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旧居

旧居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旧居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旧居问题。

分享

浏览

6247

文章

319

李学孟旧居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李学孟旧居为文化旅游景点。

李学孟为大连永源轮船公司经理。

李学孟旧居位于和平区睦南道24号。该楼房墙体用疙瘩砖砌筑,设有各种形式的阳台、露台,正面立有五棵方柱,外檐造型多变,凹凸结合,精美别致。楼内设有客厅、舞厅、餐厅、佛堂等。各房间均用菲律宾木装修,并设有造型各异的壁炉,是当年英租界内一处极具特色的高级欧式住宅楼。该故居现为三源电力投资公司使用。

1943年李学孟以每月伪币3000元的价格将自己购置的私人住宅以每月伪币3000元的价格出租给伪满洲国作为驻津领事馆使用,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陈廉仲旧居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陈廉仲旧居位于荔湾区逢源北街84号。外称陈廉仲公馆,内园地面积宽广,共拥有建筑用地900多平方米,陈廉仲的住宅是一座三层的楼房,属砖木结构建筑,建于民国初年,它有别于西方建筑,是广州传统住宅的一种创新,正面与西面设外廊,东面是独立的梯间,适宜广州的气候环境,保证了各层独立使用,一正一偏,以正间主厅为中心,通达后座与偏间的--,适合大家庭的统一与分单元使用,与传统的西关大屋组合相约,只是在外表的一些窗楣与栏栅装饰等与20世纪初引进的西方建筑有点相似,其建筑造型轻巧,外屋简约无华,故备受好评,照片选入广州房地产志,被视为广州民居的优秀代表之一。

陈廉仲公馆内园有三座以英石砌筑的石山,其中一座“风云际会”石山群筑于深水池间,据其五子陈少恂说:该石山建于1920年左右,是由当时的管家带领几个工匠建成,管家对园林艺术情有独钟,庭园的一山一石、一树一木,均由他设计摆布,深得主人的赞赏。

据莫伯治建筑事务所莫旭工程师回忆,1958年时陈廉仲公馆石山被认为是广州唯一存在的清代著名人工石景,他两兄弟在父亲莫伯治的带领下每个周末和星期天必到陈家花园对“风云际会”石景逐一描绘,探索石山的砌作结构与工艺,为砌作泮溪酒家的碧潭石景做热身准备,后来泮溪酒家山楼旁的石山建成,名为“苏东坡游赤壁”,广受好评,被海外传媒称为中国20世纪以来最伟大的人工石山工程之一,可见陈廉仲公馆“风云际会”的石山工程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与“苏东坡游赤壁”石山同为岭南庭园石山工程的精品和仅存于世的代表作,实属难能可贵。现石山上已长起一棵有几十年树龄的榕树,其根系已与石山联成一体,起着支撑石山的作用。区绿化委定期削小树冠,以免大风刮倒此树。

新中国成立前陈廉仲一家已离开了广州故居,仍有10户陈姓家人居住。20世纪50年代荔湾区委办机关幼儿园于此,并于1961年由荔湾区房管部门将10户陈姓人家安排外迁,办成颇具特色与规模的机关幼儿园,至20世纪80年代幼儿园撤并外迁,房屋仍由区机关使用,20世纪90年代初荔湾区委、区政府决定陈廉仲公馆房屋大修,拆除幼儿园时期建于内院的临时建筑物,使陈廉仲公馆修旧如旧,重焕昔日风采,建筑物和园地作为荔湾区博物馆馆址,今内园三面临街更显得广阔,园中树木欣欣向荣,给参观游客留下深刻印象。1993年8月被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杨腾辉旧居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杨腾辉旧居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

杨腾辉旧居位于上林县大丰镇,时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999年,杨腾辉旧居被公布为上林县文物保护单位。

杨腾辉(1890—1939) 原名仁和,号醒凡,澄泰乡云龙村人。壮族。1917年,在广西护国军第二军支队司令李彦(上林人)部任副官。1919年,林俊廷保送杨腾辉入广西陆军讲武堂受训,毕业后在林部任亲兵营营长。1921年,孙中山指挥粤军入桂讨伐陆荣廷。陆垮台,林俊廷率残部逃到贵州边界驻扎,杨紧跟林俊廷,益得信任,升为团长。1922年6月,粤军撤出广西。

展开阅读全文

重庆张治中旧居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张治中旧居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庆张治中将军旧居

重庆张治中旧居地处沙坪坝区土主镇三圣宫村。“三圣宫”为依山就势而建的坡地院落式建筑,占地面积5333平方米。原为清代庙宇,是宗教文化中少数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重要古建文物,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抗战期间著名爱国将领、“和平将军”张治中曾在此地居住和办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址作为该村小学用房,后为农舍,由于年久失修,损毁严重,岌岌可危。2003年以来,中共沙坪坝区委、沙坪坝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张治中旧居的修复工作。 2003年5月,区政府第8次常务会确定张治中旧居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沙府办发[2003]101号),并将张治中旧居纳入西部大学城园区总体规划。同年,沙坪坝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从土主镇三圣宫村有偿收回了土地产权。 2005年以来,区文广新局成立了资料收集组和实物征集组,四上北京、三下南京收集史料,并从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以及张治中子女、部属等处获取了大量鲜为人知的相关资料和实物。2006年,张治中旧居保护规划方案和施工设计方案通过市级专家评审,旧居修复工程被列为沙坪坝区2007年社会事业重大项目。2007年4月,张治中旧居修复工程正式启动,同年10月,主体工程修复竣工。2008年1月,旧居正式对外陈列开放,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为旧居题写了馆名“重庆张治中旧居”。

展开阅读全文

赣榆刘少奇旧居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赣榆刘少奇旧居为连云港市文物保护单位。

刘少奇旧居

位于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大树村,为抗日战争时期旧居。1942年6月17日至7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华东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刘少奇(1959年当选为国家主席)在这里住了25天,指导抗日革命斗争。现存当年刘少奇同志住过的草房五间,1942年至今,旧居保存完好,2003年曾修复过。

2006年被公布为赣榆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公布为连云港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

东至熊传明、熊正波家西墙,西至松树林,南至熊方军家北墙,北至熊方柱家南墙。

黑林镇:【概况】黑林镇区划面积8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69公顷,辖21个行政村,38个自然村,总户数1.1万户,4.3万口人。【发展思路】以-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按照“工业强镇,财政富镇,特色重镇,生态名镇”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农民富裕,人居优良的“富裕黑林、生态黑林。

展开阅读全文

马歇尔旧居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马歇尔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5号。

该建筑为南京金城银行于1936年兴建,由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赵深、陈植等共同设计,1937年,美国代表人中央信记局南京分局曾在此办公,时称“金城银行别墅”,后曾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所在地。抗战胜利后,该建筑成为美国总统特使马歇尔的公馆,一度成为国共两党和谈的重要场所。该建筑坐北朝南,中式两层楼1幢20间,大屋顶歇山构架,砖混结构,内部为西式装修,房顶铺以琉璃黑瓦。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1880-1959),是一位誉满全球的传奇名将,在二战时享有“胜利组织者”的美誉,是美国历史上5位五星上将之一,被美国军界称为“最优秀的军人”。1924年,马歇尔来华担任武官。1927年回国后,历任美国陆军大学教官、宾宁堡军官学校副监督、伊伦诺和美军第三师第五旅旅长、陆军部作战司司长、副参谋总长等职。二战期间,马歇尔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参谋总长。1945年11月,马歇尔以杜鲁门总统特使的身份来华,调停中共两党的关系。由于国民党方面的消极反应,以及美国对国民党内战的援助支持,他的努力因此化作乌有。未能调停国共两方矛盾的马歇尔于1947年奉召回国,任美国国务卿。195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职业军人。

展开阅读全文

黄仁霖旧居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黄仁霖旧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黄仁霖旧居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宁海路15号。该建筑为励志社总干事黄仁霖以其妻黄甘帼英之名,于1936年(民国25年)所建。由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建筑师赵深设计,中华兴业营造厂张时行承建,是西方现代建筑。曾为瑞士政府驻中华民国使馆馆用。现为南京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仁霖 字顺龙,(1901.9—1983 .5),安义县黄洲乡老陈村人。美国田纳西州奈许维尔城文特贝尔大学、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毕业,获美国奥克拉荷马市大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青年会,黄埔同学会励志社新生活运动促进会总干事,国民党军委员会战地服务团少将主任、联合勤务总部中将副司令、总部总司令,驻巴拿马大使,国民党候补中央委员,中央评议委员等职。。

展开阅读全文

蒋仲苓旧居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蒋仲苓旧居为金华市文物保护单位。

蒋仲苓旧居位于义乌市苏溪镇蒋宅东街39号,时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06年6月公布为市级文保点,2011年8月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文号为2011.08.27义政发【2011】64号。

苏溪镇:苏溪镇面积109.1平方公里,辖区69个行政村,本地人口4.6万,外来人口5万。距市中心10公里,与国际商贸城相距不足4公里,37省道、浙赣铁路和新建的阳光大道穿镇而过。苏溪镇是浙江省中心镇、浙江省卫生镇、浙江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浙江省衬衫工业专业区,是义乌市最具活力的区域之一。 2006年,苏溪镇党委、政府坚持“工业立镇、品牌强镇”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国际。

展开阅读全文

沈曾植旧居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沈曾植旧居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沈曾植旧居位于嘉兴南湖区建设街道紫阳社区姚家埭21号,系晚清国学大师沈曾植先生旧居。建于清末,据沈曾植学生、著名学者、复旦大学教授王蘧常回忆,其时沈曾植尚在安徽任职,建房事宜委托嘉兴族人负责,耗银三万两。清宣统二年(1910)沈曾植告病归里,隐居于此研究著述。1958年,沈曾植后裔将故居四十余间房屋无偿捐献给政府做机关宿舍。1999年4月至2001年,嘉兴市人民政府对旧居进行修缮并免费对外开放。旧居坐北朝南,系四合院式二层三进建筑。土瓦硬山顶,砖木结构,抬梁式五架梁,梁坊上雕有简朴纹饰,内有走马堂楼、厅堂、花园等。沈曾植为清末大儒,学贯中西,其对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韵学等的研究均开创先河,有着很高的学术成就,其旧居对于研究其生平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公布为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沈曾植(1850—1922),字子培,号乙庵,又号寐叟,初别号小长芦社人,晚称巽斋老人、东轩居士,又自号逊斋居士、癯禅、寐翁、姚埭老民、乙龛、余斋、藟轩、持卿、乙葊、李乡农、城西睡庵老人、乙僧、乙穸、睡翁、东轩支离叟等,嘉兴人。清光绪六年(1880)进士,任刑部贵州司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外调任江西广信知府,安徽提学使。曾赴日本考察教育制度。这期间,他。

展开阅读全文

社下彭德怀旧居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社下彭德怀旧居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社下彭德怀旧居位于营前镇下湾村社下自然村山脚下,该屋坐南朝北,土木结构,悬山顶,通面宽9间35米,进深二厅,内有一天井,占地面积581平方米,1983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32年初,红三军团攻打赣州城失利,2月9日彭德怀率部队到营前苏区休整,司令部设在此屋,彭德怀住在右厢房,长达3个月之久。其间,彭德怀同志一边整顿队伍,一边支持地方政权建设,支持群众生产运动,纠正了当地“肃反”扩大化的错误,修建了一条十里水渠,使当地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2014年县文广新局争取到国家文物局、财政部59.8万元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对旧居进行了全面维修。竖年,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陈列布展。2018年3月被省政府列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上犹县委员会宣传部

下湾村:下湾村。

展开阅读全文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会暨毛泽东旧居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红一方面军前委会暨毛泽东旧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第三次会议旧址暨毛泽东同志故居座落于广昌县旴江镇清水村沙子岭村小组下街邱家祠。1931年5月27日,毛泽东同志率领红一方面军攻克广昌县城,取得第二次反“围剿”第四仗胜利后,在此住宿。5月28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在这里召开了第二次反“围剿”期间的第三次会议,到会成员有毛泽东、朱德、彭德怀、林彪等同志。会议总结了广昌战斗情况,统一了继续东进思想,作出了不打南丰,攻打建宁的战略决策,这次会议在第二次反“围剿”中起了关键作用,为第二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旧址及陈列室面积452.36平方米,正门有石刻“邱祥远公祠”门额,为清代砖木结构建筑,陈列室展出的是当年红军在广昌反“围剿”时留下的部分武器和生活用具,它是广昌对外宣传和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窗口。

1972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和夫人卓琳来江西视察时,曾专程前往旧址参观。1999年9月2日,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同志专程前往旧址瞻仰时,当即挥毫题词:“缅怀毛泽东主席丰功伟绩,让毛泽东思想世代相传”。1995年7月,广昌县委、县政府联合命名该旧址为广昌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7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该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9月,抚州市委宣传部确定该旧址为抚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杨厚兴旧居

全文共 259 字

+ 加入清单

杨厚兴旧居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百花洲街道南湖路社区南湖路26号,坐标为北纬28°4100.7",东经115°5318.1",海拔35米。北靠赣江,南有东湖、南湖和北湖,西面与抚河相邻。西有胜利路象山北路,东有环湖路,南有民德路,北有建德观街。西邻市第一医院,东靠水观音亭,北面有灵应桥,南面是状元桥。

建于二十世纪50年代,面宽13米,进深11.5米,占地面积145平方米,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青砖外墙,坡顶。上世纪80、90年代南昌瓷板画第五代传人杨厚兴在此居住。

信息来源:区文广新旅局

南湖路社区:南湖路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刘亚球旧居

全文共 494 字

+ 加入清单

刘亚球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亚球旧居位于水口山铅锌矿区中部,始建于1952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坐南朝北,东西长方形布局,共八套间房(刘亚球居东起第二间),砖木结构,土砖砌成,表层覆以白沙灰,青瓦屋面,歇山顶,屋顶有隔热防漏层。2013年3月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亚球(1904—1984):湖南衡山县人,17岁到水口山铅锌矿做工。1922年任水口山矿工人俱乐部通讯员,从此走上革命征途。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工农革命军,历任红军独立师第三团政委、红六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红二方面军四师政委、八路军一二0师政治部民运部长、湘南地委书记兼支队司令员和政委。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郴州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1950年夏,主动请求到水口山工作,任水口山矿务局筹备处主任,后任副局长、代理局长,组织探明水口山矿区的金属储量。历任中共湖南省委候补委员、湖南省总工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特邀委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1984年12月11日在长沙病逝,终年80岁。

保护范围:以旧址外墙墙基为起点,四向各至15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四向各至保护范围外30米处。

展开阅读全文

欧阳山旧居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欧阳旧居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欧阳山旧居位于越秀区中山一路梅花村36号。

2015年8月19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从凉亭外缘外延约5米,局部至东南侧公变房西边线,南从旧居建筑南边线外延5米,西至西侧3层历史建筑东边线一线,北至北侧现状小区道路南边线。

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相邻建筑外墙线,北至北侧小区道路规划路北边线,南至梅花村21号8层住宅楼南墙线及梅花村23号8层住宅楼北墙线一线,西至西侧小区道路规划路东边线。

展开阅读全文

黄植生旧居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黄植旧居为钦南区文物保护单位。

黄植生旧居位于钦州市钦南区黄屋屯镇黄屋屯街,年代为民国,类别为文物建筑。

2012年8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屋屯镇:黄屋屯镇位于钦州市西郊,距钦州城区的金海湾西大街4公里。东连钦北区大垌镇,南邻钦南区康熙岭镇,西毗钦北区大直镇和防城港市滩营镇,北接钦北区大寺镇。交通:水陆交通便利,南防、南北高速公路、钦屯二级公路、钦(州)上(思)省道纵横贯穿全镇,等级公路19公里。黄屋屯江与大直江贯穿镇内交汇于茅岭江流入茅尾海。人口与面积:全镇总面积226.7平方。

展开阅读全文

胡志明旧居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胡志明旧居位于柳石路2号。原为南洋客栈。是一幢砖木结构的两层小楼。1942年8月,印度支那0(越南0)主度胡志明到中国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联系,在靖西县被地方0逮捕,1943年9月从柳州监狱获释。1943年9月~1944年9月,胡志明住在南洋客栈,这期间胡志明在柳州开展了一系列重大的活动。今旧居内有当年胡志明用过的桌椅、木床、洗脸盆架等,还有大量手稿、图片以及一尊越南送来的胡志明半身铜像。1997年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南区柳石路21号

胡志明(1890年5月19日-1969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国的缔造者,越南劳动党第一任主席,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890年5月19日生于越南义安省,他早年当过教师、海员和杂役,1920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1923年到苏联学习,1924年参加共产国际五大,同年底至1927年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1930年2月,他领导成立印度支那共产党。1941年发起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周钟岳旧居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周钟岳旧居为昆明市文物保护单位。

周钟岳旧居位于翠湖北路,为民国时期中西合壁风格的民居建筑,砖木结构瓦屋顶硬山建筑,共三层,高约12米。平面布局呈“凹”字形。中间三间带两柱外走廊,两侧突出部分正面为三面体,使得坡面悬山屋顶两侧前部形成半圆攒尖顶,美观而简洁。

此房周钟岳购自张家,抗日战争以前,周钟岳一家已经在此居住多年。抗日战争期间,周到重庆任职,1939年底,西南联大物理系教授吴大猷和数学系教授程毓淮两家曾借住于一楼五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一楼便成为部分西南联大教授聚会的场所。1940年10月13日,周公馆便被日机-击中,抗战胜利后才重新作了较大的维修。

周钟岳(1876~1955)字生甫,号惺庵,云南剑川人,白族。早年赴日留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回云南后,任省学务公所普通课课长兼省城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参与创建云南图书馆。辛亥革命后,周钟岳步入政界,先后任云南都督府秘书长、云南教育司司长、滇中观察使、全国经界局秘书长、四川督军府秘书长、靖国联军总司令部秘书长、云南省长、云南通志馆馆长、国民政府内政部长、国民政府委员兼--副院长及总统府资政等职。

周钟岳虽然长期位跻显要,但却以教育、诗、史、文、书法闻名于世,有“滇云有史以来之文物,巨细靡遗周钟岳”之誉。周钟岳自1930年任云南通志馆馆长,主持纂修《新纂云南通志》及《续云南通志长编》两书,直至1947年定稿,历时17年。皇皇巨著,为云南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周钟岳还是著名书法家,南京“总统府”三字也为其所手书,由此可见他在书法界的地位。

新中国建立后,周钟岳安居昆明,1953年,被聘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4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55年5月19日病逝,享年79岁。临终前,嘱家人把私藏图书数万卷分赠云南大学及云南省图书馆。

周钟岳旧居于2011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五华区文化体育局旅游局

展开阅读全文

白沟洼彭德怀、叶剑英旧居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白沟彭德怀叶剑英旧居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白沟洼彭德怀、叶剑英旧居

时代:1935年

地址:吴起县洛源街道办白沟洼村

保护范围:(1)叶剑英旧居:东至宗长明住宅西界,南至旧址本体外扩50米,西至宗亮明住宅东界,北至垴畔山南侧。(2)彭德怀旧居:东侧窑洞至山外扩20米,南侧窑背墙外扩5米,西侧围墙外扩10米,北侧窑背墙外扩10米。

建设控制地带:(1)叶剑英旧居:旧居本体四周外扩50米。(2)彭德怀旧居:旧居本体四周外扩30米。

2018年,白沟洼彭德怀、叶剑英旧居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瓦窑堡周恩来旧居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周恩来同志在和毛泽东同志指挥进行了直罗镇战役后,于1935年12月8日抵达瓦窑堡,在这里居住。1936年6月21日,周恩来随中共中央党政军机关离开瓦窑堡,经安塞,前往保定。

周恩来同志在此居住期间,主持军委后方办事处工作和担任中央局书记,主持后方工作。周恩来出席了瓦窑堡会议,并作了重要发言。并多次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常委会议。在此期间,周恩来还部署了红军东征准备工作,并前往山西东征前线,出席了中央政治局晋西会议,周恩来还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大量的工作,并且亲赴延安,与张学良将军进行了抗日救国会谈。

信息来源:子长旅游局

周恩来是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1949~1976)。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在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求学。1919年回国,9月入南开大学,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并与运动中的其他活动分子共同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

展开阅读全文

王家湾毛泽东旧居

全文共 390 字

+ 加入清单

王家湾毛泽东旧居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王家湾毛泽东旧居位于安塞县城西50公里处。1947年4月13日至6月9日,毛泽东和中央机关在此居住了58天。毛泽东在这里发表了《关于西北战场的作战方针》、《蒋介石正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两篇著作。并在这里指挥了羊马河、蟠龙战役,部署了全国其它战场上的战役。现在毛泽东、-、任弼时在王家湾居住的两孔半窑洞保存完好,室内原3人用的办公桌、小凳子、躺椅、文件箱等尚在。

地址:安塞县城西50公里处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

展开阅读全文