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一生物下册人的生殖知识点(20篇)

大家都知道,中国最大的海洋生物是鲸鱼,那么最大的鲸鱼-蓝鲸到底有多大呢?接下来就由小编带你们拓宽下知识面吧。

浏览

5750

文章

100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的主要类群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主要类群

1、自然界中已命名和记录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一类是身体里有脊椎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

2、原生动物是最古老、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动物,整个身体由一个细胞构成。在海洋中腰鞭毛虫和夜光虫大量繁殖时会引起“赤潮”。节肢动物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节肢动物(主要是昆虫)在地球上约有100多万种。

3、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中结构最复杂、进化地位最高的一大类群,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生物知识点:表皮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1.角质层:由数层角化细胞组成,含有角蛋白。它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以维持皮肤的柔润。如低于此值,皮肤则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由于部位不同,其厚度差异甚大,如眼睑、包皮、额部、腹部、肘窝等部位较薄,掌、跖部位最厚。角质层的细胞无细胞核,若有核残存,称为角化不全。

2.透明层:由2~3层核已死亡的扁平透明细胞组成,含有角母蛋白。能防止水份、电解质、化学物质的通过,故又称屏障带。此层于掌、跖部位最明显。

3.颗粒层:由2~4层扁平梭形细胞组成,含有大量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

粒层里的扁平梭形细胞层数增多时,称为粒层肥厚,并常伴有角化过度。颗粒层消失,常伴有角化不全。

4.棘细胞层:由4~8层多角形的棘细胞组成,由下向上渐趋扁平,细胞间借桥粒互相连接,形成所谓细胞间桥。

5.基底层:又称生发层,由一层排列呈栅状的圆柱细胞组成。此层细胞不断分裂(经常有3%~5%的细胞进行分裂),逐渐向上推移、角化、变形,形成表皮其他各层,最后角化脱落。基底细胞分裂后至脱落的时间,一般认为是28日,称为更替时间,其中自基底细胞分裂后到颗粒层最上层为14日,形成角质层到最后脱落为14日。基底细胞间夹杂一种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又称树枝状细胞),占整个基底细胞的4%~10%,能产生黑色素(色素颗粒),决定着皮肤颜色的深浅。

另发现:从护肤的角度来讲表皮并不是最外面的皮肤成分,外面还有一种起保护作用的皮脂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族中生物石的选购及使用

全文共 1625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石在鱼缸中的作用很大

水族的滤材上,我们有多种选择,而生物石作为一类滤材,在水族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生物石还有美观的功效,如今已得到广泛应用。那么在生物石的选购使用上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一、生物石有什么用途?

生物石在放入鱼缸前,须要在鱼缸外的地方(如胶桶)以咸水(如旧鱼缸水或新开的盐水)作出简单的表面冲洗,再把生物石用咸水浸在胶桶内最小一整日,有些更长达三日。水要完全浸过生物石,胶桶内要有水流提供氧份,期间不须要任何光线作照明。目的是为了令一些我们不想要而躲藏在生物石上的甲壳类生物及部份软件动物离开生物石,我们可以把生物石升高离开缸底,让这些生物跌到缸底不能返回生物石上。完成这些程序后便可以把生物石放落主缸内。

生物石除了可用作装饰,令鱼缸看起来更加自然之外,还可以让鱼鱼有躲避之处,在珊瑚缸中可用作承托珊瑚的基石。

最重要的是生物石是现时一种很流行的生物过滤滤材,提供了多种天然的消化细菌进行氮化合物循环,可降低水中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所以千万要记住,落生物石之前及以后,鱼缸都不要落含有硫酸铜的药。

除了主要的过滤作用之外,生物石由于是珊瑚礁中死去的珊瑚、不断的沉积而成,在缸中生物石对水质及钙/硬度含量等亦起了一定的缓冲(buffer)作用,有助维持水质稳定,因为生物石中死去的珊瑚骨骼会慢慢溶解回水中,释放钙及其他细小的微量原素返回缸中.

生物石中的洞亦提供予缸中鱼类及其他生物栖息及躲避的空间,满布钙化藻的生物石在鱼缸中亦比惨白的珊瑚骨来得更漂亮自然,在珊瑚缸中利用生物石砌出的礁石更能模拟出海底的优美环境.

二、如何选购生物石?

选购时要留意生物石表面是否有很多色彩丰富的依附物,越多越好。而且还要注意重量,同体积的生物石就越轻越好。

那么怎样才是好的生物石?好的生物石首要条件是轻身,越轻身的生物石代表石中的洞越多,越多的微细小洞令到石的表面面积越大,越大的表面面积代表更多的细菌可以住进石中,令到过滤效能大大加强。

生物石的表面要保持湿润,那么石中的细菌便不会因缺水而死忙。石的表面最好长有适量的钙化藻,钙化藻的颜色为紫色或粉紫色,钙化藻生长在水质良好及拥有充足阳光的水域,长有适量的钙化藻的生物石除了美观外,亦间接代表了该石是来自水质优良、低污染度的海域,但是人们一般有一种错误的理解,以为生物石上的钙化藻越多越好,其实过量的钙化藻会大量覆盖掉生物石上的洞,令到生物石不能有效的发挥过滤作用,长有适量的钙化藻的生物石则可以有效的在石中制造出好氧及微氧两个区域,令过滤更全面,依个人之见钙化藻的覆盖率最好为60%左右.

石中的生物,很多人在购买生物石后发现石中有虫或蟹仍然不加处理,认为是好东西来的,其实对生物石中的生物的处置的确是众说纷云,有人认为生物石中的生物可以帮助吃掉缸中过量的食物及鱼的排泄物,间接令水质不致于恶化,亦有人认为应该先分别生物石中的生物是属于有益或有害,除去有害的生物便可,但我认为由于生物石上的生物十分细小、难于辨认外,石中的虫亦己藏于石中深处,难于发现,更不用说去分辨有害或有益,若果你希望有一些小生物来助你吃掉缸中过量的食物及鱼的排泄物(即所谓的cleanup crew),我建议你去买,市面上有很多效能很好的cleanup crew如医生虾、食腐缧、红蓝脚寄居蟹等,价钱十分便宜,总好过将有害的蟹、沙虫、偏虫等生物引进缸中,最后轻则要用捕虫、蟹器,重则要清缸清石或落药等严重后果.

只购买已经过处理的生物石,除非阁下懂得处理生物石,否则应只购买已经过处理的生物石,由于经过运送的过程,未经处理的生物石上的生物及植物会在运送途中死去,某些死去的生物更会在死后放出毒素,满布大量死去的生物及植物若未经处理便放入缸中,生物死后放出毒素加上腐化作用会令缸中的水质急剧变坏。

三、我的鱼缸须要多小磅生物石?

只养鱼的鱼缸(FOT)每一加仑水要一磅生物石,而珊瑚缸(RT)每2.5加仑水要一磅生物石。当然生物石越多越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

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生殖健康作为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学生必要了解生殖健康的相关内容,那么你对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性与生殖健康知识

一、为什么要关注性与生殖教育?

随着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等观念的不断扩展,对我国大学生传统性观念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在中国,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性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影响,青少年时期受过生殖健康教育往往很少或形式化,某些地区甚至是空白,直接导致大学生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匮乏,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然而,我们随着性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和性意识的萌发,性本能和性冲动日趋强烈,恋爱、择偶已成为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问题。青年大学生是未来世界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其生殖健康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怎么学习性与生殖健康教育?

性健康教育所关注的应是整个人,包括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全面的性健康教育应该包括四个部分:性知识的教育,包括生理知识和心理知识;正确的性态度教育,包括两性的角色及两性间关系教育;性道德教育,即恋爱和两性关系中的性道德标准;性法律意识教育等内容。

生殖健康教育需要从生殖生理基础知识、生命诞生过程、避孕原理及方法、生殖保健、性病等方面介绍生殖健康知识。

三、性与生殖健康小知识

1、看黄色书籍、色情影视可以学习性健康知识?

黄色书籍、色情影视往往充斥着暴力、犯罪、伦理冲突,不利于性生理、心理发展。

2、安全期避孕可靠吗?

安全期约为月经后10天内,和月经后第20天之后到下次月经来潮。安全期避孕的成功,取决于对排卵期的认识,而大部分的人还是懵懵懂懂,不知道排卵期应该怎么算,且女性排卵的时间,受外界环境、气候、本人的情绪,以及健康状态等因素影响,可出现排卵推迟或提前,并且还有可能发生额外排卵。因此,安全期无法算得准确,所以说安全期避孕不安全。

3、日常如何预防性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使用他人的毛巾,盆,剃刀等;

2.在公共场所如旅馆,浴池,游泳池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3.不轻易使用进口的血液制品。

看过“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

大学生生殖健康知识

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大学生掌握生殖健康方面的科学知识,坦然面对青春期出现的各种性问题

2、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促进其健康人格的形成

3、有助于提高我国的社会文明水平

大学生学习生殖健康知识的方法

1、要从正规教育的途径获取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构建合理的生殖健康知识结构

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注重知识、态度和行为教育的统一

3、在生殖健康教育的互动教学活动中,学会对自己的性行为做出选择和决定

现状:根据对当今在校大学生的社会调查显示,大学生接触与性相关的信息渠道众多,但普遍缺乏正确引导,对性卫生常识及性传播疾病知之甚少。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不足40%,但有近70%的大学生不同程度的接触过色情读物或音像制品。在性行为和性态度方面大学生性观念日趋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或大学生性行为持否定态度的不足两成,但是:在性卫生/性病知识方面,7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对异性性器官“了解甚少”或“不了解”;近50%的大学生不知道安全套的使用时机;能够正确指出淋病、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疱疹、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以及细菌性阴道病、股癣、阴道滴虫病、阴虱病、疥疮等近30种所有性传播疾病的不足四成;知道坚持使用安全套有助于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的不足六成。90%以上的大学生更倾向于与专业医生或朋友谈论和性有关的事,而不是家长,他们普遍认为在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非常必要”。

性传播疾病在我国正在迅速蔓延,目前已跃居为第二大常见传染病。它是一种社会性疾病,不仅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损伤, 同时带来精神痛苦,还给配偶、子女、家庭带来不幸。而在校大学生是个特殊的知识性团体,是社会发展的栋梁,他们绝大多数是成年人,青春生理发育已经基本成熟,但就生殖健康方面存在着:

1、性知识的缺乏;

2、性心理的不成熟;

3、性健康意识的不足。

因此,对在校大学生开展系统的生殖健康教育,可以使他们了解性病预防知识与注意事项,认识到性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和可预防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使自己免受传染;加强初步的自我识别,正确选择性病检测防治单位;从而促进其性心理和性生理的正常发展,保障他们健康人格心理的形成;指导他们树立科学健康的性观念、性行为,建立健康和谐的性人际关系,也同时为将来恋爱、择偶、婚姻家庭保障良好的性基础。

建议:

1、将生殖健康教育纳入在校大学生的常规学习科目中。

2、学校选择相对固定的卫生医疗机构、高级卫生专业人员,通过网络、定期现场交流等方式,为大学生提供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甘蓝黑腐病用什么生物农药防治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甘蓝黑腐病发病与栽培的关系病地重茬、播种过早、地势低洼、浇水过多、施带菌的粪肥,或耕作、喷药人为造成的伤口多,往往发病严重,那黑腐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及时对整株萎蔫、根系病变较重的植株应剪断其根茎,并对病穴进行重点杀菌处理;雨季病区烟田深挖排水沟,及时排水,并合理布局排水沟渠,避免病区水流向健区,造成交叉感染;使用“青枯立克”600倍液进行定植穴灌,每亩用药量2斤/次,株用量500ml左右,连灌2-3次,间隔时间为7—10天,那么甘蓝黑腐病用什么生物农药防治呢?

1、选用抗病品种。甘蓝不同品种对黑腐病的抗性有显着差异,农户应结合本地实际,选用抗病优良品种。如绿球55、日本大绿、金秋60、珍美99、日本极早二号、东方极早等品种。

2、清洁田园,甘蓝收获后,认真清除田间的植株残体,减少田间病原。

3、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2~3年。

4、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性。

5、生物药剂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14%的络氨铜水剂350倍液,每隔5~7天防治一次,连续防治2~3次,注意药剂交替使用。采收前10天停止施药。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甘蓝黑腐病用什么生物农药防治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黑腐病的知识,那就继续关注本网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库中的内容,可以让种植户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进化证据化石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并不是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就叫化石,研究发现,不同的地层中埋藏着不同类型的生物化石:埋藏于较浅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比较相似,埋藏于较深地层中的化石与现代生物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越是古老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的化石越多;越是晚期的地层中发掘的生物化石结构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化石越多.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说明了生物的进化历程和进化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逐渐进化而来的,因此化石是研究进化的主要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后果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灭绝,这几个字一出现,就给人一种恐怖的感觉,令人想起了世界末日,地球灾难等等。脑洞大开的普通人总是幻想着有一天地球又会出现一次生物大灭绝,然而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后果是什么?面对物种灭绝我们能做什么?

生态破坏小知识:

三叠纪(Triassicperiod)是中生代的第一纪,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崛起,位于二叠纪(Permian)和侏罗纪(Jurassic)之间。

始于公元前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海西运动以后,许多地槽转化为山系,陆地面积扩大,地台区产生了一些内陆盆地。新的古地理条件导致沉积相及生物界的变化。从三叠纪起,陆相沉积在世界各地,尤其在中国及亚洲其它地区都有大量分布。古气候方面,三叠纪初期继承了二叠纪末期干旱的特点;到中、晚期之后,气候向湿热过渡,由此出现了红色岩层含煤沉积、旱生性植物向湿热性植物发展的现象。植物地理区也同时发生了分异。

公元前1.95亿年的三叠纪末期,估计有76%的物种,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灭绝,此次灾难并无特别明显的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出现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提醒您:当发生物种灭绝后,我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这样才能保护好动物能生活下去,另外我们也要学习一些环境污染小知识和生态破坏知识来帮助自己。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知识可收藏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人类来说,生物多样性具有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潜在使用价值。

(1)直接价值:生物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及其他工业原料。生物多样性还有美学价值,美化人们的生活。另外,生物多样性还能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的灵感。

(2)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指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无论哪一种生态系统,野生生物都是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在生态系统中,野生生物之间具有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共同维系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野生生物一旦减少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要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就要受到影响。

(3)潜在使用价值:就药用来说,发展中国家人口有80%依赖植物或动物提供的传统药物,以保证基本的健康;西方医药中使用的药物有40%含有最初在野生植物中发现的物质。例如,据近期的调查,中医使用的植物药材达1万种以上。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但人类对它们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占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价值。任何一种野生生物一旦从地球上消失就无法再生,它的各种潜在使用价值也就不复存在了。因此,对于目前尚不清楚其潜在使用价值的野生生物,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

今天小编对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价值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海洋生物多样性种类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自出现生命以来,经历了约三四十亿年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了无数的生命有机体。迄今为止,人们还无法确认地球上到底生活着多少物种,预计大约在500万至5000万种之间或更多。但目前已被描述记载的仅有约140万种。这是因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仍然有限,对海洋的认识更是不足。

物种多样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物种多样性的现状、物种多样性的形成、演化及维持机制等。海洋生态系统相比于陆地生态系统却有很多独特的、古老的类群。在已知的31个动物门中,有12个门的动物是海洋特有类群(扁盘、栉水母、异涡、环口、中生、星虫、螠、帚虫、腕足、棘皮、毛颚、半索)。而只有两个类群是陆地所特有的:多足类和两栖类。这些古老的物种是提供新的分子模型进行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潜在的宝库。

据统计,中国海域已记录的海洋生物物种共20278种,隶属于44门,其中鱼类约占世界总数的14%,蔓足类约占24%,昆虫类约占20%,红树林植物约占43%,海鸟类占23%,头足类占14%,造礁珊瑚物种约占印度-西太平洋总数的1/3。我国海洋生物中有许多是中国特有种和世界珍稀种,如中华鲟、中华白海豚)、儒艮、海龟、日本红珊瑚、文昌鱼、大珠母贝、鹦鹉螺、鲎等。

今天小编对海洋生物多样性种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物入侵的生态过程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亚而入侵我国海南岛和雷州半岛许多林场的外来物种薇甘菊,由于这种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水分从而造成土壤极其干燥,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还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曾一度严重影响整个林场的生产与发展。生物入侵的生态过程是什么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生物入侵的生态过程

1.外来种的侵入是指生物离开原生存的生态系统,到达一个新环境。

2.定居与成功的建立种群是指生物到达入侵地后,经当地生态条件的驯化能够生长、发育、并进行了繁殖,至少完成了一个世代。

3.时滞阶段是指,初始种群到扩散、爆发之间的漫长时间;通常处于适应阶段,生物已在入侵地繁殖了多代或者已经度过了多年,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

4.扩散和爆发:扩散阶段是指入侵生物已基本适应了新环境,种群已形成有利的年龄结构和两性比例,而且具备快速增长和扩散的能力;爆发是指大尺度,大密度的出现在被侵入的环境中。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的生态过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从藻类到蓝鲸,地球的物种纷繁复杂,科学家们还不清楚地球上到底生活着多少个物种。据估计,全世界物种数量多达1亿种,而迄今只有约180万种被命名。虽然确切数字无法确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地球上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物种灭绝。科学家估计,每天约有150至200个物种灭绝。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物种集中灭绝的时期时有发生,但这次种物种灭绝事件,是过去6500万年来地球未曾经历过的剧变——这是恐龙灭绝以来物种灭绝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这种大规模的灭绝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方法和消费造成的,包括栖息地破坏、城市不断膨胀、污染、森林砍伐、全球变暖和“入侵物种”入侵等。例如,35%的红树林和20%的珊瑚礁均已消失。至少在上个世纪,世界各地的生态系统一直以固定的速度被转为农用或其他用途。

纵观地球历史,物种的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然而,在过去100年里,人类活动使物种灭绝速度增加到自然灭绝速度的至少100倍。目前的灭绝速度远大于新物种的产生速度,因此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净损失。目前的流失趋势和速度是有记载以来最高纪录的数百倍,而且丝毫没有放慢速度的迹象。

今天小编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现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有什么意义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细菌与环境保护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细菌环境保护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有机酸、氨基酸等,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厌氧菌(一些杆菌如甲烷菌)在无氧环境下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甲烷可用于照明、取暖或发电;好氧菌在有氧环境下直接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都能达到净化水的目的。污水处理厂中常用的生物活性污泥絮状物就是由多种微生物聚合而成的絮状团块,主要是细菌,可以高效地提高水质。

此外,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还有其他方面,如生物防治中以菌治虫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叶蝉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叶蝉成虫和若虫均刺吸植物汁液。叶片被害后出现淡白点,而后点连成片,直至全叶苍白枯死。也有的造成枯焦斑点和斑块,使叶片提前脱落。成、若虫均善走能跳,成虫且可飞动离迁。若虫取食倾向于原位不动,成虫性活跃,大多具有趋光习性,那如何防治农作物虫害呢?利用自然界害虫的天敌防治虫害的一种方法。首先要注意保护害虫的自然天敌,提高天敌对害虫的抑制作用,尽量创造有利于害虫天敌生存的条件,或者采取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害虫天敌,以增加天敌的数量,抑制虫害的发;利用害虫的致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其致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等多种类群。以菌治虫是一种十分安全的防治手段,对人、畜、农作物和微生物都没有危害,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且防治效果非常好,那么叶蝉的生物防治方法有哪些呢?

1、桃叶液。取桃叶5公斤,石灰100克,放入3倍清水中浸泡5小时后,把桃叶榨干去渣,即为原液,每公斤原液加清水10公斤,进行喷雾,可防治棉蚜、玉米螟、稻苞虫。也可用桃叶加水煮后过滤,取原液喷洒,能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2、马尾松液。用5公斤马尾松针加开水5公斤,密闭浸泡2小时过滤喷洒,可防治稻叶蝉、稻飞虱。

3、枫杨液。枫杨叶0.5公斤捣烂,加水50公斤,取滤液,防治蚜虫,叶蝉、飞虱、地下害虫等。或采集80-100公斤枫杨鲜叶,捣烂后给菜地或苗圃深施,能防治地老虎、蝼蛄等地下害虫。

4、花椒能防治蚜虫、叶蝉、白粉虱、黏虫、介壳虫。取花椒0.1公斤,加水0.3公斤,熬20~30分钟,过滤后加水10倍喷洒,防治效果达87%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如何利用生物方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外来物种,由于其不属于当地生态系统,一方面有可能缺乏对其制约的物种而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外来物质有可能反过来猎食或挤压当地物种生存空间,所以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极易造成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灾难。那么如何利用生物方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建立综合治理制度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2.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

一方面,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严厉打击走私动植物和逃避检疫事件;在外来入侵物种最易集中进入的地区,加强人员配合,加强检疫力量。

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和信息交流,建立起省、市、县级的多层次的外来物种疫情的报告和分析系统,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的查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帮助农户或饲养户掌握病害情况,尽量减少风险。

提醒您:建立防范外来物种侵袭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刻不容缓,这样才能避免外来物种被带进国门。另外我们也可以学习外来物种知识帮助自己,因为我们了解外来物种后才可以更好地预防。最后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文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生物变异的利与弊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有机体的属性之一,它表现为亲代与子代之间的差别。变异有两类,即可遗传的变异与不遗传的变异。现代遗传学表明,不遗传的变异与进化无关,与进化有关的是可遗传的变异,后一变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所致,其方式有突变与重组,那么生物变异的利与弊?引起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生物变异小知识:

生物变异的利弊恐怕需要分两方面讨论:一是对产生变异的生物本身的利弊,另一方面是从人类角度,讨论变异对人的利弊。

确实,对生物自身来说,目前地球上的生物本身都是保留了长期以来对自身有利的变异的结果,也就是“进化”的结果,例如长颈鹿的脖子,有研究表明这是不断巩固的变异的结果,使得它们能适应非洲大陆的气候环境,能存活到今天;大型的恐龙就在不利的环境下灭绝,大约也就是受其“变异”之害;

从对人类来说,生物的变异的利弊,要看变异结果对人类是否带来好处,带来好处的,便是有利,否则就是有害;例如水稻的育种,杂交水稻的培育就是人类利用并刻意使水稻产生并巩固高产的变异,解决粮食问题,水稻这种变异当然对人有利;年前曾令世界变色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生物变异,不用评论了。

实际上,所谓变异,可能随时都会发生,有很多不为人察觉,例如人自己体内的细胞,等到发现后才知道是“良性”(也许还不算弊)或是“恶性”(肯定是弊了);也就是被察觉有变异发生后,甚至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有可能判定这变异对人类的利弊。

提醒您:为了防止基因变异,一定要保护好环境,多了解一些生态破坏知识和环境污染知识来提高自己能力,最后要了解更多环境污染小知识和生态破坏小知识可收藏本网站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生物入侵对经济的影响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入侵动植物成为直接危害农林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有害生物。外来入侵动植物对农田、园艺、草坪、森林、畜牧、水产等可带来直接经济危害。

1.水花生对水稻、小麦、玉米、红苕和莴苣5种作物全生育期引致的产量损失分别达45%、36%、19%、63%和47%。

2.紫茎泽兰含有的毒素易引起马匹的气喘病,仅1979年在云南省的52个县179个乡,发病马5015匹,死亡3486匹,甚至造成“无马县”;牛羊也因无可食饲料种群数量锐减。

3.广东、云南、江苏、浙江、福建、上海等省市每年都要人工打捞水葫芦,仅浙江温州市和福建莆田市1999年用于人工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分别为1000和500万元,全国总的费用至少超过1亿元,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更大。

4.美洲斑潜蝇最早于1993年在海南发现,到1998年已在全国21个省市区发生面积达1300000hm2以上,它寄生22个科的110种植物,尤其是蔬菜瓜果类受害严重,包括黄瓜、甜瓜、西瓜、西葫芦、丝瓜、番茄、辣椒、茄子、豇豆、菜豆、豌豆和扁豆等,目前在我国,每年防治斑潜蝇的成本高达4亿元。

5.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松树癌症”,松材线虫病在短短十年间,疫区已扩至江浙六省,发生面积约66000hm2,对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区构成了巨大威胁。

今天小编就生物入侵对经济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百植萃果酸生物膜怎么用?让痘痘粉刺远离你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都很流行刷酸,像果酸和水杨酸就是比较温和的酸,之前去医院刷酸的时候,医生就很推荐百植萃,百植萃果酸生物膜,就是它们家最热销的一款

百植萃果酸生物膜怎么用

1、可做面膜使用

清洁皮肤、均布涂抹于面部、避开眼周、贴服10-15分钟、清水洗去。

2、保养品叠加使用

在所有晚间保养程序完成后5~10分钟后,再敷上本产品,让其功效与之前保养品叠加,达到1+1>2的神奇效果。

3、可做晚霜使用

油性肌肤者等用户,在涂抹精华后,可直接使用本品代替面霜,适当按摩促进吸收。

4、可配合BB霜使用

如果感觉粉底或BB霜保湿力度不够,不够亲肤,可以在其加入约一颗黄豆大小的果酸生物膜调匀后使用。此方法特别适合干燥及初老肌。

5、可做按摩膏使用

取一个杏仁或一颗樱桃大小的本产品,使用时,从面颊、额头等较宽的部位开始,由面部中心向外侧仔细涂抹至整个面部(避开眼周肌肤),然后按照淋巴循环的方向进行面部按摩,帮助促进代谢,排除面部多余水分和毒素,令肌肤纯净紧实有光泽。

使用心得

有闭口粉刺黑头的朋友,强烈推荐你们入一支百植萃复合果酸生物膜!作为一个痘痘肌加敏感肌的妹子,使用适合的护肤产品对我来说非常极其重要。自从毕业之后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天都会上妆,由于卸妆不到位导致毛孔堵塞,闭口粉刺肆意生长,逆光下小小的疙瘩特别多,脸上看起来特别粗糙。也用过一些去角质的产品希望可以清除毛孔里的东西,但是效果甚微。后来,朋友的推荐可以使用果酸治疗闭口,但是作为敏感肌的我又不敢轻易尝试。

一位同是敏感肌的朋友用过百植萃后,效果很好,强烈安利我。这款果酸味道很好闻,第一次敷好洗掉之后,发现脸比以前白净了一些,我基本上是隔一天敷一次果酸。两周之后闭口差不多好了,摸自己脸颊明显感觉光滑许多。现在,闭口粉刺基本上没有了,朋友同事见到我都说我的皮肤比以前细腻很多,光滑不少,强烈推荐跟我一样用闭口粉刺的敏感肌朋友入一支百植萃,非常棒!

适合肤质

适用肤质:任何肌肤(敏感肌肤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功效:温和调理肌肤粗糙与毛孔问题、光滑去除肌肤表面干燥老化角质、改善肌肤水润度

百植萃复合果酸生物膜价格

(448元/50ml)

5大秘密改善肌肤水润度。苦杏仁酸美白淡斑,葡萄糖酸调整皮脂分泌,甘醇酸改善粗糙暗沉及色素沉淀,乳糖酸具有抗氧化功效,柠檬酸可加快角质更新,收缩毛孔。持续使用可以祛痘及痘印,除黑头,缩毛孔,改善皮肤粗糙对抗色素沉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生物入侵的例子及危害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比较常见的有凤眼蓝、福寿螺、互花米草、薇甘菊以及空心莲子草等,这些外来生物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比较大的危害,下面带您简单了解一下。

入侵生物的危害

1.凤眼蓝常由于过度繁殖,阻塞水道,影响交通。影响航运和排泄,成为农业、水利、环保的头号敌人。限制了水体的流动,使水体中的溶氧量减少,抑制了浮游生物的生长,破坏了河涌生态环境。为血吸虫和脑炎流感等病菌提供了滋生地,滋生蚊蝇,为蚊子的幼虫提供了呼吸和繁殖的机会。

2.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

3.互花米草在潮滩湿地生境中超强的繁殖力,威胁着全球的海滨湿地土著物种,所以许多国家正在将其作为入侵植物实施大范围的控制计划。

4.薇甘菊在其适生地攀援缠绕于乔灌木植物,重压于其冠层顶部,阻碍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继而导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有害植物之一。

5.空心莲子草会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排挤其他植物,喜旱莲子草使群落物种单一化;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

今天小编对生物入侵的例子及危害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关节基本结构功能

关节: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①关节面:相邻两块骨的接触面,凸起的一面叫关节头;凹进的一面叫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关节面之间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②关节囊:由坚韧的结缔组织构成,它包绕着整个关节,使相邻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关节囊内还有坚韧的韧带,对关节起加固作用。

③关节腔:是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关节囊内壁分泌的滑液,可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活动灵活。

(3)骨骼肌: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呈白色,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很坚韧。一般位于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邻近的两块骨上,没有收缩能力;肌腹呈红色,位于骨骼肌的中间,外面包裹着结缔组织膜,里面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柔软而富有弹性,在受到刺激时能够收缩。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在人体内骨骼肌接受的刺激来自于神经。当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水中生活的动物

全文共 1013 字

+ 加入清单

水中生活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鱼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与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_氧气_进入鳃丝的_毛细血管_中,而_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_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_水_中生活;体表被_鳞片_;用_鳃_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_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1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_,食物从口_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5、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6、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7、鱿鱼为软体动物,鲸鱼为哺乳动物,娃娃鱼(大鲵)为两栖动物,海马是鱼类,鲸、海豚、海豹是哺乳动物,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心脏的结构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心脏的位置

人的心脏在胸腔内两肺之间,心尖指向左下方。心脏的形状像个桃子,人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心脏的结构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它有4个空腔,按照位置关系,这4个腔分别叫作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在上,心室在下,而且左心房只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只和右心室相通,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之间都是不相通的。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结构与它的功能是相适应的。心脏的肌肉发达,因而能够强有力地收缩,就像泵一样,能够将血液泵垒全身,上至大脑,下至手指和脚趾。它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即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的左右两个“泵”同时协同工作,两个“泵”之间由一层厚的肌肉壁隔开。左侧收集来自肺部的血液,并将血液泵至全身;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其他部分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肺。这样,体内的血液既经过全身又经过肺,在心脏处汇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