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含鄱口鄱阳湖(汇编20篇)

浏览

489

文章

39

篇1:鄱阳湖在哪个省份 鄱阳湖在哪里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鄱(pó)阳湖,古称彭蠡(lí)、彭蠡泽、彭泽,位于江西省北部,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燕山运动时期,这里下陷成为盆地,此后由于冰后期的海侵,整个盆地慢慢变成了泱泱大湖。因湖中有一座鄱阳山,所以改名为鄱阳湖

鄱阳湖主要由赣江、修河、信江、饶河、抚河等水源供给,经调蓄后由湖口汇入长江。区内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这里的候鸟已达300多种,也是长江江豚重要的栖息地和种质资源库,属于长江江豚的优质种群。此外,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吗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位于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境内,面积365平方公里,包括大湖池、蚌湖、中湖池、大叉湖等9个湖泊及周围湖滩草洲。每年秋去冬来,水落滩出,沼泽星罗棋布,水草繁茂,鱼虾众多,是候鸟理想的越冬地。

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在正常的水位情况下,鄱阳湖面积有3914平方公里,容积达300亿立方米。它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鄱阳湖在九江的水面约20万公顷,流域有都昌、湖口、庐山、永修、德安、濂溪等六个县市(区),它是赣北的一颗明珠。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水位最高时湖泊约170公里长,最宽处为74公里。形状像一个大葫芦,倒挂在长江南岸。由赣江、抚河、饶河、信江、修河五条主要河流分别从西、南、东南三面供水,然后注入长江。枯水季节,水落滩出,各种形状的湖泊星罗棋布,草地、湿地碧绿一片。1980年建立鄱阳湖自然保护区,面积为35000公顷,1988年建立鄱阳湖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为22400公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鄱阳湖口

全文共 1224 字

+ 加入清单

湖口控扼赣北,为江南重要门户之一,是古代战争重地及往来经商的必经之路,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和近现代的各个战争时期,鄱阳湖口一带因有过多次历史上著名的大规模陆战和水战而备受关注。

对鄱阳湖口一带的战事,我可以略举数例:东汉建安年间,东吴大将周瑜操练水军于鄱阳湖,挥师西上破操于赤壁;东晋时候,桓元篡立,大将刘裕、何无忌等起兵讨伐,追赶桓元到江州(九江),大破其部将何澹之于桑落洲(今湖口八里江一带水面)。后卢循起兵反叛,大将刘裕军过湖口,破栅而进,杀溺卢循军队万余人;隋朝统一江南,与南军大战彭蠡;北宋初年,宋太祖命大将曹彬等率军征伐江南,南唐后主命令洪州节度使以上江兵救金陵,大军十五万屯湖口徘徊未进,贻误战机,宋军大胜。南宋高宗绍兴元年,李成叛据江淮,攻陷江州(九江),三月后,南宋军队大破李成于湖口。公元1275年(宋德佑元年),元将伯颜率军至湖口,祷大孤山神,风息桥成,大军皆渡,江南遂成元域。公元1361年,朱元璋在湖口水面大败陈友谅,1363年,射杀陈友谅于湖口水面。明武德年间,宁王造反兵出鄱阳湖。清顺治、康熙年间,左良玉、金声桓、耿精忠等先后据守湖口以抗清军……

近代以来,在鄱阳湖口一带的战事则更加激烈和频繁。咸丰年间(十九世纪中叶),石达开等主持西征战局,在江西湖口一带与湘军激战,勇挫湘军,扭转西征战局。后湘军李续宾部突攻湖口,遂占县城,湘军即占江湖要津两岸,使九江太平军失去重要屏障。两军于此反复争夺达数年之久。咸丰八年,彭玉麟水师设湖口卡,驻守石钟山。1913年(民国二年),李烈钧在湖口发动“二次革命”,随即与袁世凯亲信李纯所部展开激战,此即历史上有名的“湖口誓师”。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我赣东北游击大队在都、湖、彭一带坚持武装斗争。抗战时期,我-民在江湖水泽携手抗击倭寇,演出一幕幕壮烈的保家卫国历史剧。解放战争期间,湖口更是大军南渡的西端,长江鄱湖之上,一时风高浪急,船桅如林。

历史上发生在鄱阳湖口一带的战事,有大的军政集团统一全国的统一战争、诸侯-中央政权的战争、诸侯之间的争霸战争、农民起义战争,革命战争和民族抗战等类型。

战争毁灭文化,战争也造就文化。鄱阳湖口一带的战争历史文化之悠久,内涵之丰富,形式之壮观,足以载入史册。由于战争,书院、寺庙和民居等被毁无数,生灵涂炭,百姓遭殃。至今,鄱阳湖口一带仍然保存下来不少历代的各类兵营、要塞、堡垒。这些当年战争的遗迹,历史的印记,足供后人考察和凭吊。

近代以来,誓师讨袁、首举义旗,国共合作、北伐革命,八年抗战、共击倭寇的战争,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即使走死江湖、悬首辕门而不顾,体现出宁折不屈、英勇无畏、追求真理的高尚民族气节。

进行战争文化的研究,对世界和平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这恐怕就是战争文化研究最重要意义之所在。战争毕竟是对和平的挑战,战端一旦开启,生灵涂炭,文明遭到破坏乃至毁灭,损失是无法估量的。事实上,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祈望和平降临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鄱阳湖湿地公园有什么好吃的,好玩儿的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是中国的第一大淡水湖,说起名字会感觉有些熟悉是没错的,在小时候的课本上又或者是书本上都能看到鄱阳湖留下的浓重的一笔色彩。本期江西文化一起去了解一下美丽的鄱阳湖湿地公园

“百慕大危魔鬼域,鄱湖也有类同区;离奇神秘舟船警,险象环生不是虚”。鄱阳湖老爷庙附近的水域,是一片离奇神秘的水域,位于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多宝乡。在半个多世纪里,百余艘船只在这里离奇失踪。这片魔鬼水域被人们称为“中国的百慕大”,又称“鄱阳湖魔鬼三角”。

白糖糕,一圈圈的糕颜色呈半透明晶莹的白、口感酥松而且软糯,上面放的却不是白糖,白糖是和在粉里面的;螺蛳,任何大排档必备;煎饼,煎饼的味道有点像油条,有韭菜豆干馅和萝卜丝馅;米粉,有煮粉、炒粉、拌粉等,各有各的特色及风味;米饺子,饺子的特点是皮薄馅嫩,味道鲜美,形状独特。

龙吼山:是一条延绵五六公里的山脉,因其整体像一条张嘴大吼的龙二得名。陈友谅与朱元璋大战鄱阳湖时,朱元璋的军队就驻扎在此地。龙吼山山上有个洪门城堡的遗址,为淮王朱瞻墺所建。

鹤园:依畔水生植物园,自然生存在湿地环境中。包括丹顶鹤4只、东方白鹳2只、白鹤1只、灰鹤4只、蓑羽鹤80只。鹤的自然寿命很长,可以活到50、60岁,是长寿动物。训练的鹤可以表演舞蹈,给人按摩。

天鹅湖:在天鹅湖中人工驯养候鸟包括丹顶鹤、东方白鹳、蓑羽鹤、大白天鹅、灰天鹅等,丰富了鄱阳湖珍稀候鸟种群,完善鄱阳湖生态资源结构,也为珍稀动物研究提供物种资源,并为科普教育提供了真实案例。所有珍禽在天鹅湖中常年生活和表演,并繁育后代,进一步恢复鄱阳湖湿地鸟类种群结构。天鹅繁育及领养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色。

竹溪三岛:生态环境良好,夏天晚上没有蚊子。村子里面有一座保存完好明代寺庙永青殿,距今有四百年的历史。里面供奉的是湖神万法祖师,当地的渔民捕鱼前都会祭祀万法祖师,保佑自己平安归来。

饶娥女神:高三十米,用全铜打造。饶娥为鄱阳人,是中国古代十二大烈女当中的孝女。后人敬称饶娥为“鄱湖女神”。

斗笠山:是内珠湖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83米,398个台阶。因其非常像农民、渔夫劳作时戴在头上的斗笠而得名。

瓢里山:也被称为黄溪山。黄溪山原来有一座庙,供奉南海观世音菩萨,四季香火旺盛。和尚在山上栽种了很多果树。1036年,范仲淹贬任饶州知州,慕名来到这里。如今的黄溪山是鸟的天堂,鸟的乐园。鸟岛上共有30余种鸟类,尤其以鹭鸟最多。据观察,仅鹭鸟就有9种。他们是小白鹭、中白鹭、大白鹭、夜鹭、池鹭、苍鹭、草鹭、牛背鹭、白琵鹭。

你可能也喜欢:

解析:昆明为什么称为春城

无锡特产都有哪些,你知道吗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如何避免再历枯劫?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只有加强管理、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公众意识,才能更好地避免鄱阳湖再次遭受干旱、缺水等问题。众所周知,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和安徽省交界处,是江西省的标志性景点之一。近年来,鄱阳湖遭遇了严重的干旱、缺水等问题,湖面不断萎缩,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鄱阳湖的流域面积广阔,涉及多个省份,流域管理是维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对流域的管理和管护,建立完善的流域管理机制,保证流域内的土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合理利用,对流域内污染物的排放管制,尽可能减少对鄱阳湖的污染。水源主要来自于长江水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长,长江上游的水资源越来越紧张,需要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同时对长江上游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满足鄱阳湖的生态需求,鼓励节约用水,倡导绿色生产方式,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该湖是一个生态系统,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如果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需要加强对湖泊生态环境的保护,对湖泊湿地、河道、水质等方面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减少人为破坏湖泊生态环境的行为。

监管部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环保不是单打独斗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只有加强了宣传教育,才能普及环保知识,让公众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部门和社会组织要鼓励和支持大众参与环境保护活动,推动环境保护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鄱阳湖水位上涨的原因 为何鄱阳湖水位上涨快

全文共 194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水位上涨原因有:

1、地理原因。江西省东、西、南三面环山地,北部为鄱阳湖平原。这个地势导致江西大多数河流都最终汇入鄱阳湖。

2、降雨原因。持续的强降雨导致鄱阳湖水位上涨。

3、长江原因。鄱阳湖是长江的“蓄水池”之一,由于持续的强降雨导致长江水位上升,倒灌鄱阳湖。

此外,鄱阳湖和长江相连的水道狭窄,资料显示,最窄处大约只有3公里。在长江流量大的情况下,泄洪不及,导致鄱阳湖水位持续超警戒。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鄱阳湖围湖造田的原因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新中国成立后,以“向水争田”“征服自然”“人定胜天”为由的围湖造田,使得鄱阳湖流域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湖泊功能下降。

湖泊面积小了,水域减小。湖泊减少之后湖泊本身生态系统受到影响,甚至毁灭性的打击。依附于湖泊生态系统的湖边生态系统也随之受到影响,进而扩大影响。湖泊面积减小,蓄水能力差,雨季容易爆发洪水。旱季无水可用,对周围生态平衡造成不良影响。

上个世纪80年代,江西省实施“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把山、江、湖的开发与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把生态与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规划,协调推进。进入新世纪以来,江西省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发展理念,确立“生态立省、绿色崛起”的发展战略,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2008年初提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

从围湖造田,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到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把开发与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把生态与经济作为一个系统,统筹规划,体现了联系是普遍的,着眼于事物整体,把握系统优化。鄱阳湖的开发治理历程折射出发展理念之变,体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今天小编对鄱阳湖围湖造田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围湖造田有哪些利弊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国最大的淡水湖 鄱阳湖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的忙碌让我们心力交瘁,每天都因生计而忙碌于工作中。难得闲暇之余当然得游山玩水吸吸氧气,江西省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许多知名景点非常适宜假期休憩。那么,去江西旅游必去的景点有哪些呢?让城市文化来为您介绍吧?

鄱阳湖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该湖区受修河水系和赣江水系影响,枯水期水落滩出,形成草洲河滩与9个独立的湖泊;丰水期9个湖泊融为一体,形成鄱阳湖水一片0。该地是迁徙水禽及其重要的越冬地,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候鸟及湿地生态系统。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方、长江南岸,流经南昌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鄱阳湖跨南昌、鄱阳、九江跨南昌、新建、进贤、余干、鄱阳、都昌、湖口、九江、星子、德安和永修等市县。鄱阳湖上承赣、抚、信、饶、修五河之水,下接长江。丰水季节浪涌波腾,浩瀚万顷,水天相连;枯水季节水落滩出,野草丰茂,芦苇丛丛;湖畔峰岭绵延,沙山起伏,沃野千里,候鸟翩飞,牛羊倘佯。

美丽富饶的鄱阳湖养育了世代生长居息湖畔的万物生灵。通常以都昌和吴城间的松门山为界,分为南北(或东西)两湖。松门山西北为北湖,或称西鄱湖。湖面狭窄,实为一狭长通江港道。松门山东南为南湖,或称东鄱湖,湖面辽阔,是湖区主体。鄱阳湖景色十分优美,拥有江南最密集的湖、最高贵的鸟、最多姿的水、最诗意的草。

鄱阳湖旅游景区,主要指湖区内的景点及自然保护区整体。湖区有41个岛屿和7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鄱阳湖候鸟已达300多种,近百万只,其中珍禽50多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鸟类保护区。世界上现有白鹤大约为4000多只。其中90%在鄱阳湖越冬。鄱阳湖是白鹤的世界,水鸟的天堂。

名胜古迹

石钟山、湿地公园、老爷庙、大孤山、南山秀迹、吴城古镇、天鹅湖、水生植物园、双港塔、东湖公园、鄱阳文庙、长山群岛、鄱阳湖大桥。

交通信息

南昌市区李家庄乘坐159路可到南矶乡湖边,南矶山自然保护区也在这里,车辆运营时间8:00-14:00,回程运营10:20-16:00,票价约10元,车程约2小时。

南昌市区李家庄乘坐125路到终点站玉丰电站,靠近湖边,运营时间6:00-13:10,车程约2小时。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可从鄱阳县前往。

九江市区可乘坐专门上庐山的大巴前往庐山风景区,并自行旅游前往庐山含鄱口,也可乘坐其他专门大巴前往鄱阳湖。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都昌鄱阳湖银鱼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都昌鄱阳湖银鱼是江西省九江市都昌县鄱阳湖的特产。都昌产银鱼历史悠久,明朝时列为地方贡品,曾荣获首届农业博览会金奖。鄱湖银鱼透明,头平偏,口大,牙锐,背鳍和脂鳍各1个,晒干后似雪白银条,故名“银鱼”。鄱湖银鱼肉美味鲜,营养丰富,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增阳、滋阴等功效,属上等滋养补品。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它水域辽阔,烟波浩渺,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是一个巨大淡水鱼库。湖内水草丰盈,饵料丰富,水性温和,既是湖泊型鱼类栖息、繁衍、育肥的良好场所,又是部分浅海鱼类溯江入湖产卵、索铒的理想地方。湖内共有一百多种鱼类,其中经济价值高、富有营养价值的名贵佳品,当数鄱湖银鱼。

鄱湖银鱼形如玉簪、洁白透明、肉质细嫩、肉味异常鲜。自古以来,它就是人们餐桌上的珍肴。封建王朝时期,最高统治者皇帝都喜欢食用。据都昌地方志记载:自唐以后,每年都要向皇帝进贡百余斤鄱阳湖银鱼的干品。

鄱阳湖的银鱼和太湖等地的银鱼不同。鄱阳银鱼全属定居型一类,不是回游型,故而味道特别鲜美。每到金秋十月,渔民们就用密网在湖中扬帆随风跑网。渔民们多把鲜银鱼晒制成淡银鱼干。如果赶上好天气,银鱼干雪白得象萝卜丝一样。阴天凉干的银鱼就泛黄了。虽然色泽不一样,但它们的营养价值都很高。在100克银鱼干中,含蛋白质72.1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0.5克,还含有钙、磷、铁等,具有益脾、润肺、补肾、去虚等功能,适宜脾胃虚弱的人食用。

鄱阳湖银鱼主要分布在都昌县境内的南峰、芗溪、万户、西源、周溪等乡所属的酬池湖、撮箕湖、石牌湖内。都昌镇所属后河颈还有一种红眼银鱼。过去,全县每年都可在鄱阳湖中捕捞到大量的银鱼,晒制的干品超过10万斤。80年代初,干品产量曾达到16万斤。但令人痛惜的是近年来,由于酷鱼滥捕,甚至动用电网击鱼,致使湖内银鱼数量急剧下降。再加上围垦和向湖内排放的污水污物日益增多,银鱼的繁殖和生长环境都恶化了,银鱼干品产量今天只有几千斤了。如果再不采取措施,鄱湖银鱼将很有可能从人们的餐桌上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鄱阳湖之战陈友谅败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1327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之战,陈友谅的军力是朱元璋三倍之多,但最后却败给了朱元璋,这场经典战役也是被载入史册。很多人不理解陈友谅占据巨大优势,为何最后还输给了朱元璋,实际上陈友谅败北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战略上的失误。陈友谅如果拿出部分兵力牵制洪都,然后在派主力攻占应天,那朱元璋将会陷入被动,难以展开拳脚。可惜陈友谅把主力都安排到了洪都,又轻视要津,这才导致最终的失败。1、中世纪规模最大的一场水战

水战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一种重要形式,许多水战甚至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比如说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一举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过在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水战不是赤壁之战,而是发生在元朝末年,故事的主角正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在这场八十万大军的鏖战中取得了胜利,为统一江南奠定了基础。

这场水战的“男一号”是朱元璋,“男二号”则是割据湖广的陈友谅!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奉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扩充实力。而就在这个时候,陈友谅已经控制了整个湖广地区,领兵顺江而下,将战争的矛头对准了朱元璋。1360年,朱元璋在应天府附近击败了陈友谅的大军,取得了龙湾之战的胜利。

此后,朱元璋发起反攻,向陈友谅的地盘进军,不仅收复了安徽境内的失地,还占领了江西的南昌。之后,朱元璋任命自己的侄子、大都督朱文正镇守南昌,自己则率兵去被困于安丰的小明王。陈友谅不甘心失败,他大举修建战船,打算集结自己全部的兵力,与朱元璋决一死战。

1363年四月,陈友谅领兵60万,顺江而下,倾国而出,准备收复南昌,然而直捣金陵。南昌守将朱文正领兵据守,双方展开了一场非常激烈的攻防战,不过朱文正守住了南昌,与此同时他还派人向叔父朱元璋求救。到了这年七月,朱元璋亲自来援,领兵20万人。朱元璋先派指挥戴德“以一军屯于泾江口,复以一军屯南湖嘴以遏友谅归师”。2、朱元璋如何以少胜多

陈友谅闻讯后,“解围,东出鄱阳逆战”,双方在康郎山遭遇,这场鄱阳湖之战揭开了帷幕。陈友谅具有两大优势:其一,军队人数众多,兵力达60万人,超过朱元璋的20万人;其二,战船高大、坚固,“高数丈,饰以丹漆,上下三级,级置走马棚,下设板房为蔽,置橹数十其中,上下人语不相闻,橹箱皆裹以铁”。

不过,朱元璋却看到了陈友谅军队的缺点,“彼巨舟首尾连接,不利进退”,于是他将自己的水军分为二十队,“火器弓弩以次而列”。朱元璋还制定了作战策略,“近寇舟,先发火器,次弓弩,及其舟则短兵击之。”这场水战打得非常激烈,徐达“身先诸将,击败其前锋,杀千五百人,获一巨舟而还”。

在交战过程中,双方互有损失,由于陈友谅的战船高大,朱元璋的部分军队一度发生动摇,朱元璋“立命斩队长十余人”,但仍然控制不住局面,甚至自己一度涉险。最后,朱元璋还是采用了火攻,“乘风纵火,风急火烈,须臾抵敌舟,焚水寨数百艘,燔焰涨天,湖水尽赤,死者大半”,这才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

鄱阳湖之战历经三十六天,最终以朱元璋取胜结束,陈友谅则在突围时中箭而死,“平章陈荣等悉舟师来降,得士卒五万余人”。至此,陈友谅的势力一蹶不振,几年后,朱元璋攻下武昌,彻底平定湖广地区。应该说鄱阳湖之战对于元朝末年的局势影响深远,朱元璋借此才能一统天下,建立大明王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鄱阳湖围湖造田的影响

全文共 581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古称彭蠡、彭蠡泽、彭泽。鄱阳湖,为长江流域的重要一个过水性、吞吐型、季节性的浅水湖泊。鄱阳湖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位于江西省北部,中国仅次于青海湖的第二大湖。

鄱阳湖是流域的汇水中心,仅以湖口与长江相通,控制着流域与长江的水量吞吐平衡,多年平均年入出湖径流量1509亿立方米。它不仅接纳流域五大河来水,湖区周边还有14条30公里以上的河流直流人湖,在一定的情况下还接受长江水倒灌。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由于受到与水争田,围湖造田影响,鄱阳湖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的破坏。围湖造田首先是加快了湖泊沼泽化的进程,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地表径流调蓄出现困难,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其次是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湖区生态环境劣变,使鱼的种类不断下降,数量减少。由于围湖造田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很大,广西省省水利厅发布《关于保护鄱阳湖生态环境维护湖区社会稳定的通告》,明确禁止在鄱阳湖围湖造田和修建填湖工程,禁止在河道及滩地、分洪道、蓄洪区、滞洪区圈圩垦殖或者堵河并圩。

今天小编对鄱阳湖围湖造田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围湖造田有哪些利弊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鄱阳湖“解渴”:第一大淡水湖如何避免再历枯劫?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经过了8个月的枯水期之后,被称之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的繁阳湖终于解渴了,鄱阳湖位于我国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该湖泊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旱涝并存的水文特征,据了解进入汛期之后,鄱阳湖水面将会超过3000平方公里,因为一旦低枯时将会缩小为200多平方公里。

1

目前鄱阳湖水已进入到汛期,但从水位进行观察,现在白洋湖仍旧处于枯水期,经过20多年的发展,鄱阳湖的枯水已经逐渐的演变成为常态化以及趋势化,长时间的枯水也导致鄱阳湖的水文节律出现明显的变化,对当地的生产以及民生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针对鄱阳湖的苦水困局,目前该怎样化解也是江西省当前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江西省在多年之前就根据鄱阳湖的困局提出了解决的方案,在鄱阳湖入江水道,狭窄地方建设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建设工程涉及到了生态防汛等诸多问题,因此在学术界引发了极大的争议,然后经过多方面的进行探讨,将方案进行了调整完善。

2

2023年1月份生态环境部将江西送审的关于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环境影响影响报告》社会进行了公示,身份在当时重在审核阶段的报告书中,明确表明该工程将取消此前的发电功能,并直接将工程调整成为调枯不控洪,建闸不卸坝的工程,工程的总投资大约将近212亿元,建成之后将会由长江水利委直接调度。

3

原江西省副省长南昌大学教授胡振鹏在针对鄱阳湖控制工程时持坚决反对意见,经过不断调整之后,胡振鹏教授已经成为了该工程的支持者,胡振鹏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明确表示水利枢纽工程在正式建成之后,鄱阳湖也将会再次恢复2003年以前的水文以及节律,鄱阳湖长期枯水所带来的生态压力将会得到有效的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鄱阳湖污染现状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地理坐标E115°49′~116°46′,N28°11′~29°51′,属过水性、吞吐性、季节性的湖泊。水域面积3950km2(水位21.71m,吴淞高程),容积299亿m3。是长江最大的通江湖泊,承担着长江洪水调蓄任务,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些年来鄱阳湖的污染也比较严重,那么,鄱阳湖水污染现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的增长,赣江水污染呈加剧趋势,城区河段污染严重。赣江的污染状况可以用“两头重,中间轻”来概括,上游赣州、下游南昌较为严重,而吉安、宜春段则较为良好。对于江西整体来说,江西属于农业大省,而鄱阳湖流域和赣江流域又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农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更是不断的增加,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收益,农民老百姓只好不断的施用各类化肥,以及喷洒大量的农药,来保证产量。然而农田灌溉与河流湖泊的水系实则一体的。由于没有任何管控措施,这样大量残存下来的化肥和农药就进入的河流和湖泊中,这是鄱阳湖流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不仅如此,随着城镇化的增加,大量人口迁入城市,城市的规模也不断扩大,而对于江西来说,几个重要的城市都是依水而建,仅在赣江沿岸就盘踞着省会特大城市南昌;吉安,宜春,赣州等,城市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增加,这样赣江的水量急剧的减少,并且同时又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在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还没来得及提升的情况下,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赣江,这个也是赣江的重要污染源之一。

由此可见,鄱阳湖需加大治理力度,保持治理成果。更多中国水污染现状及治理方法,以及水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全文共 520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候鸟保护区

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珍禽候鸟的第二故乡。靠近西南岸的湖域中,有南山、矾山两个小岛,合称南矶山,每年金秋十月,大量的候鸟,包括白鹤、天鹅、白头鹤、白枕鹤、白鹳、黑鹳、大鸨、鹳嘴鹭和大雁等陆续从西伯利亚等地,飞行五千公里南下,在南矾山周围的常湖、菱肖、北甲湖、东湖、神塘湖盛会。至翌年春暖花开季节才北归。

鄱阳湖不仅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珍禽候鸟的第二故乡。靠近西南岸的湖域中,有南山、矾山两个小岛,合称南矾山,每年金秋十月,大量的候鸟,包括白鹤、天鹅、白头鹤、白枕鹤、白鹳、黑鹳、大鸨、鹳嘴鹭和大雁等陆续从西伯利亚等地,飞行五千公里南下,在南矾山周围的常湖、菱肖、北甲湖、东湖、神塘湖盛会。至翌年春暖花开季节才北归。其中白鹤是一种大型迁徒性涉禽,体长约一点五米,体重可达10公斤,全身羽毛纯白,神话中谓之仙鸟,历被人们作为吉祥、长寿、和平与安全的象征。白鹤是世界上已濒临绝迹的珍禽,但近年来在鄱阳湖发现大群白鹤之后,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由于鄱阳湖良好的生态环境,珍禽鸟类又受到国家保护,鄱阳湖现已成为白鹤等珍禽的乐园。

用时参考

3-4小时

门票

预订门票45元

开放时间

8:00-19:00

景点位置

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吴城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余干鄱阳湖藜蒿

全文共 958 字

+ 加入清单

类别:蔬菜产品名称:余干鄱阳湖藜蒿登记证书编号:AGI01205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989号(2013.9.10)人文历史简介《余干县志》记载:“蒌(藜蒿),草也,可以烹鱼。”相传藜蒿之名出自朱元璋之口,时值干旱季节蔬菜脱供,厨师从乡间弄来新鲜蒌蒿烧腊肉。食后,朱元璋食用说:“这新鲜味道好似藜杖蒿草的就叫它藜蒿。”唐《食疗本草》称蒌蒿:“香美可食,生蒸皆宜。”宋代大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也提到蒌蒿的食用价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每到江南三月,鄱阳湖的湖面上,便会飘满这种名叫“藜蒿”的野草。在江西有句话人们耳熟能详——“鄱阳湖的草,南昌人的宝”,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连续剧《松柏巷里万家人》的主题曲就是《藜蒿炒腊肉》。作为江西名菜,藜蒿炒腊肉曾于2008入北京奥运会创新菜单。

三.地域范围

余干位于江西东北部,信江下游,东与万年接壤,西连新建、南昌、进贤县,南毗余江、东乡县,北邻鄱阳、都昌县。余干鄱阳湖藜蒿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鄱阳湖边缘的康山乡、康山垦殖场、瑞洪镇、石口镇、信丰垦殖场、大塘乡、洪家咀乡、玉亭镇、东塘乡、乌泥镇、鹭鸶港乡、三塘乡、江埠乡、枫港乡、古埠镇等15个乡(镇、场);保护范围位于东经116°24′06″—116°47′00″,北纬28°35′11″—28°52′03″之间。保护面积2万公顷,年产量69万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余干鄱阳湖藜蒿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具清香气味,高20—40厘米;根状茎,直立或斜向上,茎稍粗,直径为2—7毫米;茎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光滑无毛;嫩茎可炒食,香气浓郁,肉质脆嫩爽口。2、内在品质指标:余干鄱阳湖藜蒿含干物质5.47%—5.67%,维生素C5.75mg/100g—5.95mg/100g,粗纤维1.15%—1.35%,蛋白质0.87%—1.07%,可溶性糖(以葡萄糖计)0.30%—0.50%、脂肪0.23%—0.43%、钙(以Ca计)346mg/kg—350mg/kg、磷(以P计)13.9mg/kg—15.9mg/kg、铁(以Fe计)3.2mg/kg—5.2mg/kg。3、安全要求:余干鄱阳湖藜蒿产品执行NY5089-2005《无公害食品绿叶类蔬菜》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鄱阳湖在哪个省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岛屿众多,据不完全统计有近50座,岛内自然资源丰富。

鄱阳湖在江西省。鄱阳湖,古称彭蠡、彭泽,地处九江、南昌、上饶三市,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湖,仅次于青海湖。

鄱阳湖在调节长江水位、涵养水源、改善当地气候和维护周围地区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作用。

隋时因湖水逼近鄱阳山后因地名鄱阳而称鄱阳山。自唐初至明初,湖水逐渐北撤,明清时又南侵。此时湖形似葫芦。近代由于淤积和围垦等原因,湖面日益缩小。到20世纪末,湖形已不象葫芦,而象一只昂首欲飞的天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鄱阳湖一日游攻略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湖是我国著名的湖泊,这里有哪些好玩的景点呢?请看下文。

操作方法

1

乘车达到鄱阳湖后,先映入眼帘的是石钟山,这是一座有历史的山,在古代是兵家必争之地,达到石钟山后可以听听在此处发生的几次大战。

2

然后买票进入鄱阳湖湿地公园,票可以在网上买,也可以在现场买,票价都是50元一张,旅游高峰期的话建议网上买,取票方便。

3

鄱阳湖湿地公园集山、水、动物为一体,景色宜人,各个季节的景色都不相同,春夏季来可以看到这里满地的花花草草,满眼的绿色,非常醒目。

4

秋冬季来可以看到候鸟迁徙,这里成了白鹤的天堂,虽然没有春夏季节热闹,但是成群的白鹤和满山的油菜花也是很有看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鄱阳湖藜蒿

全文共 183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藜蒿上市的时候,正是环鄱阳湖一带家家户户晒腊肉的时候,鲜嫩的藜蒿和香喷喷的腊肉可以一直吃到3月份。等藜蒿老了,腊肉也吃完了,这个美食就要等到来年。也许正是要期待一年,才使得人们更加垂涎。 湖口“藜蒿客” 现在这个时节,你如站在鄱阳湖口的双钟堤上望望,湖口这边的湖滩上稀稀疏疏的人在低头摘着什么,对岸的梅家洲一带的湖滩上一群人远远近近地低头摘着什么,这些人就是当地的“藜蒿客”。每年的二三月份,鄱阳湖边碧绿的藜蒿密密地疯长着。“藜蒿客”们就开始行动了,小小藜蒿为当地百姓带来了较为可观的经济收入。 藜蒿虽好,却要辛苦那些辛勤的“藜蒿客”摘取才能端上饭桌。今年还好,雨水不多,作业比较方便。往年的春雨沥沥,作业就更辛苦。每天清晨,湖口西门老渡口的铁皮渡船里就坐满了来自湖口县双钟镇一带的“藜蒿客”。100多人的队伍去鄱阳湖对岸去摘藜蒿,摘藜蒿人多以中年女性为主,也有年轻人,遇上双休日,还带上小孩子。一般一去就是一天,带上食物。只有少数是中午回来的。一天下来,手脚麻利的能摘上百斤。 这些藜蒿女摘藜蒿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生计,摘取了卖钱,卖给酒店或小贩。一种是摘来自己家里炒着吃的。这部分人以年纪稍大,家境较好的老太太为主,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就随着大部队来摘。一者锻炼锻炼身体,二者弄点原汁原味的野菜。原先是老百姓生活条件不好,就到野外弄些蒿子回来吃,现在是返璞归真了。 今年雪大冰盖,天气严寒,藜蒿冻死了不少,生得自然比往年晚。前段时间藜蒿稀缺时候,也就是元宵前后几天,藜蒿很嫩,属于质量好的上品,除去叶子后可以卖到15元一斤。现在农历3月了,价钱下来了。野生的一般在元宵前后开始上市,短短二三周就少了,因为长老了。 船到对岸的梅家洲渡口后,大家就开始为采摘做准备,三四个蛇皮袋压在腰间带子下面,手握一把弯弯的镰刀。大家各自向草洲走去,个个身形矫健,动作麻利。放眼望去,二十几号人分散开来,挥动着手中的镰刀,刷刷刷地割。梅家洲一带有一大片草洲上全是藜蒿,新港镇一带沿鄱阳湖向星子方向这样的草洲有很多。藜蒿女经验丰富,专挑那些叶子青翠发亮的割,割取的藜蒿又粗又嫩。 中午的时候,大家就陆续端出带来的食物,就着咸菜,大口大口地吞着。吃完饭坐在草地上稍微休息下,又振作精神开始继续割,直到下午五点多,最后一班从梅家洲回湖口的轮渡靠岸,才挑着捆得结结实实的蛇皮袋乘船回湖口,袋子里自然是装满了压得实实的藜蒿了。一路上有说有笑,满载而归,充满着劳动后的喜悦!(来源:中国都昌网美食频道)

南昌人与藜蒿

江西人的第一部方言连续剧《松柏巷里万家人》的主题曲就是《藜蒿炒腊肉》(用南昌方言演唱)。看这歌词:(白)呷稀哩哟?候死人奈!(吃什么呢?馋死人了!)(唱)鄱阳湖里咯几根子草,南昌人饭桌上变成了宝。喷喷香咯日子红火火咯过哟,活得有滋又有味,赛过那藜蒿炒腊肉,千家万户乐陶陶,乐陶陶。 在所有蔬菜与腊肉的组合中,数藜蒿达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软的腊肉,愈发衬出藜蒿特立独行的香气。吃上一口,唇齿生香,回味悠长。也难怪上至宾馆酒楼,下至酒家排档都少不了它的身影,招待外地朋友,藜蒿炒腊肉也成了南昌人的首选,是必备的一道压轴菜。 现在一年四季都能买到种植的藜蒿,但味道差远了,人们还是热衷野生的。往年这时鄱阳湖野生藜蒿早已大量上市,而今年南昌很难见到鄱阳湖野生藜蒿。去年鄱阳湖遭遇持续干旱,野生藜蒿开始大面积减产,加上今年罕见的雨雪冰灾,野生藜蒿面临绝收的境地。直到后来天气转暖,鄱阳湖畔的藜蒿才迟迟地发芽生长,满足了南昌人的口福。 在鄱阳湖附近县区的一些馆子店前,到处可以看到店员围着买来的一大桶藜蒿去除叶子的现象。江湖交汇的湖口县城更是如此,许多人家甚至直接坐到家门口的小凳子上摘除藜蒿叶子,小孩子也来帮忙,现摘现卖。这是纯正的鄱阳湖野生藜蒿,正是泥土般的清香,让人食之不厌,视为珍宝。 阳春三月,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水面边,丛丛密密的藜蒿总让人生发无限遐想,似乎有关生命力和生命意义的哲学象征。可以约二三好友,面对鄱阳湖把酒临风,以藜蒿炒腊肉下酒,酒酣饭饱之余,醉倒于阳春三月的江南,岂不快活!(来源:中国都昌网美食频道)其栽培要点: 扦插育苗:4月底5月初,挖取藜蒿地上茎,抹掉中下部叶片,剪成10-15厘米的插条,按株距5厘米,行距10厘米的规格插入苗棚内。苗床的整地施肥按一般蔬菜育苗的标准操作,深度以插条入土三分之二为宜,每平方米插条约200根。插后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鄱阳湖看大雁旅游攻略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从南昌乘车到公司墩,然后乘船到达保护区。大约需要两小时四十五分钟。

2

自驾游的话可以从南昌上昌九高速,然后走福银高速经永修互通最后到达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3

如果是从九江市中心出发的话,先走环岛,然后上昌九高速,福银高速,经永修互通到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4

如果从永修县火车站出发,走G316-环城北路-三星路-秀域路-湖亭路,最后到达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特别提示

最近正是出游鄱阳湖的好时节,大家有空可以考虑去看看那的大雁迁徙,是个拍照的好去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今冬首批候鸟提前飞临鄱阳湖

全文共 601 字

+ 加入清单

“鄱阳鸟,知多少?飞时遮尽云和日,落时不见湖边草。”来自内蒙古草原、东北沼泽和西伯利亚荒野的今冬首批候鸟日前翩翩飞来,延续着多年来鄱阳湖的“珍禽王国”的凤光。与往年不同的是,它们光临的日期提前了10天左右。

鄱阳湖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和国际重要湿地,湖西北角的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草丰美,鱼虾丰富,而且冬不结冰,是候鸟、特别是白鹤的理想越冬栖息地,全球有95%的白鹤在此越冬。据统计,保护区全年有鸟类332种,国家一二级保护鸟类有52种,被誉为“珍禽王国”和“候鸟乐园”。

每当秋菊绽黄的季节,成千上万只候鸟聚居于此,鄱阳湖便会重现珍禽蔽空、百鸟齐鸣的美景。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纪伟涛介绍,今年首批到来的“先头部队”有白枕鹤、灰鹤、东方白鹳和白琵鹭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他们在此翩跹弄影,已引得海内外观鸟旅游者纷至沓来。

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冬鄱湖候鸟栖身呈现出“来得早、去得晚”的特点,如以往要10月中下旬才来的白枕鹤、灰鹤和小白额雁,今年10月上旬就已在鄱阳湖看见了它的靓影;按理应继续南飞的大白鹭,目前却还停留在湖区悠然觅食,令有经验的观鸟人啧啧称奇。

纪伟涛说,这一方面是由于今年鄱阳湖湖水退得慢,食物易找,当地温度热适宜候鸟生存,另一方面则与保护区多年来采取有力保护措施,给候鸟营造了一个安乐的人文环境有关。据了解,今年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上级部门的要求建成了局站点的三级管理、保护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