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明氏总祠堂【经典20篇】

广州陈家祠是中国清代宗祠建筑,原称陈氏书院。该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是广东地区保存较完整的富有代表性的清末民间建筑。

浏览

274

文章

183

丞相祠堂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丞相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丞相祠堂位于宜宾流杯池公园东南点将台之下,该祠堂始建于宋代,为纪念北宋诗人、书法家黄庭坚,人称山谷祠。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云南,途径戎州(今宜宾)而建。

清咸丰元年,该祠及流杯池一带毁于兵乱,咸丰六年(1856年)又重建。清光绪辛丑牟(1901年10月),叙州知府文焕书匾“丞相祠堂”及门联“明知炎德已衰感三顾君恩出抚危局,毕竟大名大朽怀两川相泽来拜荒祠”,原迹尚存于该祠大门。殿内塑关羽、关平、周仓像,殿外古石塔炉青烟缭绕,古石鼓、石狮、石华表傲然屹立。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僧格林沁祠堂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格林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僧格林沁祠堂在东城宽街47号。又称显忠祠。祠堂坐北朝南。由仪门,享殿及配殿构成二进四合院式建筑。仪门3间。东西配房各5间。二门前有一碑亭,亭内有石碑,碑高4米余。碑阳为满文,碑阴无字,碑侧雕龙。二门l间。民国时,建为怀幼小学,后更名进步小学,现为宽街小学。祠的主要建筑保存完好,是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僧格林沁(?一1865),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1834年授御前大臣,领侍卫大臣,都统。在镇压捻军中,被义军杀死。光绪年间为他立专祠。

景点位置

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4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詹岙詹氏祠堂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詹岙詹氏祠堂为永嘉县文物保护单位。

詹氏祠堂位于桥头镇詹岙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

2003年,詹氏祠堂列入永嘉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桥头镇:“环山抱水水抱山,宜人赏景景宜人。”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位于永嘉县西南部,瓯江中下游北岸,金丽温高速公路和49省道自西向东,菇溪河自北向南贯穿全境。东邻桥下镇,南与温州市鹿城区隔江相望,西连青田县温溪镇,北接西溪乡。全镇总面积9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591亩,其中水田13627亩,旱地2964亩,下辖57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10万,其中常住人口7万。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父子进士祠堂昂氏宗祠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父子进士祠堂(昂氏宗祠)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父子进士祠堂肥东县西山驿镇东昂集行政村

祠堂于清代乾隆辛丑四十六年(1781年)落成。共三进五开间,原有屏门隔扇108扇。前院两棵天竹分为两边,至今完好无损。祠堂大门有1对石狮看守,门外两边是八字门。据史书记载:解放前从桥头集到柘皋,昂集是必经之道,南来北往的官人经过此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以示尊敬。

昂绍善:字元长;安徽昂集人。清朝著名大臣。在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考中进士,官居内阁中书,位列台辅高位。其子昂天曾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亦中进士,官居山东德州平原县知县。康熙三十六年七月十九日,皇帝连下二道诰封,赠昂氏父子皆为文林郎;封昂绍善妻梁淑慎、昂天曾羽妻阎终温为孺人。同时,准入祀乡贤祠,人称"父子进士祠"。不仅如此,皇帝还赠御书匾额四块:"父子进士"、"昂氏宗祠"、"承先启后"等,分别高悬于祠堂大门及堂屋门楣上。可惜的是,除"父子进士"匾额仍清晰可见外,其余三块均在文革中被毁。

保护范围:祠堂整体及四周各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南35米,东、北、西各15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氏祠堂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游氏祠堂为邯郸市文物保护单位。

游氏祠堂位于永年县临洺关镇,年代为明。

游氏祠堂为邯郸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临洺关镇:临洺关镇,永年县城所在地,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属河北省较大乡镇。全镇现辖32个村,总面积82平方公里,总人口13.5万。其中镇区面积1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行政人口7.8万。邯郸市首批小康乡镇,首批现代化建设试点乡镇、“发展民营经济十强乡镇”、河北省“百强乡镇”。 临洺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临名”始见于隋书地理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郑氏祠堂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郑氏祠堂为黟县文物保护单位。

郑氏祠堂位于黟县宏村镇龙江村,时代为清,类别为古祠堂。

郑氏祠堂被公布为黟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江村:宏村镇龙江村是黟县村级区划调整的重点村之一(于2008年春由原龙川村与江村村合并组成龙江村),全村876户、3018人,辖属17个村民组,区域面积38.6平方公里,耕地603公顷,其中水田249公顷,桑茶226公顷,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多业并举的乡村。区位优势明显:龙江村位于黟城北郊,省道S218线纵贯全村南北,交通、通讯便捷,水电设施配套,是县城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新密郭氏祠堂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新密郭氏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郭氏祠堂,位于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五里店村东。始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后经兵燹毁坏,清咸丰十年(公元1830)重建,座北面南,总占地面积920平方米。现存古建筑有大门楼、二门、影壁、大殿,大门位于南端正中,两侧有顺山房各三间,均砖木结构硬山式建筑;大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前出廊,保存十分完整。祠堂内存有明、清代石碑2余通,墓志铭2块;石狮、石门墩各一对,为明代遗物。

第二批郑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新密市新华路街道办事处五里店村

信息来源:郑州市文物局

五里店村:五里店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成立遗址位于南城街道袁屋边社区阜东路旁,GPS坐标:北纬22°59′35.3″,东经113°42′49.4″,海拔高程28米。

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2004年重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宽15.3米,进深35.5米。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木作梁架。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灰塑龙舟脊。头门置塾台。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

袁屋边乡位于莞(城)太(平)公路篁村路段的丘陵地区。1942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为了巩固和扩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派出-队到袁屋边活动,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了农会组织——岗岭会,随后又成立民兵队和乡民主政府,袁屋边成为抗日游击队的一块抗日根据地。1944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东莞大队大队长张英,在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召集袁屋边、白马、石鼓、赤岭等乡的群众代表开会,宣布成立抗日民主政权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会议选举张英为办事处主任,陈德枫、张高峰为副主任。办事机构设在袁屋边蔡屋基村,但陈氏宗祠(南祠堂)仍作为开会或临时办公场所。1945年,上级党组织增派陈文慧为办事处指导员。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管辖范围为莞太路沿线的乡村,其主要任务是:在莞太线上的袁屋边、新基、翟家村、白马、石鼓、赤岭、桥头、三屯、河田、白濠、白沙等地建立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运动;组织民兵维持治安、开展抗日斗争、协助东江纵队作战等。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于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时撤销。

2012年11月,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袁屋边社区:袁屋边社区居委会位于南城车站旁,东莞大道、莞太路、环城路贯穿整个社区,交通十分便利。辖区面积为2.11平方公里,户数494户,常驻人口1846人,外来人口3500人。下设服务机构有:袁屋边社区居委会、社区治保会、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劳动服务中心、社区出租屋服务中心等,同时设有电教室,图书室、市民学校等。经济发展2008年,集体经济总收入2116。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上海李鸿章祠堂

全文共 841 字

+ 加入清单

上海李鸿章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公祠(李鸿章祠堂)隐身在百年名校复旦中学内,穿过学校的操场便望见了李公祠--一栋檐角飞翘的典型中式建筑。高耸的屋脊上雕塑着龙的图案,还有“万代公候”4个大字。门前是宽敞高大的廊檐,抬头望去,只见4大块金漆雕花拱板上,龙凤呈祥、刀马人物、喜鹊登梅、苍松雄鹰等画面栩栩如生,映衬得整个外廊金碧辉煌。建筑的南北两面都是高大的花格木窗,通透明净。室内地面铺着苏州出产的“金砖”,高大的柱子把人们的眼光自然引向穹顶。

这幢建于清末的珍贵建筑70%的结构已经严重受损。整幢祠堂明显倾斜,屋内的屋脊脱节,木柱腐烂,摇摇欲坠。复旦中学在市文管委、区教育局等各方的支持和配合下,开始了为期7个月的全面而谨慎的“大手术”,一砖一瓦、里里外外的雕花、梁柱等,无不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古朴风格,领略到近代工匠精湛的手工技艺。据悉李公祠今后将作为学校历史陈列馆。经历了百年沧桑,李公祠终于得以重生。

李鸿章祠堂,长144、宽58米,占地面积8120平方米,坐北朝南。原有4进,主房24间,厢房24间,大小照壁各1堵,御碑1块。花园、鱼池、亭台、楼榭、回廊一应俱全。现尚存大殿、门厅、照壁,其它建筑已被拆除改建楼房。大殿坐北朝南,建筑面积305.9平方米,单檐硬山造,小瓦屋面,穿斗式梁架,通面阔5间23米,通进深13.3米。

2014年4月4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并公布上海李鸿章祠堂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沪府发〔2014〕29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华山路1626号

乘车线路:48路44路113路138路923路44区间路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晚清重臣,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李鸿章在职期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参与洋务运动,积极倡建近代海军、建立北洋水师;最终却不得不以外交代表身份签署《越南条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杭头宋氏祠堂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杭头宋氏祠堂为临沂市文物保护单位。

杭头宋氏祠堂位于苍山县向城镇杭头村西南,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

该祠堂初建于明崇祯九年九月(1636年),由宋氏九世祖宋之普、宋之韩等人筹建,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宋氏十五世祖宋献章等人修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后重修。该祠堂现存房屋9间.正殿3间,坐北朝南,设有走廊,全是木质顶柱,正殿内正面为后来修建的神龛,供奉宋氏先祖牌位,神龛右侧有万历年、民国二十四年立宋氏先祖墓碑。正殿为砖木结构,屋顶硬山式,上覆灰色筒瓦,瓦头有猫头等纹饰、正殿门两侧有“册”形窗户。东西配殿各3间,结构同正堂;门楼,砖木结构,屋檐起脊,饰祥瑞饰图案;院内南墙两旁各嵌有修祠捐款、地着名录碑,并立有一块“罗先生墓碑”。该祠堂为苍山望族宋氏遗留的古建筑,保存东西23米,南北26米,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对于研究明清时期临沂市古建筑风格、民俗文化以及明清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杭头宋氏祠堂是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杭头村:杭头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路州周氏大祠堂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路州周氏祠堂为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氏大祠堂位于乐从路州。清代光绪丁亥(1887年)建,民国八年(1920年)、1996年、2000年均有重建。坐北向南,三进两廊一后院,分左、中、右三路,面阔22米,进深50米,占地面积1087平方米。单檐硬山顶。

头门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屋脊雕有灰塑人物、鸟兽、花卉图案。前廊为雕花抬梁式梁架,均为人物及花卉雕刻。两扇大门上绘有门神,刻有一副对联“笃诚万代光先祖,祜训千秋仰后贤”。门侧置两块花岗岩抱鼓石。

第二、三进面阔各三间,进深各三间,均为穿斗式梁架。二进有刻着清代书法家、前贵州政务厅长陈官韶书写的朱柏庐《治家格言》全文的硬木屏风,屏风按原貌重造。除中座的壁画重新绘画外,内墙上的壁画基本上还保留原状。

2006年1月8日公布为顺德区文物保护单位。

路州村:路州村位于乐从镇的中部,距镇2公里,紧靠三乐公路, 面积3.68平方公里,全村现有常住人口3779人,其中农业人口3474人,非农业人口305人,总户数1049户,耕地总面积1000亩。村委会下设1个股份社,9个村民小组,全村有党员122人,村民代表75人,“两委”成员5人。辖区内建有大小厂房45间,商铺124间。自建立村委会以来,村委会在上级的关怀和指导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大孔祠堂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大孔祠堂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孔祠堂是孔华清为家乡族人所修的宗祠,也是江淮晚清时期的一组较为完整的宗族公共祠社建筑,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上世纪80年代初,该祠堂被合肥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又被命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祠堂坐北朝南,为砖木结构,所用木材粗大厚重,显得古朴大方。祠内原有建房60多间,结构为典型的清代古建筑,青砖红墙筒子瓦,雕梁画栋,清一色苏式油彩绘画。其建筑布局特点为主次分明左右对称的院落,分为门楼、藏书楼、祠堂、两侧厢房。藏书楼为全木结构,高约30米,上下两层各三间,其造型与山东曲阜孔庙的大成殿相似,雄伟壮观。该祠堂为整个合肥地区难得一见的具有浑厚北方风味的建筑,蕴涵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和纪念价值。

可惜因年代久远和战火破坏,风光一时的大孔祠堂先后被人当作储藏室、粮站和办公场所。最后连祠堂的标志性建筑--藏书楼也倒塌了。从2006年年底开始,合肥市政府就投入200多万元,对祠堂仅存的700多平方米建筑进行彻底修缮,陆续恢复山门殿的东西配殿、东庑殿、西寮房以及整个祠堂的围墙和庭院绿化等。经过一年时间的修复,久违的大孔祠堂终于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座位于省城包河区大圩乡学塘村的孔氏祠堂是合肥地区唯一保存较完整、面积最大、规格最高的宗庙,另外,其也是合肥地区现有古建筑中彩绘规格和档次最高的。

立足打造"安徽孔府",弘扬孔子文化。大孔祠堂的建成将大大提升大圩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丰富旅游内容,提高旅游形象。

保护范围:本体外,东、南、北外扩10米,西至重庆路东侧红线,总面积0.66公顷。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至辽宁路西侧红线,北至西安路南侧红线,南至黄河路北侧红线,西同保护范围。

学塘村:学塘村位于大圩镇政府西南面,东临一望无际的大圩圩区,西于包河工业区和人民大街相接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我村现有村两委成员四人,村聘用人员叁人。全村辖四个自然郢,分别是学塘、吴蒋、刘郢和李湾,总户数582户,共15个村民组,总人口1914人,其中农业人口1688人,非农业人口226人。 现有篮球场地和乒乓球场地各一座及150平方米的村级卫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江口陈家祠堂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江口陈家祠堂)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江口陈家祠堂位于浏阳市张坊镇江口村七溪组,是当地陈氏家族祭祀先祖修建的祠宇建筑。据考证:祠堂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坐北朝南,门向165度,砖木结构,面阔三间,悬山顶,覆小青瓦,设槽门,内设中、后厅,共为三进,左右各列回廊、厢房、横厅等,建筑两侧有墙垣围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祠宇内设隔扇门、格窗,古朴典雅,后栋为穿斗木构架,前栋抬梁结构。梁架上小斗栱做工精巧,实属罕见。祠宇历经修葺,20世纪70年代,槽门被拆除,改建为七溪小学教室。2002年族人对祠宇进行修葺,将中栋正面格扇门处阶檐以及后栋糟朽的木间墙改造。该祠堂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木雕精美,是陈氏家族繁衍生息渊源历史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2014年3月,江口陈家祠堂被公布为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坊镇:张坊镇位于浏阳市最东端--大围山东麓,毗邻江西省铜鼓、万载两县,距长沙130公里、浏阳64公里,省道1854线横贯全镇,交通、通讯便利,电力充足。全镇辖域320平方公里,3.1万人口,森林面积达40万亩,无任何工业污染。境内有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观光休闲的旅游胜地。 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镇党委、政府坚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马桥张氏祠堂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马桥张氏祠堂为保康县文物保护单位。

马桥张氏祠堂位于城西南马桥镇张家湾村,年代为清代。

2012年,保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马桥镇:保康县辖镇。1951年为九区,1958年改东风公社,1984年建马桥镇。位于县境西部。面积303.7平方公里,人口2.5万。宜(昌)保(康)公路与神龙架林区接界,交通便利。辖马桥街、林川、尧治河、堰垭、董家沟、南沟、天花、黄龙观、白果、鸡公岭、鳌头山、中坪、寺岭、周湾、峰山、罗家山、黄湾、河南坪、笔架、张湾、两河口、高桥河、白竹头、安家湾、桃坪河、大横溪、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平利刘氏祠堂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平利刘氏祠堂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平利刘氏祠堂

时代:清

地点:平利县兴隆镇太子沟村

保护范围:东至祠堂上堂后檐2米,西至祠堂院场边沿,南、北以祠堂为界,各外延10米。

建设控制地带:A区四面外延10米。

2008年,平利刘氏祠堂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兴隆镇:兴隆镇位于大巴山北麓,东倚五峰,南临老县,西接安康,北靠旬阳,总面积2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045亩,镇辖18个行政村,144个村民小组,3225户,总人口13085人。 境内山清水秀,气候温和,植被覆盖率高达90%。镇政府驻地距平利县城29公里,距安平二级公路17.5公里,平旬公路穿境而过,公路、电话、交通、信息比较便捷。集镇功能完善,街道绿树成荫,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闫庄闫氏祠堂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闫庄闫氏祠堂为阳谷县文物保护单位。

闫庄闫氏祠堂年代为清,位于阳谷县阿城镇闫庄村。

2014年,闫庄闫氏祠堂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闫庄村:阳谷县阿城镇闫庄村地处山东省阳谷县城东隅,黄河北岸,北邻324国道(齐南路)。古称“青龙街”,距今已有四百年的历史,闫庄村是省级文明村,全村总人口1200人。2007年,闫庄村被命名为“中国民俗文化村”。2010年3月,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公布的首批105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闫庄村名列其中.闫庄村于清康熙八年建村,古称“青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门田氏祠堂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门田氏祠堂为东营市文物保护单位。

门田氏祠堂位于大王镇田门村,东面约20米是阳河,西临南北街道,东西约18米、南北约30米,总面积约540平方米。祠堂由北屋和南门楼组成一个完整的院落。北屋三间,灰瓦盖顶,硬山式,砖石木结构,面阔11.5米,进深7.7米,四梁八柱,硬山脊,浮雕金彩双龙戏珠,山脊上有动物雕塑。月台东西长6.6米,南北长4.5米,高0.6米。从大门到正殿有石砌走道,大殿后面有一个后花园,种植着花草树木。南大门为二重门,上横挂“田氏先祠”匾,大门进深4.55米,面阔3.85米。据传,田门田氏祠堂建于清朝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该祠堂曾被维修过多次,最后一次维修是解放初期,现仍保持原貌。院落建筑古朴典雅,具有典型的清代建筑风格和特点。2017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大王镇:大王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22平方公里。2004年底,辖97个自然村,97个村民委员会;有27638户,88991人;其中女43907人,非农业人口1044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43‰,人口计划生育率为99.48%.2004年,实现生产总值33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0000万元、260000万元和40。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柳岗王氏祠堂

全文共 1331 字

+ 加入清单

柳岗王氏祠堂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柳岗王氏祠堂位于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柳岗村。

王氏祠堂是“潮州前八贤”之一的南宋名臣谏议大夫王大宝为母亲王氏请旨建造的。该祠堂于宋代建炎三年创建,明代嘉靖十三年重修,清代雍正十三年再修,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

王氏祠堂总面积约1904平方米,贝灰木架结构。祠堂大门为石结构的双叠楼亭台式,石亭顶端有一太阳形状石徽,顶台中央立有高0.61米,宽0.22米的“圣旨”石牌,因此称为“圣旨亭”。亭门通梁刻“王氏祠堂”,明嘉靖十三年(1534)闰二月立,清雍正乙卯年(1735)二月重修。梁背刻“时思”二字。亭匾高0.31米,长1.43米,正面刻“科第”、“唐节度使王审知”、“宋建炎榜眼王大宝建炎进士王大鼎”,背面刻“宋赐进士文林郎惠州府推官王仁”、“明成化戊子科乡进士囗囗囗囗囗王囗”、“清康熙丁酉科进士郎王时”。亭大门高2.23米,宽1.51米,两侧门高均为2.1米,宽1米。大门的门框上,一直以来都会贴一副春联,那就是“庆春王正月,祝天子万年”。相传此对联是王大宝所作,这与潮阳灵山寺由王大宝奏准皇上而立的“祝圣碑”似有联系。长方形双迭楼台式,长3.51米,宽2.55米,通高5.73米,顶台为1.91米。站在王氏祠堂大门前眺望,可见郁郁葱葱的山峰,山顶正对着大门。祠堂背后曾有一条小山丘连接山冈,故有丝线挂金钟的美誉。由于王氏祠堂是奉旨建造的,有圣旨牌,所以,路过的宋朝官员,文得下轿,武需下鞍,叩拜而过。

王氏祠堂的建筑结构为三进四厢房,入大门是阳埕,进而是中厅、天井、拜亭和各有两间对称厢房的后厅。拜亭上的瓷塑艳丽多彩,有精致美丽的双凤朝牡丹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拜亭和后厅的梁架上有众多的木雕,人物、雄狮、松鹿、骏马、花篮等组成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的图像,其雕刻古朴自然、生动流畅,技艺精湛。旧时祠堂后厅、拜亭等处悬挂着十几块文魁、武魁、状元、进士等字样的木匾,但在解放初的破除封建迷信运动中,这些牌匾分给贫苦农民当柴火烧。今祠堂尚存木匾一块,匾高0.7米,宽1.9米。匾文为“文魁”、“主试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两广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粮饷李翰章监临头顶顶戴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副御史巡抚广东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刚义为”、“光绪十九年(1893年)癸酉恩科乡试中式第十九名举人王廷献立”。祠堂厢房两侧现存有两块石碑,一为“明王氏世族”碑,一为“呈明县主勒石示禁”碑,可惜历经风雨沧桑,碑文已模糊不清。

据说王大宝母亲是潮阳金灶镇柳岗村人,王大宝小时候多在外婆家居住读书,科第为官后不忘母恩,于是请旨获准建祠,以为纪念。经过历代维护和修缮,这座祠堂的建筑具有南宋遗风,也保存有明代和清代建筑梁架和木雕的特点。2001年,王氏祠堂被原潮阳市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柳岗村:柳岗村简介柳岗村位于潮阳区金灶镇北部、榕江南畔,创建于北宋(1126)年间,现有6个自然村,5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709户,现有总人口8095人。村党支部下设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47名,其中正式党员143名、预备党员4名,支(村)委会成员7名。全村拥有耕地面积2800亩,林地面积43.5亩。境内有陈氏家庙、王氏祠堂(文物保护单位)、双忠公庙等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李金镛祠堂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李金镛祠堂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金镛祠堂位于漠河金沟林场长满樟子松和落叶松的山坡上。建于1998年,2007年重建,祠堂门前有长阶通到山脚,两侧苍松翠柏,绿草茵茵,整座祠堂为木质结构,雕梁飞檐,给人一种庄严肃穆、史海钩沉的感觉。

沿着台阶向上步行,踏进庭院,迎面便是正祠堂,门上方檐下面镶嵌着镏金的“李金镛祠堂”匾,两侧门柱对联:“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义赈求实恤邻德政昭宇宙。”堂内供奉着李金镛身着官服坐在虎皮座椅上的塑像,左右是名人题写的匾额、挂联,记录了李金镛的生平,牌位下是采金人供奉的祭器等。正堂两侧对称的东西厢房为功德馆和幕僚馆,展示着李金镛、袁大化等人的生平简介,漠河金厂发展史,开采黄金的工艺流程,使用的机器、工具、文物等。

李金镛(1835-1890)字秋亭,号御翼,江苏无锡人,早年随父经商,后用银两捐得官位,为同知。因清正廉洁,赈灾有功,从直隶调长春任知府。1887年4月,经李鸿章举荐,又从长春调往黑龙江筹建漠河金矿事宜。他带员弁数十人到漠河后,获得了建矿的第一手资料,并制定了《筹议黑龙江金厂公司章程》,并积极奔波于天津、上海、烟台等地,募集资金、招聘矿师、购买机器、筹运粮食、军火,对办矿的筹划极为周到慎密。1888年10月,李金镛带领同僚和矿工近千人抵达漠河,首先组建了漠矿营操练军队,后创办金矿,祭山开工。

李金镛对沙俄盗匪不卑不亢,足智多谋、大义凛然,致使沙俄畏惧其威势,使漠河金矿成为近代最为成功的矿业而名扬全国。

李金镛对矿业外事日理万机、呕心沥血、百般辛劳、积劳成疾,于1890年8月14日病故于漠河,时年56岁。

“开矿安边兴利功业迈古今,义赈求实恤邻德政昭宇宙”,这是世人对李金镛为官清正,实业兴边,驱寇爱国,稳固疆域的功德颂扬。

因李金镛被称为“金圣”,所以以往的淘金者在淘金前必先来此拜祭,此处已成为一处旅游胜地。

李金镛(1835-1890年),字秋亭,号丽卿。无锡石塘湾陡门李巷村人。清末大臣。少时务农,膂力过人。家乡地势低洼,常有水患。他热心地方公益,于咸丰五年(1855年)发起集资整修杨家圩、界溪圩堤岸。不久赴沪经商,与人合资开设招商客栈,与-巨商交往,结识李鸿章之弟李鹤章。他将经商所得常用于救灾及家乡公益事业。咸丰十年带头出资在镇江、丹阳等地设粥厂,救济因战争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南隅李氏祠堂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南隅李氏祠堂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隅李氏祠堂位于巨野县田庄镇,年代为清。

2015年6月23日,南隅李氏祠堂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田庄镇:田庄镇位于鲁西南大平原巨(野)、郓(城)、嘉(祥)、三县交界处,是巨野县的城郊镇,辖61个行政村,6.2万人.总面积8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9万亩,是一个富有魅力和充满生机的经济文化重镇. 田庄,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从属古麟州阅历千载到于今,在这快神奇的土地上,政治家、文学家、艺术家英杰辈出.明朝礼部侍郎、都御史宋沧,清末八旗都统、武状元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东门刘氏祠堂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东门刘氏祠堂为福安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刘氏祠堂位于福安市城南街道东风社区,年代为清雍正年间(1723-1735),类别为古建筑。

该祠堂位于城南东风社区三姓路。始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清雍正年间(1723-1735)依明代旧制重建,民国初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为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进深45.5米,面阔14.6米,占地面积664.3平方米。该祠堂依坡地之势自低而高,层层递增,为穿斗抬梁式梁架,青瓦双坡顶,顶脊两端为鹊尾翘角,两侧马鞍形山墙前衔接门楼山墙,后接人字院楼。祠共三进,由戏台、天井、廊楼、拜庭、天井、祖堂、寝房组成。祠祖堂为三间,前廊柱以三跳斗拱挑檩出檐,整个屋架以明式构架斗拱。透出清代华丽、精细的雕饰。祠内现存一清光绪四年(1878)的青石碑一通,记载着祠堂历史及认捐事宜。该祠为研究刘氏史渊及福安地域历史与明清建筑提供了一个考证实据。

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该建筑以祠堂四周地基为准。

城南街道:城南街道位于福建宁德福安市。下辖:350981001002 111 官村社区 350981001006 111 南湖社区 350981001007 111 莲池社区 350981001008 111 南郊社区 350981001009 111 东风社区 350981001203 111 程家垅村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