见:经常召见。数(shu),屡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上谓太子少师萧瑀曰()2.朕始悟向者辨之未精也()

3.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4.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5.联少好弓矢()()

二、翻译

1.自谓无以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唐太宗说:"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1."识之犹未能尽"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段话评价唐太宗的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和答案】

92.唐太宗论弓矢

皇上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少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数十张,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近来把它们给造弓的工匠看,却说都不是良材,我问那原因。工匠说:木心不直,则木头的纹理都不正,弓虽然强劲,但射出的箭不直。我这才明白先前的分辨不精了。我凭弓箭平定天下,辨别它还不能详尽,何况天下的事务,能够都知道吗?"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休息,多次召见,向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朝政事务的得失。

一、1.教皇太子读书的官员2.从前3.不正4.事务5.皇帝自称箭

二、l.自认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了。

2.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省值

班休息,经常召见,询问民间百姓的疾苦、国家政事的得失。

三、1.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2.这段话说明唐太宗不但能正视自己的不足,而且善于触类旁通,从自己的不足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以此来改进自己的执政手段,这样他治天下可以说"虽不中,亦不远矣"。这也是形成唐代贞观之治的主要原因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有音乐会吗?唐太宗的"音乐会"阵容极其震撼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千万不要认为,“音乐会”是现代人的专属。音乐可以柔和婉约,同样也可以震撼强势,音乐会不止可以舒缓身心,也可以激励奋发。在我国古代,就有这样一场震撼人心的“音乐会”,说起它的名字,很多人也可能听说过——秦王破阵曲。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音乐会,可以拥有极其强大的阵容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时间:大唐贞观七年(633)正月。地点:玄武门。

盛大的宴会,高官显贵、地方刺史、蛮夷酋长,济济一堂,觥筹交错。突然间,鼓声雄浑,一支军队风一般冲来,铠甲鲜明,刀枪雪亮。眨眼间,摆开了战斗阵势,拼力格斗冲击。鼓声也激越起来,伴随着武器击打在一起的声音,整齐有力,节奏强劲。接着,“秦王破阵!”“秦王破阵!”高亢的呼喊声一阵高过一阵,各种强力的声音混合在一起,震耳欲聋,惊心动魄。

现场所有的人,不由得目眩神摇,扼腕踊跃。大家忍不住一起高呼“万岁!”蛮夷酋长们按捺不住,伴随着音乐节奏,手舞足蹈。武臣列将更是血脉贲张,兴奋得端起酒杯,不停向皇帝献酒,大声喊着:“这就是形容皇帝陛下百战百胜的光荣啊!”狂欢的气氛达到了高潮,音乐声震荡山谷,传得很远很远,也持续了很久很久。

与其说这是一次超级音乐会,不如说是战场实景的再现。而这独一无二的乐舞,就是大唐第一曲——《秦王破阵乐》。所谓秦王,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乐舞所要表现的,正是李世民出生入死的英勇和他的赫赫战功。

说来挺有趣,唐太宗是唐代第二个皇帝,但人们几乎都将他视为“开国之君”。这种印象是有道理的。首先,几乎是李世民一手打下了大唐江山,完全掩盖了高祖李渊的风采。其次,也更重要的是,他塑造了大唐的强悍性格。

今天的我们,都以大唐为荣,视大唐为盛世。梦回大唐,倾慕的便是它的气势恢弘,风格彪悍。其实每个朝代,就和每个个体的人一样,都有其独特的气质。相形之下,宋代就显得文质彬彬,更像一个文士。而唐代则是一个气吞山河的武将。

一个朝代的气质如何,往往取决于开创者。宋代开国之君赵匡胤,虽然也是出身武将,但似乎缺了点气概。宋人的最痛,就是幽云十六州被割占,以至于辽国就像悬在宋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赵匡胤首先想到的解决之道竟是拿钱赎买。他曾说,把每年的财政结余都存起来,叫“封桩库”——等攒得足够多了,就用来向契丹人买回幽云十六州!简直是开玩笑。开国之君如此,难怪整个宋代从头到尾都挨人揍,唉!可以设想,倘是换了李世民,必是第一时间就杀将过去,跃马扬鞭,直捣黄龙!

套用一句话,彪悍的朝代,不需要解释。反过来看,彪悍的唐朝,恰恰来自李世民的彪悍。虽然李世民最为人所知的是“贞观之治”,甚至他的谥号也是“文”。但我总以为,他那被掩盖的赫赫武功,才更可以代表大唐之魂!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唐太宗多次想杀魏征,为什么魏征每次都能化险为夷?

全文共 285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唐玄宗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唐太宗是古时候的一位皇帝,在历史上的成绩也还是不小的,那么,其实,唐太宗一直都想杀掉魏征,但是,魏征为什么每次都能够化险为夷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的人说是因为魏征运气好,有的说是因为唐太宗的技法不行,小编也是看到网上关于这则消息的报道还是有不少的,具体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略微学过历史的都晓得,李世民部下有个犯言敢谏的大臣叫魏征,魏征经常指出皇帝的缺乏,跟皇帝争锋相对。李世民虽怒气冲冲想杀他,但也不会痛下杀手。最典范的故事莫过于上面这个,险些众所周知。

有一次,唐太宗罢朝,痛骂道:“一定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了,十分疑惑,问道:“谁惹恼了陛下?”李世民说:“还不是阿谁该死的魏征,频频在野堂上跟我对着干,让我下不了台。”长孙皇后听完,换了身朝服站在李世民眼前。李世民看后,诧异地问:“皇后,你这是干甚么?”长孙皇后这般注释:“我传闻‘主圣臣忠’.如今陛下圣明,以是魏征勇于婉言,可以或许在圣明皇帝的后宫里,我感应十分侥幸,又怎敢不恭喜呢?” “出头鸟”魏征,再如贞观十五年,李世民传闻高士廉、房玄龄问玄武门的补葺状况,震怒,将两位宰相叫来怒斥一顿,听完,房玄龄的反应是“拜谢”,自动承认错误。魏征呢?他的做法恰好相反:“臣不知陛下何故责玄龄等,而玄龄等亦何所拜谢。玄龄等为陛下股肱线人,于中外事岂有不该知者!”不晓得你们在搞甚么鬼!险些莫名其妙!人家房玄龄是陛下的股肱之臣,了解下北门的事有甚么不成以。

魏征这么喜好当出头鸟,李世民非但没整他,还让他在身边工作了十六年,最初得以善终,此中的缘由真的只是由于宽大?实在并没有这么复杂。

缘由一:抚慰太子、齐王余党的需求

我们仍是从头开始提及,武德九年六月的宫廷政变完毕后,若何处置东宫、齐府余党成为一个顺手的麻烦,事先秦府众将想来个绝的,把李建成、李元吉的亲信百余人全盘杀掉,产业检查,以解心头只恨,此言一出,闹得民气惶惶。但是,李世民实在不期望这么,由于他方才夺权,地位实在不稳固,若将宫府余党斩草除根,简朴激起他们的决死对抗,毁坏社会安宁;且唐代方才竖立九年,内则百孔千疮,外有突厥要挟,李建成在处所也有权利,假如再激化出一场内战,苍生、当局都接受不起,东突厥可获渔翁之利。以是用李渊的名义大赦世界,下诏:“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自余党与,一无所问。”

说是这么说,但新当局真的对政治犯既往不咎嘛?人们心中不由打了个大大的问号,特别是宫府的余党们,他们“虽更赦令,犹不自安。”与此同时,不时地有人揭发他们,抓捕他们,想乘隙邀功领赏,在这么的前景下,李世民留了魏征一命。当他得知问魏征不时劝年老杀本身,年老不从时,便厉声诘责:“你为甚么要毁谤我们兄弟。”魏征举止自若,回答说:“前太子要早听我的,相对不会有今日的了局。”可见魏征挺横,就算败局已定,他还敢这么说,真是死不悔改,属于固执份子。在普通人看来,李世民该当对他咬牙切齿,必欲杀之然后快。

可出其不意的是,李世民非但不杀,还委以重任。此举便向外界通报了一个旌旗灯号,连魏征这么,敢劈面顶嘴我的太子余党都没有被奖励,那其他余党呢,就更不必说了,布置定会对他们宽大处置、既往不咎。在这件事中,魏征就是唐太宗竖立的典范。比如昔时刘邦封赏雍齿一样,众将见刘邦最恨的人都有赏,本身那份呢?一定也少不了呀!既然有长处可得,那还闹甚么事!洗洗睡吧。

缘由二:严重的情势

贞观十一年,马周上奏:“今苍生承丧乱以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农业社会,消费力低下,人数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李世民在朝十一年,户口尚且云云稠密,贞观初年的经济状况即可想而知了。玄武门之变后不久,突厥铁骑就打到了渭水便桥,给新当局很大的压力。李世民全程到场了打世界的进程,明白帝位的来之不易,在严重的情势眼前,他必需坚持清醒的思维,自动纳谏,稳固既得长处。

多年后,李世民曾对长孙无忌说,我即位之初,各人定见不统一,“或欲耀兵振武,慑服四夷。”但魏征却劝我:“偃革兴文,布德惠施,中国既安,远人自服。”我听了他的话,成果很好,如今“世界大宁”,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来朝拜我,“此皆魏征之力也。”贞观三年,高昌王鞠文泰入朝,西域诸国得悉此事,也想派人到长安朝贡,魏征晓得后,赶紧劝谏:“中国始平,疮痍未复,若微有劳役,则不自安。今年文泰入朝,所经州县,犹不克不及供,况加于此辈。”一句话:别让这些“蝗虫”来了,老苍生受不了。贞观四年,李世民又修洛阳乾元殿,给事中张玄素婉言上谏,魏征得知后,大加赞扬:“可谓仁人之言,其利博哉。”

缘由三:犯颜进谏只是小几率工作

在普通人眼里,仿佛魏征每次论述本身观念时,全都惹恼李世民,让他下不了台。但假如细看,会发明犯言敢谏实在不是经常发作,在大部分状况下,两边的对话仍是可以或许平心静气的。甚么状况属于犯颜进谏?比方皇帝由于甚么事很活力,生机了,招致决议计划失误,大臣们明晓得有麻烦,但考虑到皇帝心境欠好,都不敢语言,这个时候劝谏,就是犯颜进谏。另有或许是皇帝决议计划失误,或许有过失,可工作敏感,群臣不敢言,然后你不畏艰险地指明麻烦,固然皇帝不愿意听,以至震怒,但你不屈服,这也算犯颜进谏。

缘由四:重视办法

别的,需求留意的是,魏征进谏十分重视办法,贞观八年,陕县丞皇甫德上书分歧皇帝情意,认为他言辞剧烈,心怀叵测,是歹意诋毁君上,妄议处所。魏征就进言说:“昔贾谊当汉文帝,上书‘可为痛哭者一,可为长感喟者六。’自古上书,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则不克不及起人主之心。”经过援用贾谊上书文帝的典故,奇妙阐明本身的观念。在魏征的谏言中,上至三皇五帝,下至隋炀帝,都是他进谏的素材,此中被用较多的是隋炀帝,由于唐太宗跟隋炀帝有亲戚干系,本身又切身阅历过那段史乘,可谓殷鉴不远,用杨广的事例显得更有说服力。

缘由五:幕后的权利

李世民不杀魏征,还由于他与山东的干系特别,魏征在某种水平上代表了山东豪族,他是这个长处团体在野中的代表人物。据孟凡雄与桂士辉研讨,魏征并不是如两唐书所写,出自钜鹿魏氏,而是出自馆陶魏氏,由于唐代人垂青家世,假如一团体出自王谢望族,经常被高看一眼,以是在魏征兴旺后,称本身是钜鹿魏氏,以补偿馆陶魏氏影响力相对减色的缺陷,借此举高身价。那魏征的父亲是甚么身份呢?关于这个内容,《北史》有纪录。

最后一个缘由:李世民很善于印象办理,经过改动本身的举动,让其他人对你发作好印象。玄武门之变中,杀兄的工作饱受外人诟病,即位以后,若何把本身的抽象翻过来呢?这时候,魏征的影响便表现出来了,李世民说:“朕历观自古人臣效忠之事,若值明主,廉价尽诚规谏。”君明则臣直,李世民善于纳谏,容忍魏征,天然可以或许取得隽誉。故在千百年后,人们评价李世民时经常感应冲突。

在魏征生前,李世民和他的干系还不错,但在魏征死后不久,君臣干系仍是决裂了,李世民打消了与魏家的亲事,并一度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隋炀帝和唐太宗很相似,为什么两人评价却天差地别?

全文共 3141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的评价和功绩都是非常高的,尽管他的皇位也是得来不正,然而他的功绩却足以证明他是一个非常好非常优秀的皇帝,所以人们在谈论他的时候,总是认为功大于过的。不过,在他之前的隋炀帝杨广,他其实与李世民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这两个人却可以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为什么人们会给他们不同的评价呢?

1.649年7月10日,李世民病危,在太和谷翠微宫召见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安排托孤事宜。李世民对这两位大臣说:联现在把身后事托付给你们。太子仁慈孝顺你们是知道的,好好辅佐他!又告诉李治:无忌、遂良在,你不必担忧天下。

接着又单独嘱咐褚遂良:长孙无忌对我忠心耿耿,我能得到天下,很多是依靠他的力量。我死之后,不要受人挑拨离间。然后让褚遂良拟写遗诏。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就去世了,时年五十岁。

李治抱着长孙无忌的脖子哀号痛哭到即将昏迷的程度,长孙无忌擦掉眼泪,请李治安排有关事宜来安定局面,李治还是哭。长孙无忌火大了,说:主上把天下托付给殿下,殿下岂能像普通老百姓一样只知道哭!

于是下令封锁李世民去世的消息,李治返回长安,从外面看来一切跟李世民在世的时候一模一样。回到皇宫之后,李治以李世民的名义下诏,任命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侍中,少詹事张行成兼任侍中,检校刑部尚书、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辅兼任中书令。

李治的东宫班底占据了大部分关键岗位,再加上长孙无忌和褚遂良,毫无悬念地掌控了大局。在这种情形下,李治在太极殿为李世民发丧并宜读遗诏。

遗诏的内容是:李治即位,军国大事不能停滞;日常事务,由各有关部门办理,在长安以外任都督、刺史的亲王可以到长安奔丧,濮王李泰不许奔丧。取消东征高句丽的计划,停止皇家的各项基建项目。

各少数民族在大唐做官的、来大唐朝贡的有好几百人,听到李世民去世的消息后,按照各自的风俗,剪发的剪发、划脸的划脸、割耳朵的割耳朵,地上洒了不少鲜血。

阿史那社尔、契苾何力甚至要求自杀殉葬,李治派人告诉他们李世民生前说过不准他们这样做,这件事才作罢。李世民被安葬在昭陵,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

这个只有五十岁的英明皇帝(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从此告别了他的雄伟江山、强盛国家,还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舞台。

他虽然去世了,却为后世留下了很多故事、很多财富。在他之前,一提到盛世,都会说文景之治;一提到明君,都会说汉文帝。而在他之后,人们说到盛世的时候,经常会提起贞观之治;说到明君的时候,则经常会提起李世民。

李世民虽然创下了丰功伟绩,但也有不少缺点为后人所垢病,甚至有人拿他跟杨广表叔作比较。

的确,在很多方面李世民都和隋炀帝杨广很相似:第一,两人都不是嫡长子,地位都是夺来的;第二,两人都曾多次对周边少数民族部落用兵,而且都曾有过对高句丽不成功的用兵;第三,两人都曾大兴土木,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建了不少楼堂馆所;第四,两人都曾霸占家庭其他成员的女人,不同的是杨广霸占的是他父亲的女人,而李世民霸占的则是弟媳。

2.唐太宗李世民还有一点“劣迹”是杨广没有的,那就是一些人所说的“改史”事件。

对于李世民跟杨广相似的四个方面,争夺太子之位是形势所逼,更是人性在权力面前暴露出的弱点,这也是人类的悲哀;对高句丽用兵的不成功,不仅由于战术上的保守,也由于李世民急于为李治清除隐患而导致准备不够充分;对周边少数民族的用兵,从现在的角度来说可能是扩张和侵略。

但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政权打击对手、走向强盛的一种选择,东突厥、吐谷浑等少数民族部落被攻之前也经常骚扰李唐,高句丽的很多土地也是在隋朝衰落时夺取的,我们没有理由苛责那个时候的君主奉行现在的国际法或道德准则,对李世民、对颉利可汗、对伏允来说都是如此;大兴土木的确耗费人力物力,为自己的享受折腾老百姓的确不好,是要强烈谴责的;对于娶李元吉的妃子,一方面是李世民干生活作风不严谨,另一方面也和李世民的家族高度鲜卑化有关。

当然杨广在前三个方面也有类似的原因,除了第四个。因为他调戏陈夫人之时杨坚还活着。李世民和杨广如此相似,何以一个成为千古明君,一个却沦为亡国之君呢?

还是那句话—杨广没有做到张弛有度。

看看李世民就知道了,在登基不久、国力尚弱的时候相当低调,就算是国力强盛之后,对周边潜在的对手们仍然是每隔三五年才会有一次大规模用兵,大兴土木也是在贞观后期才比较明显,对待大臣们也比较客气,很少诛杀大臣。

而杨广是一味用兵,特别是三征高句丽,国家几乎没有休养生息的机会,大兴土木也是贯穿其统治的始终,诛杀大臣较多。

应该说,杨广其实也是有机会成为一个业绩比较好的皇帝的,如果他能做到张弛有度的话;李世民也有可能面临破产的危险,假如他没有做到张弛有度的话。

至于“李世民改史”的说法,应该来自贞观十七年在李世民坚决要求下,房玄龄、许敬宗等人呈上《实录》,然后又按照李世民指示更改《实录》的那段记载。

对于李世民明知史官不应该让君主看到《买录》还坚持要看的行为,我们是坚决鄙视、坚决批判的。但这段记载中李世民对玄武门之变记载的态度很明确—要实事求是地记下来。

如果说这段记载中,李世民要求实事求是记录玄武门之变的话也是改史的结果从而不可信的话,那我们也有理由认为这整个事件也是不可信的从而改史事件根本无从谈起,这就不可避免地会陷入历史虚无论。

对于史料的记载,如果我们拿不出确凿的证据来反驳的话,不妨姑且相信它。而且改史的说法还有三个疑点。

第一,认为李世民“改史”的证据是李世民命令史官拿出实录给他看,试想,李世民如果真的改史了,为何不把改史的证据给改了?

第二,如果李世民真的改史了,为什么不把玄武门之变美化一些,根据现在留下来的一记载谁都看得出来他弑兄杀弟逼父了,不改这段他改史做什么啊?

第三,如果李世民真的改史了,就应该把他得天下多得其力、视同儿子的长孙无忌弄得再辉煌一点,反正是改了,干吗不改个彻底。现在看贞观十七年之前的长孙无忌,除了玄武门之变外,几乎没看到他有什么作为。李世民如果真的改史的话,就算不为长孙无忌捏造功劳,至少也应该把长孙无忌帮他成就大业的光辉事迹大书特书一番吧。而我们没看到这些。

总之,说李世民违规看史的行为导致编写史料的官员对他更加抬高是极有可能的,说“李世民改史”则是夸张的。

3.说完了李世民的“劣迹”,也来说说李世民的用人之道。李世民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丰功伟绩,一方面得益于他的天赋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和他高明的用人之术有关。

李世民在贞观二十一年时曾说过:“自古帝王多疾胜己者,联见人之善,若己有之。人之行能,不能兼备,联常弃其所短,取其所长。人主往往进贤则欲置诸怀,退不肖则欲推诸壑,联见贤者则敬之,不肖者则怜之,贤不肖各得其所。人主多恶正直,阴诛显戮,无代无之,联践祚以来,正直之士,比肩于朝,未尝黜责一人。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联如父母。此五者,联所以成今日之功也。”

李世民这段话主要是总结他取得成就的五个原因,这五个原因全是用人方面的,按照现在时髦的说法也就是HR(人力资源)方面。这五项简单说来,一是不嫉妒才能比自己强的人,二是要能容忍别人的短处,三是在敬重贤才的同时也要怜惜不好的官员,四是大量任用正直的人,五是平等对待汉人和少数民族的人。

李世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看看李世民一生的用人:一心想告发李渊谋反的兵法大家李靖、李建成的心腹魏征和王硅、东突厥的贵族阿史那社尔、铁面无私的戴胄、正直到偏激程度的萧瑀等等等等,都在李世民的麾下找到了展示才能的空间、建立了属于自己的成就、留下了不朽的传奇。

李世民虽然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和臣民们开创的“贞观之治”为大唐的强盛奏响了第一章乐曲,“贞观之治”成为了盛世、治世的代名词,李世民的政治、军事甚至文学、艺术才华和纳谏的精神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唐太宗的家谱,这些名人竟然都是李世民的先祖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家族传承是一个很神奇的东西,有些家族传不过几代就败亡了,有一些却能保持长久的光辉荣耀,即便中途有过暗淡,但是最终还是重新出现在世人眼前。就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近一点说,他的父亲李渊,曾祖父李虎都已经是了不得的人物了,但是再往上看,根本想不到,家族中竟然有过这么多的名人。那么,究竟是那些名人,都是李家的人物呢?

一般来说,将门出虎子。唐太宗李世民即是将门之后,以前只知道他的老爹李渊了不得,他的曾祖父叫李虎,也很厉害,是西魏著名的八柱国之一,就是国家的八根栋梁之一,说得再透彻一点,皇帝要唱戏,台底下有八根戏柱子撑住,要不戏台不就塌了?呵!这个荣誉称号很形象。

后来,再挖了挖老李家的族谱,可真不是富贵了三代五代,而且不是一般的富贵,那是皇家贵胄。十六国时期,西凉的开国皇帝名叫李暠,也有写成李皓的,那是李世民的爹李渊的祖父李虎的爷爷的爷爷,呵!直说就是李虎是李暠的五世孙!而这个李暠也是名将之后,他的爷爷名叫李弇,乃是堂堂大汉飞将军李广的十四世孙。

这往上就快挖到根上了,李广的先祖是李信,那是秦朝名将,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所以李广家族世代接受仆射这一官职,而李广一家世代传习射箭,这就恍然找到了李世民善射的基因了。

再往下说,李暠的儿子李歆接了他的班,史称西凉后主。李歆生了李重耳,李重耳在西凉国被灭后,出仕北魏,官至弘农太守。李重耳生了李熙,官至金门镇将,曾镇守武川。李熙生了李天锡,也有叫作李天赐,这史官是怎么搞的?名字怎么都弄不准?反正不管是这李天锡还是李天赐官至宿卫统兵的武官幢主。李天锡就是八柱国之一李虎的父亲了。

现在重点说说李渊的爷爷李虎,此人不仅继承了家传的手艺,射得一手好箭,还喜好读书,轻财重义。

据记载,李虎有一次陪同周文帝宇文泰在北山下阅兵,想不到这北山里有豹子,还常常出来捣乱吃士兵,没人敢上去救人。正好这一次李虎来了,豹子也来了,李虎闻讯,“不暇持杖趋往,捉豹杀之”,意思是连个趁手的兵器也来不及拿,直接就冲上去了。结果是豹子流年不利,撞上了“虎”,李虎赤手空拳把豹子干掉了。宇文泰大悦,赞道:“公之名虎,信不虚也。”你这老虎的名字可真不是白叫的!

公元551年5月,李虎去世。北周建立后,追封李虎为唐国公,现在大家就明白,为什么后来李家打下了江山,开个公司大朝廷就叫“唐”,根儿在李渊他爷爷这儿呢。

那李渊的父亲呢?叫李昞,是李虎的三小子,曾任北周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他没有什么征战的纪录,倒是一位治世的能臣,其为政简静,就是施政简约而不扰民,个人认为那是为官的极高境界。

这样就明白了,李渊当年为什么能独占花魁,搞定了他的太太——北周武帝的外甥女窦小姐,就是凭着家传的这一手百步穿杨的好箭法!

当时窦小姐要出嫁,她的父亲窦毅常说:“这个女儿颜值如此之高,文化水平也如此之高,怎可随便嫁人呢!”于是用了一种别出心裁的方式选婿:摆下一个画着孔雀的屏风,在规定距离外射中孔雀的两只眼睛者中选。

当时骏马轻裘的翩翩佳公子李渊在一干尚武好勇的关陇贵族子弟面前,唰唰两箭,正中孔雀的两只眼睛!不仅抱得美人归,还留下了一个“雀屏中选”的浪漫传说,真让靠卖几句嘴就让男宾牵手美女的《非诚勿扰》策划人汗水湿了一地。

靠箭法赢回来一个太太,应该是李渊稍带玩的事儿,真正箭法得在战场上验证,于瞬息间取人性命。

“李渊曾在龙门镇破贼,发七十二箭,杀七十二人,如此威名远近皆知。”

如果不是古代文人写得手滑吹大牛,这算是一个相当恐怖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空前绝后。

这样的一手好箭法,就如此顺理成章地传到了李世民的手里。

李世民天生好膂力,开得硬弓,出名的大羽箭,不仅能射死战场上的敌人,还能射死他的哥哥。

李世民对自己的箭法也是相当自信,当然他需要一个好保镖。等他打败了宋金刚,与尉迟敬德风云际会的时候,他踌躇满志地说:“吾执弓矢,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意思是咱俩这搭档,我执弓箭你执槊,百万军中平趟过去,谁能把咱奈何?!

还真不要以为李世民在吹,他起兵攻打宋老生时,“愤气弥厉,手杀数十人,两刃尽缺,血流入袖,洒而复战。”这简直就是一个不要命的沙场悍将,一人杀几十人,杀得两把兵刃都钝了(咦?他和刘备一样是用双剑的?还是钝了一把,又钝了一把?),敌人的血灌进了他的袖子,洒出来,再次冲杀。

人家确实有自信的资本,就说那次与窦建德的交锋,他和尉迟敬德仅带了几苗人就敢去当诱饵,几千骑兵从窦建德的营帐中杀出,李世民招呼大家:“你们先走,我跟敬德殿后!”

这两人真是心大到舞台都没那么大,他们竟然“按辔徐行”,敌一靠近,李世民张弓就是一箭,杀一个,追得再近一点的,立刻有尉迟敬德的长槊招呼。如此这般,两人密切配合,边杀边退,直至将敌军引入埋伏圈,随后伏兵大起,取得大胜。

写完了,剩下四个字:不服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渭水典故,唐太宗李世民渭水之盟的传奇故事

全文共 162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唐太宗,相信小伙伴们都非常的熟悉了,他是我国唐朝时期非常有名的明君,他当年的贞观之治成为后世多少皇帝借鉴的典范。但大家都知道他皇位的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的,而是杀了身为太子的哥哥之后,逼迫他的父皇传位于他的。也正是因为玄武门之变之后引起了外族突厥的侵犯。唐太宗渭水之盟是他在玄武门之变后的第一个传颂万世的事迹。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在玄武门事变之后,唐王朝权力更迭,朝廷动荡不安,李世民在这样的局面下登基。而外族突厥在得知唐朝政权的变幻后,认为正是可趁之机,于是发兵十余万人,进攻唐朝,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此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

在内,权力还没有完全集中在李世民手中,朝中质疑李世民登基的还大有人在;在外,二十万突厥人兵临城下,势不可挡,甚至已经到达武功,对首都长安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在这样内忧外患的状况下,唐太宗想到了疑兵之计。

长安城内,兵力空虚,李世民不得已只能亲自率领着自己的一众谋士将领前去渭水。在渭水边,李世民故布疑兵,让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看到了唐军盛大的人数和军容。颉利可汗害怕了,最后就于渭水桥上,两方签订了和平协议,并且立下了白马之盟。回到家乡的颉利可汗还向唐王朝进贡了许多马匹和羊。

在唐王朝完全不占优势的状况下,李世民通过疑兵之计安然退兵,这让对他的质疑声减少了许多。而唐太宗渭水之盟也成为了军事上常常被人说起的典故

渭水之盟的故事是发生在唐朝初年唐太宗身上的一个军事事件。在这个故事中,唐太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过人的胆量,成功地在式微的状况下逼退了兵力远远胜于他的突厥。让我们通过渭水之盟的故事来领略一下唐太宗的英姿。

唐太宗之所以能登上皇位,是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中杀掉了自己的太子长兄,并且逼李渊立他为太子,交出了军政大权,最后甚至还退位给李世民。在这种状况下,唐王朝内部的混乱和权力更迭的变幻让突厥抓住了时机,发动了数十万士兵前来攻打唐王朝。

而此时的唐王朝正处于动荡之际,李世民需要拔除李建成等人的势力,还要应付那些迂腐的学士对自己皇位的质疑。除此之外,长安城内的兵力十分少。而突厥向来以英勇善战出名,他们的部队势如破竹,一路来到长安城边的武功,驻扎在渭水岸边,对唐朝的都城长安虎视眈眈。

此时的李世民手中没有足够的兵力,所以并不能与突厥硬碰硬。他最后只能使用疑兵之计,让突厥可汗看到自己军队旌旗摇动,军容整齐,还以为唐朝有很多士兵。突厥可汗害怕之下,决定退兵签协议。最后在渭水的桥上,双方人马会面,签订了两国友好的协议,并且结下了白马之盟。突厥退兵之后,唐朝迅速抓住时机恢复生机,休养生息,在多年之后打败突厥。

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军事上,对渭水之盟的评价一直都是很高的。那么渭水之盟到底是怎样一个事件呢?为什么它会受到这么高的评价呢?这个事件的主要人物又有哪些呢?

渭水之盟是唐朝初年时期,突厥大肆进犯中原。而此时的长安兵力空虚,并且朝政动荡,正是内忧之际,再加上突厥兵临城下。好不容易才稳定下来的国家又开始动荡不安,倘若唐朝不奋起反抗,突厥可汗就会成为下一个拓跋道。

唐太宗在这种状况下,设下疑兵,恐吓了突厥的可汗。而颉利可汗在看到李世民布下的兵力后,误以为唐朝有很多士兵,害怕之下,答应与唐朝签订互不侵犯的协议。签订协议之后,颉利可汗带着突厥的士兵退出了唐朝的疆域。而唐王朝在李世民的计谋下,保住了江山。

在那之后,李世民迅速稳定朝政,修生养息,恢复经济。除此之外,在军事上,唐太宗积极备战,培养了众多能征善战的士兵和部队。而此时的突厥却面临着内部分裂,牲畜大量死亡,势力减弱的局面。在唐太宗多年的部署之下,突厥迅速战败,四处逃散。

而人们对渭水之盟的评价是这样的,他们认为渭水之盟是唐朝与突厥关系上的一次胜利,不但避免了唐朝在式微的状况下作战,而且稳定了唐朝的基础,为唐朝的后期发展经济、恢复生机赢得了时间。这个事件是唐朝与突厥强弱的转换点,在事件之前,唐朝弱于突厥,但在这个事件之后,突厥再无进犯唐朝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杀了弟弟之后为什么还娶了弟媳?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唐太宗小编详细很多人应该都是知道的,唐太宗是当时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个皇帝,当时的唐朝人们或者非常富裕的生活,其实,小编还是非常羡慕当时唐朝人们的生活的,唐朝时期的人们无忧无虑,没有任何烦恼,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国家非常富裕,当时的唐朝经济达到了鼎盛。唐太宗作为当时唐朝的一位皇帝还是有很大的作用的,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是李世民,李世民一生拥有的女儿要大于儿子,那么,关于李世民的讨论还是有很多的,小编今天就看到一个非常有趣和出格的消息,那就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杀了弟弟后还娶了弟媳呢?这在现在人看来其实是一件非常大逆不道的事情,那么,这件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小编也是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这件事我们就要说到玄武门之变了,当时的唐太宗发起了玄武门之变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玄武门之变是当时唐太宗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发起的一场政变,那么,玄武门之变之后。李世民非常的残暴。杀害了很多人,包括李元吉的儿子以及幼子统统杀了个精光。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李世民不想自己有任何把柄在别人手上。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声更加的好听一些罢了。同时,唐太宗也希望通过玄武门之变来让自己的名声变得好一点。小编看到当时唐朝人的身上是有很多的胡人血统,当时的人们贞洁这一方面的观念非常的薄弱,因为当时唐朝的社会风气非常的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很开放,不仅如此,当时女性的服饰也是很开放的。

很多人觉得李世民娶弟媳是一中乱伦的做法,其实,这完全和乱伦没有关系,只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做法而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唐太宗最宠信的大臣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最信任的大臣

李世民是唐朝历史上第二个皇帝,也是最为出色的一个皇帝,如果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后来所知道唐朝盛世,李世民在用人方面是不拘一格的,不分他出身尊卑,只要有突出的才能,哪怕以前是针锋相对的人,李世民也能够把他争取过来为自己所用。在电视剧中,我们只是看到他手下那几位大将,但是李世民手下还有这样一位将军,曾经为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我们却很少听到这个人的名字。

这个人就是郭孝恪。当年李世民带领军队去讨伐王世充,王世充因为自知敌不过唐朝军队,于是向窦建德寻求。援助。本来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的军队是完全有把握跟胜利的,后来加上窦建德的军队就有点吃力了。这时候就有人给太宗提议,说先撤退为好,一旦被围攻就很糟糕。然而郭孝恪却建议太宗不要撤退,因为窦建德他们虽然人多,但是他们士兵经过长途跋涉,粮草运输不方便。

只要唐朝军队断了他们的粮食供给,等到他们军心涣散之后,再一举进攻,是完全可以取得胜利的。与李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因此也大获全胜,歼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郭笑克也因此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了诸国。后来郭孝恪负责镇守我国西北边疆,西北远离中原,即将有各个小国的入侵。自从郭笑克上任之后,平定了各个来犯的小国,他的名声从此传播开来。

后来又有小国叛乱,郭孝恪率领军队去征讨,在攻破了这个国家都城之后,让他留在了都城内,但他却偏不听,他认为城外还有许多的叛军,并且非要让大军驻守在城外,结果城内遭受了叛军的夹击,唐朝军队因此损失惨重,然后他也在这场战争当中去世,李世民知道之后,只是冷冷的说,他咎由自取,并且还免除当了官职,因为他的一个错误,就被贬为了平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们有哪些?有多少位公主?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世民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皇帝,在当时的唐朝史上,李世民的贡献还是有很多的。当时,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得了皇位后,上任后大肆的开始自己的新政,实行轻徭薄赋,真真实实的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一派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因为当时的李世民是一名武将,所以对于国防这一块,李世民还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那么,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们有哪些?有多少位公主?我们一起来看看!

唐太宗共有21位女儿:

襄城公主:母不明,下嫁萧锐,锐卒,更嫁姜简。生年不详。陪葬昭陵。

汝南公主: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详。墓葬不详。

南平公主:母不明,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岭南,更嫁刘玄意。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窦逵,逵死,又嫁王大礼。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长乐公主李丽质:母长孙皇后,下嫁长孙冲。生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薨于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享年23岁。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宫中下嫔,下嫁唐义识。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详。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东阳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临川公主:表字“孟姜”,母韦贵妃,下嫁周道务。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永淳初年(公元682年),享年58岁。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名“敬”,表字“德贤”,母不明,下嫁程怀亮。生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于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享年41岁。陪葬昭陵。

兰陵公主:名“淑”,表字“丽贞”,母不明,下嫁窦怀悊。生年不详,病逝于唐高宗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八月。陪葬昭陵。

晋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韦思安,又嫁杨仁辂,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独孤谋。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新兴公主:母不明,下嫁长孙曦。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城阳公主:母长孙皇后,下嫁杜荷,又嫁薛瓘。生卒年不详。陪葬昭陵。

高阳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遗爱。生年不详,薨于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详。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详。墓葬不详。

晋阳公主:表字“明达”,母长孙皇后,未及下嫁。生卒年不详,薨年十二。墓葬不详。

常山公主:母不明,生卒年不详。没有下嫁。墓葬不详。

新城公主:母长孙皇后,初嫁长孙诠,后嫁韦正矩。生年不详,薨于龙朔三年。陪葬昭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唐太宗叫什么名字?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李世民

唐太宗是李世民,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他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登基后对内以文治天下,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为唐朝盛世奠定基础。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唐太宗是李世民(598年1月28日或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受封敦煌郡公,领兵攻破长安,拜尚书令、光禄大夫,受封秦国公、赵国公。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封秦王。

他聪明果断善于用兵,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唐太宗李世民是怎样死的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世民的具体死法并没有详细记载,最为流传的两种死法是死于丹药和受伤。

一种说法是,李世民人到中年,因早年征战时留下的病痛和心理上的病痛,而迷上丹药。唐太宗长期服用丹药后,导致身体内毒素沉淀过多,最后毒发不治身亡。在《旧唐书》中可以验证,唐太宗吃胡僧炼制的长生药,导致暴疾而死这一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自贞观年间,李世民多次亲征高丽,但都未成功。当时,李世民身体本就不太好,在一次征战中中箭,他后来又中风,使身体每况日下,最后病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李恪作为隋炀帝外孙、唐太宗之子,为何最后蒙冤而死?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李恪作为李渊的孙子,杨广的外孙,最后结局如何?

这可能是得罪了小人,最终才会受到影响。虽然后期能够沉冤得雪,奈何早已离开,这一种补偿也没有任何的作用。

永徽元年唐太宗已经离开人世,那个时候就是唐高宗李治。李恪作为一位年长的兄长,地位还是非常高的,不久之后就可以掌管当地的军事当权。虽然自己并没有能够当皇帝,可是却从来也没有谋反之心一直都会留在弟弟的身边辅佐,希望能够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是很可惜,在进入到后期就爆发政治冤案,之所以会爆发和高阳公主状告房遗爱有一定的联系。为了能够保全自己,因此就和长孙无忌联合起来诬告李恪。这才导致他无辜的受到影响,唐高宗对于这位兄长也确实十分的不忍哭着对所有的大臣说,这是自己从小长大的兄长,想要赦免死罪难道不可以吗?

当时的兵部尚书则表示在先秦时期也会有过类似的事件,但是陛下怎么可以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就决定更改法律。唐高宗后期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按照计划准备赐死。李恪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落到这个结局,完全是长孙无忌担心他的存在,可能就会动摇朝中的地位,奈何自己的弟弟完全不相信,所以才会遭遇这一次的不幸。

后来长孙无忌因此获罪,被长孙无忌陷害的李恪就可以进入到宗庙中。从这一件事情可以看到李唐皇朝已经确证了他的身份,也算是初步的进行平反,可是有什么用呢这个时候早就已经死去多时,这种弥补没有任何的作用。

李恪从来也不是一个偏执之人,虽然没有登上皇位,却始终兢兢业业为唐朝的发展付出自己的力量,如果当时他能够登上皇位,或许整个唐朝的历史也有可能会改写,武则天也不可能会成为皇帝,不可能会让整个家族因此蒙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唐太宗李世民有几个儿子?

全文共 1749 字

+ 加入清单

14个

分别是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唐太宗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个被“幽闭”,两个被废为“庶人”尔后又被流放。

唐太宗共有十四个儿子:皇后长孙氏生恒山王李承乾、濮王李泰、高宗李治;杨妃生吴王李恪、蜀王李愔;阴妃生庶人李祐;燕妃生越王李贞、江王李嚣;韦妃生纪王李慎;杨妃生赵王李福;杨氏生曹王李明;王氏生蒋王李恽;后宫宫女生楚王李宽、代王李简。

唐太宗的大儿子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隐含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承乾秉性聪明,武德三年,封恒山王。太宗即位,为皇太子,时年八岁。不想成年后喜好声色,漫游无度。但他怕太宗,就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他有足疾,怕因此被废,深嫉受太宗喜爱的魏王李泰。后来,李承乾甚至想谋老子的反,被人告密,系狱当死。“帝诏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李绩、孙伏伽、岑文本、马周、褚遂良杂治,废为庶人,徙黔州。十九年死,帝为废朝,葬以国公礼。”(《新唐书•太宗诸子》)唐太宗有鉴于此,曾下了一道诏书:“自今太子不道、藩王窥望者,两弃之,著为令。”(《新唐书•太宗诸子》)实际上,这不过是一纸空文。

第2子楚王李宽,出继给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无后,国除。

第3子吴王李恪,是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武德三年,封蜀王,十年,改封吴王。李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肖己,欲立为太子,但遭到了大臣长孙无忌(文德皇后的哥哥)的反对。长孙无忌看到外甥承乾、李泰都完了,想立另一个外甥即太宗第九子李治。后来,无忌辅立李治后,就借口“谋反案”杀李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在李世民的儿子中,数李恪在大臣、百姓中威望最高,却死于冤狱。

第4子李泰,武德三年,封宜都王。四年,进封卫王,贞观二年,改封越王,授扬州大都督,十年,改封魏王,心怀夺嫡之计。于是太子和魏王双方各树朋党,想下毒手。太子李承乾被杀后,李泰也被“幽闭”起来,后改封泰为顺阳王,迁居均州的郧乡县。贞观二十一年,进封濮王。35岁就死了。高宗永徽三年,薨于郧乡,年三十有五。

第5子李祐,武德八年,封宜阳王,其年改封楚王。贞观二年,改封燕王,十年,改封齐王,授齐州都督。他整天与小流氓鬼混,尤其爱好打猎。长史屡谏不听。太宗怪长史辅导无方,换了敢于犯颜直谏的权万纪任长史。贞观十七年,李祐派刺客杀了权万纪,发动叛乱。结果李祐事败,赐死于内省,贬为庶人。国除。

第6子李愔,贞观五年,封梁王,十年,改封蜀王、益州都督。田猎无度,不避禾稼,深为百姓所怨,屡次为非作歹,是个浪荡公子,太宗怒曰:“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贬为虢州刺史。高宗永徽四年,李愔被废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第7子李恽,贞观五年,封郯王,十年,改封蒋王、安州都督。纵情享乐,使州县不堪其劳。唐高宗上元元年,有人诬告李恽谋反,惶惧自杀。

第8子李贞,贞观五年,封汉王,十年,改封越王、扬州都督。“颇涉文史,兼有吏干”,然“人伏其才而鄙其行”。后来与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霍王李元轨反武(则天)失败,服毒自尽。

第9子李治,贞观五年,封晋王。就是后来的唐高宗,虽贵为天子,却把大权拱手交给武则天。后来李氏宗族被武氏大加杀戮,不能不说是高宗的昏聩所致。

第10子李慎,贞观五年,封申王,十年,改封纪王。虽然聪明好学,可惜是个懦弱无能的胆小鬼。越王李贞劝其反武,他不肯“同谋”,可武则天还是杀了他。

第11子李嚣,贞观五年封江王,六年薨,谥曰殇。

第12子李简,贞观五年封代王,其年薨,无后,国除。

第13子李福,贞观十三年封赵王,十八年,授秦州都督。虽得善终,却平庸无能。

第14子李明,贞观二十一年封曹王。在太宗晚年,与庶人串通谋反,贬黔州,被都督逼令自杀。这显然是得到太宗暗示或认可的。

总计14人中,除李福、李治外,竟有12人“死于非命”!

《旧唐书》的作者谈及唐太宗诸子,感叹道:“子弟作藩,盘石维城。骄侈取败,身无令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唐太宗论止盗文言文翻译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唐太宗论止盗》出自《资治通鉴》,由司马光所著。唐太宗:李世民。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

译文:皇上与群臣议论怎样禁止盗贼。有的人请求使用严厉的刑法来禁止他们。皇上微笑着说:“老百姓之所以去做盗贼,是由于赋税太多,劳役、兵役太重,官吏们又贪得无厌,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切身的问题,所以也就顾不得廉耻了。我应当去掉奢侈的花费,节省开支,减轻徭役,少收赋税,选拔和任用廉洁的官吏,让老百姓穿的吃的都有富余,那么他们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怎么能用严厉的刑法呢!”从这以后,过了几年,天下太平,没有人把别人掉在路上的东西拾起来据为己有,大门可以不关,商人和旅客可以露宿。

太宗李世民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依靠民众。依靠剥削民众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裕国家就灭亡。所以,君主的忧患,不是来自外面,而是常在自身。欲望兴盛,费用就会增大;费用增大,赋役就会繁重;赋役繁重,民众就会愁苦;民众愁苦,国家就会危急;国家危急,君主就会丧失政权。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就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唐太宗为什么和唐僧结拜?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西游记》里面的情节中,很多人似乎并不能明白,为什么唐太宗一定要和唐僧结拜为兄弟。历史上真实的李世民自然是没有这样做的,毕竟唐僧当年取经算是偷渡出境的,根本不敢让人知道,更不要说让皇帝知道了,结拜自然是没影的事。但是为什么到了《西游记》里面,作者却要这样进行安排,让唐僧和李世民结拜成兄弟呢?唐僧因此也被称为“御弟”,可是结拜这件事情对于唐僧取经来说,似乎也没有太大的作用,究竟为什么李世民要和唐僧结拜呢?

真实的历史上,结拜这个情节自然是没有的,唐僧当时是要出国,前往西域,可是当时的唐朝才刚刚建立没有多久,大唐和西域两方之间的关系不见得有多好,别说出国,当时是严令禁止百姓出关的,所以才说真实的唐僧其实是偷渡出境前往西域的。然而在《西游记》中,却变成了一个很和谐的场面。那么按照西游记的设定,其实两人结拜也不是什么坏事,唐僧虽然是个和尚,但是他的出身却并不低,他的父亲陈光蕊是状元,外公更是宰相殷开山,虽然身世坎坷,但是这样的出身,也不是随便谁都能有的。

所以唐太宗和他结拜,自己并没有降低身价,并且还给了唐僧一种一定要完成取经大业的坚定决心。唐僧一路上遇到各种的艰难险阻,可以认为他是一心向佛,不到灵山誓不罢休,但是李世民对他的期望,是否也算是他的动力之一呢?一国的皇帝对自己如此的器重,盼望自己能够完成取经大业,早日回到大唐,自己又怎么能辜负?说实话,因为唐太宗的身份,他的对于唐僧的期望,或许比唐僧父母同样的期望对他更加有激励作用。

而真实的历史上,唐僧的确有一个结拜兄弟,但是 这个兄弟并不是唐太宗,而是高昌国国王麴文泰。当时麴文泰也曾经派出很多取经人,可是最终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崇尚佛法的他对于唐僧的到来自然是非常喜悦的,即便他到达皇宫的时候已经进入深夜,麴文泰也带领着手下一起拿着蜡烛迎接他。两人后来也是真的结拜为兄弟了,西游记里面的这段情节,也是取自这段历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魏征尸骨未寒,为何唐太宗会翻脸呢?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李世民与魏征为什么会反目呢?

这自然就需要从魏征的谏言说起。魏征为什么会闻名全天下,是因为一直敢于进谏,这并不是普通的进谏,而是当着文武百官让李世民下不了台面甚至连口水都喷到皇帝的脸上。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做?并不是想要找死,而是为了大唐的江山为了李世民的未来,关键是言之有理,所以李世民还是会高看一眼。

但是在魏征死后,有一份小报告直接就推翻了李世民的看法。在这一份小报告中表示魏征生前每一次都会把进谏书拿出来,然后先给一个人看。

褚遂良其实并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主要做的也就是记录李世民生活的活,也就意味着一言一行全部都会被记录下来,然后就会成为历史。谏言书同样也会被记录到历史中,说一句不好听的,这些全部都是骂李世民的,全部都是说李世民会有哪一些缺点,没有一句是夸奖李世民的。李世民也会非常生气在朝堂让自己下不来台,还把我的缺点全部都给别人,看给别人看也就算了,居然还让记录我生活的人看,生怕后人不知道你是多么的正直,你是你有多么的混蛋。

魏征之所以这么做,其实也会有沽名钓誉的嫌疑,你给皇帝去挑毛病这显然是没有错的,但是真的不应该给文官看,这不是做了好事就要把所有的一切写在日记里面,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做了好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多么伟大吗?李世民脾气还是比较好的,但是也并不是一个傻子,这一个小报告,一来自然对于魏征的评价也会拥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能够看出确实夹杂着私心,而这个私心也让李世民看清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长孙皇后为何能够得到唐太宗与世人的尊重?

全文共 3298 字

+ 加入清单

皇帝贵为一国之君,一举一动都会受到极大的重视,而同样受到关注的,还有皇后。虽然一般来说,后宫是不被允许干政的,但是却也能在政事以外的地方给人们留下谈资。今天要来说一说的,就是历史上一直受人尊敬的李世民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除了贤惠之外,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让人对她肃然起敬吗?

唐朝长孙皇后不仅仅是一位贤妻良母,还是丈夫的得力干将,为丈夫披荆斩棘,堪称后宫第一人,下面我们来看看唐朝长孙皇后。

1、若论“韬光养晦”,她属历史第一人。

唐朝长孙皇后出身名门,她的父亲长孙晟是隋朝的右骁将军,文韬武略,英勇善战。她的母亲也出身名门,是扬州刺史高敬德的女儿,酷爱读书,知书达理。长孙皇后从小富养,接受良好的教育。她与李世民的结合,堪称郎才女貌,天赐良缘。

然而,长孙皇后刚刚嫁到李家的时候,面临着极其复杂严峻的局面,对这个“富二代”大小姐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当时,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已经去世,整个后宫缺少一个掌握大权的“王熙凤”,老公公李渊身边的妃子们争宠结派,一时乱得一塌糊涂。

长孙皇后到来之后,可以说是夹缝之中,如果处理不好,不仅影响自己的声誉,而且影响整个家庭的和谐。

更重要的是,丈夫李世民处于政治斗争的中心,由于李世民协助公公李渊建立大唐王朝功高盖世,导致大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对他多有嫉妒,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同时,丈夫雄才大略,也怀揣治国安邦的远大抱负,以致双方在“看不见的战线”上处于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

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长孙皇后不急不躁,冷静观察,沉着应对。她审时度势,制定了自己的路线方针,低调做人,认真做事,善心待人。一方面,他尽心尽力地侍奉老公公李渊,给他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使他在丧妻之后,依然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从而取得他对丈夫李世民的支持。在与嫂子和弟媳相处时,她宽以待人,主动承担家务,凡事以克制忍让为先,对她们是非尊重,既让她们感到她处事得体,又让她们找不出任何毛病和借口。

另一方面,长孙皇后在家里忍辱负重,一心照顾好丈夫的生活,暗暗帮助丈夫积蓄夺取政治斗争胜利的力量,让哥哥长孙无忌对丈夫的事业全力支持,当丈夫李世民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发火或急躁的时候,她劝勉其一定要长远考虑,学会忍耐,而当大哥和弟弟对丈夫施以毒手,试图谋杀他的时候,她又一反平时的低调,异常坚决地支持丈夫发动玄武门之变,从而取得了那场政治斗争的胜利。

当时机暂时不成熟的时候,在上的智者总是推崇韬光养晦。要论对这一战略的谙熟,长孙皇后大概是史上第一人吧!

2、若论“以史为镜”,丈夫李世民远不如她。

长孙无忌是长孙皇后的哥哥,才能卓著,曾在玄武门事变中立下大功,丈夫当上皇帝后,想提拔他为宰相,回家征求长孙皇后的意见。论说,哥哥升官,作为妹妹的理应高兴,并极力成全,但是作为知识女性的长孙皇后却感到了担忧。他对皇上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平时从不过问朝政,既然你就这个问题征求我的意见,而且牵涉我的哥哥,我只能实话实说。”

她接着说:“我位居三宫之首,家里的富贵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实在是不想家里的人再占据显要位置。历史上外戚弄权误国的经验教训实在是太多了,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汉昭帝时上官杰专权;汉宣帝时霍山专权,他们最后都因为谋反篡位、祸国殃民被杀。”意思是说:“皇上你为了我们家好,想提拔我的哥哥,但我不赞同。因为我们要以史为镜。”

太宗见她持反对意见,进一步解释说:“我提拔你哥哥,并不是因为你是我老婆,而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我需要他。”见不能说服皇上,长孙皇后干脆掉转方向,改而去找自己的哥哥,阐明道理,让他主动放弃。结果,哥哥还真听了她的劝告。太宗曾总结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若论真的以史为镜,长孙皇后属于身体力行。

3、若论“女儿富养”,她更知道究竟该怎么做。

长乐公主是长孙皇后和丈夫最喜欢的掌上明珠。公主出嫁的时候,整个皇宫都为之忙碌,太宗发誓,要为女儿举办世界上最豪华的婚礼,同时,他还要为女儿准备丰厚的嫁妆。据说,长乐公主的嫁妆,比当年永嘉长公主的嫁妆多一倍还要多。永嘉长公主太宗的妹妹,也是长孙皇后的小姑子,当长孙皇后得知丈夫这一决定时,当即表示了反对。

太宗对她说:“女儿要富养,不能让她受难为。”长孙皇后却说:“女儿富养,但不一定要富嫁。因为,女儿出嫁,看似是我们的家事,实际上关系整个国家。如果我们如此浮华奢侈,不知道天下人怎么想?”对于长孙皇后的话,丈夫并没有真正听进去,他依然命人为公主准备丰厚的嫁妆。

这时候,长孙皇后想到了敢于直言的大臣魏征,他们在太宗面前演绎了一段“双簧”。一天,魏征对太宗说:“听说您要给长乐公主准备高于永嘉长公主一倍的嫁妆,不知道是何道理?难道是为了显示女儿和妹妹的不同吗?”一句话说得太宗哑口无言,但回到后宫之后,他依然对魏征的话耿耿于怀。

这时候,长孙皇后站出来替魏征说话:“魏征是一个大臣,公主出嫁的事儿本来与他没有关系,此番他敢于直言,可见这事儿事关重大,不听他的还能听说的呢?”结果,她和魏征的努力,让太宗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4、若论“敢于谏言”,魏征有时不如她更有成效。

公元636年秋天,长孙皇后病了。眼看自己就要不久人世,长孙皇后想了很多。她想到了自己跟随丈夫李世民的一生,相夫教子,无愧人生,死而无憾。然而,他有一件事情依然放心不下,那就是朝中最忠实的大臣房玄龄,因为和太宗意见不合,被太宗贬官发配在外,让她念念不忘。

弥留之际,长孙皇后把丈夫叫到床前,说要给有话说。太宗告诉她:“你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管,只管好好养病就成。我不能失去你。”可是,她说,有些事情我放心不下。她支撑着十分虚弱的身子,留下了最后的嘱托。她说:“在当朝所有大臣中,房玄龄是最忠诚的一个,忠心可鉴日月。他帮助您治国安邦,立下汗马功劳,然而,无论在任何场合,他从不炫耀自己的功德。这样的大臣,天下难找,几百年不出一个。如今他并没有犯多大错误,只是一时和您意见不合。我死之后,希望您能尽快让他回来,继续未竟的事业。”太宗听了,唏嘘再三,既为皇后“忧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所感动,又为自己处事不稳妥,让房玄龄长久在外感到惭愧,当即对她说:“这一些我都明白,你放心,我很快就会让他回来。”长孙皇后死后,太宗真的按照她的建议,把房玄龄重新招了回来。由此,长孙皇后的一个临终遗言,改变了一位宰相的命运。

5、若论“死而后已”,她属难得的一个。

长孙皇后临终前对太宗说:“我跟随您这么多年,无论是我,还是家人,荣华富贵已经达到了顶点。我娘家那些人,承蒙您的厚爱,在朝中为官,但他们的能力也基本上也都发挥出来了,没有可以再上升的空间,如果让他们掌握大权,势必对国家造成危险。我死之前,您能听从我的建议,没有封他们大官,我死之后,希望您千万不要对他们提拔重用。”其大公无私之心可鉴日月。

她还说:“我病到这个程度,再活下去对国家已经没什么好处了,皇上不必悲伤,一切要往前看。我死之后,千万不要花很多钱,一定要薄葬,最好埋到山上,也免得陪葬过多,让人盗墓。另外,不在身边的子女,不要通知他们,免得他们风尘仆仆,哭得死去活来。如果您能按我说的办,就是对我最好的纪念,最好的爱!”这种胸怀,哪个第一夫人能够做到?

这就是长孙皇后的临终遗言,很简单,但寓意很深刻。别人临死之际,多数惦念自己的家人能否继续升官发财,长孙皇后想到的却截然相反;别人的临终遗言,多数关系自己,长孙皇后想到的是被贬在外的大臣,以及家人的辛苦;别人留下的遗言,多数事关财产,长孙皇后作为一个“妇道人家”的遗言却事关天下,事关国家。其博大胸怀,由此可见一斑。

长孙皇后身为皇后,不仅以身作则,母仪天下,而且还利用空余时间,编辑、撰写、实践一部用于指导女性为人处世的书——《女则》。该书是历代优秀女子经典名言的大摘录,是女人行为规范的大评点,是古代知识女性的制胜宝典。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太宗将《女则》放在案头,见书如见其人,从中受到深深的教诲。后来,这部书成为高知家庭教育女儿的基本教材,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女人做出了积极贡献。死而后已,是历代高洁人士的最终追求,但真正做到的为数不多,长孙皇后大概是属于真正做到的一个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