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怎样的银河系(热门20篇)

浏览

7570

文章

121

篇1:借助微引力透镜现象,人类首次发现银河系外行星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据报道,美国科学家首次利用引力透镜现象银河系外RX J1131231星系发现了一组行星,并对其进行了创新,确定这些行星的质量在月球和木星之间。研究人员表示,最新的研究将开辟太空探索的新领域。

现有的行星探测方法只能探测银河系中的行星。RX J1131231星系距离地球38亿光年,所以即使是最先进的望远镜也无法直接观测到它们。科学家们通常利用重力微透镜在银河系中寻找行星,但是在最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创新了重力微透镜方法,并首次发现了这些系外行星

负责这项最新研究的俄克拉何马大学物理和天文系的戴新宇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目前的概念是,大多数星系中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行星的引力微透镜效应肯定会导致黑洞附近的辐射被放大,这种辐射变化可以通过现有的望远镜观察到。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了这种辐射变化。我们分析了它提供的数据,认为引力微透镜效应可以解释这一点,从而确定这些银河系外的行星。然后,通过建模数据分析特征信号的频率,以确定这些行星的质量。”

戴新宇说:“这是首次在银河系外发现行星。用我们的新方法,我们现在可以研究这些行星,揭示它们的存在,甚至获得它们的质量,这将开辟新的探索领域。”

然而,戴新宇也强调,尽管新的发现需要进一步证实,他们提出的观测由行星引力微透镜效应引起的黑洞附近辐射变化的方法是可行的。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银河系的银心是什么,你知道了吗?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的银心是银河系的中心,银心是银河系密度最大的区域,越靠中心密度越大。比如太阳附近的空间密度,大约每立方光年只有0.004颗恒星,而银心区域最密集的地方可以达到每立方光年上万颗恒星。

银心的组成主要是年龄在100亿年以上的老年恒星,而在银心的中心,也就是银河最核心的区域,目前观测显示这里存在一个质量在数百万太阳质量大小的黑洞,这个巨型黑洞是银河系最核心的天体。在黑洞附近,大概有70颗左右的白矮星围绕着黑洞运动,更外一点的空间中大概有10万颗的白矮星,这就是银河系最核心的物质组成了。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包括1000~4000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以及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从地球看银河系呈环绕天空的银白色的环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银河系有多少恒星

全文共 432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有1500~4000亿颗恒星。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恒星系统。该星系包括大量的恒星、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星际尘埃和黑洞。它的可见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2100亿倍,直径介于10万光年至18万光年之间。

拓展资料:

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薄薄的圆盘,叫做银盘。银盘中心隆起的近似于球形的部分叫做核球,在核球区域恒星高度密集。核球中心有一个很小的致密区,叫做银核。银盘外面是一个范围更大,近于球形的区域,其中物质密度比银盘中低得多,叫做银晕。银晕外面还有银冕,它的物质分布大致也呈球形。

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对银河系的质量进行了精确计算,最新的结果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100亿倍,包括银河系边缘拥有数千颗恒星的恒星团。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运行后获得了银河系质量分布图,从而计算出的银河系质量是最为精确的,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对银河系的结构进行研究,比如银河系的跨度等。之前我们对银河系质量的估计来自观测恒星移动的速度,其中拥有巨大的误差。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在银河系中心发,有个比太阳还重10万倍的黑洞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国媒体报道,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心发现了一个质量是太阳10万倍的黑洞。这个黑洞是迄今为止银河系中发现的第二大黑洞,仅次于人马座A*。日本科学家发现黑洞隐藏在离地球约25000光年的气体云中。

这个黑洞被科学家归类为“中等质量黑洞”,它的发现填补了理解超大质量黑洞形成机制的空白。

科学家利用位于南美洲智利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发现了分子云中的黑洞。这种先进设备的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使科学家能够观察到离银河系中心点只有195光年远的气体云。

在此之前,天文学家仅仅从理论上预测了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但是他们从未在实际观测中发现任何真实的情况--直到现在。

根据最新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存在对星系、恒星甚至生命的出现至关重要。关于这项工作的论文已经发表在《自然天文学》上。这将有助于科学家理解像银河系中心这样的超大质量黑洞是如何产生并成长为如此大的质量的。

当宇宙相对年轻时,更小的黑洞出现了。科学家认为,这些黑洞可能是孕育后来超大质量黑洞的“种子”——它们相互融合,最终形成巨大的质量。

很难找到黑洞,因为它们是完全黑暗的。但是在某些情况下,仍然有线索可以引导我们找到它们。

黑洞是一个特殊的时空区域,在这个区域里,重力非常强,没有任何物体甚至光可以从中逃脱。日本庆应大学科学技术部的冈本教授和他的同事利用计算机模拟发现了银河系中心区域附近气体云的非理性高速运动,从而推断出这个中等质量黑洞的存在。此外,研究小组还注意到,整个分子云团发出的辐射特征与银河核心超大质量黑洞的缩小版本非常相似。

冈彭志教授指出,天文学中有一个共识,即质量超过太阳100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通常存在于大型星系的核心,但它们的起源仍不清楚。

他说:“由于密集星团中恒星不受控制的合并,中等质量的黑洞已经形成。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这些中等质量的黑洞在银河核心融合,最终形成超大质量的黑洞。在此之前,虽然有几个中等质量黑洞的可疑目标,但没有一个被最终确认。最近,我们在银河系中心附近观察到一个气体云。根据仔细的计算和分析,我们得出结论,有一个质量约为太阳10万倍的致密天体。”

冈彭志教授说,这个中等质量的黑洞似乎并不活跃,因为它并没有消耗太多的周围物质。

然而,尽管它在真实的科学和科幻小说中都是一个非常流行的主题,黑洞的概念只存在了大约100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首次从理论上预言了它。

冈彭志教授说:“黑洞这个术语直到1967年才被首次使用,我们在46年前才发现了第一个黑洞。未来对高速致密天体的观测,类似于我们研究中的观测,可能会增加不发光的隐藏黑洞的数量,从而为检验广义相对论提供更多的样本。这将对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怎么样确定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天文学家已经采用了各种方法来确定太阳系银河系中的位置。人们只需仰望夜空就能看到银河系的大致形状,就像一条穿过天空的暗淡光带。这个光带的宽度约为15度,恒星相对均匀地分布在光带的两侧。这表明银河系是一个扁平的圆盘,我们的太阳系位于圆盘平面附近的某个地方。如果银河系不是一个扁平的圆盘,它看起来会不同。例如,如果银河系是球形的,我们看到的银河系将不是一个狭窄的光带,而是将覆盖整个天空。如果我们比圆盘的平面高或低得多,我们就不会看到银河是一条横跨天空的光带——天空会显得半明半暗。通过测量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恒星的距离,我们可以进一步确定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本世纪初,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发现巨大的球状星团分布在人马座周围直径约10万光年的球体中。他得出结论,这个中心也是银河系的中心,所以银河系看起来像一个嵌在球形星云中的扁平圆盘。

在过去的75年里,科学家们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如射电天文学、光学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甚至X射线天文学,更精确地测量了银河系中螺旋翼、气体云、尘埃云和分子云的位置。现代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我们的太阳系位于银河系螺旋翼的内边缘,距离银河系中心约25000光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银河系里逃得最快的恒星,秒速1200千米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星系中的恒星受到重力的限制,以有序的方式围绕中心旋转,我们的星系也是如此。

然而,几个天文学家最近发现了几颗不遵守这一定律的恒星。根据它们的运行速度,它们最终会离开自己的星系。

一组天文学研究小组发现了银河系中发现的最快的自由恒星——这颗恒星以每秒1200公里的速度运行,它的来源不是过去常见的自由恒星的诞生地。

研究人员早就知道银河系的中心是自由恒星的诞生地。如果一个双星系统离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太近,强大的引力场会撕裂这个双星系统。两颗恒星中的一颗将被拉向黑洞,另一颗将被抛向星系间的外层空间。该小组使用位于美国夏威夷莫纳克亚山山顶的沃克望远镜观测美国708号的自由星,并通过同样位于夏威夷的泛星1号观测眼镜收集观测数据,以获得恒星的真实速度。在记录这颗恒星的高速时,他们发现这颗恒星不太可能来自银河系中心。US708是一颗小星星,它不同于其他自由星。US708旋转非常快,含有丰富的氦气。该团队在今天的科学杂志网站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报告。这项研究认为,美国708已经与白矮星配对。在这种情况下,白矮星的强大引力吸收了US708的物质(US708的外层氢),在白矮星吸收了足够的量导致内部核聚变后,导致了一场剧烈的爆炸,这就是所谓的Ia型超新星。

该小组认为白矮星爆炸给了美国708逃跑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银河系的银盘是什么,是哪一部分?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银盘是指银河系的星系盘 ,星系盘是存在于包含螺旋、棒状等圆盘星系盘状物的平面部分。银盘当中的物质主要以恒星的形式存在,占银河系总质量都不到10%的星际物质,绝大部分也只是散布在银盘以内。

银河系的总质量中有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主要集中在银盘以内。银盘外形如薄透镜,以轴对称形式分布于银心周围,其中心厚度约1万光年,银盘本身的厚度只有2000光年,直径近10万光年。

除了1000秒差距范围内的银核绕银心作刚体转动外,银盘的其他部分都绕银心作较差转动,即离银心越远转得越慢。

太阳系主要位于银盘以内,距银心约2.5万光年处。银盘中还存在以银心为对称的一个旋涡结构,最接近银心的一条旋臂叫3000秒差距旋臂。太阳系的附近有三条旋臂,分别为人马臂、英仙臂、猎户臂,太阳系即位于猎户臂的一个内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超新星残骸可能与银河系磁场存在一定的关联

全文共 919 字

+ 加入清单

浩瀚无垠的宇宙存在着许多人类未知的天体物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从未停止过对宇宙的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对于宇宙也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近日,就有天文学家发现,宇宙中的超新星残骸或与银河系磁场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天文学家表示,通过分析得出超新星残骸可能与银河系磁场存在一定的关联。

目前,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超新星残骸和银河系磁场可能存在着重要关联性,这项最新研究发表在近期出版的《天文学&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詹尼弗-韦斯特说:“这项研究显示一些超新星残骸轴线方向与银河系磁场线匹配。”磁场对于一些天体物理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太阳耀斑、恒星进化、星系动力以及宇宙进化。它们对于超新星残骸动力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太空磁场能够呈现宇宙中一些最极端环境的特征,其状况是地球环境无法复制的。

在超新星爆炸中,粒子的速度加速接近至光速,之后以宇宙射线的形式加速穿过太空。地球持续遭受大量宇宙射线轰击,一些最高射线能量来自于超新星和超新星残骸。它们可以干扰电子设备,对人类构成危害,尤其是生活在太空飞船或者处于太空环境的人类。

超新星残骸是恒星爆炸的残留物质,在星际物质中膨胀形成一个巨大泡沫。许多超新星残骸都是双波瓣天文结构,看上去颇似打开的汉堡包,具有无形的“汉堡包”轴线与所在星系磁场匹配。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银河系每个已知超新星残骸电波图像档案,并与这个双波瓣外形超新星残骸样本进行对比,观测结果显示超新星残骸轴线具有不同方向,天文学家并不确信是否这些方向是随机的,或者受到银河系磁场的影响。通过对比图像中超新星残骸轴线方向和银河系磁场模拟模型,天文学家发现超新星残骸和所在星系磁场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天文学家使用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物理天文系的超级计算机,建立了超新星残骸模型,詹尼弗的博士论文导师萨马尔-萨非-哈尔布评论称,这项最新研究进一步强调了研究超新星残骸的重要性,超新星残骸不仅包含着重元素,还将帮助我们理解超新星和宇宙磁场的相互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研究将有助于他们更深入地洞悉超新星残骸的属性,进一步改善科学家对星系磁场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帮助天文学家理解宇宙射线如何在“星系超级高速公路”上穿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银河系的中心在哪儿?

全文共 1690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 1805 年,赫歇耳发现太阳相对附近的星星是运动的现象之后,就推断出太阳不是银河系的固定中心。然而在银河系内,仿佛有一个中心或近似中心的位置。

碰巧,银河差不多是被均匀照亮的,这使太阳位于银河系中心的假设有些合理化了。如果银河位于中心的一侧,则此方位比其他方位看上去要厚且亮。从银河系中心向边缘附近看去,我们会发现星星比较少。另一方面,朝其中心望去,我们将面对银河系的遥远的另一端,在那似乎拥有大量的星星。

然而,不管它看上去多合理,太阳一定在银河系中心或中心附近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如果是真的话,不仅银河里的所有星星应是均匀分布的,而且银河系的其他方位也应是对称的,但并不是这样,毕竟存在着我们前面讨论过的球状星团。它们中的大部分位于天空一侧,而且 1/3 是在人马星座里。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独特的不对称现象呢?在 1912 年,美国天文学家亨利埃塔·斯旺·李维特在研究麦哲伦云时,此答案才开始形成。两个模糊的斑片,即大麦哲伦云和小麦哲伦云,看上去像银河中被分离出来的部分。只能从南半球看到它们,而且以第一个看到它们的欧洲人费迪南德·麦哲伦的名字命名的,他是在 1521 年,横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时发现的。

约翰·赫歇耳于 1834 年在非洲最南端的天文台研究它们时,发现它们像银河一样是由众多星星组成的,麦哲伦云在天空中延伸出许多光年,但由于它们离我们太远,以至于可粗略地认为它们到地球的距离是相同的(就如同人们虽然散布在芝加哥城的各处,但这些人到巴黎的距离是近似相同的)。

小麦哲伦云有一些仙王座的变星,它们离我们大致一样远,这种星是约翰·古德里科于 1784 年发现的。仙王座变星是一种变化的恒星,其特性由质量和距离两个因素决定。而且,亮度是随着星的质量的增加而增强,随着与我们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弱。因此非常亮的仙王星或是非常大,或是离我们非常近。但要分清哪一个假设是真的,一般是不可能的。但既然认为小麦哲伦云中的所有仙王座变星到地球的距离大致是相同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考虑距离。如果发现小麦哲伦云的一颗星比另一颗星亮,那我们就该明白我们就可断定我们感觉较明的那颗星一定是两颗中较大的,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李维特发现在小麦哲伦云中,仙王座变星越明越亮,其变化周期越长,发光度与周期之间存在着一致的关系。

那么,假如你知道某特定的仙王座变星的距离,就可测得它的周期。根据这些条件,你可以确定它的发光度,并得到由李维特发现的发光度周期曲线图。

那么,你可以研究任何其他的仙王座变星。根据它的周期,通过李维特的曲线图,可知道它的发光度,再以此为根据,可得到天空中这样亮度的星星位于多远处。用这种“仙王座变星的标准”可测量星星的距离,但因距离太远而产生了测量误差。可是,我们明白,由于视差,即使是最近的仙王座变星也因为离我们太远而无法确定它的距离,所以我们没有距离图表,而它必须是首先建立的。

然而,在 1913 年,赫茨希普鲁(发现了红色巨星)通过细致的推理,设法解决了一些无视差的仙王座变星的距离,这样就建立了标准。

在 1914 年,美国天文学家哈洛·夏普利把标准应用于他指定的不同的球状星团中的仙王座变星。他得到每个星团的距离,然后在它们各自的方位和距离上设计了它们的模式。这给他提供了所有球状星团的三维模型,他发现该模型形成了一个近似的天体球,它的中心在人马座外几千光年处。

夏普利认为球状星团的范围在银河系中心,因而好像离我们很远,这一假设是合理的。事实上,他过高地估计了距离,如今,我们知道太阳不是位于银河系中心或中心附近,而是向一侧偏 3000 光年。

既然是这样,为什么我们没觉得银河在人马座方向上比在其相反方向上要亮得多?事实上,某种程度上,银河在人马座方向上要比在其他方向上亮且复杂,但是我们不能看到银河系中心和边缘。在银河中杂乱分布的暗星云掩盖了那个方向上的绝大多数星星。

也就是说,当我们看天空时所看到的只是银河系的相当小的部分,它构成了距太阳系最近的外部区域——我们的邻居。如果只考虑银河系的这部分,那我们就位于它的中心附近,但是我们离它的实际中心还很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银河系外卫星可能更适宜生命存在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外发现的许多行星与地球大不相同,更像木星。尽管像木星这样的气态巨行星不适合生命存在,但一些科学家认为它们的卫星可能是一个适合生命存在的世界。如果这个理论被证实,这意味着在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应该集中在系外行星上,而不是类似地球的行星上。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的萨拉·巴拉德博士在国际公共广播节目《外卖》中表达了这一观点她说在恒星可居住区域的行星和木星大小比像地球这样的岩石行星更常见。所谓的可居住区是指允许液态水存在,从而允许生命存在的区域。巴拉德说:“如果这些与木星大小相同的行星有卫星,它们可能是在宇宙中寻找外星生命的理想选择。”

在节目中,巴拉德提到了太阳系外气体巨行星仙女座D,它的质量是木星的10倍,距离地球44光年。人们认为这颗气态巨行星不适合居住,但是围绕它运行的卫星可能适合生命存在。巴拉德说,如果我们能登上太阳系外行星,我们将会看到美丽而猛烈的云,并见证云活动的难以置信的复杂性。

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还没有发现系外行星,但是考虑到太阳系8个行星中有6个有卫星,绝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发现系外行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分析美国宇航局开普勒望远镜获得的数据,天文学家可能会发现系统外的卫星。此外,他们还可以选择等待更强大的“行星猎人”的发射,然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寻找系外行星,比如将于2017年发射的过境系外行星观测卫星。

寻找系外行星并不容易,因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比它们周围的行星低得多。重力微透镜方法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太阳系外卫星搜索技术,它利用未来恒星来放大更远的恒星。偶尔的排列可以揭示围绕恒星运行的系外行星,甚至可以用来搜索系外行星轨道上的卫星。

在寻找可居住的系外行星的过程中,科学家可以排除某些行星,包括离母星太近的行星,如太阳系中的水星和金星,因为这些行星不能有卫星。在寻找外星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应该确定银河系的卫星是否无处不在,这非常重要,有助于在不久的将来调整“行星猎人”的探测目标。巴拉德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岩石的星球上,不环绕任何大的兄弟星球。这种现象在宇宙中可能相对罕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银河系与太阳系的关系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太阳系的关系,说的简单一些,银河系和太阳系就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其中包括了一千二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直径约为100000多光年,中心厚度约为12000光年,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

举个例子,比如银河系是鸡蛋,太阳系就是其中的蛋黄,但它却不是银河系的中心,太阳处于银河系的一个臂旋上,距离银河中心2万7千7百光年,以每秒250千米的速度围绕着星河中心转动,在银河系中,还有很多的星系,而银河系在宇宙中也不是最大的,还有和它平级的河外星系。

换言之,我们每天看得见摸不着的太阳,其实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们所在的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我们看起来非常渺小,但是永不服输的人类总是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我们去到更远的地方,了解更多我们看不见的事物,这也许就是人类最伟大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外星人不存在?研究称人类是银河系唯一智慧物种

全文共 779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福克斯新闻,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所的一项新研究指出,人类是哈勃体积中唯一的智能物种

研究报告的摘要写道:“当我们重新调整这个模型以显示不确定性的实际分布时,我们发现在哈勃体积中没有其他智能生命存在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我们不应该太惊讶于探测到智能生命信号的存在。”这个结果解决了费米悖论,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推测,因为最终我们必须得出结论,其他文明对宇宙没有可观察到的影响。"

费米悖论是以物理学家恩利克·费密的名字命名的。它描述了缺乏外星智慧文明访问地球的证据和不止一种文明的高可能性之间的矛盾。这个悖论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包括银河系中数十亿颗类日恒星,其中许多有类地行星,以及一些文明可能发展星际旅行的可能性,这是包括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内的专家们当前讨论的主题。

研究人员安德斯·桑德伯格、埃里克·德雷克斯勒和托比·Ord也探索了著名的德雷克方程,这是一个由七个参数相乘得到的方程,试图研究与外星生命相关的不同变量。

桑德伯格、特里斯勒和奥德在他们的研究中重新考虑了德里克方程,以观察化学和遗传转化参数是如何增加的。他们指出,将这些因素纳入等式会导致相当大的科学不确定性。

研究报告的结论是:“当我们考虑实际的不确定性,用概率分布代替点估计以反映当前的科学认识时,我们认为没有理由对银河系(或哈勃体积)包含其他文明保持高度的信心,因此我们不再认为我们的观察与先验概率相冲突。”

研究报告还提到:“当我们根据费米的观察更新先验概率时,我们发现我们很有可能是银河系中唯一的生命,即使是在哈勃体积中(概率分别为53%到99.6%和39%到85%)。他们到底在哪里?也许它已经超越了宇宙的地平线,甚至永远超越了地平线。”

尽管这项研究的结果很悲观,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外星人,或者我们永远也找不到外星人。这意味着根据目前的知识,人类可能是银河系中唯一有智慧的物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最强的背景噪声来源于银河系中心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射电天文学通过电磁波频谱以无线电频率研究天体,其技术与光学相似,但由于射电望远镜观测的波长较长,所以更为巨大。无线电波能够穿透地球的大气层,使我们能够从地球表面观测它们,比如利用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然而,X射线不能穿透地球的大气层,因此必须从太空或非常高的高度进行观测。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第一个对太阳系外X射线源进行观测的太空计划。

像eROSITA这样的仪器可以观察到我们周围宇宙中最剧烈的事件。X射线是一种短波长的高能电磁辐射,当气体被加热到数百万度时就会释放出来。当气体被压缩或加速时,也会发射出X射线。当恒星死亡时,巨大的超新星爆发在冲击波中压缩气体,X射线从耀斑中释放出来。在X射线光谱中,我们还可以发现死亡恒星的残余,或者中子星(中子星密度非常大,一小块中子星物质就比地球上所有的人都重)或者黑洞。黑洞实际上并不发射X射线,它们实际上是黑色的,因为所有的电磁辐射都被吸进去了;但是,当黑洞旋转并产生磁场时,聚集在奇点中的物质的确会在X射线光谱中发出信号。有一类发出明亮X射线辐射的双星系统被称为“X射线双星”,其中有一颗为致密星,通常为中子星或黑洞。该双星系统由具有较大引力的“加速器”和“供体”组成,后者提供的气体在向中子星或黑洞加速时被过热。

一个X射线双星系统,一个黑洞将物质吸入的过程中发射出X射线波

太阳也会释放X射线,尽管较为微弱。科学家用X射线来研究太阳物理学中一个有趣的难题。日冕是太阳的外层,比太阳的其他部分要热得多,其温度为100万至300万 K,而太阳的平均温度约为5570 K。太阳耀斑的X射线辐射可以用于研究磁场及其对日冕加热的影响。

最后,这张新的X射线源地图可能是理解暗物质的关键。2012年,Jee等首次在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观测到正在碰撞的星系,它们在X射线发射和质量分布上显示出明显的分离。有理论认为,这是由于暗物质造成的引力透镜所引起的,导致光线的弯曲和剪切。这是暗物质存在的有力证据。eROSITA的巡天观测将提供大量的X射线源数据,并可能为暗物质研究提供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最新研究结果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100亿倍

全文共 426 字

+ 加入清单

最新研究结果认为银河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100亿倍

(神秘的地球报道)据腾讯太空(罗辑/编译):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近日对银河系的质量进行了精确计算,最新的结果认为我们的银河系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100亿倍,包括银河系边缘拥有数千颗恒星的恒星团。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运行后获得了银河系质量分布图,目前计算出的银河系质量是最为精确的,这项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对银河系的结构进行研究,比如银河系的跨度等。之前我们对银河系质量的估计来自观测恒星移动的速度,其中拥有巨大的误差。

在银河系附近还有大量的暗物质无法观测,大多数恒星聚集在4万光年的半径内,之外几乎完全是由暗物质统治,因此银河系内还有许多无法观测到的暗物质质量。目前科学家正在使用斯隆数字巡天,以便对银河系内的恒星进行更加精确定位。银河系的大小在宇宙中应当属于中流水平,不会太“重”也不会太“瘦”,下一步科学家计划继续对银河系质量进行研究,并与宇宙中的其他星系进行对比。本项研究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银河系有多少星球

全文共 352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有哪些星球

对于银河系有多少星球,可能很多人都不是特别清楚,其实银河系大概有1,000亿个恒星,除此之外它的组成物质还包括很多类型,比如:星团,星云,星际,气体以及黑洞。不断的研究发现银河系可见的总质量已经相当于太阳总质量的2,100亿倍了。

对于银河系中心的能源其实就是黑洞,人们将这个黑洞的命名为人马座A,在银河系当中有很多的恒星都会集中在形状相似的偏移球体的一个空间范围之内,那么这个偏球状的空间度位就是凸起的,我们也称之为核球。

在和球的部位中心也被称为银河,而且周围的部位被定义叫做银盘,不过除了单独的恒星之外,连星系统是两个或者是多个的恒星,受到重力约束在轨道上绕行着,那么最普通的联星系就是连星。银河系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所以科学家们也在不断的探索,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银河系的黑洞最近疯狂地亮了起来,可我们不知道要原因

全文共 1341 字

+ 加入清单

(照片来源:t.do,keck/uclagalactic centergroup)

人马座A*,一个位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通常相对安静。与活动星系核不同,它向周围空间发射光和热。大多数时候,黑洞的活动是低调的,亮度波动很小。

然而,最近天文学家发现它变得近乎疯狂,亮度突然增加了75倍,然后又恢复到正常水平。这是我们在近红外波段见过的最亮的人马座A*(Sgr A*)。

“起初我很惊讶,后来我非常兴奋,”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段多说。

“这个黑洞太亮了。起初我把它误认为S0-2,因为我从未见过射手座A*如此明亮。然而,在接下来的几帧中,很明显这个源是可变的,它一定是一个黑洞。我知道我很快就会知道一些关于黑洞的有趣的事情。”

但是为什么呢?天文学家需要找到这个答案。这个消息最早是在八月中旬报道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是什么引起了这场大火。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之一安德里亚·盖兹说:“在研究超大质量黑洞的24年中,我们从未见过这样的黑洞。它本应该安静地吃,但现在它开始狂欢了,我们不知道是什么在推动它。”

Do和他的团队使用夏威夷的WM Keck天文台观察银河中心。5月13日,人们观察到奇怪的光。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了常规拍照,并将两个小时的长度压缩到几秒钟。

照片中明亮的亮点是围绕人马座A*旋转的尘埃和气体。黑洞本身不会发出任何我们现有仪器能够探测到的辐射,但当黑洞的重力导致周围物质之间产生巨大摩擦,从而产生放射性物质时,它就会被探测到。

当我们用望远镜用红外线观察放射性物质时,就像发光一样。总的来说,不管是观察几分钟还是几个小时,射手座A*都像蜡烛一样明亮。但是当一个黑洞发出这样的光时,它表明有东西可能离它很近,所以它被它的重力所吸引。

Do说在观察开始时拍摄的第一帧是最亮的,这意味着人马座A*在观察前可能会更亮。但是在任何人知道黑洞附近有什么之前,这个神秘的物体已经被吞噬了。

研究小组正忙于收集数据并试图缩小范围,但有两种明显的可能性,其中一种是G2,一种气体云,在2014年离人马座A*不到36光年。如果它是一个气体云,它应该在接近黑洞后被撕成碎片,然后被黑洞部分吞噬——但这并没有发生。

这次飞越后来被称为“宇宙的失败”,但是研究人员认为五月的黑洞焰火表演可能是对这一事件的延迟反应。

然而,如果你每隔一段时间看一次视频,你可以看到大约11点钟的光线,也就是S0-2,一颗已经在人马座A*的椭圆轨道上运行了16年的恒星。去年是离黑洞最近的一年,距离黑洞不到17光小时。

“其中一种可能性,”多说,“是S0-2恒星去年穿过黑洞时改变了气体流入黑洞的方式,所以更多的气体落在黑洞上,导致它变得更加怪异。”

找出原因的唯一方法是获得更多的数据。他们目前正在收集更宽波长范围的数据。在接下来的几周内,研究人员将使用地面上的凯克天文台进行更多的观测,以免从地球上看不到银河中心。

但是许多其他望远镜——包括斯皮策、钱德拉、斯威夫特和阿尔玛——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也一直在观察银河系中心。他们的数据可以从物理学的不同方面揭示亮度的变化,并帮助我们理解射手座A*在做什么。

“我真的很担心他们的结果,”多说。

蝌蚪工作人员从科学警报,翻译李同信,转载必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对银河系的俗称是什么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银河系俗称是天河、银汉、星河、星汉、云汉、天汉、清汉、绛河等。

天河是银河最常见的一种叫法,因为银河在天上,看开来就像一条白色的河流从东北向西南的天空方向划开,所以银河被称为天河;

银河中有很多的星星,并且杜甫的《隔夜》写到:“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故银河称为星河;

星汉出自曹操的《观沧海》:“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天汉在古代的时候指银河,陆机的《拟明月皎月光》写到:“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天汉也泛指浩瀚星空或者宇宙。

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在的棒旋星系,呈椭圆盘形,具有巨大的盘面结构,最新研究表明银河系拥有四条清晰明确且相当对称的旋臂,旋臂相距4500光年。银河系的恒星数量约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

银河系整体作较差自转。在太阳处的自转速度约220千米/秒,太阳绕银心运转一周约2.5亿年。银河系的目视绝对星等为-20.5等,银河系的总质量大约是太阳质量的1.5万亿倍。银河系的年龄大概在100亿岁左右,而科学界认为宇宙大爆炸大约发生于138亿年前。银河系有两个伴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它们都是本星系群的成员,并且是室女超星系团的一部分;而它又是组成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的一部分。

银河系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银河系中央区域多数为老年恒星,外围区域多数为新生和年轻的恒星。周围几十万光年的区域分布着十几个卫星星系,银河系通过缓慢地吞噬周边的矮星系使自身不断壮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银河系最大的星球是什么?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对宇宙来说,星系就如同组成社会的家庭,是组成宇宙的基本单位。银河系就是一个恒星汇聚的大家庭,期间有着大约2500亿颗恒星,围绕恒星运行的行星和小行星等天体就更不计其数了。大家知道银河系最大的星球是哪个吗?

银河系中最大的星球是盾牌座UY,盾牌座UY是一颗位于盾牌座的红色巨星,这颗恒星是至今人类已知体积最大的恒星,超越过往被视为体积最大恒星的大犬座VY。

这颗恒星直径达2,375,828,000公里,其规模是如此之大,如果将盾牌座UY放在太阳系的中心,它的直径将超过木星轨道,并且接近土星轨道。光环绕这颗恒星的赤道一周需时9小时以上,而光环绕太阳赤道一周仅需时14.5秒。这颗恒星能容纳约45亿个太阳,即约2亿亿个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银河系中心严重缺少年轻恒星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对天文知识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银河系拥有大量恒星。而在这些恒星中,有的较为年轻,而有的较为年老。近日,天文学家通过最新研究发现银河系中心严重缺少年轻恒星。研究人员表示,银河系中心严重缺少年轻恒星。

据国外媒体报道,最新研究表明,银河系中心并非是年轻恒星的温室,而更像是一个恒星“养老院”。天文学家窥探银河系中心发现严重缺少年轻恒星,而此前研究人员认为大量年轻恒星存在于银河系最深层区域。

虽然银河系中心存在着大量恒星,但是恒星气体云遮掩了恒星光线,从地球角度观测显得较为模糊。太阳系位于地球外侧,在其中一个旋臂区域,天文学家使用年轻恒星——造父变星,作为一种标记来测量银河系的距离。这些恒星通常形成不足3亿年时间,被称为“标准烛光”,以一种非常规律的方式出现光线脉动,这可以用于测量其它恒星的相对距离。但是科学家也使用它们揭晓恒星周围的结构。

由日本、南非和意大利科学家组建的一支国际研究小组搜索了造父变星,结果显示,当扫描搜寻银河系中心区域时,实际上这里是“恒星荒漠”。除了银河系中心造父变星区域,银河系中心周围区域也缺少年轻恒星。

研究负责人、日本东京大学天文学家NoriyukiMatsunaga教授称,目前我们发现从银河系中心向外扩散至8000光年,都是“恒星荒漠”,严重缺少年轻恒星。

之前研究认为,银河系中心可能隐藏着恒星温床,只是被气体和恒星光线遮挡,大量年轻恒星分布在银河系中心膨胀区域。但是最新研究表明,在银河系中心最深处——极端内盘,数亿年时间里并没有新的恒星诞生。

研究人员表示,这项最新发现反驳了之前预测的恒星温床位于银河系内核,也改变我们对银河系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银河系的银冕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在天文学中,冕指的是天体周围的气体包层,冕这个字最初是指古代帝王头上戴的一种帽子,而这种天体大气最外层的灼热气体看起来就很像一顶帽子,所以现在人们就称这种气体叫冕。太阳的冕是人们所熟知的日冕,恒星的冕称作星冕,银河系的冕就叫做银冕了。

银河系的中央是超大质量的黑洞,自内向外分别由银心、银核、银盘、银晕和银冕组成。

1、银心指的是银河系的自转轴与银道面的交点。

2、银河系物质的主要部分组成一个薄薄的圆盘,叫做银盘;

3、银盘中心隆起的近似于球形的部分叫做核球,在核球区域恒星高度密集,核球中心有一个很小的致密区,叫做银核;

4、银盘外面是一个范围更大,近于球形的区域,其中物质密度比银盘中低得多,叫做银晕;

5、银晕外面还有银冕,它的物质分布大致也呈球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