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精彩15篇)

小时候,就爱听科幻故事,里面的飞船令人向往,梦想着有一天也能乘坐飞船上天遨游。下面就用彩泥来做飞船。

浏览

6868

文章

15

篇1:推进舱结构是怎么样的?载人飞船分为几个部分?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它呈圆柱形,内部装载推进系统的发动机和推进剂,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还有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部分设备。推进舱的尾部是载人飞船的推进系统。主推进系统由4个大型主发动机组成,它们在推进舱的底部正中。

载人飞船结构介绍:

载人飞船是目前最小的一种载人航天器,仅能往返使用一次,在太空轨道上一般能单独飞行数天到十几天,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或地面和月球以及地面和行星之间的“渡船”,还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进行联合飞行。载人飞船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座舱、服务舱、轨道舱、气闸舱。

座舱是载人飞船的核心,通常采用无翼的大钝头旋转体,有的是球形,有的是钟形,采用这种简单外形具有结构简单、工程上易于实现等特点。

服务舱又叫推进舱、设备舱或仪器舱,它一般紧接在座舱后面。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气瓶和水箱等设备,起保障和服务作用,为飞船提供动力,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

轨道舱也称工作舱,它位于座舱前面,是为了增加航天员的活动空间。一般是航天员在轨工作场所,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

气闸舱是航天员在轨出舱时,保证飞船舱内气体不致全部漏到宇宙空间的设备,即供航天员进入太空或由太空返回用的气密性装置。在2舱式飞船中它是座舱的一部分,在3舱式飞船中它是轨道舱的一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首次实现国人太空梦

全文共 3314 字

+ 加入清单

一切准备就绪

“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将于15日在酒泉发射升空。

与前几艘神舟飞船的运行轨迹相似,神舟五号在进入太空后,将先以远地点350公里左右、近地点200公里左右的椭圆型轨道运行。

目前,12名航天员和两名从俄罗斯留学归来的教练正在基地进行最后训练。据了解,他们均有资格出征太空。这14名航天员都曾接受国内心理专家精心设计的心理问卷测试,出色的成绩显示,他们都具优秀的心理素质。

中国这14名航天员的选拔方式与美国和前苏联有许多共同点。航天员均选自歼击机飞行员,均以飞行员选拔为基础,选拔淘汰的比例也大约相当,都是1∶100。宇航员平均年龄超过30岁,身高1.70米左右,体重约65公斤,都是我空军王牌飞行员,均具有1000小时的高空飞行经验。他们都拥有大学以上学历,身体和心理素质都很好。他们将身穿我国自行设计、制作的宇航服遨游太空。两名航天教练是李金龙和吴杰。参与选拔训练工作的官员指出:“在训练和载人航天中,中国人适中的身材、灵活敏捷的体质以及吃苦耐劳、坚韧顽强、团结协作的心理素质等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目前,“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全球测控网已部署到位,随时准备全速运转。这张巨网以北京为总部,陆上在我国和巴基斯坦、纳米比亚等地有8个测控点;海上在日本海、南美洲南端海域、大西洋和澳大利亚海域有4艘“远望”号测控船执行任务。

权威人士称,此次载人太空船发射估计要花费24亿美元。

据了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也并不在酒泉,而是在我国内蒙古额济纳旗南边,因为该地点在戈壁滩中,远离城区,附近较为著名的城市就是酒泉,因此得名。

回收主着陆点,是在内蒙古中部的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四子王旗离呼和浩特市仅100多公里,是内蒙古中部一个牧业旗,北部地势平坦开阔,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104公里。此前“神舟”四次回收,有3次都是在四子王旗境内。

据专家介绍,这次神舟五号飞船会乘坐“长征二号F(CZ-2F)”火箭上天,在安全性和可靠性上都有优势,它的发射成功率达到97%-98%,同时“长征二号F”火箭顶部设有逃逸塔,万一火箭发射失败,逃逸塔能保证宇航员的安全;飞船还采用了相关的高科技技术,将确保飞船在遇到太空碎片时能够机动灵活地避开。

高起点确保高效率

为确保飞船的成功发射,在获得载人宇宙飞行技术之前必须反复进行无人宇宙飞行试验,美国进行过8次、俄罗斯进行过5次这样的飞行试验。与此相比,中国的无人宇宙飞行试验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仅仅进行了4次,就掌握了载人宇宙飞行的技术,由此可以看出,中国掌握载人飞行技术的速度之快。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神舟飞船总指挥袁家军指出,虽然中国研制神舟飞船比美俄起步晚了一些,但起点高。飞船轨道舱既能进行留轨对地观测,又能作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的一个飞行器,是今后天地往返运输的优良工具,堪称真正能摆渡天河的神舟。中国资深航天专家梁思礼院士表示,在无人发射成功率上,我们已经达到92%,赶上了美国和前苏联水平。

“神舟五号”的总设计师戚发轫说,“神舟五号”飞船轨道舱在分离之前,可以在运行中为宇航员提供活动空间,并可做实验。但俄罗斯飞船在返回时,就把这个轨道舱作为“垃圾”扔在宇宙空间,可我们的轨道舱还能运行半年,有动力、电力、控制系统,可以做科学、技术实验,并为今后解决交会对接技术提供方便。

美国非官方研究组织“海军分析中心”高级分析员迪恩·陈认为,中国的“神舟”飞船虽然外形类似俄罗斯的“联盟”飞船,但两者仍有很大分别:“神舟”较大、较长和较阔,有较多太阳能板,发电量相当于整个“和平号”太空站,是“联盟”的3倍,因而能做更长时间飞行。

下一个目标:嫦娥工程

在载人航天成功后,中国航天计划的下一个重要目标是进行月球探测。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探月计划今年3月开始启动,目前进展相当顺利。如果“神舟五号”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中国将在6个月内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届时至少有两名太空人遨游太空。据“嫦娥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中国的月球探测计划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问题,最快在3年之内,中国的月球探测器就可飞向月球。另据介绍,如果一切进展顺利,10年后,月球上将可能出现中国人的身影。

根据正在制定的规划,中科院院士预测17年后中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中国正加快自己接近火星———这颗红色星球的步伐。目前,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正在制定火星探测规划。根据规划设想,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望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进行探测。

正在制定中的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包括空间物理、空间天文、行星探测研究、空间生命科学等多项内容。其中火星探测规划被列为“行星探测研究”的主要内容。预计不久后,包括火星探测计划在内的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将上报国家有关部门。

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地球空间环境与火星空间环境比较研究”列为重要资助领域,其中资助的两个项目已经展开研究。

“神舟”家族回顾史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新型长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15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神舟一号”飞船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地面测控系统和分布于公海的4艘“远望号”测量船对其进行了跟踪与测控,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科学试验。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在轨道上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神舟二号”飞船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组成。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神舟二号”首次在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其中包括:进行半导体光电子材料、氧化物晶体、金属合金等多种材料的晶体生长;进行蛋白质和其他生物大分子的空间晶体生长;开展植物、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及离体细胞和细胞组织的空间环境效应实验等。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各种试验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宝贵的飞行试验数据。

2002年3月25日,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神舟三号”飞船,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逃逸系统可在火箭发射和升空阶段出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将飞船带离危险区域,确保航天员的生命安全。

“神舟”号飞船由轨道舱(也叫工作舱)、返回舱(又称座舱)、推进舱(仪器舱)和一个过渡段组成。其中载人的轨道舱、返回舱可谓“一室一厅”,作为“一室”的返回舱是航天员在发射、返回和驾驶飞船时呆的地方,作为“一厅”的轨道舱则是航天员工作和休息的场所。

轨道舱位于返回舱前面,这是为了增加航天员的活动空间。它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机构。

返回舱位于飞船中部,是航天员乘坐的舱段,也是飞船的控制中心。它不仅和其他舱段一样要承受起飞、上升和轨道运行段的各种应力和飞行环境,而且还要经受返回时再入大气层阶段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其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供航天员进出轨道舱使用。

推进舱紧接在返回舱后面,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气瓶和水箱等设备,起保障和服务作用,即为飞船提供动力,进行姿态控制、变轨和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翼。过渡段则在飞船顶部,用于与其他航天器对接或空间探测。

飞船顶部还有一个高8米的逃逸救生塔。它装有10台发动机。在发射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0~110公里),如发生故障,它能拽着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并落到安全地带,使飞船上的航天员转危为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今年发射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将于今年发射神舟11号载人飞船和天宫2号空间实验室。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也将进行首次飞行。今年,中国的太空发射将首次超过20次。

在2016年启动的任务中,有15项是重大特别任务或首次飞行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将完成长征七号的第一次飞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这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完成两颗北斗卫星的发射,以确保区域导航系统的稳定运行。高芬专项计划将发射“高分三号”卫星,以改善中国高分辨率地球观测系统的建设。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将首次飞行,这对月球探测项目的后续任务和空间站项目的实施更有意义。

此外,中国的空间计划还将执行卫星发射任务,如白俄罗斯通信卫星和商业遥感卫星。

在众多的发射中,载人飞船和天宫二号的发射是最有希望的。据了解,中国计划在2020年左右建造一座中国载人空间站,届时它将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在轨空间站。天宫二号的发射被认为是这个空间站的一个“实验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透露,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正式的大型空间实验室系统。届时,宇航员将被载人飞船送往天宫二号进行更长时间的生活和工作,以进一步验证宇航员留在轨道上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第一艘载人飞船叫什么名字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东方号”。

1961年4月12日,“东方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位航天员尤里加加林送入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后安全返回地面。这次飞行开创了人类航天新纪元。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神舟五号”,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载人飞船又称载人航天飞船,它借助于运载火箭发射进入太空,绕地球轨道运行或进行轨道机动飞行;飞船内有适合人工作和生活的人造环境;完成任务后,飞船的一部分返回大气层,用降落伞和缓冲装置实现软着陆。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发射了的第一艘“东方号飞船”,后来又发射了“上升号飞船”和“联盟号飞船”。与此同时,美国也相继研制成功“水星号飞船”、“双子星座号飞船”和“阿波罗”号飞船,“阿波罗”号飞船是登月飞船,把人送上了月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猎户座飞船不载人测试:将面临2千度高温考验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国外7日的报道,美国海军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完成了第二轮试验,以修复猎户座宇宙飞船,该飞船将把人类送上月球、小行星甚至火星。

图:2011年10月27日,美国宇航局发布了“猎户座”多用途载人飞船(MPCV)坠落测试的照片。据报道,跌落测试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汉普顿的兰利研究中心进行的。测试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海岸举行。猎户座将会飞到5790公里的高度,然后在12月4日日落时分进入大海。

12月的航行是无人驾驶的,计划中的2017年月球轨道也是无人驾驶的,但这只是将人类送往其他星球的长期计划的一部分。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负责人皮尔斯说,他们正在为其他星球制造载人飞行器。猎户座宇宙飞船是一个综合飞行器,可以安全地将宇航员送回地球。

猎户座在返回地球的途中,将面临高达4000华氏度(2204摄氏度)的高温测试,飞行速度高达每小时20000英里。

降落伞、隔热板和推进器将有助于猎户座减速并在海上精确着陆。

猎户座宇宙飞船是美国宇航局星座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它可以同时运送6名宇航员到国际空间站和4名宇航员到月球。

猎户座的第一次飞行原定于2015年,但在2010年初,美国政府终止了星座计划,猎户座飞船计划因缺乏资金、进度延迟和有争议的设计理念而化为乌有。然后这个计划又“复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 阿波罗11号登月时间

全文共 2404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阿波罗11号,准确的登陆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休斯顿时间)。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阿波罗11号(Apollo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AeronauticsandSpaceAdministration,NASA)的阿波罗计划(ProjectApollo)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NeilArmb)、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Collins)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Aldrin)。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成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类。 土星5号运载火箭(SaturnV),又译神农五号,亦称为月球火箭,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阿波罗计划和天空实验室计划两项太空计划中使用的多级可抛式液体燃料火箭。“土星5号”是有史以来建造的动力最强大的火箭。在1967年-1973年间共发射了13枚“土星5号”运载火箭,它们保持着完美的发射记录。共有9枚“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载人的“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送上月球轨道。土星5号”运载火箭的生产线于1970年关闭。“土星5号”的最后一次发射是在1973年,这次发射将“太空实验室”空间站送入了近地轨道。 任务介绍 发射与登月 阿波罗11号的发射现场吸引了超过一百万的人群,全世界观看发射现场直播的观众人数也达到了创记录的六亿人。理查德·尼克森总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里观看了现场直播。 装载着阿波罗11号的土星5号火箭于美国当地时间1969年7月16日9时32分(13时32分UTC)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发射12分钟后飞船进入地球轨道,速度达到7.67千米/秒。 飞船在环绕地球一圈半后,第三级子火箭点火,使飞船加速到10.5千米/秒,并进行月球转移轨道射入(Translunarinjectiom,TLI),让阿波罗11号进入地月轨道。30分钟后,指令/服务舱从土星5号分离,并旋转180°与第三级火箭内的登月转接器(LunarModuleAdaptor)中的登月舱连接。 阿波罗11号于7月19日经过月球背面,很快点燃了主火箭使飞船减速进入了月球轨道。在环绕月球的过程中,三名宇航员在空中辨认出了计划中的登月点。 阿波罗11号的登陆点在宁静海(MareTranquillitatis)南部,在SabineD环型山西南20公里处。这个登陆点被选择的原因是它比较平整(来自于游骑兵8号(Ranger8)、勘察家5号(Surveyor5)以及月球轨道器(LunarOrbiter)提供的信息),也就不会在降落和舱外活动时制造太多困难。登陆之后,阿姆斯特朗把登陆点称做“静海基地”。 7月20日18:11UTC,当飞船在月球背面时,呼号为“鹰号”的登月舱从呼号为“哥伦比亚号”的指令舱中分离。科林斯独自一人留在“哥伦比亚”上,在鹰号绕垂直轴旋转时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遍,以确保这个飞行器一切正常。检查过后,科林斯做了一个简单的告别手势——“两位多加保重”——便离开了。科林斯的任务是留在指令舱中并绕月球环行,在以后的24个小时中只能监测控制中心与鹰号之间的通讯并祈祷登月一切顺利。如果鹰号发生了意外并且不能够从月面起飞的话(可能性极大),科林斯就只能独自一人返回地球。 随后,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启动了鹰号的推进器并开始下降。他们很快意识到它“飞过头”了:他们向月面降落时,表明计算机过载的警报器开始响起。鹰号在下降弹道中多飞了4秒,也就是说登月点会离计划西面若干公里远。导航计算机出现了若干次异常的程序警报。在休斯顿的约翰逊太空中心,飞行控制指挥官史蒂夫·贝尔斯(SteveBales)面临着一个关键的、一刹那间的抉择——终止登月计划(这也意味着终止整个飞行计划,因为飞行器上的燃料仅够进行一次尝试),或者命令宇航员按照计划行动,不要理会登月舱计算机出现的问题。贝尔斯后来承认,他是“凭着直觉”允许阿姆斯特朗尝试登月的。重新开始注意窗外之后,阿姆斯特朗发现他们正处在一块岩石和一片硬地之间。计算机失灵导致他们飞过了预选着陆区,而燃料也很快就要耗尽了。此时,阿姆斯特朗选择了手动控制登月舱。登月舱不断下降,燃料开始耗尽——登月舱位于月面上空大约9米,所剩燃料仅够用30秒钟——阿姆斯特朗在遍布砾石和陨石坑的月面冷静地找到一处适合于着陆的地方,并驾驶登月舱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准确的登陆时间是1969年7月20日下午4时17分43秒(休斯顿时间)。 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互相看了一眼,会心地笑了。休斯顿飞行控制中心内鸦雀无声,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着。终于,他们听到了阿姆斯特朗的声音:“休斯顿,这里是静海基地。‘鹰’着陆成功。”飞行控制中心顿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欢呼声。在登月舱里,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把手伸过仪表盘,默默地握了一下。 登月过程中的程序警报是“执行溢出”,意味着导航计算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预定任务。后来发现,溢出的原因是登月舱的对接雷达在降落时没有关闭,使计算机仍然监视并不在使用的雷达。由于在紧急关头的一句“继续”,史蒂夫·贝尔斯后来获得了一枚总统自由勋章。 降落后不久,在舱外活动的准备工作开始之前,奥尔德林通过无线电向地球念道:“这里是登月舱驾驶员。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让所有正在听的人,不论他们是谁或在哪里,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去几小时所发生的一切,并以他或者她自己的方式表示感恩。” 作为共济会的成员,奥尔德林接下来进行了圣餐礼。奥尔德林将他所进行的圣餐礼保密,甚至都没有告诉他的妻子,因为阿波罗8号宇航员在月球轨道中念的《创世记》使航空航天局被无神论者麦达琳·默里·欧黑尔(MadalynMurrayOHair)起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宇航员是谁

全文共 331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宇航员是杨利伟。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半年。

神舟五号,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神舟五号飞船搭载物品包括: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会旗、一面联合国旗帜、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什么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叫做神舟五号。

神舟五号简称为神五,不仅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该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的10月15日,9点整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在轨运行十四圈,历经二十一个小时二十三分,其返回舱在北京时间2003年的10月16日,6点23分返回内蒙古主着陆场,其轨道舱留轨运行了半年。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的愿望,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以及智慧的高度凝聚,还是中国航天事业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有何新看点?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首个乘组,航天老将景海鹏四度飞天,航天飞行工程师首次飞天,首个非军人出身航天员“首秀”。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是中国航天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这次飞行乘组由景海鹏、朱杨柱和桂海潮组成,让人们对其充满期待。这次飞行任务有几个新看点值得关注。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迎来了首个乘组,在这个阶段,中国的空间站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神舟十六号飞船的发射将为空间站的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和保障,这也标志着中国航天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航天老将景海鹏四度飞天,展现出了中国航天员的优秀素质和专业能力,景海鹏曾参与过神舟七号、九号和十一号的航天任务,此次他再次亮相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展现了他在航天领域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能力。航天飞行工程师首次飞天,朱杨柱作为中国航天的一名科技工程师,他掌握着航天技术的核心科学和知识,此次飞行任务是他的“首秀”。朱杨柱对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也将为后续的航天项目提供重要经验。

首个非军人出身航天员“首秀”,桂海潮作为一名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此次入选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乘组,让人们意识到航天员不仅仅是军人,还可以来自其他领域。桂海潮在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这将为航天科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支持。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这也是中国迈向深空探索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五十多年前,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而如今中国航天亦在不断地追逐着这个梦想。随着神舟十六号飞船的成功发射,相信中国的航天发展道路将越走越宽广,为人类探索宇宙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载人飞船测试失败给美国航天增添变数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继2018年6月波音公司的“星际飞机”宇宙飞船出现发动机测试问题后,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载人版“龙”宇宙飞船的发动机也在4月20日的地面测试中出现异常,这意味着两艘宇宙飞船可能无法在一年内完成载人任务,这给美国太空计划增加了另一个变数

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一名发言人向媒体证实,参与事故的“龙”号飞船是今年3月首次成功进行猎鹰9号火箭无人驾驶测试飞行的飞船。视频显示爆炸发生在测试现场,烟雾可以被气象雷达捕捉到。

业内人士称,“龙”号飞船的地面测试设备齐全,理论上事故原因相对容易找到。然而,失败的原因已经很久没有公开了。一个不好的可能性是,发动机有尚未发现的基本设计问题。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计划,“龙”号宇宙飞船最早将于今年7月进行首次载人飞行,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此前,紧急逃生测试计划不会早于今年夏天,这是确保“龙”号飞船载人的关键一步。事故发生后,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必须用一个新的航天器来代替已经过空间试验的航天器,这可能会影响紧急逃生试验,并进一步推迟计划的进展。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前太空政策研究所所长约翰·罗格斯顿说,该计划肯定会被推迟,因为机舱和试验台都被损坏了。至于是几周、几个月还是几年,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这起事故还可能影响原定于本月底发射的猎鹰9号火箭的第17次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任务原定于4月26日进行,现在定于4月30日启动。然而,前往报道的媒体记者被告知,由于静态点火试验事故,发射日期可能会再次推迟。

美国载人飞船太空计划经历了风风雨雨。2011年美国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完全依靠俄罗斯航天器运送宇航员往返国际空间站。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美国宇航局强烈支持商业航天。2014年,波音公司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分别被委托制造“星际飞机”和载人版的“龙”飞船。然而,两个航天器的首次飞行时间从2017年开始被多次推迟。

去年6月,“星际飞机”飞船的发动机测试出现了问题。随后,其无人驾驶试飞多次推迟,最早从今年4月推迟到8月,而载人试飞则从8月推迟到“今年晚些时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仍有待暂时确定。这意味着两个航天器可能无法在今年内完成载人任务。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正在加强其太空战略。美国副总统伯恩斯3月26日表示,五年内让美国宇航员重返月球是“本届政府的既定政策”,比美国宇航局的最初计划提前了四年。

美国宇航局局长吉姆·布里登·斯汀4月2日表示,美国已经将宇航员登陆月球的计划提前到2024年,目标是在2033年登陆火星。

然而,布里登·斯汀说,到2024年将美国宇航员送上月球的各种计划都面临技术挑战。美国航天局与波音公司合作开发的下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空间发射系统”的首次飞行被推迟到2021年。现有的商用火箭,如航天探测技术公司的猎鹰重型火箭和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塔4重型火箭,存在推力不足或系统风险大等问题,目前难以完成发射任务。(新华社记者周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载人飞船轨道握手

全文共 3321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幻想常常是科学的预言,能够启发人们作出重大的发明和创造。一百多年以前,法国就有一位科学幻想家——儒勒·凡尔纳,写了一部著名的科幻小说《从地球飞向月球》,生动地描写了勇敢的探险家如何乘坐炮弹飞船遨游太空,炮弹飞船的重量为 8 吨,里面有客舱,舱内坐着 3 名探险家,还带有 1 只鸡和 1 只狗,并带足了食品和饮水以及用于自卫的枪支和弹药。可惜后来由于遇到了流星,未能完成探险计划。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绘制的第一艘宇宙飞船,外形象一滴泪珠,乘员舱设在头锥部位,燃料贮箱在后部,内装的是液氧和液氢组成的高能推进剂。在贮箱部位他画了一个长长的锥形喷管。喷管中燃烧的推进剂被想象成与喷气发动机中的一样能发生膨胀。

到 20 世纪中叶,火箭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人类飞向宇宙的梦想已逐渐成了现实。人们为了顺利地进行太空飞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射了一系列高空生物火箭,把狗、猩猩、兔和大白鼠等大小动物送到离地面 100~200 千米的高空,考察它们的适应情况,并按时返回地面。经过长期反复试验研究,发现狗的某些生理机能变化和人有相类似的反应。1957 年 11 月 3 日,原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载有小狗莱伊卡的生物卫星,取得了许多第一手资料,然后经历了无人飞船到载有动物的飞船,再到载人飞船,经历了循序渐进、反复试验的过程。在无人飞船的发射过程中,都曾失败过,对飞船的系统、结构、部件做过不同程度的修改。原苏联发射过 5 艘无人飞船,其中 2 艘失败,2 艘载有小狗。美国发射过 6 艘无人飞船,3 艘失败,2 艘载有黑猩猩。

1961 年 4 月 12 日,原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 1 号飞船,绕地球飞行 108 分钟后,安全返回地面,开创了世界上载人航天的新时代。1963年 6 月 16 日,世界上第一个女航天员尼古拉耶娃乘坐东方 6 号飞船进入太空。东方号飞船,是原苏联最早的载人飞船系列,用于单艘或者编队载人飞行。飞船由球形密封座舱和圆柱形仪器舱组成,重约 4.73 吨,在轨道上飞行时与圆柱形的末级火箭连在一起,总长 7.35 米。球形座舱直径 2.3 米,能乘坐 1 名航天员。飞船飞行轨道的近地点约为 180 千米,远地点为 222~327 千米,绕地球 1 周约 89 分钟。东方号飞船系列在空间进行了科学、医学和生物研究以及技术试验后,都安全地返回地面。这期间美国也发射了水星号飞船,飞船的总长约 2.9 米,最大直径 1.8 米,重约 1.3~1.8 吨,可乘坐 1 名航天员。第一、二艘水星号飞船,只进行了直上直下的亚轨道载人飞行,飞行高度 186 千米,飞行距离约 480 千米,飞行时间 15 分 22 秒钟。

在载人争夺战中,第一回合是东方号飞船单人飞行、编队飞行,原苏联赢得了主动权。第二回合是美国双子星座飞船的双人飞行、阿波罗号飞船的登月飞行,美国取得了空间优势。双子星座飞船,是为阿波罗号载人登月飞行做技术准备,飞船重约 3.2~3.8 吨,最大直径 3 米,由座舱和设备舱两个舱段组成。座舱分为密封和非密封两部分。密封舱内安装显示仪表、控制设备、废物处理装置和供 2 名航天员乘坐的 2 把弹 射座椅,并携带食物和水。无线电设备、生命保障系统和降落伞等安装好后放在非密封舱内。从 1965 年 3 月~1966 年 11 月共进行了 10 次载人飞行。在载人飞行之前还先发射了 2 艘未载人的双子星座飞船。双子星座飞船计划的目的,在于取得长时间轨道飞行的经验,练习掌握轨道机动、会合和对接技术。1965 年 12 月 15 日,在航天员参与下,双子星座 7 号飞船与双子星座 6 号飞船,在同一时间,以相同速度到达空间同一位置,在轨道上以同一速度飞行,有时相距仅 10 厘米左右,实现了世界上第一次交会。1966 年 3 月 16 日发射的双子星座 8 号飞船,在太空实现了与阿金纳火箭顺利飞行中的对接,且十分平稳。此外,航天员还进行了多次太空行走试验,取得了舱外活动的经验。

阿波罗飞船登月,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美国研制的阿波罗号飞船,由指挥座舱、服务舱和登月舱 3 大部分组成。指挥座舱为圆锥形,高 3.2 米,重约 6 吨。它又被分成 3 个舱段,前舱内放置着陆部件、回收设备和姿态控制发动机;航天员舱为密封舱,存有供航天员生活 14 天的必需品和救生设备;后舱内装有 10 台姿态控制发动机,各种仪器和贮箱,控制、制导导航系统和舱载计算机以及无线电系统等。服务舱,前端与指挥座舱对接,后端有推进系统主发动机喷管,舱体为圆形,高 6.7 米,直径 4 米,重约 25 吨。登月舱,由下降级和上升级组成,地面起飞时重量 14.7 吨,宽 4.3 米,最大高度约 7 米。上升级为登陆舱主体,内可容纳 2 名航天员,有导航、控制、通信、生命保障和电源等设备。航天员完成月面活动后,驾驶上升级返回绕月运行轨道与指挥座舱会合。

阿波罗号飞船登月,人们往往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航天员欢呼,殊不知在他的背后有多少人经历了艰难险阻的航程。比如,1966~1968 年进行了 6 次不载人飞行试验,在近地轨道上鉴定飞船的指挥座舱、服务舱和登月舱,并考验登月舱的动力装置。1968~1969 年发射了阿波罗 7、8、9 号飞船,进行载人飞行、环绕地球和月球的飞行试验,还进行了轨道机动飞行和模拟会合、模拟登月舱与指挥座舱的分离和对接以及检验飞船的飞行可靠性。1969 年 5 月 19 日,阿波罗 10 号飞船进行了登月全过程的练习飞行,绕月飞行 31 圈,2 名航天员乘登月舱下降距月面 15.2 千米的高度。阿波罗 11 号飞船于 1969 年 7 月 20~21 日,首次实现人类登上月球的伟大理想。此后,美国又相继 6 次发射阿波罗号飞船,其中 5 次成功,共有 12 名航天员登上月球。

联盟号飞船,是原苏联最初为登月飞行设计的,由于美国抢先登月,原苏联便转而改设计为地球轨道飞船,并考虑了与其它飞船,空间站等航天器对接问题。1960 年开始研制,1965 年完成,1967 年实现第一次载人飞行,前后只用了 7 年时间。联盟号飞船的最大直径约 2.7 米,总长 7.5 米,重约 6.8 吨,由近似球形的轨道舱、钟形返回座舱和圆柱形服务舱组成。在轨道上飞行时,联盟号飞船象 1 只雄壮的大鸟翱翔在太空。

联盟号飞船是目前世界上发射次数最多、使用最为广泛、实际应用价值较好的航天器,但它的成功却是从悲剧开始的,1967 年 4 月 23 日,科马罗夫航天员乘坐联盟 1 号飞船,由 A? 2 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一 切均按照计划进行。飞船只在轨道上飞行一天就按指令返回,其实这次飞行并没有什么惊人之举。当飞船飞行到第 18 圈轨道时,科马罗夫完成了制动点火,飞船进入正常的返回区,到这时航天员一般不会再遇到什么危险。正当人们还沉浸在议论 3 个月前美国阿波罗 1 号飞船发射前几天,航天员正进行测试时,飞船在发射架上起火,造成阿波罗 1 号上的全体乘员遇难身亡的事故。万万想不到,这时联盟 1 号返回舱在降落到最后几千米时,降落伞却出了故障,降落伞没有展开并与伞绳缠绕在一起,致使飞船和航天员均被硬着陆而撞毁。

科马罗夫不幸死亡后,激起航天人更加奋进。20 多年来,联盟号飞船经历了三次重大改进。它不仅能进行地球观测和空间研究活动,而且具有日臻完善的轨道交会和对接能力。在 60 年代末期,成功地实现了 2 艘或 3 艘联盟号飞船在轨道上的交会与对接;70 年代,它成为航天员往返礼炮号空间站的重要交通工具,并成功地完成了阿波罗—联盟号的联合飞行试验,还曾在联盟号飞船上进行地球观测,天文研究和生物实验等空间研究活动;进入 80 年代之后,第二代联盟号飞船成为往返空间站必不可少的运输系统,并完成了从地面飞往和平号空间站,进而转到礼炮 7 号空间站,再飞回和平号空间站,最终返回地面的多站交会对接飞行任务。

由于载人飞船具有小巧、机动、灵活、技术简单、投资少和研制周期短等特点,因而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第一艘登上月球的载人飞船是哪一个国家的?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艘登上月球载人飞船是美国的。首次载人登月是由阿波罗11号飞船完成的,当时飞船上载有三名航天员,当飞船与土星5火箭第三级分离,且飞船沿过渡轨道飞行2.5天后,便开始接近月球,此时飞船服务舱的主发动机减速,使飞船进入环月轨道。

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1959年,苏联发射的月球1号飞到月球附近,进行绕月飞行,开始了人类对月球的考察。1961年5月,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上提出了在60年代末把人送到月球上探测的计划阿波罗月球探测计划。阿波罗计划的任务包括为载人月球飞行作准备,并进行载人月球飞行。

中国还没有把人送上月球,根据中国已经确定的计划,中国目前首先要完成的是探月工程。整个探月工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期工程为绕,二期工程为落, 2017年进行的三期工程为回,之后再进行载人登月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首飞就载人?猎户座飞船拟搭载两人绕月飞行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4日证实,它正在评估猎户座宇宙飞船首次搭载两名宇航员环绕月球的可行性。

根据原计划,“猎户座”飞船将在2018年底前通过下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空间发射系统进行无人测试飞行。太空发射系统被称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火箭”,目前正由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

然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负责载人航天飞行的副局长比尔·格斯滕迈尔24日表示,在他的上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代理局长罗伯特·莱特富特和特朗普政府的指示下,他正在研究允许新一代美国火箭和宇宙飞船在第一场表演中搭载宇航员的可行性。评估报告预计将在一个月后发布。

据美联社报道,改变计划将会推迟进度,并需要额外的资金。Gerstenmaier说,如果研究证实第一次载人飞行将把飞行计划推迟一年以上,也就是说,直到2019年,它仍将按计划进行。

根据最初的计划,猎户座宇宙飞船将载着宇航员绕月球大约8天,然后在2021年第二次发射时返回地球。

后来,猎户座飞船还计划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访问一颗小行星,最终目标是在20世纪30年代载人探索火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是什么?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阿波罗11号

1969年7月16日,美国用土星5号运载火箭将第一艘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送入登月轨道。经过4天的航行,飞船的登月舱抵达月面。美国航天员阿姆斯特朗从登月舱中下来踏上月球的表面,并宣告“对一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但对人类来说是一次飞跃。”从此,人们千百年来登上月球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阿波罗11号(Apollo 11)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的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中的第五次载人任务,是人类第一次登月任务,三位执行此任务的宇航员分别为指令长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指令舱驾驶员迈克尔•科林斯(Michael Collins)与登月舱驾驶员巴兹•奥尔德林(Buzz Aldrin)。

1969年7月16日,美国东海岸佛罗里达州长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宁宙飞行中心的发射场上,一支象36层楼房、高110米的巨型火箭在震耳的轰鸣声中起飞了。这是世界上威力最强大的运载火箭——上星5号。火箭第一级有5台发动机,它们各有692.8吨推力。点火后,这个3200吨的巨物便迅速飞向高空。由它和登月舱组成的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把第一批登月者送上月球,是世界上第一艘载人登月飞船。

起飞后12分钟,第一、二级火箭已脱离飞船,第三级火箭进人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在绕地飞行的轨道上进行飞行修正和检查后,第三级火箭重新点火,飞船很快超过了第二宇宙速度(11.4公里/秒),向月球飞去。

25小时后,飞过地一月系中点(距地球19万2千公里),61小时后达到地球和月球引力相等的平衡点。以后,飞船开始在月球的引力下运动,75小时以后达到离月球500-600公里的上空而进人绕月球飞行的轨道。

阿波罗飞船有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7月21口登月舱连同两位宇航员在月面上缓缓着陆。另一位宇航员则在指挥舱内继续绕月球飞行。22日在月面考察结束以后,登月舱的上升段起飞,与指挥舱对接。登月的两位宇航员再次进人指挥舱。一小时后,登月舱与指挥舱分离,登月舱落回月面,宇航员进行了一次月震试验。此时,服务舱的火箭开始工作。待进人大气层时,服务舱和指挥舱分离。服务舱穿越大气层后坠毁。7月24日指挥舱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落在太平洋上,回到地面的指挥舱只有5600千克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首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什么飞船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首次载人太空飞行是东方1号宇宙飞船,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07分,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起航,在最大高度为301公里的轨道上绕地球一周,历时1小时48分钟,于上午10时55分安全返回,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我国首次载人太空飞行是神舟五号。

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全世界都对他挥手致敬,莫斯科以极其隆重的仪式欢迎凯旋的航天英雄:礼炮在轰鸣,欢腾的人群在喊叫,豪华的护送队,为加加林加冕大大小小的国家勋章。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送入太空的国家。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