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黄田村(精选九篇)

浏览

2122

文章

9

篇1:黄田马蹄笋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黄田马蹄笋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马蹄竹又名绿竹,属禾木科慈竹属,为合轴型丛生竹。马蹄笋口味鲜美甘甜,据福建省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检测,富含人体必需的18种氨基酸、可溶性糖、抗坏血酸、多种维生素等有机物营养物质,以及磷、铁、钙等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防癌之功效。

马蹄笋生长在武夷山脉闽江中游双坑为中心, 方圆10公里范围云雾缭绕的闽江两岸,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以致它的味道和营养比其他地方生长的同类产品有着独到之处,它的历史悠久,成名于乾隆年间,因为它长在山麓之间,当时名叫“麓笋”,乾隆皇帝下江南期间骑马路过黄田境内的一岗岭,因劳累饥饿过度摔下马背,被一笋农发现。好心的笋农便挖笋给乾隆充饥,乾隆帝从未吃过如此鲜美的食品,便问此为何物?笋农答曰:“麓笋”。此时乾隆的坐骑引颈长鸣,马蹄朝笋农方向踢来踢去,乾隆一看此笋与马蹄极为相似,就赐名为“马蹄笋”,一岗岭也赐名为“马蹄岭”,从此马蹄笋便成了皇宫贡品。

黄田双坑的马蹄笋生产已形成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模式,生产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每年上市时间在4月—11月之间,生长周期长达7个月之久,(其他产地的马蹄笋上市时间6月—9月),今年预计旺季时的日产量可达100多吨,以后每年的产量还会成倍增长。

马蹄笋以鲜食最佳,还可加工成笋干、笋丝、卤笋片、酸辣笋、香心等系列产品,用户普遍称赞马蹄笋的肉质脆嫩、清甜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保健护肤、美容减肥等特点。

经过几年的市场开发,目前黄田双坑的鲜笋与笋干已进入浙江、江苏、上海、新疆等十几个全国大中城市的各大市场,远销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双坑马蹄笋基地,位于南平和古田交界处,内有316国道贯穿,外福铁路古田火车站和千吨水运码头。交通十分方便,现已建成闽江中游唯一的马蹄笋批发交易市场。

马蹄笋大有发展潜力,开发前景广阔,内含无限商机,热忱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前来洽谈、开发、办厂。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黄田土楼群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黄田楼群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土楼群位于平和县九峰镇黄田村,年代为清。

简介:由咏春楼、联辉楼、聚顺堂、龙见楼、衍庆楼等5座土楼组成。建造年代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延续到清后期,为黄田曾氏族人合力兴建,占地面积约1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6436平方米。其中,咏春楼为单元式圆角方楼,联辉楼、聚顺堂为单元式直角方楼,龙见楼、衍庆楼为单元式圆楼。

保护范围:各单体建筑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

2018年,黄田土楼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村:黄田村地处九峰镇区西南部边缘,距镇区1公里,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全村占地10.3平方公里,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1753亩、山地3415亩,全村19个村民小组,2个农场小组,870户3568人,全村种植蜜柚2310亩,种植白芽奇兰茶320亩,村财收入为山租、田租收入29000元,2011年农民人均收入6850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田洋船屋

全文共 1034 字

+ 加入清单

黄田洋船屋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洋船屋位于泾县榔桥镇。经过四季风雨和历年霜雪,至今,洋船屋风范依旧,古韵依存。那青砖黑瓦于陈旧清幽间诉说着历史的曲折幽深,见证着主人的聪明才智。追寻洋船屋那散发出的独特魁力,你会被一种美所深深感动。

洋船屋在泾县黄田乡境内,其外形酷似轮船,人们称之为洋船屋。在清朝中期,上海等港口才刚刚出现洋船,而在交通闭塞的黄田山区,就已造出了设计精巧、结构别致的洋船屋,堪称是件奇事。

洋船屋,又名笃诚堂,建于清道光末年,其四周围以高墙,两侧开有深渠,围墙及屋体皆仿轮船外形依地势而筑。“船头”呈尖角状,院墙的尖端微微上翘,院内的花园和塾馆,其高度不出院墙,亦无明显高差,唯“梅家村塾”两层,上层露于墙头之上,似“驾驶室”楼舱,舱腰为高层住宅和厅堂建筑,体积庞大,似为“客舱”,其中马房与厨房两处的院墙,砌成高高的跌落式马头墙,借以遮蔽里面的建筑。源于黄山脉的凤子河水,沿着洋船两侧开凿的深渠奔泻而去。登高俯瞰,洋船屋宛如一艘“洋船”正在逆水而上,在经历了150余年的风雨剥蚀、波浪冲刷之后,这艘庞大而又奇特的“洋船”仍在凤子河里“行驶”着。

洋船屋因孝而建。清道光年间,当时的黄田盐商朱一乔、朱宗怀父子在沪经商,成巨富,并接触到很多新事物。每每回到家中,便向家人讲述外面的风土人情和奇闻轶事。朱一乔的母亲和妻子在听到“洋火轮”的情形后,产生了想见一见的愿望,因交通落后加之缠足致行动不便,难以出行,终未如愿,禀性孝顺的朱一乔为圆母亲夙愿,与儿子商议修建一座外形酷似大轮船的建筑一洋船屋。

洋船屋现有20余幢房屋及附属建筑,占地面积4200多平方米,园内房屋错落有致,巷道纵横幽静,住宅区和前后花园布局精巧,曲折多变,其间山池花木,疏朗宜人;亭台楼阁,古色古香。

在洋船屋边还有一组古民居建筑与洋船屋相呼应,由三大进主体建筑和边屋组成,有前院,院门外有用麻石铺设的晒坦。远远望去,这组建筑形似候船室,晒坦就像是停靠洋船的码头。

1998年5月,洋船屋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榔桥镇:榔桥镇位于泾县东南部,北距县城28公里,南与旌德县相邻,205国道穿境而过,是黄山、九华山风景区中心点。全镇总面积331平方公里,辖12个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集镇区域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000人,集镇辐射人口达10万人,是安徽省中心镇之一。境内交通、水电、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完善,工商、税务、公安、供电、金融、土地、城建等各种服务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黄田支部旧址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位于龙岩市永定区高陂镇黄田村,年代为1928-1949年。

简介:中共黄田乡支部于1929年5月在茂龙楼成立。茂龙楼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坐西朝东,土木结构,悬山顶,占地面积6660平方米,建筑面积3306平方米,包括正楼、护楼、天井、厢房和后坪。正楼为生土夯筑四层土楼,右侧一排三层护楼,天井左右两侧各一排厢房,后坪开阔。茂龙楼是闽西中央苏区直属第一区太平区(其范围包括今天经开区管辖的虎岗、高陂、坎市、培丰等4个乡镇)革命的桥头堡。从1928年至1949年,茂龙楼曾是中央红色交通线的重要小站,太平区苏区委、中共黄田乡支部暨黄田乡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闽西南军政委员会、闽西地方红军、赤卫队、闽粤赣边武工队的重要联络站,成为“红旗不倒”之楼。

保护范围:东至大门外50米,西至背头沟坑外50米,南至村道,北至水渠。

2018年,中共黄田乡支部旧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村:黄田村位于永定县高陂镇南部,四至范围,东至北山村、和兴村,南至坎市镇,西至许佳村富其坑,北至西陂村,全村面积达1万2千余亩(其中山村面积达1千多亩)全村人口3028人,1017户家庭,由张、卢、林、陈、廖、魏、许七姓氏组成,22个村民小组,全村党员人数80人,矿产资源十分丰富,自然条件优美,是省重点项目新龙马公司所在地,现全村已安置在莲花安置小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黄田铺石棚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黄田铺石棚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铺石棚位于零陵区黄田铺镇老街口。它由四块硕大的天然巨型石灰岩石堆垒架构而成(计顶石一块,墙石三块),顶面形似山峰,顶石九棱九面,面面光滑,留有人类加工痕迹。顶石高2.9米,厚3.4米,墙石高1.1—1.2米,为不规则棱形石柱。重量约10吨棚口坐地朝西南,前后口相通,棚内室宽1.5米,纵深3.4米,高1.2米,其间可以通人,棚底前后有槽,前槽内嵌有一小石块,形式别致据考证,石棚为距今二万年前的石器时代遗物,被考古学者称之为“世石文化”。石棚的作用,学者们看法不尽相同,有的说是古人类居住的洞穴;有的说是世石坟墓,意义如同埃及的金字塔;有的说是一种宗教祭祀建筑物;有的说是古代氏族举行各种活动的场所。 整个石棚基于天然岩石构成的台阶上,反映了原始永州人择居的聪明才智。

黄田铺石棚是我国历史上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用天然巨石构建的棚式敞洞穴遗址,对于探求新石器时代原始人类的宗教、思想观念,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006年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铺镇:"位于区境西北部,距零陵区人民政府驻地13 公里。东邻石山脚乡,南接梳子铺乡,西抵珠山镇,北与东安县境交界。镇政府驻白龙街居委会。辖名山岭、扶塘、鱼塘、丁塘、五里牌、双牌铺、岔江桥、邓家冲、涧山、鹧鸪岭、双江桥、黄田铺、球华、大河坝、晓山、银塘、永兴、珠塘、大竹山、桐木桥、社塘尾、鲁塘、舜帝庙、官塘前、仪林寺、上塘福、鸟塘铺、百美田、老庙、秦岩洞、水口庙、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黄田村

全文共 812 字

+ 加入清单

黄田村位于泾县樃桥镇的东部,总面积25.7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25个互助组,农户922户,人口3183人,水田3570亩,茶园650亩,出产全国十大名茶“涌溪火青”茶叶,境内留有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军事防空洞,5公里长的国家三级标准公路从205国道直通黄田自然村,交通便捷。

该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6年10月被批准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整个村落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境内有保存完好的清代古民居建筑群,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存古建筑57处,单体建筑110栋,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2006年五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黄田凤子河景观荣获首届“中国经典村落景观”称号。其建筑既有宫廷建筑的恢弘,苏州园林的风格,又有皖南徽派建筑的特色。

村内巷道交错,明沟暗渠相通,活水穿村,其中洋船屋独特的文化建筑,水磨花砖的传统建材工艺和古村落天然水口的风水文化构成了黄田古村落的三大民族建筑特色。

该村著名景点有洋船屋。洋船屋又名笃诚堂,占地4200余平方米,形似轮船,其四周围以高墙,两侧开有深渠,围墙及屋体皆仿轮船外形依地势而筑。“船头”呈尖角状,院墙的尖端微微上翘,院墙中间稍前部望去恰似船前甲板,不宜有明显的高差,因此这部分院墙的高差安排在门的两侧,尽量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院墙内方花园和塾馆,其高度不出院墙,只有两层的“梅村家塾”离出院墙,好象“驾驶宣”楼舱,船中间和尾部院墙较高大,形同客舱,内为较高的住宅和厅堂,层次亘叠,体量庞大,与大轮神似。

洋船屋内有20栋房屋,其中居住用房有九间一棕的三棕,七间一栋的一栋,五间一栋的一栋,还有用于祭祖和办红白喜事的敞厅、办筵席的陪厅、有供子女受教育的私塾、有休息消闲的花园、有供下人居住和养马的门房、马房等等。

整个环境是一个十分宜于封建大家庭的起居、饮食、祭祖、读书、休息等多种功能的要求,外观上形成了巧妙地利用溪水和山势,总体外形上类似大客轮的建筑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黄田村古建筑群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黄田村古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田村古建筑群。

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共8片,黄田片1片,徐村片7片,总面积36.72公顷。

黄田片保护范围:东至沿来龙岗西南山脚下、凤形山北侧山脚下;南至凤子河南岸向南30米,沿狮子山、旗峰山,距肆雅堂最东端30米,于培风阁门前;西至象山、赵家山下,沿乡道、村路,最西距2号文物院落150米到转弯处;北至乌龟形山下,面积34.57公顷。

徐村片保护范围:(1)涌溪:3座建筑的外边界向四周外扩10米,沿院墙、周边建筑、道路边界,面积为0.33公顷。(2)双河:贺胜利宅院落建筑、遗址向外扩5米,面积0.89公顷。(3)双河:朱氏宗祠院落以院墙、周边建筑墙、道路为保护边界,面积0.08公顷。(4)双河:文昌阁向外扩10米,面积0.06公顷。(5)徐村:承志堂及农会建筑边界向外扩至周边道路,面积0.10公顷。(6)徐村:崇(承)本堂建筑院落向外扩至周边道路,面积0.45公顷。(7)徐村:书滋堂院落四界外扩10米,面积0.24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一类建设控制地带2片,总面积184.45公顷。

黄田片:178.65公顷。四至:北部沿丘陵脊背连线;自北至西沿和睦岭、象山山脚线,与建设协调区衔接;西至距东新桥约350米处连接凤子河南北两侧山脊线;南部沿狮子山南侧山脚,至牛背山南山脚线;东至保护范围外约100米。

徐村片:双河,面积5.80公顷。四至:西为保护范围向外扩50米,南为文昌阁保护范围向外扩50米,东侧沿路,与二类建控范围线重合。

二类建设控制地带6片,黄田片2片,徐村片4片,总面积12.38公顷。

黄田片:2.55公顷。(1)培风阁西:面积1.87公顷。四至:东、西、北为保护范围线,南为培风阁院墙。(2)村口服务区:面积0.68公顷。四至:北沿村路,西沿乡路,南为服务区建筑外扩5米,东为马冲河西扩30米,沿凤子河边小路。

徐村片:9.83公顷。(1)徐村崇本堂:面积3.00公顷。北、西、南为两保护范围线外扩50米,东沿道路线。(2)徐村书滋堂:面积1.97公顷。四至:书滋堂保护范围外扩50米。(3)涌溪:面积1.48公顷。四至:保护范围外扩50米。(4)双河:面积3.38公顷。路东:塘头街南北30米。路西:北为保护范围外扩50米,西、南沿保护范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贺州黄田扣肉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贺州的扣肉属黄田最有名,是用芋头和五花肉做的。黄田扣肉与众不同的是“双扣”,即两块没有切断的五花肉将油炸过的芋头包在里面,吃起来肥而不腻,入口即化。还是用本地瓷窑生产的土瓷碗蒸制出来的。

一直以来黄田扣肉都是黄田“二月二”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黄田扣肉与众不同的地方一个是“双扣”,也就是两块没有切断的五花肉将油炸过的芋头包在里面,一般采用的都是五花肉,看起来似乎很肥,但是吃起来清爽不腻,入口即化;另一个不同点是加入了冰糖,扣肉吃起来很甜,可是甜而不腻,口感十分独特,跟家里平时做的芋头扣肉不太一样。

做这道菜,首先要处理好食材,也就是五花肉。腌制五花肉时先在肉上插一些小洞,然后放入冰糖和一些调料,腌制20分钟(一般5公斤肉放三两冰糖)。腌制之后,冰糖会完全融进扣肉里面。之后架锅热油,放入肉块炸至两面都呈金黄色,再将芋头切块放入热油中,炸至表面结成硬壳。接着把切好的扣肉夹住芋头块摆盘,并将调好的蚝油、生抽,均匀地涂在肉及芋头上。最后,在锅内烧开水,放入扣肉加盖蒸60分钟即可。之后也可以将碗内蒸出的汤汁倒入锅内加热至浓稠后,倒在扣肉芋头上,这样可以更进味。

黄田扣肉香,甜,嫰,口感新鲜,色美味全,吃过的朋友都知道!!!

扣肉也许不算特产,不过这个黄田扣肉不同于广东的客家扣肉“梅菜扣肉”。在广东吃的梅菜扣肉,底部是放梅菜的,黄田扣肉,则是五花肉加芋头做的。

这个黄田扣肉与普通扣肉最大的不同就是叫双扣,也就是将里面的肉中间切开,夹上芋头。肉一般是采用五花肉,经过特殊处理,加些蜂蜜进去,看起来很肥腻,但吃起来又是另一回事,特别和中间那块芋头一起吃,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油腻感。扣肉底部一般还会放些香菇红枣之类的,买的时候,店家一般都已经处理好的,回来,只需要蒸一下,加热就可以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黄田古村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黄田村三面环水背靠大龙山,“面山秀出文峰锐,襟水环流玉带宽”写出了黄田的地理特色,村内保留了龙见楼、咏春楼、衍庆楼等6座土楼,上围家庙、上老家庙、上墩家庙、聚顺家庙等11座家庙,百年私塾敦仁堂、最老村规民约“上围合约禁碑、霞楼合约禁碑”、八卦井、古龙树王、三品按察使土地庙、明清古巷沟渠、碑刻字画等名胜古迹。明清时期出了3位进士、21位举人,乾隆皇帝赐封为“文武世家”,村内还保留了三品按察使土地庙、城隍庙等民间节庆信仰活动。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村落。

信息来源:平和县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