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浅源地震会地陷吗为什么(通用20篇)

浏览

8337

文章

1000

篇1:大地变形 地震的预兆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1968年山东郯城8.5级大震之前,在震中区东面海上有个小岛,由于地面慢慢隆起,小岛不断上升,后来居然同大陆连成一片。地震爆发时,极震区东侧猛然上升,使相邻的江苏赣榆东面的海水后退了十五公里。

美国地震学家沿着圣安德烈斯大断层共布设了80多个观测点。由于这条断层的活动,使得加利福利亚州西海岸成为世界上地震最频繁的地区之一。圣安德烈斯断层的突出特点在于水平方向错动。

如1906年地震时,一次断层两侧错动了6.4米,按地质方法推算,从侏罗纪到现在,该断层水平位移量已达500公里。目前据卫星测定,该断层有的地段水平剪切相对速率可达每年5厘米。

日本在几次大震之前,也发觉了异常变化。如1964年日本新泻地震之前9小时左右,发觉了应变异常。当时在距主震震中70公里远的20架垂直向应变仪(垂直伸缩仪,放在40米深的井内)中,有15架记录到地面发生0.3-0.4毫米的垂直膨胀。

地下断层的活动是大多数地震发生的直接原因,大地形变测量能够监视断层的活动,配合其他方法,如地声可监视断层微破裂等等,就有可能准确地判定断层活动的状态,沿着这个思路,大地形变测量能为地震综合预报提供极其有用的判断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地震怎么逃生安全可靠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最好的办法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或者蹲在承重墙的墙根处。特别注意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

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

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

地震时,大桥会震塌坠落河中,隧道有可能塌陷,被堵。地震发生的时候应该迅速离开桥面,以及隧道。

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

今天小编对地震怎么逃生安全可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来临时躲哪最安全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震来时你该躲在哪里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依照小时候老师教我们的方法乖乖躲在桌子底下,床铺底下,那么,我必须告诉你,你的伤亡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八!!那该怎么办?

道格卡普是美国国际搜救队长,自一九八五年至今,他及他的队员己参与全世界七十九次重大灾难的救灾工作,他曾经爬进近七百栋因为地震、爆炸而严重倒塌的建筑物内搜查受困的生还者以及罹难者的遗体。除了参与两年前日本神户大地震及美国俄克拉荷马市联邦大楼爆炸案救搜工作,十二年来国际新闻中的重大灾难救灾,他都没缺席。

本月十九日他离华前,传授在建筑物倒塌时如何求生。

国人从小到大,在防震演习中,老师总是叫学生躲在课桌下,道格得知这点后,很焦急地一再呼吁:不要躲在桌子、床铺下,而要以比桌、床高度更低的姿势,躲在桌子床铺的旁边。他以先前和土耳其政府、大学合作拍制的地震逃生录像带,说明不要躲在桌下避震的道理。

透过土耳其政府协助,制作单位爆破一栋废弃大楼,仿真地震时建筑物倒塌的情形,工作人员先依据「常识」,在桌子床铺等家具下,放置十具模特儿;他和他的搜救队员在桌子床铺等家具旁,同样放置十具模特儿,炸药引爆后大楼变成断坦残壁,他和搜救队员依序找到二十具模特儿,在桌床下的十具模特儿有八具被压成全毁,其中一具甚至头、身、脚断成三截;他放置的十具模特儿,则全部安好无事。

他解释,建筑物天花板因强震倒塌时,会将桌床等家具压毁,人如果躲在其中,后果不堪设想,如果人以低姿势躲在家具旁,家具可以先受倒塌物品的力道,让一旁的人取得生存空间。

道格说,即使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此段话引述图片说明: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他很慎重地对在场的一百多位我国搜救队员说,搜救队员一要在地震中先能自己求得生存,只有活下来,才能拯救他人性命。他说,希望大家告诉大家,只要传播这么一点求生讯息,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内的伤亡率,可以由百分之九十,遽降为百分之二。

请大家传阅,增加大家在灾难发生时的生存机率,减少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农村人预测地震方法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里人们的生活更加贴近大自然,很容易感受到其中的一些异常变化,例如池塘中的水突然消失,或者井水、泉水等有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突升、突降、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异常现象。人们总结了震前井水变化的谚语:“井水是个宝,前兆来得早。”“无雨水质浑,天旱井水冒。”“水位变化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

饲养的动物们在地震前会产生异常表现:

1.牛、马、驴、骡:惊慌不安、不进厩、不进食、乱闹乱叫、打群架、挣断缰绳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惊跑。

2.猪、羊:不进圈、不吃食、乱叫乱闹、拱圈、越圈外逃。

3.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乱跑乱闹、叼着狗崽搬家、警犬不听指令。

4.猫:惊慌不安、叼着猫崽搬家上树。

5.兔:不吃草、在窝内乱闹乱叫、惊逃出窝。

6.鸭、鹅:白天不下水、晚上不进架、不吃食、紧跟主人、惊叫、高飞。

7.鸡:不进架、撞架、在架内闹、上树。

8.鸽:不进巢、栖于屋外、突然惊起倾巢而飞。

9.鱼: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发出叫声、呆滞、死亡。

其他动物的一些反常现象

1.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发呆、不怕人、惊恐乱窜、叼着小鼠搬家。

2.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冻僵、冻死、数量增加、集聚一团。

3.蟾蜍(癞蛤蟆):成群出洞。

今天小编对农村人预测地震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日本对火山地震的措施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日本地震频繁,所以日本政府和民众在测震、防震、救灾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为了减少地震危害,日本政府制定、实施了完备的地震预防措施。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日本对火山地震的措施都有哪些?

1、社会教育:日本儿童刚上小学的时候,学校会吩咐所有家长为孩子准备一顶棉帽子,其用意当然是一旦发生地震,学校就会让孩子们立即戴上这些帽子,保护自己。

2、完善的建筑物:为了抵御地震的破坏,日本的高层建筑普遍采用地基地震隔绝技术。这种技术,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装弹性橡胶垫,或者摩擦滑动承重座缓冲装置来缓冲地震带来的晃动。

3、居民防灾意识:日本的街道委员会经常会向居民发放“回览板”——上面第一行印着居民的姓氏,下面就是通知内容。

4、预警系统:日本开发了“地震受灾早期评价系统”,这个系统储存了大量4级以上地震的灾难资料,一旦发生大地震,该系统可以在30分钟内自动算出受灾规模,指导当局有针对性地迅速展开救援措施。

5、防灾用品:现在,日本越来越多的家庭日常都备有防灾用品,以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

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如果您还想了解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是哪里的以及其他的更多的地质灾害小知识和自然灾害小知识,还请关注我们的。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地震灾害的伤亡主要由什么造成 地震是什么灾害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灾害伤亡主要是因为建筑物倒塌以及地面破坏造成的。地震灾害会造成各类建筑物与设备、设施的损坏,也会造成交通和通讯中断,甚至破坏生命线工程设施。地震灾害也可能间接引起火灾、爆炸、瘟疫等人畜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的分级

地震按震级大小可分为七类:超微震(震级小于1级)、弱震(震级小于3级,人们一般不易觉察)、有感地震(震级大于等于3级、小于4.5级,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中强震(震级大于等于4.5级、小于6级,可造成破坏的地震)、强震(震级大于等于6级、小于7级)、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7级)和巨大地震(震级大于等于8级)。

地震灾害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广东江门处于地震带吗

全文共 539 字

+ 加入清单

江门是大江门户,南海明珠,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城市中心,东邻中山、珠海,西连阳江,北接广州、佛山、肇庆、云浮,南濒南海海域,毗邻港澳。全市总面积9505平方公里。1925年、1951年曾两次设为省辖市。1983年,设立地级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珠三角主要断裂带有恩平-新丰大断裂、新丰江水库、河源大断裂、紫金大断裂以及深圳-五华大断裂,江门没在地震带上。

1.江门位于珠三角丘陵地带,地表基本用西江冲刷而成,地表平坦,这就证明这里的地壳运动不激烈,因为地壳运动,必然形成断层,山谷等等。

2.江门位于欧亚大板块南部,但南部并不靠近南极洲板块(南太平洋),西部不靠近印度洋板块(四川云南),东部不靠近太平洋板块(东海、台湾)。所以经常引发地震的板块碰撞挤压,对江门影响也是非常的小。

3.江门因为地理条件,无法建立大型水库等建筑,所以对地壳表面造成巨大压力,因而也无法形成人为性地震。

广东省近两年来,发生有感地震的频次似乎在增加,虽然从历史上地震的发生和分布情况看,广东省陆地区域发生破坏性强震的可能性不大,江门发生强烈地震的可能性也不大。

今天小编对广东江门处于地震带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防地震安全相关知识整理学习

全文共 3479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灾害在内的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趋严重,所以我们要提前学习相关的地震知识。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防地震安全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

防地震安全知识: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防地震安全知识:做好地震预报

地震之前是有预兆的。现在我们所知道的这种预兆是: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变味;鸡鸭猪羊乱跑乱叫;老鼠外逃,鱼儿在水面乱跳。这种情况预示着地壳将弯曲、摺皱断裂,就要发生地震了。目前全世界任何国家都难以准确预报地震,我国的地震预报可以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大多数地震预报能够指出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有可能发生地震。1976年,在唐山地震前,辽宁省海城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临震前,政府多次催促把室内的人全部安置在地震棚里,并反复宣讲地震知只,结果伤亡人数减少到了最低限度。所以,预防地震的关键在于预报及时、准备充分、掌握地震时的救护知识。

防地震安全知识:学校应做好地震前的准备

在中、小学应该普及防震知识,震区学校应有防震训练的方案,若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老师应马上给学生一个简单明确的指令,让学生就地闭眼伏在课桌下。一个地区,在某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地震时。家庭和学校要经常沟通。震区有条件的学校应备救灾物品,如:急救医药用品、防寒防雨用品、工具等,并按班级或教室分配,直到个人手中。

如果发生了地震怎样保护自己呢?

一旦发生了地震,若是在外边,千万不要靠近楼房、烟囱、电线杆等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或树木,要离开桥梁、立交公路,到空旷的田野较为安全。地震虽然是造成人口伤亡的天灾,但也不是不可预防的。如果能把握时机、运用防震知识就可以保护自己如地震发生前观察到鸟、动物的异常躁动;地震发生时蹲在桌子下面都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伤害。可见,学习地震知识非常重要。

强烈的地震,常会造成房屋倒塌、大堤决口、大地陷裂等情况,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为了在地震发生时保护自己,应当掌握以下应急的求生方法。

1.如果在平房里,突然发生地震,要迅速钻到床下、桌下,同时用被褥、枕头、脸盆等物护住头部,等地震间隙再尽快离开住房,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时如果房屋倒塌,应呆在床下或桌下千万不要移动,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逃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楼房中,发生了地震,不要试图跑出楼外,因为时间来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办法是:及时躲到两个承重墙之间最小的房间,如厕所、厨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柜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间内侧的墙角,并且注意保护好头部。千万不要去阳台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了地震,不要惊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内乱跑或争抢外出。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靠墙的同学要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4.如果已经离开房间,千万不要地震一停就立即回屋取东西。因为第一次地震后,接着会发生余震,余震对人的威胁会更大。

5·如果在公共场所发生地震,不能惊慌乱跑。可以随机应变躲到就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如桌柜下、舞台下、乐池里。

6.如果正在街上,绝对不能跑进建筑物中避险。也不要在高楼下、广告牌下、狭窄的胡同、桥头等危险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后被埋在建筑物中,应先设法清除压在腹部以上的物体;用毛巾、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烟尘窒息;要注意保存体力,设法找到食品和水,创造生存条件,等待救援。

一、发生大地震时不要急。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二、人多先找藏身处。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果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

三、远离危险区。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四、被埋要保存体力。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五、手机和充足点的电池放在身边备用。

防地震安全知识:制定家庭防震计划

一旦发生地震,就可能使我们的供电、供水、供热系统,交通系统,生活必需品供应系统,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卫生系统遭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我们应该制定一个家庭防震计划。

首先要排除室内高处的悬吊物,柜子上、木架上垂直摆放的物品,改变其摆放位置和方式,使其不易震倒伤人。同时要清除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窗上贴上防碎胶条。防震用具包放在容易抓取的地方。为脱离危险,你也许只有抓取一件物品的时间,急用物品都在其中,它会帮你度过难关。这些物品中包括现金、饮用水、防流感和痢疾等的药品。

防地震安全知识: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楼房地震逃跑急救措施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方式,以来势凶猛、破坏严重,防范困难而成为对人类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之一。特别是发生在高楼林立、电线密布、煤气管道纵横的城镇,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城市中的建筑物一般可以抵御六级的地震,一次六级以上的地震的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分钟,最初的十二秒钟为上下的纵向震动,然后是破坏力极大的横向左右震动,建筑物的倒塌损毁都发生在这一时段。地震发生时,首先应该镇定,尤其是居住在楼房里的居民,应该就近躲避。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跑出楼外是不可能的,况且最初的上下震动常使房门变形很难打开,底层的居民即使有时间逃出楼外也容易被倒塌的坠落物砸伤;而打开窗户跳楼无异于自杀。可蹲伏在写字台下、课桌下或趴伏在床下以躲避坠落物的砸伤;大人钻桌子、钻床比较困难,可蹲在沙发背后、冰箱旁边等高大坚固的家具旁,在较大较空旷的房间内无处躲藏时,可躲在墙角处。这些地方在房屋倒塌时会形成倒塌物砸不到的死角。也可以躲在卫生间和厨房,因为厨房和卫生间的房顶跨度较其他房间小,且有上下水管道和暖气管道穿行其间增加了抗震性,故不易倒塌伤人。

注意在楼内躲避时不要选择房屋的中央或靠近窗户的地方,以防砸伤。灾害面前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在寻求躲避时不要顾及任何财产。如果随手拿起一瓶水和食物再行躲避,一旦被倒塌物掩埋,拥有水和食物可以增加生存的机率。

今天小编对楼房地震逃跑急救措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地震过后怎么防止传染瘟疫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地震高楼会倒不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由国内外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灾害可以看到,造成人员伤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房屋完全倒塌成石块废墟,将人活埋、砸伤导致的死亡。在地震中,高楼是有倒塌的危险的,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的抗震级别加以防范。工程上建造经得起强震的抗震建筑是减少地震灾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符合抗震标准的高楼是不会震倒的,但是这种建筑建遭受极端地震的袭击,超过其抗震标准,那么建筑物还是可能严重受损或倒塌的。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当房屋高度大、柱距较大而柱中轴力较大时,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管混凝土柱,或采用高强度混凝土柱。高层建筑结构中,抗震等级为特一级的钢筋混凝土构件,除应符合一级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外,对框架柱、框架梁、框支柱、筒体、剪力墙、剪力墙和简体的连梁均应该符合相关的要求。

今天小编对地震高楼会倒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地震如何逃生以及更多的自然灾害知识和地质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地震的安全防护知识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选择避震,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这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地震的安全方面的防护知识,供大家参考。

地震发生时的注意事项

1.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2.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3.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4.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看过“地震的安全防护知识”

地震发生时候的自救互救技能:

1.保持镇静。有人观察到,在地震中不少遇难者并不是因为房屋倒塌而被砸伤或挤压伤致死,而是由于精神崩溃,失去生存的希望,乱喊、乱叫,在极度恐惧中"扼杀"了自己。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地震避险自救常识公共场所如何个人防护

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

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

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

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绝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带避震。

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陕西宝鸡在地震带上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陕西地震带分布在华县一带和陇县一带以及凤州一带。但是在宝鸡主城区和周边的几个县城都没有地震带。包括:扶风,岐山,凤翔,眉县,千阳,麟游都没有分布。宝鸡会有震感,但发生地震的概率很低。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郯城-营口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银川-河套地震带。

陕西正处于汾渭地震带。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至渭河盆地。是我国东部又一个强烈地震活动带。1303年山西洪洞8.0级地震、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都发生在这个带上。1998年1月张北6.2级地震也在这个带的附近。有记载以来,本地震带内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60次左右。其中7-7.9级地震7次;8级以上地震2次。1556年陕西华县8.0级地震人员伤亡惨重,死亡人数83万以上;震灾损失极其严重。民房、官署、庙宇、书院荡为废墟;较坚固的高大建筑物城楼、宝塔、宫殿全部倒塌。

今天小编对陕西宝鸡在地震带上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地震来临前应准备什么?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来临前做好对策预案,加固建筑物,并向群众进行宣传,使其在思想和知识上有所准备。在地震发生阶段,人们主要根据平时的防震知识和实际情况,寻找安全地方紧急避震。同时要注意观察附近的情况,是否有人遇难和负伤待救。负伤待救者也应做好自救或尽快寻求救援。

在震后自救阶段,短时间内救援力量难以到达灾区,这时是最困难的时期。在此阶段自救是主要方式,人们应了解自救的注意事项,并且预防强余震。大震后3个小时,救援力量一般可到达灾区,有组织的救灾活动即可全面展开。但此时也应注意强余震和续发性大震的防御。防震措施的重点主要是保证震时和震后有条不紊地进行防震救灾。要做好以下准备。

1)学习地震知识,掌握科学的自防自救方法。震前白防,是指有中、短期地震预报背景的地区,根据临震前所发现的宏观异常,采取简易有效的防震抗震措施的举动。另外,震前的物质准备也是很重要的。主要有高能量食品、水、急救箱等,放在震时紧急躲避处,以争取足够的等待外援时间。

2)分配每人震时的应急任务,以防手忙脚乱,耽误宝贵时间。

3)确定疏散路线和避震地点,要做到畅通无阻。

4)加固室内器具。

5)落实防火措施,易燃物品要妥善保管。

6)学会并掌握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适时进行应急演习,以发现弥补避震措施中的不足之处和正确识别地震谣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

全文共 356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是对人类最具威胁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破坏力非常强。那么你对地震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地震应急知识

地震灾害往往会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地震中的伤亡主要由建筑物倒塌造成。遭遇地震时,应保持镇定,是逃是躲,要因地制宜,果断行事。

[室内避险]

1、平房。平房内遇地震,若室外空旷,应迅速头顶保护物跑到屋外。来不及逃出,可躲在桌下、床下、坚固的家具旁或紧挨墙根的地方,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防尘、防烟。

2、楼房。楼房内遇地震,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选择厨房、卫生间等开间小的空间避震;也可躲在坚固的家具旁、内墙根、墙角等易于形成三角空间、支架空间的地方。远离外墙、门窗和阳台;不要使用电梯,更不能跳楼。

3、教室。教室内遇地震,应用书包护头躲到桌下或桌旁,震后在教师指挥、引导下有序撤离。

4、工作场所。工作场所内遇地震,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气源,就近躲藏在坚固的机器、设备或办公家具旁。

5、公共场所。商场、展厅、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内遇地震,应躲在坚固的立柱或者墙角下,避开玻璃窗、广告灯箱、高大货架、大型吊灯等危险物;体育馆、影剧院等场所内遇地震,应护住头部,蹲、伏到座椅下面。同时注意防火、防电、防踩踏。

[室外避险]

1、城(集)镇。城集镇内遇地震,应注意保护头部,迅速跑到空旷场地蹲下。尽量避开高大建筑物,远离高压电线、化学物品及煤气等危险设施。

2、野外。野外遇地震,应避开山脚、陡崖,以防滚石和滑坡;如遇山崩,要向远离滚石前进方向的两侧跑。

[车辆避险]

驾车遇地震,司机应迅速躲开桥梁、隧道、陡崖、电线杆等,并尽快选择空旷处停车。乘客不要跳车,震后有序撤离。

[被困自救]

1、保持清醒。被埋压人员应保持清醒。听到外面有人时,可大声呼叫,或敲击管道求救;若不知外面是否有人,应间断地发出声音,以减少体力消耗。

2、清除覆盖。一时不能脱险,应设法将手脚挣脱出来,清除压在身上特别是腹部以上的覆盖物。

3、捂住口鼻。被困时,应用毛巾、衣服等捂住口、鼻,防止吸入烟尘,引起窒息。

4、防止坠落。被埋压人员应设法支撑可能坠落的重物,确保安全的生存空间,最好向有光线、空气流通的方向移动。

5、声响求救。用石块或金属物品敲击水管、墙壁等,与外界联系。

6、寻找饮食。若难以脱险,在可活动的空间内,设法寻找水、食品或其他可维持生命的物品,耐心等待营救。

7、勿用火、电。若闻到煤气味,不要使用火柴、打火机,也不要使用电话、电源开关或任何电子装置。

[震后搜救]

1、搜救原则。学校、饭店、医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是抢险的重点;先抢救被困于建筑物废墟边缘、房屋底层或未遭到完全破坏的地下室中的人员。及早展开互救,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

2、关注"三角"。震后搜救时,要特别关注倒塌物堆成的"安全三角区"或支架空间。

3、留意声响。要特别留意被困人员呼喊、呻吟和敲击器物的声响。

4、小心挖掘。应小心挖掘,不可使用利器刨挖,以免伤人。

5、保护支撑。挖掘时,要注意保护周围的支撑物。

6、先露头部。发现被困者后,应首先帮其露出头部,迅速清除其口腔、鼻腔中的灰土。

7、送气送水。被困人员一时难以脱险,应首先向其输送新鲜空气、水和食物,然后再想其他办法救援。

2、地震科普知识

1、什么是地震?地震分为几类?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和变化,逐渐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者引发原有断层的错动,这就是地震。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监测到的地面震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地震绝大多数发生在地壳中。

地震按成因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构造地震:是由于地下岩层的快速破裂和错动所造成的震动,占全球地震总数的90%以上。由于构造地震频度高、强度大、破坏重,因此是地震监测预报的重要对象。

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作用引起的地震,占全球发生地震数的7%左右。火山地震都发生在活火山地区,一般震级不大。

陷落地震:是由于地层陷落(如喀斯特地形、矿坑塌陷等)引起的地震,占全球地震总数的3%左右,其破坏范围非常有限。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地面振动。

诱发地震:在特定的地区因某种地壳外界因素诱发(如陨石坠落、水库蓄水、深井注水)引起的地震。

2、世界上每年发生多少次地震?

地球上每天都在发生地震,一年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人们可以感觉到的约有5万次;可能造成破坏的约有1000次;七级以上的大地震,平均每年有17-18次;八级及八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大约有1 次。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是世界上遭受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80%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农村地区。20世纪发生在我国的成灾地震近1600次,其中直接发生在城市的成灾地震不足2%,其余的均发生在农村地区。

湖北省属中强地震活动区,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其中六级以上地震3次,给当地造成了较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3、地震预报有何规定?如何识别地震谣言?

《地震预报管理条例》规定地震预报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新闻媒体刊登或者播发地震预报消息,必须以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地震预报为准。

因此识别地震谣传有以下三条经验:(1)凡说预报震级很大或很精确,或发震时间、地点都很具体均为虚;(2)凡说地震系某机构专家或外国人的预报意见均为诈;(3)凡带有封建迷信色彩或伴有离奇传说的消息,未经正规渠道小道传播均为谣。

3、农村建房抗震

历次震害表明,房屋倒塌是村镇震灾损失的主要原因。由于农村建房缺乏必要的抗震知识,大部分房屋没有进行抗震设计,同时建房缺乏规范化管理,建造质量差,这些都是造成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农村建房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避免或减轻农村房屋发生地震灾害的根本所在。

1、选择有利场地。选择地势较开阔平坦、土质坚硬、地下水埋较深,地震时地基不致开裂、塌陷或液化的地带建房,避开山嘴、填埋的水塘、沟坑,远离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地段。在不宜建设的地基上建房,必须首先作好地基处理。

2、地基要做牢做稳。地震应该做适当的处理,例如可以对土层进行分层夯实或先将淤泥质土、松散粉细砂层挖去,用中粗砂、素土等填上,再分层夯实。

3、房屋结构布局要合理。房屋平、立面要力求整齐;高宽比不宜过大;高度不要超过规定;墙壁上尽量少开洞或开小洞;避免过于空旷,尽可能使开间小,隔墙多,以增加水平抗剪能力。

4、抗震措施要保证。墙身连接要牢靠,内外墙要尽量同时砌筑,外墙转角和内外墙交接处要设拉结钢筋;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等。

5、材料和施工要严要求。建筑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砖、水泥、砂、石、钢筋等建筑材料的质量要符合标准;施工人员要懂操作规程和质量要求,错误的施工方法直接影响施工质量,施工质量又决定房屋的抗震性能。

4、地震谣传识别

1、什么是地震谣传?

答:有时,会有一些关于地震的"消息"在社会上流传,它们并非是政府公开发布的地震预报意见,而是地震谣传。

强烈地震灾害造成人们对地震的恐惧,加之对地震知识和相关法规不够了解,人们便容易偏听偏信一些无根据的、所谓的"地震消息",这是地震谣传得以存在的土壤。产生地震谣传的具体原因有:

①把一些自然现象,如由于气候返暖果树二次开花,春季大地复苏解冻而引起的翻砂、冒水等现象,误认为是地震异常。

②地震部门正常的业务活动,如野外观测、地震考察、对某种前兆异常的落实、地震会商、抗震会议、防震减灾宣传等,引起的猜疑。

③来自海外蛊惑人心的宣传,或别有用心的造谣。

④受封建迷信思想的蒙蔽而上当受骗。

2、怎样识别地震谣传?

答:以下几种情况可以判定是地震谣传:

①超过目前预报的实际水平,三要素十分"精确"的所谓地震预报意见。如传闻中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非常具体,甚至发震时间精确到"上午"、"晚上"。

②跨国地震预报。如果传说地震是由外国人预报的,那肯定是谣传,因为这既不符合我国关于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也不符合国际间的约定。

③对地震后果过分渲染的传言。有时,特别是强震发生后常会出现"某个地方将要下陷""某个地方要遭水淹"等等传言,这种耸人听闻的消息也是不可信的。

3、听到地震谣传怎么办?

答:①不相信。尽管地震预测尚未过关,但是有地震部门在进行监测研究,有政府部门在组织和部署有关防震减灾工作,因此不要相信毫无科学依据的地震谣传。

②不传播。应当相信,只要政府知道破坏性地震将要发生,是绝对不会向人民群众隐瞒的。因此如果听到地震谣传,千万不要继续传播。

③及时报告。当听到地震传闻时,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和地震部门反映,协助地震部门平息谣传。

④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

看过“关于地震的相关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在楼房内遇到地震怎么办?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楼房遇到地震怎么办?

哪儿最安全

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的避震空间(即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比如墙角处,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房间、卫生间,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旁)等。

身体应采取的姿势: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同时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注意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

特别提醒:

1.卫生间优于厨房

同样属于小开间,厨房因有燃气管道、燃气灶和微波炉等家用电器,其安全性不如卫生间。提醒一句:地震发生时,一定要立即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燃气灶等,万一失火,应立即灭火。

如果是在北方,可以教孩子避震时蹲在暖气旁。暖气的承载力较大,金属管道的网络性结构和弹性不易被撕裂,即使在大幅度晃动时也不易被甩出去;暖气管道通气性好,不容易造成窒息;管道内的存水还可延长存活期。更重要的一点是,被困时可采用击打暖气管道的方式向外界传递信息。

2.不要钻进柜子或箱子里

因为人一旦钻进去后便立刻丧失机动性,视野受阻,四肢被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这一点要特别提醒家里的小朋友哦。

3.靠外不靠内

不要选择建筑物的内侧位置,尽量靠近外墙,但不要躲在窗户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纽约在地震带上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西部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带,它像一个巨大的环,沿北美洲太平洋东岸的美国阿拉斯加向南,经加拿大本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和墨西哥西部地区,到达南美洲的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然后从智利转向西,穿过太平洋抵达大洋洲东边界附近,在新西兰东部海域折向北,再经斐济、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我国台湾省、琉球群岛、日本列岛、阿留申群岛,回到美国的阿拉斯加,环绕太平洋一周,也把大陆和海洋分隔开来,地球上约有80%的地震都发生在这里。

纽约市位于美国的东岸,没在这条地震带上。人们认为地震往往是在美国西海岸发生,只有强烈的地震会出现在美国东部地区,但概率特别低。实际上,美国东部地区的地质结构具有许多冰川时代残留的坚硬岩石,从而使地震波传播得更远且更为强烈,因此一旦发生地震,其损坏范围将更大且更为严重。比如,1737年发生的一场5.0级的地震导致纽约的烟囱倒塌,且从波士顿到费城一路都有震感。而1884年发生的一场5.5级的地震造成了差不多的损坏,但纽约周围毁坏的范围比上一次更大。此区域在1783年还经历了另一场地震。经过科学家门的统计,从1677至2007年间在纽约周边38.4万平方公里区域内所发生过383场地震。

今天小编对纽约在地震带上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震避险知识大全

全文共 1975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目前还是人类尚无法避免或控制的自然灾害,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是可以使伤害降到最低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地震避险知识,欢迎阅读。

地震避险知识: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如果你在三脚架区,可以利用旁边的东西来护住自己,以免余震再次把自己伤害,再把手和前胸伸出来,把脸前的碎石子清理干净,让自己可以呼吸,等人来救你。

地震避险知识:学校避震

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千万不要跳楼!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地震避险知识:家庭避震秘笈

抓紧时间紧急避险。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做好自我保护。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地震避险知识:震后互救

震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救灾现场,在这种情况下,为使更多被埋压在废墟下的人员,获得宝贵的生命,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也体现了“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崇高美德。

抢救时间及时,获救的希望就越大。据有关资料显示,震后20分钟获救的救活率达98%以上,震后一小时获救的救活率下降到63%,震后2小时还无法获救的人员中,窒息死亡人数占死亡人数的58%。他们不是在地震中因建筑物垮塌砸死,而是窒息死亡,如能及时救助,是完全可以获得生命的。唐山大地震中有几十万人被埋压在废墟中,灾区群众通过自救、互救使大部分被埋压人员重新获得生命。由灾区群众参与的互救行动,在整个抗震救灾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发生地震时,首先要判断地震的远近,如果只是感觉到左右摇晃,一般地震发生地较远;如果有上下颠簸,说明地震离你较近,应马上采取相应措施;

2.在野外时,应尽快避开山脚、陡崖、河岸等危险环境,以防出现山体滑坡、地裂、滚石、泥石流等;

3.如遇山崩、滑坡,应向与滚石前进路径垂直的方向奔跑躲避,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坎下,特别要保护好头部;

4.在城市中游览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或蹲或趴,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应用旅行包等保护头部,不要随便返回室内;

5.应避开高大建筑物,如高楼、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尤其应避开有玻璃幕墙的建筑,以免被碎裂的玻璃坠下砸伤,同时也应避开变压器、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吊车等危险和高耸或悬挂物;

6.在商场、展览馆、影剧院、体育馆等场所不要慌乱,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座椅下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的货架和吊灯、电扇等悬挂物,震后应有秩序地迅速撤离;

7.在行驶的汽车、电车或火车内,应抓牢扶手,以免摔伤,同时要注意行李掉下来伤人。地震后,迅速下车向开阔地转移。

8.建议旅行时应提前备好应急救生袋,可放置水、食品和手电、蜡烛、收音机等物,还应配上逃生索、雨衣和一些常用药品,地震发生后关注政府发布的地震、余震及救灾的消息,不可私自单独行动。

9.如果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身边可及的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做才能避险

全文共 700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其看似平静的地表之下,时刻隐藏着杀机。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发布消息称,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20日04时51分在江苏盐城市射阳县(北纬33.70度,东经120.30度)发生4.4级地震,震源深度25千米。那么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做才能避险呢?

地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的结构就像鸡蛋,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蛋黄”——地核;中间是“蛋清”——地幔;外层是“蛋壳”——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

遇到地震时应该怎么做

一、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种左右。

二、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三、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四、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1、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2、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3、在着火之后。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六、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若你搭乘电梯的话,在发生地震、火灾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万一被关在电梯中的话,请通过电梯中的专用电话与管理室联系、求助。

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十、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如何通过植物预测地震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地震前动物会出现有异常反应,预兆着将要发生地震,植物同样具有预兆地震的能力。

地震之前植物的异常情况:

1.不适时令开花、结果。植物开花结果往往有一定的季节性。有的地震发生前,植物的这种习性常常被打乱,出现花期提前或退后的异常现象。

2.重花、重果。许多植物通常是一年开一次花结一次果,但在地震前有些植物却一反常态,在开花结果后又重新开一次花甚至结果,人们称这种异常为重花重果现象。

3.极不易开花的植物突然开花结果。竹子原产于亚热带及热带地区,通常一生只开一次花,随后结籽死亡。在正常气候条件下,竹子突然开花属于异常现象。

4.植物“活动”方式的异常变化。植物一般是不会象动物那样自由的做出各种动作的,但个别植物的某些部分可以自由的活动。日常较多见的会动的植物可数含羞草和向日葵。据报道,在一次大地震前十小时左右,有人发现含羞草的叶子曾耷拉下来。

5.植物在地震前突然枯萎死亡。例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前两天,蓟县穿芳峪石臼大队道班附近的柳树,在枝条尖部20厘米处出现枝枯叶黄的现象,远远望去,柳树好家戴上了一顶黄帽子,附近柳树无一例外。

今天小编对如何通过植物预测地震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怎样提前预知地震的发生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由于边陲地貌改观造成1902 年中国新疆阿图什地震

全文共 1349 字

+ 加入清单

横贯中苏两国边境地区的天山南北麓,是亚洲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区域之一。特别是天山南麓、帕米尔北沿的中国新疆喀什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苏联目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共和国,是南天山地震带地震活动性最强烈的区段,近200年来在这里共发生过6。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近30次,其中7级以上的大地震计6次,1902年8月22日北京时间11点发生在中国新疆阿图什北部科克塔木东南托盖山南侧喀拉翁库尔附近的81/4级地震,是该区域有记载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而且由于边陲地貌改观造成1902年中国新疆阿图什地震。

1902年大地震的有感范围很大,西从苏联塔什干南到北边的伏龙芝、阿拉木图至中国伊宁以北,南至塔什库尔干、和田以南,东到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地,东西宽近1400公里,南北长900公里,有感范围的平均半径达540公里,面积达92.7万平方公里。最严重的地区是天山南麓从小阿图什至哈尔峻一带,北东---南西方向长159公里,宽48公里,面积5550平方公里,烈度达10度。在此区域内,土搁梁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土木结构和质量较好的土夯墙、土坯墙房屋大多数倒塌。孙他克麻扎〈坟墓〉圆顶,塌了一半,小阿图什〈哈依拉克〉大礼拜寺倒塌,城门楼震塌。山崩、滑坡、地裂、冒沙水极其严重而普遍,至使地表景观改变了面貌。阿湖附近的托盖山喀拉翁库尔有半个山头垮塌下来,塌下的土石方量达20---30万立方米,最大一处崩塌体达1540立方米,崩塌物堵塞河流沟谷形成多级跌水。河滩、平地裂缝呈网带状分布,缝长几十米,宽达数米。孙他克附近阿图什山岩错动、崩塌极甚,绝大多数树木被震倒。小阿图什附近两个山头震坍合为一体,平地喷水冒沙高达七八米,地裂缝最短者亦达三四公里,老树、果树全部倾倒,三四人围抱不过来的粗大胡杨树摇晃得左右扫地。哈尔峻许多树木折断,沙枣树震倒。阿图什北面半个山头滑动10---20米,土石崩塌堵塞道路,树木震i-font-size:9.0pt;font-family:宋体;mso-hansi-font-family:"TimesNewRoman"">

这次地震造成房屋倒塌3万多间,死伤1万多人,牲畜死亡600多头。喀什大清真寺、香妃墓等著名古建筑物均遭受破坏。阿合奇、哈拉奇、铁热克、乌恰、布仑口、英吉沙、铁里木、巴楚等地包围的数百公里范围内,普遍山崩、滑坡、地裂缝、冒沙水,树木大量折断或震倒。乌帕尔地区戈壁滩上的地裂缝宽1米以上,长达2公里。疏附大树连根拔起,河岸坍塌,河水泛滥。吐古尔米提、澳尔托合拉克通干麻扎等地大树被劈成两半。

处于这次特大地震中心区域的喀什,是东亚山区的一个重要的宗教、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要冲,常有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苏联等国的边民和教徒们往来。而这一地区经常发生的破坏性地震,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更给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蒙上了阴影,其中中苏两国人民所遭受的威胁最为严重。苏联地震工作者早就在塔吉克建立了地震实验场,研究南天山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我国地震工作者亦曾在南疆地区建立过地震实验场,研究和预报天山地震带的地震,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中苏双方在这一地区的地震研究工作直接交往甚少。地震是不分国界的,像这样跨越两国的高地震活动带,若能全力联合研究,好处和进展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