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梳理汇集20篇

你有多爱一个人你的情话就有多深!情人节的祝福语文案你会说吗?下面是小编用心整理的语文第五单元知识梳理,如果大家喜欢的话,欢迎大家收藏并积极分享哟!

浏览

596

文章

100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

全文共 1109 字

+ 加入清单

人口增长过快的原因及其影响

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水产提高,人口死亡率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大大加快;一个地方的人口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当地的人口增长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口的增长速度也不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容易造成资源短缺,粮食不足,环境恶化等。随着人口的过渡增长,人类对环境的冲击和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措施,改变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使生态平衡遭到了破坏,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气候失调,洪水、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导致人类居住的环境质量下降,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所以人类要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人口增长问题

1.人口分布,目前世界人口已超过70亿,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下降,发展中国家人口猛增,自20世纪60年代起发达国家就出现了人口增长率下降的趋势,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2.年龄结构世界人口的年龄结构两极分化,发达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年轻的多,有生育能力的人多,这就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今后的人口还要持续增长。全从世界来看,人口正在老化,年龄中值从1950年的22.9岁提高到1985年的23.3。预计到2050年,年龄中值将超过30岁。

3.健康状况世界人口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所有各地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大约下降了1/3。但是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健康状况与发达国家之间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健康为害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更为严重。

4.文化程度绝大多数国家人口的文化程度都不断提高。但据统计,世界上大约有1/5的成年人不能读和写,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世界大多数国家中,妇女的文化程度都比男性低。

5.城市人口急剧膨胀近些年来,世界城市人口增长达到惊人的程度。据统计:工业革命以来,达到100万人口规模的城市1800年全世界只有伦敦一座,1850年有3座,1950年增加到115座,1980年达则到234座。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大。

人口问题

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人口就是“某一地区的全体居民”。世界人口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全体居民;中国人口就是中国的全体居民;某一地区的人口则是该地区的全体居民。从古至今,人口是构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最基本要素。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57亿。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以及结构不尽合理等所引起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认识。人口与发展问题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美国独立战争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独立战争

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1775—1783年。

3.领导人物: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历史功绩: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亲自主持制订了美国第一部宪法,并忠实地执行宪法。)

4.开始的标志:1775年4月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

5.美国独立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标志北美十三块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7月4日为美国国庆日)

6.转折点: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7.英国承认美国独立: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8.胜利原因:

(1)独立战争是北美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正义战争;

(2)人民群众积极支持,坚强不屈,英勇作战;

(3)得到法国、荷兰等国的国际援助。

9.意义: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10.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1787年宪法

1.主要内容: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和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立法权和司法权,从而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总统制政治体制。

2.意义: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达尔文生物进化学说

⒈达尔文乘“贝格尔号”舰考察,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称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⒉加拉帕戈斯雀的喙的进化及原因

喙不变———取食昆虫

喙尖而长——取食仙人掌

喙凿状———取食果实

喙粗而尖——取食种子

[由于环境条件(如食物、生物空间等)的改变,地雀的喙的形态、大小等方面发生了进化,以适应改变的环境。]

⒊自然选择学说: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对同种生物而言,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容易获胜,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被淘汰。

⒋自然界的生物普遍存在着遗传和变异现象。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三、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⒈人类祖先——森林古猿(黑猩猩是与人最相似的动物)

著名博物学家林奈首先把人归入哺乳纲灵长目,认为人是灵长目中最高等的动物;

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比较解剖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人、猿同组的观点;

通过埃及头骨化石发现,埃及古猿的门齿小,类似人:犬齿、前臼齿和臼齿都比较大,类似猿。

⒉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脑容量变化最显著):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关键阶段,具有语言,会用火、狩猎、制造工具)→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历届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及其实质

全文共 1883 字

+ 加入清单

1.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晚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经历了由"闭关自守"--对抗--暂时和好--再对抗--完全屈服的过程。

雅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虚骄自大。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失败,使清政府的尊严丧失殆尽。但总的来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虽然战败,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可从骨子眼里并不服输,对于条约束缚及其重要性认识不够,"天朝上国"和自大主义并末放弃。当时虽有一些有识之士对西方资本主义进行了研究,但统治阶级中大多数是不知道而且有的是不愿意知道的,仍然顽固地坚持"天朝上国"的那一套。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有了新的变化。过去把英美等国视为夷狄,野蛮如禽兽一般,现在却认为他们不是心腹之患,并可以羁縻联络,结为朋友,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起义;过去把签订条约视为临时撤退洋军之计,现在要执行条约,以信取人;过去对于西方的武器军火、轮船机械是一方面深恶痛绝,一方面又害怕,现在开始提出要学习洋人的洋枪机械并以此作为"自强"的基础,以"自强"来抵御外来的侮辱;过去坚持不许外国使节驻北京,现在外国公使可长驻北京;还专门设立总理衙门,处理外交事务。自1860~1884年中法战争时,清政府的"执行条约"、"促使和局"的外交政策,保持了近20多年的"和平"。在这一时期,洋务运动兴起,差不多与日本明治维新在同一时期搞"自强"运动。但学习外国变成了依赖外国,结果失败了。同时"执行条约",却使外国在华的特权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从掌握海关、协定关税、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独立,到内河航行、设立租界、干预财政权等,中国逐步降为半殖民地地位。

甲午中日战争至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中国进一步被帝国主义所控制。《马关条约》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帝国主义利用在中国的特权,掠夺廉价而丰富的原料,剥削中国劳动力,免去一切税收,霸占中国市场,把中国传统的手工业、家庭副业逼上破产的道路,压制了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帝国主义国家各自强占中国领土,用租借地、势力范围等方式分割中国。清政府对败于日本非常不甘心,于是在外交上采取了联俄反日的重大行动。但是俄国并不是一个要与中国结盟的对象,联俄恰恰是"引狼入室",遗害无穷。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完全由过去的盲目排外变为彻底投降,实际上成了各国在华维护其特权的代理人。这期间,帝国主义列强还在中国培养自己的势力,也为后来的军阀割据形成奠定了基础。严格说来,这一时期清政府已无外交可谈了。

2.北洋军阀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帝国主义立即扶植袁世凯上台,夺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但袁世凯的卖国的复辟帝制活动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怒,护国运动的爆发,破灭了袁世凯的帝制梦。袁世凯死后,帝国主义失去了控制中国的总工具,于是各自寻找和扶植自己的代理人,扩张侵略势力,造成军阀割据和连年混战的局面,这时北洋军阀分成直、皖、奉三系。另外还有割据几省或某一省的大小军阀,他们都有帝国主义作后台,为了争权夺利,造成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毛泽东指出:"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的矛盾和斗争"。

3.南京国民政府与西方列强的关系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英美帝国主义为靠山,疯狂掠夺人民,确立起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垄断统治。30年代,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蒋介石集团执行"不抵抗"政策,导致东三省沦亡。后又继续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围剿革命根据地。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大会战,但由于执行片面抗战路线,节节败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消极抗战,积极反共。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总的说来,由于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既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也危及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有矛盾的一面。但是中国历届反动政府与西方列强又在镇压中国人民方面达成了一致,出现了和好与勾结。从双方关系的基本内容来看,中外反动势力之间既有勾结也有对抗,但勾结是主要的。这是因为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基础是共同镇压人民革命。从双方关系的演变来看,自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总的趋势是从对外疑惧、在抵抗与妥协中摇摆不定到最后完全屈从于外国侵略势力。此后,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政府都以一定的国家为靠山,中外反动势力之间的关系进入"蜜月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名句默写:《陋室铭》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陋室铭》刘禹锡

1.《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铭》中描写陋室优美的自然环境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陋室铭》中写陋室来往客人之高雅的诗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陋室铭》中反映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6.《陋室铭》中引用孔子的话,画龙点睛,总结全文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excel单元格设置框线后仍显示其余虚线如何解决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设置excel2010单元格的框线后,默认仍显示其余的虚线,这里介绍如何隐藏虚线,只显示已设置的框线。从而让已设置框线的单元格更明显。

1、如图中单元格设置框线后,其余未设置框线的虚线仍显示。

2、想隐藏虚线可以先点击excel菜单中的“ 视图 ”。

3、用鼠标取消勾选视图选项卡中的“ 网格线 ”选项。

4、取消勾选“ 网格线 ”选项后,未设置框线的虚线就全部隐藏了。

5、另外,在“ 页面布局 ”选项卡中也有网格线的设置选项。点击菜单栏的“ 页面布局 ”。

6、用鼠标取消勾选页面布局中“ 网格线 ”项的“ 查看 ”,也可以隐藏虚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一语文学习方法

全文共 2699 字

+ 加入清单

学生进入初中,语文学习往往出现不正常的突然“减速”,这的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其一,某些学生在小学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不当是造成成绩滑坡的重要原因。因此,指导初一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刻不容缓。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利用课堂40分钟

初一学生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掌握答题技巧的重要途径还是在于每天的40分钟课堂学习。所以,提高40分钟课堂的听课效率对提高语文成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遵循“五到”的原则: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老师要求背诵课文,只要课上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就应该见缝插针地争取在课内基本背会,尽量不要把问题留到课后去解决。上课时精力要高度集中,遇到分析题时,要积极动脑筋思考,积极参与发言,这样才能使能力大大地增强。“听”就是要听老师讲解知识点,听结论得出的方法。如果你能把课堂上的知识复述80%-90%,你就是课堂的赢家。课堂笔记可以用笔记本记,也提倡在语文书上记,这样翻阅起来更方便。课堂记录什么呢?记四个内容:

1、每节课中的新知识新见解。

2、语文术语及知识规律。

3、自己需要掌握的知识。

4、 实用价值很大的方法类知识。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要养成预习的习惯

在小学,学生普遍不重视预习环节,对课文中字、词、句的掌握及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是在老师教学过程中完成的。进入初中后,从学习第一篇课文起,就要养成预习的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

那么,怎样预习呢?

第一步:阅读课文,弄清文章的体裁,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扫除字词障碍,对课文中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字、词典弄清楚,难懂的句子划上特定的符号,在老师的讲解中理解或向教师请教。第二步:精读课文,弄清课文主要内容、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课后练习及一些语法知识等。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的听、说、读、写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完成《大纲》上的任务,不仅应当在学习上下功夫,还应运用一些适合你的好的学习方法。如抓重点做笔记方法(如何掌握时间、提高速度),如何背诵课文(先抓住重点字、词背诵每段,然后再串起来),如何写好作文等。具体说来,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是听。一是要认真听,二是要会听,这是听的关键。听课时,一定要抓住中心内容,也就是老师讲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在听每一堂课之前,一定要弄明白这一堂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有意识地去听课,久而久之,听的能力提高了,你的语文成绩能不提高吗?

其次是说。怎样训练说话能力呢?(1)主动找机会训练说话能力。上课时,要主动积极发言,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经过多次训练,就不会胆怯了。平时,要多和同学、老师交谈,可以就你关心的所有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敢于争论。争论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口才和思维能力。(2)多找一些优美的文章来朗诵,培养自己的语感。有条件的话,可以多找一些名篇朗诵的磁带来听一听。要是能参加一些朗诵会,听专家的朗诵,有意识地去模仿,日积月累,也会受益无穷的。

很多同学往往重视“写”而忽略“读”。其实“读”在语文学习中是极其重要的。首先,对于精读课文和课外的好文章,不读不得,还要反复读。现代教学重视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包括:对词句的理解能力、对文中哲理的领悟能力、对文章主题的发掘能力、对文章艺术性的欣赏能力等等。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对于课本上的文章,学生不读或只读一遍就希望能学透,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初中语文第四册第一课《故乡》,篇幅较长,有的同学略读一遍,只等上课老师讲解。但毕竟上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师在一两节课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讲解,要想全面透彻地理解课文,明白文中的深刻哲理,体会人物的真实感受,是非多读而不能解决的。通过读疏通文句,通过读领悟主题,通过读产生问题,通过读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再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则茅塞顿开。记住,坚持下去,阅读能力就一定会大大提高。其次,大量阅读好的课外书有益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人便是写书人,写书人更是读书人。作家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大量的文学精品,是与他们博览群书分不开的。著名评剧艺术家新凤霞从六岁开始学戏,没有上过学,但她的文章却清新隽永(初中课本就选入了新凤霞的《傻二哥》一文),她完全是靠阅读名著而成为作家的。对于中学生来说,阅读更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多读,才能更多地接触不同文章的不同构思和写法,从而提高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第三,朗读是培养学生演讲口才的关键。演讲需要声情并茂,需要口才。而演讲口才的培养,重在平日多练朗读。中学语文课本就有许多练朗读的好文章。比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头一句“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只有用势如破竹的气势朗读出来,才能表达出作者对白杨树由衷的赞叹与崇敬之情;鲁彦的《听潮》中除描绘的海睡图与海醒图,那安详愉悦的静谧美与狂暴震憾的雄壮美也是非朗读所不能体会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此言就是劝诫我们要通过大量阅读去培养和获得语感,去熟悉和掌握语言规律,增强语文修养,提高语文能力;韩愈读书“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白居易读书更是“以至于口舌生疮,手肘成胝”。如果你们能做到反复读、大量读,朗读那些好文章、好书,那么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高的。

最后是写的问题。写比什么都重要。一上初中,就要把写放在语文学习的首位。写什么?怎样写?写周记,写你想写下来的所有事情。最好写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一些真实的事情,这样有真情实感,容易上手,自己也有兴趣。另外,写作,尤其是写周记,和老师还有一种很强的沟通作用,老师可以通过你的周记了解你的所思所想,便于师生交流,这对你的成长很有好处。不要害怕老师知道你的内心世界。老师可以成为你的朋友。我长期要求学生写周记,只要不到一年的时间,学生的作文水平都有大幅度的提高,个别同学的一些作品甚至已经能够发表,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不信,你试一试。千万记住——学好语文,写好作文!

针对初一学生语文学习的现状,我们总结了以下十条学习方法:

练好语文基本功,优秀诗文勤记诵,

报纸杂志常翻阅,买书看书做书虫,

语文笔记贵坚持,课外练笔不放松,

生活处处皆学问,他山之石把玉攻,

基础知识早复习,课本学习贯始终。

同学们,初一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只要是你能勤奋,只要你能掌握好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而实用的学习方法,那么三年后的今天,你的付出将为你带来一份沉甸甸的收获!

初一语文学习方法:积极参加各种语文活动

要积极、主动、大胆地参加朗诵、背诵、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语文学科活动。说不定你还能成为一个不错的主持人呢!如果老师还没有打算举办这些活动,你一定要趁早向老师建议。在学习上就是要争先,这样做是正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语文字音字形练习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恬静(tián)安谧(mì)心弦(xián)泰然处之(chǔ)

B.迤逦(yí)筛选(shāi)铿锵(jiāng)脍炙人口(huì)

C.绚丽(xún)韶华(sháo)魅力(mèi)家喻户晓(yú)

D.憧憬(cōng)虔诚(qián)应和(hé)锲而不舍(qì)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课本中重点字的读音,出现了形声字、多音字误读等问题。做好此题需要加强对课本中重点生字词的识记,准确掌握字词的读音,加强易错字字音的对比识记,更应注意分辨平舌音、翘舌音以及前鼻音和后鼻音。B项"迤"是易读错的字,应读"yǐ","锵"是形声字,读"qiāng","脍"是形声字,读"kuài";C项"绚"是易读错的字,正确读音为"xuàn","喻"应读"yù";D项"憧"是翘舌音,应读"chōng","和"是多音字,在此处应读"hè","锲"为易读错字,应读"qiè"。

【参考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消化和吸收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例1:下列关于小肠的结构特点中,与消化无关的是()。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

?B.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

?C.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而且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解析:该题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判断。小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结构特点和消化、吸收功能相适应。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小肠比较长,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这些都扩大了消化的面积。而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主要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有关。

答案:D

例2:有A、B、C、D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肠液。A、B两种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C、D均不能;但C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在A、B两种消化液中,适量加入D,可促使B消化脂肪,但A不能消化脂肪,则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

A.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

解析:已知这四种消化液中没有肠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是唾液和胰液,故A和B中一个是唾液,一个是胰液。C能使蛋白质得到初步消化,故C应该是胃液。在A、B两种消化液中,适量加入D,可促使B消化脂肪,但A不能消化脂肪,所以D应该是胆汁,B应该是胰液,A应该是唾液。

答案:A唾液、B胰液、C胃液、D胆汁。

练习1:.在四支试管中注入等量的植物油,然后分别滴加下列几组消化液,振荡并静置于37℃温水中,观察发现植物油最先消失的是()。

?A.胆汁、唾液、胃液B.胆汁、唾液、肠液

?C.胃液、肠液、胰液D.胆汁、胰液、肠液

练习2:甘油和氨基酸分别是由什么营养物质分解来的?()

?A.淀粉、蛋白质B.蛋白质、脂肪C.脂肪、淀粉D.脂肪、蛋白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和真菌

全文共 405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真菌

6.炎热的夏季,食物容易腐败,得胃肠炎的人很多,原因是:炎热的夏季,空气湿度大,温度高,适于细菌、真菌的繁殖和生长,食物保存不当或时间过长,就会因被细菌、真菌污染而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的胃肠炎。

7.洗净晾干的衣服不会长霉,而脏衣服脏鞋就容易长霉,原因是:洗净晾干的衣服清洁干燥、缺乏营养物质,不适合真菌的繁殖,所以洗净晾干的衣服不易长霉;反之,脏衣服给真菌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因此脏衣服容易发霉。

8.制作泡菜时加盖后用水封口,其目的是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缺氧环境,因为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环境下才能把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

9.17世纪后叶,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并发现细菌;而19世纪,“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原已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10.细菌很小,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只有一颗小米粒大,单细胞。(病毒比它还小)

编辑推荐:细菌和真菌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语文常考现代文阅读问题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运用了对比(伏笔、象征等的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对比、象征、伏笔、照应等,每一种表现手法都有其特定的作用。

对比:**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人物(事物)……的特点。

象征: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伏笔: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令主题更加鲜明,使文章(故事情节)更加严密。

烘托、渲染:常用来表现环境、营造氛围、抒发感情、突出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Excel如何用Index函数返回行和列交叉位置的单元格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index函数用于交叉引用查找数据,它返回指定的行与列交叉处的单元格数值,有引用形式和数组形式两种用法,引用形式可以有多个不连续的区域,数组形式通常返回数值或数值数组,下面来说一下它们的具体用法。

方法/步骤

1、Excel中用函数返回行和列交叉位置的值需要使用Index函数。

2、index函数的使用格式为:INDEX(array,row_num,column_num)。

3、其中,Array代表单元格区域或数组常量,Row_num表示指定的行序号(如果省略row_num,则必须有 column_num);Column_num表示指定的列序号(如果省略column_num,则必须有 row_num)。

4、在函数使用中,需要注意到参数的行序号参数(row_num)和列序号参数(column_num)是相对于所引用的单元格区域而言的,不是Excel工作表中的行或列序号。

5、在图示的例子中,我们输入函数:=INDEX($A$11:$B$15, MATCH(D11,A11:A15,0),2)来查找张3的分数。

6、函数输入后,按下Enter键,即在输入函数的空白单元格中显示找到的张3分数“65”,如图所示。

注意事项

Index函数一般配合其他函数一起使用,比如Match函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咽喉功能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咽喉是进行饮食、呼吸、发声音的器官。咽喉上连口鼻,下通肺胃,是连接口腔和肺胃的通路,又为经脉循行的要冲。

咽喉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以下几点:

1、呼吸功能

咽喉不单只是呼吸时气流出入的通道,它对吸入的空气还有温湿度调节和清洁作用。同时,在大脑的调节下声门作为空气出入肺部的必经之路,可根据人体生命活动需氧量的增减而发生宽窄变化,入声门在人平均呼吸时较小,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声门扩张,以便增加肺部气体交换。

2、发声功能

正常人发生时,先吸入空气,声带内收,拉紧,声门闭合,当气流自肺部呼出冲击声带时,使之震动而发出声音。经过咽腔和口腔改变形状,鼻腔与胸腔参与,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和谐悦耳,并有软腭、口、舌、唇、齿等协同作用,形成各种语音。声调的高低取决于声带的长度、张力和呼出气流的力量。

3、免疫和保护功能

咽部有扁桃体,特别在儿童期,是个活跃的免疫器官。对从血液、淋巴或其他组织侵入机体的有害物质具有积极的防御作用。幼儿3~5周岁时,因接触外界便应原的机会较多,扁桃体显著增大。故此年龄段的孩子扁桃体肥大应视为正常生理性现象。青春期后,扁桃体的免疫活动趋于减退,组织本身也逐渐缩小。腺样体也是个免疫器官,但作用较小。

总结:咽部的呕吐和喉部的剧咳等生理性神经反射,均可迫使异物排出,以起到保护消化道和呼吸道的作用,而且喉部的会厌软骨把持在食管口与下呼吸道口之间,像个活塞盖,严格控制使食物与空气能够各行其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Excel如何设置单元格下拉菜单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在excel填写的时候,如果能自动设置一下下拉列表,很多重复填写的内容可以省去了打字的麻烦了,Excel怎么设置单元格下拉菜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来看看吧!

步骤

打开需要进行单元格设置的Excel,如下图所示。

对所有需要添加下拉菜单的单元格进行选中,如下图所示。

点击Excel上方的“ 数据 ”选项,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点击后出现如下图界面。

点击“ 数据有效性 ”选项,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点击出现界面中的“ 数据有效性(V) ”字样,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出现如下界面,点击“ 允许(A) ”下方框右侧的下拉箭头,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在下拉菜单中选中“ 序列 ”字样,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在“ 提供下拉箭头(I) ”字样前面打勾选中,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在“ 来源(S) ”下方的框内输入你想在下拉菜单中选择的选项并用英文状态下的逗号隔开,例如,想要选择性别的话便可以输入“ 男,女 ”,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点击“ 确定 “字样,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Excel中刚刚选中的单元格的右侧都有下拉箭头,点击下拉箭头便可以进行性别的选择,如下图红色箭头所示。

注意事项

Excel版本不同,方法会稍有不同,但总体思路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态系统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生态破坏

1、生态平衡: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一个生态系统,其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多,它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3、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4、人类活动是生态系统影响最大的因素。

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全文共 1392 字

+ 加入清单

吸烟人体健康危害

(一)、肺部疾病。香烟燃烧时释放40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害成分主要有焦油、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刺激性烟雾。焦油对口腔、喉部、气管、肺部均有损害。正常人肺中排列在气道上的绒毛通常会把外来物从肺组织上排除,这些绒毛会将微粒扫入痰和粘液中排出。烟草的烟雾中焦油沉积在绒毛上,破坏了绒毛的功能,使痰增加,使支气管发生慢性病变,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便会产生。据统计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为47%,而不吸烟的人60岁以后患肺部疾病的比例仅为4%,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

(二)、心血管疾病。香烟中的一氧化碳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减少,造成相关的高血压等疾病,吸烟使冠状动脉血管收缩,使供血量减少或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吸烟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引起心跳加快,心脏负荷加重,影响血液循环而导致高血压、心脏病、中风等。

香烟中含有尼古丁,当尼古丁被吸入人体内后,会对心脏与血管等组织产生不良作用,使交感神经因异常兴奋,而引起血管收缩,心脏不得不加快作用,于是血压也就升高。有学者做过这样的报告,只抽一两根香烟,就会使血压的指数发生变化,那么要是一年中抽上好几十包,这样几十年累积下来,必定会产生不良影响。愈早开始抽烟的人,其患病的机率愈大,调查结果显示,十几岁便学会抽烟的人,比二十几岁才开始抽烟的人,更易患癌症,而其患有动脉硬化、心脏病等疾病的比例也高了许多。另外,产生疾病的机率和抽香烟也有密切的关系。根据美国研究报告指出,在心肌梗塞和冠状动脉硬化的死亡率上,抽烟的人要比不抽烟的人高。

(三)、吸烟致癌。吸烟可引起癌症,据统计,吸烟与口腔癌、鼻烟癌、肺癌、胃癌、肠癌、膀胱癌、乳腺癌等有关。为什么致癌大家可能知道甚少,了解吸烟致癌的机理对于帮助人们尽早戒烟大有好处。烟毒溶于水和食物中直接破坏DNA,引起基因突变。烟草中含有较多的放射元素,这些放射元素随着烟雾流入体内,损伤组织细胞,假如每天吸30支烟,X射线产生的毒素可相当于拍100次X光片所积累的剂量,这种射线会引起基因突变致癌。吸烟还损伤人的免疫功能,为什么吸烟的人容易感冒,是因为人体的淋巴细胞象卫兵一样保卫人体不受侵害,而吸烟会导致淋巴细胞活性降低,导致癌症。所以鉴于吸烟致癌的三大因素,戒烟要越早越好。

(四)、吸烟还会导致骨质疏松,更年期提早来临。吸烟可使男性丧失性功能和生育能力。孕妇吸烟可导致胎儿早产及体重不足、流产机率增高。吸烟使牙齿变黄,容易口臭。吸烟害人害己,被动吸烟的人的危害是吸烟人的两倍,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不让自己成为烟的奴隶,应尽早戒烟。

(五)、吸烟对智力的危害。吸烟使人的注意力受到影响,有的人认为吸烟可以提神、消除疲劳、触发灵感,这都是毫无科学道理的。实验证明,吸烟严重影响人的智力、记忆力,从而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心理学家还以200名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实验指标,结果发现吸烟的学生成绩比不吸烟的学生平均差7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香烟中尼古丁进入体内刺激植物神经系统,引起血管痉挛,影响大脑皮层的神经活动,使人的智力减退。

(六)、吸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中国53%的儿童被动吸烟,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吸烟人的两倍,并且对儿童危害更大,容易患肺炎、支气管炎、重症哮喘和其它疾病。如果目前吸烟的情况持续下去,对儿童的智力发育、对吸烟者的家庭以及对个人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素来源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研究发现,同类蔬菜由于颜色不同,营养价值也不同。紫茄子含有丰富的维生素P,它能增加微血管壁的抗压能力,改善血管功能,对高血压、皮肤紫癜和易发生出血倾向的疾病患者,有相当裨益。

黄色胡萝卜比红色胡萝卜营养价值高,其中除含大量胡萝卜素外,还含有强烈抑癌作用的黄碱素,有预防癌症的功能用。

科学家还发现,同一株菜的不同部位,由于颜色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其营养价值也不同。大葱的葱绿部分比葱白部分营养价值要高得多。每100克葱绿含维生素B1及维生素C的含量也不及葱绿部分的一半。颜色较绿的芹菜叶比颜色较浅的芹菜叶和茎含的胡萝卜素多6倍,维生素D多4倍。

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

动物性食物中以蛋类(鸡、鸭、鹅、鹌鹑蛋)、瘦肉(猪、羊、牛、家禽肉等)、乳类(母乳、羊、牛乳)、鱼类(淡水、海水)、虾(淡水、海水)等含量丰富。植物性食物中以黄豆、蚕豆、花生、核桃、瓜籽含量较多,米、麦中也有少量的蛋白质。

含矿物质较多的食物

含钙较多的食物:豆类、奶类、蛋黄、骨头、深绿色蔬菜、米糠、麦麸、花生、海带、紫菜等。

含磷较多的食物:粗粮、黄豆、蚕豆、花生、土豆、硬果类、肉、蛋、鱼、虾、奶类、肝脏等。

含铁较多的食物:以肝脏中含铁最丰富,其次为血、心、肝、肾、木耳、瘦肉、蛋、绿叶菜、小白菜、雪里蕻、芝麻、豆类、海带、紫菜、杏、桃、李等。谷类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铁质。

含锌较多的食物:海带、奶类、蛋类、牡蛎、大豆、茄子、扁豆等。

含碘较多的食物:海带、紫菜等。

含硒较多的食物:海产品、肝、肾、肉、大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中国近代史知识点梳理:第二次鸦片战争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⑴.英法发动战争的原因和借口: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借口-"亚罗号事件"(英)、"马神甫事件"(法)。

⑵.沙俄通过一系列条约(主要四个)割占了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其中割地最多的条约是中俄《瑷珲条约》。

⑶.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军曾三次进攻上海,与淮军、洋枪队进行了多次激烈战斗。

①.1860年太平军在李秀成指挥下,打击了以美国人华尔为领队的中外反动势力;

②.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与洋枪队激战,华尔被太平军击成重伤,不久死去;

③.1864年,戈登帅洋枪队进攻金坛,太平军再次大败洋枪队,击伤戈登腿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营养基质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基质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的无定形胶状物,无色透明,具有一定黏性,孔隙中有组织液。

采用泥炭、椰糠、珍珠岩、枯枝落叶等堆肥原料,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特性,配制适合特定条件下的专用栽培营养基质。

陶化营养土是一种新型的无土栽培基质,它富含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等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12种元素的化合物,可完全代替土壤和肥料,是真正的无土栽培基质。它适合须根植物,肉质根植物(兰花、君子兰、大蕙兰花、金钱树等),木本质植物(牡丹、茉莉花、一帆风顺等)的生长发育。可广泛应用于盆花的种植,鱼缸、水草、睡莲的养殖,屋顶花园的栽培基质,比泥土轻,透气利水,不板结,无粉尘,泡水后不会解体,大风刮不跑,暴雨冲不走,冻融试验无变化,没有病虫害。用作屋顶花园基质可安装自动补水箱年保持水位,一年四季无需人工浇水。可重复使用8年,无需再添加营养元素,方便实惠。

陶化营养土还具有很好的吸潮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有害气体等,保水性能好。此种基质、无泥水、无尘埃、无臭气、不滋生蚊蝇、清洁卫生、维护方便、植物生长良好,是花卉尤其是室内花卉养殖理想的栽培基质。

它与市场上的其他陶粒不一样,它摒弃了其他基质的缺点:如豆饼有臭味;泥炭土不保水分,是有机质,含有虫卵,使植物易产生病虫害;蛭石不吸水、无营养等。具有吸水、透气、干净卫生、营养丰富等几大优点。是现代时尚生活的最佳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变异原因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变异原因

辐射过量的辐射会引起基因突变;还有人为因素是时间的因素在不断的复制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些错误,引起突变等等。

俄罗斯科学院基因研究所科研人员找到了DNA分子中最脆弱的位置,这些位置在细胞核中与核质相连,正是由于这些位置的存在才导致基因变异和染色体位错这样的后果。有关专家指出,该基础研究成果对人体基因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细胞核中每一个DNA分子都会从几个点固定在核质上,并由这些点形成了DNA分子环。俄研究人员认为,许多染色体变异正是发生在DNA分子与核质相连的位置,而导致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所有与核质相连的长度上DNA分子处于与DNA拓扑异构酶的接触中。如果这种酶的活性受到限制,这个环将碎裂成片段,就像细胞的自然凋亡一样。除此之外,被腺嘌呤、胸腺嘧啶充满的各种MAR片段,也镶嵌在DNA分之中,这些片段很容易脱离和变化。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导致肌肉组织变形和由于药物引起的二次白血病正好发生在DNA与核质相连的位置。由于这些位置的存在,那些相距远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和其他分子好像被捆绑在一起,它们的结构和性质促进了基因的结合和DNA链之间的交换。这些位置是分子中最脆弱的地方,很容易被核酸酶破坏,病毒DNA也最容易选择在这些位置连接,细胞凋亡中染色体位错和DNA断裂也发生在这些位置。

俄研究人员对从核质上获得的切片上(这种切片能够区分处于中心位置的核质和边缘处的DNA分子环)进行的实验证实,在血癌化疗中导致出现白血病的基因AML-1与ETO的合并正好发生在核质上,同时还发现,切片上不稳定的核苷酸序列片段很明显地吸附在核质上。

化学因素,由于一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引起基因在复制时发生错误,基因虽然十分稳定,高寒地带由于温度的骤变会引起多倍体变异;能在细胞分裂时精确地复制自己,但这种隐定性是相对的。

编辑推荐:变异知识点汇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语文名句默写:《蒹葭》

全文共 268 字

+ 加入清单

蒹葭

1、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

蒹葭(jiānjiā)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萋萋,白露未晞;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3、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4、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

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5、《诗经·蒹葭》中于浓浓的秋凉之中折射出人物淡淡的凄婉之情的句子是: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