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历届化学诺贝尔奖最新20篇

诺贝尔奖每年评选一次,每次都能引起不少的关注,但是还是有人不了解相关知识的,你知道诺贝尔奖有哪些奖项吗?今天小编整理了历届化学诺贝尔奖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2079

文章

1000

篇1:赢得诺贝尔奖前,他差点死在异国监狱里

全文共 2925 字

+ 加入清单

医学之路诺贝尔系列:挖掘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的经验,向我们展示自1901年以来医学领域丰富多彩、起伏跌宕的科学图景,见证现代医学在改变人类历史中的每一次进步。

有关更多故事,请单击>>

查尔斯·尼科尔是法国微生物学家,1928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1909年夏天,他发现并证明了斑疹伤寒的传播途径,这不仅对流行病学做出了根本性的贡献,而且挽救了无数生命。蒋曦儿生活的故事并不简单。他在职业生涯中遭遇挫折,在英国的一个外国监狱里差点死于斑疹伤寒。

查尔斯·蒋曦儿

一个不幸的年轻人

1866年9月21日,蒋曦儿出生在鲁昂。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对古典文学、历史和艺术产生了兴趣,并计划将它们作为他一生的职业。然而,这些兴趣最终屈服于他父亲的厚望。蒋曦儿的父亲是当地一家医院的医生。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让他的孩子成为医生。

尽管蒋曦儿没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职业方向,但他的学习成绩仍然很好。19岁时,蒋曦儿就读于鲁昂医学院。经过三年的学习,他去了巴黎顶尖的巴斯德研究所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并在27岁时获得了医学学位。

完成学业后,蒋曦儿按照父亲的意愿回到了家乡,在母校医学院当了一名医生和药剂师。他的未来似乎光明而令人羡慕。然而,蒋曦儿在这里工作的八年可能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八年。他在巴黎学到的关于细菌的现代知识没有被他的保守同事和上司所认可。人们把他视为外星人,并把他排除在外。因此,他不仅不能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也不能得到任何关注和晋升是无望的。一次事故使他失去了部分听力,因此他不再能准确地使用听诊器。科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的道路已经被牢牢堵住。

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现状(网络图)

冒险的决定

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的双重打击折磨着蒋曦儿,但他仍然咬紧牙关,在这个无望的境地挣扎了八年。他这样幸存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他的小家庭,他的妻子和两个相继出生的孩子。

在27岁至35岁之间,科学家最宝贵和最有成效的时光转瞬即逝。也许对其他人来说,蒋曦儿已经足够幸福和幸运了,但是他深深地感受到他年轻时的无能和徒劳的野心。这就是为什么,在接近中年、结婚生子的时候,他开始寻找新的机会,就像20岁出头的年轻人一样。

1901年,巴斯德研究所突尼斯分部空出一个主任职位。这是一个重要的位置:虽然它属于最好的巴斯德研究所,但它位于混乱和疾病肆虐的北非,很少有成功的科学家愿意在这里工作。

当然,即使处于如此尴尬的境地,蒋曦儿也别无选择。事实上,未知的蒋曦儿并不是空缺职位的第一候选人。当时,突尼斯巴斯德研究所的负责人是蒋曦儿的哥哥莫里斯。莫里斯比蒋曦儿大四岁。他跟随父亲的脚步,走上了医疗之路。他是一位精通医学实验的科学家。然而,莫里斯不想离开家乡去贫穷的北非,所以蒋曦儿获得了成功,最终被录用了。

1902年,36岁的蒋曦儿收拾行李,带着他7岁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去了突尼斯。这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北非是研究传染病的好地方:肺结核、猩红热、斑疹伤寒、利什曼病、疟疾...因此,一切都是极其危险的。当蒋曦儿放弃一切,踏上这片横跨地中海的陌生大陆时,他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但他不仅困惑,他还有一种毫无根据、近乎天真的乐观主义。

谷歌地图

与死亡擦肩而过

当他来到突尼斯时,蒋曦儿的主要任务当然是研究传染病,而流行性斑疹伤寒是他最重要的研究任务。

斑疹伤寒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发病迅速。患者将很快出现寒冷、发烧、口吃和全身疼痛的症状。在第五或第六天,身体会出现斑疹。许多人会死于毒血症休克,死亡率有时可达40%。

斑疹伤寒患者(维基百科)

在19世纪末,流行性斑疹伤寒已经是一种著名的疾病。与普通传染病不同,它主要发生在寒冷的冬天,受害者通常是士兵或囚犯。因此,它也被称为“战争伤寒”和“监狱伤寒”。同时,它也经常在饥荒和自然灾害后爆发。总而言之,流行性斑疹伤寒总是与贫困和肮脏分不开的。

那时,人们对流行性斑疹伤寒几乎一无所知,既不知道病原体是什么,也不知道它是如何传播的。当蒋曦儿到达突尼斯时,它正在过度拥挤的避难所和帐篷村传播,这种疾病甚至蔓延到大多数卫生系统的医务人员。农村地区的大多数医生都感染了斑疹伤寒,这导致该国约三分之一的人死亡。

1903年初,到达突尼斯后不久,蒋曦儿几乎病死:一天晚上,他计划去监狱调查那里的疫情,但由于其他业务延误,他最终没有去。他的两个同事去监狱呆了一夜,很快就死于斑疹伤寒。

20世纪初,蒋曦儿处于简陋的工作环境中

在人间地狱寻找答案

疾病和死亡的阴霾笼罩着整个国家。蒋曦儿可以离开这个地球上的地狱,回到一个安全的法国,但他没有离开,而是留下来继续他的研究,并留了一辈子。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种可怕的疾病,蒋曦儿经常蹲在当地一家医院的门口和候诊室。这是一家专门为穷人服务的廉价医院。门里经常堆满了伤寒病人的尸体,他们在进门之前就倒下了。

蒋曦儿观察到伤寒患者在进入候诊室时也会将疾病传播给他人,但是一旦他们清洗、洗澡并换上医院的病号服,他们就失去了传染性。他们可以进入非传染性疾病的普通病房,而不会给其他人带来危险。此外,蒋曦儿还调查了那些负责帮助病人换衣服的人也有感染的风险。因此,蒋曦儿意识到病原体的携带者可能存在于病人的衣服上。最后,他确定了最大的嫌疑人:穷人衣服上的虱子。

增大的虱子(维基百科)

找出罪犯

为了验证他的假设,他用猕猴做了实验。首先,一只恒河猴通过注射病人的血液被制成“伤寒猴”。后来,蒋曦儿发现了29只虱子,让它们咬生病的恒河猴。然后虱子被注射到其他健康的恒河猴体内。最后,所有的猕猴开始生病。只有这样一个简单的实验解决了当时最可怕的谜团之一。

之后,他多次重复实验,试图消除所有干扰因素,最终证明虱子是斑疹伤寒的携带者和媒介。1909年9月,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送到法国科学院,这很快引起了轰动。

蒋曦儿在去世前一直担任突尼斯巴斯德研究所所长(阿尔谢特龙)

1928年,蒋曦儿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没有预防斑疹伤寒的疫苗。唯一有效的预防方法是保持卫生,消灭虱子,切断传播途径。在蒋曦儿重大发现之前,斑疹伤寒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在蒋曦儿之后,斑疹伤寒的发病率呈现出悬崖般的下降,现在只是一种罕见的疾病。1936年2月28日,70岁的蒋曦儿在国外去世,他在那里度过了余生。

在扉页上,美国微生物学家汉斯·津瑟将他的经典著作《老鼠、虱子和历史》献给了蒋曦儿。在他的自传中,他不遗余力地赞美他的朋友:“蒋曦儿没有依靠一时的疯狂的灵感,而是在每次实验前都制定了一个完整而成熟的计划。他没有做多少实验,但每一个都是长期智力培养的结果。考虑了所有变量,并仔细考虑了所有结果。他是最有把握的赢家和科学家。”蒋曦儿最大的贡献不仅是伤寒,还有他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风格,这深深地影响了无数的后来者。

-

个人简介:

查尔斯·蒋曦儿·查尔斯·尼科尔

192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查尔斯·尼柯尔“因为他在伤寒方面的工作”。

192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对斑疹伤寒的研究。

这些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故事也值得一读:

贝林在1901年:演绎“贫穷男孩的后向攻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化学知识点之水H2O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水H2O

物理性质:水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无味的液体,凝固点0℃,沸点100℃,4℃是密度最大为1.0g/cm3

净化水的方法:吸附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蒸馏,吸附沉淀,过滤,静置沉淀。

化学性质:a.与某些氧化物反应:H2O+CaO==Ca(OH)2

b.与某些盐反应:CuSO4+5H2O==CuSO4?5H2O

证明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c.分解反应:2H2O通电==2H2↑+O2↑;置换反应:C+H2O高温===CO+H2

用途:造成水污染的途径: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上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或向地下渗透等。

防治水污染的主要措施:工业上的“三废”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生活用水用水集中处理后再排放;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典例剖析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例4.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其主要原因是。

例5.吸烟是不良嗜好。香烟烟气中含有几百种对人体有害得物质,毒害作用较大得有CO、尼古丁和含有致癌物质的焦油等。长期吸烟的人,易患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使人中毒死亡。有一种香烟的过滤嘴中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试问此黑色小颗粒可能是,它起的作用。

例6.1999年发生在南联盟科索沃的战争中,北约使用石墨炸弹破坏了南联盟大部分电力供应,其原理就是产生了覆盖大范围地区的碳纤维云,这些纤维因具有性而使供电系统短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化学知识点之制取氧气

全文共 279 字

+ 加入清单

双氧水(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A.药品: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MnO2)

B.实验原理:

注:MnO2在该反应中是催化剂,起催化作用

C.装置: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双氧水的为一类)

注意事项:

①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②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③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④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⑤该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D步骤:连、查、装(二氧化锰)、定、倒(过氧化氢溶液)、收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什么是化学膨松剂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膨松剂也是属于膨松剂的一种,下面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什么是化学膨松剂。

化学膨松剂主要是为了让面团或者其他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显得更大,多用于食品。主要有泡打粉、小苏打和臭粉,在蛋糕的制作中使用的最多是泡打粉。

1、种类

有泡打粉、小苏打和臭粉,在蛋糕的制作中使用的最多是泡打粉。

①、泡打粉,成分是小苏打+酸性盐+中性填充物(淀粉),酸性盐分有强酸和弱酸两种:

强酸——快速发粉(遇水就发);

弱酸——慢速发粉(要遇热才发);

混合发粉——双效泡打粉,最适合蛋糕用。

②、小苏打——化学名为碳酸氢钠,遇热加温放出气体,使之膨松,呈碱性,蛋糕中较少用。

③、臭粉——化学名为碳酸氢氨,遇热产生CO2气体,使之膨胀。

2、功能

①、增加体积;

②、使体积结构松软;

③、组织内部气孔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化学知识点:氧气的制取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2KClO3=MnO2△=2KCl+3O2↑或

2KMnO4=△=K2MnO4+MnO2+O2↑

1、实验操作步骤:

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

②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把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装入试管中。

④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先预热)

⑥收:收集氧气

⑦移: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移出。

⑧熄:熄灭酒精灯

(1)实验时注意的问题:

A、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高度固定试管,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对着试管里有药品的部位。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湿存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达管口冷却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C、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且不要夹得太紧,以免夹破试管。药品应倾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药品的受热面积,同时便于氧气逸出。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导管上应有一段橡皮管,便于操作,以免折断导管。

D、如果以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试管口不能塞棉花,这是因为棉花是易燃物,而氯酸钾又具有强氧化性,放氧速率快,很容易着火燃烧,以至发生爆炸。

(2)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逸出时不能收集,因为开始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是容器中的空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地从导管口逸出时,此时可收集。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为防止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收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3)催化剂:

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注意:催化剂可以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一定要纯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naclo3是什么化学名称 naclo3是什么化学名称英文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NaClO3指的是氯酸钠。氯酸钠是一种无机物,又叫做氯酸鲁达、白药钠、氯酸碱。氯酸钠的性状为白色或微黄色等轴晶体,一般用于制造二氧化氯、高氯酸盐或除草剂。

氯酸钠的物理性质

氯酸钠在常温下为无色结晶或白色颗粒。无气味。约300℃时释放出氧气,较高温度全部分解。1g溶于约1ml冷水、0.5ml沸水、约130ml乙醇、50ml沸乙醇、4ml甘油,水溶液呈中性,氯化钠能降低其水中溶解度,相对密度2.5。熔点248℃。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或还原性物质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烧或爆炸。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1200mg/kg。

储存注意事项

氯酸钠应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氯酸钠贮于阴凉干燥处,远离火种、热源。与还原剂、易(可)燃物、酸类、硫、磷、金属粉末分储。密闭包装,切勿受潮,防止破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三化学知识点复习:碳及其氧化物例题练习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例4.当我们打开汽水或啤酒瓶时,会看到有气体冒出,这种气体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氧气D.氢气

例5.检验一种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的可靠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看石灰水是否变浑浊B.将燃烧的木条伸入气体中看火焰是否熄灭

C.通入水中看溶解性D.通入石蕊试液中看试液是否变化

例6.把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

①炽热的炭层;②灼热的氧化铜;③浓硫酸(起干燥气体作用)。

经充分反应后,最后得到的纯净干燥的气体是(填化学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

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Ca:40Fe:56

一、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40分)

1、已知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1~100nm的材料。美国IBM制造出了第一批纳米碳管晶体管,发明了利用电子的波性为传递信息的"导线"。下列有关纳米碳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纳米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纳米碳管的化学性质活泼

C、纳米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D、纳米碳管、金刚石、石墨、C60的构成相同

2、检验某岩石是否是石灰石最好的方法是()

A、向岩石上滴盐酸B、高温煅烧C、向岩石上滴蒸馏水D、以上方法均可

3、木炭燃烧时,若有12g碳参加反应,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不可能是()

A、44gB、28gC、24gD、33g

4、只用C、CO、CuO、CaCO3、稀盐酸五种物质,进行单一或两两反应,可写出生成物中有CO2的化学方程式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除草剂按化学成分分为哪几类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在市面上除草种类繁多,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类来讲解除草剂类型有哪些。之所以没有明确除草剂类型,是因为除草剂分类依据大有不同,那么除草剂按化学成分分为哪几类?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根据化学成分分类:杀虫剂可分为有机磷、有机氯、有机氮、氨基甲酸酯、菊酯类杀虫剂等;杀菌剂可分为无机硫、有机硫、无机铜、有机杂环类、取代苯类以及农抗类等杀菌剂。

2.根据防治对象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触杀剂(如对硫磷)、内吸剂(如氧化乐果)、熏蒸剂(如磷化铝)和特异性昆虫生长调节剂(如灭幼脲)等;杀菌;剂,可分为保护剂(如波尔多液)和治疗剂(如粉锈宁)。除草剂的分类,接杀草性能可分为选择性除草剂(如盖草能)、灭生性除草剂(如克芜踪);按施药方式可分为茎叶处理剂(如草甘磷)和土壤处理剂(如扑草净);按作用方式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如五氯酚钠)和内吸性除草剂(如阿特拉津)。有的农药可同时具有几种作用方式,如敌敌畏,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3种作用。

3.根据农药来源分类:可分为无机农药、有机合成农药、植物性农药和生物农药。

提醒您:草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和草害知识大家一定要多学习,因为草害影响非常大,我们只有及时做好草害防治措施,多了解一些生物灾害知识和自然灾害知识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化学知识点之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式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化学方程式计算

⒈解题步骤及格式

一般分为以下七步:

⑴解设未知量,一般情况下,求什么设什么;

⑵写出相应的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⑶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列在相应的化学式下面;

⑷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

⑸列比例式;

⑹求解;

⑺答题。

⒉计算中常用的关系式

⑴m=ρv

⑵单位换算:1L=1000mL,1mL=1cm3

⒊常见的计算类型

⑴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⑵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⑶质量守恒定律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化学知识点:酸碱指示剂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2019中考化学知识点:酸碱指示剂

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有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某些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卷心菜等)也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含H+的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含OH-的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并非所有的盐溶液都是中性的。

水溶液呈碱性的盐:纯碱、小苏打等。

水溶液呈酸性的盐:硫酸铜、硫酸氢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氢氧化钙的化学式 氢氧化钙的化学方程式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a(OH)2。在常温下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其澄清的水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与水组成的乳状悬浮液称石灰乳。不溶于醇,能溶于铵盐、甘油,能与酸反应,生成对应的钙盐。遇紫色石蕊试液显蓝色,遇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

氢氧化钙用途较广,在农业上,能有效降低土壤的酸性,以及改善土壤结构;还可以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水溶液制成波尔多液农药,进行杀虫等。氢氧化钙溶液中的石灰浆还可以涂在树木的根部,来帮助树木进行过冬等。氢氧化钙是强碱,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诺贝尔奖“夫妻档”大盘点

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10月6日,瑞典当地时间,挪威夫妇梅·布丽特·莫泽和爱德华·莫瑟与英国科学家约翰·欧基夫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他们也成为历史上第五对获得诺贝尔奖的夫妇。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2010年的一项调查,超过四分之一拥有博士学位的已婚人士也有从事科学或工程工作的伴侣。合作是研究的关键。他们更多地了解彼此的个性和行为,理解彼此工作中的困难,并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启发,鼓励彼此最终一起取得成功。回顾诺贝尔奖的历史,这是五对夫妇的情况。

1.首先: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

第一个也是最著名的是居里夫妇,皮埃尔·居里和玛丽·居里,他们一起获得了1903年的物理学奖,“以表彰他们在研究贝克雷尔教授发现的电离辐射的现状方面所做的杰出工作”,以及亨利·贝克雷尔。1902年,他们提取了十分之一克极纯的氯化镭,并精确测量了其原子量,从而证实了镭的存在。更难得的是,皮埃尔·居里于1906年4月19日在街上被一辆马车撞倒后当场死亡。居里夫人强忍悲痛,和丈夫一起继续她的研究事业,直到她因病去世。

2.辉煌的延续:艾琳·朱里奥·居里和弗雷德里克·八神

居里夫妇的女儿艾琳·朱里奥-居里和她的丈夫弗雷德里克·八神因他们对人工放射性的研究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妇因此成为连续两代夫妇中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家庭。值得一提的是,外国女性结婚时通常会使用丈夫的姓氏,弗雷德里克·八神庵为自己是居里夫人家庭的一员而感到非常自豪。结婚后,他把自己的姓连在一起,改成了朱莉·居里。艾琳和弗雷德里克继承了居里夫人和皮埃尔发起的放射性研究工作。他们就像当年的居里夫妇一样,在实验室并肩工作。

3.和我一起飞:卡尔·科里和葛蒂·科里

卡尔·科里和葛蒂·科里就像10月6日获奖的莫泽尔夫妇一样,都是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他们都是194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得者。他们和奥古斯丁博士一起发现了糖代谢中的酶反应。两人年龄相同,都是村民,都被布拉格大学录取,都是博士毕业,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离开欧洲去了美国,然后都获得了这个奖项...

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就:贡纳·迈达尔和阿尔瓦·米达尔

贡纳·迈达尔和阿尔瓦·米达尔都是瑞典人。她的丈夫获得了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专注于贫困研究。妻子是1982年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她为裁军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代表瑞典出席了日内瓦的联合国裁军谈判会议)。

5.最佳合作伙伴: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瑟博士及夫人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梅-布里特·莫泽博士、爱德华·莫瑟博士和英国科学家约翰·奥基夫博士,以表彰他们在大脑中发现了一种可以定位和导航的神经细胞。这是脑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梅-布里特在她的研究中提到了婚姻的作用,她说她和丈夫有着共同的愿景,愿意相互交流和理解,并致力于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当你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时,你可以立即(和你的丈夫)讨论它,而不是(必须)在一周、两周或三周内计划一次会议。结果完全不同。”梅-布里特说。

文章转载自《观察家》网站,原标题为“盘点诺贝尔历史:6对父子、5对夫妻和1对兄弟获得诺贝尔奖”,并做了修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防晒霜能不能直接涂在脸上 教你区分化学防晒和物理防晒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防晒霜是常见的护肤品之一,防晒霜是很重要的,我们白天护肤的最后一步一定要记得涂抹防晒,防晒霜的作用不仅是防晒黑,更是防晒老。

防晒霜能不能直接涂在脸上

防晒霜不可以直接涂在脸上,涂抹防晒霜之前需要先进行补水保湿护肤工作,确保肌肤是水润状态,再涂抹防晒霜。防晒霜的成分会吸收皮肤水分,不涂抹水乳直接涂防晒会对肌肤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基础的护肤工作一定要做好。

化学防晒是什么意思

化学防晒指的是添加化学成分剂的防晒,化学防晒会吸收阳光中的有害成分,通过流汗等代谢方式来排掉,以此达到防晒效果。在购买防晒霜的时候,主要看里面的成分是否为化学防晒成分,化学防晒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敏感性皮肤不建议使用。

物理防晒是什么意思

物理防晒是把光隔绝在外,不和皮肤直接接触,通过阻挡和反射掉紫外线,所以更加安全,适合所有人。像平时出门戴帽子、打伞、穿防晒衣等都属于物理防晒。典型的物理防晒成份呈白色糊状,润色效果可能不太自然,不适合做全身防晒。防晒霜的防晒效果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加上出汗、遇水等外界因素,最好是每隔两到三小时补涂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检测题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初三化学酸碱盐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

1.火碱的化学式是

A.NaClB.NaOHC.Mg(OH)2D.Na2SO4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酸式盐的是

A.NaClB.NaHCO3C.Cu(OH)2D.H2SO4

3.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A.FeB.Ba(NO3)2C.Na2CO3D.NaOH

4.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

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

5.下列溶液中,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

A.石灰水B.氯化钠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盐酸

6.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铁制品表面铁锈的是

A.稀硫酸B.水C.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铜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化学知识点之氢氧化钠溶液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发生反应(假设两个反应都恰好完全发生)后,溶液的总质量都减少。

分析:根据上述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得出,前一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硫酸铜溶液的质量-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的质量;后一个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稀盐酸的质量+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放出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虽然两个反应中溶液的总质量都减少,但原因不同,一个是因为反应中产生沉淀,一个是因为反应中放出气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化学知识点之氧化物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以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指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金属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氧化铁(Fe2O3)、氧化钠(Na2O)

非金属氧化物:指由氧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如:

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五氧化二磷(P2O5)、水

酸性氧化物:主要是能与碱的作用下生成盐和水。它包含大多数的非金属氧化物以及某些元素的高价氧化物。如SO3、Mn2O7等。

碱性氧化物:主要是与酸作用下生成盐和水。它包含大多数的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中除了少数金属性较强的纳、钾等的氧化物能与水直接化成生成相应的碱外,大多数的碱性氧化物都难溶于水

某些金属元素,在与氧结合的时候会显示多种价态。通常它们的高价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低价氧化物是碱性氧化物,而处于中间价态的氧化物则为两性氧化物。例如锰的氧化物中有Mn2O7和MnO为酸性氧化物,MnO为碱性氧化物,而MnO2为两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是介于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之间的一类氧化物,它兼有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特征,既可以和酸作用生成盐,又可以和碱作用生成盐。例如AL2O3,ZnO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化学知识点之营养素

全文共 194 字

+ 加入清单

营养素

蛋白质

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②调节身体功能③供给能量

来源:蛋类、豆制品、肉类、乳制品等

糖类

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

来源:谷物、面食、糖等。糖类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

油脂

①重要的供能物质;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来源:动、植物油、花生葵花子等

维生素

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缺乏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会得坏血病。来源:水果、蔬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生活中的化学小知识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切葱头为什么流泪?

蒜头,原产地于亚洲地区中西部,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大家发觉,因为蒜头对生长发育标准规定很低,因此,它就迅速飘流过海,在很多地区安了家.今日,它以变成销售市场上常见的蔬菜了。

化学成分分析,蒜头中带有一种具备明显刺激的化学物质——正丙碳醇.当蒜头被剥掉或切成片时,在其中的正丙碳醇就蒸发到空气中,假如“溜”到人的眼中,就会刺激性泪分泌腺,让人落泪。

怎样摆脱呢?正丙碳醇能溶解水,因而,每一次切葱头时,能够盆内放些水,再把菜板放到水中切葱头,那样正丙碳醇一部分溶解水,就能减少对人的眼睛的刺激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