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菩萨

菩萨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菩萨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菩萨问题。

分享

浏览

1732

文章

92

声闻缘觉是菩萨吗?与菩萨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声闻缘觉以十二因缘而悟透,虽是脱离了生死,仍是心外求法,还没明心见性;菩萨是普度众生,以慈悲为怀,广修六度,以自身利益化为他人利益,追逐圆满功德。

菩萨为菩提萨埵之简称,意为觉有情,所谓既能自觉,又能觉悟一切有情,菩萨发大慈悲心,除了转化自己的烦恼,并且广修六度万行,以自利利他之行,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缘觉又作独觉、缘一觉、因缘觉,分为二种:一种是生于佛世,闻佛说十二因缘,修证成道者称为缘觉;另一种是生于无佛之世,由前世的善根,春观百花开,秋睹黄叶落,观自心、外境的变迁而悟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证到缘觉果,所以被称为独觉。

声闻音译舍罗婆迦,又意译作弟子,是修习四谛法而得证圣果,声闻极果为阿罗汉,罗汉有四果,第四果罗汉出离了生死轮回,也就是了了分段生死,开始了变异生死的人,声闻与缘觉,称为二乘;若共菩萨,则为三乘。

展开阅读全文

文殊菩萨是谁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文殊菩萨,梵名Mañjuśrī,音译作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是大智慧的象征。

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

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展开阅读全文

五台山是哪个菩萨道场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首的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即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是汉传佛教四大菩萨之一。因德才超群,居菩萨之首,故称法王子,是非常受尊崇的大菩萨。文殊菩萨在道教中称文殊广法天尊。关于文殊的般若智慧,佛教把他比喻为能斩断一切烦恼,劈开一切蒙昧,断除一切魔障的锋利宝剑。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其形象多变,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

五台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因五峰如五根擎天大柱,拔地崛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又因山上气候多寒,盛夏仍不知炎暑,故又别称清凉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展开阅读全文

峨眉山是哪位菩萨的道场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应化道场。佛教中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四位法力高深的菩萨。她们的道场分别是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

菩萨是古代印度语的译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发大心愿的人。四大菩萨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而且从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之说。

峨眉山素有“峨眉天下秀”之称,地势陡峭,风景秀丽。峨眉山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五台山是哪个菩萨道场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地处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东北部,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中华十大名山之一,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

五台山位于北纬38°50~39°05、东经113°29~113°44,方圆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以台怀镇为中心,周围屹立着东、西、南、北、中五个山峰,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如垒土之台,称作五台。最高点北台叶斗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是中国唯一一个青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也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谷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现存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广济寺、万佛阁等。

展开阅读全文

十地菩萨是哪十地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十地菩萨分别指的是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一般用来表示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或者书本上看到十地菩萨,不过对于佛教文化不了解的话,压根不知道代表是什么意思,下面来给大家具体的解释一下。

详细内容

1

十地菩萨就是法云地菩萨,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唯务化利众生,大慈如云,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而本寂不动。

2

十地菩萨分别是「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十地是大乘菩萨道的修行阶位,代表了菩萨在修行中断除烦恼的程度,也标志着菩萨成就功德的程度。

3

大乘佛法将菩萨修学佛法的过程分为有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信属十住之初住分出。十地前为三贤位,见道后登地为圣位,以后进入修道阶位,直至十地,等觉妙觉,最后圆满成佛。大乘菩萨从初地到十地,共有十个阶段,十地菩萨是菩萨的最高阶段,再外一级,就可成佛。

4

十地菩萨证入诸佛甚深境界,具足诸佛十力不共法,忝为佛数之中,得证诸佛最后无上三昧,名为菩萨离垢三昧。此三昧现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乃是出世善根最后圆满所显现的。此大宝莲华,为无始以来无量清净众行所成就,恒放无量光明,普照法界,利益众生。

5

十地菩萨,唯有念佛成佛:

一、不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二、不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三、不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四、不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五、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六、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七、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八、不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九、不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十、不因为他是导师、大师,就信以为真。

展开阅读全文

四大菩萨是哪四个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四大菩萨指的是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等四位菩萨。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人们说求菩萨保佑,保佑自己身体健康。也许很多人并不了解,佛教之中菩萨有四位,究竟四大菩萨分别是哪几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文殊菩萨以大智慧为本愿,经中云: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萨以净行法门做为摄心的法门。净行法门中指导我们要处处为众生着想,故文殊菩萨教导我们要有无私念头,把将大众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净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2

观世音菩萨以大悲为本愿,救苦救难为目的。经中说:救度诸末法,观世音为最。悲是拔除众生之苦。当然,必须施与众生快乐,才能离苦。故此,菩萨教导我们要有爱世精神,那里有苦难我们应尽量去帮忙,那就是观世音菩萨救度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着力的原因。

3

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为本愿,从一者礼敬诸佛到十者普皆回向。都体现菩萨度众生的愿力,普贤菩萨无有退转的心更是不可思议。一时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不难,一辈子做善事、利益众生、修行就难,而普贤菩萨指导我们正是身无疲惫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贤菩萨的度众特点。

4

地藏菩萨盖于阴阳之间,在阴广度幽冥世界离开黑暗苦楚,在阳广度人间疾苦。而自己发愿度尽众生而后成佛,可见度众愿望无有穷尽。地藏菩萨见证幽冥大苦,普劝我们要尽一生力量,不造罪恶,脱离苦海轮回之苦,证得涅般快乐,此为地藏菩萨大愿。

5

四大菩萨道场:

1、文殊菩萨道场---五台山,大智,从风,金五台,象征“智慧”,坐骑青面狮虬首仙即青狮;

2、观音菩萨道场---普陀山,大悲,从水,银普陀,象征“慈悲”,坐骑金毛犼赛太岁即朝天吼;

3、普贤菩萨道场---峨嵋山,大行,从火,铜峨眉,象征“德行”,坐骑黄牙老象即灵牙仙;

4、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大愿,从地,铁九华,象征“愿力”,坐骑谛听。

展开阅读全文

地藏菩萨为什么不能拜?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地藏王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曾立下宏愿,地狱不空,绝不成佛。因此,一生都只是菩萨,本有成佛的能力。为了这个目标,自愿留在地狱,后来误称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专门管地狱之鬼,因此地藏王菩萨只能留给有护法神的寺庙恭拜,对于一般家庭,不可迎请门中供养,以免引鬼入宅,令家宅不安。但其实地藏菩萨是可以拜的。

石雕地藏王菩萨即地藏菩萨。在民间,流传一种言说,误称地藏王菩萨是幽冥教主,专门管地狱之鬼,因此地藏王菩萨只能留给有护法神的寺庙恭拜,对于一般家庭,不可迎请门中供养。在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分明有所记载,对于地狱之管理,是由阎罗天子和各诸鬼王职司,他们各有所执,各有所主,甚且各大鬼王乃是慈悲愿力,为拥护众生,故现大鬼身,实非鬼也!因此恭拜供养地藏王菩萨者,各等鬼王必礼敬是人,敕诸小鬼、各有大力及土地公,便令护卫,不令恶事横病,近况此舍,何况入门呢?

在地藏本愿经亦有所言,地藏王菩萨在久远劫来已证十地果位,如同文殊、普贤、观音、弥勒,亦化百千身形,度于六道,并有一大因缘,为救度现世及未来世之阎浮提众生,故特发广大地深重悲愿。致令世尊及十方无量诸佛,皆异口同声,称扬赞叹,地藏王菩萨有此不可思议之威神悲力。由此可知,连诸佛悉皆称赞,更可况一般的凡夫世众呢?

若在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能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之利益,经文中亦有所言,可得十种利益:

一者:土地丰壤。

二者:家宅永安。

三者:先亡生天。

四者:现存益寿。

五者:所求遂意。

六者:无水火灾。

七者:虚耗辟除。

八者:杜绝恶梦。

九者:出入神护。

十者:多遇圣因。

甚至未来世若有诸人等,衣食不足,求者乖愿,多病疾、凶衰、家宅不安,睡梦之间,多有惊怖,若能闻地藏名、见地藏形,至心恭敬,是诸不如意事,渐渐消灭,即得安乐。

以上所述之理,只是根据地藏王本愿经之初浅摘述,略说一二。由此可见地藏王菩萨之心地悲愿广大无边和含藏万有,是值得吾们学习、仿效的目标,亦祈望十方修行圣众加以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若具有理智之善信行者,愿请多发心研究地藏经文妙义,切莫轻易闻听流言邪说,而抹灭地藏王菩萨之广大慈悲的誓愿。

展开阅读全文

六月十九是观音菩萨什么日?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六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观音,又称观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俗称观音菩萨、观音娘娘。观音娘娘是四大菩萨之一,是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在佛教中、民间被奉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求必应的菩萨,遇难众生只须诵念其名号,其即前往拯救解难,故名观音。

在中国寺院和民间,观音的一般塑像和图像多作女相。农历六月十九是佛教界的重大记念日——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民间百姓认为,此日念佛、诵经、持咒、放生犹为殊胜,具大功德。

有传说是妙善公主于六月十九日成道证果,现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相,于是后人便把这一天定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宋朝太师蔡京撰写的《大悲观世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碑文中说:妙善公主,在此香山修炼得道,妙善公主的舍利(遗骨)就葬在北宋熙宁元年(一零六八年)重建的“大悲观音塔”下面。“大悲观音塔”是结构坚固雄伟的八角九层密檐式砖塔,现尚保存完整。

观音,后来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经常手持净瓶杨柳,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大慈大悲,普救人间灾难。在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其名号,便前往救度,所以称观世音。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

展开阅读全文

四大菩萨哪个最厉害?

全文共 375 字

+ 加入清单

佛教四大菩萨并不存在谁更厉害这种说法,因为他们都是佛位的继承人,也就是大乘修行者,所以他们的法力都是差不多的。对于佛来说,佛佛道同,究竟圆满,而对于诸大菩萨来说也是一样,没有法力的高下,只有愿力的不同。

佛教中有很多的佛和菩萨,我们熟知的本师释迦摩尼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等等,还有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四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当然也还有其他很多的菩萨。

佛教里的四大菩萨象征四种理想的人格,即:愿、行、智、悲。象征愿力的是地藏王菩萨;象征实践的是普贤菩萨;象征智慧的是文殊菩萨;象征慈悲的是观世音菩萨。

佛教四大菩萨并不存在谁更厉害这种说法,因为他们都是佛位的继承人,也就是大乘修行者,所以他们的法力都是差不多的。对于佛来说,佛佛道同,究竟圆满,而对于诸大菩萨来说也是一样,没有法力的高下,只有愿力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菩萨蛮 大柏地 诗意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菩萨蛮·大柏地》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全词动态描写景物、巧妙运用联想,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统一,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创作背景:

1932年10月,中共苏区中央局宁都会议后,毛泽东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排斥,被免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的职务,改去地方上主持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工作。1933年夏天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才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菩萨鱼寿命一般是多久,主要分布范围?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菩萨寿命一般有2-3年,想要菩萨鱼活的久一点,可以注意下菩萨鱼的生长环境。菩萨鱼的寿命和生长环境、饲养者的管理方式等都有关,饲养的比较好的话,寿命会相对比较长一些。饲养的不是很好,环境比较差,鱼的寿命自然就会比较的短。

菩萨鱼又被称为中国斗鱼,常见于稻田、水沟、池塘等水流速度较慢的水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南地区。在我国的鱼类中菩萨鱼的攻击性是非常强的,经常会和其它鱼类产生冲突,能够进行群养,但最好选择大小均匀的进行养殖。

菩萨鱼的鱼体仅有5-6厘米,肉质相对较粗,用来食用的话口感略差,但是鱼的整体颜色比较艳丽,能够被人们当成观赏鱼来饲养,观赏价值是比较高的。它们的食物主要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红虫,红线虫等都是可以的,所以家里饲养几只菩萨鱼也是比较容易的,它的适应性非常的强。

展开阅读全文

观音到底是男是女?观音菩萨为何是以女相示人?

全文共 1908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人对“观音”一定是不陌生的,就算你不信佛教,但是《西游记》总是看过的,在剧中经常会出现观音菩萨,而不仅如此,在其他的很多神鬼题材的影视剧中,也可能会出现观音。而观音一般都是女性,显得非常容易亲近,但实际上观音其实是男性,只不过以女相示人,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观音究竟是男是女,如果是男性,为什么要以女相示人呢?

观音菩萨,在中国民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提起观音,在我们的眼前立刻浮现出的是一位头戴宝冠,身披璎珞,锦衣绣裙,秋波流慧,玉容含情,左手托净瓶,右手拿柳枝,足踏莲台,法像端庄,亭亭玉立的女性形象。千百年来,这一形象似乎已经固化在了我们的头脑里。“女大十八变,变作观音面”,在不少人看来,观音就是一位美丽、善良、慈悲的女性,同时她又能在人们需要的时候及时地给以关爱和救助,殊不知观音最初从印度传到中土时是男性形象。

印度佛典所载的观音有好几种,身世各异。记载观音身世资料最多的首推《悲华经》,据此经所说,观音为远古删提岚国转轮圣王无诤念的太子,名叫不眴。长大后和父王一起随宝藏如来出家修行,后来,父王被授记为阿弥陀佛,不眴太子即被授记为“观世音”菩萨,国王第二子名尼摩,被授记为“大势至”菩萨。父子三人合称“西方三圣”。

按此说,观音菩萨为阿弥陀佛的儿子。经中记太子曾在佛前发誓:“愿我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受诸苦恼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堕大暗处,忧愁孤穷,无有救护,无依无舍,若能念我、称我名字,若其为我天耳所闻,天眼所见,是诸众生等,若不免斯苦恼者,我终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宝藏如来当众为不眴太子授记道:“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作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

由此可见在印度,观世音菩萨是男菩萨,是大乘佛教菩萨中的男菩萨。在印度人心中观音是威猛霸气的男神,在中国才经历了从男到女的转变。

为什么会这样呢?观音菩萨到底是男是女呢?这个问题在佛教诞生的印度不是问题,但在中国却成了大问题。今天的中国人很难接受观音菩萨被画上两撇小胡子,但是宋代以前,观音菩萨的主流形象就是这样。

要搞清这个问题还是得从印度说起。

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印度,在当时的观念中,身为女性是悲剧,只有转世为男人才能得救。在这种观念中,菩萨作为神明,自然得是男性形象。

观音菩萨的信仰大约出现在公元1世纪,在当时的印度佛教中,观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威猛狰狞、令人敬畏。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一直到唐代,观音菩萨的形象都还是男性为主。相比凶恶的印度形象,中国化的观音英俊了许多,销魂的小胡子是标准造型。

给观音的性别带来颠覆的,是武则天废唐立周。武则天声称自己是弥勒佛降生。既然弥勒佛被钦定是女儿身,那么观音菩萨娘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唐代之后,佛教在中国失去国教地位,传教对象从贵族变成平民。人民群众喜欢添油加醋是普世真理,在民间传说里,观音菩萨被嫁接了许多故事。比如妙善公主舍身成道,马郎妇用色相诱惑男性学习佛法、死后升天。

据学者研究,道家的圣母信仰也促进了观音的女性化,唐代流行的景教信仰圣母玛利亚,也可能影响了菩萨的群众印象。最主要的是,中国群众认为,慈善、护生这样温柔的事,让小姐姐来做比威猛大叔更合适。加上后来观音又get了送子技能,女身观音更有亲和感。

延续香火是中国人的大事,观音更是凭借这一技能,成为中国人心中NO.1的神仙姐姐。宋明时期,观音基本在人们心中完成了性别转变。那时候大家赞美女孩长得好看,最高评价莫过于“像观音菩萨”。

到此,观音菩萨也就真的变成女儿身了,但是从佛教义理来讲,观音菩萨早已经于过去无量劫前成就佛道,他是倒驾慈航来人间普度群生的。所以,已经达到佛界的观音菩萨,早已证成究竟平等性,性非男非女,可男可女,观世音菩萨示现度众生时,可示现大丈夫相,也可示现庄严女人相,由此可见,观音倒驾慈航神通广大,能于十法界示现自在。总之,大悲观音菩萨以种种权巧方便引度有情,菩萨是男是女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无比感恩观音菩萨的大悲精神,学习观音菩萨救苦救难的品格,大慈与人乐,大悲拔众苦,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以三十二种身相,又名三十二应身随缘示现。菩萨没有所谓男女的性别,女性形象仅仅是示现,是为了方便度化众生而显现的一种“相”,最终目的是以方便慈爱众生、救度众生为究竟的;对众生而言,菩萨以他们最能接受的形态出现,更能依相起信、依声说法,在自身的精进和虔诚信念中得到菩萨的加持感应。

所以,于佛菩萨而言,名不是一定的,相也不是一定的,你喜欢什么相,他就现什么相。

展开阅读全文

西游记当中文殊菩萨的实力怎么样?能排在第几位?

全文共 1615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起《西游记》,相信小伙伴们都耳熟能详了,大多数剧情都是围绕着主人公孙悟空来发展的。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很多神仙都没能打赢孙悟空,就连玉帝也是被他赶到了桌子的下面不敢出来。其实影视作品多少会给人们造成一些误解的,事实上在西游记当中,有很多神仙的实力并不差,就比如说地藏王菩萨等等。今天小编想跟小伙伴们一起来聊聊,在《西游记》中的那些菩萨,以实力进行一个排名,究竟是哪一位能够获得第一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接着往下看把。N0.5灵吉菩萨

灵吉菩萨住在须弥山,,手持有飞龙宝杖,有如来佛祖赐给的定风珠等法宝,灵吉菩萨和观音菩萨同属西方三圣之一。

在《西游记》中,灵吉菩萨曾两次出手帮助孙悟空,一次是在黄风岭的时候,唐僧被黄毛貂鼠精抓住,孙悟还是战胜不了黄风怪,在太白金星的指点下,孙悟空请来灵吉菩萨才收服了黄毛貂鼠精;还有一次就是唐僧师徒曾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铁扇公主用芭蕉扇扇得孙悟空没点办法,又是灵吉菩萨的定风珠帮助了孙悟空,抗住了铁扇公主的芭蕉扇。N0.4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是如来佛最得意的弟子,位居四大菩萨之首,地位虽不如观音菩萨,但还是颇有法力的,文殊菩萨的坐骑,曾两次下凡,都是文殊菩萨亲自去才得已收服的,他的坐骑虽算不上顶级水准,可与孙悟空都起来,却还是能打上一阵子的,可见其法力无边。

在《西游记》中,文殊菩萨也有令人一次不能让人说的时间,有一次文殊菩萨在如来佛的指令下,前去乌鸡国点化国王,可文殊菩萨不能用真身见乌鸡国国王,变成普通的和尚前去化斋,后来言语上有为难国王,国王一怒之下把文殊菩萨绑起来丢在河里跑了三天三夜,后来才能路过的天神救起来,虽说后来乌鸡国国王也受到了教训,但这次事件也是文殊菩萨不愿提及的往事之一。N0.3观音菩萨

观音菩萨作为如来佛身边的第一菩萨,也是在《西游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菩萨了,负责整个取经团队的相关事宜,绝对属于实力派,观音菩萨还是七佛之师,身份和如来佛平齐平座,也算是天庭中元老级别的人物了。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面对红孩儿的三昧真火毫无办法,只得前去请观音菩萨来搭救,只见观音菩萨只是稍微用点办法就把红孩儿抓住了;孙悟空还有一次把地仙之祖镇元子的人参果树连根爬起时,被镇元子抓住后,孙悟空无奈的跑去菩提祖师的道观中,向自己的师傅求助何人可救人参果树,菩提祖师指点孙悟空前去珞珈山求助观音菩萨,由此可见观音菩萨的神通和实力。N0.2 毗蓝婆菩萨

一说到毗蓝婆菩萨,想必很多小伙伴都对都不会陌生,她和她的儿子帮助孙悟空解决了蜈蚣精和蝎子精,毗蓝婆菩萨住在紫云山千花洞,他的儿子是昴日星官,毗蓝婆菩萨也有自己的道场,孙悟空第一次看到毗蓝婆菩萨的时候,也是非常的尊敬,可见其地位和实力也非同小可。

在《西游记》中,毗蓝婆菩萨出现的次数只有一次,但这一次就足以证明了毗蓝婆菩萨的实力。在孙悟空打不过多目怪的时候,孙悟空跑去求救,黎山老母指点孙悟空去找毗蓝婆菩萨,但是不要提黎山老母的名号,从这点可以看出毗蓝婆菩萨可能不买黎山老母的面子,黎山老母是何等人,毗蓝婆菩萨想必是自身非常强大才有这样的自信,后来毗蓝婆菩萨用了一根绣花针就把多目怪打回了原形,更加证明了毗蓝婆菩萨的实力。N0.1 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又称地藏菩萨,地藏王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好多次要救出在地狱受苦受难的母亲,并且不久后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而地藏王菩萨就是因为有如此大愿被佛教大力弘传,并且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在《西游记》中,对于地藏王的实力没有细写,在真假美猴王中,他的坐骑谛听在天庭大神和观音菩萨都不能辨认的情况下,谛听居然能分辨出来,由此可见其实力非比寻常,地藏王菩萨属佛教,而地府本就属于天庭的底盘,在《西游记》中的地藏王菩萨却成了地府最大的老大,十殿阎罗都要听命与他,如果没有一定的实力,他怎能立足于地府。地藏王菩萨曾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神,并且说出:“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坚定佛语,这第一的宝座必须非他莫属了。

展开阅读全文

西游记木吒为何一直跟在观音菩萨身边?去哪都跟着,这是为何?

全文共 1042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木吒,法号慧岸,是观音菩萨的护发弟子,托塔天王李靖的二儿子。通常情况下,观音菩萨的左右侍从就只有2个人,这便是金童玉女。所谓的金童就是善财童子,玉女则是龙女。而西游记里,观音菩萨后来收了红孩儿,才封他为善财童子,随侍左右!那在红孩儿之前的金童是谁呢?

在西游记中,观音第一次出场是在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她不是一个人到的天宫,而是带了一个人,木吒。

她先让他去拜见父亲李天王,再派他去与孙悟空战斗,打探实情。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如来启动取经工程,安排观音一路寻找取经人,观音也是带的这位男秘书。

在流沙河,孙悟空收复不了沙僧,观音派出的特使,正是木吒。

在五庄观,观音前去救治孙悟空打倒了的人参果树,依然带着木吒。

在号山,观音前去收服红孩儿,让木吒去找李天王借天罡刀,然后随行。

西游记中写明了观音带着木吒的,不下于六七次。还有没有写明,也是带着木吒的,就不计其数了。

其实,观音身边既有善财童子(红孩儿),也有善财龙女,可她为啥基本都不带(红孩儿成善财童子后,她只带了一回),偏处处带着木吒呢?

因为木吒长得帅?因为木吒是小鲜肉?其实都不是。

我们只要分析一下木吒的背景,你就明白为何观音处处要带他了。

首先,他的父亲是托塔李天王,李天王是天庭卫戍区总司令,观音要与天庭搞好关系,必须通过李天王,有了木吒,事情就好办了。比如借天罡刀,李天王二话不说就借了。

其次,他的哥哥是金吒。金吒在哪里?在如来身边,是如来秘书班成员之一。观音要与如来加强联系,木吒也是一个重要桥梁,她随时可以通过木吒——金吒打探到一把手最新指示。

第三,他的弟弟是哪吒。哪吒是最有势力的少壮派之一,很多硬仗、血仗都是哪吒出面打下来的。比如收服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他虽然败了,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假败),比如收服牛魔王……观音如果需要硬冲锋,完全可以让木吒把弟弟找来。

正因为木吒上通天界,左通佛界,右通神界,所以观音带着他,诸事方便多了。

肯定就是慧岸也就是木吒了,从他的经常伴随观音菩萨出场就能看出来!

自从红孩儿做了善财童子后,木吒就很少跟随观音菩萨出场了。

红孩儿做了善财童子,看出观音的随从童子都不一般。

红孩儿本身就神通广大,一手三昧真火就能纵横四方,加上又是妖界大圣牛魔王的儿子,更是背景非凡。

而木吒本身也是神通广大,一口混铁棍都能跟孙悟空斗上五六十回合,加上又是天庭元帅托塔李天王之子,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二哥,背景通天!

木吒可以说是南海的护法大神,观音菩萨轻易不会出手,与人动手的基本都是木吒,他实在敌不过,观音菩萨才会出手!

展开阅读全文

文殊菩萨的职责是什么?文殊菩萨是干什么的?

全文共 939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文殊菩萨,相信大家都很耳熟了。不过很多朋友们可能认为文殊菩萨与其他很多神佛一样,主要就是保平安健康的。当然了,这种是必不可少的,人们最直接的愿望也莫过于此了。但是除此之外,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了解一下这文殊菩萨到底是干什么的吧。文殊菩萨是管什么的:智慧

大部分人都认为文殊菩萨是保佑升学的一种象征,一种说法是文殊菩萨是无上大智慧的化身。这样的话,文殊菩萨就是管智慧的了。

文殊菩萨是智慧与善良的化身,文殊菩萨是佛陀怙恃之一。文殊菩萨又称法王子,为智慧之象征,身紫金色,形如童子,其形象多变,可分为一字、五字、六字、八字文殊,其中最常见的是五髻文殊。

五髻文殊是因头顶绑了五个髻而得名,这五髻代表的是五种智慧。一般右手握「智慧剑」,象征以智慧剑斩烦恼结。(或手持如意,象征智慧成就)。左手持的莲花上放置「般若经」,代表智慧的思维。智慧之利剑表示能斩断种种蠢痴,智慧犀利如剑;青莲花则代表纯洁无染,花上放有般若经,作为智慧与慈悲的象征。菩萨亦常乘坐狮子座骑,表示智慧威猛无比、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战无不胜;或以莲花为台座,代表清净无染;或驾乘金色孔雀,比喻飞扬自在。

后世众多信徒,尤其是复习应考的学生,考前参拜文殊师利菩萨,也是因为其是无上智慧的代表。文殊菩萨手中执持宝剑和经函而宣讲佛法,利益无边众生并赐与无漏的安乐。礼拜供养文殊菩萨可获得无上的功德利益。可以说,人们拜文殊菩萨,除了祈福考试顺利,更是对无上般若智慧的礼敬和追求。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中记载:“若礼拜供养者,生生之处,恒生诸佛家,为文殊师利威神所护。”《大宝积经卷文殊师利授记会》中记载:“若诸众生见彼佛者,必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持诵文殊菩萨心咒:“嗡阿喇巴札那谛”可消灭罪障,消除违缘,文思敏捷,获无尽辩才,所求世间、出世间事悉得成就,令众生智慧成就。

山西省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诞辰纪念日:农历四月初四。据《文殊师利般涅盘经》载:文殊菩萨为印度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生时屋宅化如莲花,由其母之右胁出生,身紫金色。出生即能言语,后诣诸仙人所求之出家法,因酬对者无,故至佛所出家学道,为左胁侍。

文殊菩萨出家纪念日:农历十月二十日。文殊菩萨成道纪念日:农历腊月二十二。

展开阅读全文

菩萨鹿民俗村

全文共 1075 字

+ 加入清单

菩萨鹿民俗村位于昌平区流村镇,距北京城50公里。菩萨鹿属于山区和革命老区,过去属于贫困区,这两年通过搞民俗旅游与休闲产业,村民收入提高很快。 村辖面积4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8户农户,其中菩萨鹿村59户,市里买房9户,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农户数占总户数的48。53%;全村共有183口人,其中本村人口166人,市里买房17人,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人数占总人口数的21。86%。全市总收入为72万元,人均收入为4500元。

村民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产业收入,来自第一产经营收入的比重较少。全村没有耕地,林地面积为176亩,山场面积5600亩,全村种植核桃400亩、香椿5000亩、红枣200亩、柿子130亩,目前还没有产值,这些产品不是纯粹意义上的农产品,而是配合旅游观光与采摘,从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菩萨鹿村具有天然的旅游资源。小山村四面环山,植被茂密。村上游是菩萨山风景区,景区内山是雄伟壮观,山秀谷幽,佛光灵气。原始自然的山川风貌,悠远古朴的乡俗民风吸引着大批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避暑纳凉。菩萨山境内峰峦迭嶂,古木参天,奇花异草遍野,果木珍品满山,环境清幽静谧,泉水清澈甘醇,素有“京都西北第一沟”美誉。

自2002年,菩萨鹿村引入了社会资本,将潜在的旅游资源转化为资本,初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该村现已成立了菩萨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该村提出了建设农民现代化居住环境、旅游休闲产业和使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菩萨村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目前正在建设农民新居:规划设计已经完成,审批部门已经审定认可;实验房已进入装修阶段;通过党员、村民代表会、入户调查、进行新旧对比、组织村民参加专家现场报告会等形式,使得村民普遍满意与接受。但是该项目目前面临两个主要困难:1、建设新居,设计到旧房的改造与回收、土地的流转与整合,而目前的国家土地政策对此有一定限制;2、农民如何承担搬上新居后的支出费用。农民迁入现代化的新居之后,支出的费用也必然要增加,如果农民的收入以更大比例增长,则农民可能无法承担增加的开支。该村计划以后通过土地流转费用、免费发放粮油、扩大旅游就业收入等方式弥补其增加的支出。

流村镇:流村镇位于昌平的西北部山区,地域辽阔,所辖面积257平方公里,自然风光与文物古迹众多,环形旅游线路长达百里,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独特。流村镇位于昌平的西北部山区,距昌平卫星城约20公里,距北京市区约45公里。流村镇现有民俗村9个;民俗户182户,其中131户取得营业执照,具备市级接待条件的户达到95户;被区旅游局确定为观光采摘园的有13个,挂牌为星级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明代铁铸天冠菩萨像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明代铁铸天冠菩萨

明代铁铸天冠菩萨像(俗称千圣天冠菩萨)现存华严寺,系明永乐年间为明成祖的仁孝皇太后所赐,原总数1000尊,现尚存947尊。每尊重20公斤,高33厘米左右。其形或合掌,或结跏趺坐,或结三昧印,呈听、说法相,表情各异,形态生动逼真,个个栩栩如生,为寺内珍贵之文物。

寺中至今还完好保存着明版佛教经书《永乐北藏》,共678函,6780册,为明神宗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所颁赐,堪称镇山之宝。这部佛教经典现为国内之稀本。同时,该寺还收藏明万历年间御赐京缎的金绣五爪盘龙紫衣一袭。原配的金钩玉环遗失已久。而紫衣幸存至今,其工艺精湛细腻,令人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汉阴菩萨泉

全文共 1207 字

+ 加入清单

汉阴菩萨

闻名遐迩的汉阴菩萨泉,位于县城以北的龙岗中段。它因有一眼奇特的山泉,蒙上了神秘的面纱,成了千年难解之谜。又因登临它,全城风光、月河田园景色能尽收眼底,成了人们休闲赏景的好去处。原庙门两侧有石刻对联曰:“三百里河山知是何年图画,数千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这便是昔日菩萨泉胜景的写照。历代文人墨客游此,吟唱不绝,题诗作画,感慨不已。清晚期名士钱昆秀游菩萨泉曾诗咏:“几度寻幽历胜区,郁葱佳气近城隅,泉声喷涧听偏韵,草色笼烟淡欲无。古树夕阳明眼底,小桥流水傍山隅。龙岗好景知多少,此乃蓬莱一画图”。

最早的菩萨泉,只有一泓清的泉水,清凉可口,吸引着过往行人。清康熙《汉阴县志》描绘它:“倚岗豁为土穴,高丈阔常深二寻,上戴土壤,不骞不崩,泉自龙口出,汇为一潭,浸润两壁,不泛不溢”。龙岗不高,又是一座孤立的山冈,为什么能在它中部南坡偏上段出现一眼冬夏不涸、不泛不溢、不垮不塌的清凉可口山泉?泉水从何而来?多少代人求证,均未找到答案,只得以“龙泉”相称,在此修建了土地庙。明代之时,有一年大旱,人们举着火把,舞着旱龙,点放山铳,携香带表,前往龙泉虔诚求雨。碰巧“祷辄六澍”,天降大雨,干枯的农作得救,民众欢心庆贺,认为是菩萨手握净瓶,滴水人间,解救了民困,故而将龙泉改为菩萨泉,并修建殿宇,供奉菩萨和龙王。清嘉庆有年,陕南久旱不雨,草木枯死。饥民遍野,唯独汉阴时有降雨,免受其灾,汉阴厅通判钱鹤年主事后,认为这是菩萨保佑给汉阴降了福音,便组织民众捐物筹款,大兴土木,修建了砖木结构、歇山顶、清水脊大殿,在岔脊上雕塑了形态生动的人物、走兽塑像,还对主体建筑进行了油漆彩绘,使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后来又增修了门楼、厢房、“桂中明月”、“水厅幽林”、“万年戏楼”及木雕彩绘牌坊等建筑。民国二十三年(1934),新建了百子门、百子堂。此后,对庙宇进行了粉饰,龙泉口配置了锡铸银龙,泉水自银龙口滴出,并在路两旁置有花坛、盆景,四季常青。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日举办庙会,公演汉调二黄5天,热闹非凡。民国二十五年(1936),整修了菩萨泉周围百亩林区,并在林区建亭榭,辟曲径,装点一新,使菩萨泉景区成了树木参天、绿荫环抱、鸟语花香、曲径通幽的人们休闲好去处。抗日战争期间,建了抗日英雄纪念碑,又对景区主道进行了拓宽,增设了凉亭石几。每到夕阳西下,游下如织。

“文革”中,菩萨泉遭到毁灭性破坏。从上世纪末开始,得以恢复重建菩萨泉正殿,依山还建有药王祠、唐公祠、对景区实施了封山育林,绿化美化,并修建了千步梯、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如今,沿古木掩映的千步梯攀援而上不到200米,眼前突现一大平台,古树浓荫之下,有游人在休憩,有休闲客在观看县城美景,品味浮雕故事,聆听殿堂悠悠钟鼓之声,再进到正殿,下龙池捧一掬甘醇的山泉饮下,顿会神清气爽。正如殿前碑文所写:“山峻险,城嚣喧,独此处,可休闲,能常常游览,心态怡然,紫燕彩莺花前舞,仙乐佛音空中传。”

展开阅读全文

菩萨为什么低眉

全文共 1186 字

+ 加入清单

菩萨为什么低眉?小编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我也不明白,不过问了度娘我也明白了,于是乎便和你们一起来分享下吧。

初看到这句话,是在朱天文的新书《巫言》里,书中的第一句便是: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吗?暗自心惊。

菩萨保佑。

无数人在说这句话。不知道菩萨有多难,不应求的事也求,她不是人,她只是你想象的一个神,她亦有她的难处。

朱天文说:菩萨除了不忍看,也是没有能力看,才低眉的。

而我知道,因为世间多纷难,再法力无边也无法一一尽数排解,所以必须懂得适度,莫妄求,回归本真。

记得阿城写过一段在云南的文字,真是回归了本真。他说:“在云南只能蹲在地上看蜥蜴,看了半天,蜥蜴的眼才眨一下。”

这句话我看了半天,终于懂得他的心里曾经多么空灵又多么寂寞。如果菩萨知道,亦会体贴他的慈悲。

他的困惑与我的困惑大概是一样的,他一直在用时间和人生追求,用最普通的语言来把一个人塑造得如此空灵。在看完阿城的小说之后,我好长时间缓不过劲来。有些人就是这样,给你压抑感,让你感觉窒息。阿城的文字也如此——在文字里,我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因为自知不可超越,自知她高高在上。

而生活中,亦有多少慈悲让我们微微心酸——那街边摆摊的老妇,满头银发,冻僵的手摸出几个茄子放在秤上,偷看你一眼,给少些份量;为赚几个钱糊口,给修补车胎的中年男子,常年自己卷烟抽,风雪再大亦要出来,有时看他孤零零一个人坐在风雪中,是为了等补车胎的人来,补一个车胎,要两块钱。家里有瘫了的妻和上学的娃,他中午的午饭是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就是些咸菜吃着,胃早就坏掉了,前天还咳出一口血来……你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她管理了一夜雨疏风骤,雨打残荷,管得了这杏花春雨空明,却管不了太多尘世的难事,管不了那行人肩上的重任与无以诉说的艰难。

我们的一生,总有一些耿耿于怀的东西。古希腊人一直在追问,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圣经》的回答是,来于尘土,又归于尘土。但总有人质疑。就像米兰·昆德拉的追问,他一生写了这么多文字,其实在用不同的方式进攻。在看《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时,我对萨宾娜在镜子前的影像非常难过——那种绝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是没有办法的事。你若知道菩萨为什么低眉——她一定有自己的不得已,有你断然想不到的忧伤与难过,而她的面带微笑只是情愿这世间安好。

她一定有自己的不得已,有断然你想不到的忧伤与难过,而她的面带微笑只是情愿这世间的安好。她不愿意让众多的人来叩她,而愿意我们自己把自己修炼成她的样子。

一日,我去普陀山,远远望去,那山上散发出一层金光,同去的人说,我们一起去拜菩萨吧。

只那一次,我没走近她。

我远远地看着她,内心泛起朵朵莲花,我终于明白菩萨为什么低眉,她不愿意让众多的人来叩拜她,而愿意我们自己把自己修炼成她的样子。

最美的风景在自己心里,何苦去求别人?

桂花谢了会再开,总是芳华灼灼在心,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然在柴扉寂寂处——菩萨,你不要再低眉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