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典故(精品20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古尔邦节有什么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祝福语带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203

文章

828

洛阳纸贵出自什么典故?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左思

成语洛阳纸贵用来形容文章广受欢迎,这个典故的原型是左思。洛阳纸贵,汉语成语,拼音是luò yáng zhǐ guì,意思是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出自《晋书·左思传》。

成语洛阳纸贵用来形容文章广受欢迎,这个典故的原型是左思。《晋书·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左思,齐国临淄(今山东临淄)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其《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另外,其《咏史诗》《娇女诗》也很有名。其诗文语言质朴凝练。后人辑有《左太冲集》。

左思自幼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晋武帝时,因妹左棻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任秘书郎。晋惠帝元康年间依附权贵贾谧,成为文人集团“鲁公二十四友”的重要成员。永康元年(300年),因贾谧被诛,遂退居宜春里,专心著述。后齐王司马冏召为记室督,不就。太安二年(303年),因张方进攻洛阳而移居冀州,不久病死,终年五十五岁。

《三都赋》刚作成之时,并没有获得当时士人的青睐。但左思自己认为他的作品不逊于汉朝时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由于害怕自己的作品因为一人的褒贬而被埋没。左思便请文学家张华过目自己的作品,张华浏览其作品之后,都认为这是一篇佳作,可以媲美班固张衡的作品。左思再次将自己的作品请教当时的名士皇甫谧,皇甫谧观看过后很喜欢,并欣然为其作品提笔写上了序言,自此《三都赋》的名声盛起。由于西晋都城洛阳的权贵之家都竞相传抄《三都赋》,于是使洛阳城纸价迅速上涨,都是因为《三都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生灵涂炭的涂是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学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在历史上有很多,而且很多在历史上的一些成语都是有各种故事或者是形容一个人。那么关于这个“生灵涂炭”的涂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成语讲述的历史典故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生灵涂炭的涂是什么意思

生灵涂炭,汉语成语,拼音是shēng líng tú tàn,意思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出自《尚书·仲虺之诰》。

生灵:百姓;涂:泥沼;炭:炭火。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

《晋书·苻丕载记》:“先帝晏驾贼庭,京师鞠为戎穴,神州萧条,生灵涂炭。”

2、生灵涂炭的历史典故

后燕 、后秦 联合攻打前秦 ,于是前秦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苻坚 因此退到五将山 ,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苻坚的儿子苻丕 就一直驻在邺城 。不过,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就请苻丕到晋阳,在王永 等人的拥护下,当了皇帝。苻丕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王永为 左丞相。王永写了一篇召告,想号召前秦的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公告中说:“自从苻坚被害,国都长安沦陷后,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 哪!老百姓好像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十分痛苦。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准备作战。”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王永无法获得胜利,前秦也逐渐衰落,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

3、生灵涂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反义词: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近义词:黎庶涂炭、水深火热、荼毒生灵、民不聊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大材小用的典故由来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病死后,鲁肃向孙权推荐了庞统,但是孙权并没有看上他。鲁肃不愿埋没庞统的才华,于是就推荐他去投奔刘备。刘备见他长相难看,就将他安排到耒阳县当县令。庞统上任后,终日借酒浇愁,不理政事。刘备听闻后大怒,便命张飞、孙乾等人去耒阳县巡视。张飞一行人到了耒阳县府衙时,庞统却没有出来迎接。这时候,庞统的同僚跑来告诉张飞他平日不理政事。

张飞听后大怒,想擒拿庞统问罪。孙乾劝他见了庞统,再治罪也不迟。张飞见到庞统后,大骂他荒废政事。结果,庞统淡定自若,用半天时间就把所有堆积的事情做完。张飞看到后佩服不已,就向刘备推荐了庞统。在与庞统一番交流后,刘备发现他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并将其留在了身边,还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迎刃而解什么意思?迎刃而解典故介绍

全文共 1058 字

+ 加入清单

杜预是魏晋时期著名军事家和学者,他出入仕途便授尚书郎,成为司马昭身边的高级参谋。等晋朝建立以后,杜预被任命为镇南大将军,成为灭吴的统帅之一。杜预博学多才,也事明朝之前唯一一位同时进入文庙和武庙的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迎刃而解”就和杜预有关,也证明了杜预的才能在当时的确受人敬佩。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杜预传》,时间是在西晋泰康元年(公元280年),主人公为杜预与王濬。原文如下:

王浚先列上得孙歆头,预后生送歆,洛中以为大笑。时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今向暑,水潦方降,疾疫将起,宜俟来冬,更为大举。”预曰:“昔乐毅藉济西一战以并强齐,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遂指授群帅,径造秣陵。所过城邑,莫不束手。议者乃以书谢之。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王濬上表说斩杀了孙歆,并取得了他的首级,但没过多久杜预便将活生生的孙歆送到了京城,京城洛阳的人都将此时当成了一个大笑话。当时,晋军的将领们在一起开会,有人说:“百年的贼寇,难以在一时消灭。如今快到暑天了,雨水又多,疾病和瘟疫即将爆发。应该等到冬天再开始行动。

”杜预表示:“过去乐毅凭借济西一战就吞并了强大的齐国,如今军威正盛,这就好像是在劈开竹子,已经将竹子劈开了口,下面的一段竹子就会迎着刀刃裂开,不会再有费力的地方。”于是,杜预下令部下直扑秣陵。所经过的城邑,无不放弃抵抗,原本对此持有异议的人纷纷写信谢罪。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杜预口中的“迎刃而解”,比喻主要问题解决了,其它的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或比喻处理事情、解决问题很顺利。这也是由杜预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西晋期间的灭吴之战期间。文中提到了王濬和杜预都是此次灭吴之战的晋军统帅。按照战前部署,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王濬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等将领从巴蜀地区顺流而下直捣东吴都城建业。征南大将军杜预则率部从襄阳进军进逼东吴在荆州地区的重镇江陵。

在战事的进行中,晋军闹出了一个笑话。年过七旬的王濬上表晋武帝司马炎,声称将吴军将领孙歆斩杀,而实际情况则是杜预将此人生擒,此事让王濬非常尴尬。

此后不久,以太尉贾充为首的部分朝臣上书司马炎,要求停止行动,其理由便是江南一带的气候潮湿,疾病瘟疫必定流行。为了避免失败,应当立即找回前线诸军,为日后再度伐吴做准备。而部分晋军将领对这个建议也表示赞同。不过,这个意见遭到了晋武帝司马炎和征南大将军杜预的坚决反对。最终,司马炎下令继续发动进攻,东吴帝国随之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詹姓的历史典故,它竟然是皇族的姓氏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有皇室血统就有30个姓氏,占到百家姓中的三分之一,那么詹姓是不是皇族呢?

詹姓是皇族,詹姓出自姬姓,为周文王之后。周宣王时,封其支子于詹,建立詹国,为侯爵,史称詹文侯,其后世袭为周大夫。因詹文侯首封于詹,故后世子孙尊其为詹姓得姓始祖。现在很多人认为占姓是比较准确的,其实不是这样的,现代并没有占这个性,占姓是詹姓的误用,现代人把詹写成占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因为国家推行简写字,很多的詹姓族人都以为占是詹的简写,现在很多地方族人都把詹写成占了,以至于人口姓氏普查中把詹和占分成两个姓,而事实上,只有詹姓一个。通过对詹姓进行普查,很多人也认为詹姓应该写成占,这是时代沿用的一种常见现象,只要说是詹姓,他们都会写成占。

詹姓是皇族,是詹文侯的后人,在古代也有詹国这个国家,所以詹姓是皇族姓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有关吕蒙的成语都有哪些 跟吕蒙有关的成语典故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吕蒙也还是有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白衣渡江也非常的厉害了,跟这个吕蒙相关的成语也非常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番,看看这个和吕蒙相关的成语有哪些吧,盘点盘点和吕蒙相关的成语典故,感兴趣的网友可以一起来学习学习了!

1、吴下阿蒙[ wú xià ā méng ]:吴下即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士别三日 ,刮目相待[shì bié sān rì ,[guā mù xiāng dài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焉即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4、一拥而上[ yī yōng ér shàng ]:指一下子全都挤上去,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5、手不释卷[ shǒu bù shì juàn ]:释即放开,卷指书本。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意思是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6、洗脚上船[ xǐbai jiǎo shàng chuán ]:指居于水滨,舟行极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覆巢之下无完卵是什么意思?覆巢之下无完卵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927 字

+ 加入清单

孔融是三国时期的大学士被称为建安七子之一,但就是孔融这张嘴经常会的罪人,这也和他不吐不快的性格有关。不过孔融面对曹操也是毫不收敛,照样我行我素,终于有一次把曹操给惹怒了,直接下令捉拿孔融。但是孔融的两个儿子也被波及到了,这次要为大家讲的“覆巢之下无完卵”的典故就和孔融被抓有关,下面一起来看看这句话的意思还有背后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南北朝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发生时间是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故事的主人公是汉末士人领袖孔融和他的两个儿子。原文如下: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二徐进越:“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孔融被拘捕,朝廷内外都非常惊恐。当时孔融有两个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人依旧在玩琢盯的游戏,没有一点慌张的样子。孔融对派来抓捕他的人说:“希望罪过只加在我一人身上,两个孩子能否保住性命?”孩子们从容上前说道:“父亲您难道见过捣翻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好的鸟蛋吗?”不久两个儿子也被拘捕了。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由这两个八岁和九岁的孩子之语改编而成,叫做“覆巢之下无完卵”,意为鸟巢底朝上翻下来,蛋都摔破了,比喻一人罹祸,全家老少不得幸免。这也是这两个孩子首创的一句令后人非常熟悉的成语。

孔融,是孔子的后裔。四岁的时候便有“孔融让梨”的惊人之语,十岁时又有“小时了了”典故出现,无论是学问还是个性都非常鲜明,是汉末时期著名的士人领袖,素以学问渊博、刚直不阿著称于世。孔融这位老夫子非常瞧不起曹操,自从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被朝廷征召为将作大匠后,就多次出言讥讽曹操。官渡之战前夕又公开散布失败言论,令曹操非常恼怒。

后来曹操战胜袁绍,曹丕强纳袁煕之妻甄氏时,孔融又出言讽刺。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荆州之战爆发前。最终,曹操对孔融忍无可忍,以不孝之罪将孔融一家大小全部处死。在孔融被抓期间,便有了这个“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成语故事。

孔融的这两个孩子,年龄虽小,却深明事理,知道自己也将与父亲一样死于非命,故此非常从容。可以想象,如果这两个孩子能够长大成人,也必将成为一代名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威仪不肃典故出处介绍 威仪不肃释义解读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说刘备早年到达荆州改变了他的一生,荆州确实可以算是刘备的福地了。不过刘备作为领袖有一点不太好就是太讲感情,如果自己的手下和自己关系好就容易纵容,这次讲的成语威仪不肃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刘备虽然已仁义著称,但是群臣有别,并不是说亲近到没有分寸就是好事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威仪不肃这个典故是什么样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简雍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左右,主人公名叫简雍。原文如下: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先主至荆州,雍与麋竺、孙乾同为从事中郎,常为谈客,往来使命。先主入益州,刘璋见雍,甚爱之。后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先主拜雍为昭德将军。优游风议,性简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犹箕踞倾倚,威仪不肃,自纵适;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无所为屈。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氏,青少年时期就与先主刘备有来往,并从此跟随刘备。刘备来到荆州后,简雍与孙乾同为从事中郎,经常作为刘备的说客,往来执行使命。后来刘备包围了成都,派简雍进城说服刘璋投降,刘璋便与简雍一起同车出城,投降了刘备。战后,刘备封简雍为昭德将军。

简雍为人性情简傲,不拘礼法,即使是刘备亲自到场的场合,也是箕踞而坐,仪容举止丝毫不见庄重和严肃,只要自己觉得舒胆就行。与职务低于诸葛亮的官吏交谈,经常是独据一隅,枕着脖子仰卧着说话,无所拘束。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简雍的表现,叫做“威仪不肃”,意为容貌和举止不庄重严肃。

本文介绍的这位简雍,是刘备的旧交,跟随刘备从涿郡起家一直到在益州称帝,是刘备集团资格最老的一个。后续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简雍才会倚老卖老,做出一些荒唐的行径。文中所介绍的“箕踞倾倚”在当时便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法,尽显轻慢傲视之姿。蜀汉官吏也知道简雍与刘备的关系,不便发作,也就只好听之任之了。

幸好这位老夫子也不是在所有人面前都是如此。文中说他“诸葛亮已下则独擅一榻,项枕卧语”,可见他在诸葛亮面前并非如此。这也算是给足了诸葛亮面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遭家不造什么意思?遭家不造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当年想要称帝,是需要一个正统理由的,毕竟汉献帝不在刘备这边,贸然称帝肯定会引起百姓反感。不过曹丕改朝换代后,刘备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因为他本来就是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才把大家集合起来,这下汉朝已经没了,刘备就有理由建立蜀汉继而延续汉室的血脉。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比较冷门,叫做“遭家不造”,就和刘备称帝有关。可能有人会说刘备称帝主要还是为了自己,不过事到如今谁还说得清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诸葛亮传》,时间是在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主人公是刘备。原文如下:

先主于是即帝位,策亮为丞相曰:“朕遭家不造,奉承大统,兢兢业业,不敢康宁,思靖百姓,惧未能绥。於戏!丞相亮其悉朕意,无怠辅朕之阙,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其勖哉!”亮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领司隶校尉。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于是即皇帝位,册封诸葛亮为丞相,册封诏书上说:“我的家族遭遇不幸,如今我继承了汉朝的大统,一定会兢兢业业,不会有丝毫倦怠偷安,只想让百姓安定,却担心无法达到这一目标。丞相诸葛亮是知道我的心意的,你辅佐我不要懈怠,要弥补我的过失,帮助我重现汉室的光辉,用意普照天下,你要好好努力啊!”于是,诸葛亮担任了丞相,录尚书事。张飞死后,诸葛亮又兼任司隶校尉。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刘备在诏书中提到的“遭家不造”,意为家中遭遇不幸。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诗经》中的“闵予小子,遭家不造,嬛嬛在疚。”

刘备所指的“遭家不造”是什么呢?其实并非刘备早年丧服的经历,指的是汉献帝刘协。刘备的出身,无论是看过史书或者小说的读者都清楚,他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根正苗红的皇室后裔。虽说文艺作品中的“皇叔”一说是瞎扯,但皇亲的身份是不容否定的。

刘备为何要在诏书中称“遭家不造”呢?原因出在献帝延康(公元220年)曹丕废汉自立这件事情上。这件事情发生在这一年的十二月,曹丕废掉了汉献帝刘协,建立了曹魏帝国。不过,曹丕称帝的消息传到益州时,却与实情有着巨大的差异。《三国志•先主传》载:“二十五年,魏文帝称尊号,改年曰黄初。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刘备称帝又是什么时间呢?从《三国志》中可以得知,是次年的四月,也就是公元221年四月。此时距离曹丕称帝已有四个多月的时间,按照常理,汉献帝是死是活早就应该一清二楚了。但即便如此,刘备仍然将刘协被害这一谎言当成事实,建号称帝。足见汉献帝是否真的被害对刘备来说只是个幌子,故意将谎言当成事实,以达到自己称帝的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举贤任能什么意思?举贤任能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东吴政权能够建立起来,孙家父子都复出了很大的努力。孙策继承了孙坚骁勇善政的能力,为东吴政权打好了基础,但孙策却遭到暗算,最后只能把东吴江山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孙权。因为当时孙策的孩子都还太小,没能力治理东吴,不然这个位置可能还轮不到孙权。结果孙权也是不负众望,东吴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成为了能和曹魏比肩的大国之一。这次要为大家讲解的成语“举贤任能”就和东吴这段故事有关有,一起来看看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发生在孙策临终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孙策和孙权。原文如下:

(孙策)随召张昭等诸人,及弟孙权,至卧榻前,嘱付曰:“天下方乱,以吴越之众,三江之固,大可有为。子布等幸善相吾弟。”乃取印绶与孙权曰:“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卿宜念父兄创业之艰难,善自图之!”权大哭,拜受印绶。策告母曰:“儿天年已尽,不能奉慈母。今将印绶付弟,望母朝夕训之。父兄旧人,慎勿轻怠。”

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又唤诸弟嘱曰:“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有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诸弟泣受命……言讫,瞑目而逝。年止二十六岁。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策遭许贡门客暗算,身负重伤,之后又因怒杀于吉而金疮迸裂病情再度恶化。孙策自知将不久于人世,遗命由孙权继位。孙策此后又分别对亲人做了一番交代,最终去世。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孙策口中的“举贤任能”,意为推举贤者,任用能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礼记?大传》中的“三曰举贤,四曰使能。”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小说中孙策对孙权的这一段临终遗言并非是小说家的虚构,而是真实的历史记载,《三国志?孙讨逆传》中孙策的遗言是这样:“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知卿。”与小说情节对比,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从孙权后来的表现来看,他没有辜负孙策的重托。在他的领导下,东吴集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不仅雄踞江东,最终还与曹魏、蜀汉三足鼎立,建立了东吴帝国。从这一点来看,孙策的眼光是非常精准的。

不过,孙策传位给孙权却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据《三国志?宗室传》记载,江东重臣张昭当时就认为孙策看中的人选并非老二孙权而是老三孙翊:“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而孙策的母亲吴氏对于孙策遗命把江东交给孙权也是忧心忡忡。据《三国志?董袭传》记载:“策薨,权年少,初统事,太妃忧之。”从这两个记载可以看出,无论是张昭还是吴氏的都低估了孙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献可替否什么意思?献可替否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一直都非常注重人才的栽培,但蜀汉的储备力量又是三国中最弱的存在,所以想要挑选出能够挑大梁的人也是十分困难。刘备要比诸葛亮更会看人,而且是那种观察入微的类型,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献可替否”,背后的故事就和诸葛亮、刘备有关。其实蜀国有很多潜力才将,但前一辈的人光芒实在太过耀眼,导致聚光灯一直照不到他们,那就趁这次机会认识一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董和传》,时间是在蜀汉帝国建立前后,主人公是董和。原文如下:

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自和居官食禄,外牧殊域,内干机衡,二十余年,死之日家无儋石之财。亮后为丞相,教与群下曰:“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若远小嫌,难相违覆,旷阙损矣。违覆而得中,犹弃弊蹻而获珠玉。然人心苦不能尽,惟徐元直处兹不惑,又董幼宰参署七年,事有不至,至于十反,来相启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于国,则亮可少过矣。”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先主刘备占领蜀地后,征召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一起主持左将军大司马府日常事务。董和经常进献切实可行的意见,废除不可行的规章制度,并与诸葛亮成了好朋友。董和为官以来享受俸禄,在外统领大郡,在内执掌机要核心,一共二十多年,死时家里没有两石米粟的财产。

诸葛亮担任丞相后,曾经教诲群臣说:“府中设置参谋僚佐的目的,在于集合众人的智慧,收到更大、更好的效果。如果避讳细小的嫌隙便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一切都随大流,那造成的损失就会更大。如果提出不同意见并进行反复商讨,最终找到了最佳的方法,就犹如抛弃破旧的草鞋而获得了美玉。

然而很多人做不到这一点,当年只有徐庶面对这种情况时不会迷惑,后来也只有董和做到了这一点。董和在府中工作七年,遇到事情有办理不周到的,他总是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有时多达十余次,耐心启发和劝告,一定会将我说服。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徐庶的十分之一,又像董和一样诚恳认真,那么我诸葛亮也就可以少犯一些过失了。”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诸葛亮所提到的“献可替否”,意为进献可行的方法,替换不可行的方法。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年》中的“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

说起董和这个人物,或许不少人不太熟悉,但提及他的儿子,大家一定都知道,那边是被誉为“蜀汉四英相”之一的董允。董和原本并非刘备的嫡系,而是益州牧刘璋手下的一名官吏。刘备占据益州后,将董和提拔为掌军中郎将,与这两个一起在自己的左将军府任职。董和突出的工作能力也赢得了诸葛亮的高度赞赏,并将其与自己当年的好友徐庶相提并论。在董和去世后,诸葛亮曾两次在属下面前夸赞董和的能力,足见对董和的器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作威作福什么意思?作威作福典故介绍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去世后,曹丕改朝称帝,任蒋济为相国长史。后来曹丕给夏侯尚的诏书中,提到“作威作福”一词,夏侯尚还十分得意的把诏书给蒋济看。结果蒋济急忙觐见曹丕,并且指出曹丕这样说的不妥之处。最后曹丕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取回了交给夏侯尚的诏书。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就是“作威作福”,这个成语的意义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蒋济传》,时间是在曹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丕、夏侯尚和蒋济。原文如下:

(曹丕)诏征南将军夏侯尚曰:“卿腹心重将,特当任使。恩施足死,惠爱可怀。作威作福,杀人活人。”尚以示济。济既至,帝问曰;“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济对曰:“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因曰:“夫‘作威作福’,书之明诫。‘天子无戏言’,古人所慎。惟陛下察之!”于是帝意解,遣追取前诏。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曹丕下诏给征南将军夏侯尚说:“你是朕的心腹重将,应当给予你特别的任命(指征南将军一职)。希望你可以广施恩德足以令死者享用,实行惠爱令人终身难忘。你可以独揽威权,擅行赏罚,有杀人或活人的权力。”后来,夏侯尚将这道诏书出示给蒋济看。

蒋济回到朝廷,曹丕问他:“你在各地听到和看到的社会风气、教化都是怎么样的?”蒋济回答道:“没有其他善行,只听到了亡国之语。”曹丕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问蒋济这是什么原因,蒋济以曹丕颁给夏侯尚的诏书作答,他说:“‘作威作福’是《尚书》中明明白白告诫臣子不能做的事情,‘天子无戏言’,古人对此非常慎重。请陛下认真考虑。”曹丕这才吗明白了蒋济的意思,下令将颁给夏侯尚的诏书追回。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曹丕在诏书中提到的“作威作福”,意为独揽威权,擅行赏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尚书•洪范》中的“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蒋济为何会对曹丕的找到诏书大为不满,问题就出在“作威作福”这句成语上,因为按照这句成语最早的解释,是只有帝王才能行使的权力,而曹丕却出现了重大笔误。难怪蒋济毫不客气予以指责,曹丕也只能低头认错,乖乖地将诏书收回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尔邦节是什么节日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吗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宗教节日,又叫“宰牲节”、“尔德节”,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共同的传统节日,我国有许多少数民族过古尔邦节,其中包括维吾尔族、哈萨克、柯尔克、回族等。

古尔邦节是什么节日

古尔邦节又被称为“宰牲节”、“尔德节”,是全世界穆斯林的共同的传统节日,也是伊斯兰教的三大重要节日之一。凡是过古尔邦节,在这一天都会举行盛大的节日活动,当然也少不了特色的美食。

古尔邦节的时间一般是在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肉孜节(开斋节)后七十天左右,在伊斯兰历法系统中,古尔邦节的日期是固定不变的,但后来时间根据公历计算后,其日期则呈变化不定状,所以不同地区人过古尔邦节会有季节上的差异,有时是冬天,有时是夏天,有时是春天,有时是秋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什么意思?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典故介绍

全文共 1393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北伐期间,本能在上方谷一役,用火攻彻底除掉司马懿。没想到老天竟然下了一场及时雨,让诸葛亮的计划功亏一篑。都说诸葛亮是神机妙算,懂得气象风水,为什么诸葛亮竟然没有算到如此重要的一场雨呢?只能说诸葛亮还是大意了。这次上天选择站在司马懿这边,让他虎口脱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究竟如何,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发生在诸葛亮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司马懿和诸葛亮。原文如下:

魏兵奔逃无路。山上火箭射下,地雷一齐突出,草房内干柴都着,刮刮杂杂,火势冲天。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乃下马抱二子大哭曰:“我父子三人皆死于此处矣!”正哭之间,忽然狂风大作,黑气漫空,一声霹雳响处,骤雨倾盆。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地雷不震,火器无功。司马懿大喜曰:“不就此时杀出,更待何时!”即引兵奋力冲杀。张虎、乐綝亦各引兵杀来接应。马岱军少,不敢追赶。

司马懿父子与张虎、乐綝合兵一处,同归渭南大寨,不想寨栅已被蜀兵夺了。郭淮、孙礼正在浮桥上与蜀兵接战。司马懿等引兵杀到,蜀兵退去。懿烧断浮桥,据住北岸。且说魏兵在祁山攻打蜀寨,听知司马懿大败,失了渭南营寨,军心慌乱;急退时,四面蜀兵冲杀将来,魏兵大败,十伤八九,死者无数,余众奔过渭北逃生。孔明在山上见魏延诱司马懿入谷,一霎时火光大起,心中甚喜,以为司马懿此番必死。不期天降大雨,火不能着,哨马报说司马懿父子俱逃去了。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以木牛流马为诱饵,将司马懿骗进了上方谷口,山上火箭射下,地下地雷齐出。顷刻之间,上方谷口火光冲天。司马懿眼看走投无路,抱着司马昭、司马师这两个儿子失声痛苦。谁知突然之间天空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火势迅速熄灭。司马懿等人顺势逃出重围。尽管伤亡惨重,但却逃过一死。诸葛亮得知此事后,扼腕叹息。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亮口中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意为自己已经尽力而为,至于能否达到目的,还要看时运如何。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中提及的此次上方谷口之战,仅仅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另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载,在诸葛亮此次北伐之中,蜀魏双方除了在阳燧、北原及马冢山一带有过激烈战事之外,并无所谓的上方谷口一战。

至于说到小说中上方谷口这一战,其中也有个耐人寻味之处。尽管书中没有详细描述诸葛亮在战前的详细部署,但从战斗的过程来看,诸葛亮的部署是有一定问题的。诸葛亮在战前说过:“若司马懿自来,汝等便往劫魏寨,夺了渭南。”这说明诸葛亮已经断定诸葛亮必将亲自率部来到上方谷口,而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但除了火箭、地雷之外,诸葛亮只在该地安排了魏延及五百名士兵作为诱饵,而负责堵住上方谷口出口的马岱兵力也不足,书中说“岱军少,不敢追赶”,这才让司马懿免于一死。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诸葛亮却以重兵进攻曹军营寨,这岂不是本末倒置吗?难怪有网友看完这一情节后戏称:这是诸葛亮有意放司马懿一条生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东风不与周郎便于哪个典故有关 东风不与周郎便啥意思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与赤壁之战有关。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赤壁之战

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操大军的战役。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变化无方典故出处介绍 变化无方意思解读

全文共 1197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中前期最重要的一场战役就是官渡之战了,曹操也正是因为取得了这场胜利才能统一北方。不过当时天下人都不怎么看好曹操,毕竟袁绍不管是兵力还是人才都比曹操要多,但是袁绍轻敌让自己复出了惨痛的代价。其实之前就已经有人提醒袁绍曹操用兵变幻莫测不可轻敌,但袁绍怎么会把一个曹操放在眼里呢?这次讲的成语变化无方也是出自这里,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故事出自《三国志·袁绍传》,发生时间是献帝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期,涉及的人物有三个:袁绍、田丰和曹操。先来看看原文:

初,绍之南也,田丰说绍曰:“曹公善用兵,变化无方,众虽少,未可轻也,不如以久持之。将军据山河之固,拥四州之众,外结英雄,内修农战,然后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救右则击其左,救左则击其右,使敌疲于奔命,民不得安业;我未劳而彼已困,不及二年,可坐克也。今释庙胜之策,而决成败于一战,若不如志,悔无及也。”

这段话的大意是这样:当初袁绍率兵进军官渡,田丰对袁绍说道:“曹操善于用兵,战术变化不定,灵活多变,他的军队人数虽少,但千万不能轻视,不如用持久战的方式对付他。将军您拥有的地盘山河险固,又拥有四州的民众,对外结交英雄,对内休整农业、军事,然后挑选精锐,出奇兵向防御空虚之地出击,骚扰黄河以南地区。曹操救援右边我们则攻击他的左边,他援救左边我们就攻击右边,使其疲于奔命,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如此一来我们不用兴师动众对手已经疲惫不堪,用不了两年曹操必将失败。如今将军放弃必胜之策,选择用一场战役来决定胜败,万一无法获胜,后悔都来不及了!”

本文要说的成语就出自田丰话中的“变化无方”,意为变化不定,灵活多变。这句成语也是由田丰所首创。

田丰的这番话非常客观。曹操自起兵以来,身经百战,遭遇的凶险不少,但不仅能化险为夷,还是采用灵活多变的战术击败对手,在兖州对付张邈、陈宫是如此,在徐州对付吕布、刘备亦是如此。短短数年,曹操迅速成为中原地区仅次于袁绍的强大势力,靠的就是战场上的变化无方。

作为袁绍的谋士,田丰不仅看到了曹操的优势,同时也找到了击败曹操的关键。正如他自己所言,分兵进攻,能打乱曹操的整体部署,同时能最大程度地利用袁绍在兵力上的巨大优势。如果真的按照田丰的战略战术实施,曹操必败无疑。

不过,战争的胜负并不仅仅依靠兵力的多寡,最重要的是主帅的领导能力和判断能力。在这一点上,袁绍刚愎自用、好谋寡断、目光短浅,岂是一代军事家曹操的对手。结果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在官渡与曹操展开战略决战。尽管兵力数倍于曹操,但最终还是输在了曹操的“变化无方”上,从此双方的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最终袁绍集团灭亡,曹操统一了中原。

最可悲的是,官渡之战失败后,袁绍不但没有因战前田丰的正确判断而重用他,反倒认为自己的失败会被田丰笑话,到时候自将颜面皆失,下令将田丰处死。单单从这一件事情就可以看出,袁绍输给曹操是必然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十一月在古代的叫法是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月古代叫法为“冬月”,又称之为辜月、畅月、后十月以及仲冬。月份的简称为“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自古以来,都是以月相的变化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也就是约等于30天,学名叫做“朔望月”。

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会根据月相来计算日子,从古至今,朔望月仍然是许多历法的基石。目前一年分为12个月,其中中国农历也是12个月,但农历的闰年会有13个月,多出来的那一个月称为闰月。

中国农历中,将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一个季节为三个月,其中,每个季节的第一、第二、第三个月分别用孟月、仲月以及季月表示。孟月即农历的正月、四月、七月和十月;仲月即农历的二月、五月、八月和十一月;季月即农历的三月、六月、九月以及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疲于奔命什么意思?疲于奔命典故出处

全文共 1126 字

+ 加入清单

疲于奔命这个成语大家都不会陌生,但是你知道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是什么么?今天就为大家重点讲解下疲于奔命的故事和出处。背景是发生在三国时期,当时姜维接过诸葛亮的衣钵,继续北伐的使命,但是曹魏这边一直有位蜀汉克星就是郭淮。郭淮每次都能猜准姜维的意图,也是让姜维非常头疼,那这个疲于奔命背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郭淮传》,时间是在曹魏正始九年(公元248年),主人公是郭淮。原文如下:

姜维出石营,从强川,乃西迎治无戴,留阴平太守廖化于成重山筑城,敛破羌保质。淮欲分兵取之。诸将以维众西接强胡,化以据险,分军两持,兵势转弱,进不制维,退不拔化,非计也,不如合而俱西,及胡、蜀未接,绝其内外,此伐交之兵也。

淮曰:“今往取化,出贼不意,维必狼顾。比维自致,足以定化,且使维疲于奔命。兵不远西,而胡交自离,此一举而两全之策也。”乃别遣夏侯霸等追维于沓中,淮自率诸军就攻化等。维果驰还救化,皆如淮计。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姜维率军出右营,经过强川,在西面接应治无戴,并留下阴平太守廖化在成重山一带修筑城池,聚集失败的羌人。郭淮想分兵击败他们,但手下将领却认为姜维的军队西面与强大的羌人相接,廖化又能依靠有利地形进行防御,分兵攻打会削弱实力,进步能击败姜维,退不能打败廖化,不是上佳的计策,建议郭淮还不如合力向西,赶在胡人与蜀军尚未合兵之际,切断他们的内外交通,这才是最佳的应对之策。

郭淮说:“现在去进攻廖化,出乎对手的意料之外,姜维一定会非常害怕。在姜维亲自率部赶到前,我们足以重创廖化,使得姜维忙于奔走应付而劳累不堪。这样一来,军队不用远征西方,姜维与胡人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这才是两全其美的策略。”最终,郭淮亲自率部攻打廖化等人,姜维果然急速返回援救廖化,一切都如郭淮战前预料的那样。

本文要说的成语,便是郭淮口中的“疲于奔命”,意为忙于奔走应付而劳累不堪。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左传•成公七年》中的“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

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姜维北伐期间,魏国境内的陇西、南安等地的羌民相继举兵叛乱并向蜀汉政权求援,费祎命卫将军姜维出兵接应,但准备不足,战事进展并不顺利,姜维撤出战斗返回汉中。后来姜维又一次出兵,接应魏国境内的另外一支叛军治无戴部,再次与郭淮狭路相逢。郭淮以夏侯霸率军在沨中一带追击姜维,自己则以重兵进攻驻扎在成重山的廖化,吸引姜维回援。姜维回援廖化之后与郭淮进行激战,最后战事不利,只能带着治无戴残部退回了汉中。

郭淮是曹魏宿将,曾与刘备、诸葛亮都有过较量,并在街亭之后中配合张郃取得大胜,诸葛亮对其非常忌惮。与郭淮相比,姜维更加不堪一击,多次被郭淮击败,本文所介绍的“疲于奔命”这一战便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惊蛰吃梨的典故 惊蛰吃梨有什么传说

全文共 616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闻名海内的晋商渠家,先祖渠济是上党长子县人。明代洪武初年,渠济带着信、义两个儿子,用上党的潞麻、梨倒换祁县的粗布和红枣,往返两地间从中赢利。天长日久,有了积蓄,于是在祁县城定居下来。

雍正年间,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并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惊蛰吃梨有什么传说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化生长的现象。春雷始鸣,气温回升,昆虫萌动,“九九”已尽,“九尽桃花开,春耕不能歇”。物候:桃红李白,莺鸣燕来,布谷催耕。

惊蛰吃梨,是因为惊蛰过后,气温回升较快,天气明显变暖,这时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特别适合在这个季节食用。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生吃、蒸食、榨汁或者煮水。

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梨和“离”谐音,意思是要让病痛远离身体。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惊蛰全家吃梨的习俗,并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周瑜打黄盖下一句是什么?周瑜打黄盖的歇后语典故介绍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周瑜是三国时期东吴非常著名的军事家,很多人都把周瑜当做军师,其实周瑜不仅是军师而且还能担任上阵杀敌的将军,这是诸葛亮不能比拟的。周瑜也是东吴的大都督,也就是最高指挥官了,多亏周瑜吴蜀联盟才能在赤壁之战上战胜曹操。说到赤壁之战那就不得不提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就是黄盖上演的苦肉计,也是整个赤壁之战最为关键的地方。所以后来才会出现一个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下一句是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东吴是赤壁之战的主力军,在演义当中其实很多精彩绝伦的计谋都是东吴那边想出来的,但是在书中有些却成了诸葛亮的功劳。草船借箭是孙权想出来的,而最为关键的一计就是黄盖和周瑜上演的苦肉计了。周瑜知道曹操最大的弱点就是士兵不善于打水仗,虽然曹操的兵力众多,但是只要攻破一条防线其他士兵的战斗力也会减半。所以就联合黄盖演了一出戏给曹操看,只能说黄盖和周瑜的演技实在太逼真,把黄盖这样的老臣打的血肉模糊,也不怕黄盖要是支持不住怎么办。随后黄盖就带兵叛逃,想要转投曹操。

刚好周瑜打黄盖这件事被曹操派去的卧底蔡和看到,所以对黄盖的投降也是深信不疑,而且曹操的战船还被绳子连到了一起,也是为东吴准备的火攻创造了绝佳的条件。就这样,黄盖在快要接近曹操的时候点燃了所有船上事先准备好的柴草,撞向曹操大军顺着东风把曹操的战船全给烧毁了。曹操这次也是放松了警惕,关键是黄盖实在被打的太惨了,还差点丢掉了性命,其实这样的诈降也是存在风险的。只是曹操本来就信心满满,认为蜀吴联盟也拿自己没办法,结果就被对方以少胜多完成了逆袭。

所以后来就有了这样的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现在就是用来形容双方都心甘情愿的事情。只能感叹古人的智慧是完全不输给现代人的,而且可能还更加的敬业,演技比现在的某些演员都要好多了。周瑜的才华在演义当中是被低估了,而且最后的结局竟然是被诸葛亮给气死的,这在正史当中都是不对的。周瑜也算是东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而当时诸葛亮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估计周瑜都不会把诸葛亮放在眼里,如果两人正面对决的话周瑜应该会是完胜。

只是我们把诸葛亮神话的太厉害,正史中诸葛亮根本就没参加过赤壁之战,所以那些关于他在赤壁之战上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假的。这里也是顺便帮周瑜正个名,免得好要被大家一直冤枉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要是孙权能多活几年说不定三国的格局又要发生一些变动了。但是对于东吴来说人才也是不断的在出现,周瑜死后陆逊同样非常厉害,在夷陵之战上帮助东吴击败刘备,此后蜀国就开始走向衰亡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漫山遍野什么意思?漫山遍野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当年马超在曹操后方,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压力。马腾被杀以后,马超更是接替了自己父亲的部队,向曹操发起抵抗。其实赤壁之战曹操会大败,就跟马超有着一定的关系,要不是曹操担心后方的马超可能就不会选择同吴蜀僵持,直接发起进攻也不会有后顾之忧,所以马超相当于是间接帮了他们一个忙。不过在演义中,有一件关于马超的事讲述的不太对,也跟这次要介绍的成语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和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发生在韩遂、马超叛乱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钟繇、马超和庞德。原文如下:

长安郡守钟繇,飞报曹操;一面引军拒敌,布阵于野。西凉州前部先锋马岱,引军一万五千,浩浩荡荡,漫山遍野而来……钟繇上城守护。长安乃西汉建都之处,城郭坚固。壕堑险深,急切攻打不下。一连围了十日,不能攻破。庞德进计曰:“长安城中土硬水碱,甚不堪食,更兼无柴。今围十日,军民饥荒。不如暂且收军,只须如此如此,长安唾手可得。”马超曰:“此计大妙!”即时差“令”字旗传与各部,尽教退军,马超亲自断后。各部军马渐渐退去。

钟繇次日登城看时,军皆退了,只恐有计;令人哨探,果然远去,方才放心。纵令军民出城打柴取水,大开城门,放人出入。至第五日,人报马超兵又到,军民竞奔入城,钟繇仍复闭城坚守。却说钟繇弟钟进,守把西门,约近三更,城门里一把火起。钟进急来救时,城边转过一人,举刀纵马大喝曰:“庞德在此!”钟进措手不及,被庞德一刀斩于马下,杀散军校,斩关断锁,放马超、韩遂军马入城。钟繇从东门弃城而走。马超、韩遂得了城池。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杀死马腾全家,马超兴兵叛乱,率部围攻长安城。长安郡守钟繇坚守城池,令马超久攻不下。部将庞德献策,暂时放弃对长安的围困,暗中安排士卒混进城中。一切准备妥当后,马超发动突然袭击,庞德斩杀周瑜的弟弟钟进,终于拿下长安城。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漫山遍野”, 意为布满了山间和田野,形容数量很多或范围很广。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盘踞关中及西北一带的韩遂和马超等人举兵对抗曹操,这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不过起因却与小说中的描述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小说中,马超的谋反是因为马腾被杀,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却是马超叛乱在前,马腾被杀在后,马超也因此背负“背父叛君”的一世骂名。

至于小说中庞德献策夺取长安的情节,也并非历史的真实。从《三国志》的相关记载来看,马超叛乱后并未占据长安城,而庞德也没有斩杀曹军将领的记载,而小说中出现的这位钟进,只不过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人物,也根本不是钟繇的弟弟。作者之所以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突出庞德的智勇兼备,为后来的庞德战关羽做铺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