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尔邦节典故优秀20篇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世界各地的穆斯林在每年伊历12月10日庆祝古尔邦。古尔邦节有什么祝福语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古尔邦节的祝福语带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浏览

5209

文章

828

蔡邕是个什么样的人?蔡邕听琴典故介绍

全文共 1995 字

+ 加入清单

蔡邕是蔡文姬的父亲,也是东汉著名的文学家。蔡邕一生几经周折,早年曾拒绝朝廷征召,后来迫于无奈只能入仕,但又因获罪被流放。直到董卓入住朝廷蔡邕才被赦免,官至祭酒。蔡邕不仅书法造诣高,还精通音律,蔡邕听琴的典故广为人知,他不仅能听懂琴声内在的含义,还能洞悉琴的弦外之音,可见其功力之深厚。这次我们就准备给大家简单介绍下蔡邕,看看他有哪些著名事迹。

历史上的名人,有许多人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因为儒家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崇尚礼乐的文化。

音乐,启迪心灵,激发想像。

在古代,人们根据旋律的进行与音调本身的抑扬变化,唤起心灵的丰富想像,来演绎和理解音乐所蕴含的思想。

历史上懂音乐又痴迷音乐的人很多,高山流水谢知音的故事,比今日的“发小”与“闺蜜”,更能体现灵魂的相投。

古代,是一个令人神往的时代,古朴的思维让人更能拥有精神的真髓,无论抚琴长啸还是琴瑟之趣,一张琴,浪漫出无尽的美好,那“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与意境,是大美的享受呀。一、蔡邕赴宴辨琴声

东汉末期的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一直是令我敬慕的东汉名臣,早年拒绝朝廷征召,后出任司徒掾属,升任郎中等职,参与续写《东观汉记》。

蔡邕名气大,威望高,为人温良厚道,耿直正义,深得一部分人敬重,也令一些人厌恶,遭奸佞小人打击报复而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载。

董卓掌权后,慕其才强召为祭酒,随后三日内连续加官为侍中,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董卓被诛,蔡邕因同情董卓,感叹知遇之恩,被下狱,不久便死于狱中,年六十岁。

蔡邕的才华横溢,其书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首创“飞白”书体,“妙有绝伦,动合神功”,生平藏书过万卷,著有文集二十卷。

蔡邕的才华不仅体现在文学书法上,更是精通音律,是一位弹琴高手。

据说某日,蔡邕应邀到一位朋友家中参加宴会,由于他有点事,去的稍晚了一点,当他来到主人的家门口,里面的酒席已经开始了,丝丝缕缕从室内传出了琴韵。

原来这主人特意邀请了一位善于弹琴的乐师,为客人们助兴演奏。

蔡邕对音乐的素养天份极高,还没有进屋,但被琴声吸引,如痴似醉,不由地停下来仔细聆听。

谁知不听还好,这一听着实吓了他一跳,一开始琴声悠扬,但随一波又一波的琴声,突然琴声变得高昂紧绷,沉重浑浊有压迫感,隐隐约约露出一股杀气。

主人们是请大家来作客的,怎么又暗藏杀机呢?

敏锐的蔡邕深感这事情有点蹊跷,心情无限紧张起来,他大惊失色,友人相邀,为什么这琴声杀机四伏,难道是鸿门宴?

想到那些嫉妒诽谤他的小人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当机立断,便回转身,悄悄离开了。

蔡邕是声望极高的大人物,主人听到下人报告说这位贵宾已经来到了自己家的门口,却又悄悄折回了,连忙追了出来,问个究竟,是不是礼数不够让他挑礼了。

蔡邕就直言不讳地说出了原因。

主人便拉着蔡邕来到酒席上,让弹琴的乐师来见蔡邕,并说了蔡邕来了又想走的原因。

乐师听了主人的解释,望着蔡邕不由地失声笑了,对蔡邕说:“先生莫非是刚才我看到螳螂捕蝉的缘故?”

原来,乐师在屏风后面演奏的过程中,恰好瞥见有一只螳螂,正打算捕食一只鸣蝉。那蝉已经要飞走了,而那只螳螂却迟迟没有下手,乐师心中不禁替螳螂暗暗着急。

“先生一定听出来当时我的情绪,不由自主地流露在琴声里,让先生产生了怀疑?”

蔡邕听了这番话,爽朗地笑了:“就是呀,隐隐有杀机!”

看来这琴韵真的与心境有关呀,只有精通音乐的人才会从细微处察觉到不同。二、《焦尾琴》与《柯亭笛》

蔡邕在江南地区避难的时候,看到一户人家正在做饭,主人往灶膛中填加一块又一块的桐木做燃料,偶尔取了一块木板,随手丢入火中燃烧起来后,猛地爆发出一种非常清脆又响亮的声音。

尽管声音十分短促,而蔡邕却从桐木板爆烈燃烧的声音中瞬间敏锐地感到,这不是一块普通的木板,是一块绝佳的制琴好材料。

他迅速跑到灶膛前,从灶膛中把那块木板扯了出来,买了下来,带回家后,他用这块木材精心制作成一架琴,安上琴弦后一试,这琴声果然非同一般,声音响亮而深沉,唯一的缺欠就是琴板的尾部还残留着被火烧过的焦痕,蔡邕给这架琴起名为“焦尾琴”,于是,“焦尾”成了后世形容好琴的一个术语,演成一个典故。

蔡邕有一年到会稽的柯亭。他发现这里的人们就地取材,都使用竹子作为建筑房屋的材料,连屋檐下的椽子都是一根根的竹子制成的。

蔡邕好奇,经过认真观察,蔡邕发现这些竹子的质地非常适应做乐器,是上佳材料。为了验证自己的判断,他随手抽出一支,凿了几个小眼,制作成笛子,随口一吹,声音悦耳动听,果然非同寻常,被人称之为“柯亭笛”,伏滔在《笛赋序》中说:“柯亭之观,以竹为椽,邕取为笛,奇声独绝”。

蔡邕是中国历史上音乐造诣颇高的人,他的女儿蔡文姬深得家传,颇有天赋,撰写了著名的《胡笳十八拍》流传于后世。

一代枭雄曹操就是倾慕蔡邕的才华,不惜重金将蔡邕的女儿蔡文姬从北地赎回来,也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损兵折将什么意思?损兵折将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为了夺回荆州,替关羽报仇,从而制定了伐吴的策略。虽然我们都知道,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上惨被而归,但这个结果刘备自己也需要附上一定责任。在伐吴初期,刘备还曾一度掌握主动权,当时是整个蜀汉最巅峰的时期,所以孙权也不想同刘备开战,不过孙权曾多次求和无果,看来刘备是下定了开战的决心。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损兵折将”就和刘备伐吴有关,来看看这背后的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发生在夷陵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张南、吴班、朱然和孙桓。原文如下:

(张)南曰:“此事至易:可教关、张二将军,各引五千军伏于山谷中;如朱然来救,左右两军齐出夹攻,必然取胜。”班曰:“不如先使小卒诈作降兵,却将劫寨事告与朱然;然见火起,必来救应,却令伏兵击之,则大事济矣。”冯习等大喜,遂依计而行。却说朱然听知孙桓损兵折将,正欲来救,忽伏路军引几个小卒上船投降。然问之,小卒曰:“我等是冯习帐下士卒,因赏罚不明,待来投降,就报机密。”然曰:“所报何事?”小卒曰:“今晚冯习乘虚要劫孙将军营寨,约定举火为号。

朱然听毕,即使人报知孙桓。报事人行至半途,被关兴杀了。朱然一面商议,欲引兵去救应孙桓。部将崔禹曰:“小卒之言,未可深信。倘有疏虞,水陆二军尽皆休矣。将军只宜稳守水寨,某愿替将军一行。”然从之,遂令崔禹引一万军前去。是夜,冯习、张南、吴班分兵三路,直杀入孙桓寨中,四面火起,吴兵大乱,寻路奔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大军在宜都一带遭遇东吴将领孙桓抵抗。关兴、张苞斩杀李异、谢旌、谭雄等人,大败孙桓。孙桓无奈,只好坚守营寨,同时向孙权求救。当晚,张南、吴班等又向孙桓营寨展开偷袭,再度重创孙桓。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损兵折将”,意为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形容打了败仗。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三折中的“俺如今领兵与他交战,丞相也枉则损兵折将。”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所部与孙桓激烈交锋,这些都是历史的真实。不过,小说中描述的孙桓在刘备面前损兵折将却并非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宗室传》载,夷陵之战爆发时,孙桓年仅二十五岁,却已是东吴的安东中郎将。当时,他镇守的地区叫做夷道。面对刘备数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孙桓防御有方,将夷道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此后,陆逊火烧夷陵,发动大反攻,孙桓的表现尤为突出。《三国志·宗室传》载载:“(孙桓)斩上夔道,截其径要。备踰山越险,仅乃得免。”

对于孙桓在战场上的突出表现,对手刘备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慨:“吾昔初至京城,桓尚小儿,而今迫孤乃至此也!”最终,刘备在孙桓的追击下,不得不让士兵点燃军装来阻挡追兵,这也体现出孙桓在战斗中的勇猛。不过,这位弱冠成名的少年将军运气并不好。东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年仅二十六岁的孙桓却在修筑横江坞时英年早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功遂身退什么意思?功遂身退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功遂身退”同“功成身退”的意思相近,指达到一定成就后就退居二线,不在为官。实际上等真正做到了那个职位,往往是想获得更高的成就和权利,就不存在隐退不隐退的说法了。但在古代,还是有人能做到功遂身退的,只是分为主动和被动。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典故发生在东汉末年时期,董卓入京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番作为激怒了天下民臣,朝中也有很多人对董卓的行为报以愤怒,虽无力阻止,但也要保证气节还在。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后汉书·盖勋传》,时间是在汉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主人公名叫盖勋。原文如下:

勋时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同典禁兵。勋谓虞、绍曰:“吾仍见上,上甚聪明,但拥蔽于左右耳。若共并力诛嬖幸,然后征拔英俊,以兴汉室,功遂身退,岂不快乎!”虞、绍亦素有谋,因相连结,未及发,而司隶校尉张温举勋为京兆尹。帝方欲延接勋,而蹇硕等心惮之,并劝从温奏,遂拜京兆尹。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当时,盖勋与宗正刘虞、佐军校尉袁绍共同掌管皇帝的禁军。盖勋对刘虞和袁绍说:“我几次见到皇上,发现皇上非常聪明,只不过受到宦官们的蒙蔽。如果我们能联合起来铲除这些奸贼,然后征召、选拔才智杰出的人,共同复兴汉室,等到功成名就的那一天就退隐不再为官,这岂不是一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

刘虞和袁绍一直以来也有与盖勋相同的考虑,因此相互联合交结。不过还没来得及动手,司隶校尉张温就举荐盖勋为京兆尹。汉灵帝原本想召见盖勋,蹇硕等人非常惧怕,都劝汉灵帝批准张温的奏请,于是盖勋改任京兆尹。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盖勋口中的“功遂身退”,意为功成名就之后退隐不再为官。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老子》中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盖勋与皇甫嵩一样是汉末名将,曾经浴血西北,为稳定西北局势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深得朝臣敬重。此外,盖勋为人正直,对于汉灵帝宠信宦官非常担忧。据《后汉书·盖勋传》记载,盖勋曾经当着宦官蹇硕的面在汉灵帝面前指责宦官专权,令蹇硕非常忌惮。因此这才有了后来蹇硕等人极力怂恿汉灵帝将盖勋由手握进军的将领改任京兆尹之事。

这里附带说一句,盖勋对于董卓图谋控制汉末朝廷的野心早有防备,曾经建议皇甫嵩铲除董卓。如果不是皇甫嵩胆小怕事不敢行动,董卓的阴谋将难以得逞。董卓专权时期,仍对盖勋充满戒心,并裹挟盖勋来到长安。献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盖勋病发而亡,临终前留下遗嘱,死后不准家人接受董卓的任何礼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粱美梦典故的意思 黄粱美梦的成语故事

全文共 1267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黄粱美梦其实大家也还是知道的,也是经常性的听说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黄粱美梦的典故会是什么呢?又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成语故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我们常常会说有些人做了一场“黄粱美梦”,这其中的“黄粱”就是小米的意思,也就是说从表面上来讲,这就是说煮一顿米饭的时间就做了一场好梦的意思。古人在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个成语,我们现在对这个成语也不陌生。

“黄粱美梦”一成语其实出自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唐·沈既济《枕中记》中记载的。大体是说一位已经修炼了很多年的道士吕翁在一次外出游历中,住进了邯郸道上的一间客店里。这一天正处于春季末尾,天气已经炎热了起来,所以很多路过的旅人都选择在客店中休息一会儿,喝杯茶水再走。而道士吕翁也坐在客店里品茶,这个时候,从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蹄声。

道士吕翁定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位身着褐色短衣的青年书生骑着马驹朝客店走来。青年书生叫做卢生,也是来这间客店投宿的,巧合的是,卢生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正好坐在了道士吕翁的身边。两人经过攀谈,逐渐熟悉了起来。卢生也放宽心,和道士吕翁说起了自己的现状,主要还是埋怨起了自己现下的贫困与艰难。道士吕翁看卢生这个样子,干脆就拿出了一个枕头,并且和卢生说只要睡上这个枕头,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荣华富贵。

卢生一听顿时就感到惊讶了,但是反正自己身上又没有什么可图谋的,干脆就试了一下。说来也奇怪,卢生的头一沾上那个枕头,就失去了意识,而这个时候,客店的老板正在下米煮饭。再说卢生失去意识后,很快的又恢复了意识。他看到刚刚的那个枕头变成了一扇门,卢生上前推开门,发现门外的路正好通向自己的家里,于是就非常高兴了走回了家。

在家中,卢生过上了非常悠闲的日子,甚至还得到了清河县崔氏之女的青睐。于是他不仅娶回了漂亮的崔氏之女,还得到了一笔不小的嫁妆。从此,卢生的生活变得更加阔绰、体面。而正如俗话所说大丈夫成家立业,所以在成家后,卢生就去应试。本来以为上进无门,没想到又非常幸运的中了进士。

随着时光的流逝,卢生的官职步步高升,不仅当了十年的宰相,还在最后受封了“燕国公”。而他美丽的妻子也给卢生生下了五位优秀的儿子,儿子们也在后来和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成了亲,给卢生生下了很多孙子孙女。卢生就在子孙环绕、名誉满堂的情况下活到了80岁的高龄,安详的闭上了眼睛,失去了意识。

然后卢生又恢复了意识,这才发现刚才自己度过的一生其实只不过是一场梦境。而在现实生活中的时间,客店老板煮的饭尚还没有煮熟。这时候卢生才看向自己的旁边,道士吕翁正观察着他。卢生起身赶忙道谢,说多亏了道士吕翁,才让自己经历人一生的穷与富,善与恶,生与死。只不过梦境终究还是梦境,比起虚幻的梦想,还是靠自己的本事去努力才最好。道士吕翁终于笑着点头,告别了卢生。

这也就是“黄粱美梦”的来源,虽然带上了一丝神话色彩,但也充满了我们国家独特的传统文化韵味。这个故事在后来也被很多文学创作者再次改编了,但是到最后无非还是想要提醒世人,与其做着遥不可及的美梦,倒不如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烛光斧影是个什么典故

全文共 177 字

+ 加入清单

烛光斧影”其实是个历史典故。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做了17年皇帝。正史中没有他死亡的明确记载,因此他的死一直是一个不解之谜。有野史传说赵匡胤是被弟弟,太宗赵光义所杀。太祖死前只有赵光义在旁,有人看到烛影下赵光义身影移动,又听到柱斧戳地之声,赵匡胤随后去世。继承皇位的是赵匡胤的弟弟而非儿子,不合传统习惯,因此后世怀疑赵光义谋杀兄长而篡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四海飘零什么意思?四海飘零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在过五关斩六将寻找刘备的途中,收留了周仓。而且此前,周仓和赵云还相互比试了一番。实际上,周仓这位人物只是演义里杜撰出来的,正史上并没有周仓,但小说的力量强就强在,他把周仓塑造成了一位对关羽来说非常重要的人物,后人还会在关帝庙中供奉周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四海飘零”,就和周仓还有关羽有关,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发生在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刘备、周仓和赵云。原文如下:

忽见周仓引数十人带伤而来。关公引他见了玄德。问其何故受伤,仓曰:“某未至卧牛山之前,先有一将单骑而来,与裴元绍交锋,只一合,刺死裴元绍,尽数招降人伴,占住山寨。仓到彼招诱人伴时,止有这几个过来,余者俱惧怕,不敢擅离。仓不忿,与那将交战,被他连胜数次,身中三枪。因此来报主公。”玄德曰:“此人怎生模样?姓甚名谁?”仓曰:“极其雄壮,不知姓名。”

于是关公纵马当先,玄德在后,径投卧牛山来……玄德早挥鞭出马大叫曰:“来者莫非子龙否?”那将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原来果然是赵子龙。玄德、关公俱下马相见,问其何由至此。云曰:“云自别使君,不想公孙瓒不听人言,以致兵败自焚,袁绍屡次招云,云想绍亦非用人之人,因此未往。后欲至徐州投使君,又闻徐州失守,云长已归曹操,使君又在袁绍处。云几番欲来相投,只恐袁绍见怪。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前偶过此处,适遇裴元绍下山来欲夺吾马,云因杀之,借此安身。近闻翼德在古城,欲往投之,未知真实。今幸得遇使君!”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终于与刘备重逢。在返回古城途中,周仓突然出现,且身上有伤。关羽询问后得知,有一人杀死裴元绍并占据卧牛山。周仓与之交锋时受伤。此后,众人来到卧牛山,这才发现打伤周仓之人原来是赵云。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赵云口中的“四海飘零”,意为到处漂泊,生活无着,比喻遭遇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这也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与真实的历史记载相对比,小说中的这段描述都是虚构出来的,无一处是历史的真实。首先,关羽的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是假的,这一点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谈过,这里不再赘述;其次,小说中出现的周仓与裴元绍这两个人物也是作者的虚构,在历史上并不存在;第三,张飞落草与古城也并非历史的事实;第四,赵云也并非是在官渡之战期间才重新回到刘备身边的。

据《三国志赵云传》载:“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瓚,瓚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该传注引《云别传》则称:“时先主亦依讬瓚,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瓚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这也就是说赵云与刘备的分离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在他帮助刘备进入徐州之后,而是在效命公孙瓒期间。这也就意味着自从赵云随刘备进入徐州协助陶谦对付曹操后,就一直留在刘备身边,再也没有返回家乡。因此,也就不会出现小说中所言的自从离开刘备之后“海飘零,无容身之地”的状况。

曹操闪击徐州后,关羽被迫投降,张飞行踪不定,刘备远走河北。那么,赵云又身在何处呢?《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的一段记载揭晓了答案:“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这意味着在徐州兵败后,赵云与刘备失散,后来又在邺城重逢,并奉刘备的密令在河北一带招兵买马,壮大力量。一句话,赵云瞒着袁绍,秘密为刘备扩充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抵足而眠什么意思?抵足而眠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75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赤壁之战开战前夕,蒋干原本想要劝说周瑜投降,最后却反被周瑜利用,借刀让曹操杀了蔡瑁和张允。不过这也不能怪蒋干,毕竟蒋干是在曹操手下做事,觉得自己和周瑜曾是同窗,劝降不成那就当好友叙旧,哪知道周瑜会在背地里暗算他一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抵足而眠”就跟此次事件有关,不过这个故事演义和正史还是有些区别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真相究竟如何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周瑜和蒋干。原文如下:

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与周瑜在赤壁对峙。曹军初战失利,帐下幕宾蒋干主动请缨,想利用自己与周瑜曾是同窗这层特殊关系劝说周瑜投降。曹操大喜,便派蒋干来到江东。得知蒋干前来,周瑜料定其目的是为曹操充当说客。于是,周瑜将计就计,先是表明了自己效忠孙权的决心,然后又故意让蒋干发现自己伪造的写给曹军将领蔡瑁、张允的信件。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文中所提到的“抵足而眠”,意为脚与脚相触地同睡一张床上,形容双方情谊深厚,关系密切。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小说的蒋干,被描绘成一个志大才疏的角色。他早年是周瑜的同窗,后来成为曹操手下的幕宾,在曹操与周瑜初战失利的情况下主要提出前往江东劝降周瑜。不过,周瑜早就识破蒋干的目的。他先是利用蒋干使曹操误杀了蔡瑁和张允这两位熟知水军作战的将领。此后发生的“苦肉计”、“诈降计”都是直接或间接与蒋干有关。这么说,小说中曹操兵败赤壁,其中一大半原因就出在这个蒋干身上。

真实的历史中到底有没有蒋干这个人物?答案是肯定的。有关蒋干是事迹出现在《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当中。据该传记载,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不过,他与周瑜却并非同窗关系。蒋干是九江人,与周瑜的家乡舒县同属扬州,故此应该是同乡,时称“州里”。

那么,蒋干是如何与赤壁之战扯上关系的呢?这就不得不说说早期三国故事的流传。自宋元以来,三国故事成为民间艺人的热门话题,不少三国人物及故事也被这些艺人们进行改编和加工。也就在这个时期,蒋干的民间形象与历史形象出现了极大的差异。在元代关汉卿的《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蒋干便已经成了周瑜的同窗。而在元代出现的集三国民间故事之大全的《三国志平话》中,蒋干不但是周瑜的同乡,又成了曹操的师父,苦肉计和诈降计也开始与他扯上了关系。到了曹操兵败赤壁时,曹军众将把失败的责任都推到了蒋干的头上,将蒋干剁成肉酱泄愤。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巧夺天工的故事 巧夺天工的典故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上蔡县令甄逸有个女儿,长得十分漂亮,后来嫁给了曹丕。曹丕当了皇帝后,对她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当时甄夫人已经四十岁了,为了能得到曹丕长久的宠爱,每天都要精心打扮自己。

据说在甄夫人的庭院里,有一条漂亮的绿蛇,嘴里含着一颗红色珠子。当甄夫人梳妆时,这条蛇就在她眼前盘成一个奇特巧妙的形状,并且形状每天一换。甄夫人就照蛇的形状梳理发型,精巧的程度胜过天然,人们都称这种发型为“灵蛇髻”。曹丕每次看见甄夫人,都觉得她依旧年轻漂亮,十分喜欢她。成语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不计其数什么意思?不计其数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火速逃离了洛阳,在路上被陈宫所救。此后曹操和陈宫二人来到吕伯奢家中,吕伯奢还打算招待曹操一番。结果曹操当时紧张的神经还没放下,以为吕伯奢会对自己不利,便将他们一家人杀戮殆尽。陈宫认为曹操不讲人情便离他而去,此后曹操再次起兵打算讨伐董卓。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计其数”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发生在杀害吕伯奢全家并逃到陈留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曹嵩、卫弘和曹仁等。原文如下:

(曹操)连夜到陈留,寻见父亲,备说前事;欲散家资,招募义兵。父言:“资少恐不成事。此间有孝廉卫弘,疏财仗义,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操置酒张筵,拜请卫弘到家,告曰:“今汉室无主,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切齿。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义之士,敢求相助!”卫弘曰:“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愿将家资相助。”操大喜;于是先发矫诏,驰报各道,然后招集义兵,竖起招兵白旗一面,上书“忠义”二字。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一日,有一个阳平卫国人,姓乐,名进,字文谦,来投曹操。又有一个山阳巨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来投曹操。操皆留为帐前吏。又有沛国谯人夏侯惇……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不数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余来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马熟娴,武艺精通。操大喜,于村中调练军马。卫弘尽出家财,置办衣甲旗幡。四方送粮食者,不计其数。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谋刺董卓未遂,被迫逃出京城洛阳。在途径中牟县时,曹操被县令陈宫抓获。陈宫仰慕曹操的大义之举,与曹操一起赶往谯县。曹操字途中杀死吕伯奢一家,令陈宫愤而离去。曹操来到陈留后,在父亲曹嵩、孝廉卫弘及一些家族成员的帮助下,聚集了数千壮士,并在随后不久参与了关东联军讨伐董卓之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不计其数”,意为没办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代周密所撰《癸辛杂识别集下·襄阳始末》中的“火炮、药箭射死北兵及坠水者,不计其数。”

对历史记载相比,小说中的这一段故事情节可谓有真有假。首先,曹操在中牟县遇到陈宫这一情节就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故事。按照《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董卓控制朝政后,曹操便逃出了京城洛阳,遭到董卓的痛击。在途径中牟县时,“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中或窃识之,为请得解。”从这个记载来看,这位抓获曹操的人并非小说所言的县令陈宫,而是一位不知名的亭长。至于放过曹操的人,也只是个没有留下姓名的官吏。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孝廉卫弘,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的确有一位资助过曹操的孝廉,不过他名叫卫兹而不是卫弘。据《三国志·武帝纪》注引《世语》载:“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太祖,使起兵,众有五千人。”关于卫兹的生平,在《三国志·卫臻传》及注引中有详细的记载。卫兹陈留襄邑人氏,年少成名,以“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为人称道。三公府多次征召,但都被卫兹拒绝。

董卓作乱后,曹操来到陈留,很快与卫兹成了好友。卫兹曾经这样称赞曹操:“平天下者,必此人也。”曹操在陈留招兵买马,卫兹资助了五千兵勇,这也成为曹操起兵最为重要的力量。不过,在随后进行的荥阳之战中,曹操遭董卓部将徐荣重创,这支队伍几乎被全歼。更为悲惨的是,卫兹也在这场战斗中阵亡。曹操为此悲伤不已。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只要曹操经过陈留郡,都要专门派人前往卫兹的宗祠祭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虫二是什么意思,揭秘虫二的典故

全文共 143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虫二其实大家也知道很多人都听说过吧,什么虫二和风月无边经常性的会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面,那么这个虫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话说在西湖出现过,在泰山也出现过,这两个地方的虫二又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西湖的风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道。明朝年间,为了更好的欣赏西湖的景色,所以在西湖修建了一座湖心亭。相传乾隆下江南期间,夜游西湖,在湖心亭被西湖的景色所迷,于是写下了“虫二”两字。后人将这两字刻成碑文,永远地放在那里。

西湖湖心岛

西湖虫二碑

无独有偶,在泰山也有一块“虫二”石,是光绪年间的才子刘廷桂题镌的。相传是刘廷桂在与西湖友人游览泰山之时,正好聊到了西湖湖心亭的“虫二”石,所以也在那里写下了“虫二”两字。

泰山虫二石刻

关于这两处“虫二”究竟谁先谁后,人们一直争论不休。因为上面所述的两个故事都是当地的民众所说,有的人认为其实是先由泰山的“虫二”,后来才有西湖的“虫二”,乾隆与刘廷桂的故事是后加上去的。因为刘廷桂的故事又有另一个版本:刘廷桂在登泰山时,听说了泰山斗母宫的尼姑私生活不检点,而且又不给刘廷桂水喝。于是他一怒之下,写下了“虫二”两字。

那么“虫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都对此感到不解,甚至日本的学者来到泰山也被这个问题给难住了。1961年,郭沫若登泰山时,不解的众人也向他请教了这个问题。郭沫若作为一个大才子,用手在“虫二”两字周围笔画了两笔,“虫二”两字就变成了“风月”。原来在古人用的繁体字中风月写作“風月”,正是“虫二”两个字加个边框。

风月没有边框,正是“风月无边”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风景美好,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舒适感。

其实这种方法叫做拆字,古代文人广读诗书,向往的是完美的生活,现实却往往令他们觉得失意,有很多看不惯的地方。但又不方便直接指责,所以大家就多使用这些文字游戏。当然也有心事不愿外露的含义,比如比较有名的,曹操的“一合酥”。

当时也是很多人不解其中意思,谁都知道这是一盒糕点,但这个意思却没人明白,只有杨修理解了其中深意,让大家分着吃掉了,原来前两字拆开来看,是一人一口的意思。可惜也就是因为他的这份聪明,使得善妒的曹操觉得此人留不得。

中华文化和汉字博大精深,关于汉字游戏的例子还有很多,其中不乏有趣又有深意的,在这里可以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

说一个人和夫人在家里招待两位朋友,朋友甲对女主人敬酒,说“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很不礼貌了;女主人指了说“醉酒之意不在翁”,说朋友偏离了和男主人叙旧喝酒的本意;男主人也有些不快,似批评的说朋友甲“醉酒之翁不在意”,胡来了;朋友乙在旁边偷着乐,暗指主人“在意之翁不醉酒”。

这就是汉语的魅力,换了别的任何一种语言,恐怕也难找到表达含义如此精湛的例子了。

相传有一次,北方匈奴要进攻中原,遣人先送来一张“战表”。皇上拆开一看,原来是“天心取米”四个大字。满朝文武大臣,没有一个解得此谜。皇上无法可想,只得张榜招贤。

这时,宫中一个名叫何瑭的官说,他有退兵之计,皇上急宣何瑭上殿。何瑭指着“战表”上的四个字对皇上说:“天者,吾国也;心者,中原也:米者,圣上也。天心取米,就是要夺我国江山,取君王之位。”

皇上急道:“那怎么办呢?”何瑭说:“无妨,我自有退兵办法。”说着,提笔在手,在四个字上各添了一笔,原信退给了来人。匈奴的领兵元帅,以为是中原不敢应战,可是拆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急令退兵。

原来,何瑭在“天心取米”四个字上各加了一笔后,有同学知道是什么字吗?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计将安出什么意思?计将安出典故介绍

全文共 1552 字

+ 加入清单

刘表死后,将荆州交给了次子刘琮。因为刘琮是刘表和蔡夫人的孩子,蔡氏在荆州非常有势力,刘表又宠爱蔡夫人,所以就准备拥立刘琮为主。不过刘琮当时年纪还太小,很多事自己都没办法做主,此后曹操准备大军南下,刘表旧臣很多都劝刘琮投降,最后刘琮只能把荆州拱手让给曹操。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计将安出”,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发生在荆州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琮、傅巽、蒯越、王粲和蔡夫人。原文如下:

(刘)琮大惊,遂请蒯越、蔡瑁等商议。东曹掾傅巽进言曰:“不特曹操兵来为可忧;今大公子在江夏,玄德在新野,我皆未往报丧,若彼兴兵问罪,荆襄危矣。巽有一计,可使荆襄之民,安如泰山,又可保全主公名爵。”琮曰:“计将安出?”巽曰:“不如将荆襄九郡,献与曹操,操必重待主公也。”琮叱曰:“是何言也!孤受先君之基业,坐尚未稳,岂可便弃之他人?”蒯越曰:“傅公悌之言是也。夫逆顺有大体,强弱有定势。今曹操南征北讨,以朝廷为名,主公拒之,其名不顺。且主公新立,外患未宁,内忧将作。荆襄之民,闻曹兵至,未战而胆先寒,安能与之敌哉?”

琮曰:“诸公善言,非我不从;但以先君之业,一旦弃与他人,恐贻笑于天下耳。”言未已,一人昂然而进曰:“傅公悌、蒯异度之言甚善,何不从之?”众视之,乃山阳高平人,姓王,名粲,字仲宣。……琮曰:“先生见教极是。但须禀告母亲知道。”只见蔡夫人从屏后转出,谓琮曰:“既是仲宣、公悌、异度三人所见相同,何必告我。”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在蔡瑁、张允等人的支持下,年仅十四岁的刘琮终于登上了荆州刺史的宝座。但当刘琮等人办完父亲刘表的丧失返回襄阳时,突然得知曹操大军正在直扑襄阳。刘琮大惊,召集文武商议对策。傅巽、蒯越及王粲等人极力主张投降曹操,刘琮的母亲蔡夫人对此也表示支持。最终,刘琮同意了众人的意见,派宋忠前往曹营献上降书。至此,荆州落入曹操之手。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琮口中的“计将安出”, 意为应该如何制定计谋。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的“沛公喜,赐郦生食,问曰:‘计将安出?’”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荆州文武劝说刘琮投降曹操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王粲传》注引《文士传》载,当刘琮继任荆州牧之后,王粲曾这样劝说刘琮:“如粲所闻,曹公故人杰也。雄略冠时,智谋出世,摧袁氏于官渡,驱孙权于江外,逐刘备于陇右,破乌丸于白登,其余枭夷荡定者,往往如神,不可胜计。今日之事,去就可知也。将军能听粲计,卷甲倒戈,应天顺命,以归曹公,曹公必重德将军。保己全宗,长享福祚,垂之后嗣,此万全之策也。粲遭乱流离,讬命此州,蒙将军父子重顾,敢不尽言!”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傅巽与蒯越劝说刘琮投降曹操一事,也能在史料中找到踪迹。《三国志刘表传》载:“(蒯)越、(韩)嵩及东曹掾傅巽等说琮归太祖……太祖军到襄阳,琮举州降。备走奔夏口。”

说到这位荆州的东曹掾傅巽,可谓是汉末鼎鼎大名的人物。据《三国志刘表传》注引《傅子》载,傅巽早年就以才华出众享誉一时。此后步入仕途,曾在朝中担任尚书郎一职。汉末天下大乱,他来到荆州成为刘表的宾客,被委以东曹掾之职。刘琮投降曹操后,傅巽又被赐封为关内侯,还在魏文帝曹丕时期担任过侍中这样的要职,最终在魏明帝曹睿时期病逝。

除了才华出众之外,傅巽还有一个长处,善于识人。由于久居荆州,傅巽曾对如庞统、裴潜、魏讽这样的青年才俊有过点评。这其中非常有趣的是,他曾经将庞统称作“半英雄”,意思是不完整、有缺陷的英雄人物。到后来庞统加入了刘备集团,不仅位列诸葛亮之后,还在益州之战中中箭身亡。从庞统急躁、冒进的性格来看,傅巽说得可谓一针见血,可见早在庞统尚未出仕之前,傅巽就与庞统有过交往,一眼就看出了庞统的优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心如铁石什么意思?心如铁石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被困麦城,誓死不投,最后被吕蒙部队活擒,关羽父子双双遇害。关羽被杀也是影响三国走向的一大转折点,主要是刘备太看重他们之间的兄弟情义,一定要为关羽报仇,结果夷陵之战刘备大军差点被陆逊全歼。不过关羽的死他自己也要付上一定的责任,如果关羽拿到首捷就撤退的话,吕蒙也没机会联合曹操对他进行前后夹击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心如铁石”就和关羽被困麦城有关,一起来看看这段精彩的历史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发生在关羽困守麦城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诸葛瑾、孙权和吕蒙。原文如下:

关公正色而言曰:“吾乃解良一武夫,蒙吾主以手足相待,安肯背义投敌国乎?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汝勿多言,速请出城,吾欲与孙权决一死战!”瑾曰:“吴侯欲与君侯结秦晋之好,同力破曹,共扶汉室,别无他意。君侯何执迷如是?”言未毕,关平拔剑而前,欲斩诸葛瑾。公止之曰:“彼弟孔明在蜀,佐汝伯父,今若杀彼,伤其兄弟之情也。”遂令左右逐出诸葛瑾。

瑾满面羞惭,上马出城,回见吴侯曰:“关公心如铁石,不可说也。”孙权曰:“真忠臣也!似此如之奈何?’吕范曰:“某请卜其休咎。”权即令卜之。范揲蓍成象,乃“地水师卦”,更有玄武临应,主敌人远奔。权问吕蒙曰:“卦主敌人远奔,卿以何策擒之?”蒙笑曰:“卦象正合某之机也。关公虽有冲天之翼,飞不出吾罗网矣!”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在回援荆州期间遭到东吴大军的猛攻,损失惨重,不得困守麦城。此时,关羽手下的将士仅有五百多人。诸葛瑾奉命来到麦城劝降,遭到关羽严词拒绝。此后,诸葛瑾将关羽不降的决定告诉了孙权,孙权对此称赞不已,但随即让吕蒙占卜,得出必胜的结论。吕蒙随即调兵遣将,在关羽突围时将其擒获。不久后,关羽父子被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诸葛瑾口中的“心如铁石”,意为心像铁石一样坚硬,比喻心肠硬或意志十分坚决。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曹操曹操《敕王必领长史令》中的“忠能勤事,心如铁石,国之良吏也。”

关羽乎困守麦城,最终在突围途中被东吴俘获并杀害,这是历史事实,小说也如实地还原了这个结局。但小说中提到诸葛瑾前去麦城全线,这并非是历史的真实。事实上,孙权并没有派人进城劝降,而是关羽主动派人联系孙权提出投降。

关于这个故事的记载,出自《三国志·吴范传》。该传记载:“后羽在麦城,使使请降。权问范曰:‘竟当降否?’范曰:‘彼有走气,言降诈耳。’”这段记载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关羽想逃出麦城,便主动派人向孙权提出投降。孙权非常疑惑,便问策士吴范。吴范一眼识破关羽的真实用意,认为关羽这是诈降。此后,孙权便调兵遣将,设下埋伏,就等关羽上钩。此后,关羽出城后遭到东吴军队的团团围攻,兵败被俘,最终被杀。

从这段记载可以发现,关羽在困守麦城期间,的确有过诈降之事。但被小说作者弃之不用。试想,如果在《三国演义》中,堂堂的武圣关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居然想出了诈降的主意逃命,在实在有损于关羽的高大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骨颤肉惊什么意思?骨颤肉惊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85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对刘备的忠义之心感动了世世代代的人,不仅关羽如此就连他的手下周仓和王甫也是有情有义的铁汉子。关羽死后,周仓和王甫也都相继赴死,自己的主公阵亡也无脸面存活于这个世上。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骨颤肉惊”就讲述了关羽的这两位手下,其实关羽是一位非常严厉的人,几乎从不讲情面,哪怕是对自己的儿子。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跟随关羽一起,这也说明了关羽的人格魅力非常强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七回,发生在关羽遇害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周仓和王甫。原文如下:

关公既殁,坐下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权即赐马忠骑坐。其马数日不食草料而死。却说王甫在麦城中,骨颤肉惊,乃问周仓曰:“昨夜梦见主公浑身血污,立于前;急问之,忽然惊觉。不知主何吉凶?”正说间,忽报吴兵在城下,将关公父子首级招安。王甫、周仓大惊,急登城视之,果关公父子首级也。王甫大叫一声,堕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关羽出兵襄樊,水淹七军,生擒于禁,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但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派遣的徐晃等大军及时出现,抵挡住了关羽的攻势,吕蒙又白衣渡江拿下荆州,令形势发生逆转。无奈之下,关羽只得回援荆州,却在麦城遭遇东吴军队的埋伏,被俘后惨遭杀害。

关羽遇害后,赤兔马绝食而亡。留守麦城的王甫梦见关羽浑身血污,担心关羽遭遇不测,便询问周仓。就在两人交谈之际,东吴士兵提着关羽父子的首级前来招降。周仓与王甫二人悲痛欲绝,一个堕城而死,另一个自刎而亡。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文中提到的“骨颤肉惊”,意为极度惊恐。这也是由《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荆州被吕蒙占领,关羽败走麦城遭东吴大军围攻,最终被俘遇害,小说中的这些故事都是历史事实,这在《三国志》的相关传记中都有着明确的记载。不过,小说中也出现了三个与历史明显不符的描述,其中之一是关羽胯下的赤兔马,另外两个则是周仓和王甫这两个人物的真实性和结局。

首先来说说这批赤兔马。历史上的关羽胯下是否为赤兔马,这一点虽然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却是非常明确的,那边是这匹马不可能是由曹操杀了吕布之后送给关羽的那匹马。原因非常简单,吕布是在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被杀,而吕布拥有这匹马的时间至少是在献帝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按照这个时间,关羽遇害时,这匹马的年龄至少也有27岁,而马的正常寿命是30岁。如果关羽胯下真是这匹马,它早已老迈不堪,关羽也不可能依然将其作为坐骑。

说完了马,再来说说周仓。小说中的周仓是个子虚乌有的人物,并不见于历史,而是宋元时期民间传说的产物,最早见于《三国志平话》,后来被罗贯中用在了小说当中。这样一个并无存在的人物,自然也就不可能出现在历史上关羽的身边,更不可能自刎而亡了。

最后再来说说王甫。这个人物在历史上倒是真实存在。有关他的事迹,可见于《三国志·杨戏传》中,篇幅很短,在此不妨全文摘录如下:“国山名甫,广汉郪人也。好人流言议。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后,为绵竹令,还为荆州议曹从事。随先主征吴,军败于秭归,遇害。”

从这段记载得知,王甫的确被调往荆州辅佐关羽,但在关羽败亡之时,他不尽没有堕城而死,反倒神奇地回到了刘备身边。后来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王甫随军参战,在刘备大败之际遇害。这也就意味着除了关羽之外,小说中描述的赤兔马绝食而亡、王甫堕城而死、周仓自刎而亡都是小说家虚构出来的故事,并非历史的真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犬马之劳什么意思?犬马之劳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290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中,汉献帝曾下衣带诏,希望董承能够联络朝中大臣,一起铲除曹操,其中还包括刘备。但是计划最后以失败告终,董承等人被杀,而刘备则是逃过一劫。不过这件事在正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所以不知道真假。不过当时汉献帝肯定是想除掉曹操,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和能力。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犬马之劳”,就和衣带诏事件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发生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发生在刘备身处许都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董承、马腾和刘备。原文如下:

却说董承等问马腾曰:“公欲用何人?”马腾曰:“见有豫州牧刘玄德在此,何不求之?”承曰:“此人虽系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腾曰:“吾观前日围场之中,曹操迎受众贺之时,云长在玄德背后,挺刀欲杀操,玄德以目视之而止。玄德非不欲图操,恨操牙爪多,恐力不及耳。公试求之,当必应允。”吴硕曰:“此事不宜太速,当从容商议。”众皆散去。

次日黑夜里,董承怀诏,径往玄德公馆中来。门吏入报,玄德迎出,请入小阁坐定。关、张侍立于侧……董承取衣带诏令观之,玄德不胜悲愤。又将义状出示,上止有六位:一,车骑将军董承;二,工部侍郎王子服;三,长水校尉种辑;四,议郎吴硕;五,昭信将军吴子兰;六,西凉太守马腾。玄德曰:“公既奉诏讨贼,备敢不效犬马之劳。”承拜谢,便请书名。玄德亦书“左将军刘备”,押了字,付承收讫。承曰:“尚容再请三人,共聚十义,以图国贼,”玄德曰:“切宜缓缓施行,不可轻泄。”共议到五更,相别去了。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汉献帝写下衣带诏给董承,希望董承能够联络朝臣及诸侯铲除奸贼曹操。董承随即与王子服、种辑、吴硕、吴子兰、马腾等人组成同盟,商议诛杀曹操之策。这时,马腾提出可请刘备协助。随后,董承来到刘备府中,将献帝的诏书交给刘备。刘备悲愤不已,立即在诏书上押字。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刘备口中的“犬马之劳”,意为像犬马一样所做的操劳,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书?孔光传》中的“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载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与真实的历史相比,小说中出现的“衣带诏”事件可谓半真半假。据《三国志?先主传》载:“先主未出时,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由此可见,衣带诏事件是真的,但参与的人员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六位,而是只有五位。历史上的马腾此时并未来到许都,也没有参与过“衣带诏”事件。小说作者之所以将他拉进来,主要是为后面的与黄奎一起图谋曹操做铺垫。

在小说情节当中,马腾还对董承提过,在围场之时,关羽曾经打算刺杀曹操,结果被刘备所阻止,这个故事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出自《三国志?关羽传》注引《蜀记》。据该书记载:“初,刘备在许,与曹公共猎。猎中,众散,羽劝备杀公,备不从。”后来刘备在荆州被曹操赶到了夏口,关羽想起当年的这件往事,耿耿于怀,不禁责怪刘备说:“往日猎中,若从羽言,可无今日之困。”此言一出,令刘备非常尴尬,只得用“是时亦为国家惜之耳;若天道辅正,安知此不为福邪”加以搪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马三司令的意思是什么,典故是什么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一马三司令讲述了马氏三兄弟,面对日寇强敌入侵不当亡国奴,毅然组织山东长山中学学生和当地民众拉起武装,与日寇血战到底,最后壮烈牺牲的故事。

该剧是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用镜头来展现平原地区游击战的辉煌历史,而且刻画的马耀南、马晓云和马天民也很贴合真实人物。剧情刚开始马耀南在长山中学拉起武装引起刘主任不满,他找县长告状,县长一气之下停办长山中学,并把马耀南赶出了学校,但是这没有扑灭马耀南的抗日热情。历史上马耀南是山东纵队第三支队司令员, 马晓云是渤海军区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马天民是抗日救国军第五军第一支队司令员,马家三兄弟都当过司令,所以才有了“一马三司令”的说法。

《一马三司令》 这部剧很有历史意义,让大家看到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马氏三兄弟的抗日事迹,他们代表了当时许多爱国志士,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民族完整,令人动容和钦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观音菩萨的身世来历是什么?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观音菩萨全称为观世音菩萨,是阿尼陀佛的左胁侍,也是“西方三圣”之一。观音原来是转轮王的儿子,名叫不煦,他曾与父亲一起跟随释迦牟尼出家修道,发誓:“要排除众生一切苦恼,苦难众生,只要一心念我的名字,我就能即时观其声音,帮他脱离苦海。”因此被释迦牟尼取名观世音。

观世音菩萨在佛教中,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是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观世音菩萨是从印度随着大乘佛教的脚步,逐渐扎根于中国,并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信仰。

观世音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生日有三个,分别是农历的二月十九、农历六月十九以及农历九月十九,同时也是代表三种不同意思,农历二月十九,代表生辰,表示菩萨出生的日子;农历六月十九,代表成道,表示菩萨征得果位的日子;农历九月十九,代表出家,表示菩萨的出家日子。

在纪念日当天,会提早打开寺院大门,迎接进香祈福、纪念观音的信徒和佛教信徒,共同举办大型的观世音菩萨纪念活动,弘扬佛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当阳喝敌什么意思?当阳喝敌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92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很多人都认为关张只是一位莽夫,有勇无谋,实际上这是对张飞非常深的误解。张飞属于粗中有细代表人物,而且还非常毒蛇,一个“三姓家奴”怼的吕布没有一点脾气。而且张飞对于战略战术也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好几次断后的任务都是由张飞完成的,如果张飞只是一位莽夫肯定干不了断后的活。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当阳喝敌”就跟张飞有关,相信大家也非常熟悉,一起来看看这背后的典故究竟是什么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张飞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主人公是张飞。原文如下:

张飞字益德,涿郡人也,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先主从曹公破吕布,随还许,曹公拜飞为中郎将。先主背曹公依袁绍、刘表。表卒,曹公入荆州,先主奔江南。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于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张飞,字益德,幽州涿郡人世,早年与关羽一起跟随刘备。关羽比张飞年长几岁,张飞以兄长之礼对待关羽。先主刘备曾经跟随曹操消灭吕布。回到许昌后,曹操拜张飞为中郎将。

此后,刘备背叛曹操,先后依附袁绍和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攻入荆州,刘备向江南一带逃跑。曹操派兵追赶,经过一天一夜时间,终于在当阳长坂一带追上了刘备。刘备听说曹军突然出现,抛下妻儿,仓皇而去,并派张飞率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据守在河岸边,拆掉了桥梁,圆睁双眼,手握长矛,大吼一声道:“我就是张益德,你们谁与我决一死战!”曹军将士没有一个敢靠近张飞,刘备等人因此得以逃脱。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根据这个记载演变而出的一句成语,叫做“当阳喝敌”,比喻英勇无敌的英雄气概。

发生在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的当阳之战,是刘备一生中经历的最为惨痛的失败之一,其危险程度可与十余年后的夷陵之战相提并论。当时,刘备带着十余万荆州百姓南逃,曹操则以最精锐的虎豹骑追赶。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虎豹骑终于在当阳一带追上了刘备。

在虎豹骑的打击下,刘备溃不成军,不仅重要谋士徐庶的母亲被俘,导致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依附曹操,就连刘备的两个女儿也落入曹军之手。刘备本人的举动令人非常不屑,“弃妻子走”,让张飞率领区区二十名骑兵断后。张飞的骁勇举世闻名,曹军将士被张飞的声势所震慑,不敢靠近,这也情有可原。

不过,根据这段记载的介绍,曹军不敢上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张飞事先“据水断桥”,曹军将士即便想与张飞拼命,还要渡过小河,不但耽误时间,还要在河中设法躲过张飞手下弓箭的袭击,这明显一点胜算都没有。从这个故事看,张飞还是很有点谋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黄花菜都凉了的典故:苏轼咏菊的名句《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末句“明日黄花蝶也愁”,作于重阳节即夏历九月九日。“明日黄花蝶也愁”,是说如果错过了重阳赏菊的最佳时机,待节后再来,花已凋谢,蜂蝶也无兴趣了,以此比喻过时的事物。

当然,这是诗人夸张的说法,花未必一夜衰败,是人的心境不同了。“明日黄花蝶也愁”这句话。若给以最简洁、最通俗的解释,它的意思就是“晚了”———这和“黄瓜菜都凉了”是一样的意思。“黄瓜菜都凉了”正是从“明日黄花蝶也愁”演变而来。只是因为苏学士的诗句太雅了,老百姓囫囵吞枣,难以消化,遂以讹传讹,先是把“黄花”变成了“黄花菜”,后来又变成了“黄瓜菜”。

之所以造成这样的误会,大约那个“蝶”字也有一定的连带责任,它不是和盛菜的“碟”同音嘛!于是东坡居士的“黄花”终于变成了一道“黄瓜菜”,被盛到“碟”里,你要是来晚了就“凉了”。黄瓜,就是南方说的青瓜,黄瓜本身就是凉的,如果说黄瓜菜都凉了,就是说过的时间太久了,等的时候太长了,太晚了的意思,既是对迟到的人的批评,又是调侃,不伤人面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育精养神什么意思?育精养神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关于曹睿的历史评价,正面和负面都比较多,主要还是因为曹睿太好女色,而且大肆兴建宫殿,有些奢侈浪费。好在曹睿还是有些许才华的,没让曹家江山毁在他这一代,不过曹睿对于朝中大臣的猜忌实在太严重了,就连自家宗亲都不信。如果曹睿能像曹丕那么开放,说不定后来曹氏政权也不会被司马懿给篡夺。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育精养神”,就和曹睿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是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高柔传》,时间是在魏明帝太和年间,主人公是高柔。原文如下:

后大兴殿舍,百姓劳役;广采众女,充盈后宫;后宫皇子连夭,继嗣未育。柔上疏曰:“……昔轩辕以二十五子,传祚弥远;周室以姬国四十,历年滋多。陛下聪达,穷理尽性,而顷皇子连多夭逝,熊罴之祥又未感应。群下之心,莫不悒戚。周礼,天子后妃以下百二十人,嫔嫱之仪,既以盛矣。窃闻后庭之数,或复过之,圣嗣不昌,殆能由此。臣愚以为可妙简淑媛,以备内官之数,其余尽遣还家。且以育精养神,专静为宝。如此,则螽斯之徵,可庶而致矣。”帝报曰:“知卿忠允,乃心王室,辄克昌言;他复以闻。”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后来魏明帝曹睿大肆兴建宫殿馆舍,老百姓服役非常劳苦。曹睿还到处挑选美女进入后宫,皇宫里的皇子却接连早死,连继承大位的太子人选都没有。高柔上奏说:“过去轩辕因为有二十五个儿子,国脉传承才非常久远;周王室有姬姓国四十个,经历的年代更为长久。陛下聪颖明达,穷理尽性,但不久前皇子们接连夭折,又没有再诞下龙子的迹象,群臣心中都感到非常悲伤。

按照《周礼》的规定,天子后妃、嫔嫱的人数最多一百二十人,数目已经很多了。臣私下听说陛下后宫的人数已经远远超出这个数目。后嗣不昌盛,原因可能就出在这里。臣认为可以挑选一些贤淑的女子,完备后宫的人数,其余的可以全部遣送回家。况且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体力保持健康最为可贵。如果能做到这样,子孙兴旺完全可以实现。”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高柔口中的“育精养神”,意为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体力保持健康。这也是由高柔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在曹魏皇帝当中,曹睿可谓是天分最高、成就最大的一位。在他的统治下,曹魏国力蒸蒸日上。不过,正当壮年的曹睿也有两个致命的缺陷:好大喜功、贪恋美色。对此,曹魏不少大臣提出过劝谏。作为曹操时期的老臣,高柔的劝谏更为直接。

高柔认为之所以曹睿的儿子纷纷夭折,主要是因为曹睿后宫人数太多,曹睿为此整天沉浸于美色当中,导致身体日渐虚弱,生下的儿子先天不良,纷纷夭折。按照现代优生优育学的观点来看,高柔的说法很有科学依据。整天沉迷于女色,身体被掏空,精子质量下降,生下的孩子体质太差,因此才会早年夭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同休等戚是什么意思?同休等戚典故出处介绍

全文共 1373 字

+ 加入清单

蜀国各个人物看似大家都和平相处,其实内斗也不少。像关羽和诸葛亮都算是比较心高气傲的人,所以对自己看不上眼的东西都会有点不给面子。关羽和黄忠之间就曾发生过一些小摩擦,关羽实际上是不服黄忠的,而且关羽非常看重自己的名声,这点上就连刘备也不给面子。今天讲的这个成语同休等戚就在这中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费诗传》,时间是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主人公名叫费诗。原文如下:

先主为汉中王,遣诗拜关羽为前将军,羽闻黄忠为后将军,羽怒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不肯受拜。诗谓羽曰:“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至,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王以一时之功,隆崇於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譬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羽大感悟,遽即受拜。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刘备自封为汉中王,派遣费诗前往荆州去宣布关羽被授予前将军的任命。关羽听说黄忠也被授予后将军之职,大怒道:“大丈夫决不与老兵同在一个等级上!”不肯接受这一任命。

费诗对关羽说:“大凡能够成就王霸之业的人,手下的人才绝对不止一个。以前萧何、曹参与汉高祖刘邦年少时就是好友,而陈平、韩信只不过是在逃命期间才归顺过来的。论他们的等级和地位,韩信最高,但也没有听说过萧何、曹参因此而心生怨恨。

如今大王因为黄忠一时之功而格外推崇敬重他,但在大王的心中,黄忠的地位又怎么能与您相提并论呢?更何况您与大王一直是荣辱与共,关系密切,利害一致。我认为您不应该计较官位的高低,也不要在意爵禄的多少。我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使者,奉命传令的人而已。您不接受这一任命,我同样可以据实复命。不过,我会对您的这种举动非常非常惋惜,担心您日后会后悔。”关羽大为感悟,立即表示接受前将军这一任命。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费诗口中的“同休等戚”,意为同欢乐共忧患,比喻关系密切,利害一致。这也是由费诗所首创的一句成语。

关羽为何会拒绝刘备对自己前将军的任命?问题源自他对黄忠被授予后将军这一任命上。在关羽的眼中,自己是刘备集团的元老,刘备闯荡中原之初,他便不离左右,而黄忠仅仅是在刘备夺取荆州后才加盟的,并非刘备的嫡系。同时,关羽早年便闻名华夏,黄忠不过是在汉中之战中一战成名的,他在刘备集团的重要性也远远不如自己。因此,关羽打心里就看不起黄忠。不过,这位令关羽瞧不上眼的黄忠居然被刘备任命为后将军,与自己同在一个等级,这岂能是心高气傲的关羽所能忍受的。故此,他非常气愤,不愿接受前将军这一职务。

将黄忠任命为后将军与关羽平级,这个任命刚刚出炉便引起了诸葛亮的担忧,因为他非常清楚关羽的为人和性格,唯恐会引发蜀汉集团内部的不和。不过,显然刘备更了解关羽,知道怎样才能化解这一难题。因此,刘备非但没有派遣诸葛亮前去荆州说服关羽,也没有寻找一位与关羽关系密切的旧人前往荆州,而是派出费诗这样一位同样是中途加入刘备集团、官职不过是司马的无名之辈前往。

费诗的方法非常简单,说白了就是拼命地给关羽戴高帽子,奉承关羽。而关羽对这一套显然非常受用。因此,这个连诸葛亮都非常头疼的难题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费诗解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伯牙钟子期相传为什么时代人?有什么典故?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根据这个传说创作了《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收在《警世通言》中。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俞伯牙与钟子期简介:

俞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代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他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故被人尊为“琴仙”。《荀子劝学篇》中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科”,可见他弹琴技术之高超。

钟子期,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今湖北武汉汉阳)人。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