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儿童怎么会得肿瘤实用20篇

溺水死亡是孩子暑期安全的头号大敌。家长和社会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暑期安全工作,防止孩子在无成年人陪伴下单独、结伴游泳,孩子们本身也应该了解一些溺水急救常识。下面就是问学吧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溺水方面的安全知识,供大家参考。

浏览

462

文章

25

篇1:儿童脑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全文共 959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患有肿瘤儿童是越来越多,儿童脑肿瘤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家长不注意的话,等到医院检查出疾病的话,会延误了疾病的治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儿童脑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脑肿瘤的症状有哪些

一、呕吐

这是儿童颅内肿瘤最常见的表现,早期时易在清晨发生,随着病情的进展则出现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并呈现出间歇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对于孩子,常出现从口、鼻腔呈喷射样呕吐,并伴有头痛。我们都知道这是颅压增高的表现,但在临床上常碰到约10%的脑肿瘤患儿,仅有反复的呕吐,没有头痛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第四脑室底部的呕吐中枢神经受到肿物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所以,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时,特别是伴随有头疼或者头晕,家长注意带孩子进行头部的影像学检查。二、头痛

成人的头痛十分常见,大多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或者是神经官能症。但对于儿童,头痛中的器质性病变明显高于成年人,头痛严重时还伴有呕吐。婴儿或低龄无法向家长表达头痛的感觉,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拍打头部、抓自己的头发、不停哭闹。家长应注意婴儿阶段持续的烦躁不安,可能预示着孩子有头痛感,只是孩子还不会和你交流。三、头颅增大

多发生在婴幼儿,因此期小儿颅缝未愈合或愈合不紧,颅内压增高可致颅缝分离而使头围增大。这种头颅增大常不如先天性脑积水明显。四、意识障碍或精神异常

严重意识障碍常为脑疝所致,而颅压增高严重的患儿可表现为淡漠、乏力及嗜睡等,需引起注意。国外资料显示,儿童脑瘤患者有人格改变或行为异常者约占到50%左右。多数表现为呆滞,对玩耍不感兴趣,易疲劳,沉默寡言或易激惹。五、连续发热

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时时注意孩子的一些细微症状变化。当孩子持续两周以上出现连续发热、消瘦、苍白、食欲减退、乏力、紫癜等出血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血液肿瘤专科门诊诊治,接受必要的特殊检查,以免漏诊或延误诊断。六、无外伤无高烧下癫痫发作

肿瘤引发的癫痫和普通癫痫有本质的区别:如果癫痫发作是在无外伤、无高烧等情况下发作,应该高度警惕是否肿瘤作祟。专家表示,所有的肿瘤都可能引发癫痫,尤其以脑半球的运动区肿瘤更易影响,曾有一个6岁儿童经常间歇性的口角抽搐,后发现其右侧内顶长有脑瘤。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脑肿瘤的症状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儿童肿瘤治病能不能痊愈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治病不能痊愈?儿童肿瘤虽然凶险,但疗效却很好,只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总体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

为什么儿童肿瘤的治愈率能如此之高呢?这主要有四大原因。一是,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区别很大。儿童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是由不成熟的胚胎组织发展而来,对化疗很敏感;而成人肿瘤多来源于上皮组织,对化疗不敏感。二是,儿童对化疗耐受较好,即使连续6个月至一两年连续化疗,常常也能坚持得很好。三是,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在手术、化疗后恢复较快。四是,孩子还处于懵懂无知的时期,就算患上肿瘤,治疗时也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这也为战胜癌症增加了砝码。

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目前儿童肿瘤患者的诊治情况并不理想,因未及时发现或认识误区导致病情延误的并不少见。“孩子太小,等长大点再治也不迟”是很多家长的想法。殊不知,这一拖就给癌细胞提供了扩散的机会。儿童肿瘤一般病情进展很快,有些肿瘤刚发现时还很小,但1个月后就可能转移到全身。因延误治疗导致患儿在3—6月内死亡的情况并非个案。此外,部分家长对手术非常恐惧,觉得孩子太小承受不了那么大的手术。其实,现在国内的麻醉、手术技术都已达到国际水平,切除肿瘤是治愈的关键之一。该手术时不手术,就会给癌细胞以可乘之机,造成播散转移,导致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

值得提醒的是,治疗儿童肿瘤,强调“综合治疗”,尤其重视手术、辅助化疗、放疗的“合力”。与畏惧手术的家长不同,有些家长一来就要求做手术,殊不知,如果放化疗等辅助手段没有应用,单纯手术了,切除的肿瘤很可能不到1个月就又长出来了。但如果辅以放、化疗,其治愈率将大大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儿童肿瘤的最佳治疗方式有哪些

全文共 1297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的最佳治疗方式有哪些?近年来,不仅常见的儿童肿瘤发病率上升,如淋巴瘤、白血病等,而且一些成年人多发的肿瘤在孩子当中也屡见不鲜。国际抗癌联盟将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定为“今天的孩子,明天的世界”,向全世界传递出要关注孩子健康,为孩子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信息。结合今年世界癌症日主题以及2008“绿色奥运,无烟奥运”的健康理念,第十四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2008年4月14日-20日)把主题定为“提倡全民戒烟,让儿童远离癌症”。

为此,本专版特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专家谈谈儿童肿瘤的预防和治疗。

早期发现治疗效果好

儿童肿瘤在14岁以下的人群中的年发病率是105/100万,是儿童因疾病致死的第一杀手。儿童肿瘤居前四位的分别是白血病、脑瘤、恶性淋巴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其他高发病的儿童恶性肿瘤还有肾母细胞瘤和恶性组织细胞病。其中白血病占据儿童恶性肿瘤总发病率的三分之一。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进步,儿童肿瘤一大半是可以治愈的。例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以上无病生存率(5年无病生存者复发率仅是10%左右)在国际上最先进的研究中心可达85-90%,我国先进的儿童白血病研究治疗中心也已达到75-80%,恶性淋巴瘤5年无病生存率也达70%左右,某些类型可达80%,肾母细胞瘤5年无病生存率可达80-85%。其他恶性软组织肉瘤总的5年无病生存率可达50%左右。随着近几年来的医学发展,这些数据还会进步。

但是,要获得良好疗效,还是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要做到早期诊断。当患儿有两周以上的连续发热、消瘦、苍白、食欲减退、乏力、鼻衄、紫癜等出血症状,腹部膨隆或颈旁及身体任何部位发生肿块时,应及时到医院血液肿瘤专科门诊诊治,作必要的特殊检查,以免漏诊或延误诊断。例如,恶性淋巴瘤I-Ⅱ期其治愈率是90%以上,而Ⅲ-Ⅳ期会降到60-70%。

其二,及时接受正规的系统治疗。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到设有儿童血液/肿瘤专科的医院诊治,接受系统正规的治疗和综合治疗,才能争取获得最好的疗效。决不能因病急乱投医,先在一般的医院作无序的化疗,治疗失败时再转向有儿童血液/肿瘤专科的医院,这样往往错失治愈的良机。严格地讲,对一个患恶性肿瘤的患儿欲获得治愈的结果,机会只有一次,治疗过程中容不得失败无效或部分有效。

其三,长期规则地完成整个治疗方案,不能半途而废。例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男孩的总的治疗时间是两年半左右,女孩是两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一年半左右。不同分期的恶性淋巴瘤是1-2年。有的家长往往误信周围“好心人”的误导,认为“化疗伤人”,相信吃草药、偏方,或单用中草药治疗,这样就会把孩子的生命断送掉。据统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已治愈各种儿童恶性肿瘤1000余列,其中一半左右已长大成人,成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人才。

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上海市的儿童有少儿医保和儿童大病住院互助基金的双重保障,对患有恶性肿瘤的患儿而言,可以担负绝大部分的医疗费用。全国已有4个城市先后也已建立儿童医疗保障体系,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将建立各种类型的医保体系。相信将有越来越多患恶性肿瘤的儿童将重获新生,儿童恶性肿瘤不再是“不治之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如何防治儿童肿瘤?最好服用维生素A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得了肿瘤就等于患上绝症了。”生活中,不少人“谈癌色变”,主要是因一些错误的认识严重影响肿瘤的防治,甚至有的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科学认识癌症成因是关键,那么如何防治儿童肿瘤?最好服用维生素A。

近年来,医药界发现维生素A对肿瘤有预防与治疗作用。

预防肿瘤维生素A的前体β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消除自由基的作用,是一种良好的抗癌物质。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β胡萝卜素在癌症早期可以有效地延缓或阻断其恶变过程,能有效地降低肺癌、胃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实验证明,长期吸烟的肺癌高危人群,其体内的维生素A含量明显低于正常人。

治疗肿瘤维甲酸是维生素A的自然形式与衍生物的总称,近年来用维甲酸治疗中晚期癌症及进行性癌前病变均取得了可喜的效果。更令人鼓舞的是,用维甲酸分化诱导治疗白血病有突出的功效,被认为是白血病治疗的一个重大突破。与传统的化疗相比较,其最大的优点就是患者耐受良好,副作用少。

既然维生素A有这么多好处,那么该如何摄取呢?维生素A最好从食物中摄取。

维生素A胶丸要慎服目前市面上出售的维生素A胶丸是维生素A醋酸酯,必须在人体内经过水解后才能发挥功效。口服维生素A胶丸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如果盲目长期超量服用,蓄积中毒后会造成恶心厌食、皮疹、脱发及颅内压增高、肝脾肿大等。

天然食物好吸收维生素A的前体是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菠菜、芹菜、辣椒等绿色蔬菜中,是一种安全、无毒、易被吸收的天然化合物。

所以防治儿童肿瘤最好用维生素A,尽量多吃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当然除此之外还是要保证正常的睡眠和休息。有关儿童健康饮食、宝宝补充维生素吃什么保健品相关的常识小编继续持续更新,如果您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常识请持续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哪些表现暗示儿童患上肿瘤

全文共 1122 字

+ 加入清单

和成人一样,儿童肿瘤也分良性和恶性,近几年儿童恶性肿瘤的比例明显增高。那么哪些表现暗示儿童患上肿瘤呢?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哪些表现暗示儿童患上肿瘤

一、呕吐:

这是儿童颅内肿瘤最常见的表现,早期时易在清晨发生,随着病情的进展则出现在一天的任何时间,并呈现出间歇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对于孩子,常出现从口、鼻腔呈喷射样呕吐,并伴有头痛。我们都知道这是颅压增高的表现,但在临床上常碰到约10%的脑肿瘤患儿,仅有反复的呕吐,没有头痛的现象;这往往是因为第四脑室底部的呕吐中枢神经受到肿物压迫和刺激引起的呕吐。所以,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反复呕吐时,特别是伴随有头疼或者头晕,家长注意带孩子进行头部的影像学检查。

二、头痛:

成人的头痛十分常见,大多数为血管神经性头痛或者是神经官能症。但对于儿童,头痛中的器质性病变明显高于成年人,头痛严重时还伴有呕吐。婴儿或低龄幼儿无法向家长表达头痛的感觉,常常表现为烦躁不安、拍打头部、抓自己的头发、不停哭闹。家长应注意婴儿阶段持续的烦躁不安,可能预示着孩子有头痛感,只是孩子还不会和你交流。

三、视力减退和视野缺损:

视力减退在儿童脑瘤里非常常见,表现为看东西模糊不清,孩子在学校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体时,容易被家长发现。低龄幼儿在玩耍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抓取一些指定的玩具以识别婴儿是否有视力减退的表现。视野缺损,是指在头和眼睛不动的情况下,看到的空间范围,有水平视野和垂直视野,一些儿童脑肿瘤会引起视野的向心性缩小。

检查时,常见儿童视乳头水肿常伴有出血,在较短时间内能发展成为继发性的视神经萎缩,视力受到严重损害。这项检查因为儿童常不能配合检查,有时需要请眼科医生散瞳后,在检查镜下检查。在判定孩子是近视眼之前,家长一定要在神经外科医生的帮助下,做一下脑肿瘤的排除检查。

四、头颅增大:

成人的骨缝已经骨性愈合,颅压增高很少有颅缝裂开,而小儿的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颅内压增加会使颅缝裂开从而使头颅增大。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出生后定期检查婴儿的头围,对照标准量表,看看是否孩子有超出正常值的情况发生。

五、复视:

复视,即看物体时形成两个重叠影像。这是由于脑肿瘤引起颅压增高后,使得眼睛双侧展神经受到不同程度挤压和麻痹引起的。常常为内斜位(常说的“对眼”)和复视的表现。

六、颈部抵抗和强迫头位:

颈部抵抗,简单理解为颈部强直。儿童颅内肿瘤好发于后颅窝,可直接或间接刺激到颈神经根造成颈部抵抗。有时候,脑肿瘤患儿强迫使头颈部固定在一个位置,常为侧俯卧位置,这是身体机能的一种自发代偿机制,能使脑脊液循环保持通畅;如果换为另一侧体卧位,肿瘤会向健康组织施加压力,使脑脊液循环梗阻。对于这类患儿,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否则随时有脑疝的危险。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儿童患肿瘤有哪些先兆信号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持续低烧、淋巴结肿大、不明疼痛密切观察儿童肿瘤信号,为啥儿童肿瘤常常发现较晚?郑大三附院儿外科主任医师陈琦分析,孩子不像大人那样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加上他们诉说病情能力较差,对疼痛的敏感度也不如大人强。因此,往往需要家长对患儿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比如较小的腹部肿块,多是父母为孩子洗浴或睡眠抚摩时偶然发现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患肿瘤有哪些先兆信号?

孩子出现以下症状须高度警惕:

1.持续低烧。一般感冒、肺炎发烧,几天就会好。但是,倘若不明原因发烧持续1周以上还不好,特别是经抗病毒、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应及早就诊。

2.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下不去,脖子上有很多淋巴结,或淋巴结短时间增大,要警惕肿瘤可能。

3.可触及的肿块。在孩子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一旦发现肿块,须查明原因。建议家长在孩子睡觉后,抚摸其全身,若哪儿都软平,就没问题,一摸到疙瘩或硬块,要小心。

4.疼痛。较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如头痛、腹痛、关节痛等,必要时拍片检查。

5.腹胀、呕吐。肠道肿瘤可能引起肠道梗阻,出现肚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6.眼球前凸、眼睛疼。眼部的一些肿瘤,可能导致眼部不适。

7.贫血、出血。有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或出血,包括牙龈出血、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可化验血排除白血病等。

此外,陈琦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至少B超、血尿常规检查不可少。

早期治疗儿童肿瘤治愈率能达70%

虽然肿瘤很凶险,但如果早期治疗,儿童肿瘤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比成人肿瘤好,其总体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侯广军曾接诊过一个2岁的膀胱癌患儿,当时手术切除了近一半的膀胱,将病灶完全切除干净,后又结合化疗和中药治疗,如今孩子已经上了初中,和同龄人没两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儿童肿瘤有哪些蛛丝马迹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有哪些蛛丝马迹?恶性肿瘤开始将魔爪伸向儿童,但家长别焦急,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儿童恶性肿瘤的总体临床治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达到60%。关键在于家长早早察觉孩子的异常,及早采取规范治疗。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科行政主任林愈灯介绍道,儿童恶性肿瘤的总体临床治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达到60%。举例来说,儿童肿瘤中的肾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从60年代的30%升至85%,霍奇金淋巴瘤从25%升至于80%,上文也提到过,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达80%左右。患儿治愈后可以长大成人,与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和生活。但值得提醒的是,儿童恶性肿瘤临床表现隐匿,加上儿童表述能力较差,家长不易察觉,临床发现,许多儿童被确诊患肿瘤时已经处于中晚期,肿瘤已侵及邻近组织。

所以,家长有必要掌握一些有关儿童肿瘤的科普知识,平时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定期为孩子做健康体检,高度警惕孩子的一些不正常反应和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诊,接受必要的特殊检查,以免漏诊或延误诊断。以下是儿童恶性血液肿瘤性疾病一些常见症状,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应该带孩子上儿科做相关检查:

家长应该监测的身体状况

不明原因的发热:如低热、持续不退的发热、消瘦、无力、面色苍白、食欲下降;

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以非感染性肿大为主;

皮下组织或其他部位的肿块;

骨骼关节疼痛,不应只考虑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约15%~20%的白血病患儿首先表现为关节疼痛;

体检发现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反复持续的晨起头痛,这常是脑瘤主要的早期症状;

呕吐、神经瘫痪症状;

腹部肿块。大部分慢性白血病有巨脾,神经母细胞瘤和肾母细胞瘤可以无症状地出现一个腹部肿块,建议家长养成经常抚摸检查孩子腹部的习惯;

无症状肉眼血尿;

眼部变化: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可出现猫眼反射,即眼底有白色反射光,早期可有视野的改变,细心的家长可发现患儿看物时要改变头部位置,应及早进行眼底检查;

内分泌紊乱的症状:左右不对称的肥胖或性早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儿童肿瘤大多为什么因为父母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大多为什么因为父母?“六一”是每个孩子都期盼着的节日,但身处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病房的孩子们却没有心情迎接这个本应该充满欢乐的日子。此刻,他们正在与人们“谈之色变”的癌症进行着抗争。据悉,从2005年至2010年,该院接诊的儿童肿瘤患者人数整整增长了一倍。

患儿增加每周五六台手术

7间病房、26张病床,几乎每张病床上都有一个孩子,年纪最小的刚刚出生几天,还有十几名病人因为暂时没有床位而无法住院。肿瘤医院儿童肿瘤科主任阎杰告诉记者,2005年,该科出院人数和门诊人数分别为300余例、1300例,而到2010年,这两组数字分别上升为近600例和2360例,而且几乎每个病种的患者都有所增加。“以前,一周只有一两台手术,但现在一周要做五六台手术,甚至更多。”

儿童肿瘤大多“祸起”父母

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这些儿童肿瘤与父母家族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都可以在患儿的家族中找到相关遗传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如果孩子的父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油漆、石油产品、溶剂、农药等,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接触化学物质和物理因子,如电磁、离子辐射会使发育的胎儿受到损伤,从而增加孩子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孩子的神经系统肿瘤、横纹肌肉瘤、肝母细胞瘤等均与父母的职业有关系。此外,怀孕期间服用某些药物尤其是激素类药物,可以使胎儿细胞的染色体携带致病基因或发生基因突变,在一些因素的作用下也会提高肿瘤发生的几率。

父母存误解延误治愈时机

刚满1岁的佳佳,因为不明原因持续高烧一个月,经系统检查后确诊为恶性程度极高的神经母细胞瘤。“以前都没听说过这个病,没有想到这么小的孩子也会得肿瘤”。佳佳的父亲直到现在还不能接受孩子患上癌症这个事实。

“不了解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家长认识的误区。”阎主任说,一些年轻的家长由于缺乏儿童肿瘤的知识,误以为小孩的承受能力差,于是放弃治疗,从而失掉让治愈的宝贵机会。其实,经过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约有2/3的儿童肿瘤患者是可以治愈的。能否治愈的关键,除了取决于肿瘤自身特性外,更重要的是患儿能否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经过治疗的患儿可以获得很长的无瘤生存期,长大后能和同龄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

三次B超体检肿瘤可早发现

儿童肿瘤总的发病情况呈现两个高峰,一个是0岁至1岁,另一个是2岁至3岁,然后逐渐下降,进入相对“安全期”并持续整个青春期。各种“母”细胞肿瘤大部分会在3岁至5岁前发病;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在5岁至9岁呈现发病高峰;1岁前横纹肌肉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8岁之后会再次升高;生殖细胞瘤一般多发生在0岁至1岁和12岁至14岁。

针对儿童肿瘤的发病特性,阎主任给“新妈妈”们提出了一个“三次B超体检计划”:第一次,在“准妈妈”时期一定要进行一次胎儿B超检查;第二次,在孩子出生后1年内检查;第三次则是在孩子3岁左右检查。

由于婴幼儿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父母对孩子的观察和留心对早期发现儿童肿瘤也具有一定意义:留意孩子是否有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孩子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突然性的生长变慢,或是消瘦,不爱吃东西,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给孩子洗澡、抚摸的时候,要有重点地摸一下腹部、四肢有没有包块之类的东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儿童颅内肿瘤的早期症状是否明显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颅内肿瘤早期症状是否明显?颅内肿瘤就是人们俗称的“脑瘤”。脑肿瘤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肿瘤,在儿童全身性恶性肿瘤中所占比例甚高,仅次于白血病,高发年龄段为5-8岁。恶性肿瘤多见,如胶质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生殖细胞瘤等,良性肿瘤相对较少,如颅咽管瘤、畸胎瘤、血管母细胞瘤等。

儿童颅内肿瘤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家长忽视,从而耽误了治疗。儿童颅内肿瘤临床表现分为颅类高压和肿瘤局灶两类:颅内高压症状包括头痛、呕吐和视乳头水肿。头痛最初为间断性、以后可转为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全脑或额、枕部分布。头痛与呕吐常于清晨更严重,呕吐以后头痛可短暂减轻。颅压增高还可致继发性视神经萎缩而出现视力减退。儿童颅内肿瘤通过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很快诊断出来。良性肿瘤只要进行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若在2岁以前发现,症状比较轻微,可定期观察。恶性肿瘤则越早手术越好,否则将危及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儿童5岁前是肿瘤发病高峰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5岁前是肿瘤发病高峰,“和成人一样,儿童身体的各系统都能患癌,按照发病率由高到低的次序,依次是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瘤、淋巴瘤等。”陈琦说,遗传、病毒、化学物质、放射性核素、电磁、离子辐射和免疫缺陷等因素都可能促使个体发生恶性肿瘤,生活方式与环境也是重要原因,“近期研究发现,吸二手烟、肥胖亦和儿童肿瘤有关”。

儿童肿瘤的发生可能与父母的职业有关。比如经常接触汽油,父亲是汽车司机的,患肺癌的几率就高;父母如果长期接触金属、印刷、焦炭、石油化工等行业,其子女发病率也会变高。“如果儿童长期生活在受到污染的空气中,也增加白血病的患病几率,这也是为何刚装修完的房子千万不要急于入住的原因。”

“5岁前是儿童肿瘤的发病高峰。”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胚胎瘤、肝母细胞癌和恶性畸胎瘤等胚胎性恶性肿瘤的发病高峰多在1~3岁。以后随着年龄增大,发病率逐年下降。骨肉瘤、淋巴瘤、甲状腺癌和胃肠道腺癌发病高峰为大龄儿童,尤以青春期为多。

有些儿童肿瘤的表现像感冒

“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儿童肿瘤的治疗效果比成年人要好得多。”陈琦说,由于儿童恶性肿瘤临床表现隐匿,加上孩子年龄小不能表达,结果许多儿童被确诊患肿瘤时已经处于中晚期,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间,造成了严重后果。

“别以为孩子发烧就一定是感冒了,如果无缘无故地发烧超过半个月,并且体温忽高忽低、难以控制,就应赶快就医,因为这很可能是白血病或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陈琦说,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高度警惕孩子的一些不正常反应和症状,如长期低热、消瘦、无力、面色苍白、食欲下降;内分泌紊乱的症状,如不匀称的肥胖或性早熟等;肚痛,或者肚子胀得鼓鼓时;身上、肋骨下方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肿大。“日常换衣服、洗澡时,家长不妨多观察孩子的肚子,用手按按,看看是否有异常,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儿童肿瘤若早期发现和诊断治疗,治愈率能达70%。”

40%的肿瘤可通过健康生活习惯预防

“孩子父母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接触电磁、离子辐射等会使发育中的胎儿受到损伤,从而增加孩子发生恶性肿瘤的可能。因此,预防儿童肿瘤首先要从父母做起,在生活中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40%的肿瘤是可通过培养健康生活习惯预防的,尤其是在儿童时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善于调节心理压力,加强锻炼,对成年后健康极其重要。

研究发现,25%~30%的肿瘤发病与食物有关,如食物中黄曲霉素、亚硝胺类、铅等重金属元素,蔬菜、水果中残留的化肥、杀虫剂,某些食品中的添加剂、防腐剂等,“建议儿童不要进食霉变、过期、无质量保证的食物,少食腌制、烧烤食品,少吃膨化食品,少饮碳酸饮料,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吃豆制品、鲜奶等,主食要粗细搭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为何儿童肿瘤病例每年激增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为何儿童肿瘤病例每年激增?现在儿童肿瘤并不少见,尤其近年来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以往门诊一天只能见到几个肿瘤病例,现在每天30到50个肿瘤专业号仍不能满足需要。

儿童肿瘤多发于出生后5年内,这一年龄段的孩子一般不会诉说病情,家长一定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身体状况,做到早发现,为治疗争取时间。从收治的病例看,不少前来就诊的患儿是在进行其它疾病治疗时发现肿瘤的,他建议家长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每年为孩子做一次正常体检,同时进行超声等检查,做到肿瘤的早发现和早治疗。

儿童肿瘤虽然凶险,但只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总体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儿童对化疗耐受较好,即使连续6个月至一两年连续化疗,常常也能坚持得很好。另外,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在手术、化疗后恢复较快。此外,孩子治疗时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这也为战胜癌症增加了胜算。但目前儿童肿瘤患者的诊治情况并不理想,因为没有及时发现或正确认识导致病情延误的并不少见。不少家长抱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太小,等长大点再治也不迟,但这一拖就给癌细胞提供了扩散的机会。儿童肿瘤一般病情进展很快,有些肿瘤刚发现时还很小,但1个月后就可能转移到全身。因延误治疗导致患儿在3至6个月内死亡的情况并非个案。

有异样症状尽快检查

如果儿童出现不明原因发热;面色苍白、贫血及有易出血倾向者,如牙龈、鼻腔出血,皮肤有出血点以及有阴道出血症状;身体某一部位有包块,或颌下、颈下、腋下、腹股沟有淋巴结异常增大;不爱吃东西,身体日渐消瘦;肝脾肿大,白细胞异常增多,血红蛋白及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儿童肿瘤对化疗敏感怎么办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化疗敏感怎么办?虽然在大人眼中,孩子总是健康、阳光、天真、无邪的,但人人谈之色变的癌症并不会就此远离他们。世界癌症协会(UICC)最新统计显示,每年有200万儿童罹患癌症;而平均每天,大约有250名孩子会被癌症夺去幼小的生命。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已排到了第二位。所以,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癌症更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儿童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和淋巴瘤占到45%左右,其余55%为实体瘤,主要有脑瘤、软组织瘤、骨组织瘤等。成人肿瘤多发于上皮组织,转移较慢;相比之下,儿童肿瘤多发于间叶组织,发现难,转移快、病程短。

通常,很多父母是在给孩子洗澡时,发现其身上有明显肿块才来医院的,但这可能已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还有些肿瘤并没有明显的肿块,加之儿童做不到对自身健康状况准确地把握、表达,不仅家长容易忽视,甚至医生触诊都难于发现,这也是延误治疗的另一重要原因。因此,家长应对儿童出现的,如长期不明原因的发热、面色苍白、不明原因的出血、较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视力障碍、头痛、呕吐、走路不稳等保持高度警惕。

一旦出现上述可疑情况,应尽快就诊。除了看普通儿科外,最好再咨询一下儿童肿瘤医生,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毕竟“儿科医生不是全科医生”。

尽管发现较为困难,儿童肿瘤在治疗上却有一个先天的优势——对化疗药物更为敏感,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往往能取得比成人更好的治疗效果。我国肿瘤学权威孙燕院士曾表示,对目前儿童多发的肾母细胞瘤来说,只要及时、规范治疗,治愈率甚至可达90%以上,也就是说,这基本是一个“可以治愈的疾病”。因此,强调早诊早治是挽救儿童生命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儿童肿瘤早期信号有哪些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早期信号有哪些?“难发现、易耽误”是儿童肿瘤最可怕的地方。由于临床症状和一些常见病非常相似,儿童肿瘤很容易被误诊。此时,家长就要承担起“守门人”的重责,高度警惕以下这些儿童肿瘤的早期信号,一旦发现有可疑,立刻带孩子到医院就医。

1.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出血。常伴有倦怠、食欲不振、贫血等现象,或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可疑出血点或淤斑,需要尽快去医院血液科检查。

2.不明原因的发烧。别以为孩子发烧就一定是感冒了,如果无缘无故地发烧超过半个月,并且体温忽高忽低、难以控制,就不能再一味在家吃药对付了,应赶快就医。因为这很可能是白血病或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

3.不明原因的疼痛。如腹痛、关节酸痛、头痛等,同时常出现神经症状,如呕吐、走路不稳等。

4.持续性的淋巴腺肿大。因病毒感染导致的肿瘤多会造成局部或全身的淋巴腺肿大,如持续时间较长,且无压痛感,应详细检查。

5.四肢、躯干异常肿大。一些骨癌或横纹肌肉瘤都以四肢或躯干肿大为征兆,别把其草率地视为外伤。

6.眼睛有异常反射光。幼儿的眼球对光线产生不正常反射光,眼眸深邃,可见有白色物体,应迅速到眼科检查。

此外,孩子嚷着肚痛,或者肚子胀得鼓鼓时,别轻易不当回事;孩子身上、肋骨下方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肿块、肿大,也都不是什么好征兆。平时换衣服洗澡时,不妨多观察孩子的肚子,用手按按,看看是否有异常。

值得提醒的是,和成人肿瘤一样,早期发现疾病线索对治愈疾病至关重要,这样才能争取治疗时间,确保疗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国儿童肿瘤9大征兆要警惕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儿童肿瘤哪9大征兆警惕?其实,肿瘤低龄化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是被越来越多的病例证明的残酷事实。近年来,我国儿童肿瘤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我国儿童肿瘤发病率增加了25%。

以儿童急性白血病来说、医生要对每个患儿进行详细的检验分型,根据恶性程度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通常经过2年半到3年的规范治疗,5年不复发即为治愈,目前治愈的病例很多。

警惕:9大征兆是儿童癌症发病前兆

虽然癌症犹如洪水猛兽吞噬着儿童的健康,但是发病前的征兆却是有迹可寻的。幼儿在癌症发病之前,通常都会出现以下9种不明原因的症状。1.不明原因的脸色苍白

如果幼儿饮食习惯良好,在没有偏食、营养不良或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下,却出现脸色苍白甚至贫血等症状,并且找不出任何原因来,那么最好尽快至小儿科或小儿肿瘤科做详细检查。2.不明原因的出血

在没有任何外伤或受到撞击的情况下,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出血,或者在皮肤上出现紫斑。3.不明原因的长期发热

发热是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一般发热的病程为7-10天,如果幼儿发热超过两周,并且找不出任何具体原因的话,那就得引起注意了。4.不明原因的疼痛

如果幼儿的饮食、排泄都很正常,却经常喊着腹痛、头疼或者是关节疼痛,或者是深夜睡眠中被痛醒,那都可能表示着宝宝的身体已经出现状况了。5.不明原因的神经症状

所谓"神经症状"包含呕吐、头痛、颜面神经麻痹、走路不稳或抽搐等,如果是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出现上述症状的话,请马上就医诊断。6.不明原因的肝脾肿大

如果幼儿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同时又在左、右肋骨下面摸到肿块,那就很可能是肝脾肿大。7.不明原因的皮肤肿块

在没有外力撞击的情况下,如果幼儿皮肤出现肿块,那就很可能是身体内部发生病变所致,必须请医师做详细检查。8.淋巴结肿大

在幼儿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因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而导致局部或全身的淋巴肿大,但是经过治疗,肿大的淋巴就会缩小或消失,所以,如果出现无痛性淋巴持续肿大的情形,那就要加以高度重视了。9.眼睛有反射光

如果幼儿的眼睛像夜里的猫眼一样,瞳孔出现白色的反射光,那就可能是眼球出现病变,应该立即找眼科医师和血液肿瘤科医师做详细检查。虽然儿童癌症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但幼儿对化学治疗的反应比成人要好,如果能够早期发现并积极配合医师治疗的话,通常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比成年患癌治愈的几率高很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儿童为什么也会得肿瘤

全文共 934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为什么也会得肿瘤?很多儿童恶性肿瘤在疾病早期如能得到合理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如前段时间,一名2岁儿童家长在洗澡时突然发现孩子左腹部肿胀,经医院B超检查后发现孩子竟患有肾母细胞瘤,由于发现及时,手术治疗后痊愈;但另一来自农村的4岁儿童腹大如鼓,腹部皮肤发亮,由于没有及时诊治,一月后经医院检查,诊断为腹膜后巨大恶性肿瘤,由于肿瘤侵犯面积较广,包绕腹腔大血管,使得手术打开后无法将肿瘤切除,家长后悔不已。儿童癌症的性质、特点、治疗、预后等与成人不尽相同,早期发现和正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人们对于儿童肿瘤的认识常常有些错误的观点:一是认为儿童不会得癌症。事实上儿童不仅各年龄段包括新生儿期均可能患癌症,而且全身的各个系统均可患癌症。畸胎瘤常见于新生儿,神经母细胞瘤和肾胚瘤也可能在新生儿期发病。医学统计表明:儿童癌症的发病率为104/百万儿童,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6%,虽然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却占儿童总死亡率的10.7%,在我国14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中,恶性肿瘤已排到了第二位。

二是认为肿瘤不能治愈。在很多人的意识里,癌症就是绝症。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儿童恶性肿瘤大多来源于胚胎中胚层,以肉瘤居多,有其不同于成人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的特点。儿童恶性肿瘤的恶性程度高、病情进展迅速是不争的事实,但所幸的是它们对于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比较敏感、有效,总体治愈率可达60%。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医学对于癌症的诊断、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儿童肿瘤专科得以快速发展,肿瘤综合治疗模式应用于儿童肿瘤临床,使得许多儿童恶性肿瘤的长期无病生存率获得大幅度提高,如肾母细胞瘤的5年生存率从30%升至85%,神经母细胞瘤从25%升至50%,非霍奇金淋巴瘤从25%升至60%。因此,部分儿童恶性肿瘤完全可以治愈,但能否治愈除了取决于肿瘤自身的特性外,主要还取决于能否获得早期诊断和及时、正确的治疗。

三是不到儿童专科医院由专科医生诊治。儿童恶性肿瘤是有别于一般儿童常见病的特殊疾病,它的诊断和治疗都有特别的要求,没有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和实践是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的。临床上所见的晚期患儿多数是家长没能及时发现,但也有一部分是由于非专科医生的误诊、误治造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儿童肿瘤头号杀手是白血病

全文共 411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头号杀手白血病,据了解,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临床上常将白血病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以往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其临床表现为发烧、感染、出血、贫血、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等。

北京世纪坛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吴学宾表示,白血病是儿童肿瘤死亡的头号杀手,其中,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要比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效果好。

目前,白血病年发病率为十万分之七左右,高危人群中除了儿童,还有55岁左右的老人。

吴学宾表示,白血病病因比较复杂,其中包括各种电离辐射、放射线物质,以及苯及其衍生物等化学物质。也有部分其他肿瘤病或血液病患者转化成为白血病。此外,遗传因素也不可忽视,“比如,先天愚型的小孩发病率比其他小孩高很多。”

吴学宾提醒,市民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白血病最好规避放射线、有毒液体、气体等有害物质。“比如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染发剂等化工制品、劣质地板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预防儿童实体肿瘤 出现8大症状是那些?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肿瘤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儿童肿瘤患者也屡见不鲜。因为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快,细胞生长旺盛,儿童肿瘤的生长速度也很快。一般情况下只要发现儿童出现肿瘤实际体积已经很大,早发现早治疗是针对肿瘤最关键的事情。家长需要了解到肿瘤的八大症状,能够更好的预警。以下是关于肿瘤的八大症状:

1. 淋巴结肿大。出现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比如在儿童的颈部,腋下以及腹股沟出现淋巴结肿大伴随长时间不消,肿瘤还会在短时间内明显长大。

2. 肿块。这种肿块指的是没有明显的痛感,比如在孩子的四肢腹盆部以及后腰部会出现按压没有痛感的肿块。

3. 神经系统方面症状。孩子经常走路会无故跌倒,或者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无缘无故的头痛恶心或者头晕疼痛,甚至有些孩子会出现面瘫的情况。

4. 持续发烧,反复发烧。持续反复发烧,并且查不到发烧的原因,一般情况指的是不明原因持续发烧一周以上,已经经过医院治疗之后依然得不到抑制,需要考虑是否有肿瘤?

5. 疼痛感。孩子的疼痛感很明显,经常会向家长诉说哪里疼?这些疼痛感可以是持续性,也可以是间歇性。不是因为外伤而引起的疼痛感,指的是没有任何原因的疼痛。

6. 腹胀呕吐。经常会出现腹胀呕吐以及消化道问题。在医院接受消化道治疗之后,依然没有得到缓解,很有可能是腹部以及肠道肿瘤引起的肠道梗阻等等。

7. 眼部疾病。有些儿童也会出现眼部肿瘤,一旦出现眼部肿瘤之后,会引起儿童眼部胀痛,眼球突出以及眼球运动异常等情况。

8. 出血。儿童经常会出现不明原因流鼻血,牙龈出血,皮肤出现瘀斑等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判别儿童脑肿瘤需从细节入手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肿瘤的初期临床症状不够典型,往往容易被家长忽视。因此,作为父母必须提高自己识别儿童大脑“健康警报”的能力,其警惕性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孩子的健康,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判别儿童脑肿瘤需从细节入手

呕吐头痛须留意

孩子呕吐不一定就是胃肠道出现异常,呕吐往往也是儿童脑肿瘤最常见的表现。一般来说,脑肿瘤所致的呕吐多发生在清晨,并随着病情的进展呈间歇性和反复发作。呕吐时大多表现为喷射性呕吐,多数患儿还伴有头痛或头晕。因此,当小孩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时,家长应当警惕脑肿瘤的存在,及时带儿童前往医院接受头颅影像学检查,包括头颅CT和MRI等。

头痛主诉对于及早判别儿童脑肿瘤也很重要。但是多数孩子不能够准确表达头痛,仅会用双手不断叩击头部或抓自己的头发或者哭闹来表示。此时就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并引起注意。

视力骤减非小事

在脑肿瘤的患儿中,视力减退现象比较常见。一旦延误诊治会使儿童视神经严重萎缩,导致患儿失明。

除了视力异常,如果孩子的头围明显增大也要及时留意。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肿瘤容易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中敲击患儿头部甚至可听到破壶音。因此,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儿童时,家长须提高警惕。

多饮多尿早警惕

当儿童出现突然性的多饮多尿、易饥饿,胃口增大时,也有可能是脑肿瘤在作祟。“鞍上生殖细胞瘤”等生长在儿童颅内的脑肿瘤往往会导致患儿内分泌功能出现紊乱,导致病理性多饮多尿。同时,性早熟往往也预示着脑肿瘤的侵犯。比如颅咽管瘤、下丘脑错构瘤、松果体区畸胎瘤及垂体瘤等都可以导致患儿生长发育出现异常。

此外,孩子在无任何诱因下出现抽搐也要高度警惕。因此,一旦发现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抽搐,家长们至少要带孩子到医院做头颅CT和脑电图检查,以排除局限性生长的脑肿瘤。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判别儿童脑肿瘤需从细节入手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早发现儿童肿瘤家长抓住哪些线索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发现儿童肿瘤家长抓住哪些线索?专家指出,早期发现疾病线索的第一责任人应该是患儿的家长,特别是母亲。

体表的肿块容易被发现,但是隐蔽于胸腔、腹腔、盆腔和颅内的肿瘤则不易发现。认识一些早期疾病的线索非常重要,家长应对儿童出现以下症状保持高度警惕:

1、不明原因的发热。或者经过短期治疗无效,一般两个礼拜以上的发热应该引起高度警惕。

2、不明原因的贫血。不是寄生虫引起的,不是失血引起的贫血,导致面色苍白,检查出血红蛋白低,血小板、红细胞减低也要提高警惕。

3、出血。牙龈出血,鼻腔出血,身上有出血斑,是早期疾病的线索。

4、长时间体重、身高不增长。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体重呈逐渐增长过程,如果短期没增长还有情可原,如果半年不长个也不长重,除了营养不良以外就要考虑其他疾病。

5、不明原因的烦躁、哭闹。特别小孩子要提高警惕,因为他们认知能力差,疼痛不会表述,而肿瘤特征是疼痛。

6、疼痛。比如孩子不明原因的肚子疼,因为现在儿童患寄生虫病的情况很少,家长要高度重视。

7、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说走路不稳,可能是小脑有肿瘤。或者局部肌肉无力,一部分肌肉力量减低,严重时出现偏瘫。

专家建议,儿童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一般每年一次即可,但是对于肿瘤的发现不能单纯依靠常规体检,应该根据患儿以上疾病线索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如对于逐渐加重的贫血患儿,应该及时进行骨髓检查(该项目不是常规体检的项目)。

有些儿童期肿瘤可通过特定的肿瘤标记物检测获得确诊,如未成熟畸胎瘤和肝母细胞瘤,血清甲胎蛋白升高;神经母细胞瘤血液中神经烯醇酶升高,尿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升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儿童脑肿瘤发病的罪魁祸首都有哪些

全文共 710 字

+ 加入清单

肿瘤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儿童与青少年患脑瘤的几率也非常高。数据表明:我国每年至少有7000~8000名儿童被查出患脑肿瘤,其中70%~80%是恶性肿瘤。在儿童易患的恶性病变中,脑肿瘤仅次于白血病,排在第二位。有统计显示,5~8岁是儿童脑肿瘤发病高峰。小儿发病年龄越小,脑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发病速度越快。在脑肿瘤儿童中,男孩比女孩更多一些,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儿童脑肿瘤发病的罪魁祸首都有哪些。

近些年来,儿童脑肿瘤发病呈现增多的趋势。这主要与四大罪魁祸首有关。

一是环境污染:独生子女都是和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小孩只要想吃什么,家长都会尽量满足。殊不知,现在很多食品、快餐以及饮料中都有添加剂,如色素、香料、防腐剂、增稠剂等等,其中很多并不能确定是否会致病。成年人身体代谢能力强,可能吃了没什么问题,但是儿童肝肾能力本来就弱,毒素容易堆积在体内,引发恶性病变。

二是电磁辐射:现代家庭中的各种电器如电视机、冰箱等等,本身都存在电磁辐射。很多母亲时常用电脑,也可能对胎儿造成影响。不少家长为了随时了解子女的情况,小小年纪就给他们配备了手机。即使自己没有手机,孩子也可能经常拿着父母的手机玩儿。电磁辐射对人的身体肯定是有影响的,这是已经经过研究证明了的。

三.是病毒感染:母亲怀孕期间乃至初出生的婴儿,如果受到乳头状病毒、EB病毒的感染,都有可能导致体内病变。

四是滥用药物:对新生儿用了不该用的药物,或者过量使用抗生素等,以及孕期滥用药物,都可能对婴儿造成难以预估的伤害。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脑肿瘤发病的罪魁祸首都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