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寻人启事到哪个报社刊登【汇编20篇】

浏览

2671

文章

31

篇1:千户庵、苏家坝、新生阅报社地下党活动旧址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千户庵、苏家坝、新生阅报社地下党活动旧址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千户庵、苏家坝、新生阅报社地下党活动旧址位于古蔺县,年代为1933-1939年。

二○一○年十二月九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函〔2010〕259号)。

(1)千户庵地下党活动旧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旧址外缘为基线,东北、东南、西南、西北面各外延5米,西南至东北长34米,东南至西北宽18米。保护、建控面积约612平方米。

(2)苏家坝地下党活动旧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旧址外缘为基线,东至学校操场10米,南至牟开良住宅5米,西至刘兴文住宅10米,北至汪德军住宅5米,南北长29米,东西宽29米。保护、建控面积约841平方米。

(3)新生阅报社地下党活动旧址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以旧址外缘为基线,东、西、北面各外延5米,南至赖仕龙住宅1米,东西长21米,南北宽11米。保护、建控面积约231平方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寻人启事书写格式是什么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寻人启事书写格式是什么呢?我们和看看吧。

寻人启事一般由三部分构成。

(一)标题寻人启事的标题通常由文种构成。如“寻人启事”。要以较大醒目的字体写于第一行中间位置。

(二)正文寻人启事的正文一般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1.交待走失人的身份、特征主要包括走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衣着装束、说话口音等内容。这是鉴别走失人的主要依据,一般要非常详细,体貌上有明显特征的要特别指出。2.交待走失的时间、地点这项内容,要说明走失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走失的,同时还需注明失踪的具体原因。3.发现失踪者时的联系方式寻找人应将详细的通讯地址或联系方式写出来,以备发现人及时同寻找人取得联系,找到失踪者。4.结语在正文的后面,有的寻人启事还会写上几句酬谢之类的话语。另外,对那些因一些原因出走的人的寻人启事,还会写上诸如“本人见到启事后,速回”,或“家人十分想念,本人见到启事速同家人联系”的话。

(三)落款寻人启事要在正文右下方注明寻人单位或个人的名称或姓名,署上发文日期,还可注明联系的电话号码或联系人姓名。

在写寻人启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正确的格式,生活中关心爱护老人,预防老人走失,保护老人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寻人启事格式是什么样的》怎么写最简单明了?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事,所以要提前进行了解,这样遇到关键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去做。就比如经常会出现身边的人不见了,或者是患有疾病的人走丢的情况,就必须赶紧写寻人启事,能在最短的时间写好,才可以尽快的将消息传播出去,但对没有写过的人来说根本不知道寻人启事怎么写呢?

在寻人启事中,关键的信息时要准备好的,比如多大年龄,叫什么名字,性别,在什么时候走丢的,走丢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只有这些信息有了,看到的人才会做出判断,有相似的人出现之后,公安机关也才会取得相应联系,所以描述的越为清楚越好。

寻人启事怎么写,一般需要表明这是一个寻人启事,在第一行将姓名、性别、丢失的时间和地点写清楚。之后可以对丢失的人的状态进行描述,这包括外貌和所穿的衣服,或者是有什么特别的标识等等,鲜明的特征是最容易找到人的。如果有照片的话最好在旁边附上。最后写出如果见到应该和谁联系,将电话也标清楚,把具体年月日标出,所有准备好之后打印出来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可利用哪些媒体发寻人启事

全文共 903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年纪的增大不少的老人患有老年痴呆,这样老人很容易发生走失,家中老人一旦走失怎么利用媒体寻找呢?走失老人如何寻找呢?我们和看看吧。

中国寻亲网

中国寻亲网是专业寻找失踪者的网络寻亲服务平台。根据失踪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离家出走、迷路走失、被拐被骗、失散亲友、孤儿寻亲、流浪寻家、两岸寻亲等。中国寻亲网为寻亲者发布寻亲启事搭建了最专业的网络平台,中国寻亲网在ALEXA的排名中,居同类网站首位。

中国寻亲网是专业寻找失踪者的网络寻亲服务平台。根据失踪原因的不同,可分为离家出走、迷路走失、被拐被骗、失散亲友、孤儿寻亲、流浪寻家、两岸寻亲等。

为失踪亲友、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搭建最大的网络寻亲平台,提供最专业的寻人服务,帮助走失、被拐、被遗弃儿童寻找亲人,同时帮助因各种原因流浪、乞讨、卖艺街头的儿童回归正常生活。

中国寻亲网是一个提供寻亲信息服务的信息平台,多年的运行已使该平台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已成功帮助多个家庭寻找到失去联系的亲人。

亲人相认、家庭团聚是对中国寻亲网的最大鼓舞,也是中国寻亲网的最大期盼。

报纸

是以刊载新闻和时事评论为主的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印刷出版物。是大众传播的重要载体,具有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

微博

即微型博客的简称,也即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微博的关注机制分为可单向、可双向两种。

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其更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微博客更能表达出每时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动态,而博客则更偏重于梳理自己在一段时间内的所见、所闻、所感。因微博而诞生出微小说这种小说体裁。2014年3月27日晚间,在中国微博领域一枝独秀的新浪微博宣布改名为“微博”,并推出了新的LOGO标识,新浪色彩逐步淡化。

微博包括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网易微博,搜狐微博等等,但如若没有特别说明,微博就是指新浪微博。

以上新闻载体都是可以发布寻人启事的,可以快速的传播出去,帮助找到家人,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发寻人启事需要什么证件吗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发寻人启事需要什么证件吗?我国已经步入高速化老龄时代,老年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进一步提升,随着老年年龄增大,经常性的迷路,意外走失事件常有发生。如何避免老年人意外走失已经是全社会急需解决的一个社会问题。老人走失了怎么办呢?我们和看看吧。

寻人启示需要的证件有很多,但是详细的说来也就是那么几个,一、基本资料(事情的发生及证明当事人和你有关系)。二、社区居委会及邻居对这件事情提供证明,最后小编提醒大家,如果说可以拿到派出所给出的证明那就非常的有用了。

寻人启事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通常在第一行中央写上《寻人启事》、《寻找XXX))或《寻XXX))等字样。

2.正文。正文一般须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交待走失人的身份、特征。主要包括走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衣着装束、说话口音等体貌特征。这是鉴别走失人的主要依据,一般要写得非常详细,要特别指出体貌上的显著特征。

(2)交待走失的时间、地点、原因。要说明走失人在何时、何地走失的,同时还需说明失踪的具体原因。

(3)联系的方法。写清如何与寻人单位或个人联系。

(4)结语。在正文的后面,有些寻人启事还会写上几句感谢之类的礼仪用语。另外,针对那些因某些原因出走的人,还会写上诸如“家人十分想念,本人见到启事速同家人联系”或“本人见到启事后,速回”的话语。

3.落款。写明寻人启事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以及日期。

家人在张贴寻人启事的时候要带好证件,然后掌握老人安全知识,保护老人出行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怎么写征稿启事

全文共 394 字

+ 加入清单

现如今许多地方都需要文笔等,那么征稿启示又应该怎么写呢?

操作方法

1

首先要确定好标题。在开头就写上“XX征文启事”,这样能够更直接的让读的人了解你们的意图是什么,更加直接容易明白。

2

当题目写完之后,要写明白具体的举办的单位的名称、地点、相关的介绍和宣传等。以及有关正文的需要的内容、举办方举办的的目的,举办的原因等等事项。越清楚明了越好。

3

当写完相关的介绍之后,就要写有关正文的要求了。其中包括:写征文需要的格式、体裁、字数、限制、范围、要求等,同时还要说明对应录取的奖励,以及对应主办方的联系方式投递稿件的地点等等的事宜。(在这里可以声明比赛是公平的,可以选择性的向大众透露主办方的裁判,选择的方式等第,这样更有信服力。)

4

当前面的内容都确认无误之后,要在结尾处醒目的地方再次标注商家的名称,征稿开始的时间和截止的时间。以及相关的各部门负责人的姓名以及联系方式。方便赛后和各位参加者联系和举行相关的事宜。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浙东报》报社旧址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新浙东报报社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浙东报》报社旧址

1943年《新浙东报》创办,改版了于1942年创办的《时事简讯》,成为浙东区委机关报,区党委成立了谭启龙、何克希、张文碧、张瑞昌、江岚为成员的五人党报委员会。第一版刊登新华社重要电讯和中共中央重要指示。报道浙东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要闻,并经常发表浙东抗日根据地领导机关的指令;第二、第三版为国际国内新闻;第四版为科学文化版。后增出“新时期”专页,并设不定期的“生产”、“浙东妇女”专刊。《新浙东报》印刷厂的机器和铅字都是从敌人那里缴获。1943年7月7日,出版了第一张报纸。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老人走失如何办理登报寻人启事

全文共 682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走失,这是一个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能否建立一个有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帮助走失老人回家?老人走失如何办理登报寻人启事呢?老人走失了怎么办呢?我们和看看吧。

预防老人走失防在先

老人走失,急坏的是家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防止和应对走失。

1.家中有失智老人的,家人平时要保存老人高清近照。

2.在老人身上制作信息卡,像名片一样,留有家庭住址、儿女的电话即可,或者在老人经常穿的外衣上缝制信息卡。

3.信息卡可以制作成防水的那种,挂在家门钥匙或者老人习惯性携带的物品上,这样可以客观帮助老人携带信息卡。

4.还可以给老人配备手机,简单小款即可,易于携带,里面要保证有充足的金额。或者像是防走失手环之类的产品,让老人携带出行。

一旦家属发现老人走丢了,要第一时间报警并通过网络发布“寻人启事”。现实中,不少走失老人是通过网友们的助力顺利回家。同时,家人在平时要保存老人的高清近照。万一走失,可以用来发布“寻人启事”或提供给警方。如果老人患有慢性疾病,最好让他们出门随身携带药品。

想要防止老人走失,家庭成员要更多地去关爱老年人,关心他们的生活。

你知道寻人启事怎么写吗?

姓名:***姓别:*失

踪人信息:*岁,家住***,因患有轻微精神类疾病于

***年*月**日在**走失,此前曾有过多次出走经历,身高***cm左

右,满头白发,驼背,右手腕部有蓝色点状印记,虽患有

疾病但行为举止与常人无异,如有见到此人请速与我联系,

对提供有效线索者酬金:*****元,护送回家者酬金:

*****元。联系人:***电话:******

以上是小编总结的关于寻人启事方面的知识,注意老人出行安全,掌握老人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启示"与"启事"的区别

全文共 774 字

+ 加入清单

启事”和“启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用得较频繁但又容易混淆的两个词。遗失了东西,写一张“寻物启事”;某单位要招工,贴一份“招聘启事”。但是,上述“启事”却常被人写成“启示”,这类错误甚至见诸报刊上的广告用词,可见对这两个词的构成和它们各自的含义大有辨析的必要。

“启”是个多义字。“启”的甲骨文字形像用手去开门,所以它的本义是打开。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门启而入”,“启”指打开,后来“启”由打开的意义引申为开启、启发、让人得以领悟等意思。双音词“启发”、“启迪”均用此义。开导蒙昧叫“启蒙”。例如宋朝朱熹著的《易学启蒙》,其书名就表明该书乃是示人学习易学的门径。教导初学者也叫“启蒙”,现在称幼儿教育为启蒙教育即用此义。再引申之,“启”还有陈述、表白的意思。古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堂上启阿母”,此处“启”的意思就是告诉、表白。旧式书信在正文开头称“某启”或“敬启者”,“启”均表写信的人向对方表白启告。“启”的这个意义构成的双音词有“启白”、“启告”、“启报”等。

在合成词“启事”和“启示”中,“启”表示意义并不相同。“启示”的“启”义为开导启发,“示”也表示同样的意义。“示”本指把东西给人看。在“示威”、“示弱”、“示众”等词语中,“示”皆表此义。由让人看的意义再引申,“示”又有指示、开导、让人明白某种道理的意思。如:“老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请您给我一些启示!”因此,在合成词“启示”中,“启”与“示”是同义并用。“启示”的意思是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的意思。至于“启事”的“启”,则为陈述表白的意思。“启事”即为公开声明某事而刊登在报刊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

因此,为寻找失物、招聘职工或其它事情写个文告,都应当称“启事”才对,如果自称“启示”,那不仅于文意有悖,而且似乎摆出一副居高临下、自以为给别人启发的架势,这就闹出了笑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招聘启事怎么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招聘启事是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关人员时使用的一种应用文书,是企业获得社会人才的一种方式,那么招聘启事范文核心内容有哪些呢?

招聘启事一般都有表格模板,它的核心内容主要是招聘岗位、工作职责、薪资待遇、联系方式等填写完整后发布即可。

1、招聘岗位

招聘岗位要说清楚!最好是描述具体,能让人从职位名称中就能明白该职位的大概方向。在招聘岗位一栏,也要写清楚公司基本信息,突出公司亮点。

2、工作职责

对于每一个职位的职责描述要精准。这个职位的日常工作是什么?怎样融入到团队中?为什么求职者希望得到这份工作?

3、薪酬福利

要想吸引人才,薪酬福利十分重要。大多数求职者如果没有在招聘广告中看到相关信息的话,是不会投简历应聘这个职位。

4、联系方式

公司地址、联系电话、邮箱等等都需要补充完整。

公司地址:应该包括关于公司地点的准确描述和前往公司的交通指南。

联系电话:不仅仅只有一个电话号码在上面,要两到三个,而且必须在电话前面写上联系人。

邮箱:一般情况,求职者看到招聘信息,很少会通过电话进行沟通,大多通过投递邮箱的方式,所以邮箱也是必留项。

总之,一份好的招聘信息,在追求专业性描述的基础上,要力求简洁,明确。才能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央级大报新人七夕可刊登“结婚启事” 刊登结婚启事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近期中国青年报宣布,为了庆祝七夕节会推出结婚启事的相关服务。从即日起直到8月15日,新人都能够在中国青年报当中刊登结婚启示,和大家去分享这个幸福的时刻。在中国青年报当中刊登结婚启示,每一条的价格是1314元,启示的规格是3×5厘米。结婚启事是一种特别传统的方式,向亲朋好友宣布自己即将会进入到婚姻的殿堂,然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新人们能够通过中国青年报去发布结婚启事与更多的人分享结婚的喜悦与幸福。

1

七夕节对于国人来讲是一个极具浪漫的节日,也有许多情侣都选择在这个日子结婚极其特殊的日子里,中国青年报一位新人们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会,可以在报纸上刊登自己的结婚启事。在结婚启事当中,可以向亲朋好友宣布自己婚礼的地点日期以及各种信息,与此同时也是展示幸福和爱情的方式,与更多人去分享自己的幸福时光。

2

中国青年报一直以来都为读者提供有价值并且优质的服务,本次推出的结婚启示也是为了新人们能够拥有更加特殊的时光,也相信在这个极具特殊的日子里,新人们能够拥有更加幸福的时刻。新华社在不久前也发文表示,结婚登报是当代我国年轻人复古式的浪漫。

3

简单的操作方式也降低,年轻人对于结婚当报的门槛,可以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选择所在城市的报纸,通过制定之后完成线上付款,就可以等待报纸上门,也可以通过微信留言或者电话的方式联系意向的媒体。如今有许多的报社都推出了刊登结婚启示的相关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老人走失后可以张贴寻人启事吗

全文共 905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走失可以张贴寻人启事吗?寻人启事是指亲人或同事走失或下落不明,希望公众帮助寻找而使用的应用文书。它可以张帖在有关人员的失散地点或人口集中的繁华闹市,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或在广播、电台播放。张贴、刊登或播放寻人启事时一般附有照片。老人走失了怎么办呢?我们和看看吧。

根据走失的原因,寻人启事可分为故意走失和无意走失两种。

因家庭纠纷或与他人发生矛盾没有解决而出走的称故意走失;因年幼无知、老年痴呆或精神不正常等疾病引起的下落不明称无意走失。

一是对身体有病、神志不清、无自理能力的老人无意出走迷路。这是最常见的,也是突发性的,有时很难预料和把握。防止这类老人出走,最根本的是家中要有人看管和照护,安排好老人的饮食起居。如果照护人有事外出,应找亲戚、朋友或周围的邻居临时看管一下。为了防止因照护断档而出现的万一,应提前给老人写一张纸或卡片,常年装在老人的衣兜里,或缝在老人的衣服上,上面印有老人的照片,同时写清老人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常见病史、子女的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的固定和移动电话。有条件的,可以给老人买一部手机,随时开机,并把上述信息输入机内,以供他人遇见时拨打和查询。

二是对老年人因家中矛盾而故意离家出走。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见。由于是故意出走,有可能有去无回。因此这种情况是最不好预防的,但也必须预防在前。这类情况大都是老人之间,或老人与家里的亲人之间闹起矛盾,一时对事情想不开、放不下、赌气而离家出走。预防这类出走,一方面,老人之间一旦有了矛盾,要及时化解和消除,双方不要都当“老小孩”,一方生了气,另一方要让步。另一方面,老人与家庭有了矛盾,也不要生闷气,用偏激出走的方法来解决。在这里,特别提醒的是,作为子女,要尽起孝道,不仅让老人生活衣食无忧,而且让老人精神愉快。平时回到家里多跟老人嘘寒问暖,交流谈心,家里的事情,尽可能地向老人说说,让老人感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儿女还把自己当回事。另外,子女应在财产、再婚等方面,尽可能地尊重老人意愿,不干涉老人的自由。通过以上,真正让老人感到子女的关心,家庭的温暖。

老人走失以后要马山报警,然后根据程序张贴寻人启事,平时注意掌握老人安全知识,保护老人出行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湘鄂赣省委红旗报社旧址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旧址中的重要旧址之一。

1932年4月15日,中共湘鄂赣临时省委在小源(今仙源)创刊了省委机关报——《红旗》,该报主要是宣传党的政治方针和各项具体政策,指导各地党的工作,揭露国民党的造谣与欺骗,动员全省苏区人民参军参战,巩固和发展新的苏区。该报每期4开2版,发行约1500份,共出版了近70期,辟有“国内外消息”“省区要闻”和“红军简讯”等栏目。

《红旗》报社在编印《红旗》报的同时,还负责编印临时性的《红旗小报》、《政治消息报》和理论性的《转变月刊》,在湘鄂赣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仙源乡:仙源乡地处万载县西部偏北,距县城45公里,全境呈狭长山区地形,地势北高南低,北端有全县的最高峰——黄皮尖,海拔1182.1米。全乡辖区总面积1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23600亩,山林面积达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5%,下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47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5140户17590人。乡党委下设党支部14个,党员452人。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边区群众报社遗址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边区群众报社遗址位于榆林市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边区群众报》随西北局机关迁址绥德县义合镇霍家坪村。报社设部、印刷厂、译电科、排字部等机构。1948年1月10日,报社改名为《群众日报》。在绥德期间,该报曾刊登短评《马文英事件的教训》和“无定河畔六烈士”等报道。1948年2月,迁到绥德城内南关,5月底,迁回延安。1949年5月27日,迁至西安出版。1953年1月,成为中共陕西省委机关报。1954年10月16日,更名为《陕西日报》。

霍家坪村:霍家坪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粤赣边支队电台、《粤赣报》报社遗址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粤赣边支队电台、《粤赣报报社遗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粤赣边支队电台、《粤赣报》报社遗址,在连平县城东北方向55公里处的九连担杆滩。1945年7月,中共后东特委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建立电台,加强与中央及上级的联系沟通。电台最初设在河源黄村地下党员黄中强的家中,后由于敌人的进攻,曾转移到五华、青州等地。1948年2月,因国民党对九连地区进行第三次“扫荡”,中共九连工委将设于九连地区的新闻台、联络台的工作人员及电台设备转移到担杆滩。同年6月,两台工作人员会合于担杆滩,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出色地完成了电讯联络任务。

《粤赣报》是中共九连地委、粤赣边支队(后改称东江第二支队)的机关报,创刊于1948年8月,停刊于1949年10月。粤赣边支队司令员钟俊贤曾称赞该报是“对敌斗争的精神-”。1948年8月15日,该报出版了创刊号,报道了广东人民解放军粤赣边支队在河源上莞成立的消息。这宛如一声春雷,迅速传遍九连地区,振奋人心,也使国民党-派十分震惊。随后,该报记者不惧险苦,多次深入战地采访,撰写了许多精彩的战场通讯,深受广大军民欢迎。在战争年代,报社常随部队转移,在担杆滩留有《粤赣报》报社遗址。

2011年5月,由连平县委、县政府立碑保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怎么写寻人启事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当家里人走失或者是找不到的时候,我们就想通过最有效的方式寻找对方。在警方的帮助下,家里人也希望可以出一些力量,毕竟,我们不能把所有的希望放在一个部门里。这个时候,家里人就会想到想寻人启事了。那么,寻人启事如何写呢?我们和看看吧。

根据走失的原因,寻人启事可分为故意走失和无意走失两种。

因家庭纠纷或与他人发生矛盾没有解决而出走的称故意走失;因年幼无知、老年痴呆或精神不正常等疾病引起的下落不明称无意走失。

寻人启事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标题。标题通常在第一行中央写上《寻人启事》、《寻找XXX))或《寻XXX))等字样。

2.正文。正文一般须包括以下四项内容:

(1)交待走失人的身份、特征。主要包括走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外貌、衣着装束、说话口音等体貌特征。这是鉴别走失人的主要依据,一般要写得非常详细,要特别指出体貌上的显著特征。

(2)交待走失的时间、地点、原因。要说明走失人在何时、何地走失的,同时还需说明失踪的具体原因。

(3)联系的方法。写清如何与寻人单位或个人联系。

(4)结语。在正文的后面,有些寻人启事还会写上几句感谢之类的礼仪用语。另外,针对那些因某些原因出走的人,还会写上诸如“家人十分想念,本人见到启事速同家人联系”或“本人见到启事后,速回”的话语。

3.落款。写明寻人启事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以及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寻人启事怎么写

全文共 28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寻人启事的四大要素就是照片、身份信息、走失时间地点、当时的穿着描述。

在现实生活中,老人小孩不慎走失时,我们除了第一时间报警,还需要的就是张贴寻人启事了

详细内容

1

在寻人启事中,照片要出现在最首行,并且居中,这么做是为了让照片出现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毕竟照片是寻人启事当中最直观的信息。另外注意照片要尽量选择一个辨识度高的照片。

2

要描述清走失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比如:xxx,男(女),xxx岁。

3

详细地描述好走失的时间和地点,比如:于xx年xx月xx时在xx地走失。

4

尽可能详细的描述当时的着装打扮,比如:带xxx色帽子,身穿xxx色卫衣,xxx色牛仔裤,xxx色鞋。携带xxxx物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中报》报社旧址

全文共 885 字

+ 加入清单

关中报报社旧址位于咸阳市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村西约400米的山梁上。

《关中报》是陕甘宁边区关中分区党委机关报。创刊于1940年4月12日,1950年4月终刊。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关中报》是关中分区动员群众、教育群众、鼓舞军民的阵地,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939年冬,正当关中分区广大军民努力把分区建设为抗日模范区之时,国民党顽固派却不断挑起--摩擦,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掀起了第一次--高潮。为了指导关中分区军民建设边区和进行反--、反摩擦斗争,时任分委书记的习仲勋决定创办分委的机关报,以利于坚持长期斗争。《关中报》创刊时,报头由习仲勋题写。其后又由中共陕甘宁边区中央局书记高岗题写。创刊一周年时,毛主席欣然执笔为《关中报》提写了报名。关中报社组成时,分委宣传部长高仰云兼任社长,胡炎任主编。

《关中报》创刊于关中分委机关驻-庄村(1941年底随分委机关迁往马栏镇)。开始为油印、4开两版的周报。1944年9月,《部队生活》与《关中报》合刊,改为五日刊、4开四版的石印报。此时报纸的发行量由400份增加到了800份左右,1945年时达到了1400多份。1945年7月,《关中报》又改为三日刊、两版。抗日战争胜利后,还不定期地编发《时事要闻》,每期发行400份左右。1949年4月,中共关中地委改为中共三原地委,报社随之迁至三原,1950年4月停刊。

《关中报》在其十年征程中,在关中分区党政机关领导同志的共同关怀,新华社、解放日报、边区群众报记者站的大力协助,全体军民的热爱和支持下,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办得有声有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良好口碑。群众评价《关中报》是党和人民的连心桥。

马栏村:马栏村现有310户,1121人,其中回族53户178人。总耕地面积16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636亩,林地10万亩,山区天然草场4.2万亩,人工草场2600亩,2008年人均收入2889元,村集体收入1.4万元。 为了提升马栏村新农村建设水平,彻底改变马栏村落后面貌,在2009年旧改示范村建设工作中,以马栏红色经典旅游为平台,以马栏特色农业和良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三边报社旧址李季旧居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三边报社旧址(李季旧居)位于榆林市定边县定边镇。

1942年,三边分区机关驻定边,中共三边分区委员会机关报创办《三边报》。每5天出版一期,八开石印。主要发行在三边属地的定边、靖边、盐池、吴旗等4县。1945年10月以后,增发安边县。每期发行量约2000份。主要任务是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议和指示。著名作家、诗人李季曾经任三边报社社长、主编。李季的著名叙事长诗《王贵与李香香》,最早以“红旗插在死羊湾”为题发表于《三边报》。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马鸿逵部侵入三边后,报社随三边地委迁到吴起,继续出版发行。新中国成立后,《三边报》停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遗址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大家团结报社遗址位于大岭山镇大岭村大王岭村民小组,GPS坐标:北纬22°5300.4",东经113°4828.8",海拔高程41米。

该遗址为一座泥砖民房,面阔11米,进深9.3米,建筑面积102平方米,硬山搁檩结构,典型的“金包银”砌法。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大家团结》报于1941年1月由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创办,杜襟南任社长,这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广东敌后游击区创办的第一份报纸。该报为油印版,最初为16开,后改为8开小报本,每个星期出版一期,共出版了20期,主要进行抗日游击宣传,报道国内外新闻及东江地区抗日斗争情况等。当时报纸的新闻来源前期主要靠地下党从香港带回报纸获取信息,因此周期较长,后来则利用电台的收报功能获取新闻资料。1941年9月该报与第五大队在宝安阳台山抗日根据地创办的《新百姓》报合并,是东江纵队机关报《前进报》的前身。

《大家团结》报社遗址作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遗址的一部分,2006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4月被东莞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为东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岭村:大岭村位于大岭山镇西南面,距镇中心区3公里,总面积7平方公里,辖下“下油古岭”、“上油古岭”、“瓮窑”、“大王岭”4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9860人,其中户籍人口2363人。2010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69849万元,村组两级可支配收入522万元,村民人均收入12913元。近年来,大岭村先后成功创建“广东省卫生村”、“省一级档案综合管理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