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豆豉

豆豉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豆豉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豆豉问题。

分享

浏览

827

文章

81

豆鼓和豆豉区别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豆鼓就是豆豉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主要以黑豆或者黄豆为主,通过蛋白酶或者细菌酶的作用下,分解大豆蛋白质,发酵而成。

豆豉在古代也叫“幽菽”。它可调味,也可入药。后因不断发展,推广到日本,也就是“纳豆”,又发展到糖纳豆。

豆豉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试验证明,豆豉的营养程度几乎与牛肉相当。不仅能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老年痴呆。

豆豉在被做成臭豆腐之后,营养有增无减,大豆中的异黄酮经过发酵,变为游离式,更加有利于被人体吸收和发挥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豆豉是什么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豆豉是用黑豆或者黄豆作为原料,通过特殊工艺发酵而成,豆豉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豆制调味品。

不少人去餐馆吃饭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豆豉蒸排骨这一道菜,他们不了解豆豉是什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豆豉是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淡豆豉、干豆豉和水豆豉。

2

豆豉,古代称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都有此记载,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3

豆豉富含蛋白质、各种氨基酸、乳酸、磷、镁、钙及多种维生素,色香味美,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我国南北部都有加工食用。但若不注意加工艺,会致使品质下降,甚至霉变,造成经济损失。

4

豆豉的发酵,就是利用制曲过程中产生的蛋白酶分解豆中的蛋白质,形成一定量的氨基酸、糖类等物质,赋予豆豉固有的风味。

5

家庭制作方法:在三伏天把黄豆煮熟以后,盖上麻叶或者保鲜膜发酵(防止水分散失),等黄豆上面长出一层长长的白毛或者灰黑色的毛,灰黑色是白色毛霉成熟的标志,可以放心食用;然后放入盐和酒杀菌,再放些姜,花椒八角,密封好,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豆豉炒菜的窍门与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的美味应该是所有人都不能抵挡的,这也是使得豆豉成为了人们生活调料的必备品了,那么对于豆豉应该怎么去炒菜呢?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豆豉炒菜的窍门,希望能帮到你。

豆豉炒菜的窍门:豆豉麻酱豇豆角

配料:豇豆200g、豆豉15g、芝麻酱两勺、葱花适量、姜两片、蒜一粒、盐少许、生抽两勺、香油可加可不加、食用油适量

烹饪步骤:

1.洗好豇豆,切长度相同两到三段

2.葱姜蒜等备用

3.锅内烧开水,豇豆下水焯熟

4.焯熟的豇豆入冷水过一下,控去水份摆盘

5.另起锅倒入适量油,葱姜蒜爆锅,入豆豉翻炒后加入芝麻酱,香油,生抽,少量盐,可以放点水有点汁不然芝麻酱会干,快速翻两下就好

6.将做好的汁淋在豇豆上,最后可以在上面淋点热油味道更好

豆豉炒菜的窍门:豆豉小黄瓜

配料:水果黄瓜3根、香辣豆豉半勺、蒜2瓣、香醋10毫升、味极鲜10毫升、盐3克、香油3滴

烹饪步骤:

1.水果黄瓜洗净切去头尾。对半切开,在切成菱形块。

2.大蒜切成蒜米备用。

3.将黄瓜和蒜米放入碗内,倒入味极鲜。

4.放入香油和香醋。

5.最后依个人口味放入半勺香辣豆豉和盐,拌均匀即可。

6.脆爽可口。

豆豉炒菜的窍门:豆豉辣酱蒸鱼片

配料:黑鱼一条、盐一茶匙、糖一茶匙、豆豉辣椒酱一大勺、姜数片、葱几根、蒜数瓣、油适量、蛋清一大勺、玉米淀粉一大勺、料酒二大勺、生抽二汤匙、金针菇一把、红辣椒一根

烹饪步骤:

1.提前让商贩杀好鱼,对半剖开去内脏清洗干净。将鱼用厨房纸擦干。鱼肉可提前冻一会儿,刀与鱼肉成30夹角,片鱼时或外推或内拉,保持一个方向,刀要蘸水,鱼下面垫张厨房纸防止片鱼时滑动。

2.葱白切段,蒜姜切片。

3.鱼肉加入料酒、盐、蛋清、玉米淀粉抓匀。

4.再放入切好的葱姜蒜腌制二十分钟。

5.将蒸鱼豉油、生抽、糖、豆豉辣椒、葱花、蒜调成汁。

6.取一碗,底部铺上洗净去根部的金针菇。

7.将鱼肉铺在金针菇上,葱姜蒜也摆上。

8.蒸锅上汽后放入鱼片蒸五分钟。

9.蒸鱼时,起一油锅爆香葱蒜。

10.加入先前调好的酱汁炒香。

11.将热油酱汁浇在蒸好的鱼片上。

12.表面撒少许葱花辣椒丁,好了,可以开动了。

展开阅读全文

淡豆豉的最佳食用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876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是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如今食用豆豉很普遍,不少菜式都离不开豆豉。豆豉的吃法太多了,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淡豆豉的食用方法,希望对你有用!

淡豆豉的药用选方

1、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煎栀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2、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3、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鼓薤汤)

4、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太,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5、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6、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7、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淡豆豉的食用方法

豆豉小黄瓜

配料:

水果黄瓜3根、香辣豆豉半勺、蒜2瓣、香醋10毫升、味极鲜10毫升、盐3克、香油3滴

烹饪步骤:

1.水果黄瓜洗净切去头尾。对半切开,在切成菱形块。

2.大蒜切成蒜米备用。

3.将黄瓜和蒜米放入碗内,倒入味极鲜。

4.放入香油和香醋。

5.最后依个人口味放入半勺香辣豆豉和盐,拌均匀即可。

6.脆爽可口。

豆豉辣酱蒸鱼片

配料:

黑鱼一条、盐一茶匙、糖一茶匙、豆豉辣椒酱一大勺、姜数片、葱几根、蒜数瓣、油适量、蛋清一大勺、玉米淀粉一大勺、料酒二大勺、生抽二汤匙、金针菇一把、红辣椒一根

烹饪步骤:

1.提前让商贩杀好鱼,对半剖开去内脏清洗干净。将鱼用厨房纸擦干。鱼肉可提前冻一会儿,刀与鱼肉成30夹角,片鱼时或外推或内拉,保持一个方向,刀要蘸水,鱼下面垫张厨房纸防止片鱼时滑动。

2.葱白切段,蒜姜切片。

3.鱼肉加入料酒、盐、蛋清、玉米淀粉抓匀。

4.再放入切好的葱姜蒜腌制二十分钟。

5.将蒸鱼豉油、生抽、糖、豆豉辣椒、葱花、蒜调成汁。

6.取一碗,底部铺上洗净去根部的金针菇。

7.将鱼肉铺在金针菇上,葱姜蒜也摆上。

8.蒸锅上汽后放入鱼片蒸五分钟。

9.蒸鱼时,起一油锅爆香葱蒜。

10.加入先前调好的酱汁炒香。

11.将热油酱汁浇在蒸好的鱼片上。

12.表面撒少许葱花辣椒丁,好了,可以开动了。

豆豉麻酱豇豆角

配料:

豇豆200g、豆豉15g、芝麻酱两勺、葱花适量、姜两片、蒜一粒、盐少许、生抽两勺、香油可加可不加、食用油适量

烹饪步骤:

1.洗好豇豆,切长度相同两到三段

2.葱姜蒜等备用

3.锅内烧开水,豇豆下水焯熟

4.焯熟的豇豆入冷水过一下,控去水份摆盘

5.另起锅倒入适量油,葱姜蒜爆锅,入豆豉翻炒后加入芝麻酱,香油,生抽,少量盐,可以放点水有点汁不然芝麻酱会干,快速翻两下就好

6.将做好的汁淋在豇豆上,最后可以在上面淋点热油味道更好

豆豉鸡蛋炒西葫芦

配料:

西葫芦1根、鸡蛋3个、葱少许、蒜2瓣、盐4克、油10毫升、红油豆豉1勺

烹饪步骤:

1.西葫芦洗净,对着切开,如果嫩,就省略去掉内瓤的步骤,在将西葫芦切成薄片。

2.葱切葱花、大蒜切末。

3.鸡蛋打入碗中打散备用。

4.炒锅放油少许,烧热将打散的鸡蛋倒入锅内翻炒,鸡蛋7成熟,还有未凝固状时,盛出备用。

5.炒锅放油,下入葱花和蒜末爆香,在下入西葫芦片翻炒,待西葫芦变软加入豆豉和盐,快火翻炒均匀。

6.下入鸡蛋,翻炒至鸡蛋熟,关火装盘食用。

7.黄绿相间,美味可口。

豆豉西兰花

配料:

西兰花一个、豆豉一勺、红辣椒少许、小葱少许、盐少许、大蒜少许、生抽一勺、油少许、香油半勺、美味鲜酱油半勺

烹饪步骤:

1.锅中加水烧开,放入盐,油,西兰花,焯熟

2.冷开水中过凉,捞出并沥水

3.码入盘子

4.小葱,大蒜,红椒切丁

5.起油锅,放入豆豉炒出香味后,放入葱,蒜,红椒继续煸香

6.炒好的豆豉油放入西兰花上

7.生抽,美味鲜酱油,香油(喜欢辣味可再加些辣油)拌匀后,淋去西兰花上即可

吃豆豉的注意事项

豆豉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豆豉

肝病、肾病、消化性溃疡和动脉硬化患者应少吃。

2、豆豉的适用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适合血栓患者。

3、豆豉的食用禁忌

凡伤寒传人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淡豆豉;淡豆豉不宜复用汗吐之药;胃虚易呕者慎服淡豆豉。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豆豉的功效与作用 食用豆豉有什么好处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核心功效

发汗解表、和胃消食、解毒

简介

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用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而制成。据记载,豆豉最早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传到海外。

功效与作用

1、发汗解表,淡豆豉辛散苦泄性寒,入肺经,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以能宣散郁热,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常用治外感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证。

2、和胃消食,淡豆豉辛开苦降,寒能清热,入胃经,则能和胃消食。

3、解毒,淡豆豉味甘,甘能解毒。《名医别录》曰:“主瘴气恶毒。”《日华子本草》曰:“治中毒药”。《本经逢原》则曰:“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故本品有解毒之功,可用治山岚瘴气恶毒、食物中毒、丹毒及上疮痛烂等证。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适宜

禁忌人群

孕妇、湿热气虚者、体寒瘀血者、胃虚易呕者、动脉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患者

不宜同食

1、黄芪,豆豉不能和黄芪一起吃,不仅降低了豆豉的营养价值,也降低了黄芪的药用价值。

2、党参,豆豉和党参不能一起吃,同食会削弱党参的药性,而且也会阻碍人体对营养的正常吸收,对肠道也会形成一定的刺激性。

3、阿胶糕,豆豉和阿胶也不能一起吃,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阿胶是很多女性朋友非常喜欢吃的一种滋补食材,但在吃豆豉时就不可以吃阿胶。这两种食材混合到一起,不仅会降低原有的营养成分,而且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食用前要充分加热,不要食用变质或发霉的豆豉。

食用方法

1、豆豉蒜蓉蒸扇贝

扇贝洗净、腌好后,将豆豉和蒜蓉涂抹在扇贝上,上锅蒸5-7分钟即可。

2、豆豉蒸腊鱼

腊鱼切块浸泡,洗净沥干,蒜切碎;锅里热猪油,葱、姜爆香,加入豆豉辣酱,小火翻炒一下;加入腊鱼,调入少许料酒翻炒均匀即可关火,加入蒜碎拌匀,倒入盘中,再上锅蒸40分钟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豆豉饼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饼是云南梁河县的经典美食之一,纯手工制作,无添加,微辣,油炸后香脆可口、可直接食用也可用作配菜的调料,餐馆、食堂、个人居家必备食品。本品为黄豆发酵后配以小麦面粉、秘制香料、加工成饼状,油炸前(未熟制之前)有点像臭豆腐的味道,只要无霉变亦属于正常范围,可放心食用。口味:偏咸、适宜佐饭菜下酒食用。烹饪方法:加入蔬菜油(素油)旺火烧热后放入豆豉饼先煎10秒左右,然后翻面改为小火再煎10秒左右,使豆豉饼变为金黄色即可出锅食用,待冷却后口感更佳。保存方法:常温(20C左右)干燥保存,可放两周左右。冰柜冷冻保存放2-3个月也没有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银丝豆豉

全文共 319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是我国传统发酵豆制品。早在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最早的记载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饮食》一书中,誉豆豉为“五味调和,需之而成”。公元2至5世纪的《食经》一书中还有“作豉法”的记载。古人不但把豆豉用于调味,而且用于入药,对它极为看重。《汉书》、《史记》、《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都有此记载。据记载,豆豉的生产,最早是由江西泰和县流传开来的,后经不断发展和提高,使豆豉成为独具特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调味佳品,而且传到海外。我国台湾人称豆豉为“荫豉”,日本人称豆豉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

昭通的豆豉以黄褐色为主、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豆豉特有豉香气。这两道小菜,若身在昭通,一定的尝尝,地道的原味。

展开阅读全文

港式豆豉蒸鸡脚怎么做 港式豆豉蒸鸡脚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步骤1

食材:鸡爪500克、蒜2瓣、姜1块。辅料:料酒1勺、老抽1勺、生抽1勺、白胡椒粉1勺,豆豉1勺、蚝油1勺 。

步骤2

蒜切末。

步骤3

姜切片。

步骤4

鸡爪切掉指甲。

步骤5

放入锅中焯水,加入料酒1勺、姜片,水开后煮3分钟捞出。

步骤6

小碗中加入生抽1勺、老抽1勺、白胡椒粉1勺、料酒1勺、耗油1勺、再放入豆豉1勺、少许淀粉、搅拌均匀。

步骤7

把调好的酱汁淋在鸡爪上搅拌。

步骤8

摆入盘中。再放入蒸锅,蒸20分钟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蒙阴豆豉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八宝豆豉是临沂特产之一,迄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因用大黑豆、茄子、鲜姜、杏仁、花椒、紫茄叶、香油和白酒八种原料发酵而成,故称“八宝”。其营养丰富、醇厚清香、去腻爽口、食用方便,成为享誉中外的临沂地方特产之一。以“惟一斋”酱园所产最为著名。

关于八宝豆豉的由来,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间,山东沂州府的垛庄(今在蒙阴县境内)有位老妈妈,用大黑豆、茄子、香油作主要原料,腌制出的酱菜,味美可口,取名为豆豉。垛庄的一位酱园师傅彭三,从其手中学到技艺,后临沂城内“惟一斋”酱园慕名将彭师傅请到该园制作豆豉。“惟一斋“酱园将其他地方的类似制品配方和技艺搜集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改进,终于研制成独具一格的临沂八宝豆豉。临沂八宝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谷氨酸、赖氨酸、天门冬蒜等营养成分,具有温中健脾、益气补肾、滋补润燥、舒筋活络等保健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建南“霉豆豉”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霉豆豉”本是鄂西土家族人民的一道地道家常菜,但要讲究色、香、味俱全,我认为还是建南“霉豆豉”当更胜一筹。

欲制作出上等的建南“霉豆豉”,可用“工艺讲究,火候独到”八个字来概括。

首先在选料上,要精选粒大、饱满、无虫斑的正宗优质大黄豆。用清水洗净后,盛入杉质木盆中,以清凉、新鲜的井水浸泡一至两天时间。待黄豆涨得粒饱皮薄时,再用清水漂洗二至三遍,就进入“烹煮”阶段。将泡涨的黄豆倒入洗净的大铁锅中,掺入清水(以淹没黄豆上一寸左右为宜)。先用大火烧开,再用文火煮至八分熟后熄火,待到黄豆冷透。

然后,将黄豆沥干(将沥出的“豆豉油”妥善保存,备用),装进铺有干净“豆豉叶”(一种野生植物的叶子)的箩筐中,并用“豆豉叶”封包后放在阴暗、湿热的环境中“发霉”。大约半月后(时间过长,黄豆表面长出的霉菌会发黑)将“霉豆豉”取出,浇上适量高度的包谷酒后,拌上混有盐、味精、辣椒粉、花椒粉、姜末、蒜泥、桔皮、木浆籽粉等佐料。如果要做“干豆豉”的话,就用器具铺开,晒(晾)干即可;如果要做“水豆豉”,那就将拌好佐料的豆豉装入坛中后,再浇以上述留存备用的“豆豉油”,搅匀后,封坛,存放阴冷、潮湿的地方。

一月后就可开坛食用了(当然时间越长越香),舀出来,一勺勺“霉豆豉”黄澄澄、水灵灵、肉乎乎的,表面沾满了红的辣椒,白的蒜粒,黄的姜皮、桔皮……一粒粒,晶莹剔透;一阵阵,暗香袭人。用筷子夹上一粒,放进口中,吮一吮,口留余香。那种酸辣、厚重、可口的味道便一遍又一遍地刺激着人们的每一粒味蕾和每一根神经,很是“下饭”。

建南“霉豆豉”,干的可蒸着吃,炸着吃,炒着吃……加工工艺不一,风味也各具特色。味道更绝的还是用“水豆豉”汤凉拌黄瓜、烧茄子、烧辣椒、凉菜薹……再配上用柴火烘烤的洋芋锅巴饭,那简直就是一道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大餐。

展开阅读全文

走油豆豉扣肉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走油豆豉扣肉

用烧红的烙铁烙尽五花肉皮上的余毛后,将肉放在冷水中刮洗干净。锅内加清水,放入五花肉煮至八成熟捞出,用净布擦干肉皮上的水,趁热将甜酒汁抹在肉皮上面。炒锅置旺火,放入茶油500

克,烧至八成热,将五花肉皮朝下入锅走油,待肉皮炸呈红色时起锅,再将五花肉放入汤锅里稍煮一下,见肉皮起皱纹即捞出。将五花肉皮朝下放在砧板上,先切成10

厘米长、1

厘米厚的大片,再横中切一刀,但不切断。接着将切好的五花肉皮朝下整齐排列在钵中,剩余的边角肉成梯形排列钵的边缘。然后均匀地放入精盐、酱油、豆豉,上笼蒸至软烂,取出翻扣在盘中即成。

豆豉是湘菜特色调味品。现在的湖南豆豉,是采用优质黑豆,利用封闭加温发酵的独特方法加工制成,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色泽光亮,质地纯净、味感浓郁、留香久远的特点。此菜色泽油亮,香味浓郁,吃口不腻,软烂鲜美。肉皮棕红而有斑纹,似虎皮,又有“虎皮扣肉”之称。

展开阅读全文

易门豆豉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易门豆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说到易门的美食,除了菌子以外,豆豉那鲜美的口感,使很多人难忘。而在当地,关于豆豉人们有这样的说法:“好豆豉出在易门,易门好豆豉出在浦贝,而浦贝好豆豉又出在大梨园老赵家。”一日三餐,虽然是人们一致的饮食制度,但同样的豆豉,在那里却能讲出不一样的故事。

易门豆豉分青豆豆豉和干豆豆豉两大类,特别以青豆水豆豉最受欢迎。辣酱鲜红,豉仁嫩绿,红绿相间,望之即令人食欲大增。入口后,清香甜嫩,使人回味不已。用它作配料烹调鱼肉,更是别有风味。

易门青豆豉的特点是“青”,必须选取七、八成成熟的大豆青株,剥出鲜豆米,趁鲜制作,才能使豆豉清香鲜嫩。制作青豆豉,在每年七、八月间。那时,大豆青株割回家来,晚饭后,三家五户,在街头巷尾团团围坐,男女老少,亲朋邻里,乘夜剥豆,以不失鲜。

易门豆豉以用大龙泉、小龙泉、石莲寺、双龙潭等泉水制作的最为上乘,但过去产量甚少,只是农家用以馈赠至亲好友。一九五六年成立了国营酱菜厂后,才有少量产品投放市场。近年来,由于农村生产形势好,青豆原料供应充足,又扩大了加工网点,使产量大增,一九八二年供应市场的豆豉已达三十万斤,更多的群众有机会品尝到清香味美的易门豆豉了。

展开阅读全文

永平香菇豆豉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阿邑寨牌香菇豆豉”是大理永平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在百余年来民间传统制作加工的基础上,不断改进配料和生产工艺研制开发的品牌食品,以大豆、香菇为主要原料,佐以菜子油、辣椒、花椒、食盐等。具有色味俱佳、香气浓郁、价格适中等特点,是居家、旅行佐餐、调味的最佳选择,是馈赠亲友的首选礼品。产品在省内各大超市、商场均有销售,并远销到广州、成都、重庆等省外城市,年生产量约300吨左右。1998年“香菇豆豉”获大理州金花奖;1999年获“99”世博会云南省首届旅游产品优秀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盆腔炎可以吃豆豉吗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黑色的成熟种子经蒸罨发酵等加工而成。那么盆腔炎可以吃豆豉吗?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相关知识,希望可以给您带来帮助。

盆腔炎是可以吃豆豉的。豆豉是温热性食物,在药理上具有温中、助阳、散寒等作用,正可以中和盆腔炎患者体内中的“寒”症。所以盆腔炎人群可以吃豆豉等温热性的食物。

豆豉的主要原料是由黑豆或者黄豆发酵酿制而成的,可以根据各地方不同的口味分为淡豆豉和咸豆豉。豆豉的营养价值丰富,其中含有很多的豆激酶,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经常吃豆豉的功效与作用就是能和胃、袪寒,还有一定降血压作用。

豆豉富含丰盛的蛋白质(20%)、(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富含多种矿藏质和维生素等养分物质。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添加胃口,推动吸收。中国在抗美援朝战役中,曾很多出产豆豉供给志愿军食用。豆豉不只能调味,并且能够入药。中医学以为豆豉性平,味甘微苦,有发汗解表、清热透疹、宽中除烦、宣郁解毒之效,可治伤风、胸闷烦呕、伤寒寒热及食物中毒等病症。

豆豉的营养价值较高,与常见的高营养价值的食品相比毫不逊色。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富含维生素E,蛋白质含量也很高。豆豉自古就有入药的历史,中医认为,豆豉具有解表清热、透疹解毒的功效,可以治疗风热头痛、胸闷烦呕。豆豉中还含有大豆低聚糖,可以改善人体的消化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肠道有毒物质的产生,从而达到预防肠道肿瘤的作用。

此外女性朋友在生活中也要多了解一些有关女性疾病安全小知识的常识,明白治疗盆腔炎的重要性,若感到身体不舒服及时到相关医院进行检查就诊。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西药与盆腔炎治疗仪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您还想获悉关于女性患盆腔炎怎么办的相关知识,时刻关注每日更新吧。

展开阅读全文

为了老人健康可以多豆豉的原因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的保健其实很简单,从饮食上入手即可,而日常做菜用的豆豉营养价值就很好,专家指出,老人养生宜吃豆豉,下面来看看为了老人健康可以多豆豉的原因是什么吧?

豆豉按原料分有“黑豆豆豉”和“黄豆豆豉”两种。以黑褐色或黄褐色为主,其中,鲜美可口、咸淡适中、回甜化渣、具有特有豉香的营养最好。豆豉可用于调味,而且可以入药,历史上中医对它极为看重。其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它的功效记载最为详细,“黑豆性平,作豉则温,既蒸暑,故能升能散。得葱则发汗,得盐则能吐,得酒则治风,得蒜则止血,炒熟则又能止汗,亦麻黄根节之义也。”翻译成现代通俗语言就是,豆豉可以开胃消食、祛风散寒、治疗水土不服。

这个小小的豆豉对于老年人而言好处多多,在国际上已经被称为“营养豆”,它不仅开胃消食、祛风散寒,还能预防脑血栓形成和老年痴呆发生。此外,豆豉中钴的含量是小麦的40倍,有良好的预防冠心病的作用;钼的含量是小麦的50倍,而钼和硒都具有极强的抗癌作用。

其实别看豆豉一副貌不惊人的样子,营养价值绝对可以称为“营养豆”。有些元素,比如钙元素要远远高于牛肉,并含有大豆中的各种有益成分。现代研究还证明,豆豉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钴、硒、钼、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微量元素。

知道了老人养生宜吃豆豉,豆豉中还含有大量能溶解血栓的尿激素,能有效地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对改善大脑的血流量和防治老年性痴呆很有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豆豉发霉还能吃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作为家常调味品,适合烹饪鱼肉时解腥调味。豆豉又是一味中药,风寒感冒,怕冷发热,寒热头痛,鼻塞喷嚏,腹痛吐泻者宜食;胸膈满闷,心中烦躁者宜食。豆豉是中国汉族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豆豉发霉还能吃吗?

豆豉长毛了就不可以食用了,长毛的豆豉会生长霉菌,霉菌会吸收豆豉大部分营养和水分,使得豆豉营养流失、水分变少,变得干硬,而且霉菌对人体有害,是不可以食用的,食用容易引发食物中毒。所以豆豉发霉了只能丢掉。

豆豉在不使用的时候,保存的第一个方法是将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载为宜,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高温烘烤,就能达到防止脂肪氧化的目的。第二个方法是放在冰箱里,应用塑料袋包扎密封后放在冷藏室内,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让生水入侵,要不然是极易发霉与变质的。

今天小编对关于食品发霉、腐败变质等问题的一些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识别腐败变质的食品或者发霉的食物还能吃吗等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我们的食品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豆豉为什么会变酸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是把黄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经过发酵而成的食品,可以调味,也可入药。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豆豉还以其特有的香气使人增加食欲,促进吸收。豆豉不仅营养素丰富,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可以改善胃肠道菌群,常吃豆豉还可帮助消化、预防疾病、延缓衰老、增强脑力、降低血压、消除疲劳、减轻病痛、预防癌症和提高肝脏解毒(包括酒精毒)功能。

豆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20%)、脂肪(7%)和碳水化合物(25%),且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因此豆豉存放时间长了会长菌、变质、发酸。豆豉本身的味道发甜略带微苦的味道。当豆豉变酸了就不能吃了,因为豆豉变酸,表明已经发生了腐败变质,豆豉中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无机盐等营养素受到大量的分解破坏和流失,使其营养价值严重降低;再者由于微生物污染严重,增加了致病菌和产毒菌存在的机会,并可使一些致病力弱的细菌得以大量生长繁殖,以导致于人食用后而引起食源性疾病。并且在腐败变质的过程中会产生毒素,如果食用变质发酸的豆豉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

今天小编对豆豉为什么会变酸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识别腐败变质的食品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豆豉发霉了还能吃吗?豆豉长毛怎么办?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是我们经常会吃到的一种小菜,可以单独食用也可以搭配炒菜。今天本网小编就要为大家介绍一下,豆豉发霉了还能吃吗?豆豉长毛怎么办?

豆豉发霉了还能吃吗

如果是白色的,那个是蛋白质结晶,不是霉.豆豉是发酵过的豆制品,如果放太久的话表面太干,蛋白质就会凝固形成蛋白质结晶,但是如果你怕的话就不要吃了,反正不是很贵的东西。如果发的是绿色的霉,那可千万是不能吃的啦。豆豉如果长期保存一定要隔段时间拿出来放太阳下曝晒比较好。

豆豉长毛怎么办

豆豉长毛了就不可以食用了,长毛的豆豉会生长霉菌,霉菌会吸收豆豉大部分营养和水分,使得豆豉营养流失、水分变少,变得干硬,而且霉菌对人体有害,是不可以食用的,食用容易引发食物中毒。所以豆豉发霉了只能丢掉。 豆豉是中国汉族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豆豉以黑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酶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成。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豆豉怎么保存

豆豉在不使用的时候,保存的第一个方法是将豆豉用陶瓷器皿密封盛载为宜,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直接照射或高温烘烤,就能达到防止脂肪氧化的目的。第二个方法是放在冰箱里,应用塑料袋包扎密封后放在冷藏室内,这样可保存较长时间,香气也不会散发掉。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让生水入侵,要不然是极易发霉与变质的。

展开阅读全文

淡豆豉的功效和作用

全文共 1135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功效作用是解表,除烦,宣发郁热,治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淡豆豉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淡豆豉的食用方法

淡豆豉丸

功效:主治小儿一二岁,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

组成:淡豆豉10粒 巴豆1粒(略去油)

用法:上药研匀如泥,丸如粟米大。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取下如鱼冻汁,病根除矣,急与补脾。实者取而后补,虚者补而后取。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九。

淡豆豉蒸鲫鱼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材料:淡豆豉30克、鲫鱼2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将鲫鱼洗净,去鳞及内脏,放入蒸盘内,在鲫鱼上洒上淡豆豉、料酒、白糖。

2、将鱼置武火上蒸2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克,佐餐食用。

淡豆豉的功效和作用

1.发汗解表:

淡豆豉辛散苦泄性寒,入肺经,具有疏散宣透之性,既能透散表邪,又以能宣散郁热,发汗之力颇为平稳,有发汗不伤阴之说。《名医别录》曰:“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常用治外感初起,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等证。

2.宣郁除烦:淡豆豉既能透散外邪,又能宣散肺胃之郁热。《珍珠囊》曰:“去心中懊侬,伤寒头痛,烦燥。”故有宣郁除烦之功效。如张仲景《伤寒论》栀子豉汤,选用本品,治发热,虚烦不得眠,胸闷不舒,或心中懊侬,舌红苔黄脉稍数。此乃外感热病误治,邪热留于胸膈,扰及胃腑所致。用淡豆豉,清宣郁火,则气机自然通畅,其症自会迎刃而解。

3.和胃消食:淡豆豉辛开苦降,寒能清热,入胃经,则能和胃消食。若症见脘腹饱胀,暖气酸腐,不能食,大便不调,甚至黄疸,痞块,膨胀,脉滑而紧盛。此乃气机不利,食滞不消所致。可选用本,宣郁利气,和胃消食。使气机得通,饮食得消,则诸证自除。

4.清热止痢:本品性寒能清热。《药性论》载:“治血痢腹痛”。而《范汪方》豉薤汤,则用本晶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故本品有清热止痢之功效。若症见大便次数增多而量少,腹痛,里急后重,下粘液及脓血样大便。此乃外受湿热疫毒之气,内伤饮食生冷,积滞于肠中所致。可用本品清热止痢。

5.安胎:《会约医镜》曰:淡豆豉“安胎孕。”本品性寒味甘,寒能清热,甘寒则益阴。对于素体阳盛,或七情郁结化热,或外感邪热,或阴虚生热,热扰冲任,损伤胎气,以致胎动不安,症见妊娠期下血,色鲜红,或腰腹坠胀作痛,心烦不安,手心烦热,口干咽燥,舌质红,苔黄而干,脉滑数。可选用本品,滋阴清热,凉血安胎。

6.解毒:淡豆豉味甘,甘能解毒。《名医别录》曰:“主瘴气恶毒。”《日华子本草》曰:“治中毒药”。《本经逢原》则曰:“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故本品有解毒之功。可用治山岚瘴气恶毒,食物中毒,丹毒,及上疮痛烂等证。如姚和众选用本品“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药性论》则用本品,“治上疮痛烂。”

展开阅读全文

淡豆豉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全文共 2116 字

+ 加入清单

豆豉具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治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的功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淡豆豉的功效和作用禁忌,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哦。

1、淡豆豉炖鸭肉

功效:本品具有补心宁神之功效,适于冠心病、心血亏虚、心悸及忧烦等症患者食用。

材料:鸭肉1000克、大葱15克、姜10克、甜面酱25克、黄酒15克、淡豆豉25克

做法:

1、将鸭肉去白筋洗净,放入锅内。

2、加姜、葱、豆豉、酱油、甜面酱、黄酒,适量清水。

3、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熬至熟,捞出猪心。

4、待鸭肉冷后切成薄片,即可食用。

2、葱姜淡豆豉饮

功效:解表和中,主治风寒感冒初期的头痛、喷嚏、发冷、无汗者。

材料:葱白15克、葱须15克、淡豆豉10克、姜8克、黄酒30克

做法:将淡豆豉、生姜(切丝)加水500毫升,加盖煎沸,加葱白、葱须盖严文火煮5分钟,再加黄酒烧开即可。

食物相克:

葱白:服地黄、常山人,忌食葱。

淡豆豉:服用本药不宜复用汗吐之药。

3、淡豆豉鸡肉煲

材料:淡豆豉25克,鸡脯肉400克,味精3克,精盐2克,白糖2克,黄酒5毫升,蒜蓉3克,酱油5毫升,鸡蛋1个,胡椒粉1克,植物油100克,洋葱丝10克,鸡油10克,淀粉10克,鸡汤100毫升。

做法:

1、将鸡脯肉去筋后切成4厘米长的条,放在碗中,加精盐拌匀后,加入鸡蛋清拌匀,再加干淀粉,拌至鸡肉条粘上粉浆备用。

2、烧热锅,放油烧至七成热,投入鸡肉条,滑散至断红,倒入漏勺。

3、原锅放回火上,留适量油,放入淡豆豉,煸炒几下后,下蒜蓉、精盐、白糖、黄酒、酱油、胡椒粉、滑油鸡条,加鸡汤烧沸,淋湿淀粉做成流芡,起锅倒入放在火上已加入鸡油、洋葱丝的热煲里,加盖,再煲半小时左右,离火,垫衬盘上桌。

4、淡豆豉葱白豆腐汤

功效:发汗解表,清热透疹,除烦宽中。 葱白发汗解表,宣窍通阳。

材料:豆腐2~4块,淡豆豉15克,葱白15克。

做法:先将豆腐略煎,然后加入洗净的淡豆豉,加水约两碗,煎煮至大约一碗时再加入已切成段的葱白,稍作煎煮即可。

如何挑选淡豆豉

本品呈椭圆形,略扁,长0.6~1cm,直径0.5~0.7cm。表面黑色,皱缩不平。质柔软,断面棕黑色。气香,味微甘。

6、淡豆豉丸

功效:主治小儿一二岁,面色萎黄,不进饮食,腹胀如鼓,或青筋显露,日渐羸瘦。

组成:淡豆豉10粒 巴豆1粒(略去油)

用法:上药研匀如泥,丸如粟米大。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不拘时服。取下如鱼冻汁,病根除矣,急与补脾。实者取而后补,虚者补而后取。

来源:《普济方》卷三七九。

淡豆豉的功效和作用

1、淡豆豉安胎孕。《会约医镜》

淡豆豉为豆科植物大豆的成熟种子(黑色者)经发酵加工而成的制品;淡豆豉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的功效,淡豆豉用于感冒、寒热头痛,烦躁胸闷,虚烦不眠。

2、淡豆豉治温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补缺肘后方》)

3、淡豆豉治小儿丹毒破作疮,黄水出: 焦炒豉,令烟绝为末,油调敷之。(姚和众)

4、淡豆豉下气,调中。治伤寒温毒发癍,呕逆。《纲目》

5、淡豆豉治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憹: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上二味, 以水四升,先煎桅子,得二升半,纳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伤寒论》栀子豉汤)

6、淡豆豉治烦躁满闷,非特由于伤寒头痛寒热者可用,即由于瘴气恶毒者亦可用也。盖烦者阳盛,躁者阴逆,阳盛而不得下交,阴逆而不能上济,是以神不安于内,形不安于外,最是仲景形容之妙,曰反复颠倒,心中澳憹。惟其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正可以见上以热盛,不受阴之滋,下因阴逆,不受阳之降,治之不以他药,止以豆豉栀子成汤,以栀子能泄热下行,即可知豆豉能散阴上逆矣。《本经疏证》

7、淡豆豉去心中懊憹,伤寒头痛,烦躁。《珍珠囊》

8、淡豆豉治断奶乳胀:豆豉半斤,水煎,服一小碗,余下洗乳房。(广西《中草药新医疗法处方集》)

9、淡豆豉治时疾热病发汗;熬末,能止盗汗,除烦;生捣为丸服,治寒热风,胸中生疮;煮服,治血痢腹痛。《药性论》

10、淡豆豉以水浸绞汁,治误食鸟兽肝中毒。《本经逢原》

11、淡豆豉主伤寒头痛寒热,瘴气恶毒,烦满闷,虚劳喘吸,两脚疼冷。《别录》

12、淡豆豉治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大。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情临卧吞下,以知为度。(《本事方》紫金丹)

13、淡豆豉治中毒药,疟疾,骨蒸;并治犬咬。《日华子本草》

14、淡豆豉治阴茎上疮痛烂:豉一分,蚯蚓湿泥二分,水研和涂上,干易,禁热食韭菜、蒜。(《药性论》)

15、淡豆豉治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 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范汪方》豉薤汤)

淡豆豉用药禁忌

胃比较的虚弱,或者容易呕的患者慎服。不宜复用汗吐的药。《本草经疏》:凡伤寒传人阴经与夫直中三阴者,皆不宜用。

9、淡豆豉蒸鲫鱼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材料:淡豆豉30克、鲫鱼200克、白糖30克

做法:

1、将鲫鱼洗净,去鳞及内脏,放入蒸盘内,在鲫鱼上洒上淡豆豉、料酒、白糖。

2、将鱼置武火上蒸20分钟即成。

食法:每日2次,每次100克,佐餐食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