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扎什伦布寺文物(精选20篇)

文物建筑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研究与探讨文物建筑消防问题意义重大。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资料,供大家参考。

浏览

5436

文章

121

篇1:化工纺织百科:纺织文物保护

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工纺织百科:纺织文物保护》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fɑngzhi wenwu bɑohu

纺织文物保护(卷名:纺织)

preservation of textile relics

古代纺织品和服饰的材料一般都是天然纤维,经过漫长时间的老化和分解,极不易保存下来。中国唐代以前的遗址和古墓里出土的纺织品多数已成残片,宋、元、明代纺织品传世的也不很多。各国学者纷纷探索用各种现代技术保护文物的方法。常用的有:丝网加固法,水封冷藏法,玻璃夹持法,密封隔绝法,树脂喷涂法等。

丝网加固法出土的纺织品,有的粘附在器物之上,如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河北中山国的战国墓中,用丝绸或麻布包裹铜觯、铜觚、铜钺、铜镜、刀剑、铁盆,作为随葬品埋入地下。铜绿铁锈和纺织品粘结在一起,不易取下。首先要去掉织物表面的泥土和杂质,用丝网贴在采样的织物上,以防止散落。将取下的标本按织物的纹路或密度拼接起来,粘贴在稀疏的锦纶丝网上,下面填以棉花或丝绵,装在有机玻璃盒内保存。出土的纺织品大部分是分离状态的织物,与泥土叠压在一起,或乱成一团。如江苏唯亭草鞋山遗址的葛布、浙江钱山漾的绢片、麻布、新疆哈密的毛织物,以及福建武夷山船棺内的棉布、丝、麻布等残片,有的已经炭化,有的因长期浸泡在水里,得以较好地保存下来。对于这样的文物首先要用大量的蒸馏水浸泡(忌在河中洗涤),将织物一块块分离出来。然后用脱脂棉花吸干水分,再放到无水酒精里浸泡,去掉表面的泥土、杂质和气味,用丝网在背部加固保存。

水封冷藏法 在古墓葬里的纺织品和衣服,由于长期浸泡在水里或棺液内,保存较好。可先除去杂质和气味,再使织物保持干燥,以防止发霉变质。朝鲜乐浪汉墓的丝织物就是放在水中保存的,水起隔绝空气的作用。中国南方墓葬里出土的丝织品,如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江苏金坛南宋周瑀墓,福建福州南宋黄昇墓等,都因有良好的水封保存特点,丝织品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而山西的阳高汉墓、宁夏的西夏陵墓等则因气候干燥和地下水位低,而未能保存下大块的丝织品和完整的衣物。但在常年冰冻状态的苏联西伯利亚巴泽雷克古墓、蒙古诺因乌拉匈奴墓、或西北常年干燥地带的新疆哈密西周早期墓、吐鲁番阿拉沟战国墓出土的毛织品,以及古楼兰出土的丝、毛织品等则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因此低温和干燥是保存丝织品的较好条件。但过于干燥则会引起脆化,而对于麻类纤维,则较适宜。

玻璃夹持法 用两块平板玻璃夹持织物残品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法,能达到固定的作用。但有时在密封的玻璃之间凝结有水汽,而一般玻璃又是含钠石英玻璃,玻璃中的碱分会溶解出来,毁损织物残片。在平玻璃间连带夹一块纱网,使织物一面与玻璃隔开,网对丝织品的摩擦系数大,因而残片更易固定。美国纽约美德罗普利堂美术博物馆曾进行过对比试验。夹在玻璃板里的麻布,经过40年后颜色仍很白净鲜洁,但未夹进玻璃板的部分则已深度泛黄,强度很弱,容易粉碎。使用厚3毫米紫外线吸收型有机玻璃,能起到防止褪色的作用。日本正仓院也用这种方法保存丝绸残片,但不能看到展品反面,对于服饰和双面绣品并不适用。

密封隔绝法 对于出土和传世的大件丝织品和服饰,无法用玻璃夹片法来进行技术保护。它们有的要供科学研究,有的常年展览,有的要长期收藏在库房内。研究、展览和收藏有时交替进行,保存技术条件也随情况而异。日本的学者为了保存正仓院和各寺庙内的唐宋丝织品,对保存的温度、湿度、光线、空气和气流等变化情况,进行专门研究。他们将出土的丝织品密封后,放入地下保存,效果很好。

关于丝织品的染色、印花和刺绣品的褪色问题,日本研究认为氨、氧和潮湿的空气,对染料褪色影响较大,受光影响较显著的是盐基染料,其次是酸性染料,而在光线中紫外线的影响最大。在染织品展出时,宜使用防紫外线的有机玻璃,用100勒克司的低度照明。中国湖南省博物馆根据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深埋(离地面20米)密封(棺椁外用60~120厘米的白膏泥,填充30~40厘米厚的木炭约万斤),使水和气体不能浸入,墓室内部的湿度、温度(13~14℃)始终保持不变。棺内丝、麻织品的鲜艳颜色和质地能保持良好。这种方法已运用于文物保管。将出土丝织品和服饰放入塑料袋中,抽真空后充氮气,装入木箱放入柜内。库内应有空调装置。

树脂喷涂法 为了增加丝织品残片的牢度和防止紫外线照射,可在织物表现喷涂雾状的醋酸乙烯或锦纶浆料,但这种方法有副作用。如定陵出土的明代丝织品和衣物经喷涂后已失去光泽和弹性,变成为硬化发脆的标本。在国外还用树脂浸渍法,效果也并不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国家宝藏》第二季27件文物揭晓!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国宝》第二季开始!27件国宝也已正式公布。经过两轮的国宝预测,你对本季节目中展示的国宝有自己的答案吗?来看看你猜对了多少件艺术品,有什么意外惊喜吗?

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河北博物馆

山西博物馆

山东博物馆

广东博物馆

四川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

甘肃省博物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27件国宝集体亮相。我想知道你猜对了多少?这些国宝会带来什么精彩的前世故事和感人的今生故事?《国宝》第二季再次邀请您领略中华文明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为文化旅游景点。

1978~1982年间,国家文物局组织了对三塔自明嘉靖以来最大的一次维修。维修中,在千寻塔的塔顶(佛教中被称为天宫)、塔基以及其它部位发现了各类文物680余件,是迄今最为丰富一批,有金、银、铜、铁、水晶、瓷、木等材质制作的各类佛像、菩萨像、金钢杵等,有绢、布、纸等书写的各种写经或刻文金属片,有中原输入的青铜镜、瓷器、钱币、印章、金银饰品、珠宝药物等,均贮存在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内。

崇圣寺三塔文物陈列馆内有阿修罗像一尊,银质木雕莲座,通高5厘米。三头六臂,顶戴宝冠,身贯璎珞,披巾,细腰,结跏趺坐,左一手持盂,二手持大吉利印,三手持镜;右一手持柳枝,二手持独股杵,三手亦持镜。乌鸟沙摩明王银像,银质,通高17.5厘米,一面两臂,头发逆立作火焰状,头戴骷髅冠,两手持独股杵,赤身,系飘带,四肢有蛇缠绕。

金质阿嵯耶观音像,通高28厘米,重1115克,背有镂空雕花银质火焰形背光,高发髻,头戴化佛冠,髻上绕有丝束,分多股下垂,袒上身,手结妙音天印,项饰璎珞,戴臂钏,腕钏,细腰,直立,下着大裙,腰带饰花形扣结,赤足,足下有二椎。

漆雕佛龛金质阿嵯耶观音像,漆龛,内藏金质阿嵯耶观音像,通高8.5厘米,高发髻,头戴化佛冠,髻上绕有丝束,分多股下垂,袒上身,手结妙音天印,项饰璎珞,戴臂钏,腕钏,细腰,直立,下着大裙,腰带饰花形扣结,赤足,脚下为束腰莲花座,背光亦为金质,外作火焰纹,内饰镂空忍冬花纹。漆龛通高10.8厘米,底长5.3厘米,宽2.7厘米,紫红色,质轻,龛顶饰莲花宝珠,龛门作尖拱形,边饰联珠纹,底作须弥座式。

镶珠鎏金铜质冠顶,直径9.5厘米,通高6.5厘米,中为双层莲瓣托起的一颗水晶明珠,珠直径2厘米,四周为镂空卷草纹,镶水晶珠。金质塔模,金质,通高3.8厘米,重5克,方形单层塔。塔刹为盒盖,顶作摩尼宝珠。塔身及基座为盒身,下有莲花座托,盒内原藏水晶珠两颗。

崇圣寺佛像以《宋时大理国画工张胜温画倦梵像》等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烧铸而成,除禅宗元祖和九位出国为僧的皇帝系凡人不贴金外,其馀五百七十四尊都贴金彩绘,建筑群落采用细白麻石和青草石进行墙地面铺贴和台阶踏步的支砌,柱础佛台均用大理石汉白玉,整个群落石料整齐划一恢弘大气,体现大理石文化特色。崇圣寺三塔药师殿段功墓大理大雄宝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 出土多种文物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当中一些消息也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而近日公布的在成都发现的超6000座各朝古墓的消息也引起了许多的关注,那么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是什么情况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发现超6000座各朝古墓

5月14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一项惊人的研究成果:在10.34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埋葬着超过6000座古墓。2015年,新川创新科技园开始建设之初,按照惯例,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园区进行例行勘探,没想到却发现了古代墓葬遗迹。

历时5年的发掘,考古人员在10.34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发现了大量古代遗存:超过6000座墓葬,时间轴从战国到秦代,到两汉六朝,再到唐宋时期,最后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墓葬的类型包括了崖墓、砖室墓等多种,发掘出土了大量陶、瓷、铜、玉、玻璃、石质等遗物。

随着发掘的进一步推进,规模庞大的墓葬群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珍贵文物,在发掘的战国墓葬里,考古人员发现了在铜戈装柄部位刻有郫县“郫”字的郫戈,这个文物的价值不亚于之前在蒲江船棺出土的“成都矛”。专家认为,刻有“郫”字武器的发现,对于历史上郫县的秦代置县考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也是古蜀走向国家统一行政体系的重要实证材料。秦国在蜀地设置郡县,为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时间一点点推移,考古工作有序推进,各个时期的墓葬也陆续出土了包括陶器,铜器、银器和石质等各类文物。今年3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复工,再次对园区剩下的墓葬进行发掘,在标注为五根松地点的墓群又有了重要的发现。4月16号,记者被允许进入五根松考古发掘现场采访,站在黄土小山坡上,开阔的视野之下,一座座跨越千年,各个时期的古墓一览无余。

五根松的94号墓基本已经发掘完毕,考古绘图人员正在对这里的墓葬形态进行绘制,复原墓葬场景,之后,发掘出的各类器物将被取走修复。而相邻的92号墓,考古发掘工作才刚刚开始。据介绍历时5年多的时间,每一天都有新的进展,这个庞大的墓葬群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益州地区的社会经济程度、生产力水平、家庭结构与规模、丧葬思念等有重要参考价值,而其中出土的大量保存完好的俳优俑、仙山座、摇钱树、楼宇等文物也是上佳的艺术精品。

文物是人们在生活中所留下来的极具历史与艺术、以及富有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这是人类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且,古代与现代的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是有着变化,文物的历史以及隐含的许多文化是值得去探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我国有哪些禁止出国展览的文物?为何禁止出国展览?

全文共 193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各地都有很多的博物馆,能够看到很多出土的文物,这些文物代表着各地不同的文化,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有一些文物可能会有在其他国家进行展览,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但是有一些文物却是被禁止出国展览的,不管任何情况都不允许出国进行展览,那么这样的文物你知道有多少吗?为什么要禁止出国展览,背后有什么原因呢?1.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在四维时代AR技术加持下,来自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在我们眼前“复活”了。华夏灿烂文明,造就了不计其数的文物瑰宝,但中国现存的文物有多少?

为了这个数字,国家文物局花了整整3年,投入了10万人,终于得到了一个准确的数字,10815万件(1个亿)。值得注意的是

在数量惊人的文物中,有64件文物,被列入首批永久禁止出国(境)名单,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老外想看,只能跑来中国看的文物”。因此有人问:拥有怎样身份的文物,才会被国家下令永久禁止出境?

目前为止,中国有哪些被禁止出国的文物?16年前,国家文物局下令禁止一级文物出国展出。至今为止,共发布三批名单,均为国家级珍品。在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中,明文规定以下64件(组)珍贵文物为“首批禁止出国的文物”。

从“入选”的文物名单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被禁止出境的文物有以下“身份特征”:

1、历代出土古尸

2、宗教场所的主尊造像

3、质地为象牙、犀角的文物

4、元以前书画、丝作品

5、宋、元有代表性的孤品瓷器

这些被国家重点保护的文物,要么是具备重大的史料价值且极其容易损坏的漆器或书画,要么是宋、元前的孤品。

比如,能发掘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之一的红山文化文物。

在红山文化重大考古发现以前,人们所知的只有夏商周以来近4000年的中华文明史。但一批可上溯至5000年的红山文化文物,开始促使中华民族儿女重新审视中国史前的历史,寻找中华文明的源头。

当年红山文化文物的发现,立即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学术界表示,这对追溯华夏文明有重大意义。

极容易被损坏的中国十大传世名画(部分为孤品)。

除了《清明上河图》齐名、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千里江山图》,如今知名度颇高的书画作品陆机《平复帖》卷、冯承素摹王羲之《兰亭序》卷、展子虔《游春图》卷等中国传世书画,也被列入禁止出境的名单中。

还有一些独树一帜、世界罕见且流传时间较长的传世瑰宝。

曾在电视上“露脸”、属夏代晚期青铜器的三星堆青铜神树,也在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中。

源于3000年前、流传着“通天”奥秘的青铜神树,与华夏民族神话中的“扶桑”、“太阳神鸟”紧密相连。

还有一件存有2498块玉片、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金缕玉衣。作为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完整的金缕玉衣葬服具备重大的历史意义。

被定为“国宝级文物”的铜奔马。

藏于甘肃博物馆、因造型精致无比曾倾倒一大批外国观众的铜奔马(又称“马踏飞燕”),曾在1973年古代历史文物出国展,在英国和法国展出,后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2.为什么要被禁出境(国)?

一些惨痛经历告诉我们答案。

这64件文物都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瑰宝,大部分都是绝品孤品。一旦出境展出,在运载过程中难免会遇上一些不稳定因素,造成的损失则永远无法挽回。

1983年,日本大阪展出秦兵马俑,一位游客却越过栅栏,敲碎了玻璃橱窗,严重损坏了兵马俑;

秦兵马俑在美国展出,被一个美国青年掰掉了一个手指,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1993年,越王勾践剑被运往新加坡参加战国楚文物展,工作人员不慎将一块有机玻璃柄板卡在了勾践剑的剑刃上,剑刃部有一道长0.7厘米、宽0.1厘米的新伤痕...

这些惨痛教训告诉我们,为让国宝的生命更好延续,我们需要想出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3.数字化保护势在必行

举个例子:书画的寿命是有限的,民间一直流传着书画最多只能“活”1000年的说法,再加上阳光、空气及紫外线影响,常使一幅完好的书画产生虫蛀、霉变、退色。

200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否能领略这些传世名画?是否还能完整清晰地鉴赏到宋元年代的国宝?答案是肯定的:利用数字化手段,文物数据可实现永久“保存”。

比如,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在历经数字化“复刻”后,这幅书法作品不再被“困”在冰冷的库房中,每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线鉴赏,也不担心因质脆受损。

假若书画作品不幸受损,我们还能根据这幅书画的三维虚拟数据,对国宝进行修复。

对一些后世名声远播、但不可移动文物(如武侯祠博物馆的唐碑),数字化手段还能让人们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品鉴历史。

对于一些因历史因素而流失海外、暂时无法回家的国宝,我们通过三维数字化技术,把它们“带回家”。

“文物既要保护好,也要被认知”。伴随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一次性解决了文物“难保存”和“难细品”两大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泰坦尼克号100周年文物展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文物展上有300多件从海底打捞上岸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所有展品由获准独家从海底“泰坦尼克”号残骸中打捞遗物的美国泰坦尼克公司提供,有瓷器、瓶装酒、钱币、首饰、警报铃、瓷砖以及客房抽水马桶和洗漱用品等。很多物件和现在人们使用的并无多少差别,这从各个侧面让人体会到这艘百年前沉没的豪华邮轮在当时有多新潮。

交通

地铁: 1) 长清北路站(7号线)长清北路→博成路(左转) 2) 耀华路站(7、8号线)周家渡路→博成路(过长清北路) 3) 中华艺术宫(8号线)上南路→世博大道(左转)长清北路(左转)→博成路(右转) 二. 巴士站: 1) 中国馆班车1、2、3号线 2) 公交177路、83路、1301路(世博大道上南路站)

门票

门票95人民币

景点位置

浦东世博园区(原希腊馆)博成路408号(长清北路以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不同时期的文物使用的袋子也不一样!放错了就有点尴尬了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盘捻这件事儿算是现代文玩不变的核心,无论是菩提子还是木质文玩乃至宝石类文玩,都没能逃出盘捻这件事儿的范畴,变色、包浆、玉化,这是无数玩家追求的最终目标!那么说光盘就可以了么?其实也不那么尽然,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就是放了!存放得当基本上事半功倍,存放要是出了问题那再怎么努力盘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1

前期

文玩前期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时期,为啥说复杂呢?这是因为文玩上手前如果稍微讲究一点那么深度清理和细致打底基本上是不能少的!也正因为这样文玩上手之前的前期可能是整个盘捻过程最为复杂且繁琐的时期,这个时期需要玩家清理残余果肉、返碱等一众细节之后才能上手,一旦上手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特点。

那就是菩提子在这个阶段上色速度十分迅猛,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菩提子内部水分的挥发以及物件刚接触汗液油脂时候的充分吸收,这个阶段的存放是可以放在密封袋子里的,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新入手的菩提子并不稳定,水分的挥发和汗液油脂的沁入容易导致菩提子的内部不稳定,从而对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产生反应,简单来说就是过早的开裂,这个时候放在密封袋子里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让菩提子时候度过文玩初期!

2

中期

密封袋子岁让能够为文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是这个物件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文玩栖身之所,一旦文玩菩提子形成轻微包浆以后,文玩就不再适合存放在密封袋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密封袋的确能够抵御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正因为这种相对恒定!菩提子在轻微包浆后再放在密封袋子里就会出问题,因为菩提子一过初期的加速变色期后其表皮之中的汗液油脂就会短时间内饱和。

换句话说轻微包浆后汗液油脂继续渗入文玩表面的能力会很弱,这种状态再继续放在密封袋里会让多余的汗液油脂无处可去,最后只能附着在文玩表面越来越黏腻!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文玩无法下手盘捻。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爱通风透气的棉布袋子,这种袋子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多余的汗液油脂通风挥发,同时强大的通风效果也可以让文玩的氧化速度上升!所以说中期养包浆棉布袋子绝对是不二之选!

3

后期

很多玩家会看到很多玩家用牛皮袋子、麂皮袋子,这些袋子其实并不适合文玩初期、中期使用!首先初期、中期基本上以盘捻、清理为核心,所以文玩的状态并不那么干净,而牛皮、麂皮袋子脏了并不好清理!其次那就是这两种材质虽然看着高大上但是透气性远不如棉布袋子来得更加优秀,所以中期养包浆这种袋子也绝非首选!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儿那就是牛皮、麂皮袋子比较高端。

从里面拿出来一串没盘的菩提子怎么着都有点不“配套”,所以没盘出来还得老老实实用棉布袋,经济实惠还靠谱!那么说牛皮、麂皮的袋子什么时候用呢?这两种材质的袋子基本上都是盘捻的后期,颜值稳定、包浆浑厚了,那么说这种袋子的优势是什么呢?除了颜值之外,那就是更好的保护性!对于容易断齿的大金刚菩提、文玩核桃等物件牛皮、麂皮袋子是不二之选!

4

结语

存放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也是玩家最容易忽略的一个步骤,虽然看似不经意其实也许你和颜值之间就差这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历史上有哪些与狗有关的文物?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酱釉瓷狗

酱釉指的是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色釉,酱釉的造型优美,生产量大。历史上有酱釉瓷狗文物

2

隋代陶狗

陶狗的高为20厘米,而身长30厘米,两耳竖立,造型生动传神,比如隋代陶狗,看起来就很粗壮。

3

清代小狗

清代小狗的造型看起来很萌,趴在瓷罐的盖子上面,看起来很传神。清代小狗不仅是实用的器件,而且也是精美的装饰品。

4

东汉陶坐狗

东汉陶坐狗的两耳是高高竖立,面貌看起来很凶猛,极为传神。在四川博物馆中有东汉陶坐狗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九华山文物馆

全文共 778 字

+ 加入清单

铜铸独角兽“谛听”、贝叶经、明《藏经》、血经,以及历代帝王赐给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金、玉印等珍稀文物

化城寺前后有四进,分门厅、大雄宝殿、后进和藏经楼。这四处厅楼随地势渐高,结构自然,门楹窗柃、斗拱梁柱和台阶基石上均刻有精巧美观的图案。

九华山文物馆收藏和展出各种经卷、佛具、圣旨、玉玺和书画共一千余件。其中有不少属于稀世珍品,天井回廊里展有各种字画,都是描写本山自然风光的名作。

铜铸独角兽谛听:重250公斤,是九华山珍贵文物之一,传说金乔觉当年是骑着这种独角兽渡海由新罗国来九华山的;实际上,这件铜器是十七世纪明朝皇帝赐予的。

《藏经》:明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颁经为明正统五年刻本,共6771卷,用不同花纹和颜色的织锦装裱,是明神宗之母慈圣宣文明肃皇太后所赐。其颁经谕文已于清嘉庆二年不慎毁于火;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神宗颁赐“万历戊戌年七月奉旨印造”本,经卷规格与正统版相仿。颁经谕文(圣旨)保存完好。经书现藏化城寺藏经楼。

贝叶经:古印度佛教徒用贝多罗树叶制成,厚如铜钱,以刀在叶面刻写-,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血经:明代高僧海玉,字无瑕,在百岁宫苦修,一共耗去28年时间以舌血调研银珠濡笔恭书《大方广佛华严经》一部,有《血经》和《明代血经》之称。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明思宗朱由检派员朝圣并敕封无瑕和尚肉身为“应身菩萨”,装金供奉。这部《血经》遂即被僧众护如至宝,倍加珍藏。1988年2月1日经国家文物局专家鉴定为一级藏品。

历代帝王赐给九华山地藏菩萨的金、玉印,每颗金印上都刻有“地藏利生金印”六字。1705年,清朝康熙皇帝赐予九华山的御书“九华圣境”,这位皇帝对江南的佛教十分重视;1766年,康熙的孙子乾隆皇帝赐给九华山御书“芬陀普教”。

小贴士:九华山文物展览馆即为化城寺。

感谢网友ad554提供图片。交

沿九华街行至芙蓉峰下即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山东一工地发现东汉古墓是怎么回事?墓主是谁有什么文物?

全文共 258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中国历史悠久,传承至今也是留下了很多古代的各种文物,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古墓,不同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当时的历史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最近在山东的一个建筑工地上,就又挖到了东汉时期的古墓,对于人们了解东汉时期的一些风俗习惯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那么这个东汉古墓的墓主人是谁,里面又有哪些出土的文物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山东一工地发现东汉古墓

今年5月份,德州市德城区某在建工地内发现古墓。“当时看到挖出来了砖,而且砖上还有彩绘,我们就觉得好像挖掘出古墓了。”工地负责人孙先生告诉记者,看到这一情况,工地赶快停工,将这一消息上报了德城区文旅局。

6月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排专业人员现场察看,并提出了后续保护意见。8月份,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施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勘。9月开始了考古发掘工作。

据工作人员介绍,最主要发现两座多室砖墓,年代为东汉晚期。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座墓葬为中轴线布局,墓向朝南,墓向一致并且并排分布,应为家族墓地。据发掘情况来看,两座墓葬,一座长近20米,宽近6米,另一座长16米、宽4米。

墓门和墓室内有彩绘壁画,颜色有红彩、黑彩、白彩、蓝彩等,纹饰有鱼纹、几何线条纹、植物纹、菱形纹、星宿纹等,多成条带状分布。“以前用的颜色多为自然提取,比如这个红色就是朱砂的颜色,这些纹饰也体现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文物修复人员韩应勋向记者介绍。

出土随葬品有陶楼、陶碗、陶灶、陶耳杯、陶鸡、铜钱、铜环等,以绿釉陶器最具代表性。“从墓葬形制和出土随葬品来看,墓主在当时是有一定的地位,家境比较富裕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现场负责人赵芳超说。2、考古没有那么玄乎,行业前景不错

受到影视作品的影响,在很多人的眼中,发掘一座古代墓葬,往往伴随着机关、未知生物、解谜等种种危险,考古现场负责人赵芳超笑着说,“考古根本没有那么玄乎,我们在考古的过程中也不会觉得害怕。”

据赵芳超介绍,考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前期查阅资料、实地调查、走程序等,发掘时候还要经过请工人、布设探方、编号、记录等工作,后期还有整理资料、出报告(研究成果)等程序。

对于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的“洛阳铲”,赵芳超表示,在考古中确实会使用到这一工具。通过对铲头带出的土壤结构、颜色和包含物的辨别,可以判断出土质、地下有无古代遗存以及遗存的大致范围等情况。

赵芳超就读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2012年硕士毕业后他一头扎进了考古的世界中。“考古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很辛苦,但是由于一直在野外,能见到不同的情况,也是一个能带来新鲜感的职业,当我们发现好材料的时候,也很开心,苦中作乐呗。”赵芳超说,很多时候考古工地就在村里,得租住在民房,有时会缺水少电,条件简陋,但工作也要继续。

赵芳超开玩笑地说考古就像“打游击”,他说自己一年近300天都在外“漂着”,对家人很愧疚。“我孩子3岁了,每天都要视频,因为常在外地,家里人常有怨言,但是也没办法,工作性质就是这样。”赵芳超说。

在考古现场,记者看到,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机器不停地拍照。“这是我们从陕西请来的专业人员,他们在为古墓进行三维数字化,这样更能立体的展示古墓。”赵芳超说,考古过程中往往还需要多学科合作,虽然考古是比较冷门、小众的行当,但是随着这些年的发展,考古队伍及学科也逐渐发展起来,前景不错。3、跨越千年的对话,文物修复要让文物活起来

此次出土的随葬品有陶楼、陶碗、陶灶、陶耳杯、陶鸡等,时间久远,再加上被盗墓者破坏,很多随葬品已经残缺不全,文物修复师的一双巧手让一件件文物“复活”。

戴上一次性乳胶手套,穿上满是泥土的工作服,从架子上端过来一小筐碎陶片,拿起其中一块,又拿起一块,慢慢比对,不太匹配,再选一块……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韩应勋都在重复这一个操作。“这就像拼图一样,有时候半天也拼不出来一块,拼出来的时候特别兴奋。最怕的就是墓被扰乱过,碎片的位置被打乱,很难拼好。”提到修复工作,韩应勋侃侃而谈。

据韩应勋介绍,修复文物需要刀子、钳子、刷子、纱布、胶水等工具,将文物拼好后,再经过打磨、调色、绘纹饰等步骤,最终完成修复。和韩应勋一起工作的95后女生刘雨婷不久前刚修复好一件随葬品,修复好这件随葬品用掉了她近半个月的时间。

“文物修复其实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工作条件往往也比较艰苦。”韩应勋说。

一间临时活动房,一盏灯,两张从工地上借来的桌子,这就是他们的工作环境。记者看到几个空塑料瓶用胶带缠在韩应勋坐的椅子上。“我腰不太好,绑几个瓶子能缓解一下,我是半路出家,实在是喜欢文物修复这项工作,所以走上了这条道路。”韩应勋告诉记者,现在的办公条件算是好的,很多时候还不如现在。

“这次的考古活动意义很大,出土的陶灶、陶狗、陶鸡、陶楼等向我们展示了东汉的风土人情,文物都是有生命的,在修复文物的过程,我们也与文物进行着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韩应勋说,有时候我们并不能想象史书中记载的事物,而文物让我们有机会了解那个年代,仿佛亲自走进了千年前的世界。

韩应勋表示,文物修复要“修旧如旧”,要让文物活起来,“活过来”就是要挖掘出它的内涵,发挥出它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文明是有根的,做这个工作我一直抱着学习、敬仰的态度。”4、在德州发现东汉古墓很不易,正在确定保护方式

“此次考古属于抢救性考古发掘,我们一开始以为就是一个小的墓葬,没想到来了之后有了意外之喜。”赵芳超告诉记者,在德州发现东汉古墓很不容易,由于德州位于黄河泛滥区,存在大量的淤积层,这两座古墓又属于东汉时期,时代久远,已经处于地下接近5米的深度。

那么如何判断这两座古墓属于东汉时期的呢?赵芳超解答了记者的疑惑。

“对于古墓年代的判定不是随口一说的事情,需要多角度佐证。”赵芳超告诉记者,首先要判断墓葬所处的地层,还有墓葬的形制,并结合随葬品综合分析。该墓葬属于多室砖墓,中轴线布局,带有较多耳室、侧室。另外随葬品多为绿釉陶器,这都体现了德州东汉晚期墓葬的特点。

“这两座墓葬保存较好,体量较大、形形制复杂,出土多种文物,而且墓内发现装饰性及仿木结构壁画,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历史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此规格、等级墓葬在德州乃至山东都比较少见。”赵芳超说。

据赵芳超介绍,墓葬的后续保护分为原址回填保护、原址展示保护及异地复建保护等,对于德州东汉古墓的后续保护方式,现在还在确定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战国青铜剑属于几级文物 战国青铜剑是不是文物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青铜属于一种文物,有些是国家一级文物,有些是国家三级文物。要想判断是几级文物,应结合具体的年代还有造型,并没有统一的说法。

青铜剑来自于哪一个年代

青铜剑一开始来自于商代,在那个时候一般见的长度比较短,形状如同是叶子,制作相对粗糙。进入到春秋晚期,有了成熟的制作,当时越王勾践的故事就在春秋时期发生。此时的青铜剑已经逐渐的加长长度,在上面还会加上一些装饰物,有效体现出使用者的身份和地位。但进入到西汉时期,铁制兵器早已全面取代青铜兵器,青铜剑慢慢从历史舞台上退出。

青铜剑有哪一些种类?

秦式铜剑:在格斗过程中主要的功能是穿透对方的铠甲,杀掉敌人。因为要比对方的剑长出大约30厘米,在格斗过程中更能轻而易举的打败对方。这一类的剑不仅长度比较长,而且还比较锋利,光洁如新。

同心圆剑:在东盛时期比较常见,而且在上面还会加上一些装饰,吸引整个社会的关注。这一类的剑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首先有多圈高同心度,在经过轮制法成型工艺后,可以将两者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拥有着较好的效果。

中原青铜剑的发展历程

在整个青铜剑发展的过程中,长度一直都在增加,一开始只有20厘米到30厘米,在进入到春秋战国时期,长度开始达到50厘米到60厘米。进入春秋战国晚期,很多件的长度已经超过70厘米。在这过程中,关中青铜剑的长度直接更上一层楼超过80厘米,其中有一些最长者,慢慢的接近95厘米,但很可惜青铜剑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还是销声匿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南海一号18万件文物破水而出,水下考古是如何进行的?

全文共 2934 字

+ 加入清单

180,000件水上文物!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中国考古”重大项目新进展工作会议,并发布爆炸性新闻。不久前,著名的“南海一号”沉船上的货物被清理,18万件文物浮出水面,主要是重要的铁器和瓷器。通过各种影视作品,我们应该对陆地上的考古工作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但是在广阔的河流、湖泊和海洋中也有大量的文物。人们知之甚少的水下考古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2——水下考古的初步准备:一套衣服、一架照相机和一盏灯

考古队内部也有分工。一个团队不能一起游到水下废墟吗?水下考古,尤其是水域面积相对较大的海洋考古,考古单位将为考古队提供地下考古队没有的考古船。考古队的人员和相应的设备都放置在考古船上进行操作。

考古队在水中有一个落脚的地方,负责潜水探险的队伍即将下水。哦!不要急于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找到水下文物,首先要知道带什么。水下考古的潜水设备简称为“一套衣服、一台照相机和一盏灯”。

一套服装实际上是潜水员的个人潜水装备,包括潜水服、面镜、脚蹼、潜水、浮力控制装置等。

照相机是为水下拍摄准备的。因为一旦潜水员发现水下遗迹,可移动的遗迹就可以被带走,而不可移动的遗迹只能通过照片来研究。但是,一般来说,能够满足水下文物拍摄需要的相机是不防水的,所以需要为相机定制一个特殊的防水外壳。

灯是指拍摄水下文物时需要照明。有两个原因:第一,水下环境暗淡;第二,阳光是合成光。当它在水中传播时,水更喜欢红色和橙色。因此,为了避免因“吞”水而导致照片颜色失真,必须使用辅助灯。

一切都准备好了,开始寻找吧!

传统水下场所的识别方法和风险

水下考古的一般过程分为三个步骤:

首先,声纳技术被用于在广泛的水域中搜索,以描绘可能地点的大致范围,这被称为“大范围搜索阶段”。

其次,潜水员潜入划定的水域搜寻水下遗迹并拍照,这被称为“确认阶段”。

第三,考古队共同确认该地区为水下遗址,并开始挖掘,这被称为“挖掘阶段”。

其中,声纳设备可用于大规模搜索阶段,无需个人接触。然而,考古队必须在挖掘阶段到场。过去,发掘前的确认阶段也需要人员在场,这给考古队的安全带来了不必要的风险。

一般来说,传统的水下场地确认方法包括“浮线法”和“圆法”。

浮线法:首先在水下放一根超长的绳子,然后在绳子上每隔一段时间放一个塑料浮标作为标记。然后,潜水员从绳子的一端开始,沿着绳子搜寻。如果他在“爬行”绳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水下的残余物,他会立即向下看,看看哪一个浮标(或者哪一个浮标靠近)是绳子的当前位置,并标记它。

浮线法,矩形表示绳索,ABCD在4点钟设置浮标,假设潜水员在C浮标附近发现痕迹,标记C浮标(作者绘制)

圆圈法:浮标线法适用于光线较好的水域,如果大规模搜索后确定的水域较暗怎么办?此时将使用圆形方法。例如,考古队已经确认了四个水域,怀疑在一个有声纳设备的海域有水下废墟。如果此时水是暗淡的,可以用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消除这四种水。我们把它定为a区、b区、c区和d区。

首先检查区域a:在区域a的底部设置一根桩,该点为A1,然后将绳索的一端系在桩上,另一端系在潜水员身上。潜水员向外拉紧绳索,以A1为圆心,绳索为半径圆游泳,并检查周围情况。如果没有,将浮标漂浮在a区的水域以显示检查结果。b、c、d等等。

虽然这两种方法都有效,但我们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放绳子”、“撞木桩”和潜水...这些不像说的那么简单。

原因如下:

随着潜水深度的增加,水压会逐渐增加。当潜水员处于高水压环境(大约3到4个大气压以上)时,由于高压,肺部的氮气会对潜水员产生麻醉作用。根据这一高水压深度的计算,考古潜水员不应潜至60-70米的深度,否则会有更大的氮中毒风险。

但是让我们来看看一组关于水下遗址深度的数据:中国云南抚仙湖水下古城遗址,水深超过70米;印度尼西亚、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沿海水域的二战沉船残骸有80多米深。地中海古代商船遗迹,水深800米;泰坦尼克号沉船遗址,水深3800米。

地中海水下遗址地图(来源:中国知网)

泰坦尼克号的船头拍摄于2004年,位于大约3800米外的深海中(来源:维基百科)

如此深的水下遗迹远远超出了考古队的正常潜水极限,那么如何确认这些遗迹呢?

——7——水下考古“苗圃”来了——机器鱼

机器鱼是一种水下机器人,在水下考古中非常有用。让我们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计的著名机器鱼SPC-II为例,看看它对水下考古的巨大帮助。

1.外形采用流线型设计,内置运动控制模块为仿生推进,可支持向前、左转、右转、向上和向下五种基本运动。即使潜水员亲自潜水,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在废墟周围游泳。如果这场运动对文物造成损害,那将是不可挽回的。此外,如果扰动较大,引起的海底沉积物也会影响图像采集。机器鱼运动系统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文物的破坏。

机器鱼1的内部结构图。胸鳍控制面2。运动控制模块3。通信模块4。电源模块5。尾鳍关节运动6。尾鳍7。传动机构8。任务调度模块9。导航模块10。视频模块(来源:中国知网)

2.主体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成,支持定向深水游泳,并能抵抗高水压。上述地中海古船遗址的照片是由水下机器人收集的。(潜水员说颤抖)

3.内置视频模块,具有视频和图像采集功能。除了是一名潜水员,他还是一名“摄影师”。

机器鱼系统通信图(来源:维基百科)

然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机器鱼解决了水下考古的第二阶段,即遗址确认阶段。然而,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最重要的考古发掘虽然也有关于机械臂和机械手的相关研究,但不能应用于考古工作。毕竟,考古工作精细而复杂,需要考古团队成员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因此,如何参与水下机器人或机器鱼的第三阶段,如何设计操作型水下机器人将是未来水下机器人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10力驱动水下考古挖掘

水下机器人不能参与水下考古的挖掘阶段。考古队只能在正常的潜水范围内进行水下考古发掘。谈到水下考古发掘方法,有一个概念应该引入:探索。

勘探实际上是陆地考古发掘的主要方法。由于文物或文物被埋在地下,考古队成员不知道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因为不仅文物本身包含考古信息,而且文物的排列也是历史信息的重要反映!!!),所以我们应该用探索的方法去探索,也就是去窥探党。

首先,在选定的挖掘区域画一个正方形网格,并在每个十字路口放置一个木桩。正方形的大小也就是“正方形”的大小。无论勘探方有多大,相邻两个勘探方之间都应预留0.1米的间隔,间隔应在开挖结束时开挖。每一方也必须做一个数字。这样,选择小面积进行探索性挖掘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文物及其排列。

由于不能在水中画线,水下考古发掘更新了勘探方法,产生了“水下硬勘探方法”和“水下软勘探方法”。水下硬探头使用木制或金属框架来“框住”网格,而软探头使用绳索来“拉”网格。

水下艰苦探索(来源:钱江晚报)

到目前为止,水下考古对考古学家来说仍然是非常危险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我相信上面提到的“水下机器人操作”的发展一定会有助于水下考古工作的成功。

[参考]

水下考古研究,科学出版社,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2012年8月

《中国考古学通论》,张值恒,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摄影在水下考古中的应用,韩非《河南科学技术》2013年第8期

机器鱼,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王硕,2007年6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哪吒之魔童降世隐藏了哪些文物彩蛋?揭秘电影中出现的珍贵文物

全文共 2500 字

+ 加入清单

《哪吒之魔童降世》目前已经打破了诸多记录,并且票房还在不断上升,也是让哪吒成为了这个夏天最闪耀的一颗心。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能成功,也是因为背后的制作团队下足了功夫,从人物的造型和服装设计就能看出,加上有一个好的剧版,所以观众对这部动画都有着很高的评价。其实《哪吒之魔童降世》中还隐藏了一些有趣的文物彩蛋,可能这是很多人没发现的一点,那这次就为大家做个介绍,一起来了解下吧。

要问今夏最火爆的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短短十几天,《哪吒》已经火遍了大大小小的影院,目前已破24亿票房!它已打破并不断提高着中国动画片的最高票房纪录!

然而这只是在路上,猫眼预测总票房将达到44.79亿!很多人感慨:中国动画片的春天来了!

不知道和孩子去看电影的你,有没有发现其中隐藏的“文物彩蛋”呢?我们为你分享其中6个有趣的场景。

场景一

殷夫人生哪吒的时候

太乙真人在外面喝了酒

酒坛的形象用的是一个

「马家窑文化涡纹彩陶罐」

旋涡纹彩陶罐,甘肃省博物馆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4500年前)

陶器很早就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而电影一开始就出现的这个装酒用的大罐,就被塑造成了一个新石器时代彩陶罐的形象。这个镜头特别短,有的细节没有看清,但是总体来说非常相似了。

电影中表现的这样彩陶罐特点也是非常准确的:

第一、只有上半部分绘制有图画。有人认为是因为在古人的生活中,视线大部分时间都只能看到器物的上半部分,所以下半部分就干脆不画了,当然也有其他的观点。

第二、上面的纹饰,是旋涡状的线条,具体是不是参考那件文物不得而知,但是这种涡纹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纹饰。线条的美感与动感在纹饰之中出现,无论是河水的涌动还是雨水的涟漪,这种线条都是古代先民观察自然后对美的一种凝结。

场景二

看起来不太聪明的结界兽

看过电影的大小朋友应该都印象深刻

其中一只目测参考形象是

四川广汉三星堆「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另外一只“大鼻子”的结界兽

目测参考了同样来自三星堆的

「青铜鸟首」

三星堆出土了很多青铜器,最为人所熟知的是纵目人的形象,也就是两个眼睛高高凸出来的面具。这次电影里面对纵目青铜面具是有所参考的,不过更明显的采用是另外一个形象「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这样头像在三星堆一共出土了四件,另外还有很多是不戴金面具的,其中的差别很有可能是因为金面造像代表的是社会最高层地位的人,在当时的社会中认为他们有与神交流的能力。

然而这种尊贵的形象在电影里就很悲催了,不仅担负着看门的职责,还错过了最精彩的镜头。

场景三

从哪吒出生到生辰宴会

电影里一直有一支乐队的出现

大概有七八个人

在他们最右侧的那个人

使用的是一种在今天并不常见的乐器「铙」

「铙」是商代的一种乐器,和后期悬挂起来的甬钟不一样,铙是开口向上进行演奏的。

这种乐器中间没有「舌」,需要进行敲击发出声音,看起来和电影之中的演奏方式非常相似。

并且从用途上来说,铙不仅有军事用途,也用于宴会之上,这和电影之中的使用场景也非常类似。

场景四

在给哪吒举办三岁生日宴的时候

大家喝酒所使用的杯子

也与今天常见的大不相同

然而也不是惯常出现「爵」

我观察其类似一种更加遥远的器物

「陶觚」

彩陶觚,大汶口文化,山东博物馆

「觚」和「爵」都是饮酒用的器皿,相当于现在的酒杯。

电影中出现的酒杯第一从颜色看是陶器,第二都是长筒状的身子加上一个喇叭口,这更像我们常说的觚。商代的时候觚非常流行,在西周早期的时候开始衰落。

场景五

在电影里叫做「宝莲」

就是先开始收住灵珠和魔丸的

也是在最后收住哪吒和敖丙的魂魄的

其实这个很难找到形态非常相似的文物

但是原型可能来源于「青瓷莲花尊」的一部分

青瓷莲花尊,北齐,中国国家博物馆

青瓷莲花在国家博物馆有,在六朝博物馆也有,样子都和电影里的不太一样,电影中出现的这都是都是青瓷莲花尊腹部的这一块。

在南北朝时期的莲花尊上,都是出现有一片片莲花瓣组成的纹饰,由上向下覆盖的莲花叫做“覆莲”,由下向上的叫做“仰莲”,电影中出现的应该就是一个主要仰莲花瓣构成的「宝莲」。

说这个「宝莲」取材于莲花尊其实不仅是样子的问题,电影最后哪吒和敖丙的魂魄就在「宝莲」之中。而有研究认为,青瓷莲花尊很有可能作用就是用于安放逝者灵魂。

这种在墓葬中浮现出来器物,在电影的结尾有了一个艺术化的展现,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一种结合。

场景六

如梦如幻的《山河社稷图》

电影采用了“盆景艺术”

一片莲叶上都是一个小世界

其中太乙真人给哪吒

来了一个「激流勇进」

其实是化用了「仙人乘槎(chá)」的一个题材

犀角杯,明,扬州博物馆

槎的意思就是木筏,「乘槎」的题材大意就是仙人乘坐这一个木筏,飘荡于江河之上。

这个仙人的原型有说是张骞去寻找黄河的源头,而在寻找的过程中,黄河通向了银河,在天上遇到牵牛织女,一种神话般的想象就此展开。

这个题材在诗歌中出现了很多,后期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比如苏轼:「岂知乘槎天女侧,独倚云机看织纱」。

同时这也成为了我们在博物馆中经常能够见到的题材,比如上面的图片就是扬州博物馆的明代仙人乘槎犀角杯。

其实除了这几个之外,相关的元素还有很多,比如李府的建筑设计、施展障眼法是时候出现的鼎、很多青铜器纹饰图案的运用等等。

李靖角色设计

好多人说这是复原了一个商代的设计,我觉得其实也没有必要从这个角度去较真。因为封神演义去描述的陈塘关本身就是一个神话世界,不可能完全是按照某一个时代做百分百的复原。

重要的是,所有这些元素加在一起,观众没有觉得违和,反而让人觉得与整个故事能够融合在一起,共同发挥出光彩。

我想这同样说明了,古代文明所留下的文物,完全有能力扩展现代电影中的想象空间。

其中我最喜欢的影片中「激流勇进」这一段,很多古代人的瑰丽想象在过去只停留在语言中,停留在静止的器物中。

但是现在不一样,现在有了电影技术的「山河社稷图」,导演手中有了「指点江山笔」,这种想象就可以从精神世界迸发出来,在视觉艺术中梦想成「真」。

有时候这种情节的使用,回想起来真的太浪漫了。

以上的这些「彩蛋」,是基于我自己的一个观察,也仅仅只是「一刷」留下的印象。如果你也发现了其他文物「彩蛋」或者有不同的想法欢迎大家留言,有谈的不太准确的也欢迎大家指正。

本文转载自公号:地下有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尼雅文物馆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尼雅文物

尼雅文物馆是以悠久历史、深厚文化为主线,集实物陈列、图片见证、文字表述为一体的综合性展览馆,在著名学者、日本友人小岛康誉的大力捐助下,于1999年1月建成,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在600平方米的主展厅内设立了反映民丰50年发展的图片室、国家级重点保护地(尼雅、安迪尔遗址)出土的文物及其图片室、民族风情生活用品室、“八·一八”水利工程所用劳动工具及图片室、中央和自治区领导视察民丰县纪念照图片室、介绍天然药用植物红柳管花肉苁蓉图片室等六大展厅。室内摆放历史性实物。每年国内外游客参观达1000多人次。民丰县境内共有2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在尼雅古城考古发现印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文字样的织锦属织锦中的精品(国家一级文物)已被国家文物馆所收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大学有哪些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共有34所大学开设文物修复保护专业,包括保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赤峰学院、景德镇学院等。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有哪些?大学名称保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赤峰学院景德镇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江西陶瓷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陶瓷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河北东方学院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学院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一门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

培养不仅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还掌握文物材料分析和文物修复技能,能够在博物馆、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机构从事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中国考古学、文物学、博物学、无机化学与实验、有机化学与实验、分析化学与实验、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无机文物保护、有机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防腐防霉杀菌、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筑保护与维护、现代文物分析技术、文物与环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博物馆展出了几年前刚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 博物馆展出了几年前刚出土的文物怎么修改病句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将“博物馆展出了几年前刚出土文物”这句话修改病句如下:博物馆里展出了刚出土的几年前的文物。这句话的病因在于语序不当,“刚出土的”应该放置于“几年前”之前,不然句意和“刚出土的”造成矛盾。

修改病句在语文作业中也经常会遇到,是对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我们要了解病句的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更要熟悉改病句的常规方法。

修改病句的方法:

补法:多用于修改成分残缺的病句。

删法:一般用于修改重复累赘、成分赘余、搭配不当和归类不当等病句。

换法:多用于修改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指代不明等病句。

修改病句是指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前提下,修改有明显语病的词句,使语句通顺、正确,更加完善。需要修改的内容包括句子的所有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是语文中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都安文物陈列馆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文物陈列馆

文物陈列馆位于安阳镇翠屏山下,房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原系周氏祠堂,1983年为县文物陈列馆。该馆现管文物保护单位13处,馆内珍藏各种文物100多件,设3个陈列室;历史文物陈列室陈列有东汉到清代的铜铁银器,陶器、古钱币(一百多公斤),墓碑、古书画等,其中有铜鼓、唐宋代古币、明代青花瓷瓶以及黄筱西、李友竹的古字画等。革命文物室陈列有民国15年至民国38年县域赤卫队、游击队用过的武器弹药、军号、标语口号、文献等,其中较珍贵的有韦拔群亲自组织和领导的板升下已赤卫队印章、队旗和军号,镇西乡劳农会印章等。民族文物室陈列有县境瑶、壮等各族人民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民俗民风用物,瑶族的背篓、服饰;壮族的壮锦、纺纱机、织布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你知道怎么样用热释光技术鉴别文物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古代陶瓷已经成为越来越珍贵的文物。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收藏价值,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依据。由于古代陶瓷的价格越来越贵,它也成了伪造者的目标。此外,伪造者如此聪明,以至于有时根本不可能用普通方法鉴别古代陶瓷的真伪。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考古学家现在有了一种叫做“热释光技术”的先进科学方法,它可以准确地鉴定古代陶瓷。那么它的科学基础是什么呢?

陶器是由天然粘土烧制而成的。粘土含有微量的天然放射性物质,如铀、vite等。粘土还含有一定量的无机晶体和矿物质,如应时等。由于粘土中含有的微量放射性物质经过多年的辐射,一部分能量被消耗掉,另一部分储存在晶体中。年龄越长,晶体中积累的能量越多。如果粘土被加热,它会以可见光的形式释放出来。因此,制作的陶瓷越旧,发出的光就越强。如果它是锻造的,因为粘土原料在被制成陶瓷制品后几乎没有能量储存在晶体中,所以没有光释放。根据释放光的强度,可以鉴别古代陶瓷的真伪。

热释光是指在加热下释放光,这也是这项新技术的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周公究竟是篡位还是摄政?一个文物还周公清白

全文共 1665 字

+ 加入清单

周公是西周初期十分重要的一个人物,他是周武王的弟弟,曾两次跟随武王讨伐纣王。等周武王去世后,成王年纪尚小,周公便决定代替成王处理朝政,主持国家大权。但周公此举也被怀疑有篡位之举,那周公到底是算篡位还是摄政呢?实际上有一个文物能解答此疑。周公掌权七年,制定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制等法则,对此后千年的封建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有没有篡位称王,《史记》中记载是践祚摄政,但在一些文献史料中,却认为周公篡位称王,而且是专横篡位。

《荀子·儒效》:周公履天子之籍......周公屏(除也,或蔽也)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偃然如固有之。《礼记·明堂位》:周公践天子之位。《韩非子》: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周公服天子之冕,南面而朝群臣,发号施令,常称王命。

那么,作为儒家推崇的风云人物,周公到底有没有篡位呢?周朝一件青铜器,洗清周公冤屈,为周公正名!

武王伐纣两年之后去世,当时周朝未定,尤其殷商故地暗流涌动,国家需要一个强力君主继续完成大业。由于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姬诵)年纪太小,不足以担此重任,这时周公就主动扛起重任,但问题在于:周公是仅为摄政,还是篡位称王?

这一问题困扰了中国2000多年,原因很简单,除了上述周公称王的记载之外,还有一些重量级的史书,存在模糊不清的记载,让人难免怀疑周公称王了。

《逸周书·度邑解》:(周武王)曰:“旦,汝维朕达弟.......维天不嘉于降来省,汝其可瘳于兹,乃今我兄弟相后。《尚书·金滕》:我之弗辟,我无以告我先王。

《逸周书》中表达的意思是,周武王临终之前,表达了兄终弟及的意思,因此周公称王存在法理基础。《尚书》记载的意思是,如果我不继承王位,掌握国家大权,可能诸侯反叛,导致先王事业付之东流,以后无颜得见先王呀。

无论是《逸周书》,还是《尚书》,都是重要记载,绝非一般性的史料可比。但从这两本书记载来看,周公称王的可能非常大。

如果周公仅为摄政,那么符合儒家对周公的推崇;但如果周公称王,不再那么美好、崇高,那么这对儒家思想影响将非常大,甚至动摇儒家根基。

从史书记载来看,很难彻底辨别清楚,但几千年后,一件青铜器的被发现,让我们见证了真实的历史,彻底洗清了周公的冤屈。

这件青铜器叫“西周禽簋”,高13.7厘米,口径19.2厘米,是一件盛食器具(饭碗),颈和圈足均饰有三列云雷纹组成的兽面纹,颈部还增饰浮雕兽面纹,整体有明显的西周早期作风。更为重要的是,在禽簋之内,刻写了23个字的铭文。

西周禽簋铭文:王伐奄侯,周公谋。禽祝,禽有脤祝,王赐金百寽。禽用作宝彝。

周成王征讨奄国,周公为军师,伯禽(周公之子)主持祭祀祈愿周军胜利。周成王赐给伯禽百锊青铜,于是伯禽用此制作了这件青铜器——禽簋!

显然,既然“王伐奄侯,周公谋”,那么显然周公不可能称王篡位。

奄国(又称商奄,商朝方国),这是商朝铁杆。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南庚将商都从庇迁到奄,盘庚从奄迁到殷,加上其间的阳甲,奄作为国都共经历三位商王(约四十年)。奄国国君姓氏主要有“嬴姓”和“子姓”两种说法。

武王伐纣之后,奄国不服王化,后来参与周初的三监之乱。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继续东征灭掉了奄国,封伯禽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伯禽成为鲁国开国之主。

因此,西周禽簋所讲之事,应该是周成王继位几年之后,这时周公为谋,充分说明了周公没有篡夺王位。

史书记载也佐证了西周禽簋铭文,比如《史记》记载,“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没有彻底消灭,商奄继续南迁),迁其君薄姑”。

根据史书和考古发现印证,可以确认周公没有篡夺王位,仅是居于摄政之位。

客观的说,以周公当时地位,和后来平定叛乱之功,如果想要谋夺天下,基本上没什么难度,然而周公却将权力交还给了周成王。后人认为周公称王,或许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

所以,西汉大思想家贾谊在《新书·礼容下》中评价,“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周公是黄帝之后、孔子之前最伟大的政治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是什么?遗址年代介绍出土了什么文物?

全文共 1601 字

+ 加入清单

三星堆很多人都知道,是一个非常神秘且古来的文化,在三星堆也是出土了很多上古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中应该也是包含了很多的秘密,让人们忍不住去探究。而就在近日,三星堆的周边发现了一些很重要遗址,而且在遗址当中也出土了很多珍贵的文物,那么这遗址中究竟有什么,和三星堆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次发现的遗址是什么年代的,距今又多长时间了呢?又出土了哪些文物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是什么

此遗址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一重要聚落,涵盖了近5000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区域发展史。此发现拉开了对三星堆周边区域研究的序幕。

联合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丰镇联合村1组,南距三星堆古城遗址约8公里。

从2019年10月开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广汉市文物管理所对联合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计划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截至2020年6月底,已完成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发现了极其丰富的新石器、商周、秦汉、魏晋、唐宋和明清时期的遗存,揭露各个时期的灰坑、墓葬、窑址等遗迹数以千计,同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石器等,目前发掘工作仍在进行中。

“联合遗址涵盖了桂圆桥、宝墩、三星堆、十二桥4个文化因素,是三星堆周边首次发现有着完整古蜀文明序列的遗址,其中三星堆主体文化因素在联合遗址最为丰富,出土了大量和三星堆类似的文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辛中华介绍。

据了解,联合遗址出土和复原了大量的高柄豆、镂空圈足豆(盘)、小平底罐等。出土的阴线刻龙凤组合纹陶器年代为晚商时期,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有“龙凤呈祥”图案的陶器。

辛中华认为,联合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古蜀文明的起源、发展和演变有重要意义。2、遗址发现了哪些文物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8日公布,在三星堆周边发现重要遗址——联合遗址。专家认为,此遗址应该是三星堆古城遗址周边一重要聚落,涵盖了近5000年来连续不间断的区域发展史。此发现拉开了对三星堆周边区域研究的序幕。联合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丰镇联合村1组,南距三星堆古城遗址约8公里。

这处遗址距离三星堆遗址大约8公里,考古人员在此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至明清时期持续不断的文化遗存,出土了大量的陶石器、铜钱等文物,其中一件距今约3200年、阴刻了龙凤纹的陶盖,引起了考古人员的注意。

联合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辛中华介绍,这件陶盖发现时已经碎成数块。当考古人员将它进行拼接后,惊喜出现了。陶盖顶部中央,一只有羽冠的鸟昂首而立;盖顶的边缘,清晰可见一条游龙盘旋在鸟的周围,嘴里似乎喷出一道火焰,整体造型动感十足。辛中华说,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上都有鸟的造型,但这只陶盘上的鸟与龙一起出现,因此它代表的应该是凤鸟。

此次考古发掘,一件拳头大小的泥塑陶猪非常令人称道。它的形象呆萌可爱、栩栩如生、堪称一绝。可见古蜀先民即使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年代,其审美水平同样不容小觑。

还有人对比三星堆里挖出来的猪和愤怒的小鸟里的猪,简直一模一样。3、关于三星堆文化

公开资料显示,三星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镇。1980年至1981年间考古学界把三星堆遗址第二期起连续几期文化遗存称为三星堆文化,其文化年代下限存在争议。

三星堆文化基于1933年至1980年、1981年的若干次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资料,以及在1980年以后的多次发掘中,三星堆遗址考古获得了更加丰富的资料,极大地丰富了三星堆文化的内涵。

三星堆文化是夏人的一支从长江中游经三峡西迁成都平原、征服当地土著文化后形成的,同时西迁的还有鄂西川东峡区的土著民族。三星堆文化可以说是以夏文化和鄂西川东峡区土著文化的联盟为主体的考古学文化。

通过鄂西地区、三峡地区这样的传播路线进入了四川盆地中心的成都平原,在当地相当发达的土著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三星堆文化。以后的二里岗期商文化也是通过这样的传播路线与三星堆文化发生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