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清溪河(推荐20篇)

东莞清溪镇是个环境优美的地方,那么东莞清溪镇哪里好玩?请看下文。

浏览

1012

文章

29

篇1:清溪苗王墓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苗王墓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苗王墓位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清溪场镇帮好村,时代为明。

位于秀山县城西12公里处的清溪场镇帮好村,古称大坟堡。该墓县志不载,据传明朝万历的间,当地苗民首领吴老K为反抗土司的残酷镇压下,即所谓“赶苗夺业”,率领苗民与-土司进行激烈的斗争。一次战斗中,吴老K不幸身亡,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当地苗民一人捧来一泥土,将其安葬,年复一年,垒成一大坟堡,故而得名。

该墓呈圆形封土墓,原墓高10米,墓顶直径9.7米,底部周长76米。原无碑记,1986年县人民政府在墓前竖“苗王墓”石碑一通,碑宽0.7米,高1.3米。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是秀山仅存较为完整的苗族古墓,对研究秀山苗族历史有很重要的价值。

2000年,清溪苗王墓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贵池清溪塔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贵池清溪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塔原名妙因塔,立于城东北下清溪山丘上的水闸管理所内,离城中心5公里,与百牙山塔遥遥相对,明万历29年(1601)万历四十三池州知府钱槚集资建成竣工。因临清溪河后更名为“清溪塔”。亦称清溪妙因塔。此塔高55.7米,塔径12米,每层有拱门、景窗,拱门有虚有实。塔身内外设有壁龛,原壁龛内有佛像,今无存。

楼阁式砖塔。七层八角。塔高55.7米,底层直径为12米。塔底有三门可入塔心室,一门为上塔通道,余皆为盲门。塔心室穹窿收顶,有砖阶治复壁盘旋而上,诸层内均有佛龛,内嵌佛像。清人曹殿奇登塔作《清溪塔》诗:“嶙峋高塔倚遥天,拾级凭临俯大千。雁影下投秋浦树,渔歌遥带杜湖烟。青苍岚影桥边合,浩渺江流槛外旋。犹忆故人天际去,峭帆几片断云悬”。

清溪塔内结构与百牙塔大同小异。它在二层和三层处有两个梯口,可供人上下,通往每层的台阶25至29级不等,沿陡削的石阶盘旋而上时可见诸层都设有佛龛。每层塔体也有区别,有的有复壁,有的有暗门,有的有碑记,有的有卷云纹饰的砖雕,但也有无法修复的大小洞眼和多处伤痕,它们在此记录着历史的天灾--。

如果爬上第七层最高层,向四周看视野就更远了。从塔顶南窗可见:清溪河与白沙湖伸出的“手”在下方“牵”住,然后共同流向北边的清溪河下游。从北窗远眺,这条蜿蜒通江的清溪河下游在眼下变成一条宽敞的绿色绸带,飘游在黄花若灿、绿树如茵的大地上,正义无反顾地走向远处浩渺的长江。

这两座宝塔就是池州的百牙塔和清溪塔,清溪塔又名妙因塔。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清溪塔好像是有点倾斜,塔尖显得小而且不协调。

塔刹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夏遭雷击过。塔身一侧,抗日战争时期曾被侵华日军炮击,残留10多处弹痕。今仍挺拔直立。永泰元年(765),唐王朝为了政治、军事的需要,复置池州,移治于今池州城,以便“扼控大江”。开成、会昌年间(836--841),池州刺史在城东南湖中筑翠微堤,开始了城内的建设。明正统十年(1440),知府何绍正费银33000两,修筑府城(旧府址在元伯颜下江南时毁于兵火)。新城将近10里,开有6门,其中九华门楼3层,高6级,宏伟壮观。后来知府陆岗、钱槚相继建造百牙塔、清溪塔。历代数次修缮。

文物保护

1982年政府对塔顶、塔脚进行了维修,于2003年由市政府再次筹资维修。古塔虽小,但巍然挺拔,清晰河绿水为只生辉。

2019年10月7日,清溪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保护范围:塔周围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四周3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东莞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游玩介绍

全文共 305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大王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清溪镇,是东莞地区比较出名的森林公园,接下来这篇指南将给大家带来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的游玩介绍

操作方法

1

来到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我们可以先看看这里最著名的“蜜望古树”,蜜望是当地方言,指的就是芒果,而这棵蜜望古树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

除了蜜望古树之外,清溪大王山森林公园内还有大量的古橄榄树,而且树木十分巨大,目前可以考证的就有500多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橄榄树。

3

之后我们还可以看看“南山花谷”这个景点,这是一个人工景点,这里种植了大量的鲜花,到了花季,各种鲜花竞相盛开,十分美丽。

4

另外,大王山森林公园里还有许多的野生“滴水观音”,这是一种外观造型十分特殊的植物,而且也只有在这里才能见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宛如人间仙境——上清溪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所有的景点都很出名,为大家所熟悉。相信很多人都不喜欢去著名景点体验人挤人的感受,而更喜欢去一个僻静的仙境,陶冶情操。在福建三明的泰宁有很多的美景,但是因为交通不便,以至于没有名扬天下。本期三明文化带大家了解泰宁的上清溪,风光旖旎堪称人间仙境。

泰宁上清溪位于泰宁县境内的金湖上游,游览“漂流”长度达15公里。其沿岩幽奥的丹霞地貌堪与武夷山风景区的九曲溪,著名的武陵源金鞭溪相媲美。

据清乾隆版《泰宁志》载:昔日明礼部主事池显方首探幽至上清溪惊呼“兹奇果逾九曲,以辟处无知者。”如今300年后,泛流方圆几十里仍然保持原始状态,飞禽戏水不避人,溪水面最宽处不过20米,窄狭处仅容双排竹筏而过。上清溪曲折穿梭于深山峡谷及幽林之中,其漂流不仅有惊无险,而且溪沿岩藏奥纳秀,景色极为幽奥。

中国最美丽的漂流,以野、幽、奇、趣,构成了世所罕见的千年原生态峡谷曲流大观园。漂流其上,处处给人以险境,但很快又以令人叫绝的美景抚慰你,使你的漂流之旅始终控制在险与美的平衡点上,是一次生命的顿悟和心灵的旅行。

上清溪藏于深山幽谷之间,是经6500万年地质运动形成的峡谷深切曲流。在荒无人烟的赤石翠峰之间,乘一竹筏顺溪而下,只见两岸奇岩跋扈,溪涧千回百转,涧鸟幽鸣,百草芬芳。正如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形容上清溪移步换景的绝妙境界:“转一景如闭一户焉,想一景如翻一梦焉,会一景如绎一封焉,复一景如逢一故人焉”。

“上清”者,道家三境界之一,其义为“仙境”。这里空谷芳菲,扑朔迷离,且荟萃有众多的神话遗迹,是一处真正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自从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写下“天为山欺,水求石放”的《上清溪游记》后,这片仙境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中消失了三百多年,直至现今才刚刚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向后来人一展原始古朴的芳容。上清溪漂游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能享受原始野性的漂流之乐,更能目不暇接地欣赏到妙趣横生的自然奇观,感受‘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无限灵趣。

上清溪在福建泰宁东北部,金湖上游。全长50多公里,景色秀丽新奇,幽静可人。其中崇际至长兴15公里为深山峡谷地带,赤壁丹崖把溪流挤逼为歪歪扭扭的曲线,号称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水面最宽处不过20米,最窄处只容双排通过。三明一年有三个雨季,分别是3-5月的春雨季,5、6月的梅雨季和7-9月的台风雨季,而10月-次年2月则是相对的枯水期。总的来说,三明夏长冬短,气候宜人,一年四季皆可出游。

你可能会喜欢:

传统文化:传统汉族服饰文化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盘点淄博地标建筑,各有各的美

淄博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清溪古民居建筑群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民居建筑群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古民居群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县城10公里。历史上,这里曾拥有过享誉一方的政治地位。城步杨家氏族名将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官就达五十多位。

据《杨氏族谱》记载,清溪始祖为杨再思第六世孙杨应魁,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时由禀生,任职绥邑莲荷巡检司,后下籍清溪,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聚居村民1500来户,人口2150余人,苗族人口占80%,且多为杨姓,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约占20%。全村现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栋,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该村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

清溪的古民居建筑多以单门独户四合院为主,一般为二进或三进,分庭院、前厅、堂屋,左右厢房,面阔三至五间不等。建筑结构以穿斗式木构架为主,部分建筑以抬梁式与穿斗式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手法,院中心的建筑以悬山建筑为主,沿围墙砌筑的房屋均为硬山式,所有建筑除堂屋明间两个檐柱是立在青石柱础上外,其余所有的木柱都是立在磉墩石上的木质上的,这是清溪古民居的特点之一。堂屋隔扇门一般为六扇,上半部为雕花窗图案,下半部为平板,隔心都缀有福、禄、寿、喜字样的雕花图案,各种花鸟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堂屋地面以三合泥和方青砖铺筑为主,檐廊和天井地面以鹅卵石镶嵌而成,图案设计多以同心圆、柳叶纹图案等。充分反映了清溪先民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体现出苗族在宗教、美学等多方面的文化内涵、意蕴和神韵,堪为湘西南苗族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清溪花鳖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花鳖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品名称:清溪花鳖

产品产地: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

产品特性:肉质细嫩、表皮光滑,体薄裙边宽厚,脂肪色泽金黄. 无腥味。

产品成分: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烟酸、维生素D、锌、铁、钙、磷、碘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滋阴补阳、益气活血、补脑强心、延年益寿等功能。

产品简介:清溪花鳖原产于东苕溪流域,采用仿野生养殖技术培育的清溪花鳖野性十足,风味独特,已获得国家原产地保护。清溪花鳖主要产在太湖流域一带,外表上看,其鳖纹比较大,而其他鳖腹部是白色的,有花纹也比较小。清溪花鳖性格凶残,比较好斗。此外,清溪花鳖吃了没有腥味。第二,不加抗生素,可以做成速食冷盘,很方便,不需要自己再杀再煮了。清溪花(乌)鳖连年被杭州市养鳖协会评为名牌甲鱼,还在中国浙江首届渔业博览会和中国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2年8月又被评为省消费者协会推荐的唯一品牌甲鱼,并获得了浙江省绿色农产品称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清溪古地道战遗址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地道战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清溪乡望乐村位于秀山城西14千米处。我国地道战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古代秀山苗族人在-压迫的斗争中,曾采用过地道战的战术,清溪古地道战遗址,为此提供了佐证。1976年,当地人发现了一纵横交错、蜿蜒曲折、东西走向约1000米、高1.5米、宽0.5米、每距10米左右有容一人藏身的掩体,壁上有放置照光用具的土墩的地道。地道底平,顶部为“人”字形拱架结构,可容一人弓身而行,壁上经油烟熏过的痕迹隐约可辨。考察中,还发现有铁制兵器和挖掘工具,经初步考证,该地道为明代苗民的防卫工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清溪文峰塔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文峰塔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文峰塔位于江永县粗石江镇清溪村西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八角七级楼阁式砖塔。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塔高约24米,底径10米。每层4门对开,余面作假券门。二层以上外置平座(原有围栏),叠涩出檐。塔身分内外两层,中设踏步,可登塔顶。民国年间因遭雷击,五层以上被损毁半边。

粗石江镇:粗石江镇位于湖南省江永县西南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灌阳、恭城县毗邻,是1995年6月由原粗石江镇、城下乡和清溪瑶族乡合并而成。现辖2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26378人,其中农业人口24237人,非农业人口中2105人。全镇总面积22664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75%,活立木蓄积量540151立方米,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富含硒等稀有元素,是香柚、香芋、香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茶马古道-甘洛清溪峡古道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茶马古道-甘洛清溪峡古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甘洛清溪峡古道(甘洛县)

清溪峡古道,地处甘洛县坪坝乡境内,南北走向,全长5公里,因唐代川西节度使韦皋为通好南诏在峡内设置清溪关而成为境内名胜。峡内植被茂盛、水流淙淙,古庙宇遗址、古兵站遗址、石桥、马道、双狮眼、飞观音、断头崖、关公试刀石等景观以及两侧6座3000米以上的险峰,让人充分感受到自然和历史文化的双重神奇。灵关古道清溪峡段是国内仅存的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整、路程最长、马蹄印最深的古代青石板路。

保护范围:南至双石包,北至遗址北侧横岩子,遗址占地范围向东、西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西各向外延至山峰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三十而已的清溪镇在哪里?具体在哪个地方?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清溪镇,位于广东省东菀市的东南部,是东菀市的市辖下镇,临近港澳,与深圳、惠州两个城市接壤。清溪镇全镇的辖区面积约140平方公里,一共有21个村,常住人口约为31.6万人,其中拥有户籍人口的约为3.78万人。

清溪镇是中国在2012年打造的首批“最美小镇”,是中国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的麒麟文化传承基地。

清溪镇是岭南的客家古镇,客家的传统文化艺术在清溪得到传承和发展。清溪镇特有的清溪客家山歌、麒麟舞、客家民俗舞蹈多次获得国家以及国际奖项,其中清溪的彩扎麒麟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麒麟舞以及客家山歌也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清溪镇独特的清溪客家酿酒也被列入东菀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清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清溪镇南面的大窝山上。纪念碑碑身高9.9米,正面镌刻着“清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金色大字。碑座长6.5米,宽4米,正面是碑文,记载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清溪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其余三面是描绘革命前辈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及军民鱼水情的大型浮雕。

抗日战争时期,清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斗争,于1938年夏组建清溪抗日自卫大队。同年12月,清溪抗日自卫大队联合石马、凤岗塘沥自卫大队和东莞壮丁常备队、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组成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之后,和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汇合组成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

清溪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在广九铁路以东(简称路东)开展游击活动的地区之一。1944年春,清溪成立抗日民主乡政权。1945年4月后,以清溪为中心建立东江解放区路东行政委员会新三区和新三、四区联区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继续组织民兵配合游击队战斗,给敌人以更有力的打击。

1946年夏,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清溪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恢复武装斗争,配合解放军解放了清溪。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清溪地区发生大小战斗近百次,牺牲70余人。1980年,清溪镇人民政府在豆腐陂桥西侧岗坡上建造清溪革命烈士纪念碑。1998年7月,迁建至现在的位置,并扩大建筑规模,刻录了全部烈士名单,加铸三面大型浮雕。(清溪镇宣传办)

清溪镇:清溪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深圳、惠州两市接壤。面积143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美,城镇配套设施完善。先后被定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并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外资企业出口创汇十强乡镇"和"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在全国千强镇评比中,排名前五十名。进入20世纪9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清溪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遗址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遗址位于清溪镇北面的含头岭,群山环抱,GPS坐标:北纬22°5203.1",东经114°1026.3",海拔高程65米。

1938年12月下旬,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从观澜白花洞(现属深圳宝安区)转移到清溪苦草洞村曾氏宗祠。1939年元旦,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指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和各区地方党动员来的抗日武装,共约200人,集中到东莞县清溪苦草洞进行整训,从中挑选120人编成东(莞)宝(安)惠(阳)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王作尧任大队长,何与成任政训员。

1939年3月,中共东宝联合县委在苦草洞开办党员训练班,为期一个月,学习内容有党的建设、群众运动、中国革命运动史等。党员们经过训练,提高了政治觉悟。

1939年4月,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机关从苦草洞迁至东莞塘厦。

苦草洞村曾氏宗祠,建于明朝。共三间两进,面积约100平方米。20世纪90年代初曾氏宗祠自然崩塌,现只剩下右侧间外墙的半截残墙断壁。

清溪镇:清溪镇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深圳、惠州两市接壤。面积143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优美,城镇配套设施完善。先后被定为"国家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并获得"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全国外资企业出口创汇十强乡镇"和"国家卫生镇"等荣誉称号,在全国千强镇评比中,排名前五十名。进入20世纪90年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上清溪旅游攻略

全文共 1376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在泰宁东北部,金湖上游。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上清溪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上清溪介绍:

清溪在泰宁东北部,金湖上游。全长50多公里,景色秀丽新奇,幽静可人。其中崇际至长兴15公里为深山峡谷地带,赤壁丹崖把溪流挤逼为歪歪扭扭的曲线,号称有“九十九曲、八十八滩”。水面最宽处不过20米,最窄处只容双排通过。两岸人迹罕至,森林茂密,方圆几十里内仍保持原始状态,形成弯多、滩急、潭深、山高、林密、峡逼的特点。主要旅游景点有“鲤鱼跳龙门”、“金钟长鸣”、“五老看仙”、“阳光三叠”、“孔雀开屏”、栖鹰崖、落霞壁和“海市蜃楼”等。

上清溪游玩攻略:

交通:包车或乘出租车前往,两种方式都提前和司机讲好价钱,一般在30-50元可搞定。

景区分类: 湿地湖泊

景区开放时间:夏季:07:00—15:30 冬季:7:30—14:00

景点门票:95.00元

A.免费政策:儿童1.1米以下免票

B.优惠政策:儿童1.1米-1.4米购买儿童票;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享受5折优惠。

地址:福建省福清市泰宁县

最佳旅游时间:三明一年有三个雨季,分别是3-5月的春雨季,5、6月的梅雨季和7-9月的台风雨季,而10月-次年2月则是相对的枯水期。总的来说,三明夏长冬短,气候宜人,一年四季皆可出游。

特色漂游——‘上清’者,道家三境界之一,其义为‘仙境’。这里空谷芳菲,扑朔迷离,且荟萃有众多的神话遗迹,是一处真正的世外桃源、人间仙境。自从明朝礼部主事池显方写下‘天为山欺,水求石放’的《上清溪游记》后,这片仙境在人们的视线和记忆中消失了三百多年,直至现今才刚刚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向后来人一展原始古朴的芳容。上清溪漂游的独特之处,在于不仅能享受原始野性的漂流之乐,更能目不暇接地欣赏到妙趣横生的自然奇观,感受‘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无限灵趣。

身处这与世隔绝的人间仙境,时间的概念将荡然无存。待到重返人间时,一切都没变,只是在峰回溪转间多了些对人生的感悟。上清溪掩映在泰宁东北的丹崖翠峰间,离城二十公里。经过九十九曲,八十八滩,七十七弯,六十六峰,五十五岩,四十四景。这四十多处景致,绝对是峰回路转,步移景换,只要放松下来,静心品味,领略到“转一景如闭一户,迎一景如翻一梦”的意趣。上清溪的风姿,最动人处当在那溪水的曼妙与清澈。这条自始至终收束在深山狭谷中的溪流,宽不过十米,窄处仅容一筏通过,且流量不大,水势平缓。浓荫遮护中,崖壁迎放间,清冷冷的溪水蜿蜒盘桓,一路走来,娉娉婷婷,袅袅娜娜,宛然仙子手中的彩练,舒展自如,随风而动。而那流水跌向低处的丁冬声,滑过河槽的琮琤声,若银铃轻击,琴弦慢捻,又分明是在演奏着一曲柔婉动听的弹拨乐,于空寂的山谷间断断续续,悠然低回。可以想来,在这样的环境中“漂游”,不会有飞流直下的刺激,惊心动魄的震撼,有的只会是峰回路转的欣喜,俗虑顿消的愉悦,与人们通常所说的“漂流”旨趣迥异。是的,这是一个空灵幽静的世界,一个只可感悟,不可侃谈,只可静享,不可喧逐,只可浅唱低吟,不可狂歌长啸的所在,故莽夫不宜,俗子无缘。说到溪水的清澈,原因就在于它全是由岩隙中沁出的清泉汇集而成,又处在这样一个纤尘不到的幽谷中,因而饮之甘洌,观之晶莹,浅显处,水光粼粼,沙砾可数,哪怕掉进一枚钢针去,也不愁找不回来;水深时,一潭澄碧,清亮可鉴,云影徘徊,峰树倒插,即便是真有琼浆玉液,怕也难比它的温润清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清溪绍阳书室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绍阳书室为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绍阳书室位于丰顺县黄金镇,年代为明,属于古建筑。

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清溪绍阳书室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金镇:黄金镇位于丰顺县城东北部,总面积158.42平方公里,全镇23个村委会,1个中心社区,7158户,36386人。该镇东界留隍镇,西邻龙岗镇,北接小胜、径门、大龙华镇。山地面积20.9万亩,耕地面积1.9万亩。镇政府设在黄金圩。 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1.1亿元,比上年增长5%,工农业总产值5500万元,比增4.5%,农村人平收入3284元,比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綦江清溪河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河,古名奉恩溪,发源于贵州习水茂密的原始森林,是綦江县境内最优美的河流之一,经贵州、江津四面山、綦江中峰、永新至清溪口汇入綦河,流域长约80公里,綦江县境内38公里。清溪河两岸绿竹扶疏,清幽惬意,白鹤翱翔,荡舟其间,可饱览自然美景;山水太极神图,蕴含无限玄机;清溪平滩沟古镇,斗拱飞檐、古朴宁静。清溪河流域是古代僰人生息繁衍的地方,在清溪河岸古驿道旁遗留有先人为求子、祈福而留下的几千根男性生殖器石刻、石雕,根体上咸丰、同治、光绪和求子得灵的字迹清晰可辨,以其雄壮、挺拔、恢宏、逼真、罕见、奇特而闻名全国乃至全球,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十字架”,其历史传说、典故趣事神奇诱人,是古僚人、濮人及古代巴人大融合时期文化缩影。蟠龙峡谷位于清溪河上游,是国家投资达38亿元的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所在地,长约3公里,石红水碧,森林茂密,峡谷幽深,岩壁陡峭,空气清新,夏可消暑、冬可踏雪,景色优美。永新平滩沟古镇明清街,古朴宁静。东岸万亩梨园梅园,每年“凤凰梨花节”引来数万游客踏溥赏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清溪桥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桥为平湖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溪桥位于林埭镇共和村,年代为民国195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04年6月18日,清溪桥被公布为平湖市文物保护单位。

林埭镇:林埭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东北部,东临上海市,南濒杭州湾,是浙江省平湖市沿海乡镇之一。距上海、杭州、苏州各90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便利。沪杭公路、杭金公路横贯,乍嘉苏高速公路、乍王公路、乍嘉苏内河航道纵穿,南距“东方大港”——乍浦港5公里,是上海经济去区的黄金地带。全镇地域51.8平方公里,人口近4万,辖12个行政村,2 个居民会。 林埭工业经济发展迅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清溪古镇

全文共 1107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北接雅安,南连西昌,东临峨眉,西通康藏。南方丝绸路,悠悠数千年,黎州重城,清溪风韵,因而自秦汉以来,无论郡、州、县、所,各类建制,均设于此,更因其间数道泉水,潺潺涓涓,清扬宛兮,故名清溪。清溪古城为汉代始建,历代扩修,唐时已具规模,清时最为完美:城外四围,均有城河,东、南、西三面,天然成堑,城内有九街十八巷,南北走向的大街为主街,其余副之,并有小巷相连,互通互融,城南设县衙,为知县为公断案场所,城东设文庙与学署,文庙为古学子修学之地,学署是督学住地,管理读书之人;因为地理缘故,外来客商一般由北门而入,当地居民则较多从南门入城,因此,朝廷在南北两城门处设有营盘,为驻军之所,管理城门,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溪城,主要还是用于军事;最近,人们在城南发现一石碑,文字因年代久远,笔画了了,虽有些模糊,但深刻的勾划之间,却还是让人清楚辨析出,确有"大将军姜维"等字,正好可作鉴别。

清溪的天然护城河风采依旧,北门还依稀有古城的韵味,幽长阴暗的甬道,高耸威严的城墙,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古街与文庙,文庙固然因为人们对知识、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依旧当年情,冠戴般的灵星门,雕刻着精妙的图案,最有趣的是状元打马游街图,状元固然喜气洋洋,百官也形态各具,惟妙惟肖。千年紫荆,百年丹桂,古铜香炉,孔圣人位,似乎告诉人们,自古以来,孔孟的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老街却格外意趣,街道固然有了些变化,但房屋依然,古风犹存,巧妙的四合院,重重叠叠,进出之间,眼花缭乱,让人难以捉摸,偶而垂下的檐角,多姿多彩,精致灵巧,暗叹古人的匠心独运,而更让人瞠目结舌、怦然心动的风景却是那些高梁斗拱下附着的那一簇簇澄黄如金的玉米,在暖和阳光下的泛起点点晶莹,多么让人动情。这古老的街道,正在诉说古代南方丝绸路上的绮丽风光与奇异民俗,一切似乎神奇如梦,却又质朴自然,那早已远去的马蹄与驼铃,虽已是阔别的故事,却总在人们的脑海里荡漾、萦绕;北门外还有一座武侯祠,据载始建于三国时期,相传由大将军姜维,为缅怀丞相诸葛武侯亲自督造,后历代维修。在千百年的变幻中,虽然已经残破颓废,但在苍茫凄凉之间,似乎恰似风雨中摇摆的古灯,虽微茫而不灭,让人自然想起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武侯,令人肃然起敬!

清溪在古时以清风著称,古人曾有"清风雅雨建昌月"之语,一年四季,清风不断。冬季里尘土飞扬时,自有黄沙欲横天的感觉,然而在炎热的夏秋季节,清风徐来,却清凉无边,不失避暑胜地。

远在盛唐时代,清溪就是著名的贡椒之乡,相传唐三藏西天取经,途经建黎,随手将宝杖插在地上,而后竟长出树苗,清溪人精心培育出花椒,并成为历代宫廷的贡椒,清溪也就成了著名的贡椒之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茶马古道-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汉源县)

清代清溪故城遗址位于汉源县北清溪镇政府所在地,地处高山峡谷中一台地上,西南丝绸古道及茶马古道交汇于此。现清溪古镇数千居民均在遗址内生产生活。今北门城门洞尚存。城门洞为大型青砖砌就的卷拱门,高4米,宽5米,深18米,地基全部由矩形红砂石石条砌成。残垣长2000米,高4米,厚3米。对于研究西南古代历史、文化、生活等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具有多方面的历史科学研究价值。

保护范围:城墙占地范围外延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至磨子沟、东门河,向南外延至南门坎,向西外延至西门河,向北外延50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清溪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江津区蔡家镇境内,距江津城区60余公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的“孪生姐妹”。该景区幅员面积5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5%。除无限的森林外,还有丰富的瀑布、大面积的湖泊、神奇的风谷、石林、幽深的岩洞及千年古刹。该景区具有以下特点:1.水体好。景区以清溪湖人工湖为主,库容1638万立方米,水质清,无污染,水源充足,是省级中二型水库,风景如诗如画。2.植被丰。景区内森林植被保护好,岛立水中,山水环抱,是一幅优美的自然山水画。3.山形怪。景区内山形为丹霞地貌,石笋冲天,姐弟情缘、如来说法等怪石惟妙惟肖,栩栩如生。4.景点优。40米高瀑如一帘幽梦,平静如镜的水面像一幅图画,高山平原、石笋奇沟、惊仙一洞等景点各具特色。5.交通畅。直通景区的綦江—四面山旅游环线公路穿境而过。清溪湖景区具有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水质、清爽宜人的气候条件,是避暑消夏、探险觅奇、观光赏景、回归大自然的极佳去处。

景区免费对外开放。咨询投诉电话:023-4776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清溪笋干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清溪笋干

清流笋干是用刚出土的春笋干制成,称为“闽笋尖”,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以嫩甜清脆著名,明清时代列为上京贡品。 八闽山区竹山众多,唯漳平闽笋尖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深受上海、天津、广州群众及港澳同胞的欢迎。很多名菜如“烩三丝”、“御驴肉”都不可缺少闽笋干。

笋干是以笋为原料,通过去壳、蒸煮、压片、烘干、整形等工艺制取。清流县加工的"闽笋干",色泽金黄,呈半透明状,片宽节短,肉厚脆嫩,香气郁郁,称为“玉兰片”,是“八闽山珍”之一,在国内外名菜佐料中久负盛名。此外,当地群众常把笋干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和宴请贵客的名菜。所以民间流传着:“贵客把门上,酒菜摆满堂,没有玉兰片,百味都不香”的佳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