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样做豆豉【20篇】

豆豉是一种用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煮熟,发酵制成的食品。食用淡豆豉有一定功效作用。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怎样做豆豉,希望对你有用!

浏览

2190

文章

81

篇1:豆豉变酸了还能吃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是中国汉族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豆豉不仅营养素丰富,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减轻病痛、预防癌症和提高肝脏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

豆豉味甘微苦,如果变酸了就不能吃了。因为豆豉变酸,表明已经发生了腐败变质,豆豉中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受到大量的分解破坏和流失,使其营养价值严重降低;再者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菌存在的机会,并可使一些致病力弱的细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以导致于人食用后而引起食源性疾病。并且在腐败变质的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如果食用变质发酸的豆豉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今天小编对豆豉变酸了还能吃吗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识别腐败变质的食品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黄姚豆豉

全文共 1215 字

+ 加入清单

黄姚豆豉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古朴的制造工艺,悠久的民族传统,使黄姚豆豉成为世人几百年来佐餐调味佳肴,誉美东南亚,也是送礼佳品。

黄姚豆豉产于千年古镇——黄姚镇。历经十几代人呕心沥血的研究,选用黄姚古镇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制作工艺精制而成。黄姚豆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载:“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煮,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止吐,得酒则治风,得蒜能止血,炒熟能止汗。”经有关专家考证,黄姚豆豉还具有保健开胃,预防老年人血管硬化之功效,曾为清代御厨首选之佐料。古朴的制造工艺,悠久的民族传统,使黄姚豆豉成为世人几百年来佐餐调味佳肴,誉美东南亚。

黄姚豆豉,因产于黄姚镇而得名,古“昭平三宝”之一。历经十几代人呕心沥血的研究,选用黄姚镇特有的黑豆、仙井泉水和土著人古老独特的手工艺精制而成,产品颗粒均匀,乌黑发亮,豉香郁馨,隔壁闻香,无任何化学成分,属纯天然调味佳品。生产历史悠久,清康熙前已颇有名气,乾隆时最盛,一度成为朝廷贡品。其生产以前多为以家庭为单位的民间作坊,镇上曾出现过一批以生产豆豉闻名的老字号如“古怡盛”、“古信记”、“梁隆安”,其产品畅销广东、湖南、港澳、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深受欢迎。直到今天,古镇仍有不少专业户从事豆豉的生产加工,为中外游客广为称赞。

黄姚豆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载:“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经蒸煮,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止吐,得酒则治风,得蒜能止血,炒熟能止汗。经有关专家考评,黄姚豆豉还具有助消化、防疾病、减慢老化、增强脑力、提高肝脏解毒、防高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减轻醉酒和防治脑血管硬化这十大功效,曾为清代御厨首选之佐料。

民国时《昭平县志》对豆豉制作流程亦有详细记载:豆豉,以邑东黄姚街出品为最得地道。因其炊浸洗豆时俱利用宝珠江水,故制的豆豉透心柔软,无核香甜异味。物质精良,名驰中外,诚特产也。其制法以黑豆或朱砂豆一百一十斛。先用水洗净,置于木甑,炊三小时许倒入冷水浸至靓身。捞起复用甑炊至大气上升,甑盖有水珠,即用大箕摊冻后,藏入霉房,用霉窝摊开压使之霉。越七日,以江水洗净,入落篓,又七日再入大箕,于早晨摊晒,用手捞二次后,底面转靓便成豆豉。

据传黄姚镇举人林作楫嗜好豆豉,曾背着豆豉去江西上任。当地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县官爱豆豉,味道果然长。一餐没豆豉,下饭总不香。光绪年间,湖南举人邓寅亮游览黄姚。当地秀才林正甫以豆豉相赠。邓赋诗一首:姚溪土产淡豉香,羌丝豆豉作家尝。从此便成千里别,香飘楚粤永难忘。黄姚古镇豆豉起源于明朝初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为清代御厨首选佐料,历史悠久,驰名中外,远销东南亚及港澳等地,曾获1994年蒙古国际食品博览会金杯奖。

黄姚豆豉的产品种类有剁椒豆豉、咸香豆豉、原味豆豉、姜蓉豆豉等。是蒸排骨、鱼,做辣椒酱的上品。

黄姚豆豉产地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黄姚镇、樟木林乡、富罗镇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豆豉炒菜的秘诀与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175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那么在菜肴中加入一些豆豉可以使得菜肴的美味发挥到极致了,那么使用豆豉该怎么炒法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豆豉炒菜秘诀,希望能帮到你。

豆豉炒菜的秘诀:豆豉回锅肉

原料:猪后腿肉300g、大葱适量、郫县豆瓣酱1勺、苦瓜适量、尖椒适量、豆豉适量、姜适量、白糖适量、老抽1勺、盐适量

做法:

1、将放入冷水锅中,煮至五花肉9成熟关火,原汤浸泡五花肉至冷却

2、后腿肉凉透后捞出切片

3、大葱切段、姜切成末

4、苦瓜斜切成片

5、尖椒切段

6、炒锅烧热,不放油,直接切好的后腿肉,将后腿肉爆出油,盛出待

7、锅中倒掉多余的油,留少许余油,下郫县豆瓣酱,干豆豉,姜葱煸炒

8、炒出香味后,将尖椒段放入翻炒

9、将后腿肉倒回炒锅,翻炒均匀

10、并往锅中调入老抽半勺、料酒1勺翻炒均匀

11、将苦瓜片倒入锅里翻炒均匀,视需要调盐即可

豆豉炒菜的秘诀:干炸豆豉鱼

原料:鲤鱼1条、豆豉酱2茶匙、姜5片、料酒3茶匙、盐1/2茶匙、白胡椒粉1/2茶匙、黑胡椒粉1/4茶匙

做法:

1、 鲤鱼刮去鱼鳞,掏出鱼鳃,刨肚去除内脏,洗净,再将鱼肚里的黑膜撕掉;

2、 洗干净的鱼,剁去鱼头,鱼身横切延鱼骨分成两半,斜切片成片儿,鱼骨剁成小节,放入碗中,加料酒、白胡椒粉、姜片,抓匀腌制二十分钟;

3、备好小奶锅,锅里倒入足量的油,加热;

4、待油六成热后,放入腌好的鱼块儿;炸至表面变色捞出;

5、待全部炸完后,转大火,放入炸好的鱼继续炸至表面干硬,酥脆,捞出,另起锅,锅里放入少量的油,待油六成热后,加入豆豉酱,翻炒,加入盐;

6、再倒入炸好的鱼块儿翻炒至豆豉酱均匀的裹在鱼块儿上即可出锅,出锅后表面撒黑胡椒即可。

小窍门:

1、做这道菜,我用的豆豉酱是老干妈的,盐分不高,所以另外又加了少许盐,如果豆豉酱咸度够的话,盐不加也可以;

2、炸鱼块儿的时候,用口径小的锅炸,比如小奶锅之类的,可以节省很多油; 3、腌好的鱼,表面含有料酒,为了避免入锅后油到处飞溅,可以将腌好的鱼,先用厨房纸巾将表面的水吸干,再放入油锅中;

4、炸两遍,第一遍是用中火将鱼炸熟,第二遍用大火,重复入锅,表面炸脆;

5、这道鱼高温炸过后,连鱼刺和鱼骨都变得酥脆,可以吃鱼不吐刺。

豆豉炒菜的秘诀:风味油豆豉炒鸡蛋

原料:鸡蛋两个、麦芹一小把、小香葱五根、风味油豆豉一汤匙、鲜味汁适量、盐适量

做法:

1、备风味油豆豉,鸡蛋,麦芹,小香葱洗净。

2、将麦芹、小香葱切段。

3、切好的小香葱、麦芹备用。

4、鸡蛋搅匀,平锅放少许的油加热,将鸡蛋倒入锅中转动锅底小火煎制,使之形成圆饼。

5、待蛋液凝固变成黄色时,用铲轻轻翻身,煎另一面。

6、煎好的鸡蛋饼。

7、将蛋饼切成菱形片。

8、全部切好装盘。

9、坐锅入油烧热,炝入小香葱

10、将葱段煸香再倒入麦芹。

11、翻炒均匀。

12、倒入蛋饼。

13、调入风味豆豉。

14、放一点点盐。

15、放鲜味汁炒匀至麦芹成熟。

16、装盘。

小窍门:风味油豆豉含盐量较大,盐的用量要少一些,口味清淡也可以不放。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豆豉鲮鱼罐头打开后能放多久 豆豉鲮鱼罐头保质期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鲮鱼罐头打开后是要尽快吃完的,吃不完的话常温一般只能放一两天,冰箱的话最多一周也要吃完,而没有打开的鲮鱼罐头一般保质期是一到两年。

豆豉鲮鱼罐头打开后能放多久

一般豆豉鲮鱼罐头在打开后只能在常温下保存1到2天,如果想要保存的时间长一点,可以用保鲜膜封好后放进冰箱冷藏哦。不过放冰箱也最多只能放一个星期左右,毕竟罐装的豆豉鲮鱼打开后一般保存时间都不长,而且在打开后接触空气,里面的汤也容易干掉。不仅味道会有下降,营养也会丢失不少哦。所以买了豆豉鲮鱼罐头,想吃的时候再打开吃,不然打开不吃坏掉就很可惜啦。

豆豉鲮鱼罐头保质期

豆豉鲮鱼罐头的保质期一般是一到两年。

在超市购买物品的时候,特别是食品类的东西,最重要的就是要看保质期了,不然过期的食物吃了对身体可是有影响的。

豆豉鲮鱼营养成分

鲮鱼每100克含水分77.7克,蛋白质18.4克,脂肪2.1克,糖类0.7克,维生素A125微克,烟酸3毫克,维生素E1.54毫克,钾317毫克,镁22毫克,铁0.9毫克,硒48.1微克。鲮鱼性味归经:性平,味甘,无毒。功效:主滑利肌肉,通小便;健筋骨,活血行气,逐水利湿;补中开胃,益气血。适用于膀胱结热、黄疸、水臌。广东民间常用做养生食品,如"粉葛煲鱼",认为可以去"骨火",对冠性病、高血压、周身骨痛、颈活动不便等甚有疗效。

豆豉鲮鱼的做法

原料:鲮鱼500克,豆豉100克,油500克(耗150克)

腌制料:盐适量

调料:生抽、淡汤、糖、油适量。

1、将鲮鱼洗净,砍件,放入腌料,腌10分钟;

2、油烧八成热,将鲮鱼放入油中炸至金黄色;

3、把鲮鱼放入高压锅,下豆豉、生抽、淡汤、糖、油,烧至高压锅喷气,加压5分钟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年人防脑血栓多吃豆豉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大家对豆豉一定不陌生,这可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美味之一,其实除去它的美味,从保健和营养价值上讲,它也是很出众的,特别是对于老年朋友们预防血栓的形成会很有帮助,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老年人防脑血栓多吃豆豉。

老年人防脑血栓多吃豆豉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最为关键的就是,豆豉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脑血栓这样的疾病危害大,一旦患有就会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威胁生命安全,所以要预防,老年人常吃豆豉,有助预防脑血栓。

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大量生产豆豉供应志愿军食用。

豆豉不仅能调味,而且可以入药。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对于老年人而言好处多多,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它不仅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形成和老年痴呆症的发生。

豆豉中钴的含量是小麦的40倍,有良好的预防冠心病的作用;豆豉中还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能有效预防脑血栓形成,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痴呆症也很有效果。

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粤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和焖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秘制豆豉的方法

1、将黄豆放入桶内,加冷水淹没黄豆约10厘米,2个小时后捞出,沥干水。将沥干水的黄豆放入蒸锅内,用急火蒸,待蒸汽直冒后,继续蒸2个小时,一定要使黄豆粒蒸透。

2、将蒸好的黄豆平铺放在通气、避风又不被阳光照晒的屋内发酵,约15~20天,酵菌长出茸毛、有香味即可。

3、按1000克黄豆用食盐130克、白酒100克、清水约600克的比例一并混合拌匀,然后装入带水槽的坛内(如泡菜坛),坛口用塑料纸封固,加上坛盖。

4、腌制期内要经常检查,防止水槽干涸或水进入坛内,6个月后,豆豉颗粒滋润、味香甜、呈黑色,即为成品。

小编提醒:豆豉虽然对于预防老年人身体形成血栓有帮助,不过希望老年朋友们一定要按照上面的这些方法来制作,如果制作不当,很可能会导致食材变质,最终伤害到自己的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豆豉蒸排骨的制作方法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排骨属于川菜系,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排骨有补肾、益气、润燥的作用,豆豉能增加食欲。香香咸咸的排骨闻起来便是勾起肚子里的馋虫,排骨肉脆而不烂,咬下去唇齿留香,由于加了豆豉蒸煮,豆豉的味道渗入到排骨中,令排骨的味道更是美味,增加食欲,特别适合食欲不振的人。

具体步骤

第一步

1. 先将纤排用清水漂十几分钟,主要是将血水除掉去腥,然后在热水里焯一下,沥干后放料酒、生抽、姜粒、葱头,喜欢甜味的朋友还可以加点白砂糖,再撒点白胡椒面,淋些香油拌匀,腌制二十分钟。为了让排骨吃起来有点软糯,放点生粉拌匀后,将排骨放高压锅里压十分钟。

第二步

2. 将芋儿去皮备用(芋儿去皮诀窍:用水煮十来分钟,然后放凉水盆里,皮很好剥离)

第三步

3. 炒香豆豉:锅里放少量色拉油,然后放豆豉炒香,再将姜粒、蒜粒、葱头混入小炒一下起锅。

第四步

4. 待排骨压好出锅,先将排骨里的汤汁倒入切好的芋儿里搅拌,让芋儿着味,然后放点盐,将芋儿铺底,将排骨放在芋儿上,最后将炒好的豆豉铺放在排骨上,然后上热锅里蒸30分钟左右(期间应在装排骨的器皿上盖上盖子隔水蒸,不然排骨里会产生很多水汽,影响菜品的味道)。

第五步

5. 蒸好后装盘撤上点葱花即可。

辅料

生抽 :适量

豆豉 :2勺

盐 :适量

香油 :适量

生粉 :适量

白砂糖 :适量

白胡椒粉 :适量

姜 :适量

蒜 :适量

葱 :适量

主料

排骨(纤排) :4根

芋儿(中等个头) :5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大方豆豉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大方豆豉是其豆制品系列产品中最独具特色的一种产品,具有“食一粒而知其味,尝一箪而恋其香”的传统风味。豆豉的制作也很有讲究,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以后才开始做豆豉称腊八豆豉,正月后做的豆豉称桃花豆豉,夏秋两季也可制作,但质量都次于腊八豆豉。豆豉既可以制成蘸水,也可以用作火锅底料等多种食用方法,能增进食欲,有益健康。

大方豆豉粑是用豆豉加工而成,在豆豉未干之前打成的,没逢做油辣椒的时候切上一块放入里面,可谓是飘香四溢!

《贵州通志·风土志》载:“豆豉各州县产,以大定(大方)为最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弥勒风吹豆豉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风吹豆豉是云南省弥勒县的传统名食。相传,清朝年间,住在县城的彭正明氏按祖传制作方法,加工风吹豆豉出售,在当地声誉很高。因靠自然发酵风干,故名风吹豆豉。1958年该县酱菜厂,组织大量生产,畅销省内外,深受用户的欢迎。年产量300吨。

风吹豆豉制作方法独特,也得益于弥勒的优越水质和气候条件。制作时间在冬春两季,气候干燥,此时温度、湿度适合微生物生长,自然风力也大,是生产豆豉的最佳季节。它选用优质黄豆为主料,经选洗、浸泡、煮熟后,发酵风干成坯,然后将坯打散,加入糖、盐、八角、辣椒粉等配料,入池腌制,一般两个月后即为成品。

风吹豆豉外观桔红油亮,颗粒分明,香辣回甜。若用油脂炒食,更是味美无穷。( 红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永平豆豉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是永平人民在烹饪中较早使用的传统调味料之一,由于商业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杉阳、博南民间制作的名声最响。

豆豉的制作方法是先把黄豆洗涤、浸渍、蒸煮,冷却后加入曲霉菌,少量面粉,放入缸中让其进行发酵,同时拌入一定量的食盐、辣椒、花椒、茴香粉等,如此腌制出来的成品叫做水豆豉。佐以菜子油后腌制出来的,便成为油豆豉。近年来,有人又突发奇想,在杉阳把山野特产的香菇菌加入油豆豉中共同腌制,其味更为独特。

在烹饪中,豆豉主要是最为咸鲜调料使用的,可适用于多种炒、蒸、烧、拌菜菜肴、豆豉不仅是调味佳品,而且还有医药作用。据说,常吃豆豉有帮助消化、减缓衰老、增强脑力、提高肝脏解毒功能、防治高血压、消除疲劳、预防癌症、减轻醉酒程度八大好处。同时,还能解除其他一些疾病。在缺衣少穿的年代,一缸豆豉在乡下家庭中的地位,等同于一座小小的米粮仓,如今,走进永平许多人家,豆豉依旧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调味佳品。

信息来源:大理州旅游发展管理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豆豉和豆瓣酱的区别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豆瓣酱的区别

1、原料不同,制作豆豉的原料主要是黄豆,或者是黑豆,经过发酵以及特殊的加工后做成豆豉,而豆瓣酱的原材料是胡豆,并配合了一些辣椒酱,菜籽油等先炒后发酵制作而成的。

2、吃法不同,豆豉的吃法主要是用于烹调菜肴时添加进去,能够增加菜肴的口感,而豆瓣酱也是可以用来作为调料食用的,但是豆瓣酱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上色,可以使菜肴的颜色更加的艳丽一些。

豆豉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 ,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瓣酱是由各种微生物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生化反应,而酿 造出来的一种发酵红褐色调味料。

豆瓣酱是调味品中比较常用的调料,他的的原料是蚕豆、食盐、辣椒等原料酿制而成的酱。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湖南、安徽。蚕豆中含 有大量蛋白质,在日常食用的豆类中仅次于大豆,蚕豆中含有大量钙、钾、镁、维生素C等,并且氨基酸种类较为齐全,特别是赖氨酸含量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灵溪豆豉

全文共 359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又名“幽菽”,其生产历史距今已2000多年,它以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深受人们喜爱。营养成份与牛肉相等,蛋白质含量高达40%,脂肪含量3%左右,营养丰实,滋味鲜美。用于烹饪,无论蒸、炒、拌食、调味,荤素皆宜。 豆豉除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用价值外,自古即入药,历代医书治病入药皆有记载。《本草纲目》说豆豉有开胃增食,驱风散寒,增强脑力,防治高血压,预防癌症,消除疲劳,减缓衰老,治水土不服,解山岚嶂气等功效。

灵溪豆豉是大冶市灵溪豆制品有限公司采用唐代宫庭传统工艺,引用灵溪天然山泉,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由华中农业大学科技食品系微生物专家反复调配,精心酿造而成。其产品口味多样,配料独特,内含成份丰富,产品真空包装,高压灭菌,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开瓶、开袋即食,家庭佐餐、炒菜、调味省心省时,均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2116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治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的功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淡豆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1、淡豆豉炖鸭肉

功效:本品具有补心宁神之功效,适于冠心病、心血亏虚、心悸及忧烦等症患者食用。

材料:鸭肉1000克、大葱15克、姜10克、甜面酱25克、黄酒15克、淡豆豉25克

做法:

1、将鸭肉去白筋洗净,放入锅内。

2、加姜、葱、豆豉、酱油、甜面酱、黄酒,适量清水。

3、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熬至熟,捞出猪心。

4、待鸭肉冷后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2、葱姜淡豆豉饮

功效:解表和中,主治风寒感冒初期的头痛、喷嚏、发冷、无汗者。

材料:葱白15克、葱须15克、淡豆豉10克、姜8克、黄酒30克

做法:将淡豆豉、生姜(切丝)加水500毫升,加盖煎沸,加葱白、葱须盖严文火煮5分钟,再加黄酒烧开即可。

食物相克:

葱白: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淡豆豉:服用本药不宜复用汗吐之药。

3、淡豆豉鸡肉煲

材料:淡豆豉25克,鸡脯肉400克,味精3克,精盐2克,白糖2克,黄酒5毫升,蒜蓉3克,酱油5毫升,鸡蛋1个,胡椒粉1克,植物油100克,洋葱丝10克,鸡油10克,淀粉10克,鸡汤100毫升。

做法:

1、将鸡脯肉去筋后切成4厘米长的条,放在碗中,加精盐拌匀后,加入鸡蛋清拌匀,再加干淀粉,拌至鸡肉条粘上粉浆备用。

2、烧热锅,放油烧至七成热,投入鸡肉条,滑散至断红,倒入漏勺。

3、原锅放回火上,留适量油,放入淡豆豉,煸炒几下后,下蒜蓉、精盐、白糖、黄酒、酱油、胡椒粉、滑油鸡条,加鸡汤烧沸,淋湿淀粉做成流芡,起锅倒入放在火上已加入鸡油、洋葱丝的热煲里,加盖,再煲半小时左右,离火,垫衬盘上桌。

4、淡豆豉葱白豆腐汤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透疹,除烦宽中。 葱白发汗解表,宣窍通阳。

材料:豆腐2~4块,淡豆豉15克,葱白15克。

做法:先将豆腐略煎,然后加入洗净的淡豆豉,加水约两碗,煎煮至大约一碗时再加入已切成段的葱白,稍作煎煮即可。

如何挑选淡豆豉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6、淡豆豉丸

功效:主治小儿一二岁,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

组成:淡豆豉10粒 巴豆1粒(略去油)

用法:上药研匀如泥,丸如粟米大。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取下如鱼冻汁,病根除矣,急与补脾。实者取而后补,虚者补而后取。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九。

淡豆豉的功效和作用

1、淡豆豉安胎孕。《会约医镜》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黑色者)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淡豆豉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淡豆豉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2、淡豆豉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3、淡豆豉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 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4、淡豆豉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纲目》

5、淡豆豉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6、淡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本经疏证》

7、淡豆豉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珍珠囊》

8、淡豆豉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9、淡豆豉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药性论》

10、淡豆豉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本经逢原》

11、淡豆豉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别录》

12、淡豆豉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13、淡豆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日华子本草》

14、淡豆豉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15、淡豆豉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 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豉薤汤)

淡豆豉用药禁忌

胃比较的虚弱,或者容易呕的患者慎服。不宜复用汗吐的药。《本草经疏》:凡伤寒传人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9、淡豆豉蒸鲫鱼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材料:淡豆豉30克、鲫鱼2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将鲫鱼洗净,去鳞及内脏,放入蒸盘内,在鲫鱼上洒上淡豆豉、料酒、白糖。

2、将鱼置武火上蒸2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克,佐餐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豆瓣酱可以代替豆豉吗 豆瓣酱和豆豉的区别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豆瓣酱在部分菜品中是可以代替豆豉的,因为两者都是可以起到调味的作用,所以一些需要用豆瓣酱调味的菜品如果没有豆瓣酱的话可以用豆豉代替。

豆瓣酱可以代替豆豉吗

如果是调味道的话,是可以的。

豆豉是用黄豆做的,是制作酱油的半成品,发酵后晒干做成的.颜色大多为黑色,但是有个别制作过程中加入姜是金黄色.豆瓣酱是将煮熟的豆瓣放置在一种叫黄金的植物上面长出黄毛,再加入剁细的辣椒中,用油封口,发酵而成的。

豆瓣酱和豆豉的区别

豆豉和豆瓣酱的区别在于原料不同,豆豉一般用黄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多用于调味。豆豉又是一味中药,风寒感冒,怕冷发热,寒热头痛,鼻塞喷嚏,腹痛吐泻者宜食,胸膈满闷,心中烦躁者宜食。豆豉和豆瓣酱是有区别的,原料不同,而且功效和保健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要对号入座。

豆瓣酱有什么用

1.提高免疫力

豆瓣酱的主要原料是豆子,豆子中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经常食用放了豆瓣酱的菜可以维持体内钾钠平衡、提高身体免疫力。

2.促进食欲

炒菜时放了豆瓣酱可以提高菜品的鲜度,对于菜色的提升也是很有好处的,对于一些胃口不佳的人来说吃有豆瓣酱的菜也是促进食欲的一个好办法。

豆瓣酱是怎么做的

材料:新鲜的红辣椒10斤、葫豆瓣2斤、食盐、蒜、八角、香叶、桂皮

步骤:

1、把红辣椒去蒂洗净,晾干表面的水分后,用食品料理机将其打碎,打成指甲盖大小;

2、在红辣椒碎中加入蒜碎4斤、食盐3斤,并加入适量八角、香叶、桂皮等调味,均匀搅拌后拿到太阳底下晒几天,让它充分晒干,脱掉多余水分;

3、将霉好的葫豆瓣与适量食盐和凉开水混合在一起,静置两天泡发;

4、等辣椒晒干后,与泡好的豆瓣混合在一起放入容器中,加入生菜籽油拌匀,以菜籽油淹住辣椒;

5、将酱放在烈日下晒几天,直到可以闻到油辣香味。将晒好的豆瓣酱放在干净的坛子中保存,用水封住坛口,每次食用取出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西瓜豆豉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西瓜豆豉开封一带盛产西瓜、大豆,因而很早之前西瓜豆豉就成为开封的特产。

西瓜豆豉选用黄灿饱满的优质大豆及优质西瓜为原料,以面粉、精盐、鲜姜、陈皮、小茴等作配料,经过对黄豆的浸泡蒸煮、拌面制曲、室外晾晒、入缸制豉及封缸发酵等工序而成。一般是盛夏生产,秋后出缸,俗称"伏过豉成"。

西瓜豆豉色泽酱褐,味逸香,鲜美可口,佐食调味,荤素皆宜,居民家庭大都会制作。开封酿造厂生产的产品质优价廉,畅销省内外,1982年被评为全省同类产品第二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香豆豉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淮川牌正宗老一品香豆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清朝年间曾被列为宫庭贡品,相传皇帝将此物赐与一品官员食用,故名为"一品香" 目前,我厂生产的产品品种繁多,规格齐全,都系选用上等原料,采用传统生产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酿制而成,它具有色美,味甜、清香四溢的特点。 含有丰富的高蛋白质、氨基酸,淮川牌一品香豆豉是中国调味品之冠,也是馈送亲友的珍品。本产品一九八六年荣获省名、优、特、新食品"芙蓉奖",一九九0年获十一届亚运会"天马奖"。国家旅游局、轻工业部、商业部颁发了"畅销产品"荣誉证书,一九九一个被评为省优产品,九二年获国家银奖,九六年被认定为"消费者推荐产品",年年被评为"重合同、守信誉"单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历代远销日本、加 拿大、新加坡等国家,豆豉可防癌、抗癌、补脾益肾,长期食用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本草纲目》中称:豆豉可驱寒解表,健脾养心。《家庭医生》称豆豉是延生之宝。( 长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湖口豆豉

全文共 1683 字

+ 加入清单

地处鄱阳湖口长江南岸,并有“水绕三山同楚地,势连五老共洪都”之称的江西湖口县,盛产一种有名的特产--"豆豉",此豆豉色泽黑亮,颗粒均匀,香味浓郁,美味可口,用这种豆豉烹饪的"豆豉烧肉"、"辣味凤尾鱼"、"家乡豆腐"等菜肴,已成为湖口传统风味名菜,颇受中外客人的青睐,蜚声四海。

湖口气候温适,土壤肥沃,盛产粮棉,黑豆也是当地有名的经济作物。湖口黑豆个大粒圆,营养丰富,是加工豆豉的良好原料。据传,湖口豆豉最早始于清初,当时只是农家作为豆酱形式出现的,直到咸丰年间才作为单独商品正式上市。多年来随着加工工艺的不断改进,湖口豆豉质量也越发提高,并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传统风味。

说到湖口豆豉的创始,民间一直流传着一个故事。那是在清朝咸丰年间,高安县有一个姓卢的小皮匠,专做祖传的木履(古时一种套在布鞋外面的雨鞋)。有一年高安遭受洪涝,庄稼欠收,人们连吃饭都困难,木履生意自然清淡。迫于生计,小皮匠带着妻子,离开高安,出外谋生。小俩口挑着皮担儿,几经辗转,到了湖口住了下来。灾年到处一般,小皮匠所做的木履在湖口同样难以卖出。好在湖口县是长江、鄱阳湖口重镇,交通便捷,来往客商较多。小皮匠手艺好,不做木履可修鞋、靴,因此,靠修鞋补靴总算能勉强糊口。有一天小皮匠逛街,发现当地不少农民挑着黑豆(即黑壳皮大豆)在市场上卖,上前一问价格也不贵。这聪明的小皮匠灵机一动,心想:"何不用这黑豆来做豆豉卖呢?"于是回家和妻子一商量,妻子觉得这主意不错,便买了十来斤黑豆子,找来木盆、坛子,细心选豆、漂洗、蒸煮、盖上稻草,让豆子发霉。约莫过了十来天,小皮匠扒开稻草一看,黑豆上竟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霉衣。小俩口满心欢喜,立即把霉豆抬到石钟山矶头上,让鄱阳湖清水慢慢冲洗干净。然后回家翻晒,装进木盆。过了些日子,盆中发出阵阵香味,妻子打开盖一看,嚯,绝了!这豆豉又黑又亮,香味浓郁,真是再好不过。

小俩口好不高兴,满心欢喜把豆豉拿到街上去卖。来往行人一看,这豆豉粒粒匀称,黑中见亮,其香无比,十来斤豆豉不一会抢购一空。从此,小皮匠做的豆豉一下轰动了湖口县双钟镇,生意红火得忙不过来,后来干脆皮匠活儿不干了,一心专做豆豉买卖,果然生意兴隆发了财。许多人都想学小皮匠做豆豉的手艺,纷纷上门求教,小皮匠也不保守,把自己做豆豉的方法和盘托出,并告诉大家,这里有个决窍,就是将发了霉的豆豉,一定要挑到石钟山矶头上去冲洗,因这儿是长江、鄱阳湖二水相汇之处,黄、绿两色清水从矶头缓缓而过,用这独特的水洗去豆豉上的霉衣,豆豉就越发芳香,味道越发鲜美。因此,湖口豆豉有别其它地方生产的豆豉。

自晚清以来,虽战乱不断,百业凋蔽,而湖口豆豉生产却一直未停止过。开始时是一家"卢泰生号",后来发展到六家生产作坊,年产豆豉一千余担。如今,当地政府十分重视开发生产湖口豆豉,商业部门还专门设立了豆豉生产厂,组织青工学习老师傅技艺,使豆豉产量、质量大大提高。不仅供应本省,而且远销湖北、湖南十多个省市。湖口豆豉已成为名扬大江南北的土特名产。

湖口豆豉起源于战国时代。相传有一丐娘,携儿带女沿鄱阳湖口的湖滨村落乞讨,当地农民常以熟黑豆相济,丐娘儿女久食生厌,便瞒娘倒入篓中,并采路旁黄荆柴枝叶遮盖。若干天后,篓内溢出醇香气味,尝其已经发霉的黑豆,味道鲜甜酥香,口感甚佳。渐渐家喻户晓,成为烹饪调料。到晋代,经五柳乡莲花寺僧人指导,总结出熟黑豆发霉制作方法,并正式称其为豆豉。

湖口豆豉传统制作工艺极为讲究,原料是当地滨湖地带的黑豆,经过选粒、清洗、浸泡、滤干、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霉、拌料、发酵、晾晒、成品包装等一系列程序。明清时期,湖口豆豉只单一的淡豆豉,逐渐发展到淡豆豉、咸豆豉、甜豆豉、香辣豆豉和五香豆豉等多个品种,同时又按豆豉含水成份不同分为干豆豉和汁豆豉两大类。湖口豆豉不但是普通百姓家庭的菜肴佐料,也成为宾馆酒店宴席中的佳品。

湖口豆豉因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鲜美可口。2008年6月,湖口豆豉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6月,湖口豆豉制作技艺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商务部冠名湖口豆豉“中华老字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建南“霉豆豉”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霉豆豉”本是鄂西土家族人民的一道地道家常菜,但要讲究色、香、味俱全,我认为还是建南“霉豆豉”当更胜一筹。

欲制作出上等的建南“霉豆豉”,可用“工艺讲究,火候独到”八个字来概括。

首先在选料上,要精选粒大、饱满、无虫斑的正宗优质大黄豆。用清水洗净后,盛入杉质木盆中,以清凉、新鲜的井水浸泡一至两天时间。待黄豆涨得粒饱皮薄时,再用清水漂洗二至三遍,就进入“烹煮”阶段。将泡涨的黄豆倒入洗净的大铁锅中,掺入清水(以淹没黄豆上一寸左右为宜)。先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煮至八分熟后熄火,待到黄豆冷透。

然后,将黄豆沥干(将沥出的“豆豉油”妥善保存,备用),装进铺有干净“豆豉叶”(一种野生植物的叶子)的箩筐中,并用“豆豉叶”封包后放在阴暗、湿热的环境中“发霉”。大约半月后(时间过长,黄豆表面长出的霉菌会发黑)将“霉豆豉”取出,浇上适量高度的包谷酒后,拌上混有盐、味精、辣椒粉、花椒粉、姜末、蒜泥、桔皮、木浆籽粉等佐料。如果要做“干豆豉”的话,就用器具铺开,晒(晾)干即可;如果要做“水豆豉”,那就将拌好佐料的豆豉装入坛中后,再浇以上述留存备用的“豆豉油”,搅匀后,封坛,存放阴冷、潮湿的地方。

一月后就可开坛食用了(当然时间越长越香),舀出来,一勺勺“霉豆豉”黄澄澄、水灵灵、肉乎乎的,表面沾满了红的辣椒,白的蒜粒,黄的姜皮、桔皮……一粒粒,晶莹剔透;一阵阵,暗香袭人。用筷子夹上一粒,放进口中,吮一吮,口留余香。那种酸辣、厚重、可口的味道便一遍又一遍地刺激着人们的每一粒味蕾和每一根神经,很是“下饭”。

建南“霉豆豉”,干的可蒸着吃,炸着吃,炒着吃……加工工艺不一,风味也各具特色。味道更绝的还是用“水豆豉”汤凉拌黄瓜、烧茄子、烧辣椒、凉菜薹……再配上用柴火烘烤的洋芋锅巴饭,那简直就是一道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大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豆鼓和豆豉区别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豆鼓就是豆豉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主要以黑豆或者黄豆为主,通过蛋白酶或者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大豆蛋白质,发酵而成。

豆豉在古代也叫“幽菽”。它可调味,也可入药。后因不断发展,推广到日本,也就是“纳豆”,又发展到糖纳豆。

豆豉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试验证明,豆豉的营养程度几乎与牛肉相当。不仅能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豆豉在被做成臭豆腐之后,营养有增无减,大豆中的异黄酮经过发酵,变为游离式,更加有利于被人体吸收和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豆豉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078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部分地区读作dòu sī,是中国汉族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豆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豆豉的食用方法

1.豆豉一直广泛使用于中国烹调之中。可用豆豉拌上麻油及其他作料作助餐小菜;用豆豉与豆腐、茄子、芋头、萝卜等烹制菜肴别有风味;著名的“麻婆豆腐”、“炒回锅肉”等均少不了用豆豉作调料。广东人更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粤菜,如“豉汁排骨”、“豆豉鲮鱼”和焖鸡、鸭、猪肉、牛肉等,尤其是炒田螺时用豆豉作调料,风味更佳。

2.食用前要充分加热,不要食用变质或发霉的豆豉。

豆豉的选购

以黑褐色或黄褐色、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者为佳。

豆豉的基本介绍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是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一般用大豆或黑豆蒸煮以后,经发酵制成(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我国较为有名的豆豉有:广东阳江豆豉、开封西瓜豆豉、广西黄姚豆豉、山东八宝豆豉、四川潼川豆豉和永川豆豉、湖南浏阳豆豉等、陕西汉中香辣豆豉和风干豆豉等。

豆豉的功效和作用

1.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我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大量生产豆豉供应志愿军食用。

2.豆豉不仅能调味,而且可以入药。中医学认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感冒头痛、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的存储

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载为宜,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高温烘烤,就能达到防止脂肪氧化的目的;如需放在冰箱里,应用塑料袋包扎密封后放在冷藏室内,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忌生水入侵,以防豆豉发霉变质。

豆豉的营养价值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昆明太和豆豉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昆明太和豆豉是云南省著名的传统食品,已有1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太和豆豉原产在江西省太和镇,清康熙年间传入四川,后从四川传入昆明。长期以来,昆明制作豆豉的师傅,根据本地的原料和人们的口味,对原配方和工艺不断进行改进,使之逐渐形成具有滇味特色的昆明太和豆鼓。

太和豆鼓其色呈红褐又有光泽,味道咸鲜略微回甜,分粒酥软而不碎,保持了豆豉固有的风味,不酸不霉,营养丰富,易于贮存,食用方便,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昆明太和豆豉以本地产的"乌嘴豆"(黄豆)最佳,配以食盐、糯米、甜酒、红糖、八角、茴香等辅料,经淘洗、浸泡、蒸煮、制曲、拌料、装罐、后熟而成。昆明太和豆豉呈颗粒状,具有豆豉特有之香气,滋味鲜美,咸淡适口,食法简便,可蒸,可炒,荤素皆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