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农业中的地理知识(精选19篇)

9月10日为我国的教师节。你知道农业中的地理知识吗?下面问学吧小编精心整理了农业中的地理知识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浏览

5442

文章

1000

都市生态农业发展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都市农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上海是最早研究并付诸实践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随着浦东开发,上海以全世界惊异的速度朝着国际性大都市方向发展,上海城乡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的农业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市委、市府在总结城郊型农业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于94年提出了上海农业由城郊型向都市型发展的目标,并将其纳于上海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

在日本、德国、新加坡、荷兰等国家,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比较好,值得我国去借鉴。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二是模式多样化;三是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日本已发展出3种主要的都市农业模式:

(1)观光型农业,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吸引游人参观体验,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2)设施型农业,即在一定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建立现代化的农业设施,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

(3)特色型农业,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特色农业。

今天小编对都市生态农业发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西南区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西南区(川、黔、滇、渝)

1、西南三省一市在北纬35°以南,云南省南部还伸入到北回归线以南。四川、贵州、重庆和云南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云南南部属热带。川滇西部的高原山地海拔很高,气候显著降低,形成高山气候。

2、四川盆地终年湿润,雨量充沛,霜雪少见,可生长甘蔗,柑橘,柚子。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3、成都平原为冲击扇平原,气候温暖,土壤肥沃,开发较早,人口稠密,灌溉便利,农业生产一向发达,早有“天府之国”美誉。平原上有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成都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盛产稻米、小麦、油菜籽等,生猪、桑蚕的生长也很有名。

4、云贵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当地称为“坝子”是重要的水稻产区,高原上的喀斯特地貌区,因溶洞、地下河漏水严重,地表水缺乏,要注意兴修水利,以保证农业生产的用水。

5、滇南谷地(包括西双版纳),属热带季风气候,农作物全年可以生长,且冬季不受寒潮侵袭,夏季又无台风危害,具有发展热带作物的良好环境,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橡胶生产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农业水污染治理措施有哪些

全文共 954 字

+ 加入清单

水污染主要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造成,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一些人问:农业水污染治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和了解下吧。

(1)减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废水量。

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废水,或者降低有毒废水的毒性。

其次重复利用废水。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如电镀废水闭路循环,高炉煤气洗涤废水经沉淀、冷却后再用于洗涤。

第三控制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回收有用产品。尽量使流失在废水中的原料和产品与水分离,就地回收,这样既可减少上产成本,又可降低废水浓度。第四处理好城市垃圾与工业废渣,避免因降水或径流的冲刷、溶解而污染水体。

(2)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进行区域性综合治理。

第一在制定区域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工业区规划时都要考虑水体污染问题,对可能出现的水体污染,要采取预防措施。第二对水体污染源进行全面规划和综合治理。第三杜绝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规定标准。第四同行业废水应集中处理,以减少污染源的数目,便于管理。最后有计划治理已被污染的水体。

(3)加强监测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标准。

第一设立国家级、地方级的环境保护管理机构,执行有关环保法律和控制标准,协调和监督各部门和工厂保护环境、保护水源。第二颁布有关法规、制定保护水体、控制和管理水体污染的具体条例。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水污染成因与污水处理方法?

含汞废水主要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厂、化工厂、农药厂、造纸厂、染料厂及热工仪器仪表厂等。从废水中去除无机汞的方法有硫化物沉淀法、化学凝聚法、活性炭吸附怯、金属还原法、离子交换法和微生物法等。一般偏碱性含汞废水通常采用化学凝聚法或硫化物沉淀法处理。偏酸性的含汞废水可用金属还原法处理。低浓度的含汞废水可用活性炭吸附法、化学凝聚法或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汞废水较难处理,通常先将有机汞氧化为无机汞,而后进行处理。各种汞化合物的毒性差别很大。元素汞基本无毒;无机汞中的升汞是剧毒物质,有机汞中的苯基汞分解较快,毒性不大;甲基汞进入人体很容易被吸收,不易降解,排泄很慢,特别是容易在脑中积累。毒性最大,如水俣病就是由甲基汞中毒造成的。

为了用水安全,我们应撑握些水污染安全小知识,同时还可以用厨房净水器将使用水过滤,这样更有利于健康用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生态农业的产品特征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通俗地说,无公害农产品应达到“优质、卫生”。“优质”指的是品质好、外观美,Vc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符合商品营养要求。“卫生”指的是3个不超标,即农药残留不超标,不含禁用的剧毒农药,其它农药残留不超过标准允许量;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一般控制在432ppm以下;工业三废和病原菌微生物等对商品蔬菜造成的有害物质含量不超标。

以此为背景,国际农业研究咨询小组及所属的十几个国际研究中心,都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战略重点作出了全面调整,把重点从单纯提高生产力转为包括病虫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有机肥与有机农作物应用、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控制水土流失、建立农林牧渔复合生态模式、强化社会经济政策保障等有关农业持续性的研究方面来,与我国生态农业探索的技术途径大同小异。

生态农业不同于一般农业,它不仅避免了石油农业的弊端,并发挥其优越性。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

生态农产品的主要特征包括:

(1)生产过程中禁止或限量使用化学合成品;

(2)生产的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应该符合国家和国际上的限量标准,在当前技术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3)生产活动过程对于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应该有积极贡献;

(4)产品需要第三方机构进行认证。

今天小编对生态农业的产品特征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座落在南宁市西乡塘区广西农科院内,离市中心8公里,位于大学路、环城快速环道、相思湖东路(规划)等城市主干道旁边,交通便利。园区占地11公顷,是广西名特优新奇作物品种、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浓缩集成的标志性展示窗口以及推广的辐射源,农业科普和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农业科普教育先进单位”和“广西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等殊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北极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

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这为夏季在这里筑巢的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没有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

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旧称爱斯基摩人)在这里世代繁衍。最近,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1909年,两名美国人——罗伯特·皮埃里和弗雷德里克·都声称是自己首先到达北极,但是,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此后的各种研究证明,皮埃里至少到达过距离极点数千米的地方。

总结: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地区究竟以何为界,环北极国家的标准也不统一,不过一般人习惯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北极圈作为北极地区的界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生态农业如何开始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日本生态农业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重点是减少农田盐碱化,农业面源污染(农药、化肥),提高农产品品质安全。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Maya)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生态农业的发展在这时期引起了各国的广泛关注,无论是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认为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今天小编对生态农业如何开始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生态农业的最新政策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农业国家扶持政策包括引导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以及相关的补贴政策。

1.引导有机生态农业发展的相关经济政策包括生态补偿、绿色补贴政策、项目基金扶持、减税、免税、贴息、政府补助等多种经济支撑手段。支持生态产业的发展,使其综合竞争能力增强。

2.绿色补贴是政府给予经济主体以激励其进行环境保护或污染削减活动的某种形式的财政支付

绿色补贴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1)首先,它是一种旨在促进环境保护的财政鼓励措施;

2)其次,它是通过对经济主体的经济激励机制来实现政策目标的;

3)再次,既包括对环境保护投资的补贴,也包括对污染削减行为的补贴;

4)最后,补贴方式是多样的,不仅仅限于现金支付,还包括信贷优惠、税收减免方面的形式。

按补贴方式不同,绿色补贴分为一次性补贴和连续性补贴。

1)通常,一次性补贴是分摊生产者采纳亲环境技术的经济成本,从而激励采纳技术或提供生态环境服务。比如对采纳沼气技术的补贴,补贴只发生在技术采纳当年,一旦技术设备投入使用,政府就不给予后续的补贴。

2)连续性补贴通常是连续数年对生产者进行经济补偿,以弥补由于环保而造成的收入损失,进而达到环境保护的激励效果。比如政府对农户减量使用化肥而造成作物减产的补贴,这种补贴每年都有,只要农户减少化肥用量就能获取补贴。

今天小编对生态农业的最新政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具体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地理知识点:地转偏向力成因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水平地转偏向力亦称地偏力,因为地球自转而产生的以地球经纬网为参照系的力。地转偏向是科氏力(科里奥利力)在沿地球表面方向的一个分力。

原因简述如下:物体为保持水平惯性运动,经纬网因随地球自转而产生相对加速度。

下面是“算如流”给出的通俗解释。首先要说明的是,地转偏向力向右是在北半球,在南半球则都向左,当然这些向右向左都是相对于前进方向来说的,下面说的都是北半球的情况。

1.由于除南北两极外,各纬度的角速度都一样,从北向南飞的时候,南边的圈大,即越向南纬线越长,所以线速度大,所以在北边的时候具有的一个小的线速度与南边的线速度相比就显的慢了,所以其就由于惯性表现出往右偏。向北也一样,由快的地方到慢的地方,速度“超前”了,前进方向上也就向右偏了。

2.沿纬线向东西方向飞,这时候由于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而纬圈转的方向指向的圆心并不是地心,所以由于这个角度,万有引力不能完全抵消你围着纬线的圆心转的那个离心力,所以一综合,也会往右偏。

3.赤道不受地转偏向力正是因为地心正好就是纬圈旋转的圆心,二者重合了,正好重力可以抵消掉向外的力。最后,南北两极地转偏向力最大。

George-Gate的《定性分析地转偏向力》[1]一文从科里奥利力的角度分析得出:对于水平运动的物体,在北半球,其所受的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的右手边,在南半球,地转偏向力指向运动方向的左手边;对于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无论在哪个半球,若物体竖直向上运动,则地转偏向力指向正西方,若物体竖直向下运动,则地转偏向力指向正东方。对于一个作一般运动的物体,可将其速度分解成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个分量,分别求出两分速度对应的地转偏向力后对两力求矢量和。

总结:由于赤道上地平面绕着平行于该平面的轴旋转,空气相对于地平面作水平运动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位于与地平面垂直的平面内,故只有垂直地转偏向力,而无水平地转偏向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度开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过度的开垦会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风沙肆虐,从而导致一定区域内物种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是指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土地沙化,是指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甚至丧失的现象。土地沙化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脆弱生态环境地区,或者临近大沙漠地区及明沙地区。土地沙化的大面积蔓延就是荒漠化,是最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之一。目前地球上有20%的陆地正在受到荒漠化威胁。

我国是受到过度开垦危害比较严重的国家,例如陕西省最北部的榆林地区,解放前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肥嫩的草场,但是由于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结果没有多长时间,就由沙漠生态系统代替了森林生态系统,沙漠淹没了榆林,榆林只得向南搬迁,榆林已经是第三次南迁了。

今天小编就过度开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过度开垦的后果有多严重等更多的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平均水平环流

全文共 858 字

+ 加入清单

水平运动的大尺度地质表现是:地质体发生大规模水平位移,地壳物质遭受强烈的挤压作用,是指沿着地球球面切线方向发生的地壳运动。

一,平均水平环流

(一)低层水平环流(海平面)1.气压场总体特征

气压沿纬向呈带状或单体状分布赤道低压带(热力成因,永久性)副热带高压带(动力成因,永久性)副极地低压带(动力成因,永久性)极地高压带(热力成因,永久性)从1月至7月,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向北移动,反之,向南移动。

2.一月气压场特征

(1)低纬:赤道附近为低压区(2)中纬: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单体,停留在海洋上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北半球大陆上为热力成因的冷高压(半永久)欧亚大陆:蒙古高压北美大陆:北美高压南半球三个副热带高压单体:南太平洋高压,南大西洋高压,印度洋高压

(3)中高纬:北半球两个副极地低压单体,位于海洋上大西洋:冰岛低压太平洋:阿留申低压南半球形成环绕纬圈的副极地低压带(4)高纬:南北极地高压北半球:格陵兰,加拿大和西伯利亚北部南半球:南极大陆

3.七月气压场特征

(1)低纬:赤道附近为低压区(2)中纬: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单体强度和范围增大北半球大陆上为热力成因的热低压(半永久)亚洲南部:印度低压北美西南部:北美低压南半球形成副热带高压带

(3)中高纬:北半球两个副极地低压单体强度和范围减小南半球形成环绕纬圈的副极地低压带(4)高纬:南北极地高压

4.流场总体特征赤道辐合带(无风带):空气受热辐合上升,形成云带和大量降水,内部为静风区。

南北信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南侧流向赤道的空气,在Gn,A和R的作用下形成东北和东南信风,天气稳定.西风带:在副热带高压北侧形成西风。极地东风带:从极地高压单体中流出的干冷空气呈反气旋运动,其南侧为比较弱的偏东风.副极地低压内冷暖空气交汇形成极锋,地面为气旋性流场,形成冬季北美和欧洲的降水,以及冷湿的气候。

总结: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都强调,在地球演化史中水平运动起着主导作用,而一切垂直运动都是由它导生的;全球尺度的板块相互碰撞和板块的裂解都是水平运动的产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生态农业分布在哪里

全文共 593 字

+ 加入清单

到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生态农业主要分布于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土耳其等国;美洲的美国;亚洲的日本、菲律宾、中国等国家。各国大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鼓励生态农业的发展,例如奥地利于1995年即实施了支持有机农业发展特别项目,国家提供专门资金鼓励和帮助农场主向有机农业转变;法国也于1997年制定并实施了“有机农业发展中期计划”。

生态农业的发展历程

生态农业思想起源于古老的中国,中国自春秋时期就懂得用地养地的道理,以及物理杀虫、人工除草等做法。1924年生态农业在欧洲才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后,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玛雅农场是一个具有世界影响的典型,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至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均有了较大发展。建设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已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

今天小编对生态农业分布在哪里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国外生态农业的起源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是最早进行有机农业试验和生产的国家之一,有机农业是生态农业的组成部分之一。自30年代初英国农学家A.霍华德提出有机农业概念并相应组织试验和推广以来,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发展。在美国,替代农业的主要形式是有机农业,最早进行实践的是罗代尔,他于1942年创办了第一家有机农场,并于1974年在扩大农场和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罗代尔研究所,成为美国和世界上从事有机农业研究的著名研究所,罗代尔也成为美国有机农业的先驱。但当时的生态农业过分强调传统农业,实行自我封闭式的生物循环生产模式,未能得到政府和广大农民的支持,发展极为缓慢。

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一些发达国家伴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由污染导致的环境恶化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是美、欧、日一些国家和地区工业污染已直接危及人类的生命与健康。这些国家感到有必要共同行动,加强环境保护以拯救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确保人类生活质量和经济健康发展,从而掀起了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主的各种替代农业思潮。法国、德国、荷兰等西欧发达国家也相继开展了有机农业运动,并于1972年在法国成立了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IFOAM)。英国在1975年国际生物农业会议上,肯定了有机农业的优点,使有机农业在英国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发展。

今天小编对国外生态农业的起源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氾胜之书》。《氾胜之书》创作于西汉晚期,作者是西汉著名农学家氾胜之。全书主要记载了农业耕作原则和农作物栽培技术,总结了古代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

《氾胜之书》的介绍

《氾胜之书》成书于西汉,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氾胜之书》全书一共18篇,主要描写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耕作习惯、农作物栽培技术以及种子选取孕育等知识。《氾胜之书》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应用综合栽培技术、不同作物必须有不同的栽培方法等等知识。《氾胜之书》首次记载了“区田”技术。这是一种园艺式的精耕细作高产的耕作技术。

《氾胜之书》的作者是氾胜之,氾胜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喜欢研究农业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他深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总结黄河流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他推广了新的耕作方法——“区田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世界地理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地理(2)

29、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30、亚洲地形特征:A、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B、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C、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所以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注入海洋

31、气候特征:A、气候复杂多样;B、大陆性特征显著C、季风气候显著

第一节东南亚

32、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33、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3、地形: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34、气候: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

35、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红河

36、马六甲海峡: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的海上通道。

37、著名物产: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等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产地。主要特产及出口最多的国家如下:马来西亚(锡),菲律宾(椰子和椰油),泰国(天然橡胶、棕榈油),印度尼西亚(石油),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8、人口:居民主要属黄色人种,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39、国家和首都:(1)新加坡——“花园城市”;马来西亚(吉隆坡);越南(河内);老挝(万象);柬埔寨(金边);泰国(曼谷);缅甸(内比都)(2)印度尼西亚——“千岛之国”、“火山国”,东南亚面积最大和人口最多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有哪些呢?

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

1.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的同时,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2.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3.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今天小编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好处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农业生态养殖优势

全文共 707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满足当今社会人们对高产量、高质量食品的要求,现代生态养殖应运而生,下面带您了解一下农业生态养殖优势

1.能生产出优质的活体蛋白和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居民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食品的安全问题和自身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不仅追求美味可口的动物产品,而且还要求绿色无公害。但许多养殖户利用生长激素刺激经济动物快速生长,缩短养殖时间,降低了养殖成本,但这却导致所养殖出来的动物品质下降,缺乏固有的味道。同时,激素的大量使用,会导致部分残留在动物体内的激素随着食物链进入人类体内,人类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在生态养殖中,动物粪便可以用来饲养蝇蛆和蚯蚓。蝇蛆和蚯蚓是优质的蛋白质饲料,含有各种天然必需氨基酸和生长激素,可以促进养殖动物健康发育,生产出绿色无公害的食品,具有广阔的前景。

2.养殖成本大大降低。

近年来,我国养殖业竞争激烈,但养殖成本高,产品价格低,产业亏损重,面临着巨大的考验。目前,高价的商品饲料是其亏损重的主要原因。采用生态养殖,可以利用动物粪便及生活有机垃圾饲养高蛋白的蚯蚓和蝇蛆,实现变废为宝。蚯蚓和蝇蛆可以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代替鱼骨粉,降低养殖成本。

3.改善卫生条件。

人、畜、禽的粪便和一些有机垃圾是病原微生物滋生的温床,同时也是农村恶臭的源泉。生态养殖可以利用EM微生态制剂,分解粪便中的臭素,抑制氨气排放,净化养殖环境。发展生态养殖,可以实现低价原材料的循环利用,改善农村卫生条件。

今天小编对农业生态养殖优势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养殖有什么好处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

全文共 563 字

+ 加入清单

生态有机是两个不同类型的概念,有机是一种生产方式,它的概念重点在于纯天然,不添加人工合成的农药化肥等;生态是一种生产体系,它的概念重点在于模仿自然生态的过程,是可循环的,往往是种植和养殖相结合,如种植业种植农作物,农作物的副产品作为饲料给养殖业,养殖业的副产品动物粪便再给种植业作为肥料。生态农业的产品可以是有机的,也可以不是。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但又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

有机农业是指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完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而采用有机肥满足作物营养需求的种植业,或采用有机饲料满足畜禽营养需求的养殖业。有机农业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今天小编对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区别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生态农业模式有哪些种类以及其他生态破坏小知识和环境污染小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能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农业垃圾分类小常识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农业垃圾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农业垃圾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导致环境污染很严重,而常识就是指每个人都知道的事情,那么大家知道农业垃圾分类小常识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具体详情如下:

农业垃圾分类的优点:让我们先来看一看生活垃圾全部混在一起都会带来哪些后果吧!首先,会增加填埋或焚烧的垃圾量。仅在北京,垃圾占地就已达1万亩,焚烧垃圾越多,释放的有毒气体也就越多,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灰尘,这些都对我们的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我们再来算算垃圾不分类会造成多大的资源浪费吧。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没得到利用。而我们经常随手丢弃的废干电池,每年就有60多亿只,里面总共含有7万多吨锌,10万吨二氧化锰。这些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啊。

农业垃圾分类目的:资源回收垃圾中之资源性废弃物,如纸类、金属类、塑料类等,若加以分类回收,不但可再利用、保育资源,同时也可减少掩埋场及焚化场的负荷。适当的处理需要分类可将不易压缩的塑料、巨大垃圾或有害物质等分类出来,延长掩埋寿命,改善渗出水之性质。避免毒害性有害垃圾(如水银电池、水银灯管等),经焚化处理可能产生有害污染物,经掩埋后,可能渗出重金属污染土壤或地下水。垃圾减量资源有限、消费观念改变及“用完随手丢”的习惯下,大批的垃圾不但是资源的浪费,也是制造脏乱的罪魁,更是污染的祸首,因此,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成为垃圾减量之首要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常用的农业杀菌剂有哪些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因某种植物病害流行而造成严重饥荒,甚至大量人口饿死的灾祸。使用杀菌剂是防治植物病害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那应该如何防治植物病害呢?消灭病原物或抑制其发生与蔓延;提高寄生植物的抗病能力;控制或改造环境条件,使之有利于寄主植物而不利于病原物,从而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一般以预防为主,因时因地根据作物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具体的综合治理措施。每项措施要充分发挥农业生态体系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特别是避免造成公害和人畜中毒,使病害压低到经济允许水平之下,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那么常用的农业杀菌剂有哪些呢?

1、无机杀菌剂如硫磺粉、石硫合剂、硫酸铜、升汞、石灰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等。

2、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

3、有机磷、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等。

4、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

5、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等。

6、抗菌素类杀菌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

7、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8、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

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常用的农业杀菌剂有哪些的内容,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生物灾害安全小知识,敬请继续浏览本网的其他栏目内容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