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黎氏始祖是谁(精彩20篇)

浏览

7124

文章

25

篇1:康氏始祖墓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康氏始祖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康氏始祖墓位于新店镇钟宅社区后房村珩山龙眼果树林里,修建于明代,20世纪90年代重修,为新店镇康氏始祖墓。坐北朝南,墓区长22米,宽12米,占地面积约265平方米。半圆形三合土墓冢,冢基为单层花岗岩条石,墓冢封土长4.6米,宽4.5米,墓冢四周为三合土“风”字形墓围,冢前立半圆形墓碑,半径为1.1米,厚0.2米。碑文题刻“箱山康氏始祖墓”。碑前供台长1.7米,宽1米,高0.65米。墓前二级墓埕正中铺砌一块拜石,长1.7米,宽1米。

珩山龙眼果树林里,共有5座修建于明代康氏祖墓群,墓区平面呈五个手指状,按辈分依次排列,故称“五指墓”。据介绍,箱山移居台湾台南县淡水镇繁衍的后裔,每逢清明节都有许多人来祖籍地寻根谒祖。

信息来源:翔安文化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黄道婆是谁?黄道婆为什么被人们尊为布业始祖?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黄道婆”这个名字,如果你不熟悉,也许你会以为这是一个类似于媒婆的存在,然而事实上,她所做的,远非媒婆可比。尽管黄道婆经历坎坷,不得已的情况下甚至逃出了婆家,但她后来却被人尊为布业始祖。但这并不是说是她发明了“布”。那么,她到底是谁?她又做出过什么贡献呢?

黄道婆是宋末元初时期的人物,十二三岁就被卖给别人做童养媳,婆家对她百般虐待,不仅白天要到田地里干活,晚上还必须纺织布料,常常遭受公婆和丈夫的打骂。某一日,再次遭受毒打之后,她被关进柴房,没有饭吃,也不允许她睡觉。

她无法忍受这种折磨,半夜从房顶上掏了一个洞逃了出来。她从来没有出过远门,也不知道该去哪,就随着一艘船来到了海南黎族。黎族的纺织技术比较先进,当地人对她也十分热情和同情,让她留在当地,不仅有安身之所,还将纺织技术教给她。

她在那里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始终怀念故乡,于是,约在1295年,她返回了故乡,还带来了自己学习到的先进的纺织技术,把当地的纺织业带动了起来,同时总结自己的经验,得出了一套比较先进的织造技术,使得纺织业逐步发展起来。虽然回来仅仅数年,黄道婆便去世了,但是她却始终受到人们的敬仰。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被称为酿酒始祖的是谁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称为酿酒始祖的是杜康。

杜康被称为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据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因杜康擅长酿酒,后世杜康尊为酒神,制酒行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因孔颖达疏引用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因此后世以“杜康”借指酒。

很多史书及诗歌均有关于杜康的记载,如《世本》中说:“杜康作酒。少康作秫酒”,曹操的《短歌行》中“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里的杜康指酒。

《尚书·酒诰》中“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箕作帚、秫酒。少康,杜康也”,晋代时期,江统著的《酒诰》中也有记载:“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鲨鱼始祖最怕谁?

全文共 794 字

+ 加入清单

在今天的海洋中,大白鲨,鲨鱼家族的杰出代表,几乎没有天敌,而几百万年前在海里游泳的大齿鲨,更是不可战胜。正因为如此,许多人认为鲨鱼很强壮。诚然,鲨鱼经过数亿年的进化,已经成为海洋中无可争议的赢家,但在进化的初始阶段,它们也经历了“人为的武力恫吓,我就是鱼”的尴尬局面。这把军刀是当时海洋中的大鱼,地牢。

杜氏藻生活在3.6亿到4.15亿年前的泥盆纪。在生物学分类上属于鳞翅目恐龙科。从这种分类中,也许有人能猜到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鱼,而且确实如此。杜氏藻是一种巨大的鱼类,其中最大的是泰里尔杜氏藻,体长10米,重4吨。头部和颈部以及其他重要部位包裹着坚硬的像盔甲一样的外皮,身体呈流线型,腹部呈银白色,背部颜色较深。

Dunkleosteus

像大多数海洋生物一样,杜氏藻最强有力的武器是它的嘴。虽然杜氏藻的嘴里没有真正的牙齿,但有两个长而锋利的锯齿状骨刃。当杜氏藻闭上嘴时,两根肋骨会随着下颚的移动而闭合,从而咬穿嘴里的食物。杜氏藻的另一个武器是它强大的咬合力。科学研究发现,它们的咬压力可达每平方厘米5.6吨,这使得它们很容易咬任何种类的硬壳保护鱼或无脊椎动物,如菊石,甚至在中间切断原来的鲨鱼。

杜氏盐藻将鲨鱼祖先减半。

虽然杜氏藻有能力吞下许多当时的海洋生物,但它们通常没有好的食物。出土的杜氏藻化石经常伴随着吐出的半消化的鱼碎片,研究人员得出结论,这种强大的海洋生物经常受到消化不良的影响。同时,巨大的体型和盔甲般的身体严重限制了杜氏藻的速度和灵活性。随着环境的变化,慢游的珀耳帖鱼逐渐被新生的快游硬骨鱼所取代。杜氏藻的成功率大大降低,并在泥盆纪末期与其他珀耳帖鱼一起灭绝。

尽管在现代海洋中没有发现与杜氏藻相关的生物物种,也无法提取其完整的DNA,但科学家们仍然坚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他们能够复活未来已经消失了3亿多年的海洋霸主。我们是否能得到我们想要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绩溪章氏始祖运公之墓

全文共 446 字

+ 加入清单

绩溪章氏始祖运公之墓为绩溪县文物保护单位。

绩溪章氏始祖运公之墓

位于瀛洲镇瀛洲村风嗉山下,原三线光明厂公路边。始建于宋代(1175年),至今已有840余年的历史,是迄今我县境内发现的、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宋代墓葬。经过多次整修,清代乾隆年间修缮过一次,道光丙戌年(1826)又重修过。2003年,瀛洲村部分群众自筹资金,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将运公墓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整修。2015年,对坟墓外表进行装饰。整修后的墓园占地面积约60余平方米,坐西朝东,呈半椭圆形。保护好运公墓园,对研究绩溪章氏家训文化及正在开展的家风家训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瀛洲村:瀛洲村概况 瀛洲村坐落在绩溪县城东的一块盆地边缘,背靠瀛山岩,面临登源水,村北山峰重叠,村南良田千亩,上行距-同志老家龙川村2.5公里,下行距县城9公里,是一个民风淳朴、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徽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村。瀛洲村总人口3823人,总户数1165户。现辖8个村民组,分别为瀛洲一组,瀛洲二组,瀛洲三组,茂井组,梧村组,周村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始祖山的旅游攻略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始祖山,原名叫具茨山,是中岳嵩山的余脉,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山野。

始祖山,全名“具茨山”,曾见于《山海经》,具者,双手持贝;茨者,茅草结屋。说明这里很早就是先民繁衍生息,肇造文明的地方。以具茨山为中心,方圆50平方公里有数十处炎黄时代的历史文化遗址,是一个非常集中的黄帝文化区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而具茨山主峰,酷似炎黄二帝自然塑像,虽经五千年历史沧桑,但仍依稀可见,雄视东方。

始祖山主峰风后岭海拔793米,相对高度540米,远远望去,好似一尊轩辕黄帝像,伟岸挺拔,眉眼毕现,蔚蔚壮观,令人肃然起敬。风后岭南坡和东坡为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奇峰怪石林立,构成高峻雄伟的山岳风景。同时,山坡上丛林密布,果园飘香,山半腰的青岗庙水库,水平如镜,清澈见底,西坡的黑龙潭、玉女池,溪水潺潺,波光潋影,妩媚动人,形成山、水、泉、林融为一体的秀丽景色。

站在山脚下的驼窑村,仰观始祖山东坡,数百米高的悬崖峭壁直插云霄,怪石林立,险峰突兀。走进山门,登上望祖亭,遥观山顶,依山势而成的炎黄二帝巨雕坐像清晰可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地址:新郑市辛店镇西南

交通:新郑市北关汽车站乘4路公交直达郑石高速新郑出口西南2公里

门票

10元,学生6元

开放时间:8:00——19:00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平山始祖石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平山始祖石为连云区文物保护单位。

平山始祖石(明)

平山始祖石位于连云区云山街道平山社区黄墓庄南端,东港中学西北侧,面向五羊湖平原,北侧为云台山西南麓。

该石雕高1.66米,上部为“0-”部分,长0.43米,外径长97厘米,上粗下细,下部分略呈方形的柱体,八面楞角浑圆,高1.22米。在“0-”与石柱相连处,0-突起,头尖部平圆,有一凹槽,槽深2.2厘米。视其全貌,酷似成年男子的外生殖器。此石柱学名称作“石祖”,或称“始祖石”。是原始社会在崇拜特别是生殖崇拜、性崇拜的生命文化遗存,其习俗距今已有6000年。始祖崇拜始于原始社会后期,当时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在与自然界斗争中迫切需要壮大发展实力,尤其是人类自身的繁衍。于是,生殖崇拜成为人类的原始宗教,进而逐步确立了男性生殖崇拜的生命文化现象。隋唐以来一直在东部沿海地区流行,平山的两尊始祖石即是明代产物。当地居民以为崇拜始祖可治愈不孕之症,多于正月初三等逢单的日子焚香膜拜。

云山街道: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云山街道位于北云台山南麓,东与田湾核电站接壤,西连新港城大道,南与市开发区为邻,东西11公里长,呈带状分布,面积19.36平方公里。街道下辖平山、老君堂、李庄、白果树、黄崖5个行政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坐落李庄,全街道共有2562户,8344人,其中农业人口5630人,劳动力主要从事工副业、建筑运输业和农副产品种植加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谢氏始祖祠堂

全文共 364 字

+ 加入清单

谢氏始祖祠堂为余姚市文物保护单位。

谢氏始祖祠堂

位于泗门镇后塘河村。始建于明正德年间,由明代余姚籍状元谢迁倡议建造。现存建筑除门楼外均为清代重建,占地2200多平方米。该祠坐北朝南,由门楼、前厅、中厅、后楼、积谷仓组成,规模较大,格局完整,彩绘生动,是浙东姚北地区古代祠堂建筑的杰出代表。2010年4月26日,谢氏始祖祠堂被公布为余姚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泗门镇:[地理风貌]泗门镇位于市境西北,距市区23公里。古时又称四门、第四门。境域西南原有汝仇湖,水面达十万亩,汝仇湖堤东开四门以便放水灌溉,四水为泗,故称泗门。境域面积66、3平方公里,东与小曹娥镇、朗霞街道相邻,南与马渚镇相接,西毗临山镇,北濒杭州湾,与海盐县隔水相望。辖东蒲、镇南、上新屋、海南、镇北、泗北、陶家路、万圣、相公潭、谢家路、夹塘、小路下、湖北、楝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比干姓什么?为何比干是林姓始祖?

全文共 1492 字

+ 加入清单

比干想必很多人对他都是非常熟悉的了,比干在《封神演义》里面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让人印象深刻的商朝忠臣,只是可惜忠臣在那个时候,大多数都没有好下场,因为是奸臣当道,昏君当道,忠臣是无法在商朝活下去的。比干就是如此,被挖了心之后,又被害死,实在是令人痛心。不过,“比干”这个名字想必也让很多人感到困惑了,比干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他原本就叫做比干吗?难道说在古代还有比这个姓?而为什么比干的后人都姓林,他为何会是林姓的始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比干简介

比干(约公元前1110年—前1047年),牧野(今河南卫辉)人,因封于比地,故称比干,也称王子比干,商王文丁庶子,商王帝乙之弟,商纣王帝辛之叔,殷商王室的重臣。

幼年聪慧,勤奋好学。授以少师,辅佐商王帝乙。接受托孤之重,辅佐商纣王帝辛,历经两朝,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成为“亘古忠臣”。帝辛二十九年(公元前1047年),去世,终年六十四岁。唐太宗时期,追赠太师,谥号忠烈。2.比干姓什么

比干,子姓,沫邑人(今卫辉市北)。生于殷武乙丙子之七祀(公元前1125年夏历四月初四日),卒于公元前1063年。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名干。

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比干是殷帝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即纣王)的叔父,官少师(丞相)。受其兄帝乙的嘱托,忠心辅佐侄儿——幼主纣王。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纣王残杀,终年(公元前1063年)63岁。

子姓之后,商朝沫邑人(今河南省卫辉市北),我国古代著名忠臣,被誉为“亘古第一忠臣”,国神比干也是林氏的太始祖,这是为什么呢?

比干夫人妫氏甫孕三月,害怕祸及到身,逃出朝歌,于长林(今河南省淇县,古朝歌)石室之中而生男,名泉(林姓始祖)。周武王伐纣,天下大定,四处寻找比干后人,得知其遗孤生于长林,于是因林而命氏,赐林姓,改名为坚,并把他封在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比干则为林氏之太始祖。

而如今林姓后人在各个领域内,成绩非凡。周武王封比干垄,垄为国神。赐后代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庙宇;唐太宗下诏封谥“忠烈公”、“太师”;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元仁宗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题诗、清宣宗修复比干庙正殿等等,此外,还有比干岭、比干墓(殷比干莫)。3.比干后人为什么姓林

商纣王只因比干三日不出宫门,留守强谏,甚对之恨之入骨,于是在剥开比干之心后,又派兵包围比干府,意欲满门抄斩。而此,比干的两个妃子都怀孕在身,黄氏被捕立即处死,并剖腹取出胎中婴儿,并将尸体以火焚烧。

正妃盥妫(guan hui)氏,为了保住比干一脉,放弃殉葬,忍辱负重,被同情的士兵放走,并与四个婢女逃出朝歌,隐居长林石室中,生下遗腹子——竖。

周武王伐纣,天下大定,于是四处寻找比干后人,得知其遗孤生于长林,于是因林而命氏,赐林姓,改名竖。

而比干死后,姜子牙封神时,将其封为文曲星。而素有“亘古忠臣”的比干林姓后人,也是个个出类拔萃,后世更有“无林不开榜,无林不开科”的说法。

纣王暴戾无度,只为一已私念而剥挖其心,也是由此,终造就了历史上第一位素有七巧玲珑心的“亘古忠臣”——比干。

民间有传,国神比干被封为“天官文财尊神”,兼于三官并掌管年神,春神,财神,文财神,准财神等,并以金圣孔雀为座骑的财源主神。

比干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是敢于直言劝谏,要求君主改善政治的爱国者,也被后世历代君王所推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太上老君是道教始祖,为什么还要给玉帝打工?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在《西游记》中,玉帝是三界最高主宰,所有的神仙教派都要听令玉帝的指挥,包括太上老君在内。不过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在道教中被称为“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乃道教的至高主宰。玉帝也算是道教当中的神话人物,太上老君作为创造道教的人辈分明显更高,为什么反而要听从玉帝的指挥呢?实际上,太上老君虽然道行和修为要高于玉帝,但他们两人的职责是完全不同的。太上老君作为道教的创始人,也不代表他就是能号令三界的最佳人选,玉帝才是被三界选出最合适的管理者,所以太上老君贵为创始人,但在三界的秩序中他依然要听令玉帝。其实玉帝和太上老君之间的关系也没那么固化,我们也能看出玉帝不是那种喜欢把弄权术的人,很多神仙甚至都不把玉帝放在眼里,这三界统领也是不好当啊。

《西游记》中,太上老君好像就是专门负责给玉帝炼丹的,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太上老君早已完成自己的使命,但他又具有永生不灭的寿命,所以必须要给自己找另外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来做,不然这一天天过下去岂不无聊死了。玉帝也挺为难,不知道究竟该给太上老君安排怎样的工作,所以太上老君决定当天庭上的先驱者,负责炼制丹药发明各种神器法宝。可以看出十件宝物其中九件都出自太上老君之手,等于说太上老君承担了天界发明家的重任。

实际上这份工作还是挺适合太上老君的,安心搞研发自己能从中收获不少乐趣,还能造福三界。在道教体系中,可能还有很多人对太上老君的来历不是很清楚,以为太上老君就是老子,是老子一气化三清才变成了太上老君。实际上这种说法在道教是不成立的,道教认为老子只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次化身,所以可以认为老子是太上老君,但太上老君不是老子。太上老君早在天地呈混沌之时就已经出现了,和盘古是同一时期的人物。

太上老君是三界成型的见证者。还有把太上老君当做是开天辟地的万物之先,元气之组,而且天地的运行规则也都是太上老君制定的。传说伏羲、祝融、神农都是太上老君的弟子,然后由他们把人界带向正轨,三界之中只有人界是最贴近自然的,所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太上老君并没有包办一切,而是完成了他最初的使命,后面的就交给其他人来做就行了。

太上老君早已不想在三界担任什么重要的位置,这些根本就不是他会在乎的事情,而且最终肯定是要把这些职责和使命都分担出去的。可能对于太上老君来说,如何能让自己找到更多三界存在的意义,才是最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木工的始祖鲁班

全文共 180 字

+ 加入清单

木工始祖鲁班是谁

鲁班,原名其实是叫公输班,是我国春秋时期鲁国的一位大发明家,顶级木匠师,也是我国建筑行业的鼻祖。

不仅是木匠,鲁班还会制造兵器,据说当时的楚国就有邀请鲁班去制造兵器,不仅是锋利的杀人武器,就连后世攻城一直用的那么高的梯子,当时称作连云梯,也是当时鲁班在楚国发明的,后来鲁班还制作了很多的神奇小物件,如流传至今的鲁班锁,便是由鲁班发明的益智物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四大僵尸始祖是谁有什么区别?赢勾、后卿、旱魃、将臣简介

全文共 2961 字

+ 加入清单

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僵尸,都是穿着一身明朝官服,脸上贴着一张符咒,双手平举,跳着往前走的,遇到攻击对象之后就会露出一口獠牙,样子十分恐怖。这种形象其实还是来源于影视剧,不过这些僵尸也都是后期的僵尸了,你知道古代有四大僵尸始祖分别是谁吗?他们的名字是赢勾、后卿、旱魃、将臣,分别是谁?

关于中国古代的四大僵尸始祖的说法不一。有记载,四大僵尸始祖出现在洪荒妖兽年间(人类诞生之前),也有的记载,四大僵尸始祖出现在人类诞生之后。事实上,不管哪种说法都不算是错误。那么,四大僵尸始祖到底是怎么来的?它是如何诞生的呢?它们是什么?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关于四大僵尸始祖,比较权威的一种说法就是,赢勾、后卿、旱魃、将臣。关于他们的来历更是极为的神秘。

在民间故事中,僵尸无魂无魄,不死不朽,有利于三界之外。僵尸,更是可以达到了长生不死的地步。只要不出现意外,僵尸的寿命基本上是无限的!更为奇特的是,僵尸喜欢饮人血,并且被咬的人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变为新的僵尸。

事实上,传说中虽然有四大僵尸始祖,却并非都是吸血僵尸!四大僵尸始祖中,只有将臣是吸血僵尸,因此,我们嘴里说的僵尸都是将臣的后代。将臣是犼的躯体变化所成,无魂无魄,因此,将臣的后代均没有魂魄,并且继承将臣的吸血特性。

一、僵尸始祖赢勾:

赢勾原本也是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可惜的是,在一次与蚩尤交战中,没有遵守黄帝的指令,而导致了兵败。黄帝大怒之下,派赢勾去守护黄泉冥海。赢勾表面上是接受了黄帝的惩罚,但是,其内心颇为不满,但是却有无可奈何。直到有一天,他的机会来了。

犼的最后一份魂魄似有意无意的飘到了黄泉。赢勾才开始毫不犹豫的出手,想要击杀犼的魂魄 £虽然只是一残魂,但是莫要忘记,犼也是四大古神之一,就算是一残魂,其神力也远非赢勾能比的 £的残魂毫不犹豫的飘入赢勾的体内。

赢勾才开始还在不断的反抗,在犼的不断优化之下,赢勾居然慢慢接受了犼的提议:二人的魂魄融合,成为一个更为强大的神氏!魂魄融合成功犼,赢勾成为了四大僵尸始祖之一。

赢勾本身的实力就极为强悍,融合犼的魂魄后,他的躯体发生了变化,体内的神力变成了无尽的尸气,并且在尸气的滋润下,赢勾的身体变得更加坚硬,成为金刚不死之身。变成僵尸始祖之后的赢勾,并不甘心黄帝将自己贬谪成为守护黄泉的小神仙,于是对黄帝展开了疯狂的报复,不断地霍乱人间。

黄帝,作为首领,拿着轩辕剑与赢勾大站。赢勾虽然厉害,但是轩辕剑本身就是一般杀戮之剑,剑上的杀气更是尸气的克星。因此,在神兵之下,赢勾处处落于下风。

这场大站持续了整整49天,最终,黄帝用轩辕剑将赢勾的躯体毁掉。赢勾也算是极为强悍,他的魂魄携带者无尽的尸气逃之夭夭。后来,赢勾却不知去向。

二、僵尸始祖后卿:

后卿是诋的亲弟弟,最初作为黄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帮助黄帝攻打蚩尤。后卿骁勇善战,身强体壮,颇受黄帝重用。可惜的是,蚩尤有81个强悍的兄弟,个个强悍,再一次战争中,后卿不幸战死。

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后卿死后,曝尸荒野,他的魂魄更实在四周游离。长期下去,后卿的怨念越来越重:后卿生前为黄帝拼死杀敌,死后,却没有人来给他收尸!后卿魂魄的心里更为怨恨黄帝。

碰巧的是,犼的一份魂魄恰好漂游到这里,这魂魄虽然只是三分之一,但是作为和女娲一样的四大古神,其神通也是强大无比。

犼对女娲心存怨恨,而后卿对黄帝也心存恨意。后卿为了报复黄帝,愿意将自己的三魂七魄奉献给犼。为了再次复活,犼的残魂吞噬后卿的魂魄,并且利用后卿的残破身躯复活,化为四大僵尸始祖中的后卿!

后卿可以说得上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僵尸,他是第一个死而复生而变成的僵尸!后卿虽然是僵尸始祖,但是却不是吸血僵尸,而是一种会飞的神奇僵尸。后卿的身躯并不强悍,他的力量和灵力也不强大,但是他的能力却十分的可怕——诅咒能力极为强悍。

为了报复黄帝,后卿夜闯军营,在军营里大闹一通。虽然后卿的攻击力不强,但是远非一般的神仙能够抵挡。后来,女娲感到,将后卿除去。后卿也成为四大僵尸始祖中最短命的一个,也是最为神秘的一个。

后卿在死之前,用自己的灵魂对所有刚死去的尸体下了一个诅咒:所有含冤而死的人,都可以变成僵尸!也正因为这样,才会出现人死后尸体变成僵尸的现象,才会出现后来的火葬。

三、僵尸始祖旱魃:

黄帝的女儿原名女魃,长的颇为漂亮,并且也十分的善良。黄帝蚩尤大战后,旱魃由于担心自己的父亲,身心俱疲,得了一场大病。女魃的病情极为严重,按照当时的巫师的说法,女魃无药可救。

而在女魃病危的时候,犼的三份魂魄破了女娲和伏羲的封印,逃了出来。为了报复女娲,犼的一份魂魄偷偷的潜入女魃的房间内,趁机夺得了女魃的身体。而犼的这份魂魄本身就不完整,不完整的魂魄无法占据女魃的身躯。

犼,为了夺取女魃的身躯,随将自己的魂魄和女魃的三魂七魄尽数融合。融合之后,女魃就发生了异变。女魃的头发开始变白脱落,她的真个额头更是变得皱皱巴巴,她的身体水分开始散失,变得极为干枯。更为可怖的是,女魃身体散发出庞大的热量!女魃周围数里内,水分快速蒸发,土地变得干旱无比。

女魃的异变,引来了黄帝和村民的惶恐。无奈之下,黄帝将女魃驱逐出去,将女魃流放在北方。

因为,女魃所到之处,都会让湖泊河流蒸发干净,因此,女魃又被称之为旱魃。也正因为如此,旱魃又被人们称之为旱灾之神。

因为旱魃是女魃和犼的魂魄融合之后才形成的,故而,旱魃残留着女魃的部分记忆,也正因为如此,在黄帝大战蚩尤中,女魃帮助黄帝击退了蚩尤。不过,旱魃也就只为人类做出了这一个贡献。

四、僵尸始祖将臣:

将臣,据说原为春秋野史中所记载的,吸血型僵尸的始祖,属一级僵尸,出处不明。

传说很久之前,犼曾经向昊天要了一根巨大的神树树枝。在犼被封印之后,神树树枝接触到犼的躯壳后,居然慢慢的融入犼的体内,成为新的生命体,占据犼的身体,这就是僵尸王将臣。

事实上,传说中虽然有四大僵尸始祖,却并非都是吸血僵尸。四大僵尸始祖中,只有将臣是吸血僵尸,因此,我们嘴里说的僵尸都是将臣的后代。将臣是犼的躯体变化所成,无魂无魄,因此,将臣的后代均没有魂魄,并且继承将臣的吸血特性。

野史中所记述,将臣与其他三名僵尸始祖(后卿、嬴勾、旱魃)一同诞生于人类未现,洪荒妖兽时期,直到中古才消失不见。应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四名僵尸始祖的说法中的“后卿、旱魃”都是黄帝与蚩尤大战时出现,其中的后卿更是在大战之中死后才变为僵尸为害。

五千年来,西藏出现过三个犼,将臣、将帅的将、大臣的臣;蚩尤、也就是被黄帝打败的那个魔君蚩尤;还有一个,就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乌戈国”国君兀突骨。

《三国》中,兀突骨和他率领的藤甲兵被诸葛亮封山火烧而全军覆没;据史书记载,东汉末年云南边陲深山密林之中,确有“乌戈国”这个邦落,国主兀突骨身高丈二,要知道吕布身高也不过九尺,兀突骨比吕布还高出三尺多,此人“身长丈二,眼有光芒,浑身鳞甲,刀枪不入、以生蛇猛兽为饭”。

华夏历史和传说对蚩尤的记载与兀突骨极为相似,“铜头铁臂、刀枪不入、身长丈余,眼射光芒,食猛兽沙石”。将臣最为可怕,相传其有不死之身,活了几万年,为僵尸的最高始祖。中原神话传说中,将臣最为可怕,相传其有不死之身,活了几万年,为僵尸的最高始祖。中原神话传说中,将臣甚至早于伏羲时代,直到中古时期,他突然销声匿迹,有一说为将臣被格萨尔王杀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布洛陀始祖遗址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布洛陀始祖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布洛陀始祖遗址是广西民族风情旅游示范点、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西百色市田阳县东部百育镇六联。距田阳县城18千米。2002年,经有关专家学者考察论证,认定布洛陀是珠江流域原住民族的人文始祖。该遗址是纪念布洛陀的圣地,是展示以布洛陀文化为核心的壮族原生态文化基地,是探索珠江流域文明起源的园地。景区于2004年对外开放。

布洛陀是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无所不能的智慧老人,倍受壮族人们的崇敬。自古以来每年农历三月初七至初九布洛陀的祭日,当地及周边县市十几万人,云集这里,祭拜布洛陀,形成万把香火敬祖公的壮观场面。

景区内敢壮山森林茂密、物种繁多、岩石陡峭,山上有祖公祠、姆娘岩、将军洞、鸳鸯泉、通天洞、圣水池、红军洞等景点;山下平坦广阔,有民族歌圩广场、朝拜石、风水桥、壮族十二图腾、山门等景观。歌圩之日,山上香火缭绕,山下歌声如潮。人们祭拜祖公后,在山下举行山歌对唱、歌舞表演、舞狮、斗牛、抢花炮等活动,欢庆这一盛大节日。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敢壮山还是革命活动地之一,成为田阳县重要革命纪念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长治始祖百草堂景区旅游攻略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始祖草堂景区位于山西省长治市东部老顶山(原名百谷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内,建有28个主要景点,分为祭祀朝圣区、生态养生区、休闲渡假区三个区域,距长治市中心五公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长治始祖百草堂景区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长治始祖百草堂景区旅游攻略:

门票:免费(免费游玩观赏,请爱护环境,花草树木,切勿乱扔垃圾)

开放时间:全天

建议游玩时间:4-6小时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可

地址:山西省长治市老顶山风景区始祖百草堂

长治始祖百草堂景区概况

始祖百草堂位于炎帝尝百草处——长治市东部老顶山(原名百谷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内,距市中心5千米,海拔1150米,森林覆盖率达80%,占地120亩,利用总面积500亩,属山地公园。是国际第一家运用易学、数学、五行学、医药学、旅游学、园艺学、心理学、神秘学综合设计的公园。主题是“神农医药文化与养生,”内分观赏游览区、寻根祭祖区、生活体验区。建有九个花苑,划有九个树区,主要建筑有:神农大殿、议事堂、耒耜房、八卦五行运行图、白沙帐、翠竹楼、地神阁、紫草园、黄龙堡、觅草亭、清风寨、石桥峪、太乙星亭、水母洞、养生阁、平衡石等。主要功能是:游览观光、寻根祭祖、住宿休养、赏花品茶。设有快餐、沐浴、美容、美发、住宿、品茶、野餐、祭祀等场所。

长治始祖百草堂景区特色美食

神农百草宴是根据《神农本草经》所到药材种类,运用《黄帝内经》养生原理,依据《本草纲目》的食物药性,吸取宋、元、明、清的药膳方谱精华,选取百种天然绿色食品,采择中华药膳的传统配方,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将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和烹调技术结合,经过科学烹饪加工制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有美味可口的营养价值,又有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的功效。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食用它,即有生理上的感受,又有心理上文化上的享受,实为防病治病的一种膳食文化艺术。根据现有条件,收集制作了一百种菜肴、粥食、汤羹 。主要功能是美容养颜、滋体强身,保健益寿三大类供游人享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道教始祖是谁

全文共 202 字

+ 加入清单

道教是中国固有的一种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距今已有47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教始祖是谁,这个问题得分开来看。首先道教有三祖,即道教起于黄帝,故黄帝为道教始祖;思想集合于老子,所以老子是道教的道祖;最后成于张道陵,所以张道陵就是道教的教祖。而他们三位就是大家所共知的道教三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连氏始祖古墓群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连氏始祖古墓群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连氏祖墓群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勒流街道富裕村沙富岗山麓,面向沙富环山路。明代墓葬,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坐西南向东北。占地144.3平方米。共三座主墓,分三层。第一层主墓为振云连公与梁氏墓,前有灰砂平台,“一”字形麻石拢环,麻石山手、挂榜及踢靴,麻石墓碑、碑框,墓碑顶有“祥云涌月”图案。第二层为始祖芝涧连公与陶氏墓、三世长安连公与邹氏墓。半环形麻石拢环,麻石山手、挂榜及踢靴,麻石墓碑、碑框,墓碑顶有“祥云涌月”图案。最上一层为麻石护岭。该墓群被十七块麻石旗杆夹包围。此墓群规模为顺德墓葬罕见,且在道光年后没有经过大修整,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2006年10月25日,连氏祖墓群被列入第四批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顺德博物馆

富裕村:富裕村:富裕村位于顺德区勒流街道东南13公里,面积2.8平方公里,与南国西路和勒良路相接。现有2014年常住户608户,约2343人,异地务工人员约6500人,下设石冲、沙富、西村三个小组。新中国成立初期,勒流人民公社把辖区内的各大队合并成小公社,当时的马村、西村、沙富、裕涌、连村、杜村等自然村就合并成一个小公社,取“沙富”的“富”,“裕涌”的“裕”,遂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华百家姓始祖文化园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百家姓始祖文化园,位于庐山山南星子县温泉镇通书院村,背靠庐山,紧临鄱阳湖,风景秀美。

姓氏文化是最古老、最博大的民俗文化。我国姓氏文化的确定形成在西周时期。除有少数补充外,近三千年来基本保持原生态,足以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天长地久。

薪火相传,耀祖光宗。中华各氏族演绎了多少伟大的故事!某种程度上姓氏的故事就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通俗写照。中华各氏族先祖与英贤俊杰鼓舞后人发扬光大,耀祖光宗。

文化园以宋朝版本《百家姓》为主线,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朗朗上口,传唱了上千年。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我国国学教育的启蒙读本,为普及国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文化园主体展示姓氏起源、得姓始祖、姓氏人杰、姓氏故事。围绕姓氏文化,园区的各景点故事主要取材于西周及上古神话、道教故事。歌颂人们的家庭、婚姻、繁衍、长寿、仕途、财运福禄,与主题相辅相成。文化园国学内涵丰富。文化园同时开展现代姓氏孝贤记录、存册及非遗彩歌、女娲坛造人等互动项目。文化园配套有地方特色农家乐餐饮。

文化园歌颂伟大的中华民族,家和邦兴、民风国魂、伟大复兴、锦绣前程。每家每姓以和睦、繁盛构成中华大族的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繁荣富强,傲立世界民族之林。

地址:庐山山南庐山市温泉镇通书院村

类型:文化旅游区

开放时间:

8:30-17:30

门票信息:

门市价:38.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酿酒始祖杜康

全文共 1417 字

+ 加入清单

杜康,有人说他原是黄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黄帝建立部落联盟后,经过神农氏尝百草,辨五谷,开始耕地种粮食。黄帝命杜康管理生产粮食,杜康很负责任。由于土地肥沃,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粮食越打越多,那时候由于没有仓库,更没有科学保管方法,杜康把丰收的粮食堆在山洞里,时间一长,因山洞里潮湿,粮食全霉坏了。黄帝知道这件事,非常生气,下令把杜康撤职,只让他当粮食保管,并且说,以后如果粮食还有霉坏,就要处死杜康。

杜康由一个负责管粮食生产的大臣,一下子降为粮食保管,心里十分难过。但他又想到嫘祖、风后、仓颉等臣,都有所发明创造,立下大功,唯独自己没有什么功劳,还犯了罪。想到这里,他的怒气全消了,并且暗自下决心:非把粮食保管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里发现了一片开阔地,周围有几棵大树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树干。树干里边已空了。杜康灵机一动,他想,如果把粮食装在树洞时,也许就不会霉坏了。于是,他把树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树,都一一进行了掏空处理。不几天,就把打下的粮食全部装进树洞里了。

谁知,两年以后,装在树洞里的粮食,经过风吹、日晒、雨淋,慢慢地发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粮食时,突然发现一棵装有粮食的枯树周围躺着几只山羊、野猪和兔子。开始他以为这些野兽都是死的,走近一看,发现它们还活着,似乎都是睡大觉。杜康一时弄不清是啥原因,还在纳闷,一头野猪醒了过来。它一见来人,马上窜进树林去了。紧接着,山羊、兔子也一只醒来逃走了。杜康上山时没带弓箭,所以也没有追赶。他正准备往回走,又发现两只山羊在装着粮食的树洞跟前低头用舌头舔着什么。杜康连忙躲到一棵大树背后观察,只见两只山羊舔了一会儿,就摇摇晃晃起来,走不远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飞快地跑过去把两只山羊捆起来,然后才详细察看山羊刚才用舌头在树洞上舔什么。不看则罢,一看可把杜康吓了一跳。原来装粮食的树洞,已裂开一条缝子,里面的水不断往外渗出,山羊、野猪和兔子就是舔了这种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闻了一下,渗出来的水特别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尝了一口。味道虽然有些辛辣,但却特别醇美。他越尝越想尝,最后一连喝了几口。这一喝不要紧,霎时,只觉得天旋地转,刚向前走了两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他醒来时,只见原来捆绑的两只山羊已有一只跑掉了,另一只正在挣扎。他翻起身来,只觉得精神饱满,浑身是劲,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挣扎的那只山羊踩死了。他顺手摘下腰间的尖底罐,将树洞里渗出来的这种味道浓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来后,杜康把看到的情况,向其他保管粮食的人讲了一遍,又把带回来的味道浓香的水让大家品尝,大家都觉得很奇怪。有人建议把此事赶快向黄帝报告,有的人却不同意,理由是杜康过去把粮食霉坏了,被降了职,现在又把粮食装进树洞里,变成了水。黄帝如果知道了,不杀他的头,也会把杜康打个半死。杜康听后却不慌不忙地对大伙说:“事到如今,不论是好是坏,都不能瞒着黄帝。”说着,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黄帝了。

黄帝听完杜康的报告,又仔细品尝了他带来的味道浓香的水,立刻与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臣们一致认为这是粮食中的的一种元气,并非毒水。黄帝没有责备杜康,命他继续观察,仔细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仓颉给这种香味很浓的水取个名字。仓颉随口道:“此水味香而醇,饮而得神。”说完便造了一个“酒”字。黄帝和大臣们都认为这个名子取得好。

从这以后,我国远古时候的酿酒事业开始出现了。后世人为了纪念杜康,便将他尊为酿酒始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始祖百草堂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始祖草堂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始祖百草堂位于炎帝尝百草处——长治市东部老顶山(原名百谷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内,距市中心5千米,海拔1150米,森林覆盖率达80%,占地120亩,利用总面积500亩,属山地公园。是国际第一家运用易学、数学、五行学、医药学、旅游学、园艺学、心理学、神秘学综合设计的公园。主题是“神农医药文化与养生,”内分观赏游览区、寻根祭祖区、生活体验区。建有九个花苑,划有九个树区,主要建筑有:神农大殿、议事堂、耒耜房、八卦五行运行图、白沙帐、翠竹楼、地神阁、紫草园、黄龙堡、觅草亭、清风寨、石桥峪、太乙星亭、水母洞、养生阁、平衡石等。主要功能是:游览观光、寻根祭祖、住宿休养、赏花品茶。设有快餐、沐浴、美容、美发、住宿、品茶、野餐、祭祀等场所。

神农宝殿依山脉之走势,据明堂之方园,定为乾山巽向,坐落在百草堂之中心建在三个梯形平台之上,坐北向南,由青松翠柏环抱。平台北宽25米,南宽30米,为天地之合数。南北长64米,为64卦数。宝殿东西长18米,为尊数“9”的重数,为太阳,南北宽8米,为阴的大数。阴阳平衡。殿廊宽1.5米,为八卦生成图之横竖斜相加数。总高12.5米,为至尊天数“九五”同“贯三为王”的“三”数之和数。大殿重檐庑殿式,木房外形,外柱为龙柏,内柱为龙槐,大梁为龙枣,下屋面为龙桑,上屋面为龙柳,墙体为银杏。大殿基座为一米高的九州神磐台,用石530块,象征炎帝王朝530年宝座用石120块,象征炎帝执政120年。平台总用石砖960块,象征华夏960万平方千米。议事堂为神农召见来使,商讨大事之地,位于七星房之下、交换场之上。歇山顶殿堂,表石顶殿堂,青石筑基柱,国槐造堂体,表面呈黄色,浑厚、威严、雄壮,为王权之象征。耒耜居据北斗之廉贞火星定位,红木制作。分上下两层,上层为居室,下层为工具制作和存放之地。居外苦性花木从生,宜于心脏、小肠、舌、脉不适及署病、喜笑症、肺、大肠、鼻、皮毛、忧、烦躁者入住疗养。

黄龙堡据北斗之禄存土星定位,纯土修筑,色黄,堡内外俱为甘性花木,宜于脾、胃、膀胱、耳、骨、恐、寒症者入住疗养。

白沙帐据北斗之武曲金星定位,住房仿羊皮制作。帐外沙丘叠起,辛性花草丛生。宜于肺、大肠、鼻、皮毛不适、烦躁、忧愁、肝、目、筋、怒、风症者入住疗养。

翠竹楼据北斗之文曲星定位,纯竹制作,因竹依水而生,故以竹代水。楼周水相绕,竹荷生其间,宜于肾脏、膀胱、耳不适及寒病、恐惧者、心、小肠、舌、脉、喜、署症者入住疗养。青风寨据北斗之贪狼木星定位,纯木构造,色青,寨内外遍布酸性花木,宜于肝、胆、目、筋不适者及风病、恼怒者、脾、胃、口、肌肉、湿症者入内疗养。

荼草园据北斗之破军金星定位,白石黄木结构。园外辛性花木丛生,宜于肺脏、大肠、鼻、皮毛不适及燥病、忧愁、肝、胆、目、筋、怒、风症者入住疗养。

石桥峪据北斗之巨门土星定位,纯石营建,色黄,峪内外皆是甘性花木,宜于脾、胃、口、肌肉不适者及湿病、思虑、肾、膀胱、耳、骨、恐、寒证者入住疗养。

八卦气化运行图,位于白沙帐之左下方,根据八卦原理制作,以明天地阴阳气化运行变动规律及息息相关之理。

太乙星亭据北极星而定位,为七星房之依托,亭身选黄琰砌筑,金光灿灿,为黄帝之位。觅草亭,石木结构,巨石飞来成奇形,下有空洞上似坪。

水母洞为公园来水之源,山高三丈六尺,方园七丈二尺,山顶有一天池,为储水之地,水从山顶从西向东倾泻而下,形成三丈六尺高、九尺宽的瀑布,瀑布后有一水帘洞,水母塑其中。伏羲女娲0图,位于百草堂之西北角,石雕图案。

另外,百草堂还有牡丹园、-、菊花园等园艺区。

地址:长治市老顶山风景区始祖百草堂

类型:主题公园

等级:AA

交通

自驾:长治市区沿太行东街一直往东走大概6.7公里的路程就到百草堂

公交:公交2路直达

门票

门票25人民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朱氏始祖祠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朱氏始祖祠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朱氏始祖祠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仙涌村委会左侧。明万历十三年(1585)朱氏族人为祀奉始祖朱坚而建,历有重修,

祠堂坐西南向东北,广三路,中路面阔三间14.5米,进深三进带后花园,共55.8米。硬山顶,灰塑龙舟脊,青砖石脚。

中路头门面阔三间14.3米,进深七架7.7米,前后三步廊。四根石檐柱,两根石角柱支承。

中堂“孝思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一架10米,前后双步廊。两根木前檐柱,四根木金柱,两根石后檐柱支承。

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十三架12.7米,前后四架轩廊。两根八棱形鸭屎石前檐柱、四根木金柱、两根木后檐柱支承。

头门、中堂前原有牌坊已失。

祠堂梁架、柁橔、驼峰上雕刻精美图案。部分梁架、檐枋带月梁形式;前后包台、门枕石、部分石柱、柱础、部分地面为鸭屎石构造,保留有明代祠堂建筑风格,是顺德现存规模较大的明清代祠堂之一。

仙涌村:仙涌村地处陈村镇中部偏东,距镇4.5公里,全村现有人口6278人,1687户,全村面积5.2平方公里,文登公路及花卉大道贯穿境内,东接白陈、西通佛陈公路。辖下大涌、宇宙、大南、北兴、心南、旺沙6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党员226名,下6个党分支,村“两委”成员5名。设立1个民兵营,其中基干民兵45人,普通民兵789人,应急分队3人,其他专业分队7人,预备役官兵3。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