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生物试卷及答案汇编20篇

教师节是一个比较表达自己对于尊师的谢意,老师其实是一个非常的神圣的节日,一直都默默辛勤的教书育人。你知道生物试卷及答案吗?以下是问学吧小编整理的生物试卷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浏览

237

文章

1000

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食物消化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被人体吸收。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消化酶的作用而进行的。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食物的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生物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经过消化后产生的氨基酸、葡萄糖、能量等。

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不经过消化,在消化道内直接被吸收。

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通过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消化液中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被吸收的成分,这是化学性消化。

吸收是由消化道完成的。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情况: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过程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哪些是生物入侵者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此类原来在当地没有自然分布,因为迁移扩散、人为活动等因素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之外的物种,统称为外来种。在外来种中,一部分物种是因为其用途,被人类有意地将其从一个地方引进到另外一个地方,这些物种被称为引入种,如加州蜜李、美国樱桃、野生大豆等。这些物种大多需要在人为照管下才能生存,对环境并没有危害。

然而,在外来种,包括引入种中,也有一些在移入后逸散到环境中成为野生状态。若在新环境没有天敌的控制,加上旺盛的繁殖力和强大的竞争力,外来种就会变成入侵者,排挤环境中的原生种,破坏当地生态平衡,甚至造成对人类经济的危害性影响。此类外来种则通称为入侵种,如红火蚁、福寿螺、布袋莲、非洲大蜗牛、巴西龟、松材线虫等。

生物入侵者标准

1.通过自然原因或有意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

2.在当地的自然或人造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具有高生长速度、强大繁殖能力和快速蔓延的能力。

3.可耐受各种环境,可以改变生长模式以适应现有环境,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地理结构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

今天小编对哪些是生物入侵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鱼类一般为雌雄异体,生殖腺通常成对。软骨鱼类一般为体内受精,行卵胎生、胎生或卵生,多数硬骨鱼为体外受精。所产之卵淡水鱼为沉性或浮性,海水鱼均为浮性。鱼类的性成熟与种类、营养、水温、光照等有很大关系,并由促性腺激素调节。受精卵经一定时间后孵化,仔鱼脱膜而出。鱼的一生分为胚胎期、仔鱼期、未成熟期与成鱼期。其中仔鱼期死亡率最高。

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生殖腺包括精巢和卵巢,生殖导管由输精管和输卵管组成,生殖导管的出现较圆口纲又进化了一步。大多数鱼类是雌雄异体,卵生。多为体外受精,雌鱼的生殖腺为卵巢,平时呈扁平的带状,呈现出青灰、黄、粉红等色泽,到生殖季节发育长大后可占体腔的大部分。雄鱼的生殖腺一般为白色线形的睾丸,仍在生殖季节增大叫鱼白,是产生精子的场所。软骨鱼类和低等硬骨鱼类的生殖腺裸露。高等的硬骨鱼类的生殖腺呈封闭式,由腹膜分化成的束状膜包裹着,形成囊状卵巢或囊状睾丸。另外,还有少数鱼类为雌雄同体,如鮨属的多种鱼,能自体受精。黄鳝可产生性逆转,即生殖腺从胚胎到成体都是卵巢,只能产生卵子,发育到成体产卵后的卵巢逐渐转化为精巢,产生精子,从而变成雄性。

鱼类受精和发育的方式有以下四种:

①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②体外受精,体内发育,如鲇科的Tachysurusbarbus的雄体在生殖期间停食,把受精卵吞入胃中孵化。

③体内受精,体外发育。卵未产出前,雄鱼通过特殊的交接器官。如鳍脚、短管等,使精液流入雌鱼生殖孔内,卵在体内受精后不久,卵成熟后,排出体外发育,如软骨鱼中的虎鲨即是。

④体内受精,体内发育,如真鲨科的软骨鱼及柳条鱼等硬骨鱼,卵受精后就开始发育,如受精的鲤鱼卵在20℃时,一周即可孵化,此阶段称孵化期。刚孵出的稚鱼体长约1.2mm,体透明,含色素,骨骼未硬化,鳍也不十分发达,腹部还有卵黄囊此称稚鱼期。当卵黄囊缩小后,稚鱼开始进食,经过成长期(第三期)长成鱼形。鲤鱼从幼鱼长成成鱼,约需2~3年,其寿命可达数十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体的呼吸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功能。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功能: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还能使进入肺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咽是消化和呼吸系统共有的部分。

肺由大量肺泡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2)、概述发生在肺部及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中氧气增多,肺泡内二氧化碳增多,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增多。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

细胞构成。

﹡组织内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细胞之间

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血液中氧的

含量高,向细胞里扩散。而细胞中的二氧

化碳含量高,向血管扩散。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好氧生物处理分类

全文共 838 字

+ 加入清单

好氧生物处理是因可实现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目标,被认为是有机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有效方法。那么好氧生物处理分类是怎样的呢?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好氧生物处理是废水生物处理中最主要、应用最广泛的处理技术,一般可以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有时又称悬浮生长法,特点是其所利用的好氧微生物是以悬浮生长的状态存在于反应器(即曝气池)中,曝气设备在提供充足氧气的同时也提供足够的搅拌混合,因此废水与活性污泥能够在曝气池内充分接触,从而使其中的微生物的生物代谢作用能够充分进行,得到了净化的处理出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曝气池内的混合液,当反应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混合液就会靠重力流入曝气池后续的沉淀池(称为二次沉淀池,简称为二沉池),在二沉池中混合液中的活性污泥与处理出水进行分离,处理出水经二沉池的出水装置被排出,其主要的水质标准基本上已经达到排放标准,有时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后就可以直接排放,或者经过一定的深度处理后进行回用。

在二沉池中经过沉淀后的污泥,其中的大部分会通过污泥回流系统回流到曝气池中,为曝气池补充生物量,以保证曝气池中维持稳定、足够的污泥浓度;另外的一部分则会被剩余污泥排放系统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入后续的污泥处理系统。

根据运行工况、曝气方式等的不同,活性污泥法又可以分为很多类型,如传统推流式、完全混合式、多点进水法、吸附再生法、延时曝气法、高负荷法等。

2、好氧生物膜

生物膜法也称为固着生长法,特点是其所利用的好氧微生物是以固着生长于某种固体状的支持材料(称为滤料或填料)之上,废水在流经滤料或填料时与附着生长于其表面的生物膜相接触,其中的污染物质(对于微生物来说,是营养物质)会进入生物膜内部,被微生物所利用;同时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如代谢终产物,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废水得到了净化。

生物膜法工艺主要有生物滤池、生物接触氧化法、生物转盘、好氧生物流化床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动物行为的研究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动物行为研究

1、对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观察法和实验法,单纯的观察可以没有实验,但是在实验法中却离不开观察。

2、研究者对研究对象施加不同程度的外界影响,然后再观察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些研究方法都属于实验法。(实验应具有目的性)

3、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

廷伯根对银鸥幼雏求食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劳伦斯(现代动物行为学之父)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实验法。

4、实验法研究的基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进行科学探究实验设计时必须确认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并符合单一变量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好氧生物处理好吗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好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包括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生物代谢以降解有机物,使其稳定、无害化的处理方法。那么好氧生物处理好吗?生物处理是指什么呢?今天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固体废弃物安全小知识。

每种生物处理方法都是有优缺点的,好坏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需求来决定。

好氧生物处理优点:

1、有机物在曝气池内的降解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阶段的代谢的完整过程,活性污泥也经历了对数增长、减速增长、内源呼吸的完整生长周期。

2、对无水的处理效果好,去除率可达到90%以上。

3、适合用于处理净化程度高和稳定程度要求较高的污水。

好氧生物处理缺点:

1、曝气池首端有机物负荷高,耗氧速率较高,为了避免由于缺氧而形成厌氧状态,进水的有机物浓度不宜过高,则曝气池的容积大、占用的土地比较多、基建费用较高。

2、耗氧速率沿池长是变化的,而供养速率难于与其相吻合。在池前可能出现好氧速率高于供养速率,在池后又有可能出现溶解氧过剩的现象,从而影响处理效果。

3、对进水水质、水量变化的适应性较低,运行结果容易受到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脱氮除磷效果不太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人粪尿的无害化处理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人粪尿无害化处理

(1)沼气发酵

沼气发酵是一种将人畜粪尿、植物秸秆与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利用厌氧微生物(主要是甲烷细菌)分解成一种可燃性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称沼气)的技术。在密闭的沼气池里,那些能够生活在缺乏氧气条件下的细菌会大量繁殖。它们将人粪尿、禽畜粪尿和秸秆中的有机物分解,并且产生沼气。沼气是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是清洁的燃料。这些有机物在分解时,释放出的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各种病菌和虫卵。沼气池中的残渣和残液中含有无机盐,可以作肥料。

(2)高温堆肥

高温堆肥就是将人粪尿和秸秆等堆积起来,使细菌和真菌等大量繁殖,细菌和真菌等可以将有机物分解,并且释放出能量,形成高温。高温可以杀死里面的各种病菌和虫卵。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

(3)生态厕所

生态厕所是自身具备良性循环的厕所。生态厕所一般具有生态建筑的三个特点:一是地下要设有沼气净化池,而不是普通的沼气池,这是一个核心设施;二是屋顶要覆土(用于种植或蓄水养殖)或安装太阳能利用装置;三是墙体垂直绿化。这样,经过多年后,生态厕所就会成为一个绿色的生态建筑。生态厕所的类型主要有园林式、综合式(与住房、办公和营业用房合为一体)、棚架式(种植葡萄或藤萝等)、普通式和风景游览区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各类植物的比较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温馨提示☆

(1)藻类植物之所以低等,主要原因是:它没有根、茎、叶的分化,靠孢子繁殖后代。

(2)藻类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最高,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约占90%)。

(3)藻类植物可作为监测"水域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苔藓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如:"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

(5)古代蕨类植物形成了现在的煤。

(6)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①胚珠是否裸露,有无子房壁包被;

②种子是否裸露,有无果皮包被。

(7)我国由于裸子植物种类最多,所以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8)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类群,具体表现在: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9)被子植物指的是"绿色开花植物"。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生物载体蛋白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载体蛋白的运输具有专一性和饱和性,专一性指一种载体蛋白在细胞内外物质进行运输时只能对应地运送唯一的一种或性质非常相近的一类物质;饱和性指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数量有限,在运输过程中当所有载体蛋白都已承担相应的运输任务时,运输的速度不再因其他条件而加快,下面来具体的看一下生物载体蛋白是什么意思吧?

载体蛋白又称做载体、通透酶或转运器。能够与特异性溶质结合,通过自身构象的变化,将与它结合的溶质转移到膜的另一侧载体蛋白,是多回旋折叠的跨膜蛋白质,它与被传递的分子特异结合使其越过质膜。其机制是载体蛋白分子的构象可逆地变化,与被转运分子的亲和力随之改变而将分子传递过去。

载体蛋白需要同被运输的离子和分子结合,然后通过自身的构型变化或移动完成物质运输的膜蛋白。载体蛋白促进扩散时同样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其上有结合点,只能与某一种物质进行暂时性、可逆的结合和分离。而且,一个特定的载体只运输一种类型的化学物质,甚至一种分子或离子。

载体蛋白既参与被动的物质运输,也参与主动的物质运输。由载体蛋白进行的被动物质运输不需要ATP提供能量。载体蛋白对物质的转运过程具有类似于酶与底物作用的动力学曲线、可被类似物竞争性抑制、具有竞争性抑制等酶的特性。但与酶不同的是,载体蛋白不对转运分子作任何共价修饰。

载体蛋白有的需要能量驱动,如:各类ATP驱动的离子泵;有的则不需要能量,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运输物质载体是一种允许和帮助水溶性物质渗入并穿过细胞膜的脂质层而转移到细胞中去的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生物入侵真的没有天敌吗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入侵种对于本地种个体具有着快速而显著的影响。个体在面临入侵的捕食者或竞争者时,生长或生殖率会出现明显的下降。同时,生物个体的形态在面对入侵者时也会产生改变。个体也会由于入侵者的捕食或竞争而产生行为学上的反应,例如改变对资源的利用模式,下面来看看生物入侵真的没有天敌吗?

生物入侵有的存在天敌,而有的在本地区确实没有天敌,应该仔细在本生态系统中查找该生物的天敌,利用本土的生物对该生物进行驱逐。不过利用生物法除去外来生物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个外来物种进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最后是否形成入侵通常取决于两个因素:进入新环境的外来入侵物种的自身特点,以及这个环境是否容易被这个物种入侵称为生物入侵者。

1、入侵物种特点

广域的分布和快速的扩散能力。这两个特征可以进一步引申为具入侵性的物种的生活史较短、结果时期较长、种子数量较大、种子体积较小、种子存活时间较长、易于被风和动物传播等。另外,一些研究也指出生活型或功能群与可入侵性有关,但没有哪一种生活型在所有生境中都具有入侵性。

2、被入侵生态系统特点:

和外来入侵种一样,这些容易遭到入侵的生态系统也具有一些共同特点: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

资源供给经常处于一种波动状态的生境要比具有稳定的资源供给的环境容易受到入侵,当一个生境中的限制性资源突然升高或降低时更易受到入侵,受干扰、疾病或虫害侵袭后的生境的可入侵性也将增加。资源供给增加后,当本地的植物能利用这些资源所间隔的时间延长时,可入侵性增加;群落引入牧食者后,将使得生境更容易受到入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国生物入侵种类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所有省、区、市均发现入侵物种,几乎涉及所有的生态系统,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到高、低等植物,以及真菌、细菌、病毒都有。

我国公布的生物入侵种主要有:

1.2003年1月10日国家环保总局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第一批外来生物入侵的名单,共有16个品种,它们分别是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石茅、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2.2010年1月7日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制订,环境保护部发布第二批外来生物入侵的名单,共有19个品种,它们分别是:马缨丹、三裂叶豚草、大薸、加拿大一枝黄花、蒺藜草、银胶菊、黄顶菊、土荆芥、刺苋、落葵薯、桉树枝瘿姬小蜂、稻水象甲、红火蚁、克氏原螯虾、苹果蠹蛾、三叶草斑潜蝇、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椰心叶甲;

3.2014年8月20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第三批外来生物入侵的名单,共有18个品种,它们分别是:反枝苋、钻形紫菀、三叶鬼针草、小蓬草、苏门白酒草、一年蓬、假臭草、刺苍耳、圆叶牵牛、长刺蒺藜草、巴西龟、豹纹脂身鲇、红腹锯鲑脂鲤、尼罗罗非鱼、红棕象甲、悬铃木方翅网蝽、扶桑绵粉蚧、刺桐姬小蜂;

4.2016年12月20日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发布第四批外来生物入侵的名单,共有18个品种,它们分别是:长芒苋、垂序商陆、光荚含羞草、五爪金龙、喀西茄、黄花刺茄、刺果瓜、藿香蓟、大狼杷草、野燕麦、水盾草、食蚊鱼、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无花果蜡蚧、枣实蝇、椰子木蛾、松树蜂

今天小编对我国生物入侵种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国有哪些生物入侵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调查发现,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内地,中国34个省(市、自治区)已全部被外来入侵植物“攻陷”,甚至很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发现了外来入侵植物。西南及东南沿海地区是外来植物入侵的“重灾区”。所涉及的物种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到高、低等植物,以及真菌、细菌、病毒都有。

通过调查发现在515种外来入侵植物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物种有108种。根据野外调查,云南省的外来入侵植物最多,达334种;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外来入侵植物最少,为43种。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全面梳理我国外来入侵植物本底资料,为500多种外来入侵植物“建档立案”,严加管控。

根据生物学特征和生态学特性、原产地自然地理分布信息、入侵范围、对生态环境的危害和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等,研究人员将中国515种外来入侵植物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1级恶性入侵植物34种;2级严重入侵植物69种;3级局部入侵植物85种;4级一般入侵植物80种;5级有待观察类247种。入侵我国的外来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比例最大,其次是北美洲,二者之和占所有入侵植物的一半以上。菊科、豆科、禾本科构成我国外来入侵植物的主体,“三大家族”共有222种外来入侵植物。

今天小编对我国有哪些生物入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及其控制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电池生物影响及其控制

废电池里面都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有的还含有汞、银、镉等重金属,废弃在自然界电池中的汞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来,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肾脏.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无机汞可以转化成甲基汞,聚集在鱼类的身体里,人食用了这种鱼后,甲基汞会进入人的大脑细胞,使人的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破坏,重者会发疯致死.著名的日本水俣病就是甲基汞所致.镉渗出污染土地和水体,最终进入人体使人的肝和肾受损,也会引起骨质松软,重者造成骨骼变形.汽车废电池中含有酸和重金属铅泄漏到自然界可引起土壤和水源污染,最终对人造成危害.

家用电器的普及和种类的增加,使得电池的使用量随之剧增.废电池混在垃圾中,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也是浪费.全国电池年消耗量为30亿只,因无回收而丢失铜740吨、锌1.6万吨、锰粉9.7万吨.我们应该把废旧电池与其它垃圾分开,集中起来送去回收.许多国家都很重视废电池的回收.德国的很多商店要求顾客在购买电池时,同时要把废旧电池交回给商店;日本专有分类箱收集不同的废电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生物仿生的应用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生物仿生应用

仿生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腊语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术涵义的ics而组成的词。大约从1960年才开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1]。例如关于信息接收、信息传递、自动控制系统等,这种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在机械设计方面给了很大启发。可举出的仿生学例子,如将海豚的体形或皮肤结构应用到潜艇设计原理上。仿生学也被认为是与控制论有密切关系的一门学科,而控制论主要是将生命现象和机械原理加以比较,进行研究和解释的一门学科。

仿生是模仿生物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来建造技术系统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打破了生物和机器的界限,将各种不同的系统沟通起来。

运用仿生方法可创制新的机械,发明现代化识辨仪器,改进通信系统,设计新颖的工艺和研制人工脏器等。如现代的飞机、极地越野汽车、雷达系统的电子蛙眼、航海的声纳系统、航空建造工程的蜂窝结构、人工肾及人工心脏等,都是仿生的结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如何建立水族箱的生物过滤系统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观赏鱼

生物过滤系统是利用好氧细菌帮助有机物的氧化,使有毒的亚硝酸氧化成无毒的硝酸盐,再由厌氧性脱氮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释放回大气中。一、细菌性生物过滤系统必备的三大特性:1.滤材的结构必须是开放式并具有渗透性。2.滤材的内部必须坚固,不会因滑动而阻塞。3.水流要越强越好,以能提供细菌作用时所需的溶氧量。二、细菌的植入:当细菌在过滤器的滤材中滋生后就可以使滤材由原先的纯机械性过滤功能因此兼具了生物性过滤的效果。若需要在短时间内达到所需的细菌活性,我们可以经由硝化细菌与酵素的组合施用于过滤棉、海绵、木材、活性碳、生物过滤球等过滤器材,便可将培养期减短几天。另外,滤材若洗刷太干净也会把附著其上的硝化细菌彻底破坏。而更换滤材时最好在过滤器中留下一些旧滤材,以便硝化细菌能很快速地附生在新的滤材上。三、硝化细菌和厌氧细菌:生物过滤系统中的主角--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它的作用必定会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因此必须注意过滤系统的水流速度,每100公升的水族箱中其过滤速度不能低于每小时50公升,以达到溶氧量。四、值得一提的:若因停电致使过滤系统无法启动,水流便会随之完全停止,好氧细菌因而大量死亡,此时整个生物过滤系统就会彻底破坏,而滴流式过滤器可以在停电或无水供应的情况下仍可维持作用两天。不但如此,滴流式过滤器还可随时保持水中溶氧量在80-100%的饱和溶氧量,而密封式过滤器就只能保持在20-30%的溶氧量了。所以滴流式过滤器对于水中生物和好氧性细菌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和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主要的土壤生物有哪些

全文共 1062 字

+ 加入清单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三大部分组成,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土壤中的有益生物直接参与土壤中物质和能量的转化、腐殖质的形成和分解、养分的释放,那么主要的土壤生物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据小编了解,栖居在土壤中的生物可分为土壤微生物和土壤动物两大类。前者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和藻类等类群;后者主要为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性动物和原生动物。原生动物因个体很小,故也可视为土壤微生物的一个类群。

一、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就土壤生物的一个组成部分。指土壤中肉眼无法分辨的活有机体。只能在实验室中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一般以微米或纳米作为测量单位。土壤微生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和肥力演变等均有重大影响。

土壤中肉眼无法分辨,只能借助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的活有机体。多为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藻类和原生动物5大类群。大部分微生物在土壤中营腐生生活,靠现成的有机物取得能量和营养成分。土壤微生物的主要功能表现在:参与土壤有机物的矿化和腐殖化,以及各种物质的氧化-还原反应;参与土壤营养元素的循环,促进植物营养元素的有效性;根际微生以及与植物共生的微生物,能为植物直接提供氮、磷和其他矿质元素及各种有机营养;能为工农业生产和医药卫生提供有效菌种;某些抗生性微生物能防治土传病原菌对作物的危害;降解土壤中残留有机农药、城市污物和工厂废弃物等,降低残毒为害;某些微生物可用于沼气发酵,提供生物能源、发酵液和残渣有机肥料。

二、土壤动物

土壤动物指栖居于土壤中无细胞壁的活有机体,一般都能为肉眼所见。主要属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线形动物和原生动物等。土壤动物对土壤的形成、发育、物质循环、肥力演变等有较大影响。

土壤中无细胞壁的活有机体,一般能为肉眼所见。主要属无脊椎动物,包括环节动物(蜈蚣、千足虫等)、节肢动物(昆虫主要是昆虫幼虫)、软体动物(蜗牛、蛞蝓等)、线形动物(钩虫、蛔虫和蛲虫)和原生动物(阿米巴、草履虫等)等。根据个体大小、栖居时间和生活方式可分为若干类型,在土壤中分布极不均匀。土壤动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土壤有机物质进行强烈的破碎和分解,将其转化为易于植物利用或易矿化的化合物,并能释出许多活性钙、镁、钾、钠和磷酸盐类,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显著影响。土壤动物积极参与物质生物小循环。某些环节动物对土壤腐殖质的形成、养分的富集、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发育及通气透水性能等均有较好作用。但某些动物对土壤和农、林、牧业生产有一定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未来哪些地区更容易遭到生物入侵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外来物种的引入,有可能因无法适应新环境而消亡,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与之抗衡的生物而演变为凶残的入侵者。在动物界,生物入侵非常快的两个纲就是两栖纲和爬行纲。而且,两栖爬行动物是陆生变温脊椎动物,在入侵区会导致严重的生态、进化以及社会经济危害。例如在我国牛蛙以及巴西龟是比较“著名”的外来入侵物种。下面带您了解一下未来哪些地区容易遭到两栖爬行生物的入侵。

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外来两栖爬行动物的潜在入侵风险主要集中在西部非洲、南亚、东南亚、大洋洲岛屿、加勒比地区、南美洲的南部、地中海地区和马达加斯加东部。在未来2050年和2080年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潜在入侵风险大多仍聚集在同样的地理区域内,部分最适合的区域会扩展到南美洲北部、非洲中部以及欧洲的一些高纬度地区。这些外来两栖爬行动物入侵风险较高的地区,恰恰聚集在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包含了35个地理区域,这些地区有着极其丰富的物种资源,同时也面临着主要栖息地丧失的困境。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只占地球面积的15.9%,却拥有着22939种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占全球的77%,拥有着152000个植物物种,占全球的50%。对这些地区的保护尤为重要。

今天小编对未来哪些地区更容易遭到生物入侵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物入侵到底有多可怕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利用生物方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有哪些?外来物种,由于其不属于当地生态系统,一方面有可能缺乏对其制约的物种而迅速扩张,另一方面外来物质有可能反过来猎食或挤压当地物种生存空间,所以盲目引进外来物种极易造成当地地理环境的生态灾难。那么如何利用生物方法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

1.建立综合治理制度

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

2.加强检疫工作力度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报告体系和信息共享体系

一方面,检疫部门应加强检疫,严厉打击走私动植物和逃避检疫事件;在外来入侵物种最易集中进入的地区,加强人员配合,加强检疫力量。

另一方面,加强科研和信息交流,建立起省、市、县级的多层次的外来物种疫情的报告和分析系统,并建立外来物种疫情的查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从而帮助农户或饲养户掌握病害情况,尽量减少风险。

提醒您:建立防范外来物种侵袭的体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刻不容缓,这样才能避免外来物种被带进国门。另外我们也可以学习外来物种知识帮助自己,因为我们了解外来物种后才可以更好地预防。最后想要了解更多生物灾害知识与自然灾害知识可关注本文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生物知识点梳理之显微镜的结构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显微镜结构

镜座:稳定镜身;

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

镜臂:握镜的部位;

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遮光器:上面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每个光圈都可以对准通光孔。用来调节光线的强弱。

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

镜筒:上端装目镜,下端有转换器,在转换器上装有物镜,后方有准焦螺旋。

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

转动方向和升降方向的关系:顺时针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下降;反之则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非生物性污染有哪些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食品本身不应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但是,食品在种植或饲养、生长、收割或宰杀、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到食用前的各个环节中,由于环境或人为因素的作用,可能使食品受到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袭而造成污染,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降低,这个过程就是食品污染。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

生物性污染主要有化学性及物理性污染

1、化学性污染是指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在农田、果园中大量使用化学农药,是造成粮食、蔬菜、果品化学性污染的主要原因。这些污染物还可以随着雨水进入水体,然后进入鱼虾体内。我国某地湖泊受到农药污染后,不少鱼的身体变形,烹调后药味浓重,被称为“药水鱼”,这些“药水鱼”曾造成数百人中毒。

化学性污染原因

①来自生产、生活和环境中的污染物,如农药、兽药、有毒金属、多环芳烃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杂环胺、二噁英、三氯丙醇等;

②食品容器、包装材料、运输工具等溶入食品的(有害物质);

③滥用(食品添加剂);

④食品加工、贮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如酒中有害的醇类、醛类等;

⑤掺假、造假过程中加入的物质。

2、物理性污染是指有杂物污染,污染物可能不威胁建康,但影响食品的感官性状或营养价值。

①产、储、运、销过程中的污染物,如粮食收割时混入的草籽;

②掺假造假,如粮食中掺入的沙石、肉中注入的水、奶粉中掺入大量的糖和三聚氰胺等;

③放射性污染。

今天小编对非生物性污染有哪些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生物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