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马超有这么骁勇(精品20篇)

浏览

3590

文章

55

篇1:为什么马超在蜀汉的地位,还比张飞高一些?

全文共 1205 字

+ 加入清单

张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物,三国时期的蜀汉大将,同时也是蜀国皇帝刘备的结义兄弟。古人重视讲义气,既然是结义兄弟,除了血缘没有关系,他们真实的感情却会像亲兄弟一样深厚。可能也正是因此,我们会认为,张飞在蜀汉的地位会很高,但事实上,马超的地位却比张飞更要高一些,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马超的地位还会在张飞之前呢?

提起蜀汉五虎上将的排名,现较为通行的排序为“关张赵马黄”。然而,尽管赵云在评书演义中表现得极为出彩耀目,但实际上其地位要低於其他四人一级。而后世之所以有“蜀汉五虎上将”这说法,也是源於陈寿的《三国志》将“关张马黄赵”等五人合为一传。按照《三国志》的五人合传的排序,张飞位於马超之前,但实际上马超的地位却要高於张飞。

两汉将军的军职,以大将军最高,骠骑将军(始於霍去病)次之,以下为车骑将军、卫将军;再下为前、左、右、后四将军;再下为四征(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再下为杂号将军及偏将军。

根据《三国志》记载:……先主为汉中王,拜飞为右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进封西乡侯;……先主为汉中王,拜超为左将军,假节。章武元年,迁骠骑将军,领凉州牧,进封斄乡侯。

前、左、右、后四将军虽为同一级别,但在位序上,马超的左将军要高於张飞的右将军。关羽与黄忠分别为前、后将军,而其时的赵云为杂号将军,这也是赵云不能与其他四将,并称为“五虎上将”的原因所在。刘备称帝之后,马超迁骠骑将军,而张飞迁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要高於车骑将军。论与刘备的关系亲近,马超远不如张飞,但为何马超的军职要始终要高於张飞呢?

首先,马超的家世名望令张飞望尘莫及。马超为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将门世家出身,而且马家在西北的氐、羌等部落中素有名望、根基颇深。而张飞出身寒微,远不能与马超的家世名望并论。

再则,马超也曾是一方割据诸侯,且受过朝廷的正式册封,其固有身份远在张飞之上。蜀汉群臣在上表汉献帝,请求封刘备为汉中王时,便是以马超为首。据《三国志·先主传》:....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于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领]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臣张飞、征西将军臣黄忠、镇远将军臣赖恭、扬武将军臣法正、兴业将军臣李严等一百二十人,上言……

第三,张飞与刘备关系亲近,便於安抚,也避免落下“任人唯亲”的口实。“关张马黄赵”等五人中,刘备与关羽、张飞的关系最为亲近,而将张飞的军职排在马超之后。既可以安抚马超、让马超为自己尽心效力,也避免落下“任人唯亲”的口实。

然而,尽管表面上马超的军职在张飞之前,而实际上受信任、器重的却还是张飞。马超领凉州牧,系虚领负责蜀汉的边防。而张飞领司隶校尉,名义上负责京师(成都)。马超对於刘备来说,不过是外人,故以名位为相笼络,而张飞才是刘备的嫡系心腹。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什么刘备没有重用马超?马超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马超,在三国时期也是非常厉害人物,爱才的曹操曾经多次征召他,可是都被他给拒绝掉了。后来,更是对曹操造成过非常大的威胁。然而马超后来却投降了刘备,按理说,这样一个人才,放在刘备面前,应该得到重用才是,可是事情却是,马超的官职非常高,但是却基本上没有什么实权,换句话说,刘备是将他束之高阁了。那么,为什么马超很有能力,却总是得不到重用呢?

马超是三国时期难得的虎将,曾经打的曹操都丢盔弃甲,也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可谓一世豪杰,十分英雄,是当时难得的人才。但是,他跟了刘备后,却再未有大的功劳,变得默默无闻,这到底是为什么?马超为何一直未被刘备重用,而是束之高阁,真相是什么?

整个汉代是以孝治天下,孝道在当时看的很重要,当时的做官制度,举孝廉,也就是统治者认为,只有孝顺的人那才是忠诚的。否则就是不忠不孝,那是大恶之人。如当时的吕布,为什么被唾弃,最后谁都要杀他,就是因为他不孝,杀了自己两个“爹”,被称为三姓家奴,人人唾弃,人人得而诛之,在白门楼,刘备劝说曹操杀吕布,也就是这个原因。

而马超呢,就犯了这个天大的命门,就是不孝。当时曹操把他爹和一家老小200多口押在许都,也是为了防止马超轻举妄动。而马超丝毫不顾及父亲和家小性命,依然反叛举兵,最后使得一家老小200多人全部被杀。犯了不孝的大罪。

马超在投降刘备后,做的一件大功,就是带领自己的手下军队围住了成都,把刘璋吓得半死,没打一枪一炮就占领了成都。之后刘备对他基本上就是“给名不给权”,给名就是三次升迁,直线提升位子。占领成都后,刘备封马超为征西将军,在刘备称汉中王的时候,又升马超为左将军,刘备称帝后,升马超为骠骑将军,这个地位基本上在武将里面算最高级别的了。

但是,从实际来看,不给权利,打汉中,马超基本上只负责威慑羌人,真正的大战,没让他参与。之后更是束之高阁,再也没有让他掌握军权。刘备称帝后更是对马超比较防范。一个骠骑将军,基本上就是个空壳。

其实这种思想也很正确,放在谁那,谁敢重用呢?因为,在当时能够约束人心的只有“孝道”“忠义”,而孝道是基础,因此,谁重用马超,就会想到,这种人连父亲、家人的性命都可以不顾。那么他基本上算六亲不认,怎么可能会真心屈从于任何一个人。因此,如果给他授权,一旦立大功,尾大不掉,随时就可能反叛,随时就可能自己称王称帝。

因此,这种不讲孝道,不讲忠义的人是无法约束的,无法约束的部将,是谁都不敢用的。而当时马超在羌人中的地位,刘备必须要用他来威慑他们,而且马超那毕竟是当世名将,虽不能重用,但是名位还是要给的。这也是为什么刘备三迁马超的原因。

后来有个故事也可以看出,马超在蜀汉活的是战战兢兢,当时彭羕被贬,跑来马超处发牢骚,说要跟马超里应外合谋反,马超听后寝食难安,立马就上报刘备了,最后彭羕被杀。刘备称帝后,马超不到两年就忧愤而死,晚年十分凄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马超怎么死的

全文共 165 字

+ 加入清单

章武二年,马超病逝,终年四十七岁。马超是东汉末年军阀、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卫尉马腾长子。

马超少年成名,健勇善战,多次拒绝曹操征召。马超在西凉一带素有威望,策动氐族雷定七部万余人响应刘备,为争取汉中的刘备军贡献了不小的军事力量。刘备攻下汉中以后,群臣一百二十余人联名上书汉献帝表刘备进位为汉中王,联名书是以马超为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马超的能力不下张飞,为什么却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勇猛无双的名将马超,为何无法得到刘备重用?

马超虽然非常的有能力,但是在历史上显然人格上有一些问题,曹操在初步完成一统中原之后,就把所有的助力全部都放在军阀身上。当时马超完全经不住曹操的恐吓,根本就不管自己父亲身在何方,最终导致自己的父亲被杀,所以说人品这一方面也并不是特别的出色。

在被曹操打败之后,又选择来到张鲁门下。张鲁对待马超倒也是非常的不错,而在打仗失败之后又选择来到刘备的门下,对于刘备而言,这其实就是一个完全不顾父亲死活的人,而且先后背叛多个主子,这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怎么可以重用呢?虽然马超的武艺并不会比关羽张飞或者吕布差,但是刘备根本就不敢重用,因为这会让刘备有所忌惮。

马超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刘备在选择创建蜀汉的过程就已经开始非常讲究等级观念,但是马超却一天到晚都和刘备称兄道弟,还直接称呼刘备的名字。刘备表面上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爆脾气的张飞马上就选择教训马超,当然对于刘备来说,马超的做法早就已经记在心上,所以自然也不可能会重用。

在刘备成为皇帝的第2年,马超就患有疾病离开,其实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大家也可能会觉得有一些特别的意外,当时刘备也考虑到马超虽然说各方面都不是很让自己满意,可是在羌族人民心中拥有着较高的地位,所以就让他去守卫边疆。可是对于马超来说估计也并不想要做这样的职位,这种马超在47岁的时候死亡,可是人们也会觉得在蜀汉的众多武将中,这已经是一个可以善终的人,因为马超在诸葛亮选择北伐的时候就已经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马超在蜀国的真实地位怎么样?为什么马超加入蜀国感觉变弱了?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马超在关中原本就非常出名,而且还曾击退曹操。但是后来马超加入蜀国后为什么感觉变弱了呢?虽然刘备封的五虎将有马超的,但是刘备几乎不会放权给马超,兵权就更不用想了。当时刘备也还是有些提防马超的,毕竟马超和刘备的理念不同,两人很可能因为一些小事就分道扬镳,甚至成为敌人,所以刘备从始到终也不敢重用马超。

马超有独立的统兵能力,可以“独当一面”,善带骑兵,长于闪电战。毛主席也曾评价说:马超这个人不简单,文武全才。在正史中,马超的名望和作战能力应该是位于五虎将之首的。

在《三国演义》中马超出场亮相其实相当早:第十回马腾、韩遂率领西凉兵征讨李傕、郭汜的时候,“只见一名少年将军,面如冠玉,眼如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手持长枪,坐骑骏马,从阵中飞出。”而且一出场就大显武艺,刺死王方生擒李蒙,真是英姿勃发。这个才十七岁少年英雄就是马超。这个时候他才是小试牛刀而已。

马超投降刘备的时候,其实非常仓促:心腹爱将庞德留下了,甚至就连自己的妻儿也留下来,说明这个行动十分突然,马超根本顾不上别的。

马超起兵时,马腾父子并没有被杀,还在朝廷做官,那马超报的什么仇?到了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五月,曹操才通过汉献帝下诏,杀了马腾,夷其三族,这时距马超起兵已经一年零两个多月了。

在史实上,马超当初决定造反,明知此事结果将害死身在许都的父亲及兄弟,他却对韩遂(韩约)说出:“今超弃父,以将军为父,将军亦当弃子,以超为子”这种不要脸的话来,他的人生就已经贴上了“不忠不孝”标签。

父亲兄弟皆被曹操杀害后,马超起兵反曹,在战场上多次打得曹操一方狼狈不堪,弄的曹操且惊且赞。电视剧《三国演义》专门有英勇的马超追击丢盔弃甲割须逃命的曹操的章节,还有张飞对战马超的章节,都描写得精彩纷呈。马超投靠刘备后,与关羽、张飞、黄忠、赵云一道获封五虎将。威名远扬的马超惹得高傲的关羽要入蜀与之比武。

马超当初的表现不是甘为臣子,而是于曹操对垒,想控制一方,称帝。马超父亲死后,与韩遂一起战斗。但是失败后又投靠刘备,所以马超的不臣之心路人皆知。

马超武艺高强无疑,但其人品作为、为人孝道上确是有些低劣,从曹操进入汉中时,马超愤起反叛,置父亲和家人于不顾就可以看出来马超为人孝道实在让人不忍!

马超原乃一方诸侯。未用其随军征战,可能在这方面有所考虑。亦不足以为不重用之证据。古人早夭是常事。马超死年四十七,算不上早夭。说抑郁而死,无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不带赵云和马超?参加夷陵之战除了刘备还有谁?

全文共 1400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死后刘备一时接受不了,一定要孙权血债血偿准备伐吴,不过夷陵之战却是刘备打败,让蜀国提前进入了衰落期。但是仔细看看夷陵之战蜀军这边,除了刘备以外诸葛亮、赵云马超等人都没去,如果刘备真想伐吴怎么一个大将都不带呢?可能刘备原先也没想和孙权展开大规模战争,带个张飞也就足以,只是张飞以外死亡一下子军心也乱了。

刘备,世人对他的印象往往是一个知心的大哥,更是一个集眼光与智慧于一身的统治者,不错刘备早年间便有一股子匡扶汉室之心,后来在遇到关羽张飞之后更加坚定其信念,最终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正式与曹魏集团分庭抗礼。

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大胜曹操,在此战之中,也是刘备最为用心良苦的一战,此次除了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在镇守荆州之外,其余四位都上了战场,不但如此刘备还出动了一个顶尖谋士“法正”战争的结果很明显,刘备这一次算是扬眉吐气了,彻底击败了老对手曹操,最终收回了汉中全境。

不过往往是好事多磨,同年关羽为了赠送给兄长称王的一份大礼,独自率领攻打曹仁,虽然起初节节胜利,后来却中了魏吴联合之计,非但如此刘备的小舅子糜芳竟然叛变!这估计是导致关羽身死的最为根本原因,否则就算关羽在前线不能取胜,也可以退回荆州城中。不过由于糜芳的叛变,关羽最终被东吴活捉,最后死于东吴之手。

刘备此前就讲过一句话,“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手足若断,不能续之!”关羽被东吴祸害之后,刘备恨不得食孙权之肉,喝其血!于是连同张飞准备与张飞会师于江州,然后一起向建业开拔而去,不料张飞却在战前被下属杀害,这更加让刘备忌恨孙权,刘备率领蜀汉4万余精锐加上南蛮1万余人,共计5万余人向建业开去,虽然起初节节胜利,但是后来却中了东吴陆逊火攻连营之计,刘备损失异常惨重,好在有卫将军向宠的保护,否则刘备很有可能被陆逊活捉!

刘备为何会如此惨败,因为这此神机军师诸葛亮没有连同刘备一起去,不但如此,连马超,赵云,魏延,这样的当世猛将一个也没有跟随刘备前去!要说马超与刘备私交不好,还可以理解,但是像赵云基本上跟随刘备将近30年,更是与刘备称兄道弟,不可能是因为私人之事而没有上战场,而魏延呢?此时他身为汉中太守,不敢私自离去,这还容易理解,但也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对于五虎上将马超此时身居“骠骑将军”之职,其时马超,赵云,除了在汉中之战时有亲自出阵之外,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闲置,而魏延呢,也完全可以抽出时间随同刘备出征,不过最后赵云马超魏延,没有一个人跟随刘备上战场?这到底是为何?其实这个原因非常尴尬,当初刘备得民心之时,马超联名上书刘备进位汉中王,当然赵云诸葛亮等人也极力赞同,不过在刘备出征孙权之前,赵云曾经力劝刘备不要伐吴,此时仍然应该攻魏!但是刘备根本没有给赵云解释的机会,直接给否了,当然了诸葛亮也劝说过数次!但依然是被刘备给否决!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此时刘备完全是为了报兄弟私仇而发动战争,根本是不义之战,否则赵云马超魏延诸葛亮等人不可能没有一个人随他而去!不过从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出,刘备此时已经是狂妄到了无边的境地,以为自己天下无敌!否则,不可能不听马良之劝阻!(马良当时劝刘备注意陆逊,不过刘备却怒道:“朕纵横沙场数十年,反倒不如黄口小儿了?”)

一场狂妄,报私仇之战,估计当世名将都不会跟随,就算获胜,估计名声也好不到哪里去!在刘备兵败之后,也曾对诸葛亮坦白,不该一意孤行,导致全军惨败,最后刘备郁闷而终…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羽不敌马超赵云,为何排在五虎将之首?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三国时期,蜀汉有五位知名的战将,后世虽然将他们合称为“五虎上将”,但是实际上还是会有先后的排名。在这个排名当中,关羽一直是排在第一位的。但是,如果看武力值的话,关羽是打不过马超赵云的,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一直把关羽排在第一位?关羽到底有什么优势,能够让其他人都排在后面呢?

马超是西凉刺史马腾的儿子,率领的西凉军更是勇猛无敌,能征善战,当初渭水之战,马超与曹操大战,曹操手下无人能敌,徐晃,张颌全都败下阵来。曹操也被马超杀的割须断袍,要不是许褚相救,恐怕早已成为马超的枪下亡魂了。因此曹操称赞马超的勇猛不下于吕布,而吕布堪称三国第一猛将,武力远比关羽强大,因此马超的武力绝对要比关羽厉害。

赵云就不用说了,一生未尝败绩,长坂坡一战他勇闯曹军大营,救下了阿斗,一战成名。世人都称赵云浑身是胆。赵云与马超都是刘备帐下的五虎将之一,如果论武功,他们都不输关羽,但是为何关羽却做了五虎将之首呢?其实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关羽有勇有谋,有将帅之才。五虎将中,马超与张飞都是匹夫之勇,能够冲锋陷阵,但却不能够独挡一方。虽然赵云和黄忠有勇有谋,但是黄忠年迈,赵云年轻,经验少。关羽一直不屑与黄忠为伍,就是因为看不起黄忠是一个老兵,所以如果关羽不位列五虎将之首,势必会和黄忠闹翻。

第二点,关羽正值中年,而且又是刘备的弟弟。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三人生死相依,刘备做了皇帝,自然不会忘了这两位弟弟,所以就凭这一层关系,五虎将之首的位置一定是关羽的,谁敢去和关羽争抢?

第三点,关羽心性极傲,好面子。刘备知道自己这个弟弟的脾气,如果不让他做五虎将之首,一定会闹出一些事情来,当初关羽听说马超也是五虎将之一,心里非常不服气,喊着要进蜀川与马超比试一下,其实这是关羽用的政治伎俩,他想利用自己的名气来压一下马超,毕竟马超是宦官世家,所以关羽想打击一下马超的气焰,以表明自己在蜀汉的地位,让马超掂量自己的位置。

当然了,关羽如果真的和马超打的话,还真不一定能够打的过马超,因为关羽的力气已经有所减退了,而马超正值中年,力气要比关羽大许多。诸葛亮正是因为看出来关羽的伎俩,所以当了一回和事佬,修书一封书寄给关羽称赞他是美髯公,关羽也就顺着诸葛亮的台阶下来了,给自己找回了一个面子。在当时看来,没有人比关羽更适合做五虎将之首了,所以五虎将之首的位置非关羽莫属,否则蜀汉必定会被关羽搅的不得安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兴平名人故事之蜀汉名将马超

全文共 863 字

+ 加入清单

马超是三国时期的将领,是汉末的蜀汉人,马超的寿命虽然不长,但是他所作出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在《三国演义》中敢爱敢恨的马超也是让人喜欢的。本期兴平文化带你了解马超的生平故事。

马超(176年-222年),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人,汉末及三国时期蜀汉着名的将领。蜀汉骠骑将军,遥领凉州牧,封斄乡侯,谥威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起初在其父马腾帐下为将,先后参与破苏氏坞、与韩遂相攻击、破郭援等战役。

马腾进京,马超统率其部众割据于三辅。后与韩遂等联合,一同进军潼关与曹操相据,败于渭南。此后马超率众联合羌氐兼并陇右,杀凉州刺史韦康,自称征西将军、并州牧、督凉州军事。

又被韦康故吏杨阜等击败,投奔张鲁复攻凉州无利。又降刘备,迫降成都,参与下辩之战。刘备称帝,拜马超为骠骑将军,领凉州牧,封斄乡侯。次年马超病逝,终年47岁。

马超是东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马腾字寿成,汉伏波将军马援之后,其父是桓帝时人,字子硕,曾经做过天水兰干县尉,后因事失官,流落陇西,与羌族杂处,遂娶羌女为妻,生马腾。马腾少时家贫,全靠砍柴卖柴为生。他身长八尺,体貌雄异,性情贤厚,人多敬之。马超从小生活在羌族地区,因此当为羌族人。

“朕以不德,获继至尊,奉承宗庙。曹操父子,世载其罪,朕用惨怛,疢如疾首。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慕义。以君信着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飏虓虎,鉴董万里,求民之瘼。其明宣朝化,怀保远迩,肃慎赏罚,以笃汉祜,以对于天下”

章武二年(222年),马超去世,亨年四十七岁。临终,马超上书刘备:“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三国志·蜀书·马超传》)。刘备追谥马超为威侯,其子马承嗣。马岱后官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

马超戎马半生,但有勇无谋,以至家族覆灭,自己也颠沛流离。他的遭遇,正是当时军阀混战社会的缩影。

你可能也喜欢:

武汉有什么特产可以带,你知道吗?

浅谈厦门名称的由来

满族有多少人口,满族的分布情况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为什么说马超是一位被低估了人?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人们好像最喜欢的就是蜀国这些人了,什么诸葛亮啊,什么刘关张啊,什么蜀国五虎将啊,但是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五虎将里面好像还有一个人一直被大家忽视,那就是马超了,这个人其实很厉害的,但是在五虎上将里面去名气不大,话说应该是被低估了,那么这话怎么说呢?下面跟随小编揭秘看看!

在三国小说中,蜀国的名将不胜枚举,其中,最负盛名的就要数五虎上将了。马超在这五位顶尖大将中的出场可以说是最少的,但是,他在小说开篇时就已登场,且登场时极具风采。

马腾带西凉兵马讨伐中原郭汜,在两军对垒期间,忽然,见马腾一方窜出一员少将,骑着骏马,从军阵中飞驰而出。这位风采卓绝的小将正是今后战功彪炳的马超,只见,二马一错蹬,几回合交手下来,直接将对方大将王方一枪挑死,还活捉了郭汜麾下的李蒙。

随后,马超在书中被“雪藏”了几十回,之后,在其父马腾死于曹操之手后,这才起兵二十万决战曹军报仇。

曹操站在旗下远观对方军阵中的马超,只见这员大将白面朱唇,肩宽腰细,声音极具雄性气息,身着白袍银甲,手中倒持长枪坐在战马上。曹操一生中阅人无数,见过无数名将,可是,马超的风采仍让这位枭雄赞叹。

随后的交战中,马超连战连捷,将曹军杀得一败涂地,更是将曹操几番追至死亡边缘,一战成名。

再后来,当刘备在战场上见到马超的时候,望见敌阵中旗影下马超纵马奔腾而出,一副无双战将之姿。刘备感叹道:“人们都传说锦马超之勇,如今得见,果真名不虚传。”

马超和张飞连着战了多场,胜负难分,最终,马超被说服,归顺了蜀国阵营,前往成都进攻刘璋。刘备久攻不下的刘璋,在城墙上见到马超,被吓得脸都青了,乖乖的打开城门投降。

马超仅凭几次亮相,就给人不可磨灭的印象,其武艺之超群足矣让群雄汗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马超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正统三国马超怎么样揭秘

全文共 107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马超其实还是有挺多人喜欢这个人,但是就是马超到了后期好像就不被重用了,所以这个也是大家一直诟病的地方,那么我们就要问了这个马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马超到底是不是网友们口中说的不被蜀国重要呢?正式中的马超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揭秘看看吧!

说到马超其实我们的感觉他就是骑一匹白马,然后穿一袭白衣,手拿一把白枪,整个形象就是一位翩翩少年啊,话说马超是今天陕西这边的人,很多三国武将感觉都是陕西的啊,他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也和自己的家庭有关,话说他是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援可是东汉时期的开国重臣了,所以一直有血脉在延续吧,马超的爸爸就是马腾了,也是东汉末期的一路军阀了,就在凉州一代,所以这个马超的身份其实并不简单,马超其实年少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了,拥有一生的好武艺,曹操对这个马超也是经常有所耳闻了,所以也是经常的想招揽马超进京做官,但是马超是一直拒绝的,可见马超其实是看不起曹操的,但是后来马超的爸爸马腾却受不了诱惑去了曹操麾下做卫尉,但是好在兵都还在,所以马超就统领了西凉的这些部队了。

时间到了公元211年,曹操兴兵要讨伐关中,这个地方其实就是马超他们的地盘了,所以马超并没有就此投降,而是联合了关中的其他诸侯一起抵抗曹操了,当然了曹操这个时候并不是马超的对手,曹操也是把马超看成是心头肉眼中钉啊,恨不得马上拔出,最后用了离间计把马超打跑了,后来马超依旧没有服输再拉拢了队伍再次去攻打陇上的一些郡县,但是还是以失败告终了,最后只能依附汉中的张鲁了。

再之后就是刘备攻打刘璋的时候马超选择了投降刘备了,最后和刘备合围成都了也是做了一番大事业啊,之后就是汉中之战了,汉中之战之后马超就联名了很多人上书让刘备做汉中王了,知道蜀汉建立之后马超做到了骠骑将军、斄乡侯,最后于222年病逝了,当时只有47岁了。

这就是马超的一生,虽然看上去很简单吧,但是我们仔细的分析的话好像其实他这一生也是抗争的一生,我们不妨仔细的分析,他出生名门,本就有一番作为的,但是遇到了战争年代,其实这个年代也是时势造英雄的年代,自己父亲刚好也是一路诸侯,打个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所以马超也是有这样的想法的,话说曹操当时开出那么好的条件马超就是不答应去曹操麾下,所以可以看出马超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也是有远大志向的,之后自己的父亲都投降了,自己还是有坚持的理想,最后也是命运多舛被曹操所害,但是好在也是慧眼识珠,投靠了刘备,做到了最后的骠骑大将军,也不枉此生了。

这就是马超的一生,这就是正统三国时期的马超了,所以马超这个人不仅仅厉害,而且很有梦想,也非常的忠义等等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马超在五虎将里是什么地位?刘备为什么不敢重用马超?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但从身世来说马超算是五虎将里最显赫的了,而且马超个人的武艺也是非常强大,基本上可以排到前二。但是和关羽张飞相比,马超显得没那么忠诚,毕竟马超有过背叛的先例,所以刘备也是不太敢重用马超。基本上能力越大的人就越危险,如果你给他太高的权利而你又驾驭不了他那就是把自己给害了。马超空有一身武艺,但是情商的确不太值得学习。

马超之能,非吕布之下。有着羌人血统的西凉男儿,马超,在三国中被捧得神勇无双,尤其是在葭萌关前与张飞挑灯夜战更是为人传诵,诸葛亮看到刘备心疼张飞却奈何不了马超,就略施小计使其投降了,如此,马超降蜀。但不禁让人发问的是,自此以后,马超就没有出现在大众视线之中了,所以很多网友都说马超不得重用,那么我们就来找找原因。

我们不得不承认马超坑爹一事确是事实,更要弄清楚的是:马超谋反在先,而后曹操杀其全家。所以,很多网友说的马超在蜀郁郁寡欢就是因为报仇无门,基本是不对的。马超坑爹,其中还有个人物很关键:韩遂,其本名韩约,与马腾拜过把子,也相互捅过刀子,当初,马超父亲马腾在朝做官,同时还有韩遂的儿子,而马超反叛就是马超先去找的韩遂,一个坑了爹,一个不小心害了儿子。而马超和韩遂的关系本身就是相互讨伐相互怀疑,发起叛乱也是时局所迫吧。

因为马超坑爹,民间中人也都知道了马超虽然武力堪比吕布,但他情商更低,更长不大,甚至更冷漠。一个铁血男儿,降了刘备,却为何存在感不强呢,主要还是因为马超的江湖地位,这么说吧,马超在西凉的威名远播天下,他本身就是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按爵位来看,他的地位比刘备还高,所以他初次见到刘备就直呼其名也不奇怪了,如果不是刘备自封了汉中王,马超还真的不惧刘备。

马超不能得以重用,除了地位太高,还因为马超情商不高,遭遇坎坷,他就是一个落魄失意而又无所适从的战神。一件小事,因为马超不理智,就被人看低了。刘备的秘书彭羕一次醉酒后,在马超这里吐槽一番,言语不当,甚至提出了反叛,而马超呢,本来就是降臣,基本算是客居于此,他却转头就跑去诸葛亮那里告了状,这一状,让彭羕没了小命。所以说,很明显,马超在这里不懂左右逢源。

再者,战神之怒也被周遭一切都压制。马超投了刘备,刚开始主要就是跟着打汉中,这前前后后的过程,马超的家人一一没了,不管怎样,父亲兄弟被曹操杀了,长子在冀城死掉,次子被张鲁弄死,妻子还被张鲁掳走送人,而本来就是一个长不大孩子的马超怎么会不失意呢。

更重要的是时间节点,马超跟了刘备七年,前四年都在打汉中,后来就病重了。至于马超,我们只能惋惜这么一个末路英雄,他是战神,也是一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勇武刚烈的马超为何却不受刘备重用?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马超勇猛善战,为何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马超没有被刘备重用,是因为忠诚度还有个人性格以及可信度这一些方面,在经过分析之后会发现马超根本就不是一个值得认可的人,虽然说马超好像实力比较出色,但是把这样的人留在自己的身边,这无疑就是一个定时炸弹。

一、马超的忠诚度会被质疑

马超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就找到张鲁,张鲁还是比较看重马超,然后让马超娶了自己的女儿,但是马超在归来之后,让无数的人觉得有一些吃惊,后来为了能够有效夺取权力,因此就伤害了张鲁,张鲁只能够选择到曹操那里避难,因为有了前车之鉴,刘备的本性很明显就会和马超相反,这里必然就需要做好一些预防。

二、马超的性格值得怀疑

曹操为了能够得到自己的西凉,因此就把马超的父亲直接软禁起来,在这个时候马超却并没有任何的仁义之心,根本就不管自己的父亲,一直都选择反叛曹操。曹操在一怒之下直接就斩杀了所有的人,刘备一直都会认为自己其实就属于一个仁义之事。马超根本就是一个不仁不义的畜生。因此刘备完全不会喜欢这样的人,没有重用马超,这也是能够理解的,毕竟谁也不愿意把这样的人留在自己的身边。

三、马超的可信度值得怀疑

马超缺乏自我修养,根本就不讲理数,甚至还会选择背叛自己的信仰,这就让关羽还有张飞觉得非常的不满,到处都会说马超的坏话。同时马超本人也会直言不讳,有一次马超和自己的朋友一起聊天,在聊天的过程中也同样会说了一些坏话,可没有想到马超马上就把这些坏话就告诉了刘备,刘备就把这一个人杀了,可是却让大家觉得有些疑惑,当朋友向你诉说心事的时候,你选择背叛,这其实真是一种让人恐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马超怎么死的被谁杀的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正史中,马超是怎么死的?

马超是病死的。正史的马超没有演义里的实力,他在能力和人品方面一般,是稍微有些名气的普通人。三国演义擅长描述武将的个人战力,两军对战会安排武将上前比拼,吸引观众眼光;实际正史里的情况很少发生,演义中的马超被评为五虎上将,战斗力强悍,他与许褚大战两百回合不分胜负,又与张飞大战上百回合不分胜负,马超是名副其实的猛将,正史中的他不具备强悍武力。

马腾与韩遂的作战中,马超有一次和韩遂的部将阎行交手,几乎被阎行当场打死。三国演义中的马超军事能力强悍,以800人马击破孙权10万大饼,正史的马超没有这样实力。马超之父马腾是西凉军一霸,马腾的庇佑导致马超前半辈子顺风顺水,拥有土地、兵力和粮草,日子十分惬意。马腾年龄渐长,把自己的所有兵力交给马超,马超在建安十六年被曹操教训一顿,彼时曹操出兵进攻张鲁,西凉军势力在曹操和张鲁之间,曹操必须带兵经过马超地盘,引起马超不满。

双方交涉无果,开始率兵作战。作战之前,马超计划拖住曹操大军20天,让他没有粮草可用,到时兵士不攻自破,十万大军难以支撑;实际对战中,曹操和马超的作战持续近三个月,战争结束时,曹操还有二十万斛军粮,说明曹操军粮储备充足,马超的计谋没有考虑实际情况。

公元211年8月,曹操率军从潼关北渡黄河,曹操大军先过,他带领许褚和一百名护卫殿后,马超突然带领一万兵力杀出,结果曹操率兵逃走,马超未能把他留下。曹操逃走之前,命令手下在河岸放出大量牛马,马超的手下追赶牛马,一万精兵不攻自破,可见马超的统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刘备是怎么降服马超的?马超为什么甘心为刘备做事?

全文共 1168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刘备为了降服马超这股力量也是画了很多功夫,毕竟马超的出身应该是他们之中最显赫的,不过因为马超也不喜欢曹操所以同一个敌人让他们走到了一起。不过当初刘备准备降服马超可是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基本上把自己的大将都派了出去。可见刘备和诸葛亮都非常看重马超,其实马超的实力的确也非常强悍,而且一进入蜀地马超的官职就超越了张飞。

刘备取益州,没想到遇到了一个大麻烦,当时马超依附张鲁,张鲁派马超率兵攻打葭萌关,刘备非常吃惊,诸葛亮说,这必须得张飞和赵云才行,刘备说,赵云不在这里,但张飞在这里,诸葛亮说,我要激一下张飞才能成功。

而面对张飞时,诸葛亮对张飞说,必须得去荆州请关羽来,别人都不是马超的对手,而且,就算关羽来也不一定能成功。当然,诸葛亮这么说,有一点点夸大,但是,也足以说明马超不可小看。

诸葛亮做出了如下安排,准备请关羽,激张飞,等赵云,派魏延做先头部队,可以说,这已经是最强的阵容了。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呢?

《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孔明佯作不闻,对玄德曰:“今马超侵犯关隘,无人可敌;除非往荆州取关云长来,方可与敌。”张飞曰:“军师何故小觑吾!吾曾独拒曹操百万之兵,岂愁马超一匹夫乎!”孔明曰:“翼德拒水断桥,此因曹操不知虚实耳;若知虚实,将军岂得无事?今马超之勇,天下皆知,渭桥六战,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非等闲之比。云长且未必可胜。”飞曰:“我只今便去;如胜不得马超,甘当军令!”孔明曰:“既尔肯写文书,便为先锋。请主公亲自去一遭,留亮守绵竹。待子龙来,却作商议。”魏延曰:“某亦愿往。”

最终,诸葛亮派张飞出战,命令魏延率五百人做先头部队,然后一面等待赵云回来。

魏延带着五百人,先到葭萌关,魏延不到十合打败了杨柏,遇到了马岱,当时,魏延以为马岱是马超,两个人交了手,结果,不到十合,马岱败走,魏延追赶,马岱一箭射中了魏延的左臂。

诸葛亮之所以派出这么强大的阵容,是因为马超名声实在太响了。

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几乎丧命,连曹操都说,马超有不减吕布之勇,也就说,马超武艺不在吕布之下,当时马超二十合打败张郃就说明了实力非同一般。

这里,值得一提的有两点,第一点,魏延不怕马超。

当时,魏延还要主动迎战马超,没想到碰到的是马岱。《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魏延要夺张飞头功,乘势赶去。前面一军摆开,为首乃是马岱。魏延只道是马超,舞刀跃马迎之。

还有第二点,诸葛亮要等赵云来,是什么意思?

赵云来了之后,马超对赵云的态度非常敬重。《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赵云、黄忠接入绵竹。人报蜀将刘、马汉引军到。赵云曰:“某愿往擒此二人!”言讫,上马引军出。玄德在城上管待马超吃酒。未曾安席,子龙已斩二人之头,献于筵前。马超亦惊,倍加敬重。

马超投降刘备,官越做越大,刘备称帝时,马超的官职是骠骑将军,超过了车骑将军张飞,可见马超在刘备和诸葛亮心中的地位和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三国时期的马超被称为"锦马超"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可能对很多古人的一些“外号”非常熟悉,这一点在《水浒传》中被发挥到了极致,每个人都有一个与身份相称的外号。其实三国的很多豪杰人物也拥有自己的外号,只不过有很多是后人添加上去的。其中就有一个“锦马超”,我们知道“锦”是一种贵重的丝织物,放在这里又是什么意思呢?

马超生于176年,死于223年1月份,是蜀国五虎上将成员之一。马超字孟起,是现在的陕西兴平人,陕西兴平就是当时蜀国的扶风茂陵。刘备当上储君后建立了蜀汉,马超当上了骠骑大将军。马超死于于章武二年十二月,是生病死的,享年47岁。

他有一个外号叫做“锦马超”,那么这锦马超是什么意思?这个“锦”字有什么含义?

先来说说马超,马超历史上的描述是狮盔兽带,银甲白袍。锦衣锦带外加马超迷人的气质却是可以称之为锦马超,但是最大的一个原因是马超的才能出众,马超擅长带兵打仗。一个有能有才有德长的又帅外加一身帅气装备被人称为锦马超确实贴切。

但是锦马超是在西凉的时候就已经出名,也有人说锦是形容高贵的意思。马超是名门将领之后,大家族出生的他身份不俗,外加其马超长相出众,人家夸他用锦马超也不为过。锦马超骁勇善战,武艺出众,每次征战都锦衣锦袍锦带,外加马超面容清秀刚毅之气时刻透露在马超身上。马超一上战场就会吸引每个人的眼神。

锦马超是什么意思?锦马超是赞美还是贬低?大家都知道,马超在跟随刘备后虽然升官发财外面看上去风风光光,当着官能有个幸福的晚年,实则是马超处处受排挤和压制,生活过的异常压抑,历史上甚至说马超死的原因是因为压抑导致死亡的。

有人说锦马超的来历是因为马超穿了锦衣锦袍带锦带,就像我们现在的那些白领蓝领一样,是象征性的一个名词。但是需要分析的是锦在当时是很贵重的东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来往会互送锦来表达双方的情谊和表明自己的友好。如果锦马超来历是因为这个明显不太现实,这会不会显得马超太过于招摇,作为一个大将,在历史上是很少出现这种招摇过市和炫富的场景。

在历史上,马超穿戴很讲究,他很注重外表,总是白衣白甲,而且,人长得很精神,这是历史上说的,长相很出众,身材很健壮,虎背狼腰,就是现在的那种上宽下窄的体形。武艺高超就不说了,就说从外表上一看,那叫一精神,威武。所以人称西凉锦马超。还有一个公认一表人材的是吕布,但他们所在的环境不同,不排除有一定的夸张及奉承。

比如东吴的孙策,比他爹孙坚还猛。他爹打仗就很猛,人称江东猛虎孙坚。而在历史上有记载的,公认勇猛异常的,能在万军之中单人冲杀的,是西楚霸王项羽,每次打仗都第一个冲,而且经常部下都根不上他,力量十分惊人。孙策的作风就和他很像,所以人们都称他为江东小霸王孙策。之所以前面加上地名,是因为当时各地军阀独立,为了增加各自的知名度,表示自己有实力,都在猛将前加上自己的地名,说明我是哪的,别小看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马超和刘备的关系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马超刘备的关系

马超自从转向投降刘备之后,与刘备的关系一直都是较为融洽的,因为刘备知道马超的才能,给到他很好的发挥空间,而马超也不会辜负刘备的厚望,一直以来在战事中的表现都是令刘备感到满意的。

马超是在汉中之战开始之前归顺的刘备,在此之前,刘备一直不敢发动汉中之战,因为总是感觉时机没到,缺点什么,一直到后来马超投靠刘备,刘备就知道时机来了,于是马超也在汉中之战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以及后来的夷陵之战,也是有马超很大的功劳。

当时的刘备拿下汉中之后,想要自封为汉中王,但是因为东汉的皇帝还在,所以向皇帝乘表,里面第一个写的名字便是马超,并不是说马超的功劳有多大,而是因为马超代表的西凉的朝廷势力,意在告诉皇帝西凉已经是归顺我刘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羽看不起黄忠马超,但是为什么却对赵云没意见?

全文共 153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的关羽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是非常的清楚这个人的,能力是非常的强,但是就眼睛里面看不起别人,关羽先看不起黄忠年老,又看不起马超,大伙说是不是非常的可笑,但是有一件事情小编觉得十分的有趣,那就是他却对赵云十分的友好没意见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关羽看不起黄忠,不服气马超,却为何单单对赵云没意见?

关羽是个自信和骄傲的人。白马一战,颜良连斩宋宪、魏续,二十合战败徐晃,曹军无人敢敌,关羽却说:“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雄据江东的虎狼之师,在他眼中也成了“江东群鼠”;连曹操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英雄孙权,却被他说成了“狗”,而他自己是“虎”。关羽看不起敌人,那是一种自信和豪迈,但看不起自己的战友,那他的骄傲便是狂妄。

关羽见不得别人比他强,马超在葭萌关与张飞大战一天一夜未分胜负,被刘备说降。关羽听说后心里老大不服气,千里迢迢派关平送信,要和马超比个高低。诸葛亮回信把马超贬低为黥布、彭越之类的人物,连带踩了张飞一脚,独独将关羽拔高到“绝伦逸群”的高度,拍了他一个小小的马屁,送了一顶高高的帽子,他将信“遍示宾客”,好好炫耀一番,满足了虚荣心方才作罢。

刘备进位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赵云为翊军将军。关羽一听又不干了,张飞是他兄弟自然没得说,赵云长期跟他大哥,也和他兄弟一样;人家马超世家出身,身份高贵,也说得过去;黄忠一个老兵油子凭什么和他并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居然拒绝接受封号,使者费诗又把他提高到和刘备一体,他才欣然接受。

黄忠的功名是自己真刀实枪用命搏来的,刘备攻西川,定汉中,老黄忠每战必与,“常先登陷陈,勇毅冠三军”,战功赫赫。反观关羽斩颜良诛文丑那是替曹操立的功,在刘备麾下,实在是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凭着和领导的关系列了个五虎上将之首,尚不知足,自已一个杀人逃犯出身,却耻与黄忠同列,实在没有道理。

五虎将中,关羽不服气马超,看不起黄忠,除了自己和张飞,他唯一没有意见的只有赵云,因为他实在找不出对赵云有意见的理由。

论资历,武将中,跟随刘备最早的除了关羽张飞就是赵云。赵云和刘备自在公孙瓒处便一见倾心,互相来电。当刘备被曹操打得孤身投袁绍时,关羽降了曹操,张飞当了土匪,赵云却在此时投奔,并秘密招募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为刘备保驾护航,对刘备这份忠心、这份情意实在难得,让关羽这个结义兄弟也自愧不如。

论忠心,赵云除了刘备谁都不认,孙夫人自以为是孙权的妹妹,娘家有人,骄傲地不行,手下从东吴带来的人也不守法度。刘备让赵云掌管内事,收拾得服服贴贴。孙夫人想劫持后主到东吴当人质,赵云截江而夺,凭你是谁都不行。

论长相,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一身银甲白袍,英武潇洒,和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不相上下,虽不及关羽威猛高大,却要比他一把大胡子要好看得多。

论武艺,赵云单枪匹马深入曹营力斩五十余将,杀得血染征袍,还抢了曹操的青釭宝剑。汉中一战,面对曹军重围,三进三出先救黄忠又救张著,刘备直呼“子龙一身是胆也”。虽未直接比试过,但赵云武艺绝不在关羽之下。

论兵略,赤壁之战后收复荆州之战中,张飞攻零陵、关羽战长沙都遇到过挫折,唯赵云兵不血刃计取桂阳。汉水之战,曹操大军围营,赵云首创空城计,打得曹军自相践踏,“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论功劳,赵云长坂坡单骑救主,截江夺斗,两扶幼主于危难之中,保住了刘备半生飘泊留下的唯一骨血,仅此一点就盖压群雄,其他战功不再复述。

论见识,赵云胸怀大局,初定益州之时但以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事例劝诫刘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刘备伐吴,赵云又直谏:“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这份见识,岂是关羽所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马超墓是怎么消失的?揭秘成都马超墓为何消失

全文共 1957 字

+ 加入清单

马超总共有三处墓穴,这就已经是很奇怪的了,其中在成都有一个马超墓,而这个马超墓更加奇怪,因为它曾经消失过。我们知道,一座墓葬绝不可能会凭空消失,毕竟是一个实体,任何一个实体瞬间消失,都是有人在操控的,然而一座墓又是为何会消失呢?成都马超墓消失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国名人多墓冢一样,马超也不例外。马超墓在国内少说有三处:一是新都马超墓,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城南;勉县马超墓,在陕西省汉中勉县定军山;一是成县马超墓,在甘肃省成县,当年马超屯兵处。

这篇“梧桐树下戏凤凰”头条号,主要说新都马超墓。

近年,成都文物部门对辖区内三国文化遗址进行了普查。普查中确认,马超墓位于今该区马超西路入口处,老地名“桂林场”。1985年时,原新都县公布马超墓为县内重要文物遗址。

马超墓被重视,应该是在罗贯中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流行的明清时期。

四川人视马超为保护川人的将神,很崇拜,自然保护马超墓也不薄。明朝时,四川按察使杨瞻、成都知府王九德、新都知县邵年齐等,先后在马超墓前立碑石,道旁立华表,以示纪念,好让当地老百姓都知道这里是马超墓。

这就是《天启新修成都府志·风俗志》(卷三)所记:“马超墓,新都县南三里。明按察佥事杨瞻碑表之。“

到了清朝雍正年间,马超墓地遭民间侵占严重,紧靠马超墓的左右两侧竟然埋着民坟,当地农民把马超墓地当成了自家坟地,随意埋葬。

一李姓人家,把他的父亲私埋在马超墓右边,葬后48年都没有人过问,这家人还在马超墓地上种起了庄稼。在马超墓的左侧,埋葬的则是一刘姓人家的男人。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时新都县令陈铦发现这种情况,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先是把李、刘二姓坟主后人拘了起来,予以重罚,让他们认错。李刘两家没什么文化,听说了马超护川事迹后,感到无地自容,退地移葬。

刘姓人家的坟移走了,但李姓人家后来申请免迁,理由是埋了几十年,估计棺材和尸骸早已朽腐。陈铦想想马超生前深爱蜀民,既然下葬48年来都相安无事,也许马超地下有灵,同意老百姓葬在身边了,陈铦便允许李姓人家父坟不再迁走,让他在阴间给马超当奴仆来使唤。

陈铦又在马超墓四周立下界石,规定距离马超墓十八步的区域范围为马超墓地,严禁在域内樵采、耕种等。“嗣后有敢于域中樵採者、耕种者、侵葬者,律无赦!”

一百年后的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时知县张奉书重新丈量马超墓地,尚存3.174亩。墓周边栽植柏树,并砌筑围墙。

总体来说,明清对马超墓的保护较为到位。张奉书还招佃户看守,春秋两季祭扫。

《民国新都县志·舆地》(第一编)对清朝时的马超墓维护情况有记载,兹抄录如下——“征西将军马超墓,在桂林场北五里。清康煕间,李刘二姓相继侵葬。雍正十一年,经邑令陈铦查觉,为立石于墓之四隅,定距墓一十八步为墓域。道光十七年,知县张奉书清丈前后墓地,共三亩分七厘四毫,周围竖以墙垣。有碑二,一竖墓前,题曰——‘汉故征西将军马公讳超字孟起之墓’,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署,新都县知县薛谐律立。宣统元年五月署,新都县知县邓隆重刊;一竖道旁,题同墓碑,明四川按察使杨瞻立,道光十七年知县张奉书重刊。”

新都马超墓前,原建有马超庙祠,献殿三间,供祭享用。清末四川提督马维骐曾重修了马超墓祠。

马维骐视马超为本家先祖,马超是一员威名远播的武将,所以马维骐对马超特别崇拜。有一次到川北巡察军务时,有意绕道新都城南,拜谒马超墓,并在墓前重立碑石,新修献殿。献殿上悬挂匾额“英风常振”。

马超墓颇具规模,坐北向南,有一个大大的坟头,封土堆高约6米,直径约12米。原先墓室宽约3米,深约10米,内有石门、石案、石棺台等,历朝赠刻精美。

再一查,马超墓早年便被盗墓者光顾过了,具体何时被盗,盗走了哪些东西,已无从查证。比被盗更遗憾的是,新都马超墓现已完全被毁不存,在1980年代,原址上已建有房屋。

1966年开始的那场史无前例的“破四旧”运动中,马超墓遭严重破坏,当地群众直接把马墓给挖开了,将墓中可用石料取走。但墓后环状土丘尚在,《征西将军马超墓碑》、《汉骠骑将军领凉州牧斄乡侯谥威侯马公墓志》两通石碑保留了下来。

这两块碑,网友如果去成都旅游,还可以看到。1987年,两块石碑被迁到桂湖公园,现立于桂湖公园的碑林内。

破四旧时,虽然墓被挖了,至少还有“坟头好哭”,墓后尚存环状土丘,四周古柏森森,周边是一片农田。但在新都区城市大开发后,这一片农田被征用,马超墓也被“开发”没了——连影子都见不到了。

如今想看新都马超墓只能从文献资料中了解了。为了弥补遗憾,当地地名志办公室新设“马超路”,让大家记着,这里曾经有马超墓。

最后有一个疑问是,新都马超墓是他的真身葬地吗?估计不是,或为衣冠冢。那马超真身到底葬在哪?民间多认为勉县马超墓是马超真墓。甘肃成县马超墓,也应该是纪念性的衣冠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张颌在马超手下走不了二十回合,为何后期在三国却成了无敌的存在?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张郃在《三国演义》中也是一员非常厉害的大将了,不光是诸葛亮,连同在曹魏的司马懿也十分忌惮张郃,以至于要借诸葛亮的手杀掉张郃。但是在之前,张郃却是一个连在马超手里二十回合都走不过的人,这样前后差距也实在是太大了,为何前期那么弱,后期却成了一个无敌一般的存在,还引得那么多人对他的忌惮呢?张郃前后差距那么大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首先分析张郃的实力

我们看一下《三国演义》中描述:今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可见曹操对于张郃两人的到来,是相当的高兴的。同时也说明,在曹操的心目中,张郃的地位和能力,对自己有相当高的利用价值的。我们可以看一下袁绍身边的颜良文丑,作为河北的大将,当年也是叱咤于三国境内。

可是作为曾经的河北四庭柱之一,张郃在加入曹操的征战中,曾大战张飞,但却被张飞打成光杆司令,独自一人逃跑。张郃单挑马超,也没能撑过二十回合,为什么他老是不能发挥实力呢?总是在一些战役中,过不了几十个回合。为什么和马超过招的时候,只打了二十个回合?这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家都知道马超的威名和勇猛,和马超打过几十回合以上的有两人。一个是许褚,一个是张飞。许褚贵在勇猛强悍,而张飞则是越打越有精神,张飞是那种战力都持续爆发的。

况且三国历史中,人们常常将马超和吕布齐名。虽然真实的战斗力不如吕布,但是能够和吕布扯上关系,马超绝对不是泛泛之辈。同时还有一个因素就是,马超是西凉人,那是一个有着相当彪悍民风的地方。演义曾这样描述马超:

凉州地处汉、羌边界,民风剽悍,悍不畏死。自古陇右精骑便横行天下,史称“凉州大马,横行天下”。2、再次分析张郃为何不敌马超

至于张郃在马超手下过不了二十招,其实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看下原文才知道,在曹操和马超对阵的过程中,曹操看了西凉兵之后,《三国演义》中描述道:

人人勇健,个个英雄。又见马超……立马阵前;上首庞德,下首马岱。操暗暗称奇。

然后马超挺枪直杀了过来,于禁出来对战,打了八九个回合,就败回了。然后才是张郃上场,打了二十个回合,无奈败退了回来。这里还有一个事情,于禁在五子良将中排名比张郃高。

此外,在张郃加入曹营中,原本就是作为降将的身份。马超的勇猛是众所周知的,换言之,就是没必要去冒那个风险,一不小心说不定还会葬身在里面。以后有的是机会去建立战功。3、为什么张郃能在三国后期,傲立于三国当中

这一切都要感谢蜀汉和东吴的人才储备的断层,而且东吴随着周瑜、鲁肃的去世。具有全局观的将军不多。更何况刘备的蜀汉,到了后期流传这么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可见吴蜀两个国家的人才的缺乏,更可叹的是蜀汉最后只有姜维一个人苦苦支撑。

我们可以举一个众所周知的例子,足以证明在三国后期当中的张郃的能力。就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过程中,马谡丢失街亭,这一战就是马谡对阵张郃。张郃依靠地形环境狙击马谡大军,成功地阻挡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

但是三国鼎立的后期的环境中。蜀汉一个姜维一个魏延,东吴那边也就只有一个陆逊。此外张郃这个人本身从小就是喜爱兵法,喜欢观察地形、排兵布阵。每次出征到达一个地方,都要好好查看地形。自古以来拥有文武双全的将军,几乎都是很厉害的角色,为何呢?吴下阿蒙就是很好的案例。自从成了听了孙权的教导,自此多读书,成就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美谈,最终接任了东吴大都督的职务。

在当时的三国的军营当中,曹魏的阵营当中,除了司马懿,剩下的就是张郃的存在。曹魏军中的张郃,在军中的地位,威风凛凛。三但是其他的将领比如邓艾,钟会、魏延、王平、姜维等等各种人才。他们不论是实战经验还有战场局势的把握,都不如久经沙场的老将经验足。与张郃是没得比的。

一个老将面对一帮战场新手,这不管是战斗力还是技巧方面,都是战场优势的。由于三国后期的人才的断层,给了类似于张郃的这些名将,战场杀敌立功的机会。由此大家也看出来了,张郃为什么能在三国后半段,能够成为无敌的存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马岱是哪一年死的?马超和马岱谁更厉害?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马超虽然归为五虎将之一,但是论功绩可能还没有弟弟马岱的高。毕竟蜀国后期马岱还是立下了不少功劳的,不过马岱的名气远远不如马超大,当然这也是被后人给渲染的,其实马超多多少少在形象是被放大了很多的。那马超和马岱相比谁更厉害呢?一对一的话应该还是马超占据上风,只是马超生前在蜀国不被重用,到了马岱实在无人可用了。

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因为时间的流逝,很多厉害的人物,早已被世人遗忘,例如刘备的保镖陈到;在郭嘉之前,最通晓曹操心意的戏志才;能用两千人,抵御军神陆抗三万大军的将军罗宪,等等。然而,还有人比他们更加可悲——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最终却下落不明,神秘失踪了。例如顶尖谋士徐庶,河间名将高览,等等。今天我们要说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本是一代名将,武艺高强,又能独当一面,最后却不知所踪。这个人是谁呢?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马超的堂弟马岱。《三国志·马超传》记载:“(马超)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余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徽宗血食之祭,深托陛下,余无复言。’”意思是说,马超四十七岁英年早逝时,对刘备说,自己的家小早就被曹操诛灭了,只能让堂弟马岱,延续家族的血脉并祭祀祖先,请刘备对马岱多加照顾。

刘备答应了马超之后,没有食言,诸葛亮和刘禅也对马岱不错——“岱位至平北将军,进爵陈仓侯。”另外,诸葛亮在世的时候,曾多次带马岱一起北伐,他去世之后,马岱则有机会,立下了一个“大功”。原来,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之后,魏延想继续北伐,并因争权与杨仪发生了矛盾,差点引发内讧。当朝廷判定魏延叛乱之后,他奉杨仪之命,斩杀了魏延,并带回了魏延的首级。

因为魏延的特殊性,他此举为当时的蜀汉朝廷,立下大功的同时,也为蜀汉的覆灭,埋下了伏笔,因此他的功劳还是存在争议的。抛开魏延是否该杀这一问题不谈,魏延的骁勇是众所周知的,虽然当时他的身边,已经没有多少人追随了,但是想要将其斩杀,也并非易事,由此可能看出马岱本身武艺高强。

另外,马岱并非只会逞匹夫之勇,他还能够独当一面。据记载,诸葛亮去世的第二年,他还曾当独率军北伐,并曾与原属曹仁,后来受到司马懿赏识的魏将牛金交手。要知道,诸葛亮去世之后,一直到姜维身居高位之前,蜀汉一直不太支持北伐,马岱不但曾率军北伐,还能独当一面,也可以看出,他当时在蜀汉朝廷中,得到的认可,从而间接体现了他的能力。

《晋书》记载:“(魏青龙)三年,蜀将马岱入寇,帝遣将军牛金击走之,斩千余首级。”也就是说,马岱虽然得到了蜀汉的认可,得以单独统兵伐魏,然而最后却以失败告终。当然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一次战败并不代表什么。可是史料中,却从此失去了他的踪迹,我们无法得知,他这次回军之后,受到的是什么待遇,也不知道他在什么时候,因为什么事情而去世。

只能知道,他最后被安葬在了四川省新都县军屯镇与弥牟镇交界处,虽然不算太过宏大,却保存较为完好,且古柏森森,有茂林修竹,是一个非常清幽的所在。另外墓前的石碑,以及石桌祭台,也都还在。从这一方面来看,他又是汉末三国时期,比较幸运的大将,毕竟当时很多名将之墓,都已经无迹可寻,或沦为荒冢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